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5544A -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 Google Patents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5544A
CN103525544A CN201310435669.9A CN201310435669A CN103525544A CN 103525544 A CN103525544 A CN 103525544A CN 201310435669 A CN201310435669 A CN 201310435669A CN 103525544 A CN103525544 A CN 103525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rude oil
refining
seed crud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56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琴
张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 Yiqing Bio Tech Ltd Guizhou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u Yiqing Bio Tech Ltd Guizhou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 Yiqing Bio Tech Ltd Guizhou,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u Yiqing Bio Tech Ltd Guizhou
Priority to CN2013104356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5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5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1.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21%的食盐水,于50-70℃、中等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2.0h,水洗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精炼工艺,通过水洗法对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进行精炼,具有精炼流程少、无需引入化学试剂、低温操作、能耗低等特点。

Description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具体涉及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背景技术
水酶法是一种先进的油脂提取技术,与一般的压榨法、浸出法等工艺相比,具有毛油质量好、免有机溶剂污染、生产耗能低等优点,然而通过该技术提取的茶叶籽毛油,仍然存在酶解反应体系污染问题,其理化指标如酸价不稳定或品质有待改进,且含有皂素等一些固体杂质,油脂具有苦涩味,直接食用不适,需要对毛油进行精炼处理。
水酶法应用于茶叶籽油提取工艺本研究团队已获得发明专利一项。茶叶籽油于2009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因与茶叶同源,茶叶籽油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水酶法有效的保护了其活性成分,如何在精炼过程中延续水酶法“绿色、安全、高效”的技术优势,是茶叶籽油开发技术的核心。传统的油脂精炼工艺包括酸法脱胶、碱炼脱酸、活性炭吸附脱色和真空脱臭等,但是存在精炼流程多、引入化学试剂、油损耗大、高温操作导致能耗高及影响油脂品质等问题。本研究团队在对水酶法提取油脂的研究过程中,对水酶法后续精炼工艺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发现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存在以下问题:(1)提取过程中为了保证清油提取率,调节反应体系pH,导致毛油受到污染;(2)毛油磷脂过高影响油脂品质;(3)由于水酶法特殊性导致毛油含水量过高等。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对茶叶籽毛油进行后续水洗精炼,可实现精炼目标,并有效地避免传统精炼工艺存在的流程多、时间长、有效成分破坏多、损耗大等问题,就整个提取-精炼工艺而言,工艺流程少,设备及技术一致、简便易行,安全高效;就单独的精炼工艺而言,精炼效果明显,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尚未见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的相关精炼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具有精炼流程少、无需引入化学试剂、低温操作有效成分破坏少、能耗低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1.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21%的盐水,于50-70℃、中等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2.0h,水洗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优选地,上述工艺中盐水为氯化钠食盐水;
优选地,上述工艺中搅拌水洗条件为30-180r/min;离心条件为7000-8000r/min、离心15-30min。
进一步地,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氯化钠食盐水,于60℃,1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h,水洗结束后,在80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本发明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通过水洗法对茶叶籽毛油进行精炼,具有精炼流程少、无需引入化学试剂、环保安全、低温操作有效成分破坏少、能耗低等特点。
在茶叶籽毛油精炼过程中,不同的精炼方法,溶剂的种类、浓度、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工艺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试验例1:精炼方法筛选
以水酶法(碱性反应体系)或水酶法-盐效应复合技术提取的茶叶籽毛油为例,分别采用纯水洗、食盐水水洗进行精炼,以酸价、磷脂含量、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油损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不同精炼方法对不同茶叶籽毛油精炼工艺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精炼油的理化指标
Figure BDA0000385659010003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精炼之前,样品的酸价不稳定,且磷脂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较高,因此需要进行精炼。然而,其与压榨法、浸出法提取的毛油相比,其理化指标更符合食用油卫生标准,无需经过传统精炼工艺处理,以免带来化学试剂及高温对油脂品质的不良影响。。通过延续水酶法提取工艺的技术优势,实验,采用更为简便的清水洗涤的物理方法,对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油进行处理,各项理化指标都有所改善,另外通过不断探索,采用食盐水处理效果尤甚。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不同样品精炼的油损耗率进行考察,发现盐水水洗对茶叶籽毛油进行精炼,高效、安全、卫生、节能,是一种低碳的油脂精炼思路,且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进一步考察各参数对精炼工艺的影响。
试验例2:工艺参数筛选
2.1 加盐水量对精炼效果的影响
