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2500A -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2500A
CN103802500A CN201310538067.6A CN201310538067A CN103802500A CN 103802500 A CN103802500 A CN 103802500A CN 201310538067 A CN201310538067 A CN 201310538067A CN 103802500 A CN103802500 A CN 103802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width
heap tray
processing apparatu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80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2500B (zh
Inventor
原野雄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02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2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2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2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40Separate receivers, troughs, and like apparatus for knocking-up completed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65H29/60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diverting the stream into alternative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4Pile receivers multiple or compartmented, e.d. for alternate, programmed, or selective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2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B65H2513/42Route,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61Aligning or deske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设置有用于对薄片进行对齐处理的对齐构件的堆叠托盘。在排出薄片时,在被确定作为用于要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第一堆叠托盘上已堆叠了薄片的情况下,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判断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与已堆叠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在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将要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第二堆叠托盘。

Description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使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的功能的薄片处理设备和用于该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堆叠大量薄片的薄片处理设备,需要具有以高精度排出并对齐薄片的能力。日本特开2006-206331号提出了一种薄片对齐处理,其中,将对齐构件(对齐机构)设置在堆叠托盘上,并且通过对齐构件与薄片的和薄片排出方向平行的端面接触并离开、以使得薄片的这些端面的位置排列整齐的方式来堆积薄片。
然而,该传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当对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打印物(薄片)上新堆叠的与已堆叠薄片宽度不同的薄片进行对齐处理时,上述对齐机构与已堆叠薄片的接触可能将已堆叠薄片上的调色剂或墨磨掉。这可能导致打印物的图像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薄片处理设备上执行薄片对齐处理、并且保持薄片的图像质量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其包括:用于堆叠薄片的第一堆叠托盘和至少第二堆叠托盘;对齐部件,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对齐构件,其中,所述对齐构件被配置成通过与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侧面接触来使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判断部件,其被配置成在被确定作为用于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已堆叠了第二薄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以及控制部件,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不将所述第一薄片排出至所述第一堆叠托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堆叠薄片的第一堆叠托盘和第二堆叠托盘;以及包括对齐构件的对齐部件,其中,所述对齐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并且通过与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侧面接触来使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被确定作为用于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已堆叠了第二薄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以及在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薄片处理设备进行控制,以不将所述第一薄片排出至所述第一堆叠托盘。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无需中断薄片处理的情况下在薄片处理设备上执行薄片对齐处理、并且同时保持薄片的图像质量的技术。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可以单独实现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或者在需要的情况下、或来自单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例的元件或特征的组合有利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多个实施例或其特征的组合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包括打印系统100和主机101的网络的结构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的结构。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的操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的操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的操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的操作的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所执行的薄片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单元113的结构的例子。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10所执行的薄片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该注意,下面的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并且对于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并非必需这些实施例所述特征的所有组合。
