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2719A - 混炼机 - Google Patents

混炼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2719A
CN103402719A CN2012800066224A CN201280006622A CN103402719A CN 103402719 A CN103402719 A CN 103402719A CN 2012800066224 A CN2012800066224 A CN 2012800066224A CN 201280006622 A CN201280006622 A CN 201280006622A CN 103402719 A CN103402719 A CN 103402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part
dump gate
bearing surface
chamber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6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2719B (zh
Inventor
吾川二郎
森部高司
花田修一
立见广树
高桥和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02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2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2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27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02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 B29B7/06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10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 B29B7/18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 B29B7/183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rotary with more than one shaft having a casing closely surrounding the rotors, e.g. of Banbury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6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02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 B29B7/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02Mixing; Kneading non-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i.e. batch type
    • B29B7/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B7/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discharging, e.g. doors
    • B29B7/263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discharging, e.g. doors from the underside in mixers having more than one rotor and a a casing closely surrounding the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对卸料门的按压力、并通过使卸料门保持机构小型化来降低成本的混炼机。混炼机的特征在于,具备:腔室;混炼用转子,配置于所述腔室内,对投入到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橡胶进行混炼;卸料门,封闭形成于所述腔室的下部的开口,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腔室,能够使所述腔室的所述下部敞开;联杆机构,由多个联杆部件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而构成,一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腔室的下表面,并且对应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一端部的转动,设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另一端侧的抵接面能够沿与设于所述卸料门的被抵接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及可动部,使所述联杆机构转动。

Description

混炼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橡胶材料等进行混炼的混炼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混炼机所具备的卸料门保持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2年2月28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041770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橡胶等进行混炼的密闭式混炼机中设有用于对从混炼室排出被混炼物的卸料门进行开闭的卸料门保持机构。
作为上述的卸料门保持机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液压控制装置的卸料门控制回路对卸料门进行开闭的机构。
在上述的卸料门保持机构中,闩锁装置的闩锁设置成通过液压缸而相对于卸料门进退自如。并且,利用液压缸使闩锁进入到卸料门侧,将闩锁的倾斜面压于卸料门的倾斜面,由此使卸料门向混炼机侧突出,从而保持混炼室与卸料门之间的密闭性。而且,在进行了材料的混炼后,利用液压缸使闩锁从卸料门侧退避而将卸料门打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0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卸料门保持机构中,通过摩擦接触而使闩锁进入卸料门的倾斜面,因此存在以下问题:随着反复进行卸料门的锁定动作,卸料门的倾斜面及闩锁的倾斜面容易磨损,混炼室与卸料门之间的密闭性受损。
而且,在上述的卸料门保持机构中,对于对材料进行混炼时的反力,需要使将闩锁压于卸料门的锁定时及使闩锁从卸料门退避的解锁时的作用力为强力。因此,存在卸料门保持机构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小对卸料门的按压力并使卸料门保持机构小型化而能够实现混炼机的省空间化并能够降低成本的混炼机。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卸料门保持机构与卸料门之间的摩擦而抑制磨损、并维持混炼室与卸料门之间的密闭性的混炼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采用以下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混炼机(以下称为本发明的混炼机)的特征在于,具备:腔室,被投入橡胶;混炼用转子,配置于所述腔室内,并通过旋转对投入到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橡胶进行混炼;卸料门,构成为封闭形成于所述腔室的下部的开口,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腔室,通过向下方转动而能够使所述腔室的所述下部敞开;联杆机构,由多个联杆部件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而构成,一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腔室的下表面,并且对应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一端部的转动,设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另一端侧的抵接面能够沿与设于所述卸料门的被抵接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及可动部,使所述联杆机构转动。
通过如此构成,通过联杆机构使卸料门的保持力增大,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对卸料门的按压力。因此,能够使卸料门保持机构小型化。而且,能够使混炼机小型化,从而在实现省空间化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混炼机的维护性,并且也能够降低用于制造混炼机的成本。
而且,在本发明的混炼机中,所述联杆机构可以配置成,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的状态下,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另一联杆部件与所述被抵接面大致垂直。
