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1730U - 打入机 - Google Patents

打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71730U
CN203471730U CN201320496661.9U CN201320496661U CN203471730U CN 203471730 U CN203471730 U CN 203471730U CN 201320496661 U CN201320496661 U CN 201320496661U CN 203471730 U CN203471730 U CN 203471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ter
knob
fixed knob
emission mod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966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崎秋行
马场德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71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717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 B25C1/043Trigger valve and trigger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入机,特别提供一种气动打钉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打入机构;将启动器附接到主体的旋转轴;以及切换轴,所述切换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偏心,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并且根据其旋转位置切换所述启动器为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固定所述切换轴的旋转位置的固定旋钮附接到所述切换轴。所述固定旋钮用于设定气动打钉机为单发发射模式。并且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述壳体。

Description

打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入机。
背景技术
通过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将紧固件如钉子打入到材料的打入机是公知的,紧固件或类似物被打入所述材料(以下,被称为打入目标材料)如木材。打入机通常采用以下机构,其具有通过工人操作的启动器以及从启动器的附近区域延伸到注入孔附近区域的推杆,并且当工人拉动启动器且推动推杆朝向打入目标材料时,实施打入操作。上述打入机包括单发发射型,其仅仅当启动器和推杆被以特定的顺序操作时,开始打入操作;以及连续发射型,其开始打入操作与启动器和推杆的操作顺序无关。另外,在一些打入机中,单发发射模式和连续发射模式之间的切换机构被设置,如公开序列号为2012-111016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文件1)所描述的,其使得切换单发发射模式和连续发射模式成为可能。进一步,如公开序列号为2009-285750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文件2)所描述的,具有根据启动器和推杆的操作顺序自动切换操作模式的机构的打入机已经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专利文件1和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打入机的优点在于单发发射模式和连续发射模式能够根据工作内容被任意地选择。同时,根据工作内容,有些时候希望在固定操作模式为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时使用打入机。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入机,其操作模式能够从多个模式中被容易地设定为特定的操作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入机,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打入机构;将启动器附接到主体的旋转轴;以及切换轴,所述旋转轴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偏心,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并且具有根据其旋转位置切换所述启动器为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的结构,并且用于固定所述切换轴的旋转位置的固定旋钮被附接到所述切换轴。
优选地,所述固定旋钮以可连接的/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壳体,并且用于从所述主体外侧操作的切换旋钮能够被附接到所述切换轴。
另外,优选地,所述固定旋钮的侧表面抵接到所述主体的一部分上,其使得所述固定旋钮不能旋转。
优选地,所述固定旋钮在其前表面设置有代表单发发射模式的标志。
优选地,所述固定旋钮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切换轴的固定位置的凸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打入模式能够仅仅通过用固定旋钮替换切换旋钮被固定到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打入模式能够被容易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打入机的整体视图;
