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0098A - 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0098A
CN103620098A CN201180071657.1A CN201180071657A CN103620098A CN 103620098 A CN103620098 A CN 103620098A CN 201180071657 A CN201180071657 A CN 201180071657A CN 103620098 A CN103620098 A CN 103620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filament
nozzle ring
compressed air
pulse
bra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16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0098B (zh
Inventor
M·施廷德尔
M·考利茨基
C·马蒂斯
F·莱内曼
C·胡贝特
L·莱格
J·维斯特法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8603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62009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620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0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0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0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2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crimped or curled structure; with a special structure to simulate woo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4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 D01D10/0409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on bobbi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3/00Complete machin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hreads
    • D01D13/02Elements of machines in combin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stuffer box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2Bulking, e.g. loo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在此多个单丝利用纺丝装置挤出并且冷却,接着通过拉伸装置和卷曲变形装置处理成卷曲变形的长丝。在将长丝卷绕成卷筒之前在卷曲变形的长丝上通过处理装置产生多个编织结。为了在长丝内得到一定的编织结图案,按照本发明使具有给定的频率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对准纺丝。为此所述处理装置具有可控的吹风机构。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BCF)的方法以及一种如权利要求8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BCF)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例如通过簇绒或编织工艺生产地毯制品时,喂入事先在熔纺工艺中产生的所谓的BCF丝(bulked continues filament(膨体变形长丝))作为绒头纱。在这种多纤维长丝中在后续处理中尤其要注意,在长丝的单丝之间存在足够的纱线紧密度。长丝的各单丝的纱线紧密度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多个编织结/交缠结来保证,所述编织结在长丝卷绕之前在长丝上产生。这种编织结通过长丝的压缩空气处理产生。为了能将长丝无瑕疵地后续处理成地毯制品,在BCF丝中期望一定的编织结稳定性以及单位长度上相对较多的编织结。
