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7129A -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使用该制造装置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 - Google Patents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使用该制造装置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7129A
CN103597129A CN201280027616.7A CN201280027616A CN103597129A CN 103597129 A CN103597129 A CN 103597129A CN 201280027616 A CN201280027616 A CN 201280027616A CN 103597129 A CN103597129 A CN 103597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c
mentioned
crucible
middle cover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76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7129B (zh
Inventor
龟井一人
楠一彦
矢代将齐
冈田信宏
大黑宽典
加渡干尚
坂元秀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97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7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1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10Crucibles or containers for supporting the me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7/00Single-crystal growth onto a seed which remains in the melt during growth, e.g. Nacken-Kyropoulos meth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9/00Liquid-phase epitaxial-layer growth
    • C30B19/02Liquid-phase epitaxial-layer growth using molten solvents, e.g. flu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9/00Liquid-phase epitaxial-layer growth
    • C30B19/08Heating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or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10Inorganic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 C30B29/36Carb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35/00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rowth, production or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17/00Single-crystal, oriented-crystal, and epitaxy growth processes; non-coa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Y10T117/10Apparatus
    • Y10T117/1024Apparatus for crystallization from liquid or supercritical state
    • Y10T117/1032Seed pul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既抑制SiC溶液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同时又冷却SiC种结晶的附近区域。该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籽晶轴(30)以及坩埚(14)。籽晶轴(30)具有供SiC种结晶(36)安装的下端面(34)。坩埚(14)用于容纳SiC溶液(16)。坩埚(14)包括主体(140)、中盖(42)和上盖(44)。主体(140)包括第1筒部(38)和配置于第1筒部(38)的下端部的底部(40)。中盖(42)配置于主体(140)内的SiC溶液(16)的液面的上方、且是第1筒部(38)内。中盖(42)具有使籽晶轴(30)穿过的第1通孔(48)。上盖(44)配置于中盖(42)的上方。上盖(44)具有使籽晶轴(30)穿过的第2通孔(52)。

Description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使用该制造装置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使用该制造装置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碳化硅(SiC)的单晶体的方法,一直以来公知有溶液生长法。在溶液生长法中,在容纳于坩埚的SiC溶液浸渍安装于籽晶轴的下端面的SiC晶种。其后,提起SiC晶种,在SiC晶种上培养SiC单晶体。在此,所谓SiC溶液是指在Si或者Si合金的熔体中熔化碳(C)而得到的溶液。
在溶液生长法中,使SiC溶液中的、所浸渍的SiC晶种正下方的附近区域(以下简称作附近区域)的温度比其他区域的温度低。具体而言,通过使冷却介质(气体或者水)在籽晶轴的内部流动,或者利用通过籽晶轴导热而进行的排热来冷却籽晶轴的下端部。冷却后的籽晶轴的下端部冷却SiC晶种,也冷却附近区域。由此,使附近区域的SiC成为过饱和状态,促进SiC单晶体的生长。总之,附近区域通过籽晶轴进行排热,成为过冷却状态。