图2A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切换旋钮和切换轴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2B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切换旋钮和切换轴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3A是示出了在连续发射模式下切换旋钮和切换轴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3B是示出了在连续发射模式下切换旋钮和切换轴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固定旋钮和切换轴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4B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固定旋钮和切换轴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了固定旋钮的示意图;
图5B是示出了固定旋钮的示意图;
图5C是示出了固定旋钮的示意图;
图5D是示出了固定旋钮的示意图;
图5E是示出了固定旋钮的示意图;
图5F是示出了固定旋钮的示意图;
图6A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机的剖视图;
图6B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机的剖视图;
图7A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机的剖视图;
图7B是示出了在单发发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机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了在连续发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机的剖视图;以及
图8B是示出了在连续发射模式下操作的打入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被描述。
图1示出的气动打钉机1,包括具有垂直细长的形状的作为主体的壳体2,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把手部2a被设置到此壳体。储压腔S1被形成在把手部2a中。其上连接空气软管的气塞4被设置在把手部2a的后端部。另外,其中储存有大量钉子的钉盒5附接到壳体2。
气缸9被设置在壳体2中。在气缸9中,活塞10安装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打入机叶片11的一端连接到活塞10。
打入机叶片11在向下方向在气缸9内侧延伸。活塞10将气缸9划分为活塞上腔S2和活塞下腔S3。活塞缓冲器13设置在气缸9的底部。活塞缓冲器13被设置以吸收当在气缸9内向下移动并到达下止点的活塞10碰撞时产生的过多的能量。
大致圆柱形的回风室S4围绕气缸9在壳体2的下半部形成。回风室S4通过隔壁14从壳体2的下半部划分出。与回风室S4连通的多个气孔15和16形成在气缸9中的各自不同的高度上,以在圆周方向上排列。仅仅允许空气从活塞上腔S2流入到回风室S4,并且阻止空气反向流动的止回阀17被设置到上气孔15。
在排气口盖3中,与气缸9的上端表面接触以及分离的主阀18滑动地设置在垂直方向上。主阀18被弹簧19持续地向下偏置。与启动器阀8通过空气通道连通的主阀腔S5被限定在主阀18和排气口盖3之间。
主阀腔S5通过启动器阀8与储压腔S1或大气连通。通过主阀18与活塞上腔S2连通的排气口20形成在排气口盖3中。储压腔S1、气缸9、活塞10、打入机叶片11、以及主阀18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打入机构。作为打入机构,除了使用压缩空气的机构,使用燃气的燃烧能量的机构或使用电动马达的机构,也能够被使用。
用于打入由钉盒5一个接一个提供的钉子的机头21被设置在壳体2的尖端部。
推杆22A的垂直运动通过推杆引导部24被引导,所述推杆引导部24是与作为主体的壳体2相分离的部件。
启动器阀8设置有通过启动器6的操作上下移动的柱塞7。柱塞7被弹簧28持续地向下偏置。启动器6的一端通过启动器销25在垂直方向上可枢转地附接在壳体2和把手部2a彼此相交的位置,并且启动器臂26的一端通过臂销27可枢转地附接到启动器6。启动器臂26被柱塞7持续地向下偏置。
如图2A和图2B到图4A和图4B示出的,启动器销25由可枢转地附接到壳体2的旋转轴251和相对于旋转轴251的中心偏心的并且随着旋转轴251一起旋转的切换轴252组成。另外,用于从壳体2外侧操作切换轴252的切换旋钮610或固定旋钮61附接到切换轴252的尖端。
图2A和图2B、和图3A和图3B示出的切换旋钮610被用于旋转启动器销25以切换气动打钉机1的操作模式为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并且可旋转地附接到壳体2。在气动打钉机1被设定为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的旋转位置,切换旋钮610通过弹簧(未示出)的偏置力将按压部件(如钢球)按压到设置在壳体2的表面的凹部,从而,定位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位置。当工人旋转切换旋钮610时,按压部件克服弹簧的偏置力从凹部出来,并且定位被释放。
图4A和图4B示出的固定旋钮61被用于固定气动打钉机1的操作模式。在此实施方式中,仅仅用于单发发射模式的固定旋钮被示出。如图4A和图4B和图5A示出的,由于代表单发发射模式的标志显示在其表面,工人能够容易地识别出操作模式为单发发射模式。固定旋钮61的手持部62形成为具有垂直细长的整体形状,并且由于稍后描述的突出部64的存在,固定旋钮61被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到壳体2。如图5A-5F示出的,固定旋钮61具有轴部63凸出于手持部62的后表面的结构。手持部62设置有用于通过固定旋钮61识别切换轴252的固定位置的凸出部64。
