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3340B -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 Google Patents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3340B
CN103823340B CN201310573868.6A CN201310573868A CN103823340B CN 103823340 B CN103823340 B CN 103823340B CN 201310573868 A CN201310573868 A CN 201310573868A CN 103823340 B CN103823340 B CN 103823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
particle
toner
resi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3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3340A (zh
Inventor
山田千晶
安野政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23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3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3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3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2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04Carbon blac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1Azo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14Acridine; Azine; Oxazine; Thiazine-;(Xanthene-)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18Phthalocyanine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2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in liquid developer mixtures
    • G03G9/122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in liquid develop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louring ag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调色剂粒子,该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颜料,该颜料含有第1颜料、第2颜料以及第3颜料,该第1颜料为炭黑,该第2颜料为C.I.颜料棕(C.I.Pigment Brown)23和/或C.I.颜料棕25,该第3颜料为尼格洛辛。

Description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用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为了得到黑色的图像,广泛使用炭黑作为颜料(着色剂)。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33973号公报中公开了与炭黑一起并用作为电荷控制剂的尼格洛辛系染料以及作为色调调节剂的青色系颜料。另外,在日本特开2009-301026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使着色剂均匀分散而与炭黑一起并用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中的任一种蓝色颜料。
发明内容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用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有干式显影剂和液体显影剂。干式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颜料作为主成分,调色剂粒子中所含的颜料的比例通常小于10质量%。该比例根据调色剂粒子的粒径与所希望的图像浓度的关系而决定。这是由于在纸等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粒子的附着量,即图像膜厚通常大致是调色剂粒子单层的厚度,所以调色剂粒子的粒径会反映到图像浓度。
从高画质和安全性等观点出发,液体显影剂的特征在于,与干式显影剂相比调色剂粒子的粒径小。该液体显影剂所含的调色剂粒子也以树脂和颜料为主成分,为了确保记录材料上的图像浓度,与调色剂粒子的粒径变小相应地需要提高颜料的比例。因此,通常,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含有的颜料的比例高于干式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
为了满足近年的高画质和低成本的要求,需要提高调色剂粒子所含的颜料的比例且在不增加附着量的情况下实现高图像浓度。
然而,在用于得到黑色图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为了确保充分的图像浓度,存在如下问题:增加调色剂粒子中的炭黑的含量则调色剂粒子的电阻变小,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中会产生转印不良。
针对这样的转印不良的问题,利用日本特开2009-133973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尼格洛辛系染料与青色系颜料的混合,日本特开2009-30102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的蓝色颜料的混合,则虽然与仅为炭黑时相比,能够增大电阻,但特别是在提高颜料的配合比例时无法充分调整电阻,有时产生转印不良。转印不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产生。另外,通过青色颜料或尼格洛辛系染料来调整电阻时,有时因其添加比例将无法得到适当的色相。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满足图像浓度和色相的同时,即便在长期暴晒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时也能够抑制转印不良。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了如下见解,即,最为有效的是将不损害转印性且可保持作为黑色的色相的颜料与炭黑并用。基于该见解,通过进一步反复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含有调色剂粒子,该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颜料,该颜料含有第1颜料、第2颜料和第3颜料,该第1颜料为炭黑,该第2颜料为C.I.颜料棕23和/或C.I.颜料棕25,该第3颜料为尼格洛辛(nigrosine)。
该颜料可以进一步含有第4颜料和/或第5颜料,该第4颜料为C.I.颜料蓝15:3和/或C.I.颜料蓝15:4,该第5颜料为选自C.I.颜料黄74、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80以及C.I.颜料黄185中的至少一种黄色颜料。
优选相对于该颜料的总量含有30~50质量%的该第1颜料,相对于该颜料的总量含有30~50质量%的该第2颜料,相对于该颜料的总量含有15~30质量%的该第3颜料。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满足图像浓度和色相的同时,即便在长期暴晒于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也防止转印不良的问题。
该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局面以及优点,可从结合附图理解的有关该发明的以下详细的说明中得到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载体制造装置的简要示意图。
图2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示意图。
图3是显示在实施例的评价中使用的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本发明的附图中,对于长度、宽度、厚度、深度等尺寸关系,为了附图的清楚化和简单化,进行了适当地变更,并不表示实际的尺寸关系。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是在复印机、打印机、数字印刷机、简易印刷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干式显影剂或者液体显影剂。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至少含有调色剂粒子,可以进一步含有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通常使用的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举出载体、外添剂。
<调色剂粒子>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含的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颜料,可以进一步含有调色剂粒子通常使用的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举出脱模剂,分散剂,电荷控制剂,其它着色剂(除后述的第1颜料、第2颜料、第3颜料、第4颜料、第5颜料以外的着色剂)等。以下,对构成这样的调色剂粒子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颜料)
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所含的颜料含有第1颜料、第2颜料、第3颜料,该第1颜料为炭黑,该第2颜料为C.I.颜料棕(C.I.Pigment Brown)23和/或C.I.颜料棕25,该第3颜料为尼格洛辛。
本说明书中,简称为“颜料”时,是包含这样的第1颜料、第2颜料以及第3颜料(或后述的第4颜料和第5颜料)的表现(表示调色剂粒子所含的颜料成分的全体的表现)。
这样本发明的颜料,通过含有作为第1颜料的炭黑和作为第2颜料的特定的棕色颜料以及作为第3颜料的尼格洛辛,即便在调色剂粒子中含有极高的浓度,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也表现不产生转印不良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为干式显影剂时,该颜料优选在该调色剂粒子中含有10~50质量%,进一步优选含有15~35质量%。通过在调色剂粒子中含有10质量%以上的颜料,从而即便是约4.0g/m2以下的少的附着量,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图像浓度。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干式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中以10质量%以上这种高浓度含有颜料,也不产生转印不良,能够将极其优异的黑色的色相以很好的颜色再现性进行呈现。如果在调色剂粒子中含有超过50质量%的颜料,则在调色剂粒子中树脂所占的含量变少,因此无法得到充分的定影强度。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为液体显影剂时,优选在该调色剂粒子中含有20~60质量%的该颜料。通过在调色剂粒子中含有20质量%以上的颜料,从而即便是约3.0g/m2以下的少的附着量,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图像浓度。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便在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粒子中以20质量%以上这种高浓度含有颜料,也不产生转印不良,能够将极其优异的黑色的色相以很好的颜色再现性进行呈现。如果在调色剂粒子中含有超过60质量%的颜料,则在调色剂粒子中树脂所占的含量变少,因此无法得到充分的定影强度。