在这类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中一般通过长丝单丝的涡流变形/喷气变形来产生这种编织结。例如在EP0784109B1中描述了这种方法和设备。为了使单丝涡流变形,导引长丝通过涡流变形喷嘴的处理通道,在该涡流变形喷嘴中,一连续的压缩空气流横向对准长丝。根据长丝导向、处理通道的几何结构并且根据压缩空气的过压,在长丝上出现强烈的涡流变形乃至形成编织结。单位长度长丝上产生的编织结的数量以及长丝中单丝的(编织)结结构由于长丝本身振动在恒定的压缩空气过压下不能可再现地产生,由此使编织结稳定性和编织结之间的间距或多或少地取决于长丝的振动特性并且以较大的误差出现。在编织结的结稳定性方面的这种变化以及单位长度长丝中编织结数量的变化导致,在未染色的长丝中视结稳定性和结数量而定呈现出非常不同地单色。在生产所谓的彩色的三色长丝(在该生产工艺中纺出多色单丝束并接着合并成卷曲变形的长丝)时,在结形成和结数量方面的不均匀性导致在接着将长丝后续加工成地毯制品时的不定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改进这种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以及这种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设备,使长丝具有可再现的且均匀的编织结,用以形成纱线紧密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上述形式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在长丝上可以产生给定的编织结图案并且该图案能用于在地毯制品中形成视觉图样。
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对于所述方法由下述方式实现,即:为了产生编织结使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以给定的频率对准长丝。
按照本发明的设备由下述方式实现所述目的,即:处理装置具有可控的吹风机构,该吹风机构用于产生周期性地对准长丝的压缩空气脉冲。
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通过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给出。
本发明基于这个认知,即:长丝中的编织结可以显著地影响地毯制品的视觉印象。因此例如当在单丝簇绒设备中加工多色长丝时产生这样的地毯,该地毯叠加规则的图案,显示出所谓的重复条纹。已经确认,通过长丝中的编织结的结稳定性的变化以及通过编织结的结间距的变化可以影响这个效果。因此本发明具有特殊的优点,即:可以根据在地毯中所期望的图案利用这个效果。一般已知,对准长丝的压缩空气脉冲导致编织结的自发的且明显的形成。因此通过具有给定的频率的多个压缩空气脉冲的序列在长丝上产生编织结的图案。周期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确保在行进的长丝上的可再现的编织结图案。在此在长丝上可以产生均匀的或不均匀的编织结序列。
为了保证用于后续加工的长丝的纱线紧密度,优选使用下述方法变型,其中根据长丝速度这样调整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频率,使得在每米长度的长丝上至少产生5至35个编织结。视长丝类型(是单色还是三色)和后续加工而定可以预调整在长丝上所期望的编织结数量。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可特别有利地在相对较高的长丝速度时使用。为了在长丝上产生足够数量的编织结,按照本发明方法的一种有利改进方案,所述长丝以2,000m/min至6,000m/min范围内的长丝速度在两个被驱动的导丝辊之间被导引。由此可以个别通过被驱动的导丝辊来调整对于形成编织结所需的长丝导向特性。
下述方法变型特别有利于可再现地产生具有相对较高频率的压缩空气脉冲,在该方法变型中所述压缩空气脉冲通过具有长丝行进通道和在长丝行进通道中具有至少一个喷嘴孔的、被转动驱动的喷嘴环来产生。在此所述喷嘴孔通过喷嘴环的转动而周期性地与压缩空气源连接,由此在一段短的持续时间内压缩空气流通过喷嘴孔导引到长丝行进通道中。
通过被驱动的喷嘴环产生压缩空气脉冲的另一特殊优点是,通过驱动喷嘴环能够预调整脉冲序列的频率。就此而言特别优选的方法变型是,所述喷嘴环为了调整脉冲序列的频率而以给定的周向速度被驱动。
因此视所期望的编织结数量而定能根据长丝速度实现大的调整范围。通过下述方法变型能够生产所有常见的BCF丝,在该方法变型中所述喷嘴环的周向速度被设定为最小等于长丝速度的50%或更大。
为了在脉冲序列内得到交变的压力脉冲或者交变的频率,特别有利的方法变型是,每单位时间的喷嘴环周向速度周期性地变化。由此能够在长丝中产生不规则的编织结图案。图案的这种不规则性也可以由下述方式实现,其中使用具有不均匀地分布在周部上的喷嘴孔的喷嘴环,该喷嘴环以恒定的或变化的周向速度被驱动。
按照本发明的设备具有特殊的优点,即:在处理长丝时使压缩空气的消耗降低到最小。因此只在压缩空气脉冲期间通过吹风机构给出用于处理长丝的压缩空气流。在压缩空气脉冲之间的阶段中没有压缩空气消耗,由此与常见的持续工作的涡流变形装置相比明显降低消耗。
为了调整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和其频率,按照本发明设备的一种有利改进方案,所述吹风机构通过被转动驱动的喷嘴环形成,该喷嘴环具有环绕的长丝行进通道和至少一个通到长丝行进通道中的喷嘴孔。所述喷嘴环与压缩空气源这样耦联,使得在喷嘴环转动时喷嘴孔可周期性地与压缩空气源连接。由此能在喷嘴环的周部上以给定的频率和序列以简单的方式产生周期的压缩空气脉冲。
与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频率成比例的喷嘴环周向速度特别是能够由下述方式改变,即:使所述喷嘴环与电机和配属于电机的控制器耦联。通过预先给定额定频率能够产生具有恒定频率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
为了特别是可以产生具有不规则频率的压缩空气脉冲的不规则的脉冲序列,本发明的下述改进方案是特别有利的,其中所述电机设计成不可调节的异步电机。在此可以利用不可调节的异步电机的随机偏差,以便可以在长丝中产生不规则的编织结图案。