第一实施例
打印系统100的结构
下面参考图1和2,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的结构。如图1所示,经由网络103将打印系统100连接至主机101。打印系统100可以与诸如连接至网络103的主机101等的外部设备通信。网络103的例子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电话线网络。
如图2所示,打印系统100包括打印设备200、作为薄片堆叠器的排出单元115和薄片进给单元205(薄片进给单元E)。本实施例说明下面的例子:将本发明的薄片处理设备应用于打印系统,其中,在该打印系统中,排出单元115和薄片进给单元205附装于打印设备200。然而,应当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可应用于具有用于排出并堆叠薄片的机构的任何薄片处理设备。也就是说,不仅打印系统100,而且打印设备200和排出单元(薄片堆叠器)115各自均可以用作为薄片处理设备的例子。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主机101是PC(个人计算机)。通常,主机101(PC)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HDD(硬盘驱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设备等。主机101还包括网络I/F105,并且经由网络I/F105被连接至网络103。网络I/F105进行用于经由网络103与外部设备建立连接并与其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例如,网络I/F105可以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TCP/IP)进行因特网通信,并且将数据发送给打印系统100和从打印系统100接收数据。
打印机驱动程序104安装在主机101中。打印机驱动程序104是运行在用于控制主机101的操作系统(OS)上的软件。根据来自运行在OS上的应用程序的打印指示,打印机驱动程序104生成使用页面描述语言(PDL)表示打印数据的打印作业,并且将所生成的打印作业发送给打印系统100。
打印系统100包括网络I/F106、CPU107、RAM108、存储单元109、读取单元110、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图像形成单元112、操作单元113、薄片进给单元114和排出单元115。打印系统100中的这些单元经由系统总线117相互连接。排出单元115具有对齐单元116作为其子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具有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FAX)等的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来说明打印系统100。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选地,打印系统100可以是仅具有打印机功能的单功能外围设备(SFP)。
网络I/F106经由网络103连接至诸如主机101等的外围设备并且与其进行通信,而且经由网络103控制通信。例如,网络I/F106可以使用TCP/IP进行因特网通信,并且将数据发送给主机101和从主机101接收数据。
CPU107通过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09中的大量程序加载至RAM108、并且执行所加载的程序,来执行各种类型的计算处理、信息处理和设备控制等。RAM108是可以由CPU107直接访问的一般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并且用作CPU107的工作区或者临时数据存储区域。作为本实施例中的HDD的存储单元109,被用于临时或者永久存储经由网络103从主机101所接受(接收到)的打印作业。
读取单元110是光学读取纸质原稿的扫描器。读取单元110包括原稿照明灯和扫描镜,并且光学扫描放置在玻璃板上的原稿。通过扫描镜和反射镜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至透镜。将穿过透镜的光引导至固态图像传感器。通过固态图像传感器将引导至固态图像传感器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识别为图像信号。固态图像传感器的例子包括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方法或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方法的图像传感器。
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通过诸如复制、PDL和FAX等的打印作业的处理,生成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后述的图像形成单元112。注意,页面描述语言是描述用于控制页式打印机的指示所使用的语言。页面描述语言的代表性例子有PostScript(PS)和打印机控制语言(PCL)。在接收到打印作业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通过根据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属性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而生成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以将所接收到的打印作业中所包括的图像数据逐页转换成光栅数据。
图像形成单元112是基于光栅数据,即,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发送的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来在薄片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机引擎。图像形成单元112通过基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通过光栅图像处理器(RIP)的处理所生成的光栅数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来输出打印物。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12是使用电子照相技术来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引擎,但是可选地,图像形成单元112可以是使用诸如喷墨方法等的其他方法来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引擎。
操作单元113是用于例如操作和设置打印设备所使用的用户界面(UI)。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13是利用液晶显示器(LCD)触摸面板方法的UI。
薄片进给单元114包括容纳打印系统100所使用的薄片的多个盒或者匣。进给薄片时要使用的薄片进给单元根据打印作业的薄片属性、以及打印系统100本身的设置或状态而改变,并且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确定使用哪一个单元。将从薄片进给单元114进给的薄片输送至图像形成单元112,并且在这些薄片上打印图像。结果,生成打印物。
排出单元115是用于将利用图像形成单元112在其上形成(打印)了图像的薄片(打印物)排出至打印系统100外部的整理器。排出单元115包括作为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多个堆叠托盘。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如下执行排出控制。在根据打印作业的属性确定薄片的排出目的地之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指示排出单元115将薄片排出至所确定的排出目的地。应该注意,代替整理器,排出单元115可以是诸如堆叠器等的其他排出设备。
对齐单元116是排出单元115的子系统,并且对堆叠在排出单元115中包括的堆叠托盘上的多个薄片进行对齐处理。对齐单元116包括多个对齐构件。如后所述,每一对齐构件都由一对构件构成,并且通过利用这对构件将已堆叠薄片的与输送方向平行的侧面(两个侧面)保持在其间而与该侧面接触,来使得堆叠在相应堆叠托盘上的多个薄片对齐。这样,每一对齐构件以多个已堆叠薄片的边缘排列整齐的方式使其整束对齐。
