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0316A -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 Google Patents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0316A
CN103950316A CN201410145321.0A CN201410145321A CN103950316A CN 103950316 A CN103950316 A CN 103950316A CN 201410145321 A CN201410145321 A CN 201410145321A CN 103950316 A CN103950316 A CN 103950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utter
paper
sheet
stamping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53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0316B (zh
Inventor
青井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50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0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0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0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5/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therwise than by stitching
    • B42B5/08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therwise than by stitching by finger, claw or ring-like elements passing through the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5/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therwise than by sti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18Perforating by slitting, i.e. forming cuts closed at their ends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 B26F1/22Perforating by slitting, i.e. forming cuts closed at their ends without removal of material to form non-rectilinear cuts, e.g. for ta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5/00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strips or webs; Reinforcing edges
    • B31F5/02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strips or webs; Reinforcing edges by crimping or slotting or perforating
    • B31F5/027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strips or webs; Reinforcing edges by crimping or slotting or perforating by perforating, e.g. by folding over the partially cut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13/00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 B42F13/02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flexible or resilient means
    • B42F13/06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flexible or resilient means with strips or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3/00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involving perforations; Means therefor; Sheet details therefor
    • B42F3/04Attachment means of ring, finger or claw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OOKS, FILING APPLIANCES OR THE LIKE
    • B42P2261/00Manufacturing; Form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314Pointed perf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册子(B),其通过在由同质的材料制作出的多张片体形成装订孔(P1),并且使用从该装订孔(P1)切起的切起片(P11)将该多张片体相互接合而成;和文件夹(F),其利用上述装订孔(P1)装订上述册子(B);上述册子(B)的接合部分(P3)在厚度方向被压缩变形。

Description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本发明是基于申请号200980145143.9、申请日2009年10月30日、发明名称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文件夹装订多张片体(片状物)的文件系统(文件夹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文件系统,已知有如下文件系统:适当通过订书钉将多张用纸接合而形成册子,在这些册子上穿设装订孔,然后装订在文件夹以供保管或者阅览。
作为用于将多张用纸接合成册子状的订书钉,金属制的针已广为人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近来,强烈要求减轻环境负担,在废弃如上述那样的册子的情况下,为了促进资源的再利用而要求分离材质不同的用纸和订书钉的情形不少。然而,要从用纸类除去金属制的针需要细致的作业,在废弃大量的用纸类的情况下,存在需要巨大的劳力和时间这样的课题(第1课题)。该课题不仅在装订用纸的情况下存在,而且在装订合成树脂制的片体的情况等下也同样存在。
另外,捆扎成册子状的文件,大多在用冲头穿设装订孔之后,装订在文件夹,但通常的文件夹,一般在由用纸、合成树脂制作的封皮安装有包括金属制的部件的装订用具。因此,在一下子废弃过了保管期的大量的文件夹的情况等下,也存在如下那样的课题(第2课题):除了上述的作业之外,还必须长时间地重复进行文件夹与册子的分离、构成册子的用纸和订书钉的分离和构成文件夹的封皮和装订用具的分离等的作业,在保管有大量的文件的办公部门等中,上述作业的劳力和时间是无法估计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0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大幅降低归档效率地至少解决上述的第1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采用了如下的构成。即,本发明涉及的文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册子,其通过在由同质的材料制作出的多张片体形成装订孔、并且使用从该装订孔切起的切起片将该多张片体相互接合而成;和文件夹,其利用所述装订孔装订所述册子;所述册子的接合部分在厚度方向被压缩变形。
在此,所谓接合部分的压缩变形意味着:使上述接合部分变形到不能通过片体的弹性恢复到刚接合之后的形态的状态。
若为这样的构成,则由从装订孔切起的切起片接合着多张片体,因此,起到订书钉的作用的切起片和片体为同质。因此,在废弃时不需要除去订书钉,可以解决上述第1课题。另外,由上述切起片形成的接合部分被压缩变形,因此可以抑制接合部分膨大。因此,能够在文件夹装订许多的册子,不会发生归档效率与使用金属制的针的情况相比大幅度降低那样的不良情况。
在除了解决第1课题之外,还想解决第2课题的情况下,只要用与上述册子相同的材质制作上述文件夹即可。
即,若这样做,则在废弃时也不需要从文件夹取出册子,可以以原样的状态废弃处理装订有许多的片体的文件夹。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举出如下方式:上述片体为用纸,上述文件夹具备纸制的封皮和附设在该封皮的纸制的装订用具。
装订孔可以是单一的,但在使用具有多个装订杆的文件夹的情况下,只要在上述各片体,与上述装订用具的装订杆间距相对应地形成多个装订孔即可。
上述装订杆,包括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管状的装订杆、可弹性变形的线状装订杆、或者柔性的绳状的装订杆等。
作为用于由切起片接合片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举出如下方式:在重叠的多张片体,分别设置有在一端残留有切起片的装订孔、和设置在所述装订孔的一端附近的提起用切孔,使这些片体的切起片贯穿所述提起用切孔,将这些片体彼此接合。
作为在这样的文件系统中使用的册子,可以举出如下册子:通过在由同质的材料制作出的多张片体形成装订孔、并且使用从该装订孔切起的切起片将该多张片体相互接合而成,其接合部分被压缩变形。
作为用于制作上述册子的合适的装订机,可以举出如下装订机。具备:冲刀,其被设置成能够在从穿孔姿势到转动姿势之间转动,在穿孔姿势能够形成装订孔;切入刀,其与该冲刀相邻设置,具有用于接受转动到转动姿势的冲刀的窗;工作台(stage),其用于将片体保持成与所述冲刀和切入刀的顶端相面对;冲压板,其被设置在该工作台,与所述冲刀协作、在工作台上的片体形成装订孔;穿孔机构,其使所述冲刀和所述切入刀从一面侧穿入被保持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片体;冲刀转动机构,其用于使贯穿了片体的冲刀转动到转动姿势、使从装订孔向另一面侧切起的切起片插入所述切入刀的窗;拔刀机构,其使在所述窗保持着切起片的切入刀与切起片一起向片体的一面侧拔出;和压缩机构,其使切起片贯穿提起用切孔而成的接合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压缩变形。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如下文件系统:接合部分不会增大,因此可以将捆扎着片体的册子高效率地装订于文件夹,而且,在变为不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分类以原样的状态废弃册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册子的俯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册子的接合部分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文件夹装订有该实施方式的册子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订机的整体概略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装订机的俯视概略图。
