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6705B -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6705B
CN103376705B CN201310108156.7A CN201310108156A CN103376705B CN 103376705 B CN103376705 B CN 103376705B CN 201310108156 A CN201310108156 A CN 201310108156A CN 103376705 B CN103376705 B CN 103376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member
component
photographic developer
axial direction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8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6705A (zh
Inventor
深町泰生
石井昌宏
中岛敬悟
神田卓也
塔筋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6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6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到框架的显影剂携带构件和侧密封件。显影剂携带构件可绕其轴线在旋转方向上旋转且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的轴向端部。侧密封件被设置在框架和轴向端部的周表面之间,且具有与周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接触构件包括设置成与开口的在轴向方向上的边缘相邻的第一密封构件和设置成与第一密封构件在旋转方向上相邻且在其上游的第二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允许显影剂在轴向方向上向内移动且对其中的显影剂提供比在由限制显影剂移动的材料制成的第二密封构件中高的移动性。

Description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可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彩色打印机中。
背景技术
带有可拆卸地可安装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打印机是本领域公知的。显影盒设有:外壳体,该外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该显影辊用于在其表面上携带调色剂;厚度调整刮刀,该厚度调整刮刀调整显影辊上携带的调色剂层的厚度;和侧密封件,该侧密封件被设计成防止调色剂从外壳体的就显影辊的轴向方向而言的轴向端泄漏。
作为这种传统显影盒中的一种显影盒,提出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的厚度调整刮刀由片簧构件和设置在片簧构件上用于以压力与显影辊的周表面接触的橡胶挤压构件构造。每个侧密封件包括贴附到外壳体的海绵密封构件和层叠在海绵密封构件上的毡密封构件。毡密封构件与显影辊的周表面接触且随着显影辊旋转而在该周表面上滑动(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039428)。
通过该传统显影盒,每个海绵密封构件的上端介于片簧构件的下端和外壳体之间。毡密封构件从片簧构件的下端延伸越过海绵密封构件到外壳体的底部且被贴附于其上。
然而,最近趋向于增加显影辊的旋转速度以便提高图像形成速度,延长显影盒的寿命,且减小用于低温定影的调色剂颗粒的尺寸,上述传统显影盒可能不能充分地限制调色剂从外壳泄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调色剂从其外壳泄漏的显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框架;可旋转地支撑到所述框架的显影剂携带构件;和侧密封件。所述框架形成有开口,并且所述框架具有内部空间,用于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容纳显影剂。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被设置成经由所述开口与所述内部空间对置,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限定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并且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被构造成绕所述轴线在旋转方向上旋转,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具有轴向端部和在所述轴向端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内方的其余部。所述侧密封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的周表面之间,并且所述侧密封件包括接触构件,所述接触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轴向端部的所述周表面接触。所述接触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设置成与所述开口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边缘相邻,并且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允许通过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旋转而进入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显影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内移动。