然而,若SiC溶液的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以下称作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则在周边区域中,容易因自然生成晶核而生成SiC多晶体。所生成的SiC多晶体借助SiC溶液的流动而移动至SiC晶种。若SiC多晶体大量附着于在SiC晶种上生长的SiC单晶体,则存在阻碍SiC单晶体生长的情况。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323247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2006-13143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以抑制生成SiC多晶体为目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将由石墨外罩构成的绝热性部件配置在溶液面的上方,抑制从SiC溶液的表面散热。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制造方法中调整为,在坩埚的上方的自由空间配置绝热性部件,以使得SiC溶液表面的面内温度差处于40℃以内。
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制造方法确实能够抑制SiC溶液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然而,在这些文献中,在坩埚内配置于溶液面的上方的绝热性部件包围籽晶轴。因此,利用绝热部件对籽晶轴进行保温。其结果,阻碍了由籽晶轴进行的排热,有时难以高效地使附近区域过冷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其能够在抑制SiC溶液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的同时高效地冷却SiC晶种的附近区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籽晶轴和坩埚。籽晶轴具有供SiC晶种安装的下端面。坩埚用于容纳SiC溶液。坩埚包括主体、中盖和上盖。主体包括第1筒部和配置在第1筒部的下端部的底部。中盖配置在主体内的SiC溶液的液面的上方、且是第1筒部内。中盖具有使籽晶轴穿过的第1通孔。上盖配置于中盖的上方。上盖具有使籽晶轴穿过的第2通孔。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能够在抑制SiC溶液的周边区域被过度冷却的同时冷却SiC晶种的附近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坩埚的纵剖视图。
图3是冷却空间以及保温空间内的惰性气体的流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能够在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中采用的坩埚,且是具有与图2中示出的坩埚不同构造的其他坩埚的纵剖视图。
图5是示出使用了图1的制造装置的模拟中的温度测量点的纵剖视图。
图6是具有与图2以及图4中示出的坩埚不同构造的坩埚,并且是为了在图1中示出的制造装置的模拟中进行比较而使用的坩埚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籽晶轴和坩埚。籽晶轴具有供SiC晶种安装的下端面。坩埚用于容纳SiC溶液。坩埚包括主体、中盖和上盖。主体包括第1筒部和配置于第1筒部的下端部的底部。中盖配置于主体内的SiC溶液的液面的上方、并且是第1筒部内。中盖具有使籽晶轴穿过的第1通孔。上盖配置于中盖的上方。上盖具有使籽晶轴穿过的第2通孔。
在该情况下,形成于中盖的上方的空间(形成于中盖与上盖之间的空间,以下称作冷却空间)的温度比形成于中盖的下方的空间(形成于SiC溶液的液面与中盖之间的空间,以下称作保温空间)的温度低。由于利用冷却空间能够抑制籽晶轴被保温的情况发生,因此籽晶轴有效地对SiC溶液的附近区域进行排热。其结果,附近区域的SiC形成过饱和状态,促进SiC单晶体的生长。并且,能够利用保温空间抑制在SiC溶液的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周边区域)的温度产生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其结果,能够抑制因自然生成晶核而生成SiC多晶体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是,中盖还包括第2筒部。第2筒部从中盖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第2筒部在内部使籽晶轴穿过。第2筒部的下表面配置为离开SiC溶液的液面。在该情况下,冷却空间与保温空间的温度差变得更大。
优选的是,中盖的上表面随着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去而降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中,将SiC溶液的原料(以下称作SiC原料)容纳于坩埚。并且,通过对坩埚进行加热使SiC原料熔化而生成SiC溶液。在本实施方式的坩埚中,在底部与中盖之间容纳SiC原料,并且也在中盖与上盖之间容纳SiC原料。如果坩埚的中盖的上表面随着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去而降低,则在容纳于中盖与上盖之间的SiC原料通过加热而熔化并成为SiC溶液时,SiC溶液容易穿过第1通孔流向下方。
基于本发明的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制造装置的工序,该制造装置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籽晶轴;准备坩埚的工序,该坩埚包括具备筒部和配置于筒部的下端部的底部的主体、配置于主体内部且具有使籽晶轴穿过的第1通孔的中盖、以及配置于中盖的上方且具有使籽晶轴穿过第2通孔的上盖;在籽晶轴的下端面安装SiC晶种的工序;对容纳有原料的坩埚进行加热而生成SiC溶液的工序;将配置于籽晶轴的下端面的SiC晶种浸渍到SiC溶液的工序;在SiC晶种上培养SiC单晶体的工序;以及在生成SiC溶液之前以所生成的SiC溶液的液面位于中盖的下方的方式将SiC溶液的原料容纳于坩埚的工序。
