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5222A -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5222A
CN103765222A CN201280039373.9A CN201280039373A CN103765222A CN 103765222 A CN103765222 A CN 103765222A CN 201280039373 A CN201280039373 A CN 201280039373A CN 103765222 A CN103765222 A CN 103765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sample
liquid level
bad
attr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3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5222B (zh
Inventor
西田正治
为实秀人
山崎功夫
神原久美子
三村智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65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5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1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alignment of the transfer de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22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measuring physical variables, other than linear dimensions, pressure or weight, dependent on the level to be measured, e.g. by difference of heat transfer of steam or water
    • G01F23/26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measuring physical variables, other than linear dimensions, pressure or weight, dependent on the level to be measured, e.g. by difference of heat transfer of steam or water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capacity or inductance of capacitors or inductors arising from the presence of liq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in the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G01F23/263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measuring physical variables, other than linear dimensions, pressure or weight, dependent on the level to be measured, e.g. by difference of heat transfer of steam or water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capacity or inductance of capacitors or inductors arising from the presence of liq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in the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f capaci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7/00Measuring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a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mechanical or fluid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2035/00891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the operator
    • G01N2035/009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the operator alarms, e.g. audi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6Control of the volume dispensed or introduced
    • G01N2035/1018Detecting inhomogeneities, e.g. foam, bubbles, clo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2035/1025Fluid level sen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在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试样分注单元(9);液面传感器,其检测试样容器(8)内的试样的液面;运算部(5),其根据连续的二次的吸引动作中的第一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h0)及试样吸引量(V1)来运算该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h1);存储部(7),其存储由运算部(5)运算出的液面高度(h1);以及判定部(18),其将第一吸引动作后续的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h2)与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h1)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液面高度(h1,h2)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d)来判定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由此,能够判别试样分注单元的吸引动作是否适当地执行。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的吸引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判定其试样吸引动作不良的有无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分析患者的血液、尿等的活体试样的成分的临床检查通常为如下方式:将试样和试剂的反应液的颜色的变化作为吸光度变化来进行测定,并且进行目标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使用于这样的临床检查的是自动分析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如下功能:在试样分注动作中利用使用了静电电容的液面传感器来检测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液面位置并执行试样的吸引动作(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83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在临床检查中,针对检查结果的妥当性的证明的要求逐渐增强,直至检查工序的自动化普及的现在,正在要求核对用于检查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各部分的动作是否正确地执行。
