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4831A - 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4831A
CN103854831A CN201310629250.7A CN201310629250A CN103854831A CN 103854831 A CN103854831 A CN 103854831A CN 201310629250 A CN201310629250 A CN 201310629250A CN 103854831 A CN103854831 A CN 103854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ortion
winding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ing line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92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4831B (zh
Inventor
川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54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4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1Winding flat conductive wires or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1Winding coils of special for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即使形成两个绕组部和连接该两个绕组部的连接线部,也无需因为连接线部的存在而留出多余的空间;线圈结构体(200)具备第一绕组部(21)、以与第一绕组部(21)相同的绕线方向被卷绕的第二绕组部(23)、以及连接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连接线预定部(22A);连接线预定部(22A)具有间隔规定部(222)、第一连接部(221)以及第二连接部(223),间隔规定部(222)规定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之间的间隔,第一连接部(221)的一端侧与间隔规定部(222)连接,另一端侧在第一绕组部(21)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与第一绕组部(21)连接,第二连接部(223)的一端侧与间隔规定部(222)连接,另一端侧在第二绕组部(23)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第二绕组部(23)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共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

Description

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自然能量的发电装置、电源装置、以及利用电动机来驱动汽车车轮的驱动装置中,为了改善功率因素或者消除噪音而在电路中使用线圈零件(电抗器)。在上述线圈零件中,以应对大电流化和提高占空因数为目的,通常使用扁平线。作为使用了扁平线的上述线圈零件,存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线圈零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许第3398855号(参照图4~图6)
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被设置为:在第一绕组部(第一绕圈部)和第二绕组部(第二绕圈部)之间的部分(连接线部)中形成有扭曲部,利用该扭曲部使扁平线中流通的电流在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中互为反向。
在此,图15中示出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形成有扭曲部的线圈零件20P的俯视图。另外,图16中示出形成有扭曲部的线圈零件10P的局部侧视图。当形成有如图15所示的扭曲部25P时,如图16所示,在环状磁心31P的内侧(环形孔30P)中需要多留与扁平线H的宽度为相同程度的空间。线圈零件10P的尺寸与上述多留空间部分相对应地变大,因此无法谋求线圈零件10P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对扁平线进行加工而形成两个绕组部和连接该两个绕组部的连接线部时,无需因为连接线部的存在而留出多余空间的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的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绕组部,其通过卷绕扁平线而形成;第二绕组部,其通过卷绕与第一绕组部相连的扁平线而形成,并且,朝向与第一绕组部相同的绕线方向进行卷绕;以及连接线预定部,其位于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之间,并将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进行连接,连接线预定部具有:间隔规定部,其规定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之间的间隔;第一连接部,其一端侧与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第一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与第一绕组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侧与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第二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第二绕组部连接,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共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
另外,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优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的匝数设置成相等的匝数。
进而,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优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朝向与第一绕组部的绕线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沿边弯曲(edge wi se bending)而连接于间隔规定部,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任意一个连接部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
另外,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优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间隔规定部为相同方向,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朝向相同方向分别扭曲大致90度而形成扭曲部。
进而,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优选第一绕组部中的第一末端和第二绕组部中的第二末端的前端侧朝向相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末端在第一绕组部中位于第一连接部的相反侧,第二末端在第二绕组部中位于第二连接部的相反侧。
另外,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优选第一绕组部中的第一末端和第二绕组部中的第二末端的前端侧分别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末端在第一绕组部中位于连接线预定部的相反侧,第二末端在第二绕组部中位于连接线预定部的相反侧。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的线圈绕组,优选使用上述线圈结构体,并且,以使第一连接部朝向远离第一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以使第二连接部朝向远离第二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通过上述折弯由连接线预定部形成连接线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的线圈绕组,优选使用上述线圈结构体,并且,以使第一连接部朝向远离第一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以使第二连接部朝向远离第二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以使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位于轴线方向上的同一侧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和间隔规定部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和间隔规定部之间的边界部分,通过上述折弯而由连接线预定部形成连接线部。
