CN103998678A - 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8678A
CN103998678A CN201280062245.6A CN201280062245A CN103998678A CN 103998678 A CN103998678 A CN 103998678A CN 201280062245 A CN201280062245 A CN 201280062245A CN 103998678 A CN103998678 A CN 103998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flat
fixture
shaped clothes
clothes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22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8678B (zh
Inventor
D·加罗内
S·迪普卢伊
M·戈里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 To Co Of Robot
Original Assignee
Up To Co Of Rob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2011038008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584087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1138009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584088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Up To Co Of Robot filed Critical Up To Co Of Robot
Publication of CN103998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8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8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8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67/00Details of ironing machin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F61/00, D06F63/00, or D06F65/00
    • D06F67/0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or spreading the lin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3/00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1/00Apparatus for hot-pressing clothes, linen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i.e. wherein there is substantially no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essing element and article while pressure is being applied to the article; Similar machines for cold-pressing clothes, linen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 D06F71/32Details
    • D06F71/38Feed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机器包括输送带(30)以及装载夹具(24a),装载夹具(24a)接收由操作者(P)在装载站(1)手动地装载的平状衣物制品(A)的邻近角部(A1)并将其传递至铺展夹具(4a)。每个装载夹具(24a)具有:由第一致动器(52)驱动的装载夹头(51)和具有屈服和恢复能力的辅助装载夹头(53)以抵靠装载支架(50)的相反侧面捕获角部(A1)的部分、以及产生气流的吹气喷嘴(55),所述气流能推动从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释放的角部(A1)的一部分并将其引入由致动器(58)驱动的相应铺展夹具(4a,4b)的夹头之间用于捕获在先被释放的角部(A1)的部分。

Description

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比如床单或桌布)的机器,其用于将这些制品装载至衣物处理单元(laundry processingunit),比如熨烫机、干燥机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包括支承输送带的框架和数个装载站,相应的操作者在半自动装载模式下服务于这些装载站。每个装载站包括一对装载夹具,相应的操作者将较大平状衣物制品例如床单或桌布的两个邻近角部紧固于其中。这些装载夹具从已经装载较大平状衣物制品的装载位置移动至其中装载夹具将平状衣物制品的邻近角部输送至铺展夹具的传递位置。铺展夹具然后在横向于传动带前进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其将平状衣物制品展开,将其定位为面对输送带的装载端并将其理平。然后沉放装置(deposition means)将平状衣物制品的上端沉放在输送带上并且输送带的运动将平状衣物制品装载其上并将其输送到衣物处理单元。
在另一种类型的现有技术机器中,每个装载站包括一对装载和铺展夹具,相应操作者将较大平状衣物制品的两个邻近角部紧固于其中。这些承载平状衣物制品的装载和铺展夹具然后在横向于传动带前进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以使得其将平状衣物制品展开,将其定位为面对输送带的装载端并将其理平。然后,沉放装置如上所述将平状衣物制品沉放在输送带上。
这些现有技术机器中的一些还包括一种替代的手动装载模式,由此一个或多个操作者能将小平状衣物制品比如餐巾、枕套、块布或桌布直接装载到输送带上。
在这些现有技术机器的一些中,每个装载夹具包括固定的装载支架以及由致动器驱动以抵靠所述装载支架的一侧卡住并保持平状衣物制品的一个角部的一部分的装载夹头。这种类型的夹具的一个缺点是,平状衣物制品的邻近角部在未确保角部正确地附接于铺展夹具中的状态下从装载夹具输送至铺展夹具,并且这会在平状衣物制品随后由沉放装置沉放在输送带上时引起平状衣物制品的折叠和起皱。
文献EP-A-1683908描述了一种这样的现有技术机器的示例。其他已知的机器在EP-A-0554205和JP-A-2002326000中描述。
现有技术的这些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总体上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缺点:
·操作者存在危险,因为如果希望实现较高生产率则夹具的运动必须快速。
·生产率相对地受限于输送带装载平状衣物制品所需的时间,因为铺展夹具不能铺展和定位平状衣物制品直到输送带的装载端可以接收并且不会妨碍前一平状衣物制品。
·平状衣物制品沉放在输送带上的质量不佳,例如由于沉放是在生产率较高的机器中执行的不良状态而存在折叠和起皱。
·机器尺寸较大,例如在其中输送装置定位于保持某些可移动元件远离操作者从而降低其危险的足够高度的情况下。
·在手动装载模式下沉放在输送带上的小型平状衣物制品的可见性较差,因为由于部分地移除以操作输送带的保护元件引起了隐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来解决前述和其他缺点,该机器包括:至少一个在装载方向上移动的输送带;至少一对铺展夹具,其被独立地驱动,用于沿着横向于所述装载方向的导轨移动;以及多个装载站,其每个设置有一对彼此邻近的装载夹具,其被驱动,用于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delivery position)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所述装载夹具定位和布置为捕获在所述装载站中由操作者手动地装载的平状衣物制品的相应邻近角部,在所述交付位置中所述装载夹具将所述平状衣物制品的所述角部传递至所述成对铺展夹具,铺展夹具然后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用于在输送带的装载端的前面铺展所述平状衣物制品。
每个装载夹具包括:装载支架和装载夹头,所述装载夹头由第一致动器驱动以抵靠所述装载支架的一侧捕获并保持所述平状衣物制品的一个角部的近端部分;以及辅助装载夹头,其具有屈服和恢复能力以抵靠所述装载支架的相反第二侧捕获并保持所述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的远端部分。装载支架与吹气喷嘴相关联,吹气喷嘴布置用于相对于所述装载夹头和所述辅助装载夹头之间的平状衣物制品吹出气流。
每个铺展夹具包括一对夹头,其中至少一个被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从所述辅助装载夹头释放的角部的所述远端部分被所述气流推动并引入铺展夹具的所述成对的夹头之间,以使得其能在装载夹头打开之前被铺展夹具捕获。
这个构造确保了在防止当平状衣物制品随后由铺展夹具铺展和定位并由沉放装置沉放于输送带上时平状衣物制品中形成折叠或起皱的状态下平状衣物制品的邻近角部从装载夹具至铺展夹具的可靠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支架呈具有固定至框架的上端和自由下端的大致竖直杆的形式,并且装载夹头和辅助装载夹头邻近装载支架的上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装载夹头由弹性元件推动以压靠装载支架的所述相反第二侧,并且铺展夹具包括释放止挡件,其定位为干涉所述辅助装载夹头并使得其在装载夹具朝着铺展夹具移动时屈服并且从而释放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的远端。在操作者将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布置为部分地包围装载支架的下部并将其手动地滑动至所述上部时,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的远端通过使所述弹性元件变形而被捕获。控制系统包括:制品检测器,比如举例来说光电管(photoelectric cell),其定位为以使得其在平状衣物制品到达装载支架的上部时检测平状衣物制品是否存在;以及控制装置,其致动第一致动器并且从而将装载夹头移动至闭合位置以将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的近端部分捕获于装载夹头和装载支架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装载夹头悬垂以使得其能摆动并由重力推压装载支架的所述相反第二侧。当操作者将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布置为部分地包围装载支架的下部并将其手动地滑动至所述上部时,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的远端通过辅助装载夹头的重量的作用而被捕获和保持。由所述吹气喷嘴产生的气流足够强以使得辅助装载夹头屈服并且从而释放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的远端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载支架具有连接至压缩空气供应源的内部管道并且所述吹气喷嘴的形式为形成于装载支架中的与所述内部管道相连通的侧向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装载站中具有:接近保护罩,其被驱动装置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接近保护罩允许操作者接近装载夹具,并且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接近保护罩防止操作者接近装载夹具;以及中间保护罩,其被驱动装置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中间保护罩允许装载夹具在其装载和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当所述接近保护罩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中间保护罩防止操作者接近铺展夹具。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载夹具在其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由控制装置所控制的驱动装置所驱动,所述控制装置构造用于在装载夹具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移动期间遇到高于预定阈值的阻力的情况下停止所述驱动装置。这避免或最小化了操作者在其将手放入装载夹具和铺展夹具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的危险。具有这种用于控制装载夹具的移动的控制系统,接近保护罩的功能可能会是不必要的,从而其能省略。