然而,提供给医院等的临床检查的血液等的活体试样、成为其来源的患者各种各样。例如,根据试样的种类或者成为其来源的患者,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液面状态也各种各样,既有液面露出的,也有液面被层叠的气泡覆盖的。另外,层叠在液面上的气泡的厚度也不一样。
在利用静电电容式的液面传感器检测试样的液面的情况下,将液面上的气泡作为液面进行检测的结果,可能吸引不是试样的液体部分的气泡部分,或者在试样的吸引量上产生差别。在试样的吸引动作中,要求分注的试样的质以及量的双方适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判别试样分注单元的吸引动作是否适当地执行的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试样分注单元;液面传感器,其检测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液面;运算单元,其根据连续的二次吸引动作中的第一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及试样吸引量来运算该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存储单元,其存储由上述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液面高度;以及动作不良判定机构,其将上述第一吸引动作后续的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与上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液面高度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判定上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判别试样分注单元的吸引动作是否适当地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构成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包括动作不良判定机构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的、控制装置所进行的分析装置的试样吸引动作的控制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一例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二例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三例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四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五例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六例的图。
图9是表示将同一试样作为对象进行吸引量不同的三种吸引动作的情况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通知由动作不良判定机构判定为有动作不良的主旨的通知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构成例的概略图。
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是对提供给临床检查的活体试样的特定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的装置,并且是能够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的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执行试样的分析处理的分析装置2和控制该分析装置2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分析装置2和制御装置1经由接口3连接。
控制装置1具备:用于进行输入操作的输入部4;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部5;控制分析装置2的动作的控制部6;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部7;执行后述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的判定部18;以及显示各种数据、后述的报警等的显示部19。
分析装置2具备:试样容器8;对该试样容器8的试样进行分注的试样分注单元9;收放多个试剂瓶12的试剂盘13;对试剂瓶12的试剂进行分注的试剂分注单元14;混合试样和试剂的反应容器10;保持用于浸渍该反应容器10的水的恒温槽17;搅拌反应容器10内的试样及试剂的搅拌机构16;以及测定反应容器10内的试样及试剂的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测光单元11。
试样分注单元9具备:样本探测器24;试样分注注射器21,其将试样容器8内的试样吸入至该样本探测器24,或者将吸入至样本探测器24的试样向反应容器10排出;以及液面检测单元23,其具有检测试样容器8内的试样液面的液面传感器(未图示)。作为液面传感器,能够使用例如检测样本探测器24与试样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一般的静电电容式的传感器。另外,在样本探测器24与试样分注注射器21之间,设置有测定试样分注单元9的试样吸引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2。
分析装置2的动作经由接口3由控制装置1的控制部6进行控制。对分析装置2的试样测定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首先驱动具备液面检测单元23的试样分注单元9,从而将所需量的试样从试样容器8吸入至样本探测器24内。并且,将吸入至样本探测器24内的试样向反应容器10排出。同样,控制装置1驱动试剂分注单元14,从而将所需量的试剂从试剂瓶12吸入至试剂分注单元14的探测器15内,并向反应容器10排出。接下来,控制装置1驱动搅拌机构16来将反应容器10内的试样与试剂一起搅拌之后,利用测定单元11来测定反应容器10内的液体、即试样以及试剂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利用运算部5将从测光单元11输入的数据换算为测定结果。所获取的测定结果存储于存储部7,并且也能够根据需要使其显示于显示部19。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但也存在如下情况:在控制装置1连接打印机、记录单元等的输出装置,并通过输出装置将各种数据适当地输出至纸或者存储介质。
图2是表示包括了判定部18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的、控制装置1所进行的分析装置2的试样吸引动作的控制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图2的流程图中,表示对于一个同一试样测定两个项目的情况的顺序,包括第一项目的测定所涉及的第一吸引动作和第二项目的测定所涉及的第二吸引动作的执行顺序。
<步骤1至步骤3>
