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8267A - 包装袋及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装袋及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08267A CN103608267A CN201280025348.5A CN201280025348A CN103608267A CN 103608267 A CN103608267 A CN 103608267A CN 201280025348 A CN201280025348 A CN 201280025348A CN 103608267 A CN103608267 A CN 1036082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aging bag
- main body
- sealing
- bag
- bag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75/5805—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for tearing a side strip parallel and next to the edge, e.g. by means of a line of weakn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包装袋具备开封起点用的切口,以及配置在开封方向上的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上的易切部,所述易切部从比背密封部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膜包装医药品、食品等的各种内容物的包装袋及其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包装袋中,已知有利用层压数种塑料膜的层压膜枕型包装内容物的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容易使用且能够减少垃圾,因而优选。
构成包装袋的层压膜,各层膜的每一层都具有强度、拉伸强度、阻气性、透湿、保香等各种功能。而且,包装袋层压具有适合于内容物的种类的功能的塑料膜。
然而,由塑料膜构成的包装袋由于强度、拉伸强度优异,因而使用者无法用手切断包装袋的端部,而使用剪刀、切刀等。另外,使用者在用剪刀等设置切痕并从该切痕开封时,切断部分有时不成直线状,因而有内容物从包装袋的内部飞出之忧。
而且,在枕型包装袋中,在背面存在具有厚度的热封部(背密封部)。因此,该背密封部使得包装袋的开封性变差。而且,对于患者和小孩等力量弱小的使用者而言,该开封性的问题更加显著。
例如,作为改良开封性的公知技术,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包装袋上形成作为开封起点的开封容易部(由细微的凹凸部形成的粗糙面),改善开封性。而且,在该技术中,为了防止包装袋因幼儿的恶作剧等而误开封(为了难以打开),开封容易部不设置在包装袋的外周缘,而是部分地形成在比外周缘更靠近内侧。
这样,由于开封容易部形成在内侧,因而使用者即使要切断外周缘也不能够切断。另一方面,使用者通过将膜拉过来,能够将开封容易部移动至包装袋的外周缘,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以开封容易部作为开封起点,使包装袋开封。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技术中,在使用者开封时,需要将膜拉过来的操作,因而开封操作变得非常繁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9719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为了简化开封操作,考虑如图8所示的具有沿袋主体30的侧端部31形成的开封容易部32的包装袋E。然而,图8所示的包装袋E落下时,有包装袋E的开封容易部32因落下产生的冲击而袋破裂之忧。
例如,虽然以四边密封的方式使包装袋的周围热密封的包装袋难以发生该袋破裂,但是具有未热密封的软质侧端部的枕型包装袋容易发生该袋破裂。特别是,在横向宽度宽且内容物重的包装袋的情况下(例如,横向宽度为70mm且内容物的重量为50g的包装袋),有因落下的冲击而在包装袋的侧端部附近袋破裂之忧。
因此,进行使图8所示的包装袋E落下的实验。结果,距离落下面G稍微上侧的开封容易部32的部分,由于落下的冲击发生变形而凹陷成角状。而且,落下的冲击集中在该凹陷成角状的变形部分,因而在该部分形成孔(针孔)33。这样,图8所示的包装袋E无法解决抑制在落下时形成孔的课题。
另外,在使用者用手握住图8所示的包装袋E时,同样,在侧端部附近以凹陷成角状的方式变形。而且,握力集中在凹陷成角状的变形部分,因此有时会形成孔。这样,图8所示的包装袋E也无法解决抑制在使用者用手握住时形成孔33的课题。
而且,在图8所示的包装袋E中,在宽度方向部分地形成开封容易部32。由此,使用者在开封宽度宽的包装袋E时,有无法彻底从一个侧端部开封到另一个侧端部之忧。即,有切断在中途停止之忧。而且,在切断中途停止时,产生使用者将包装袋E的内容物转移至其他容器时费事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包装袋中同样产生这种问题。
另外,由软质性塑料膜构成的枕型包装袋,由于容易使用且能够减少垃圾这一点而优选。然而,由于膜的强度和拉伸强度大,因此使用者用手无法简单地使包装袋开封。
因此,为了使使用者能够用手简单地开封包装袋,还考虑对外层塑料膜的侧端部进行划痕加工。然而,由于在进行了该划痕加工的部分膜的强度下降,因而有因落下等的冲击而在包装袋形成孔之忧。