与此相对,例如,仅使用炭黑作为颜料时,如果在调色剂粒子中以上述那样的高浓度填充颜料则因炭黑的电阻低,调色剂粒子的电荷性受损,产生转印不良。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等条件下受到空气中的水分的影响而难以维持稳定的带电量,因此,存在产生显影不良、转印不良、灰雾等的问题,还会引起图像不均、图像浓度降低之类的问题。
另外,如果仅并用炭黑和尼格洛辛,虽然能够提高电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转印不良的问题,但有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产生转印不良。另外,由于尼格洛辛显示稍许发红的色相,所以如果是在炭黑中混合尼格洛辛的颜料,则成为更红的色相,因此不优选。
另外,即便是仅并用炭黑和作为上述第2颜料的特定的棕色颜料时,为了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不产生转印不良而仅以棕色颜料调节电阻,则有时也无法得到适当的色相。
因此,为了满足图像浓度和色相的同时,即便长期暴晒于高温高湿时也防止转印不良的问题,与作为第1颜料的炭黑一起并用作为第2颜料的C.I.颜料棕23和/或C.I.颜料棕25这种特定的棕色颜料以及作为第3颜料的尼格洛辛是必不可欠的。认为因该特定的棕色颜料的着色力极高,色相也与黑色近似且具有高电阻,并且作为第3颜料的尼格洛辛具有高电阻且有助于色相的调整,所以显示这样优异的效果,其构成了本发明的最大的特征。
应予说明,这样的本发明的颜料在调色剂粒子中分散于树脂中,得到所希望的黑色的色调。这样的颜料的粒径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50μm以下。颜料的粒径如果超过200μm,则图像的色彩值产生偏离,有时无法得到所希望的色彩。而且,由于颜料的分散性变差,所以有时也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图像浓度。另外,颜料粒径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以下,对各颜料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1颜料)
第1颜料为炭黑。炭黑的着色力高,在得到所希望的黑色的图像浓度方面是必须的。
这样的第1颜料,相对于调色剂粒子中的颜料的总量,优选含有30~50质量%。如果第1颜料的含量小于30质量%,则图像浓度显示降低的趋势,如果超过50质量%,则难以调节调色剂粒子的电阻,转印性显示变差的趋势。更优选的含量为33~4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45质量%。
本发明中,能够这样含有高浓度的炭黑是因为在调色剂粒子中不仅添加炭黑,还一同添加了作为第2颜料的特定的棕色颜料以及作为第3颜料的尼格洛辛所致,这是本发明的显著的特征。
这里,炭黑是以碳为主成分的黑色微粒的通称,化学上有时也作为碳的单体进行分类,但众所周知可含有各种官能基团。这样的炭黑,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热裂解炭黑、乙炔黑、槽法炭黑、炉法炭黑、灯黑,苯胺黑等。
应予说明,这样的炭黑可以根据需要实施用于改变表面性状的表面处理。
作为该处理方法,可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方法,优选可举出在乙酸溶液或磺酸溶液等酸性溶液中对炭黑进行浸渍处理的湿式的表面处理方法或不使用液体的干式的表面处理方法。作为干式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举出与硝酸或氮氧化物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接触或者与臭氧等氧化剂接触方法、空气氧化法。市售的炭黑有已调节了pH而供于市场的炭黑。
作为本发明的炭黑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举出三菱化学公司制的“#2400”、“#2400B”、“#2650”、“OIL7B”、“MA-77”、“MA-100”、“MA-100S”、“PCF#10”,Cabot公司制的“Black PearlsL”、“MogulL”、“MONARCH1300”、“MONARCH1400”、“REGAL330R”、“REGAL400R”、“MONARCH1100”,Degussa公司制的“Printex V”、“Special Black4”、“Printex140V”等(以上中,“”内显示商品名)。
应予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1颜料,可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炭黑,使用2种以上的炭黑时,优选其总计量包含在上述范围内。
(第2颜料)
第2颜料是C.I.颜料棕23和/或C.I.颜料棕25。如此地,第2颜料是由特定的彩色索引名表示的棕色颜料。这样的棕色颜料,着色力极高,色相也与黑色接近且具有高电阻,因此通过与炭黑一起与后述的第3颜料并用,从而显示上述那样的优异的效果。即,为了调整电阻,即使相对于炭黑中以高浓度含有该棕色颜料,也不会产生图像浓度降低或色相差异,能够充分进行电阻的调节,显示满足图像浓度和色相的同时能够防止转印不良的问题的优异的效果。
这样的第2颜料的含量相对于颜料的总量优选为30~50质量%,更优选为35~45质量%。如果第2颜料的含量小于30质量%,则调色剂粒子的电阻的调整不充分,转印特性显示降低的趋势。如果第2颜料的含量超过50质量%,则图像浓度不充分,调色剂粒子的色相与棕色颜料的色相相近,显示有无法得到所希望的黑色的色相的趋势。应予说明,使用2种棕色颜料作为第2颜料时,优选使它们的总计量为上述的范围内。
作为这样的棕色颜料,例如可使用以下所述的市售的颜料。即,可举出“PV FastBrown HFR”(C.I.颜料棕25的商品名,Clariant Japan公司制)、“Cromophtal(注册商标)Brown5R”(C.I.颜料棕23的商品名,BASF公司制)。
第3颜料
第3颜料为尼格洛辛。该第3颜料具有高电阻,有助于调节色相,而且具有提高上述第1颜料和第2颜料的分散性这种特有的作用。因此,通过将该第3颜料与第1颜料和第2颜料并用,从而能够充分引出上述第2颜料所具有的优选作用。即,通过与作为第1颜料的炭黑一起并用第2颜料和第3颜料,从而显示在满足图像浓度和色相的同时也能够防止转印不良的问题这样的极其优异的效果。
应予说明,从可作为电荷控制剂这一情况也可看出该第3颜料本身电阻高,并且色相和着色力也优异,因此通过与作为第1颜料的炭黑并用,可期待解决转印不良的问题,而通过与第2颜料并用,即使长期暴晒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也能够得到高转印特性。因此,从该点也可以说第2颜料和第3颜料的并用是互利的关系。
这样的第3颜料的含量相对于颜料的总量优选为15~30质量%,更优选为15~20质量%。如果第3颜料的含量小于15质量%,则无法得到所希望的色相,如果超过30质量%,则转印性变差。
这里,尼格洛辛是通过将苯胺,苯胺盐酸盐和硝基苯在氯化铁等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还原缩聚而得到的多种嗪系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成分是以吩嗪、吩嗪嗪(フェナジンアジン)、三吩嗪嗪等为骨架的紫黑色染料的嗪系化合物。
这样的尼格洛辛,例如可举出C.I.溶剂黑7,C.I.溶剂黑5以及各种嗪系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C.I.溶剂黑5,例如可举出以东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Spirit BlackSB”、“Spirit Black SSBB”、“Spirit Black AB”、“Spirit Black ABL”、“NUBIAN BLACKNH-805”、“NUBIAN BLACK NH-815”等商品名市售的商品。
作为上述C.I.溶剂黑7,例如可举出以东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NigrosineBase SA”、“Nigrosine Base SAP”、“Nigrosine Base SAPL”、“Nigrosine Base EE”、“Nigrosine Base EEL”、“Nigrosine Base EX”、“Nigrosine Base EXBP”、“Special BlackEB”、“NUBIAN BLACK TN-870”、“NUBIAN BLACK TN-877”、“NUBIAN BLACK TH-807”、“NUBIANBLACK TH-827”、“NUBIAN GREY IR-B”等商品名市售的商品。
作为上述嗪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以东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BONTRON N-01”、“BONTRON N-04”、“BONTRON N-07”、“BONTRON N-09”、“BONTRON N-21”、“BONTRON N-71”、“BONTRON N-75”、“BONTRON N-79”等商品名市售的商品。
应予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3颜料,可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尼格洛辛,使用2种以上的尼格洛辛时,优选其总计量包含在上述范围内。
(第1颜料、第2颜料以及第3颜料的含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相对于颜料的总量含有30~50质量%的第1颜料,相对于颜料的总量含有30~50质量%的第2颜料,相对于颜料的总量含有15~30质量%的第3颜料。由此,能够更有效的显示满足图像浓度和色相的同时,即便在长期暴晒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时也防止转印不良的问题这种优异的效果。
应予说明,此时,第1颜料和第2颜料及第3颜料的总计量的上限,相对于颜料的总量为100质量%,可以仅以第1颜料、第2颜料以及第3颜料构成该颜料。另一方面,作为这样的颜料,除第1颜料、第2颜料以及第3颜料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下述的第4颜料和/或第5颜料。
(第4颜料)
第4颜料为C.I.颜料蓝(C.I.Pigment Blue)15:3和/或C.I.颜料蓝15:4。这样,第4颜料为以特定的彩色索引名显示的蓝色颜料。这样的蓝色颜料可以主要以调整色相为目的使用。
这样的第4颜料的含量相对于颜料的总量优选为1~10质量%,更优选为3~7质量%。如果第4颜料的含量小于1质量%,则显示无法使色相调整到最佳(因青色少而变成近于红色)这种趋势,如果超过10质量%,则显示无法使色相调整到最佳(青色过多而变得近于青色)这种趋势。应予说明,使用2种青色颜料作为第4颜料时,优选使它们的总计量为上述范围内。
作为这样的青色颜料,例如可使用以下所述的市售的颜料。即,“Fastogen BlueGNPT”(C.I.颜料蓝15:3的商品名,DIC公司制)、“Cyanine Blue4933GN-EP”、“CyanineBlue4940”、“Cyanine Blue 4973”(以上,大日精化公司制)、“Fastogen Blue GNPS-G”(DIC公司制)(以上,C.I.颜料蓝15:4的商品名)等。
(第5颜料)
第5颜料是选自C.I.颜料黄(C.I.颜料黄)74、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80、以及C.I.颜料黄185中的至少一种黄色颜料。这样,第5颜料是以特定的彩色索引名显示的黄色颜料。这样的黄色颜料可以主要以调整色相而目的而使用。
这样的第5颜料的含量相对于颜料的总量优选为1~10质量%,更优选为3~7质量%。如果第5颜料的含量小于1质量%,则显示色相无法调整到最佳这种趋势,如果超过10质量%,则黄色颜料占颜料全体的比例多,显示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图像浓度(ID)这种趋势。应予说明,使用2种以上的黄色颜料作为第5颜料时,优选使它们总计量为上述范围内。
作为这样的黄色颜料,例如可使用以下的市售的颜料。即,可举出“SEIKAFASTYELLOW2054”(C.I.颜料黄74的商品名,大日精化工业公司制)、“Graphtol Yellow3GP”(C.I.颜料黄155的商品名,Clariant Japan公司制)、“Toner Yellow HG”(C.I.颜料黄180的商品名,Clariant Japan公司制)、“PALIOTOL YELLOW D1155”(C.I.颜料黄185的商品名,BASF公司制)等。
(关于色相)
通常,色相在由JIS Z8729规定的L*a*b*表色系的均衡颜色空间中,以L*轴、a*轴、b*轴的各值显示。作为黑色图像的理想的色相,可举出由单张纸胶印色彩标准Japan Color颜色再现印刷2001所示的色相(用纸种类:涂敷纸,方式:黑网点面积率100%部位)。
一般而言,提出允许色差为ΔE<6,更优选为ΔE<3。应予说明,ΔE是由JISZ8729规定的L*a*b*表色系的均衡颜色空间中的某一颜色与其他颜色的色差,由将L*轴,a*轴,b*轴的差分别自乘的数值之和的平方根表示。