通过如此构成,由于沿与卸料门垂直的方向按压卸料门保持机构,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与卸料门之间的摩擦而抑制磨损。因此,能够维持混炼室与卸料门的密闭性,并能够延长卸料门保持机构及卸料门的寿命。
而且,即使卸料门发生磨损,由于联杆机构发挥作用,因此卸料门保持机构与卸料门之间的密封性也不会下降,从而能够保持卸料门。
而且,在本发明的混炼机中,所述联杆机构可以配置成,在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的状态下,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所述另一联杆部件相对于所述卸料门的绕着旋转中心的切线方向,随着从设有所述抵接面的一侧朝向相反侧而向外周侧偏离。
通过如此构成,在将混炼室3内混炼后的材料向混炼室3外取出时,能够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3退避。因此,混炼后的材料不会附着于卸料门保持机构13。
而且,在本发明的混炼机中,所述联杆机构可以具备:作为所述一联杆部件的第一联杆部件;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三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及驱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三联杆部件之间的连接部。
通过如此构成,由于通过联杆机构使卸料门的保持力增大,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对卸料门的按压力,能够使卸料门保持机构小型化。
而且,在本发明的混炼机中,所述联杆机构可以具备:作为所述一联杆部件的第一联杆部件;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三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及驱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三联杆部件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三联杆机构的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腔室的下表面。
通过如此构成,由于通过联杆机构使卸料门的保持力增大,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对卸料门的按压力,能够进一步使卸料门保持机构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混炼机,由于通过联杆机构使卸料门的保持力增大,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对卸料门的按压力。因此,能够使卸料门保持机构小型化。而且,能够使混炼机小型化,从而在实现省空间化的基础上,能够降低用于制造混炼机的成本。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混炼机,由于沿与卸料门垂直的方向按压卸料门保持机构,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与卸料门之间的摩擦而抑制磨损。因此,能够维持混炼室与卸料门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混炼机1是密闭式的混炼机,具备腔室2、设于腔室2的内部的混炼室3及配置于混炼室3的内部的一对混炼用转子4、5。另外,一对混炼用转子4、5具备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一对混炼用转子4、5设置成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能够彼此沿反方向旋转。在混炼用转子4、5各自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叶片部6、7。叶片部6、7例如相对于混炼用转子4、5的轴线8、9螺旋状地扭转而形成。
在混炼机1的上部设有:料斗10,与混炼室3连通并被投入橡胶原料等混炼材料;及浮动锤11,将投入到料斗10内的混炼材料向混炼室3压入。另一方面,在混炼机1的下部设有:卸料门12,用于将混炼后的材料向外部取出;及卸料门保持机构13,用于对卸料门12进行开闭。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而且,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2及图3所示,卸料门12设置成能够以旋转中心轴24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卸料门12形成有被抵接面18。被抵接面18倾斜地设置使得被抵接面18的法线L2相对于被抵接面18上的绕着旋转中心轴24的切线L1而朝向外周侧。即,被抵接面18是朝向下侧的面,是以旋转中心轴24为中心且随着从外侧向中心侧(在图3的纸面中为从右侧至左侧)推进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卸料门保持机构13构成为多个联杆部件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以下,说明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详细结构。
卸料门保持机构13具备第一联杆部件14、第二联杆部件15及第三联杆部件16。
如图3所示,第一联杆部件14的一端部14a经由第一可动部19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与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经由第二可动部20而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与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经由第三可动部21而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可动部20与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抵接面17固定地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另外,抵接面17也可以固定地设于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
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根据第一联杆部件14的一端部14a的转动而沿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并与被抵接面18抵接。即,在抵接面17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在抵接面17上,绕着第一可动部19的切线L3与被抵接面18的法线L2大致平行。
而且,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联杆部件15配置成,在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与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即,第二联杆部件15配置成,在抵接面17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联杆部件15的轴线L4与被抵接面18大致正交。
而且,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联杆部件15配置成,在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联杆部件15的轴线L4相对于卸料门12的绕着旋转中心部24的切线L1方向,随着从设有抵接面17的一侧朝向相反侧而向外周侧偏离,其中该抵接面17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
而且,在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联杆部件15与第三联杆部件16配置成直线状。即,在抵接面17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联杆部件15的轴线L4与第三联杆部件16的轴线L5配置成直线状。
在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混炼机1中,在经由料斗10所投入的混炼材料由浮动锤11压入到混炼室3内之后,通过彼此沿反方向旋转的混炼用转子4、5之间及混炼用转子4、5与混炼室3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剪切作用而被混炼。并且,通过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3动作而打开设于混炼室3的底部的卸料门12,由此将混炼后的材料向混炼室3外取出。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动作。
首先,说明在对材料进行混炼之前对混炼室3锁定卸料门12时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动作。
