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8845A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8845A
CN103448845A CN2013101359271A CN201310135927A CN103448845A CN 103448845 A CN103448845 A CN 103448845A CN 2013101359271 A CN2013101359271 A CN 2013101359271A CN 201310135927 A CN201310135927 A CN 201310135927A CN 103448845 A CN103448845 A CN 103448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uel
fulcrum
swing element
fu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59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8845B (zh
Inventor
宫本宗一朗
中西孝文
我藤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48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8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8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8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座椅的前方配置有加油口及覆盖该加油口的燃油盖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能够使燃油盖的下方空间不易成为无用空间的技术。所述小型摩托车型车辆(10)具备:在座椅(28)的前方从燃料箱(13)向上方延伸的燃料注入管(41);在该燃料注入管(41)的上端形成的加油口(44);平坦地覆盖燃料箱(13)的上方且供乘客放脚的踏脚板(36);以及覆盖车身的车体罩(30),其中,在加油口(44)面向的位置且在车体罩(30)上开设有加油口开口(46),在该加油口开口(46)的附近且在车体罩(30)上安装有对燃油盖(47)进行支承的滑动机构(50),该燃油盖(47)能够滑动地对加油口开口(46)进行开闭。

Description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有开闭自如地覆盖加油口的燃油盖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改良。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车体罩上设有开闭自如地覆盖加油口的燃油盖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图3、图6))。
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在供乘客放脚的底踏板3(背景技术中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符号,下同)的车宽方向中心配置有燃料箱2,在该燃料箱2的上方设有加油口6,燃料箱2的上方由乘客跨骑的车体罩4覆盖,在加油口6所对应的位置,通过燃油盖8摆动自如地覆盖车体罩4的加油口6。
如该文献的图3及图6所示,在底踏板3(以下,称作“底踏板”)的车宽方向中心具有隧道状的跨骑部。燃油盖8经由沿着车宽方向水平延伸的铰链轴16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在该跨骑部上。
以下,对将这样上下摆动的燃油盖8适用于在底踏板的车宽方向中心不具有跨骑部的所谓的具有全平面(full flat)状的底踏板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情况进行研究。
在具有全平面状的底踏板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存在在从底踏板的前端或后端向上方延伸的罩构件的壁面上,通过面向加油口的燃油盖以铰链轴为支承轴而摆动自如地覆盖该加油口的情况。在这样的结构中,当打开燃油盖时,燃油盖上下摆动,向底踏板侧伸出,因此存在燃油盖的下方空间容易成为无用空间这样的问题。
在乘客就座的座椅的前方配置有加油口及覆盖该加油口的燃油盖,且具有全平面状的底踏板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优选不易因燃油盖的开闭而使燃油盖的下方成为无用空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45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座椅的前方配置有加油口及覆盖该加油口的燃油盖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能够使燃油盖的下方空间不易成为无用空间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具备:车架;设置在该车架上且供乘客就坐的座椅;在该座椅的前方安装在车架上的燃料箱;在座椅的前方从燃料箱向上方延伸的筒状构件;在该筒状构件的上端形成的加油口;平坦地覆盖燃料箱的上方且供乘客放脚的踏脚板;以及覆盖车架的车体罩,所述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加油口面向的位置且在车体罩上开设有开口,在该开口的附近且在车体罩上安装有滑动机构,在该滑动机构上安装有向上下或左右滑动来对开口进行开闭的燃油盖。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侧的第一支点及第二支点;从第一支点延伸的第一摆动元件;从第二支点延伸的第二摆动元件;在该第二摆动元件的前端设置的第三支点;由该第三支点支承为能够摆动,且安装燃油盖的第三摆动元件;在第二支点与第三支点之间设置在第二摆动元件上的第四支点;从该第四支点延伸的第四摆动元件;在该第四摆动元件的前端和第一摆动元件的前端同轴地设置的第五支点;以及开设在第三摆动元件上且将第五支点支承为能够滑动的长孔部,所述滑动机构为在将第四摆动元件相对于基座侧维持成平行的状态下移动的平行连杆组,第一摆动元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向第二摆动元件侧以绕开车体罩的方式折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燃油盖由一个滑动机构悬臂支承。