进而,本发明的线圈绕组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进而优选第一绕组部中的第一末端和第二绕组部中的第二末端的前端侧朝向相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末端在第一绕组部中位于连接线部的相反侧,第二末端在第二绕组部中位于连接线部的相反侧,并且,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一个末端位于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对置的对置部位侧,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另一个末端位于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非对置的外周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的线圈零件,优选具备上述线圈绕组和磁心体,该磁心体由磁性材料形成为环状,并且,插通于第一绕组部的中心孔和第二绕组部的中心孔中。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的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其为用于使用扁平线形成线圈绕组的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该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第一绕线工序,其通过卷绕扁平线而形成第一绕组部;第二绕线工序,其通过朝向与第一绕组部相同的绕线方向卷绕扁平线而形成第二绕组部;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其在第一绕线工序之后且第二绕线工序之前实施,在该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中形成连接线预定部,其中,该连接线预定部具备:间隔规定部,其规定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之间的间隔,第一连接部,其一端侧与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第一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与第一绕组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侧与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第二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第二绕组部连接,扭曲部形成工序,其在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之后实施,在该扭曲部形成工序中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共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连接线部形成工序,其折弯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折弯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从而由连接线预定部形成连接线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通过对扁平线进行加工而形成两个绕组部和连接该两个绕组部的连接线部时,无需因为连接线部的存在而留出多余空间的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结构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线圈结构体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3中示出线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A)是表示弯曲前的扁平线仅被送出长度L1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仅被送出长度L1的扁平线弯曲之后状态的图。
图4中示出线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A)是表示扁平线仅被送出与连接线预定部的第一连接部对应的长度L2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扁平线仅被送出与连接线预定部的间隔规定部对应的长度L3的状态的图。
图5中示出线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A)是表示被送出长度L4的状态的图,该长度L4为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的长度和第二绕组部的直线部的长度之和,(B)是表示被送出的扁平线弯曲之后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由图1的线圈结构体形成的线圈绕组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制造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时的中途阶段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由与图1的线圈结构体不同的线圈结构体形成的线圈绕组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用于制造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的线圈结构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由图9的线圈结构体制造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时的中途阶段的立体图,其中,(A)是表示将第一连接部扭曲大致90度之后状态的图,(B)是表示接着将第二连接部扭曲大致90之后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由图9的线圈结构体制造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时的中途阶段的立体图,其中,(A)是表示将第一连接部和间隔规定部的边界部分折弯之后状态的图,(B)是表示接着将第二连接部和间隔规定部的边界部分折弯之后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构成线圈零件的磁心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使用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制造的线圈零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使用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制造的线圈零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现有线圈绕组的结构的俯视图、且是表示连接线部上形成有扭曲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现有线圈零件的结构的局部侧视图、且是表示扭曲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的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第二连接部上形成有扭曲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的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扭曲大致90度的方向与图8呈互为反方向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10A、10B         线圈零件
20、20A~20D、20P    线圈绕组
21、21P              第一绕组部
22、22P              连接线部
22A、22B             连接线预定部
23、23P              第二绕组部
24                   中心孔
25P                  扭曲部
30                   磁心体