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是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分离的构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由限制通过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旋转而进入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中的所述显影剂的移动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中提供比在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中的显影剂移动性高的显影剂移动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在通过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旋转而进入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中的所述显影剂上施加力,以使所述显影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植绒织物,所述植绒织物包括基部构件和纤维构件,所述纤维构件被以植绒方式嵌入所述基部构件中,使得所述纤维构件朝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就所述轴向方向而言向内取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包括非织造织物。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是毡构件。
优选地,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膜构件,所述膜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膜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其余部的周表面之间,并且所述膜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其余部的所述周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之间提供第一接缝,并且所述膜构件具有轴向端部,所述膜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被设置在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之间,并且所述膜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覆盖所述第一接缝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接触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密封构件,所述第三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厚度调整刮刀,所述厚度调整刮刀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与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所述其余部的周表面接触。所述第三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接触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外方且与所述接触部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密封构件与所述接触部压力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三密封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柔性高的柔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密封构件由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在所述接触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三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三密封构件之间提供第二接缝,所述第二接缝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内部和外部,所述内部比所述外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位于下游。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缝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内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缝具有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延伸的线性部。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具体特征和优势以及其它目的将是明显的,在附图中:
图1是容纳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打印机的中央剖面图;
图2是当从其后右侧看时图1的显影装置的透视图,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框架和显影辊;
图3A是图1的显影装置的后侧图;