可选地,输送带具有正面由保护盖覆盖的装载端,并且该机器包括定位为分别邻近保护盖的第一和第二侧端的第一和第二装载站。一对第一铺展夹具和一对第二铺展夹具可沿着横向于输送带装载方向的导轨移动。
驱动装置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沿着导轨独立地移动这对第一铺展夹具的两个夹具,在所述接收位置中第一铺展夹具在所述第一装载站中彼此邻近并且布置用于捕获由第一操作者手动地装载的第一平状衣物制品的相应邻近角部,并且在所述铺展位置中所述第一铺展夹具彼此分离,保持由于重力而悬垂的第一平状衣物制品并且将其在上缘绷紧情况下相对于输送带的所述装载端铺展。类似地,驱动装置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沿着导轨独立地移动这对第二铺展夹具的两个夹具,在所述接收位置中第二铺展夹具在所述第二装载站中彼此邻近用于捕获由第二操作者手动地装载的第二平状衣物制品的相应邻近角部,并且在所述铺展位置中第二铺展夹具彼此分离,保持由于重力而悬垂的所述第二平状衣物制品并且将其在上缘绷紧情况下相对于输送带的所述装载端铺展。
该机器还包括沉放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处于所述铺展位置时将其上端从其由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支承的位置沉放在输送带上。
所述保护盖可移动且具有在其下端处的施压边缘。驱动装置在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保护盖,在所述自由通过位置中,所述施压边缘距框架的距离足以允许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保持并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通过,并且在所述保持位置中所述施压边缘压靠框架,在其间捕获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在其铺展位置铺展并保持的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当铺展夹具释放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时,在所述沉放装置作用时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的角部被支承于保护盖的施压边缘和框架之间。
在本说明书全文中,词语“第一平状衣物制品”用来指示在第一装载站由第一操作者装载的任何平状衣物制品,并且词语“第二平状衣物制品”用来指示在第二装载站由第二操作者装载的任何平状衣物制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沉放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吹气喷嘴,吹气喷嘴固定至保护盖并且布置为一旦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已经释放平状衣物制品的邻近角部时将气流吹到由保护盖的施压边缘支承的平状衣物制品的上部上以将平状衣物制品的上部沉放于输送带的装载端上。另外地,平状衣物制品借助于安装于压力臂的端部处的压力轮而压靠输送带的上表面,或者借助于抽吸腔通过存在着输送带中的开口由于抽吸而被吸靠到输送带的上表面上。
具有上述施压边缘的可移动保护盖用作防止操作者危险的安全元件,并且进一步地,安全元件与沉放装置相配合地确保平状衣物制品以规则且可靠的方式沉放于输送带上,而不会折叠或起皱。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机器包括由驱动装置与保护盖在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的移动相协调地在分离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移动的分离器元件。在分离位置中,所述分离器元件的分离边缘距保护盖的距离足以允许当保护盖处于自由通过位置时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保持并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通过,并且同时分离器元件的所述分离边缘保持第一或第二平状不来制品与输送带的装载端充分地分离以便不干涉在先沉放并正在由输送带移动的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在与保护盖的保持位置相应的撤回位置中,分离器元件不与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相接触并让输送带的装载端自由以允许被捕获于保护盖的施压边缘和框架之间的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的上部由沉放装置沉放在输送带上。
这个分离器元件有助于增大该机器的生产率,因为其允许由铺展夹具将平状衣物制品相对于输送带的装载端定位,同时仍在由输送带运输的另一在先平状衣物制品部分地布置于输送带上并且其一部分由于重力从装载端悬垂。
在本发明的机器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止操作者危险的另一安全元件是安全罩,其防止操作者当铺展夹具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高速移动时可受到铺展夹具的伤害。因而,第一和第二装载站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应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在打开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允许第一或第二操作者接近处于接收位置中的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并且在闭合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
第一和第二装载站还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应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允许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的移动,并且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在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未处于第一或第二装载站时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
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以及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的驱动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以使得当一个装载在的接近保护罩处于其打开位置时,那么同一装载站的内保护罩处于其闭合位置,而另一装载站的接近保护罩处于其闭合位置,并且相应的内保护罩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反之亦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机器包括构造为由第三操作者使用的第三装载站。所述第三装载站定位于第一和第二装载站之间面向输送带,并且与形成于保护盖中的开口相连通。在此情况下,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包括由驱动装置在与装载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在装载位置和传递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应的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在装载位置中,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处于适合于接收由第一、第二和第三操作者手动地装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的邻近角部的位置。在传递位置中,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邻近第一和第二对铺展夹具之一并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的所述邻近角部传递至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
在本说明书全文中,词语“第三平状衣物制品”用来指示在第三装载站由第三操作者装载的任何平状衣物制品。
在这个具有三个装载站的机器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和第二装载站的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在其处于闭合位置时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接近相应第一和第二对装载夹具(当后者处于装载位置时),并且第三装载站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三接近保护罩。在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三接近保护罩允许第三操作者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当后者处于装载位置时),并且在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三接近保护罩防止第三操作者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
这三个装载站包括相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其由驱动装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当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处于接收位置时,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介于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和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之间,以使得其在相应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近保护罩处于其打开位置时防止相应第一、第二或第三操作者接近第一和第二成对的铺展夹具。在打开位置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允许成对第一、第二或第三装载夹具在其装载和传递位置之间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载夹具在其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由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装置所驱动,控制装置构造为当装载夹具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遇到高于预定阈值的阻力的情况下停止所述驱动装置。这避免了在操作者将其手放在装载夹具和铺展夹具之间的情况下的伤害危险或者降低到最小。具有这种用于控制装载夹具的移动的控制系统,接近保护罩的功能可能会是不必要的,从而接近保护罩能省略。
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允许本发明的机器以半自动装载模式作用,其中相应操作者手动地将平状衣物制品的两个邻近角部装载至夹具并且该机器自动地执行铺展、定位、沉放和运输所述平状衣物制品的后续操作。然而,本发明的机器准备了以手动装载模式作用,其中一个或多个,通常直到三个的操作者能将小平状衣物制品直接装载到输送带的装载端上。
为此,保护盖安装于外壳部分中,外壳部分又由外壳铰链连接至机器的框架。在具有两个装载站的实施例中,外壳部分连同保护盖一起能相对于框架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和手动装载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半自动装载位置,保护盖正面覆盖输送带的装载端,以使得较大平状衣物制品能通过装载站以如上已经描述的半自动装载模式装载。相对地,在所述手动装载位置,保护盖被提升并暴露输送带的装载端,以使得其允许一个或多个操作者在手动装载模式下将小的平状衣物制品手动地直接装载到输送带的装载端上。在这个手动装载位置,保护盖被充分地提升以给操作者提供对所沉放衣物制品的良好可视性。
