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357A - 紧固工具 - Google Patents

紧固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357A
CN103732357A CN201280039721.2A CN201280039721A CN103732357A CN 103732357 A CN103732357 A CN 103732357A CN 201280039721 A CN201280039721 A CN 201280039721A CN 103732357 A CN103732357 A CN 103732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hamber
air
communicated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7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357B (zh
Inventor
圷康辅
平井升一
驹崎义一
长尾雅也
宫崎秋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12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193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12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194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2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movable main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movable main cylinder
    • B25C1/046Trigger valve and trigger mechanism

Abstract

一种紧固工具,其包括壳体、触发器、气缸、活塞以及主阀。主阀协同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气缸和第一气室之间的连通。壳体形成有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第二气室协同活塞的移动而与气缸连通。第三气室协同触发器的操作而累积或排出第一气室中的压缩空气。气缸在气缸上室与第一气室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基于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之间的压差使气缸上室与第一气室的连通被阻挡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Description

紧固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工具。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传统的钉枪101包括壳体102,气缸103,活塞104,驱动叶片141,头阀105以及触发器112。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储蓄室102a形成于壳体102中。活塞104容纳于气缸103中并将气缸103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驱动叶片141固定在活塞104上并被配置为撞击钉子(未示出)。头阀105设置在气缸103上面。回风室134形成在壳体102中。通过累积在回风室134中的压缩空气,活塞104返回上止点。气缸103具有单向阀103A且形成有与回风室134连通的空气通道103a。壳体102A具有形成有头阀室151的上部,该头阀室151用于容纳头阀105。基于头阀室151中的压力,头阀105允许或阻挡储蓄室102a和气缸103之间的连通。
当操作者推动钉枪101的触发器112时,头阀105移动以允许储蓄室102a和气缸103之间的连通,使得储蓄室102a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这导致活塞104被向下推动,然后驱动叶片141撞击钉子(未示出)进入工件。通过活塞104的向下移动,在气缸下室中的空气以及在气缸上室中的压缩空气经由单向阀103A和空气通道103a流入回风室134。
当释放触发器112时,头阀105阻挡储蓄室102a和气缸103之间的连通,气缸上室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通道(未示出)被排到外部。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10-64225公开了一种减少这种钉枪的空气消耗量的方法。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10-64225的钉枪,用于向下推进气缸的弹簧设置在壳体中。当操作触发器时,头阀室中的压缩空气被排出,头阀上移,压缩空气流入气缸,然后活塞向下移动。通过该操作,当回风室中的压力增加时,回风室中的压力变得大于弹簧的推进力,气缸向上移动并接触头阀。当释放触发器时,压缩空气被供给头阀室,头阀室中的压力和弹簧的推进力均向下推动气缸至其初始位置。
另一种传统钉枪401示于图13中。在图13的钉枪401的每一个元件中,与图12的钉枪101类似的元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增加300。
在JP-A-2010-64225公开的钉枪中,为了减少空气消耗量,通过将用于推进气缸的弹簧的推进力设置为较小值(即,弱力),有效地缩短了头阀向上移动之后以及气缸和储蓄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之前的时间周期,以便抑制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中。另一方面,为了使气缸稳定地返回初始位置,有效地增加弹簧的推进力。相应地,在JP-A-2010-64225公开的钉枪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气缸的迅速上移和稳定地返回初始位置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当用JP-A-2003-236768公开的紧固工具来驱动紧固件时,头阀上移,而后允许储蓄室和气缸之间的连通。然后,储蓄室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使得活塞突然下移以驱动紧固件。由于活塞在驱动了紧固件之后便立即突然下移,因而活塞上侧的压力小于储蓄室中的压力。相应地,储蓄室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直到储蓄室中的压力变为与活塞上侧的气缸的压力相同的压力。在驱动紧固件之后,压缩空气流入气缸,即,在活塞到达下止点之后,压缩空气不工作便被排出。此外,由于回风室在活塞下移的中间与储蓄室连通,无用的压缩空气流入回风室。另外,回风室中压力的增加妨碍了活塞的向下移动,并成为驱动力(撞击力)减小的因素。
发明内容
解决问题的方案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工具,其能够具有稳定地并充分地减少空气消耗量的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工具,其能够减少空气消耗量并增加活塞的驱动力(撞击力)。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工具。该紧固工具包括壳体、触发器、气缸、活塞和主阀。所述壳体限定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第一气室。所述触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缸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活塞容纳于所述气缸中,并将所述气缸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所述主阀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第一气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二气室协同所述活塞的移动与所述气缸上室连通,所述第三气室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累积或排出所述第一气室中的所述压缩空气;所述气缸在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第一气室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压差使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第一气室的连通被阻挡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括触发器阀部,所述触发器阀部用于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和阻挡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壳体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三气室的一端开口和连接到所述触发器阀部的另一端开口。