图6是没有操作工作手柄的状态的图5的X-X线剖视图。
图7是按压了工作手柄的状态的图5的X-X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穿孔机构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穿孔机构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转动机构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拔刀机构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的概略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订机的整体概略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的装订机的俯视概略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内部壳体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装订机的要部的概略图。
图17是没有操作工作手柄的状态的图14的Y-Y线剖视图。
图18是按压了工作手柄的状态的图14的Y-Y线剖视图。
图1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切入刀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3的Z-Z线剖视图。
图2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穿孔机构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穿孔机构的概略图。
图2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转动机构的概略图。
图2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拔刀机构的概略图。
图2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拔刀机构的概略图。
图2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的概略图。
图27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28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29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30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3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3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3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提起用切孔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切入刀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切入刀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涉及的冲刀的主视图。
图37是表示该变形例的冲刀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该变形例涉及的装订机的要部的概略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冲刀的主视图。
图40是表示该变形例的冲刀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该变形例涉及的装订机的要部的概略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变形例涉及的冲刀的主视图。
图43是表示该变形例的冲刀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该变形例涉及的装订机的要部的概略图。
图4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变形例涉及的冲刀的主视图。
图46是表示该变形例的冲刀的立体图。
图47是表示该变形例涉及的装订机的要部的概略图。
图4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变形例涉及的切入刀和冲刀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B:册子;P:用纸;Pa:一面;Pb:另一面;P1:装订孔;P11:切起片;P2:切孔(cut hole);P3:接合部分;F:文件夹;F1:封皮;F2:装订用具;F21:装订杆;1、A1:装订机;2、A2:工作台;22、A22:冲压板;91、A91:切入刀;911、A911:窗;92、A92:冲刀;(H):穿孔姿势;(R):转动姿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文件系统,如图1~图3所示,通过文件夹F装订有1册或多册的册子B。
册子B,如图1和图2所示,为捆扎由同质的材料制作出的多张的片体例如多张的用纸(规定用纸、格式纸)P而成的,这些用纸P在设定在装订基部侧的两处接合部分P3被相互接合。各接合部分P3由装订孔P1、提起用切孔P2和切起片P11构成,该装订孔P1,通过从用纸P的一面Pa侧穿入的冲刀92形成在各用纸P,该提起用切孔P2,与上述装订孔P1相邻地形成在上述各用纸P,该切起(切起)片P11,从上述装订孔P1向用纸P的另一面Pb侧切起。而且,通过使上述切起片P11的顶端侧贯穿上述切孔P2、导出到上述用纸P的一面Pa侧,将上述多张用纸P的装订基部侧相互接合。上述装订孔P1为一端呈半圆弧状并且另一端与上述切起片P11的基端连续的长孔状。成对的装订孔P1被配置成另一端彼此相对向,相距最远的一端彼此的距离与上述文件夹F的装订杆F21的间距对应。具体来说,例如,将上述两装订孔P1的一端的曲率中心间的距离设定为作为文件夹F的装订杆21间距的80mm,并且将装订孔P1的宽度尺寸与上述装订杆F21的宽度尺寸对应地设定为比6mm大一点。
文件夹F,如图3所示,由与册子B同质的材料制作。具体来说,具备纸制的封皮F1和附设在该封皮F1的纸制的装订用具F2。上述封皮F1具备封面F11、封脊F12、封底F13、和形成在上述封脊F12和封底F13之间的弯折安装部F14,是弯折一张厚纸而制作出的。上述装订用具F2,例如,如日本特开2005-35265号公报所示,具备成对的装订杆F21和装订板部件F22,该成对的装订杆F21被设置在上述弯折安装部F14,插入上述册子B的装订孔P1,该装订板部件F22保持这些装订杆F21的册子B贯穿端侧,上述装订杆F21和装订板部件F22分别由纸制作。
若为这样的文件系统,则由于册子B和文件夹F都是由纸制作,因此在废弃时完全不需要对不同的材质的部件彼此进行分类。因此,若采用该文件系统,则即使在保管期结束而废弃的情况下,也可以原样处理仅由多张用纸P构成的册子B和文件夹F,可以节省分类所需的巨大的劳力和时间。
接着,参照图4~图12,对直接用于这样的文件系统的实施的装订机1进行说明。
该装订机1,用于接合多张用纸P来制作上述册子B,如图4所示,具备工作台2、本体3、换刀单元4和工作手柄5,该工作台2被载置在桌子上,该本体3被可升降地保持在该工作台2上,该换刀单元4被可升降地接受在该本体3内,具备后述的冲刀92和切入刀91,该工作手柄5在上述本体3被安装成可以使顶端部绕轴53旋转。
上述工作台2,如图4、图6和图7所示,为在上面的前缘侧使俯视呈矩形的台座21突出的盘状,在上述台座21上设置有用于与上述冲刀92协作、在用纸P穿设装订孔P1的冲压板22。上述冲压板22具备供上述冲刀92通过的穿孔部221和供上述切入刀91通过的通过孔222,为金属制,在该冲压板22的下方形成有空洞24,该空洞24用于允许冲刀92和切入刀91的插入、以及插入的冲刀92的转动。另外,在工作台2的上面形成有保持凹部23,该保持凹部23安装用于弹性支撑上述本体3的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S1。
上述本体3,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具备下部壳体6和上部壳体7,该下部壳体6被可升降地帽嵌在上述工作台2上,在前半部分具有用纸承受面61,该上部壳体7,以前半部下面隔着用纸P插入用间隙与上述用纸承受面61相面对的方式一体设置在该下部壳体6上。
上述下部壳体6,如图4、图6和图7所示,为无底箱形,在其上壁前半部形成有用纸承受面61,并且在该用纸承受面61的一部分形成有工作台2的台座21可相对升降地嵌入的定位窗62。另外,在下部壳体6的上壁后半部和上述工作台2之间介有用于对该本体3向上方施加力的弹性体、例如多个螺旋弹簧S1。
在上述上部壳体7的底壁71,如图5所示,形成有供上述冲刀92通过的冲刀插通孔72,如图4所示,在该冲刀插通孔72的周围形成有引导壁76,该引导壁76用于防止冲刀92的横向摆动。另外,在上述底壁71,形成有供上述切入刀91通过的切入刀插通孔73,在该切入刀插通孔73和上述冲刀插通孔72之间设置有卡止壁77。而且,在该上部壳体7设置有成对的压缩辊8,该成对的压缩辊8用于使上述接合部分P3压缩变形。即,成对的压缩辊8,被支撑在共同的轴81,在上述底壁71设置有辊露出窗74和轴支撑部75,该辊露出窗74用于使上述两辊8的下端部在用纸承受面61侧露出,该轴支撑部75如图5所示那样将上述轴81支撑成可以在上下方向平行移动。上述轴81,通过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S2向下方施加力,通过该弹性施加力,将上述两压缩辊8弹性按压在用纸承受面61。而且,在该本体3的上部壳体7内可升降地接受有换刀单元4。
上述换刀单元4,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具备下部构件42和上部构件41,为无底箱形,该下部构件42可上下移动地嵌入上述本体3的上部壳体7的内周,该上部构件41被一体设置在该下部构件42的上壁中央部。而且,在上述上部构件41内设置有冲刀保持部412和切入刀保持部411,该冲刀保持部412可转动且可拆装地支承冲刀92,该切入刀保持部411将上述切入刀91以垂下姿势且可拆装地保持。
