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7480A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7480A
CN103547480A CN201280024969.1A CN201280024969A CN103547480A CN 103547480 A CN103547480 A CN 103547480A CN 201280024969 A CN201280024969 A CN 201280024969A CN 103547480 A CN103547480 A CN 10354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unit
frame
variant
parts
frangib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9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7480B (zh
Inventor
关雄一郎
栗栖隆也
新妻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227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31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49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1339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49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887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49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816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49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11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49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1339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49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133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9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4938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131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7166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131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7166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131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7166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60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8637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4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7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45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对于后面碰撞时的复杂的输入负荷,可以通过在特定的部位稳定地变形,而有效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包括,位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左右侧方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侧部(15a)、(17a)、以及从框架侧部(15a)、(17a)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17b)、(18)。在连结框架侧部(15a)、(17a)与框架延伸部(17b)、(18)的连结部(17x),形成有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变形部(17k)。变形部(17k)与变形的难易度不同的其他变形部(17m)、(17e)相互相邻形成。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可以在后面碰撞时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当汽车等车辆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车行驶时受到巨大碰撞等,即后面碰撞时,存在乘坐乘客由于惯性而急速后方移动的同时,乘客的上半身后倾的情况。
一般,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是在金属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载置缓冲材料,用表皮材料覆盖的构成,但是存在后面碰撞时等,如上所述乘客急剧向后方移动,因此,对此动作的变形量不充分,不能有效地减轻施加于乘客身体的负荷的情况。还有,存在向座椅靠背施加巨大的负荷,因而引起座椅靠背状况不好的忧虑。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向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施加向后的负荷时,侧部框架(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侧部构件”)为弯曲构造,在后面碰撞时缓和施加于乘客的负荷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许第4200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公开的座椅靠背框架,在后面碰撞时等,伴随着乘客的后方移动施加向后方的负荷的话,侧部框架弯曲,通过座椅靠背框架吸收后方移动的冲击能量。但是,专利文献1的座椅靠背框架不能限定侧部框架的变形部分(弯曲部分)而变形,因此,在侧部框架的上下方向上任意一点弯曲。结果,因为不能限定弯曲点,冲击能量向座椅靠背框架整体传递,冲击能量的吸收效率较低,难以稳定地缓和冲击能量。
因此,本申请人就通过使座椅靠背框架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的技术,提出了通过在下部框架形成弯曲性的收缩部,后面碰撞时等,施加冲击负荷时使收缩部优先弯曲,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273867号)。如此,通过限定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部位,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但是,期待一种在上述技术中,进一步限定弯曲的部分,可以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的技术。即,期待一种对于后面碰撞时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复杂的输入负荷,具备促进特定部位的变形,且变形简单,稳定地弯曲的构成的车用座椅。
还有,使较易弯曲的特定部位(变形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刚性提高,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变得容易,即使施加复杂的输入负荷,也不会在特定部位以外变形,通过使特定部位变形,可以更加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的技术被期待。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中,座椅靠背框架后倾变形时,依存于施加的冲击能量的大小,后倾角度变得过大,存在乘客的就座姿势变化从而损害就座感的担心的问题点。因此,寻求一种在施加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弯曲变形而后倾的车用座椅中,可以限制该弯曲量而控制变形量(后倾角度)的技术。
还有,限定了变形部位的座椅靠背框架中,为了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考虑将上述的变形部位设置两处以上。也就是说,考虑作为施加冲击负荷时弯曲座椅靠背框架的构成,是具备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变形部、通过该变形部的变形被传递而变形的其他变形部的构成。如此构成中,从有效吸收冲击能量的观点,存在使以变形部为起点开始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从该变形部适当地传递至其他变形部的必要。也就是说,寻求一种在搭载有具备了若干变形部的座椅靠背框架的车用座椅中,将后面碰撞时产生的变形从一方的变形部适当地传递至另一方的变形部,可以实现流畅地吸收冲击能量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后面碰撞时的复杂的输入负荷,通过在特定的部位稳定地变形,可以有效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较易变形的特定部位(变形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刚性提高,而使得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变得容易,即使在后面碰撞时施加复杂的输入负荷,也可以稳定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施加碰撞时,特别是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时,通过座椅靠背框架弯曲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中,通过限制该弯曲量而控制变形量(后倾角度),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的车用座椅。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于搭载具备若干变形部的座椅靠背框架的车用座椅,将后面碰撞时等产生的变形从一方的变形部适当地传递至另一方的变形部,可以实现流畅地吸收冲击能量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包括,位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侧面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侧部、从该框架侧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在连结所述框架侧部与所述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形成有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变形部,所述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相互相邻而形成,所述其他变形部与所述变形部的变形难易度不同。
如此,通过变形部形成于构成座椅靠背框架宽度的框架侧部与从框架侧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的边界部分(连结部),施加后面碰撞等的冲击负荷时,可以容易地将座椅靠背框架向后方弯曲变形。座椅靠背框架中,上述的框架侧部与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具备对沿着所述连结部的伸展方向(上下方向)的负荷的高刚性,因此,一般施加后面碰撞的冲击负荷时,连结部难以弯曲。但是,通过在所述连结部具备由于冲击负荷而变形的变形部,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以变形部为起点使座椅靠背框架稳定地弯曲,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由于在如连结部的高刚性的部分具备变形部,与在其他部分形成变形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弯曲部位限定在变形部附近。
此时,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其他变形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侧部或所述框架延伸部中的至少一方,是连结于所述变形部的脆弱部。
如此,作为其他变形部的脆弱部形成于框架侧部或框架延伸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话,施加冲击负荷时,位于框架侧部与框架连结部的连结部的变形部变形,进一步地,上述的脆弱部比其他部分优先变形。如此,作为其他变形部的脆弱部所形成的构成中,座椅靠背框架中,通过使脆弱部所形成的部分优先变形而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位置及变形方向,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如权利要求3,优选所述变形部形成为,通过比所述其他变形部更小的冲击负荷而变形。
如此,通过相对冲击负荷,变形部比其他变形部更容易变形地形成,可以在施加冲击负荷时,使变形部先变形,然后使其他变形部变形。后面碰撞时等复杂的输入负荷施加于车用座椅,但通过具备比其他变形部更容易变形的变形部,变形部首先变形,然后连结于变形部的其他变形部变形。结果,可以限定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弯曲)位置、弯曲变形(弯曲)部位。
即,通过成为上述构成,可以在施加冲击负荷时,促进变形部的变形,以该变形部为起点诱导其他变形部的变形。因此,冲击负荷施加于车用座椅时,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可以依次变形,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如权利要求4,优选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方具备下部框架,所述下部框架具有所述框架侧部及所述框架延伸部,所述变形部形成于连结所述下部框架具有的所述框架侧部与所述框架延伸部的所述连结部,所述其他变形部形成于所述下部框架具有的所述框架侧部,是与所述变形部连结的脆弱部。
如此,通过变形部形成于下部框架的框架侧部与框架延伸部的边界部分,即,连结部,作为其他变形部的脆弱部形成于下部框架的框架侧部,可以在施加后面碰撞等的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中,有选择的使下部框架变形。也就是说,通过成为上述的构成,可以限定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弯曲部位。
此时,如权利要求5,优选所述变形部形成为,通过比所述脆弱部更小的冲击负荷而变形。
如此,通过相对冲击负荷,脆弱部比变形部更容易变形地形成,可以使变形部先变形,然后使脆弱部变形。因此,由于可以设定变形的顺序,可以促进特定部位的变形,变形变得容易。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6,优选所述其他变形部的上方或下方的至少一方具有加强部。
如此,其他变形部的上方或下方的至少一方具有加强部的话,加强部设置于与其他变形部在前后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被加强部加强。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抑制座椅靠背框架从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变形,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以及变形的引导变得容易。
此时,如权利要求7,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前方或后方的至少一方。
加强部被设置于其他变形部的前方时,来自前方的、向与座椅靠背框架的加强部在前后方向重合的部位的负荷输入被限制,可以抑制从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产生变形。还有,加强部设置于其他变形部后方时,向与座椅靠背框架的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不重合的部位的后方的变形被限制,可以抑制从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产生变形。如此,由于加强部设置于其他变形部的前方或后方的至少一方,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抑制座椅靠背框架从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变形,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以及变形的引导变得容易。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8,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设置于以至少包含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边界部的方式与所述变形部在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
如此,通过加强部的一端设置于至少包含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的边界部且与变形部在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不会妨碍由于冲击负荷导致的变形部的变形,还有,对复杂的输入负荷也可以规定变形部的变形方向。在此,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通过边界部被连结,施加冲击负荷时首先变形部变形,以其为起点向其他变形部传递冲击能量。为此,为了有效地向其他变形部传递冲击负荷,期待不会妨碍变形部的变形,且变形部向所希望的方向变形。通过设置如上述构成的加强部,可以进行变形部的变形的限制,可以容易地进行变形的引导,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适当地使座椅靠背框架变形。
还有,如权利要求9,优选包括,所述变形部及所述其他变形部中,设置于夹住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一部分的位置,限制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
如此,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中,为了限制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在夹住该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形成相向的限制部,因此,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至一定的位置(形状)的话,则接触相向的限制部,据此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被阻止而使得不会更大地变形。因此,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不会变得比一定值大,结果,可以将座椅变形量控制在一定值以下。而且,如上所述,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变形量被限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
此时,如权利要求10,优选所述限制部具有两个形成于夹住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的相向部,所述两个相向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被所述限制部夹住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
如此,通过限制部中夹住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形成的两个相向部的距离,比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宽度(被限制部夹住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施加冲击负荷,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时,限制部的各相向部变得容易抵接。相向部间的距离比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宽度较大地形成,或几乎同等大小地形成的话,冲击负荷特别巨大时,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弯曲)被限制部阻止之前,该至少一方的变形部会先完全弯曲,难以限制变形量(弯曲量)。但是,通过成为上述构成,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完全变形(弯曲)之前会被限制部阻止其变形,可以将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更正确地控制在一定值以下。
还有,依存于限制部的各相向部的距离,可以设定各限制部接触的时机。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优选所述限制部由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构成,所述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分别具有在夹住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相向设置的限制面,所述第1限制部及所述第2限制部中,至少一方具备的所述限制面形成为平面状。
如此,通过在夹住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相向的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中,相向的面,即限制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限制部的限制面形成为平面状,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时,另一方的限制部变得容易抵接。结果,更正确地控制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变得容易,稳定地限制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变得容易。
还有,如权利要求12,优选所述限制部具有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抵接部、以及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时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设置有吸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时的冲击负荷的冲击吸收部。
如此,通过限制部具有吸收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接触)时的冲击负荷的冲击吸收部,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接触时,可以通过冲击吸收部吸收冲击能量。如此,在座椅变形量被限制部限制时,冲击能量被冲击吸收部吸收的结果,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此时,如权利要求13,优选所述抵接部由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周边的第1限制部构成,所述被抵接部由与所述第1限制部间隔设置的同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周边的第2限制部构成,所述冲击吸收部由设置于所述第1限制部与所述第2限制部之间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
如此,通过将作为抵接部的第1限制部及作为被抵接部的第2限制部设置于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周边,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时,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变得容易相互抵接,控制座椅变形量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设置于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周边,可以更正确地限制座椅变形量。而且,通过在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设置冲击吸收部件,伴随上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可以吸收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相互抵接时的冲击能量,可以使乘客感受到的违和感减轻。还有,冲击吸收部件、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的构成不会复杂化,可以成为简单的构成。进一步地,由于是在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具备冲击吸收部件的构成,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周边的构成不会大型化。
还有,如权利要求14,优选限制所述变形部的变形的被传递方向不脱离从所述变形部朝向所述其他变形部的方向的方向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如此,通过具备上述的方向限制部,变形部变形的话,其变形向其他变形部传递。结果,以变形部为起点框架变形,然后,其他变形部变形,框架整体的变形流畅地进行,从而,达成冲击能量的流畅吸收。
此时,如权利要求15,优选所述方向限制部是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中,安装于与连接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线不重合的位置的部件。
如此,方向限制部安装于与连接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的水平线不重合的位置的话,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的刚性相对地变低,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变得容易变形,因此,变形部的变形容易传递至其他变形部。结果,可以达成更流畅的冲击能量的吸收。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6,优选所述方向限制部具有相互相向的第1相向部及第2相向部,所述第1相向部与所述第2相向部位于夹住所述其他变形部的中心线的位置。
如此,通过第1相向部与第2相向部位于夹住第2脆弱部的中心线的位置,在其他变形部的上方侧及下方侧两方,变形部的变形的传递方向被限制而使得不脱离正规的方向。结果,可以达成流畅的冲击能量的吸收。
还有,如权利要求17,优选包括,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持乘客的受压部件、设置于至少一方的所述框架侧部的同时,与所述连结部件连结,通过施加于所述受压部件的一定的冲击负荷旋转且使所述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在所述框架延伸部,具有所述其他变形部、以及设置于夹住所述其他变形部的一部分的位置,且限制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所述其他变形部及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的更上方。
如此,在夹住其他变形部的位置形成相向的限制部,而使得限制其他变形部的变形量,因此,其他变形部变形至一定位置(形状)的话,接触相向的限制部,据此脆弱部被阻止而使得不会更大地变形。因此,其他变形部的变形量不会变得比一定值大,结果,可以将座椅变形量控制在一定值以下。据此,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变形量被限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其他变形部及限制部设置于比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更上方的位置的构成中,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在向车用座椅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不会由于其他变形部变形而移动。也就是说,向车用座椅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车用座椅的上方部分以其他变形部件为起点向后方倾倒,但由于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设置于其他变形部的更下方,所述旋转中心不会变形(后倾)的同时移动,为此,缓冲部件的起动不会被妨碍。而且,根据如此构成,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其他变形部崩溃造成的缓冲部件的起动效率低下。
此时,如权利要求18,优选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进一步具有阻碍乘客的腰部向后方进入的动作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设置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更上方。
如此,后面碰撞时,乘客后方移动时,乘客的腰部的后方移动被阻碍腰部进入部件阻止的话,乘客的上半身成为腰部(也就是说,躯干部的下方)不进行后方移动而被固定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状态。另一方面,乘客的颈部到胸部附近(也就是说,躯干部上方)向后方移动,乘客的上半身后倾。因此,与乘客的躯干部下方相比,躯干部上方更大地向后方移动。结果,可以使乘客有效地陷入受压部件,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更大地进入座椅靠背侧,有效地使乘客的头部支撑于头枕。因此,可以使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大幅降低。还有,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位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更上方而构成的话,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腰部固定效果,乘客的上半身以腰部为中心向后方旋转,陷入受压部件的力使缓冲部件的起动效率提高。
还有,如权利要求19,优选具备设置于所述框架侧部的侧部安全气囊单元,所述框架侧部中,在从左右方向侧面看时,不与所述侧部安全气囊单元重合的范围内具备所述脆弱部。
如此,通过侧部安全气囊单元安装于框架侧部,可以吸收由于侧面碰撞导致的冲击能量,使施加于乘客的冲击负荷降低。进一步地,通过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脆弱部形成于框架侧部,不仅是侧面碰撞,后面碰撞的冲击负荷施加于框架时,座椅靠背框架可以以脆弱部为起点变形,吸收冲击能量。因此,不管冲击负荷的方向,施加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可以以脆弱部为起点容易变形,吸收冲击能量。而且,通过在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在左右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具备脆弱部,施加冲击负荷时,侧部安全气囊单元与脆弱部不会相互干扰,各自独立地动作。结果,施加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等的冲击负荷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如权利要求20,优选所述限制部由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周边的第1限制部、以及与所述第1限制部间隔设置的同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周边的第2限制部构成,且进一步具有连结所述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的限制部连结部。
如此,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被连结部连结的话,安装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时,可以事先决定限制部间的位置关系。据此,分别安装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时,即,与安装完一方的限制部后再安装另一方的限制部的情况不同,没有必要一边调整限制部间的位置关系一边安装各限制部,因此,那样的话,两个限制部的安装变得容易,进一步地,组装性也提高。
还有,如权利要求21,优选所述限制部相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可装拆,进一步具有用于将所述限制部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安装部件。
如此,限制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件是相对座椅靠背框架可装拆的部件,是使用安装部件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部件的话,可以更容易地将限制部件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