作为颜料,仅使用作为第1颜料的炭黑时,ΔE<6,作为色相适当,但如果在炭黑的基础上仅添加第2颜料和第3颜料,则受到第2颜料和第3颜料的色相的影响,有时无法实现ΔE<6。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添加上述第4颜料和/或第5颜料则能够实现ΔE<6,因而优选。
(树脂)
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所含的树脂,可将作为可在这种用途中使用的以往公知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举出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树脂、环氧树脂、酰胺树脂、密胺树脂、酚醛树脂、苯胺树脂、脲醛树脂、硅树脂、酰亚胺树脂等。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不论是作为干式显影剂,还是作为湿式显影剂,均可使用上述所述的树脂作为调色剂粒子所含的树脂。
(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可优选使用蜡。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蜡,可举出以下所示的公知的蜡。即,可例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等聚烯烃系蜡;石蜡、沙索蜡等长链烃系蜡;双十八烷基酮等二烷基酮系蜡;巴西棕榈蜡、褐煤蜡、三羟甲基丙烷三山萮酸酯、季戊四醇四肉豆蔻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山萮酸酯、季戊四醇二乙酸酯二山萮酸酯、甘油三山萮酸酯、1,18-十八烷基二醇二硬脂酸酯、偏苯三酸三硬脂醇酯、马来酸双硬脂醇酯等酯系蜡;乙二胺二山萮酰胺、偏苯三酸三硬脂酰胺等酰胺系蜡。
蜡的熔点通常为40~125℃,优选为50~120℃,进一步优选为60~90℃。通过使熔点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确保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并且即便在低温下进行定影时也能不引起冷偏移等地进行稳定的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另外,调色剂粒子中的蜡含量优选为1~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20质量%。
(调色剂粒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调色剂粒子没有特别限定,可利用现有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制成。即,可通过经由混炼、粉碎、分级工序制成调色剂粒子的所谓的粉碎法或者使聚合性单体聚合的同时控制形状和大小而进行粒子的形成的所谓的聚合法来制成。
其中,利用聚合法的调色剂的制作,能够在其制造工序中在控制粒子的形状和大小的同时,形成所希望的调色剂,最适合对能够可靠地再现微小点图像的小径调色剂的制作。调色剂粒子例如以具有核壳结构的方式进行制造。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由核粒子和壳构成,所述核粒子由含有颜料的树脂构成,所述壳由覆盖核粒子的表面的树脂构成,核粒子和壳可以含有一般的调色剂粒子所含的其它成分。根据核壳结构,通过在核粒子中含有颜料,从而能够抑制在调色剂粒子表面露出颜料,提高耐油墨薄膜性,因而优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并不限定于用壳完全覆盖核粒子而成的结构,也可以是部分露出核粒子的表面的结构。
<外添剂>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含有外添剂。通过在调色剂粒子中添加外添剂,能够提高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流动性。作为外添剂,可使用公知的外添剂,可使用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等的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无机氧化物粒子。相对于调色剂粒子100质量份,外添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1~10质量份。
<载体>
可以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含有载体。使用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干式显影剂时,作为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公知的载体。具体而言,可优选使用日本特开昭62-3987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6-11461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涂层载体。
另外,使用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干式显影剂时,可以是由调色剂粒子成分构成的单组分系显影剂。制成单组分系显影剂时,作为在调色剂粒子中含有金属粒子的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或在调色剂中不含有磁性金属粒子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均可使用。
使用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液体显影剂时,可使用绝缘性液体作为载体。优选绝缘性液体具有不干扰静电潜像的程度的电阻值(1011~1016Ω·cm)。另外,优选无臭气和毒性的绝缘性液体。
作为这样的绝缘性液体,例如可举出脂肪族烃、脂环式烃、芳香族烃、卤化烃、聚硅氧烷等。特别是从臭气、无害性、成本的观点出发,可举出正构烷烃系溶剂、异构烷烃系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Moresco White(商品名,松村石油研究所公司制)、Isopar(商品名,Exxon Chemical公司制)、ShellSol(商品名,Shell石油化学公司制)、IP溶剂1620、IP溶剂2028(均为商品名,出光石油化学公司制)等。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是含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和树脂涂层载体的干式显影剂。
<调色剂粒子>
作为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的制造方法,优选的是利用乳化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聚合方法预先形成树脂粒子,使该树脂粒子凝聚、融合进行粒子形成的方法。
在乳化聚合法中,大致经由以下的顺序制成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即,按顺序进行如下工序:
(1)核用树脂粒子分散液的制作工序
(2)颜料粒子分散液的制作工序
(3)核用树脂粒子的凝聚、融合工序(核粒子的制作工序)
(4)第1熟化工序
(5)壳化工序
(6)第2熟化工序
(7)冷却工序
(8)清洗工序
(9)干燥工序
(10)外添剂处理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成核粒子时,通过在凝聚、融合工序中将加热温度设定为较高且将融合时间设定为较长,从而使凝聚树脂粒子成为圆形,同时形成平滑的表面。另外,通过将在接着凝聚、融合工序后继续对反应系进行加热处理的熟化工序的加热温度设定较高且延长时间,也能够制作平滑的表面的核粒子。
以下,以具有将含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的核粒子的表面,用在聚酯分子链末端分子结合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链的改性聚酯树脂覆盖而形成壳而成的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为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1)核用树脂粒子分散液的制作工序
在该工序中,形成核用的树脂粒子的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酯单体与表面活性剂一同投入水系介质中使其分散,添加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形成由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构成的核用树脂微粒。树脂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0~300nm。作为优选的苯乙烯单体,可例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癸基苯乙烯、对十二烷基苯乙烯等。
作为优选的丙烯酸酯单体,代表性的有以下所示的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作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可举出以下的丙烯酸酯。即,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苯酯等。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可举出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即,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
这些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单独使用1种,除此以外,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即,使用苯乙烯单体和两种以上的丙烯酸酯单体来形成共聚物,使用苯乙烯单体和两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来形成共聚物或者并用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酯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来形成共聚物均可。
(2)颜料粒子分散液的制作工序
在该工序中,在水系介质中投入表面活性剂和颜料使其分散,制成颜料粒子的分散液。颜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0~200nm。
(3)核用树脂粒子的凝聚、融合工序(核粒子的制作)
该工序中,在水系介质中使上述树脂粒子和颜料粒子凝聚,凝聚的同时使这些粒子融合来制成核粒子。在该工序中的颜料粒子的添加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相对于调色剂粒子总量(也包含后段添加的材料),优选为10~40质量%。在该工序中,在混合了树脂粒子和颜料粒子的水系介质中,添加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等作为凝聚剂后,以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加热进行凝聚,同时使树脂粒子彼此融合。
具体而言,将按上述顺序制成的树脂粒子和颜料粒子添加到反应系中,通过添加氯化镁等凝聚剂,从而能使树脂粒子和颜料粒子凝聚的同时使粒子彼此融合,形成凝聚树脂粒子(核粒子)。进而,核粒子的大小成为目标大小时,添加食盐水等盐停止凝聚。核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3.0~7.0μm。
在该工序中,将加热温度设定为较高,融合时间设定为较长,则凝聚树脂粒子(核粒子)成为圆形,同时表面变平滑。这样,能够制成表面平滑的核粒子。
(4)第1熟化工序
该工序中,通过在上述凝聚·融合工序后继续对反应系进行加热处理而进行熟化直至将核粒子的形状成为所希望的形状。在该工序中,也可以通过将加热温度设定为较高,处理时间设定为较长,从而能够制成表面平滑的核粒子。
(5)壳化工序