开始图2的顺序,控制装置1首先伴随第一项目的测定来驱动试样分注单元9,使样本探测器24进入试样容器8内并下降(步骤1),使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开口部)与试样容器8内的试样的液面接触(步骤2)。如果根据来自液面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识别了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已与试样的液面接触,则控制装置1将基于液面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对试样分注单元9的动作指令值来识别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0存储在存储部7(步骤3)。
<步骤4至步骤6>
另外,如果根据来自液面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识别了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已与试样的液面接触,则控制装置1使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停止(步骤4)。此时,从识别液面检测直至指示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停止,以及从指示下降停止直至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实际停止,分别存在微小的响应延迟,所以样本探测器24从有下降动作的停止指令之后,仅下降微小的距离(参照后面的图3等的“样本探测器停止距离”)。
接着,控制装置1使试样分注单元9执行试样的第一吸引动作(吸引量=V1),并且输入来自压力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来计测第一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p1(参照后面的图9)(步骤5),将计测到的压力变化量p1存储在存储部7(步骤6)。第一吸引动作的试样的吸引量V1是伴随第一项目的测定而预先设定的值,若根据设定来指示试样分注注射器21的动作,则停止试样分注注射器21的动作来结束第一吸引动作。
<步骤7>
该步骤是上述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中的一个,是判定在第一吸引动作的结束时是否有试样的液面(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与试样的液面接触的情况是否基于来自液面传感器的信号被识别)的步骤。在本步骤中,在样本探测器24远离试样液面而判定为“无液面”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一吸引动作不适当,并移至步骤21产生报警来结束本图的步骤。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有液面”的情况下,移至后续的步骤8。
此外,作为达到在本步骤中识别为“无液面”的现象,存在如下的情况:例如在步骤3的执行时,在试样液面的上部有气泡层而不是实际的液面且气泡层的表面在步骤3中作为液面被检测,并且,在第一吸引动作中吸引气泡的结果,或者在第一吸引动作中气泡绽开而使气泡层消失或者使厚度大幅减小的结果,在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未检测出液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一吸引动作中不能吸引所需量的试样,所以例如图10所例示那样,在显示部19的显示画面20显示“试样起泡”或者“吸引动作未正常进行”等的报警31。其中,因为报警是通知操作者吸引动作未正常进行或者其理由,所以除了这样的文字显示的警告以外,也能够应用声音、警告音、警告灯等。
<步骤8至步骤9>
在步骤7中判定为“有液面”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利用运算部5算出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1,并且将算出的液面的高度h1存储在存储部7(步骤8),并驱动试样分注单元9来将在第一吸引动作中所吸入的样本探测器24的试样向反应容器10排出(步骤9)。
步骤8中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1的算出例如使用下面的(数学式1)。
h1=h0-(V1/S)  (数学式1)
此处,h0为从存储部7读出的第一吸引动作开始前的试样的液面高度h0(检测值),S为试样容器8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V1为第一吸引动作中的试样的吸引量(设定值)。
<步骤10至步骤12>
接下来,移至第二项目的试样吸引动作(第二吸引动作)的准备,但步骤10至步骤12与伴随第一吸引动作的步骤1至步骤3对应。即,控制装置1使样本探测器24进入试样容器8内并下降(步骤10),使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与试样容器8内的试样的液面接触(步骤11),将识别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2存储在存储部7(步骤12)。
<步骤13>
该步骤13也是上述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中的一个。在本步骤中,利用判定部18,在第二吸引动作开始之前,比较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1与第二吸引动作开始前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2,并判定高度h2是否没有从高度h1产生变化。具体而言,是判定液面高度h1、h2的差是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d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是否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2)所表示的条件。
|h1-h2|<d  (数学式2)
此处,阈值d例如能够采用由在液面传感器所固有的检测误差与试样分注单元9的动作误差之和而决定的允许误差。
在液面高度h1、h2之间存在阈值d以上的差而不满足本步骤的判定的情况下,由于试样液面上的气泡层的存在等,判定为在第一吸引动作存在动作不良而未能正常地吸引试样,并移至步骤21,发出如图10那样的报警,结束本图的步骤。另一方面,在液面高度h1、h2的差比阈值d小且满足本步骤的判定的情况下,移至后续的步骤14。
此外,作为达到不满足本步骤的状态的现象,考虑有如下情况:例如在第一吸引动作结束以后,试样液面上的气泡绽开而使气泡层消失或者使厚度大幅减少;在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试样液面上的试样液面方向的气泡分布存在偏斜且气泡层的表面在本步骤结束之前变化为平坦等。前者的情况为h1>h2,但后者的情况也有成为h1<h2的情况。这样,能够基于液面高度h1、h2中哪个大的信息,分析达到不满足步骤13的判定的状态的现象,因此,例如,也能够将判定为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h1大时在第二吸引动作有动作不良、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h2大时在第二吸引动作有动作不良等,根据h1、h2的大小关系在第一以及第二吸引动作的哪个有动作不良,或者考虑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怎样的不良原因等这样的附加信息利用报警31一并通知或者存储在存储部7。
<步骤14至步骤16>