在该情况下,SiC原料不仅可以容纳于坩埚的底部与中盖之间,也可以容纳于中盖与上盖之间。SiC原料由多个块或者粉末构成。因此,当多个块或者粉末堆积时会形成许多间隙。包含间隙的SiC原料的体积(表观上的体积)比熔化SiC原料而生成的SiC溶液的体积大。因此,即使在坩埚的中盖与上盖之间容纳有SiC原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调整其容纳量使成为SiC溶液的情况的液面位于比中盖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与仅在坩埚的底部与中盖之间容纳SiC原料的情况相比,能够使SiC溶液的液面靠近中盖的下表面,能够减小保温空间。其结果,抑制SiC溶液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的效果增高。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对附图中相同或者相应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其不重复进行说明。
[制造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10的构成图。
参照图1,制造装置10包括腔室12。腔室12用于容纳坩埚14。在制造SiC单晶体时,对腔室12进行水冷。
坩埚14用于容纳SiC溶液16。SiC溶液16含有硅(Si)与碳(C)。
通过对SiC原料进行加热并使之熔化而生成SiC溶液16。SiC原料例如仅是Si或者是Si与其他金属元素的混合物。金属元素例如是钛(Ti)、锰(Mn)、铬(Cr)、钴(Co)、钒(V)、铁(Fe)等。这些金属元素中优选的金属元素是Ti以及Mn。进一步优选金属元素Ti。SiC原料由上述金属元素的多个块(薄片或者小片)或者粉末。SiC原料例如是硅的小片、海绵钛的小片。SiC原料也可以还含有碳(C)。
优选的是,坩埚14含有碳。坩埚14例如也可以采用石墨制、SiC制。坩埚14的内表面也可以被SiC覆盖。由此,坩埚14成为针对SiC溶液16的碳供给源。
腔室12还容纳绝热部件18。绝热部件18配置成包围坩埚14。换而言之,绝热部件18用于容纳坩埚14。
腔室12还容纳加热装置20。加热装置20例如是高频线圈。加热装置20配置成包围绝热部件18的侧壁。换而言之,绝热部件18以及坩埚14插入到加热装置20内。
在制造SiC单晶体之前,上述SiC原料容纳于坩埚14。加热装置20通过对坩埚14进行感应加热而熔化SiC原料,生成SiC溶液16。加热装置20还将SiC溶液16维持在结晶生长温度。结晶生长温度取决于SiC溶液16的组成。一般的结晶生长温度为1600~2000℃。
制造装置10还包括旋转装置22。旋转装置22包括旋转轴24和驱动源26。
旋转轴24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旋转轴24的上端位于绝热部件18内。在旋转轴24的上端配置有坩埚14。旋转轴24的下端位于腔室12的外侧。旋转轴24与驱动源26连结。
驱动源26配置于腔室12的下方。在制造SiC单晶体时,驱动源26使旋转轴24绕旋转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由此,坩埚14旋转。
制造装置10还包括升降装置28。升降装置28包括籽晶轴30和驱动源32。
籽晶轴3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籽晶轴30的上端位于腔室12的外侧。籽晶轴30与驱动源32连结。驱动源32配置于腔室12的上方。驱动源32用于升降籽晶轴30。驱动源32还使籽晶轴30绕籽晶轴的中心轴线旋转。
在制造SiC单晶体时,对籽晶轴30进行冷却。具体而言,使冷却气体流经籽晶轴30的内部进行循环。冷却气体例如是氦气等。籽晶轴30的冷却方法不限定于气体冷却。例如,也可以将籽晶轴30上下分为两部分,对籽晶轴30的下半部分进行气体冷却,对上半部分进行水冷。
籽晶轴30的下端位于坩埚14内。在籽晶轴30的下端面34安装有SiC晶种36。
SiC晶种36呈板状。在本例中,SiC晶种36为圆板状。然而,SiC晶种36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于圆板状。SiC晶种36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六边形、矩形等多边形。SiC晶种36的上表面成为向籽晶轴30安装的安装面。
SiC晶种36由SiC单晶体构成。优选的是,SiC晶种36的结晶构造与所要制造的SiC单晶体的结晶构造相同。例如,在制造4H多型体的SiC单晶体的情况下,使用4H多型体的SiC晶种。在使用4H多型体的SiC晶种36的情况下,SiC晶种36的表面优选为(0001)面,或者为从(0001)面以8°以下的角度倾斜的面。在该情况下,SiC单晶体稳定生长。
[坩埚的结构]
图2是图1中的坩埚14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坩埚14包括主体140、中盖42和上盖44。总之,坩埚14包括上下配置的两个盖(中盖42以及上盖44)。
主体140是上端开口的壳体。主体140包括筒部38和底部40。筒部3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筒部38例如为圆筒。筒部38的内径尺寸充分地比籽晶轴30的外径尺大。底部40配置于筒部38的下端部。底部40例如与筒部38一体地形成。
中盖42以与底部40分离的方式配置在底部40的上方。中盖42为板状,在中央部具有通孔48。通孔48在中盖42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从中盖24的上表面46到达下面461。通孔48使籽晶轴30穿过。因此,在制造SiC单晶体时,籽晶轴30的下端配置于比中盖42靠下方的位置。
中盖42还包括筒部50。筒部50从中盖42的下表面461向下方延伸。在图2中,筒部50与通孔48同轴地配置,筒部50的内周面与通孔48的表面平滑地(无高度差)相连。筒部50与通孔48相同地使籽晶轴30穿过。籽晶轴30的下端配置于比筒部50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也可以在筒部50的内周面与通孔48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阶梯差。只要筒部50使籽晶轴30穿过,则筒部50的内周面的形状不特别限定。
中盖42配置于筒部38内,中盖42的外周安装于筒部38的内周面。中盖42既可以与筒部38一体地形成,也可以相对于筒部38独立地形成。优选的是,中盖42的下表面461与底部40的表面大致平行。