在该工序中,通过在第1熟化工序中形成的核粒子的分散液中添加壳形成用树脂粒子,用该树脂粒子覆盖核粒子表面,从而形成壳。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工序中,添加在聚酯分子链末端分子结合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链的改性聚酯的树脂粒子,形成含有该改性聚酯的壳。作为这里使用的优选的聚酯分子,可例示在聚酯分子链(也称为聚酯段)分子结合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分子链(也称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段)的结构的聚酯分子。其中,苯乙烯共聚物段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质量%~30质量%。这里,苯乙烯丙烯酸改性聚酯分子中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段所占的含有比例也称为“苯乙烯丙烯酸改性量”,是苯乙烯丙烯酸改性聚酯分子中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段所占的比率(质量比)。具体而言,是指形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时使用的聚合性单体质量相对于合成苯乙烯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时使用的聚合性单体总质量的比。通过使“苯乙烯丙烯酸改性量”在上述范围,从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上述壳的形成。
认为壳形成用的树脂通过使用在聚酯分子链分子结合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链而成的改性聚酯,从而表达对核粒子表面适度的亲和性,形成稳固的结合。另外,认为在壳形成用树脂粒子彼此间适度的分散性发挥作用,因此难以引起壳形成用树脂粒子彼此的凝聚,能够在核粒子表面形成薄的壳。这样形成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壳化工序中的改性聚酯的树脂粒子的添加量优选以形成的壳的厚度成为20~500nm左右的方式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壳形成用的树脂粒子的添加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优选为调色剂粒子总量中的1~40质量%,优选为5~30质量%。
(6)第2熟化工序
该工序中,接着上述壳化工序,通过对反应系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强化对核表面的壳覆盖的同时,进行熟化直至调色剂粒子的形状变为所希望的形状。
(7)冷却工序
该工序是对调色剂粒子的分散液进行冷却处理(快速冷却处理)的工序。作为冷却处理条件,优选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作为冷却处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例示从反应容器的外部导入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方法,将冷水直接投入反应系进行冷却的方法。
(8)清洗工序
该工序中进行从在上述工序中冷却至规定温度的调色剂粒子分散液中固液分离调色剂粒子的工序以及用于从固液分离而成为湿的饼状集合体的调色剂粒子表面除去表面活性剂、凝聚剂等附着物的清洗。清洗处理进行水洗处理直至滤液的电导率例如成为10μS/cm水平。作为过滤处理方法,有离心分离法、使用布氏漏斗等进行的减压过滤法、使用压滤机等的过滤法等公知的处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9)干燥工序
在该工序中,对清洗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调色剂粒子。作为在该工序中使用的干燥机,可举出喷雾干燥器、真空冷冻干燥机、减压干燥机等公知的干燥机,也可以使用静置架干燥机、移动式架干燥机、流动层干燥机、旋转式干燥机、搅拌式干燥机等。另外,干燥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含有的水分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下。应予说明,干燥处理后的调色剂粒子彼此通过弱的粒子间引力而凝聚时,可以对该凝聚体进行粉碎处理。这里,作为粉碎处理装置,可使用喷射式粉碎机、亨舍尔混合机、咖啡磨机、食物处理机等机械式的粉碎装置。
(10)外添剂处理工序
该工序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对调色剂粒子实施干燥处理后添加混合外添剂,在调色剂粒子表面附加外添剂。外添剂优选使用个数平均1次粒径为5nm~150nm的单分散球状粒子的外添剂。本说明书中,有时将附加外添剂前的调色剂粒子称为“调色剂母体粒子”,将附加外添剂后的调色剂粒子称为“外添剂附加调色剂粒子”,从而对两者进行区别。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调色剂粒子的质量是“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质量。
可以经由以上的工序利用乳化聚合法制造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应予说明,也可以将在上述工序中不进行壳化工序的核粒子直接用作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调色剂粒子。
接下来,对用乳化聚合法制成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粒子时所使用的凝聚剂、聚合引发剂、分散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等进行说明。
(凝聚剂)
在核用树脂粒子的凝聚、融合工序(3)中,优选使用凝聚剂使树脂粒子、颜料粒子等凝聚。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的凝聚剂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使用选自金属盐的凝聚剂。例如钠、钾、锂等碱金属的盐等1价的金属的盐,例如钙、镁、锰、铜等2价的金属的盐,铁、铝等3价的金属的盐等。作为具体的盐,可举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锂、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锌、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锰等,其中,特别优选为2价的金属盐。使用2价的金属的盐时,能够以更少的量进行凝聚。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这些。
(聚合引发剂)
在核用树脂粒子分散液的制作工序(1)中,使用乙烯系聚合性单体形成树脂粒子时,可使用公知的油溶性或水溶性的聚合引发剂。作为油溶性的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有以下所示的偶氮系或重氮系聚合引发剂、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即,可例示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异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偶氮双异丁腈等偶氮系或重氮系聚合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叔丁醇、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氢二异丙苯、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2,2-双-(4,4-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三-(过氧化叔丁基)三嗪等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
另外,利用乳化聚合法形成树脂粒子时,可使用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作为水溶性聚合引发剂,有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偶氮双氨基二丙烷乙酸盐、偶氮双氰基吉草酸及其盐、过氧化氢等。
另外,为了调整树脂粒子的分子量,也可以使用公知的链转移剂。具体而言,有辛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正-辛基-3-巯基丙酸酯、萜品油烯、四溴化碳、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
(分散稳定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核用树脂粒子的凝聚、融合工序(3)中,使分散于水系介质中的树脂粒子、颜料粒子等凝聚、融合来制成调色剂粒子。在该工序中,优选使用能使调色剂粒子的材料稳定分散于水系介质中的分散稳定剂。作为分散稳定剂,例如有磷酸三钙、磷酸镁、磷酸锌、磷酸铝、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偏硅酸钙、硫酸钙、硫酸钡、膨润土、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另外,可使用聚乙烯醇、明胶、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环氧乙烷加成物、高级醇硫酸钠等一般用作表面活性剂的化合物作为分散稳定剂。
(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核用树脂粒子分散液的制成工序(1)中,将分散于水系介质中的聚合性单体聚合。在该工序中,为了使聚合性单体的油滴均匀分散于水系介质中,优选使用表面活性剂。这里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优选可使用以下所示的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使用。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有磺酸盐、硫酸酯盐、脂肪酸盐等。
作为优选的磺酸盐,例如,可例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芳基烷基聚醚磺酸钠、3,3-二砜二苯基脲-4,4-重氮-双-氨基-8-萘酚-6-磺酸钠、邻羧基苯-偶氮-二甲基苯胺、2,2,5,5-四甲基-三苯基甲烷-4,4-重氮-双-β-萘酚-6-磺酸钠等。
作为优选的硫酸酯盐,例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钠等,脂肪酸盐可例示油酸钠,月桂酸钠、癸酸钠、辛酸钠、己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钙等。
也可以使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可例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丙烷与聚环氧乙烷的组合、聚乙二醇与高级脂肪酸的酯、烷基苯酚聚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酸与聚乙二醇的酯、高级脂肪酸与聚环氧丙烷的酯、山梨糖醇酐酯等。
<树脂涂层载体>
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为双组分显影剂,含有调色剂粒子和树脂涂层载体。树脂涂层载体是在磁性芯材粒子(以下,也称为芯材粒子)的表面覆盖树脂而形成的,载体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25μm~50μm。树脂涂层载体通过形成在载体表面的树脂涂层,能够对调色剂粒子稳定地表达良好的带电赋予性能。
树脂涂层载体,例如可使用图1中表示简要示意图的属于水平旋转翼型混合装置的载体制造装置来制成。在图1的载体制造装置中,将芯材粒子和树脂粒子混合、搅拌使树脂粒子静电附着在芯材粒子表面,边对附着有树脂粒子的芯材粒子进行加热边施加应力,使树脂粒子在磁性芯材粒子表面延展、覆盖,从而制成树脂涂层载体。
图1所示的载体制造装置50具有相当于混合槽的容器主体51,容器主体51的周面被调温用封套57覆盖至大致3/4的高度。在容器主体51的底部(也称为容器底部)51a具有用于进行搅拌的旋转叶片58、取出制成的树脂涂层载体的取出口60,在取出口60配置排出阀61。在容器主体51的上表面设置主体上盖52,在主体上盖52设有设置有投入阀53的原料投入口54、过滤器55,在过滤器55与容器上盖52间配置排出阀64,在过滤器55的前端设置容器内排出口63。
属于制成树脂涂层载体时的原料的芯材粒子和树脂粒子,从上述原料投入口54供给到容器主体51内部。应予说明,将实际进行树脂涂层载体制成的容器主体51内部称为腔室,在容器主体51的周面配置测定腔室的温度的温度计56。
上述的旋转叶片58通过驱动设备即马达62旋转,对芯材粒子和树脂粒子进行搅拌,在旋转叶片58的中心部58d以互为120°的角度间隔连结有搅拌叶片58a、58b及58c。这些搅拌叶片以相对于底部51a的面倾斜的方式被安装,使搅拌叶片58a、58b及58c高速旋转时,上述芯材粒子、树脂粒子等原料被扬至上方,与主体容器51的上部内壁碰撞而落下。
使搅拌设备即旋转叶片58旋转的马达62,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未图示的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通过存储的程序来控制马达62的工作。