后续的步骤14至步骤16与伴随第一吸引动作的步骤4至步骤6对应。即,控制装置1使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停止(步骤14),使试样分注单元9执行试样的第二吸引动作(吸引量=V2),并且输入来自压力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来计测第二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p2(参照后面的图9等)(步骤15),将计测到的压力变化量p2存储在存储部7(步骤16)。第二吸引动作的试样的吸引量V2是伴随第二项目的测定而预先设定的值。
<步骤17>
该步骤17与第一吸引动作后的上述步骤7对应。即,本步骤也是上述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中的一个,是判定第二吸引动作的结束时是否有试样的液面(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与试样的液面接触的情况是否基于来自液面传感器的信号被识别)的步骤。在本步骤中,在样本探测器24远离试样液面而判定为“无液面”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二吸引动作不适当,移至步骤21并产生如图10那样的报警来结束本图的顺序。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有液面”的情况下,移至后续的步骤18。
此外,作为达到在本步骤中被识别为“无液面”的现象,存在如下的情况,即,例如在步骤12的执行时,也在试样液面的上部残存气泡层而不是实际的液面且气泡层的表面在步骤17中作为液面被检测,并且,在第二吸引动作中吸引气泡的结果,或者在第二吸引动作中气泡绽开而使气泡层消失或者使厚度大幅减少的结果,在第二吸引动作结束时未检测出液面。
<步骤18>
该步骤18与第一吸引动作后的上述步骤8对应。即,控制装置1利用运算部5算出第二吸引动作结束时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3,并且将算出的液面的高度h3存储在存储部7。
本步骤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3的算出例如使用下面的(数学式3)。
h3=h2-(V2/S)  (数学式3)
此处,h2为从存储部7读出的第二吸引动作开始前的试样的液面高度h2(检测值),S为试样容器8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V2为第二吸引动作中的试样的吸引量(设定值)。
<步骤19>
该步骤19是上述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中的一个。本步骤是比较第一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p1与第二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p2来判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要以上的差,具体而言,判定压力变化量p1、p2的差是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p0小,即是否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4)表示的条件。
|p1-p2|<p0  (数学式4)
此处,阈值p0例如能够采用由试样分注注射器21的动作误差等决定的允许误差。
在压力变化量p1、p2之间有阈值p0以上的差且不满足本步骤的判定的情况下,由于试样液面上的气泡层的存在等,判定为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不良而未能正常地吸引试样,并移至步骤21发出如图10那样的报警来结束本图的步骤。另一方面,在压力变化量p1、p2的差比阈值p0小并满足本步骤的判定的情况下,移至后续的步骤20。
此外,作为达到不满足本步骤的状态的现象,考虑有如下情况:例如第一吸引动作结束以后,试样液面上的气泡绽开而使气泡层消失或者使厚度大幅减少的情况;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试样液面上的试样液面方向的气泡的分布存在偏斜且气泡层的表面在本步骤结束之前变化为平坦等。前者的情况下为h1>h2,但后者的情况也有成为h1<h2的情况。这样,能够通过液面高度h1、h2的哪个大的信息,分析达到不满足步骤13的判定的状态的现象,所以根据h1、h2的大小关系确定出的该现象作为第一吸引动作的不良原因的附加信息与警告一起通知(例如在显示部19显示)或者存储在存储部7。
此处,使用图9对步骤19的判定原理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将同一试样作为对象进行吸引量不同的三种吸引动作(2.0μL、3.0μL、4.0μL)的情况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压力在时间0开始吸引之后直至吸引动作结束的期间产生变化,但吸引量越多,到开始返回吸引开始时的压力的时间越多。即,若将从吸引量2.0μL、3.0μL、4.0μL的各吸引动作中的吸引开始到压力开始复原的经过时间作为T1、T2、T3,则为T1<T2<T3。
另一方面,可知各图的最下点的压力(压力变化量、即压力变化的最大幅度)与吸引量没有关系几乎相等。即,若将吸引量2.0μL、3.0μL、4.0μL的各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动线的最下点的值作为P1、P2、P3,则为P1=P2=P3。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对于同一试样执行多次的试样吸引动作的情况下,即使假如吸引量在每次试样吸引动作中不同(若用图2的例子说明,例如为V1>V2),只要分别正常地执行将同一试样作为对象来执行的吸引动作,压力变化量就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相等。因此,将某个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与下一次的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在允许误差内且满足上述数学式(4)的条件,则能够推断为正常地执行了两次吸引动作。相反地,两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有超过允许误差的差,不满足上述(数学式4)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推断上述前后任一个或者双方的吸引动作存在不良。因此,通过执行步骤19的步骤,能够判定在第一以及第二吸引动作的至少任意一个是否存在吸引不良。
<步骤20>
该步骤20与第一吸引动作后的上述步骤9对应。即,控制装置1驱动试样分注单元9,将在第二吸引动作中吸入至样本探测器24的试样向反应容器10排出。
如果结束步骤20的步骤,则控制装置1结束图2的步骤。其中,在测定项目有三个项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根据测定方法进一步继续第三吸引动作,并对第二以及第三吸引动作,执行相当于图2的步骤7、步骤13、步骤17、步骤19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即使在测定项目有四个项目以上的情况,对于连续的两次的吸引动作(第三以及第四吸引动作等),相同地执行与图2的步骤7、步骤13、步骤17、步骤19相当的动作不良判定处理。
此处,提供给医院等的临床检查的血液等的试样或者成为其来源的患者各种各样。根据试样的种类或者成为其来源的患者,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液面状态也各种各样,既有液面露出的状态,也有利用层叠的气泡覆盖液面的状态。另外,在液面上层叠的气泡的厚度也不一样。分别在图3~图8示意性地例示试样的状态以及与其对应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举动的第一例至第六例。