为了锁定卸料门12而使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进入时,第二可动部20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移动。如此,由于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与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经由第二可动部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和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在活塞杆22的轴线上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经由第二可动部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联杆部件14的一端部14a经由第一可动部19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因此,对应于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的转动,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被顶起。
当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被顶起时,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沿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被抵接面18抵接。
当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时,卸料门12压靠混炼室3,从而保持卸料门12与混炼室3的密闭性。
接下来,说明在进行了材料的混炼后解除卸料门12对混炼室3的锁定时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动作。
为了打开卸料门12而使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退避时,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驱动第二可动部20。由于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与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经由第二可动部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和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在活塞杆22的轴线上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经由第二可动部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联杆部件14的一端部14a经由第一可动部19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因此,对应于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的转动,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被压下。
当第二联杆部件15的一端部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被压下时,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离开。
当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离开时,卸料门12对混炼室3的锁定被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另一端部14b的抵接面17沿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被抵接面18抵接,从而保持卸料门12与混炼室3的密闭性。因此,能够减少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抵接面17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之间的摩擦而抑制磨损。因此,能够维持混炼室3与卸料门12的密闭性,并且能够延长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抵接面17和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的寿命。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抵接面17对应于第一联杆部件14的一端部14a的转动而沿与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并与被抵接面18抵接。因此,通过联杆机构使卸料门12的保持力增大,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13对卸料门12的按压力。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小型化。而且,能够实现混炼机1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混炼机1的维护性且降低用于制造混炼机1的成本。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即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3的抵接面17发生磨损,由于联杆机构起作用,因此卸料门保持机构13与卸料门12之间的密封性也不会下降,从而能够保持卸料门12。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卸料门保持机构13配置成,在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联杆部件15相对于卸料门12的绕着旋转中心部24的切线方向,随着从设有所述抵接面的一侧朝向相反侧而向外周侧偏离。因此,在将混炼室3内混炼后的材料向混炼室3外取出时,能够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3退避。其结果是,混炼后的材料不会附着于卸料门保持机构13。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如图5所示,在该变形例中,在第二联杆部件15设有介于第一联杆部件14与第二联杆部件15之间的止动件25。通过设置这样的限动件25,能够将轴线L4和轴线L5保持为直线状,防止轴线L4和轴线L5从液压缸23处弯曲成锐角那样的大致“く”字状。另外,该止动件25也可以形成于第一联杆部件14。
而且,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如图6所示,在该变形例中,以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伸出最长时轴线L4与轴线L5配置成直线状的方式设置液压缸23。通过如此设置液压缸23,能够将轴线L4与轴线L5保持成直线状,防止轴线L4与轴线L5从液压缸23处弯曲成锐角那样的大致“く”字状。
而且,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如图7所示,在该变形例中,在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b,以朝向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止动件26。通过设置这样的止动件26,能够将轴线L4和轴线L5保持成直线状,防止轴线L4与轴线L5从液压缸23处弯曲成锐角那样的大致“く”字状。
另外,该止动件26可以以朝向第二联杆部件15的另一端部15a突出的方式形成于第三联杆部件16的一端部16a。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而且,图9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8所示,卸料门保持机构113具备第一联杆部件114、第二联杆部件115及第三联杆部件116。
如图9所示,第一联杆部件114的一端部114a经由第一可动部119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与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经由第二可动部120而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与第三联杆部件116的一端部116a经由第三可动部121而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联杆部件116的另一端部116b经由第四可动部122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
在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设有抵接面117,该抵接面117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
第二可动部120与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抵接面117固定地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另外,抵接面117也可以固定地设于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