为了预调整和控制处理装置,按照本发明的设备优选这样设计,即:所述控制器与一中央的设备控制单元连接。因此能够直接输入所有对于生产长丝重要的参数和设备设定值。在导丝辊的长丝速度以及喷嘴环的周向速度之间所期望的比例能够直接在设备控制单元中分析处理并且相应地修正。
此外为了屏蔽且尤其为了削减噪声,所述喷嘴环设置在一罩子内,该罩子具有长丝入口和长丝出口。所述罩子的长丝入口和长丝出口这样设计,使长丝至少以最小包绕角接触喷嘴环并且在长丝行进通道中被导引。优选多壁式地形成罩子,其中内壁优选由隔音材料构成。
为了进行接纳和固定,使所述喷嘴环通过罩子设置在支承壁的正面上,其中所述支承壁在背面上支承有喷嘴环的电机。因此机械零部件能够有利地与电的零部件分开。因此使相对于长丝环境敏感的电子元件与支承壁正面上的导引长丝的部件分开。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本发明设备的一些实施例详细解释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按照本发明设备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时间变化曲线,
图4示出具有编织结的多纤维长丝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用于产生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纵剖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图5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以多个视图示出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设备的一实施例。图1以正视图、图2以侧视图示出该实施例。在此为了解释各个装置仅示出一个长丝行程。原则上这些装置可以以多个并行导引的长丝运行。
如果没有指出针对某个附图,则下面的描述对两个附图都适用。
该设备具有纺丝装置1,该纺丝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包括纺丝箱体1.1、纺丝喷嘴1.2、纺丝甬道1.3、冷却装置1.4和熔体输入装置1.5,用于由输入的聚合物熔体挤出多个单丝条并进行冷却。纺丝喷嘴1.2为此保持在纺丝箱体1.1的底面上,其中纺丝箱体1.1还可以具有多个在这里未示出的纺丝喷嘴。在加热的纺丝箱体1.1内部设置有分配系统和纺丝泵,用于将通过形成在顶面上的熔体输入装置1.5输入的聚合物熔体在压力下输送到纺丝喷嘴1.2。
在纺丝箱1.1体下方设置有冷却装置1.4,该冷却装置与纺丝甬道1.3共同作用。冷却装置1.4在这个实施例中设计成横流吹风装置并且具有吹风壁1.6和与吹风壁1.6连接的压力室1.7。由此可以产生用于冷却新挤出的单丝的横向指向的冷却空气流并且将冷却空气流吹入到纺丝甬道1.3中。
在纺丝甬道1.3下方设置有拉伸装置2、卷曲变形装置3和卷绕装置4,用于使长丝在竖直取向的支承壁14上行进。
为了可以使冷却的单丝作为单丝束被导引和处理,拉伸装置2首先配设有集丝导丝器8和上油装置9,通过它们将单丝导引成单丝束。此外还设有长丝斩刀10和抽吸接管11,用于在长丝断开时在后置的装置中保证连续的纺丝过程。在长丝在一个装置中断开时通过长丝斩刀10分开单丝束并且通过抽吸接管11将其输送到废纱容器。
拉伸装置2具有多个可加热的导丝辊2.1至2.4,它们悬臂地保持在支承壁14的正面上。在支承壁14的背面上设置有配设给导丝辊2.1至2.4的导丝辊驱动装置。在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导丝辊驱动装置2.5和2.6。
在长丝行程中直接设置在拉伸装置下方的是卷曲变形装置3,该卷曲变形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变形喷嘴3.1、填塞室3.2和冷却滚筒3.3构成。变形喷嘴3.1、填塞室3.2和冷却滚筒3.3保持在支承壁14的正面上。在此冷却滚筒3.3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与一在图2中未示出的驱动装置耦联。
在卷曲变形装置3与卷绕装置4之间设有松弛装置5,该松弛装置在支承壁14的正面上具有两个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导丝辊单元5.1和5.2,所述导丝辊单元通过保持在支承壁14背面上的导丝辊驱动装置5.3和5.4驱动。
在导丝辊单元5.1和5.2之间设有处理装置6,用于在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上执行压缩空气处理。为此处理装置6具有可控的吹风机构6.1,该吹风机构与支承壁14背面上的控制机构6.2和控制器6.3耦联。
卷绕装置4同样保持在支承壁14上。为了卷绕长丝,卷绕装置4具有两个被驱动的筒管锭子4.2、4.3,所述筒管锭子保持在可转动的筒管转塔4.1上。通过筒管转塔4.1使筒管锭子4.2和4.3交替地在工作位置与更换位置之间被导引。在工作位置中,筒管锭子4.2和4.3与顶压辊4.5和往复装置4.4共同作用。配设给筒管锭子4.2和4.3以及筒管转塔4.1和往复装置4.4的驱动装置保持在支承壁14的背面上。因此筒管锭子4.2和4.3配设有锭子驱动装置4.6和4.7,筒管转塔4.1配设有转塔驱动装置4.8,往复装置4.4配设有往复驱动装置4.9。
设置在支承壁14背面上的驱动装置和控制器集成在设备控制单元13中。设备控制单元13可通过设置在支承壁14正面上的操纵面板12操纵。因此所有装置都能被操作人员通过操纵面板12控制其功能和参数设定。
