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6998A -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 Google Patents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6998A
CN103396998A CN201310245632XA CN201310245632A CN103396998A CN 103396998 A CN103396998 A CN 103396998A CN 201310245632X A CN201310245632X A CN 201310245632XA CN 201310245632 A CN201310245632 A CN 201310245632A CN 103396998 A CN103396998 A CN 103396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ic acid
protein
cell
vitamin
vk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56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里德里希·沙伊夫林格尔
恩斯特·伯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xter Healthcare SA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Baxter Healthcare SA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13020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39699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xter Healthcare SA,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Baxter Healthcare SA
Publication of CN10339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6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12N9/0093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CH or CH2 groups (1.17)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4Antihaemorrhagics; Procoagulants; Haemostatic agents; Antifibrinoly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0004Oxidoreductases (1.)
    • C12N9/0006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CH-OH groups as donors (1.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12N9/50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 C12N9/64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 C12N9/6421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mammals
    • C12N9/6424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C12N9/644Coagulation factor IXa (3.4.21.2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117/00Oxidoreductases acting on CH or CH2 groups (1.17)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21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C12Y304/21022Coagulation factor IXa (3.4.21.2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宿主生物体,其含有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宿主生物体中都得到表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细胞的细胞培养系统,该细胞含有所述重组核酸。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一种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的方法,该宿主生物体在合适的体系中进行培养。

Description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1月27日、申请号为200680004712.4(PCT/EP2006/00073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宿主生物体,其含有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宿主生物体中都得到表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细胞的细胞培养系统,该细胞含有所述重组核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的方法,该宿主生物体在合适的体系中进行培养。
背景技术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VKORC)重复利用还原形式的维生素K,该维生素K形式是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翻译后γ-羧基化必需的辅助因子(Nelsestuen,G.L.,Zytkovicz,T.H.,& Howard,J.B.(1974)The mode of action of vitamin K Identification of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 as a component ofprothrombin.J.Biol.Chem.,249,6347-6350)。最近,VKORC1基因得到了鉴定,并且被Rost等于2004年进行了详细描述(Rost,S.,Fregin,A.,Ivaskevicius,V.,Conzelmann,E.,Hortnagel,K.,PeIz,H.J.,Lappegard,K.,Seifried,E.,Scharrer,I.,Tuddenham,E.G.,Muller,C.R.,Strom,T.M.,&Oldenburg,J.(2004)Mutations inVKORC1cause warfarin resistance and multiple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type2.Nature,427,537-541)。
VKD蛋白质含有γ-羧基化谷氨酸(gla)残基,该残基表现出特异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特性,类似于依赖于Ca的结合凝血因子带负电磷脂膜的特性(Mann,K.G.,Jenny,R.J.,&Krishnaswamy,S.(1988)Cofactor proteins in the assembly and expression of blood clottingenzyme complexes.Annu.Rev.Biochem.,57,915-956)。VKD蛋白质包括促凝血的因子II、VII和X,以及抗凝血的蛋白质C、S和Z。虽然限定为一种单独的已知酶促反应,但在所有哺乳动物组织中都发现有γ-羧化酶活性(Vermeer,C.& de Boer-van den Berg MA(1985)Vitamin K-dependent carboxylase.Haematologia(Budap),18,71-97)。γ-羧化酶使用还原的维生素K作为辅助因子来催化羧基化反应。
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谷氨酸残基γ-羧基化是一种必要的翻译后蛋白质的改性,用于产生在止血、培养对照样、体内钙平衡和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的有生物学活性的VKD蛋白质(Furie B.,Bouchard,B.A.,&Furie B.C.(1999)Vitamin K-dependent biosynthesis of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Blood,93,1798-1808;Berkner K.L.(2000)The vitaminK-dependent carboxylase.J.Nutr.,130,1877-1880)。在这些蛋白质的Gla-结构域N端上的几个谷氨酸残基进行羧基化改性,以能够使钙依赖性磷脂膜相互作用(Stenflo J.&Suttie J.W.(1977)Vitamin K-dependent formation of 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Annu.Rev.Biochem.,46,157-172;Suttie J.W.(1980)Mechanism of action of vitamin K:synthesis of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CRC Crit Rev.Biochem.,8,191-223)。这些多γ-谷氨酸(Gla)残基使得Gla结构域产生构象变化,这对于VKD蛋白质活性和与磷脂膜表面结合活性的组合而言是必需的(Nelsestuen G.L.,Broderius M.,& Martin,G.(1976)Role of 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Cation specificity of prothrombin and factor X-phospholipid binding.J.Biol.Chem.,251,6886-6893;Zwaal R.F.,Comfurius P.,& Bevers E.M.(1998)Lipid-proteininteractions in blood coagulation.Biochim.Biophys.Acta,1376,433-453)。