特别是,在内容物重且宽度宽的包装袋的情况下,由于落下等的冲击,包装袋容易袋破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在使用者用手开封时开封容易,而在非本意的外力作用时难以形成不需要的孔这相反的两种功能的包装袋及其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包装袋具备容纳内容物的袋主体,所述袋主体具备:沿长度方向密封膜而形成且配置于背面的背密封部;沿宽度方向密封所述膜而形成且配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一对端部密封部;密封所述膜而形成且配置于一个侧端部的端缘密封部;在所述端缘密封部形成的开封起点用的切口;以及配置在开封方向上的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上的易切部,所述易切部从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也可以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10mm~25mm而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也可以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10mm~15mm而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也可以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袋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4%~36%的距离而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也可以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袋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4%~21%的距离而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也可以是,所述背密封部沿长度方向密封所述膜的两侧缘部而形成,并且以所述背密封部的前端部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另一侧的方式在所述背密封部的基端部折曲。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也可以是,所述端缘密封部从一个所述端部密封部沿着所述袋主体的长度方向配置,且配置成在所述袋主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易切部重叠。
另外,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也可以是,所述易切部形成为矩形,所述切口在所述袋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易切部的中央部。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是所述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具备:为了将带状的所述膜形成为筒状、沿长度方向密封所述膜的两侧缘部而形成所述背密封部,以及为了将筒状的所述膜形成为袋状、沿宽度方向密封所述膜而形成一对所述端部密封部,所述膜在两侧端部具备所述易切部,所述易切部从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整体主视图。
图2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整体后视图。
图3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展开图。
图5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整体后视图。
图6示出比较例的包装袋的整体后视图。
图7示出其他比较例的包装袋的整体后视图。
图8是表示使包装袋落下的状态的图,示出包装袋的整体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装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定图1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分别为包装袋A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设定图2、图4及图5的上侧、下侧分别为包装袋A、B的上侧、下侧,设定图2、图4及图5的左侧、右侧分别为包装袋A、B的右侧、左侧。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如图1及图2所示,包装袋A具备内容物X以及容纳内容物X的袋主体1。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容物X为粉状药剂,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液体药剂、粒状药剂或块状固体的食品(单独包装的糖果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袋主体1是正面观看为矩形扁平的枕型包装体。
袋主体1由层压膜F形成。该层压膜F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构成的膜的一面,依次层压作为粘合剂的高分子树脂(SPE)、用于赋予阻气性的铝箔、作为粘合剂的高分子树脂、以及用于防止带电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
袋主体1具备配置于背面的背密封部2,以及配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一对端部密封部3、4。具体而言,袋主体1具备沿长度方向热密封(中央密封)带状的膜F的两侧缘部而形成的背密封部2、沿宽度方向密封膜F的上端部而形成的上侧端部密封部3、以及沿宽度方向密封膜F的下端部而形成的下侧端部密封部4,以便包裹内容物X。
袋主体1具备应容易切断的、形成为比周围脆弱的易切部5。袋主体1具备配置在左侧端部(一个侧端部)1a的端缘密封部7,以及在端缘密封部7形成的开封起点用的切口8。此外,袋主体1的背面的相反侧的面称为袋主体1的正面。
背密封部2形成为带状,且配置于袋主体1的背面中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背密封部2以前端部2a朝向右侧(另一侧)的方式,在基端部2b折曲。上侧端部密封部3形成为带状,并配置在作为袋主体1的短边部位的上侧端部。下侧端部密封部4形成为带状,并配置在作为袋主体1的短边部位的下侧端部。
设置一对易切部5并分别配置在袋主体1的正面和袋主体1的背面。易切部5形成为矩形。具体而言,易切部5形成为带状。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侧端部1a、1b分离配置。
易切部5配置在开封方向上的切口8的延长线上。易切部5以沿着袋主体1的上侧端部密封部3的方式配置。背面侧的易切部5的一端部(左端部)5a配置在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一侧(左侧)的位置,并且背面侧的易切部5的另一端部(右端部)5a配置在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另一侧(右侧)的位置。