通过在图1和2中所示的设备能够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在业界也称为膨体变形长丝(BCF丝)。这种长丝优选用于在簇绒工艺或者编织工艺中生产地毯制品。首先通过纺丝喷嘴1.2挤出多个由至少一种聚合物熔体组成的单丝7。聚合物熔体通过在这里未示出的挤出机产生并且通过熔体输入装置1.5输入纺丝箱体1.2。在挤出单丝7以后使单丝直接通过冷却装置1.4利用横向吹入的冷却空气流冷却,并且通过上油装置9和集丝导丝器8合并成单丝束42。在此基本通过上油机构产生单丝束42中的单丝的结合。
单丝束42接着在拉伸装置2的导丝辊2.1至2.4之间被拉伸并且随后通过卷曲变形装置3卷曲变形。在卷曲变形装置3内部单丝束42通过变形喷嘴3.1在填塞室3.2中填塞成填塞丝15。为此利用加热的流体将单丝束42从变形喷嘴3.1输送到填塞室3.2中。接着在冷却滚筒3.3的周部上冷却热的填塞丝15。
填塞丝15开松成卷曲变形的长丝16,其中松弛装置5的导丝辊单元5.1从冷却滚筒3.3拉出长丝16。在松弛装置5内部对长丝16上的张力进行处理,该张力处理基本可通过导丝辊单元5.1和5.2的差速来调节。同时在长丝16上产生对于后续加工所必需的纱线紧密度。为此在处理装置6中通过吹风机构6.1以脉冲式的压缩空气流来处理长丝。通过周期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连续的脉冲序列(它们横向对准地使长丝丝16涡流变形),在长丝16上产生多个编织结。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以给定的频率通过吹风机构6.1的控制机构6.2产生,由此在长丝16上形成每单位长度均匀的可再现的编织结数量。通过吹风机构6.1作用于长丝上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频率根据长丝速度优选这样调节,使得在长丝16上产生每米15至35个编织结。在此长丝速度可以在2,500m/min至6,000m/min之间的范围内。为了调整脉冲序列的频率,控制机构6.2配设有控制器6.3,其中用于设定的预先给定(参数)直接通过设备控制单元13给到控制器6.3。
为了进一步解释处理装置6,在图3中示出压缩空气脉冲在时间上的压力变化曲线图。在此时间轴通过横轴表示,在纵轴上标出压力脉冲的过压。
如由图3示出的,通过吹风机构6.1产生的压缩空气脉冲大小相同,其中分别出现恒定的脉冲时间。脉冲时间通过小写字母tI在时间轴上标出。在相互衔接的压缩空气脉冲之间具有间歇时间。间歇时间在图3中通过小写字母tp表示。在此通过连续的脉冲序列执行在长丝16上的周期的压缩空气处理。压缩空气脉冲以给定的频率对准长丝,由此例如根据长丝速度在长丝上产生确定数量的编织结。在此每个压缩空气脉冲在长丝上形成至少一个编织结。
压缩空气脉冲之间的间歇时间tp的变化直接影响长丝16中的编织结结构。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一段长丝16,其中多个编织结40以规则的间距相继设置。相邻编织结40之间的距离在图4中以字母A表示。因此在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均匀的情况下在编织结40之间形成均匀的间距。因为压缩空气脉冲之间的间歇时间tp成比例地影响长丝16中的编织结40之间的距离A,所以通过改变间歇时间同样能够影响距离A。
在图3和4中示出的用于通过吹风机构6.1产生编织结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通过配设给吹风机构6.1的控制机构6.3可以产生压缩空气脉冲的具有不规则频率的不均匀的脉冲序列,由此,在长丝16中产生的编织结40图案同样显得是不规则的。由此在长丝16上不仅能够产生均匀的、以高重复精度产生的编织结图案,而且能够产生不均匀的编织结图案。
如同由图1和2可看出的,长丝16在工艺过程结束时卷绕成卷筒17。在图1和2所示的位置中筒管锭子42的长丝16卷绕成卷筒17。为此长丝通过往复装置4.4在往复行程内往复移动并且通过顶压辊4.5铺放在卷筒17的表面上。
在图1和2中所示的设备中没有详细说明用于在长丝16中产生编织结的吹风机构6.1。对此原则上可以使用已知的压缩空气控制机构,它们通过接通和断开压缩空气源产生压缩空气脉冲。但是优选使用转动的机构,以便以高频率产生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
在图5和6中示出例如在按照图1和2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那样的吹风机构6.1的一实施例。在图5和6中以多个视图示意性示出吹风机构6.1。图5示出该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图6示出吹风机构6.1的该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如果不特别指出,则下面的描述对两个视图都适用。
用于在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16中产生编织结的吹风机构6.1的该实施例具有转动的喷嘴环18,该喷嘴环设计成钵状并且通过端壁20和毂部21与驱动轴22连接。毂部21为此固定在驱动轴22的自由端部上。
喷嘴环18以定心直径罩壳形地在定子19的导向凸缘28上被导引。喷嘴环18在周部上具有环绕的长丝行进通道23,一喷嘴孔24通到该长丝行进通道的槽底,该喷嘴孔完全穿过喷嘴环18直到到达内部的定心直径。在这个实施例中喷嘴环18具有两个彼此以180°错位布置的喷嘴孔24,它们通到长丝行进通道23的底部。形成在喷嘴环18中的喷嘴孔24的数量和布置是原理上示例性的。在喷嘴环18中是含有一个还是多个喷嘴孔24,取决于各自的工艺和长丝类型,因为喷嘴孔24的数量主要可以影响所产生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频率。此外喷嘴孔24可以以相互间相同的间距或者为了产生一定的图案以不同的间距形成在喷嘴环18的周部上。