图1的载体制造装置50通过控制上述旋转叶片58的工作,从而例如可阶段性进行树脂粒子向芯材粒子表面的静电附着操作以及使静电附着的树脂粒子牢固地固定在芯材粒子表面的操作。图1的载体制造装置,至少能够经由下述工序制成树脂涂层载体。即,按顺序进行如下工序:
(1)在室温下搅拌、混合芯材粒子和树脂粒子,利用静电的作用使树脂粒子附着于芯材粒子表面的工序,
(2)将腔室加热至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并且施加机械的冲击力,使树脂粒子延展、覆盖于芯材粒子表面而形成树脂涂层的工序,
(3)将腔室冷却至室温的工序。
通过至少经过上述(1)~(3)的工序,从而能够制作用树脂涂布了芯材粒子表面而成的结构的树脂涂层载体。另外,上述(1)~(3)的工序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数次。
作为芯材粒子,可举出铁粉、磁铁矿、各种铁素体系粒子或者将它们分散在树脂中而成的物质。优选为磁铁矿、各种铁素体系粒子。作为铁素体,优选含有铜、锌、镍、锰等重金属的铁素体或含有碱金属和/或碱土类金属的轻金属铁素体。
作为涂层用的树脂粒子,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丁缩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醚、聚乙烯基酮等聚乙烯以及聚偏氟乙烯系树脂;氯化乙烯-乙酸乙烯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共聚物;由有机硅氧烷键形成的有机硅树脂或其改性树脂(例如基于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的改性树脂);聚四氯乙烯、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氟乙烯等氟树脂;聚酰胺;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脲醛树脂等的氨基树脂;环氧树脂等。
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烷基被分支为2~3级时,能够使含水量优化,并且将带电保持能力保持为较高。在此,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8,进一步优选为烷基具有环状结构。这是由于通过选择具有该结构的树脂,能够使载体的带电赋予能力和覆盖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控制在更适当的范围。作为具体的化合物,有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环丙酯、甲基丙烯酸环丁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图像形成装置]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双组分系的干式显影剂时可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简要图。
图2中,11Y、11M、11C、11K表示感光体,14Y、14M、14C、14K表示显影装置,15Y、15M、15C、15K表示作为1次转印手段的1次转印辊,15A表示作为2次转印手段的2次转印辊,16Y、16M、16C、16K表示清洁装置,7显示中间转印体单元,24表示热辊式定影装置,70表示中间转印体。
该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作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多组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作为转印部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单元7,搬运记录部件P的环形带状的给纸搬运手段21以及作为定影设备的热辊式定影装置24。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A的上部配置原稿图像读取装置SC。
作为形成于各感光体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具有:作为第1感光体的鼓状的感光体11Y,配置在感光体11Y的周围的带电手段12Y、曝光手段13Y,显影手段14Y,作为1次转印手段的1次转印辊15Y、清洁装置16Y。
优选在清洁装置16Y上设置作为主要清洁部件的清洁刮刀和在利用清洁刮刀除去转印残留调色剂前与转印残留调色剂接触的清洁辊。清洁辊优选用有机硅橡胶或聚氨酯泡沫等的弹性体覆盖芯金表面而成。清洁辊通过与感光体接触而从动即可,当以感光体周速的1.1~2.0倍的速度进行驱动则能够在不减耗感光体表面的情况下就防止油墨薄膜的产生,因而优选。
另外,作为另一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品红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M具有:作为第1感光体的鼓状的感光体11M、配置在感光体11M的周围的带电手段12M、曝光手段13M、显影手段14M、作为1次转印手段的1次转印辊15M、清洁装置16M。应予说明,清洁装置16M可以是与上述清洁装置16Y相同的构成。另外,作为其它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蓝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具有:作为第1感光体的鼓状的感光体11C、配置在感光体110的周围的带电手段12C、曝光手段13C、显影手段14C、作为1次转印手段的1次转印辊15C、清洁装置16C。应予说明,清洁装置16C可以是与上述清洁装置16Y相同的构成。
进一步地,作为其他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一,形成黑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K具有:作为第1感光体的鼓状的感光体11K、配置在该感光体11K的周围的带电手段12K、曝光手段13K、显影手段14K、作为1次转印手段的1次转印辊15K、清洁装置16K。应予说明,清洁装置16K可以是与上述清洁装置16Y相同的构成。
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单元7具有被多个辊卷绕,可转动支撑的作为中间转印环形带状的第2图像载体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
由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形成的各个颜色的图像通过1次转印辊15Y、15M、15C、15K依次转印至转动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上,形成合成的彩色图像。收容在给纸盒20内的作为转印材料的用纸等的记录部件P通过给纸搬运手段21给纸,并经由多个中间辊22A、22B、22C、22D和抵抗辊23搬运至作为2次转印手段的2次转印辊15A,将彩色图像一并转印至记录部件P上。转印有彩色图像的记录部件P通过热辊式定影装置24进行定影处理,由送纸辊25夹持,载置与机器外的排纸托盘26上。
另一方面,通过2次转印辊15A将彩色图像转印至记录部件P后,使记录部件P曲率分离的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通过清洁装置16A除去残留调色剂。优选在清洁装置16A设置作为主要清洁部件的清洁刮刀,并且还设置在利用清洁刮刀除去残留调色剂前与残留调色剂接触的清洁辊。清洁辊优选用硅酮橡胶或聚氨酯泡沫等的弹性体覆盖芯金表面而成。清洁辊通过与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接触而从动即可,当以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周速的1.1~2.0倍的速度驱动时,能够在不减耗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表面的趋势下就防止油墨薄膜的产生,因而优选。
图像形成处理中,1次转印辊15K通常与感光体11K压接。其他的1次转印辊15Y、15M、15C仅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感光体11Y、11M、11C压接。
2次转印辊15A仅在记录部件P通过而进行2次转印时,与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压接。
这样,通过带电、曝光、显影而在感光体11Y、11M、11C、11K上形成调色剂图像10,在环形带状中间转印体70上重叠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一并转印在记录部件P,在定影装置24中通过加压和加热固定、定影。调色剂图像转移至记录部件P后的感光体11Y、11M、11C、11K用清洁装置16Y、16M、16C、16K除去在转印时残留于感光体的调色剂后,进入上述带电、曝光、显影的循环,进行接下来的图像形成。
另外,使用非磁性单组分系显影剂的全彩色图像形成方法,例如可通过使用将上述双组分系显影剂用的显影手段14Y、14M、14C、14K更换成公知的非磁性单组分系显影剂用的显影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实现。
用于图像形成时的记录部件P只要能够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形成调色剂图像,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具体的记录部件P,可举出公知的记录部件,例如可举出从薄纸至厚纸的普通纸、优质纸、美术纸或者涂敷纸等被经覆涂的印刷用纸、市售的日本纸、明信片用纸、OHP用的塑料膜、布等。
另外,可在使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实施的定影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通过公知的定影方式进行应对。作为公知的定影方式,可以是由加热辊和加压辊构成的辊定影方式,由加热辊和加压带构成的定影方式,由加热带和加压辊构成的定影方式,由加热带和加压带构成的带定影方式等中的任一种方式。另外,作为加热方式,可采用利用卤素灯的方式、IH定影方式等公知的加热方式中的任一种加热方式。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应予说明,实施例中“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质量份”。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制作第1实施方式的干式显影剂,即由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粒子和树脂涂层载体构成的干式显影剂。
<外添剂粒子1的准备>
利用溶胶凝胶法,按以下的顺序作为外添剂粒子1制备了二氧化硅粒子。在具备搅拌装置、滴液漏斗、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投入以下成分而制作含有氨水的甲醇-水混合溶剂,
甲醇 625质量份
水 40质量份
28质量%的氨水 50质量份
将该混合溶剂的温度调整为35℃,边进行搅拌,边在上述混合溶剂中分别滴加如下成分,即,
四甲氧基硅烷 800质量份
5.4质量%的氨水 420质量份
这些化合物的滴加同时开始,以3.5小时滴加四甲氧基硅烷,以5小时滴加5.4质量%的氨水。
在四甲氧基硅烷的滴加结束后还继续搅拌0.5小时,在30℃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后,经由离心分离处理操作,制作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分散二氧化硅微粒而成的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
接下来,在上述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中,相对于二氧化硅微粒(SiO2)1摩尔,添加3摩尔的六甲基二硅氮烷后,加热至60℃进行3小时的反应处理,从而进行了二氧化硅微粒的疏水化处理。进行3小时的反应处理后,在减压下利用分散液馏去甲醇-水混合溶剂,由此得到个数平均1次粒径为50nm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粒子(外添剂粒子1)。
<外添剂粒子2的准备>
接下来,作为与上述外添剂粒子一同添加到调色剂母体粒子中的外添剂粒子2,准备市售品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个数平均1次粒径7nm、BET值300、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二氧化硅粒子)。
<调色剂母体粒子的制作>
(核用树脂粒子A的制作)
(1)第一阶段聚合