上盖44配置于比中盖42靠上方的位置。在图2中,上盖44配置于筒部38的上端。上盖44呈板状,在中央部具有通孔52。通孔52与通孔48同轴地配置。通孔52与通孔48相同地使籽晶轴30穿过。
上盖44安装于筒部38的上端。在图2中,利用形成于上盖44的外周面的螺纹牙54、形成于筒部38的上端内周面的螺纹槽56将上盖44安装于筒部38。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将上盖44安装于筒部38。
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上盖部44的上表面配置绝热部件58。绝热部件58既可以是绝热部件18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于绝热部件18而单独设置。绝热部件58为圆柱状,在中央部具有通孔60。通孔60与通孔48、52同轴地配置,供籽晶轴30穿过。也可以不设置绝热部件58。
在制造SiC单晶体时,如果坩埚14内的SiC溶液16中的、SiC晶种36的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周边区域)的温度有不均匀,则在周边区域自然生成核并生长SiC多晶体。SiC多晶体阻碍形成在SiC晶种36上的SiC单晶体生长。
制造装置10抑制周边区域处的温度不均匀,抑制SiC多晶体的生成以及生长。坩埚14通过包括中盖42以及上盖44,具有保温空间64、冷却空间62。保温空间64形成于SiC溶液16与中盖42之间。冷却空间62形成于中盖42与上盖44之间。
在制造SiC单晶体时,SiC溶液16的辐射热存储于保温空间64。由此,对保温空间64进行保温。其结果,抑制了SiC溶液16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抑制了SiC多晶体的生成。
制造装置10进一步有效地冷却SiC溶液16中的、SiC单晶体36的附近区域,使附近区域成为过冷却状态。如上所述,坩埚14在保温空间64的上方包括冷却空间62。冷却空间62借助中盖42与保温空间64之间分隔开。因此,冷却空间62的温度比保温空间64的温度低。因此,冷却空间62抑制籽晶轴30的温度上升。总之,冷却空间62维持籽晶轴30的排热作用。因此,籽晶轴30有效地冷却SiC溶液16的附近区域,对附近区域进行过冷却。在附近区域中,由于SiC成为过饱和状态,因此促进了SiC单晶体生长。其结果,SiC单晶体的结晶生长速度提高。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使用上述制造装置10。首先,准备制造装置10,将SiC晶种36安装于籽晶轴30(准备工序)。接下来,将坩埚14配置于腔室12内,生成SiC溶液16(SiC溶液生成工序)。接下来,将SiC晶种36浸渍于坩埚14内的SiC溶液16(浸渍工序)。接下来,培养SiC单晶体(培养工序)。以下,对各工序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准备工序]
首先,准备制造装置10。并且,在籽晶轴30的下端面34安装SiC晶种36。
[SiC溶液生成工序]
接下来,将SiC原料容纳于坩埚14内。此时,调整SiC原料的量,以使得所生成的SiC溶液的液面位于比中盖42的下表面461靠下方的位置。优选的是以保温空间64变小的方式调整SiC原料量。优选的是将SiC原料不仅容纳于底部40与中盖42之间,还容纳于中盖42与上盖44之间,以使得保温空间64更加小。
接下来,熔化坩埚14内的SiC原料而生成SiC溶液16。首先,在腔室12内填充惰性气体。然后,利用加热装置20将坩埚14内的SiC原料加热到熔点以上。当堆积于中盖42的SiC原料熔化时从通孔48落下。
如以上所述,由于坩埚14具有冷却空间62,因此不仅在底部40与中盖42之间容纳原料,还能够在冷却空间62容纳SiC原料。因此,能够使所生成的SiC溶液16的液面靠近中盖42的下表面。总之,能够减小保温空间64的容量。因此,能够对SiC溶液16的液面进行保温,能够降低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度。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盖42的上表面46随着从其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去而降低。由此,在容纳于冷却空间62的SiC原料熔化时,熔化后的SiC原料(换句话说,所生成的SiC溶液)容易穿过通孔48朝向底部40流动。
在坩埚14由石墨构成的情况下,当对坩埚14进行加热时,碳从坩埚14熔化到SiC原料的熔体中,生成SiC溶液16。当坩埚14的碳熔化到SiC溶液16中时,SiC溶液16内的碳浓度接近饱和浓度。
在生成了SiC溶液16时,在SiC溶液16的液面与筒部5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换而言之,以筒部50的下表面与SiC溶液16分离配置的方式调整SiC原料的量。形成于SiC溶液16的液面与筒部50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优选为5mm以上。
[浸渍工序]
接下来,将SiC晶种36浸渍于SiC溶液16。具体而言,利用驱动源32使籽晶轴30下降,将SiC晶种36浸渍于SiC溶液16。此时,由于籽晶轴30插入到通孔52以及通孔48,因此冷却空间62以及保温空间64实际上均形成封闭空间。
[培养工序]
在将SiC晶种36浸渍于SiC溶液16之后,利用加热装置20将SiC溶液16保持在结晶生长温度。并且,对SiC溶液16中的、SiC晶种36的附近区域进行过冷却,使SiC成为过饱和状态。
由于中盖42位于SiC溶液16的液面的上方,因此在培养SiC单晶体时,从SiC溶液16辐射出的辐射热储存于保温空间64。由此,冷却空间62的温度比保温空间64的温度低。
加热装置20将SiC溶液16保持在结晶生长温度,并且籽晶轴30被冷却。因此,在冷却空间62中,筒部38侧的温度比籽晶轴30侧的温度高。由此,如图3所示,冷却空间62内的惰性气体流动。具体而言,沿着筒部38的内周面上升的惰性气体沿着上盖44的下表面从上盖44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流动。流动到上盖44的内周侧的惰性气体沿着籽晶轴30的外周面下降之后沿着中盖42的上表面46从籽晶轴30侧向筒部38侧流动。
惰性气体在冷却空间62内从外周侧向内周侧流动时通过与上盖44接触而被冷却。冷却后的惰性气体一边下降一边与籽晶轴30接触。因此,能够抑制从SiC溶液16辐射出的辐射热使籽晶轴30的温度上升。换句话说,冷却空间62抑制阻碍籽晶轴30的排热功能的情况发生。因此,SiC溶液16的附近区域利用籽晶轴30排热而成为过冷却状态,附近区域的SiC成为过饱和状态。