还有,如权利要求22,优选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方具有下部框架,所述框架侧部的下端部形成所述下部框架的一部分,所述下部框架具有架设于所述框架侧部的下端部之间的框架架设部,所述变形部形成于所述连结部中,与所述框架架设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由于框架架设部架设于框架侧部的下端部之间,框架侧部的下端部,特别是,在上下方向上与框架架设部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与框架侧部上的其他部分相比,刚性更高。因此,框架侧部与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中,变形部形成于连结框架侧部的下端部与框架延伸部的部分时,即使施加冲击负荷变形部也难以变形。对此,上述连结部中,在与框架架设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具备变形部,因此,使得施加冲击负荷时该变形部容易变形。结果,座椅靠背框架变得容易以变形部为起点变形,因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以往在高刚性的部分形成变形部时,存在为了使变形部容易变形,有必要将变形部自身变成复杂构成的情况,但通过如上所述,在相对而言刚性不高的位置形成变形部,变形部不必成为复杂的构成,可以使冲击能量被有效地吸收。
还有,如权利要求23,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从所述框架侧部的上方向上延伸的上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上设置有,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第3变形部、以及设置于夹住所述第3变形部的位置,且限制所述第3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
如此,第3变形部形成于从框架侧部的上方向上延伸的上部框架的话,可以使座椅靠背框架以第3变形部为起点变形,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相向的限制部形成于夹住第3变形部的位置的话,可以控制第3变形部的变形量而使得该变形量不会超过一定值。据此,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变形量被限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
还有,如权利要求24,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具备所述其他变形部的设置面,具有至少一部分对所述设置面相向布线的线状部件,所述线状部件的相向于所述设置面的部分,与所述设置面中所述其他变形部所在的部位间隔而设置。
如此,线状部件中,相向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具备其他变形部所的设置面的部分,与设置面中其他变形部所位于的部分间隔的话,可以抑制线状部件对其他变形部的变形的干扰。据此,可以抑制对其他变形部的变形的妨碍、以及施加于其他变形部的负荷的变动。
还有,如权利要求25,优选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具备所述其他变形部的设置面,向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形成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所述设置面侧具有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相向的相向部件,所述相向部件在该相向部件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被组装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同时,在所述延伸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用于将所述相向部件相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固定的固定部位,所述相向部件相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被固定为,使得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及另一端,两者不会同时位于从所述相向部件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延续至具备所述固定部位的位置的范围内。
如此,相向部件中,从其延伸方向一端延续至具备用于与座椅靠背框架固定的固定部位的位置的部分,并未设置于上述延伸方向中将其他变形部完全横切的位置,即,是未横跨其他变形部的构成的话,可以抑制其他变形部变形时相向部件的干扰,作为结果,其他变形部的变形的妨碍以及施加于脆弱部的负荷的变动也被抑制。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以变形部为起点使座椅靠背框架稳定地弯曲,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由于在框架侧部与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的高刚性的部分具备变形部,与在其他部分形成变形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弯曲部位限定在变形部附近。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施加冲击负荷时,位于框架侧部与框架连结部的连结部的变形部变形,进一步地,上述的脆弱部比其他部分优先变形,因此,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位置及变形方向,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即使在后面碰撞时等施加复杂的输入负荷于车用座椅,变形部首先变形,然后连结于变形部的其他变形部变形,因此,可以限定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弯曲)位置、弯曲变形(弯曲)部位,因此可以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可以在施加后面碰撞等的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中,有选择的使下部框架变形,因此,可以限定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弯曲部位。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可以使变形部先变形,然后使脆弱部变形,因此,由于可以设定变形的顺序,可以促进特定部位的变形,变形变得容易。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其他变形部的上方或下方的至少一方具有加强部,可以抑制座椅靠背框架从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变形,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以及变形的引导变得容易。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其他变形部的前方或后方的至少一方具有加强部,可以抑制座椅靠背框架从其他变形部以外的部位变形,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以及变形的引导变得容易。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不会妨碍由于冲击负荷导致的变形部的变形,还有,对复杂的输入负荷也可以规定变形部的变形方向。还有,可以进行变形部的变形的限制,可以容易地进行变形的引导,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适当地使座椅靠背框架变形。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不会变得比一定值大,可以将座椅变形量控制在一定值以下。据此,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变形量被限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中,设置限制部一侧的变形部完全变形(弯曲)之前会被限制部阻止其变形,可以将该变形部的变形量更正确地控制在一定值以下。还有,依存于限制部的各相向部的距离,可以设定各限制部接触的时机。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中,设置限制部一侧的变形部变形时,另一方的限制部变得容易抵接,因此,更正确地控制上述变形部的变形量变得容易,稳定地限制上述变形部的变形变得容易。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明,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中,设置限制部一侧的变形部变形,且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接触时,可以通过冲击吸收部吸收冲击能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发明,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中,设置限制部一侧的变形部变形时,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变得容易相互抵接,控制座椅变形量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设置于上述变形部的周边,可以更正确地限制座椅变形量。而且,通过在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设置冲击吸收部件,伴随上述变形部的变形,可以吸收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相互抵接时的冲击能量,可以使乘客感受到的违和感减轻。还有,冲击吸收部件、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的构成不会复杂化,可以成为简单的构成。进一步地,由于是在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具备冲击吸收部件的构成,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周边的构成不会大型化。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以变形部为起点框架变形,然后,其他变形部变形,框架整体的变形流畅地进行,从而,冲击能量的流畅地吸收被达成。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明,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的刚性相对地变低,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变得容易变形,因此,变形部的变形容易传递至其他变形部,作为结果,可以达成更流畅的冲击能量的吸收。
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发明,在其他变形部的上方侧及下方侧两方,变形部的变形的传递方向被限制而使得不脱离正规的方向,因此,可以达成流畅的冲击能量的吸收。
根据权利要求17的发明,其他变形部变形至一定位置(形状)的话,接触相向的限制部,据此脆弱部被阻止而使得不会更大地变形,因此,其他变形部的变形量不会变得比一定值大,结果,可以将座椅变形量控制在一定值以下。据此,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变形量被限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地,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在向车用座椅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不会由于其他变形部变形而移动。也就是说,向车用座椅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车用座椅的上方部分以其他变形部件为起点向后方倾倒,但由于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不会变形(后倾)的同时移动,为此,缓冲部件的起动不会被妨碍。据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其他变形部崩溃造成的缓冲部件的起动效率低下。
根据权利要求18的发明,可以使乘客有效地陷入受压部件,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更大地进入座椅靠背侧,有效地使乘客的头部支撑于头枕,因此,可以使施加于乘客颈部的负担大幅降低。还有,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位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更上方而构成的话,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腰部固定效果,乘客的上半身以腰部为中心向后方旋转,陷入受压部件的力使缓冲部件的起动效率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19的发明,通过侧部安全气囊单元吸收由于侧面碰撞导致的冲击能量,可以使施加于乘客的冲击负荷降低的同时,通过施加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变形,可以吸收冲击能量。因此,不管冲击负荷的方向,施加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可以以脆弱部为起点容易变形,吸收冲击能量。而且,通过在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在左右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具备脆弱部,施加冲击负荷时,侧部安全气囊单元与脆弱部不会相互干扰,各自独立地动作,因此,施加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等的冲击负荷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根据权利要求20的发明,分别安装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时,即,与安装完一方的限制部后再安装另一方的限制部的情况不同,没有必要一边调整限制部间的位置关系一边安装各限制部,因此,那样的话,两个限制部的安装变得容易,进一步地,组装性也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21的发明,限制部件是相对座椅靠背框架可装拆的部件,是使用安装部件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部件,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将限制部件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
根据权利要求22的发明,框架侧部与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中,在与框架架设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具备变形部,因此,使得施加冲击负荷时该变形部容易变形。结果,座椅靠背框架变得容易以变形部为起点变形,因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通过在相对而言刚性不高的位置形成变形部,变形部不必成为复杂的构成,可以使冲击能量被有效地吸收。
根据权利要求23的发明,可以使座椅靠背框架以第3变形部为起点变形,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相向的限制部形成于夹住第3变形部的位置的话,可以控制第3变形部的变形量而使得该变形量不会超过一定值。据此,施加冲击负荷时的座椅变形量被限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可以减轻对乘客的就座姿势造成的影响。
根据权利要求24的发明,线状部件中,相向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具备其他变形部的设置面的部分,与设置面中其他变形部所位于的部位间隔,因此,可以抑制线状部件对其他变形部的变形的干扰。据此,可以抑制对其他变形部的变形的妨碍、以及施加于其他变形部的负荷的变动。
根据权利要求25的发明,相向部件中,从其延伸方向一端延续至具备用于与座椅靠背框架固定的固定部位的位置的部分,并未设置于上述延伸方向中将其他变形部完全横切的位置,即,未横跨其他变形部,因此,可以抑制其他变形部变形时相向部件的干扰,作为结果,其他变形部的变形的妨碍以及施加于脆弱部的负荷的变动也被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根据图4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简要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架设部及框架侧部的部分扩大后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的部分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
图15是根据图14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的后面碰撞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第3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说明图。
图20是第3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说明图。
图21是第3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说明图。
图22是第3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变形部的变形未能适当地传递时的状况的图。
图24是关于限制部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关于限制部的安装位置的其他例的图。
图26是表示限制部的形状的变更例的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
图28是根据图27的A-A线的剖面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第1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第2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部分组装图。
图3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第3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立体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第4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第5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部分组装图。
图36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第6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立体图。
图3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前面侧的简要立体图。
图38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侧面说明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变形部的说明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变形部的其他例的说明图。
图41是表示乘客就座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时的侧面侧说明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中关于乘客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3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44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
图45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侧部框架的说明图。
图4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框架的后面碰撞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涉及的侧部框架周边的后面碰撞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8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
图4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面碰撞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0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部分组装图。
图51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其他变更例涉及的就座框架周边的说明图。
图52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简要立体图。
图53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涉及的限制部的简要正面图。
图5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面碰撞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5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
图56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简要正面图。
图5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涉及的限制部及其周边的模式图。
图5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说明图。
图5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说明图。
图6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说明图。
图6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说明图。
图6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说明图。
图63是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
图6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涉及的变形部、限制部及线状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涉及的线状部件的固定装置的图。
图66是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与靠背罩的简要立体图。
图6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涉及的变形部、限制部及靠背罩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的固定装置的图。
图69是表示限制部的变更例的简要立体图。
图70是表示限制部的变更例的简要平面图。
图71是表示变形部的第1变更例的简要正面图。
图72是图71的A-A剖面图。
图73是表示变形部的第2变更例的图。
图74是表示变形部的第3变更例的图。
图75是表示变形部的第4变更例的图。
图76是表示变形部的第5变更例的图。
图77是表示变形部的第6变更例的图。
图78是表示变形部的第7变更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此外,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
还有,在本说明书中,乘坐物是指汽车、火车等具有车轮的地面行驶用乘坐物,和在地面之外移动的飞机或船舶等可以安装座椅的移动用乘坐物。还有一般的就坐负荷包含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由于乘坐物的突然起动产生的加速时的负荷等。
还有,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是由于后面碰撞时产生的巨大负荷的能量、伴随着由于后面来的乘坐物导致的巨大冲撞、倒车行驶时的巨大碰撞等,不包含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荷相同的负荷领域的负荷。
还有,左右方向是指朝向车辆前方状态下的左右方向,是与后述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还有,前后方向是指乘客就座状态下的前后方向。
图1至图8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是车用座椅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座椅框架的后视图,图4是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根据图4的A-A线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后面碰撞后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及图8是表示后面碰撞后的下部框架的状态的说明图。
(第1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的基础构成)
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用座椅S由座椅靠背S1(背部)、就座部S2、头枕S3构成,座椅靠背S1(背部)及就座部S2在座椅框架F载置有缓冲垫1a、2a,被表皮材料1b、2b覆盖。此外,头枕S3在头部的芯材料(未图示)中配置有衬垫材料3a,且被表皮材料3b覆盖形成。符号19是支撑头枕S3的头枕支柱。
如图2所示,乘坐物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构成座椅靠背S1的座椅靠背框架1、构成就座部S2的就座框架2构成。
就座框架2载置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垫2a,被表皮材料2b从缓冲垫2a的上面开始覆盖,且成为从下部支撑乘客的构成。就座框架2被脚部(未图示)支撑,所述脚部安装有未图示的内部导轨,在与设置于车体地板的外部导轨之间,被组装为可以前后调整位置的滑动式。
此外,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通过倾斜机构11与座椅靠背框架1连结。
倾斜机构11至少包括沿着倾斜机构11的旋转轴的倾斜轴11a,倾斜轴11a从设置于向座椅靠背框架1(更详细为,一对侧部框架15)的下方延伸设置的一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构件侧部)上的轴插通孔17c(参照图4至图6)穿出座椅框架F的侧部,被嵌入地设置。
座椅靠背S1在座椅靠背框架1上载置有如上所述的缓冲垫1a,被表皮材料1b从缓冲垫1a的上面开始覆盖,为从后面支撑乘客背部的构成。在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为略矩形状的框体,包括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
两个(一对)侧部框架15构成座椅靠背宽度,因此,设置为间隔于左右方向,向上下方向伸展。而且,连结一对侧部框架15的上端部侧的上部框架16从侧部框架15向上方延伸。此外,上部框架16从一边的侧部框架15向上方延伸设置后弯曲,且再延伸设置到另一边的侧部框架15。
如图2所示,由闭合截面形状(例如,截面为圆形、矩形等)的部件构成的上部框架16弯曲为略U字状。而且,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相对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沿着上下方向一部分重合地设置,在所述重合部分固定接合于侧部框架15。此外,本第一实施例的上部框架16由截面圆形的管状部件形成,但也可以是截面为矩形的管状部件。
此外,上部框架16的上方设置有头枕S3。头枕S3在所述芯材料(未图示)的外周部设置有衬垫材料3a,在衬垫材料3a的外周覆盖表皮材料3b。上部框架16设置有支柱支持部19a。在所述支柱支持部19a上,通过导向器锁(未图示)安装支撑头枕S3的头枕支柱19(参照图1),从而安装头枕S3。此外,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座椅靠背S1与头枕S3分开形成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座椅靠背S1与头枕S3一体形成的桶式座椅。
如图2所示,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部分的侧部框架15是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的延伸部件,包括平板状的侧板15a,及从所述侧板15a的前端部(位于乘坐物前方侧的端部)呈U字形向内侧弯曲,折返的前缘部15b,及从后端部呈L字形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15c。
向后缘部15c侧伸出的突起部15d形成于本实施例的前缘部15b,作为为了卡止作为施力装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的卡止部的卡止孔形成于所述突起部15d。
而且,移动部件30卡止于本实施例的侧部框架15。所述移动部件30相当于本发明的缓冲部件,其构成、作用将在后面讲述。
(受压部件20的构成)
在座椅靠背框架1内(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区域,设置有作为从后方支撑缓冲垫1a的受压部件的受压部件20。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为树脂制成的略矩形状的板状部件,与缓冲垫1a接触侧的表面形成有光滑的凹凸。如图2所示,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形成有将作为上方连结部件的线21及作为下方连结部件的线22卡止的的爪部。
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支撑于连结部件。即,作为连结部件的两条线21、22架设在两侧的侧部框架15之间,在受压部件20的里侧的上部侧和下部侧,通过形成于一定位置的爪部与受压部件20啮合,在缓冲垫1a的背面支撑受压部件20。线21、22由具备弹性的钢线材料形成,形成有是连结部的凹凸部。
特别是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两条线21、22中,位于上方的线21由比位于下方的线22更细的线构成。据此,受压部件20的上方与下方相比,更易向后方移动。
还有,线22由粗线材料构成,因此刚性高,一般就座时难以变形。因此,一般就座时,由细线构成的线21支撑的受压部件20的上方容易向后方移动,由粗线构成的线22支撑的受压部件20的下方不会向后方大幅移动。结果,一般就座时受压部件20的上方适度向后方陷入,下方支撑乘客的身体,因此不会损害就座感。
进一步地,线21、22通过形成有凹凸部,构成为由一定以上的负荷(比使后述的移动部件30可动或旋转的负荷更大的负荷)导致较大的变形,从而使受压部件20以更多的移动量向后面移动。
如图2所示,卡止于本实施例的受压部件20的两条线21、22中,卡止于上部侧的线21的两端部钩住设置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轴支部21a。另一方面,卡止于下部侧的线22的两端部钩住安装于左右的侧部框架15的移动部件30。
由比线21更粗的线材料构成的线22如上所述难以变形,一般就座时,受压部件20的下方部分很难向后方移动。因此,为了在后面碰撞时确保充足的陷入量,移动部件30安装于线22的端部。
(移动部件30的构成)
作为缓冲部件的移动部件30是在向受压部件20施加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的一定以上的冲击负荷时,通过连结部件(线22)传导的冲击负荷而向乘坐物后方移动,并使受压部件20向后方移动、且将乘客向后方移动的部件。此外,“移动”是指水平移动、旋转等动作。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以轴部32作为旋转轴旋转的移动部件30。通过所述移动部件30向乘坐物后方的移动使受压部件20可以向乘坐物后方较大地移动,结果,因为使乘客向后方移动,可以有效地减轻施加于乘客的负荷。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通过作为旋转轴的轴部32旋转自由地被轴支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且卡止作为连结部件的下方位置的线22的同时,与作为对线22施力的施力装置的弹簧(拉伸线圈弹簧35)连结。即,移动部件30是与施力装置35连结,通过作为连结部件的线22将受压部件2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施力的构成。
而且,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30通过可以旋转的轴部32轴支于侧部框架15的内侧,更详细为侧板15a的一部分向座椅内侧膨胀突出形成的凸部15e。此外,轴部32对于移动部件30来讲,相当于旋转中心。
上述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线22的两端部钩住两侧各自设置的移动部件30,各移动部件30可以独自起动。
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这些安装于两侧的移动部件30相互独立移动(旋转)。为此,负荷向左右方向失衡产生的情况下,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移动部件30配合负荷变为各自独立移动(旋转),可以使乘客的身体回应冲击负荷的大小而陷入。
(受压部件20及移动部件30的作用效果)
以下,对受压部件20及移动部件30的构成及作用进行说明。
在乘客就座的一般就座时,通过座椅靠背S1内的缓冲垫1a、受压部件20、线22,产生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张力,一方面,拉伸线圈弹簧35施力使移动部件30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侧移动(旋转)。在此,连结移动部件30的拉伸线圈弹簧35具有在一般就座时产生的负荷领域不弯曲的负荷特性,因此,移动部件30一般被制止于初期位置。也就是说,构成为一般就座时对抗使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的力而恢复初期状态的力是最大的。