图3表示在试样液面上没有气泡的层而试样液面露出的状态。在本图中,表示伴随吸引动作而以状态1→状态2→状态3的方式进展的例子。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吸引前的时刻试样液面露出,所以在使样本探测器24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液面传感器检测到的液面高度是试样液面(试样的液体部分的表面)(状态1)。状态1相当于图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3、步骤12的执行时的状态,在步骤3、步骤12中检测到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0、h2相当于在状态1的图所显示的吸引前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1。
如果检测到试样液面,则停止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但是从检测到样本探测器24接触到液面开始直到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实际停止之前,样本探测器24仅下降微小距离(样本探测器停止距离),仅将前端插入试样样本探测器停止距离并停止,其结果,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的高度为比H1低的位置的高度H2(状态2)。状态2相当于图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4、步骤14的执行时的状态。
之后,若状态2中开始试样吸引动作并完成,则试样容器8内的试样被吸入至样本探测器24,液位根据吸引量而下降(状态3)。状态3相当于图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5、步骤15的执行后的状态,并且在步骤8、步骤18中算出的试样液面的高度h1、h3相当于在状态3的图显示的吸引后的试样液面高度H3。在本例中H3为比H2高的位置。
本例的吸引动作是理想的动作,试样吸引动作没有问题。
例如,在图2的流程图中,在第一吸引动作以本例的状态执行的情况下,满足步骤7的判定。另外,因为在状态3的时刻液面上没有气泡层,所以步骤8中算出的第一吸引动作后的液面高度h1与步骤12中算出的第二吸引动作前的液面高度h2理论上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一致,所以也满足步骤13的判定。与步骤7相同地还满足第二吸引动作后的步骤17的判定。另外,第一以及第二吸引动作均在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浸入试样的状态下结束,所以两次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p1、p2以相同的方式推移,所以也满足步骤19的判定。即,也能够不发出报警而正常执行完图2的步骤。
图4以及图5表示在试样液面上有气泡层且试样液面被气泡覆盖的状态,特别是图4的例子例示了气泡层的厚度与样本探测器停止距离相同程度的情况,图5的例子例示了气泡层的厚度比样本探测器停止距离大的情况。
无论图4以及图5中的例子的哪一个,在吸引前的时刻试样液面被气泡层覆盖,所以在使样本探测器24下降的过程中,通过液面传感器,气泡层的表面的高度作为液面高度H1被检测(状态1)。而且,在图4的例子中实际的液面高度与样本探测器24的停止高度H2几乎一致(在使前端与试样液面接触的状态下,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停止),就图5的例子而言,即使样本探测器24的下降动作停止,探测器前端也不会到达液面(各状态2)。
之后,若执行试样吸引动作,则在图4的例子中吸引液面上的气泡和表层的微量的试样,在图5的例子中吸引气泡层的大部分。或者,并不局限于气泡层被吸引而消失的情况,也有气泡绽开而消失的情况。无论哪一种,在图4的例子以及图5的例子的双方中,吸引动作后,样本探测器24不与液面和气泡的层接触(各状态3)。在该情况下,图4的例子、图5的例子均在该吸引动作中主要吸引气泡的结果,不能吸引所需量的试样的可能性高。
例如,在图2的流程图中,在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以图4或者图5的例子的状态执行的情况下,因为吸引后未检测到液面,所以不满足步骤7或者步骤17的判定,伴随报警而中止处理。
图6以及图7表示试样液面上有气泡层且试样液面被气泡覆盖的状态,状态1、状态2分别与图4以及图5的例子的状态1、状态2相同。
在图6以及图7的各例中,吸引动作后液面上还依然残存有气泡层,就吸引后的气泡层的表面的高度H3而言,在图6的例子中,与通过吸引前的液面高度H1(检测值)和吸引量(设定值)算出的吸引后的液面高度相比,依然超过允许误差的范围且较高,在图7的例子中,H3偶然几乎与算出的吸引后的液面高度一致。
在图6以及图7的例子的情况下,也与图4以及图5的例子相同,由于主要吸引气泡所以不能吸引所需量的试样的可能性高。可是,即使应用例如图2的步骤,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也以图4或者图5的例子的状态执行,则吸引后检测到液面,所以满足步骤7或者步骤17的判定,因此仅通过利用液面传感器进行的液面的有无的检测不能识别吸引错误。
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若将图2的步骤应用于图6的例子,则虽然满足步骤7的判定,但步骤8中算出的吸引后的液面高度与实际的吸引后的气泡层的高度H3之间存在超过允许误差的差,所以进入第二吸引动作时,在步骤12中H3作为试样的液面高度h2被检测,执行步骤13的处理,其结果,不满足步骤13的判定,伴随报警而中止处理。
另一方面,在将图2的步骤应用于图7的例子的情况下,满足步骤7的判定,步骤8中算出的吸引后的液面高度偶然与实际地吸引后的气泡层的高度H3一致,所以还满足步骤13的判定。假如在第二吸引动作后成为如图4或者图5的状态3那样的情况下,能够在步骤17的判定中识别错误来中止处理,但在检测到液面的情况下还能满足步骤17的判定。可是,在第一吸引动作中主要吸引气泡的情况下,包括吸引初期的气泡层的有无、气泡层的厚度、以及液面与探测器前端的位置关系等,通常条件不与第二吸引动作一致,所以通常在第一以及第二吸引动作中的压力变化量p1、p2之间超过误差的范围而产生差。因此,即使如图7那样的罕见的情况,也能在步骤19的判定中识别错误而中止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静电电容式的液面传感器能够检测出不能单纯地进行检测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不良。因此,能够判别试样分注单元的吸引动作是否适当地执行,即是否能够仅适当量地吸引了适当质的试样,能够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中说明了执行步骤13、步骤19的双方的处理的例子,但即使步骤13、步骤19的处理分别单独执行,静电电容式的液面传感器也能够检测不能单纯地进行检测的试样吸引动作的不良。因此,即使省略步骤13、步骤19的任意一个的处理,也能够与以往相比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即使试样液面被气泡层覆盖,该气泡层如图8所示地相对于样本探测器停止距离而薄一定程度以上,在停止的样本探测器24的前端的高度H2与仅能够吸引所需量的试样(液体成分)的液面相比为低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应用图2的步骤,也可能存在如下情况,即、在第一吸引动作前检测液面高度开始直至在第二吸引动作前检测液面高度为止的期间,气泡绽开而使气泡层的厚度超过允许误差而变薄,则在步骤13中错误结束,否则不会必要以上地错误结束。
符号的说明
5—运算部(运算机构),7—存储部(存储机构),9—试样分注单元,18—判定部(动作不良判定机构),21—试样分注用注射器,22—压力传感器,23—液面检测单元,24—样本探测器,31—报警(通知机构),d—阈值,h0至h3—液面高度,V1、V2—试样吸引量,p1、p2—压力变化量,p0—阈值。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其特征在于,具备:
试样分注单元;
液面传感器,其检测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液面;