使SiC晶种36的附近区域的SiC保持过饱和状态,使SiC晶种36与SiC溶液16旋转。通过使籽晶轴30旋转,从而SiC晶种36旋转。通过使旋转轴24旋转,从而坩埚14旋转。SiC晶种36的旋转方向既可以是与坩埚14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也可以是相同的方向。另外,旋转速度既可以恒定也可以变动。籽晶轴30一边旋转一边缓缓上升。此时,SiC单晶体在浸渍于SiC溶液16的SiC晶种36的表面生成并生长。此外,籽晶轴30也可以不上升而进行旋转。并且,籽晶轴30也可以既不上升也不旋转。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生长速度降低,但SiC单晶体还是会生长。
由于从SiC溶液16辐射出的辐射热储存于保温空间64,因此抑制了SiC溶液16内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其结果,抑制了SiC多晶体的自然成核。
加热装置20将SiC溶液16保持在结晶生长温度。因此,在保温空间64中,与冷却空间62相同,筒部38侧的温度也比籽晶轴30侧的温度高。由此,如图3所示,保温空间64内的惰性气体流动。具体而言,沿着筒部38的内周面上升的惰性气体沿着中盖42的下表面461从中盖42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流动。流向中盖42的内周侧的惰性气体沿着筒部50的外周面下降之后沿着籽晶轴30的外周面下降。沿着籽晶轴30的外周面下降后的惰性气体沿着SiC溶液16的液面从籽晶轴30侧朝向筒部38侧流动。
由于中盖42包括筒部50,因此阻碍在保温空间64内流动的惰性气体接触于籽晶轴30。由此,非活性气体的温度变得不易下降。其结果,保温空间64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增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坩埚14不限定于图2中示出的构造。例如,如图4所示,中盖42也可以不包括筒部50。另外,如图4所示,中盖42的上表面46也可以是平坦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冷却空间62与保温空间64以将中盖42隔在中间的方式形成在坩埚14内。其结果,冷却空间62抑制阻碍籽晶轴30的排热功能的情况发生。并且,保温空间64储存从SiC溶液16辐射出的辐射热,抑制SiC溶液16内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在该情况下,SiC溶液16的液面与中盖4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0mm以上且80mm以下。通过将上述距离设为50mm以上,能够在保温空间64内充分地产生惰性气体的对流,能够促进SiC溶液16的周边区域的均热化。通过将上述距离设为80mm以下,籽晶轴30的上部被充分冷却,SiC单晶体的生长速度提高。
实施例
假定使用具有各种结构的坩埚制造SiC单晶体。通过模拟来调查假想的各坩埚内的温度分布。
使用轴对称RZ坐标系,通过差分法计算热流动分析。在模拟中,假想具有与图1相同结构的制造装置,将制造装置内的加热装置假想为高频线圈。首先,将施加于高频线圈的电流设为6kHz的360A,通过电磁场分析算出坩埚内的焦耳热密度。接下来,使用算出的焦耳热密度分布进行坩埚内的热流动分析。在热流动分析中将坩埚与籽晶轴设定为相同的碳材质。另外,将惰性气体设定为He,将SiC溶液的成分设定为Si。在该热流动分析中进行稳态计算。
在热流动分析中,还将形状不同的四个坩埚(记号1~记号4)设定为计算样本。记号1的坩埚具有图4所示的构造。记号2以及记号3的坩埚具有图5所示的构造。图5的坩埚与图2的坩埚14相比,图5的坩埚的中盖42的上表面46与下面461平行。记号4的坩埚如图6所示具有不包括中盖42的构造。
在记号1~记号4的坩埚中,筒部38的内径D38(参照图4)为140mm。筒部38的壁厚T38为10mm。籽晶轴30的外径D30为50mm。上盖44的内周面与籽晶轴3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G44为5mm。上盖44的厚度T44为5mm。
在记号1~记号3的坩埚中,中盖42的厚度T42为10mm。中盖42与SiC溶液16的液面之间的距离L64为50mm。中盖42与上盖62之间的距离L62为40mm。中盖42的内周面与籽晶轴3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G42为2.5mm。
在记号2以及记号3的坩埚中,筒部50的壁厚T50(参照图5)为10mm。在记号2的坩埚中,筒部50的高度H50(筒部50的下端与中盖42的下表面461之间的距离,参照图5)为20mm。在记号3的坩埚中,高度H50为30mm。
在记号4的坩埚中,SiC溶液16的液面与上盖44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L44(参照图6)为100mm。
在图5中示出各记号的坩埚的温度的测量点。测量点1在SiC溶液16内位于籽晶轴30的下端面34附近。测量点2在保温空间64内位于测量点1的正上方。测量点3在保温空间64内位于测量点2的正上方。测量点4在冷却空间内62位于籽晶轴30的附近。测量点5在SiC溶液16内位于筒部38的内周面的跟前。
在表1中示出以上述设定条件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0430566780000121
测量点3与测量点4的温度差在记号1的坩埚中为145℃。在记号2的坩埚中为151℃。在记号3的坩埚中为158℃。在记号4的坩埚中为104℃。在包括中盖42的坩埚(记号1~记号3的坩埚)中能够确认到,保温空间64与冷却空间62的温度差(测量点3与测量点4的温度差)变为比不包括中盖42的坩埚(记号4的坩埚)大。另外,在中盖42包括筒部50的坩埚(记号2以及记号3的坩埚)中能够确认到,随着筒部50的高度增大,保温空间64与冷却空间62的温度差增大。
测量点1与测量点5的温度差在记号1~记号3的坩埚中为4℃。在记号4的坩埚中为8℃。在包括中盖42的坩埚(记号1~记号3的坩埚)中能够确认到,与不包括中盖42的坩埚(记号4的坩埚)相比,抑制了在SiC溶液16的周边区域处的温度不均匀。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以上内容仅是例示,本发明丝毫不被上述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具有块形状的SiC晶种36。由此,能够防止籽晶轴30的下端面34与SiC溶液16接触。
