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7630A -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7630A
CN103387630A CN2013103155298A CN201310315529A CN103387630A CN 103387630 A CN103387630 A CN 103387630A CN 2013103155298 A CN2013103155298 A CN 2013103155298A CN 201310315529 A CN201310315529 A CN 201310315529A CN 103387630 A CN103387630 A CN 103387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ization
latex
production method
rubber latex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55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7630B (zh
Inventor
朱爱萍
陆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155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7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7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7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属于乳液聚合技术领域,先制备预乳液,再将预乳液的1/10~1/7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升温后加入1/5~1/3的引发剂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待蓝光出现后,升温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引发剂继续反应,然后,再将以上反应体系的温度降至50~70℃后,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和后聚合还原剂,经反应后再滴加转化剂水合肼,继续反应,最后降温至40~45℃,过滤,得到残余单体含量低于50ppm的苯丙胶乳。本发明为乳液聚合法制备低残余单体浓度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胶乳是制备净味环保型内墙涂料、家装粘合剂以及水性油墨的理想粘结物质。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液聚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余单体浓度低于50ppm的苯丙胶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乳液聚合反应不完全等多种原因,乳液中存在一定的残留单体,这些有机挥发物(简称VOC)排放到大气后,会参与氧化氮反应,破坏臭氧层,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对使用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今市场,环保健康的净味产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净味”原理主要由两种:一种是用香精覆盖乳液气味,这种技术一般运用于中低档产品,主要以涂料中的芳香气味和低廉的价格来争夺市场。还有一种是利用乳液聚合技术,提高单体转化率,直接消除气味,真正实现净味。基于净味乳胶所开发的净味涂料产品,是最具竞争力的高质量的水性乳胶产品。因此,开展残余单体含量低于50ppm的胶乳的研究,为制备净味涂料产品奠定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残余单体浓度低于50ppm的环保新型苯丙乳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
2)将上述预乳液的1/10~1/7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0~80℃,然后加入1/5~1/3的引发剂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待蓝光出现后,升温至82~86℃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引发剂,保温0.5~1h后,升高温度至87~90℃,继续反应0.5~1h; 
3)将以上反应体系的温度降至50~70℃,先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再滴加后聚合还原剂,经反应15~30min后,再滴加转化剂水合肼,继续反应15~30min,最后降温至40~45℃,过滤,得到残余单体含量低于50ppm的苯丙胶乳。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1)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原位监测,采用饥饿滴加法使乳液聚合在较匀速的状况下反应,使残余单体浓度低于10000ppm;2)采取后氧化还原聚合工艺,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还原引发体系将残余单体浓度进一步降在200ppm以内;3)采用残余单体化学转化法使残余单体浓度控制在50ppm以内。
本发明为乳液聚合法制备低残余单体浓度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胶乳是制备净味环保型内墙涂料、家装粘合剂以及水性油墨的理想粘结物质。
本发明所述去离子水、引发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pH缓冲剂、功能性单体、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聚合氧化剂、后聚合还原剂和转化剂水合肼分别占原料总质量的50~51%、0.2~0.4%、0.5~0.8%、0.25~0.4%、0.1~0.3%、1~2%、15~35%、15~35%、0.05~0.15%、0.03~0.12%和0.02~0.06%。
本发明在步骤2)中,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和后聚合还原剂的总滴加时间为10min。
本发明所述功能性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或烷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pH缓冲剂为Na2CO3或NaHCO3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后聚合氧化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
本发明所述后聚合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或吊白块。
附图说明
图1为单体BA、St的气相色谱图。
图2为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苯丙乳液中残余单体BA、St的气相色谱图。