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燃油盖在三点与第三摆动元件紧固连结。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燃油盖呈大致平板状,在该燃油盖开闭时,燃油盖的表面的朝向不发生变化,该燃油盖沿着车体罩的表面进行开闭。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燃油盖在面向能够供乘客的腿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空间的位置处配置在车体罩上。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踏脚板为能够供乘客的脚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底踏板,车体罩为配置在底踏板的前方且从车辆前方防止风吹向乘客的腿的护腿板,燃油盖配置在护腿板的后表面,燃油盖沿着车宽方向移动来对开口进行开闭。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燃油盖经由滑动机构安装在车体罩上。燃油盖能够滑动,从而开闭自如地覆盖车体罩的开口。
以往,在车体罩上设有向车辆前后进行摆动的燃油盖的情况下,在燃油盖的开闭时,燃油盖向车体罩的跟前侧大幅摆动,因此燃油盖的跟前侧的无用空间容易变大。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将燃油盖经由滑动机构安装在车体罩上。在燃油盖的开闭时,使燃油盖向上下或左右滑动,由此能够确保燃油盖的下方且踏脚板的上方的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将燃油盖的下方的无用空间抑制得较小。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第一摆动元件具有以绕开车体罩的方式折弯的弯曲部。
若第一摆动元件为不具有弯曲部的直线状的构件,则在打开燃油盖时,在开口未充分打开之前第一摆动元件与车体罩发生干涉。即,可能无法充分地确保开口的面积。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第一摆动元件具有弯曲部。在打开燃油盖时,第一摆动元件不易与车体罩发生干涉,因此相应地能够使燃油盖充分地摆动并滑动。其结果是,能够将燃油盖的开口充分地打开。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燃油盖由一个滑动机构悬臂支承。若将该滑动机构配置在燃油盖的上部,则在将加油喷嘴插入到加油口中时,滑动机构不会成为加油喷嘴的障碍。此外,与燃油盖的两侧两个部位分别由滑动机构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燃油盖在三点与第三摆动元件紧固连结。与将燃油盖在两点与第三摆动元件紧固连结的情况相比,燃油盖难以产生位置错动。此外,与在四点进行紧固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紧固连结要素个数。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燃油盖呈大致平板状,在燃油盖开闭时,燃油盖的表面的朝向不发生变化,该燃油盖沿着车体罩的表面进行开闭。
若燃油盖呈凸状的曲面状,则燃油盖在开闭时进行摆动之际,摆动空间需要额外地留出与燃油盖伸出的部分对应的量。
关于这点,在本发明中,燃油盖呈大致平板状,该燃油盖在开闭时沿着车体罩的表面进行开闭,因此能够将车体罩后方的无用空间抑制为最小限度。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燃油盖在面向能够供乘客的腿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空间的位置处配置在车体罩上。即,燃油盖配置在位于能够供乘客放脚的踏脚板的前上方的车体罩上。即使在踏脚板的前上方位置设有燃油盖的情况下,当打开燃油盖时,也能够使燃油盖不易与乘客的腿碰撞。其结果是,能够将踏脚板前上方的无用空间抑制得较小。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在护腿板的后表面设有沿着车宽方向移动来对开口进行开闭的燃油盖。由于燃油盖沿着车宽方向移动,因此不易使平坦的底踏板的前部上方成为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2的3向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视图及滑动机构的作用说明图(燃油盖全闭时)。
图5是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滑动机构的作用说明图(燃油盖半开时)。
图7是滑动机构的作用说明图(燃油盖全开时)。
图8是滑动机构的主视图(燃油盖全开时)。
图9(a)是图3的9(a)-9(a)剖视图。图9(b)是说明加油喷嘴能够插入燃料注入孔中的作用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小型摩托车型车辆(机动二轮车)
11…车架
13…燃料箱
30…车体罩
36…踏脚板
37…护腿板
41…筒状构件(燃料注入管)
44…加油口
46…开口
47…燃油盖
50…滑动机构
61…第一支点
62…第二支点
63…第三支点
64…第四支点
65…第五支点
71…第一摆动元件
72…第二摆动元件
73…第三摆动元件
74…第四摆动元件
94…长孔部
105…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在机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