由此,背面侧的易切部5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左侧的部位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右侧的部位而连续地配置。换言之,背面侧的易切部5以横跨背密封部2的方式配置。
如果易切部5的纵向尺寸a小,则使用者开封袋主体1时,有切断部分从易切部5偏离之忧。相反,如果易切部5的纵尺寸a大,则袋主体1有袋破裂之忧。由此,易切部5的纵向尺寸a设定为3mm~30mm,优选设定为3mm~10mm,更优选设定为4mm~7mm。
如果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和易切部5的端部5a的间隔d、e小,则袋主体1有袋破裂之忧。相反,如果该间隔d、e大,则使用者开封袋主体1时,切断方向倾斜,有切断偏离易切部5、或切断中途停止之忧。
由此,该间隔d、e设定为10mm~25mm,优选设定为10mm~15mm,更优选设定为13mm~15mm。换言之,该间隔d、e设定为袋主体1的宽度尺寸的14%~36%,优选设定为14%~21%,更优选设定为19%~21%。
在本实施方式中,袋主体1的长度尺寸为173mm,袋主体1的宽度尺寸为70mm,易切部5的纵向尺寸(长度尺寸)a为5mm,易切部5的横向尺寸(宽度尺寸)b为42mm,袋主体1的上端与易切部5的上端的间隔C为20mm,袋主体1的一个侧端部(左侧端部)1a与易切部5的一个端部(左端部)5a的间隔d为13mm,袋主体1的另一个侧端部(右侧端部)1b与易切部5的另一个端部(右端部)5a的间隔e为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易切部5具备多个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线状的划痕(切口)。此外,对易切部5进行的加工,只要是能够容易地使易切部5的区域开封的加工即可,该加工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加工可以是通过接触膜F而施加物理性力的划痕加工,也可以是采用非接触(例如激光等)的划痕加工,也可以是形成非贯通的孔状接线或凹部的加工。
在本实施方式中,易切部5的划痕是非贯通的,即,只贯通作为膜F的表面层(最表侧的层)的PET层。此外,对易切部5进行的加工,只要是不贯通铝层(由铝箔形成的层)的加工即可。即,对易切部5进行的加工,只要是不贯通铝层及其更里侧的层的加工即可。
端缘密封部7在袋主体1的左侧端部1a的上部,以沿着该左侧端部1a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端缘密封部7从上侧端部密封部3沿着袋主体1的长度方向配置。
端缘密封部7以在袋主体1的宽度方向与易切部5重叠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端缘密封部7的上端部配置在易切部5的上端部的更上方侧,且端缘密封部7的下端部配置在易切部5的下端部的更下方侧。端缘密封部7通过使膜F密封而形成。
切口8在袋主体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易切部5的中央部。切口8在端缘密封部7从袋主体1的左侧端部1a朝向内侧而形成。由此,如图3所示,热密封的袋主体1的背密封部2的折曲方向(从背密封部2的基端部2b向着前端部2a的方向)和切口8的切口方向在开封方向上一致。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内容物X为粉状,因此内容物X是将在袋主体1的内部可容纳的量的约50%的量容纳在袋主体1的内部。这是因为,粉状的内容物X被充填时会飞扬。因此,内容物X较多地容纳于袋主体1的内部时,有内容物X夹入上侧端部密封部3或下侧端部密封部4之忧。此外,如果内容物X是单独包装的糖果等,则内容物X是将在袋主体1的内部可容纳的量的约70~80%的量容纳在袋主体1的内部。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的制造方法。
首先,层压膜F的两侧缘部的背面彼此相合,沿长度方向热密封该部分。由此,在袋主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背密封部2,带状的膜F形成为筒体。接着,通过将筒体的开口的一个端部沿宽度方向热密封,形成下侧端部密封部4。
然后,将内容物X容纳于膜F的内部后,通过沿宽度方向热密封另一个端部形成上侧端部密封部3。这样制造出包装袋A。此外,包装袋A也可以通过沿长度方向连续密封长尺寸带状的膜(原料(原反))F的两侧缘部,在长度方向按每一个规定间隔密封及切断膜F的宽度方向而连续地制造。
另外,优选在包装袋A成形前,在厚度均匀(未形成背密封部2)膜F形成易切部5。而且,如图4所示,易切部5以配置在袋主体1的正面的方式,在膜F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为带状。易切部5以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另一侧地配置在袋主体1的背面的方式,在膜F的两侧端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沿着宽度方向成带状地形成一对。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具有的第一功能,即,使用者用手开封时开封容易的功能。
被分开的一个区域(袋主体1的上端角部)由使用者的一只手握住,并且另一个区域(切口8附近的左侧的侧端部1a)由使用者的另一只手握住。然后,由使用者将袋主体1的上端角部向另一端侧拉伸。于是,从切口8的右端部开始切断,切断部分到达易切部5的左端部。
其后,沿易切部5持续切断,切断部分到达易切部5的右端部。然后,切断部分最终到达袋主体1的右侧端部1b。这样,从袋主体1的左侧端部1a至右侧端部1b,即使是力量弱小的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开封。
另外,袋主体1分离成易切部5的下方侧(大部分的袋主体1)与易切部5的上方侧(带状的切开端)。而且,沿着易切部5切断为大致直线状的部位(图1中用点划线示出的部位)成为袋主体1的开封口10。由此,能够容易地取出内容物X。此外,以能够将内容物X无障碍地从开封口10取出的方式,设定开封口10的宽度(即,端缘密封部7的宽度)。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具有的第二功能,即,在未预料到的外力作用时,难以形成不需要的孔的功能。
