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1498B - 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 Google Patents

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1498B
CN103511498B CN201310187326.5A CN201310187326A CN103511498B CN 103511498 B CN103511498 B CN 103511498B CN 201310187326 A CN201310187326 A CN 201310187326A CN 103511498 B CN103511498 B CN 103511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fork
thin slice
terminal part
recess
rad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73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1498A (zh
Inventor
小西弘顺
酒井宏大
里井雄飞
秋山和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1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1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1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1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设在换挡拨叉的拨叉部的末端部的薄片脱落。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形成有与轴向侧面(14e、14f)隔离的凹部(14i),以覆盖凹部的方式注塑成型有树脂制成的薄片(15),因此,树脂流入凹部而作为锚栓发挥功能,由此防止了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而且,凹部设置于拨叉部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从而与轴向侧面隔离,该轴向侧面承受来自套筒(16)的内侧面(16b、16c)的强力的载荷,因此,避免了与凹部接触的树脂发生应力集中而断裂,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

Description

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拨叉部的末端部设有与套筒的叉槽嵌合的由树脂制成的薄片的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背景技术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2公知下面的技术:通过耐磨性优异的树脂制成的薄片包覆换挡拨叉的拨叉部的末端部,使该薄片嵌合于套筒的叉槽并沿轴向移动,所述换挡拨叉用于驱动机动车用变速器的同步装置等的套筒来确立所希望的变速档。
在这些以往公知的换挡拨叉中,为了防止树脂制成的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通过使薄片的树脂流入在拨叉部的末端部形成的槽状的凹口部或卡定部,来使薄片牢固地附着于拨叉部的末端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17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40471号公报
可是,当该换挡拨叉的薄片嵌合于套筒的叉槽并沿轴向移动时,夹在叉槽的内侧面与拨叉部的轴向侧面之间的薄片的树脂被施加有较强的压缩载荷。此时,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槽状的凹口部或卡定部形成为到达拨叉部的轴向侧面,由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与该凹口部或卡定部接触的树脂中发生应力集中而断开,从而薄片从拨叉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设在换挡拨叉的拨叉部的末端部的薄片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中,在拨叉部的末端部设有与套筒的叉槽嵌合的由树脂制成的薄片,所述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的特征在于,所述拨叉部的末端部具备:径向内表面,其面向所述套筒的径向内侧;径向外表面,其面向所述套筒的径向外侧;以及一对轴向侧面,它们与所述叉槽的内侧面对置,在所述径向内表面和所述径向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与所述轴向侧面隔离的凹部,以覆盖所述凹部的方式注塑成型所述薄片。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对金属板进行剪切加工而构成所述拨叉部,通过压印加工来形成所述凹部。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径向内表面和所述径向外表面双方形成有所述凹部。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径向内表面或所述径向外表面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凹部。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拨叉部的被所述薄片覆盖的末端部的所述径向内表面和所述径向外表面的宽度固定或者朝向末端侧增加。
根据技术方案1的结构,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在拨叉部的末端部具备与套筒的叉槽嵌合的由树脂制成的薄片,在拨叉部的末端部形成有朝向套筒的径向内外的径向内表面及径向外表面、和与叉槽的内侧面对置的一对轴向侧面。在拨叉部的末端部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与轴向侧面隔离的凹部,并以覆盖凹部的方式注塑成型薄片,因此,树脂流入凹部而作为锚栓发挥功能,由此防止了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而且,凹部设置于拨叉部的径向内表面或径向外表面从而与轴向侧面隔离,所述轴向侧面承受来自套筒的内侧面的强力的载荷,因此,避免了与凹部接触的树脂发生应力集中而断裂,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结构,对金属板进行剪切加工而构成拨叉部,通过压印加工来形成凹部,因此,能够在剪切加工金属板来制造拨叉部时同时加工凹部,从而能够削减加工工时,有助于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结构,由于在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双方形成有凹部,因此,能够使树脂更牢固地附着于拨叉部的末端部以防止剥离或裂纹的产生,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脱落。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结构,由于在径向内表面或径向外表面分别形成有多个凹部,因此,能够使树脂更牢固地附着于拨叉部的末端部以防止剥离或裂纹的产生,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脱落。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结构,由于拨叉部的被薄片覆盖的末端部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的宽度固定或者朝向末端侧增加,因此,不仅拨叉部的形状变得简单从而提高了可加工性,而且与所述宽度朝向末端侧变窄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薄片难以从拨叉部的末端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换挡拨叉和套筒的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