所述气缸被配置为阻挡所述一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括触发器阀部,所述触发器阀部用于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和阻挡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壳体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三气室的一端开口和连接到所述触发器阀部的另一端开口,所述气缸被配置为阻挡所述一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壳体限定与所述第三气室连通的第四气室,所述触发器阀部允许和阻挡所述第四气室和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所述主阀基于所述第四气室的压力而允许所述气缸和所述第一气室之间的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工具。所述紧固工具包括壳体、触发器、气缸、活塞、减震器、主阀和气缸驱动机构。所述壳体限定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储蓄室。所述触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缸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活塞沿着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的滑动方向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气缸中。所述活塞将所述气缸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所述减震器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活塞被配置为与所述减震器接触。所述主阀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气缸上室由所述主阀、所述活塞以及所述气缸限定。所述气缸驱动机构被配置为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气缸。所述壳体形成有协同所述活塞的移动与所述气缸上室连通的回风室。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驱动室,所述气缸驱动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并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上止点时与所述气缸下室连通。当所述活塞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气缸驱动室之间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允许且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回风室与所述气缸下室一直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进室,所述气缸推进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当所述气缸推进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到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地,所述气缸推进室包括推进构件,所述推进构件用于将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推进至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限定头阀室,所述头阀室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当所述头阀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主阀阻挡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头阀室与所述气缸推进室一直连通。
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工具。所述紧固工具包括壳体、触发器、气缸、活塞、减震器、主阀和气缸驱动机构。所述壳体限定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储蓄室。所述触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缸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活塞沿滑动方向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气缸中。所述活塞将所述气缸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所述减震器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活塞被配置为与所述减震器接触。所述气缸下室由所述减震器、所述气缸以及所述活塞所限定。所述主阀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气缸上室由所述主阀、所述活塞以及所述气缸所限定。所述气缸驱动机构被配置为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气缸。所述壳体形成有回风室,所述回风室协同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与所述气缸连通,并累积已经流入所述气缸的压缩空气。在所述主阀允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之后,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将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允许且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回风室与所述气缸下室一直连通。
优选地,所述活塞在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可移动。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驱动室,所述形成气缸驱动室在所述壳体上并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上止点时与所述气缸下室连通。当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气缸驱动室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限定头阀室,所述头阀室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进室,所述气缸推进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当所述气缸推进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到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地,所述气缸推进室包括推进构件,所述推进构件用于将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推进至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头阀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主阀阻挡所述气缸和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头阀室与所述气缸推进室一直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该紧固工具,可以获得稳定地并充分地减少空气消耗量的效果。另外,根据该紧固工具,可以减少空气消耗量并增加活塞的驱动力(撞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初始状态的部分截面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活塞向下移动的情况下的部分截面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活塞与减震器接触的情况下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初始状态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气缸与储蓄室气动连通的情况下的部分截面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活塞与减震器接触的情况下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初始状态下的部分截面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初始状态下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头阀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活塞与减震器接触并且气缸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工具在头阀向下移动气缸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2是表示传统紧固工具的部分截面图;