图3B是图3A的显影装置沿图3A的线A-A截取的后部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C是图3A的显影装置沿图3A的线B-B截取的后部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是图2的显影框架当从其后右侧看时的透视图,其中供应辊和供应侧密封构件被组装到显影框架;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从其后右侧看时的透视图,其中框架侧基部已经被组装到图4的显影框架;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从其后右侧看时的透视图,其中厚度调整刮刀和刮刀侧基部已经被组装到图5的显影框架;
图7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左方部分当从其后右侧看时的透视图,其中接触构件已经被联接到图6的显影框架;
图7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左方部分的后侧视图,其中接触构件已经被联接到图6的显影框架;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当从其后右侧看时的透视图,其中下膜已经被组装到图7A和图7B的显影框架;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左方部分的后侧视图,其中显影辊已经被拆除;和
图9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左方部分的后侧视图,其中显影辊已经被拆除。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1.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括大致箱形的主壳体2。前盖5被设置在主壳体2的一个侧壁上。前盖5能够绕其底端部枢转地打开和关闭从而露出和覆盖接入开口3。
在以下描述中,主壳体2的设置前盖5的一侧(图1中的右侧)将被称为“前侧”,相反侧(图1中的左侧)将被称为“后侧”。此外,将在假定打印机1被从其前侧看的情况下定义主壳体2的左侧、右侧。另外,将基于显影盒13相对于主壳体2的安装状态定义显影盒13(后述)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顶侧和底侧。
打印机1设有处理盒10。处理盒10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2中的鼓盒12和可拆卸地安装在鼓盒12上的显影盒13。
鼓盒12包括感光鼓14和电晕放电充电器15。
感光鼓14被可旋转地支撑到鼓盒12的后端部且通过鼓盒12的后端部的下前侧露出。电晕放电充电器15被设置在感光鼓14的上方,与感光鼓14的表面面对,在电晕放电充电器15与感光鼓14的该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显影盒13包括显影框架30(作为要求保护的框架的实例)和显影辊16(作为要求保护的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实例)。显影辊16被可旋转地支撑到显影框架30的后端部且通过显影框架30的后端部的后侧露出。当显影盒13被安装在鼓盒12上时,显影辊16与感光鼓14的前侧接触。显影盒13还设有用于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16上的供应辊18和用于调整显影辊16上携带的调色剂的厚度的厚度调整刮刀19。显影盒13在位于供应辊18的前侧的部分中容纳调色剂。
显影盒13中的调色剂被供应到供应辊18上,继而供应辊18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16。在该过程中,调色剂在供应辊18和显影辊16之间被正摩擦充电。厚度调整刮刀19调整显影辊16上携带的调色剂以便将显影辊16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层维持在薄均匀厚度。
在此期间,在感光鼓14旋转时,电晕放电充电器15对感光鼓14的表面施加均匀电荷。接下来,设置在主壳体2的顶部中的扫描器单元6将激光束(由图1中的虚线表示)可选择地照射到正充电的感光鼓14的表面上,从而基于图像数据在该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显影辊16的表面上携带的正充电的调色剂被供应到感光鼓14的表面上形成的潜像,将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纸盘7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2的底部中以容纳片材S。拾取辊8拾取纸盘7中的片材S且将片材S一次一张地沿U形输送路径9输送。拾取辊8以规定定时将每张片材S馈送到感光鼓14和转印辊20之间。在感光鼓14和转印辊20之间向后输送片材S。此时,感光鼓14上携带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S上。
接下来,片材S在加热辊21和压力辊22之间通过,此时调色剂图像通过热和压力被定影到片材S。接着,片材S被朝排出辊23输送。排出辊23将片材S排出到在主壳体2的顶表面上形成的排出盘24上。
2.显影盒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显影盒13包括显影框架30。显影框架30具有大体箱体形状且在左右方向上伸长。如图1所示,显影框架30包括构成前部的调色剂容纳室31和构成后部的显影室32。
(1)调色剂容纳室
调色剂容纳室31是大体箱体形状的且在左右方向上伸长。调色剂容纳室31容纳正充电非磁性单组分聚合物调色剂。搅拌器35被设置在调色剂容纳室31中且位于其竖直和前后的近似中央。
搅拌器35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取向的搅拌器轴36和从搅拌器轴36径向向外延伸的搅拌刮刀37。在搅拌器轴36的左端、右端被支撑在显影框架30的对应侧壁中的情况下,搅拌器35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框架30中。
(2)显影室
