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8269B - 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8269B
CN103708269B CN201310455147.5A CN201310455147A CN103708269B CN 103708269 B CN103708269 B CN 103708269B CN 201310455147 A CN201310455147 A CN 201310455147A CN 103708269 B CN103708269 B CN 103708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ress section
axle
sliding part
axle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51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8269A (zh
Inventor
饭岛章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08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8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8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8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Means for preventing paper jams or for facilitating their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25Special roller holding or lifting means, e.g. for temporarily raising one roller of a pair of nipping rollers for inserting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不移动大的支架整体就能够改变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具备:齿盘(63),以在左右方向(9)多个分离的方式配置,并且轴(68)为弹簧;排出辊(62),在与齿盘之间夹持记录用纸;下侧盖(72),配置成使得齿盘可沿上下方向(7)移动;轴按压部(73),配置成能够在下侧盖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向按压轴的第一位置和按压力比在第一位置时小的第二位置移动;滑动部(74),设置为能够与轴按压部抵接,并且沿左右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当滑动部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轴按压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当滑动部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轴按压部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为,在具备夹持并传送介质的辊对的传送装置中,特别是能够改变辊对的夹持压力、或者使辊对中的一个辊相对于另一个辊接近和离开的传送装置,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所述传送装置并且将图像记录到介质中。
背景技术
例如,传送装置在传送片状的介质的时候,使辊对中的一个辊压接在另一个辊。另一方面,传送装置在传送比片状的介质厚的介质(例如,CD、DVD)的时候,相对于传送片状的介质的情况,使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即辊对的夹持力减小,或者使一个辊相对于另一个辊离开。
而且,作为另一例,传送装置在片材未堵塞传送路径的状态下使辊对中的一个辊压接于另一个辊。另一方面,传送装置在片材堵塞的状态下,相对于片材未堵塞的状态,使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减小,或者使一个辊离开另一个辊。由此,图像记录装置的用户能够容易地取出堵塞的片材。
作为具备如上所述的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支撑齿盘的齿盘支架上下移动而能够使齿盘离开排纸辊的图像记录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7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支撑齿盘的齿盘支架比齿盘大且重。因此,在使大的齿盘支架上下移动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图像记录装置大型化了。而且,为了使大的齿盘支架上下移动,需要大的动力。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以及具备所述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使支撑齿盘等辊的大的支架整体不移动,而改变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或者使一个辊移动。
(1)本发明涉及的传送装置具备:多个第一辊,多个所述第一辊在与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各自具有弹性轴;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多个所述第一辊之间夹持介质并向所述传送方向传送;以及辊支架,所述辊支架将多个所述第一辊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接近和离开。所述辊支架具备:辊容纳部,所述辊容纳部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辊;轴按压部,所述轴按压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将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朝向所述第二辊按压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对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的按压力比所述第一位置时小的位置;以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所述滑动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沿所述宽度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四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四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根据本结构,通过滑动部沿宽度方向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能够使第一辊对第二辊的按压力减压,或者能够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离开。并且,根据本结构,在执行如上所述的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的按压力的减压或者第一辊的移动时,仅轴按压部和滑动部移动,而辊支架整体不移动。因而,能够抑制搭载有传送装置的装置的大型化。而且,能够减小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的按压力的减压和第一辊的移动所需的动力。
(2)所述滑动部具备向所述轴按压部侧突出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不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
根据本结构,当滑动部位于第三位置时,通过抵接部按压轴按压部,轴按压部按压第一辊的轴。由此,能够使第一辊按压第二辊。而且,当滑动部位于第四位置时,由于抵接部不与轴按压部抵接,因此抵接部不会按压轴按压部。
(3)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按压所述第二辊。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的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辊对所述第二辊的按压力比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小。
(4)所述轴按压部能够绕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配置得比多个所述第一辊更靠所述传送方向的一侧。所述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多个所述第一辊更靠所述传送方向的另一侧。所述滑动部配置于所述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并且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转动末端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不与所述转动末端部抵接。
根据本结构,由于滑动部配置在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因此,通过滑动部的抵接部按压转动末端部,能够改变第一辊对第二辊的按压力。在此,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第一辊更靠传送方向的另一侧。而且,滑动部配置在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即,根据本结构,由于不必将滑动部配置在第一辊的正上方,因此能够缩短传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即,能够使传送装置小型化。
(5)所述滑动部具备向离开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侧突出的抵接部。所述轴按压部具备支撑多个所述第一辊的弹性轴的辊支撑部以及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不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按压所述第二辊。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的一个以上第一辊离开所述第二辊。