例如,包装袋A落下时,对袋主体1作用的力由内容物X的重量、由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以及落下距离决定。因此,容纳重量大的内容物X的包装袋A落下时,对上述袋主体1作用的力,以及作为相对于该力的反作用力的来自落下面G的力(落下冲击力)作用于包装袋A。
例如,假设袋主体1的上侧端部密封部3作为下侧,包装袋A落下。于是,由于上侧端部密封部3的强度和袋主体1的两侧端部(未密封的部位)1a、1b的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上侧端部密封部3受到的落下的冲击集中在袋主体1的两侧的角部。由此,该角部极端弯曲而变形为角状。然而,如果在变形为角状的该部位形成易切部5,则易切部5弯曲,孔容易在易切部5形成。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分离。换言之,易切部5在从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稍许进入内侧的位置、且在比变形为角状的部位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由此,即使袋主体1落下变形,易切部5也不会弯曲,因此在易切部5不形成孔。因此,即使袋主体1落下受到冲击,也能够防止袋主体1袋破裂。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具备容纳内容物X的袋主体1,袋主体1具备:沿长度方向密封膜F而形成且配置于背面的背密封部2,沿宽度方向密封膜F而形成且配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一对端部密封部3、4,密封膜而形成且配置于一个侧端部1a的端缘密封部7,在端缘密封部7形成的开封起点用的切口8,以及配置于开封方向上的切口8的延长线上的易切部5,易切部5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分离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易切部5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左侧的位置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右侧的位置而配置。具体而言,易切部5按一定的宽度连续形成,并且至少横跨背密封部2而形成。而且,在配置于袋主体1的左侧端部1a的端缘密封部7形成开封起点用的切口8,且易切部5配置在开封方向上的切口8的延长线上。
由此,包装袋开封时,切口8成为开封(切断)的起点,袋主体1沿着配置在切口8的延长线上的易切部5而切断。因此,袋主体1从左侧端部1a至右侧端部1b切断为大致直线状,从而谁都能容易地开封包装袋A。
例如,力量弱小的使用者开封包装袋A,将内容物X转移至别的容器(例如杯状的容器),向该容器加入水而饮用时,即使力量弱小也能够容易地使包装袋A开封。而且,开封口10成为直线状,因此在使用者将内容物X转移至其他的容器时,能够不费事地容易地进行。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侧端部1a、1b分离配置。具体而言,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不与切口8连结(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切口8分离),且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位于从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少许进入内侧的部分。
因此,容纳内容物X的包装袋A落下时,虽然在袋主体1的角部形成弯曲并成为角状的变形部位,但能够防止该变形部位波及易切部5。由此,能够防止在易切部5的部分袋破裂,因此能够防止从袋主体1漏出内容物X。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分离10mm~25mm(具体而言,10mm~15mm,更具体而言,13mm~15mm)而配置。换言之,易切部5的各端部5a与袋主体1的侧端部1a、1b分离袋主体1的宽度尺寸的14%~36%(具体而言,14%~21%,更具体而言,19%~21%)的距离而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易切部5的端部5a与袋主体1的两侧端部1a、1b分离规定距离而配置。由此,即使由于包装袋A落下而使袋主体1变形,也能够防止易切部5变形。因此,能够防止袋主体1袋破裂。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背密封部2是沿长度方向密封膜F的两侧缘部而形成,并且以背密封部2的前端部2a朝向袋主体1的另一侧的方式在背密封部2的基端部2b折曲。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背密封部2在基端部2b折曲,背密封部2的前端部2a位于右侧且背密封部2的基端部2b位于左侧。由此,背密封部2的折曲方向和切口8的切口方向在开封方向上一致,因此开封包装袋A变得更容易。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端缘密封部7从一个端部密封部3沿着袋主体1的长度方向配置,并且配置成在袋主体1的宽度方向上与易切部5重叠。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端缘密封部7从上侧端部密封部3沿着袋主体1的长度方向配置。而且,端缘密封部7配置成在袋主体1的宽度方向与易切部5重叠。由此,包装袋A落下时,由于袋主体1的端缘密封部7的部分(左侧端部1a)不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易切部5的左端部变形。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易切部5形成为矩形,切口8在袋主体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易切部5的中央部。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易切部5形成为矩形,具体而言,在袋主体1的宽度方向形成为长尺寸的带状。而且,切口8在袋主体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易切部5的中央部。由此,从切口8开始的切断部分能够可靠地到达易切部5的左端部5a。