30A、30P             环形孔
31                   磁心
31a                  切口部
31b              脚部
200、200A、200B  线圈结构体
211              末端部(对应于第一末端)
212a~212d       弯曲部
213a~213d       直线部
221              第一连接部
222              间隔规定部
223              第二连接部
231a~231d       弯曲部
233              末端部(对应于第二末端)
H                扁平线
M                弯曲加工部位
P                加工单元
P1               内侧夹具
P2               外侧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零件10(线圈零件10A、10B;参照图13和图14)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线圈零件10的线圈绕组20(线圈绕组20A、20B;参照图6和图8)进行说明时,其说明中还包括对制造过程的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线圈绕组20和线圈结构体200的轴线方向作为Z方向,将该Z方向上的从末端部211(后述)朝向连接线部22(连接线预定部22A;后述)的一侧作为Z1侧,与Z1侧相反的一侧作为Z2侧。另外,将末端部233和末端部211的延伸方向作为X方向,将末端部211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后述)突出的一侧(参照图2等)作为X2侧,与X2侧相反的一侧作为X1侧。另外,在图6和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图13和图14所示的线圈零件10中,将与X方向和Z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Y方向,将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所处一侧作为Y2侧,与Y2侧相反的一侧作为Y1侧。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必要区分线圈零件10A、10B寸统称为线圈零件10。另外,关于线圈绕组20A~20D,在没有必要区分各个线圈绕组时也统称为线圈绕组20。同样地,关于线圈结构体200A、200B,在没有必要区分各个线圈结构体时也统称为线圈结构体200。
<关于线圈结构体200A的形成>
首先,对于在线圈绕组20的制造过程中所形成的、线圈结构体200A的形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线圈结构体200A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线圈结构体200A的俯视图。该线圈结构体200A具备第一绕组部21、连接线预定部22A以及第二绕组部23。
在形成如图1、图2所示的线圈结构体200A时,首先,从绕圈骨架或卷线筒等卷绕有扁平线H的供给源上拉出扁平线H,并将扁平线H固定到弯曲加工装置(省略图示)中。然后,如图3(A)所示,使弯曲加工装置的进给单元(省略图示)进行工作,从而仅送出规定的长度L1的扁平线H。
此时,被送出的扁平线H的长度L1为后述图1的第一绕组部21中的末端部211和自线部213a的长度之和,通过该送出,对应于图1中的弯曲部212a的部分位于图3(A)所示的弯曲加工装置的弯曲加工部位M处。在弯曲加工部位M处配置有构成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P的内侧夹具P1和外侧夹具P2。内侧夹具P1配置于使扁平线H弯曲时的内周侧,而外侧夹具P2配置于使扁平线H弯曲时的外周侧。
然后,当使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P进行工作时,如图3(B)所示,以扁平线H沿着内侧夹具P1外周面的方式对扁平线H进行弯曲加工。在该弯曲加工中,成为扁平线H的长度(延伸)方向和宽度方向被弯曲大致90度,而扁平线H的厚度方向几乎不变(没有弯曲)的状态。通过该弯曲加工,以呈一体的状态形成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绕组部21中的末端部211(对应于第一末端)和直线部213a。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大致90度”包括正好90度或者与90度同等的角度。
以下,根据相同的要领而对扁平线H依次实施利用弯曲加工装置的进给单元的工作进行的送出,和利用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P的工作进行的弯曲加工。由此,形成具备四个弯曲部212a~212d和四个直线部213a~213d、且卷绕成矩形形状的(所谓的沿边绕法(edge wise winding))第一绕组部21(对应于第一绕线工序)。
在形成第一绕组部21后,使弯曲加工装置的进给单元进行工作,从而如图4(A)所示,以与弯曲部212b连接的方式送出长度L2,该长度L2为直线部213c和连接线预定部22A的第一连接部221的长度之和。此时,送出部位的终端位于弯曲加工部位M处。然后,使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P进行工作,从而对扁平线H进行弯曲加工。此时的沿边弯曲(edge wise bending)的方向与形成第一绕组部21时的方向相同。由此,形成与第一绕组部21的直线部213c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1。
另外,在形成第一连接部221后,使弯曲加工装置的进给单元进行工作,从而如图4(B)所示,仅送出长度L3的扁平线H,该长度L3对应于间隔规定部222的长度。然后,使送出部位的终端位于弯曲加工部位M处。然后,使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P进行工作,从而对扁平线H进行弯曲加工。此时的沿边弯曲的方向也与形成第一绕组部21时的方向相同。由此,形成与第一连接部221连接的间隔规定部222。
接着,在形成间隔规定部222后,使弯曲加工装置的进给单元进行工作,从而如图5(A)所示送出长度L4,并使与第二绕组部23的弯曲部231a对应的部分位于弯曲加工装置的弯曲加二部位M处,其中,该长度L4为与第二连接部223(第二连接部223的长度与第一连接部221相等)对应的长度,和第二绕组部23的直线部232d的长度之和。然后,使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进行工作,从而对扁平线H进行弯曲加工。此时的沿边弯曲的方向也与形成第一绕组部21时的方向相同。由此,如图5(B)所示,以呈一体的状态形成第二连接部223和直线部232d。
另外,由第一连接部221、间隔规定部222以及第二连接部223构成将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连接的连接线预定部22A。连接线预定部22A为通过实施后述折弯、或者折弯与扭曲而形成连接线部22的部分。另外,以上述方式形成连接线预定部22A的工序对应于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
之后,根据与形成第一绕组部21时相同的要领,对扁平线H依次实施利用弯曲加工装置的进给单元的工作进行的送出,和利用弯曲加工装置的加工单元的工作进行的弯曲加工。由此,形成具备四个弯曲部231a~231d和四个直线部232a~232d、且卷绕成矩形形状的(所谓的沿边绕法(edge wise winding)的)第二绕组部23(对应于第二绕线工序)。另外,形成第二绕组部23时的沿边弯曲(edge wise bending)的方向也与形成第一绕组部21时的方向相同。
另外,当实施第二绕组部23的最后的弯曲加工后,第二绕组部23中的末端部233(对应于第二末端)和直线部232b以呈一体的状态形成。由此,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线圈结构体200A。
<关于线圈绕组20的形成>
接着,对于线圈绕组20的形成进行说明。由线圈结构体200A形成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A。另外,由后述的线圈结构体200B形成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
(关于图6所示类型的线圈绕组20A的形成)
首先,对于形成图6所示类型的线圈绕组20A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形成图6所示类型的线圈绕组20A时,如图7(B)所示,将第一连接部221扭曲大致180度。在此,如图1和图7(A)所示,在扭曲第一连接部221前的状态下,第二绕组部23位于第一绕组部21的卷绕结束侧(Z1侧)并且.呈相互重叠的配置。因此,在扭曲第一连接部221时,使其向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互不干扰的方向进行扭曲。
由于朝向上述互不干扰的方向进行扭曲,因此在图7(A)中,从X2侧朝向X1侧观察时,将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逆时针方向扭曲大致180度。由此,如图7(B)所示,在第一连接部221中形成扭曲部(对应于扭曲部形成工序)。