运算单元,其根据连续的二次吸引动作中的第一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及试样吸引量来运算该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
存储单元,其存储由所述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液面高度;以及
动作不良判定机构,其将所述第一吸引动作后续的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与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液面高度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判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力传感器,其测定由所述分注单元产生的试样的吸引压力;
存储单元,其存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变化量;以及
动作不良判定机构,其在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与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的差为所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比较所述第一及第二吸引动作时的压力变化量,并通过两个压力变化量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进一步判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在利用所述动作不良判定机构判定为有动作不良的情况下通知其主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不良判定机构进行如下判定:在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与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的差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大时判定为所述第一吸引动作有动作不良,在所述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大时判定为所述第二吸引动作有动作不良。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于样本探测器与试样分注用注射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面传感器是静电电容式传感器。
7.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其特征在于,具备:
试样分注单元;
压力传感器,其检测由所述分注单元产生的试样的吸引压力;
存储单元,其存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变化量;以及
动作不良判定机构,其对连续的二次吸引动作时的压力变化量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压力变化量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判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8.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该自动分析装置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根据连续的二次吸引动作中的第一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及试样吸引量来运算该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
将所述第一吸引动作后续的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检测到的液面高度与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液面高度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判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与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的差为所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及第二吸引动作时的压力变化量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压力变化量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进一步判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与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的差超过了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吸引动作结束时的液面高度大时判定为所述第一吸引动作有动作不良,在所述第二吸引动作开始时的液面高度大时判定为所述第二吸引动作有动作不良。
1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该自动分析装置对同一试样执行多次吸引动作,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不良判定方法的特征在于,
对连续的二次吸引动作时的压力变化量进行比较,并通过两个压力变化量的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来进一步判定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吸引动作有无不良。
CN201280039373.9A 2011-09-20 2012-05-17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Active CN103765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5295 2011-09-20
JP2011205295A JP5761753B2 (ja) 2011-09-20 2011-09-20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動作不良判定方法
PCT/JP2012/062675 WO2013042405A1 (ja) 2011-09-20 2012-05-17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動作不良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5222A true CN103765222A (zh) 2014-04-30
CN103765222B CN103765222B (zh) 2016-06-22

Family

ID=4791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373.9A Active CN103765222B (zh) 2011-09-20 2012-05-17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70570B2 (zh)
EP (1) EP2759835B1 (zh)
JP (1) JP5761753B2 (zh)
CN (1) CN103765222B (zh)