图13是表示传统紧固工具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标记
1、钉枪
2、壳体
3、气缸
4、活塞
5、头阀
6、机头部
11、钉子
12、触发器
14、触发器阀部
14a、控制通道
31、法兰部
32、隔墙
33、气缸控制室
34、回风室
35、气缸上室
36、气缸下室
41、驱动叶片
43、减震器
51、头阀室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3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紧固工具的钉枪1作为紧固件是用于驱动钉子(未示出)的工具,并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其动力。
钉枪1包括壳体2,容纳于壳体2中的气缸3,容纳于气缸3中的活塞4,容纳于壳体2中的头阀5,以及从壳体2延伸的机头部6。壳体2包括位于壳体2的一侧的把手2A。在图1中,将把手2A从壳体2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并将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将机头部6从壳体2延伸的方向定义为底方,并将反方向定义为顶方。另外,将垂直于前-后方向和底-顶方向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图1的图纸的近侧为左方,图1的图纸的远侧为右方)。
储蓄室2a形成在把手2A和壳体2上,用于累积来自压缩机(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储蓄室2a通过风管(未示出)与压缩机连接。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2b形成在壳体2的上部。储蓄室2a用作本发明的第一气室。
触发器12,推杆13,触发器阀部14,以及柱塞15设置在把手2A的基部。触发器12由操作员来操作。推杆13从机头部6的下端突出并延伸至触发器12的邻域。触发器阀部14与后面描述的头阀室51连通,并作为用于发送和排放压缩空气的开关阀。柱塞15将触发器12的动作传输至触发器阀部14。推杆13在从壳体2到机头部6的方向上被推进,并且可沿着机头部6的上下方向移动。壳体2A形成有控制通道14a。触发器阀部14通过控制通道14a与气缸控制室33以及头阀室51连通,将在后面描述气缸控制室33以及头阀室51。
当同时执行触发器12的拉动操作和推杆13抵住工件的按压操作时,触发器阀部14的柱塞15可以被向上推进。
气缸3大致呈圆柱形。气缸3的内部被活塞4分为气缸上室35(图2)和气缸下室36。法兰部31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气缸3的大致中心部。法兰部31从气缸3的外周面沿气缸3的径向向外突出。隔墙32设置在法兰部31的上面。隔墙32与气缸3的外周滑动接触并固定在壳体2上。
壳体2在法兰部31上面形成有气缸控制室33,气缸控制室33由气缸3的外周面、法兰部31、壳体2以及隔墙32来限定。隔墙32包括阻挡储蓄室2a和气缸控制室33之间的气动连通的两个O型圈32A。法兰部31包括阻挡气缸控制室33和后述的回风室34之间的气动连通的O型圈31。气缸控制室33通过控制通道14a与触发器阀部14连通。气缸控制室33用作本发明的第三气室。
气缸3沿上下方向可在气缸3的上端与头阀5接触且气缸3的底端远离后述的减震器43(图3)的上止点、以及气缸3的下端与后述的减震器43(图1)接触的下止点之间可移动。上止点用作本发明的第二位置,下止点用作本发明的第一位置。
回风室34形成在气缸3较低的外周上,以存储用于将活塞4返回初始位置(图1)的压缩空气。气缸3具有包括仅允许从气缸3到回风室34的流入的单向阀3A的较低部分。空气通道3a形成在单向阀3A的正下方。回风室34的容积大于气缸控制室33的容积。回风室34用作本发明的第二气室。
活塞4可以在气缸3中沿上下方向滑动移动。活塞4被固定到向下延伸的驱动叶片41上。活塞环42安装在活塞4的外周之上,用于阻挡气缸上室35和气缸下室36之间的气动连通。减震器43设置在气缸3的下部,用于在驱动钉子(未示出)之后吸收活塞4的多余能量。减震器43诸如由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或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NBR)等塑料材料制成。
头阀5设置在气缸3的上面。允许与出风口2b连通的空气通道(未示出)形成在头阀5上。用于容纳头阀5的头阀室51形成在壳体2中。头阀室51经由控制通道14a与触发器阀部14以及气缸控制室33连通。在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头阀室51充满压缩空气,头阀5被头阀室51中的压缩空气向下推进。头阀室51用作本发明的第四气室。
机头部6位于壳体2的下端。机头部6形成有用于引导驱动叶片41和钉子(未示出)的引导通道61。在引导通道61的最低位置设置有用来插入钉子的插入孔。储料装置62设置在机头部6的后侧,用于容纳通过捆绑多个钉子(未示出)而制成的一捆钉子。储料装置62包括用于将装载在储料盒63的钉子(未示出)按顺序供给到引导通道61的钉子进给部。
下面,将描述钉枪1的操作。
当风管(未示出)连接至钉枪1时,累积在储蓄室2a中的一部分压缩空气经由触发器阀部14和控制通道14a流入头阀室51和气缸控制室33。送到头阀室51的压缩空气向下推动头阀5,由此头阀5和气缸3更紧密地相互接触,以便阻挡压缩空气流入气缸3。气缸3被头阀5以及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向下推进,并位于下止点。
当操作者拉动触发器12同时抵住工件按压推杆13时,柱塞15被向上推动,触发器阀部14允许控制通道14a与周围空气之间的连通,以便头阀室51和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力。头阀5由于累积在储蓄室2a和头阀室51中的压缩空气之间的压差而向上移动。因此,累积在储蓄室2a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5以迅速向下推动活塞4。这里,钉枪1从图1所示的状态变为图2所示的状态。这时,气缸控制室33变为大气压力,回风室34也是大气压力。因此,气缸3仍然位于下止点。
当活塞4向下移动,气缸下室36中的空气经由单向阀3A和空气通道3a流入回风室34。当活塞4经过单向阀3A时,气缸上室35中的压缩空气也流入回风室34以向上推动法兰部31。然后,如图3所示,当活塞4接触到减震器43时,气缸3移到上止点。由于活塞4的该向下移动,钉子(未示出)被驱动进入工件。当气缸3移到上止点时,气缸3的上端接触到头阀5,来阻挡储蓄室2a和气缸上室35之间的连通。这阻挡压缩空气过度地流入气缸上室35。
当操作者释放触发器12时,柱塞15返回,压缩空气经由控制通道14a被供给气缸控制室33和头阀室51,这导致头阀5向下移动。气缸3被头阀室51和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向下压,头阀5和气缸3以一体的方式向下移动。因此,气缸3移到下止点。同时,气缸上室35经由空气通道(未示出)与出气口2b连通,气缸上室35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力。然后,累积在回风室34的压缩空气经由空气通道3a流入气缸下室36。这导致活塞4被向上推进,钉枪1处于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
通过该结构,由于气缸3通过累积在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来移动,气缸3可被稳定地移动。另外,气缸3向上止点的移动阻挡了储蓄室2a和气缸上室35之间的连通,这抑制了压缩空气向气缸上室35的过度流入,因此,空气消耗量可被稳定地减少。
通过该结构,在头阀5允许气缸上室35和储蓄室2a之间的连通之后,气缸上室35和储蓄室2a之间的连通被阻挡。这就防止了过多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5。因此,空气消耗量可以稳定的减少。