图3为对比实施例2制备的苯丙乳液中残余单体BA、St的气相色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苯丙乳液中残余单体BA、St的气相色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苯丙乳液中残余单体BA、St的气相色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苯丙乳液中残余单体BA、St的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实施例1:
1、称量:分别称取去离子水50kg、过硫酸铵0.094kg、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0.72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36kg、pH缓冲剂Na2CO3或NaHCO0.25kg、ɑ-甲基丙烯酸0.6kg、丙烯酰胺 0.47kg、丙烯酸丁酯 23.2kg、苯乙烯23.2kg。
2、生产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ɑ-甲基丙烯酸、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
(2)取反应取得的上述预乳液的1/10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5℃,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待蓝光出现后,开始滴加剩余预乳液,升高温度至85℃,滴加时间为3.5h,保温0.5h,升高温度至88℃,继续反应0.5h。
(3)将以上反应体系降温至40~45℃,过滤,得到苯丙乳液。
3、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体系中单体BA、St进行检测,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
Figure 2013103155298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单体BA、St的出峰时间见图1。
对比实施例1生产出的胶乳中残余单体含量见下表:
Figure 2013103155298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对比实施例1残余单体含量为8646ppm。
胶乳中残余单体气相色谱图如图2。
对比实施例2:
1、称量:分别称取去离子水50kg、过硫酸铵0.094kg、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0.72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36kg、pH缓冲剂Na2CO3或NaHCO3女0.25kg、ɑ-甲基丙烯酸0.6kg、丙烯酰胺0.47kg、丙烯酸丁酯 23.2kg、苯乙烯23.2kg、叔丁基过氧化氢0.08kg、抗坏血酸0.06kg。
2、生产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ɑ-甲基丙烯酸、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
(2)将上述预乳液的1/10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5℃,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进行种子乳液聚合。
待蓝光出现后,开始滴加剩余预乳液,升高温度至85℃,滴加时间为3.5h,保温0.5h,升高温度至88℃,继续反应0.5h。
(3)将步骤(2)反应取得的体系温度降低至70℃,然后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滴加时间5min,反应15min,再在5min内滴加后聚合还原剂抗坏血酸溶液,滴加时间5min,反应15min,最后降温至45℃,过滤,得到苯丙胶乳。
3、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对比实施例2生产出的胶乳中残余单体BA、St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
Figure 284573DEST_PATH_IMAGE003
残余单体含量为174.5 ppm。
胶乳中残余单体气相色谱图如图3。
本发明实施例1:
1、称量:分别称取去离子水50kg、过硫酸铵0.094kg、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0.72 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36 kg、NaHCO30.25 kg、ɑ-甲基丙烯酸 0.6 kg、丙烯酰胺 0.47 kg、丙烯酸丁酯 23.2 kg、苯乙烯23.2 kg、叔丁基过氧化氢0.08 kg、抗坏血酸0.06 kg、水合肼0.3kg。
2、生产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ɑ-甲基丙烯酸、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
(2)将上述预乳液的1/10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5℃,加入的引发剂过硫酸铵进行种子乳液聚合。
待蓝光出现后,开始滴加剩余预乳液,升高温度至85℃,滴加时间为3.5h,保温0.5h,升高温度至88℃,继续反应0.5h;
(3)将以上反应体系温度降至70℃,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反应15min,滴加后聚合还原剂抗坏血酸溶液,反应15min,然后再滴加转化剂水合肼,反应15min,最后降温至45℃,过滤,得到苯丙胶乳。
后聚合氧化剂和后聚合还原剂的总滴加时间为10min。
3、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本例所制备的乳胶中的残余单体BA、St进行检测,主要性能指标见下表:
种类 时间 峰面积 乳胶单体浓度(ppm)
内标 5.194 334.7 /
St 6.250 / /
BA 7.145 1.6 48.4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生产的胶乳残余单体含量为48.4 ppm。
其结果明显优于对比实施例1和2。
乳胶中残余单体含量见图4。
本发明实施例2:
1、称量:分别称取去离子水50kg、过硫酸钾0.094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0.72 k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36 kg、pH缓冲剂Na2CO30.25 kg、丙烯酸0.6 kg、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 0.47 kg、丙烯酸丁酯 23.2 kg、苯乙烯23.2 kg、叔丁基过氧化氢0.08 kg、吊白块0.12 kg、水合肼0.6kg。
2、生产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丙烯酸、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型乳化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
(2)将上述预乳液的1/10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5℃,加入的引发剂过硫酸钾进行种子乳液聚合。
待蓝光出现后,开始滴加剩余预乳液,升高温度至85℃,滴加时间为3.5h,保温0.5h,升高温度至88℃,继续反应0.5h;