VKD凝血蛋白要求完全的或者接近完全的羧基化以便在有钙离子存在时结合于细胞膜表面(Furie B.&Furie B.C.(1988)The molecular basis of blood coagulation.Cell,53,505-518)。如果维生素K拮抗剂抑制了γ-羧基化,正在羧基化的VKD蛋白质不能形成钙依赖性结构,这将导致对磷脂膜的低亲和性并且活性较小(Esmon C.T.,Sadowski J.A.,& SuttieJ.W.(1975a)A new carboxylation reaction.The vitamin K-dependent incorporation ofH-14-CO3-into prothrombin.J.Biol.Chem.,250,4744-4748;Esmon C.T.,Suttie J.W.,&Jackson,C.M.(1975b)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vitamin K action.Difference in phospholipid bindingbetween normal and abnormal prothrombin.J.Biol.Chem.,250,4095-4099;Malhotra O.P.,Nesheim M.E.,& Mann K.G.(1985)The kinetics of activation of normal and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deficient prothrombins.J.Biol.Chem.,260,279-287)。例如,造成总蛋白质活性损失的原因可能归因于活化的人类蛋白质C缺少VKD蛋白质的10个Gla残基中的任一个(Zhang L.,Jhingan A.,& Castellino F.J.(1992)Role of individual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 residues of activated human protein C in defining its in vitroanticoagulant activity.Blood,80,942-952)。在血友病B病人身上发现,正在羧基化的因子IX突变体缺少促凝血活性,这可以归因于钙诱导的构象变化的降低和结合磷脂囊泡能力的损失((Ware,J.,Diuguid D.L.,Liebman H.A.,Rabiet M.J.,Kasper C.K.,Furie B.C.,Furie B.,&Stafford,D.W.(1989)Factor IX San Dimas.Substitution of glutamine for Arg-4in the propeptideleads to incomplete gamma-carboxylation and altered phospholipid binding properties.J.Biol.Chem.,264,11401-11406)。
对重组因子IX而言,研究表明,在中国地鼠卵巢细胞中表达功能性因子IX会被在较高生产水平上的羧基化能力饱和这一事实所限制(Kaufman,R.J.,Wasley L.C.,Furie B.C.,Furie B.,&Shoemaker C.B.(1986)Expression,purific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gamma-carboxylated factor IX synthesized in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J.Biol.Chem.,261,9622-9628;Derian C.K.,VanDusen W.,Przysiecki,C.T.,Walsh P.N.,Berkner K.L.,Kaufman,R.J.,&Friedman,P.A.(1989)Inhibitors of2-ket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s block aspartylbeta-hydroxyl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factor IX in several mammalian expression systems.J.Biol.Chem.,264,6615-6618)。
此外,当培养介质中有过剩的维生素K可利用时,对于人类因子IX,显示出γ-羧基化蛋白质的重组过量表达,导致前肽裂解受到限制并且限制以更高的分泌速率进行γ-羧基化,这样生产出仅部分具有gla残基的蛋白质。这会导致具有还原活性的VKD重组蛋白质变体分泌出来。向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K不会以高表达水平提高因子IX活性。研究显示,要得到活性因子IX,对于细胞培养基中维生素K的需要在5μg/ml时达到饱和。低于该水平,中国地鼠卵巢(CHO)细胞分泌的活性因子IX的量取决于维生素K浓度(Kaufman,R.J.,Wasley,L.C.,Furie,B.C.,Furie,B.,&Shoemaker,C.B.(1986)Expression,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 of recombinant gamma-carboxylated factor IX synthesized in Chinese hamsterovary cells.J.Biol.Chem.,261,9622-9628)。
到目前为止,低表达水平的细胞系必须进行选择才能用于生产,以便克服这些对修饰翻译后VKD蛋白质的细胞能力的限制。弗林蛋白酶、前肽裂解酶的共表达会导致该前肽完全裂解(Wasley,L.C.,Rehemtulla,A.,Bristol,J.A.,& Kaufman,R.J.(1993)PACE/furin canprocess the vitamin K-dependent pro-factor IX precursor within the secretory pathway.J.Biol.Chem.,268,8458-8465),但是不涉及γ-羧基化的提高。另一个方法是γ-羧化酶过量表达,对于因子IX,其不会导致蛋白质分泌提高(Rehemtulla,A.,Roth,D.A.,Wasley,L.C.,Kuliopulos,A.,Walsh,C.T.,Furie,B.,Furie,B.C.,& Kaufman,R.J.(1993)In vitro and in vivo 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 of bovine vitamin K-dependent gamma-carboxylase expressed in Chinese hamsterovary cells.Proc.Natl.Acad.Sci.U.S.A.,90,4611-4615)。在羧基化反应期间结合于羧化酶的因子IX分子,不能被有效地释放。可得到如下结论,在γ-羧基化位点,还原性维生素K形式的供应是该反应的限制步骤(Hallgren,K.W.,Hommema,E.L.,McNaIIy,B.A.,&Berkner,K.L.(2002)Carboxylase overexpression effects full carboxylation but poor release and secretion offactor IX:implications for the release of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Biochemistry,41,15045-15055)。
因此,人们非常需要使表达稳定化,尤其是使宿主生物体内的VKD蛋白质重组表达稳定化,该宿主生物体以提高的表达VKD蛋白质的分泌速率和/或活性来生产VKD蛋白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新的系统和方法,以提高经由VKORC1共表达来表达VKD蛋白质(尤其是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
本发明涉一种宿主生物体,其含有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以及编码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宿主生物体中都得到表达。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系统,其包含含有编码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和编码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的细胞,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细胞中都得到表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重组共表达VKORC1来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生产率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宿主生物体或细胞培养系统中重组表达VKORC1的的应用,以提高表达重组VKD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宿主生物体,其含有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以及编码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宿主生物体中都得到表达。
在此使用的术语“功能活性衍生物”,是指其生物机能基本上分别与VKORC1和VKD蛋白质相同的任何多肽。该功能活性衍生物的多肽序列可以包括氨基酸的缺失、添加和/或取代,该氨基酸的缺失、存在和/或取代都不会对多肽活性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例如该氨基酸位于多肽序列中对蛋白质生物活性无贡献的部分上。不改变所述多肽生物活性的各个多肽序列上少量的氨基酸缺失、添加和/或取代,也作为功能活性衍生物包括在本申请中。
在下文中术语“(重组)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和“(重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也分别称为“(r)VKORC1”和“(r)VKD蛋白质”。
通过本技术领域任何已知用于生产重组核酸的方法,例如通过重组DNA技术、RNA逆转录和/或DNA扩增技术或者经由细菌繁殖的技术,可以得到本发明的重组核酸。
本发明的宿主生物体可以源自于任何能够表达生物学活性rVKORC1和生物学活性rVKD蛋白质的宿主生物体,包括重组宿主生物体。特别地,本发明的宿主生物体可以是真核宿主生物体,包括多细胞生物体,其特征在于能够生产有药理学活性的rVKD蛋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宿主生物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例如该细胞来源于选自由CHO细胞、HEK293细胞、NSO细胞、SP20细胞、Perc.6细胞、SkHep细胞、HepG2细胞、BHK细胞、Hela细胞、Vero细胞和COS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组的哺乳动物细胞株。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宿主生物体是衍生于CHO细胞或HEK293细胞的细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包含或者同时包含于本发明的宿主生物体的编码rVKORC1的核酸或编码rVKD蛋白的核酸,经由选自由诱导表达、瞬时表达和固定表达所组成的模式组的表达模式而得到表达。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已知的任何表达系统或者商品表达系统,用于编码VKORC1和/或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表达,包括使用调节系统比如合适的、可很好控制的启动子、增强子等。
在本发明的宿主生物体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将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或编码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或者将二者同时稳定地整合入本发明宿主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
本发明的宿主生物体可以用于提高rVKD蛋白的表达水平,该rVKD蛋白比如是血液因子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优选人类促凝血的或抗凝血的血液因子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rVKD蛋白是药理学上可接受的人体促凝血因子,其可以用于出血病症的治疗。
作为本发明的例子,rVKD蛋白是促凝血因子,包括因子II、因子VII、因子IX和因子X,优选人类因子IX;或者是抗凝血因子,包括蛋白质C、蛋白质S和蛋白质Z。