接下来,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绕组部21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223与第二绕组部23的边界部分。此时,也可以分别折弯两处边界部分。但是,如从图7(B)中明确可知:折弯的两处边界部分均位于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X2侧。因此,也可以同时折弯两处边界部分。
当如上述那样折弯边界部分时,由图7(B)所示那样的在连接线预定部22A中形成有扭曲部的状态形成为如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A。另外,上述折弯工序对应于连接线部形成工序。由此,由连接线预定部22A形成的连接线部22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呈立起状态。
另外,在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绕组部21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223与第二绕组部23的边界部分时,也可以相对于构成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扁平线H折弯大致90度。但是,构成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扁平线H的表面和背面并不是平行于XY平面,而是与XY平面形成与扁平线H的厚度相对应的角度。因此,上述边界部分的大致90度折弯,也可以以与XY平面形成大致90度的方式进行折弯。这一点在后述的图8和图11等中,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绕组部21的边界部分、以及折弯第二连接部223与第二绕组部23的边界部分时也是相同的。
通过上述那样的折弯形成如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
(关于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的形成)
接着,对于形成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形成如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时,使用与图6所示的线圈结构体200A不同的线圈结构体200B。在图6所示的线圈结构体200A中,在连接线预定部22A中存在有进行沿边弯曲(edge wise bending)的部位,且该沿边弯曲部位为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之间、以及间隔规定部222与第二连接部223之间的部分。
但是,在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中,连接线部22中不存在进行沿边弯曲的部位,而是将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以及间隔规定部222与第二连接部223的边界部分进行折弯。并且,将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3扭曲大致90度。
图9中示出用于形成上述线圈绕组20B的线圈结构体200B。如图9所示,线圈结构体200B的连接线预定部22B呈直线状地设置于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之间。即,第一连接部221、间隔规定部222以及第二连接部223呈直线状地相连而构成连接线预定部22B。而且,连接线预定部22B朝向与直线部213c和直线部232d相同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形成线圈结构体200B时,与图1的线圈结构体200相比能够减少沿边弯曲的次数,并且形成连接线预定部22B时的(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中的)扁平线H的送出尺寸不同。但是,当形成其他部分时,线圈结构体200B能够以与线圈结构体200A相同的方式形成,因此省略其说明。
以下,在由图9所示的线圈结构体200B形成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时,首先,如图10(A)所示,将连接线预定部22B中的第一连接部221扭曲大致90度(对应于扭曲部形成工序)。此时的扭曲方向为与扭曲前相比使第二绕组部23位于Y2侧的方向,在从图10(A)所示的X2侧朝向X1侧观察时,呈朝向逆时针方向扭曲的状态。
在此,在将第一连接部221扭曲大致90度时,必须使间隔规定部222或第一绕组部21的直线部213c不会扭曲。因此,优选压住第一连接部221与直线部213c的边界部分、以及间隔规定部222与第一连接部221的边界部分后再进行扭曲。
接着,如图10(B)所示,将连接线预定部22B中的第二连接部223扭曲大致90度(对应于扭曲部形成工序)。此时的扭曲方向为与扭曲前相比使第二绕组部23位于Z2侧的方向,在从图10(B)所示的X2侧朝向X1侧观察时,呈朝向逆时针方向扭曲的状态。另外,第二绕组部23在Z方向上的位置通过上述扭曲而变为与第一绕组部21相同。
接着,如图11(A)所示,将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扭曲大致90度。在从图10(B)向图11(A)过渡的折弯中,以使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
接着,如图11(B)所示,将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扭曲大致90度。在从图11(A)向图11(B)过渡的折弯中,以使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
接着,将第一连接部221与直线部213c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223与直线部232d的边界部分进行折弯。由此,形成如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另外,上述的折弯工序对应于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
另外,也可以在如图10(A)所示那样扭曲第一连接部221之前,如图10(B)所示那样扭曲第二连接部223。另外,也可以在如图11(A)所示那样将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扭曲大致90度之前,如图11(B)所示那样将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扭曲大致90度。另外,也可以在形成如图10(A)、10(B)所示的扭曲部位之前,形成如图11(A)、11(B)以及图8所示的折弯部位。
另外,关于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的折弯,也可以以与图11(A)的相反的方式、即以使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此时,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的折弯,以与图11(B)的相反的方式、即以使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当如上述那样进行折弯时,第一绕组部21与第二绕组部23的位置与图8所示位置呈左右相反。但是,除此之外的构成能够形成与线圈绕组20B相同的线圈绕组20。
<关于使用线圈绕组20的线圈零件10的形成>
在利用上述线圈绕组20(线圈绕组20A、20B)形成线圈零件10时,除形成线圈绕组20之外,与其分开独立地形成图12所示的磁心31。磁心31是侧视时的形状呈U字形的磁心(所谓的半环形磁心(cut core)),通过将两个该U字形的磁心31对接而形成环状的磁心体30(参照图13、图14)。另外,以下将位于环状磁心体30中心侧的孔作为环形孔30A。
磁心31由磁性材料形成。作为上述磁性材料,存在有使硅钢片叠加的材料,或者铁系材料、坡莫合金(perma11oy)、铁硅铝磁合金(sendu st)、非晶质(amorphous)等的金属磁性体或氧化物磁性体,但可以是上述各种磁性体的混合物,也可以是上述各种磁性体的复合材料。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磁心31被设置为如下所述的剖面形状。即,被设置为将矩形的四个角位置处以小矩形切掉后形成切口部31a的形状。通过形成上述切口部31a,能够防止第一绕组部21的弯曲部212a~212d以及第二绕组部23的弯曲部231a~231d与磁心31之间发生干扰。
在将上述两个磁心31对接之前,使线圈绕组20保持于一个磁心31中。此时,成为磁心31的脚部31b分别插通于线圈绕组20的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中心孔24中的状态。
然后,将两个磁心31中的另一个磁心31与一个磁心31对接。此时,成为另一个磁心31的脚部31b分别插通于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中心孔24中的状态。
然后,维持一个磁心31和另一个磁心31的对接状态。为了维持上述那样的对接状态,例如可以使用使磁心31的对接面彼此接合的粘接剂,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部件来维持磁心31彼此的对接状态。