通过该结构,当活塞4已驱动钉子(未示出)时(即,当活塞4和减震器43接触时),气缸3移到上止点来阻挡气缸上室35和储蓄室2a之间的连通。因此,活塞4可以被提供足够的能量直到完全结束钉子(未示出)的驱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4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钉枪201。其中,相似的部分和部件由同样的附图标记来标识以避免重复描述。
法兰部231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气缸3的大致中心部。法兰部231沿径向从气缸3的外周面向外突出,第二实施例中法兰部231沿上下方向的长度比第一实施例中法兰部31沿上下方向的长度更长。法兰部231设置有用于阻挡气缸控制室33和回风室34之间的气动连通的O型圈231A。
气缸3沿上下方向可在气缸3的上端与头阀5接触且法兰部231的上表面接近隔墙32(图6)的上止点、以及气缸3的下端与减震器43接触且法兰部231的上表面远离隔墙32(图4)的下止点之间可移动。
为了获得将钉枪201中的空气消耗量降低到最大程度的效果,有必要缩短在触发器12被拉至允许气缸上室35和储蓄室2a之间的连通之后以及在气缸3移到上止点来阻挡气缸上室35和储蓄室2a之间的连通之前的时间周期,用于将从储蓄室2a流入气缸上室35的压缩空气抑制到最低水平。因此,迅速排出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是很重要的,以便当气缸3通过回风室34的压力被往上推动时,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不会作为阻力。气缸控制室33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容积比其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容积小。通过该结构,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可被迅速排出。
另外,假如减小气缸控制室33的容积,那么当触发器12被释放且压缩空气流入气缸控制室33时,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力突然增加。因此,气缸3移到下止点的时间可早于头阀室51充满压缩空气且头阀5向下移动的时间。然后,由于气缸3远离头阀5且气缸上室35与储蓄室2a连通,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5且空气消耗量会增加。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气缸3位于上止点时,法兰部231的侧面阻挡了控制通道14a的大部分开口。因此,即使压缩空气在该状态下流入气缸控制室33,也可以抑制气缸控制室33中快速的压力增加。
通过该结构,由于控制通道14a的至少部分开口被气缸3所阻挡,因而可以防止气缸控制室33中快速的压力增加。这防止了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力突然增加,气缸3移到下止点,储蓄室2a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5的情形。因此,可以防止空气消耗量的增加。
然后,将参照图7-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钉枪301。包括本发明的紧固工具的钉枪301作为紧固件是用于驱动钉子311的工具,并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其动力。
如图7所示,钉枪301包括壳体302,容纳于壳体302中的气缸303,容纳于气缸303中的活塞304,容纳于壳体302中的头阀305,以及从壳体302延伸的机头部306。壳体302包括位于壳体302的一侧的把手302A。头阀305可在头阀305与气缸303接触的接触位置、以及头阀305与气缸303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可移动。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以与前述实施例同样的方式来定义。头阀305用作本发明的主阀。
储蓄室302a形成在把手302A和壳体302上,用于累积来自压缩机(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储蓄室302a通过风管(未示出)与压缩机连接。壳体302的上部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302b。储蓄室302a用作本发明的第一气室。
触发器312,推杆313,触发器阀部314,以及柱塞315设置在把手302A的基部,触发器312由操作者来操作。推杆313从机头部306的下端突出并延伸至触发器312的邻域。触发器阀部314与后述的头阀室351连通,并用作送出和排出压缩空气的单向阀。柱塞315将触发器312的动作传递至触发器阀部314。推杆313在从壳体302向机头部306的方向上推进,并且可沿着机头部306的上下方向移动。控制通道314a形成在壳体302中。触发器阀部314通过控制通道314a与气缸推进室333以及头阀室351连通,将在后面描述气缸推进室333以及头阀室351。触发器阀部314的柱塞315被配置为当同时执行触发器312的推动操作以及推杆313抵住工件的按压操作时向上推动。
气缸303大致呈圆柱形。气缸303的内部被活塞304分为气缸上室337(图9)以及气缸下室338。如图8所示,法兰部331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气缸303的大致中心部。法兰部331沿径向从气缸303的外周面向外突出。法兰部331具有与壳体302滑动接触的外周面331A。呈环形并固定到壳体302的气缸板332被设置在法兰部331的上面。气缸板332的内周面与气缸303的外周滑动接触。墙部302B设置在法兰部331的正下方。墙部302B沿气缸303的径向从壳体302向内突出,并与气缸303的外周面接触。气缸303相对于墙部302B可滑动。
气缸推进室333通过气缸303的外周面、法兰部331、壳体302以及气缸板332形成在法兰部331的上面。气缸驱动室334通过气缸303的外周面、法兰部331以及墙部302B形成在法兰部331的下面。气缸板332包括阻挡储蓄室302a和气缸推进室333之间的气动连通的两个O型圈332A和332B。O型圈331B设置在法兰部331的外周面331A上,用于阻挡气缸推进室333和气缸驱动室334之间的气动连通。
墙部302B包括O型圈302C,用于阻挡气缸驱动室334和后述的回风室336之间的气动连通。气缸推进室333通过控制通道314a与触发器阀部314连通。气缸推进室333具有弹簧335,弹簧335的一端与气缸板332接触而另一端与法兰部331接触的以将法兰部331向下推进。气缸3形成有允许气缸驱动室334与气缸303内部连通的空气通道334a。法兰部331、气缸推进室333、气缸驱动室334以及弹簧335用作本发明的气缸驱动机构。气缸推进室333用作本发明的第三气室,气缸驱动室334用作本发明的第二气室。
气缸303沿上下方向可在法兰部331的上表面与气缸板332接触且气缸3的上端与头阀305接触而头阀305位于分离位置(图10)的上止点、以及法兰部331的下端与壳体302的墙部302B接触且气缸303的下端与后述的减震器343(图9)接触的下止点之间可移动。上止点用作本发明的第二位置,下止点用作本发明的第一位置。
回风室336形成在气缸303较低的外周上,以存储用于将活塞304返回初始位置(图9)的压缩空气。气缸303具有形成有第一空气通道303a和第二空气通道303b的下部,该第一空气通道303a与回风室336连通,该第二空气通道303b位于第一空气通道303a的正下方。尤其地,如图10所示,第一空气通道303a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当活塞304与后述的减震器343接触且气缸303已移到上止点时,气缸上室337与回风室336连通。类似地,第二空气通道303b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当活塞304与后述的减震器343接触且气缸303已移到上止点时,气缸下室338与回风室336连通。也就是说,气缸下室338与回风室336一直连通,不管活塞304和气缸303的位置如何。回风室336的容积大于气缸推进室333的容积。
活塞304可以在气缸303中沿上下方向滑动。活塞304被固定到向下延伸的驱动叶片341上。活塞环342安装在活塞304的外周之上,用于阻挡气缸上室337和气缸下室338之间的气动连通。减震器343设置在气缸303的下部,用于在驱动钉子311之后吸收活塞304的多余能量。减震器343诸如由氨基甲酸乙酯或丁腈橡胶等塑料材料制成。
头阀305设置在气缸303上面。用于容纳头阀305的头阀室351形成在壳体302中。头阀室351包括用于向下推进头阀305的头阀弹簧352。头减震器353设置在头阀305的内部。头阀305形成有与出风口302b连通的空气通道351a。当头阀305位于分离位置(图9)时,头减震器353阻挡储蓄室302a(气缸上室337)与出风口302b之间的连通。头阀室351经由控制通道314a与触发器阀部413及气缸推进室333连通。