向安装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装置、冷凝管、氮气导入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投入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质量份和离子交换水2900质量份来制作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将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氮气流下以2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的同时将温度升温至80℃。
升温后,添加在离子交换水200质量份中溶解有过硫酸钾(KPS)9质量份的引发剂溶液,将上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液温控制为78℃,用3小时滴加了含有下述化合物的单体混合液。即,
苯乙烯 54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 270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 65质量份
滴加后,以78℃加热搅拌1小时,进行聚合反应(第一阶段聚合),由此制作“树脂微粒A1”。
(2)第二阶段聚合
接下来,在安装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装置、冷凝管、氮气导入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投入离子交换水1100质量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2质量份来制作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后加温至90℃。加温后,向上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添加以固体成分换算计28质量份的上述制成的“树脂微粒A1”和下述单体混合液,使用具有循环路径的机械分散装置(商品名:“CLEARMIX”,M Technique(株)制) 进行4小时混合分散处理,制备含有体积平均粒径35nm的乳化粒子的分散液。
单体混合液含有下述化合物。即,由下述化合物构成。
作为脱模剂的具有酯键的蜡季戊四醇四山萮酸酯,在溶解上述单体和作为链转移剂的正辛基硫醇后添加,加温至85℃使其溶解。在上述乳化粒子分散液中添加使过硫酸钾(KPS)2.5质量份溶解在离子交换水110质量份而成的引发剂溶液,将该体系在90℃加热搅拌2小时而进行聚合反应(第二阶段聚合),制作“树脂微粒A2”的分散液。
(3)第三阶段聚合
接下来,在上述“树脂微粒A2”的分散液中添加在离子交换水110质量份中溶解了过硫酸钾(KPS)2.5质量份而成的引发剂溶液,将液温升温至80℃,用1小时滴加含有下述化合物的单体混合液。即,滴加由下述化合物构成的单体混合液后,在8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3小时进行聚合反应(第三阶段聚合)。
苯乙烯 23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基酯 100质量份
正辛基硫醇 13质量份
其后,冷却至28℃,制作“核用树脂粒子A”。
按上述顺序制作的“核用树脂粒子A”是将具有酯键的聚合性单体丙烯酸正丁基酯的质量比设为31质量%而形成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3℃。
(壳用树脂粒子B的制作)
按以下的顺序,制作含有使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链与聚酯分子链末端分子结合而成的苯乙烯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壳用树脂粒子的分散液。即,向安装有氮气导入装置、脱水管、搅拌装置以及电热偶的反应容器投入下述化合物,即,
以温度230℃进行8小时的缩聚反应,进而以8kPa继续进行1小时缩聚反应后,冷却至160℃。这样形成聚酯分子。
接下来,在温度160℃的状态下投入丙烯酸10质量份,混合并保持15分钟后,通过滴液漏斗用1小时滴加下述化合物的混合物。即,
苯乙烯 142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 35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酯) 10质量份
滴加后,在维持温度160℃的状态下进行1小时的加成聚合反应后,升温至200℃,以10kPa保持1小时。这样,制作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子链的含有比例为20质量%的“苯乙烯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B1”。
接下来,用市售的粉碎处理装置(商品名:“Roundel Mill”,形式:RM,德寿工作所公司制)对上述“苯乙烯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B1”100质量份进行粉碎处理。接着,与预先制成的月桂基硫酸钠溶液638质量份(浓度0.26质量%)混合,边进行搅拌处理边用超声波均质机(商品名:“US-150T”,日本精机制作所制),以V-LEVEL、300μA进行30分钟超声波分散处理。这样,制作体积平均粒径250nm的“壳用树脂粒子B”的分散液。
(颜料粒子C的分散液的制备)
边搅拌在离子交换水1600质量份中溶解了十二烷基硫酸钠90质量份的溶液,边缓缓添加下述化合物,即,
第1颜料:炭黑(商品名:“Mogul L”、CABOT公司制)160质量份
第2颜料:C.I.颜料棕25(商品名:“PV Fast Brown HFR”、Clariant Japan 公司制)140质量份
第3颜料:尼格洛辛(商品名:“NUBIAN BLACK TH-827”,Orient ChemicalIndustries Co.,Ltd.制)60质量份
第4颜料:C.I.颜料蓝15:3(酞菁蓝颜料)(商品名:“Fastogen Blue GNPT”、DIC公司制)12质量份
第5颜料:C.I.颜料黄180(商品名:“Toner Yellow HG”,Clariant Japan公司制)28质量份,
接着,通过使用搅拌装置(商品名:“CLEARMIX”,M Technique(株)制)进行分散处理,从而制备颜料粒子C的分散液。
(调色剂母体粒子的制作)
在安装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投入下述化合物,即,
核用树脂粒子A的分散液 296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
离子交换水 1500质量份
颜料粒子C的分散液 72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
进一步添加在离子交换水120质量份中溶解了聚氧乙烷-2-十二烷基醚硫酸钠3质量份而成的分散稳定剂溶液,将液温升温至30℃后,添加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
接着,在搅拌的状态下于30℃用10分钟添加在离子交换水35质量份中溶解了氯化镁·6水合物35质量份而成的凝聚剂水溶液,添加后保持3分钟之后开始升温。升温经60分钟升至90℃,在保持在90℃的状态进行上述粒子的凝聚、融合。
在该状态下,利用粒径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Multisizer3”,Beckman Coulter公司制)测定在反应容器内生长的凝聚粒子的粒径,体积平均粒径成为5.2μm时,添加:
壳用树脂粒子B的分散液 32质量份(固体成分换算),
继续加热搅拌至壳用树脂粒子B附着于凝聚粒子表面。然后,取出少量反应溶液,对其进行离心分离在上清液变透明的时刻添加在离子交换水600质量份中溶解了氯化钠150质量份而成的水溶液,停止粒子的生长。进而,作为熟化处理,使液温升温为90℃进行加热搅拌,进行粒子的融合。在该状态下进行粒子的融合,直至在利用粒径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FPIA2100”,Sysmex公司制)的测定中平均圆形度成为0.965。
其后,将液温冷却至30℃,使用盐酸将溶液pH调节为2后停止搅拌。这样,制作调色剂母体粒子的分散液。经由上述工序制成的调色剂母体粒子的分散液用篮型离心分离机(商品名:“MARK III”,型号:60×40,松本机械(株)制)进行固液分离,形成调色剂母体粒子的湿滤饼。用45℃的离子交换水对该湿滤饼进行清洗处理直至上述篮型离心分离机中滤液的电导率成为5μS/cm。其后,移至干燥机(商品名:“Flash Jet Dryer”,SeishinEnterprise(株)制),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水分量为0.5质量%,制作体积平均粒径为5.5μm的调色剂母体粒子。体积平均粒径利用粒径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FPIA2100”,Sysmex公司制)测定。
如上述所述,调色剂母体粒子是添加以固体成分换算计296质量份的核用树脂粒子A的分散液、以固体成分换算计72质量份的颜料粒子C的分散液、以固体成分换算计32质量份的壳用树脂粒子B的分散液而制成的,因此,调色剂粒子(调色剂母体粒子)中的颜料的总含量为18质量%。
<外添处理调色剂粒子的制作>
向上述制成的调色剂母体粒子100质量份添加在上述准备的1.0质量份外添剂粒子1和1.5质量份外添剂粒子2,将亨舍尔混合机(商品名:“FM10B”,三井三池化工(株)制)的搅拌叶片周速设定为40m/秒,处理温度30℃、处理时间20分钟进行外添处理。进行外添处理后,通过使用筛孔尺寸90μm的筛除去粗大粒子,从而制作外添处理调色剂粒子。
<树脂涂层载体的制作>
按以下的顺序,制作树脂涂层载体。
(1)铁素体芯材粒子的准备
作为树脂涂层载体用的磁性芯材粒子,准备体积平均粒径为35μm的铁素体粒子(市售品)。该铁素体粒子的锰含量以MnO换算计为21.0摩尔%、镁含量以MgO换算计为3.3摩尔%、锶含量以SrO换算计为0.7摩尔%、铁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75.0摩尔%。应予说明,体积平均粒径通过具备有湿式分散器的市售的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HELOS”,Sympatec公司制)测定。
(2)涂层用树脂粒子的制作
在安装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准备在离子交换水3000质量份溶解了十二烷基硫酸钠1.7质量份而成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将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氮气流下边以2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边将内温升温至80℃。在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添加在离子交换水400质量份中溶解了过硫酸钾(KPS)10质量份而成的引发剂溶液,将液温升温至80℃,用2小时滴加由下述化合物形成的单体混合液。即,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400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 400质量份
滴加由上述化合物形成的单体混合液后,在8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和搅拌处理2小时,进行聚合反应,由此制作涂层用树脂粒子的分散液。将上述分散液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处理制作涂层用树脂粒子。
(3)树脂涂层载体的制作
将上述体积平均粒径35μm的铁素体粒子3000质量份和在上述制成的涂层用树脂粒子120质量份投入图1所示的载体制造装置中,将水平旋转翼的周速设定为4m/秒,在22℃的温度下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进行混合搅拌后,在加热至120℃状态下进行40分钟搅拌处理,制作体积平均粒径35μm的树脂涂层载体。
<干式显影剂的制备>
使用上述制成的外添处理调色剂粒子和树脂涂层载体,以使显影剂所含的调色剂粒子的浓度为7.0质量%的方式制备实施例1的显影剂。
[实施例2~18、比较例1~3]
作为第1颜料、第2颜料、第3颜料、第4颜料(也含有其他颜料),使用以下表1记载的颜料,并且将各颜料的添加量(添加比例)设为表1记载的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显影剂。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调色剂粒子中的颜料的总含量与实施例1同样地均为18质量%。
[表1]
第1颜料 第2颜料 第3颜料 第4颜料 第5颜料 其他颜料
实施例1 CB1(40) BR1(35) NS1(15) C1(3) Y1(7) -
实施例2 CB1(40) BR2(40) NS2(20) - - -