根据本发明,宿主生物体含有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其中rVKORC1和rVKD蛋白在所述宿主生物体中都得到表达,并且其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在此使用的术语“其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有实质性的提高”是指:与不进行rVKORC1共表达的宿主生物体内表达rVKD蛋白的情况相比,重组表达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数量、分泌速率、活性和/或稳定性有实质性的提高。
通过本技术领域任何已知的方法,包括例如从培养介质中分离、或者通过收获宿主生物体,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分析例如进行电泳分析、色层分析、或免疫吸附,可以确定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的提高。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经由任何已知的酶免疫测试方法比如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来检测rVKD蛋白的表达。作为选择之一,通过测定活化的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可以评价rVKD蛋白的完整性和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系统,其包含含有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的细胞,其中rVKORC1和rVKD蛋白在所述细胞中都得到表达。
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系统可以包括任何细胞培养系统,其含有能表达生物活性rVKORC1和生物活性rVKD蛋白的细胞。上文已列举了该细胞的合适例子。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系统是真核细胞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生产一种或多种药理学活性的rVKD蛋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系统包括如上限定的宿主生物体。
对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用于培养细胞(包括以连续方式或分批方式培养细胞)的培养基、试剂和培养条件没有具体限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细胞在无血清、或者无血清及蛋白质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条件是使含有编码VKORC1或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的细胞选择性地增殖,例如使用选择性培养基。
已被经选择的宿主生物体细胞表达的、以及取决于所用转染/载体系统的预期rVKD蛋白包含于细胞中,或者分泌到培养细胞用培养基中,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已知的方法将其从细胞培养系统中分离/回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的重组VKD蛋白质的比活性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提供宿主生物体;
(b)将编码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步骤(a)所述宿主生物体;
(c)将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插入步骤(a)所述宿主生物体;以及
(d)表达步骤(b)和(c)所述重组核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编码VKORC1或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经由共转染同时地插入宿主生物体中。作为选择之一,通过先后转染依次将所述重组核酸插入宿主生物体中。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重组核酸可以容纳在适合于转染进入含有质粒和病毒载体的宿主生物体中的任何形式和任何系统中。编码VKORC1以及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可以二者同时存在于一个载体分子中,也可以各自存在于一个载体分子中,其中两种不同的载体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重组核酸的转染取决于所用的转染系统,并且可以通过本技术领域任何已知用于转染宿主生物体例如真核细胞的方法或者商业化方法来进行转染,包括电穿孔法、沉淀法、或者微量注射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提供一种编码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被整合入其遗传物质中的宿主生物体,所述遗传物质优选基因组;
(b)将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插入步骤(a)所述宿主生物体;以及
(c)表达步骤(a)和(b)所述核酸。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稳定地表达编码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提供一种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被整合入其基因组的宿主生物体;
(b)将编码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插入步骤(a)所述宿主生物体;以及
(c)表达步骤(a)和(b)所述核酸。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稳定地表达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
根据本发明,如上限定的宿主生物体或如上限定的细胞培养系统,可以通过rVKORC1共表达而惊人地提高表达重组VKD蛋白质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VKD蛋白质,该rVKD蛋白质可通过插入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所述rVKD蛋白的重组核酸、表达所述核酸、以及回收所述rVKD蛋白来获得。
附图说明
如下附图为:
图1显示了在用rVKORC1(1)或空载体(2)瞬时转染CHO衍生的产rFIX的细胞株后,基于ELISA值计算的以ng/ml计的rFIX浓度(纵轴)(图1A),和基于凝固活性(APTT)值计算的以mU/ml计的rFIX比活性(纵轴)(图1B)。在24小时后,收集无血清的细胞培养上清液。
图2显示了在用rVKORC1(1)或空载体(2)瞬时转染CHO衍生的产rFIX的细胞株后,基于ELISA值计算的以ng rFIX/106个细胞/天计的rFIX比生产力(纵轴)(图2A),和基于凝固活性(APTT)值计算的以mU rFIX/106个细胞/天计的rFIX比活性(纵轴)(图2B)。在24小时后,收集无血清的细胞培养上清液。
图3显示了在用rVKORC3(1)或空载体(2)瞬时转染HEK293衍生的产rFIX的细胞株后,基于ELISA值计算的以ng/ml计的rFIX浓度(纵轴)(图3A),和基于凝固活性(APTT)值计算的以mU/ml计的rFIX比活性(纵轴)(图3B)。在24小时后,收集无血清的细胞培养上清液。
图4显示了在用rVKORC4(1)或空载体(2)瞬时转染HEK293衍生的产rFIX的细胞株后,基于ELISA值计算的以ng rFIX/106个细胞/天计的rFIX比生产力(纵轴)(图4A),和基于凝固活性(APTT)值计算的以mU rFIX/106个细胞/天计的rFIX比活性(纵轴)(图4B)。在24小时后,收集无血清的细胞培养上清液。
图5显示了在用rVKORC5(1)或空载体(2)瞬时转染CHO衍生的产rFIX的细胞株后以%计的rFIX比凝固活性值(图5A)、以及在用rVKORC1(1)或空载体(2)瞬时转染HEK293衍生的产rFIX的细胞株后以%计的rFIX比凝固活性值(图5B)。
图6显示了在CHO衍生的稳定表达rFVII的细胞株中rVKORC1的瞬时表达。用编码VKORC1的载体或作为对照的不含VKORC1的相同载体(“空载体”)瞬时转染该细胞株。重复进行转染,并且连续地使用5种不同的维生素K1浓度。图中显示了培养上清液中相应于维生素K浓度的rFVII的生产率和rFVII活性测定结果。(图6A)是基于ELISA测量值的生产率值。(图6B)是基于凝固活性测量值的生产率值。(图6C)基于用ELISA测定的每μg下FVII凝固单位而计算的FVII比活性。
图7显示了在CHO衍生的稳定表达rFVII的细胞株以及HEK293衍生的稳定表达rFVII的细胞株中rVKORC1的瞬时表达。用编码rVKORC1的载体或作为对照的不含rVKORC1的相同载体(“空载体”)瞬时转染这些细胞株。重复进行转染。基于ELISA和培养上清液中FVII及FVIIa凝固性的rFVII生产率和rFVII活性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A)是CHO衍生的细胞株。B)是HEK293衍生的细胞株。
图8显示了在CHO-DHFR-寄主细胞中稳定的rFVII和rVKORC双顺反子共表达。通过随MTX含量提高的基因共扩增产生所选克隆的rFVII生产率。用编码DHFR-的选择性质粒共转染两种不同的编码人类rFVII的表达载体。图8A)是用引起rFVII和rVKORC1双顺反子共表达的载体构建体转染的83个克隆。图8B)是用编码rFVH的载体共转染的133个克隆。
图9显示了在用亚克隆和基因扩增进行稳定的转染后所产生的产rFVII的CHO衍生克隆的生产率和比活性值,包括rFVII单独表达或者rFVII与rVKORC1进行双顺反子共表达的情况。基于分泌的rFVII的ELISA测试和FVII凝固性测试,对133个未进行共表达的克隆和83个与rVKORC1共表达的克隆进行了rFVII生产率和比凝固活性的对比。
图10显示了分离于CHO衍生细胞株的mRNA水平的基因表达Northern印迹分析实施例。泳道1:非CHO-DHFR-转染的细胞株;泳道2:rFVII克隆;泳道3和4:如在实施例4中描述的依次用rFVII和rVKORC1编码质粒载体转染的两种克隆。泳道5至7:用编码双顺反子mRNA的单一载体转染的克隆,该mRNA具有如实施例3中描述的经IRES偶联的rFVII和rVKORC1序列。区域A、B和C显示了在与三种不同探针杂交后产生的相同印迹。A)用于人VKORC1的探针。B)用于人FVII的探针。C)用于地鼠GAPDH的探针。图中给出了识别的mRNA的指示和大小。
图11显示了稳定转染的CHO衍生细胞克隆和HEK293衍生细胞克隆的rFVII表达水平,这些克隆在用rVKORC1编码质粒或者对照样质粒对产rFVII的细胞株进行第二次转染后分离出来。该对照样是空的宿主载体。生产率值是基于分泌的rFVII的ELISA测试而计算出来的。图11A)是CHO衍生细胞克隆。图11B)是HEK293衍生细胞克隆。
图12显示了稳定转染的CHO衍生细胞克隆和HEK293衍生细胞克隆相对于比活性值的rFVII表达水平,这些克隆在用rVKORC1编码质粒或者对照样质粒对产rFVII的细胞株进行第二次转染后分离出来。该对照样是空的宿主载体。生产率值是基于分泌的rFVII的ELISA测试而计算出来的。通过ELISA测定,以FVII凝固性单位每μgFVII计算出比活性值。图12A)显示的是CHO衍生细胞克隆,图12B)为HEK293衍生细胞克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在产rFIX的HEK293衍生细胞株和CHO衍生细胞株中瞬时转染并且共表达 的rVKORC1