如图4A和图4B示出的,固定旋钮61通过安装并且插入轴部63到壳体2的孔2A中附接到壳体2,使得凸出部64位于上部位置并且朝向启动器6。凸出部64的存在限制了固定旋钮61的旋转,并且在固定旋钮61附接时,帮助工人确认正确的附接位置。另外,壳体2具有壁65,并且具有垂直细长形状的手持部62的侧表面(图4A中手持部62的左侧)抵接到壁65,使得手持部62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被限制。可选择的,通过安装凸出部到壳体2表面的凹部限制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也是可能的,切换旋钮610的按压部件被按压到其上。通过将启动器销25插入到设置在轴部63中的孔66中,启动器销被固定到固定旋钮61。如图5D示出的,由于切口67形成在孔66中,当固定旋钮61的旋转位置被固定时,启动器销25的旋转位置也被固定。在固定旋钮61附接到壳体2的状态中,切换轴252被固定在远离气缸9的位置,即,单发发射模式位置。在除了图4A和图4B示出的位置,即,单发发射模式位置,固定旋钮61不能附接到壳体2。可选择的,间隙产生在固定旋钮61和壳体2之间,并且工人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固定旋钮61处于不当的附接位置。
接下来,在单发发射模式和连续发射模式中推杆22A和启动器6的运动将基于图6A和图6B到图8A和图8B的局部剖视图描述。
如图2A和图2B示出的,当切换旋钮610被操作到单发发射侧时,启动器销25旋转并且切换轴252移动,使得启动器6移动远离推杆22A。如图6A示出的,当启动器部6从初始状态被操作时,启动器臂26被拉起并且绕着臂销27旋转,并且启动器臂26的尖端移动远离推杆22A的尖端。因此,如图6B示出的,即使当推杆22A此后被操作时,推杆22A以及启动器臂26也不彼此配合,并且柱塞7不被向上推,并且启动器阀8不被启动。
另一方面,如图7A示出的,当推杆22A被从初始状态按压到打入目标材料时,推杆22A向上移动,并且克服弹簧28的偏置力将启动器臂26向上推。因而,启动器臂26绕着臂销27旋转,并且其尖端接近启动器阀8的柱塞7。在这种状态下,如图7B示出的,当启动器6被拉动并且绕着启动器销25旋转时,启动器臂26在相同的方向绕着作为支点的推杆22A的尖端旋转。其结果,启动器阀8的柱塞7被向上推并且启动器阀8被启动。
如图3A和图3B示出的,当切换旋钮610被操作到连续发射侧时,启动器销25旋转以移动切换轴252,使得启动器6接近推杆22A。因而,启动器臂26的尖端移动远离推杆22A的尖端。如图8A示出的,当启动器6从此初始状态被拉动时,启动器6绕着启动器销25旋转,并且启动器臂26接近柱塞7。如图8B示出的,当推杆22A从此状态被按压到打入目标材料时,推杆22A向上移动,并且通过其尖端向上推启动器臂26。其结果,启动器臂26绕着臂销27旋转以向上推启动器阀8的柱塞7,从而启动启动器阀8。
接下来,使用气动打钉机1的工作将被描述。
当压缩空气经过气塞4被供应到壳体2中的储压腔S1时,一部分压缩空气经过空气通道流入主阀腔S5。由于主阀18被制成通过主阀腔S5中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弹簧19一起,与气缸9的上端表面紧密接触,以阻塞气缸9中的活塞上腔S2与储压腔S1之间的连通,从而阻止了压缩空气从储压腔S1流到活塞上腔S2,活塞保持静止。
在钉子打入操作开始之前的初始状态中,推杆22A位于其下止点。另外,由于启动器6未被拉动,启动器臂26从柱塞分离,并且其尖端与推杆22A以及推杆引导部24配合。因此,启动器阀8未被启动。
当启动器阀8被启动时,主阀腔S5内的压缩空气经过排气口20被排出到大气中,并且主阀18被储压腔S1中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向上推。因而,气缸9的上端打开,并且同时,气缸9中的活塞上腔S2和大气之间的连通被阻塞,并且储压腔S1中的压缩空气流入气缸9的活塞上腔S2。然后,活塞10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向下移动,并且从钉盒5供应到机头21的钉子被打入机叶片11击打。被打入机叶片11击打的钉子通过机头21引导并且被打入到打入目标材料30中。
当活塞10在气缸9中向下移动并且通过气孔15时,活塞上腔S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气孔15和止回阀17流入回风室S4中,并且被储存在其中。
当推杆22A移动远离打入目标材料时,推杆22A的尖端部从启动器臂26出来并且它们之间的配合被释放,使得启动器臂26通过弹簧28的偏置力绕着臂销27旋转,并且移动远离启动器阀8的柱塞7。其结果,由于柱塞7回到其原始位置以关闭启动器阀8,并且储压腔S1中的压缩空气流入主阀腔S5,主阀18被制成与气缸9的上端表面紧密接触,并且储压腔S1和活塞上腔S2之间的连通被阻塞,使得活塞上腔S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排气口20排出到大气中。然后,储存在回风室S4中的压缩空气经过气孔16流入活塞下腔S3,使得活塞10向上移动并且回到原始位置。
切换旋钮610以及固定旋钮62的更换通过以下步骤被执行:将螺丝刀插入到设置在旋钮侧表面的孔中拧松螺钉(未示出)、拉出旋钮、插入用于替换的旋钮、并且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拧紧螺钉。由于更换的部分仅仅是旋钮,此部分丢失的风险很低,并且因为仅仅存在一个固定旋钮61能够恰当地被固定的位置,所以更换简单。请注意,与固定旋钮61以及切换旋钮610一体形成启动器销25,以使用卡环如C形环将旋钮附接到壳体2,并且通过脱下卡环更换旋钮也是可能的。然而,由于更换能够在保持启动器销25插入穿过启动器6的同时实施,在只更换旋钮的情况下更换是容易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旋钮61设置有突出部64。然而,如果固定旋钮61的旋转位置能够被固定,则凸出部64不总是必须的。另外,如果固定旋钮61的旋转能被限制,则将凸出部安装进入切换旋钮610的部件按压于其上的壳体2的孔中也不是必须的。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旋钮61通过将轴部63安装到孔2A中被固定,但是固定旋钮61的任何固定方法都能被使用。
另外,通过固定旋钮61指示固定切换轴252的位置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其能够被显示在手持部62上。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换轴252通过固定旋钮61被固定在单发发射模式的情况已被描述。然而,将操作模式固定到连续发射模式也是可能的。