上述冲刀92,如图4和图8~图12所示,在基端具有轴921,并且在顶端具备用于冲裁形成上述装订孔P1的刀本体922,该轴921被可拆装地支撑在冲刀保持部412,该冲刀保持部412被设置在换刀单元4的顶壁。在上述冲刀92的基端,突出有用于使该冲刀92转动的臂923。成对的冲刀92,被配置成使上述臂923的顶端彼此相面对,通过由共同的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S3对上述两臂923向下方施加力,成对的冲刀92保持为上述刀本体922被配置在上述轴921的大致正下方的穿孔姿势92(H)。而且,设定为:在换刀单元4下降时、上述臂923的下面与设置在上述本体3的卡止壁77的上缘抵接;在抵接之后换刀单元4进一步下降,由此冲刀92能够抵抗上述螺旋弹簧S3的弹性力而转动到转动姿势92(R)。即,设定为:上述冲刀92冲压被安放在上述用纸承受面61的用纸P,刀本体922进入了冲压板22的下方侧之后,紧接着上述臂923与上述卡止壁77的上缘抵接;在该抵接的状态下上述冲刀92进一步下降,由此该冲刀92能够转动到转动姿势92(R)。
另一方面,切入刀91,如图4和图6~图12所示,在顶端具备刀本体912,为平板状,被安装在切入刀保持部411,且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固定,该切入刀保持部411被设置在该换刀单元4内,呈导轨状。在该切入刀91的顶端侧形成有窗911,该窗911用于接受转动到转动姿势92(R)的冲刀92的刀本体922的一部分。另外,在该切入刀91的基端侧形成有供上述臂923通过的贯通孔913,用于防止该切入刀91和上述臂923的干涉。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换刀单元4的上部构件41,穿过盖着本体3的上部壳体7的上端开口部的盖部31的开口,向上方突出,构成为通过工作手柄5操作该上部构件41,可使上述换刀单元4升降。
上述工作手柄5,如图4~图7所示,通过轴53将前缘两端部安装在上述本体3,在中间部内面具有推压体51,该推压体51用于推压换刀单元4的顶壁上面。另外,在该工作手柄5中的上述推压体51的两侧部突出设置有臂52,这些臂52的顶端部使用未图示的轴被连接到上述换刀单元4的上部构件41。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穿孔机构,以换刀单元4和工作手柄5为主体构成,该换刀单元4保持有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该工作手柄5,向下方推压换刀单元4,使上述冲刀92和切入刀91穿入被安放在冲压板22上的用纸P。另外,本发明的冲刀转动机构,以冲刀保持部412、臂923和卡止壁77为主体构成,该冲刀保持部412可转动地支撑上述冲刀92的轴921,该臂923被设置在上述冲刀92的基端,该卡止壁77,被设置在上述本体3,在上述冲刀92下降时,挡住上述臂923,赋予上述冲刀92转动力。此外,拔刀机构以换刀单元4和螺旋弹簧S4为主体构成,该换刀单元4保持有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该螺旋弹簧S4为以上述本体3为立足处,对该换刀单元4向上方施加力的弹性体。另外,若如该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轴连接换刀单元4和工作手柄5,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拔刀机构的性能。即,在用纸P的张数变多,仅通过上述螺旋弹簧S4的力不能将切起片P11拔出到用纸P的一面Pa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上述工作手柄5施加向上方的操作力,完成拔出动作。另外,本发明的压缩机构以上述辊8和对用纸承受面61弹性按压该辊8的弹性体即螺旋弹簧S2为主体构成。
接着,对该装订机1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没有操作工作手柄5的状态下,如图6和图8所示,本体3和换刀单元4分别保持在上限位置,上述冲刀92保持穿孔姿势92(H)。在该状态下,如图5的虚线所示,将重叠的多张用纸P沿用纸承受面61插入到间隙63的里头。然后,当向下方操作工作手柄5时,换刀单元4抵抗螺旋弹簧S4的施加力而下降,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下降到与用纸P的一面Pa抵接的位置。当从该位置进一步向下方操作工作手柄5时,如图7和图9所示,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贯穿上述用纸P,在该用纸P穿设出装订孔P1和切孔P2。在穿孔后,当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进一步下降时,如图10所示,上述冲刀92的臂923与上述卡止壁77抵接,该冲刀92转动到转动姿势92(R)。其结果,从装订孔P1向用纸P的另一面Pb侧切起的切起片P11的顶端侧插入于切入刀91的窗911。
接着,当解除对工作手柄5的操作时,如图11所示,冲刀92从转动姿势92(R)恢复到穿孔姿势92(H),冲刀92和切入刀91借助螺旋弹簧S4的施加力上升,从用纸P拔出。此时,插入切入刀91的窗911的切起片P11穿过切孔P2被拔出到用纸P的一面Pa侧,通过该切入刀91结合多张用纸P。这样,当从用纸P拔出冲刀92和切入刀91时,通过冲裁时的载荷而下降到最低位置的本体3,借助螺旋弹簧S1的施加力,上升到初始的上浮位置,用纸P从冲压板22离开。若在该状态下从装订机1抽出用纸P,则在该途中,如图12所示,通过设置在上述本体3的上述压缩辊8的外周面和上述用纸承受面61,使上述用纸P的接合部分P3在厚度方向压缩变形,制成上述的册子B。另外,在仅通过上述螺旋弹簧S4的弹性力不能将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拔出到用纸P的一面Pa侧的情况下,只要向上方操作上述工作手柄5,帮助该拔出即可。
通过做成如以上那样的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文件系统具备在多张用纸P形成装订孔P1、并且使用从该装订孔P1切起的切起片P11将该多张用纸P相互接合而成的册子B,和利用上述装订孔P1装订上述册子B的文件夹F,使上述册子B的接合部分P3在厚度方向压缩变形,因此通过从装订孔P1切起的切起片P11接合多张用纸P,由于起到订书钉的作用的切起片P11和用纸P为同质的纸制的构件,因此在废弃时不需要除去订书钉,不需要从用纸P除去金属制的针等的细致的作业,在废弃大量的用纸P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不需要巨大的劳力和时间的废弃。另外,由上述切起片P11形成的接合部分P3被压缩,上述接合部分P3被压缩变形到不会因用纸P的弹性而返回刚接合后的形态的状态,因此可以抑制接合部分P3膨大。因此,能够将许多的册子B装订在文体夹F,也不会产生归档效率与使用金属制的针的情况相比大幅降低那样的不良情况。
此外,文件夹F,具备纸制的封皮F1和附设在该封皮F1的纸制的装订用具F2,由于用与上述册子B同质的材料即纸制作出,因此在废弃时完全不需要对不同的材质的部件彼此进行分类。因此,若采用这样的文件系统,则在保管期结束而废弃的情况下,也可以原样处理仅由多张用纸P构成的册子B和文件夹F,可以节省分类所需的巨大的劳力和时间。
此外,在上述各用纸P分别设置有2个装订孔P1,与装订用具F2的装订杆F21的间距相对应地形成上述装订孔P1,因此,可以用于将用纸P装订在具有2个装订杆F21的文件夹F。
另外,在重叠的多张用纸P分别设置装订孔P1和提起用切孔P2,该装订孔P1在一端残留有切起片P11,该提起用切孔P2被设置在上述装订孔P1的一端附近,使这些用纸P的切起片P11贯穿上述提起用切孔P2,将该用纸P彼此接合,因此,可以通过该切起片P11将用纸P彼此接合,并且可以将装订孔P1用于装订在文件夹F。
作为用于这样的文件系统的册子B,使用下述册子,即,在多张用纸P形成装订孔P1,并且使用从该装订孔P1切起的切起片P11将这些多张用纸P相互接合,使其接合部分P3压缩变形,因此,在废弃该册子B时没有必要除去订书钉,不需要从用纸P除去金属制的针等的细致的作业,即使在废弃大量的用纸P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不需要巨大的劳力和时间的废弃。
另外,作为用于制作册子B的合适的装订机1,使用下述装订机。所述装订机具备冲刀92、切入刀91、工作台2、冲压板22、穿孔机构、冲刀转动机构、拔刀机构和压缩机构。该冲刀92被设置成可以在从穿孔姿势92(H)到转动姿势92(R)之间转动,在穿孔姿势92(H)能够形成装订孔P1。该切入刀91,与该冲刀92相邻设置,具有用于接受转动到转动姿势92(R)的冲刀92的窗911。该工作台2,用于将用纸P保持成与上述冲刀92和切入刀91的顶端相面对。该冲压板22,被设置在工作台2,与上述冲刀92协作,在工作台2上的用纸P形成装订孔P1。该穿孔机构,使上述冲刀92和上述切入刀91从一面Pa侧穿入被保持在上述工作台2上的用纸P。该冲刀转动机构,用于使贯穿用纸P的冲刀92转动到转动姿势92(R),使从装订孔P1向另一面Pb侧切起的切起片P11插入上述切入刀91的窗911。该拔刀机构,使在上述窗911保持有切起片P11的切入刀91与切起片P11一起拔出到用纸P的一面Pa侧。该压缩机构,使接合部分P3在厚度方向压缩变形,该接合部分P3为切起片P11贯穿提起用切孔P2而成。因此,通过使用者对设置在这样的装订机1的工作手柄5进行推压和解除推压这样的一连串的操作,可以制作在多张用纸P形成装订孔P1,并且使用从该装订孔P1切起的切起片P11将该多张用纸P相互接合,其接合部分P3压缩变形了的册子B。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3~图26,对直接用于这样的文件系统的实施的装订机A1进行说明。
该装订机A1用于接合多张用纸P来制作上述册子B,如图13所示,具备工作台A2、本体A3、左右成对的换刀单元A4、纸基台(paper base)A8和工作手柄A5,该工作台A2被载置在桌子上,该本体A3被固定设置在该工作台A2上,该左右成对的换刀单元A4,被可升降地接受在该本体A3内,具备后述的冲刀A92和切入刀A91,该纸基台A8,用于在该换刀单元A4结束穿孔动作而上升了时抬起上述被装订了的用纸P,该工作手柄A5,为了能够使该纸基台A8和换刀单元A4工作,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本体A3。
上述工作台A2,如图13、图17和图18所示,具备扁平箱形的台座A21和冲压板A22,该台座A21安装本体A3的下端部,该冲压板A22一体形成在该台座A21的顶壁A21a。台座A21为下面侧开放的扁平箱形,在其开放具备基凸缘A25,该基凸缘A25具有设置体A25a。而且,在该台座A21的内部形成有空洞A24,该空洞A24用于接受贯穿进入上述冲压板A22的切入刀A91和冲刀A92。该空洞A24,通过从台座A21的下面侧安装的防尘壳A26与外部隔离。冲压板A22,在冲压加工上述台座A21时与上述顶壁A21a一体形成,具有供切入刀A91贯穿的通过孔A222和供冲刀A92贯穿的穿孔部A221。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台座A21的顶壁A21a中的位于比上述冲压板A22靠用纸P插入侧的部位,设置有隆起部A223,该隆起部A223用于从下侧夹压后述的切起片P11。该隆起部A223,通过使台座A21的顶壁A21a变形而一体形成,在冲压板A22侧具备倾斜面A224,该倾斜面A224用于在抽取用纸P时引导上述切起片P11。
上述本体A3,如图13~图18所示,具备外部壳体A31和内部壳体A32,该外部壳体A31以覆盖上述台座A21的状态安装,该内部壳体A32配设在该外部壳体A31内,被固定在上述台座A21。
上述外部壳体A31,如图14、图17和图18所示,具备上盖A33、侧盖A34和前盖A35,该上盖A33覆盖台座A21的上方空间,该侧盖A34覆盖台座A21的上方空间的两侧面,该前盖A35覆盖台座A21的上方空间的前面。上盖A33形成为向后方逐渐变低的弯曲形状,具有供上述工作手柄A5的臂A52贯穿的缝隙A33a。前盖A35具备上壁A35a、前面壁A35b和底壁A35c,在该上壁A35a具有与上述缝隙A33a连续的未图示的缝隙。另外,在该前盖A35的底壁A35c的下面和台座A21的上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用纸P的用纸插入用间隙A35d。