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的制造方法具备:为了将带状的膜F形成为筒状、沿长度方向密封膜F的两侧缘部而形成背密封部2,以及为了将筒状的膜F形成为袋状、沿宽度方向密封膜F而形成一对端部密封部3、4,膜F在两侧端部具备易切部5,易切部5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膜F在两侧端部具备易切部5。由此,通过使膜F密封形成背密封部2、上侧端部密封部3及下侧端部密封部4时,易切部5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左侧的位置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右侧的位置而配置。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此外,在图5中,赋予与图1~图4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结构(要素),该部分的说明不再重复。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在袋主体1的靠近上侧端部密封部3的位置,即,在袋主体1的上侧中央部具备比背密封部2宽度更宽的矩形(大致正方形)的易切部5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将易切部5A配置在背密封部2的上部。
本实施方式中,袋主体1的长度尺寸为173mm,袋主体1的宽度尺寸为70mm,易切部5A的纵向尺寸a及横向尺寸b为比背密封部2的宽度尺寸大的30mm,袋主体1的上端与易切部5A的上端的间隔C为15mm,袋主体1的侧端部1a与易切部5A的端部5A1的间隔d为20mm,袋主体1的侧端部1b和易切部5A的端部5A1的间隔e为20mm。
<实施例>
接着,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比较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准备了图6及图7所示的比较例1的包装袋C及比较例2的包装袋D。图6所示的比较例1的包装袋C具备延伸至袋主体1的两侧端部1a、1b的带状易切部5B。图7所示的比较例2的包装袋D具备延伸至袋主体1的上侧端部密封部3及下侧端部密封部4的带状易切部5C、5C。此外,比较例1的包装袋C及比较例2的包装袋D不具备端缘密封部7及切口8。
首先,对包装有50g内容物的包装袋A、B、C、D进行单体落下实验及包装落下实验。单体落下实验是使包装袋从80cm的高度(落下距离)的位置落下的实验。单体落下实验的样本数,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为63个,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为63个,比较例1的包装袋C为60个,比较例2的包装袋D为60个。
包装落下实验是使装有21个包装袋的外装箱从高度1.2m的位置连续落下3次的实验。包装落下实验的样本数,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为3箱(3箱×21个=63个),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为3箱(3箱×21个=63个),比较例1的包装袋C为15箱(15箱×21个=315个),比较例2的包装袋D为15箱(15箱×21个=315个)。
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在单体落下实验及包装落下实验中没有袋破裂。与此相对,比较例1的包装袋C在单体落下实验中,60个中有2个袋破裂,且在包装落下实验中,315个中有8个袋破裂。另一方面,比较例2的包装袋D在单体落下实验中,60个中有2个袋破裂,且在包装落下实验中,315个中有4个袋破裂。
另外,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进行从切口8到易切部5、易切部5A的横切性实验(宽度方向的切断是否容易)。其结果,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双方的横切性良好。
另外,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进行易切部5(易切部5A)的直进性实验(宽度方向的切断是否为直线状)。其结果,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中,切断部分(开封口10)沿着易切部5,因此直进性良好。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袋B中,由于易切部5A的宽度宽,因此切断部分(开封口10)虽然在易切部5A内少许上下偏移,但没有问题。
另外,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由12个人进行撕开官能实验。其结果,10人感觉“切断性非常好”,1人感觉“切断性好”,剩下的1人感觉“好”。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包装袋B即使使用微小力量也能够容易地开封,并且能够以切断部分为大致直线状的方式开封,因而能够容易地将内容物X转移至其他容器。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装袋A及包装袋B耐落下冲击。这些功能从上述实验结果得到证实。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包装袋A及包装袋B,能够提供具备在使用者用手开封时开封容易、而在非本意的外力作用时难以形成不需要的孔这相反的两种功能的包装袋。
例如,使用者开封包装袋A(包装袋B)、将内容物X转移至其他容器(例如杯状容器)并向该容器加水而饮用时,即使是患者之类的力量弱小的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开封包装袋A(包装袋B)。而且,开封口10形成为直线状,因而能够容易地将内容物X转移至其他容器。而且,虽然设置有进行了划痕加工等的易切部5,但即使封入了内容物X的包装袋A(包装袋B)落下,也能够防止包装袋A(包装袋B)袋破裂。
这样,本发明的包装袋A(包装袋B)能够同时改良防止袋破裂及开封性。而且,能够进行枕型的纵向长的棒状设计,或加宽横向宽度的设计,因而能够进行能够容易地将粉状内容物X转移至杯子等其他容器之类的设计。因此,本发明的包装袋A(包装袋B)特别适于力量弱小的患者、小孩等。