在具有三个装载站的实施例中,保护盖类似于具有两个装载站的实施例也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分中,并且第三装载站直接连接至外壳部分。因而,外壳部分连同保护盖和第三装载站一起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和手动装载位置之间枢转。在半自动装载位置,保护盖和第三装载站处于工作状态。在手动装载位置,保护盖和第三装载站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被充分地提升以给操作者提供对所沉放衣物制品的良好可视性。
在具有两个装载站的实施例以及具有三个装载站的实施例中,保护盖都由盖铰链连接至外壳部分,以使得保护盖能绕着所述盖铰链在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枢转。驱动装置操作地连接至保护盖和外壳部分以驱动保护盖相对于外壳部分在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的移动,这在外壳部分处于半自动装载位置时执行。
附图说明
前述和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更好地理解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的装载站的示意性放大细节平面图;
图3是图2的装载站的装载夹具的示意性正视图;并且
图4至8是示出在将平状衣物制品从装置夹具输送至铺展夹具期间的动作顺序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根据替代实施例的装载夹具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0至12是示出将平状衣物制品从图9的装载夹具输送至根据不同实施例的数个铺展夹具的动作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其具有两个半自动装载模式的装载站并且保护罩处于第一位置;
图14是图13的机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其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并且保护罩处于第二位置;
图15是图13的机器的侧视图,其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并且保护盖处于自由通过位置;
图16是图13的机器的侧视图,其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并且保护盖处于保持位置;
图17是图13的机器的侧视图,示出了第一装载站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
图18是图13的机器的侧视图,其处于手动装载模式;
图19是图13的机器的平面图,其处于手动装载模式;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的示意性平面图,其具有三个半自动装载模式的装载站;
图21是图20的机器的侧视图,其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并且保护盖处于自由通过位置;
图22是图20的机器的侧视图,其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并且保护盖处于保持位置;
图23是图20的机器的侧视图,示出了第三装载站处于半自动装载模式;并且
图24是图20的机器的侧视图,其处于手动装载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包括支承输送带30的框架10,输送带30具有在装载方向D上移动的大致水平或稍微倾斜的上段。输送带30具有装载端30a和卸载端30b,平状衣物制品A的适当铺展和定位的上部沉放于装载端30a上,并且铺展于输送带上的平状衣物制品A1、A2从卸载端30b传递到衣物处理单元33,比如熨烫机或折叠机,在图1中借助于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平状衣物制品理解为在家庭、医院、旅馆、餐馆等使用的桌面织物件和其他布料,比如桌布、餐巾、床单和毛巾等。
输送带30的所述装载端30a正面由保护盖11覆盖,并且该机器包括三个装载站1,其中两个邻近所述保护盖11的侧端,在输送带30的相应侧端30c、30d外侧,第三个装载站1定位于另两个装载站1的中心位置,并且面对保护盖11的开口。这三个装载站1由相应操作者P使用。
在横向于输送带30的所述装载方向D的方向上布置的导轨8沿着输送带30和定位于其侧端的这两个装载站1的宽度延伸。两对铺展夹具4a、4b安装于相应托架6a、6b上,托架6a、6b独立地由驱动装置沿着所述导轨8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移动,在接收位置中,所述成对的铺展夹具4a、4b在一个装载站1(图1右侧的装载站1)中彼此邻近,并且在铺展位置中,相应的成对的铺展夹具4a、4b彼此分开并且定位为面对输送带30的装载端。
每个装载站1包括一对装载夹具24a、24b,装载夹具由驱动装置在基本上垂直于导轨8的方向上在装载位置和传递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位置,这对装载夹具24a、24b处于与装载站1的可由操作者P够及的窗口邻近的位置,以使得装载夹具24a、24b能接收由相应操作者P手动地装载的平状衣物制品A的邻近角部。在所述传递位置中,这对装载夹具24a、24b邻近处于接收位置的铺展夹具4a、4b并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邻近角部C1、C2传递至这对铺展夹具4a、4b。
每个装载站1包括可移动的接近保护罩13和可移动的中间保护罩27。接近保护罩13由驱动装置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借助于虚线示出)和闭合位置(借助于粗线示出)之间移动以相应地允许或防止操作者P接近装载夹具24a、24b。在接近保护罩13处于其打开位置时,中间保护罩27由驱动装置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借助于虚线示出)和闭合位置(借助于粗线示出)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中允许装载夹具24a、24b在它们的装载和铺展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闭合位置中防止操作者P接近铺展夹具4a、4b。
两端的装载站1还包括大致垂直于导轨8的相应可移动内保护罩15。每个内保护罩15由驱动装置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中,内保护罩15允许铺展夹具4a、4b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移动,而在闭合位置中,内保护罩15介于相应装载站1和不在装载站1中的铺展夹具4a、4b之间。
该机器包括由控制装置构成的另外安全元件,其控制驱动装置来驱动装载夹具24a、24b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以使得装载夹具24a、24b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当装载夹具24a、24b遇到高于预定阈值的阻力时(例如,在操作者P将手放在装载夹具24a、24b和铺展夹具4a、4b之间时),控制装置停止所述驱动装置。
图2示出其中一个装载站1,其装载夹具24a、24b处于装载位置,紧固由操作者手动加载的平状衣物制品A的邻近角部C1、C2,并且铺展夹具4a、4b处于接收位置。图2还示出相应的接近保护罩13处于闭合位置,相应中间保护罩27处于打开位置,并且相应内保护罩15处于闭合位置。
关于图3至8,其示出其中一个装载夹具24a和其中一个铺展夹具4a的构造,及用于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其中一个角部C1从其中一个传递至另一个的操作,并且要理解到,另一装载夹具24b和另一铺展夹具4b的构造和操作是对称的并且完全类似。
如图3中更好地示出,每个装载夹具24a包括呈大致竖直杆形式的装载支架50,其具有固定至机器的框架10的上端以及自由的下端。在装载支架50的上部50a附近具有装载夹头51和辅助装载夹头53。装载夹头51可移动并且由第一致动器52驱动以使其抵靠所述装载支架50的一侧捕获并保持平状衣物制品A的一个角部C1的近端部分(还参见图4至8),而辅助装载夹头53由弹性元件54支承以使得弹性元件54推动辅助装载夹头53以使其抵靠所述装载支架50的相反第二侧来捕获并保持平状衣物制品A的一个角部C1的远端部分。
为了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紧固于装载夹具24a中,操作者首先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布置为部分地包围装载支架50的下部50b并且然后手动地将角部C1滑动至装载支架50的所述上部50a。当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到达装载支架50的所述上部50a时,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远端立即被所述弹性元件54的弹性变形所捕获,而装载夹头51的第一致动器52由包括制品检测器60的控制系统所致动,制品检测器60比如是光电管,设置用于检测平状衣物制品A在装载支架50的上部50a中的存在并且在制品检测器60检测到平状衣物制品A时控制装置致动第一致动器52,并且从而将装载夹头51移动至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捕获于装载夹头51和装载支架50之间的闭合位置。
形成装载支架50的竖直杆具有连接至压缩空气供应源(未示出)的内部管道61以及与所述内部管道61相连通以形成吹气喷嘴55(其功能将在下面描述)的侧向开口。
如图4至8更好地示出,每个铺展夹具4a的夹头包括相对于相应托架6a(图1)固定的铺展支架56、由第二致动器58驱动以便压靠所述铺展支架56的可移动铺展夹头57、以及在装载夹具24a从其装载位置移动至其传递位置时定位于辅助装载夹头53的路径中的释放止挡件59。在所示实施例中,这个释放止挡件59固定至铺展夹头57并且与之一起移动,尽管替代地其也能布置于固定位置中。
关于图4至8,描述了装载夹具24a、24b与铺展夹具4a、4b相配合以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C2从其中一个传递至另一个的操作。
如图4所示,一旦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紧固于装载夹具24a中,并且角部C1的近端部分被装载夹头51抵靠装载支架50的一侧捕获并且角部C1的远端部分被辅助装载夹头53抵靠装载支架50的相反第二侧捕获,那么装载夹具朝着相应铺展夹具4a移动,其铺展夹头57相对于铺展支架56处于打开位置。
图5示出在铺展夹具4a的铺展夹头57处于打开位置时铺展夹具4a的释放止挡件59如何借助于释放止挡件59的具体定位来止挡装载夹具24a的辅助装载夹头53。弹性元件54的弹性变形允许在辅助装载夹头53保持被释放止挡件59止挡时装载夹具24a继续向前移动直到达到其行程终点,在所示实施例中是在装载夹具24a的装载支架50抵靠铺展夹具4a的铺展支架56时达到。
在这个位置,弹性元件54的弹性变形使得辅助装载夹头53打开并且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远端部分被释放而角部C1的近端部分继续被捕获于装载夹具24a的装载支架50和装载夹头51之间并且另外地在装载夹具24a的装载支架50和铺展夹具4a的铺展支架56之间。然后,从所述吹气喷嘴55对着所述装载夹头51和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之间的平状衣物制品A吹出的气流推动角部C1的远端部分,以使得这个远端部分被引入铺展夹具4a的铺展支架56和铺展夹头57之间。
接着,如图6所示,第二致动器58被致动,用于将铺展夹具4a的铺展夹头57移动至其闭合位置,从而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远端部分被捕获于铺展夹具4a的铺展支架56和铺展夹头57之间。
从这个位置,如图7所示,第一致动器52被致动,用于将装载夹具24a的装载夹头51移动至其打开位置,从而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近端部分从装载夹具24a释放,而远端部分继续被铺展夹具4a所捕获。
最后,如图8所示,一旦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近端部分已经从装载夹具24a释放,装载夹具24a由其驱动装置再次移动到装载位置,同时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保持在如下状态下传递至铺展夹具4a,即,确保随后沉放于输送带30上而不折叠或起皱。
图9示出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一个装载夹具24a,类似于上面关于图3所述内容,其包括呈大致竖直杆形式的装载支架50,其具有固定至机器的框架10的上端以及自由下端。装载夹头51和辅助装载夹头53邻近装载支架50的上部50a。装载夹头51由第一致动器52驱动以抵靠装载支架50的一侧捕获并保持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近端部分,而辅助装载夹头53构造和布置为使得其具有屈服和恢复能力。装载支架50包括内部管道61和吹气喷嘴55(图10至12)。制品检测器60,比如光电管,布置用于检测在支架50的上部50a中是否存在平状衣物制品A。