上述内部壳体A32,如图15~图18所示,具备筒状的壳体本体A36和安装部A37,该壳体本体A36具有与上述台座A21的横向宽度大致相同的横向宽度,该安装部A37,一体设置在该壳体本体A36的背面侧,用于使用作为紧固件的螺钉A38将该壳体本体A36刚性连接在上述台座A21的上面。
上述壳体本体A36,如图15和图16所示,具备后壁A63、左右的侧壁A64、前壁A65和底壁A71,该后壁A63设置有上述安装部A37,该左右的侧壁A64从后壁A63的左右两端向前方延伸出,该前壁A65被设置在这两侧壁A64的前端之间,该底壁A71被设置成从该前壁A65的下缘直到后壁A63。上述侧壁A64,在其内面具有用于将上述换刀单元A4的后述的上部块A41一边维持铅垂姿势一边在上下方向进行引导的导轨A66,并且具备用于引导传动轴(驱动轴)A46的铅垂缝隙A67,该传动轴A46用于使上述两换刀单元A4进行升降动作。上述前壁A65,在其内面具有导轨A68,该导轨A68用于将上述换刀单元A4的后述的上部块A41一边维持铅垂姿势一边在上下方向进行引导。
上述底壁A71,如图15~图18所示,通过台阶部A72将后半部分A71b和前半部分A71a一体化,该后半部分A71b与上述台座A21的上面密接,该前半部分A71a与上述台座A21之间形成有间隙A71c,在上述前半部分A71a的左右方向中央具有窗A73,该窗A73用于接受装订后的用纸P的切起片P11。在该窗A73的前缘侧,形成有构成上述底壁A71的一部分的朝上片A74,在该朝上片A74形成有倾斜面A74a,该倾斜面A74a用于在抽取用纸P时引导上述切起片P11。在上述窗A73的后缘侧,形成有向下方弯曲的弯曲壁A75,在该弯曲壁A75具备用于卡止用纸P的顶端的卡止面A75a。在底壁A71的前半部分A71a的左右两端部分,具备冲刀贯通孔A79和压纸件贯通孔A70,该冲刀贯通孔A79供后述的冲刀A92贯穿,该压纸件贯通孔A70供后述的压纸件A43贯穿。而且,在上述冲刀贯通孔A79的上面侧开口缘设置有引导壁A76和卡止壁A77,该引导壁A76用于将后述的冲刀A92一边维持铅垂姿势一边进行引导,该卡止壁77用于卡止后述的冲刀A92的臂A923。在底壁A71的后半部分A71b的左右两端部分设置有弹簧接受部A78,该弹弹簧接受部A78用于接受对后述的换刀单元A4施加力的螺旋弹簧AS4。另外,图17和图18,是图14的Y-Y线剖视图,但为了清楚地表示后述的换刀单元A4,省略以上述卡止壁A77为首的该换刀单元A4周边的立起壁而进行图示。
上述安装部A37,如图15、图17和图18所示,具备底板部A37a和加强肋A37b,该底板部A37a与上述壳体本体A36的底壁A71连续,该加强肋A37b将该底板部A37a和上述壳体本体A36的后壁A63结合,使用上述作为紧固件的螺钉A38将上述底板部A37a安装在上述台座A21。
在这样制作而成的内部壳体A32内收容有上述的左右的换刀单元A4。
上述各换刀单元A4,如图13和图16所示,具备上部块A41、切入刀A91、冲刀A92、螺旋弹簧AS3、下部块A42和螺旋弹簧AS2,该上部块A41,由上述内部壳体A32的导轨A66、A68引导,可一边维持铅垂姿势一边升降,该切入刀A91被安装在该上部块A41,该冲刀A92,与该切入刀A91相邻配置,通过轴A921可向左右方向转动地轴固定在上述上部块A41,该螺旋弹簧AS3对该冲刀A92施加使其向后述的穿孔姿势(H)方向转动的力,该下部块A42,由上述冲刀A92的轴A921引导,相对于上述上部块A41可升降,该螺旋弹簧AS2,对该下部块A41相对于上部块A41向下方弹性施力。
上述上部块A41,如图16所示,具备能够滑动地与内部壳体A32的导轨A66、A68卡合的卡合部A45,为块状,通过传动轴A46被连接到工作手柄A5的工作端A51b。该上部块A41为下方开放的箱状,可收容上述冲刀A92的上半部,具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轴A921的未图示的轴承部,该轴A921被设置在冲刀A92的上端部。另外,在该上部块A41的外侧面,具备用于安装上述切入刀A91的安装部A411,上述传动轴A46贯穿安装在该安装部A411的切入刀A91。
上述下部块A42,如图13和图16所示,在其下端部设置有前后成对的压纸件A43。这些压纸件A43的基端部彼此通过横架件A44连接,而且,两压纸件A43常时可升降地与压纸件插通孔A70嵌合,该压纸件插通孔A70被设置在内部壳体A32的底壁A71。由此,包括压纸件A43在内的下部块A42全体可维持铅垂姿势。
上述切入刀A91,如图19和图20所示,用于形成大致H字形的切孔P2。具体来说,用于形成切孔P2,该切孔P2由主缝隙L、第1副缝隙L1和第2副缝隙L2构成,该主缝隙L呈直线状,该第1副缝隙L1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一方向即配置有与该切入刀A91对应的冲刀A92的一侧的方向弯曲延伸,该第2副缝隙L2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另一方向即与配置有与该切入刀A91对应的冲刀A92的一侧相反的方向弯曲延伸,上述第1副缝隙L1和上述第2副缝隙L2形成一定的角度G2。另外,在如该实施方式那样要装订比较大量的用纸P的方法中,将上述第1副缝隙L1的长度设为比上述第2副缝隙L2的长度长。这是因为:当切起片P11被抽起到用纸P的上面即一面Pa侧时,与该切起片P11一起,由上述主缝隙L和上述第1副缝隙L1包围的舌片部P4也被抽起到用纸P的一面Pa侧,因此,在此时,不勉强地允许切起片P11的通过。换句话来说,将后述的第1副刀AD1的折弯方向长度AD3设定为比第2副刀AD2的折弯方向长度AD4长。即,该切入刀A91,通过对一块板金坯件施加冲裁加工和折弯加工而制作成的,具备主刀AD、第1副刀AD1和第2副刀AD2,该主刀AD用于形成上述主缝隙L,该第1副刀AD1用于形成上述第1副缝隙L1,该第2副刀AD2用于形成上述第2副缝隙L2。上述主刀AD通过用于接受冲刀A92的窗A911被分割成上刀部ADa和具有刀本体A912的下刀部ADb,该上刀部ADa和下刀部ADb通过第1副刀AD1结构上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第1副刀AD1,其基端缘通过以比直角小一些的角度G1折弯了的折弯线部ADc,与上述主刀AD的两侧缘一体连续,在该第1副刀AD1的基端缘中的与上述窗A911对应的部分,连续形成有上述第2副刀AD2。即,该第2副刀AD2,通过在上述折弯线部ADc折弯板金坯件,而从上述窗A911切起。另外,该第2副刀AD2,在该切起加工前被实施预备切起加工,使得相对于上述第1副刀AD1形成小于180度的角度G2。由此,尽管上述第1副刀AD1被以比直角小一些的角度G1折弯,但上述第2副刀AD2相对于上述主刀AD的切起角度G3最终都比90度大。
这样,第1副刀AD1和第2副刀AD2分别通过对一块主刀AD的折弯加工来形成,因此,可以确保切入刀A91整体的强度。此外,在该切入刀A91的窗A911的下缘,具备用于顺畅引导用纸P的切起片P11的顺畅引导部A915。该顺畅引导部A915,是通过施加下述加工来形成的,所述加工为在上述窗A911的下缘向下方卷入、折弯剩余坯件A916。剩余坯件A916的顶端A917,进入形成在主刀AD的接受窗A918内,防止该顶端A917与用纸P发生干涉。该切入刀A91的刀本体A912即形成在主刀AD的刀刃、以及形成在第1副刀AD1和第2副刀AD2的刀刃,分别形成为在坯件的厚度方向中央具有刃口(刀刃)的两刀刃结构。
上述冲刀A92,如图13和图20所示,在基端部具有轴A921,并且,在顶端具备用于冲裁形成上述装订孔P1的刀本体A922,该轴921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未图示的轴承部,该轴承部设置在换刀单元A4的上部块A41。在上述冲刀A92的基端,突出有用于使该冲刀A92转动的臂A923。
上述刀本体A922,如图21所示,被设置在上述冲刀A92的下端部,具有仰视连续成U字形的刃口AE。该刃口AE,形成为由平滑的曲线连结的曲线形状,具备随着冲刀A92的穿入、在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冲压板A22的接触位置上相对于冲压板A22的角度变化的倾斜。另外,该倾斜部分中,具备最先穿入用纸P的刀刃尖端部AE1。换句话来说,在该刀刃尖端部AE1,刃口AE相对于冲压板A22形成的入射角度θ,设定为比在刀本体A922的其他部分AE2的入射角度θ大。另外,在此,所谓入射角度θ,是指被支撑在冲压板A22的用纸P的一面Pa与即将入射该用纸P之前的刃口AE部分形成的角度,在该实施方式中,设定成入射角度θ随着上述冲刀A92的穿入逐渐变小。因此,一旦刀刃尖端部AE1锋利地刺入用纸P之后,从先被穿入的部分依次沿刃口AE切入。换句话来说,在使用纸P穿入上述刀本体A922时,首先,刀刃尖端部AE1与用纸P大致点状抵接,从该时刻起,刀本体A922和刃口AE,一边使穿孔距离相对于穿入距离增加,一边穿孔。
在由上述刃口AE包围的上方的空间,如图20和图21所示,设置有退避空间A924,该退避空间A921用于使由上述刀本体A922切起的切起片P11退避,并且,在该退避空间A924的上方设置有推出部A925,该推出部A925用于使切起片P11插入设置在上述切入刀A91的窗A911。
该冲刀A92,如图20所示,由合成树脂制的芯材A926和覆盖在该芯材A926的外侧的板金制的外装件A927制作成。具体来说,上述刀本体A922,形成在上述外装件A927的顶端,上述臂A923由上述芯材A926和上述外装件A927形成。上述退避空间A924由上述芯材A926的下面和上述外装件A927的内侧面形成,上述推出部A925,由上述芯材A926的顶端缘形成。该推出部A925俯视为局部圆弧状凹陷的形状,能够在推压切起片P11时,优先对该切起片P11的两侧缘施加力。
成对的冲刀A92,如图13和图21所示,被配置成使上述臂A923的顶端彼此相面对,通过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AS3对各臂A923向下方施加力,由此被保持成上述刀本体A922配置在上述轴A921的大致正下方的穿孔姿势(H)。此时,通过上述冲刀A92的刀本体A922形成的切起片P11收容在上述退避空间A924。因此,即使在用纸P的张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也难以阻碍上述冲刀A92的穿孔动作。
而且,在换刀单元A4下降时,如图23所示,上述臂A923的下面与被设置在上述本体A3的卡止壁A77的上缘抵接,通过在抵接后换刀单元A4进一步下降,冲刀A92能够抵抗上述螺旋弹簧AS3的弹性力而转动到转动姿势(R)。即,上述冲刀A92对被安放在上述纸基台A8上的用纸P进行冲裁,刀本体A922进入冲压板A22的下方侧之后,紧接着上述臂A923与上述卡止臂A77的上缘抵接,通过在抵接的状态下上述冲刀A92进一步下降,该冲刀A92能够转动到转动姿势(R)。此时,随着上述冲刀A92转动到转动姿势(R),上述推出部A925将上述切起片P11插入上述切入刀A91的窗A911。
使上述纸基台A8随着如以上那样制成的换刀单元A4的升降而工作。
上述纸基台A8,如图13和图16~图18所示,为了支撑用纸P的另一面Pb而被配设在上述工作台A2和本体A3之间,通过将其后端部A82轴连接在上述本体A3的内部壳体A32,可以在从上述工作台A2浮起的用纸抬起位置(U)和与上述工作台A2密接的退避位置(D)之间在上下方向转动。而且,对该纸基台A8通过设置在上述工作台A2的螺旋弹簧AS1向用纸抬起位置(U)弹性施加力。该纸基台A8,在通过工作手柄A5的操作,换刀单元A4下降了时,通过上述压纸件A43推压,从上述用纸抬起位置(U)转动到退避位置(D),具备用于在退避位置(D)使工作台A2的隆起部A223突出到一面Pa侧的窗A81。