在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中,头阀室351充满压缩空气,头阀305被头阀室351中的压缩空气以及头阀弹簧352向下推进。用于向下推进头阀305的头阀弹簧352的力比用于向上推动头阀305的储蓄室302a中的压缩空气的力要小。这样,当头阀室351中的压缩空气被排出且头阀室351中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力时,头阀305抵抗头阀弹簧352的推进力而向上移动。头阀室351用作本发明的第四气室。
如图7所示,机头部306位于壳体302的下端。用于引导驱动叶片341及钉子311的引导通道361形成在机头部306上。在引导通道361的最低位置设置有用来插入钉子311的插入孔。储料装置362设置在后侧,用于容纳通过捆绑多个钉子311而制成的一捆钉子。储料装置362包括钉子供给部,用于将装载在储料装置363上的钉子按顺序供给到引导通道363。
下面,将描述钉枪301的操作。
当风管(未示出)连接至钉枪301时,压缩空气累积在储蓄室302a中,且一部分压缩空气经由触发器阀部314和控制通道314a流入头阀室351和气缸推进室333。送到头阀室351的压缩空气向下推动头阀305,由此使头阀305和气缸303更紧密地互相接触,以便阻挡压缩空气流入气缸303。气缸303被头阀305、弹簧335以及气缸推进室333中的压缩空气向下推进,并由此位于下止点。
当操作者拉动触发器312同时抵住工件按压推杆313时,柱塞315被向上移动,触发器阀部314允许控制通道314a与周围空气之间的连通,以便头阀室351和气缸推进室333中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力。头阀305由于累积在储蓄室302a和头阀室351中的压缩空气之间的压差而向上移动。因此,累积在储蓄室302a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37以向下推动活塞304。这里,钉枪301从图8所示的状态变为图9所示的状态。这时,气缸303由于弹簧335的推进力而位于下止点。
当活塞304经过空气通道334a时,气缸上室337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驱动室334并向上推进法兰部331。随着活塞304向下移动,气缸下室338中的空气经由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303a、303b流入回风室336。当活塞304进一步向下移动并接触到减震器343时,第一空气通道303a被活塞304的侧面阻挡。气缸驱动室334中的压缩空气导致气缸303抵抗弹簧335的推进力而移到上止点。
如图10所示,当气缸3位于上止点时,气缸上室337和储蓄室302a之间的连通被阻挡,气缸上室337和回风室336之间的连通经由第一空气通道303a。如箭头A所指示,气缸上室337中的压缩空气流入回风室336。这时,外周面331A阻挡气缸推进室333的控制通道314a的一部分开口。通过活塞304的该移动,钉子311被驱动进入工件。在本实施例中,当活塞304与减震器343接触时,压缩空气开始流入回风室336,并且仅存在于气缸上室337中的压缩空气流入回风室336。
当操作者释放触发器312时,柱塞315返回初始位置,且压缩空气经由控制通道314a被供给气缸推进室333和头阀室351。如图11所示,这导致头阀305向下移动,并且头阀305和气缸303以一体的方式向下移动。这使得气缸303移到下止点并阻挡气缸上室337和回风室336之间的连通。近似同时地或者随后地,气缸上室337变得经由空气通道351a与出风口302b连通,气缸上室337中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力。尤其地,头减震器353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头阀305的移动距离略短,以便气缸上室337与出风口302b连通的时间在气缸上室337与回风室336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时间之后或大致相同。由于气缸上室337中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力,累积在回风室336中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空气通道303b流入气缸下室338,这导致活塞304被向上推动,钉枪301变为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
在钉枪301中,当压缩空气充满在头阀室351中时,假如压缩空气也充满在气缸推进室333中,那么气缸303可早于头阀305的向下移动而移到下止点。然后,由于气缸303远离头阀305且气缸上室337与储蓄室302a连通,因而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37且空气消耗量增加。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当气缸303位于上止点时,外周面331A部分地阻挡了控制通道314a的开口。因此,即使在该状态下,压缩空气流入气缸驱动室334,也能抑制突然的压力增大。这阻挡了过多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37,由此稳定地减少了空气消耗量。
通过该结构,当头阀305允许气缸上室337和储蓄室302a之间的连通,使得储蓄室302a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上室337时,气缸303位于下止点且气缸上室337和回风室336之间的连通被阻挡。因此,已经从储蓄室302a流入气缸上室337的压缩空气不会流入回风室336。当活塞304接触减震器343且气缸303已经移到上止点时,存在于气缸上室337中的压缩空气在气缸上室337和回风室336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状态下流入回风室336。因此,仅存在于气缸上室337中的压缩空气流入回风室336,这阻挡了过多的压缩空气流入回风室336并减少了空气消耗量。另外,由于在活塞304接触到减震器343之前,气缸上室337不与回风室336连通,因而回风室336中压力的增加可被阻挡,同时活塞304向下移动。因此,可以增加钉枪301的撞击力(驱动力)。
通过该结构,气缸上室337中的空气流入回风室336,在撞击(驱动)钉子311之后,回风室336中的空气流入气缸下室338。已流入气缸下室338的空气被有效的利用以返回活塞304。因此,可以减少钉枪301的空气消耗量。
通过该结构,气缸303可以采用简单的结构来移动。
通过该结构,通过调整弹簧335的推进力,可以调整从触发器312的操作到气缸303的移动的时间。因此,气缸303可以在压缩空气的损耗量最小的时间移动。
通过该结构,协同触发器312的操作,气缸推进室333变得与储蓄室302a连通。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使触发器312的操作与气缸303的移动关联。
通过该结构,当活塞304撞击钉子311(当活塞304与减震器343接触时)时,气缸303阻挡气缸上室337与储蓄室302a之间的连通。因此,足够的能量可被提供到活塞304直到完成钉子311的撞击。
尽管已参照上述方面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显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违背权利要求的范围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例如,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尽管作为主阀的例子,使头阀位于气缸上面,但是主阀也可以设置在气缸上部的侧面。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在控制通道14a与头阀室51及气缸上室33连通,使得头阀5导致气缸3与储蓄室2a连通之后,气缸3移到上止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为了使压缩空气在更为精确的时间流入气缸控制室33,可以这样配置:储蓄室2a与气缸控制室33连通,在其间设置有阀,阀的开/关操作导致气缸3移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设置用于将气缸控制室33中的压缩空气排出的装置。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尽管弹簧335设置在气缸推进室333中,但是也可以省略弹簧335。

Claims (15)

1.一种紧固工具,其包括:
壳体,其限定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第一气室;
触发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气缸,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
活塞,其容纳于所述气缸中,并将所述气缸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以及
主阀,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第一气室之间的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