根据本结构,滑动部与轴按压部的被抵接部抵接。并且,当滑动部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通过滑动部的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轴按压部被抵接部按压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此,第一辊被支撑于轴按压部的辊支撑部。因此,第一辊在轴按压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被支撑在移动的辊支撑部,并向相对于第二辊离开的方向移动。根据上文,根据本结构,通过滑动部的移动,能够使轴按压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使第一辊向接近和离开方向移动。即,根据本结构,通过滑动部的移动,能够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接近和离开。
(6)本发明涉及的传送装置还具备第一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辊支撑部之间,用于对所述辊支撑部向所述第二辊侧施力。
根据本结构,由于辊支撑部被朝向第二辊侧施力,因此在辊支撑部抵接于辊容纳部的状态下,能够使辊支撑部相对于辊容纳部以较高的精度定位。
(7)所述辊容纳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金属制的框架。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框架抵接的状态下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所述滑动部具备接近和离开方向的厚度为第一长度的第一厚部和所述厚度比所述第一厚部厚的第二厚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厚部。
框架固定在搭载有传送装置的装置上,作为传送装置所具备第一辊的位置的基准。并且,根据本结构,滑动部配置成与框架抵接的状态。因而,滑动部的薄壁部的厚度较薄,因此容易沿抵接的框架变形。而且,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厚部。而且,轴按压部按压第一辊。即,根据本结构,由于与按压第一辊的轴按压部相抵接的后端部沿作为第一辊的位置的基准的框架变形,因此能够提高第一辊的位置精度。
(8)所述辊容纳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金属制的框架。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框架抵接的状态下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抵接部对应的位置具备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狭缝。
根据本结构,滑动部的形成有狭缝的周边部由于沿传送方向的长度变短,因此容易沿框架变形。因此,根据本结构,与所述(7)同样地,能够提高第一辊的位置精度。
(9)所述狭缝形成于所述抵接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结构,滑动部的形成有狭缝的周边部的沿传送方向的长度比所述(8)的情况更短,因此比所述(8)的情况更容易沿框架变形。因此,根据本结构,与所述(8)同样地,能够提高第一辊的位置精度。
(10)所述抵接部具备: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轴按压部抵接;以及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并且比所述第一抵接部突出得少。
根据本结构,能够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的按压力和第一辊的位置例如根据介质的种类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按压力和位置。
(11)所述辊容纳部具备:底板,所述底板形成有能够露出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部分的开口;以及侧板,所述侧板在比多个所述第一辊和所述轴按压部更靠外侧处从所述底板竖立设置。
根据本结构,第一辊和轴按压部成为由底板和侧板覆盖的状态。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降低由于构成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的状态变化的主要部分的第一辊和轴按压部被用户从外部接触而引起的第一辊和轴按压部破损的可能性。
(12)在所述辊容纳部形成有轴承部,所述轴承部为沿接近和离开方向延伸的狭缝,并且插通有所述第一辊的轴。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第一辊沿传送方向的位置偏差抑制在第一辊的轴的直径和轴承部的宽度的公差内。即,通过使轴承部的宽度接近第一辊的轴的直径,能够提高沿第一辊的传送方向的位置精度。
(13)所述轴按压部与多个所述第一辊全部对应地设置。
(14)所述轴按压部按压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一辊的弹性轴双方。
根据本结构,由于不必将轴按压部配置在第一辊的正上方,因此能够缩短传送装置的与传送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即,能够使传送装置小型化。
(15)本发明还可以是图像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技术方案1至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以及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将图像记录在由多个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传送的介质中。
(16)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第二施力部件,所述第二施力部件对所述滑动部向所述第三位置施力。所述记录部具备:记录头,所述记录头朝向介质喷出墨滴;以及托架,所述托架搭载所述记录头并能够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通过与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的所述托架抵接,从而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
根据本结构,通过设于记录部的托架的移动,能够使滑动部移动。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不必另外设置用于使滑动部移动的专用的电动机。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传送装置,不必使比第一辊大的部件即辊容纳部和安装有所述辊容纳部的框架移动,就能够改变第一辊对第二辊的按压力,或者使第一辊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示出托架23和压盘42和导轨43、44和齿盘移动机构64的图,在(A)中示出俯视图,在(B)中示出主视图。
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齿盘移动机构64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齿盘移动机构64的立体图。
图6是齿盘移动机构64的分解立体图。
图7(A)是轴按压部73在第一位置时齿盘移动机构64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的B-B'剖视图,图7(C)是齿盘移动机构64的右侧视图。
图8(A)是轴按压部73在第二位置时齿盘移动机构64的俯视图,图8(B)是图8(A)的B-B'剖视图,图8(C)是齿盘移动机构64的右侧视图。
图9是将齿盘移动机构64在可沿正交方向看到狭缝81的位置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变形例2的齿盘移动机构64的图,在(A)中示出了分解立体图,在(B)中示出了轴按压部73在第一位置时齿盘移动机构64在齿盘63的轴68剖切的剖视图,在(C)中示出了轴按压部73在第二位置时齿盘移动机构64在齿盘63的轴68剖切的剖视图,在(D)中示出了滑动部74在第三位置时齿盘移动机构64的立体图,在(E)中示出了滑动部74位于第四位置时齿盘移动机构64的立体图,在(F)中示出了将齿盘移动机构64在可看到开口112的位置剖切的剖视图,在(G)中示出了将齿盘移动机构64在可沿正交方向看到狭缝81的位置剖切的剖视图。
图11是变形例3、6的齿盘移动机构64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变形例3、6的齿盘移动机构64的分解立体图。
图13(A)是变形例3、6的齿盘移动机构64的俯视图,图13(B)是轴按压部73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图13(A)的BC-BC'剖视图,图13(C)是轴按压部73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图13(A)的BC-BC'剖视图。
图14是变形例1的齿盘移动机构64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变形例1的齿盘移动机构64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将变形例4的齿盘移动机构64在齿盘63的轴68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更。而且,在下面的说明中,以复合机10(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设有开口13的一侧作为近前侧(正面)来定义前后方向8,并从近前侧(正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
[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大致构成为长方体,其在下部具有打印部11,所述打印部11以喷墨记录方式向记录用纸12(参照图2)记录图像。另外,打印部11除了喷墨记录方式以外,也可以采用例如以电子照相方式向记录用纸12记录图像的结构。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