定子19在导向凸缘28的周部上在一个位置处具有室孔26,该室孔与形成在定子9内部中的压力室25连接。压力室25通过压缩空气接头27与在这里未示出的压缩空气源连接。导向凸缘28上的室孔26和喷嘴环18中的喷嘴孔24形成在一个平面中,由此通过喷嘴环18的转动使喷嘴孔24交替地在室孔26的区域中被导引。室孔26设计成长孔并且在弧向/周向上在喷嘴孔24的较长的导向区域上延伸。因此室孔26的长度确定了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时间。
定子19保持在支承壁14上并且具有与导向凸缘28同心的轴承孔33,该轴承孔在支承壁14中延续。在轴承孔33内部通过轴承35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着驱动轴22。
在支承壁14背面上驱动轴22与电机34耦联,通过电机能以给定的周向速度驱动喷嘴环1。电机34作为伺服机构6.2起作用并且可以直接通过在图2中示出的控制器6.3来控制。
在导向凸缘28周部上的室孔26的区域中给喷嘴环18在对置的侧上配设一盖件29。盖件29在这个实施例中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保持在定子19上并且能够移动到一停放位置以敞开长丝行进通道23。通过弹簧23使盖29件移动到工作位置,在该工作位置遮盖喷嘴环18的长丝行进通道的缠绕区域。
备选地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使盖件29与支承壁14固定连接并且在盖件29与喷嘴环18之间形成一穿入缝,可通过该穿入缝使长丝穿入到长丝行进通道23中。
喷嘴环18设置在一罩子41内部,该罩子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内壳壁36和外壳壁37构成。内壳壁36优选由隔音的材料制成,用以削减由压缩空气脉冲激励出的空气声波。罩子41以可拆松的方式设置在定子19上。备选地也可以这样设计罩子41,使得定子19也相对于环境被罩住。在这种情况下罩子以可拆松的方式与支承壁14连接。
为了导引长丝,罩子41分别具有长丝入口38和长丝出口39,它们分别配设有进入导丝器31和排出导丝器32。因此长丝16能够在进入导丝器31与排出导丝器32之间以部分缠绕的方式在喷嘴环18上行进。
长丝进入导丝器31和长丝排出导丝器32在这个实施例中设置在罩子41外部。但是原则上也存在进入导丝器31和排出导丝器32设置在罩子41内部的可能性。
在此长丝进入导丝器31和排出导丝器32可以通过转向销或者通过转向辊构成。在长丝导向装置设置在罩子外部的情况下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导丝器31和32直接通过被驱动的导丝辊构成,由此可以将喷嘴环18直接设置在导丝辊之间的长丝行程中。
在图5和6所示的吹风机构中,为了在多纤维长丝16中产生编织结,将压缩空气导入到定子19的压力室25里面。一旦喷嘴孔24之一进入到室孔26的区域中,在长丝行进通道23中导引长丝16的喷嘴环18就在脉冲时间tl内产生一压缩空气脉冲。压缩空气脉冲对准长丝并且导致在多纤维长丝16上的局部涡流变形,由此在长丝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编织结。
为了可以将压缩空气脉冲实施成具有给定频率的脉冲序列,喷嘴环18通过电动机34以给定的周向速度驱动。喷嘴环18的周向速度可以与长丝16的长丝速度成比例地根据所期望的频率这样调整,使长丝16以滑动或者以输送作用被导引。已经证实,这样选择周向速度的调整范围,使喷嘴环18的周向速度与长丝16的长丝速度相比小最多50%或者与长丝16的长丝速度相比为更大的值。在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喷嘴环18的周向速度为了在长丝16中产生编织结的不规则的图案而在周向速度的下限值与周向速度的上限值之间变化。由此通过周向速度的正弦形变化能够可再现地在长丝中产生编织结的不规则图案。
但是备选地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所述电机由不可调节的异步电机形成。在此电机滑转可以有利地用于,在长丝16上产生不规则的编织结图案。
因此在图4和5中所示的吹风机构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在长丝中不仅产生规则的而且产生不规则的编织结图案。因此在长丝中的这种编织结图案能够有利地用于,在地毯制品的最终产品中得到视觉效果。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尤其也适用于,生产多色的长丝。为此在图1和2所示的设备中可以在纺丝装置中挤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单丝束,这些单丝束并行地被拉出和拉伸并接着共同变形。这些设备一般是已知的,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解释。多色长丝中的编织结的产生如同前面在按照图1和2的实施例以及按照图5和6的实施例中所示和所述的那样实施。
附图标记列表:
1 纺丝装置
1.1 纺丝箱体
1.2 纺丝喷嘴
1.3 纺丝甬道
1.4 冷却装置
1.5 熔体输入装置
1.6 吹风壁
1.7 压力室
2 拉伸装置
2.1 导丝辊
2.2 导丝辊
2.3 导丝辊
2.4 导丝辊
2.5 导丝辊驱动装置
2.6 导丝辊驱动装置
3 卷曲变形装置
3.1 变形喷嘴
3.2 填塞室
3.3 冷却滚筒
4 卷绕装置
4.1 筒管转塔
4.2 筒管锭子
4.3 筒管锭子
4.4 往复装置
4.5 顶压辊