上述工作手柄A5,如图14和图16~图18所示,具备基部A51、臂A52和把手A53,该基部A51,将顶端A51a通过轴A54可转动且可前后方向滑动地支撑在内部壳体A32,将位于后端的工作端A51b连接到上述传动轴A46,该臂A52,从该基部A51向上方延伸出,该把手A53被设置在该臂A52的外侧端。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穿孔机构,以换刀单元A4和工作手柄A5为主体构成,该换刀单元A4保持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该工作手柄A5,向下方推压换刀单元A4,使上述冲刀A92和切入刀A91穿入安放在冲压板A22上的用纸P。另外,本发明的冲刀转动机构以下部块A42、臂A923和卡止壁A77为主体构成。该下部块A42可转动地支撑上述冲刀A92的轴A921,该臂A923被设置在上述冲刀A92的基端,该卡止壁A77,被设置在上述本体A3,在上述冲刀A92下降时,挡住上述臂A923,赋予上述冲刀A92转动力。此外,拔刀机构以换刀单元A4和螺旋弹簧AS4为主体构成,该换刀单元A4保持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该螺旋弹簧AS4为以上述本体A3为立足处、对该换刀单元A4向上方施加力的弹性体。另外,若如该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轴A54连接换刀单元A4和工作手柄A5,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拔刀机构的性能。即,在用纸P的张数变多,仅通过上述螺旋弹簧AS4的力不能将切起片P11抽出到用纸P的一面Pa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上述工作手柄A5施加向上方的操作力,完成抽出。另外,本发明的压缩机构以上述冲压板A22的隆起部A223和上述本体A3的内部壳体A32的底壁A71为主体构成。
接着,对该装订机A1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没有操作工作手柄A5的状态下,如图17和图21所示,换刀单元A4被保持在上限位置,上述冲刀A92保持穿孔姿势A92(H)。在该状态下,将重叠的多张用纸P插入到形成在纸基台A8的上面和内部壳体A32的底壁A71之间的间隙A71c的里头。然后,当向下方操作工作手柄A5时,首先开始压缩螺旋弹簧AS4,抵抗螺旋弹簧AS4的施加力,换刀单元A4下降。紧接着其后,压纸件A43与用纸P的一面Pa抵接,将该用纸P和纸基台A8压下到通过工作台A2卡止的位置。然后,在通过压纸件A43将用纸P和纸基台A8按压在工作台A2上的状态下,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下降到与用纸P的一面Pa抵接的位置。当从该位置进一步向下方操作工作手柄A5时,在保持着通过压纸件A43牢固固定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穿入的附近的用纸P的状态下,经过图22所示的状态,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贯穿上述用纸P,在该用纸P穿孔设装订孔P1和切孔P2。当穿孔之后,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进一步下降时,如图18和图23所示,上述冲刀A92的臂A923与上述卡止壁A77抵接,该冲刀A92转动到转动姿势A92(R)。其结果,从装订孔P1切起到用纸P的另一面Pb侧的切起片P11的顶端侧被插入切入刀A91的窗A911。
接着,当解除对工作手柄A5的操作时,冲刀A92从转动姿势A92(R)恢复到穿孔姿势A92(H),冲刀A92和切入刀A91借助螺旋弹簧AS4的施加力上升,在通过压纸件A43压着用纸P和纸基台A8的状态下,经过图24所示的状态,如图25所示,从用纸P拔出切入刀A91和冲刀A92。此时,插入切入刀A91的窗A911的切起片P11通过切孔P2被抽出到用纸的一面Pa侧,通过该切入刀A91,多张用纸P结合。这样,当从用纸P拔出冲刀A92和切入刀A91时,通过冲裁时的负载下降到退避位置(D)的纸基台A8,借助螺旋弹簧AS1的施加力,上升到初始的用纸抬起位置(U),用纸P从冲压板A22分离。若在该状态下,从装订机A1抽取用纸P,则在该途中,如图26所示,借助倾斜面A224、A74a的引导作用,将其强制性地引导入形成在上述本体A3的内部壳体A32的底壁A71和冲压板A22的隆起部A223之间的狭窄的间隙A71d,使上述用纸P的接合部分P3在厚度方向压缩变形,制成上述的册子B。另外,在仅通过上述螺旋弹簧AS4的弹性力不能将上述冲刀A92和上述切入刀A91拔出到用纸P的一面Pa侧的情况下,只要向上方操作上述工作手柄A5来帮助该拔起即可。
通过制成如以上的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文件系统,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文件系统同样,通过从装订孔P1切起的切起片P11接合多张用纸P,起到订书钉的作用的切起片P11和用纸P为同质的纸制,因此,在废弃时不需要除去订书钉,不需要从用纸P除去金属制的针等的细致的作业,即使在废弃大量的用纸P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不需要巨大的劳力和时间的废弃。另外,压缩由上述切起片P11形成的接合部分P3,使上述接合部分P3压缩到不能通过用纸P的弹性恢复到刚接合之后的形态,因此,可以抑制接合部分P3膨大。因此,可以在文件夹F装订许多的册子B,不会产生归档效率与使用金属制的针的情况相比大幅度降低那样的不良情况。
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装订机A1,将本体A3固定在工作台A2,因此可以提高装订机A1整体的刚性,可以实现稳定的操作。
另外,左右分离设置各换刀单元A4,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切入刀A91和冲刀A92的更换,而且可以在本体A3的中央部形成空间,因此还可以设计成操作者可以视觉确认用纸P的装订部。
此外,由于对切入刀A91的窗A911的下缘施加卷入、折弯的加工,形成顺畅引导部A915,因此随着切入刀A91的拔出,用纸P的切起片P11与上述窗A911的下缘滑动接触时,顺利地引导该切起片P11。
另外,将冲刀A92的推出部A925制成为局部圆弧状凹陷的形状,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或防止在推压切起片P11时切起片P11以不能通过切入刀A91的窗A911的程度不当变长那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即,若采用这样的构成,则在由冲刀A92的推出部A925推压切起片P11时,优先推压该切起片P11的两缘部。因此,切起片P11和推出部A925抵接的面积减小,从而摩擦减少,可以抑制在切起片P11的基端部作用过度的力。因此,可以抑制切起片P11的基端部断裂、其长度不当变长。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如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切孔P2不限于一直线状,例如,也可以如图27所示,具备由形成为直线状的主缝隙L和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以一定的角度弯曲成Y字形延伸的副缝隙L1、L2构成的Y字形的切孔P2,即,切孔P2的两端为Y字形。或者,如图28所示,具备由形成为直线状的主缝隙L和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一方向弯曲延伸的副缝隙L1构成的コ字形的切孔P2,即,切孔P2的整体为コ字形。或者,如图29所示,具备由形成为直线状的主缝隙L、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一方向弯曲延伸的第1副缝隙L1、和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另一方向弯曲延伸的第2副缝隙L2构成的H字形的切孔P2,即,整体为H字形。
另外,作为图27的变形,如图30所示,可考虑将第1副缝隙L1设定为比第2副缝隙L2长。该变形例,是基于如图上述的图13~图2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切孔P2的变形例。
此外,图31所示的切孔P2是基于如图29所示的切孔P2的孔,形成为将第1副缝隙L1的顶端间的距离设定为比第2副缝隙L2的顶端间的距离短的大致H字形。图32所示的切孔P2同样是基于图29所示的切孔P2的孔,形成为将第1副缝隙L1的顶端间的距离设定为比第2副缝隙L2的顶端间的距离长的大致H字形。图33所示的切孔P2是基于图27所示的切孔P2的孔,将第1副缝隙L1的顶端间的距离和第2副缝隙L2的顶端间的距离设定为比主缝隙L短。
如以上那样,可以考虑副缝隙L1、L2相对于上述主缝隙L形成的角度为90度、大于90度或者小于90度等的各种角度,其具体的角度当然不限于图中例示。
若为这样的切孔,则没有必要相对于切孔P2的宽度尺寸充分减小切起片P11的宽度尺寸。即,由于在切孔P2的形成为直线状的主缝隙L的两端形成切入用的副缝隙L1、L2,因此,即使为多张切起片P11,也可以使其通过切孔P2,并且,可以将切起片P11设定为与切孔P2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大小的宽度尺寸,可以抑制切起片P11的横向偏移、与此相伴的切起片P11从切孔P2的脱离。换句话来说,若切孔P2为这样的コ字形、H字形,则与切孔P2为一直线状的情况相比可以将主缝隙L的尺寸设定得小。因此,可以抑制:切起片P11产生横向偏移、或与横向偏移相伴切孔P2附近的用纸P断裂。另外,即使在用纸P具有比较厚的厚度的情况下,或用纸P的张数多的情况下,由于由主缝隙L和副缝隙L1、L2包围的舌片部P4、P5在切入刀A92的拔出时向用纸P的厚度方向变形,因此也能够用更轻的操作力提起工作手柄5。即,没有必要将对工作手柄5赋予反作用力的螺旋弹簧设为那样强力的螺旋弹簧。
作为用于形成上述コ字形或H字形的切孔P2的切入刀91,可以举出如图34、图35、图38、图41、图44和图47所示的切入刀。
即,切入刀91,其特征在于,具备刀本体912、窗911和折弯部D1、D2,该刀本体912被设置在顶端侧,该窗911,被设置在该刀本体912的上方,用于使从多张片体即用纸P冲出的切起片P11通过,该折弯部D1、D2,以该窗911的两侧边为边界在厚度方向折弯。换句话来说,上述切入刀91为通过对板金坯件施加冲裁加工和折弯加工所制作出的,具备用于形成主缝隙L的主刀D和用于形成副缝隙L1、L2的副刀D1、D2。上述主刀D具备设置在顶端部的刀本体912和在中间部设置在整个宽度方向的窗911,上述副刀D1、D2从上述主刀D的两侧缘呈直角折弯而形成。
在此,上述刀本体912的形状,可以为从下端部在两侧以一定的角度向上方延伸的大致V字形、从下端部曲线状向上方延伸的大致U字形,也可以进行其他的各种变形。另外,所谓厚度方向是指窗911的开口方向,不仅可以从窗911的开口面向一方向折弯,也可以向两方向折弯。此外,该折弯角度可进行各种变更,若在厚度方向折弯成直角,则可以形成コ字形、H字形的切孔P,若在厚度方向以小于90度的角度进行折弯,则可以形成Y字形的切孔P2。