打印部11在正面形成有开口13。能够载置各种尺寸的记录用纸12的供给托盘120能够相对于开口13沿前后方向8插拔。排出托盘21在供给托盘20的上侧被设置成与供给托盘20重叠。排出托盘21与供给托盘20一体地相对于开口13插拔。
如图2所示,打印部11具备:供给部15,其从供给托盘20拾取记录用纸12并进行供给;记录部24,其设于供给托盘20的上方,对由供给部15供给的记录用纸12记录图像;以及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具备:传送记录用纸12的传送辊对54和排出辊对55;以及使排出辊对55的齿盘63上下移动的齿盘移动机构64。另外,对于构成上述打印部11的各部分在后面叙述。
[供给部15]
如图2所示,在装配于打印部11的开口13(参照图1)的供给托盘20的上侧设有供给部15。供给部15具备供给辊25、供给臂26和轴27。
供给辊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供给臂26的末端侧。供给辊25由供给用电动机(未图示)施加驱动力而旋转。另外,供给辊25也可以由后述的传送用电动机102(参照图3)施加驱动力而旋转。
供给臂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轴27,所述轴27被支撑于打印部11的主体框架(未图示)。供给臂26通过自重或弹簧等的弹力而向供给托盘20侧施力。供给辊25通过旋转而将载置于供给托盘20的记录用纸12拾取并供给到后述的传送路径65。
[传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传送路径65从供给托盘20的后侧的端部向上方且复合机10的前侧弯曲,并从复合机10的背面侧(后侧)向正面侧(前侧)延伸。传送路径65经由传送辊对54的夹持位置、记录部24的下侧以及排出辊对55的夹持位置而与排出托盘21相通。由供给托盘20供给的记录用纸12由传送路径65以从下方向上方进行U字转弯的方式引导并被引导至记录部24。记录用纸12在由记录部24进行过图像记录后,被引导至排出托盘21。即,记录用纸12沿图2中以单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的传送方向16被传送。传送路径65由以预定间隔相对的外侧引导部件18和内侧引导部件19形成。
[传送辊对54和排出辊对55]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65的比记录部24更靠传送方向16上游侧,设有具有传送辊60和夹送辊61的传送辊对54。构成传送辊对54的传送辊60和夹送辊61相互抵接。夹送辊61通过弹簧等而压接于传送辊60。
在传送路径65,在比记录部24更靠传送方向16的下游侧,设有排出辊对55,所述排出辊对55具有排出辊62(本发明的第二辊的一例)和齿盘63(本发明的第一辊的一例)。
如图3(B)所示,排出辊62具备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一根轴66和安装于所述轴66的多个辊部67。多个辊部67分别分离地配置。
如图6所示,沿左右方向9分离地配置有多个齿盘63。在各齿盘63贯通有轴68(本发明的弹性轴的一例)。由此,轴68从各齿盘63的左右方向9的两侧延伸。与一个齿盘63对应地设有一根轴68。齿盘63安装在轴68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
轴68由杆状的弹簧构成。而且,各齿盘63在构成排出辊62的多个辊部67各自的上侧以与所述辊部67分别相对的方式配置。而且,相互相对配置的各齿盘63和各辊67能够克服构成轴68的弹簧的作用力并相互抵更靠。即,齿盘63和排出辊62能够相互压接。
从传送用电动机102(参照图3)向传送辊60和排出辊62传递驱动力而使它们旋转。夹送辊61从动于传送辊60的旋转而旋转。而且,齿盘63从动于排出辊62的旋转而旋转。由此,传送辊对54和排出辊对55夹持记录用纸12并在传送路径65沿传送方向16传送。另外,齿盘63在与排出辊对55之间夹持记录用纸12的状态下与所述记录用纸12抵接。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在传送辊对54和排出辊对55之间的传送路径65的下侧设有压盘42。压盘42是从下侧支撑由传送辊对54和排出辊对55在传送路径65传送的记录用纸12的部件。
记录部24与压盘42相对地设于传送路径65的上侧。记录部24具备托架23和记录头39。如图3所示,托架23由设于压盘42的后侧和前侧的导轨43、44支撑。导轨43、44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安装在打印部11的主体框架(未图示)。在导轨43、44的至少一方设有公知的带机构(未图示),托架23与所述带机构连接。带机构由托架驱动用电动机(未图示)驱动。由此,托架23能够沿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
如图2所示,记录头39搭载于托架23。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40。从墨盒(未图示)向记录头39供给墨水。记录头39从喷嘴40将墨水以微小的墨滴的方式喷出。当托架23沿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时,从喷嘴40朝向支撑于压盘42的记录用纸12喷出墨滴。由此,对记录用纸12记录图像。
[齿盘移动机构64]
如图2所示,齿盘移动机构64(本发明的辊支架的一例)被设置成从上方覆盖齿盘63。如图5所示,齿盘63在下侧的周面露出的状态下被齿盘移动机构64所覆盖。如图4~图6所示,齿盘移动机构64具备框架71、下侧盖72、轴按压部73和滑动部74。
[框架71]
如图4~图6所示,框架71是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7的大致板形状的部件。框架71是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前后方向8的长度长的部件。即,框架71是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部件。框架71的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安装在打印部11的主体框架(未图示)。
框架71的前端部向下弯折。在框架71至少形成一个开口75。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三个开口75。开口75由第一开口75A、与第一开口75A连续且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第一开口75A短的第二开口75B构成(参照图6(A))。形成于后述的下侧盖72的底板76的突起78插通于开口75(参照图4)。
[下侧盖72]
如图4~图6所示,下侧盖72(本发明的辊容纳部的一例)安装在框架71的下侧。如图6所示,下侧盖72具备底板76和从底板76的前端部、后端部、右端部和左端部向上竖立设置的侧板77。在底板76的与框架71的开口75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向上竖立设置的突起78。突起78由末端部78A和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末端部78A短的基端部78B构成。突起78从开口75的第一开口75A插通,然后下侧盖72向右滑动。由此,突起78的末端部78A位于开口75的第二开口75B的上侧。在此,末端部78A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构成得比第二开口75B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长。通过以上,下侧盖72安装在框架71的下侧(参照图4)。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底板76沿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79。开口79的前后方向78的长度比齿盘63的直径长。而且,开口79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也比齿盘63的厚度长。齿盘63以位于开口79的正上方的方式载置于底板76。由此,齿盘63的下部插入开口79并从底板76的下方露出。
如图6(A)所示,从底板76向上方竖立设置多个肋板80。肋板80沿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配置。齿盘63配置在两个肋板80之间。如图9所示,在多个肋板80中位于齿盘63的两侧的肋板80设有从上端向下延伸的、即沿上下方向7延伸的狭缝81(本发明的轴承部的一例)。狭缝81的宽度构成为比齿盘63的轴68的直径大,轴68从上侧向下卡入狭缝81。由此,轴68在左右方向9成为插通于狭缝81的状态。而且,狭缝81沿上下方向7延伸,因此齿盘63能够沿上下方向7移动。而且,如上所述,在齿盘63的下侧配置有排出辊62。即,在下侧盖72,齿盘63被配置成能够沿相对于排出辊62接近和离开的上下方向7移动。
如上所述,侧板77从底板76的前后左右的端部竖立设置。即,侧板77以包围多个齿盘63的全部的方式,换言之在比多个齿盘63的全部更靠外侧,从底板76竖立设置。
[轴按压部73]
如图6所示,轴按压部73设置齿盘63的轴68的上侧且框架71的下侧。轴按压部73安装在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7的板状部件82。另外,轴按压部73也可以与板状部件82一体成形。
板状部件82是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前后方向8的长度长的大致板形状的部件。板状部件82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从下侧盖7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竖立设置的一对侧板77的前后方向8的间隔短。而且,板状部件82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从下侧盖72的右端部和左端部竖立设置的一对侧板77的左右方向9的间隔短。并且,板状部件82配置在由下侧盖72的侧板77包围的空间中。即,多个轴按压部73全部由下侧盖72的侧板77包围。换言之,侧板77在比多个轴按压部73的全部更靠外侧从底板76竖立设置。
如图6所示,轴按压部73在多个齿盘63分别配置在与齿盘63的右侧的轴68和左侧的轴68相对的位置。即,在多个齿盘63各自设有两个轴按压部73。
如图6~图8所示,轴按压部73在安装于板状部件82的状态下由从板状部件8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下侧突起84和从板状部件82的上表面向下方延伸的上侧突起85构成。下侧突起84的末端部从上侧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参照图7(B)和图8(B))。上侧突起85的末端部从上侧由后述的滑动部74抵接(参照图7(B)和图8(B)),对此在后面详细说明。