所述第二气室协同所述活塞的移动与所述气缸上室连通,所述第三气室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累积或排出所述第一气室中的压缩空气;并且
所述气缸在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第一气室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压差使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第一气室的连通被阻挡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触发器阀部,所述触发器阀部用于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和阻挡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
其中,当所述触发器阀部阻挡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触发器阀部,所述触发器阀部用于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和阻挡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
其中,所述壳体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三气室的一端开口和连接到所述触发器阀部的另一端开口,所述气缸被配置为阻挡所述一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壳体限定与所述第三气室连通的第四气室,所述触发器阀部允许和阻挡所述第四气室和所述第三气室之间的连通,所述主阀基于所述第四气室的压力而允许所述气缸和所述第一气室之间的连通。
5.一种紧固工具,其包括:
壳体,其限定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储蓄室;
触发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气缸,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活塞,其沿着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的滑动方向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气缸中,所述活塞将所述气缸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
减震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活塞被配置为与所述减震器接触,所述气缸下室由所述减震器、所述气缸以及所述活塞限定;
主阀,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以及
气缸驱动机构,其被配置为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气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形成有协同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与所述气缸上室连通的回风室;
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驱动室,所述气缸驱动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并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上止点时与所述气缸下室连通;
当所述活塞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气缸驱动室之间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并且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允许且所述气缸上室和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回风室与所述气缸下室一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进室,所述气缸推进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当所述气缸推进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到所述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气缸推进室设置有推进构件,所述推进构件用于将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推进至所述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壳体限定头阀室,所述头阀室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
其中,当所述头阀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主阀阻挡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头阀室与所述气缸推进室一直连通。
10.一种紧固工具,其包括:
壳体,其限定用于累积压缩空气的储蓄室;
触发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气缸,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活塞,其沿滑动方向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气缸中,所述活塞将所述气缸分为气缸上室和气缸下室;
减震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活塞被配置为与所述减震器接触,所述气缸下室由所述减震器、所述气缸以及所述活塞限定;
主阀,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气缸上室由所述主阀、所述活塞以及所述气缸限定;以及
气缸驱动机构,其被配置为沿所述滑动方向移动所述气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限定回风室,所述回风室协同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与所述气缸连通,并累积已经流入所述气缸的压缩空气;
在所述主阀允许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之后,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将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并且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回风室之间的连通被允许且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被阻挡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回风室与所述气缸下室一直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活塞在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可移动,
其中,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驱动室,所述气缸驱动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并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上止点时与所述气缸下室连通,当所述气缸上室与所述气缸驱动室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壳体限定头阀室,所述头阀室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
其中,所述气缸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进室,所述气缸推进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被配置为协同所述触发器的操作而与所述储蓄室连通,当所述气缸推进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到所述第一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所述气缸推进室设置有推进构件,所述推进构件用于将所述气缸从所述第二位置推进至所述第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紧固工具,其中,当所述头阀室与所述储蓄室连通时,所述主阀阻挡所述气缸与所述储蓄室之间的连通,所述头阀室与所述气缸推进室一直连通。