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确认先前排出的薄片(第二薄片)是否仍放置在被指定作为要处理的打印作业所指定的薄片(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排出单元115中的堆叠托盘上。如果薄片仍放置在所指定的堆叠托盘上,则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所指定的薄片的宽度(与输送方向垂直的主扫描宽度)与已堆叠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当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为要处理的打印作业所指定的薄片的宽度与已堆叠薄片的宽度不一致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排出单元115的多个堆叠托盘中的、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托盘的另一堆叠托盘。此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行控制以将薄片堆叠在该另一堆叠托盘上,并且使对齐单元116执行对齐处理。
下面参考图2更详细地说明打印系统100的结构。如上所述,打印系统100包括打印设备200、以及与打印设备200连接的排出单元115和薄片进给单元205。打印设备200包括图1所示的存储单元109、读取单元110、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图像形成单元112和操作单元113。
设置在打印设备200内部的薄片进给单元201~204(薄片进给单元A~D)和设置在打印设备200外部的薄片进给单元205(薄片进给单元E),均对应于薄片进给单元114(图1)。在本实施例中,薄片进给单元201~204由多个薄片盒组成,并且薄片进给单元205由薄片匣组成。排出单元115设置有作为在其上堆叠排出的薄片的多个堆叠托盘的堆叠单元206~208(堆叠单元A~C)。薄片输送路径209表示在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开始了打印控制之后,从薄片进给单元201~205中的一个进给薄片、并且使薄片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12到达排出单元115(堆叠单元206~208中的一个)处的路径。
排出单元115的结构
图3示出从与薄片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观看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如上所述,排出单元115包括三个堆叠单元(堆叠托盘),即,堆叠单元206~208(堆叠单元A~C)。堆叠单元206~208分别包括对齐单元301~303(对齐单元A~C)。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排出单元115包括堆叠单元206~208作为三个堆叠托盘,但是排出单元115中包括的堆叠托盘的数量不局限于三个,只要排出单元115包括一个以上的堆叠托盘即可。可选地,堆叠单元206~208可以是堆叠器。
作为如上所述的整理器的排出单元115,依次接收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12从打印设备200排出的薄片。排出单元115通过对所接收到的多个薄片进行各种后处理,例如使用对齐单元301~303对所接收到的薄片进行的对齐处理、用于使用订书机装订所接收到的薄片的装订处理和用于在所接收到的薄片上打孔的打孔处理,来生成打印物。
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行用于将薄片排出至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托盘上、或者排出至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根据其自己的判断所确定的堆叠托盘上的排出控制。在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开始打印控制之后,通过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的排出控制,将从薄片进给单元201~205中的一个所进给的、并且在其上图像形成单元112进行了打印的薄片排出至堆叠单元206~208中的一个上。
分别与这多个堆叠单元206~208相对应地设置对齐单元301~303,并且对齐单元301~303相当于各自通过与输送方向平行的堆叠薄片的侧面接触使得堆叠在相应堆叠单元上的薄片对齐的多个对齐构件。如上所述,每一对齐构件均由一对构件构成。对齐单元301~303对应于对齐单元116(图1)。
图4示出在与薄片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如图4所示,每一对齐单元(对齐构件)301~303均由一对构件构成。图4示出排出多个薄片、并且将其作为打印物401堆叠在堆叠单元206上的例子。
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在排出薄片之前,对齐单元301的两个构件在与薄片的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它们之间的间隔大于薄片的宽度。此外,在排出薄片之后,对齐单元301的两个构件向薄片的中心移动(从而使得它们之间在与薄片的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缩小),并且与这多个堆叠的薄片的两个侧面接触,结果,使得这多个堆叠薄片的两端排列整齐。以上述方式,对齐单元301执行用于使得堆叠在堆叠单元206上的多个薄片对齐的对齐处理。
同时,分别与没有堆叠薄片的堆叠单元207和208相对应地设置的对齐单元302和303,在它们各自的初始位置处等待,直到经由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的排出控制将薄片排出至相应的堆叠单元207和208上为止。
与图4一样,图5示出在与薄片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在图5中,多个薄片被作为打印物401排出并堆叠在堆叠单元206上。对齐单元301已对打印物401进行了对齐处理。此外,比组成打印物401的薄片宽度小的多个薄片,被作为打印物501排出并且堆叠在打印物401上。
假定对齐单元301对堆叠在打印物401上的打印物501进行对齐处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得对齐单元301的两个构件的底面与堆叠的打印物401接触。当对齐单元301的两个构件在这种状态下在薄片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时,这两个构件相对已堆叠的打印物401滑动。这样可能导致使打印物401上的调色剂磨掉,并且磨掉的调色剂附着至对齐单元301、然后附着至打印物401的空白部分。这样可能导致打印物401的图像质量降低。
基于上述考虑,在作为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在本例子中,堆叠单元206)上已堆叠了薄片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对薄片进行排出控制和对齐处理。类似于图4和5,图6示出在与薄片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观看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排出单元115。在图6中,多个薄片被作为打印物401排出并且堆叠在堆叠单元206上。对齐单元301已对打印物401进行了对齐处理。假定指定堆叠单元206作为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当打印物401(第二薄片)已堆叠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206上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这些打印物401的宽度与要新排出的薄片(第一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如果这些薄片的宽度不一致,则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单元206的堆叠单元207或208。在图6的情况下,当要新排出的薄片(打印物601)的宽度小于已堆叠的打印物401的宽度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从堆叠单元206改变成堆叠单元207。
一旦将打印物601排出并堆叠在堆叠单元207上,排出单元115使用与堆叠单元207相对应地设置的对齐单元302,对堆叠的打印物601进行对齐处理。当要新排出比所指定的堆叠单元206上已堆叠的多个薄片宽度小的薄片时,将排出目的地改变成另一堆叠单元,并且对该另一堆叠单元上所堆叠的薄片进行对齐处理。这样可以防止对新堆叠的薄片进行的对齐处理所导致的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降低。此外,在基于与薄片宽度有关的判断的结果、将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另一排出目的地时,不中断对薄片的堆叠和对齐处理,因此薄片处理的生产率不会降低。