轴按压部73和板状部件82在能够沿下侧盖72的侧板77的方向(上下方向7)移动的状态下配置在下侧盖72。如后所述,轴按压部73由能够沿左右方向9移动的滑动部74从上侧按压。另外,如后所述,滑动部74通过沿左右方向9移动而向按压轴按压部73的状态和不按压轴按压部73的状态进行状态迁移。
轴按压部73在被滑动部74按压时对齿盘63的轴68朝向下方、即朝向排出辊62按压。在此,如上所述,轴68由杆状的弹簧构成。而且,齿盘63的下侧由排出辊55支撑,而轴68由其他部件从下侧支撑。因此,当轴68被按压时,以使齿盘63向下方移动的方式弯曲。实际上,由于在齿盘63的下方存在排出辊62,因此齿盘63向排出辊62按压(参照图7(B))。此时的轴按压部73的位置是第一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按压部73在第一位置时与下侧盖72抵接。即,第一位置的轴按压部73被支撑于下侧盖72。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按压部73在未被滑动部74按压时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按压齿盘63的轴68的力减小(参照图8(B))。此时的轴按压部73的位置是第二位置。根据上文,轴按压部73向按压齿盘63的轴68的第一位置和对齿盘63的轴68的按压力比第一位置时小的第二位置移动。另外,齿盘63和轴68通过下侧与排出辊62抵接且上侧与轴按压部73抵接从而保持位置。
如图6所示,在板状部件82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突起83。突起83在板状部件82以被侧板77包围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插入到从底板76竖立设置的肋板80之间。由此,板状部件82和轴按压部73向左右方向9的移动受到限制。
[滑动部74]
如图6所示,滑动部74设置在轴按压部73的上侧且框架71的下侧。滑动部74为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7的大致板形状的部件。滑动部74是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前后方向8的长度长的部件。滑动部74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比从下侧盖7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竖立设置的一对侧板77的前后方向8的间隔短。而且,滑动部74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从下侧盖72的右端部和左端部竖立设置的一对侧板77的左右方向9的间隔短。并且,滑动部74配置在由下侧盖72的侧板77包围的空间中。即,滑动部74与轴按压部73同样地由下侧盖72的侧板77包围。而且,如后所述,在滑动部74的下表面形成的凸部86与轴按压部73和板状部件82的上表面抵接。而且,滑动部74的上表面与框架71抵接。即,滑动部74在与框架71抵接的状态下配置在下侧盖72。
而且,滑动部74被支撑于肋板80,所述肋板80从下侧盖72的底板76竖立设置。而且,如上所述,滑动部74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比从下侧盖72的右端部和左端部竖立设置的一对侧板77的左右方向9的间隔短,因此,滑动部74能够沿左右方向9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74能够在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和比所述第三位置更靠左侧的位置即图8所示的第四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9移动。
如图6~图8所示,在滑动部74的下表面形成有凸部86(本发明的抵接部的一例)。凸部86形成于在滑动部74位于后述的第三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相对的位置。即,凸部86向轴按压部73侧突出。凸部86具备:第一抵接面87,其从滑动部74的下表面向斜下方倾斜;以及第二抵接面88,其与第一抵接面87连续且位于比第一抵接面87更靠下方即更靠轴按压部73侧的位置。第二抵接面88是沿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扩展的面。
当滑动部74位于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时,滑动部74的凸部86的第二抵接面88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抵接(参照图7(B))。在该状态下,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按压齿盘63的轴68。而且,此时,轴按压部73的位置如上所述是第一位置。
当滑动部74从图7(B)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动时,滑动部74的凸部86不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抵接。详细来说,首先,向左移动的凸部86的第一抵接面87与上侧突起85抵接。随着滑动部74向左侧移动,上侧突起85由倾斜面即第一抵接面87引导而向上方移动。最终,如图8(B)所示,凸部86不与上侧突起85抵接。
在滑动部74的凸部86不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抵接的状态下(参照图8(B)),滑动部74的凸起86以外的下表面不按压上侧突起85。因而,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虽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但其按压齿盘63的轴68的力减小。图8所示的滑动部74的位置是所述的第四位置。而且,此时,轴按压部73的位置如上所述是第二位置。
根据上文,滑动部74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而且,凸部86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滑动部74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时与轴按压部73抵接,当滑动部74位于第四位置的状态时不与轴按压部73抵接。
而且,如图6(A)和图9所示,在滑动部74的上表面形成有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两个凹部98。另外,凹部98也可以形成于滑动部74的下表面。由此,滑动部74的未形成凹部98的部分(厚壁部100)的厚度(上下方向7的长度)比滑动部74的形成有凹部98的部分(薄壁部99)的厚度厚。即,如图9所示,滑动部74在左右方向9具备厚度薄的薄壁部99和厚度比所述薄壁部厚的厚壁部100。
凹部98,换言之薄壁部99在左右方向8至少形成于与滑动部74和轴按压部73抵接的部分、具体来说是形成于设有凸部86(参照图6(B))的部分相同的位置。即,凸部86设于薄壁部99。其理由如下。即,薄壁部99形成于至少与滑动部74和轴按压部73抵接的部分相同的位置,由此,在该部分,滑动部74容易沿框架71变形。并且,其结果是,能够使滑动部74通过轴按压部73进行的齿盘63的定位的精度改善。这是因为,齿盘63的定位是以框架71为基准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98在左右方向8从滑动部74的右端形成到左端。
[螺旋弹簧90]
如图4和图6~图8所示,在滑动部74的左端部安装有螺旋弹簧90(本发明的第二施力部件的一例),所述螺旋弹簧90对滑动部74从第四位置朝向第三位置即向右施力。螺旋弹簧90沿左右方向9配置。螺旋弹簧90的右端部安装在下面说明的可沿左右方向9移动的被压部件91(详细来说是被压部件91的安装部89,参照图7(B)和图8(B)),螺旋弹簧90的左端部安装于框架71(详细来说是框架71的安装部70,参照图6(B))。
被压部件91是配置在框架71的上表面的左端部的上侧的大致板状的部件。被压部件91的下表面与框架71抵接。即,被压部件91由框架71支撑。在被压部件91形成有开口92和狭缝93。
开口92形成于被压部件91的左端部。在从开口92的右侧的缘部更靠下侧设有安装部89(参照图7(B)和图8(B))。并且,在该安装部89安装螺旋弹簧90的右端部。在框架71的开口92的正下方部分形成有左右方向9比开口92长的开口94(参照图6(A))。通过开口94形成得比开口92在左右方向9长,从而能够维持框架71被固定的状态,并且被压部件91能够如后所述那样沿左右方向9移动。
狭缝93形成于被压部件91的右端部。狭缝93是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形状。在框架71的开口93的正下方部分形成有左右方向9比狭缝93长的狭缝95。而且,在滑动部74的狭缝93、95的正下方部分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凸部96。凸部96的左右方向9的长度与狭缝93大致相同,比狭缝95短。而且,凸部96的前后方向8的长度与狭缝93、95大致相同。根据上文,凸部96插通于狭缝95并与狭缝93嵌合。其结果是,当被压部件91沿左右方向9移动时,能够维持框架71安装于主体框架的状态,即能够维持框架71被固定的状态,并且滑动部74也能够沿左右方向9移动。
在被压部件91的开口92的后侧设有向上侧延伸的凸部97。凸部97的右面与沿左右方向9移动的托架23(参照图3)抵接。向左移动的托架23与凸部97抵接并向左推压凸部97的话,螺旋弹簧90被压缩,并且被压部件91克服螺旋弹簧90的作用力向左移动。由此,与被压部件91嵌合的滑动部74也向左、即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根据上文,滑动部74经由被压部件91而被移动的托架23按压,从而克服螺旋弹簧90的作用力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
另外,当按压被压部件91的托架23向右移动时,被压部件91通过螺旋弹簧90要从被压缩的状态回到原始的状态的力、即螺旋弹簧90的作用力而向右、即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
[齿盘移动机构64的动作]
在托架23未与被压部件91的凸部97抵接的状态(图3所示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滑动部74位于第三位置,轴按压部73位于第一位置。在轴按压部73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由滑动部74的第二抵接面88向下按压。即,轴按压部73由滑动部74向下按压。由此,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按压齿盘63的轴68。其结果是,向下侧被按压的齿盘63按压排出辊62。