WO (1) WO201304240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4911A (zh) * 2014-08-20 2017-04-19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谱分析装置
CN110058036A (zh) * 2019-04-30 2019-07-26 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面探测装置
CN110926566A (zh) * 2018-09-20 2020-03-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面检测方法、样本分析仪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41919A (zh) * 2019-12-23 2020-05-12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液面高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585477A (zh) * 2018-09-26 2021-03-3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系统
CN112840014A (zh) * 2018-08-22 2021-05-25 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 用于新引入的试样容器的自动化隔室位置选择检测仪器及相关方法
CN112867924A (zh) * 2018-09-25 2021-05-2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3508294A (zh) * 2019-03-11 2021-10-15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分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0575B2 (ja) * 2013-06-27 2017-10-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処理装置および試料処理装置の異常検出方法
JP6224418B2 (ja) * 2013-10-31 2017-11-0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274081B2 (ja) * 2013-12-16 2018-02-0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採取装置及びその液採取装置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WO2015092844A1 (ja) * 2013-12-16 2015-06-2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採取装置及びその液採取装置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6280777B2 (ja) 2014-03-24 2018-02-1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装置における液面検出方法
JP6609429B2 (ja) * 2015-06-30 2019-11-20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血液分析方法および血液分析装置
EP3118628B1 (de) * 2015-07-13 2021-08-25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Verfahren zum pipettieren von flüssigkeiten in einem automatischen analysegerät
JP6768917B2 (ja) * 2016-07-08 2020-10-14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 アーゲーF. Hoffmann−La Roche Aktiengesellschaft ラボラトリ試料を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ラボラトリ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ラボラトリ試料をピペット操作するための方法
JP6914887B2 (ja) * 2018-05-16 2021-08-0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WO2023176400A1 (ja) * 2022-03-17 2023-09-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6973A (ja) * 1992-04-30 1993-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液体の分注方法及び液体の分注装置
US5319954A (en) * 1991-08-01 1994-06-14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bubbles in reagent pipetting apparatus
JPH0894642A (ja) * 1994-07-28 1996-04-12 Hitachi Ltd 液体採取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294774A (ja) * 2002-04-01 2003-10-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322285A (ja) * 2006-06-01 2007-12-13 Olympus Corp 分注装置
JP2009174911A (ja) * 2008-01-22 2009-08-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JP2010216956A (ja) * 2009-03-16 2010-09-30 Shimadzu Corp サンプリング機構
CN102066949A (zh) * 2008-06-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1438A3 (en) * 1988-05-13 1990-11-28 Abbott Laboratories Pneumatic sensing system
US5463895A (en) * 1990-11-09 1995-11-07 Abbott Laboratories Sample pipetting method
CA2095152C (en) * 1990-11-09 2003-02-18 Charles W. Brentz Sample pipetting method
JPH09127136A (ja) * 1995-10-31 1997-05-16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7027935B2 (en) * 2002-08-07 2006-04-11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Sample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analyzer using the same
JP4538478B2 (ja) 2007-08-31 2010-09-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9198308A (ja) * 2008-02-21 2009-09-03 Olympus Corp 攪拌装置および分析装置
EP2330426B1 (en) * 2008-09-30 2020-03-1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zing system