图9所示这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装载夹头53的操作,辅助装载夹头5从框架10悬垂以使得其能自由摆动并且由重力推动以压靠装载支架50的相反第二侧并且从而抵靠装载支架50的相反第二侧以捕获并保持平状衣物制品A的相应角部C1的远端部分。另一不同之处在于,装载支架50具有外圆柱形形状(图10至12)。
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辅助装载夹头53为具有相对较低锥度的圆锥形形状并且布置为最宽端部53a在上侧上并且最窄端部53b在下侧上。宽松地插入穿过框架10的孔62的杆从所述最宽端部53a向上延伸,并且固定至杆的止挡件63保持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以一定的游隙从框架10悬垂。辅助装载夹头53在与框架10的连接点处的轴与装载支架50的外圆柱形表面之间的距离稍小于辅助装载夹头53的最宽部分53a的半径,以使得在辅助装载夹头53由于重力而自由悬垂时,这个最宽端部53a接触装载支架50并且最窄端部53b与装载支架50充分地分开以便于将平状衣物制品A手动地引入辅助装载夹头53和装载支架50之间。
辅助装载夹头53的质量以下述方式选择,即,使得在吹气喷嘴50不作用时,由辅助装载夹头53抵靠装载支架50施加的压力足以捕获并保持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C2的远端部分。不过,在吹气喷嘴55作用时(图10至12),由其产生的气流足够强以使得辅助装载夹头53屈服并且从而释放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C2的远端部分。
图10示出图9的装载夹具24a与类似于上面关于图4至8所述的铺展夹具4a相互作用,铺展夹具4a包括相对于相应托架6a(图1)固定的铺展支架56,以及由第二致动器58驱动用于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铺展夹头57。当装载夹具24a处于传递位置(图10)并且铺展夹头57处于打开位置时,由吹气喷嘴55产生的气流就释放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C2的远端部分并且将其引入于铺展夹具4a的铺展支架56和铺展夹头57之间。然后,铺展夹头57移动至闭合位置,装载夹具24a的装载夹头51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装载夹具24a再次移动至装载位置(未示出)。
图11示出图9的装载夹具24a与根据另一替代实施例的铺展夹具4a相互作用,铺展夹具4a包括固定的铺展支架56,以及由第二致动器58驱动用于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铺展夹头57。其与关于图10所述铺展夹具4a的唯一不同在于,铺展夹头57具有绕着枢转轴64的枢转运动,代替线性运动。
图12示出图9的装载夹具24a与根据又一替代实施例的铺展夹具4a相互作用,铺展夹具4a包括固定的铺展支架56,以及由第二致动器58驱动用于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铺展夹头57,其中铺展夹头57具有绕着枢转轴64的枢转运动。其与关于图11所述铺展夹具4a的唯一不同在于,铺展支架56和铺展夹头57处于相反位置,即,固定的铺展支架56定位于面对装载站一侧上,并且可移动的铺展夹头57定位于机器的内侧上。
图12还示出小罩65,其固定至框架10并且布置用于在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C1的远端部分被吹气喷嘴55产生的气流所释放和推进时防止其离开处于打开位置的铺展夹具4a的铺展支架56和铺展夹头57之间的空间。
现在参照图13至19,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包括支承输送带30的框架10,输送带30具有在装载方向D上移动的相当水平或稍微倾斜的上段。输送带30具有装载端30a和卸载端30b,适当铺展和定位的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部沉放于装载端30a上,并且铺展的平状衣物制品A1、A2从卸载端30b传递到衣物处理单元33,比如熨烫机或折叠机,借助于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平状衣物制品理解为在家庭、医院、旅馆、餐馆等使用的织物件和其他布料,比如桌布、餐巾、床单、枕套和布料等。
输送带30的所述装载端30a正面由保护盖11覆盖,并且该第二实施例的机器包括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它们邻近所述保护盖11的第一和第二侧端,在输送带30的相应第一和第二侧端30c、30d外侧。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操作者P1、P2以半自动装载的模式使用。
在横向于输送带30的所述装载方向D的方向上布置的导轨8沿着输送带30和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的宽度延伸。一对第一铺展夹具4a、4b安装于相应第一托架6a、6b上,第一托架6a、6b由驱动装置独立地沿着所述导轨8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移动,在接收位置中,所述第一铺展夹具4a、4b在所述第一装载站1(图13)中彼此邻近,并且在铺展位置中,第一铺展夹具4a、4b彼此分开并且定位为面对输送带30的装载端(图14)。
类似地,一对第二铺展夹具5a、5b安装于相应第二托架7a、7b上,第二托架7a、7b由驱动装置沿着导轨8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独立地移动,在接收位置中,所述第二铺展夹具5a、5b在所述第二装载站2(图14)中彼此邻近,并且在铺展位置中,第二铺展夹具5a、5b彼此分开并且定位为面对输送带30的装载端(图13)。
当这对第一铺展夹具4a、4b在第一装载站1中处于其接收位置时(图13),第一操作者P1找到第一平状衣物制品A1的邻近角部并手动地将它们捕获至第一对铺展夹具4a、4b。一旦角部被捕获,第一铺展夹具4a、4b朝着其铺展位置(图14)的快速移动就会铺展第一平状衣物制品A1直到其上缘被绷紧并将其定位为面对输送带30。在第一铺展夹具4a、4b将第一平状衣物制品A1定位于铺展位置中的同时,这对第二铺展夹具5a、5b在第二装载站2中处于其接收位置(图14),并且第二操作者P2找到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2的邻近角部并手动地将它们捕获至第二对铺展夹具5a、5b。接着,第二铺展夹具5a、5b朝着其铺展位置(图13)的快速移动就会铺展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2直到其上缘被绷紧并将其定位为面对输送带30,同时这对第一铺展夹具4a、4b已经快速返回至其在第一装载站1中的接收位置(图13),并且因而装载循环将重复。
在铺展位置,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将相应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保持为由重力悬垂于邻近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的狭窄凹陷(未示出)内。从这个铺展位置,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端借助于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沉放装置沉放在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并且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在装载方向D上由输送带30运输并传递到衣物处理单元33。
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限定相应的封闭室,这对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在处于接收位置时定位于其中,并且所述封闭室具有相应窗口,借助于相应窗口,第一和第二操作者P1、P2能接近封闭室。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包括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其定位于所述窗口中并且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图13和14中借助于虚线示出)和闭合位置(图13和14中借助于实线示出)之间竖直地移动。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还包括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其借助于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图13和14中借助于虚线示出)和闭合位置(图13和14中借助于实线示出)之间竖直地移动。
因而,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处于大致平行于保护盖11并且基本上与之对齐的位置,而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处于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的位置。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以及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的驱动装置能是例如由流体动力或电能驱动的线性致动器34(图17)。
在打开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允许第一或第二操作者P1、P2接近第一或第二装载站1、2的相应封闭室,当这对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处于接收位置时定位于所述封闭室中,并且在闭合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闭合上述窗口并且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P1、P2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
当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处于打开位置时,它们允许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在位于第一或第二装载站1、2的相应封闭室内部的接收位置与面对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的铺展位置之间的移动。当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处于闭合位置时,它们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P1、P2在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不位于第一或第二装载站1、2中时(即在处于铺展位置或高速地朝着其面对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的铺展位置移动或从其面对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的铺展位置移动时)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
该机器包括由控制装置,其控制驱动装置以移动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以及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以使得当第一接近保护罩13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图13),那么第一内保护罩15处于其闭合位置,第二接近保护罩14处于其闭合位置,并且第二内保护罩16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当第一接近保护罩13处于其闭合位置时(图14),那么第一内保护罩15处于其打开位置,第二接近保护罩14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第二内保护罩16处于其闭合位置。
保护罩的这种交替移动为第一和第二操作者P1、P2提供了防止被高速移动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所伤害危险的高水平安全性。当平状衣物制品A1、A2能被引入并形成循环速率时接近保护罩的打开告知第一和第二操作者P1、P2。