CN201280039721.2A 2011-08-23 2012-08-22 紧固工具 Active CN103732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1232A JP5741939B2 (ja) 2011-08-23 2011-08-23 打込機
JP2011181258A JP5741940B2 (ja) 2011-08-23 2011-08-23 打込機
JP2011-181258 2011-08-23
JP2011-181232 2011-08-23
PCT/JP2012/005245 WO2013027396A1 (en) 2011-08-23 2012-08-22 Fastening to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357A true CN103732357A (zh) 2014-04-16
CN103732357B CN103732357B (zh) 2016-02-03

Family

ID=4680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721.2A Active CN103732357B (zh) 2011-08-23 2012-08-22 紧固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8740A1 (zh)
EP (1) EP2747945B1 (zh)
CN (1) CN103732357B (zh)
TW (1) TWI574796B (zh)
WO (1) WO201302739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5966A (zh) * 2015-08-24 2017-03-08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CN109129333A (zh) * 2018-09-20 2019-01-04 赵银宝 击钉器
CN109803794A (zh) * 2016-06-15 2019-05-24 约·弗里德里希·贝伦斯股份公司 具有单次和接触触发的气动钉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8841B2 (ja) 2012-05-08 2015-08-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JP2014091196A (ja) 2012-11-05 2014-05-19 Makita Corp 打ち込み工具
JP6100680B2 (ja) * 2013-12-11 2017-03-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JP6284417B2 (ja) 2014-04-16 2018-02-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WO2016136632A1 (ja) * 2015-02-26 2016-09-0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6578816B2 (ja) * 2015-08-24 2019-09-2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み工具
US11185967B2 (en) * 2015-12-28 2021-11-30 Koki Holdings Co., Ltd. Driving tool
JP6720634B2 (ja) * 2016-03-29 2020-07-0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手持ち工具
JP6938256B2 (ja) * 2017-07-19 2021-09-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JP6950424B2 (ja) * 2017-09-29 2021-10-1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み工具
JP6950423B2 (ja) * 2017-09-29 2021-10-1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み工具
EP3578315A1 (de) * 2018-06-06 2019-12-1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etzgerät
US10967492B2 (en) 2018-11-19 2021-04-06 Brahma Industries LLC Staple gun with automatic depth adjustment
US10933521B2 (en) 2018-11-19 2021-03-02 Brahma Industries LLC Staple gun with self-centering mechanism
US11141849B2 (en) 2018-11-19 2021-10-12 Brahma Industries LLC Protective shield for use with a staple gun
CN109623736B (zh) * 2018-12-17 2022-11-08 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可靠的钉枪
US11110575B2 (en) * 2019-01-31 2021-09-07 Gary Desch Combination nail dowel gun
US11806854B2 (en) 2019-02-19 2023-11-07 Brahma Industries LLC Insert for palm stapler, a palm stapler and a method of use thereof
TWI808135B (zh) * 2019-03-06 2023-07-11 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釘槍
EP4320355A1 (en) * 2021-04-08 2024-02-14 Globalforce IP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ressure response of high pressure fluid val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f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1343Y (zh) * 1997-10-25 1999-03-24 甘仲光 自动送钉高效气动打钉枪
US7290691B1 (en) * 2006-08-30 2007-11-06 De Poan Pheumatic Corp. Pneumatic nail gun
CN201164988Y (zh) * 2007-11-15 2008-12-17 王祥峰 一体式气动射钉枪
JP2010064225A (ja) * 2008-09-12 2010-03-25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4522A (en) * 1957-02-25 1960-07-12 Fastener Corp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US3152519A (en) * 1961-06-26 1964-10-13 Fastener Corp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US4294391A (en) * 1979-10-31 1981-10-13 Duo-Fast Corpora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4319705A (en) * 1979-10-31 1982-03-16 Duo-Fast Corpora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4566619A (en) * 1980-07-24 1986-01-28 The Kiesel Co. Pneumatic fastener-driving tool and method
US5131579A (en) * 1988-03-02 1992-07-21 Max Co., Ltd. Nailing machine
US4932480A (en) * 1988-12-16 1990-06-1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Driving tool with air-cooled bumper
GB2265106B (en) * 1992-03-18 1995-07-05 Max Co Ltd Air-pressure-operated impulsion mechanism
JPH07156078A (ja) * 1993-12-03 1995-06-20 Kanematsu Nnk Corp 固着具打撃工具
US5649661A (en) * 1995-03-28 1997-07-22 Max Co., Ltd. Equipment for nailing machine