图6示出将用于要对其进行对齐处理的多个薄片的排出目的地从堆叠单元206改变成堆叠单元207的例子。在改变用于多个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时,对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来说,适当选择可以执行使用对齐构件的对齐处理的多个堆叠单元中任一个就足够了。例如,将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其上当前没有堆叠薄片或者其上当前堆叠了与要排出的薄片宽度相同的薄片的设置有对齐单元的堆叠单元中的一个堆叠单元,确定作为排出目的地,这就足够了。也就是说,进行控制,以使得不将其上堆叠了与要排出的薄片宽度不同的薄片的堆叠单元确定作为排出目的地,即使该堆叠单元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也足够了。当将与已堆叠薄片宽度相同的薄片新堆叠在已堆叠薄片上时,在对新堆叠的薄片进行对齐处理期间,对齐单元(对齐构件)与已堆叠薄片的正面不接触,因而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不会降低。
打印系统100的薄片处理的过程
下面参考图7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所执行的薄片处理的过程。应当注意,在打印系统100中,通过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09中的程序读取进RAM108中、并且执行所读取的程序,来实现图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处理。
首先,在S701,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执行用于接受打印作业的接受处理,并且基于所接受的打印作业开始处理。打印作业的例子包括从主机101发送的打印作业、在打印系统100中执行的复印作业和经由网络103(电话线等)从外部设备发送的FAX作业。打印作业的另一例子是用于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13的指示打印存储在存储单元109中的数据的存储数据作业。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存储单元109中对所接受(接收到)的打印作业临时假脱机。
接着,在S702,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通过分析所接受的打印作业,获取所接受的打印作业的类型和打印设置(特别地,示出所指定的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排出目的地指定信息)。当所接受的打印作业没有具体指定排出目的地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可以根据其本身的判断,选择要用作排出目的地的堆叠单元(堆叠托盘),从而生成排出目的地指定信息。例如,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可以选择打印系统100预先指定的堆叠单元作为排出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在稍后说明的S704,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对于该预先指定的堆叠单元执行判断处理。
在接着S702的S703,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对所接受的打印作业所包括的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获取对其进行了RIP处理的光栅数据。然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入S704的处理。
在S704,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基于在S702所获取的排出目的地指定信息,判断是否可以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执行对齐处理。更具体地,如上所述,当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没有堆叠薄片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为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可以执行对齐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已堆叠了薄片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已堆叠薄片的宽度与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可以通过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示出在各堆叠单元上是否已堆叠了薄片的信息和示出已堆叠薄片的宽度的信息提前存储在存储单元109中。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可以在此后通过参考存储单元109中所存储的这些信息,来识别在各薄片堆叠单元上是否堆叠了薄片、以及已堆叠薄片的宽度。
当已堆叠薄片的宽度与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一致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704判断为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可以执行对齐处理,并且进入S705的处理。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705,将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确定作为排出目的地,并且进入S708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已堆叠薄片的宽度与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不一致,则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704判断为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不能执行对齐处理,并且进入S706的处理。在S706,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是否可以在不同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另一堆叠托盘处执行对齐处理。更具体地,如上所述,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从设置有对齐单元(对齐机构)的、并且在其处可以执行对齐处理的多个堆叠单元中,选择不同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另一堆叠单元作为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例如,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不能改变排出目的地:在除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以外的所有堆叠单元上都已堆叠了薄片;这些已堆叠薄片的宽度没有一个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薄片的宽度一致。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为在其他堆叠托盘处不能执行对齐处理,并且返回至S704的处理。当不满足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为可以在另一堆叠托盘处执行对齐处理,并且进入S707的处理。当从S706的处理返回至S704的处理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可以经由操作单元113通知用户取走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指示,而不开始打印。
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707将在S706所选择的堆叠单元确定作为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并且进入S708的处理。