若为这样的切入刀,则可以在多张用纸P制作出切孔P2,该切孔P2具有主缝隙L和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直角方向弯曲延伸的副缝隙L1、L2。特别是,副刀D1、D2是以上述窗911的两侧边为分界、折弯成直角而形成的,因此可以将上述主缝隙L的尺寸和从上述用纸P冲出的切起片P11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与切孔P2为一直线状相比较,可以将主缝隙L设定得小。进而,还可以抑制该切起片P11的横向偏移和与此相伴的切孔P2附近的用纸P的破损等。上述切入刀91当然可以适用于装订孔P2为多个的情况,但对容易发生横向偏移的只设置有1个装订孔P2的情况特别有效。另外,即使在用纸P具有比较厚的厚度的情况下、或者用纸P的张数多的情况下,由于由主缝隙L和副缝隙L1、L2包围的舌片部P4、P5在切入刀91的拔出时在用纸P的厚度方向变形,因此可以用更轻的操作力提起工作手柄5。即,没有必要将对工作手柄5赋予反作用力的螺旋弹簧设为那样强力的螺旋弹簧。
(H字形)具体来说,作为用于形成H字形的切孔P2的切入刀91,可以举出图34所示的切入刀,所述H字形切孔P2由形成为直线状的主缝隙L、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一方向弯曲延伸的第1副缝隙L1和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另一方向弯曲延伸的第2副缝隙L2构成。即,该切入刀91是通过对一块板金坯件施加冲裁加工和折弯加工所制作出的,具备主刀D、第1副刀D1和第2副刀D2,该主刀D用于形成上述主缝隙L,该第1副刀D1用于形成上述第1副缝隙L1,该第2副刀D2用于形成上述第2副缝隙L2。上述主刀D,通过用于接受冲刀92的窗A911,被分割成上刀部Da和具有刀本体912的下刀部Db,该上刀部Da和下刀部Db通过第1副刀D1结构上连接。第1副刀D1,其基端缘通过直角折弯线部Dc与上述主刀D的两侧缘一体连续,在该第1副刀D1的基端缘中的与上述窗A911对应的部分,成一个面地连续形成上述第2副刀D2。即,该第2副刀D2,通过在上述直角折弯线部Dc折弯板金坯件,从上述窗911切起。这样,第1副刀D1和第2副刀D2分别通过1块主刀D的折弯加工来形成,所以可以确保切入刀91整体的强度。另外,在该切入刀91的主刀D基端侧形成有贯通孔913,该贯通孔913,用于防止该切入刀91和设置在上述冲刀的臂923的干涉,供上述臂923通过。
(コ字形)另外,作为用于形成コ字形的切孔P2的切入刀91,可以举出图35所示的切入刀,所述コ字形切孔P2由形成为直线状的主缝隙L、和从该主缝隙L的两端向一方向弯曲延伸的副缝隙L1构成。即,该切入刀是通过对一块板金坯件施加冲裁加工和折弯加工所制作出的,具备主刀D和副刀D1,该主刀D用于形成上述主缝隙L,该副刀D1用于形成上述第1副缝隙L1,是折弯部。上述主刀D,通过用于接受从用纸P冲出的切起片P11和冲刀92的窗A911,被分割成上刀部Da和具有刀本体912的下刀部Db,该上刀部Da和下刀部Db通过副刀D1结构上连接。副刀D1,其基缘部通过直角折弯线部Dc与上述主刀D的两侧缘一体连续形成。另外,在该切入刀91的主刀D基端侧形成有贯通孔913,该贯通孔913,用于防止该切入刀91和设置在上述冲刀92的臂923的干涉,供上述臂923通过。
另外,切入刀A91不限于如上述那样的两刀刃结构。例如,可以将切入刀A91的刀本体A912即形成在主刀AD的刀刃以及形成在第1副刀AD1和第2副刀AD2的刀刃,分别制成为仅在坯件的厚度方向外侧具有刃口的外刀刃结构,或者也可以制成为仅在坯件的厚度方向内侧具有刃口的内刀刃结构。若为上述外刀刃结构,则即使在折弯加工成コ字形或H字形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切孔P2的切口成为不间断的连续的切口,因此可以使切口美观。但是,若为外刀刃结构,则刃口的全长距离变长,因此,有在将上述切入刀穿入用纸时阻力变大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将切入刀A91制成为内刀刃结构,则可以消除在将上述切入刀A91穿入用纸P时阻力变大这样的问题。但是,若为内刀刃结构,则在切孔P2产生间断,因此不仅切孔P2的切口的美观性变差,而且还会产生如下那样的问题:相比第1副刀AD1和第2副刀AD2之间的前后间隔距离,切孔P2的副缝隙L1、L2之间的距离小了切入刀A91的厚度的量。即,若为如第2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在坯件的厚度方向中央具有刃口的两刀刃结构,则可以一口气解决如上述那样的问题,并且还可以抑制如外刀刃结构、内刀刃结构那样仅在单侧具有刃口的结构中容易产生的刀刃翘曲的问题。
另外,对于冲刀92而言,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冲刀。
例如,若穿设装订孔P1的用纸P的张数很多,则穿孔所需要的力变大,特别是,若使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冲刀92,则在冲刀92的刀本体922最初穿入用纸P时,与刀本体922的一部分已经穿入、逐渐形成装订孔P2时相比,需要较大的力。换句话来说,在推压工作手柄5时,在冲刀92的刀本体922最开始与用纸P接触时,从用纸P受到的反作用力过大,另一方面,当其后刀本体922穿入时,反作用力急剧减弱。因此,有时会产生操作性上的违和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优选是将冲刀92设定为如下的结构。即,冲刀92,其特征在于,具备刀本体922、轴921和臂923,该刀本体922被设置在顶端侧,该轴921被设置在基端侧,该臂923用于通过该轴921使冲刀92转动,使上述刀本体922在刀刃尖端部E1为最锋利。换句话来说,使刀本体922的刃口E相对于水平配置的冲压板22具有倾斜即入射角,上述入射角的角度(以下称为“入射角度θ”)在刀刃尖端部E1最大。
在此,所谓刀刃尖端部E1,是指刀本体922中的最先穿入用纸P的部分。此外,不限于刀刃尖端部E1的入射角度θ比刀本体922的其他部分E2的入射角度θ大,刃口E也可以从刀刃尖端部E1起具有恒定的入射角度θ。
若为这样的冲刀,则可以使在开始穿设装订孔P1时即在冲刀92与用纸P开始接触时施加在工作手柄5的操作力比较小。另外,只要刀刃尖端部E1一旦穿入用纸P,其后就可一边保持适度的反作用力一边追着先穿入的部分前进,因此不会出现按压工作手柄5时的反作用力强弱变化的情况,可以消除操作性上的违和感。
另外,优选是,在上述冲刀92,在上述刀本体922的上方设置有退避空间924,该退避空间924用于使通过该刀本体922切起的切起片P11退避,并且在该退避空间924的上方设置有推出部925,该推出部925用于使切起片P11插入设置在上述切入刀91的窗911,若为这样的冲刀,则即使在用纸P的张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通过冲刀92的刀本体922形成的切起片P11收容在上述退避空间924,因此可以抑制对冲刀92的穿孔动作的阻碍。另外,暂时收容在上述退避空间924的切起片P11,随着上述冲刀92的转动借助上述推出部925被插入上述切入刀91的窗911。
具体来说,可以举出如图36~图47所示的冲刀。
(此刻)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冲刀,由芯材和外装件形成,但不限于此,如以下那样,整个冲刀也可以由金属形成。即,该冲刀92,如图36~图38所示,在基端部具有轴921,并且在顶端具备用于冲裁出上述装订孔P1的刀本体922,该轴921被可拆装地支撑在冲刀保持部412,该冲刀保持部412设置在换刀单元4的顶壁。在上述冲刀92的基端,突出有用于使该冲刀92转动的臂923。
上述刀本体922,被设置在上述冲刀92的下端部,具有俯视连续成U字形的刃口E。该刃口E形成为由平滑的曲线连结的曲线形状,具备随着冲刀92的穿入、在上述冲刀92和上述冲压板22的接触位置上相对于冲压板22的角度变化的倾斜。另外,该倾斜部分中,具备最先穿入用纸P的刀刃尖端部E1。换句话来说,在该刀刃尖端部E1,刃口E相对于冲压板22形成的入射角度θ,设定为比刀本体922的其他部分E2中的入射角度θ大。因此,在相对于用纸P穿入上述刀本体922时,首先,刀刃尖端部E1与用纸P大致点状抵接,从该时刻起,刀本体922和刃口E,一边穿孔距离随着穿入距离增加,一边穿孔。
在由上述刃口E包围的上方的空间,设置有退避空间924,该退避空间921用于使由上述刀本体922切起的切起片P11退避,并且,在该退避空间924的上方设置有推出部925,该推出部925用于使切起片P11插入设置在上述切入刀91的窗911。
成对的冲刀92,被配置成使上述臂923的顶端彼此相面对,通过共同的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S3对上述两臂923向下方施加力,由此被保持成上述刀本体922配置在上述轴921的大致正下方的穿孔姿势(H)。此时,通过上述冲刀92的刀本体922形成的切起片P11收容在上述退避空间924。因此,即使在用纸P的张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也难以阻碍上述冲刀A92的穿孔动作。
而且,在换刀单元4下降时,上述臂923的下面与被设置在上述本体3的卡止壁77的上缘抵接,通过在抵接后换刀单元A4进一步下降,冲刀92能够抵抗上述螺旋弹簧S3的弹性力而转动到转动姿势(R)。即,上述冲刀92对被安放在上述用纸承受面61的用纸P进行冲裁,刀本体922进入冲压板22的下方侧之后,紧接着上述臂A923与上述卡止臂77的上缘抵接,通过在抵接的状态下上述冲刀92进一步下降,该冲刀92能够转动到转动姿势(R)。此时,随着上述冲刀92转动到转动姿势(R),上述推出部925将上述切起片P11插入上述切入刀91的窗911。
另外,上述冲压板22,具备供上述冲刀92通过的穿孔部221和供上述切入刀91通过的通过孔222,为金属制,在该冲压板22下形成有空洞24,该空洞24,用于允许冲刀92和切入刀91的插入、以及插入的冲刀92的转动。本变形例涉及的冲压板22的通过孔222,例如,假定使用用于形成H字形的切孔P22的切入刀92,则设定为与第1副刀D1和第2副刀D2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尺寸。
(中心刃口(center edge))此外,作为这样的冲刀92的变形例,如图39~图41所示,可以考虑如下冲刀92:具有仰视呈く字形连续的刃口E,穿设装订孔P1,使得切起片P11的顶端形状为三角形。使用该冲刀92时的冲压板22,优选是,如图41所示那样上述穿孔部221的两端具有与冲刀92的仰视形状相对应的角部。
(角刃口(corner edge))另外,作为其他变形例,如图42~图44所示,可以考虑如下冲刀92:具有仰视呈コ字形连续的刃口E,穿设装订孔P1,使得切起片P11的顶端形状为四边形。使用该冲刀92时的冲压板22,优选是,如图44所示那样上述穿孔部221的两端具有与冲刀92的仰视形状相对应的角部。
(3刃口(3edge))此外,作为其他变形例,如图45~图47所示,具有仰视呈U字形连续的刃口E。该刃口E,组合曲线形状和直线形状而形成,具备随着冲刀92的穿入、在上述冲刀92和冲压板22的接触位置上相对于冲压板22的角度变化的倾斜。另外,该倾斜部分中,在2个部位具备最先穿入用纸P的刀刃尖端部E1、和与上述刀刃尖端部E1穿入大致同时或稍稍晚地穿入用纸P的第二刀刃尖端部E3。在该刀刃尖端部E1,刃口E与冲压板22形成的入射角度θ,设定为比刀本体922的其他部分E2的入射角度θ大。
另外,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的切入刀A91,形成为基于下述常识的形态,所述常识为尽可能地减小其从用纸P拔出时与用纸P的卡挂这样的常识,但如图48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在拔出时积极引起与用纸P的卡挂那样的形态。即,基于常识的切入刀A91,为了在拔出时相对于用纸P顺利地滑动,以缝隙L没入下面即另一面Pb侧的状态从用纸P拔出。然而,若要以缝隙L的缘没入另一面Pb侧的状态使许多张的用纸P的切起片P11穿入该缝隙L,则会形成大的阻力。然而,如图48所示,若在切入刀A91的例如副刀AD1、AD2的内侧设置有在插入时阻力小且在拔出时引起与低P的卡挂那样的突起T1,则在拔出时,缝隙L的缘反转到上面即一面Pa侧,可以容易地将切起片P11穿入该缝隙L。具体来说,该突起T1形成为横截面形状向下方逐渐变小那样的形态。更加具体来说,该突起T1形成为顶端朝向下方的三角锥形状。这样的突起T1,优选是设置在容易引起与上述舌片部P4、P5的卡挂的部位,在图48所示的切入刀A91中,在第1副刀AD1和第2副刀AD2的内面分别成对地设置。另外,突起T1的数量和位置,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1个突起T1,或者也可以在上下方向配置多个。