通过适当的转染方法,将含有人类因子IX(FIX)、编码受强病毒性启动子调控的DNA序列的表达质粒导入哺乳动物寄主细胞株,使得该细胞具有稳定地整合入其基因组的导入序列,从而实现重组因子IX(rFIX)的表达。通过传递足够的抗性基因,也使该质粒具有对可选择的标记药剂的抗性。就CHO细胞而言,因为缺乏核苷酸从头合成路径的酶,其仅能在培养基中含有核苷酸前体时生长,而这种酶的表达需要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这使得通过逐渐提高氨甲蝶呤(MTX)浓度能够进行FIX基因的共扩增,由此导致在细胞基因组内编码DHFR和rFIX基因拷贝数都会增加。为此目的,CHO衍生细胞克隆也得在缺乏核苷酸和核苷酸前体的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为鉴别产人rFIX的细胞,在转染并且向培养基添加选择性药剂后,将细胞悬液进行稀释,使得能够分离出单细胞衍生克隆。在分离后,培养这些细胞克隆以进行融合,使得能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技术测量细胞培养上清液的rFIX含量。为此目的,细胞得在缺少任何培养促进性胎牛血清或其组分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确保通过细胞分泌的rFIX来进行鉴别。为确保全功能的rFIX蛋白质,加入维生素K。在24小时后收获上清液,并且通过rFIX专一性ELISA技术进行分析。另外,通过测定活化的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可以评价蛋白质的完整性和活性。
使用已被选择用于rFIX表达的细胞株,通过瞬时表达技术来完成rVKORC1的共表达。在不进一步进行克隆选择的条件下,将包含rVKORC1cDNA的表达质粒转染入这些细胞。从完整的转染细胞池收集上清液,并且将rFIX含量和活性与阴性对照进行对比,使之标准化为rFIX比分泌速率,来评价rVKORC1活性效果。
材料和方法:
表达载体
根据标准的克隆技术来克隆表达载体。简言之,通过将含有鼠DHFR的载体pAdD26SV(A)-3(Scahill,S.J.,Devos,R.,Van der,H.J.,& Fiers,W.(1983)Express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duct of a human immune interferon cDNA gene in Chinese hamster ovarycells.Proc.Natl.Acad.Sci.U.S.A,80,4654-4658;vector is a gift by Dr.Hauser,GBF Germany)的Pstl1.5kbp片段插入提供有SV40增强子、早期启动子和内含子的pSVβ载体(Clontech公司,Palo Alto,Ca),来产生pSV-DHFR,其中pSVβ载体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已通过Notl消化而去除,并且已插入多接头。该载体也已用于通过EcoRI/HindIII片段与phβAPr-1-βgal的EcoRI/HindIII片段进行交换,来产生含人肌动蛋白启动子和内含子的phact,其中phβAPr-1-βgal也是Dr.Hauser的赠品。通过EcoRI消化pFIX-bluescript,产生包含具有ala148多态性的野生型人FIX cDNA的phact-FIX(McGraw,R.A.,Davis,L.M.,Noyes,C.M.,Lundblad,R.L.,Roberts,H.R.,Graham,J.B.,&Stafford,D.W.(1985)Evidence for a prevalentdimorphism in the activation peptide of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IX.Proc.Natl.Acad.Sci.U.S.A.,82,2847-2851),其中pFIX-bluescript是通过将来自于任意的最初人类肝脏cDNA文库的人体FIX插入pBluescript(Stratagene公司,La JoIIa,CA)、并且将所得片段插入用EcoRI部分消化的phact而产生的。
载体pCMV-FIX-neo是通过将载体pFIX-bluescript的EcoRI片段插入pCMVβ(Clontech公司)而产生的,其中β-gal cDNA已经去除。在该载体内,通过经由PCR的位点专一突变,将ala密码子交换为thr密码子,使天然多态性ala148变化为thr148。再将该PCR产品再次插入相同的载体中。将该载体的EcoRI片段克隆入pcDNA3.1(Invitrogen公司,Carlsbad,Ca)。得到pCMV-FIX-neo。
通过使用载体pCEP4-VKORC1产生载体pCMV-VKORC1-EDHpro(Prof.Oldenburg友好提供,其描述参见Rost et al.,2004)作为PCR模板,。将含有rVKORC1cDNA的PCR产品克隆入pCMV-EDHpro载体((Herlitschka,S.E.,Falkner,F.G.,Schlokat,U.,&Dorner,F.(1996)Overexpression of human prothrombin in permanent cell lines using a dominantselection/amplification fusion marker.Protein Expr.Purif.,8,358-364)。
细胞培养和转染
从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纽约州)得到CHO DUKX/DXB11细胞,并且在补充有5%胎牛血清(PAA,Linz,奥地利)、脱氧腺苷、腺苷和胸腺嘧啶核苷(皆购自Sigma公司,St Louis,MO)和L-谷氨酰胺(Invitrogen公司)以及青霉素/链霉素(Invitrogen公司)的DMEM/Ham′s F12(1∶1)混合物(Invitrogen公司)中进行培养。将NEK293细胞(ATCC No.CRL-1573)在补充有5%胎牛血清和L-谷氨酰胺及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Ham′s F12(1∶1)混合物中进行培养。为进行稳定的转染,使用磷酸钙共沉淀方法。通过用线性化质粒phact-FIX和pSV-DHFR共转染,并且通过在补充有5%透析的FBS(PAA)的不含次黄嘌呤、甘氨酸和胸腺嘧啶核苷的DMEM/Ham′s F12(1∶1)混合物(Invitrogen公司)中进行筛选,形成CHOrFIX细胞。为进行基因扩增,从10nM至200nM逐步增加浓度地加入MTX(Ebewe公司,Unterach,奥地利)。用线性化质粒pCMV-FIX-neo转染NEK293细胞,并且在含有500μg/ml G418(Invitrogen公司)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通过手工或使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分类技术而进行限制性稀释克隆技术,分离出细胞克隆。
通过将生长培养基换成补充有10μg/ml维生素K1(Sigma公司)的无血清培养基,检测分泌入细胞培养上清液的FIX。收集上清液,并且通过ELISA和凝固性测试(活化的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来测定FIX浓度。为计算比分泌速率,使用CASY细胞计数器(Scharfe Systems公司,Reutlingen,德国)计算细胞数量。
为进行瞬时共表达实验,使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Invitrogen公司)处理非线性化质粒pCMV-VKORC1-EDHPro。不含rVKORC1cDNA的相同载体用作阴性对照。
分析方法
使用稀释为1∶40000的兔抗人FIX多克隆抗体(Accurate Chemical公司,Westbury,纽约州)作为最初抗体,并且使用羊抗人FIX多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物作为检测抗体,进行ELISA。使用来源于人血浆的FIX(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S Lafayette,In)作为标准。使用STA Compact的自动血凝度计(Diagnostica Stago公司,Asnieres,法国),通过将FIX样品稀释入FIX不足的血浆来测定APTT。所有用于凝固的试剂皆购自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巴克斯特公司。
结果
对两种稳定的产rFIX细胞株,即CHO-衍生细胞株和HEK293衍生细胞株,用携带有编码人VKORC1的cDNA的表达载体pCMV-VKORC1-EDHpro进行瞬时转染处理。使用空载体pCMV-EDHpro和稳定表达rFIX的细胞株作为对照。在瞬时转染后,将细胞留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过夜。用PBS洗涤细胞,并且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然后收获上清液。通过免疫化学和测定抗原水平或凝固活性的凝血诊断方法,监测FIX表达和其在培养基中的分泌情况。基于单位细胞数量和24小时的产品浓度(图1至图4),计算出分泌速率,以估计其对细胞生产率的影响。
与空载体对照样相比,HEK293细胞表达rFIX的比分泌速率显示出平均增加2.7倍,并且在rVKORC1转染后,rFIX浓度增加2.9倍。这些值皆基于APTT测量值。而ELISA测试值显示出浓度增加2.0倍,并且比生产率增加1.8倍。
对于CHO衍生的产rFIX细胞株,研究发现ELISA-滴度增加了1.5倍,并且基于比分泌速率的ELISA增加了1.2倍。经APTT计算的分泌速率提高1.4倍,而经APTT测定的FIX浓度提高1.7倍。
从这些值可以得出结论,当含有rVKORC1时,两种不同的细胞类型都可以达到更高的rFIX产品浓度,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高的细胞rFIX比分泌速率。完全γ-羧基化rFIX分子的较高分泌速率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用于翻译后修饰的细胞质量控制机制(Lin,P.J.,Straight,D.L.,& Stafford,D.W.(2004)Binding of the factor IX 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domain to the vitamin K-dependent gamma-glutamyl carboxylase active site induces an allostericeffect that may ensure processive carboxylation and regulate the release of carboxylated product.J.Biol.Chem.,279,6560-6566)。对于两种细胞株,APTT值比ELISA值增加得较高,也表明了其较好的FIX凝固活性。
rVKORC1对在HEK293衍生细胞中rFIX共表达的影响比对在CHO细胞中rFIX共表达的影响更强,这可被解释为前者有更高的细胞性rFIX生产率。在VKORC1瞬时转染前,关于APTT值,293衍生克隆的生产率比CHO克隆的生产率高3.5倍,但关于ELISA值则高5倍。这表明,因为生产率更高,293衍生细胞的翻译后加工程度较低。因此,当通过rVKORC1共表达来恢复γ-羧基化能力时,在该细胞株上发现有更高收率的活性rFIX同种型。
实施例2:在CHO和HEK293衍生的哺乳动物细胞株中瞬时共表达重组人VKORC1, 稳定生产重组人凝血因子VII(rFVII)
通过在产人重组凝血因子VII(rFVII)的细胞中瞬时共表达,可以研究rVKORC1对rFVII活性和/或分泌速率的任何影响。这样,大部分产rFVII的细胞群也会短时间共表达VKORC1。在该期间内,可以对分泌的rFVII进行取样、表征并且与用空载体对照样并行转染的相同细胞株所分泌的rFVII相比较。
通过转染质粒载体含有人类rFVII cDNA并且经筛选抗性基因、随后筛选生产性克隆,可以实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稳定表达rFVII。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寄主细胞株可以用于rFVII的稳定表达。必需进行类似的基因筛选和基因扩增步骤、以及生产性克隆株的筛选。
然后,按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同样方法,将携带人VKORC1cDNA的表达载体进行瞬时转染,以实现重组VKORC1(rVKORC1)共表达。
材料和方法
表达载体