在从S705或S707的处理进入S708的处理之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与打印作业相对应的光栅数据传送给图像形成单元112,并且在S708,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2基于光栅数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最后,在S709,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使得图像形成单元112将在其上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输送至排出单元115。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还指示排出单元115将从图像形成单元112输送的薄片排出至与所确定的排出目的地相对应的堆叠单元上,并且作为后处理,对排出并堆叠的薄片进行对齐处理。然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基于打印作业结束打印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打印系统100包括各自设置有用于对薄片进行对齐处理的对齐构件的多个堆叠单元(堆叠托盘)。在排出薄片时,当在作为用于要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所指定的堆叠托盘上已堆叠有薄片时,打印系统100判断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与已堆叠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当薄片的宽度不一致时,打印系统100将用于要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这多个堆叠托盘中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托盘的另一堆叠托盘。然后,打印系统100将薄片堆叠在改变后的排出目的地上,并且执行对齐处理。
本实施例可以防止对新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所进行的对齐处理所导致的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降低。此外,由于在无需中断薄片处理的情况下改变薄片排出目的地之后执行薄片的堆叠和对齐处理,因而薄片处理的生产率不会降低。
当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小于已堆叠在指定作为用于要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宽度时,上述第一实施例尤其具有优点。特别地,这是因为,当在将宽度小的薄片堆叠在宽度大的已堆叠薄片上之后执行对齐处理时,在对齐处理期间,对齐构件与已堆叠薄片接触。
相反,当在将宽度大的薄片堆叠在宽度小的已堆叠薄片上之后执行对齐处理时,在对齐处理期间,对齐构件与已堆叠薄片不接触。然而,同样,在该情况下,当对已堆叠薄片进行了对齐处理时,存在已堆叠薄片的对齐状态由于对新堆叠的薄片所进行的对齐处理而变差的可能性。例如,存在下面的可能性:由于对齐构件与新堆叠薄片的端面的接触和分离所引起的抖动,使得已堆叠薄片的端面发生移位。在这种情况下,以如上述第一实施例那样来改变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防止已堆叠薄片的对齐状态变差。
第二实施例
现参考图8和9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应该注意,在可能时,通过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部分的说明来简化下面的说明。
通常,打印作业中用于薄片的指定排出目的地的设置,反映打印作业的创建者(用户)的某种意图。因此,存在下面的情况:不希望将打印作业所指定的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自动改变成打印系统100中的其他排出目的地。在这些情况下,希望用户预先确认是否可以将打印作业所指定的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其他排出目的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要新排出的薄片的宽度与作为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堆叠的薄片的宽度不一致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从用户接受对于是否将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堆叠单元的选择。经由操作单元113接受该选择。此外,当用户做出了意为将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堆叠单元的选择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行控制以将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堆叠单元,将薄片堆叠在该不同堆叠单元上,并且如第一实施例那样执行对齐处理。另一方面,当用户做出了意为不将用于要新排出的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堆叠单元的选择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行控制以保持排出目的地不变,将薄片堆叠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并且执行对齐处理。
首先参考图8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单元113的结构和对操作单元113的用户操作。操作单元113包括显示单元801、输入键802、开始键803、停止键804和复位键805。在图8中,显示单元801显示警告消息806、OK按钮807和等待按钮808。在稍后所述的图9的S907,将图8所示的警告消息806显示在显示单元801上。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该警告消息806提示用户选择是否将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堆叠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开始键803、停止键804和复位键805均由硬键构成。
作为装配有触摸面板的LCD的显示单元801,是用于例如操作并设置打印系统100所使用的UI。输入键802包括用于输入数值的数字键和用于删除输入的清除键等。开始键803是用于发出开始打印操作的指示所使用的UI。停止键804是用于发出中断打印操作的指示所使用的UI。复位键805是用于发出将输入值和设置值复位成默认值的指示所使用的UI。
打印系统100的薄片处理的过程
下面参考图9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所执行的薄片处理的过程。应该注意,通过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09中的程序读取进RAM108中、并且执行所读取的程序,来在打印系统100中实现图9的流程图的步骤的处理。
首先,S901~S906与S701~S706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从S904的处理进入S906的处理。当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906判断为可以在不同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另一堆叠托盘处执行对齐处理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入S907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906判断为不能在不同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另一堆叠托盘处执行对齐处理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返回至S904的处理。在返回至S904的处理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可以经由操作单元113向用户通知用于取走堆叠在该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指示,而不开始打印。
在S907,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操作单元113上显示与针对排出目的地的选择有关的报告(警告消息806)。这样,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经由操作单元113提示打印系统100的用户选择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在S907,使用警告消息806提示用户选择是将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在S906所确定可以执行对齐处理的不同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另一堆叠单元,还是保持排出目的地不变且将薄片排出至所指定的堆叠单元。