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的抵接面117对应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一端部114a的转动而沿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并与被抵接面18抵接。即,在抵接面117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在抵接面117上,绕着第一可动部119的切线L11与被抵接面18的法线L12大致平行。
而且,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的抵接面117配置成,在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与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即,在抵接面117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被抵接面18与抵接面117的绕着第一可动部119的切线L13大致正交。
而且,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联杆部件115配置成,在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相对于卸料门12的绕着旋转中心部24的切线L11方向,随着从设有抵接面117的一侧朝向相反侧而向外周侧偏离,其中该抵接面117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
在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混炼机101中,在经由料斗10所投入的混炼材料在由浮动锤11压入到混炼室3内之后,通过彼此沿反方向旋转的混炼用转子4、5之间及混炼用转子4、5与混炼室3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剪切作用而被混炼。并且,通过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13动作而打开设于混炼室3的底部的卸料门12,由此将混炼后的材料向混炼室3外取出。
接下来,参照图9及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动作。
首先,说明在对材料进行混炼之前对混炼室3锁定卸料门12时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动作。
为了锁定卸料门12而使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进入时,第二可动部120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移动。如此,由于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与第三联杆部件116的一端部116a经由第二可动部1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和第三联杆部件116的一端部116a在活塞杆22的轴线上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经由第二可动部1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联杆部件114的一端部114a经由第一可动部119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因此,对应于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的转动,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被顶起。
当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向卸料门12侧的方向被顶起时,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上的抵接面117沿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被抵接面18抵接。
当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的抵接面117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抵接时,卸料门12压靠混炼室3,从而保持卸料门12与混炼室3的密闭性。
接下来,说明在进行了材料的混炼后解除卸料门12对混炼室3的锁定时的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动作。
为了打开卸料门12而使液压缸23的活塞杆22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退避时,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驱动第二可动部120。由于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与第三联杆部件116的一端部116a经由第二可动部1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和第三联杆部件116的一端部116a在活塞杆22的轴线上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经由第二可动部120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联杆部件114的一端部114a经由第一可动部119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腔室2的下表面。因此,对应于第二联杆部件115的另一端部115b的转动,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被压下。
当第二联杆部件115的一端部115a和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向卸料门12侧的相反侧的方向被压下时,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的抵接面117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离开。
当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的抵接面117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离开时,卸料门12对混炼室3的锁定被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设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另一端部114b的抵接面117沿与设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被抵接面18抵接,从而保持卸料门12与混炼室3的密闭性。因此,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抵接面117与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之间的摩擦而抑制磨损。因此,能够维持混炼室3与卸料门12的密闭性,并能够延长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抵接面117和卸料门12的被抵接面18的寿命。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抵接面117对应于第一联杆部件114的一端部114a的转动而沿与被抵接面18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并与被抵接面18抵接。因此,通过联杆机构使卸料门12的保持力增大,从而能够减小卸料门保持机构113对卸料门12的按压力。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小型化。而且,能够实现混炼机101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混炼机101的维护性并降低用于制造混炼机101的成本。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即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13的抵接面17发生磨损,由于联杆机构发挥作用,因此卸料门保持机构113与卸料门12之间的密封性也不会下降,从而能够保持卸料门12。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炼机101,卸料门保持机构113配置成,在与被抵接面18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联杆部件115相对于卸料门12的绕着旋转中心部24的切线方向,随着从设有所述抵接面的一侧朝向相反侧而向外周侧偏离。因此,在将混炼室3内混炼后的材料向混炼室3外取出时,能够使卸料门保持机构113退避。其结果是,混炼后的材料不会附着于卸料门保持机构113。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混炼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言而喻,本发明并未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种形状或组合等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液压缸23来作为使第二可动部20、120相对于卸料门12侧进退的机构的结构。