此外,本发明的包装袋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发明的思想,可自由地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设计变更或改良等。另外,可任意地采用上述多个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各方法等而进行组合(也可将一个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各方法等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方法等),而且,当然也可任意选择下述各种变更例的结构、方法等,并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方法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包装袋A(包装袋B)中在袋主体1的正面及背面分别具备易切部5(易切部5A)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具体而言,包装袋也可以是仅在袋主体1的背面具备易切部5(易切部5A)的结构。总之,包装袋只要以易切部5(易切部5A)从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背密封部2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的方式,在袋主体1的背面具备易切部5(易切部5A)即可。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包装袋通过组合设置切口和易切部而改善开封性。另外,本发明的包装袋即使具备切口(端缘密封部),也能够形成可以取出内容物的宽度的开封口,并且即使具备易切部也能够防止落下时袋破裂。而且,本发明的包装袋能够作为医药品、食品等各种内容物(粉体、粒状或块状固体、液体)的包装袋而采用。而且,本发明的包装袋适合力量弱小的使用者。
附图说明
1…袋主体,1a…侧端部(左侧端部),1b…侧端部(右侧端部),2…背密封部,2a…前端部,2b…基端部,3…端部密封部(上侧端部密封部),4…端部密封部(下侧端部密封部),5、5A…易切部,5a、5A1…端部,7…端缘密封部,8…切口,10…开封口,A、B…包装袋,F…膜,X…内容物。
Claims (9)
1.一种包装袋,其中,
具备容纳内容物的袋主体,
所述袋主体具备:
背密封部,沿长度方向密封膜而形成,且配置于背面;
一对端部密封部,沿宽度方向密封所述膜而形成,且配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
端缘密封部,密封所述膜而形成,且配置于一个侧端部;
切口,形成于所述端缘密封部,并用作开封起点;以及
易切部,配置在开封方向上的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上,
所述易切部从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
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10mm~25mm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10mm~15mm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袋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4%~36%的距离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易切部的各端部与所述袋主体的侧端部分离袋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4%~21%的距离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背密封部沿长度方向密封所述膜的两侧边缘部而形成,并且以所述背密封部的前端部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另一侧的方式在所述背密封部的基端部折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端缘密封部从一个所述端部密封部沿着所述袋主体的长度方向配置,并且所述端缘密封部配置成在所述袋主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易切部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中,
所述易切部形成为矩形,
所述切口在所述袋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所述易切部的中央部。
9.一种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中,
是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具备:
为了将带状的所述膜形成为筒状,沿长度方向密封所述膜的两侧边缘部而形成所述背密封部;以及
为了将筒状的所述膜形成为袋状,沿宽度方向密封所述膜而形成一对所述端部密封部,
所述膜在两侧端部具备所述易切部,所述易切部从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一侧延伸至比所述背密封部更靠近另一侧而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19517 | 2011-05-27 | ||
JP2011-119517 | 2011-05-27 | ||
PCT/JP2012/062839 WO2012165180A1 (ja) | 2011-05-27 | 2012-05-18 | 包装袋及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08267A true CN103608267A (zh) | 2014-02-26 |
CN103608267B CN103608267B (zh) | 2016-02-10 |
Family
ID=4725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253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8267B (zh) | 2011-05-27 | 2012-05-18 | 包装袋及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086514A1 (zh) |
EP (1) | EP2716568B1 (zh) |
JP (1) | JP6069196B2 (zh) |
KR (1) | KR20140025399A (zh) |
CN (1) | CN103608267B (zh) |
CA (1) | CA2834764A1 (zh) |