另外,坩埚也可以具备上下配置的三个以上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上盖44与中盖42之间再设置中盖42。

Claims (7)

1.一种制造装置,其是利用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
该制造装置包括:
籽晶轴,其具有供SiC晶种安装的下端面;以及
坩埚,其用于容纳SiC溶液,
上述坩埚包括:
主体,其包含第1筒部和配置于上述第1筒部的下端部的底部;
中盖,其配置于上述主体内的上述SiC溶液的液面的上方、且是上述第1筒部内,该中盖具有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1通孔;以及
上盖,其配置于上述中盖的上方,且具有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2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中盖还包括第2筒部,该第2筒部从上述中盖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上述籽晶轴穿过该第2筒部的内部,且该第2筒部具有与上述SiC溶液的液面分离配置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中盖的上表面随着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去而降低。
4.一种坩埚,其用于包括能够在下端安装SiC晶种的籽晶轴的溶液生长法用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且能够容纳SiC溶液,
该坩埚包括:
主体,其包含第1筒部和配置于上述第1筒部的下端部的底部;
中盖,其配置于上述筒部内,具有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1通孔;以及
上盖,其配置于上述中盖的上方,具有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2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坩埚,其中,
上述中盖进一步从上述中盖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且在内部具备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2筒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坩埚,其中,
上述中盖的上表面随着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去而降低。
7.一种制造方法,其是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
该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该制造装置的工序,该制造装置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籽晶轴;
准备坩埚的工序,该坩埚包括:主体,其具备筒部和配置于上述筒部的下端部的底部;中盖,其配置于上述主体内部,且具有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1通孔;以及上盖,其配置于上述中盖的上方,且具有使上述籽晶轴穿过的第2通孔;
在上述籽晶轴的下端面安装SiC晶种的工序;
加热容纳有原料的上述坩埚而生成SiC溶液的工序;
将安装于上述籽晶轴的上述下端面的上述SiC晶种浸渍到上述SiC溶液工序;
在上述SiC晶种上培养SiC单晶体的工序;以及
在生成上述SiC溶液之前,以所生成的上述SiC溶液的液面位于上述中盖的下方的方式将上述SiC溶液的原料容纳于上述坩埚的工序。
CN201280027616.7A 2011-06-20 2012-06-11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及其坩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7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6600 2011-06-20
JP2011136600A JP5528396B2 (ja) 2011-06-20 2011-06-20 溶液成長法によるSiC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当該製造装置を用いたSiC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製造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坩堝
PCT/JP2012/064938 WO2012176647A1 (ja) 2011-06-20 2012-06-11 溶液成長法によるSiC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当該製造装置を用いたSiC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製造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坩堝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7129A true CN103597129A (zh) 2014-02-19
CN103597129B CN103597129B (zh) 2016-03-02

Family

ID=4742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761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7129B (zh) 2011-06-20 2012-06-11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及其坩埚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02056B2 (zh)
EP (1) EP2722422B1 (zh)