显影室32与调色剂容纳室31的后端连续形成,该显影室具有大致矩形横截面且在后侧带有开口。调色剂容纳室31和显影室32经由在前后方向上穿透分隔壁的通孔33连通。如图4所示,显影室32由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平行布置且分离的一对侧壁40、桥接侧壁40的下边缘的底壁41和桥接侧壁40的上边缘和后边缘的顶壁42构成。
侧壁40具有大体平板形状,且分别从调色剂容纳室31的左、右侧壁的后边缘向后延伸。
如图1所示,底壁41具有从调色剂容纳室31的底壁的后边缘向后延伸的大体平板形状。由构成前部的圆弧形壁43和构成后部的膜支撑壁44一体地构造底壁41。
圆弧形壁43在侧视图中具有沿着供应辊18的旋转路径的大体圆弧形状。圆弧形壁43具有前边缘,该前边缘连接到调色剂容纳室31的底壁的后边缘。
膜支撑壁44具有大体平板形状,且从圆弧形壁43的后边缘向后延伸。
顶壁42具有大体平板形状。在侧视图中,顶壁42是L形状。具体地,如图4所示,顶壁42一体地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对置壁46和从对置壁46的后边缘向上延伸的刮刀支撑壁47。
如图1所示,对置壁46具有大体平板形状,且从调色剂容纳室31的顶壁的后边缘向后延伸。对置壁46在大体竖直方向上与圆弧形壁43对置,在对置壁46与圆弧形壁43之间形成有间隙。
刮刀支撑壁47具有大体平板形状,且与对置壁46的后边缘连续形成,刮刀支撑壁47从对置壁46的后边缘向上延伸。
密封件支撑部45也被一体地设置在显影室32中。密封件支撑部45中的一个密封件支撑部45被设置在显影室32内的左端部、右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上。每个密封件支撑部45具有大体平板形状,该大体平板形状具有宽左右尺寸。
更具体地,如图3B所示,密封件支撑部45具有从圆弧形壁43的顶表面向上延伸的前部,前部的上边缘连接到对置壁46。密封件支撑部45具有后部,该后部在侧视图中是大体矩形的,且从构成密封件支撑部45的前部的下后边缘向下且向后对角地突出。如图4所示,相应密封件支撑部45具有与对应侧壁40的内右、左表面接合的外左端、右端。此外,如图3B所示,密封件支撑部45具有后表面,该后表面具有沿着显影辊16的旋转路径的大体圆弧形状。
在每一个密封件支撑部45中形成供应辊密封沟槽48。在每个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表面中,在与供应辊轴52(后述)的左端或右端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供应辊密封沟槽48。供应辊密封沟槽48在侧面图中是大体矩形的,且在向前且略向下的对角方向上凹入密封件支撑部45的下部从而在后侧上开放。
如图4所示,开口区域50被形成在显影室32中,向后开放。开口区域50由圆弧形壁43(见图1)的后边缘、密封件支撑部45的内左、右边缘以及对置壁46的后边缘限定。
如图1所示,显影室32包括供应辊18、显影辊16、厚度调整刮刀19和一对密封构件51(见图3B)。如图4所示,供应辊18包括供应辊轴52和海绵辊53。
供应辊轴52在形状上是大体圆柱形,且供应辊轴52在左右方向上取向。
海绵辊53在留下供应辊轴52的左端、右端露出的同时覆盖供应辊轴52。海绵辊53具有略小于两个密封件支撑部45之间的左右距离的左右长度。
供应辊18被设置在显影室32中使得海绵辊53的周表面与圆弧形壁43(见图1)的内表面面对且分离,且供应辊轴52的左端、右端位于对应密封件支撑部45(见图3B)的供应辊密封沟槽48内。供应辊轴52的左端、右端经由轴承构件54(见图2)被可旋转地支撑到侧壁40。由于该构造,供应辊18被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框架30中。
在显影操作期间,驱动力被从设置在主壳体2中的驱动源(未示出)例如马达传递到供应辊18。在显影操作期间电源(未示出)也对供应辊18施加供应偏压。当驱动力被从驱动源传递时,供应辊18被驱动以在由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左侧视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从而供应辊18的与显影辊16面对且接触的部分在与显影辊16的被接触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2所示,显影辊16由显影辊轴56和橡胶辊57构成。
显影辊轴56在形状上是大体圆柱形,且显影辊轴56在左右方向上取向。
橡胶辊57在留下显影辊轴56的左端、右端露出的同时覆盖显影辊轴56。橡胶辊57具有大致相当于(略短于)在所述一对侧壁40之间形成的距离的左右长度。
如图1所示,显影辊16被设置在供应辊18的上后侧上使得橡胶辊57与海绵辊53的上后侧接触且橡胶辊57的周表面经由开口区域50与显影室32的内部面对。如图2所示,显影辊轴56的左端、右端经由轴承构件54被可旋转地支撑到对应侧壁40。通过该构造,显影辊16能够相对于显影框架30绕中心轴线A(图2中示出)旋转。
在显影操作期间,驱动力被从设置在主壳体2中的驱动源(未示出)例如马达传递到显影辊16。在显影操作期间电源(未示出)也对显影辊16施加显影偏压。当驱动力被从驱动源传递时,显影辊16被驱动以在由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X(左侧视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从而显影辊16与供应辊18面对且接触的部分在与供应辊18的被接触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厚度调整刮刀19由柔性薄金属板等形成。如图6所示,厚度调整刮刀19具有在左右方向上伸长的大体平板形状。
接触部59被设置在厚度调整刮刀19的底边缘上,如图1和图6所示。接触部59由弹性树脂材料例如硅橡胶形成。接触部59被设置在厚度调整刮刀19的后表面上,且在左右方向上跨过其下边缘。如图1所示,接触部59在侧视图中是大体三角形的,并且接触部59从厚度调整刮刀19的后表面向后突出。接触部59具有比厚度调整刮刀19的左右长度短的左右长度。接触部59位于厚度调整刮刀19的近似左右中央区域,从而接触部59的左端、右端从厚度调整刮刀19的对应左端、右端就左右方向而言向内成阶梯状。
如图1所示,厚度调整刮刀19被固定到刮刀支撑壁47的后表面(见图4),从而接触部59从橡胶辊57的前侧与橡胶辊57的周表面接触,接触部59跨过橡胶辊57的左右长度(见图2)。