方法:取5个150mL烧杯,编成1、2、3、4、5五个号码,分别准确称取30.00g茶叶籽毛油样品于各个烧杯中,并于各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盐水,加盐水量分别为0.5X、1X、1.5X、2X、2.5X(X为茶叶籽毛油样品的体积),将各个烧杯分别放入磁力搅拌器,温度设为60℃,在30-180r/min转速下水洗1.5h,将水洗精炼后的茶叶籽油在转速8000rmp下离心20min,得到精炼油。所得的精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如图1所示。
结果:从图1可以看出,所得的精炼油的各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但在相同的水洗温度,水洗时间,盐水浓度的精炼条件下,随着加盐水量增加,酸价上升,但到1X后,曲线趋于水平;过氧化值基本不变;磷脂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1X处最低为95.7mg/k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缓慢增加。因此,选择加盐水量为茶叶籽毛油体积的1-1.5倍,效果良好,最佳加盐水量为茶叶籽毛油体积的1倍。
2.2 水洗温度对精炼效果的影响
方法:取5个150mL烧杯,编成1、2、3、4、5五个号码,分别准确称取30.00g茶叶籽毛油样品于各个烧杯中,并于各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盐水,加盐水量均为茶叶籽毛油样品体积的1倍,将各个烧杯分别放入磁力搅拌器,温度分别设为20℃、40℃、60℃、80℃、100℃,在30-180r/min转速下水洗1.5h,将水洗精炼后的茶叶籽油在转速8000rmp下离心20min,得到精炼油。所得的精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如图2所示。
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所得的精炼油的各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但在相同的加盐水量,水洗时间,盐水浓度的精炼条件下,随着水洗温度增加,酸价迅速上升,但到60℃之后,变化很小;过氧化值在20℃-60℃范围内基本不变,但从60℃之后开始升高;磷脂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60℃处最低为99.8mg/k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变化很小。因此,选择水洗温度为50-70℃,效果良好,60℃为最佳水洗温度。
2.3 水洗时间对精炼效果的影响
方法:取5个150mL烧杯,编成1、2、3、4、5五个号码,分别准确称取30.00g茶叶籽毛油样品于各个烧杯中,并于各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盐水,加盐水量均为茶叶籽毛油样品体积的1倍,将各个烧杯分别放入磁力搅拌器,温度设为60℃,在30-180r/min转速下分别水洗0.5h、1h、1.5h、2h、2.5h,将水洗精炼后的茶叶籽油在转速8000rmp下离心20min,得到精炼油。所得的精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如图3所示。
结果:从图3可以看出,所得的精炼油的各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但在相同的加盐水量,水洗温度,盐水浓度的精炼条件下,随着水洗时间增加,酸价上升,但在1.5h-2.0h范围内曲线趋于水平;过氧化值升高;磷脂含量一直下降,0.5h-1.5h范围内减幅较大,1.5h-2.5h范围内减幅较小,稳定在90mg/k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基本不变。因此,选择水洗时间为1.5-2h,效果良好,其中1.5h为最佳水洗时间。
2.4 盐水浓度对精炼效果的影响
方法:取5个150mL烧杯,编成1、2、3、4、5五个号码,分别准确称取30.00g茶叶籽毛油样品于各个烧杯中,并于各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11%、16%、21%、26%的盐水,加盐水量均为茶叶籽毛油样品体积的1倍,将各个烧杯分别放入磁力搅拌器,温度设为60℃,在30-180r/min转速下分别水洗1.5h,将水洗精炼后的茶叶籽油在转速8000rmp下离心20min,得到精炼油。所得的精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所得的精炼油的各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但在相同的加盐水量,水洗温度,水洗时间的精炼条件下,随着盐水浓度增加,酸价变化较小;过氧化值变化较小;磷脂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16%处最低为93.8mg/k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在盐水浓度16%处最低。因此,选择盐水浓度为16%-21%,效果良好,其中以16%为最佳盐水浓度。
试验例3:工艺验证试验
按照下述实施例一、二、三、四的方法,制备得到茶叶籽精炼油,编号样品1-4,参考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对酸价和过氧化值进行检测,参考油茶油国家标准(GB11765-2003)对其余指标进行检测,所得的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如下所示。
表2 各样品的理化指标
Figure BDA00003856590100061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精炼工艺,专门针对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进行精炼,理化指标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以上理化指标参照其他食用油例如油茶油国家质量标准,也可达一级水平。
本发明工艺流程少,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精炼效果明显,水洗精炼在较低温度下(最佳在60℃下)进行,对过氧化值影响较小,同时避免了传统精炼工艺高温破坏有效成分的问题,精炼油品质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加盐水量对茶叶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水洗温度对茶叶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水洗时间对茶叶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盐水浓度对茶叶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30g,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盐水,于60℃,1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h,水洗结束后,在80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实施例二: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30g,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盐水,于70℃、3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2.0h,水洗结束后,在8000r/min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实施例三: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30g,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1%的盐水,于50℃、18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8h,水洗结束后,在7000r/min下离心30min,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实施例四: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30g,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2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盐水,于60℃、12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00min,水洗结束后,在4000r/min下离心25min,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Claims (4)