JP (1) JP5528396B2 (zh)
CN (1) CN103597129B (zh)
TW (1) TWI445850B (zh)
WO (1) WO20121766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529A (zh) * 2015-01-16 2016-07-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SiC单晶的制造方法
CN106884205A (zh) * 2015-12-15 2017-06-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SiC 单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68444A1 (en) * 2012-04-26 2015-03-12 Kyocera Corporation Holder, crystal growing method, and crystal growing apparatus
JP5761264B2 (ja) 2013-07-24 2015-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SiC基板の製造方法
EP2881499B1 (en) * 2013-12-06 2020-03-1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carbide crystal
JP2015209359A (ja) * 2014-04-28 2015-11-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結晶製造装置および結晶の製造方法
JP6533716B2 (ja) * 2015-08-06 2019-06-1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SiC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6068603B2 (ja) * 2015-11-16 2017-01-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結晶成長装置
JP2016183105A (ja) * 2016-06-24 2016-10-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結晶成長装置、結晶成長方法および結晶成長用坩堝
CN105970295B (zh) * 2016-06-24 2018-04-10 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法生长碳化硅晶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12567076B (zh) * 2019-08-21 2021-11-16 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式温场
CN113322510B (zh) * 2021-05-27 2023-05-16 天津理工大学 SiC单晶生长装置及液相外延SiC单晶生长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2559A (en) * 1964-04-27 1967-09-1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endrites
US4478676A (en) * 1982-09-07 1984-10-23 Litton Systems, Inc. Method for decreasing radial temperature gradients of crystal growth melts utilizing radiant energy absorptive materials and crystal growth chambers comprising such materials
JP2008280225A (ja) * 2007-05-14 2008-11-2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11098870A (ja) * 2009-11-09 2011-05-19 Toyota Motor Corp SiC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698A (ja) * 1985-07-03 1987-01-14 Hitachi Ltd 液相エピタキシヤル成長炉
JPH07172998A (ja) * 1993-12-21 1995-07-11 Toshiba Corp 炭化ケイ素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4265269B2 (ja) * 2003-04-21 2009-05-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SiC単結晶製造炉
JP4736401B2 (ja) 2004-11-02 2011-07-27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炭化珪素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2008007353A (ja) * 2006-06-28 2008-01-17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サファイア単結晶育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育成方法
TWM307625U (en) * 2006-07-19 2007-03-11 Wafer Works Corp Improved structure of crucible cover for crystal growing furnace
JP2010018446A (ja) * 2008-07-08 2010-01-28 Covalent Materials Corp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単結晶引上装置