Claims (5)

1.一种打入机,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打入机构;
将启动器附接到主体的旋转轴;以及
切换轴,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偏心,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并且具有根据其旋转位置切换所述启动器为单发发射模式或连续发射模式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所述切换轴的旋转位置的固定旋钮被附接到所述切换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中,所述固定旋钮以可连接的/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壳体,并且
用于从所述主体外侧操作的切换旋钮能够被附接到所述切换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中,所述固定旋钮的侧表面抵接到所述主体的一部分上,其使得所述固定旋钮不能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中,所述固定旋钮在其前表面设置有代表单发发射模式的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中,所述固定旋钮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切换轴的固定位置的凸出部。
CN201320496661.9U 2012-08-31 2013-08-14 打入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717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2367 2012-08-31
JP2012192367A JP2014046424A (ja) 2012-08-31 2012-08-31 打込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1730U true CN203471730U (zh) 2014-03-12

Family

ID=4978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9666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71730U (zh) 2012-08-31 2013-08-14 打入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46424A (zh)
CN (1) CN203471730U (zh)
DE (1) DE202013103822U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7106A (zh) * 2018-02-19 2020-09-29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打入机
TWI767933B (zh) * 2017-08-25 2022-06-21 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打釘槍及其致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0510B (zh) * 2016-08-22 2017-10-01 Trigger mechanism to switch firing mode pneumatic to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11179A (ja) * 1989-09-21 1991-05-10 Kanematsu Duo Fast Co Ltd ファスナー打込み機のトリガ機構
JPH0716213U (ja) * 1993-08-25 1995-03-17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回転型調整装置
JP2001179655A (ja) * 1999-12-24 2001-07-03 Makita Corp 打ち込み機
US6662989B1 (en) * 2002-12-27 2003-12-16 Basso Industry Corp. Device for adjusting single or auto shooting for staple guns
JP5286939B2 (ja) 2008-05-28 2013-09-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US8800835B2 (en) * 2008-07-17 2014-08-12 Stanley Fastening Systems, Lp Fastener driving device with mode selector and trigger interlock
JP5585417B2 (ja) 2010-11-26 2014-09-1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JP5589804B2 (ja) * 2010-11-30 2014-09-1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7933B (zh) * 2017-08-25 2022-06-21 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打釘槍及其致動裝置
CN111727106A (zh) * 2018-02-19 2020-09-29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打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46424A (ja) 2014-03-17
DE202013103822U1 (de)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94161A1 (e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ing a gas spring
EP3315260B1 (en) Nailing machine
CN203945333U (zh) 气动紧固件驱动器
US7516876B2 (en) Driving machine for driving afastener member into a member to be fastened using a probe to locate the fastening member
CN203471730U (zh) 打入机
US20150174748A1 (en) Driver Tool
US10668607B2 (en) Lockout for fastener-driving tool
CN103085038B (zh) 组件式气动扣件机
JP2017131994A (ja) 打込機
WO2013161909A1 (ja) 打込み工具
JP2008149404A (ja) 打込機
US7918375B2 (en) Pneumatically operable fastener-driving tool and seal mechanism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5716395B2 (ja) 打込機
JPH1058347A (ja) ファスナ駆動ツール用の磁気付勢された駆動エレメント
CN103567975A (zh) 打入机
JP5434539B2 (ja) 打込機
TW201630695A (zh) 空壓式電動釘槍
CN209289182U (zh) 一种自动送钉钉枪装置
CN203290343U (zh) 一种制鞋用气钉枪
TWM517079U (zh) 往復式氣動工具
CN201889772U (zh) 气动钉锤
CN103752757B (zh) 一种快速复位拉钉枪
JP4569521B2 (ja) 打込機
JPH0753901Y2 (ja) 打込機の動作モード切換機構
CN208468280U (zh) 气动钉枪的弹夹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