EP0747175B1 (en) * 1995-06-09 2003-08-27 Max Co., Ltd. Exhaust mechanism of pneumatic nailing machine
JPH091475A (ja) * 1995-06-16 1997-01-07 Kanematsu Nnk Corp 空気圧式固着具打込機
JP3240923B2 (ja) * 1996-05-10 2001-12-2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多数回打撃式打込機
JP3626011B2 (ja) * 1998-05-11 2005-03-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釘打ち機
JP2003236768A (ja) 2002-02-15 2003-08-26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
JP3818234B2 (ja) * 2002-07-19 2006-09-0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釘打機
JP4165295B2 (ja) * 2003-05-26 2008-10-1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開閉弁及び開閉弁を有する打込機
JP4650610B2 (ja) * 2004-08-19 2011-03-1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圧縮空気釘打機のメインバルブ機構
KR100600515B1 (ko) * 2005-01-20 2006-07-13 (주)상아프론테크 크로스바 설치용 연결구가 구비된 기판 적재용 카세트
TWI320354B (en) * 2006-07-05 2010-02-1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US7296721B1 (en) * 2006-08-18 2007-11-20 De Poan Pneumatic Corp. Pneumatic nail gun having nail pusher
TWI317680B (en) * 2006-10-30 2009-12-0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TWI317682B (en) * 2006-11-14 2009-12-0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JP4636041B2 (ja) * 2007-03-14 2011-02-2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US7448524B1 (en) * 2007-05-22 2008-11-1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Moveable cylinder driving air passage of nail gun
JP5509770B2 (ja) * 2008-10-14 2014-06-0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空気打込機
US7905378B2 (en) * 2009-02-02 2011-03-15 De Poan Pneumatic Corp. Trigger valve for nail gun
JP5310311B2 (ja) * 2009-06-29 2013-10-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衝撃工具用バンパ及び衝撃工具
CN102574308A (zh) * 2009-09-29 2012-07-11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模具调芯装置、成形机及成形方法
TW201117930A (en) * 2009-11-19 2011-06-0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Driving device for resetting a nail hitting bar the a pneumatic nail gun
US8317069B2 (en) * 2010-02-08 2012-11-27 Robert Bosch Gmbh Pneumatic nailer with sleeve actuated piston return
JP4674268B2 (ja) * 2010-03-19 2011-04-20 株式会社マー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遊技媒体返却通路、遊技媒体返却通路付の台間機、遊技媒体返却通路の台間機取付方法
US20120097730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De Poan Pneumatic Corp. Nail-pushing rod restoring apparatus for pneumatic nail gun
US8746527B2 (en) * 2011-10-26 2014-06-10 Robert Bosch Gmbh High efficiency pneumatic nail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1343Y (zh) * 1997-10-25 1999-03-24 甘仲光 自动送钉高效气动打钉枪
US7290691B1 (en) * 2006-08-30 2007-11-06 De Poan Pheumatic Corp. Pneumatic nail gun
CN201164988Y (zh) * 2007-11-15 2008-12-17 王祥峰 一体式气动射钉枪
JP2010064225A (ja) * 2008-09-12 2010-03-25 Hitachi Koki Co Ltd 打込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5966A (zh) * 2015-08-24 2017-03-08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CN106475966B (zh) * 2015-08-24 2021-06-15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CN109803794A (zh) * 2016-06-15 2019-05-24 约·弗里德里希·贝伦斯股份公司 具有单次和接触触发的气动钉枪
CN109129333A (zh) * 2018-09-20 2019-01-04 赵银宝 击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7945B1 (en) 2015-08-12
TW201318788A (zh) 2013-05-16
US20140158740A1 (en) 2014-06-12
TWI574796B (zh) 2017-03-21
CN103732357B (zh) 2016-02-03
EP2747945A1 (en) 2014-07-02
WO2013027396A1 (en)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357A (zh) 紧固工具
JP3818234B2 (ja) 釘打機
US7377413B2 (en) Pneumatic nail gun
CN101743097B (zh) 用于紧固件驱动工具的致动器销导向装置
CN100471629C (zh) 紧固件驱动工具及储料器装置
US3229589A (en) Impact tool and pneumatic piston return system therefor
US8800425B2 (en) Percussion device
CN102791434B (zh) 具有套筒致动式活塞回位功能的气动打钉枪
CN110285109A (zh) 一种气动控制阀及气液压力转换控制装置
CN101663135A (zh) 用于紧固件驱动工具的机头组件
JP5245667B2 (ja) 打込機
EP0477067B1 (en) High efficiency pneumatic impacting mechanism with a plunger valve
CN103029102B (zh) 驱动器
CA2715457C (en) Pneumatic impact tool
US7325710B1 (en) Pneumatic nail gun
CN203471730U (zh) 打入机
JP4400269B2 (ja) 打込機
CN220463770U (zh) 气动钉枪
JP5741939B2 (ja) 打込機
US10953530B2 (en) Repeating nail-feeding structure for pneumatic nailing machine
JP2014147996A (ja) 打込機
JP2013208689A (ja) 打込機
KR101492158B1 (ko) 전동건 제어 장치
JP5839342B2 (ja) 打込機
CN2183440Y (zh) 高效气动冲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