通过用来自适当的来源比如牛痘表达载体pselp/huFVII(Himly等,1998)的PCR分离出人FVII cDNA作为模板,可以构建包含人rFVII遗传信息的表达载体。可以将PCR产物经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该载体提供有强病毒性启动子比如来自巨细胞病毒(CMV)的启动子、以及附加的抗生素筛选标记物比如新霉素或潮霉素抗性基因,例如是pcDNA3.1/hyg+或pcDNA3.1/neo+(Invitrogen公司,Carlsbad,Ca)。
为在CHO-DHFR-表达系统中稳定表达基因,可以使用附加的质粒比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pSV-DHFR,以便能够筛选含DHFR-的细胞克隆并且进行MTX基因扩增。
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载体pCMV-VKORC1-EDHpro可以用于rVKORC1瞬时表达。
细胞培养和转染
可以使用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细胞株和培养方案。为形成稳定的转染子,可以使用磷酸钙共沉淀方法。在转染之前,质粒得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进行线性化。含有FVIIcDNA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可以用于CHO或HEK293寄主细胞株的稳定转染。CHO DUKXDXB11细胞必须用pSV-DHFR共转染。如果潮霉素B用作选择试剂,其在培养基中的浓度应当为100μg/ml以筛选出HEK293衍生转染子,而对于CHO转染子则为250μg/ml。如果新霉素抗性用作筛选标记,则对于每种细胞类型,应调节G418浓度,如同实施例1中的描述。
瞬时转染方案包括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LipofectamineTM2000试剂的应用。为了能够将细胞瞬时表达rVKORC1与合适的阴性对照进行对比,应将载体pCMV-VKORC1-EDHpro和不含VKORC1cDNA序列的相同载体并行地进行重复若干次的转染,优选在6孔板上进行。以每孔相等的细胞密度分配从相同群落衍生的细胞。进行融合时,所有的转染同时进行。
通过将生长培养基换成补充有浓度变化范围为0.1到10μg/ml的维生素K1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检测分泌入细胞培养上清液的rFVII。在24小时后,可以收集上清液。并且可以通过下述适当的方法测定rFVII浓度。为计算rFVII比分泌速率,例如应通过使用CASY细胞计数器(Scharfe Systems公司,Reutlingen,德国)或者台盼蓝排除法对细胞进行计数。
分析测试方法
对于筛选产rFVII的克隆株,并且分析FVII活性与抗原水平的关系,下述测试方法是适当的:
按凝固性测试方法比如测量凝血酶原凝固时间(PT)、或者根据欧洲药典(欧洲药典5,2005)按显色分析方法比如测量凝固因子Xa(FXa)产生量,可以测定FVII活性,其中通过FXa的显色底物转化量对FXa产生量进行定量。通过ELISA测试,使用适当的配对抗体,例如经亲和纯化的稀释至1∶3000以用于捕获的羊抗人FVII多克隆抗血清(AffinityBiologicals公司,Ancaster,Canada)、和用于检测的羊抗人FVII多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物(Cedarlane公司,Ontario,加拿大;稀释至1∶2000),接着添加适当的用于光度计检测的显色试剂,可以测定FVII抗原水平。
对于所有的测试方法,应将源于血浆的FVII制品用作标准材料,该制品的测试是根据FVII的国际标准测试法97/592。通过计算被测抗原对活性值的比率,并且将这些值相互对比或者与血浆或其FVII制品的值进行比较,可以估算出有关的比凝固活性。
可以使用下述测试方法估算作为分泌的总rFVII一部分的FVIIa水平:
Figure BSA00000913336700141
测试方法(Diagnostica Stago公司,Asnieres,法国)适于选择性地测定FVIIa凝血酶原凝固时间(Morrissey等,1993)。应根据FVIIa的国际标准测试法89/688来测试FVIIa水平。
结果
用编码VKORC1的表达载体pCMV-VKORC1-EDHpro对稳定地产rFVII的CHO衍生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作为对照,可以使用不含编码VKORC1的cDNA的空载体pCMV-EDHpro。以每孔1×106个细胞的细胞浓度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当完成融合时,重复进行瞬时转染步骤。在孵育过夜后,细胞在不含任何维生素K1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孵育,以便耗尽由FBS提供的细胞内部蓄积的维生素K1。在24小时后,把培养基换成含有从0到5μg/ml的多种浓度范围维生素K1的无血清培养基。收集上清液用于进一步分析。通过ELISA测量和单级凝固性测试方法测得的rFVII抗原和活性浓度值,每24小时确定一次生产率。以FVII凝固单位每μg抗原计算FVII比凝固活性。可以使用测试方法来估计rFVIIa自动活化为rFVIIa的程度。这些实验结果如图6A、6B和6C所示。
在用两种载体构建体瞬时转染后,通过ELISA(图6A)和FVII凝固性实验(图6B)测定rFVII表达水平。细胞株并没有大量产生rFVIIa,因此rFVII活性可能与rFVII生产率相关。
培养基不含维生素K1时,不论有和没有进行rVKORC1共表达,所产rFVII的细胞生产率和比活性都明显较低。通过凝固和ELISA两种方法测量,发现在rVKORC1共表达情况下,rFVII生产率恢复至0.1μg/ml,比用空载体转染作为对照时高4倍。不管维生素K1浓度如何,rVKORC1共表达提高了加入细胞培养基中的维生素K1利用率。一般来讲,在所有的维生素K1浓度下进行rVKORC1共表达,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的rFVII生产率比对照样高4倍。以凝固单位每μg所产rFVII来表示的比活性仅在0μg/ml维生素K1时显示出明显较低的值,并且不论有和没有rVKORC1都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在类似实验中,rVKORC1瞬时共表达后,将CHO衍生细胞株和HEK293衍生细胞株稳定表达rFVII的情况与两种对照样转染情况相比较时,可以发现生产率明显较高(图7)。该实验中,使用0.5μg/ml的维生素K1。对于CHO-rFVII细胞,通过凝固性和ELISA测定可以发现,rVKORC1共表达的rFVII表达水平相比对照样要高出2.5倍。
由此可得出结论,对于rFVII生产率,当该反应所需的维生素K还原形式不能足量得到时,γ-羧基化是速率限定步骤。一种假定的细胞控制机理是,在内部细胞中保留rFVII分子不完全γ-羧基化(Lin等,2004)。rVKORC1瞬时共表达,通过更好地提供确保完全γ-羧基化的维生素K还原形式,在较宽的维生素K1浓度范围内提高了rFVII生产率。
这些发现再次证明与前述文献一致,即γ-羧化酶共表达会导致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重组人因子IX生产率降低(Hallgren等,2002)。在细胞代谢内,迄今VKORC1仅有的已知功能是将维生素K的2,3环氧化物还原为γ-羧基化反应所必需的氢醌形式。甚至哺乳动物细胞株本身也具有全功能的γ-羧基化手段,由此可得出结论,rVKORC1共表达保证了预期的完全γ-羧基化的rFVII蛋白质品质。
实施例3:在非病毒性基因转染后,在CHO衍生细胞株中进行稳定的rVKORC1和rFVII 双顺反子共表达
在形成稳定的产rFVII哺乳动物细胞株范围内,可以使用双顺反子表达系统,以利用rVKORC1共表达对γ-羧基化的任何影响。采用这样一种系统,在供给单一表达载体后,可以实现在真核细胞中同时表达两种蛋白质。此外,由相同的mRNA分子同时地翻译出两种蛋白质。这能够通过将在编码两种转基因的cDNA之间、术语称作内部核糖体进入序列(IRES)的病毒性遗传因子导入表达载体构建体而实现(Mountford and Smith,1995)。在已稳定地整合入寄主细胞染色体的DNA载体构建体转录为mRNA后,两种核糖体可以与加工的mRNA结合起来,导致同时延伸了两种多肽链。
需要构建载体,以提供用于哺乳动物表达的因子例如强病毒性启动子、聚腺苷酸化信号和能够进行克隆筛选的抗性基因。将两种编码预期蛋白质的cDNA克隆入中间具有IRES序列的载体。
以将rFVII表达与双顺反子rFVII和rVKORC1共表达相比较,可以构建出精确地衍生于仅携带rFVII cDNA的相同宿主载体的对照表达载体。这两种载体可以平行地转染进入相同的寄主细胞株,例如CHO-DHFR-细胞株CHO DUXK DXB11。该细胞株提供了通过基因扩增来增强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机会。这可以通过携带有DHFR基因的质粒共转染、以及通过如实施例1所述在亚培养期间提高药剂MTX水平来实现。通过在该表达系统和共扩增系统中将共表达载体与单顺反子rFVII载体相比较,可以观察到,在存在或缺少作为辅助蛋白质的rVKORC1时,基因扩增对rFVII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影响。如实施例2所述,可以实现产rFVII的克隆株的筛选和产生的rFVII的表征。为避免克隆专一性偏差,当比较两种表达系统时,应表征大量的通过相同方法筛选的克隆株。
材料和方法
表达载体
通过标准的克隆技术,可以构建出如实施例2所述衍生于相同宿主载体的质粒载体构建体。载体pCMV-rFVII的构建体可以按照实施例2中所述方法来形成,可以按如下方法构建出同型载体pCMV-rFVII-IRES-VKORC1:经由在实施例2中所用的来自相同来源的PCR可以扩增出人FVII cDNA。可以由源载体pIRES2-EGFP(Clontech公司,Palo Alto,CA)分离出IRES因子,并且可以由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源载体(pCEP4-VKORC1)克隆出VKORC1cDNA。可以将所有三个因子克隆入用于构建pCMV-rFVII(参见实施例2)的相同宿主载体。更详细地,可以将FVII cDNA的PCR产物与附加的Kozak序列和EcoRI限制性酶切位点一起克隆入中间载体(例如pBluescript;Stratagene公司,LaJoIIa,Ca),以便能够经适当的限制性酶切位点进行裂解。可以将含有FVII cDNA的中间载体的HindIII/BamHI片段克隆入pcDNA3.1/Hyg+(Invitrogen公司)。该中间构建体可以用BamHI和Xhol消化,以便在一个连接反应中能够将源于pIRES2-EGFP(含有IRES)的BamHI/BstXI片段与具有VKORC1cDNA的PCR产物(由模板pCEP4-VKORC1得到)和BstXI及Xhol位点一起在5′和3′端同时地插入,以得到pCMV-rFVII-IRES-VKORC1。
为了能够在CHO-DHFR-表达系统中表达和扩增基因,可以使用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第二次筛选的质粒pSV-DHFR。
细胞培养和转染
可以使用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CHO-DHFR-寄主细胞株和相同的材料以及转染和培养方案,用于产生并筛选预期的产rFVII的克隆株。相似地,可以用MTX完成基因扩增。
分析测试方法
为表征rFVII克隆株和上清液或者rFVII活性和浓度,并且为测定细胞比生产率,可以使用与实施例2中所述相同的测试方法。相似地,需要监测FVIIa活性。
Northern印迹
该技术可用于尤其在mRNA水平上检测导入基因的转录情况,并且用于检查正确的mRNA大小。从细胞群分离并制备的总细胞RNA可以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分离并且印迹到尼龙薄膜上。经过与DIG标记探针杂交,并且在结合于杂交探针后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DIG抗体(罗氏公司,巴塞尔,瑞士)显色,通过在X光片上进行化学发光,可以检测特定的RNA序列。应将靶mRNA水平(rVKORC1和rFVII)与持家基因(例如地鼠甘油醛磷酸脱氢酶(GAPDH))相比较。
结果