当托架23向左移动而推压被压部件91的凸部97时,被压部件91向左移动。由此,滑动部74也向左、即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这样的话,轴按压部7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具体来说,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从第二抵接面88经由第一抵接面97并最终从滑动部74的下表面离开。即,从图7的状态向图8的状态进行状态迁移。此时,轴按压部73未被滑动部74向下按压。由此,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按压齿盘63的轴68的力减小。其结果是,齿盘63按压排出辊62的力减小。即,轴按压部73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比轴按压部73处于第一位置时小。
在滑动部74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下,当托架23向右移动时,被压部件91因螺旋弹簧90的作用力而向右移动。由此,滑动部74也向右、即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这样的话,轴按压部73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具体来说,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由第一抵接面87按压而向下方移动,并最终与第二抵接部88抵接。即,轴按压部73由滑动部74向下按压。由此,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按压齿盘63的轴68。其结果是,向下侧被按压的齿盘63按压排出辊62。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滑动部74沿左右方向9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能够使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减压。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执行上述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的减压时,仅轴按压部73和滑动部74移动,齿盘移动机构64整体不移动。因而,能够抑制搭载传送装置的复合机10的大型化。而且,能够减小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的减压所需的动力。根据上文,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必使支撑齿盘63的下侧盖72或供所述下侧盖72安装的框架71移动,能够改变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滑动部74位于第三位置时,通过凸部86按压轴按压部73,轴按压部73按压齿盘63的轴68。由此,能够使齿盘63按压排出辊62。而且,当滑动部74位于第四位置时,凸部86不与轴按压部73抵接,因此凸部86不按压轴按压部73。因而,能够减小轴按压部73按压齿盘63的轴68的力。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框架71固定于供传送装置搭载的复合机10,是传送装置所具备的齿盘63的位置的基准。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滑动部74以与框架71抵接的状态进行配置。因而,滑动部74的薄壁部99的厚度较薄,因此容易沿其所抵接的框架71变形。而且,滑动部74的凸部86设于薄壁部99。而且,轴按压部73按压齿盘63。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与按压齿盘63的轴按压部73抵接的滑动部74容易沿作为齿盘63的位置的基准的框架71变形,因此能够提高齿盘63的位置精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齿盘63和轴按压部73处于由底板76和侧板77覆盖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由于构成使齿盘63相对于排出辊62的状态变化的主要部分的齿盘63和轴按压部73被用户从外部接触而引起的齿盘63和轴按压部73破损的可能性。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齿盘63沿传送方向16的位置偏离抑制在齿盘63的轴68的直径和狭缝81的宽度的公差内。即,通过使狭缝81的宽度接近齿盘63的轴68的直径,能够提高齿盘63沿传送方向16的位置精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记录部24设置的托架23的移动,能够使滑动部74移动。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必另外设置用于使滑动部74移动的专用的电动机。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按压部73沿上下方向7移动,不过轴按压部73也可以通过转动而移动。
变形例1的齿盘移动机构64以与所述实施方式的齿盘移动机构64一部分不同的方式构成。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变形例1中,齿盘移动机构64也具备框架71、下侧盖72、轴按压部73和滑动部74。不过,在变形例1的齿盘移动机构64中,轴按压部73和滑动部74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一部分不同。下面,对不同的部分详细叙述。
变形例1的轴按压部73由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轴109和安装于轴109的转动部110构成。
转动部110从轴109向前延伸出去。而且,转动部110的延伸末端部位于比齿盘63、即齿盘63的轴68更靠前侧的位置。而且,轴109位于比齿盘63更靠后侧的位置。即,轴按压部73的轴109配置成比齿盘63更靠传送方向16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轴按压部73的转动部110的延伸端部即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齿盘63更靠传送方向16的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而且,转动部110的左右方向9的位置是与各齿盘63的轴68的左右方向9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根据上文,当转动部110向箭头108B的方向转动时,转动部110的位于比转动末端部更靠后侧的位置的部分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由此,轴68被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按压,并向下移动。
另外,在变形例1中,在轴109安装有螺旋弹簧(未图示)。由此,轴109向与箭头108B反向的箭头108A的方向施力。
变形例1的滑动部74配置在轴按压部73的上方。在滑动部74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多个凸部107(本发明的抵接部的一例)。凸部107的前后方向8的位置是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即,滑动部74配置在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凸部107的左右方向9的位置如下所述。即,凸部107位于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凸部107在滑动部74位于第三位置时与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抵接,在滑动部74位于第四位置时不与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抵接。
当滑动部74位于第三位置时,凸部107与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抵接。由此,转动部110被凸部107推压,克服安装于轴109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向箭头108B的方向转动。通过转动部110向箭头108B的方向转动,转动部110的位于比转动末端部稍更靠后侧的位置的部分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由此,轴68被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按压,并向下移动。其结果是,齿盘63按压排出辊62。
当滑动部74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凸部107从与转动部110抵接的位置向不与转动部110抵接的位置。由此,转动部110通过安装于轴109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向箭头108A的方向转动。通过转动部110向箭头108A的方向转动,转动部110从齿盘63的轴68离开。由此,轴68不再被转动部110的转动末端部按压。其结果是,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被解除。
根据变形例1,由于滑动部74配置在轴按压部73的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因此通过滑动部74的凸部107按压转动末端部,能够改变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在此,轴按压部73的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齿盘63更靠传送方向16的另一侧。而且,滑动部74配置在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即,根据变形例1,由于不必将滑动部74配置在齿盘63的正上方,因此能够缩短传送装置的上下方向7的长度。即,能够使传送装置小型化。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轴按压部73构成为:轴按压部73处于第二位置时齿盘63对排出辊62的按压力比轴按压部73处于第一位置时小。不过,也可以将轴按压部73构成为当轴按压部73处于第二位置时齿盘63从排出辊62离开。
