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7774B -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47774B CN103947774B CN201410171040.2A CN201410171040A CN103947774B CN 103947774 B CN103947774 B CN 103947774B CN 201410171040 A CN201410171040 A CN 201410171040A CN 103947774 B CN103947774 B CN 1039477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leaves
- tea
- temperature
- withering
- ba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茶叶在35℃—45℃经过5—7小时进行萎凋处理;第二步:在125℃—14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85—95秒钟的杀青处理;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得到的茶叶口感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既有红茶的发酵糖香味,又有绿茶的清香味,滋味醇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申请人程力,专利号201310698756.3,公开了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在采集茶叶时,采用新鲜一叶一芯或两叶一芯制的茶叶来进行制茶;步骤二:摊青;将采集后的原叶放置在竹匾里让其轻度失水,摊料的厚度1~3cm,室温下摊放4~7小时,摊放鲜叶直至叶质萎软,嫩梗折不断,淡淡清香即可;步骤三:杀青;摊料后,将茶叶放置到杀青机内循环杀青,杀青温度为210℃~240℃,杀青时间时间为2~4分钟,白茶温度到达70~85℃时,叶色变深时出叶吹凉;步骤四:理条;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两次理条,一次理条机的时温度为150℃,理条时间为4~10分钟,二次理条机的温度为130℃;步骤五:烘焙;烘焙提香工序用烘焙机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将茶叶均匀薄摊在烘筛上,以芽叶不重叠为宜,时间约30分钟左右,直至去除全部水分;步骤六:精制;茶叶烘培后取下后,拣剔、筛分后进行包装、封存通过人工筛选、分级,去除茶叶成品中的茶叶碎末及黄叶,提高茶叶品质;步骤七:包装存储;将茶叶成品进行封装,放置仓库存储。
申请人: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号201010581025.7,公开了一种白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为原料;2)、将鲜叶以1~3cm厚度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上,萎凋15~20小时,至鲜叶失重率35~40%;萎凋至叶形皱缩,叶质萎软,嫩梗折不断,略显淡淡清香;3)、揉捻3~5分钟,不加压空揉,投叶量为装至揉筒2/3;4)、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两道工序,毛火温度90~100℃,毛火出来的茶叶进行滩凉,使茶叶中水分分布均匀再进行足火工序,足火温度70~90℃,烘至毛茶含水量为6±0.5%,手捻茶条成末;5)、拣剔包装:将毛茶中的非茶类物质及黄片、茶籽、茶花等拣除;用合格的包装物定额包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工艺的控制得到一种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混合型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茶叶在35℃—45℃经过5—7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25℃—14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85—95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步骤一中的萎凋处理使用的温度为40℃,时间为6小时。
在较佳实施情况下,步骤二中的杀青处理采用的温度为135℃,时间为90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得到的茶叶口感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既有红茶的发酵糖香味,又有绿茶的清香味,滋味醇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茶叶在35℃经过5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2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85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实施例2: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茶叶在45℃经过7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4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95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实施例3: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茶叶在40℃经过6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3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90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实施例4: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茶叶在45℃经过5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4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85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实施例5: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茶叶在40℃经过7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4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90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Claims (3)
1.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茶叶在35℃—45℃经过5—7小时进行萎凋处理;
第二步:在125℃—145℃范围内对经萎凋处理的茶叶经过85—95秒钟的杀青处理;
第三步:采用120℃的温度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0%;
第四步:采用100℃的温度对初次烘干的茶叶进行再次烘干,将茶叶含水量降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萎凋处理使用的温度为40℃,时间为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杀青处理采用的温度为135℃,时间为90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1040.2A CN103947774B (zh) | 2014-04-26 | 2014-04-26 |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1040.2A CN103947774B (zh) | 2014-04-26 | 2014-04-26 |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7774A CN103947774A (zh) | 2014-07-30 |
CN103947774B true CN103947774B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1325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1040.2A Active CN103947774B (zh) | 2014-04-26 | 2014-04-26 | 一种烘青白茶生产制作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4777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46A (zh) * | 1988-12-13 | 1989-05-31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白茶“福建雪芽”生产方法 |
CN101317613A (zh) * | 2007-06-05 | 2008-12-1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造型白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113576A (zh) * | 2011-03-10 | 2011-07-06 | 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有限公司 | 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 |
CN103689142A (zh) * | 2013-12-18 | 2014-04-02 | 程力 |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
-
2014
- 2014-04-26 CN CN201410171040.2A patent/CN1039477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46A (zh) * | 1988-12-13 | 1989-05-31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白茶“福建雪芽”生产方法 |
CN101317613A (zh) * | 2007-06-05 | 2008-12-1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造型白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113576A (zh) * | 2011-03-10 | 2011-07-06 | 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有限公司 | 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 |
CN103689142A (zh) * | 2013-12-18 | 2014-04-02 | 程力 |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花香型白茶工艺特点及市场前景;曹菊等;《现代农村科技》;20111231(第1期);第7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7774A (zh) | 2014-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8063B (zh) | 白茶加工工艺 | |
CN103222513A (zh) | 一种高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4782804B (zh) | 一种凌云白毫黄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524433A (zh) | 一种果香型红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3478307A (zh) | 一种硒锶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010590A (zh) | 一种茶果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6359697A (zh) | 一种条形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4839394B (zh) | 一种加工茶树花的方法 | |
CN104171052A (zh) | 一种兰花香型黑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3783175A (zh) | 红茶制备工艺 | |
CN102599271A (zh) |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3689141A (zh) |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4286235A (zh) | 一种绿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 |
CN105815466A (zh) |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 |
CN104509798A (zh) | 一种黄花菜的加工方法 | |
CN106417693A (zh) |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 |
CN105475550A (zh)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392837B (zh) | 翠芽的制备方法 | |
CN106954690A (zh) |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4543195A (zh) | 一种葛芽尖茶的制作方法及产品 | |
CN106538742A (zh) | 一种高原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522151A (zh) | 一种黄花菜的加工方法 | |
CN103229859A (zh) | 一种高香扁形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161111A (zh) | 一种红豆杉干果的加工方法 | |
CN107173471A (zh)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6 Address after: Jin Jing Zhen Jin Long Cun, Changsha Coun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Jinjing Tea Facto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sha County gold town phoenix shaped village 410000 Changsha city in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JINJING TEA FACTORY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