4.6,4.7 锭子驱动装置
4.8 转塔驱动装置
4.9 往复驱动装置
5 松弛装置
5.1 导丝辊单元
5.2 导丝辊单元
5.3,5.4 导丝辊驱动装置
6 处理装置
6.1 吹风机构
6.2 控制机构
6.3 控制器
7 单丝
8 集丝导丝器
9 上油装置
10 长丝斩刀
11 抽吸接管
12 操纵面板
13 设备控制单元
14 支承壁
15 填塞丝
16 长丝
17 卷筒
18 喷嘴环
19 定子
20 端壁
21 毂部
22 驱动轴
23 长丝行进通道
24 喷嘴孔
25 压力室
26 室孔
27 压缩空气接头
28 导向凸缘
29 盖件
30 弹簧
31 进入导丝器
32 排出导丝器
33 轴承孔
34 电机
35 轴承
36 内壳壁
37 外壳壁
38 长丝入口
39 长丝出口
40 编织结
41 罩子
42 单丝束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BCF)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由至少一种聚合物熔体挤出多个单丝,单丝在冷却后合并成一个单丝束或者多个单丝束,单丝束被拉伸并且为了卷曲变形而填塞成填塞丝,填塞丝开松成卷曲变形的长丝并且卷绕成卷筒,其中,在卷绕前在卷曲变形的长丝上产生多个编织结,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编织结,使具有给定的频率的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对准长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长丝速度这样调节压缩空气脉冲的脉冲序列的频率,使得在每米长度的长丝上至少产生5至35个编织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长丝以在2,000m/min至6,000m/min之间的范围内的长丝速度在两个被驱动的导丝辊之间被导引。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脉冲通过具有长丝行进通道和长丝行进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喷嘴孔的、被转动驱动的喷嘴环来产生,其中,所述长丝在长丝行进通道中被导引,其中,所述喷嘴孔通过喷嘴环的转动而周期性地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调整脉冲序列的频率而以给定的周向速度驱动所述喷嘴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环的周向速度被设定为与长丝速度相比小最多50%或与长丝速度相比为更大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单位时间的喷嘴环周向速度周期性地变化。
8.一种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BCF)的设备,具有纺丝装置(1)、拉伸装置(2)、卷曲变形装置(3)、用于产生编织结的处理装置(6)以及卷绕装置(4),其中,所述处理装置(6)在长丝行程中设置在两个被驱动的导丝辊(5.1,5.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6)具有可控的吹风机构(6.1),该吹风机构用于产生周期性地对准长丝的压缩空气脉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6.1)具有被转动驱动的喷嘴环(18),该喷嘴环具有环绕的长丝行进通道(23)和至少一个通到长丝行进通道(23)中的喷嘴孔(24),所述喷嘴孔能通过喷嘴环(18)的转动而周期性地与压缩空气源(27)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环(18)与电机(34)和配设给电机(34)的控制器(6.3)耦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4)设计成不可调节的异步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3)与中央的设备控制单元(13)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环(18)设置在罩子(41)内部,该罩子具有长丝入口(38)和长丝出口(3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子(41)设置在支承壁(14)的正面上,其中,所述支承壁(14)在背面上支承有喷嘴环(18)的电机(34)。
CN201180071657.1A 2011-06-16 2011-09-22 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620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04289 2011-06-16
DE102011104289.3 2011-06-16
PCT/EP2011/066535 WO2012171590A1 (de) 2011-06-16 2011-09-22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inem gekräuselten multifilen fa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0098A true CN103620098A (zh) 2014-03-05
CN103620098B CN103620098B (zh) 2016-08-24