变形例2的齿盘移动机构64以与所述实施方式的齿盘移动机构64一部分不同的方式构成。图10是将变形例2的齿盘移动机构64中的一个齿盘63及其周边部分切除后的图。在变形例2中,齿盘移动机构64也具备框架71、下侧盖72、轴按压部73和滑动部74。不过,在变形例2的齿盘移动机构64中,框架71和轴按压部73和滑动部74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一部分不同。下面,对不同的部分详细叙述。
在变形例2的框架71,除了开口75(参照图4)之外,形成有开口111。在变形例2中,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插通于开口111。
在变形例2的轴按压部73,在下侧突起84(本发明的辊支撑部的一例)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112,齿盘63的轴68插通于所述开口112。由此,齿盘63的轴68由下侧突起84支撑成能够旋转。而且,在上侧突起85,在其末端部形成有向后侧屈曲的屈曲部113(本发明的被抵接部的一例)。屈曲部113的下表面从上侧与滑动部74抵接。在此,在变形例2中,如后所述,滑动部74由框架71的上表面支撑(参照图10(D)、(E))。而且,如图10(B)所示,变形例2的轴按压部73由下侧盖72支撑。
在变形例2的滑动部74,取代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下表面形成的凸部86,在上表面形成有凸部114(本发明的抵接部的一例)。凸部114向远离齿盘63的一侧,即向上侧突出。凸部114具备:第三抵接面115,其从滑动部74的上表面向斜上方倾斜;以及第四抵接面116,其与第三抵接面115连续且位于比第三抵接面115更靠上方,即从轴按压部73离开的一侧。第四抵接面116是沿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扩展的面。
在屈曲部113的下表面不与滑动部74的凸部114(详细来说是凸部114的第四抵接面116)的状态下(参照图10(B)、(D)),下侧突起84的开口112的上内面117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参照图10(F))。齿盘63的轴68由开口112的上内面117向下推压。由此,齿盘63按压排出辊62。此时,如图10(B)所示,下侧突起84与下侧盖72抵接。图10(B)、(D)、(F)所示的滑动部74的位置是第三位置。而且,此时,轴按压部73的位置是第一位置。
当滑动部74从图10(B)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动时,滑动部74的凸部114从下侧抵接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的屈曲部113。详细来说,最初,向左移动的滑动部74的凸部114的第三抵接面115与屈曲部113抵接。随着滑动部74向左侧移动,屈曲部113由作为倾斜面的第三抵接面115推压而向上方移动。最终,如图10(C)、(E)所示,凸部114的第四抵接面116与屈曲部113抵接。
而且,由于屈曲部113、即轴按压部73向上方移动,因此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的开口112的上内面117从齿盘63的轴68离开,并且开口112的下内面118(参照图10(F))与齿盘63的轴68抵接。齿盘63的轴68由开口112的下内面118向上推压。由此,齿盘63从排出辊62离开(参照图10(C))。此时,如图10(C)所示,下侧突起84从下侧盖72离开。图10(C)、(E)所示的滑动部74的位置是第四位置。而且,此时,轴按压部73的位置是第二位置。
根据上文,凸部114形成于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凸部114在滑动部74处于第四位置的状态下与屈曲部113抵接,而在滑动部74处于第三位置的状态下不与屈曲部113抵接。而且,轴按压部73通过所抵接的凸部114推压屈曲部113从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如图10(A)所示,在变形例2中,在框架71与轴按压部73之间设有螺旋弹簧119(本发明的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例)。螺旋弹簧119配置成插通于在上下方向7延伸的上侧突起85的状态。螺旋弹簧119的上端与框架71连接,下端与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119的下端经由板状部件82与下侧突起84连接,当然也可以直接连接。
螺旋弹簧119以被压缩的状态进行配置。因而,螺旋弹簧119对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朝向下方、即朝向下侧盖72施力。
根据变形例2,通过滑动部74沿左右方向9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能够使齿盘63从排出辊62离开。并且,根据变形例2,在执行如上所述的齿盘63的移动时,下侧盖72和供下侧盖72安装的框架71不移动。因而,能够抑制搭载传送装置的复合机10的大型化。而且,能够减小齿盘63移动所需的动力。根据上文,根据变形例2,不必使下侧盖72或供所述下侧盖72安装的框架71移动,就能够使齿盘63移动。
而且,根据变形例2,滑动部74与轴按压部73的屈曲部113抵接。并且,当滑动部74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通过滑动部74的凸部114与屈曲部113抵接,从而轴按压部73被凸部114推动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此,齿盘63被支撑于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因此,当轴按压部7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齿盘63被支撑在移动的下侧突起84,并且向离开排出辊62的方向移动。根据上文,根据变形例2,通过滑动部74的移动,能够使轴按压部7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使齿盘63沿接近和离开方向移动。即,根据变形例2,通过滑动部74的移动,能够使齿盘63相对于排出辊62接近和离开。
而且,根据变形例2,由于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被朝向排出辊62、即朝向下侧施力,因此在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与下侧盖72抵接的状态下,能够使轴按压部73的下侧突起84相对于下侧盖72以较高精度定位。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部74具备薄壁部99和厚壁部100,不过如图11所示,滑动部74也可以取代薄壁部99和厚壁部100、或者在薄壁部99和厚壁部100之外,具备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狭缝101。
狭缝101与凹部98同样地在左右方向9形成于至少与滑动部74和轴按压部73抵接的部分相同的位置即可。理由与凹部98的情况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101在左右方向9形成在与滑动部74和轴按压部73抵接的部分、具体来说是设有凸部86(参照图12)的部分相同的位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74在前后方向8形成于所述部分的前侧和后侧,即该部分的两侧。当然滑动部74也可以仅形成于所述部分的单侧。
根据变形例3,滑动部74的形成有狭缝101的周边部沿传送方向16的长度变短,因此容易沿框架71变形。因此,根据变形例3,与所述实施方式中设置薄壁部99的效果相同,能够提高齿盘63的位置精度。
而且,根据变形例3,在前后方向8上,在滑动部74与轴按压部73抵接的部分的两侧形成有狭缝101的周边部,其沿传送方向16的长度比在所述部分的单侧形成狭缝101的情况下更短,因此比该情况更容易沿框架71变形。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比所述情况进一步提高齿盘63的位置精度。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轴按压部73由滑动部74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但是,轴按压部73也可以由滑动部74保持在三个以上位置。
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在滑动部74的下表面形成的凸部86在第二抵接面88(本发明的第一抵接部的一例)与滑动部74的下表面之间具备第五抵接面120(本发明的第二抵接部的一例)。第五抵接面120位于比第二抵接面88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滑动部74的下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且,第五抵接面120与第二抵接面88、以及第五抵接面120与滑动部74的下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连接各面的倾斜面。
如所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了的,在第二抵接面88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抵接的状态下,滑动部74的位置是第三位置,轴按压部73的位置是第一位置(参照图16(A))。另一方面,在滑动部74的下表面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抵接的状态下,滑动部74的位置是第四位置,轴按压部73的位置是第二位置(参照图16(C))。
并且,在从图16(A)的状态到图16(C)的状态的状态迁移的过程中,或者从图16(C)的状态到图16(A)的状态的状态迁移的过程中,第五抵接面120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处于抵接的状态(参照图16(B))。根据上文,轴按压部73可以由滑动部74保持在三个位置。
在第五抵接面120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抵接的状态下,由于第五抵接面120比第二抵接面88更远离齿盘63,因此轴按压部73对齿盘63的轴68的按压力比轴按压部73处于第一位置时更小。而且,在该状态下,由于第五抵接面120比滑动部74的下表面更接近齿盘63,因此轴按压部73对齿盘63的轴68的按压力比轴按压部73处于第二位置时更大。