可以形成衍生于CHO-DHFR-表达系统的稳定的细胞克隆,并且通过ELISA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固技术来测试其rFVII生产率。可以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技术,用筛选的质粒pSV-DHFR共转染表达质粒pCMV-rFVII-IRES-VKORC1或pCMV-rFVII,并且通过对缺乏次黄嘌呤、甘氨酸和胸腺嘧啶核苷的选择性培养基的露光和对抗生素筛选的露光,可以得到克隆株。在有限制地稀释克隆后,筛选出源于单细胞的克隆,并且用增加的MTX浓度进行若干次亚培养,从而完成基因扩增。每个亚克隆步骤中,使克隆受到浓度高达320nM的MTX的作用。在全部亚克隆过程中,总共扩展了133个来源于pCMV-rFVII转染的克隆和83个来源于用rVKORC1共表达构建体转染的克隆,并且详细地进行表征。对于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通过由ELISA测定rFVII浓度,并且通过平行地进行PT凝固性测试,测定了rFVII和rFVIIa活性。表征时考虑到仅克隆不到10%的rFVII活化为FVIIa,从而人为地避免较高的FVII比凝固值(数据未显示)。以ng每106个细胞每24小时为单位,由ELISA浓度值计算出表达水平。以凝固单位每μg为单位,计算出FVII比凝固活性。
图中8,基于ELISA的测试,分别画出仅表达rFVII的克隆的比生产率值对MTX浓度的曲线(图8A),以及rFVII-rVKORC1共表达的克隆比生产率值对MTX浓度的曲线(图8B)。两种细胞株的MTX水平与表达水平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在无MTX时,仅表达rFVII的克隆的表达水平与起始克隆相当或稍高。特别地,当MTX增加到低的开始水平20~40nM时,伴随rFVII-rVKORC1共表达克隆表达水平增加的较陡模式清楚显示图8A和图8B中。在MTX为80nM时,所有的rFVII-rVKORC1共表达克隆表达出比初始克隆多2~80倍的rFVII,反之对于仅表达rFVII的克隆,发现有些克隆的表达水平仍类似于初始克隆。从20nM往上,发现在所有的MTX水平中,rFVII-rVKORC1生产性克隆比仅表达rFVII的克隆更好。由图可见,在基因扩增后,特别是在MTX增加的初始过程中,较好的产rFVII克隆的表达水平比rVKORC1共表达克隆高两倍。
关于FVII比凝固活性,可以画出所有这些克隆的计算值对生产率的曲线,以便比较蛋白质功能性。在图9中,两种细胞株的比较显示,在类似的生产率下,其活性值大约相等,两种细胞株的活性值在生产率较高时呈总体下降趋势。当发现rFVII-rVKORC1共表达生产细胞株的生产率超过两倍时,活性值在超出4μg每106个细胞每天的范围就不能进行比较。在rFVII-rVKORC1克隆中高于该表达水平,可以维持一个恒定的、类似于源于血浆的FVII活性值--2U每μg(Moor等,1995)。
特别地,如果没有VKORC1特异的分析方法可利用,则通过Northern印迹技术可以显示含有IRES因子的载体构建体的功能性和功能性基因组整合情况,其中IRES因子会导致含有rFVII和rVKORC1编码序列的单个双顺反子mRNA的转录。
图10显示了Northern印迹实施例,在细胞溶解后分离CHO衍生转染子或对照细胞的总mRNA,并且在电泳分离后印迹到尼龙薄膜上。该薄膜已经依序用对人VKORC1专一、对人FVII专一、对参照基因地鼠GAPDH专一的DIG标记的DNA探针杂交三次。用DIG特异性标记抗体检测探针。该样品是:未转染CHO-DHFR-细胞、一种仅表达rFVII的CHO衍生克隆、按照在实施例3中描述的方法先后用rFVII和rVKORC1编码载体转染的两种克隆、以及三种带有双顺反子rFVII和rVKORC1共表达的克隆。可以用所有的三种探针检测用于rFVII-IRES-rVKORC1构建体的大小约为2.4kb的mRNA转录产物、用于rFVII构建体的1.4kb的转录产物、用于rVKORC1mRNA的0.5kb的转录产物、以及用于GAPDH对照样mRNA的1.0kb转录产物。在所有的克隆中都可以找到GAPDH,反之rVKORC1和rFVII根据转染质粒载体而存在于各个细胞株中。
总之,稳定的双顺反子rVKORC1共表达对哺乳动物细胞中rFVII生产率具有增强效果,特别在实施基因扩增时。在进行rVKORC1共表达的基因转移后,高产rFVII的克隆的产率会更高。在相同的MTX浓度水平下,使用一半数目的所筛选的克隆,可以实现高出两倍的表达水平。在较高的细胞蛋白质分泌水平下,可以维持蛋白质活性。两种效果可作如下解释:提供足够的γ-羧基化反应所需维生素K还原形式,该反应需要在较高蛋白质分泌水平下以高转换率发生,以确保完全羧基化的蛋白质的及时释放。
实施例4:在CHO或HEK293哺乳动物细胞中先后进行两种非病毒性转染后稳定的rFVII 和rVKORC1共表达
为证实rVKORC1作为辅助蛋白质对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重组表达rFVII的影响,另一个方法可用于实现rVKORC1与rFVII一起共表达。在第二次转染后,可以使用一策略,以筛选显示出稳定的rFVII和rVKORC1共表达的克隆。在稳定转染后已被筛选用于rFVII表达的克隆,可以用另一种编码人VKORC1的质粒载体进行第二次转染。可以导入第二种抗性标记物,以确保通过对另一种抗生素的抗性而进行筛选步骤。作为适当的对照样,可以平行地将不含VKORC1cDNA的相同载体转染入相同的细胞群。在用两种抗生素在一个克隆步骤内进行同时筛选、并且按照实施例2和3中描述的方法进行表征后,可以从这些转染细胞中分离出稳定的克隆。这些新分离的克隆对比将能够总结出rVKORC1共表达对rFVII生产率和活性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表达载体
为形成产rFVII的克隆,可以使用与实施例2中所述相同的表达载体和rFVII cDNA来源。至于CHO-DHFR-系统,可以使用附加的筛选质粒pSV-DHFR。
为实现第二次转染后的rVKORC1共表达,可以采用编码人VKORC1的载体和与用于第一次转染时不同的抗生素筛选标记。通过将用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模板得到的PCR产物插入pcDNA3.1基载体(Invitrogen公司),可以构建该载体。这种情况下,应将不含插入物的相同pcDNA3.1载体进行二次对照转染。作为选择之一,可以把如实施例1中描述的载体pCMV-VKORC1-EDHpro作为表达载体用于相同的转染。作为对照质粒,可以使用空载体pCMV-EDHpro(参见实施例1)。
细胞培养和转染
可以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CHO和HEK293细胞株,以形成稳定的产rFVII的细胞株。因此可以采用其所有的细胞培养基、转染和培养方案。为实现在这些细胞株中稳定的rVKORC1共表达,可以进行使用磷酸钙共沉淀法的第二次转染。有必要进行另一种使用附加抗生素筛选药剂的克隆步骤,以便得到rFVII和rVKORC1共表达的克隆。
分析测试方法
可以使用与如实施例2和3所述浓度和活性测量相同的测试方法,以检验rFVII表达。通过在实施例3中描述的Northern印迹技术,可以在mRNA水平上显示rVKORC1转录情况。
结果
为显示rVKORC1辅助蛋白质对rFVII表达的影响,可以使用先后两轮转染以及克隆步骤的方法。在第一轮中,在稳定转染和抗生素筛选后,通过适当的筛选技术,可以分离出表达rFVII的细胞克隆。可以将这些克隆中的一种进行增殖,并且用编码人VKORC1的质粒或空的对照质粒进行第二次转染。可以导入另一种筛选标记物。而且,在向培养基添加第二种抗生素筛选药剂以确保耗尽未转染的细胞后,通过适当的技术,可以筛选出用于表达rFVII的克隆。可以比较来源于rVKORC1或对照样转染的克隆的rFVII生产率或活性。空的对照载体确保了在相同的对rFVII表达有影响的培养条件下、特别是进行双重抗生素筛选时的克隆的对比。
典型地,从所有来源于成功转染的细胞的克隆中,根据它们的rFVII生产率筛选出少量克隆,并且进行增殖以用于进一步表征。该表征包括,通过抗原ELISA技术并且通过rFVII和rFVIIa凝固活性测量来测定分泌的rFVII浓度。通过对如图10中所示的二个CHO衍生克隆的泳道3和4进行Northern印迹技术,可以在mRNA水平上检验rVKORC1和rFVII的共表达。
图11中,显示了在来源于产rFVII的CHO衍生细胞株(图11A)和HEK293衍生细胞株(图11B)的rVKORC1二次转染或对照样转染的所选克隆范围内培养上清液中基于ELISA滴度的比生产率值。由图可见,对于两种细胞类型,rVKORC1转染衍生的克隆比来源于对照样转染衍生的的克隆产生了更多的rFVII。在两种情况中,rVKORC1克隆株的所有生产率的中值皆高出大约两倍。
在图12A和12B中,显示了来源于两种细胞类型二次转染后的克隆以FVII凝固单位每微克ELISA为单位的rFVII比凝固活性。对于比活性计算,将不予考虑大量的rFVII活化为rFVIIa的克隆,该活化可以通过FVIIa比凝固性测试方法测量。可以选择一个10%的FVIIa凝固单位每FVII凝固单位的数量值,以排除那些产生大量rFVII活化为rFVIIa的克隆。因此图12中所示克隆数比图11中少。
FVII凝固比活性差异可能与表达水平相关,而与rVKORC1共表达并不相关。然而,对于CHO衍生克隆,具有类似表达水平的克隆在存在rVKORC1共表达时显示出更高的活性。至于CHO衍生细胞克隆和HEK293衍生细胞克隆这两种克隆的生产率,可得出结论:与对照样相比,rVKORC1共表达导致所述生产率平均提高两倍。此外,可得出如下结论:除γ-羧基化之外,rFVII活性也受其它因子的影响,而这些因子受细胞代谢的蛋白质分泌和修饰能力的影响。生产率和活性值与如实施例2和3所述rFVII/rVKORC1共表达实验的结果相符合。
参考文献
European Pharmacopeia5.Assay of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VIl.5th Edition2.7.10,203.2005.
Ref Tylnpe:Generic
Hallgren,K.W.,Hommema,E.L.,McNaIIy,B.A.,and Berkner,K.L,2002.Carboxylaseoverexpression effects full carboxylation but poor release and secretion of factor IX:implicationsfor the release of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Biochemistry41,15045-15055.
Himly,M.,Pfleiderer,M.,Holzer,G.,Fischer,U.,Hannak,E.,Falkner,F.G.,and Dorner,F.,1998.Defective vaccinia virus as a biologically safe tool for the over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secretory proteins.Protein Expr.Purif.14,317-326.
Lin,P.J.,Straight,D.L.,and Stafford,D.W.,2004.Binding of the factor IX gamma-carboxyglutamic acid domain to the vitamin K-dependent gamma-glutamyl carboxylase active siteinduces an allosteric effect that may ensure processive carboxylation and regulate the release ofcarboxylated product.J.Biol.Chem.279,6560-6566.
Moor,E.,Silveira,A.,van′t Hooft,F.,Suontaka,A.M.,Eriksson,P.,Blomback,M.,and Hamsten,A.,1995.Coagulation factor VII mass and activity in young men with myocardialinfarction at ayoung age.Role of plasma lipoproteins and factor VII genotype.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15,655-664.
Morrissey,J.H.,Macik,B.G.,Neuenschwander,P.F.,and Comp,P.C.,1993.Quantitation ofactivated factor VII levels in plasma using a tissue factor mutant selectively deficient in promotingfactor VII activation.Blood81,734-744.