然而,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例如气压缸、电动缸等来取代液压缸23。
而且,取代液压缸23,例如也可以采用具备使第二可动部20、120相对于卸料门12侧进退的弹簧结构的机构。
而且,取代液压缸23,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第一联杆部件19、119与第二联杆部件20、120、以及第二联杆部件20、120与第三联杆部件21、121分别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转动电动机连接的机构。
工业实用性
通过混炼机的卸料门保持机构的长寿命化及小型化,能够降低混炼机的成本。
附图标记说明
1、101  混炼机
2  腔室
3  混炼室
4、5  混炼用转子
6、7  叶片部
10  料斗
11  浮动锤
12  卸料门
13、113  卸料门保持机构
14、114  第一联杆部件
15、115  第二联杆部件
16、116  第三联杆部件
17  抵接面
18、118  被抵接面
19、119  第一可动部
20、120  第二可动部
21、121  第三可动部
122  第四可动部
22  活塞杆
23  液压缸

Claims (5)

1.一种混炼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腔室,被投入橡胶;
混炼用转子,配置于所述腔室内,并通过旋转对投入到所述腔室内的所述橡胶进行混炼;
卸料门,构成为封闭形成于所述腔室的下部的开口,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腔室,通过向下方转动而能够使所述腔室的所述下部敞开;
联杆机构,由多个联杆部件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而构成,一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腔室的下表面,并且设置成,对应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一端部的转动,设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另一端侧的抵接面能够沿与设于所述卸料门的被抵接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及
可动部,使所述联杆机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炼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杆机构配置成,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的状态下,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另一联杆部件与所述被抵接面大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炼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杆机构配置成,在与所述被抵接面抵接的状态下,与所述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所述另一联杆部件相对于所述卸料门的绕着旋转中心的切线方向,随着从设有所述抵接面的一侧朝向相反侧而向外周侧偏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炼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杆机构具备:
作为所述一联杆部件的第一联杆部件;
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
第三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及
驱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三联杆部件之间的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炼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杆机构具备:
作为所述一联杆部件的第一联杆部件;
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一联杆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
第三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的一端部以彼此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及
驱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联杆部件与所述第三联杆部件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第三联杆机构的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腔室的下表面。
CN201280006622.4A 2012-02-28 2012-11-29 混炼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2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1770A JP5791545B2 (ja) 2012-02-28 2012-02-28 混練機
JP2012-041770 2012-02-28
PCT/JP2012/080897 WO2013128735A1 (ja) 2012-02-28 2012-11-29 混練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2719A true CN103402719A (zh) 2013-11-20
CN103402719B CN10340271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08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6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2719B (zh) 2012-02-28 2012-11-29 混炼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791545B2 (zh)
KR (1) KR101509366B1 (zh)
CN (1) CN103402719B (zh)
DE (1) DE112012000769B4 (zh)
TW (1) TWI501813B (zh)
WO (1) WO201312873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7284A (zh) * 2017-03-13 2017-06-13 佛山唯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台布生产的顶部出料的密炼机
WO2018113386A1 (zh) * 2016-12-19 2018-06-28 东莞市昶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气氛保护钛合金密炼机
CN109952180A (zh) * 2016-11-21 2019-06-28 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混炼状态判定系统、混炼状态判定装置、混炼状态判定系统的操作画面及混炼状态判定辅助系统
RU2721131C1 (ru) * 2019-07-18 2020-05-18 Дунгуань Сити Чанфэн меканикал технолоджи Ко., Лтд. Смеситель нового типа из титанового сплава с атмосферной защито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5436B2 (ja) * 2013-10-15 2017-04-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混練機
CN107206336B (zh) * 2015-02-05 2020-06-16 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混炼机
CN107053509B (zh) * 2017-03-13 2019-06-18 佛山市宏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vc透明膜生产的密炼设备
CN107186926B (zh) * 2017-07-27 2019-04-23 临沂启泰橡胶有限公司 橡胶粉研磨装置
KR102255987B1 (ko) * 2019-03-08 2021-05-25 대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의 양극재 제조를 위한 분말원료 건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분말원료 처리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241A (en) * 1918-09-17 1920-03-04 Fernley Hope Banbury Improvements in Machines for Kneading or Mixing Rubber and other Heavy Plastic Material.