【实施例】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具备如下主要要素:车架11;安装在该车架11上的燃料箱13;能够转向地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在上部安装有车把23且在下部安装有前轮24的前轮转向部21;以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能够摆动地安装在车架11上,且具有作为驱动源的动力单元25及由该动力单元25驱动的后轮26的后轮驱动部22;夹在该后轮驱动部22与车架11之间的缓冲单元27;在前轮转向部21的后方以面向车把23的方式配置,且供乘客R就坐的座椅28。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为跨骑型车辆的一种方式,在前轮24与后轮26之间具备设置在车架11上的座椅28,乘客R跨骑而乘坐在该座椅28上。
车架11由车身罩30(车体罩30)覆盖。车体罩30具有:包围车架11的前部的前罩31;与该前罩31连续而向后方延伸,且覆盖燃料箱主体(图2、符号12)的上方及侧方的下罩32;以从该下罩32的后部连续的方式向上方且车辆后方延伸且覆盖座椅28的侧方的侧罩33;包围车把23的上部的车把罩34。
这里,下罩32为覆盖车辆的下部的构件,为以与前罩31连续且与后述的中央罩35连续的方式向车辆后方水平延伸至动力单元25的跟前的构件。另外,侧罩33为覆盖车辆的后上部的构件,为以与下罩32的后部上端连续的方式在座椅28的下方且动力单元25的上方向车辆后方水平延伸至车辆后端附近的构件。
在前罩31的与乘客所就坐的座椅28相面对的面上具备中央罩35。在下罩32上形成有供乘客放脚的踏脚板36。踏脚板36为在座椅28的前方且在车把23的后方配置,平坦地覆盖燃料箱13的上方且供乘客放脚的部分。前罩31和中央罩35均位于踏脚板36的前方且上方,来覆盖乘客R的脚部,因此将这两个部件统称作护腿板37。
如图2所示,车架11的前部具有将前轮转向部21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头管14、从该头管14向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15、从该下行框架15的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下框架16。
燃料箱13支承在下框架16上。该燃料箱13具有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主体12、从该燃料箱主体12向上方延伸的筒状的燃料注入管41,加油口44在该燃料注入管41的前端开口。
加油盖45能够装拆地安装在加油口44上,在面向加油口44及加油盖45的位置处,且在护腿板37上开设有开口(加油口开口46),在该加油口开口46的附近且在中央罩35上安装有滑动机构50,在该滑动机构50上安装有向左右滑动来对加油口开口46进行开闭的燃油盖4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燃油盖安装在中央罩上,但也可以安装在下罩或侧罩等其他的车体罩上。
接着,对从乘客所就坐的座椅观察作为护腿板的构成要素的中央罩时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中央罩35的车宽方向中心且在高度方向大致中心开设有加油口开口46。该加油口开口46由燃油盖47闭塞。燃油盖47为经由滑动机构50滑动而能够开闭地覆盖加油口开口46的构件。从中央罩35的面向车辆前方的面即图里面侧安装滑动机构50,并在该滑动机构50上安装燃油盖47。
在图2中,燃油盖47在面对能够供乘客的腿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空间的位置处配置在作为车体罩(车身罩30)的构成要素的中央罩35上。在下罩32的上表面形成的踏脚板36为能够供乘客的脚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底踏板36。中央罩35为配置在底踏板36的前方且从车辆前方防止风吹向乘客的腿的护腿板37的构成要素。在护腿板的后表面37b配置有燃油盖47。
在接下来的图4~5中,说明对燃油盖进行开闭的滑动机构。
如图4~5所示,在滑动机构50的基座侧设有基座构件51,第一摆动元件71及第二摆动元件72分别从该基座构件51的第一支点61及第二支点62延伸,在上述第一摆动元件71及第二摆动元件72的前端安装有第三摆动元件73。构成基座侧的基座构件51通过螺钉53与在车体罩的前表面侧设置的车体罩侧凸台52紧固连结。
基座构件51具有:上下延伸且呈く状的く状部56;从该く状部56的上下端部水平地延伸,对第一支点61进行支承的上下的支承部57、58,其中,该第一支点61的轴向沿上下延伸。く状部的一侧56a与车体罩侧凸台52紧固连结,上下的支承部57、58从く状部的另一侧56b延伸。
将燃油盖47以悬吊的方式安装的延伸设置臂部81从上述的上下的支承部57、58中的上方的支承部57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在延伸设置臂部81的前端81a设有第二支点62,该第二支点62的轴向沿上下延伸。
第一摆动元件71从设置在基座构件51上的第一支点61延伸,同样,第二摆动元件72从设置在基座构件51上的第二支点62延伸,在第二摆动元件72的前端设有第三支点63,第三摆动元件73能够摆动地从该第三支点63延伸。
第一摆动元件71包括:在燃油盖47闭塞加油口开口46时向车宽方向中心水平地延伸的第一臂部83;位于该第一臂部83的根部且为コ状,并在所述上下的支承部57、58之间由第一支点61保持为摆动自如的コ状部84;附设在该コ状部84上,将被所述第一支点嵌入插合的线圈状的弹性构件86的一端86a卡挂的钩部87。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构件的另一端86b卡挂在く状部56上。另外,第一摆动元件71的第一臂部83具有弯曲部105。
在第二摆动元件72的一端及另一端设有第二支点62及第三支点63,在上述的第二支点62与第三支点63之间设有第四支点64,在第三支点63的附近开设有保持孔92,该保持孔92供设置在车体罩30侧且使燃油盖47成为关闭状态的保持销91插入。
在第一摆动元件71的前端(从上方的支承部57延伸的一侧)和第四摆动元件74的前端(一侧)同轴地设有第五支点65。该第五支点65由长孔部94支承为能够滑动,该长孔部94开设在对燃油盖47进行支承的第三摆动元件73上。
第三摆动元件73包括:第三臂部103,其水平延伸,在一侧具有第三支点63,且在另一侧具有长孔部94,该长孔部94将在第一摆动元件71的前端及第四摆动元件74的前端同轴地设置的第五支点65支承为能够滑动;盖紧固连结部104,其从该第三臂部103的端部向下方延伸,来将燃油盖47紧固连结。