如图3B所示,每个密封构件51包括供应辊侧密封件61、显影辊侧密封件62(作为要求保护的侧密封件的实例)和下膜63(作为要求保护的膜构件的实例)。
如图4所示,两个供应辊侧密封件61被设置成与供应辊轴52的左端、右端对应。如图3B所示,供应辊侧密封件61在侧视图中是大体矩形的。供应辊轴52的左端、右端穿透对应供应辊侧密封件6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因此,如图4所示,左、右供应辊侧密封件61被设置在海绵辊53的相应左端、右端的外侧且在左右方向上与海绵辊53的左端、右端面对。供应辊侧密封件61具有大体圆弧形状的后表面,该后表面沿着显影辊16的旋转路径,且与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表面齐平形成。如图3B所示,供应辊侧密封件61被容纳在对应供应辊密封沟槽48中。
显影辊侧密封件62被设置在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表面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对应的左端或右端上的周表面之间。显影辊侧密封件62包括设置在密封件支撑部45侧上的支撑构件65和设置在橡胶辊57侧上的接触构件66。
支撑构件65被设置在接触构件66和密封件支撑部45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构件65由框架侧基部68(见图5)和刮刀侧基部67(见图6)构成。
如图5所示,框架侧基部68由弹性泡沫材料例如聚氨酯海绵构件形成。框架侧基部68在后视图中是大体矩形的,且框架侧基部68竖直伸长。框架侧基部68具有与密封件支撑部45的左右尺寸大致相当的左右尺寸。
突出部74被一体地设置在每个框架侧基部68上。在对应框架侧基部68的左、右内表面上在其大致竖直中央区域中形成突出部74。突出部74在后视图中是大体矩形的,且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突出以便与海绵辊53的对应左端面、右端面对置。
如图3B所示,每个框架侧基部68从顶部到底部(在旋转方向X上从其上游侧到其下游侧)结合到对应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表面。这里,框架侧基部68弯曲,形成在侧视图中的大体C形,“C”的开口朝后。如图3B所示,框架侧基部68的上端介于密封件支撑部45的在该密封件支撑部45的上端上的后表面和厚度调整刮刀19的在该厚度调整刮刀19的下边缘上的前表面之间。
刮刀侧基部67由弹性泡沫材料例如聚氨酯海绵构件形成。如图6所示,刮刀侧基部67在后视图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刮刀侧基部67竖直伸长。刮刀侧基部67具有与框架侧基部68的左右尺寸大致相等的左右尺寸,同时具有比框架侧基部68的厚度小的厚度(在支撑构件65与显影辊26对置的方向上的尺寸)。在厚度调整刮刀19的后表面上,在厚度调整刮刀19的相应左端、右端处设置刮刀侧基部67。因而,刮刀侧基部67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接触部59介于刮刀侧基部67之间。刮刀侧基部67结合到厚度调整刮刀19的后表面,从而刮刀侧基部67的底端比厚度调整刮刀19的下边缘进一步向下突出。
如图3B所示,接触构件66被设置在对应支撑构件65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接触构件66具有与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对应左或右端上的周表面接触的后表面。如图7A所示,接触构件66具有与框架侧基部68的左右尺寸大体相当的左右尺寸。
具体地,如图7B所示,接触构件66包括就显影辊16的旋转方向X而言从下游侧到上游侧顺序布置的三个密封构件。更具体地,接触构件66包括下游密封构件69(作为要求保护的第三密封构件的实例)、中央密封构件70(作为要求保护的第一密封构件的实例)和上游密封构件71(作为要求保护的第二密封构件的实例)。
下游密封构件69被构造成比中央密封构件70柔软。具体地,下游密封构件69由毡构件形成,并且下游密封构件69在后视图中是大致矩形的。
中央密封构件70与下游密封构件69分离地设置。中央密封构件70由设置在橡胶基部上的片状植绒织物构成。通过对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纤维构件植绒形成植绒织物。更具体地,纤维构件(一束纤维线股)被以植绒方式嵌入基材从而从底部到顶部(朝显影辊16的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侧)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倾斜。因此,基材上植绒的纤维构件在倾斜向上且向内的方向上取向(下文中称为“纤维倾斜方向Y”)。纤维倾斜方向Y被设定成与显影辊16的旋转方向X形成例如15-75度、且优选在30到60度之间的角度θ。
此外,中央密封构件70被构造成具有根据以下描述的测量硬度的方法确定的硬度水平,例如0.14-0.24N,优选在0.14至0.18N之间。
硬度测量方法
首先,中央密封构件70被形成为在平面图中是矩形,具有35mm的长度(纵向尺寸)和7mm的宽度(横向尺寸)。为了测量中央密封构件70的硬度,中央密封构件70的一个纵向端上的20mm部分被固定,由AikohEngineeringCo.,Ltd.制造的测力计(商品名:RX-2)被定位以从上方与中央密封构件70的自由端接触。接下来,测力计被用于向下挤压中央密封构件70的右部,且在中央密封构件70的右侧已经被向下弯曲90度的点处读取的力测量值被设定为中央密封构件70的硬度。
上游密封构件71由比中央密封构件70柔软的材料形成,以便限制随着显影辊16旋转进入上游密封构件71中的调色剂颗粒的移动。具体地,由非织造织物构造上游密封构件71。在第一实施例中,上游密封构件71是毡构件。即,上游密封构件71由与下游密封构件69相同的材料形成。
因此,由于下游密封构件69和上游密封构件71由毡构件构造,而中央密封构件70由植绒织物构造,所以下游密封构件69和上游密封构件71的表面中的纤维具有比中央密封构件70的表面中的纤维强的各向异性结构(即纤维朝橡胶辊57在不同方向上突出)。因此,下游密封构件69和上游密封构件71在抑制调色剂颗粒的移动中发挥比中央密封构件70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央密封构件70的表面中的纤维与下游密封构件69和上游密封构件71的表面中的纤维相比更各向同性(在大致相同方向上排列)。因此,中央密封构件70允许调色剂颗粒沿中央密封构件70的纤维取向的方向移动。