而且,移动部件30具备的阻止移动部39是在移动部件30移动(旋转)后,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抵接而阻止移动(旋转)的抵接部。
使移动部件30向外周方向伸展一体地形成有移动部件30的阻止移动部39,其抵接面在移动(旋转)后与侧部框架15(更详细为,后缘部15c)抵接,即使是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向受压部件20施加一定以上的冲击负荷时,也可以使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稳定地停止。
所述阻止移动部39位于不干扰施力装置(拉伸线圈弹簧35)或连结部件(线22)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移动部件30的阻止移动部39是与侧部框架15直接抵接而阻止移动(旋转)的构成,为了消除阻止移动部39与侧部框架15之间在抵接时发生的异常声音,可以安装厚度不妨碍移动部件30的移动(旋转)的稳定停止的橡胶等消音部件,如此构成的话,可以稳定的阻止移动(旋转),同时可以期待消音效果。
移动部件30一般抵接于侧部框架15(更详细为,切口凸部15e的一部分的部分),阻止由于拉伸线圈弹簧向上施加的力,且限制移动(旋转)范围而使得移动部件30不会向前方过分移动(旋转)。
而且,后面碰撞时,由于惯性导致乘客要向后方移动的话,所述负荷通过受压部件20及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2,向使移动部件30朝后方移动(旋转)的方向施加张力。此时的张力为足以使将移动部件30停留在初期位置的拉伸线圈弹簧35伸长,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负荷。
使移动部件30开始移动(旋转)的阈值设定为比一般的就座负荷大的值。
在此,关于使移动部件30开始移动(旋转)的阈值,一般就座状态(在此,排除由于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产生的小冲击)下,施加于座椅靠背S1的负荷大约为150N,因此,优选阈值为比150N大的值。
还有,考虑到由于一般就座时产生的就座冲击,或乘坐物的突然起动导致产生的加速时的负荷,优选设定比250N大的值,如此的话,除后面碰撞以外移动部件30不会起动,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钩住移动部件30的线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线22的受压部件20,及支撑于受压部件20的缓冲垫1a向后方移动,可以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内。
移动部件30相对于通过线22产生的张力,因为具备上述移动(旋转)特性,在发生后面碰撞时可以确实且有效地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的缓冲垫。
此时,通过乘客的背部陷入座椅靠背S1向后方移动,但头枕S3的位置相对于座椅靠背S1相对的不发生变化,因此头枕S3与乘客头部的间隔缩小,可以用头枕S3支撑头部,可以有效减轻向颈部施加的冲击。
本实施例表示的是移动部件30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仅设置在一侧的侧部框架15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未设置移动部件30一侧的侧部框架15,可以直接卡止线21、22而构成。
(下部框架17、18的构成)
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部框架由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构成。下部框架架设部18(中心构件)连结间隔于左右方向设置的一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而形成,相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抵接设置。下部框架基础部17连结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下方。而且,下部框架基础部17延长侧板15a的下方而形成,在与就座框架2的关系上,在没有障碍的范围内延长。
此外,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框架15及下部框架基础部17是由各部件分别形成,但也可以由一体的板状框架等构成。还有,表示了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分别作为各部件形成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一体形成的构成。
(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构成)
如图4所示,下部框架基础部17包括作为位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左右侧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侧部的侧面板17a、以及作为从侧面板17a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的中间板17b,在连结侧面板17a与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上,形成有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孔部17k。此外,框架侧部是包含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部件,进一步地,框架延伸部是包含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以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部件,但作为本实施例,表示孔部17k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例子。
下部框架基础部17由接合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侧面板17a、以及从侧面板17a的后端部略垂直地向侧部框架15的内侧折曲而形成的中间板17b形成。插通倾斜轴11a的轴插通孔17c形成于侧面板17a的下方,就座框架2通过倾斜机构11设置于侧面板17a的下方。
还有,侧面部17a中,在轴插通孔17c的上方,形成有若干用于将下部框架基础部17安装于侧部框架15的安装孔17d。在侧部框架15的下方,在侧面板17a被重合时与安装孔17d校准的位置设置有孔,螺栓等接合装置以将所述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孔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安装孔17d贯穿的方式被贯穿,侧部框架15和下部框架基础部17被接合。此外,若干形成的安装孔17d不必相对侧部框架15全部固定,还有,安装于侧部框架15以外的部件的构成也可以。
而且,侧面板17a或中间板17b中,至少一方具有与孔部17k连结的脆弱部17e、17m。在此,孔部17k相当于本发明的变形部。脆弱部17e、17m相当于本发明的其他变形部。此外,本说明书中,脆弱部是表示具备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一定以上的冲击负荷时变形的脆弱性的部分。此外,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等所示,表示了侧面板17a及中间板17b两方都具备脆弱部(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的构成。
为了有效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对一定以上的冲击负荷具有弯曲性的内面脆弱部17e形成于中间板17b。内面脆弱部17e是由截面大致半圆弧状,向前方凹陷的凹部构成,被形成为向一对侧部框架15的内侧伸展。换言之,内部脆弱部17e是沿左右方向,即座椅宽度方向,并向侧部框架15的内侧凹陷而形成的凹部。如此,通过使内面脆弱部17e成为凹部,可以成为简单的构成,容易地成形内面脆弱部17e。
通过在后面碰撞时等,乘客向后方急剧移动时,通过承受其冲击负荷,内面脆弱部17e被压坏于上下方向,下部框架基础部17弯曲变形,伴随此变形,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因此,内面脆弱部17e即使在构成下部框架的部件中,也特别优选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下方具备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此外,为了吸收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可以使下部框架基础部17充分弯曲的话,内面脆弱部17是凹陷设置为向后方凹陷的构成也可以。进一步地,具备一般就座负荷所能承受的强度的话,为使内面脆弱部17e容易变形,仅构成内面脆弱部17e的部分的板厚较薄地形成也可以。
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内面脆弱部17e包括,沿着下部框架(更详细为,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长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伸展的水平的部分(水平部17f)、形成于水平部17f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弯曲部17g、以及从弯曲部17g向斜上方倾斜伸展的倾斜部17h。
而且,构成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在其长度方向,与弯曲部17g相向一侧的端部,内面脆弱部17e(更详细为,水平部17f)的一部分被切口。所述切口部分是孔部17k,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相互相邻而形成。也就是说,内面脆弱部17e与孔部17k连结而形成。如此,由于内面脆弱部17e与孔部17k连结而形成,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施加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时,如以下说明,通过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内面脆弱部17e以孔部17k为起点变形,吸收冲击能量。
水平部17f,在后面碰撞等,对座椅靠背框架1施加一定的冲击负荷(一般就座时以上的巨大冲击负荷)时,可以弯曲,向上下方向崩塌那样变形(参照图6)。结果,可以稳定有效地吸收后倾负荷。还有,水平部17f沿座椅宽度方向,即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因此,即使是施加左右方向的负荷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其棱线部分挡住负荷,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对座椅宽度方向的负荷的刚性极大地提高。
如图4所示,水平部17f延伸设置到中间板17b与侧面板17a的边界部分,即形成孔部17k的部分。换言之,孔部形成于中间部17b与侧面部17a的边界部分,即连结部17x。所述孔部17k形成为,通过比脆弱部(内面脆弱部17e及后述的侧面脆弱部17m)更小的冲击负荷而变形。
中间板17b从侧面板17a的后端部向座椅方向内侧折曲而形成,下部框架基础部17通过所述折曲部(连结部17x)对上下方向负荷具备刚性。因此,下部框架基础部17在上下方向上难以依存于冲击负荷的大小而变形,存在难以有效吸收冲击能量的情况。但是,孔部17k形成于中间部17b与侧面板17a的边界部分,(连结部17x),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孔部17k与脆弱部(内面脆弱部17e及后述的侧面脆弱部17m)相比,更容易变形地形成,因此,孔部17k可以首先向上下方向崩溃变形。结果,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上方后倾变形,因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后倾负荷的能量。
相对冲击负荷,为了使孔部17k比脆弱部(内面脆弱部17e及后述的侧面脆弱部17m)更容易变形,例如,孔部17k的宽度(高度方向的大小)至少与水平部17f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其略大地形成。通过使孔部17k的高度方向的大小与水平部17f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或比其较大地形成,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孔部17k比水平部17f先容易变形,因此,以孔部17k为起点,可以使内面脆弱部17e变形。
如上所述,内面脆弱部17e具有通过弯曲部17g从水平部17f延伸设置的倾斜部17h,倾斜部17h延伸设置到被中间板17b的侧面板17a、17a(一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17具备的侧面板17a、17a)夹住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端部。换言之,倾斜部17h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到座椅内侧具备的中间板17b的上端部或下端部。
本实施例中,表示了倾斜部17h随着朝向座椅内侧而向上方倾斜弯曲,延伸设置到中间板17b的倾斜的上端部的构成。
如此,通过不是将内面脆弱部17e延伸设置为仅从水平部17f形成的水平的直线状的构成,而是具备弯曲部17g,以及向略水平方向以外的方向,即倾斜方向延伸设置的部分(倾斜部17h)的构成,在弯曲部17g及倾斜部17h周边,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刚性提高。因此,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施加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变形的负荷时,特别是水平部17f变得容易变形,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通过将倾斜部17h延伸设置到中间板17b的上端,使内面脆弱部17e作为整体变得容易弯曲。
还有,倾斜部17h相对水平部17f略垂直地形成也可以,但优选相对水平部17f倾斜地形成。即,相对水平部17f,优选倾斜部17h形成为锐角或钝角的构成。相对水平部17f,倾斜部17h略垂直地形成的话,施加对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倾负荷时,通过倾斜部17h中间部17b的对后倾负荷的刚性提高,水平部17f变得难以由于后倾负荷而变形。一方面,倾斜部17h相对水平部17f形成为锐角或钝角的构成的话,可以适当地变形中间板17b,使水平部17f弯曲。
水平部17f在与弯曲部17g及倾斜部17h所形成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孔部17k。如此,在水平部17f中距离弯曲部17g及倾斜部17h最远的位置(即,刚性相对不高,容易弯曲变形的位置)形成孔部17k,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孔部17k变得容易变形,伴随此可以使水平部17f变形,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作为膨胀突出的配件安装部的线束安装部17i形成于弯曲部17g的弯曲方向的相反侧(图3及图4中的下方)。线束安装部17i向与内面脆弱部17e的膨胀突出方向相反侧膨胀突出而形成。即,在弯曲部17g的下方,形成有向后方膨胀突出的线束安装部17i。如此,通过在中间板17b中,线束安装部17i形成于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部17g的弯曲方向相反侧(即,由水平部17f及倾斜部17h形成的钝角侧),在中间板17b上形成若干凹凸形状,使下部框架基础部17对负荷的的刚性(特别是,弯曲部17g附近的刚性)提高。结果,施加后面碰撞等冲击负荷时,能不使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分弯曲,而使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弯曲部17g、倾斜部17h依次弯曲而吸收冲击能量。据此,后面碰撞时等,即使施加复杂的输入负荷,通过内面脆弱部17e,也可以稳定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如此,线束安装部17i在中间板17b中向内面脆弱部17e的后方膨胀突出而形成,施加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时,具有作为使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分不弯曲的加强部的功能。通过因凹凸形状而刚性提高,可以限制向线束安装部17i的后方的变形,限制从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产生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以及变形的引导变得容易。
此外,通过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使侧部框架15特别容易后倾,因此,从比起中间板17b的上方使下方的刚性提高的目的出发,线束安装部17i不是在弯曲部17g的上方,而是优选其设置于下方。
进一步地,在中间板17b中,形成有若干安装孔17j。安装孔17j在将其他部件(调节器等)对座椅框架F安装时,插通螺栓等接合装置。
如此,通过将线束安装部17i及安装孔17j设置于中间板17b,关于其他部件的安装,可以省空间化,可以实现进一步减少配件件数的效果。进一步地,线束安装部17i具有作为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后方的加强部的功能,因此,可以同时兼备安装配件的功能和进行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的变形引导的功能,可以减少配件件数,且为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做贡献。
(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构成)
下部框架架设部18接合于一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部17a或中间板17b。为了提高安装刚性,优选将下部框架架设部18接合于侧面板17a及中间板17b两方。进一步地,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侧面端部相对侧面板17a抵接形成,对侧面负荷的刚性提高。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框架架设部18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前方,但也可以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后方。
优选内面脆弱部17e形成于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不重合且比下部框架架设部18更上方的位置。如此,如果内面脆弱部17e是设置于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不重合的位置的构成的话,后倾方向的负荷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不会被下部框架架设部18妨碍,因此优选。换言之,下部框架架设部18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下方的不与内面脆弱部17e重合的位置,在后面碰撞时后倾方向的负荷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作为为了提高内面脆弱部17e下方部分的刚性的加强部而起作用。因此,可以限制下部框架基础部17从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弯曲,可以容易地进行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以及变形的引导。
进一步地,脆弱部具备形成于侧面板17a的同时形成于就座框架2(更详细为,就座框架2上具备的侧部框架)与侧部框架15之间的侧面脆弱部17m。即,设置于就座框架2及侧部框架15之间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在侧面板17a具备侧面脆弱部17m。侧面脆弱部17m被形成于与中间板17b上形成的内面脆弱部17e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从形成于侧面板17a与中间板17b的边界部分的孔部17k向前方侧水平方向地延伸设置。而且,在侧面板17a上,从孔部17k开始延伸设置的侧面脆弱部17m在侧面板17a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到大致中央附近。
侧面脆弱部17m与孔部17k连结而形成,与内面脆弱部17e相同,由截面大致半圆弧状,凹陷设置为从内侧向侧部框架15的左右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凹陷。而且,侧面脆弱部17m从后方向前方大致直线状地伸展而形成。换言之,侧面脆弱部17m是沿着前后方向伸展,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下方的凹部。如此,通过使侧面脆弱部17m成为凹部,可以成为简单的构成,容易地成形侧面脆弱部17m。
还有,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高度方向的长度)至少比构成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通过侧面脆弱部17m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比水平部17f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侧面脆弱部17m比水平部17f先容易变形,因此,如上所述,伴随孔部17k由于冲击负荷而导致的变形,侧面脆弱部17m向上下方向崩溃变形。如此,施加冲击负荷时,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向上下方向弯曲变形的结果,内面脆弱部17e变得更容易变形,因此,可以确实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本实施例中,表示了侧面脆弱部17m直线状形成的例子,但如内面脆弱部17e般的弯曲形状也可以。
上述的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通过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还有,孔部17k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上形成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后切削形成也可以,事先形成孔部17k后,再形成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也可以。
(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作用效果)
参照图7、图8对施加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时,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变形的样子进行说明。
图7是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施加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后的样子。此时,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主要施加后倾方向的负荷,但最大的负荷施加于侧部框架15的下方,即下部框架基础部17。
而且,负荷传递至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话,以孔部17k为起点,形成于侧面板17a的侧面脆弱部17m变形为压坏于上下方向的形状,侧面板17a变形而使得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伸展。如此,通过具备孔部17k,进一步将侧面脆弱部17m设置于侧面板17a,与不具备孔部17k的情况相比,可以使侧面板17a容易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伸展。
如上所述,侧面板17a变形而使得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伸展后,形成于中间板17b的内面脆弱部17e(更详细为,水平部17f)变形而使得压坏于上下方向(参照图5、图6),结果,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上方具备的侧部框架15后倾,座椅靠背框架1变形。
如此,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中,通过不仅具备内面脆弱部17e及孔部17k,还进一步具备侧面脆弱部17m,以孔部17k为起点使下部框架基础部17容易阶段性地变形,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后面碰撞时等,对座椅靠背框架1施加复杂的输入负荷,但通过具备上述构成,可以使特定部位(具体为,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稳定地变形。结果,可以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将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有效地吸收。
此外,本发明中,孔部17k、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以下,孔部17k等)形成于倾斜机构11与侧部框架15之间,更详细为,轴插通孔17c与安装孔17d之间。即,孔部17k、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倾斜机构11的更上方。通过成为如此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方被倾斜机构11固定,因此,使比孔部17k等更上方的座椅靠背框架1变得容易后倾。
进一步地,孔部17k等形成于就座框架2与侧部框架15之间,因此,施加冲击负荷时,孔部17k等的变形不会被就座框架2及侧部框架15妨碍,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本实施例中,孔部17k等全部形成为同一高度,因此,可以使座椅靠背框架1特别稳定地后倾(变形),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进一步地,通过具备连结于移动部件30的受压部件20,车用座椅S在后面碰撞时等,可以使乘客充分的陷入座椅靠背S1。而且,在下部框架(更详细为,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内部脆弱部17e形成有弯曲部17g及倾斜部17h,因此,中间板17b具备适当的刚性。因此,将受压部件20相对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使乘客的身体相对较易地陷入,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的冲击能量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1,使其吸收。
结果,使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变形,可以更加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第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9至图12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9至图12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9是,车用座椅的简要立体图,图10是下部框架架设部及框架侧部的部分扩大后的说明图,图11是下部框架的部分剖面图,图12是座椅框架的后视图。此外,在第2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的下部框架架设部58由一张板体弯折成大致中空棱柱状而形成,至少包括向前方膨胀突出的前方膨胀突出部58a、与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相向的后面58b、以及连结前方膨胀突出部58a和后面58b的连结面58c。本实施例的下部框架架设部58被设置为前方膨胀突出部58a向倾斜轴11a的前方膨胀突出且从前方覆盖倾斜轴。
本实施例的下部框架架设部58通过后面58b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接合,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连结。所述后面58b设置于后面侧且与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相向。后面58b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连结,通过焊接、或螺丝钉、螺丝等固定工具固定等,任意一种方法都可以。
下部框架架设部58设置于与乘客就座时乘客的腰部相当的位置,另外如图11所示,设置于内部脆弱部17e的更前方。因此下部框架架设部58在后面碰撞时,通过载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上的缓冲垫1a及表皮材料1b,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更前方承受来自乘客腰部施加的冲击负荷,具有作为加强对冲击负荷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刚性的加强部的功能。
如此将加强部设置于脆弱部的前方的情况下,座椅靠背框架1的,来自前方的向与加强部在前后方向重合的部位的负荷的输入被限制,可以限制从脆弱部以外的部位产生变形。因此,从前方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从脆弱部以外的部位变形,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及变形的引导变容易。
作为所述加强部的下部框架架设部58如图10、图11所示,作为与中间板17b的接合面的后面58b安装设置于与内面脆弱部17e在前后方向不重合且比内面脆弱部17e更下方的位置。还有,后面58b的上端58e沿着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延伸方向,即下部框架架设部58的长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设置于水平部17f的下方。
如此,下部框架架设部58的后面58b设置于与内面脆弱部17e在前后方向不重合的位置,因此,向座椅靠背框架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负荷时,产生的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不会被下部框架架设部58妨碍。
还有,后面58b安装于中间板17b的内面脆弱部17e的更下方部分,从而下部框架架设部58被设置,因此,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内面脆弱部17e的下方,被后面58b加强而提高刚性。因此,向座椅靠背框架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负荷时,可以抑制座椅靠背框架1从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变形,可以容易地进行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所产生部位的位置限制。
进一步地,后面58b的上端58e设置为沿着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伸展方向,因此,座椅靠背框架1变形的方向及变形形状的引导变得更容易。
还有,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一端部,本实施例中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上端58d与侧面端部(图10中左侧端部)58f交叉的角部58g设置于与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边界部17p在前后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通过边界部17p连结,施加由于后面碰撞导致的冲击负荷时,首先孔部17k变形,以此为起点冲击能量向内面脆弱部17e传递。因此,为了有效地向内面脆弱部17e传递冲击能量,存在不妨碍孔部17k的变形,以及向孔部17k所希望的方向变形的必要。
如本实施例的前方膨胀突出部58a,通过将作为一端部的角部58g设置于与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边界部17p在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不会妨碍由于冲击负荷导致的孔部17k的变形,还可以规定对复杂的输入负荷的孔部的变形方向。此外,所述一端部的角部58g与边界部17p重合即可,与在包含边界部17p的区域设置于与孔部17k在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本实施例的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左右两侧的侧面端部58f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间隔设置,成为未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的构成。此外,图10中仅图示了车用座椅S正面看左侧的侧面端部58f,但右侧的侧面端部也有相同的构成。如此,通过未将前方膨胀突出部58a与侧面板17a连结的构成,加强部的刚性不会过高,不会对由于冲击负荷造成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造成影响。
如图11所示,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上端58d设置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部17a上形成的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高度方向的长度)的中央(中心线)的更下方,且与侧面脆弱部17m在上下方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
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侧面脆弱部17m变形为向上下方向崩溃,因此,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上端58d设置于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高度方向的长度)的中央的更下方的话,变形时不会与侧面脆弱部17m干扰,不会妨碍侧面脆弱部17m的变形,因而优选。