另外,在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中,对由形成在冲刀A92的顶端的推出部A925推压切起片P11那样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如图48所示,也可以在冲刀A92设置突起T2,该突起T2,在转动初期,在由上述推出部A925进行的推压之前,推压切起片P11的基端部。在用纸P的处理张数比较少的情况下,只要这样事前将切起片P11的基端部近180度折弯而形成折褶(赋予折弯痕),就可以减小提起上述切起片使其通过缝隙L时的力。
此外,如图48所示,也可以在上述推出部A925的上部设置树脂接触部A928,该树脂接触部A928防止在上述冲刀A92从穿孔姿势(H)转变到转动姿势(R)时该冲刀A92的金属制外装件A927的顶端上缘A927a直接与用纸P接触。若以某种程度长期使用如上述的装订机A1,则由于部件等的磨损,会在冲刀A92的前后方向位置产生偏移。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由上述推出部A925推压的切起片P11与配置在推出部A925的两侧的金属制外装件A927的顶端上缘A927a接触而被推出的可能性变高,由该顶端上缘A927a损伤切起片P11。但是,若在上述顶端上缘A927a设置上述树脂接触部A928,则即使在上述冲刀A92的位置产生了偏移的情况下,由于上述树脂接触部A928先于冲刀A92的顶端上缘A927a与用纸P的切起片P11接触,因此也可以防止对切起片P11产生损伤。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冲刀A92的金属制外装件A927的顶端上缘A927a施加圆角来消除带棱角的部分,代替设置这样的树脂接触部A928。
顺畅引导部,除了可以通过在上述窗的下缘将剩余坯件向下方卷入折弯来形成之外,也可以对窗的下缘进行切削等使其具有圆角、或者在窗的下缘安装另一构件等,只要能够抑制上述窗的下缘变为带棱角的状态、防止用纸损伤或破损即可,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此外,冲刀不限于包括芯材和外装件,也可以对金属坯件进行切削加工而一体形成。
册子不限于捆扎多张用纸而成的册子,例如,也可以是捆扎多张塑料制的片体而成的册子等,只要是由同质的材料制作出的多张片体即可,可进行各种变更。
装订杆,可以为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管状的装订杆、可弹性变形的线状的装订杆、或者柔性的绳状的装订杆等,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并非仅为具有如上述那样的2个杆的形式,也可以为一个装订杆。此外,装订孔的数量也不限于2个。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文件系统和装订机,当然可以适用于装订孔为多个的情况,而对仅设置1个装订孔的情况也是有效的。即,与装订孔为多个的情况相比,在装订孔只有1个的情况下,以该装订孔为中心,用纸相互之间产生转动方向的偏移,另外随着该偏移,切孔附近的用纸容易破裂,而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抑制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装订孔的形状、大小也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所示,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他各部的具体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3)

1.一种刀,用于装订机,所述装订机用于通过在多张片体形成装订孔以及切孔,并且使从该装订孔切起的切起片贯穿所述切孔,从而将该多张片体相互接合,所述刀能够形成所述装订孔,其特征在于,
具备:芯材;和金属制的外装件,其覆盖在该芯材的外侧,在顶端具有刃口,
所述刃口仰视呈U字形连续,具备:仰视呈半圆弧状弯曲的弯曲部分、和仰视从该弯曲部分的两端延伸的直线部分,
在所述弯曲部分,设置有在开始穿孔时与所述片体大致点状抵接、锋利地刺入所述片体的刀刃尖端部、和在刀刃尖端部的两侧连续的邻接部,
所述邻接部在主视下弯曲成凹状,所述刃口中的所述刀刃尖端部以及邻接部以外的部位在主视下呈直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
所述刃口在所述刀刃尖端部最锋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
所述装订机具备用于与所述刀协作而在所述片体穿设所述装订孔的冲压板,使刃口相对于冲压板具有倾斜,以使得被支撑在该冲压板的所述片体的一面与即将入射该片体的所述刃口形成的入射角度随着所述刃口的穿入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所述装订机具备用于与所述刀协作而在所述片体穿设所述装订孔的冲压板,使刃口相对于冲压板具有倾斜,以使得从所述刀刃尖端部与所述片体大致点状抵接的时刻起,所述刃口一边使穿孔距离相对于穿入距离增加一边穿设所述装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所述装订机具备用于形成所述切孔的切入刀,能够取得穿设所述装订孔的穿孔姿势以及使所述切起片的顶端侧插入所述切入刀的窗的转动姿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
设定为:在所述转动姿势下,在所述切入刀的顶端侧形成的窗接受具备所述刃口的刀本体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刀,
所述装订机具备使所述刀以及切入刀穿入所述片体的工作手柄,通过所述工作手柄的操作,能够取得所述穿孔姿势以及转动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在由所述刃口包围的上方的空间,设置有用于使由具备所述刃口的刀本体切起的切起片退避的退避空间,并且在该退避空间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推出所述切起片的推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
所述推出部俯视呈局部圆弧状凹陷的形状,以能够优先对所述切起片的两侧缘施加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刀,
具备突起,该突起在由所述推出部进行的推压之前,推压所述切起片的基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由合成树脂制的芯材和覆盖在该芯材的外侧的板金制的外装件制作成,所述推出部由所述芯材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在所述外装件的顶端上缘设置有先于该顶端上缘与所述切起片接触的树脂接触部。
13.一种装订机,具备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CN201410145321.0A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Active CN1039503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0344 2008-11-12
JP2008-290344 2008-11-12
CN2009801451439A CN102216088A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1439A Division CN102216088A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0316A true CN103950316A (zh) 2014-07-30
CN103950316B CN103950316B (zh) 2016-03-23

Family

ID=4216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5321.0A Active CN103950316B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CN2009801451439A Pending CN102216088A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CN201410144283.7A Active CN103978800B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1439A Pending CN102216088A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CN201410144283.7A Active CN103978800B (zh) 2008-11-12 2009-10-30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20110200411A1 (zh)
EP (1) EP2351651A4 (zh)
JP (3) JP5233013B2 (zh)
CN (3) CN103950316B (zh)
WO (1) WO2010055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3016A1 (ja) * 2010-01-26 2011-08-04 プラス株式会社 紙綴じ具
JP5816785B2 (ja) * 2010-08-06 2015-11-18 コクヨ株式会社 綴じ機、及びこの綴じ機に用いられる切込刃
JP2012135832A (ja) * 2010-12-27 2012-07-19 Kokuyo Co Ltd 刃、及びこの刃を備えた綴じ機
JP5807151B2 (ja) * 2010-12-27 2015-11-10 コクヨ株式会社 刃、及び綴じ機
JP5853320B2 (ja) * 2011-05-25 2016-02-09 コクヨ株式会社 刃及び綴じ機
JP5834202B2 (ja) * 2011-06-17 2015-12-16 コクヨ株式会社 用紙束の綴じ構造及び綴じ機
JP5870606B2 (ja) * 2011-10-13 2016-03-01 コクヨ株式会社 綴じ機
JP5998469B2 (ja) * 2011-12-16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089444B2 (ja) * 2012-05-11 2017-03-08 コクヨ株式会社 綴じ機の切込刃及び綴じ機
JP5898340B2 (ja) * 2013-09-19 2016-04-06 株式会社リヒトラブ 綴じ具
JP6459357B2 (ja) * 2014-09-30 2019-01-30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綴じ装置