1.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1.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21%的盐水,于50-70℃、中等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2.0h,水洗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为氯化钠食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中搅拌水洗条件为30-180r/min;离心条件为3000-8000r/min、离心1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的氯化钠食盐水,于60℃、1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h,水洗结束后,在80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
CN201310435669.9A 2013-09-23 2013-09-23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Pending CN103525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5669.9A CN103525544A (zh) 2013-09-23 2013-09-23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5669.9A CN103525544A (zh) 2013-09-23 2013-09-23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5544A true CN103525544A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2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5669.9A Pending CN103525544A (zh) 2013-09-23 2013-09-23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55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1338A (zh) * 2015-01-05 2015-04-22 湖南紫苏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提取精炼紫苏油的方法
CN105062668A (zh) * 2015-08-20 2015-11-18 成都市新津迎先粮油有限公司 一种菜籽油的水洗方法
CN106190524A (zh) * 2016-08-18 2016-12-07 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酶法提取茶油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417A (zh) * 2011-05-16 2011-10-12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有效的山茶油精制方法
CN102504947A (zh) * 2011-11-07 2012-06-20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棉籽混合油的精炼方法
CN102952632A (zh) * 2012-11-22 2013-03-06 丽江坤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花椒籽油的精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2417A (zh) * 2011-05-16 2011-10-12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有效的山茶油精制方法
CN102504947A (zh) * 2011-11-07 2012-06-20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棉籽混合油的精炼方法
CN102952632A (zh) * 2012-11-22 2013-03-06 丽江坤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花椒籽油的精炼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东平: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31 July 2005 *
李大房等: "水酶法制取油脂研究进展", 《中国油脂》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1338A (zh) * 2015-01-05 2015-04-22 湖南紫苏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提取精炼紫苏油的方法
CN105062668A (zh) * 2015-08-20 2015-11-18 成都市新津迎先粮油有限公司 一种菜籽油的水洗方法
CN106190524A (zh) * 2016-08-18 2016-12-07 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酶法提取茶油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5544A (zh) 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
CN104789353B (zh) 低温净化浓香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954B (zh) 一种茶叶籽精炼油的生产方法
CN106220697B (zh) 一种苦荞芦丁提取方法
CN103351945A (zh) 一种利用弱酸水溶液提取油茶籽油的方法
CN104498547B (zh) 提高西兰花种子的莱菔硫烷水解产量的预处理方法
CN102972828A (zh) 一种果胶酶制备海棠果汁的方法
CN102864011B (zh) 一种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超临界co2破乳的方法
CN106566651A (zh) 一种花椒籽油的精炼方法
CN102952632B (zh) 一种花椒籽油的精炼方法
CN102816631B (zh) 酸法挤压膨化水酶法提取火麻籽油脂的方法
CN102302532A (zh) 油菜籽粕中硫甙的提取工艺方法
CN107384587A (zh) 一种冷榨牡丹籽油的脱酸方法
CN102899165A (zh) 一种从南极磷虾中提取鲜红色虾油粗品的工艺
CN110484725B (zh) 一种卤水中钾和锂的预富集萃取体系及预富集方法
CN108441320A (zh) 一种能源昆虫油脂的提取方法
CN104642834A (zh) 一种核桃仁的脱涩方法
CN108271872A (zh) 一种醇香猪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472B (zh) 一种从苯胺氧化的氧化料中连续萃取对苯醌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30628A (zh) 番茄红素的制备方法
CN106479661A (zh) 一种光皮梾木果油提炼方法
CN113462466B (zh) 一种从海藻中萃取分离油脂的方法
CN102617755A (zh) 一种用虾壳或虾壳加工残渣制备壳聚糖的简易工艺
CN104877757A (zh) 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工艺
CN105623833A (zh) 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破乳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