图2是沿图1的2方向箭头观察的图。(第1实施方式)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5是对应于图4的图。(第2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4:拨叉部;
14d:末端部;
14e:轴向侧面;
14f:轴向侧面;
14g:径向内表面;
14h:径向外表面;
14i:凹部;
15:薄片;
16:套筒;
16a:叉槽;
16b:内侧面;
16c:内侧面;
W: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使机动车用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动作的换挡拨叉11具备:轴套部13,其固定于拨叉轴12,该拨叉轴12与由驾驶员操作的换挡杆或致动器连接,并沿轴向被往复驱动;和一对拨叉部14、14,它们从轴套部13呈双叉状分支。关于各个拨叉部14,在通过剪切冲压加工将固定厚度的金属板冲裁成预定形状后,在第1~第3弯曲部14a、14b、14c沿厚度方向弯曲加工来进行制造,并通过焊接接合于轴套部13。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设有具有耐磨性的树脂制成的薄片15,该薄片15嵌合于在同步装置的套筒16的外周面形成的环状的叉槽16a。
如图2~图4所示,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截面为具有厚度T和宽度W的矩形状,厚度T与作为拨叉部14的材料的金属板的厚度相当,宽度W在末端部14d的全长范围内固定地形成。
套筒16的叉槽16a具备相互平行的一对内侧面16b、16c、和连接这些内侧面16b、16c的底面16d,且套筒16的叉槽16a的截面形成为“コ”字状。另一方面,拨叉部14的与叉槽16a嵌合的末端部14d具备:一对轴向侧面14e、14f,它们与叉槽16a的内侧面16b、16c对置;和径向内表面14g及径向外表面14h,它们与一对轴向侧面14e、14f正交。轴向侧面14e、14f对应于在通过剪切冲压加工将作为拨叉部14的材料的金属板冲裁成预定形状时的剪切面,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对应于作为拨叉部14的材料的金属板的当初的表面。
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分别形成有两个圆形的凹部14i、14i。凹部14i、14i是通过在对拨叉部14进行剪切加工时同时实施压印而形成的,它们以互相对置的方式配置于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
将这样制造出的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插入到注塑成型模具的型腔内,并以覆盖末端部14d的方式注塑成型耐磨性的树脂。其结果是,末端部14d的轴向侧面14e、14f、径向内表面14g、径向外表面14h以及末端面14j被预定厚度的树脂覆盖,由此在末端部14d设置薄片15。此时,覆盖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的树脂流入在该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形成的凹部14i…而构成锚栓,由此使得薄片15与拨叉部14牢固地实现了一体化。
接下来,对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将换挡拨叉11安装于同步装置的套筒16时,换挡拨叉11的拨叉部14的薄片15嵌合于套筒16的叉槽16a,从而将换挡拨叉11的轴向的移动传递至套筒16。通过树脂制成的薄片15能够防止拨叉部14的轴向侧面14e、14f与套筒16的内侧面16b、16c发生金属接触,从而能够在防止滑动面的磨损的同时实现套筒16的顺畅的动作。
套筒16与安装有该套筒16的变速器轴一起旋转,与此相对,换挡拨叉11被拨叉轴12约束,因此,套筒16的叉槽16a和换挡拨叉11的薄片15沿套筒16的圆周方向相对移动。其结果是,在换挡拨叉11的一对薄片15、15中的一个薄片15作用有欲将该薄片15推入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与轴垂直的方向的载荷,但在另一个薄片15作用有欲将该薄片15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拔下的与轴垂直的方向的载荷。
另外,当换挡拨叉11沿轴向移动时,夹在套筒16的内侧面16b、16c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轴向侧面14e、14f之间的薄片15的树脂上作用有压缩载荷。这样,如果轴向的载荷或与轴垂直的方向的载荷作用于薄片15,则存在以下可能:覆盖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薄片15的树脂剥落或破裂,借助于欲将薄片15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拔下的与轴垂直的方向的载荷,薄片15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脱落。
特别是,如果为了使薄片15以锚栓效应紧密贴合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而在末端部14d的轴向侧面14e、14f形成凹部或切口,则应力会在与该凹部或切口接触的部分集中于树脂,因此树脂容易产生裂纹,其结果是导致薄片15脱落。
可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凹部14i…形成于与轴向侧面14e、14f隔离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的一部分,因此,能够通过该凹部14i…的锚栓效应使薄片15强有力地紧密贴合于末端部14d来防止脱落,同时,能够使夹在末端部14d的轴向侧面14e、14f与套筒16的内侧面16b、16c之间并作用有轴向的压缩载荷的薄片15的树脂与所述凹部14i…隔离来避免应力集中,从而防止剥离或裂纹的产生。
另外,由于通过压印加工形成了凹部14i…,因此,能够在剪切加工金属板来制造拨叉部14时同时加工凹部14i…,从而能够削减加工工时,有助于降低成本。
另外,由于使凹部14i…形成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双方,因此,能够使树脂更牢固地附着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以防止剥离或裂纹的产生,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15脱落。而且,由于在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分别形成有两个凹部14i…,因此,能够使树脂更牢固地附着以防止剥离或裂纹的产生,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薄片15脱落。
另外,由于拨叉部14的被薄片15覆盖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的宽度W固定,因此,不仅拨叉部14的形状变得简单从而提高了可加工性,而且与所述宽度W朝向拨叉部14的末端侧变窄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薄片15难以从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脱落。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宽度W固定,在第2实施方式中,所述宽度W朝向末端部14d的末端侧增加。其结果是,即使欲将薄片15从末端部14d拔下的载荷增加,薄片15也难以脱落,从而使其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啮合切换机构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的同步装置,也可以是不具有同步功能的牙嵌离合器。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剪切加工构成了拨叉部14,但也能够通过剪切加工以外的加工来构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印加工形成了凹部14i,但也能够通过其他任意的加工来形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的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双方形成有凹部14i,但也可以仅在径向内表面14g和径向外表面14h中的任意一方形成凹部14i。
另外,实施方式的凹部14i为圆形,但其形状为任意。