接着,如果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908判断为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13做出了意为将排出目的地改变成另一堆叠单元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按下了OK按钮807),则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入S909的处理。如S707一样,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909将在S906所选择的堆叠单元确定作为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并且进入S9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908判断为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13做出了意为保持排出目的地不变且将薄片排出至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按下了等待按钮808),则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进入S910的处理。在S910,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再次判断是否可以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执行对齐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取走了已堆叠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的薄片,否则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为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不能执行对齐处理,并且中断打印作业的执行。另一方面,在取走了堆叠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的薄片时,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判断为可以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处执行对齐处理,并且进入S911的处理。
在S911,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重新启动打印作业的执行,并且如S705或S905一样,直接将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确定作为排出目的地。
在从S905、S909或S911的处理进入S912的处理之后,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在S912和S913分别执行与S708和S709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本实施例说明了下面的例子:在操作单元113上显示警告消息806,以在S907提示用户选择排出目的地。不仅可以经由操作单元113,而且还可以经由用户操作的主机101(外部设备)来接受用户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S907,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询问发送该打印作业的主机101,是否将用于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不同堆叠单元。此时,对于主机101中的打印机驱动程序104来说,响应于来自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的询问,在主机101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与警告消息806类似的消息就足够了。对于主机101来说,向打印系统100发送用于示出经由显示单元所接受的用户选择的响应就足够了。打印系统100中的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根据该响应的结果,接受用户的选择。上述方法还允许打印作业处理单元111接受用户的选择,并且根据用户的意图执行排出控制。
如第一实施例一样,本实施例可以防止对新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所进行的对齐处理所导致的已堆叠薄片的图像质量降低。此外,由于在无需中断薄片处理的情况下改变了薄片排出目的地之后执行用于薄片的堆叠和对齐处理,因而薄片处理的生产率不会降低。本实施例还允许执行反映用户的意图的排出控制。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例子中,如果已堆叠在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宽度与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不一致,则进行是否可以在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托盘的另一堆叠托盘处执行对齐处理的判断。可选地,如果已堆叠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的薄片的宽度小于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则可以允许将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堆叠在所指定的堆叠单元上。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例子中,进行是否可以在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托盘的另一堆叠托盘处执行对齐处理的判断,并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不改变排出目的地:在除所指定的堆叠托盘以外的所有堆叠托盘上都已堆叠了薄片;这些堆叠薄片的宽度都与打印作业所指定的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当已堆叠在不同于所指定的堆叠托盘的另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宽度,小于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的宽度时,可以允许将基于打印作业要排出的薄片堆叠在该另一堆叠托盘上。这使得更加容易地在无需中断薄片处理的情况下对薄片执行对齐处理,从而保持薄片的图像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例子中,在执行打印作业时,执行图7和9所示的处理。可以对于打印作业所包括的每一页,都执行这些处理。这样,可以在打印作业由多页构成、并且首先堆叠的打印页的薄片比接着堆叠的打印页的薄片宽度大的情况下,抑制薄片的图像质量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例子中,基于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宽度和要打印的薄片的宽度之间的差异,控制是否改变堆叠托盘。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可选地,可以基于示出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大小的信息和示出要打印的薄片的大小的信息,控制是否改变堆叠托盘。例如,在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打印薄片的大小和要打印的薄片的大小都是A4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得保持堆叠托盘不变、并且将要打印的薄片堆叠在已堆叠了A4薄片的堆叠托盘上。另一方面,在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打印薄片的大小是A4R、而要打印的薄片的大小是A4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以改变堆叠托盘。另外,在已堆叠在堆叠托盘上的打印薄片的大小是A4、而要打印的薄片的大小是A5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以改变堆叠托盘。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诸如CPU或MPU等的装置)、以及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方面,其中,通过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所述方法的步骤。为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为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参考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薄片处理设备,其包括:
用于堆叠薄片的第一堆叠托盘和至少第二堆叠托盘;
对齐部件,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对齐构件,其中,所述对齐构件被配置成通过与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侧面接触来使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
判断部件,其被配置成在被确定作为用于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已堆叠了第二薄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以及
控制部件,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不将所述第一薄片排出至所述第一堆叠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将所述第一薄片堆叠在所述第二堆叠托盘上,并且使用设置在所述第二堆叠托盘上的对齐构件使所述第一薄片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判断部件判断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以及
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以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堆叠托盘是没有堆叠薄片的堆叠托盘、或者堆叠了与所述第一薄片宽度相同的薄片的堆叠托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薄片处理设备还包括:
选择部件,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从用户接受对于是否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的选择,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用于:
在用户经由所述选择部件做出了表示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的选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以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以及
在用户经由所述选择部件做出了表示不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的选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从而使得不改变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薄片处理设备被配置成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选择部件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关于是否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的询问,接收返回的指示,并且基于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选择来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薄片处理设备还包括:
接受部件,用于接受打印作业,其中,
在能够基于所述接受部件所接受的打印作业确定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件针对所述打印作业所指定的堆叠托盘执行判断处理,以及
在不能基于所述接受部件所接受的打印作业确定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件针对在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中预先指定的堆叠托盘执行判断处理。
9.一种薄片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薄片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堆叠薄片的第一堆叠托盘和第二堆叠托盘;以及包括对齐构件的对齐部件,其中,所述对齐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并且通过与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的侧面接触来使堆叠在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的薄片对齐,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被确定作为用于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的所述第一堆叠托盘上已堆叠了第二薄片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是否一致;以及
在判断为所述第一薄片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薄片的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薄片处理设备进行控制,以不将所述第一薄片排出至所述第一堆叠托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对所述薄片处理设备进行控制的步骤中,控制所述薄片处理设备,以将用于所述第一薄片的排出目的地改变成所述第二堆叠托盘。
CN201310538067.6A 2012-11-05 2013-11-04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802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3849A JP6077829B2 (ja) 2012-11-05 2012-11-05 シート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43849 2012-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2500A true CN103802500A (zh) 2014-05-21
CN103802500B CN103802500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447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8067.6A Active CN103802500B (zh) 2012-11-05 2013-11-04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5879B2 (zh)
EP (1) EP2727866B1 (zh)
JP (1) JP6077829B2 (zh)
KR (1) KR101634563B1 (zh)
CN (1) CN1038025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1394A2 (de) * 2015-06-29 2017-01-05 Koenig & Bauer Ag Auslageein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r auslageeinrichtungen
JP7372722B2 (ja) 2019-09-30 2023-11-0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排出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22074449A (ja) * 2020-11-04 2022-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排紙装置、排紙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428A (zh) * 1998-02-11 2001-07-25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纸页对齐装置