特别参照图15和16,正面覆盖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的所述保护盖11可移动并且在面对框架10的下端处具有施压边缘12。保护盖11借助于盖铰链18连接至外壳部分17,并且驱动装置20(比如流体动力缸等)操作地连接至保护盖11和外壳部分17以驱动保护盖11绕着盖铰链18在自由通过位置(图15)和保持位置(图16)之间枢转运动,在自由通过位置中,所述施压边缘12距框架10的距离足以允许当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由这对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保持并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移动时允许其通过并且不足以允许操作者的手接近机器的其中铺展夹具4a、4b;5a、5b高速移动的危险区域,在保持位置中,当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铺展并且保持在其铺展位置中时,施压边缘12压靠框架10,在其间捕获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
一旦保护盖11已经到达其保持位置(图16),这对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释放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邻近角部,以使得后者被施压边缘12抵靠框架10而捕获并支承。然后,所述沉放装置起作用,所述沉放装置在所示示例中包括吹气喷嘴21,吹气喷嘴21固定至保护盖11并且布置为将气流吹到包括于施压边缘12和这对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之间的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部上。当气流接触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时,其将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部沉放于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
在输送带30上方,沉放装置还包括多个压力轮22,它们安装于相应可移动压力臂23的端部处,被驱动为将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部压靠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在所示实施例中,吹气喷嘴21的形状为沿着保护盖延伸的空心轮廓的纵向槽,尽管替代地可以有多个独立的吹气喷嘴。类似地压力轮22能用抽吸腔(比如图21-24所示的抽吸腔32)代替,抽吸腔连接至真空源并且布置于输送带的上段下方以通过存在于输送带中的开口而借助于抽吸来吸引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
保护盖11安装于外壳部分17中,外壳部分17由外壳铰链19连接至框架10,所述外壳部分17连同保护盖11一起能绕着所述外壳铰链19相对于框架10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图15、16和17)和手动装载位置(图18)之间枢转。在所述半自动装载位置,保护盖11正面覆盖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并且其施压边缘12处于工作状态,如上已经描述的。在所述手动装载位置,外壳部分17和保护盖11被向上提升,暴露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以允许一个或多个操作者在手动装载模式下将小平状衣物制品Ap1、Ap2、Ap3直接装载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
如图19所示,在手动装载模式下,每个操作者将小平状衣物制品Ap1、Ap2、Ap3沉放在输送带30的一个区段中。
图20至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在第二实施例的具有两个装载站1、2的基本构造之上增加了第三装载站3。
如图20所示,在该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装载站3定位于机器的中心区域中,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之间并且面对输送带30。保护盖11具有与第三装载站3对准的开口(未示出),并且第三操作者P3在半自动装载模式下负责为第三装载站3工作。由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1、2、3限定的封闭室相对于保护盖11向外突出,并且具有与之相关联的相应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它们由驱动装置在基本上垂直于导轨8的方向上在装载位置和传递位置之间移动。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保持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并且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提供生产率的显著增大并且允许将操作者的手保持为远离高速移动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
在所述装载位置,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邻近由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1、2、3限定的封闭室的窗口,以使得它们能接收由相应第一、第二和第三操作者P1、P2、P3手动地装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的邻近角部。在所述传递位置,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的邻近角部传递至所述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中的一对。
该第三实施例的机器包括定位于输送带30上方的呈板形状的分离器元件9。这个分离器元件由驱动装置与保护盖11的移动相协作地在与保护盖11的自由通过位置相对应的分离位置(图21)和与保护盖11的保持位置相对应的撤回位置(图22)之间移动。分离器元件9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例如由流体动力或电能驱动的线性致动器35。保护盖11保持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造,不过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具有三个装载站(图21),当保护盖11处于其自由通过位置时,与具有两个装载站的第二实施例(图15)相比,其进一步与框架10分离。
在所述分离位置(图21),所述分离器元件9的分离边缘9a距定位于自由通过位置的保护盖11一个距离。这个距离足以允许由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保持和移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图21中A1)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的通过,但不足以允许操作者的手接近机器的在该处铺展夹具4a、4b;5a、5b高速移动的区域。另外,在这个分离位置,分离器元件9的分离边缘9a使得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图21中A1)与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保持分离,这允许由输送带运输前一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图21中的A2)而不会彼此阻碍,也不会形成干涉。
保护盖11允许在操作者P1、P2、P3向外拉动保护盖11的情况下在与框架10相反的方向上朝着操作者P1、P2、P3移动,例如,在操作者P1、P2、P3的手被夹在保护盖11的施压边缘12和框架10之间的情况下,并且控制装置构造用于在一个操作者P1、P2、P3向外拉动保护盖11的情况下停止机器的操作。这个特征是具有两个和三个装载站的实施例所共用的。
在所述撤回位置(图22),分离器元件9朝着机器的内部撤回并且使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自由以允许沉放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因而,在这个撤回位置,分离器元件9允许将保护盖11移动至其保持位置并且沉放装置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的上部沉放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形成分离器元件9的板优选地为圆形形状以便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在其上滑动。
必须指出,尽管这个分离器元件9对于具有三个装载站1、2、3的第三实施例的机器来说是必要的,但其也能应用至具有两个装载站1、2的第二实施例的机器,在此情况下其允许在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之间没有干涉危险情况下增大循环速度。
由于分离器元件9的存在,在第三实施例中,沉放装置包括抽吸腔32(图21-24),代替上面与具有两个装载站的实施例相关的所述压力轮22。抽吸腔32布置于输送带30的上段下方并且连接至真空源(未示出)。输送带30具有开口,例如由形成输送带30的平行条带之间的间隔所形成,并且抽吸腔32用来通过输送带30的所述开口借助于抽吸来将第一、第二或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吸靠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抽吸腔也可应用于具有两个装载站的第二实施例,当其结合有分离器元件9时。
在具有三个装载站1、2、3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的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处于闭合位置,它们防止第一和第二操作者P1、P2接近相应的成对的第一和第二装载夹具24a、24b;25a、25b,并且第三装载站3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三接近保护罩31,在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三接近保护罩31允许第三操作者P3接近相应的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26a、26b(当后者处于装载位置时),并且在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三接近保护罩31防止第三操作者P3接近相应的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26a、26b。
另外,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1、2、3包括相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27、28、29,它们由驱动装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中,当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处于接收位置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27、28、29介于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和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之间,这在相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保护罩13、14、31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发生。在打开位置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27、28、29被提升并允许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在其装载和传递位置之间的移动。
将第三接近保护罩31在其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装置包括例如由流体动力或电能驱动的线性致动器34,并且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27、28、29在其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装置包括例如由流体动力或电能驱动的相应线性致动器36。