进一步地,下部框架架设部58的上部,即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上端58d设置于与侧面脆弱部17m在左右方向上一部分重合的位置,因此,与设置下部框架架设部58而使得前方膨胀突出部58a的上端58d从侧面脆弱部17m间隔设置于下方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座椅侧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变大,可以小型化座椅靠背框架1。
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高度方向的长度)比构成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宽度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还有,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高度方向的长度)的中央(中心线)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央(中心线)的更下方,且其宽度收纳于水平部17f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内而被形成。通过如此设置,施加由于后面碰撞而导致的冲击负荷时,首先孔部17k变形而使得向上下方向崩溃,之后,侧面脆弱部17m比水平部17f先变形而使得向上下方向崩溃,同时向下方移动,可以向水平部17f有效地传递冲击能量。如此,通过水平部17f及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适当的位置,可以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
此外,本实施例中,加强部设置于作为产生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弯曲)的部位的内面脆弱部17e的下方,但是,作为产生变形的部位与加强部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加强部设置于产生变形的部位的上方的构成。如此,即使是将加强部设置于产生变形的部位的上方且前后方向不重合的位置,也可以同样容易地进行产生变形的部位的位置限制。
下面,关于后面碰撞时的前方膨胀突出部58a与移动部件30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前方膨胀突出部58a设置于与乘客就座时的乘客腰部相当的位置,向乘客的腰部侧膨胀突出地构成。为此,前方膨胀突出部58a具有作为后面碰撞时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后方移动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功能。
后面碰撞时,乘客受到冲击就会向后方急剧移动,乘客的腰部抵接于前方膨胀突出部58a而使向后方的移动被阻止。结果,乘客的上半身整体向后方倾倒(旋转),上半身的上方更向后方移动,陷入座椅靠背S1。这样的话,由于乘客的后方移动导致负荷施加于受压部件20,通过卡止于受压部件20的线22施加向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方向的张力,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通过移动部件30的移动,受压部件20向后方大幅移动,因此,乘客的陷入量变大,冲击负荷被吸收。
移动部件30设置于侧部框架15上的比设置孔部17k及脆弱部(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的位置的更上方的位置,因此,向孔部17k及脆弱部的更上方施加冲击负荷,通过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也可以吸收冲击负荷。
如此,通过移动部件30的作用吸收冲击负荷及通过孔部17k及脆弱部的作用冲击负荷的吸收变得可能,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
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表示的是向脆弱部的前方设置下部框架架设部58作为加强部的例子,但加强部的配置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加强部向脆弱部的后方,或前方以及后方设置。
图12表示的是第2实施例涉及的加强部的其他例子的座椅框架的后视图。如图12所示,本例中,作为加强部的板状的加强部件59设置于下部框架(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或58)的后方。加强部件59设置于与内面脆弱部17e在前后方向不重合,且比内面脆弱部17e更下方的位置,上端59a沿着水平部17f的延伸方向,即下部框架架设部18或58的长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设置。
如此将加强部件59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的后方的话,施加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1的,向与加强部件59在前后方向重合部位的后方的变形被限制,可以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从脆弱部以外的部位产生变形。因此,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及变形的引导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根据涉及第2实施例的车用座椅,对后面碰撞时的复杂输入负荷,在特定部位稳定地使座椅靠背框架变形的同时,使较易变形的特定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刚性提高,变形部位的位置限制变得容易,可以容易地进行变形的引导。因此,后面碰撞时即使施加复杂的输入负荷,也可以有效稳定地吸收冲击能量。
(第3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13至图22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13至图22涉及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图13是座椅框架的后视图,图14是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图15是根据图14的A-A线的剖面图,图16是表示后面碰撞后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后面碰撞前的下部框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后面碰撞后的下部框架的状态的说明图。还有,图19至图22是第3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说明图。此外,在第3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3实施例的车用座椅S包括,作为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变形部的前述孔部17k、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以及设置于夹住变形部的一部分的位置的限制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下面说明的限制部40)。以下,对在构成下部框架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具备限制内面脆弱部17e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量的限制部4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构成下部框架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包括,在连结侧面板17a及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上形成的孔部17k、与孔部17k连结,形成于中间板17b上的内面脆弱部17e。进一步地,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上,形成有与孔部17k连结,形成于侧面板17a上的侧面脆弱部17m。而且,在内面脆弱部17e所设置的中间板17b的后面具备通过内面脆弱部17e相向的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使用焊接等手段被安装于相向的中间板17b上而使得夹住内面脆弱部17e,分别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下。
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内面脆弱部17e向上下方向崩溃,中间板17b向后方弯曲,但如图16所示,限制部40为了限制内面脆弱部17e的崩溃量(即,中间板17b或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倾角度)不超过一定值以上而被设置。
即,夹着内面脆弱部17e相向设置的一对限制部40被设置为,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变大的话,各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接触,设置于下方的第2限制部42阻止设置于上方的第1限制部41。
限制部40包括,分别具有在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相向设置的限制面41a、42a的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也就是说,在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抵接于分别相向设置的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或第2限制部42),内面脆弱部17e弯曲时,分别具备限制不会一定量以上弯曲的限制面41a、42a。因此,例如,如图15所示,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为截面大致梯形状的部件就可以。限制面41a、42a的面积越大,内面脆弱部17e弯曲时,各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变得容易接触,因此,可以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后倾量)。
如此,由上下方向相向设置的第1设置部41、第2设置部42构成的限制部40分别具备形成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的作为两个相向部的限制面41a、42a。而且,这两个限制面41a、42a间的距离比内面脆弱部17e的高度方向的宽度、即,被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夹住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
具体为,设置于上方的第1限制部41的下端部(即,限制面41a)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更详细为,水平部17f)的上端部的更下方。一方面,设置于下方的限制部40的上端部(即,限制面41a)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更详细为,水平部17f)的下端部的更上方,或大致相同高度。此外,如图5所示,图示了设置于下方的限制部40的限制面42a设置于与内面脆弱部17e的下端部大致相同高度的状态。
即,相向的一对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之间的距离比内面脆弱部17e的一对限制部40所并排设置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进一步换言之,图15中,相向的限制面41a、42a之间的距离α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下方向的宽度β为α<β地形成。
通过成为如此构成,内面脆弱部17e向上下方向弯曲时,如图16所示,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下方向的各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变得容易接触,可以在一定的位置阻止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
第3实施例中,图示了平面状的限制面41a、42a形成于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中任意一个的例子,但优选在至少一方中,限制面41a(或限制面42a)形成为平面状。即,优选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中至少一方具有的限制面41a(或限制面42a)形成为平面状。
如此,通过使第1限制部41或第2限制部42中,至少一方的限制面41a(或限制面42a)成为平面状,内面脆弱部17e弯曲时,各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变得容易接触。结果,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量被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不会变得比规定值大。此外,限制面41a、42a的面积越大,内面脆弱部17e弯曲时,各限制部40越容易接触,因此,可以适当地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后倾量)。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具备形成为平面状的限制面41a、42a的限制部40,内面脆弱部17e通过施加冲击负荷变形,第1限制部41抵接于第2限制部42时,第1限制部41抵接于形成为平面状的限制面42a而形成。即,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第1限制部41抵接的第2限制部42的限制面42a至少延伸设置到第1限制部41的后方侧(即,形成内面脆弱部17e一侧的相反侧)的缘端的更后方(与内包脆弱部17e相反一侧)。通过成为如此构成,第1限制部41相对形成为平面状的限制面42a强固地抵接,因此,可以抑制第1限制部41相对第2限制部滑动偏离,更稳定地阻止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
为了成为上述构成,例如,施加冲击能量前的状态(一般状态)中,优选第2限制部42的限制面42a的后方侧(与内包脆弱部17e相反一侧)缘端部形成于第1限制部41的限制面41a的后方侧(与内包脆弱部17e相反一侧)缘端部的更后方(与内面脆弱部17e相反一侧)。
此外,如图15及图16所示,限制部40形成为中空的构成的话,可以轻量化车用座椅S,因而优选,但为了充分确保限制部40的强度,实心也可以。还有,为了轻量化,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各限制面41a、42a设置孔。
还有,表示了限制部40仅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附近的例子,也可以设置于孔部17k或侧面脆弱部17m的附近。此时,优选孔部17k等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被限制部40夹住的位置。
下部框架架设部18接合于一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或中间板17b。下部框架架设部18接合于侧面板17a及中间板17b的话安装刚性提高,因而优选。进一步地,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侧面端部相对侧面板17a抵接形成的话,对侧面负荷的刚性提高。此外,本实施例中,下部框架架设部18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前方,但也可以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后方。
如上所述,第3实施例中,内面脆弱部17e弯曲时,通过设置于中间板17b的限制部40,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量被限制而使得不会过大。也就是说,为图17所示的状态时,施加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时,内面脆弱部17e弯曲而使得向上下方向压毁,侧部框架15(进一步地,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但是,如图18所示,内面脆弱部17e弯曲到一定范围的话,各一对限制部40变得相互接触,结果,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量被限制。因此,通过具备限制部40,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倾量不会过大,可以将后倾量设定到适当地大小。
还有,关于限制部4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其他的变化也可以考虑。例如,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分开形成的限制部40,但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一体成形的限制部140。图19中所示的限制部140与上述的限制部40相同,由分别具有相互相向的相向部,即限制面141a、142a的第1限制部141、第2限制部142构成。
如此,通过将限制部140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一体地成形,不仅可以减少配件件数,而且由于没有必要进行焊接等操作,可以缩减操作工序。此外,限制部140的作用效果与上述限制部4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还有,上述实施例中,第1限制部41与第2限制部42为分离状态,但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第1限制部241与第2限制部242一体成形的构成。图20中图示的限制部240中,第1限制部241与第2限制部242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形成,在相当于(重合于)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的位置,形成有与水平部17f大致相同形状的凹部或孔等的开口部240a。因此,通过在限制部240中,形成所述开口部240a,冲击负荷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不会被限制部240妨碍。
进一步地,通过在上下方向一体地成形并排设置的第1限制部241与第2限制部242,可以高精度地设定开口部240a的尺寸,即限制面241a、242a之间的距离。还有,将限制部240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时,可以减少紧固(接合)部位,可以减少制造工序的费用。
还有,如图21所示的限制部340,也可以是插通紧固装置的紧固部341b、342b分别形成于第1限制部341、第2限制部342的构成。如此构成中,紧固部341b、342b分别从未形成限制面341a、342a的部分向座椅内侧及上方延伸设置,沿着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形成为平面状。而且,可插通紧固装置的孔形成于紧固部341b、342b。通过所述孔为长孔,安装第1限制部341、第2限制部342时,定位变得容易。如此,通过第1限制部341、第2限制部342中分别具备紧固部341b、342b,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时,可以使用螺栓螺母等紧固装置容易地安装限制部340。
进一步地,不用焊接等手段安装限制部340,而是通过在紧固部341b、342b插通紧固装置,将限制部340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配合车用座椅S的设计可以任意地取下限制部340。还有,通过分别在第1限制部341、第2限制部342上分别形成紧固部341b、342b,可以使第1限制部341、第2限制部342的刚性提高。此外,关于紧固部在限制部形成的构成,在后项(具体为,第9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一项)正式进行说明。
还有,上述各实施例中,图示了设置于上下的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地形成的构成,但如图22所示,也可以是一方(特别是设置于下方的限制部)的限制面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较大地形成。如图22所示的限制部440中,第1限制部441的限制面441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图22中,a所示的长度)与第2限制部442的限制面44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图22中,b所示的长度)不同地形成。具体为,设置于下方的第2限制部442的限制面442a的宽度较大地形成。即a<b。
如此,通过在构成限制部440的第1限制部441及第2限制部442中,一方比另一方宽度更宽地形成,施加冲击负荷时,例如,即使在座椅靠背框架1弯曲变形的情况下,第1限制部441及第2限制部442也变得容易抵接。也就是说,通过一方宽度较宽地形成,即使是以复杂的输入负荷为起因,座椅靠背框架1向后方倾倒而弯曲的情况,由于第1限制部441与第2限制部442接触,因此,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即,后倾量。
还有,通过焊接操作等,将限制部440安装于下部框架17的中间板17b时,通过一方成为宽度较宽的形状,不严格地规定安装位置也可以。例如,即使是第1限制部441相对第2限制部442的安装位置在左右方向稍微偏离的情况,由于第2限制部442宽度较宽地形成,座椅靠背框架1后继时,仍可以使第1限制部441相对第2限制部442抵接。结果,限制部440的安装操作时,由于没有必要进行严格地正确定位,操作性提高。
可是,上述各形态的限制部40、140、240、340、440除具备限制孔部17k等的变形部,特别是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量的功能之外,还具备限制变形的传递方向的功能。即,限制部40、140、240、340、440具有作为限制孔部17k的变形被传递方向不从孔部17k向内面脆弱部17e的方向偏离的方向限制部的功能。
关于限制部40、140、240、340、440具备的作为方向限制部的功能,参照图23至图26进行说明。图23是表示变形部的变形未能适当地传递时的状况的图,图24是关于限制部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图,图25是表示关于限制部的安装位置的其他例的图,图26是表示限制部的形状的变更例的图。此外,以下,限制部40、140、240、340、440中,以图13至图18所图示的限制部40为例列举说明,但关于以下说明的作用及效果,在图9至图22的各图所图示的限制部140、240、340、440中也毋庸置疑地奏效。
限制部40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所设置的中间板17b的后面,由作为第1相向部的第1限制部41、作为第2相向部的第2限制部42构成。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夹着内面脆弱部17e相互相向相合。即,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以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状态各自安装于中间板17b上,分别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下。
也就是说,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位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中心线的位置。在此,内面脆弱部17e的中心线是从正面看内面脆弱部17e(即,从图24所示的方向看),通过其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心的假想线。
一方面,关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构成,如已经说明的那般,采用在后面碰撞时等施加冲击负荷的话,首先,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7k成为起点变形,之后,该变形传递至作为其他变形部的内面脆弱部17e的话,内面脆弱部17e弯曲变形的构造。根据如此构成,施加冲击负荷的话,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变形,伴随此变形可以吸收冲击能量。
在此,在施加冲击负荷时座椅靠背框架1流畅地变形,迅速地吸收冲击能量后,变形有必要从成为座椅靠背框架1变形时的起点的孔部17k向内面脆弱部17e传递。为此,关于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形成为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定部位(具体为,中间板17b)上并排的状态,特别是本实施例中,形成为相互相邻的状态。如此构成的话,与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间隔的构成相比,孔部17k的变形变得容易传递至内面脆弱部17e,因此,更流畅地吸收冲击能量被达成。
但是同时,由于在后面碰撞时等复杂的输入负荷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1,如图23所示,孔部17k的变形传递至内面脆弱部17e,存在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变形的担心。如此,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变形的话,设置内面脆弱部17e的好处,即,通过限定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部位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的效果不能被发挥。
因此,让上述限制部40承担作为限制孔部17k的变形被传递方向的方向限制部的功能,而使得孔部17k的变形被传递至内面脆弱部17e。即,本实施例中,将作为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的部件的限制部40(更具体而言为,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兼用为作为限制孔部17k的变形被传递方向的方向限制部。也就是说,通过发挥限制部40限制孔部17k的变形的传递方向的功能,顺利地进行座椅靠背框架1整体的变形(后倾),因此,可以流畅地进行冲击能量的吸收。而且,由于没有必要分别设置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的部件,及限制孔部17k的变形被传递方向的部件,那样,可以减少车用座椅S的配件件数。
限制部40所具备的作为方向限制部的功能通过座椅靠背框架1的限制部40的安装位置被有效地发挥,更详细说明的话,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在座椅靠背框架1上,安装于从连接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的线偏离的位置(参照图24)。在此,连接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的线是从正面看到内面脆弱部17e时(即,从图24所示方向看时),通过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两方的假想直线,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分别设置于不位于上述假想直线上的位置,特别是,设置于孔部17k的周边位置。
在此,座椅靠背框架1中,安装限制部40(具体为,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部位的刚性比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刚性较高。换言之,关于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其刚性相对较低,施加冲击负荷时容易变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涉及的方向限制部是,通过提高不位于连接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假想直线上的部位,特别是,孔部17k周边部位的刚性,使该部位难以变形,相对的,可以使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容易变形,因此,从孔部17k向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传递变得容易的部件。结果,孔部17k的变形的传递方向被限制而使得不从孔部17k向内面脆弱部17e的方向偏离。
关于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安装位置,优选在座椅靠背框架1中,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严格来讲,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中心线的位置)。也就是说,第1限制部41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方侧,第2限制部42位于下方侧的话,在内面脆弱部17e的上方侧及下方侧两方限制来自孔部17k的变形的传递方向而使得不从正规的方向(从孔部17k向内面脆弱部17e的方向)偏离。结果,可以更流畅地吸收冲击能量。
进一步对限制部40的安装位置进行说明的话,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中,位于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之间的边界部17p的侧面的部位的话,可以将孔部17k的变形确实地传递至内面脆弱部17e的效果更有效地发挥。在此,位于边界部17p的侧面的位置是指在左右方向与边界部17p并排设置,在上下方向夹着边界部17p设置为并排状态(包含如图24中所示的一部分覆盖边界部17p的状态)。
如此,通过限制部40位于边界部17p的侧面位置,可以有效地发挥作为方向限制部的功能,可以流畅地吸收冲击能量。即,座椅靠背框架1中,在位于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之间的边界部17p的侧面位置的部位中,来自孔部17k的变形的传递方向存在容易从正规方向偏离的倾向,因此,限制部40设置于位于边界部17p的侧面的部位的话,限制部40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作为方向限制部的功能,作为结果,座椅靠背框架1流畅地变形,可以流畅地吸收冲击能量。
特别是,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分别为,在其外缘中位于孔部17k侧的部分,位于与上述边界部17p,即,孔部17k的内侧一端(内面脆弱部17e一端)相同的位置(图24中,符号EG所示位置)的话,则更优选。变成这样的位置关系的话,限制部40不会妨碍孔部17k的变形,也可以获得有效发挥作为方向限制部的功能的效果。还有,通过限制部40设置于孔部17k的边缘周边,在孔部17k的周边,可以抑制刚性的下降。
进一步还有,如前所述,侧面板17a与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沿着其伸展方向(上下方向)具备对负荷的高刚性,因此,一般,施加后面碰撞的冲击负荷时,连结部17x难以弯曲。通过将孔部17k设置于所述连结部17x,施加后面碰撞时等产生的冲击负荷时,孔部17k成为起点开始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作为方向限制部的限制部40,也可以将孔部17k的变形向内面脆弱部17e流畅地传递。
此外,上述说明中,作为方向限制部的限制部40由一对限制部,即,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构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仅设置于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中任意一方的构成。但是,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设置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的构成,因为可以在内面脆弱部17e的上方侧及下方侧的两方限制来自孔部17k的变形的传递方向使得不从正规的方向偏离这一点,而更被期望。此外,仅具备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中的任意一方的构成中,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后倾量)时,仅该一方的限制部抵接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定部位(例如,中间板17b自身),或车辆主体(车辆中,车用座椅S以外的部分)上设置的部件。
还有,上述说明中,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7k与作为其他变形部的内面脆弱部17e形成于相互相邻的位置,但如图25所示,也可以是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间隔间隙17s并排的构成。如此构成中,通过限制部40安装于上述间隙17s的上方侧或下方侧,或者,夹住上述间隙17s的位置,可以将孔部17k的变形的传递方向限制而使得不从正规方向偏离。但是,孔部17k与内面脆弱部17e相互相邻的构成,可以使从孔部17k到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更加流畅地进行。
进一步地,上述说明中,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外形形状是正面看的矩形状,侧面看的大致台形状,但如图26所示,也可以是正面看圆形状。但是,如前所述,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后,更加期待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分别具备的限制面41a、42a为平面。还有,限制面41a、42a如图26所示为圆弧面的话,各限制部40抵接时的接触面积小,存在第1限制部41在第2限制部42的限制面42a上滑动而从正规抵接位置偏离的情况,因此,更优选正面看矩形状,侧面看大致台形状。