Claims (5)

1.一种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在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设有与套筒(16)的叉槽(16a)嵌合的由树脂制成的薄片(15),
所述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的特征在于,
所述拨叉部(14)的末端部(14d)具备:
径向内表面(14g),其面向所述套筒(16)的径向内侧;
径向外表面(14h),其面向所述套筒(16)的径向外侧;以及
一对轴向侧面(14e、14f),它们与所述叉槽(16a)的内侧面(16b、16c)对置,
在所述径向内表面(14g)和所述径向外表面(14h)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与所述轴向侧面(14e、14f)隔离的凹部(14i),以覆盖所述凹部(14i)的方式注塑成型所述薄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
对金属板进行剪切加工而构成所述拨叉部(14),通过压印加工来形成所述凹部(14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内表面(14g)和所述径向外表面(14h)双方形成有所述凹部(14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内表面(14g)或所述径向外表面(14h)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凹部(14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叉部(14)的被所述薄片(15)覆盖的末端部(14d)的所述径向内表面(14g)和所述径向外表面(14h)的宽度(W)固定或者朝向末端侧增加。
CN201310187326.5A 2012-06-26 2013-05-20 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Active CN103511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3150A JP5411965B2 (ja) 2012-06-26 2012-06-26 噛合切換機構のシフトフォーク
JP2012-143150 2012-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1498A CN103511498A (zh) 2014-01-15
CN103511498B true CN103511498B (zh) 2016-05-11

Family

ID=49894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7326.5A Active CN103511498B (zh) 2012-06-26 2013-05-20 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11965B2 (zh)
CN (1) CN103511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9228A1 (de) * 2015-10-16 2017-04-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gab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wechselgetriebe
CN107385785B (zh) * 2017-06-14 2022-04-26 天津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手搓式电机减速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JP7325065B2 (ja) * 2019-05-31 2023-08-14 株式会社ユニバンス 変速操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9120A1 (de) * 2007-02-24 2008-08-28 Schaeffler Kg Schaltgabel mit Gleitschuh
CN201310619Y (zh) * 2008-12-18 2009-09-16 温州天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机动车换挡用拨叉
CN201335149Y (zh) * 2008-12-18 2009-10-28 温州天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换挡拨叉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0471A (ja) * 1992-06-10 1993-12-21 Honda Motor Co Ltd 変速機用シフトフォーク
JPH06117451A (ja) * 1992-10-01 1994-04-26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フトフォーク並びにシフトフォークの係合部形成方法
KR20100082088A (ko) * 2009-01-08 2010-07-16 다이모스(주)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장치
BR112012025501A2 (pt) * 2010-04-06 2016-06-21 Kongsberg Automotive Ab conjunto de garfo de troca de marcha e método para montar um conjunto de garfo de troca de march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9120A1 (de) * 2007-02-24 2008-08-28 Schaeffler Kg Schaltgabel mit Gleitschuh
CN201310619Y (zh) * 2008-12-18 2009-09-16 温州天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机动车换挡用拨叉
CN201335149Y (zh) * 2008-12-18 2009-10-28 温州天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换挡拨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1498A (zh) 2014-01-15
JP5411965B2 (ja) 2014-02-12
JP2014005908A (ja)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1498B (zh) 啮合切换机构的换挡拨叉
KR101658689B1 (ko) 중첩된 유성 기어단들을 구비한 유성 기어 박스
CN106160365B (zh) 加工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
CN103511497B (zh) 同步环
JP3124493U (ja) 湿式デュアルクラッチの冷却構造
US8708120B2 (en) Multi-plate clutch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lutch hub
JP6934714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鉄心
JP2007267585A (ja) 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34118B1 (ko) 싱크로나이저 링의 제조 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싱크로나이저 링
JP2010193715A (ja) 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687705A (zh) 楔块型单向离合器的带形弹簧以及楔块型单向离合器
CN104718391B (zh) 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CN107664165B (zh) 提供轴向刚度的背板
CN203176201U (zh) 十字轴式万向接头
JP2016211594A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ーのステーター
CN103715839B (zh) 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和层叠铁心制造装置
JP2006064124A (ja) クラッチ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55875A (zh) 电枢制造方法和跳步模具装置
JP4529953B2 (ja) 摩擦係合装置の支持構造および自動変速機
JPWO2016117364A1 (ja) 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機械部品
JP2006038043A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JP5766144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パイロットボス
JP5120649B2 (ja) シンクロナイザリング
KR100531445B1 (ko) 변속기용 싱크로나이저링
JP6748018B2 (ja) シンクロナイザー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