在这个具有三个装载站1、2、3的第三实施例中,保护盖11以与上面关于具有两个装载站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类似的方式安装于外壳部分17中,并且第三装载站3固定至相同外壳部分17。外壳部分17在这里还由外壳铰链19连接至框架10,所述外壳部分17连同保护盖11和第三装载站3一起能相对于框架绕着所述外壳铰链19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图23)和手动装载位置(图24)之间枢转。
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图23),保护盖11处于正面覆盖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的工作状态,并且第三装载站3也处于工作状态。在手动装载位置(图24),保护盖11和第三装载站3在非工作状态下被提升,以使得它们暴露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以允许一个或多个操作者P1、P2、P3以与上面关于具有两个装载站的第二实施例(图19)所描述的类似方式将小平状衣物制品Ap1、Ap2、Ap3直接装载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
在不背离本发明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情况下,从所示和所述实施例中,变型、变化和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很容易发生的。

Claims (30)

1.一种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包括:
在装载方向(D)上移动的至少一个输送带(30);
被独立地驱动的至少一对铺展夹具(4a,4b),用于沿着横向于所述装载方向(D)的导轨(8)移动;以及
多个装载站(1),每个装载站设置有一对装载夹具(24a,24b),所述装载夹具被驱动用于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所述装载夹具(24a,24b)布置为捕获在所述装载站(1)中由操作者(P)手动地装载的平状衣物制品(A)的相应邻近角部(A1、A2),在所述交付位置中,所述装载夹具(24a,24b)将所述平状衣物制品(A)的所述角部(A1、A2)传递至所述成对铺展夹具(4a,4b),铺展夹具(4a,4b)然后沿着所述导轨(8)移动,用于在输送带(30)的装载端(1a)的前面铺展所述平状衣物制品(A1);
其中每个装载夹具(24a,24b)包括装载支架(50)以及装载夹头(51),所述装载夹头(51)由第一致动器(52)驱动以抵靠所述装载支架(50)的一侧捕获并保持所述平状衣物制品(A)的一个角部(A1、A2)的近端部分;并且每个铺展夹具(4a,4b)包括一对夹头,其中至少一个夹头被驱动用于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每个装载夹具(24a,24b)还包括:
辅助装载夹头(53),其具有屈服和恢复能力以抵靠所述装载支架(50)的相反第二侧来捕获并保持所述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的远端部分;以及
吹气喷嘴(55),其与装载支架(50)相关联并且布置用于在所述装载夹头(51)和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之间对着平状衣物制品(A)吹出气流,其中从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释放的角部(A1、A2)的所述远端部分被所述气流推动并引入铺展夹具(4a,4b)的所述成对的夹头之间,以使得所述远端部分能在装载夹头(51)打开之前被铺展夹具(4a,4b)捕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由弹性元件(54)推动以压靠装载支架(50)的所述相反第二侧,并且铺展夹具(4a,4b)包括释放止挡件(59),所述释放止挡件定位为干涉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并使其在装载夹具(24a,24b)朝着铺展夹具(4a,4b)移动时屈服并且从而释放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的远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悬垂以使得其能摆动并由重力推压装载支架(50)的所述相反第二侧,并且由所述吹气喷嘴(55)产生的气流足够强以使得所述辅助装载夹头(53)屈服并且从而释放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的远端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铺展夹具(4a,4b)的所述成对的夹头包括铺展支架(56)和由第二致动器(58)驱动用于压靠所述铺展支架(56)的铺展夹头(57)。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装载支架(50)呈大致竖直杆的形式,其具有固定至框架(10)的上端和自由下端,并且装载夹头(51)和辅助装载夹头(53)邻近装载支架(50)的上部(50a)。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当操作者(P)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布置为部分地包围装载支架(50)的下部(50b)并将其手动地滑动至所述上部(50a)时,通过使所述弹性元件(54)变形而捕获所述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当操作者(P)将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布置为部分地包围装载支架(50)的下部(50b)并将其手动地滑动至所述上部(50a)时,通过辅助装载夹头(53)的重量而抵靠装载支架(50)的作用捕获平状衣物制品(A)的角部(A1,A2)的远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提供用于检测装载支架(50)的上部(50a)中平状衣物制品(A)的存在的制品检测器(60)以及用于致动第一致动器(52)并且从而将装载夹头(51)移动至闭合位置的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检测器(60)包括光电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装载支架(50)具有连接至压缩空气供应源的内部管道(61)并且所述吹气喷嘴(55)的形式为形成于装载支架(50)中的与所述内部管道(61)相连通的侧向开口。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装载夹具(24a,24b)在它们的装载位置和它们的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由被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装置所驱动,所述控制装置构造为在装载夹具(24a,24b)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移动期间装载夹具(24a,24b)遇到高于预定阈值的阻力的情况下停止所述驱动装置。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装载站(1)包括接近保护罩(13),其被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相应地允许或防止操作者(P)接近装载夹具(24a,24b)。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装载站(1)包括中间保护罩(27),其被驱动用于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装载夹具(24a,24b)在它们的装载和铺展位置之间的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防止当所述接近保护罩(13)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操作者(P)接近铺展夹具(4a,4b)。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输送带(30)具有正面由保护盖(11)覆盖的装载端(30a);
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定位为邻近所述保护盖(11)的第一和第二侧端;
一对第一铺展夹具(4a,4b),由驱动装置沿着所述导轨(8)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独立地移动,在所述接收位置中,所述第一铺展夹具(4a,4b)在所述第一装载站(1)中彼此邻近用于捕获由第一操作者(P1)手动地装载的第一平状衣物制品(A1)的相应邻近角部,并且在所述铺展位置中,所述第一铺展夹具(4a,4b)彼此分离,保持所述第一平状衣物制品(A1)相对于输送带(30)的所述装载端(30a)铺展;
一对第二铺展夹具(5a,5b),由驱动装置沿着所述导轨(8)在接收位置和铺展位置之间独立地移动,在所述接收位置中,所述第二铺展夹具(5a,5b)在所述第二装载站(2)中彼此邻近用于捕获由第二操作者(P2)手动地装载的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2)的相应邻近角部,并且在所述铺展位置中,所述第二铺展夹具(5a,5b)彼此分离,保持所述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2)相对于输送带(30)的所述装载端(30a)铺展;并且
沉放装置,布置为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端从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的所述铺展位置沉放在输送带(3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输送带(30)支承于框架(10)上,并且所述保护盖(11)可移动且具有在其下端处的施压边缘(12),并且驱动装置设置为在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保护盖(11),在自由通过位置中,所述施压边缘(12)距框架(10)的距离足以允许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保持和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通过并且不足以允许操作者(P1,P2)的手接近机器的危险区域,并且在所述保持位置中,所述施压边缘(12)压靠框架(10),在它们之间捕获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在它们的铺展位置铺展并保持的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并且在所述沉放装置作用时支承所述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该机器包括分离器元件(9),利用驱动装置所述分离器元件与保护盖(11)的移动相协调地在分离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分离位置中,所述分离器元件(9)的分离边缘(9a)距保护盖(11)的距离足以在保护盖(11)处于自由通过位置时允许由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保持和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通过并且不足以允许操作者(P1,P2)的手接近所述危险区域,并且其中所述分离边缘(9a)保持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与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分离,并且在所述撤回位置中,所述分离器元件(9)使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自由以在保护盖(11)处于保持位置时允许沉放所述第一和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应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允许所述第一或第二操作者(P1,P2)接近处于接收位置中的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并且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防止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应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允许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