通过上述那样而制造图13和图14所示的线圈零件10。另外,图13所示的线圈零件10A中使用了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A,图14所示的线圈零件10B中使用了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
<效果>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线圈结构体200、线圈绕组20、线圈零件10以及线圈绕组20的制造方法,即使形成有连接线部22,也能够防止因为该连接线部22的存在而使磁心体30的环形孔30A变大。即,如图15所示的现有的线圈绕组20P那样,当在连接第一绕组部21P与第二线圈绕组23P的连接线部22P中存在扭曲部25P时,如图16所示,环形孔30P的尺寸为了将扭曲部25P收容于其中而相应地变大。此时,扭曲部25P在Z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与扁平线H的宽度相同程度的长度。因此,在环形孔30P中需要留出多余的空间,与此相对应地,线圈零件10P的整体与该部分空间相对应地变大。
但是,在上述图13、图14所示的线圈零件10中,构成为在环形孔30A中不存在扭曲部25P。由此,不需要因为扭曲部25P的存在而留出多余的空间,从而能够缩小环形孔30A的尺寸。因此,能够缩小线圈零件10的尺寸。
另外,在形成连接线部22时,使用如图1所示的具有连接线预定部22A的线圈结构体200。并且,在连接线预定部22A上设有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通过设有上述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能够使间隔规定部222离开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足够的距离。因此,能够使间隔规定部222不位于环形孔30A中,而是位于远离环形孔30A的位置处,从而能够缩小环形孔30A的尺寸。由此,能够缩小磁心体30的尺寸,从而能够缩小线圈零件10的尺寸。另外,能够使间隔规定部222配置于不与磁心体30发生干扰的位置处。
另外,在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A中,如图6所示将第一连接部221扭曲大致180度,而在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中,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这两个连接部的扭曲角度之和为大致180度。因此,在使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沿边弯曲(edge wisebending)方向相同时,也能够使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绕线形态相同。具体来说,在第一绕组部21中,第一连接部221位于图6和图8中的X2侧且Y2侧,同样地在第二绕组部23中,第二连接部223位于图6和图8中的X2侧且Y2侧,从而能够实现相同的绕线形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使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匝数相等。在这样形成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特性相同。由此,能够防止出现例如在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中的绕线数多的一个绕组部中先发生磁饱和这样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零件10中,也能够形成为在俯视线圈绕组20的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范围内收容连接线部22的配置。由此,能够实现线圈零件10的省空间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结构体200的第一绕组部21、连接线预定部22A以及第二绕组部23的沿边弯曲(edge wise bending)的方向均为相同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线圈结构体200。在此,当沿边弯曲的方向相反时,会出现以使表面和背面呈相反的方式调整扁平线H的方向等从而导致费时问的情况,或者弯曲加工装置的构成变复杂等的情况。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线圈结构体200中的沿边弯曲的方向均为相同方向,因此能够节省加工时间。另外,还可以不使用构成复杂的弯曲加二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构成将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通过朝向与第一绕组部21的绕线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沿边弯曲而连接于间隔规定部222,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21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如上述所述构成时,能够减少在形成线圈结构体200A后折弯扁平线H的次数。另外,扭曲部也仅形成于一处。因此,能够减少制造线圈绕组20A和线圈零件10A时的工序数。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如图9所示那样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与间隔规定部222为相同方向,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均朝向相同方向分别扭曲大致90度而形成扭曲部。在如上那样构成时,能够将第一连接部221、间隔规定部222以及第二连接部223呈直线状地设置,从而容易地形成连接线预定部22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线圈结构体200A中,第一绕组部21中的末端部211和第二绕组部23中的末端部233的前端侧均朝向相同方向(从X1侧朝向X2侧的方向)延伸,其中,末端部211在第一绕组部21中位于第一连接部221的相反侧,末端部233在第二绕组部23中位于第二连接部223的相反侧。因此,当使用线圈结构体200A形成如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A时,能够使末端部211、233的方向成为相同方向。而且,能够使末端部211与末端部233在Y方向上分开。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线圈零件10A,并且,在安装时能够防止在上述末端部211、233之间发生短路(short)。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线圈结构体200B中,末端部211和末端部233各自的前端侧分别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延伸。因此,当使用线圈结构体200B形成如图8所示的线圈绕组20B时,能够使末端部211、233的方向成为相同方向。而且,能够使末端部211与末端部233在Y方向上分开。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线圈零件10B,并且,在安装时能够防止在上述末端部211、233之间发生短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当形成线圈绕组20A时,以使第一连接部221朝向远离第一绕组部21的方向(Z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绕组部21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以使第二连接部223朝向远离第二绕组部23的方向(Z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223和第二绕组部23之间的边界部分,然后,通过上述折弯而由连接线预定部22A形成连接线部22。因此,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折弯,能够使间隔规定部222位于直线部213d的Z1侧,并且能够配置在不与磁231发生干扰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以使第一连接部221朝向Z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绕组部21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同样地,以使第二连接部223朝向Z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223与第二绕组部23之间的边界部分。而且,以使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线圈23位于轴线方向上的同一侧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221与间隔规定部222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223和间隔规定部222之间的边界部分,通过上述折弯而由连接线预定部22A形成连接线部22。因此,通过对连接线预定部22A实施折弯和扭曲,能够形成连接线部22。而且,在实施扭曲时,能够将扭曲的角度分散到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中。因此,即使在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的长度较短时,也能够充分地进行扭曲。