JPH091545A (ja) * 1995-06-16 1997-01-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ゴム混練機の運転方法
JPH09220456A (ja) * 1996-02-19 1997-08-26 Kobe Steel Ltd 密閉式混練機におけるラッチ装置
CN200957641Y (zh) * 2006-10-24 2007-10-10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密炼机锁紧装置
CN101659090A (zh) * 2009-07-21 2010-03-03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炼机新型受力封闭的锁紧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5440A (en) 1962-07-20 1964-06-02 Farrel Birmingham Co Inc Discharge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rubber mixers and the like
JPS5814945U (ja) * 1981-07-24 1983-01-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混練機の原料排出扉の固定装置
JP2724051B2 (ja) 1991-03-27 1998-03-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連続混練機のオリフィス装置
US5492403A (en) * 1995-03-13 1996-02-2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Drop door control for internal mixer
JP3137894B2 (ja) * 1996-01-31 2001-02-2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密閉式混練機
JPH10193342A (ja) * 1997-01-10 1998-07-28 Kobe Steel Ltd 密閉式混練機におけるドア開閉機構
JP3620944B2 (ja) * 1997-02-18 2005-02-1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密閉型混練機のダストストップ装置
US8047701B2 (en) * 2005-07-26 2011-11-01 Kobe Steel, Ltd. Batch mixer
ES2567422T3 (es) * 2009-01-13 2016-04-22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Mezcladora discontinua interna
JP5356046B2 (ja) * 2009-01-13 2013-12-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密閉式混練機及びその監視方法
JP4625143B1 (ja) 2010-08-20 2011-02-02 藤雄 野城 アスベスト含有壁の解体方法及び該解体方法に用いるアスベスト含有壁切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241A (en) * 1918-09-17 1920-03-04 Fernley Hope Banbury Improvements in Machines for Kneading or Mixing Rubber and other Heavy Plastic Material.
JPH091545A (ja) * 1995-06-16 1997-01-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ゴム混練機の運転方法
JPH09220456A (ja) * 1996-02-19 1997-08-26 Kobe Steel Ltd 密閉式混練機におけるラッチ装置
CN200957641Y (zh) * 2006-10-24 2007-10-10 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密炼机锁紧装置
CN101659090A (zh) * 2009-07-21 2010-03-03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炼机新型受力封闭的锁紧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2180A (zh) * 2016-11-21 2019-06-28 日本斯频德制造株式会社 混炼状态判定系统、混炼状态判定装置、混炼状态判定系统的操作画面及混炼状态判定辅助系统
WO2018113386A1 (zh) * 2016-12-19 2018-06-28 东莞市昶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气氛保护钛合金密炼机
CN106827284A (zh) * 2017-03-13 2017-06-13 佛山唯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台布生产的顶部出料的密炼机
RU2721131C1 (ru) * 2019-07-18 2020-05-18 Дунгуань Сити Чанфэн меканикал технолоджи Ко., Лтд. Смеситель нового типа из титанового сплава с атмосферной защито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09366B1 (ko) 2015-04-07
WO2013128735A1 (ja) 2013-09-06
DE112012000769B4 (de) 2019-05-16
CN103402719B (zh) 2016-01-20
DE112012000769T5 (de) 2013-11-14
KR20130121919A (ko) 2013-11-06
JP2013176884A (ja) 2013-09-09
TW201343257A (zh) 2013-11-01
TWI501813B (zh) 2015-10-01
JP5791545B2 (ja)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2719A (zh) 混炼机
CN103429822B (zh) 用于使布置在斗轮上的铲斗自动翻转的装置
CN101903107A (zh) 破碎机
CN104024710A (zh) 用于阀的可转动的闭锁件的操作装置
CN102416584A (zh) 磨床用双料臂上下料机构
CN103085445A (zh) 胶印轮转印刷机械胶印、柔印快速转换装置
CN202088298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卸料装置及混凝土搅拌机
CN106091698B (zh) 一种焙烧炉烟道门
CN101084109A (zh) 废物挤压装置
CN103465371B (zh) 一种搅拌车及其回转密封结构
CN202781441U (zh) 混凝土搅拌筒的回转密封机构
CN105392622A (zh) 压块机
CA2709113C (en) Fiber composite reinforced printing roll
CN101417730B (zh) 内翻板闸门
CN202575127U (zh) 硬开顶集装箱
CN201276309Y (zh) 内翻板闸门
CN205087401U (zh) 一种对开式气动闸门
JP4708530B2 (ja) コンクリート用排出ゲート
CN107532384A (zh) 压光机
CN104494307A (zh) 一种用于纸箱印刷机的刮刀端封结构
CN105020413A (zh) 密封挡板门
CN215321296U (zh) 凹版印刷多色油墨上料结构
CN104442319B (zh) 用于车辆的开放式车顶构造
CN206984921U (zh) 翻板卸料阀
CN202460720U (zh) 具有插板阀的粉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8

Address after: Hyogo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Hiroshim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TECHNOLOGY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