另外,图16所示的例子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凸部86形成第五抵接面120的例子,不过在变形例2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例如,在图10的凸部114形成与所述第五抵接面120同样的抵接面即可。在此,所述抵接面位于比滑动部74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第四抵接面更靠下方的位置,且是与滑动部74的上表面和第四抵接面116分别通过倾斜面连续的面。
在该情况下,在所述抵接面与轴按压部73的上侧突起85的屈曲部113抵接的状态下,由于所述抵接面比第四抵接面116更接近齿盘63,因此齿盘63与排出辊对62的距离比轴按压部73处于第一位置时更大。而且,在该状态下,由于所述抵接面比滑动部74的下表面更远离齿盘63,因此齿盘63与排出辊对62的距离比轴按压部73处于第二位置时更小。
而且,在所述例子中,轴按压部73可由滑动部74保持在三个位置,不过也可以保持在四个以上位置。在该情况下,在第二抵接面88或者第四抵接面116与滑动部74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间形成两个以上的抵接面即可。
根据上文,轴按压部73除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外,还能够移动到对齿盘63的轴68的按压力比第一位置时小且比第二位置时大、或者齿盘63比在第一位置时远离排出辊62且比在第二位置时接近排出辊62的预定位置。而且,所述预定位置分别为,越更靠第二位置则所述按压力越小,或者越更靠近第二位置则齿盘63与排出辊62的距离越大。
根据变形例4,能够使齿盘63相对于排出辊62的按压力和齿盘63的位置成为例如根据记录用纸12的种类而不同的按压力和位置。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轴按压部73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对于多个齿盘63的全部,使它们相对于排出辊62的按压力或者与排出辊62的接近和离开状态改变。但是,轴按压部73也可以是与多个齿盘63中的一部分对应地设置的。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2中,与多个齿盘63的全部对应地设置凸部86或者凸部114,不过也可以仅相对于多个齿盘63中从左端起奇数个齿盘63设置凸部86或者凸部114。
在该情况下,当轴按压部7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多个齿盘63中的一部分齿盘63相对于排出辊62的按压力或者与排出辊62的接近和离开状态随轴按压部73而变化,不过多个齿盘63中的其余齿盘63的所述按压力或所述接近和离开状态被维持下来。
根据变形例5,例如通过将轴按压部73从左右方向9的端部起仅与奇数个齿盘63对应地设置,能够使记录用纸12沿左右方向9成为波浪状态。由此,能够提高记录用纸12的刚性。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轴按压部73安装于一个板状部件82,不过各轴按压部73也可以分别设置。
例如,如图11~图13所示,各轴按压部73可以是按压齿盘63的从左侧延伸的轴68和按压与所述齿盘63的左侧相邻的齿盘63的从右侧延伸的轴68的轴按压部73。在该情况下,各轴按压部73的左右方向9的位置是两个齿盘63之间的位置,且是跨过存在于所述两个齿盘63之间的两根轴68的位置。另外,在图13(A)中记载了轴按压部73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在图13(B)中记载了轴按压部73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即,在变形例6中,也可以是轴按压部73按压齿盘63中预定的齿盘63的从一侧延伸的轴68和按压从与所述预定的齿盘63相邻的齿盘63的另一侧向所述预定的齿盘63延伸的轴68。
根据变形例6,由于不必将滑动部73配置在齿盘63的正上方,因此能够缩短传送装置的上下方向7的长度。即,能够使传送装置小型化。

Claims (16)

1.一种传送装置,
具备:多个第一辊,多个所述第一辊在与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各自具有弹性轴;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多个所述第一辊之间夹持介质并向所述传送方向传送;以及
辊支架,所述辊支架将多个所述第一辊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接近和离开,
所述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辊支架具备:
辊容纳部,所述辊容纳部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辊;
轴按压部,所述轴按压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将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朝向所述第二辊按压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对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的按压力比所述第一位置时小的位置;以及
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所述滑动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沿所述宽度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
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四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四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具备向所述轴按压部侧突出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不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按压所述第二辊,
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的一个以上第一辊对所述第二辊的按压力比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按压部能够绕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配置得比多个所述第一辊更靠所述传送方向的一侧,
所述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多个所述第一辊更靠所述传送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滑动部配置于所述转动末端部的上方,
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转动末端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不与所述转动末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具备向离开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侧突出的抵接部,
所述轴按压部具备支撑多个所述第一辊的弹性轴的辊支撑部以及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不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
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按压所述第二辊,
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的一个以上第一辊离开所述第二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还具备第一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辊支撑部之间,用于对所述辊支撑部向所述第二辊侧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容纳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金属制的框架,
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框架抵接的状态下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所述滑动部具备接近和离开方向的厚度为第一长度的第一厚部和所述厚度比所述第一厚部厚的第二厚部,
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厚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容纳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金属制的框架,
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框架抵接的状态下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抵接部对应的位置具备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狭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形成于所述抵接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具备:
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轴按压部抵接;以及
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并且比所述第一抵接部突出得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容纳部具备:
底板,所述底板形成有能够露出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部分的开口;以及
侧板,所述侧板在比多个所述第一辊和所述轴按压部更靠外侧处从所述底板竖立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辊容纳部形成有轴承部,所述轴承部为沿接近和离开方向延伸的狭缝,并且所述狭缝插通有所述第一辊的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按压部与多个所述第一辊的全部对应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按压部按压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一辊的弹性轴双方。