SG (1) | SG194844A1 (zh) |
TW (1) | TW201311518A (zh) |
WO (1) | WO201216518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9657A (zh) * | 2017-03-02 | 2019-10-15 | 京洛株式会社 | 袋 |
CN110603202A (zh) * | 2016-12-28 | 2019-12-20 | 爱果士 | 用于包装产品特别是食品的包装材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30565A1 (ja) * | 2017-06-16 | 2018-12-20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包装袋 |
JP7222186B2 (ja) * | 2018-06-18 | 2023-02-15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ピロー包装袋 |
US20230054277A1 (en) * | 2021-08-12 | 2023-02-23 | Cj Cheiljedang Corporation | Pouch for retort food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06874U (ja) * | 1983-01-07 | 1984-07-18 | 桜井 伝平 | 口の開き易い合掌貼り包装体 |
JPH04327138A (ja) * | 1991-04-22 | 1992-11-16 | Taisei Ramick Kk | 易開封性包装袋 |
JPH09132249A (ja) * | 1995-11-02 | 1997-05-2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包装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1191802A (ja) * | 1997-09-19 | 1999-04-06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包装袋 |
US6318894B1 (en) * | 1999-10-06 | 2001-11-20 | Kraft Foods Holdings, Inc. | Resealable flexible packages having hook design tear line |
US6726363B1 (en) * | 1999-01-21 | 2004-04-27 |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Ltd. | Packaging comprised of a foil-shap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packaging |
US20040190800A1 (en) * | 2003-03-28 | 2004-09-30 | Alcan Packaging Italia S.R.L. | Packaging of the stickpack type with improved ope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035717A (zh) * | 2004-10-01 | 2007-09-12 | 旭化成派克斯株式会社 | 枕形包装袋、枕式包装体、用于枕式包装机的热密封棒以及枕式包装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03840A (en) * | 1965-11-03 | 1968-10-01 | Procter & Gamble | Opening device for packages wrapped with shrinkable plastic films |
US3608815A (en) * | 1969-07-03 | 1971-09-28 | Dixie Wax Paper Co | Opening aid for packages |
JP2000103437A (ja) * | 1998-09-30 | 2000-04-11 | Hosokawa Yoko Co Ltd | 包装袋 |
JP2001225850A (ja) * | 2000-02-16 | 2001-08-2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易開封袋 |
JP4150513B2 (ja) * | 2001-04-23 | 2008-09-17 |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 加熱処理用包装体 |
WO2003035504A1 (en) * | 2001-10-26 | 2003-05-01 | Hosokawa Yoko Co., Ltd. | Packaging member with easy-opening means |
WO2004028913A1 (ja) * | 2002-09-25 | 2004-04-08 | Hosokawa Yoko Co., Ltd. | 包装袋 |
JP2008127042A (ja) * | 2006-11-20 | 2008-06-05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貼付薬用包装袋 |
US20090285511A1 (en) * | 2008-03-07 | 2009-11-19 | Pliant Corporation | Cross Direction Tear Film and Package |
-
2012
- 2012-05-18 CN CN201280025348.5A patent/CN1036082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5-18 JP JP2013517964A patent/JP6069196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5-18 CA CA2834764A patent/CA283476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5-18 SG SG2013082698A patent/SG194844A1/en unknown