Family

ID=4486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1657.1A Active CN103620098B (zh) 2011-06-16 2011-09-22 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09608B2 (zh)
EP (1) EP2721203B1 (zh)
JP (1) JP5877897B2 (zh)
CN (1) CN103620098B (zh)
WO (1) WO201217159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4665A (zh) * 2014-11-01 2015-03-11 徐伟腾 使纤维呈弹簧体成形的锭子单元装置
CN108368651A (zh) * 2016-01-15 2018-08-03 米歇尔.范德威尔公司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CN109338550A (zh) * 2018-04-04 2019-02-15 苏州帝达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膨体连续长丝的纺丝设备
CN110168155A (zh) * 2017-01-12 2019-08-23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变形的长丝或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14606586A (zh) * 2022-03-17 2022-06-10 浙江四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无磷阻燃锦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6592A (zh) * 2019-11-28 2022-07-12 京瓷株式会社 纺丝喷嘴以及纺丝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25092B1 (de) * 2017-07-06 2020-05-13 KARL MEYER Technische Textilie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preizen eines faserbündels
DE102017009256A1 (de) 2017-10-05 2019-04-11 Rpe Technologies Gmbh Garnbehandlungsvorrichtung
CN109338491B (zh) * 2018-11-20 2023-09-01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丝切丝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4756A (en) * 1969-12-30 1972-11-01 Hercules In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twining yarn
CN1058434A (zh) * 1990-07-02 1992-02-05 希伯莱因机械股份公司 复丝纱线空气膨化的装置
US5134840A (en) * 1988-07-29 1992-08-04 Niederer Kurt W Twisted yarn product
DE4140469A1 (de) * 1991-12-09 1993-06-17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Garnverwirbelungs-duese fuer multifilamentgarne
CN1160782A (zh) * 1996-01-12 1997-10-01 里特机械公司 由长丝构成的不同颜色的单纱生产彩色纱线的方法和设备
GB2321651A (en) * 1997-01-31 1998-08-05 Heberlein & Co Ag Producing interlaced yar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5977B2 (ja) * 1989-05-15 1998-01-28 帝人株式会社 異色性コーミングル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146231A (ja) * 1990-09-29 1992-05-20 Fuji Device Kk 連続フィラメント束のエンタングリ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US6089009A (en) 1997-08-28 2000-07-18 Belmont Textile Machinery Co., Inc. Fluid-jet false-twisting method and product
JPH11350281A (ja) * 1998-06-03 1999-12-21 Toray Ind Inc 多色杢調カーペット用原糸の製造方法
EP2016212B1 (de) * 2006-05-08 2010-12-0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pinn-treck-texturiermaschine
CN103237933B (zh) * 2010-11-30 2015-11-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生成交织结的装置和方法
EP2463417B1 (de) * 2010-12-13 2013-07-1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Galetteneinheit
DE102010055861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Verflechtungsknoten
DE102011015689A1 (de) * 2011-03-31 2012-10-04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Verwirbelungen an einem multifilen Faden
EP2710178B1 (de) * 2011-05-19 2015-12-3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verflechtungsknoten in einem multifilen faden
EP2732083B1 (de) * 2011-07-15 2015-07-22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verflechtungsknoten
US9447526B2 (en) * 2011-08-30 2016-09-2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intertwining knots
US9422645B2 (en) * 2011-09-09 2016-08-2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Device for treating a threa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4756A (en) * 1969-12-30 1972-11-01 Hercules In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twining yarn
US5134840A (en) * 1988-07-29 1992-08-04 Niederer Kurt W Twisted yarn product
CN1058434A (zh) * 1990-07-02 1992-02-05 希伯莱因机械股份公司 复丝纱线空气膨化的装置
DE4140469A1 (de) * 1991-12-09 1993-06-17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Garnverwirbelungs-duese fuer multifilamentgarne