实施例3 CB2(30) BR1(35) NS1(30) C1(4) r1(1) -
实施例4 CB2(50) BR2(30) NS1(15) C1(1) Y1(4) -
实施例5 CB1(30) BR1(50) NS1(15) C2(4) Y2(1) -
实施例6 CB1(50) BR1(30) NS1(15) C1(2) Y3(3) -
实施例7 CB2(28) BR2(40) NSl(20) C1(5) Y1(7) -
实施例8 CB1(52) BR1(10) NS2(30) C1(3) Y2(5) -
实施例9 CB2(32) BR1(45) NS1(14) C1(8) Y4(1) -
实施例10 CB1(30) BR1(30) NS1(32) C2(6) Y1(2) -
实施例11 CB1(50) BR1(29) NS1(18) C1(3) - -
实施例12 CB1(30) BR2(52) NS1(16) - Y2(2) -
实施例13 CB2(28) BR1(60) NS1(12) - - -
实施例14 CB1(52) BR1(17) NS2(31) - - -
实施例15 CB1(40) BR1(30) NS1(15) C1(5) Y1(7) M1(3)
比较例1 CB1(100) - - - - -
比较例2 CB1(50) - NS1(50) - - -
比较例3 CB1(50) BR1(50) - - - -
比较例4 CB1(40) - NS2(20) C1(40) -
各颜料的括弧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颜料总量的含量(质量%)。
表1中,各种符号表示以下内容。
CB1:炭黑(商品名:“Mogul L”、Cabot公司制)
CB2:炭黑(商品名:“MA77”、三菱化学公司制)
BR1:C.I.颜料棕25(商品名:“PV Fast Brown HFR”、Clariant Japan公司制)
BR2:C.I.颜料棕23(商品名:“Cromophtal Brown5R”、BASF公司制)
NS1:尼格洛辛(商品名:“NUBIAN BLACK TH-827”,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Co.,Ltd.制)
NS2:尼格洛辛(商品名:“BONTRON N-09”,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制)
C1:C.I.颜料蓝15:3(商品名:“Fastogen Blue GNPT”、DIC公司制)
C2:C.I.颜料蓝15:4(商品名:“Fastogen Blue GNPS-G”、DIC公司制)
Y1:C.I.颜料黄180(商品名:“Toner Yellow HG”、Clariant Japan公司制)
Y2:C.I.颜料黄185(商品名:“PALIOTOL YELLOW D1155”、BASF公司制)
Y3:C.I.颜料黄74(商品名:“SEIKAFAST YELLOW2054”、大日精化工业公司制)
Y4:C.I.颜料黄155(商品名:“Toner Yellow3GP”、Clariant Japan公司制)
M1:C.I.颜料红122(商品名:“FASTOGEN Super Magenta RTS”、DIC公司制)
应予说明、表1中、空栏(“-”)表示不含该物质。
[体积平均粒径测定]
利用粒径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FPIA-2100”,Sysmex公司制)测定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的调色剂母体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将测定结果示于表2。
[评价1]
使用与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对应的市售的复印机(商品名:bizhub PROC6500、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制),在温度25℃、相对湿度55%RH的环境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显影剂作为黑色调色剂,不使用其他颜色的调色剂,对于各1种显影剂,实施2万张的连续打印,制作图像。连续打印制成的图像是在A4尺寸的记录材料(涂敷纸)上4等分输出人脸照片图像、相对反射浓度0.4的半色调图像、白色背景图像、相对反射浓度1.3的实底图像。应予说明,色调图像和实底图像的相对反射浓度是利用Macbeth反射浓度计(商品名:“RD918”,Sakata Inx Engineering公司制)测定的值。然后,在2万张连续打印结束时,以附着量成为3.0g/m2的方式在记录材料(涂敷纸)上连续打印10张图3所示的图像,将其用于以下的评价。
<图像浓度评价>
将上述中得到的10张打印的固态图案的图像浓度利用反射浓度计(商品名:“X-Rite model404”,X-Rite公司制)测定,进行以下3个阶段的等级评价。
A:图像浓度为1.8以上
B:图像浓度为1.7以上且小于1.8
C:图像浓度小于1.7
图像浓度越高,表示图像浓度越高。将其结果示于表2。
<转印性评价1>
使用Macbeth反射浓度计(商品名“RD918”,Sakata Inx Engineering公司制),在20处测定未进行打印制作的记录材料(涂敷纸)的浓度,将其平均值作为白纸浓度。接下来,在20处测定上述中得到的10张打印的白色背景的图像的浓度,从其平均浓度减去上述测定的白纸浓度的值作为灰雾浓度,进行以下3个阶段的等级评价。
A:灰雾浓度小于0.005
B:灰雾浓度为0.005以上且小于0.01
C:灰雾浓度为0.01以上
灰雾浓度越低,显示转印性越优异(即转印不良的问题得到了减少)。将其结果示于表2。
<色相的评价>
使用色彩色差计(商品名:“CM-3700d”,Konica Minolta公司制),进行上述中得到的10张打印的固态图案的色相评价。具体而言,计算该单色固态图案和JapanColor2007chart(纸的种类:涂敷纸,方式:黑色单色实底部)的色差ΔE,求得其平均值,进行以下的3段的等级评价。色差ΔE是将由JIS Z8729规定的L*a*b*表色系的均衡颜色空间中的L*轴,a*轴,b*轴的差分别自乘之和的平方根。
A:色差ΔE小于3
B:色差ΔE为3以上且小于6
C:色差ΔE为6以上
色差ΔE越小,表示色相越优异。将其结果示于表2。
[评价2]
<黄色调色剂的制作>
(颜料粒子Y的分散液的制备)
边搅拌在离子交换水1600质量份中溶解了十二烷基硫酸钠90质量份而成的溶液,
边缓缓体添加作为黄色颜料的C.I.颜料黄180(商品名:“Toner Yellow HG”,Clariant Japan公司制)400质量份。
接着,通过使用搅拌装置(商品名:“CLEARMIX”,M Technique公式制)进行分散处理,从而制作颜料粒子Y的分散液。其后,使用颜料粒子Y的分散液来代替颜料粒子C的分散液,除此以外,用与黑色调色剂相同的方法制作外添处理调色剂粒子。
<图像形成>
使用与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对应的市售的复印机(商品名:bizhub PROC6500、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制),在温度25℃、相对湿度55%RH的环境下,使用上述制成的黄色调色剂实施1000张的连续打印后,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显影剂作为黑色调色剂,实施1000张的连续打印,制作图像。连续打印制成的图像是在A4尺寸的记录材料(涂敷纸)上4等分输出人脸照片图像、相对反射浓度0.4的半色调图像、白色背景图像、相对反射浓度1.3的实底图像。然后,在2000张(黄色1000张+黑色1000张)的连续打印结束时,以用黄色调色剂输出实底图像,然后用黑色调色剂重叠图3所示的图像的方式在记录材料(涂敷纸)上以附着量各为2.0g/m2的方式连续打印10张,将其用于以下的评价。
<转印性评价2>
使用Macbeth反射浓度计(商品名:“RD918”,Sakata Inx Engineering公司制),在20处测定仅用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的黄色实底图像的浓度,将其平均值作为图像浓度a。接下来,在20处测定上述中得到的10张打印的没有重叠黑色调色剂的部位的图像的浓度,将从其平均值(图像浓度b)减去上述测定的图像浓度a作为灰雾浓度,进行以下3个阶段的等级评价。
A:灰雾浓度小于0.005
B:灰雾浓度为0.005以上且小于0.01
C:灰雾浓度为0.01以上
灰雾浓度越低,显示转印性越优异(即转印不良的问题得到了减少)。将其结果示于表2。
[工艺条件]
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基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时所采用的工序条件及工序的简要如以下所述。
系统速度:40cm/s
感光体:带负电OPC带电电位:-700V
显影电压(显影辊外加电压):-450V
1次转印电压(转印辊外加电压):+600V
2次转印电压:+1200V
显影前电晕CHG:以针外加电压-3~5kV适当地调整。
[表2]
由表2可确认,实施例的干式显影剂与比较例的干式显影剂相比,图像浓度及色相优异,并且即便暴晒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后也显示良好的转印性(即,能够防止转印不良的问题)。
由于比较例1的干式显影剂仅含有作为第1颜料的炭黑来用作颜料,因此虽满足图像浓度及色相但转印性差。比较例2中除了添加炭黑以外还添加了作为第3颜料的尼格洛辛,但转印性仍未改善,并且色相变差。比较例3除了添加炭黑以外海添加了作为第2颜科的棕色颜料,从而转印性虽得到了改进,但色相差。比较例4中除了添加炭黑以外还添加了作为第3颜料的尼格洛辛和作为第4颜料的青色颜料,但转印性仍未改善,并且色相差。根据这些比较实验,可证实本发明的第1颜料和第2颜料及第3颜料的并用的效果。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如上所述地进行了说明,而适当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构成,也属于最初的设想。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为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全部属于例示,并不受其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并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Claims (2)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含有调色剂粒子,
所述调色剂粒子含有树脂和颜料,
所述颜料含有第1颜料和第2颜料及第3颜料,
所述第1颜料为炭黑,
所述第2颜料为C.I.颜料棕23和/或C.I.颜料棕25,
所述第3颜料为尼格洛辛,
所述尼格洛辛是通过将苯胺、苯胺盐酸盐和硝基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还原缩聚而得到的嗪系化合物的混合物,
相对于所述颜料的总量含有30~50质量%的所述第1颜料,
相对于所述颜料的总量含有30~50质量%的所述第2颜料,
相对于所述颜料的总量含有15~30质量%的所述第3颜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颜料进一步含有第4颜料和/或第5颜料,
所述第4颜料为C.I.颜料蓝15:3和/或C.I.颜料蓝15:4,
所述第5颜料为选自C.I.颜料黄74、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80以及C.I.颜料黄185中的至少一种黄色颜料。
CN201310573868.6A 2012-11-15 2013-11-14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Active CN1038233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1382A JP5742819B2 (ja) 2012-11-15 2012-11-15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2-251382 2012-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3340A CN103823340A (zh) 2014-05-28
CN103823340B true CN103823340B (zh) 2017-12-15

Family

ID=5068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3868.6A Active CN103823340B (zh) 2012-11-15 2013-11-14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91929B2 (zh)
JP (1) JP5742819B2 (zh)
CN (1) CN1038233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8168B2 (ja) 2012-11-15 2016-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