CN1480341A (zh) * 2002-05-17 2004-03-10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堆积对齐装置、纸张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16126A (zh) * 2006-02-09 2007-08-15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给送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01024345A (zh) * 2006-02-20 200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纸张容纳盒和使用该盒的打印机装置
JP2008162753A (ja) * 2006-12-28 2008-07-17 Canon Inc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4851A (ja) * 2010-03-24 2011-10-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9957B2 (ja) * 2001-10-18 2007-07-04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排紙収納装置
JP2003274065A (ja) * 2002-03-18 2003-09-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3325A (ja) * 2005-01-17 2006-07-27 Kyocera Mita Corp 用紙排出機構
JP2007099463A (ja) * 2005-10-05 2007-04-19 Canon Finetech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レイ装置
JP2007276956A (ja) * 2006-04-07 2007-10-25 Komori Corp シート状物異常排出検出装置
JP4593515B2 (ja) 2006-05-01 2010-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状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267045B2 (ja) * 2006-09-06 2009-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4267044B2 (ja) * 2006-09-06 2009-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19779B2 (ja) * 2008-12-18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44586B2 (ja) * 2009-03-19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18704B2 (ja) * 2010-08-25 2014-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428A (zh) * 1998-02-11 2001-07-25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纸页对齐装置
CN1480341A (zh) * 2002-05-17 2004-03-10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堆积对齐装置、纸张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16126A (zh) * 2006-02-09 2007-08-15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给送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01024345A (zh) * 2006-02-20 200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纸张容纳盒和使用该盒的打印机装置
JP2008162753A (ja) * 2006-12-28 2008-07-17 Canon Inc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4851A (ja) * 2010-03-24 2011-10-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34563B1 (ko) 2016-06-29
CN103802500B (zh) 2016-08-17
EP2727866A3 (en) 2014-08-06
US20140125006A1 (en) 2014-05-08
EP2727866B1 (en) 2019-07-03
EP2727866A2 (en) 2014-05-07
KR20140058359A (ko) 2014-05-14
US10315879B2 (en) 2019-06-11
JP2014091620A (ja) 2014-05-19
JP6077829B2 (ja)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4889B1 (en) Print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290493A (zh)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US937306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receiving print jobs including a command to process subsequent print job
JP637674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87772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22354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417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02500A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06261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job setting method
KR101462718B1 (ko) 인쇄 장치, 인쇄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US916249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heet feeding from a grouped plurality of sheet feeding units
CN105100529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72029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a copy process
JP2007074370A (ja) リモートコピーシステム
JP61650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4553377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4960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image forming program
JP2014108876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925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61339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61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56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306084A (ja) 印字装置
JP20120029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1158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