(第4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27至图36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27至图36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图27是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图28是根据图27的A-A线的剖面图,图29是表示后面碰撞后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0是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视图。图31至图36涉及第4实施例的变更例,图31是第1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视图,图32是第2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部分组装图,图33是第3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立体图,图34是第4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后视图,图35是第5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部分组装图,图36是第6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立体图。此外,在第4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4实施例中,限制部40包括,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抵接部、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与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而且,吸收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时的冲击负荷的冲击吸收部设置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在此,抵接部及被抵接部是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任意部位,在内面脆弱部17e由于冲击负荷变形时相互抵接的部件,具体为,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还有,冲击吸收部是例举了作为设置于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后述的冲击吸收部件43、44一例,但冲击吸收部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任意部位。
冲击吸收部件43、44是吸收第1限制部4与第2限制部42抵接时的冲击负荷的部件,如图27、28所示具备限制面41a、42a。此外,图27、28中,表示了冲击吸收部件43、44分别安装于限制面41a、42a两方的构成,但也可以是冲击吸收部件43、44设置于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中至少一方的限制面41a、42a。
而且,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1,内面脆弱部17e变形,其变形量达到一定量,第1限制部41与第2限制部42接触时,如图29所示,分别设置于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冲击吸收部件43、44成为缓冲材料,可以吸收冲击负荷。结果,限制座椅靠背框架1的变形量(变形角度)时,可以减轻乘客感受到的违和感。
此外,优选构成冲击吸收部件43、44的材料为可以根据一定以上的负荷表现出弹性(弯曲性)的弹性部件(橡胶、弹簧等),或树脂材料。通过由如此材料形成冲击吸收部件43、44,冲击吸收部件43、44不必成为复杂的构成,冲击吸收部件43、44的安装操作被简单化。还有,关于用于将冲击吸收部件43、44安装于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方法,例如,可以是通过粘着剂等固定接合,也可以是通过卡止部件安装的构成。
如图30所示,冲击吸收部件43、44形成为后面看大致コ字状,覆盖限制面41a、42a的端部(更详细为,左右方向的端部)而被固定。进一步地,也可以是覆盖限制面41a、42a的前后方向的端部被设置。如此,通过用冲击吸收部件43、44覆盖限制面41a、42a的端部,即使是由于复杂的冲击负荷而导致内面脆弱部17e复杂地弯曲变形的情况,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也在被冲击吸收部件43、44覆盖的部分抵接。
还有,如图30所示,冲击吸收部件43、44在后面看设置于偏离与孔部17k重合部分的部分。根据如此构成,可以防止孔部17k、内面脆弱部17e由于冲击负荷变形时,因冲击吸收部件43、44与孔部17k干扰,而产生损伤。
冲击吸收部件43的下面与冲击吸收部件44的上面之间的距离比内面脆弱部17e的高度方向的宽度,即,被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夹住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具体为,设置于上方的第1限制部41所具备的的冲击吸收部件43的下端部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更详细为,水平部17f)的上端部的更下方。一方面,设置于下方的第2限制部42的冲击吸收部件44的上端部设置为内面脆弱部17e(更详细为,水平部17f)的下端部的更上方或大致相同高度。通过成为如此构成,如图30所示,内面脆弱部17e向上下方向弯曲时,设置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下方向的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变得容易接触,可以在一定位置阻止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
以下,对涉及冲击吸收部的构成及安装样式的变更例进行说明。
如图31所示,第1变更例是凹凸部1141b、1142b形成于第1限制部1141、第2限制部1442所具备的限制面1141a、1142a的构成。所述凹凸部1141b、1142b具备作为决定对限制面1141a、1142a的冲击吸收部件1143、1144的相对位置的位置决定部的功能。据此,第1变更例中,相对第1限制部1141、第2限制部1142,可以容易地决定冲击吸收部件1143、1144的安装位置。因此,相对由第1限制部1141、第2限制部1142构成的限制部140,可以容易地安装冲击吸收部件1143、1144。此外,安装于凹凸部1141b、1142b的冲击吸收部件1143、1144成为,例如,可以是由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贴住限制面1141a、1142a及凹凸部1141b、1142b的构成。
如图32所示,第2变更例是冲击吸收部件1243、1244所具备的突起状卡止部1245、1246啮合于第1限制部1241及第2限制部1242分别具备的卡止孔1241b、1242b的构成。作为卡止孔1241b、1242b及卡止部1245、1246的构成,可以使用公知的手法。例如,可以是用弯曲性的材料形成卡止部1245、1246,其直径比卡止孔1241b、1242b的直径稍大地形成,使卡止部1245、1246嵌入卡止孔1241b、1242b的构成。
此外,冲击吸收部件1243、1244分别形成为侧面看大致L字状,冲击吸收部件1241、1244至少覆盖第1限制部1241、1242的限制面1241a、1242a地被安装。此时,如图32,优选冲击吸收部件1243、1244中设置于覆盖限制面1241a、1242a的部分比限制面1241a、1242a稍大地形成。
如图33所示,第3变更例是使第1限制部1341及第2限制部1342的限制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1340a形成于第1限制部1341及第2限制部1342之间的构成。本变更例中包括,设置于第1限制部1341的限制面1341a的第1冲击吸收部件1343、设置于第2限制部1342的限制面1342a的第2冲击吸收部件1344、连结第1冲击吸收部件1343及第2冲击吸收部件1344的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1347。所述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1347通过卡止部件1347a卡止于限制部连结部1340a,据此,冲击吸收部件安装于限制部1340。
在此,限制部连结部1340沿着内面脆弱部17e的凹陷形状形成。另一方面,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1347沿着限制部连结部1340a,即,内面脆弱部17e的凹陷形状而形成。而且,用于将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1347固定于限制部连结部1340a的卡止部件1347a设置于限制部连结部1340a及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1347的各自大致中央部分。如此,通过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1347被卡止部件1347a安装于限制部连结部1340a,不需在其他部分具备用于安装冲击吸收部件的特别的构成,可以有效地活用第1限制部1341及第2限制部1342之间的空间(即,相当于内面脆弱部17e的部分)。还有,也可以是通过卡止部件1347a,不仅安装冲击吸收部件,还将限制部1340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构成。
如图34所示,第4变更例是具备用于将限制部1440安装于中间板17b的紧固部1441b、1442b的构成。紧固部1441b、1442b分别设置于第1限制部1441、第2限制部1442,通过紧固装置1441c、1442c被固定于中间板17b。而且,紧固于紧固部1441b、1442b的紧固装置1441c、1442c也分别紧固于冲击吸收部件1443、1444。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冲击吸收部件1443、1444分别固定于第1限制部1441及第2限制部1442所具备的紧固部1441b、1442b。如此,紧固部1441b、1442b中,通过用紧固装置1441c、1442c紧固冲击吸收部件1443、1444(即,分别同时紧固第1限制部1441,第2限制部1442以及冲击吸收部件1443、1444),第1限制部1441,第2限制部1442,冲击吸收部件1443、1444可以容易地被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
如图35所示,第5变更例是从上方看冲击吸收部件1543、1544时,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的构成。本变更例中,冲击吸收部件1543、1544不仅覆盖限制面1541a、1542a,还分别覆盖第1限制部1541的后方面的下方侧,第2限制部1542的后方面的上方侧而形成。进一步地,冲击吸收部件1543、1544覆盖第1限制部1541,第2限制部1542的侧面而形成。此外,关于冲击吸收部件1543、1544的安装,与第2实施例相同,通过设置卡止孔1541b、1542b及卡止部1545、1546进行。
如图36所示,第6变更例是在第1限制部1641,第2限制部1642,分别形成后方冲击吸收部1643、1644及前方冲击吸收部1645、1646的构成。后方冲击吸收部1643、1644是形成于第1限制部1641,第2限制部1642的后方面,沿着内面脆弱部17e的伸展方向形成的凹部。前方冲击吸收部1645、1646在第1限制部1641,第2限制部1642的侧面形成为切口状。此外,优选前方冲击吸收部1645、1646分别与后方冲击吸收部1643、1644相同高度地形成。所述后方冲击吸收部1643、1644及前方冲击吸收部1645、1646通过向上下方向弯曲可以吸收冲击负荷。更详细为,向下部框架基础部17施加冲击负荷时,内面脆弱部17e变形,第1限制部1641的限制面1641a及第2限制部1642的限制面1642a抵接时,通过后方冲击吸收部1643、1644及前方冲击吸收部1645、1646弯曲变形,冲击负荷被吸收。也就是说,后方冲击吸收部1643、1644吸收其上方及下方的各膨胀突出的部分抵接时的冲击负荷。同样地,前方冲击吸收部1645、1646吸收其上方及下方的各膨胀突出的部分抵接时的冲击负荷。
(第5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37至图42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37至图42涉及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图37是座椅框架的前面侧的简要立体图,图38是座椅框架的侧面说明图,图39是表示变形部的说明图,图40是表示变形部的其他例的说明图,图41是表示乘客就座于车用座椅时的侧面侧说明图,图42是表示车用座椅中关于乘客的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在第5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4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5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更具体说明的话,第5实施例中,与第1至第4的实施例不同,不是将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面分开构成为侧部框架15、连结于侧部框架15的下端部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而是将这些一体地构成。通过这样一体地形成,可以减少配件件数,可以降低费用。
上部框架16通过上部框架升起部16c、及支柱安装部16d构成为大致U字形状。所述上部框架升起部16c从上部框架16的侧部框架15延伸而出,间隔设置于左右方向,所述支柱安装部16d在上端侧架起所述上部框架升起部16c之间而弯曲延伸设置。上部框架升起部16c,下端侧相对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沿上下方向重合而被设置,在所述重合部分固定接合于侧部框架15。此外,上部框架16由截面圆形的管状部件形成,但也可以是截面矩形的管状部件。
第5实施例中,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以及上部框架16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16c中面向宽度方向外侧部分相当于框架侧部。另一方面,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以及上部框架16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16c中面向后侧的部分相当于框架延伸部。
还有,倾斜机构11所具备的倾斜轴11a被嵌通设置而使得从设置于各侧部框架15的轴贯通孔(未图示)及形成于就座框架2的后端部的轴插通孔(未图示)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突出。此外,也可以是侧部框架15的下端侧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一体地构成。
变形起点部150设置于一对侧部框架15的下端侧。如图39所示,所述变形起点部150由形成于侧部框架的侧板15a与后端部15c的连结部15x的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50a、形成于后缘部15c的作为其他变形部的凹槽部150b、以及,形成于侧板15a的突缘部150c构成。凹槽部150b在其一端侧与孔部150a连续而构成。通过如此构成,承受碰撞能量时,变形起点部150变得容易崩溃,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此时,突缘部150c形成于侧板15a也可以。还有,突缘部150c在其一端部与孔部150a连续而被构成。如此,进一步具备突缘部150c的话,承受碰撞能量时,变形起点部150变得更加容易崩溃,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此外,变形起点部150的形成位置并不仅限于侧部框架15的下端部,在构成后述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的设置位置的更上方的话,任意位置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构成于上部框架16。此时,形成于从所述上部框架16的侧部框架15延伸而间隔设置于左右方向的部分,具体为后述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也可以。
还有,第5实施例中,各自形成于两侧部框架15的两变形起点部150形成于以水平面为基准的相同高度的位置。换言之,变形起点部150各自形成于相对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通过如此构成,施加冲击负荷时的侧部框架15的变形位置控制变得容易。但是,在水平方向的两者的高度关系并不仅限于此,形成于轴部32的更上方、侧部框架15或者上部框架升起部16c的话,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形成于任意位置。
还有,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下方被下部框架架设部18架起。下部框架架设部18(中心构件)架起连结间隔于左右方向被设置的一对侧部框架15的下方(侧板15a下方)而被形成。此外,并不仅限于侧部框架15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分别作为分开的部件而形成的构成,也可以是一体地形成的构成。
而且,第5实施例中,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设置于下部框架架设部18。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通过使具备一定厚度的金属板体弯曲而形成,其强度·硬度能够承受后面碰撞时的负荷而被设计。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形成为中空的大致角柱状,其侧面的一部分被切口。也就是说,如图38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在上方有上方面51,下方有下方面52,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乘客就座侧)有前方面53、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方有后方面54而被构成。
更详细说明的话,上方面51是相对车辆地板大致水平地设置的大致矩形平板状部分,后方面54被延伸设置为,从上方面51的车辆后方侧端边弯曲而使得向下方向垂下。还有,前方面53被延伸设置为,从上方面51的车辆前方侧端边弯曲而使得向下方向垂下。进一步地,下方面52被延伸设置为,从前方面53的下方侧端边向车辆后方侧弯曲而使得与上方面51大致平行。还有,下方面52的自由端边侧向车辆前方弯曲,形成为钩状。
如图37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安装于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此时,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通过其后方面54被焊接于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而被安装。还有,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朝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方,即乘客的就座侧突出而安装于下部框架架设部18。此时,倾斜轴11a贯通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内部而被设置的同时,设置于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不抵接的位置。为此,倾斜轴11a旋转时,不会被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妨碍其动作,不会损害倾斜机构。
下面,对前述变形起点部150进行说明。此外,变形起点部150分别形成于一对侧部框架15,但由于是左右相同的构成,仅以一方为例进行说明。
第5实施例涉及的变形起点部150形成于构成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所设置位置的更上部。通过如此构成,后面碰撞时变形起点部150变形,座椅靠背框架1向后方倾斜,但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不会向后方移动,不会妨碍移动部件30的起动效率。进一步地,由于变形起点部150形成于侧部框架15,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起点部150的变形不会被就座框架2妨碍,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从限制变形起点部150的变形量的目的出发,在第2实施例等说明构成的限制部40、140、240、340、440中的任意一个设置于夹住变形起点部150一部分的位置。此外,以下中,例举了具备一对限制部40(具体为,第1限制部41及第2限制部42)的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
还有,如图40所示,变形起点部150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基端部也可以。此时,优选变形起点部150除了具备上述的孔部150a、凹槽部150b及突缘部150c之外,还具备倾斜部150d。倾斜部150d是从与车体地板水平地延伸设置的水平部分向内侧上方弯曲且延伸设置的倾斜部分,成为朝向座椅内侧的同时向上方倾斜而被弯曲,延伸设置至两侧部框架15的下端侧的架起部分的倾斜的上端部的构成。
如此,变形起点部150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基端部的话,后面碰撞时等,乘客急剧向后方移动时,由于承受其冲击负荷,凹槽部150b向上下方向压毁,之后,侧部框架15的基端部弯曲变形。而且,伴随所述变形,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因此,特别优选凹槽部150b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下方。
进一步地,通过不是使凹槽部150b成为仅沿水平的直线状延伸设置的构成,而是成为具备弯曲,沿大致水平方向以外的方向,即倾斜方向延伸设置的倾斜部150d的构成,弯曲部分及倾斜部150d周边的刚性提高。因此,施加由于后面碰撞等导致的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变形的负荷时,凹槽部150b的水平部分变得特别容易变形,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通过将倾斜部150d延伸设置至两侧部框架15的下端侧的架起部分上端部,变得容易使凹槽部150b作为整体弯曲。
此外,关于倾斜部150d,可以相对水平部分大致垂直地形成,但优选相对水平部分倾斜地形成。即,相对水平部分,优选倾斜部150d是形成为锐角或钝角的构成。也就是说,将倾斜部150d相对水平部分大致垂直地形成的话,对座椅靠背框架1施加后倾的负荷时,通过倾斜部150d,相对后倾负荷的刚性提高,水平部分难以变形。一方面,倾斜部150d相对水平部分的成为形成为锐角或钝角的构成的话,可以通过后倾负荷更适度地变形,使水平部分弯曲。
还有,凹槽部150d的水平部分在与倾斜部150d所形成一侧的端部相向一侧的端部,与孔部150a连续。因此,孔部150a形成于凹槽部150b的水平部分中距离倾斜部150d最远的位置,即,刚性相对较低,较易弯曲变形的位置。为此,施加冲击负荷时,孔部150a变得容易变形,伴随此可以使凹槽部150b的水平部分变形,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后面碰撞时的相互效果)
以上述构成为根据,使用图41及图42对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移动部件30(受压部件20)、变形起点部150、限制部40的位置关系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41所示,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安装于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而且,连接于受压部件20的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的位置设置于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更上部而被构成,变形起点部150设置于轴部32的更上部而被配置。
乘客的上半身一般如图42(a)所示地就座。如此,一般,乘客以包括腰部在内的背面部抵接于座椅靠背S1的状态就座,其负荷被向座椅靠背S1的后方侧附加。而且,后面碰撞发生,承受来自车辆后方的巨大冲击的话,由于比一般就座状态更大的冲击负荷而导致乘客的上半身向前方突出。
之后,头部以比位于肩部以下的上半身躯干部陷入座椅靠背S1的速度更快的速度向后方急剧倾倒。结果,颈部以连结颈部与躯干部的颈根部为轴向后方倾倒,由于此运动会导致颈部承受巨大的负荷。
对此,具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话,如图42(b)所示,后面碰撞时,乘客由于惯性向后方移动的话,通过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可以阻止乘客腰部的后方移动。也就是说,乘客的上半身向后方陷入的话,腰部通过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被向前方推回。
结果,后面碰撞时,乘客的躯干部上方中,胸部附近的陷入量变得相对较大,通过上半身后倾以臀部附近为轴向后方旋转,颈部及头部连动于上半身向后方移动。结果,可以有效且适当地使乘客的躯干部上方向后方倾倒,保持于头枕S3。
进一步地,具备移动部件30及受压部件20的话,承受冲击负荷时,通过受压部件20及线22力被附加于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的方向。而且,通过使移动部件30向后方移动(旋转),钩住移动部件30的线22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止于线22的受压部件20,及被支持于受压部件20的缓冲垫1a向后方移动,可以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内。通过如此使乘客陷入座椅靠背S1内,可以使乘客的头部有效地抵接于头枕S3,减轻头部的后方移动。此时,通过设置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有效地产生上半身的周转力,据此,移动部件30的起动效率与没有阻碍腰部进入部件50的情况相比,成为更好。
还有进一步地,由于具备变形起点部150,乘客急剧向后方移动时,通过承受其冲击负荷,所述变形起点部150被在上下方向上压毁。如此,变形起点部150被压毁的话,侧部框架15的上方部(具体为,形成变形起点部150的部位的更上方)向车辆后方弯曲变形,伴随此变形,侧部框架15后倾,可以稳定有效地吸收后倾负荷。
还有,通过限制部40,变形起点部150的弯曲量被限制而使得不会过大。因此,通过具备限制部40,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倾量不会过大,可以将后倾量设定在适当的大小。而且,所述变形起点部150及限制部40设置于移动部件30的轴部32的设置位置的更上方而被构成。由于如此构成,即使变形起点部150崩溃,侧部框架15从所述部分向后方倾倒,作为移动部件30的旋转轴的轴部32也不会向后方移动,移动部件30的起动效率难以变低。
(第6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43及图46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43至图46涉及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图43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44是座椅框架的后视图,图45是座椅框架的侧部框架的说明图,图46是表示后面碰撞前的框架的状态的说明图。此外,在第6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5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43所示,第6实施例中,倾斜机构11安装于作为框架侧部的就座侧侧部框架60。还有,座椅靠背框架1包括侧部框架15、上部框架16、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此外,以下说明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上部框架16的侧面部16a、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及就座框架2的就座侧侧部框架60在第6实施例中相当于框架侧部。还有,座椅靠背框架1中,侧部框架部件70由侧部框架15、及下部框架基础部17构成。
还有,收纳有侧部安全气囊所的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安装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具备收纳有施加来自侧面的巨大冲击负荷时起动的侧部安全气囊的主体部81、及用于将所述主体部81安装于侧部框架15的安装部82。而且,安装部82被紧固装置83固定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上。
还有,第6实施例中,与第1至第5实施例相同,移动部件30安装于两侧的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的内侧,线22的两端部钩住各移动部件30,各移动部件30分别起动地被构成。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使移动部件30仅设置于一方的侧部框架15的构成。这种情况下,线21、22可以直接卡止于未设置移动部件30一侧的侧部框架15而构成。
进一步地,第6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相同,孔部17k形成于框架基础部17中连结侧面板17a与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上,与孔部17k连结的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侧面板17a上,与孔部17k连结的内面脆弱部17e形成于中间板17b上。
而且,特别是,第6实施例中,孔部17k、侧面脆弱部17m及内面脆弱部17e(以下,孔部17k等)形成于倾斜机构11与侧部框架15之间(更详细为,轴插通孔17c与安装孔17d之间)。即,孔部17k等形成于倾斜机构11的更上方。通过成为如此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方被倾斜机构11固定,因此,孔部17k等上方的座椅靠背框架1更容易后倾。进一步地,由于孔部17k等形成于就座框架2及侧部框架15之间,施加冲击负荷时,孔部17k等的变形不会被就座框架2及侧部框架15妨碍,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还有,作为框架侧部的侧面板17a上形成的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侧面板17a中,从左右方向侧面看时,偏离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重合的范围的部分。此外,以下,对如图45、46所示,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更下方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5、46表示的构成中,在左右方向从侧面看侧部框架15、框架基础部17时,作为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一部分的安装部82设置于与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不重合的位置。即,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部82的更下方。此外,图45、46表示的构成中,安装部82设置于两个位置,但并不限定于这个数字,优选脆弱部设置于若干设置的安装部82中,设置于最下方的安装部82的更下方。
如此,通过孔部17k等设置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部82的更下方,后面碰撞时,位于孔部17k等更上方的范围中,侧部框架15及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变得容易一体地后倾。结果,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进一步地,由于孔部17k等设置于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部82不重合的位置,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可以强固地固定于侧板15a,可以抑制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刚性的下降。结果,侧部安全气囊动作时,难以受到脆弱部的影响,对冲击负荷有效地使侧部安全气囊起作用。
如上所述,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包括安装于侧部框架15的安装部82、以及收纳有侧部安全气囊的主体部81。在此,安装部82设置于侧面脆弱部17m的更上方且前方。还有,孔部17k、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的前后方向中心(图45的线A)的更后方。还有,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部82形成于通过主体部8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图45的线B)的更前方。此外,主体部81形成为侧面看大致矩形状,图45的线B是穿过主体部8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沿着主体部8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线。还有,图45的线A是在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中,前后方向宽度最大的部分中穿过前后方向的中心,向铅垂方向延伸的线。
通过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相对位置成为上述构成,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部82不会相互靠近设置,结果,可以将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相对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稳定地安装。