(3)将以上反应体系温度降至70℃,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反应15min,滴加后聚合还原剂吊白块溶液,反应15min,然后再滴加转化剂水合肼,反应30min,最后降温至45℃,过滤,得到苯丙胶乳。
后聚合氧化剂和后聚合还原剂的总滴加时间为10min。
3、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所生产的胶乳中残余单体BA、St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种类 时间 峰面积 乳胶单体浓度(ppm)
内标 5.251 2517 /
St 6.296 11.2 10.2
BA 7.071 8.1 9.8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2生产的胶乳残余单体含量为21ppm。
其结果明显优于对比实施例1和例2。
胶乳中残余单体气相色谱图如图5。
本发明实施例3:
1、称量:分别称取去离子水50kg、过硫酸铵0.094kg、十二烷基硫酸钠0.72 k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0.36 kg、pH缓冲剂NaHCO30.25 kg、丙烯酸0.4 kg、丙烯酰胺 0.6 kg、丙烯酸丁酯 23.2 kg、苯乙烯23.2 kg、叔丁基过氧化氢0.08 kg、抗坏血酸0.08 kg、水合肼0.4kg。
2、生产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丙烯酸、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型乳化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
(2)将上述预乳液的1/10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5℃,加入的引发剂过硫酸铵进行种子乳液聚合。
待蓝光出现后,开始滴加剩余预乳液,升高温度至85℃,滴加时间为3.5h,保温0.5h,升高温度至88℃,继续反应0.5h;
(3)将以上反应体系温度降至70℃,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反应15min,滴加后聚合还原剂抗坏血酸溶液,反应15min,然后再滴加转化剂水合肼,反应1h,最后降温至45℃,过滤,得到苯丙胶乳。
后聚合氧化剂和后聚合还原剂的总滴加时间为10min。
3、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本发明实施例3所生产的胶乳中残余单体BA、St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种类 时间 峰面积 乳胶单体浓度(ppm)
内标 5.257 2886.8 /
St 6.302 14 10.5
BA 7.08 38.2 38.4
可见,本发明例3生产的胶乳残余单体浓度总量为48.9ppm。
其结果明显优于对比实施例1和例2。
胶乳中残余单体气相色谱图如图6。

Claims (9)

1.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功能性单体、pH缓冲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去离子水混合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所述pH缓冲剂为Na2CO3或NaHCO3 ;
2)将上述预乳液的1/10~1/7加到搅拌聚合反应器中,水浴升温至70~80℃,然后加入1/5~1/3的引发剂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待蓝光出现后,升温至82~86℃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引发剂,保温0.5~1h后,升高温度至87~90℃,继续反应0.5~1h; 
3)将以上反应体系的温度降至50~70℃,先滴加后聚合氧化剂,再滴加后聚合还原剂,经反应15~30min后,再滴加转化剂水合肼,继续反应15~30min,最后降温至40~45℃,过滤,得到残余单体含量低于50ppm的苯丙胶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引发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pH缓冲剂、功能性单体、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聚合氧化剂、后聚合还原剂和转化剂水合肼分别占原料总质量的50~51%、0.2~0.4%、0.5~0.8%、0.25~0.4%、0.1~0.3%、1~2%、15~35%、15~35%、0.05~0.15%、0.03~0.12%和0.02~0.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后聚合氧化剂和后聚合还原剂的总滴加时间为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或烷基酚聚氧乙烯硫酸钠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聚合氧化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聚合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或吊白块。
CN201310315529.8A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Active CN103387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5529.8A CN10338763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5529.8A CN10338763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630A true CN103387630A (zh) 2013-11-13
CN103387630B CN103387630B (zh) 2016-04-27

Family

ID=4953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5529.8A Active CN10338763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76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6368A (zh) * 2016-09-27 2017-03-15 威远翰林科技有限公司 水性封口胶乳液的后处理方法
CN106749875A (zh) * 2016-12-31 2017-05-31 上海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氨自交联水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900A (zh) * 2017-03-06 2017-06-30 佛山市亿达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粘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12724322A (zh) * 2020-12-28 2021-04-30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pvc树脂的悬浮溶胀接枝改性方法