CN1160782A (zh) * 1996-01-12 1997-10-01 里特机械公司 由长丝构成的不同颜色的单纱生产彩色纱线的方法和设备
GB2321651A (en) * 1997-01-31 1998-08-05 Heberlein & Co Ag Producing interlaced yarn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4665A (zh) * 2014-11-01 2015-03-11 徐伟腾 使纤维呈弹簧体成形的锭子单元装置
CN108368651A (zh) * 2016-01-15 2018-08-03 米歇尔.范德威尔公司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CN110168155A (zh) * 2017-01-12 2019-08-23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变形的长丝或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10168155B (zh) * 2017-01-12 2022-01-07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变形的长丝或纱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09338550A (zh) * 2018-04-04 2019-02-15 苏州帝达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膨体连续长丝的纺丝设备
CN114746592A (zh) * 2019-11-28 2022-07-12 京瓷株式会社 纺丝喷嘴以及纺丝装置
CN114746592B (zh) * 2019-11-28 2023-08-22 京瓷株式会社 纺丝喷嘴以及纺丝装置
CN114606586A (zh) * 2022-03-17 2022-06-10 浙江四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无磷阻燃锦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21203A1 (de) 2014-04-23
WO2012171590A1 (de) 2012-12-20
CN103620098B (zh) 2016-08-24
JP5877897B2 (ja) 2016-03-08
US9309608B2 (en) 2016-04-12
EP2721203B1 (de) 2015-11-18
JP2014519564A (ja) 2014-08-14
US20140077408A1 (en)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0098A (zh) 用于生产卷曲变形的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US9428848B2 (en) Method for melt spinning, stretching, and winding a multifilament thread as well as a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3732810B (zh) 用于熔融纺丝、排出、牵伸、松弛和卷绕合成丝线的装置
CN101443490B (zh) 用于牵引和拉伸多纤维长丝的方法和装置
KR101004979B1 (ko) 방사 및 권취 장치
JP6490074B2 (ja) 複数の合成糸を製造する装置
US8834148B2 (e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turf yarn
US2013022155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filament Composite Thread And Melt Spinning Device
US11162194B2 (en) Device for melt-spinning, drawing, and winding a thread group
US70861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xturing a plurality of blended synthetic multifilament yarns
US9243348B2 (en) Apparatus for melt-spinning, drawing and winding multiple synthetic threads
JP6588012B2 (ja) 完全延伸された合成糸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248384A1 (en) Melt spinning device
JP2005535795A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複合糸を紡糸しかつテクスチャード加工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18521236A (ja) スラブ糸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スラブ糸
CN102257196B (zh) 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
CN102797062B (zh) 用于抽取和拉伸合成纱线的装置
JP7053922B2 (ja) 合成糸を溶融紡糸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066631B (zh) 变形机
JP2016513758A (ja) 複数の合成糸を溶融紡糸し、延伸しかつ巻き取る装置
CN105518194A (zh) 用于制造卷曲变形长丝的熔融纺丝方法和熔融纺丝设备
CN110997991A (zh) 用于制造合成纱线的装置
US2116660A (en) Formation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EP380292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ancy yar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tuendl Mathias

Inventor after: Kaulitzki Marco

Inventor after: Matthies Claus

Inventor after: Lennemann Friedrich

Inventor after: Hubert Christian

Inventor after: Legge Ludger

Inventor after: Westphal Jan

Inventor after: J Bo Erxiate

Inventor before: Stuendl Mathias

Inventor before: Kaulitzki Marco

Inventor before: Matthies Claus

Inventor before: Lennemann Friedrich

Inventor before: Hubert Christian

Inventor before: Legge Ludger

Inventor before: Westphal J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STUENDL MATHIAS KAULITZKI MARCO MATTHIES CLAUS LENNEMANN FRIEDRICH HUBERT CHRISTIAN LEGGE LUDGER WESTPHAL JAN TO: STUENDL MATHIAS KAULITZKI MARCO MATTHIES CLAUS LENNEMANN FRIEDRICH HUBERT CHRISTIAN LEGGE LUDGER WESTPHAL JAN JAN BORCHARDT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