第四摆动元件74为架设在第四支点64与第五支点65之间的构件,其中,所述第四支点64设置在第四摆动元件74的另一侧即第二摆动元件72侧,所述第五支点65设置在第四摆动元件74的一侧即第一摆动元件71侧,在该第四摆动元件74与延伸设置臂部81之间维持平行关系。
弹性构件86为如下这样的构件:其被成为第一支点61的轴构件107嵌合插入,在加油口开口46被燃油盖47覆盖关闭时,其对燃油盖47向打开侧施力。
接下来,对具备以上所述的燃油盖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作用进行叙述。
在图4中,在燃油盖关闭时,对关闭加油口开口46的燃油盖47进行限制的保持销91进入到保持孔92中。此时,夹在基座构件51与第一摆动元件71之间的弹性构件86以第一支点61(轴构件107)为轴,对第一摆动元件71以使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式施力。
在接下来的图6~7中,对保持销91从保持孔92拔出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保持销91从保持孔92拔出且燃油盖47为半开状态时,通过滑动机构50使燃油盖47向车宽方向左侧滑动。此时,燃油盖47从中央罩35突出的突出量最大,成为D。
如图7所示,在燃油盖47为全开状态时,通过滑动机构50使燃油盖47比图6进一步向车宽方向左侧滑动。此时,加油口开口46打开到能够将加油喷嘴110插入到加油口44中的程度。
第一摆动元件71具有弯曲部105,该弯曲部105在燃油盖47打开的状态下以绕开车体罩(中央罩35)的方式向第二摆动元件72侧折弯。
若第一摆动元件为不具有弯曲部的直线状的构件,则在打开燃油盖时,可能第一摆动元件71与中央罩35发生干涉,从而将加油口开口46的一部分闭塞而使加油口开口46没有充分打开。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第一摆动元件71具有以绕开车体罩(中央罩35)的方式折弯的弯曲部105。在打开燃油盖47时,第一摆动元件71不易与车体罩30发生干涉,从而燃油盖47不易卡挂在开口(加油口开口46)上。其结果是,能够将燃油盖的加油口开口46充分地打开。
在燃油盖47打开且加油口开口46看上去成为能够将加油喷嘴110插入加油口44中的程度的状态时,由于在第一摆动元件71上设有弯曲部105,因此相应地能够增大燃油盖47的滑动量,能够将加油口开口46较大地打开。
一并参照图6~7,燃油盖47经由滑动机构50进行滑动而开闭自如地安装在车体罩30上。燃油盖47向车宽方向移动来对加油口开口46进行开闭。
以往,在车体罩上设有向车辆前后摆动的燃油盖的情况下,在燃油盖的开闭时,燃油盖向跟前侧大幅摆动,因此容易使燃油盖的跟前侧的无用空间变大。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将燃油盖47经由滑动机构50安装在车体罩30上。在燃油盖47的开闭时,燃油盖47向左右滑动,由此能够确保燃油盖47的下方且踏脚板36的上方的空间。其结果是,能够使燃油盖47的下方的无用空间变小。
滑动机构50为在将基座构件51(更具体而言为延伸设置臂部81)和第四摆动元件74维持成平行的状态下移动的平行连杆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燃油盖47为向左右滑动的构件,但也可以构成为向上下滑动。
接着,对第三摆动元件73的盖紧固连结部104等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燃油盖47能够在三点与第三摆动元件73的盖紧固连结部104紧固连结。与将燃油盖47在两点进行紧固连结的情况相比,燃油盖47难以产生位置错动。此外,与在四点进行紧固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紧固连结要素个数。
如图9(a)及9(b)所示,燃油盖47上,以沿着加油口开口46的上缘46a侧的方式配置各摆动元件的臂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加油口开口46的下缘46b侧没有配置各摆动元件的臂部。即,燃油盖47由以沿着加油口开口46的上缘46a侧的方式设置的一个滑动机构悬臂支承。
若将这样的滑动机构50配置在燃油盖47的上部,则在将加油喷嘴110插入到加油口44中时,滑动机构50不会成为阻碍。此外,与对燃油盖47进行支承的滑动机构50的盖紧固连结部104的上端及下端的两侧两个部位分别由滑动机构50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燃油盖47呈大致平板状,在该燃油盖47进行开闭时,燃油盖47的表面47a的朝向不发生变化,而沿着车体罩30的表面30a进行开闭。
若燃油盖呈凸状的曲面状,则燃油盖在开闭时进行摆动之际,摆动空间需要额外地留出与燃油盖伸出的部分对应的量。
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燃油盖47呈大致平板状,该燃油盖47在进行开闭时沿着车体罩的表面30a进行开闭,因此能够将在车体罩的表面30a的附近产生的无用空间抑制为最小限度。
一并参照图2,燃油盖47在面向能够供乘客的腿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空间的位置处配置在车体罩30上。即,燃油盖47配置在位于供乘客放脚的踏脚板36的前上方的车体罩30上。即使在踏脚板36的前上方位置设有燃油盖47的情况下,当打开燃油盖47时,也能够使燃油盖47不易与乘客的腿碰撞。其结果是,能够将踏脚板前上方的无用空间抑制得较小。
在护腿板37的后表面37b设有沿着车宽方向移动来对加油口开口46进行开闭的燃油盖47。由于燃油盖47沿着车宽方向移动,因此平坦的底踏板36的前部上方不易成为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适用于机动二轮车,但也能够适用于三轮车,对于通常的车辆都可以适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备燃油盖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laims (7)