CN113307897A (zh) * 2021-05-17 2021-08-27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利用化学转化脱出改性pvc树脂中残余单体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467A (zh) * 2007-06-25 2007-12-26 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 核壳聚合型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1425A (zh) * 2008-09-16 2009-03-1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内饰毯用纳米蒙脱土复合乳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085A (zh) * 2011-12-06 2012-06-13 扬州大学 有机硅改性苯丙建筑防水乳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991A (zh) * 2013-04-02 2013-07-10 扬州大学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胶粒子表面键合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467A (zh) * 2007-06-25 2007-12-26 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 核壳聚合型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1425A (zh) * 2008-09-16 2009-03-11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内饰毯用纳米蒙脱土复合乳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085A (zh) * 2011-12-06 2012-06-13 扬州大学 有机硅改性苯丙建筑防水乳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991A (zh) * 2013-04-02 2013-07-10 扬州大学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胶粒子表面键合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永良: ""添加水合肼消除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残留单体的气味"", 《化学世界》, no. 8, 31 December 1994 (1994-12-31), pages 436 - 438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6368A (zh) * 2016-09-27 2017-03-15 威远翰林科技有限公司 水性封口胶乳液的后处理方法
CN106749875A (zh) * 2016-12-31 2017-05-31 上海巴德富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氨自交联水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900A (zh) * 2017-03-06 2017-06-30 佛山市亿达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粘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12724322A (zh) * 2020-12-28 2021-04-30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pvc树脂的悬浮溶胀接枝改性方法
CN112724322B (zh) * 2020-12-28 2022-04-22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pvc树脂的悬浮溶胀接枝改性方法
CN113307897A (zh) * 2021-05-17 2021-08-27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利用化学转化脱出改性pvc树脂中残余单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630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7630A (zh) 一种降低胶乳残余单体含量的苯丙胶乳生产方法
CN103992443B (zh) 常温混料法制备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
CN103554344B (zh) 透明耐水白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
CN101679214B (zh) 用于后处理二丙酮丙烯酰胺溶液从而制备纯二丙酮丙烯酰胺的改进方法
CN105330559A (zh) 一种制备电子级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4861116B (zh) 一种含氟无皂乳液防护剂制备方法
CN107298732A (zh) 耐乙醇稀释的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941B (zh) 经重排反应制备2-氯乙基磷酸二(2-氯乙基)酯的方法
CN103951790B (zh) 醋酸乙烯乳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4086363A (zh) 废酸水中醋酸丁酯和丁醇的节能回收工艺
CN104945275A (zh) 一种生产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1671532B (zh) 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3351445A (zh) 一种高粘度高发泡型聚氯乙烯糊状树脂pb110-4及其生产方法
CN112794939A (zh) 一种水性上光油用防水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169730A (zh) 一种丙烯酸乳液voc脱离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09057B (zh) 一种制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方法
CN107033309A (zh) 一种纤维板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26985A (zh) 银粉漆用磷酸酯-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4950A (zh) 减轻非水分散体中的气味的方法
CN102140319A (zh) 一种超透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2572A (zh) 一种用于鸡蛋保鲜涂膜的pvdc胶乳的制备方法
CN104086686A (zh) 一种具有优异冻融稳定性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53796B (zh) 一种由精馏副产物制备紫外光固化活性稀释剂的方法
CN107973747A (zh) 2-甲基-3-甲氧基-4-氯吡啶的制备方法
CN102936313A (zh) 一种新型水溶覆膜胶及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