<变形例>
以上,对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结构体200、线圈绕组20、线圈零件10以及线圈绕组20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于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卷绕成矩形形状。但是,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并不限定为卷绕成矩形形状的构成,也可以卷绕成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等多角形状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如图6所示在第一连接部221中形成扭曲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线圈绕组20C那样,在第二连接部223中形成扭曲部。即使如上述那样形成,也能够发挥与图6所示的线圈绕组20A相同的功能。
另外,在形成如图17所示的线圈绕组20时,连接线部22的沿边弯曲(edge wi se bending)的方向不同于第一绕组部21和第二绕组部23的方向。但是,即使形成为图17所示的构成,也能够构成为使间隔规定部222不位于磁心体30的环形孔30A中,从而不需要因为扭曲部的存在而留出多出的空间,由此能够缩小环形孔30A的尺寸。因此,能够缩小线圈零件10的尺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将连接线预定部22B中的第一连接部221朝向与扭曲前相比使第二绕组部23位于Y2侧的方向进行扭曲。但是,也可以使如图10(A)所示将第一连接部221扭曲大致90度的方向与如图10(B)所示将第二连接部223扭曲大致90度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此时,通过朝向与图11(A)、11(B)相同的方向进一步进行折弯,从而能够形成如图18所示的线圈绕组20D。在图18所示的线圈绕组20D中,将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3扭曲大致90度的方向与图8所示的方向呈相反方向。
另外,在图18所示的线圈绕组20D中,第一连接部221和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的折弯,也可以以与图11(A)相反的方式、即以使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折弯第一连接部221和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此时,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的折弯,以与图11(B)相反的方式、即以使第二绕组部23相对于第一绕组部21朝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折弯第二连接部223与间隔规定部222的边界部分。当如上述那样进行折弯时,第一绕组部21与第二绕组部23的位置与图8所示情况呈左右相反。但是,除此之外的构成能够形成与线圈绕组20B相同的线圈绕组20。
另外,在上述图6、图8、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线圈绕组20A~20D中,将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绕组部21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223与第二绕组部23之间的边界部分扭曲大致90度。但是,扭曲的角度并不限于大致90度,也可以倾斜地进行扭曲。在倾斜地进行扭曲时,也能够确保间隔规定部222与磁心体30之间有足够大的空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能够利用于电气设备领域中。

Claims (11)

1.一种线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绕组部,其通过卷绕扁平线而形成;
第二绕组部,其通过卷绕与所述第一绕组部相连的所述扁平线而形成,并且,朝向与所述第一绕组部相同的绕线方向进行卷绕;以及
连接线预定部,其位于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线预定部具有:
间隔规定部,其规定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之间的间隔;
第一连接部,其一端侧与所述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所述第一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绕组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侧与所述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所述第二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绕组部连接,
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共扭曲大致l80度而形成扭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的匝数设置为相等的匝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朝向与所述第一绕组部的绕线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沿边弯曲而连接于所述间隔规定部,并且,
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任意一个连接部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间隔规定部为相同的方向,并且,
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相同方向分别扭曲大致90度而形成扭曲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组部中的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中的第二末端的前端侧朝向相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末端在所述第一绕组部中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反侧,所述第二末端在所述第二绕组部中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反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组部中的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中的第二末端的前端侧分别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末端在所述第一绕组部中位于所述连接线预定部的相反侧,所述第二末端在所述第二绕组部中位于所述连接线预定部的相反侧。
7.一种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并且,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
通过所述折弯由所述连接线预定部形成连接线部。
8.一种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线圈结构体,并且,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绕组部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
以使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位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同一侧的方式折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间隔规定部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间隔规定部之间的边界部分,
通过所述折弯而由所述连接线预定部形成连接线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组部中的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中的第二末端的前端侧朝向相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末端在所述第一绕组部中位于所述连接线部的相反侧,所述第二末端在所述第二绕组部中位于所述连接线部的相反侧,并且,