1.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具备:车架(11);设置在该车架(11)上且供乘客就坐的座椅;在该座椅的前方安装在所述车架(11)上的燃料箱(13);在所述座椅的前方从所述燃料箱(13)向上方延伸的筒状构件(41);在该筒状构件(41)的上端形成的加油口(44);平坦地覆盖所述燃料箱(13)的上方且供乘客放脚的踏脚板(36);以及覆盖所述车架(11)的车体罩(30),所述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油口(44)面向的位置且在所述车体罩(30)上开设有开口(46),在该开口(46)的附近且在所述车体罩(30)上安装有滑动机构(50),在该滑动机构(50)上安装有向上下或左右滑动来对所述开口(46)进行开闭的燃油盖(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50)包括:设置在基座侧的第一支点(61)及第二支点(62);从所述第一支点(61)延伸的第一摆动元件(71);从所述第二支点(62)延伸的第二摆动元件(72);在该第二摆动元件(72)的前端设置的第三支点(63);由该第三支点(63)支承为能够摆动,且安装所述燃油盖(47)的第三摆动元件(73);在所述第二支点(62)与所述第三支点(63)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二摆动元件(72)上的第四支点(64);从该第四支点(64)延伸的第四摆动元件(74);在该第四摆动元件(74)的前端和所述第一摆动元件(71)的前端同轴地设置的第五支点(65);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三摆动元件(73)上且将所述第五支点(65)支承为能够滑动的长孔部(94),
所述滑动机构(50)为在将所述第四摆动元件(74)相对于所述基座侧维持成平行的状态下移动的平行连杆组,
所述第一摆动元件(71)具有弯曲部(105),该弯曲部(105)向所述第二摆动元件(72)侧以绕开所述车体罩(30)的方式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盖(47)由一个所述滑动机构(50)悬臂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盖(47)在三点与所述第三摆动元件(73)紧固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盖(47)呈大致平板状,在该燃油盖(47)开闭时,燃油盖(47)的表面的朝向不发生变化,该燃油盖(47)沿着所述车体罩(30)的表面进行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盖(47)在面向能够供所述乘客的腿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空间的位置处配置在所述车体罩(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脚板(36)为能够供所述乘客的脚沿着车宽方向移动的底踏板,
所述车体罩(30)为配置在所述底踏板的前方且从车辆前方防止风吹向所述乘客的腿的护腿板(37),
所述燃油盖(47)配置在所述护腿板(37)的后表面,
所述燃油盖(47)沿着车宽方向移动来对所述开口(46)进行开闭。
CN201310135927.1A 2012-05-30 2013-04-18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Active CN103448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3394 2012-05-30
JP2012123394A JP5873763B2 (ja) 2012-05-30 2012-05-30 スクータ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8845A true CN103448845A (zh) 2013-12-18
CN103448845B CN103448845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73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5927.1A Active CN103448845B (zh) 2012-05-30 2013-04-18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73763B2 (zh)
CN (1) CN103448845B (zh)
BR (1) BR102013012363A2 (zh)
MY (1) MY1647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7386A (zh) * 2017-08-07 2020-04-10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装置
CN113557194A (zh) * 2019-03-29 2021-10-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8456B2 (ja) * 2014-04-23 2018-02-14 株式会社Fts タンクキャップの保持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19148Y1 (ko) * 1995-12-29 1998-06-15 김태구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형 연료주입구 개폐장치
JP2004098860A (ja) * 2002-09-10 2004-04-0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ューエルリッド装置
CN1171744C (zh) * 2001-03-23 2004-10-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开闭式盖构造
CN1660645A (zh) * 2004-02-27 2005-08-3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轻便摩托车之加油结构
CN201343106Y (zh) * 2009-01-14 2009-11-1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外盖