WO2010024390A1 (ja) 2008-08-29 2010-03-04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SiC単結晶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722423B1 (en) * 2009-03-25 2017-01-11 Sum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ilicon waf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2559A (en) * 1964-04-27 1967-09-1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endrites
US4478676A (en) * 1982-09-07 1984-10-23 Litton Systems, Inc. Method for decreasing radial temperature gradients of crystal growth melts utilizing radiant energy absorptive materials and crystal growth chambers comprising such materials
JP2008280225A (ja) * 2007-05-14 2008-11-2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11098870A (ja) * 2009-11-09 2011-05-19 Toyota Motor Corp SiC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529A (zh) * 2015-01-16 2016-07-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SiC单晶的制造方法
CN106884205A (zh) * 2015-12-15 2017-06-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SiC 单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84205B (zh) * 2015-12-15 2019-05-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SiC单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28396B2 (ja) 2014-06-25
TW201313970A (zh) 2013-04-01
JP2013001619A (ja) 2013-01-07
EP2722422B1 (en) 2015-08-12
EP2722422A4 (en) 2014-06-04
EP2722422A1 (en) 2014-04-23
US20140116325A1 (en) 2014-05-01
US9702056B2 (en) 2017-07-11
TWI445850B (zh) 2014-07-21
WO2012176647A1 (ja) 2012-12-27
CN103597129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7129A (zh)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使用该制造装置的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
JP5925319B2 (ja) SiC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及びSiC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CN103703170B (zh) 用于晶体生长装置的加热器组件
CN104471118A (zh) SiC单晶锭及其制造方法
KR930003044B1 (ko) 실리콘 단결정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JP2007076928A (ja) 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03282559B (zh) 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和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
CN103620094A (zh) 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
CN104603336A (zh) SiC单晶体的制造方法
JP2018052783A (ja) ヒータ断熱構造体および単結晶製造装置
CN107075725A (zh) 基于溶液生长法的SiC单晶的制造装置和应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
CN104662211B (zh) 单晶的制造装置、用于该制造装置的坩埚以及单晶的制造方法
WO2018062224A1 (ja) SiC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SiC種結晶
US8691013B2 (en) Feed tool for shielding a portion of a crystal puller
JP2019043788A (ja) 単結晶育成方法及び単結晶育成装置
JPH02172885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H0259494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6060403B1 (ja) サファイア部材製造装置およびサファイア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1437281B1 (ko) 냉도가니를 이용한 유사단결정 잉곳성장방법
CN117721515A (zh) 碲锌镉晶体的生长方法
JPH04110761U (ja) 単結晶製造装置
JP2017226563A (ja) アフターヒータ構造体及びサファイア単結晶製造装置
JPH01301578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7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