15.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以及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将图像记录在由多个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传送的介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第二施力部件,所述第二施力部件对所述滑动部向所述第三位置施力,
所述记录部具备: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朝向介质喷出墨滴;以及
托架,所述托架搭载所述记录头并能够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
所述滑动部通过与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的所述托架抵接,从而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
CN201310455147.5A 2012-09-28 2013-09-29 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708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8642A JP5924222B2 (ja) 2012-09-28 2012-09-28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2-218642 2012-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8269A CN103708269A (zh) 2014-04-09
CN103708269B true CN103708269B (zh) 2016-07-06

Family

ID=50384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5147.5A Active CN103708269B (zh) 2012-09-28 2013-09-29 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893B2 (zh)
JP (1) JP5924222B2 (zh)
CN (1) CN1037082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1961B2 (ja) * 2013-09-30 2017-04-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6369339B2 (ja) * 2015-01-23 2018-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606969B2 (ja) * 2015-10-23 2019-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382025B2 (ja) 2020-01-15 2023-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7804A (ja) * 2005-05-30 2006-12-07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CN1990260A (zh) * 2005-12-27 2007-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
CN101746635A (zh) * 2008-12-16 2010-06-2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薄片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3546A (ja) 1996-01-08 1997-07-15 Canon Inc シート材排出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H09183547A (ja) * 1996-01-08 1997-07-15 Canon Inc シート材排出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5153147A (ja) 2003-11-20 2005-06-16 Fuji Xerox Co Ltd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45498B2 (ja) 2004-03-16 2009-03-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US7520587B2 (en) 2005-05-30 2009-04-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18301A (ja) 2005-10-26 2007-05-17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4850557B2 (ja) 2006-03-31 2012-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7284191A (ja) * 2006-04-14 2007-11-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424512B2 (ja) * 2006-06-09 2010-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材排出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518159B2 (ja) * 2008-02-29 2010-08-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US8201824B2 (en) * 2009-08-25 2012-06-19 Xerox Corporation Variable force nip assembly
JP2011057303A (ja) * 2009-09-07 2011-03-24 Seiko Epson Corp 媒体送り装置、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7804A (ja) * 2005-05-30 2006-12-07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CN1990260A (zh) * 2005-12-27 2007-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
CN101746635A (zh) * 2008-12-16 2010-06-2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薄片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92186A1 (en) 2014-04-03
US8960893B2 (en) 2015-02-24
JP2014069943A (ja) 2014-04-21
CN103708269A (zh) 2014-04-09
JP5924222B2 (ja)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8269B (zh) 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CN103129172B (zh) 喷墨记录设备
CN103373085B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9096086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frame for supporting carriage
CN102189833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6004095A (zh) 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JP5228809B2 (ja)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US8789829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04339885A (zh) 供送托盘
CN104512746A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64514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622381B2 (en) Sheet supply apparatus
US20150091998A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dia tray
CN102198764B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5459636A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64770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419015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204184045U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9610765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782195U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5459635B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201613571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3963488B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3192597U (ja) シート支持装置
JP2013199371A (ja) 給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