- 2012-05-18 WO PCT/JP2012/062839 patent/WO20121651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5-18 US US14/122,530 patent/US2014008651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5-18 EP EP12793612.8A patent/EP271656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5-18 KR KR1020137027600A patent/KR2014002539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5-25 TW TW101118779A patent/TW201311518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06874U (ja) * | 1983-01-07 | 1984-07-18 | 桜井 伝平 | 口の開き易い合掌貼り包装体 |
JPH04327138A (ja) * | 1991-04-22 | 1992-11-16 | Taisei Ramick Kk | 易開封性包装袋 |
JPH09132249A (ja) * | 1995-11-02 | 1997-05-2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包装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1191802A (ja) * | 1997-09-19 | 1999-04-06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包装袋 |
US6726363B1 (en) * | 1999-01-21 | 2004-04-27 |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Ltd. | Packaging comprised of a foil-shap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packaging |
US6318894B1 (en) * | 1999-10-06 | 2001-11-20 | Kraft Foods Holdings, Inc. | Resealable flexible packages having hook design tear line |
US20040190800A1 (en) * | 2003-03-28 | 2004-09-30 | Alcan Packaging Italia S.R.L. | Packaging of the stickpack type with improved ope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035717A (zh) * | 2004-10-01 | 2007-09-12 | 旭化成派克斯株式会社 | 枕形包装袋、枕式包装体、用于枕式包装机的热密封棒以及枕式包装机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3202A (zh) * | 2016-12-28 | 2019-12-20 | 爱果士 | 用于包装产品特别是食品的包装材料 |
CN110329657A (zh) * | 2017-03-02 | 2019-10-15 | 京洛株式会社 | 袋 |
CN110329657B (zh) * | 2017-03-02 | 2022-07-22 | 京洛株式会社 | 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2165180A1 (ja) | 2015-02-23 |
SG194844A1 (en) | 2013-12-30 |
CA2834764A1 (en) | 2012-12-06 |
CN103608267B (zh) | 2016-02-10 |
EP2716568A1 (en) | 2014-04-09 |
JP6069196B2 (ja) | 2017-02-01 |
KR20140025399A (ko) | 2014-03-04 |
WO2012165180A1 (ja) | 2012-12-06 |
EP2716568B1 (en) | 2017-09-13 |
EP2716568A4 (en) | 2015-03-18 |
TW201311518A (zh) | 2013-03-16 |
US20140086514A1 (en) | 2014-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08267B (zh) | 包装袋及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 |
EP1367005A1 (en) | Flexible reclosable container with easy opening | |
JP4988882B2 (ja) | ゼリー食品 | |
US9850051B2 (en) | Strengthened blister pack | |
CN101952180A (zh) | 包装袋 | |
US9309036B2 (en) | Package with enclosed utensil | |
CN105966737A (zh) | 袋子及密封有内容物的袋子 | |
JPWO2018198875A1 (ja) | 内容物入りピロー包装袋 | |
JP6681563B2 (ja) | 包装袋 | |
US20110233267A1 (en) | Pack having tear-open aid | |
JP5990999B2 (ja) | 紙容器 | |
JP2014218300A (ja) | 四面立体状包装体及び四面立体状包装方法 | |
JP4293601B2 (ja) | スティック型包装体 | |
JP6406945B2 (ja) | 包装袋および包装商品 | |
JP7559462B2 (ja) | パウチ | |
JP2012148815A (ja) | ゼリー状固形物の包装袋 | |
JP2004306997A (ja) | 使い捨て衛生用品の包装袋 | |
JP7195837B2 (ja) | 角錐包装体 | |
JP2001301770A (ja) | 包装用袋 | |
JP2836885B2 (ja) | 熱可塑性樹脂製飲料容器 | |
JPH11263374A (ja) | ノッチ付き包装体 | |
JP6196098B2 (ja) | 粒状物用包装体 | |
JP2013136414A (ja) | 袋容器 | |
JP2015107818A (ja) | 包装容器 | |
JPH11292150A (ja) | 包装用緩衝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