JP6451254B2 (ja) * 2014-11-21 2019-01-1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綴じ装置
JP6471471B2 (ja) * 2014-11-21 2019-02-20 コクヨ株式会社 綴じ機に用いられる切込刃
CN107020856B (zh) * 2016-01-29 2018-09-04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膜片固定结构
US11084244B2 (en) * 2018-02-15 2021-08-10 Marmon Foodservic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food packaging closure
US11613141B2 (en) * 2020-01-17 2023-03-28 Jacek Tuszynski Binding device for paper and other i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3740A (en) * 1933-01-23 1934-07-23 Fritz Roed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aper-perforating and fastening devices
FR767614A (zh) * 1933-01-23 1934-07-20
JPS413278B1 (zh) * 1963-11-29 1966-02-25
DE1273483B (de) * 1966-07-12 1968-07-25 Hans Biel F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ften mehrerer uebereinandergelegter Schreib- und Durchschreibpapierbahnen
JPS4515525Y1 (zh) * 1967-08-18 1970-06-29
JPS495960B1 (zh) * 1968-03-29 1974-02-09
JPS4724310Y1 (zh) * 1969-03-28 1972-08-01
DE2029864C3 (de) * 1970-06-18 1973-01-04 Maschinenfabrik Goebel Gmbh, 6100 Darmstadt Ein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Verbindungsstellen übereinanderliegender Bahnen, insbesondere Formularbahnen
JPS5247829Y2 (zh) * 1972-05-11 1977-10-29
JPS536124A (en) * 1976-07-06 1978-01-20 Shigeru Yamada Method for binding and binder
JPS5555897A (en) * 1978-10-18 1980-04-24 Nippon Kuringeeji Kk Paper binding machine
JPS55161691A (en) * 1979-06-04 1980-12-16 Nippon Kuringeeji Kk Paper binder
JPS5651389A (en) * 1979-10-03 1981-05-08 Nippon Kuringeeji Kk Paper binder
JPS61242726A (ja) * 1985-04-20 1986-10-29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微小スリツトの成形方法
JPH01118490A (ja) * 1987-10-30 1989-05-10 Brother Ind Ltd 紙葉の綴じ構造及び綴じ装置
JPH01149299U (zh) * 1988-04-02 1989-10-16
CA1317697C (en) * 1988-09-27 1993-05-18 Arnold Kastner Stapleless stapler
DE69210218T2 (de) * 1991-01-25 1996-12-05 Andyval Inc Vorrichtung zum binden von blättern
GB2252525A (en) * 1991-02-05 1992-08-12 Eaton Hall Design Workshops Li Perforating and securing together sheets
JP2559949Y2 (ja) * 1993-09-13 1998-01-19 サンスター文具株式会社 書類綴じ具
JP2690454B2 (ja) * 1994-02-28 1997-12-10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
EP0757623B1 (de) * 1994-04-27 1998-01-14 METODYA B &amp; B Vorrichtung zum mechanischen verbinden von dokumenten
JPH08197868A (ja) * 1995-01-26 1996-08-06 Shigekichi Arai 書類等の綴じ具
JP2903492B2 (ja) * 1995-04-27 1999-06-07 サンスター文具株式会社 書類綴じ具
JPH1024501A (ja) * 1996-07-12 1998-01-27 Hitachi Zosen Corp シートの折り目形成用型刃、及びシートの折り目形成加工具
US6059505A (en) * 1997-02-06 2000-05-09 Wang; Sheng-Tan Device for forming a loose-leaf holder and the loose-leaf holder formed thereby
JP2004122329A (ja) * 2002-10-04 2004-04-22 Sony Corp 書類綴じ装置、パンチ装置及び書類綴じ方法
JP4322014B2 (ja) 2003-01-28 2009-08-26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ホッチキス
JP4305171B2 (ja) * 2003-06-23 2009-07-29 コクヨ株式会社 綴じ具及びファイル
BE1015874A3 (nl) * 2004-01-29 2005-10-04 Penne Stefan Werkwijze voor het inbinden van een katern en inrichting daarbij toegepast.
JP2006082204A (ja) * 2004-09-17 2006-03-30 Office Matsunaga:Kk ファイリング用の穴開け具、この穴開け具のパンチング刃、ファイリング用の綴じ穴を開けられた用紙
JP4687319B2 (ja) * 2004-09-28 2011-05-25 コクヨ株式会社 綴じ具、ファイル
EP1840031A1 (en) * 2004-12-20 2007-10-03 Aglis Co., Ltd. Binding device and binding method for horticulture
US20070044618A1 (en) * 2005-08-30 2007-03-01 Marks Joel S Hole punch element
JP2007175874A (ja) * 2005-12-26 2007-07-12 Max Co Ltd 紙製ステープル、紙製ステープル用クリンチャ装置及び書類綴じ方法
JP4654916B2 (ja) * 2006-01-11 2011-03-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綴じ装置の綴じ機構
JP2008110468A (ja) * 2006-10-30 2008-05-15 Seiko Shoji Kk 穴あけ綴じ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33013B2 (ja) 2013-07-10
EP2351651A4 (en) 2017-11-08
CN103978800B (zh) 2016-07-06
JP2010208330A (ja) 2010-09-24
CN103978800A (zh) 2014-08-13
CN103950316B (zh) 2016-03-23
JP2010228451A (ja) 2010-10-14
JPWO2010055784A1 (ja) 2012-04-12
EP2351651A1 (en) 2011-08-03
CN102216088A (zh) 2011-10-12
US20110200411A1 (en) 2011-08-18
WO2010055784A1 (ja) 2010-05-20
US20140161563A1 (en) 2014-06-12
US20140161564A1 (en) 2014-06-12
JP5195793B2 (ja) 2013-05-15
JP5152232B2 (ja)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0316A (zh) 文件系统、册子和装订机
CN101797852B (zh) 装订机
CN101746177B (zh) 装订机
CN102189867B (zh) 装订机
EP2529945B1 (en) Paper binding tool
US4900211A (en) Apparatus for binding materials using a curled-finger ring-type binder
US10787021B2 (en) Movable tab
CN1416396A (zh) 小册子
CN104144772A (zh) 冲切装置、冲切组件、冲切刀、纸张及其设置方法
JP5368647B1 (ja) 綴じ部を有するシート及び該シートの綴じ方法
US20060052007A1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single spring
US20060202002A1 (en) Presentation fold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2009037344A2 (de) Bucherzeugnis und blätter hierfür
JP2014076638A (ja) 穿孔機能付きファイル
CN104837641A (zh) 组合装订和打孔组件
CN201172307Y (zh) 在谱册和相册或书刊中实施的夹衬装订结构
CN100542831C (zh) 文件装订件以及文件夹或装订夹
CN2795530Y (zh) 一种钉孔铆钉及其铆钉装订机
CN100393534C (zh) 装订器具
CN102529483A (zh) 刀、装订机及纸束
DE102009017119A1 (de) Einbinden graphischer Produkte
JP3114405U (ja) かみ合わせにより綴じられたカレンダー及びかみ合わせ綴じ装置
EP2338691A1 (en) Cover for binder, binding method and use thereof
DE20119671U1 (de) Präsentationsmappe
US20090060632A1 (en) Loose leaf envel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