JP5742820B2 (ja) 2012-11-15 2015-07-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062278B2 (ja) * 2013-02-14 2017-01-18 クラリアント・ファイナンス・(ビーブイアイ)・リミテッド 黒色顔料組成物
JP5999137B2 (ja) * 2014-05-26 2016-09-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用現像剤
JP2018109703A (ja) * 2017-01-04 2018-07-12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磁性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2020091467A (ja) * 2018-11-27 2020-06-1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トナー収容器、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ラートナーセット
US20220011688A1 (en) * 2019-09-27 2022-01-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static ink composi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002A (zh) * 2002-05-31 2004-04-14 ������������ʽ����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2103337A (zh) * 2009-12-18 2011-06-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用于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6307B2 (ja) * 1987-12-02 1997-10-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正帯電性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869448B2 (ja) * 1988-11-17 1999-03-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トナー
US4980258A (en) 1988-11-17 1990-12-25 Ricoh Company, Ltd. Dry type develop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JPH02251860A (ja) * 1989-03-24 1990-10-09 Hitachi Koki Co Ltd 静電印刷用乾式トナー
JPH0315860A (ja) * 1989-06-14 1991-01-24 Canon Inc 黒色トナー
JPH05134451A (ja) * 1991-11-11 1993-05-28 Ricoh Co Ltd 磁性トナー及び磁性インク
JP3685863B2 (ja) * 1996-03-29 2005-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H1097105A (ja) * 1996-09-19 1998-04-14 Toray Ind Inc 静電潜像用液体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7159A (ja) * 1997-06-16 1999-01-12 Toyo Ink Mfg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カラー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36076B2 (ja) * 1998-07-01 2007-06-27 花王株式会社 正帯電性黒トナー
JP3499531B2 (ja) 2001-01-29 2004-02-23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着色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JP4532784B2 (ja) 2001-04-27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該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05447A (ja) * 2001-06-25 2003-01-08 Toyo Ink Mfg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919540B2 (ja) * 2002-01-16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乾式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1585A (ja) 2003-03-05 2004-09-3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571585B2 (ja) * 2003-10-29 2010-10-27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ブラックトナー
JP4333510B2 (ja) * 2004-07-22 2009-09-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剤、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と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3360A (ja) * 2006-06-23 2008-01-10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8133647B2 (en) * 2007-10-12 2012-03-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Black toners containing infrared transmissive
US8293443B2 (en) 2007-10-12 2012-10-2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Black toners containing infrared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ng colorants
JP2009133973A (ja) * 2007-11-29 2009-06-18 Kyocera Mita Corp 正帯電性ブラックトナー
US20090280425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Gary Allen Denton Black Toner Formulations
US20090286176A1 (en) 2008-05-16 2009-11-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toner
JP2011128411A (ja) 2009-12-18 2011-06-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グレー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329049B (zh) * 2011-01-31 2016-03-1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液体电子照相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P5782872B2 (ja) * 2011-07-06 2015-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4066886A (ja) * 2012-09-26 2014-04-17 Konica Minolta Inc 液体現像剤
JP2014098848A (ja) * 2012-11-15 2014-05-29 Konica Minolta Inc 液体現像剤
JP6313538B2 (ja) * 2012-11-15 2018-04-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028168B2 (ja) 2012-11-15 2016-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
JP5742820B2 (ja) 2012-11-15 2015-07-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002A (zh) * 2002-05-31 2004-04-14 ������������ʽ����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2103337A (zh) * 2009-12-18 2011-06-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用于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42819B2 (ja) 2015-07-01
JP2014098845A (ja) 2014-05-29
US9291929B2 (en) 2016-03-22
US20140134528A1 (en) 2014-05-15
CN103823340A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3340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3823339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JP4612905B2 (ja)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マゼンタ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804453B2 (ja) シアントナー及びシア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016502B2 (ja)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6521B2 (ja) 顔料の製造方法
CN104160339A (zh) 黄色调色剂及黄色调色剂的生产方法
JP2011150337A (ja) カラートナー
JP5387354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CN108027573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JP5853988B2 (ja) 静電潜像用現像剤
CN101782727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载体、显影剂及成像方法
CN104062863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EP2701007B1 (en) Ton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oner
JP6313538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CN105278270B (zh) 静电潜影用显影剂
CN103901743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JP5836766B2 (ja) イエロートナー
CN105924556A (zh) 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制备聚合物的方法、颜料组合物、颜料分散体和调色剂
JP4765755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JP5326864B2 (ja) 2成分現像剤
KR100774287B1 (ko) 토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74279B1 (ko) 토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8097251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1123343A (ja) 二成分現像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