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中的一个末端位于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对置的对置部位侧,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中的另一个末端位于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非对置的外周侧。
10.一种线圈零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绕组,和
磁心体,其由磁性材料形成为环状,并且,插通于所述第一绕组部的中心孔和所述第二绕组部的中心孔中。
11.一种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其用于使用扁平线形成线圈绕组,
所述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绕线工序,其通过卷绕所述扁平线而形成第一绕组部;
第二绕线工序,其通过朝向与所述第一绕组部相同的绕线方向卷绕所述扁平线而形成第二绕组部;
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其在所述第一绕线工序之后且所述第二绕线工序之前实施,在该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中形成连接线预定部,其中,所述连接线预定部具备:
间隔规定部,其规定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之间的间隔,
第一连接部,其一端侧与所述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所述第一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绕组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侧与所述间隔规定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在所述第二绕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绕组部连接,
扭曲部形成工序,其在所述连接线预定部形成工序之后实施,在该扭曲部形成工序中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共扭曲大致180度而形成扭曲部,
连接线部形成工序,其折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并且,折弯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之间的边界部分,从而由所述连接线预定部形成连接线部。
CN201310629250.7A 2012-12-05 2013-11-29 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854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6621A JP5761166B2 (ja) 2012-12-05 2012-12-05 コイル巻線、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コイル巻線の製造方法
JP2012-266621 2012-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4831A true CN103854831A (zh) 2014-06-11
CN103854831B CN103854831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70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9250.7A Active CN103854831B (zh) 2012-12-05 2013-11-29 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77713B2 (zh)
EP (1) EP2741304B1 (zh)
JP (1) JP5761166B2 (zh)
CN (1) CN10385483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4156A (zh) * 2015-06-29 2015-11-04 高屋电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扁平导线层叠线圈的切削成型方法
CN110233026A (zh) * 2018-03-05 2019-09-13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线圈装置
CN110277228A (zh) * 2018-03-14 2019-09-2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线圈装置
CN113707422A (zh) * 2020-05-20 2021-11-2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2431B2 (ja) * 2015-04-17 2018-12-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成形方法
US11094452B2 (en) * 2015-09-01 2021-08-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converter
JP6780578B2 (ja) * 2017-05-12 2020-11-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テーピング電子部品連
WO2023144913A1 (ja) * 2022-01-26 2023-08-03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成形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2852A (ja) * 1996-12-13 1998-06-26 Tokyo Seiden Kk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EP1271574A1 (en) * 2001-06-21 2003-01-02 Magnetek S.p.A. Circular-development planar windings and inductive component made with one or more of said windings
JP2004055920A (ja) * 2002-07-22 2004-02-19 Togo Seisakusho Corp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成形方法
JP2005057113A (ja) * 2003-08-06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平角線連続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イル部品
JP2009129961A (ja) * 2007-11-20 2009-06-11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連結コイルの形成方法および連結コイル形成装置
CN102315001A (zh) * 2010-05-14 2012-01-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线圈部件、电抗器和形成线圈部件的方法
CN102315000A (zh) * 2010-05-14 2012-01-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线圈部件、电抗器和形成线圈部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1603A (ja) * 1983-10-25 1985-05-23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平角線の巻線とその製造方法
JPS63160318A (ja) * 1986-12-24 1988-07-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誘導機器
IT1223954B (it) * 1988-11-30 1990-09-29 Magneti Marelli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un avvolgimento per lo statore di una macchina elettrica a corrente continua
JP3304185B2 (ja) * 1994-02-04 2002-07-22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482477B2 (ja) * 2005-04-13 2010-06-16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複合型リアクトルの巻線構造