Mountford,P.S.and Smith,A.G.,1995.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 and dicistronic RNAs inmammalian transgenesis.Trends Genet.11,179-184.

Claims (23)

1.一种宿主生物体,其含有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以及编码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宿主生物体中都得到表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宿主生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重组VKORC1的核酸或所述编码重组VKD蛋白质的核酸分别地、或者两者同时地通过选自由诱导表达、瞬时表达和固定表达所组成的模式组的表达模式进行表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宿主生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生物体是哺乳动物细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宿主生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动物细胞是从选自CHO细胞和HEK293细胞的哺乳动物细胞株衍生的细胞。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宿主生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VKD蛋白质是促凝血因子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生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血因子选自由因子II、因子VII、因子IX和因子X所构成的因子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宿主生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血因子是人类因子IX。
8.一种包含细胞的细胞培养系统,所述细胞含有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以及编码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其中重组VKORC1和重组VKD蛋白质在所述细胞中都得到表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培养的细胞是哺乳动物细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哺乳动物细胞选自CHO细胞和HEK293细胞。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VKD蛋白质是促凝血因子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血因子选自由因子II、因子VII、因子IX和因子X所构成的因子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血因子是人类因子IX。
14.一种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的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生产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提供宿主生物体;
(b)将编码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到步骤(a)的宿主生物体中;
(c)将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到步骤(a)的宿主生物体中;以及
(d)表达步骤(b)和(c)所述重组核酸。
15.一种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的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生产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提供一种编码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被整合入其基因组的宿主生物体;
(b)将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到步骤(a)的宿主生物体中;以及
(c)表达步骤(a)和(b)所述核酸。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地表达所述编码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
17.一种提高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重组的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生产率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提供一种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被整合入其基因组的宿主生物体;
(b)将编码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到步骤(a)的宿主生物体中;以及
(c)表达步骤(a)和(b)所述核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地表达所述编码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
19.一种重组的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其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将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以及编码所述重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到宿主生物体中,表达所述核酸,以及回收所述重组VKD蛋白质。
20.药理学可接受的人凝血因子在制备用于治疗出血病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人凝血因子可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获得:插入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所述人凝血因子的重组核酸;表达所述核酸;回收所述人凝血因子。
21.药理学可接受的人凝血因子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人凝血因子可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获得:插入编码VKORC1的重组核酸和编码所述人凝血因子的重组核酸;表达所述核酸;回收所述人凝血因子。
22.一种用于获得重组的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编码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基1(VKORC1)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和编码所述重组VKD蛋白质或其功能活性衍生物的重组核酸插入宿主生物体;
表达所述核酸;以及
回收所述重组VKD蛋白质。
23.如权利要求14-18和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重组的依赖于维生素K的(VKD)蛋白质、或者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编码VKORC1或VKD蛋白质的重组核酸i)通过先后转染依序地、或者ii)同时地通过共转染而被插入所述宿主生物体中。
CN201310245632XA 2005-02-28 2006-01-27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Pending CN103396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5704105P 2005-02-28 2005-02-28
US60/657,041 2005-02-2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47124A Division CN101124320A (zh) 2005-02-28 2006-01-27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6998A true CN103396998A (zh) 2013-11-20

Family

ID=3613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5632XA Pending CN103396998A (zh) 2005-02-28 2006-01-27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CNA2006800047124A Pending CN101124320A (zh) 2005-02-28 2006-01-27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47124A Pending CN101124320A (zh) 2005-02-28 2006-01-27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2) US9617523B2 (zh)
EP (2) EP2295547B1 (zh)
JP (3) JP2008531026A (zh)
KR (2) KR20130025952A (zh)
CN (2) CN103396998A (zh)
AU (1) AU2006218216B2 (zh)
BR (1) BRPI0607751A8 (zh)
CA (1) CA2599284A1 (zh)
DK (1) DK1853700T3 (zh)
ES (1) ES2397530T3 (zh)
HK (1) HK1113498A1 (zh)
HR (1) HRP20130028T1 (zh)
IL (1) IL184696A (zh)
MX (2) MX349285B (zh)
PL (1) PL1853700T3 (zh)
PT (1) PT1853700E (zh)
SI (1) SI1853700T1 (zh)
WO (1) WO2006089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25157D1 (de) * 2003-09-23 2010-03-04 Univ North Carolina Zellen, die Vitamin-K-Reduktase und Vitamin-K-abhängiges Protein coexprimieren und deren Anwendung zur Verbesserung der Produktivität von diesem Vitamin-K-abhängigen Protein
ES2344413T3 (es) 2003-10-14 2010-08-2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Polipeptido vkorc1 de reciclaje de la vitamina k-epoxido, una diana terapeutica de la cumarina y sus derivados.