在它们的接收和铺展位置之间的移动,并且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在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未处于第一或第二装载站(1,2)时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P1,P2)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以及第一和第二内保护罩(15,16)的所述驱动装置,以使得当第一接近保护罩(13)处于其打开位置时,那么第一内保护罩(15)处于其闭合位置,第二接近保护罩(14)处于其闭合位置,并且第二内保护罩(16)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当第一接近保护罩(13)处于其闭合位置时,那么第一内保护罩(15)处于其打开位置,第二接近保护罩(14)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第二内保护罩(16)处于其闭合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保护盖(11)在其处于半自动装载位置时,允许其在与框架(10)相反的方向上的向外移动,并且控制装置被构造用于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操作者(P1,P2,P3)中的一个向外拉动保护盖(11)时停止机器的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构造为由第三操作者(P3)服务的第三装载站(3)定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之间面向所述输送带(30),并且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1,2,3)包括由驱动装置在装载位置和传递位置之间移动的相应的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所述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能接收由第一、第二和第三操作者(P1,P2,P3)手动地装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的邻近角部,并且在所述传递位置中,所述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的所述邻近角部传递至所述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中的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中的每个在其装载位置和其交付位置之间的移动由控制装置所控制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控制装置构造为用于在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在装载位置和交付位置之间移动期间遇到高于预定阈值的阻力的情况下停止所述驱动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站(1,2,3)包括相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27,28,29),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由驱动装置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当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处于接收位置并且相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近保护罩(13,14,31)处于它们的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罩(27,28,29)介于成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载夹具(24a,24b;25a,25b;26a,26b)和成对的第一和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装载站(1,2)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近保护罩(13,14)在它们处于闭合位置时防止第一或第二操作者(P1,P2)接近相应第一和第二成对的装载夹具(24a,24b;25a,25b),并且所述第三装载站(3)包括由驱动装置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三接近保护罩(31),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当相应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26a,26b)处于装载位置时所述第三接近保护罩(31)允许所述第三操作者(P3)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26a,26b),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三接近保护罩(31)防止接近相应成对的第三装载夹具(26a,26b)。
25.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保护盖(11)安装于外壳部分(17)中并且所述外壳部分(17)由外壳铰链(19)连接至框架(10),所述外壳部分(17)连同保护盖(11)一起能绕着所述外壳铰链(19)相对于框架(10)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和手动装载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半自动装载位置,保护盖(11)正面覆盖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并且在所述手动装载位置,保护盖(11)暴露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以允许一个或多个操作者将小的平状衣物制品(Ap1,Ap2,Ap3)直接装载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保护盖(11)和第三装载站(3)安装于外壳部分(17)中并且所述外壳部分(17)由外壳铰链(19)连接至框架(10),所述外壳部分(17)连同保护盖(11)和第三装载站一起能绕着所述外壳铰链(19)相对于框架(10)在半自动装载位置和手动装载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半自动装载位置,保护盖(11)正面覆盖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并且第三装载站(3)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在所述手动装载位置,保护盖(11)暴露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以允许一个或多个操作者将小的平状衣物制品(Ap1,Ap2,Ap3)直接装载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并且第三装载站处于非工作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保护盖(11)由盖铰链(18)连接至所述外壳部分(17),保护盖(11)绕着所述盖铰链(18)在所述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枢转,并且驱动装置(20)操作地连接至保护盖(11)以及连接至外壳部分(17)以在外壳部分(17)处于半自动装载位置时驱动保护盖(11)相对于外壳部分(17)在自由通过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的移动。
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放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吹气喷嘴(21),吹气喷嘴(21)固定至保护盖(11)并且布置为当成对的第一或第二铺展夹具(4a,4b;5a,5b)已经释放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所述邻近角部时将气流吹到由保护盖(11)的施压边缘(12)支承的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部上以将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所述上部沉放于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沉放装置包括多个压力轮(22),所述多个压力轮安装于可移动的压力臂(23)的端部处以将第一或第二平状衣物制品(A1、A2)的上部压靠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
30.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的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沉放装置包括抽吸腔(32),其连接至真空源并且布置于输送带(3)的上段下方以通过输送带(30)中的开口借助于抽吸将第一、第二或第三平状衣物制品(A1、A2、A3)吸靠到输送带(30)的装载端(30a)。
CN201280062245.6A 2011-10-17 2012-10-16 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 Active CN103998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E11380080 2011-10-17
EP11380080 2011-10-17
EP20110380081 EP2584087B1 (en) 2011-10-17 2011-10-17 Machine for spreading out and loading flat clothing articles
EPE11380081 2011-10-17
EP11380096.5A EP2584088B1 (en) 2011-10-17 2011-11-25 Machine for spreading out and loading flat articles of clothing
EPE11380096 2011-11-25
PCT/IB2012/002071 WO2013057562A2 (en) 2011-10-17 2012-10-16 Machine for spreading out and loading flat clothing artic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8678A true CN103998678A (zh) 2014-08-20
CN103998678B CN103998678B (zh) 2016-11-02

Family

ID=4814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2245.6A Active CN103998678B (zh) 2011-10-17 2012-10-16 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22213B2 (zh)
CN (1) CN103998678B (zh)
MX (1) MX341004B (zh)
WO (1) WO2013057562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6910A (zh) * 2014-07-24 2016-02-10 高达机器公司 用于储存和供给传送带上的平展衣物的辅助设备
CN106661803A (zh) * 2015-08-28 2017-05-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衣物分离装置以及具备该衣物分离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7002344A (zh) * 2014-11-25 2017-08-01 东都折叠机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布草装料机中的缓冲装置
CN107429473A (zh) * 2015-04-08 2017-12-01 简森丹麦有限公司 用于进送并展开布块的设备
CN111270500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高达机器公司 一种将平展的纺织品供给到衣物处理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41004B (es) 2011-10-17 2016-08-03 Girbau Robotics Maquina extensora y cargadora de articulos de ropa plana.