还有,如图44所示,侧面板17a上形成的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缓冲部件30的更下方。如此,通过在左右方向从侧面看侧部框架15时,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与缓冲部件30不重合的位置,可以将缓冲部件30稳定地卡止于侧部框架15。结果,缓冲部件30动作时,可以使其举动稳定,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第7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47至图51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47至图51涉及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图47是表示后面碰撞前的侧部框架周边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8是座椅框架的后视图,图49是表示后面碰撞前的侧部框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0是第7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的部分组装图,图51是其他变更例涉及的就座框架周边的说明图。此外,在第7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6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7实施例中,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侧部框架15及上部框架16,还具备形成下部框架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还有,第7实施例中,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以及就座框架2的就座侧侧部框架60相当于框架侧部。而且,第7实施例中,框架侧部的下端部形成下部框架的一部分。
一方面,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中,图48中比用虚线表示的边界部X更靠近左右方向外侧的后缘部外侧15c1,以及框架基础部的中间板17b中,比边界线X更靠近左右方向外侧的中间板外侧17b1相当于框架延伸部。在此,边界线X是表示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中,将沿着铅垂方向形成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下方延长的线。
进一步地,图48中,比用虚线表示的边界线X更向左右方向内侧设置的部分,同图中被画阴影的部分相当于框架架设部。所述框架架设部被架设于框架侧部的下端部之间,由后缘部内侧15c2、中间板内侧17b2、下部框架架设部18构成。下部框架架设部18是连结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而形成,且相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抵接设置。此时,接合于侧面板17a及中间板17b两方的话安装刚性提高,因而优选。进一步地,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侧面端部相对侧面板17a抵接形成的话,对侧面负荷的刚性提高。此外,图48中,下部框架架设部18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前方,但也可以设置于中间板17b的后方。
而且,第7实施例中,侧部框架15中,包括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孔部15f、侧面脆弱部15g、内面脆弱部15h(以下,孔部15f等)、设置于夹住孔部15f等的一部分的位置并限制孔部15f等的变形量的限制部40。
更具体说明的话,如图47及图49所示,侧部框架15中,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5f形成于连结作为框架侧部的侧板15a与作为框架延伸部的后缘部15c的连结部15x上。还有,与孔部15f连结的作为其他变形部的侧面脆弱部15g被刊登于侧板15a。在此,孔部15f是对应第1至第6实施例中孔部17k的部件,与所述孔部17k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及功能。还有,侧面脆弱部15g是对应第1至第6实施例中侧面脆弱部17m的部件,与所述侧面脆弱部17m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及功能。进一步地,在与侧面脆弱部15g相反一侧与孔部15f连结的作为其他脆弱部的内面脆弱部15h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后缘部15c。在此,内面脆弱部15h与第1至第6实施例中的内面脆弱部15h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及功能。
如上所述,由于侧面脆弱部15g、或内面脆弱部15h与孔部15f连结形成,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施加于侧部框架15时,侧面脆弱部15g及内面脆弱部15h以孔部15f为起点产生变形。此时,通过侧面脆弱部15g与内面脆弱部15h向上下方向崩溃变形,吸收冲击能量。
而且,如前所述,如图48所示,在具备位于左右侧面的框架侧部(具体为侧板15a及侧面板17a)、从框架侧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具体为后缘部15c及中间板17b)的构成中,孔部15f相当于连结框架侧部与框架连结部的连结部。进一步地,孔部15f形成于,从后方看时,上述连结部中,偏离在上下方向与框架架设部(图4、图8中被画阴影的部分)位于同一位置的部分的部分。更详细为,孔部15f及侧面脆弱部15g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与后缘部内侧15c2、中间板内侧17b2及下部框架架设部18不重合的位置。
在此,框架侧部与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中,位于与框架架设部同一位置的部分是座椅靠背框架1中高刚性的部分。因此,通过在偏离与框架架设部同一位置的部分的部分形成孔部15f,施加冲击负荷时,可以使孔部15f容易变形。
还有,如图48所示,孔部15f等形成于侧部框架15中,偏离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重合的部分的部分。更详细为,从左右方向侧面看座椅靠背框架1时,既在侧板15a上,又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不重合的位置形成孔部15f等。即,孔部15f等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上端(图49中虚线所示位置)的更上方。
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及下部框架基础部17重合的部分的刚性特别高,在该部分形成所述孔部15f时,存在即使施加冲击负荷孔部15f等也难以充分变形的情况。对此,如上所述,通过孔部15f形成于既在侧板15a上,又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不重合的位置,施加冲击负荷时孔部15f等容易变形。结果,侧部框架15变得更容易变形,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此外,第7实施例中,孔部15f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中,从左右方向侧面看时偏离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所重合部分的部分。也就是说,如图49所示,孔部15f等形成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更下方。而且更具体为,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中具备的安装部82设置于从左右方向看侧部框架15时与孔部15f等不重合的位置。如此,通过孔部15f等设置于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的安装部82的更下方,后面碰撞时,在脆弱部的更上方,侧部框架15及侧部安全气囊单元80变得容易一体地后倾的结果,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可是,作为第7实施例涉及的构成,图47至图49图示的构成中,是限制部40设置于侧部框架15,但如图50所示,也可以是相对侧部框架615,具备设置有限制部640的其他框架(架设框架670)的构成。如此变更例中,侧部框架615具备侧板615a、后缘部615c,侧板615a、后缘部615c上分别形成侧面脆弱部615g、内面脆弱部615h。此外,变更例中,侧部框架615的下端部与架设框架670构成下部框架,侧部框架615的侧板615a相当于框架侧部,侧部框架615的后缘部615c相当于框架延伸部。进一步地,孔部615f形成于侧板615a与后缘部615c的连结部615x。
而且,限制部640设置于在上下方向夹住后缘部615c上形成的内面脆弱部615h的位置。更详细为,具备第1限制部641的上方架设框架671、及具备第2限制部642的下方架设框架672卡止于侧部框架615的后缘部615c,内面脆弱部615h成为被限制部640夹住的构成。由上方架设框架671及下方架设框架672构成的架设框架670相当于本发明的框架架设部,所述上方架设框架671及下方架设框架672设置于夹住孔部615f、侧面脆弱部615g及内面脆弱部615h的位置,且至少形成于,从左右方向侧面看侧部框架615时,偏离在上下方向与孔部615f同一位置的部分的部分。
如上所述,由于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侧部框架615通过架设框架670连结,即使对侧部框架615施加复杂方向的冲击负荷时,各自的侧部框架615不会独立变形,一对侧部框架615成为一体且容易变形。因此,相对冲击负荷,可以容易地控制侧部框架615的变形举动。
进一步地,图47至图50图示的构成中,孔部15f、615f,侧面脆弱部15g、615g,内面脆弱部15h、615h等变形部形成于侧部框架15、615,但如图51所示,也可以是变形部形成于构成就座框架2的就座侧侧部框架660。
更具体说明的话,就座侧侧部框架660至少具有向前后方向伸展的侧板660a、以及从侧板660a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的后缘部660b。孔部615f形成于侧板660a与后缘部660b的连结部,从孔部615f延伸的侧面脆弱部615g形成于侧部660a。还有,从孔部615f延伸的内面脆弱部615h形成于后缘部660b。
孔部615f、侧面脆弱部615g及内面脆弱部615h(以下,孔部615f等)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617中下部框架架设部618所架设高度范围的更下方。进一步此时,优选孔部615f等形成于侧板660a设置的倾斜机构11的下方。如此,通过孔部615f等设置于下部框架基础部617、下部框架架设部618、倾斜机构11的更下方,成为高刚性部分设置于孔部15f等的上方的构成。结果,冲击负荷施加于座椅框架F时,座椅靠背框架1作为一体变得容易后倾,因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第8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52至图56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52至图56涉及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图52是下部框架基础部简要立体图,图53是限制部的简要正面图,图54是表示后面碰撞后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5是第8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下部框架基础部的简要立体图,图56是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简要正面图。此外,在第8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7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8实施例中,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之间被限制部连结部545连结。更具体说明的话,如图52及53所示,限制部540(更具体为,第1限制部541、第2限制部542)设置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后面,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位置。所述限制部540与第2至第7实施例涉及的限制部40相同,在内面脆弱部17e向上下方向崩溃,座椅靠背框架1后倾变形时,为了限制该变形量而被设置。
第8实施例涉及的限制部540包括分别具有在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相向设置的限制面541a、542a的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而且,由上下方向相向设置的第1限制部541、第2限制部542构成的限制部540分别在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具有限制面541a、542a。所述两个限制面541a、542a之间的距离比内面脆弱部17e的高度方向的宽度,即,被第1限制部541、第2限制部542夹住方向的宽度较大地形成。
而且,第8实施例中,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通过限制部连结部545连结。限制部连结部545设置于第1限制部541的限制面541a与第2限制部542的限制面542a之间,是具备弯曲性的板状部件。即,限制部连结部545是规定限制部540间的位置关系的部件,设置于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位置的话,如图53所示,限制部连结部545以横跨内面脆弱部17e的状态被设置。
如上所述,通过限制部连结部545连结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之间的话,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安装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时,限制部540间的位置关系变为被事先决定。因此,与分别安装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即,安装完一方的限制部540后安装另一方的限制部540时的情况不同,不需一边调整限制部540间的位置关系一边安装各限制部540,因此,那样的话,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的安装变得容易,可以更加提高组装性。
在此,第1限制部541、第2限制部542及限制部连结部545一体成形的话,这些配件作为一个配件被处理,因此,与分别准备限制部连结部545与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第1限制部541、第2限制部542及限制部连结部545的组合品小型化。进一步地,第1限制部541、第2限制部542及限制部连结部545一体成形时,限制部连结部545相当于各限制部540的一部分伸展出的部分,因此,对各限制部540的刚性的提高也做出了贡献。
此外,限制部连结部545不是仅限定为被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一体成形的部件,也可以是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分开构成的部件,也可以是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由不同的材质构成的部件。还有,连结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之间的部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板状部件,例如,线等线状部件或棒状部件也可以。进一步地,为了轻量化,孔穿通设置于限制部连结部545也可以。
关于限制部连结部545的外形形状进行说明的话,如图52及53所示,为侧面看的矩形状,正面看的中间收缩形状。即,限制部连结部545具有位于第1限制部541侧的一端部545a、位于第2限制部542侧的另一端部545c、以及位于一端部545a与另一端部545c之间的中央部545b,且中央部545b中间收缩,具备比一端部545a及另一端部545c的各自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更窄的宽度。
而且,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设置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位置的话,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与中央部545b相向。在此,由于中央部545b比其他部分宽度更窄,因此比其他部分的刚性低。由于所述中央部545b与内面脆弱部17e相向,如图54所示,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中央部545b也弯曲。如此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限制部连结部545的中央部545b一起变形的结果,可以减轻限制部连结部545对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产生的影响,可以使内面脆弱部17e流畅地变形。
此外,为了在限制部连结部545侧形成脆弱部,使中央部545b的宽度比一端部545a及另一端部545c的宽度更窄,但除此之外还有形成连结部侧脆弱部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是成为连结部侧脆弱部的部分的厚度比其他部位的厚度较薄地形成。还有,中央部545b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是比一端部545a及另一端部545c的宽度较窄的形状,中央部545b除中间收缩形状之外,也可以是在中央部545b穿通孔的形状等构成。
还有,限制部连结部545设置于左右方向中,从与同内面脆弱部17e连结的孔部17k相向的位置偏离的位置,即,与孔部17k不相向的位置。一方面,以内面脆弱部17e与孔部17k并排状态设置的构成中,施加冲击负荷的话,首先,孔部17k成为变形起点变形,之后,变形被传递至内面脆弱部17e。在如此构成中限制部连结部545设置于与孔部17k不相向的位置的话,可以减轻限制部连结部545对孔部17k的变形产生的影响,可以使孔部17k流畅地变形。
进一步地,在限制部连结部545设置于上述位置的状态中,限制部连结部545的外缘中,位于孔部17k侧的部分,即左右方向外侧的棱线与孔部17k的外缘中,位于限制部连结部545侧的部分,即,与内面脆弱部17e的边界线成为大致相同曲率的圆弧。如此,限制部连结部545的外缘中,位于孔部17k侧的部分与孔部17k的外缘中,位于限制部连结部545侧的部分成为相互沿着的状态的话,可以更有效地回避限制部连结部545与孔部17k相向,可以进一步减轻限制部连结部545对孔部17k的变形产生的影响。
可是,图52及图53图示的构成中,孔部17k等的变形部与限制部540(具体为,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两个限制部540相互间隔于左右方向,但如图55及56所示,也可以是左右各自的各限制部540被连结。也就是说,图55及56图示的构成中,在上下方向连结第1限制部541及第2限制部542的限制部连结部545之外,进一步设置连结各第1限制部541或各第2限制部542的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所述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是在左右方向连结各限制部540的板状部件,在左右方向的端面被接合于各限制部540。
如上所述,左右间隔的各限制部540通过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连结的话,不需调整限制部540间的位置关系,那样的话,限制部540的安装变得容易,组装性进一步提高。此外,关于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在上下方向中,设置于与偏离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相向位置的位置。据此,可以减轻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对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产生的影响,可以使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流畅地变形。
此外,关于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可以是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一体成形,也可以是分开形成。还有,关于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也可以是第1限制部541与第2限制部542由不同材质构成。进一步地,只要是连结各限制部540的部件即可,并不仅限于板状部件,例如,线等线状部件或棒状部件也可以。为了轻量化,孔穿通设置于其他限制部连结部546、547也可以。
(第9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57至图62对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57至图62涉及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图57是表示限制部及其周边的模式图。还有,图58至图62是第9实施例的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的说明图。此外,在第9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8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第3实施例所说明的,可以是通过螺丝或螺栓等的紧固部件将限制部340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第9实施例中,使用紧固部件T将与第3实施例涉及的限制部340具备相同功能的限制部2040相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可装拆地安装。
更具体说明的话,第9实施例中,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相对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可装拆,如图57所示,被螺丝、螺丝钉、螺栓等紧固部件T安装于中间板17b的一定位置。如此,限制部2040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可装拆的话,配合车用座椅S的设计变更可以任意地取下限制部2040,还有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可以通过紧固部件T比较容易地安装。此外,并不仅限于使用用于安装限制部2040的紧固部件T的构成,只要是用于限制部2040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可装拆安装的部件,也可以使用紧固部件T以外的部件,例如,使用卡扣机构也可以。
进一步地,为了安装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而使用紧固部件T的构成中,用于固定(安装)紧固部件T的保持部2041b、2042b形成于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侧,通过所述保持部2041b、2042b的形成,第1限制部2041、第2限制部2042的刚性可以提高。
可是,第9实施例中,座椅靠背框架1中限制部2040的安装位置设定于适当地位置而使其不会对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产生影响。具体说明的话,如图57所示,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分别在限制面2041a、2042a所在一侧的相反侧具备两个保持部2041b、2042b。一方面,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在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状态下安装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此时,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分别配置为,保持部2041b、2042b位于从与内面脆弱部17e重合的位置偏离的位置。据此,在后面碰撞时等施加冲击负荷时,内面脆弱部17e不会受到紧固部件T的影响而可以流畅地变形。
更详细说明的话,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分别具备的两个保持部2041b、2042b中,一方的保持部2041b、2042b位于上下方向中内面脆弱部17e所在位置的相反侧。据此,可以进一步减轻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限制部2040对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地,保持部2041b、2042b中,另一方的保持部2041b、2042b位于左右方向中与孔部17k(更近一侧的孔部17k)一侧的相反侧。也就是说,被固定于另一方的保持部2041b、2042b的紧固部件T将各限制部2040中,与孔部17k所在一侧的相反侧的部分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与孔部17k所在一侧相反侧的部分是从各限制部2040的左右方向中间线(图57中,记号L1所示的假想直线)看,与孔部17k所在位置相反侧的部分。如此,各限制部2040中,将与孔部17k所在位置相反侧的部分通过紧固部件T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话,以孔部17k为变形起点使座椅靠背框架1变形时,可以实现流畅地变形,且,可以迅速地吸收冲击能量。
此外,限制部2040中,紧固与孔部17k所在一侧相反侧的部分的紧固部件T将与内面脆弱部17e所在一侧相反侧的部分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话,可以进一步减轻对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产生的影响。
可是,图57所示的构成中,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的限制部2040的定位及安装仅通过紧固部件T进行,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如图58所示,也可以是在各限制部2140与紧固部件T分开形成定位用的部位。具体说明的话,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设置作为用于将限制部2140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定位的定位部的定位凹部17q。一方面,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定位限制部2140时,啮合于定位凹部17q的啮合凸部2144设置于各限制部2140。所述啮合凸部2144设置于各限制部2140的侧面,比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相向的各限制部2140的底面稍突出。
如上所述的构成中,将限制部214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首先,将限制部2140的啮合凸部2144啮合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定位凹部17q。据此,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限制部2140被定位,之后,通过紧固部件T将限制部2140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定位置。如此,由于用于定位限制部2140的部位与紧固部件T分开设置,可以将限制部2140确实且容易地安装于正确地安装位置。
此外,关于啮合凸部2144的形成部位及个数,并不仅限于图58所示的构成,只要是将限制部214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从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位置偏离,任意地设定就可以。还有,上述构成中,是啮合凸部2144设置于限制部2140,定位凹部17q设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构成,但也可以是与如此构成相反的构成,即,在座椅靠背框架1设置凸部,限制部2140设置凹部的构成。
还有,图57所示的构成中,第1限制部2041与第2限制部2042分离,但如图59所示,也可以是以各限制部被限制部连结部2243连结的状态设置。在此,限制部连结部2243是设置于第1限制部2041的限制面2241a与第2限制部2042的限制面2242a之间,具有弯曲性的板状部件。即,限制部连结部2243是规定相向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部件,在限制部224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下,如图59所示,与内面脆弱部17e相向。如此,通过限制部连结部2243,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之间被连结的话,限制部224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事先决定,因此,限制部2240的安装变得容易,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组装性。
此外,限制部连结部2243在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与内面脆弱部17e一起弯曲变形。考虑此点的话,设置限制部连结部2243时,优选限制部2240被紧固部件T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从限制部连结部2243偏离的部分通过紧固部件T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如此,限制部2240中,从限制部连结部2243偏离的部分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话,可以减轻波及于内面脆弱部17e及限制部连结部2243的弯曲变形的影响,可以不阻碍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而安装限制部2240。
还有,图57所示的构成中,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相互在限制面2041a、2042a直接接触,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60所示,在限制面2341a、2342a之间设置冲击吸收用的缓冲部2345、2346,且第1限制部2341及第2限制部2342各自通过缓冲部2345、2346抵接相合的构成。
具体说明的话,图60图示的限制部2340具备嵌入第1限制部2341的下部而被组装的大致盒装的缓冲部2345。所述缓冲部2345安装于第1限制部2341,吸收用于吸纳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量的第1限制部2341抵接于第2限制部2342时产生的抵接时负荷。一方面,具备相同构成及功能的缓冲部2346安装于第2限制部2342的上部。
此外,第1限制部2341及第2限制部2342分别具备前述的保持部2341b、2342b,用于安装紧固部件T的安装孔(未图示)形成于各保持部2341b、2342b。一方面,贯通孔2345a、2346a形成于各缓冲部2345、2346。而且,组装对应各限制部2340的缓冲部2345、2346的话,如图60所示,保持部2341b、2342b侧的安装孔与缓冲部2345、2346侧的贯通孔2345a、2346a重合。如此状态下,安装紧固部件T的话,与各限制部2340对应的缓冲部2345、2346通过共通的紧固部件T被同时紧固。据此,与各限制部2340与缓冲部2345、2346分开安装的情况相比,各限制部2340的安装操作变得更容易,可以减少紧固用的部件的个数。
可是,关于紧固部件T,优选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中刚性较高的部分。一方面,座椅靠背框架1中存在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重合的部分,该部分的刚性比除此之外的部分的刚性稍高。而且,紧固部件T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中,中间板17b与下部框架架设部18重合的部分的话,限制部2040、2140、2240、2340可以适当地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为了使如此效果更有效地奏效,如图61所示,另外的下部框架架设部118设置于下部框架架设部18的上侧,更优选各限制部2440用的紧固部件T设置于中间板17b与各下部框架架设部18、118重合的部分(图61中,被画阴影的部分)。
进一步地,图57所示的构成中,第1限制部2041及第2限制部2042的各自的外形形状为正面看的矩形状,但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形状,例如,如图62所示,正面看大致等腰梯形。图62所示的构成中,各限制部2540的内面脆弱部17e侧一端的宽度最大,容易抵接于各限制部2540,因而优选。进一步地,图62所示的构成中,优选紧固部件T的保持部2541b、2542b靠近各限制部2540中,具有最大宽度一侧相反侧,即,具有最小宽度一侧一端。
(第10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63对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63涉及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是座椅框架的后视图。此外,在第10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9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0实施例中,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7k,以及,作为其他变形部的内面脆弱部17e与侧面脆弱部17m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还有,作为第3变形部的脆弱部16e形成于左右方向上设置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还有,限制脆弱部16e的变形量的限制部740设置于夹住所述脆弱部16e的一部分的位置。在此,上部框架升起部16c是间隔设置于左右方向而使得从上部框架16的侧部框架15延伸的部分,其上端侧(就座框架2所设置一侧的相反侧)被支柱安装部16d架起。