JP5686744B2 (ja) * 2010-01-13 2015-03-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865633B2 (ja) * 2011-09-01 2016-02-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9954A (en) * 1991-08-01 1994-06-14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bubbles in reagent pipetting apparatus
JPH05306973A (ja) * 1992-04-30 1993-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液体の分注方法及び液体の分注装置
JPH0894642A (ja) * 1994-07-28 1996-04-12 Hitachi Ltd 液体採取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294774A (ja) * 2002-04-01 2003-10-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322285A (ja) * 2006-06-01 2007-12-13 Olympus Corp 分注装置
JP2009174911A (ja) * 2008-01-22 2009-08-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CN102066949A (zh) * 2008-06-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0216956A (ja) * 2009-03-16 2010-09-30 Shimadzu Corp サンプリング機構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4911A (zh) * 2014-08-20 2017-04-19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谱分析装置
CN112840014A (zh) * 2018-08-22 2021-05-25 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 用于新引入的试样容器的自动化隔室位置选择检测仪器及相关方法
CN110926566A (zh) * 2018-09-20 2020-03-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面检测方法、样本分析仪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67924A (zh) * 2018-09-25 2021-05-2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2585477A (zh) * 2018-09-26 2021-03-3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系统
CN112585477B (zh) * 2018-09-26 2024-02-2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系统
CN113508294A (zh) * 2019-03-11 2021-10-15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分析系统
CN110058036A (zh) * 2019-04-30 2019-07-26 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面探测装置
CN111141919A (zh) * 2019-12-23 2020-05-12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液面高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141919B (zh) * 2019-12-23 2021-04-09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液面高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21128998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液面高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70570B2 (en) 2016-10-18
JP2013068432A (ja) 2013-04-18
EP2759835A4 (en) 2015-04-22
JP5761753B2 (ja) 2015-08-12
US20140190253A1 (en) 2014-07-10
CN103765222B (zh) 2016-06-22
EP2759835B1 (en) 2021-07-21
WO2013042405A1 (ja) 2013-03-28
EP2759835A1 (en)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5222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动作不良判定方法
US9335335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US6370942B1 (en) Method for verifying the integrity of a fluid transfer
US7477997B2 (en) Method for ascertaining interferants in small liquid samples in an automated clinical analyzer
US9599631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EP2191246B1 (en) Clog detection in a clinical sampling pipette
JP449147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0341438A2 (en) Pneumatic sensing system
US2016029104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spiration and/or dispensing volume and/or pipette positioning
US20150362514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WO201401383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2695957A (zh) 自动分析装置
WO2017033910A1 (ja) 自動分析装置、分注方法、および液面検知方法
JP2605816Y2 (ja) 残液量検知機能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697141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20030089A (ja) 分析システム
JP2013044530A (ja) 分注装置
JP5536727B2 (ja) 分注方法及び分注装置
JP2592837B2 (ja)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Zhu et al. Pressure Monitoring of Micro-Pipetting Based on Absolute Degree of Grey Coefficients and Double Extremes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