EP2221206A1 (en) * 2009-02-19 2010-08-2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cooter type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8348B2 (ja) * 1992-03-25 2001-08-13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収納ボックスの開閉機構
JPH0769263A (ja) * 1994-03-11 1995-03-14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三輪車の給油構造
JP3974405B2 (ja) * 2002-01-15 2007-09-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142662B2 (ja) * 2007-10-22 2013-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物入れ構造
US8089228B2 (en) * 2008-03-07 2012-01-03 Ballard Claudio R Computer activated gas cap
US8439421B2 (en) * 2009-12-16 2013-05-14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li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19148Y1 (ko) * 1995-12-29 1998-06-15 김태구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형 연료주입구 개폐장치
CN1171744C (zh) * 2001-03-23 2004-10-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开闭式盖构造
JP2004098860A (ja) * 2002-09-10 2004-04-0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ューエルリッド装置
CN1660645A (zh) * 2004-02-27 2005-08-3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轻便摩托车之加油结构
CN201343106Y (zh) * 2009-01-14 2009-11-1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外盖
EP2221206A1 (en) * 2009-02-19 2010-08-2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cooter type vehic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7386A (zh) * 2017-08-07 2020-04-10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装置
CN110997386B (zh) * 2017-08-07 2023-02-03 株式会社利富高 盖装置
CN113557194A (zh) * 2019-03-29 2021-10-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8845B (zh) 2016-03-09
JP5873763B2 (ja) 2016-03-01
MY164732A (en) 2018-01-30
JP2013248920A (ja) 2013-12-12
BR102013012363A2 (pt) 2015-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7449B2 (en) Motorcycle cowl structure
EP2327615B1 (en) Scooter-type vehicle
CN104925180A (zh) 摩托车的前部结构
CN102756776B (zh) 跨骑型车辆用燃料箱
EP2836419B1 (e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addle and a saddle compartment for motorcycles
EP3012177A1 (en) Scooter-type vehicle
JP5436398B2 (ja)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CN103448845A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N109278922A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2139728A (zh) 跨骑型车辆
US7854486B2 (en) Container equipped on vehicle
CN104925189A (zh) 摩托车
CN203473082U (zh) 车载电装部件的配置构造
CN102407898A (zh) 鞍乘型车辆
CN102398645B (zh) 座椅铰链构造
EP2130751A1 (en) Str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CN202641954U (zh) 一种电动车及摩托车的后尾箱结构
US9321497B2 (en) Article storage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613367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開閉構造
TW200626409A (en) Motorcycle
CN102139727A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3303403B (zh) 鞍乘型车辆的锁定机构
JP2008195173A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690747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4061721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