脆弱部16e是由孔部、凹部等形成的部件,图63所示的构成中,由向前方凹陷的截面半圆弧状的凹部形成。还有,脆弱部16e在上部框架升起部16c中,在从侧部框架15的上端部向上方露出的位置向宽度方向内侧伸展而形成。形成于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的脆弱部16e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以水平面为基准相同高度的位置。换言之,第10实施例中,脆弱部16e相对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各自形成于成为对照的位置。通过如此构成,施加冲击负荷时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的变形位置的控制变得容易。但是,关于脆弱部16e的形成位置,并不仅限于上述位置,形成于上部框架升起部16c的话,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形成于任意位置。
以上的脆弱部16e可以在后面碰撞等,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施加一定冲击负荷时弯曲,向上下方向崩溃变形。结果,可以稳定有效地吸收后倾负荷。还有,由于脆弱部16e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即使施加左右方向的负荷时,可以用其棱线部分阻止负荷,可以使对左右方向的负荷的刚性提高。而且,脆弱部16e被压毁的话,上部框架升起部16c变形而使得脆弱部16e的形成部位更上方的部分向车辆后方弯曲,伴随此变形,上部框架16后倾。此外,具备一般就座负荷所能承受的强度的话,为使脆弱部16e容易变形,可使构成脆弱部16e的部分的导管厚度较薄地形成就可以。
此外,脆弱部16e形成于侧部框架15的更上方的话,上部框架16的下方被侧部框架15的上方固定,因此,脆弱部16e的更上方部分变得容易后倾。进一步地,由于脆弱部16e形成于上部框架16,施加冲击负荷时,脆弱部16e的变形不会被就座框架2及侧部框架15妨碍,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如上所述,脆弱部16e被设置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的后面,进一步具备)。限制部40(第1限制部41、第2限制部42)被使用焊接等手段安装于夹住脆弱部16e而相向的上部框架升起部16c上,分别设置于脆弱部16e的上下。
还有,限制脆弱部16e的变形量的限制部740设置于夹住脆弱部16e的一部分的位置。所述限制部740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限制部40相同,由通过脆弱部16e相向的第1限制部741及第2限制部742构成。关于各限制部740的构成及功能,由于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限制部40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第11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64及65对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64及65涉及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图64是表示变形部、限制部及线状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5是表示线状部件的固定装置的图。此外,在第11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10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1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中,从连动于车用座椅S中的一定部位的动作而使其他部位动作等的目的出发,如图64所示,作为线状部件的线束H在一定的布线路线被布线。通过所述线束H,可以将动力从车用座椅S中,线束H的一端被紧固的部位传递至另一端被紧固的部位。例如,可折叠且可以进一步向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车用座椅S中,线束H的一端被紧固于座椅靠背框架1,另一端被紧固于滑动机构(未图示)的构成中,座椅折叠操作时座椅靠背S1向前方倒伏的话,座椅靠背S1的动作通过线束H传递至上述滑动机构而使得滑动机构也动作。
此外,图64所示的构成中,线束H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的上下方向被布线,更详细说明的话,线束H在其一端侧沿着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延伸,在中途位置迂回至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面侧而使得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后面相向布线。即,第11实施例中,线束H被布线而使得至少一部分与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面相向。
一方面,用于将线束H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线束安装部17i形成于中间板17b。所述线束安装部17i向后方膨胀突出,在其下部形成有用于固定线束H的固定孔17n。如图64所示,线束H的一部分被啮合于固定孔17n的夹子90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如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线束安装部17i设置于中间板17b,关于线束H的安装可以省空间化,进一步可以减少配件件数的效果也奏效。
而且,第11实施例中,如图64所示,线束H中,相向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面的相向部分横跨内面脆弱部17e。在此,承受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的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线束H的相向部分靠近内面脆弱部17e,存在干扰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担心。还有,设置用于限制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量的一对限制部840的情况下,存在线束H的相向部分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的担心。特别是,线束H的相向部分横跨内面脆弱部17e的构成中,容易产生线束夹在限制部840间。
如上所述,线束H干扰于内面脆弱部17e的话,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被妨碍,施加于内面脆弱部17e的负荷变动。这种情况下,内面脆弱部17e不能适当地变形,座椅靠背框架1不能通过变形适当地吸收冲击能量。还有,线束H自身也存在由于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导致损伤的担心。
对此,第11实施例中,为了回避线束H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将线束H的相向部分从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部位稍间隔地设置,特别是,设置于避开限制部840之间的间隙的位置。具体说明的话,如图64所示,线束H从座椅靠背框架1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沿着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下垂,在比内面脆弱部17e所形成位置略上方位置向内侧弯曲,迂回至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侧。线束H中,从弯曲部位迂回至座椅靠背框架1后侧的部分向水平方向延伸。此时,线束H间隔布线于从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面中,内面脆弱部17e所在位置稍后侧。而且,线束H越过水平方向延伸的第1限制部841后,在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部17g所形成位置附近再次弯曲向下方下垂。
如上所述,线束H的相向部分从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部位稍间隔的话,可以避免线束H的相向部分干扰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还有,不在限制部840间拉设线束H的话,可以避免线束H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结果,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妨碍及施加于内面脆弱部17e的负荷的变动被抑制,进一步地,线束H自身的损伤也被抑制。
还有,图64所示的构成中,设置有作为限制部840的第1限制部841及第2限制部842,由于这些从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面向后侧突出,线束H嵌入其间时,线束H容易被限制部40夹住。也就是说,设置上述第1限制部841及第2限制部842的情况下,由于线束H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而产生的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妨碍及线束H自身的损伤更加显著化。为此,通过不在限制部840之间拉设线束H来回避线束H被夹住限制部840之间的效果可以更加有效。
进一步地,线束H被布线而使得上述相向部分横跨内面脆弱部17e时,线束H容易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此时,从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部位间隔线束H,相对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回避线束H的干扰的构成变得更有意义。
在此,图64所示的构成中,线束H从沿着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下垂的状态弯曲,迂回至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侧之后,通过第1限制部841的后面上而被布线。而且,线束H固定于第1限制部841的后面。具体说明的话,贯通孔841c形成于第1限制部841的后面中央部,图65所示的线束固定用的夹子90(以下,仅夹子90)啮合于同一贯通孔841c。在直径方向可以弹性变形的啮合部91设置于夹子90的下侧先端部,用于插通线束H的插通孔92a所形成的圆筒部92设置于啮合部91的上方位置,大致圆盘状的帽部93设置于夹子90的上端部。
啮合部91在一般情况下具有比上述贯通孔841c的直径稍大一点的外径,圆筒部92的外径与贯通孔841c的直径大致相同,帽部93的直径比贯通孔841c的直径稍大。如此构成的夹子90使外径减径,以使啮合部91弹性变形的状态从啮合部91侧插入贯通孔841c。而且,圆筒部92靠近贯通孔841c为止插入夹子90的话,啮合部91扩径,之后,具备作为防脱的功能。
以如上所述的顺序夹子90啮合于贯通孔841c,之后,线束H被插通于圆筒部92的插通孔92a。成为如此状态的话,线束H通过夹子90被固定于第1限制部841的后面上。如上所述,使用上述构成的夹子90的话,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构成将线束H固定于第1限制部841。此外,关于夹子90的构成,只要是可以将线束H固定啮合于第1限制部841的贯通孔841c的构成,可以是任意构成。
如上所述,线束H固定于第1限制部841的后面上的话,可以使线束H从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位置间隔,并且,可以有效地回避线束H由于松动等进入限制部840之间。此外,关于线束H的固定部位,并不仅限于第1限制部841的后面,也可以固定于第2限制部842的后面。但是,从有效地回避线束H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一点出发,优选固定于靠近线束H中,为了从侧部框架15的侧板15a侧迂回至座椅靠背框架1的后侧而弯曲的部位的限制部840,即第1限制部841。
进一步地,图64所示的构成中,线束H在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部17g所形成的位置附近再次弯曲向下方下垂。一方面,前述的线束安装部17i形成于弯曲部17g的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用于固定线束H的固定孔17n形成于线束安装部17i,上述夹子90啮合于同一固定孔17n。而且,线束H的一部分通过啮合于固定孔17n的夹子90固定于线束安装部17i。
在此,线束安装部17i设置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后面,限制部840所设置的位置的侧方位置,因此,线束H的一部分被固定于限制部840所设置的位置的侧方位置。据此,由于线束H的一部分被固定于从限制部840的设置位置偏离的位置,可以更有效地回避线束H被夹在限制部840之间。进一步地,线束安装部17i是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中间板17b的后面向后方膨胀突出的部位,因此线束H固定于线束安装部17i的话,可以有效地使线束H从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部位间隔。
此外,中间板17b中,线束安装部17i形成于与内面脆弱部17e的弯曲部17g弯曲的方向相反一侧的话,若干凹凸形状形成于中间板17b上,下部框架基础部17对负荷的刚性,特别是,弯曲部17g附近的刚性提高。结果,施加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负荷时,不会使内面脆弱部17e以外的部位弯曲,可以仅选择性地使内面脆弱部17e的水平部17f、弯曲部17g、倾斜部17h弯曲。还有,为了使侧部框架15容易地后倾,比起中间板17b的上方,有必要使下方的刚性提高,出于如此理由,优选线束安装部17i设置于弯曲部17g的下方。
(第1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66至68对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图66至68涉及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图66是座椅靠背框架与靠背罩的简要立体图,图67是表示变形部、限制部及靠背罩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8是表示靠背罩的固定装置的图。此外,在第12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至第1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2实施例中,座椅靠背S1由座椅靠背框架1、缓冲垫1a、表皮材料1b、以及作为罩部件的靠背罩4构成。靠背罩4是树脂成形品,如图66所示,以从载置有缓冲垫1a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背部侧被推压的状态,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背部。在此,靠背罩4沿着座椅靠背框架1的高度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而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靠背罩4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的组装为,在靠背罩4的上端侧使用未图示的组装机构,在下端侧使用后述的突起4a。
还有,座椅靠背框架1的高度方向上的靠背罩4的长度比座椅靠背框架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稍短。靠背罩4安装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靠背罩4的上端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高度方向与头枕S3位于相同位置,另一方面,靠背罩4的下端位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下端位置的稍上方。如上所述,虽然靠背罩4的长度比座椅靠背框架1的长度稍短,但具备足够覆盖座椅靠背框架1的背部的长度。因此,靠背罩4在中间板17b的后面侧与座椅靠背框架1相向。
而且,第12实施例中,与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相同的位置,即,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上形成有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另一方面,靠背罩以向与内面脆弱部17e的形成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状态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背部。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高度方向,靠背罩4的下端部位于靠近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
一方面,关于靠背罩4,如前所述,其下端侧被突起4a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被固定。在靠背罩4的上端及下端之间具备突起4a,所述突起4a是用于将靠背罩4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固定的固定部位,被设置于靠背罩4的前面的下端部。而且,如图68所示的圆孔状的啮合孔941c形成于第1限制部941的后面大致中央部。将靠背罩4相对座椅靠背框架1安装时,使突起4a的先端部4b减径般弹性变形的同时插通上述的啮合孔941c,使突起4a啮合于啮合孔941c。突起4a啮合于啮合孔941c的话,减径状态的突起4a的先端部4b扩径而恢复至原来的状态,之后,可以具备防止从啮合孔941c的突起4a的脱落的功能。
在此,靠背罩4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背部的情况,存在施加后面碰撞时的冲击负荷时靠背罩4干扰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可能性。具体说明的话,在靠背罩4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时,靠背罩4的下端部固定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下方位置的话,靠背罩4横跨内面脆弱部17e。也就是说,内面脆弱部17e可以被设置于从靠背罩4的上端到突起4a的形成位置的范围内。如此,在靠背罩4的伸展方向,其上端与突起4a的形成位置之间存在内面脆弱部17e的话,施加冲击负荷内面脆弱部17e变形时,会引起靠背罩4干扰。以此为起因,不能通过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适当地吸收后面碰撞时等的冲击能量,进一步地,很有可能靠背罩4自身也损伤。
因此,第12实施例中,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背部时的靠背罩4的设置位置设定为不横跨内面脆弱部17e的位置。具体说明的话,靠背罩4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而使得内面脆弱部17e的上端及下端双方不同时位于从靠背罩4的上端到突起4a的形成位置的范围内。在此,内面脆弱部17e的上端及下端双方不同时位于是指内面脆弱部17e的上端及下端双方都不位于从靠背罩4的上端到突起4a的形成位置的范围内的状态,以及,仅内面脆弱部17e的上端位于上述范围内的状态。如此位置关系的话,可以抑制靠背罩4对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干扰,也可以抑制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妨碍以及施加于内面脆弱部17e的负荷的变动。进一步地,靠背罩4不会被卷入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也可以抑制靠背罩4自身的损伤。
还有,上述效果在两个限制部940设置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位置的构成中特别有意义。也就是说,两个限制部940设置于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位置的话,靠背罩4的一部分容易嵌入限制部940间的间隙,靠背罩4干扰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可能性变高。为此,限制靠背罩4干扰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效果变得更加有意义。进一步地,靠背罩4的上端,以及,靠背罩4中突起4a的形成位置,任意一个都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下端的更上方的话,从靠背罩4的上端到突起4a的形成位置的范围不会横跨内面脆弱部17e。结果,可以更适当地抑制内面脆弱部17e的变形的妨碍、施加于内面脆弱部17e的负荷的变动、以及靠背罩4自身的损伤。
还有,靠背罩4中突起4a的形成位置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端的更上方的话,从靠背罩4的上端到突起4a的形成位置的范围不会从上遮盖内面脆弱部17e,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靠背罩4对内面脆弱部17e变形的干扰。为了实现上述的位置关系,第12实施例中,如前所述,通过在第1限制部941的后面上设置啮合孔941c,且使突起4a啮合于啮合孔941c,而将靠背罩4的下端侧固定于第1限制部941的后面上。此外,关于靠背罩4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固定,并不仅限于使突起4a啮合于啮合孔941c的构成,例如,使其固定于中间板17b的后面也可以。还有,关于突起4a的形成位置,并不仅限于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上端的更上方的构成,至少位于内面脆弱部17e的下端的更上方的位置也可以。
(其他实施例)
上述各实施例中,限制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被设置的形态(具体为,第2至第12实施例)中,限制部设置于若干变形部中,仅夹住一个变形部的位置。例如,第2实施例中,对仅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的限制部40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如图69及70所示,设置夹紧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7k、作为其他变形部的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的限制部3140。图69及图70是表示限制部的变更例的图,图69是简要立体图,图70是简要平面图。
变更例涉及的限制部3140由第1限制部3141及第2限制部3142构成,如图70所示,任意的限制部3141、3142都成为从上方看的大致L字。而且,第1限制部3141及第2限制部3142在构成其L字的一边的部分,夹住侧面脆弱部17m的一部分、以及面向孔部17k中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在构成L字的另一边的部分,夹住内面脆弱部17e的一部分、以及面向孔部17k中后侧的部分。
此外,并不仅限于图69及图70图示的构成,关于限制部,可以是设置于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中,夹住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也可以是夹住孔部17k及内面脆弱部17e的限制部,或者是夹住孔部17k及侧面脆弱部17m的限制部。
还有,上述各实施例中,对形成于连结框架侧部及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的变形部为孔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例如,第1实施例中,作为变形部的孔部17k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中,作为框架侧部的侧面板17a与作为框架延伸部的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但是,关于变形部并不仅限于孔部,如图71至图73所示,上述变形部也可以是由凹部或槽等构成的脆弱部。图71及图72是表示变形部的第1变更例的图,图71是简要正面图,图72是图71的A-A剖面图。此外,图72中,变形部及其他变形部所形成的前面的下部框架基础部17用虚线表示。图73是表示变形部的第2变更例的图。图74是表示变形部的第3变更例的图。
第1变更例涉及的变形部是压入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与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凹部状的脆弱部(以下,连结部侧脆弱部)17v。在此,连结部侧脆弱部17v、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各自的刚性根据宽度(上下方向的长度)、形状、深度等变化,第1变更例中,如图71及72所示,连结部侧脆弱部17v的宽度及深度比剩下的脆弱部17e、17m较大。据此,在第1变更例中,施加冲击负荷时,首先作为变形部的连结部侧脆弱部17v变形,之后,变形以连结部侧脆弱部17v为起点传递至剩下的脆弱部17e、17m。
此外,图71及72所示的构成仅是一例,例如,如图73所示,内面脆弱部17e的宽度比连结部侧脆弱部17v及侧面脆弱部17m较大也可以。如此构成的话,施加冲击负荷时,首先内面脆弱部17e变形,之后,变形以内面脆弱部17e为起点传递至剩下的脆弱部17v、17m。
还有,上述各实施例中,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相互相邻,更具体为,作为变形部一例的孔部17k的一端与作为其他变形部一例的脆弱部17e、17m的一端重合,成为孔部17k与脆弱部17e、17m相互邻接的构成。但是,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相邻包含如图74所示,通过若干间隙17t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相互相邻的状态。图74是表示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的位置关系的变更例的图。此外,图74所示的构成中,形成作为变形部的连结部侧脆弱部17v,且形成作为其他变形部的脆弱部17e、17m。
还有,孔部17k形成于下部框架基础部17的侧面板17a与中间板17b的连结部17x的构成中,如图75、76、77分别所示,可以是孔部17k、内面脆弱部17e、侧面脆弱部17m之间宽度(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同地构成。例如,如图75所示,可以是孔部17k的宽度与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比内面脆弱部17e的宽度较小的形成。或者,如图76所示,可以是孔部17k的宽度比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较小。相反地,如图76所示,也可以是孔部17k的宽度比内面脆弱部17e及侧面脆弱部17m的宽度较大。或者,如图77所示,可以是以侧面脆弱部17m、孔部17k、内面脆弱部17e的顺序宽度递增。通过如此在脆弱部17e、17m及孔部17k之间宽度有差别,可以调整施加冲击负荷变形时的顺序。此外,图75是表示变形部的第4变更例的图,图76是表示变形部的第5变更例的图,图77是表示变形部的第6变更例的图,图78是表示变形部的第7变更例的图。
还有,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作为具体例针对汽车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S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毋庸置疑,关于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符号说明
S车用座椅
S1座椅靠背
S2就座部
S3头枕
F座椅框架
T紧固部件
H线束
1座椅靠背框架
2就座框架
1a、2a、3a缓冲垫(衬垫材料)
1b、2b、3b表皮材料
4靠背罩
4a突起
4b先端部
11倾斜机构
11a倾斜轴
11c轴插通孔
15、615侧部框架
15a、615a侧板(框架侧部)
15b前缘部
15c、615c后缘部(框架延伸部)
15c1后缘部外侧
15c2后缘部内侧(框架延伸部)
15d突起部
15e凸部
15f、615f孔部(变形部)
15g、615g侧面脆弱部(其他变形部、脆弱部)
15h、615h内面脆弱部(其他变形部、脆弱部)
15x、615x连结部
150变形起点部
150a孔部
150b凹槽部
150c突缘部
150d倾斜部
16上部框架
16a侧面部
16c上部框架升起部
16d支柱安装部
16e脆弱部
17、617下部框架基础部(下部框架)
17a、617a侧面板(框架侧部)
17b、617b中间板(框架延伸部)
17b1中间板外侧
17b2中间板内侧(框架延伸部)
17c轴插通孔
17d、17j安装孔
17e内面脆弱部(其他变形部、脆弱部)
17f水平部
17g弯曲部
17h倾斜部
17i线束安装部(配件安装部、加强部)
17k孔部(变形部)
17m侧面脆弱部(其他变形部、脆弱部)
17n固定孔
17p边界部
17q定位凹部
17s、17t间隙
17v连结部侧脆弱部
17x连结部
18、118、618下部框架架设部
19头枕支柱
19a支柱支持部
20受压部件
21线(连结部件、上方连结部件)
21a轴支部
22线(连结部件、上方连结部件)
30移动部件(缓冲部件)
32轴部
35拉伸线圈弹簧(施力装置)
39阻止移动部
40、140、240、340、440、540、640、643、740、840、940、1140、1240、1340、1440、1540、1640、2040、2140、2240、2340、2440、2540、3140限制部
240a开口部
1340a限制部连结部
41、141、241、341、441、541、641、644、741、841、941、1141、1241、1341、1441、1541、1641、2041、2141、2241、2341、2541、3141第1限制部
41a、141a、241a、341a、441a、541a、1141a、1241a、1341a、1441a、1541a、1641a、2041a、2141a、2241a、2341a、2541a限制面(相向部)
341b紧固部
841c贯通孔
941c啮合孔
1141b凹凸部(定位部)
1241b、1541b卡止孔
1441b紧固部
1441c紧固装置
2041b、2141b、2241b、2341b、2541b保持部
42、142、242、342、442、542、642、645、742、842、942、1142、1242、1342、1442、1542、1642、2042、2142、2242、2342、3142第2限制部
42a、142a、242a、342a、442a、542a、1142a、1242a、1342a、1442a、1542a、1642a、2042a、2142a、2242a、2342a限制面(相向部)
342b紧固部
1142b凹凸部(定位孔)
1242b、1542b卡止孔
1442b紧固部
1442c紧固装置
2042b、2142b、2242b、2342b保持部
43、44、1143、1144、1243、1244、1443、1444、1543、1544冲击吸收部件(冲击吸收部)
545、2243限制部连结部
545a一端部
545b中央部
545c另一端部
546其他限制部连结部
547其他限制部连结部
1343第1冲击吸收部件
1344第2冲击吸收部件
1245、1246、1545、1546卡止部
1347冲击吸收部件连结部
1347a卡止部件
1643、1644后方冲击吸收部(冲击吸收部)
1645、1646前方冲击吸收部(冲击吸收部)
2144啮合凹部
2345、2346缓冲部
2345a、2346a贯通孔
50阻碍腰部进入部件
51上方面
52下方面
53前方面
54后方面
58下部框架架设部(框架延伸部、下部框架、加强部)
58a前方膨胀突出部
58b后面
58c连结面
58d、58e上端
58f侧面端部
58g角部
59加强部件
59a上端
60、660就座侧侧部框架(框架侧部)
660a侧板(框架侧部)
660b后缘部(内侧延伸部)
670架设框架(框架架设部)
671上方架设框架
672下方架设框架
70侧部框架部件
80侧部安全气囊单元
81主体部
82安装部
83紧固装置
90夹子
91啮合部
92圆筒部
92a插通部
93帽部

Claims (25)

1.一种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侧面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框架侧部;
从该框架侧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框架延伸部;
在连结所述框架侧部与所述框架延伸部的连结部,形成有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变形部;
所述变形部与其他变形部相互相邻而形成,所述其他变形部与所述变形部的变形难易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变形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侧部或所述框架延伸部中的至少一方,是连结于所述变形部的脆弱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形成为,通过比所述其他变形部更小的冲击负荷而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方具备下部框架;
所述下部框架具有所述框架侧部及所述框架延伸部;
所述变形部形成于连结所述下部框架具有的所述框架侧部与所述框架延伸部的所
述连结部;
所述其他变形部形成于所述下部框架具有的所述框架侧部,是与所述变形部连结的脆弱部。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形成为,通过比所述脆弱部更小的冲击负荷而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变形部的上方或下方的至少一方具有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前方或后方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设置于以至少包含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边界部的方式与所述变形部在前后方向重合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
所述变形部及所述其他变形部中,设置于夹住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一部分的位置,限制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两个形成于夹住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的相向部;