EP2295547B1 (en) 2005-02-28 2017-09-20 Baxalta GmbH Recombinant co-expression of 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subunit 1 to improve vitamin K dependant protein expression
US20090325226A1 (en) 2005-03-15 2009-12-31 Stafford Darrel W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Active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
ATE486128T1 (de) * 2005-12-02 2010-11-15 Univ Wake Forest Health Sciences Zusammensetzungen und verfahren zur erhöhung der produktion rekombinanter gamma-carboxylierter proteine
WO2007075976A2 (en) * 2005-12-21 2007-07-05 Inspiration Biopharmaceuticals, Inc. Method of producing biologically active vitamin k dependent proteins by recombinant methods
UA101497C2 (ru) 2008-04-24 2013-04-10 Селтик Фарма Пег Лтд. Конъюгаты фактора ix с увеличенным временем полужизни
WO2011003153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Csl Limited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yield of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
EP2655607A4 (en) * 2010-12-21 2014-05-14 Univ North Carolina METHOD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ACTIVE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
JP2012139232A (ja) * 2012-03-15 2012-07-26 Univ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活性ビタミンk依存性タンパク質を生産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組成物
RU2535871C1 (ru) * 2013-07-10 2014-12-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аборатория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биотехнологии" (ООО "ЛМБТ") Плазмида для экспрессии в клетке китайского хомячка, клетка китайского хомячка - продуцент белка с Gla-доменом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елка с Gla-доменом
JP2014221048A (ja) * 2014-06-16 2014-11-27 ユニヴァーシティ・オヴ・ノース・キャロライナ・アト・チャペル・ヒル 活性ビタミンk依存性タンパク質を生産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組成物
CN104293737B (zh) * 2014-09-16 2017-06-13 太原博奥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表达功能性重组人凝血因子ⅶ载体的宿主细胞及其高水平表达方法
AU2016363789B2 (en) 2015-12-02 2022-06-02 CSL Behring Lengnau AG Improved media for the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0367A1 (en) * 2003-10-14 2005-05-0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Vitamin k epoxide recycling polypeptide vkorc1, a therapeutic target of coumarin and their derivati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22584D0 (en) 1988-09-27 1988-11-02 Abco Technology Ltd Steam boiler system
WO1991001372A1 (en) 1989-07-17 1991-02-07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Hospitals, Inc. VITAMIN K-DEPENDENT η-CARBOXYLASE
JPH05508551A (ja) 1990-07-23 1993-12-02 ザイモジェネティ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ガンマーカルボキシラーゼおよび使用の方法
US5268275A (en) 1991-05-08 1993-12-07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Vitamin K-dependent carboxylase
WO2002102994A2 (en) 2001-03-21 2002-12-27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Human secreted proteins
WO2000003015A2 (en) 1998-07-10 2000-01-20 Incyte Pharmaceuticals, Inc. Human transport protein homologs
KR100880624B1 (ko) 2000-10-02 2009-01-30 노보 노르디스크 헬스 케어 악티엔게젤샤프트 비타민 k-의존 단백질의 생산 방법
DE602004025157D1 (de) 2003-09-23 2010-03-04 Univ North Carolina Zellen, die Vitamin-K-Reduktase und Vitamin-K-abhängiges Protein coexprimieren und deren Anwendung zur Verbesserung der Produktivität von diesem Vitamin-K-abhängigen Protein
WO2006067116A1 (en) 2004-12-21 2006-06-29 Novo Nordisk Health Care Ag Expression of gamma-carboxylated polypeptides in gamma-carboxylation deficient host systems
EP2295547B1 (en) 2005-02-28 2017-09-20 Baxalta GmbH Recombinant co-expression of 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subunit 1 to improve vitamin K dependant protein expression
US20090325226A1 (en) 2005-03-15 2009-12-31 Stafford Darrel W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Active Vitamin K-Dependent Protei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0367A1 (en) * 2003-10-14 2005-05-0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Vitamin k epoxide recycling polypeptide vkorc1, a therapeutic target of coumarin and their derivativ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DEEM WAJIH ET AL.: "Engineering of a recombinant vitamin K-dependent γ-Carboxyla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γ-Carboxyglutamic acid(Gla) forming Capacity:Evidence for a functional CXXC RedOx Center in the system",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YAN-MEI SUN ET AL.: "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significantly improvescarboxylation in a cell line overexpressing factor X", 《BLO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63089A (ja) 2013-04-11
EP2295547A1 (en) 2011-03-16
KR20070110106A (ko) 2007-11-15
CN101124320A (zh) 2008-02-13
HK1113498A1 (en) 2008-10-03
HRP20130028T1 (hr) 2013-02-28
EP1853700A1 (en) 2007-11-14
EP2295547B1 (en) 2017-09-20
IL184696A (en) 2013-09-30
EP1853700B1 (en) 2012-10-24
KR101310532B1 (ko) 2013-09-23
MX349285B (es) 2017-07-20
US9617523B2 (en) 2017-04-11
WO2006089613A1 (en) 2006-08-31
PL1853700T3 (pl) 2013-05-31
BRPI0607751A8 (pt) 2015-10-27
MX2007010489A (es) 2007-11-08
BRPI0607751A2 (pt) 2010-03-16
JP2008531026A (ja) 2008-08-14
JP2011142923A (ja) 2011-07-28
AU2006218216A1 (en) 2006-08-31
CA2599284A1 (en) 2006-08-31
US20060194284A1 (en) 2006-08-31
SI1853700T1 (sl) 2013-02-28
US20170226487A1 (en) 2017-08-10
ES2397530T3 (es) 2013-03-07
AU2006218216B2 (en) 2011-01-20
DK1853700T3 (da) 2013-01-07
IL184696A0 (en) 2007-12-03
PT1853700E (pt) 2013-01-14
KR20130025952A (ko) 2013-03-12
JP5339391B2 (ja)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6998A (zh) 重组共表达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以提高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表达
CA2602793C (en) A host cell comprising a vector for production of proteins requiring gamma-carboxylation
KR101190605B1 (ko) 활성형 재조합 혈액응고 9인자의 대량생산 방법
JP2008523837A (ja) ガンマ―カルボキシル化に欠陥のある宿主系におけるガンマ―カルボキシル化ポリペプチドの発現
EP2700713B1 (en) Screening and enrichment system for protein expression in eukaryotic cells using a tricistronic expression cassette
CN110066782A (zh) 基本上无动物蛋白的重组体弗林蛋白酶及其生产方法
US9175284B2 (en) Puro-DHFR quadrifunctional marker and its use in protein production
Crable et al. Multiple isoforms of the KC1 cotransporter are expressed in sickle and normal erythroid cells
Blasey et al. Large scale transient expression with COS cells
JP2018509904A (ja) 哺乳動物細胞における組換えタンパク質生産のためのビタミンならびにビタミン代謝関連の遺伝子およびタンパク質の使用
CN101906438B (zh) 一种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在动物细胞内的表达和生产方法
Guarna et al. Effect of cDNA copy number on secretion rate of activated protein C
EP239641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rotein
JP2016528921A (ja) ヒト血液凝固第vii因子誘導体の大量生産方法
CN108690833A (zh) 重组哺乳动物细胞及目的物质的生产方法
Schüler Development of a novel expression system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in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based on the selection with a metabolic enzyme
WO2016198499A1 (en) IMPROVE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γ-CARBOXYLATED POLYPEPTIDES
BR112016024534B1 (pt) Métodos para produzir de forma recombinante um polipeptídeo de interesse, para produzir uma célula de vertebrado isolada, e para selecionar uma célula, bem como uso de uma célula de vertebrad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