JP6389686B2 (ja) * 2014-07-31 2018-09-12 株式会社プレックス 布類展開装置
DE102015016230A1 (de) * 2015-12-16 2017-07-06 Herbert Kannengiesser Gmbh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Wäschestücken zu einer Mangel
DE102016011675A1 (de) * 2016-09-29 2018-03-29 Herbert Kannegiess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Wäschestücken zu einer Wäschebehand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einer Mangel
DE102016011676A1 (de) * 2016-09-29 2018-03-29 Herbert Kannegiess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Wäschestücken zu einer Wäschebehandlungseinrichtung, vorzugsweise einer Mangel
US10407822B2 (en) * 2017-06-02 2019-09-10 Stanley G. McCabe Separator and stacker for textile articles
JP6999481B2 (ja) * 2018-04-12 2022-01-18 株式会社プレックス 布類掴みチャックおよび布類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CN110358873A (zh) * 2019-08-01 2019-10-22 张洪响 一种皮草拉长机
DE102021112392A1 (de) * 2021-05-12 2022-11-17 Herbert Kannegiesser Gmbh Verfahren zum Zuführen von Wäschestücken zu einer Mangel oder dergleiche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7495A (en) * 1988-06-03 1990-11-06 Weir Henry J Vacuum feed system for feeding laundry articles onto a conveyor
US5333402A (en) * 1991-06-28 1994-08-02 Wecotec, Ltd. Sheet corner transfer system
CN1108210A (zh) * 1993-11-29 1995-09-13 新子工业株式社 传送中间衬料的皮带输送机设备
WO2001096649A1 (fr) * 2000-06-16 2001-12-20 Societe Jean Michel Machine de blanchisserie industrielle dite 'engage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06202A (en) * 1925-02-06 1926-11-09 Liberty Nat Bank Ironing-press burn guard
US2108230A (en) * 1937-03-01 1938-02-15 Electric Household Utilities Guard for shoe of ironing machines
GB760103A (en) * 1952-08-18 1956-10-31 B & M Tomlin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feeding articles to a machine for imparting an ironed finish to textile articles
US2989305A (en) * 1959-05-12 1961-06-20 James Armstrong & Company Ltd Sheet folding machines
GB1054564A (zh) * 1963-10-03 1900-01-01
US3425142A (en) * 1967-01-02 1969-02-04 Kannegiesser Maschinen Device for pressing textiles
US3553861A (en) * 1967-12-08 1971-01-12 James Bruce Orkney Flatwork ironer feeding mechanism and apparatus
US3736678A (en) * 1971-12-03 1973-06-05 Chicago Dryer Co Feeder apparatus
US5172502A (en) * 1991-06-21 1992-12-22 Chicago Dryer Company Flatwork feeder having flatwork sensing and clamping stations
DK168225B1 (da) 1992-01-29 1994-02-28 Jensen Ejnar & Soen As Apparat til ilægning af tøjstykker i et tøjbehandlingsapparat, f.eks. en strygerulle
DE69309545T2 (de) * 1992-06-04 1997-11-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Vorrichtung zum Wäschetransport
US5515627A (en) * 1994-07-27 1996-05-14 Mccabe; Stanley 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flatwork articles
JP2002326000A (ja) 2001-05-02 2002-11-12 Tokai:Kk 布類展張搬送機
DE60331178D1 (de) 2003-10-10 2010-03-18 Jean Michel So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führen von flachen kleidungsstücken in ein wäschebehandlungsaggregat
MX341004B (es) 2011-10-17 2016-08-03 Girbau Robotics Maquina extensora y cargadora de articulos de ropa plan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7495A (en) * 1988-06-03 1990-11-06 Weir Henry J Vacuum feed system for feeding laundry articles onto a conveyor
US5333402A (en) * 1991-06-28 1994-08-02 Wecotec, Ltd. Sheet corner transfer system
CN1108210A (zh) * 1993-11-29 1995-09-13 新子工业株式社 传送中间衬料的皮带输送机设备
WO2001096649A1 (fr) * 2000-06-16 2001-12-20 Societe Jean Michel Machine de blanchisserie industrielle dite 'engageus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6910A (zh) * 2014-07-24 2016-02-10 高达机器公司 用于储存和供给传送带上的平展衣物的辅助设备
CN105316910B (zh) * 2014-07-24 2019-01-22 高达机器公司 用于储存和供给传送带上的平展衣物的辅助设备
CN107002344A (zh) * 2014-11-25 2017-08-01 东都折叠机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布草装料机中的缓冲装置
CN107002344B (zh) * 2014-11-25 2019-07-30 东都折叠机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布草装料机中的缓冲装置
CN107429473A (zh) * 2015-04-08 2017-12-01 简森丹麦有限公司 用于进送并展开布块的设备
US10435836B2 (en) 2015-04-08 2019-10-08 Jensen Denmark A/S Apparatus for feeding and spreading pieces of cloth
CN107429473B (zh) * 2015-04-08 2020-06-05 简森丹麦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并拉直四边缘布块的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06661803A (zh) * 2015-08-28 2017-05-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衣物分离装置以及具备该衣物分离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11270500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高达机器公司 一种将平展的纺织品供给到衣物处理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CN111270500B (zh) * 2018-12-05 2023-12-29 高达机器公司 一种将平展的纺织品供给到衣物处理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7562A2 (en) 2013-04-25
WO2013057562A3 (en) 2013-11-07
CN103998678B (zh) 2016-11-02
MX2014004428A (es) 2014-11-25
US20150284899A1 (en) 2015-10-08
MX341004B (es) 2016-08-03
US9222213B2 (en) 2015-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8678A (zh) 用于铺展和装载平状衣物制品的机器
CN105316910B (zh) 用于储存和供给传送带上的平展衣物的辅助设备
US8628131B2 (en) Product gripper system
CN208603372U (zh) 一种多仓位自动上料堆垛机系统
US10829887B2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preading/extending and flattening
US87329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 laundry article to a mangle or the like
JP2003181200A (ja) 衣類の折り畳み装置
CN106217745B (zh) 一种sim卡自动化生产系统
US9359149B2 (en) Conveyor work station
CA2985031C (en) Automatic cloth feeder
JP5156513B2 (ja) 布類展張搬送機
CN112660497A (zh) 拉链袋包装机
CN207618528U (zh) 干燥剂分料机构
CN105197271A (zh) 一种医用配件的自动装袋装置
KR20160036428A (ko) 벨트컨베이어용 낙광 방지장치
KR20090117849A (ko) 전자파 차폐룸용 차폐도어 개폐장치
CN210388251U (zh) 一种可切换式多士炉升降架组装机
CN211160739U (zh) 透析器组装检测系统
CN106395335A (zh) 一种全自动拆夹机
CN207309333U (zh) 电能表上盖翻转机构
CN215797088U (zh) 一种自动抽料机
CN219858857U (zh) 运输装置
CN208655590U (zh) 一种硅片干燥装置
EP2584088B1 (en) Machine for spreading out and loading flat articles of clothing
CN214452103U (zh) 一种挂面装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