所述两个相向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被所述限制部夹住方向的宽度较小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由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构成,所述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分别具有在夹住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位置相向设置的限制面;
所述第1限制部及所述第2限制部中,至少一方具备的所述限制面形成为平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抵接部;
以及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变形时,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设置有吸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时的冲击负荷的冲击吸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由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周边的第1限制部构成;
所述被抵接部由与所述第1限制部间隔设置的同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周边的第2限制部构成;
所述冲击吸收部由设置于所述第1限制部与所述第2限制部之间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限制所述变形部的变形的被传递方向不脱离从所述变形部朝向所述其他变形部的方向的方向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限制部是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中,安装于与连接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线不重合的位置的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限制部具有相互相向的第1相向部及第2相向部;
所述第1相向部与所述第2相向部位于夹住所述其他变形部的中心线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持乘客的受压部件;
设置于至少一方的所述框架侧部的同时,与所述连结部件连结,通过施加于所述受压部件的一定的冲击负荷旋转,使所述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缓冲部件;
在所述框架延伸部,具有所述其他变形部、以及设置于夹住所述其他变形部的一部分的位置,且限制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
所述其他变形部及所述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的更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进一步具有阻碍乘客的腰部向后方进入的动作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
所述缓冲部件的旋转中心设置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更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于所述框架侧部的侧部安全气囊单元;
所述框架侧部中,在从左右方向侧面看时,不与所述侧部安全气囊单元重合的范围内具备所述脆弱部。
20.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由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的周边的第1限制部、以及与所述第1限制部间隔设置的同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方的变形部周边的第2限制部构成;
且进一步具有连结所述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之间的限制部连结部。
21.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相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可装拆;
进一步具有用于将所述限制部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安装部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方具有下部框架;
所述框架侧部的下端部形成所述下部框架的一部分;
所述下部框架具有架设于所述框架侧部的下端部之间的框架架设部;
所述变形部形成于所述连结部中,与所述框架架设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从所述框架侧部的上方向上延伸的上部框架;
所述上部框架上设置有,施加冲击负荷时变形的第3变形部、以及设置于夹住所述第3变形部的位置,且限制所述第3变形部的变形量的限制部。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具备所述其他变形部的设置面;
具有至少一部分对所述设置面相向布线的线状部件;
所述线状部件的相向于所述设置面的部分,与所述设置面中所述其他变形部所在部位间隔而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具备所述其他变形部的设置面;
向与所述其他变形部的形成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所述设置面侧具有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相向的相向部件;
所述相向部件在相向部件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被组装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同时,在所述延伸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用于将所述相向部件相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固定的固定部位;
所述相向部件相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被固定为,使得所述其他变形部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及另一端,两者不会同时位于从所述相向部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延续至具备所述固定部位的位置的范围内。
CN201280024969.1A 2011-05-25 2012-05-25 车用座椅 Active CN103547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7310 2011-05-25
JP2011-117310 2011-05-25
JP2011-122777 2011-05-31
JP2011122777A JP5823173B2 (ja) 2011-05-31 2011-05-31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44955 2011-06-29
JP2011144957A JP5788723B2 (ja) 2011-06-29 2011-06-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44960 2011-06-29
JP2011-144959 2011-06-29
JP2011144958A JP5813394B2 (ja) 2011-06-29 2011-06-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44955A JP5801117B2 (ja) 2011-06-29 2011-06-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44959A JP5813395B2 (ja) 2011-06-29 2011-06-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44956 2011-06-29
JP2011-144957 2011-06-29
JP2011144960A JP5808168B2 (ja) 2011-06-29 2011-06-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44958 2011-06-29
JP2011144956A JP5813393B2 (ja) 2011-06-29 2011-06-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89299 2011-08-31
JP2011189299A JP2013049386A (ja) 2011-08-31 2011-08-31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13154 2011-09-28
JP2011213154A JP2013071664A (ja) 2011-09-28 2011-09-28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13156A JP2013071666A (ja) 2011-09-28 2011-09-28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13155A JP2013071665A (ja) 2011-09-28 2011-09-28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13156 2011-09-28
JP2011-213155 2011-09-28
JP2011260696A JP5986370B2 (ja) 2011-05-25 2011-11-2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60696 2011-11-29
PCT/JP2012/063464 WO2012161309A1 (ja) 2011-05-25 2012-05-25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7480A true CN103547480A (zh) 2014-01-29
CN103547480B CN103547480B (zh) 2016-02-24

Family

ID=4721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969.1A Active CN103547480B (zh) 2011-05-25 2012-05-25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967663B2 (zh)
CN (1) CN103547480B (zh)
DE (1) DE112012002202T5 (zh)
WO (1) WO201216130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002A (zh) * 2016-09-15 2018-03-23 葛莱儿婴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能量管理框架的汽车座椅
CN107856587A (zh) * 2014-02-28 2018-03-3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921895A (zh) * 2015-08-04 2018-04-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CN108025664A (zh) * 2015-10-02 2018-05-1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框架
CN109050362A (zh) * 2018-08-07 2018-12-21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椅背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1112C (en) * 2010-09-14 2017-11-28 Basf Se Energy absorbing seat for a vehicle
US9428087B2 (en) * 2010-12-24 2016-08-3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5358646B2 (ja) * 2011-10-25 2013-12-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132917A (ja) * 2011-12-26 2013-07-08 Namba Press Works Co Ltd 乗り物用シートのため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US9421890B2 (en) * 2012-08-07 2016-08-23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6204358B2 (ja) * 2012-08-07 2017-09-2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座席シート
US20150210194A1 (en) * 2012-08-09 2015-07-3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6004909B2 (ja) 2012-11-19 2016-10-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9415713B2 (en) 2013-01-24 2016-08-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US9409504B2 (en) 2013-01-24 2016-08-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US9399418B2 (en) 2013-01-24 2016-07-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ushion extension and thigh support
JP2014156213A (ja) 2013-02-18 2014-08-28 Toyota Boshoku Corp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WO2014167638A1 (ja) 2013-04-08 2014-10-1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そ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GB2515576A (en) * 2013-06-28 2014-12-31 Gordon Murray Design Ltd Vehicle Seat
US9315131B2 (en) 2014-01-23 2016-04-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uspension seat back and cushion system having an inner suspension panel
US9421894B2 (en) 2014-04-02 2016-08-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manual independent thigh supports
US9789790B2 (en) 2014-10-03 2017-10-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une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and flexible suspension features for comfort carriers
US9566930B2 (en) 2015-03-02 2017-0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side-impact airbag deployment mechanism
EP3277538B1 (en) * 2015-03-31 2019-04-24 Safran Seats USA LLC Energy absorbing brackets for passenger seats
US10046682B2 (en) 2015-08-03 2018-08-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ck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9840173B2 (en) * 2015-11-06 2017-12-1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Removable vehicle seating
US9849817B2 (en) 2016-03-16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e seat structure
US10286818B2 (en) 2016-03-16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ual suspension seating assembly
US9994135B2 (en) 2016-03-30 2018-06-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ushion thigh support
US10220737B2 (en) 2016-04-01 2019-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inematic back panel
US9889773B2 (en) 2016-04-04 2018-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hropomorphic upper seatback
US9802512B1 (en) 2016-04-12 2017-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orsion spring bushing
US9845029B1 (en) 2016-06-06 2017-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ssive conformal seat with hybrid air/liquid cells
US9849856B1 (en) 2016-06-07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9834166B1 (en) 2016-06-07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10166895B2 (en) 2016-06-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10166894B2 (en) 2016-06-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10377279B2 (en) 2016-06-09 2019-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decking arm support feature
US10286824B2 (en) 2016-08-24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preader plate load distribution
US10279714B2 (en) 2016-08-26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with climate control features
US10239431B2 (en) 2016-09-02 2019-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oss-tube attachment hook features for modular assembly and support
US10391910B2 (en) 2016-09-02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dular assembly cross-tube attachment tab designs and functions
DE102016225818B4 (de) * 2016-09-21 2021-05-12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Längseinsteller sowie Fahrzeugsitz
US9914378B1 (en) 2016-12-16 2018-03-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corative and functional upper seatback closeout assembly
US10596936B2 (en) 2017-05-04 2020-03-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f-retaining elastic strap for vent blower attachment to a back carrier
JP2018192934A (ja) * 2017-05-18 2018-12-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
US10351030B2 (en) * 2017-09-14 2019-07-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trim retention system with asymmetrical retention force
JP6988419B2 (ja) * 2017-12-08 2022-0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927059B2 (ja) * 2018-01-18 2021-08-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7103166B2 (ja) * 2018-11-02 2022-07-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0780802B2 (en) * 2019-02-15 2020-09-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JP7470492B2 (ja) * 2019-03-01 2024-04-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1279488B2 (en) * 2020-02-20 2022-03-22 B/E Aerospace, Inc. Seat assembly with sacrificial backrest breakover feature
FR3111852B1 (fr) * 2020-06-30 2022-08-26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Elément de connexion d’un siège de véhicule
US11603070B1 (en) 2021-10-15 2023-03-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including movable airbag
US11975639B2 (en) * 2021-12-20 2024-05-07 Lear Corporation Seat back frame for impact deformation
GB2622248A (en) * 2022-09-08 2024-03-13 Nmi Safety Systems Ltd Vehicle sea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8584A (ja) * 1999-12-24 2001-07-03 Suzuki Motor Corp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2001186957A (ja) * 1999-12-28 2001-07-10 Suzuki Motor Corp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2002012072A (ja) * 2000-06-30 2002-01-15 Takata Corp 移動体の座席
US6450528B1 (en) * 1998-10-01 2002-09-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housing an airbag device
JP2003335162A (ja) * 2002-05-21 2003-11-25 Shiroki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50093352A1 (en) * 2003-09-29 2005-05-0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Seat
JP2009166658A (ja) * 2008-01-16 2009-07-30 Toyota Boshoku Corp フレーム構造
JP2010179753A (ja) * 2009-02-04 2010-08-19 Ts Tech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1200A (en) * 1967-07-12 1970-03-17 Toyota Motor Co Ltd Seat reinforcing plate construction
US3544164A (en) * 1967-07-24 1970-12-01 Toyota Motor Co Ltd Seat frame construction
JPH10230767A (ja) * 1997-02-21 1998-09-02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の頭部保護方法および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JPH10258663A (ja) 1997-03-18 1998-09-29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の頭部保護方法および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JPH10278644A (ja) 1997-03-31 1998-10-20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の衝撃吸収方法および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JP4200580B2 (ja) 1999-03-19 2008-12-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軽合金製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05186670A (ja) * 2003-12-24 2005-07-14 Delta Kogyo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4860932B2 (ja) * 2005-02-04 2012-01-2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可能な自動車用シート
EP1939033B1 (en) * 2005-08-30 2011-04-2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vehicle seat
DE102007018715A1 (de) * 2007-04-20 2008-10-23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
JP5245429B2 (ja) 2008-02-01 2013-07-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JP5467286B2 (ja) 2008-11-14 2014-04-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シート用フレーム構造
JP5099226B2 (ja) 2009-05-11 2012-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9162594B2 (en) * 2010-07-21 2015-10-2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KR101220803B1 (ko) * 2010-12-28 2013-01-1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차량용 시트 구조
JP5358646B2 (ja) * 2011-10-25 2013-12-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0528B1 (en) * 1998-10-01 2002-09-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housing an airbag device
JP2001178584A (ja) * 1999-12-24 2001-07-03 Suzuki Motor Corp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2001186957A (ja) * 1999-12-28 2001-07-10 Suzuki Motor Corp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2002012072A (ja) * 2000-06-30 2002-01-15 Takata Corp 移動体の座席
JP2003335162A (ja) * 2002-05-21 2003-11-25 Shiroki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50093352A1 (en) * 2003-09-29 2005-05-0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Seat
JP2009166658A (ja) * 2008-01-16 2009-07-30 Toyota Boshoku Corp フレーム構造
JP2010179753A (ja) * 2009-02-04 2010-08-19 Ts Tech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587A (zh) * 2014-02-28 2018-03-3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901803A (zh) * 2014-02-28 2018-04-1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933387A (zh) * 2014-02-28 2018-04-2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901803B (zh) * 2014-02-28 2020-06-1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856587B (zh) * 2014-02-28 2020-11-0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921895A (zh) * 2015-08-04 2018-04-17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CN107921895B (zh) * 2015-08-04 2020-04-0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CN108025664A (zh) * 2015-10-02 2018-05-1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框架
CN107826002A (zh) * 2016-09-15 2018-03-23 葛莱儿婴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能量管理框架的汽车座椅
CN109050362A (zh) * 2018-08-07 2018-12-21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椅背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50362B (zh) * 2018-08-07 2021-03-30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椅背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2002202T5 (de) 2014-03-13
US9522617B2 (en) 2016-12-20
WO2012161309A1 (ja) 2012-11-29
US20150165939A1 (en) 2015-06-18
CN103547480B (zh) 2016-02-24
US8967663B2 (en) 2015-03-03
US20140103626A1 (en)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7480B (zh) 车用座椅
CN103025574A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2282039B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1754883B (zh) 座椅靠背框架及车用座椅
CN104781105A (zh) 车用座椅
CN106029441B (zh) 车用座椅
CN103249596A (zh) 车用座椅
CN103003100A (zh) 乘坐物用座椅
KR20080037557A (ko) 차량용 시트백의 프레임 구조
CN103052533B (zh) 乘坐物用座椅
US9663056B2 (en) Pillar garnish
CN203766565U (zh) 车辆座椅
CN102666193A (zh) 乘坐物用座椅
JP600516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3180170A (zh) 车用座椅
CN105517841A (zh) 座椅靠背框架
JP5366116B2 (ja) ヘッドレスト及びヘッドレスト用基材
CN110341801A (zh) 车辆骨架构造
WO2012117521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19644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WO2013047176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921281B2 (ja) 車両のヘッドレスト取付け構造
JP5618783B2 (ja)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JP201616900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24768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