CN102592794A (zh) * 2006-05-11 2012-07-18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线圈及形成线圈的方法
JP4888138B2 (ja) * 2007-01-31 2012-02-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界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DE112008000364B4 (de) * 2007-02-05 2022-10-27 Tamura Corp. Spule und Verfahren zum Bilden der Spule
JP4960759B2 (ja) * 2007-05-01 2012-06-27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平角線の連結コイル巻線装置
CN102132365B (zh) * 2008-08-22 2015-09-0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抗器用部件以及电抗器
JP5234422B2 (ja) * 2009-03-04 2013-07-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用コイル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リアクトル
EP2251959B1 (en) * 2009-05-15 2012-07-11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AG Group of electrical coil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group of coils
JP5408030B2 (ja) * 2010-05-14 2014-02-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コイル部品、リアクトル、コイル部品の成形方法
JP5995354B2 (ja) * 2012-06-13 2016-09-21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エッジワイズコイルの巻線装置及びその巻線方法
JP2014039008A (ja) * 2012-07-17 2014-02-27 Toyota Motor Corp リアクトルコイル及びリアクト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2852A (ja) * 1996-12-13 1998-06-26 Tokyo Seiden Kk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EP1271574A1 (en) * 2001-06-21 2003-01-02 Magnetek S.p.A. Circular-development planar windings and inductive component made with one or more of said windings
JP2004055920A (ja) * 2002-07-22 2004-02-19 Togo Seisakusho Corp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成形方法
JP2005057113A (ja) * 2003-08-06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平角線連続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イル部品
JP2009129961A (ja) * 2007-11-20 2009-06-11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連結コイルの形成方法および連結コイル形成装置
CN102315001A (zh) * 2010-05-14 2012-01-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线圈部件、电抗器和形成线圈部件的方法
CN102315000A (zh) * 2010-05-14 2012-01-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线圈部件、电抗器和形成线圈部件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4156A (zh) * 2015-06-29 2015-11-04 高屋电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扁平导线层叠线圈的切削成型方法
CN110233026A (zh) * 2018-03-05 2019-09-13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线圈装置
CN110233026B (zh) * 2018-03-05 2024-05-03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线圈装置
CN110277228A (zh) * 2018-03-14 2019-09-2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线圈装置
CN113707422A (zh) * 2020-05-20 2021-11-2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装置
CN113707422B (zh) * 2020-05-20 2023-09-0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61166B2 (ja) 2015-08-12
EP2741304A3 (en) 2014-06-25
EP2741304B1 (en) 2017-01-11
US20140152414A1 (en) 2014-06-05
US9177713B2 (en) 2015-11-03
CN103854831B (zh) 2017-04-12
EP2741304A2 (en) 2014-06-11
JP2014112611A (ja)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4831A (zh) 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CN103854832A (zh) 线圈结构体、线圈绕组、线圈零件以及线圈绕组的制造方法
EP2387049B1 (en) Coil component, react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il component
EP2387048B1 (en) Coil component, react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il component
CN102130521B (zh)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3947082A (zh) 旋转电机以及定子制造方法
CN110212662A (zh) 拼块铁芯、定子、电机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203491839U (zh) 多相线圈端子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电动机
JP2013172043A (ja) 変流器、変流器に用いられる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コイルユニットの巻線方法
JP6486545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7852054A (zh) 定子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08187877A (ja) 回転電機及び界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103650080A (zh) 8字形层叠线圈的制造方法
CN203554083U (zh) 马达
JP2013093932A (ja) 螺旋コア形成用帯状金属板、回転電機の螺旋コア、及び螺旋コアの製造方法
CN109661759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2891005A (zh) 多根线绕线方法
JP4865644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コイル枠
JP2015103339A (ja) 集合導体の製造方法、モータ
CN104517709A (zh) 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
JP2007166829A (ja) 回転電機の積層コア
CN110247529A (zh) 一种电机定子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