如图3C所示,下游密封构件69、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上游密封构件71被贴附到单条双面胶带73的在与橡胶辊57面对的一侧上的一个粘性表面使得:下游密封构件69的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边缘与中央密封构件70的下游边缘接触,中央密封构件70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边缘与上游密封构件71的下游边缘接触。即,如图7A所示,由下游密封构件69、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上游密封构件71一体地构造接触构件66。此外,下游密封构件69被设置成在中央密封构件70的就旋转方向X而言的下游侧与中央密封构件70相邻,并且上游密封构件71被设置成在中央密封构件70的上游侧与中央密封构件70相邻。具体地,将构成相应下游密封构件69、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上游密封构件71的构件被首先固定到双面胶带73的一个粘性表面,且这些构件随后经由冲压处理等被切割成希望的形状以形成接触构件66。
接触构件66还具有形成在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上游密封构件71之间的第一接缝78和形成在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下游密封构件69之间的第二接缝77。
如图3C所示,接触构件66利用双面胶带73贴附到支撑构件65,从而第二接缝77位于刮刀侧基部67和上游端部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第一接缝78位于框架侧基部68的上游端部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换言之,接触构件66被支撑在支撑构件65上,双面胶带73介于接触构件66和支撑构件65之间以将接触构件66固定到支撑构件65。因此,中央密封构件70被分别设置在开口区域50的左、右边缘附近(密封件支撑部45的内左、右边缘)。
上游密封构件71具有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部,该上游部覆盖框架侧基部68的上游端。具体地,上游密封构件71在框架侧基部68的上游端上从框架侧基部68的顶表面(后表面)延伸,越过框架侧基部68和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端部,且绕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部的底表面折叠。上游密封构件71通过双面胶带73固定到框架侧基部68和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部。因为上游密封构件71比中央密封构件70柔软,所以上游密封构件71可被以这种方式折返以便与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部一致。通过该构造,上游密封构件71能够限制接触构件66相对于显影框架30的移动。
下膜63由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如图8所示,下膜63具有在平面图中为大体矩形且在左右方向上伸长的片状形状。
在下膜63的底表面上,在与膜支撑壁44对应的区域中设置下海绵(未示出)。下海绵由弹性泡沫材料例如聚氨酯海绵构件构成,且在平面图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下海绵在左右方向上伸长。下海绵的左端、右端与对应左、右框架侧基部68的内表面接触。
如图3B所示,下膜63被设置在橡胶辊57的周表面的在橡胶辊57的周表面的左端、右端之间的左右中部和膜支撑壁44之间。下膜63与橡胶辊57下部的周表面接触,并且下膜63在左右方向上跨过周表面。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介于对应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上游密封构件71与橡胶辊57在相应左端、右端上的周表面之间。以这种方式,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覆盖对应左、右第一接缝78的内部(也见图8)。通过将下海绵(未示出)的下端结合到膜支撑壁44的顶表面,从而将下膜63固定到膜支撑壁44。
(3)组装显影盒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盒13的组装。
为了组装显影盒13,如图4所示,首先在显影框架30的显影室32中组装供应辊18和供应辊侧密封件61。接下来,如图5所示,将框架侧基部68结合到对应密封件支撑部45。接下来,如图6所示,厚度调整刮刀19被固定到刮刀支撑壁47(见图5)的后表面。此时,如图3B所示,刮刀侧基部67也被定位使得它们的底边缘与框架侧基部68的顶边缘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然后,如图7A所示,接触构件66被叠置在对应框架侧基部68之上,且用双面胶带73将接触构件66粘着地固定到框架侧基部68,从而下游密封构件69分别从其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与接触部59的对应左端、右端压力接触。因此,下游密封构件69被设置成与接触部59的对应左端、右端相邻,使得接触部59在左右方向上介于下游密封构件69之间。
此时,如图3B所示,下游密封构件69在大致其竖直中央区域结合到刮刀侧基部67的对应后表面。
中央密封构件70的上端(在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端)结合到刮刀侧基部67的在刮刀侧基部67的后表面上的下端(上游端)。中央密封构件70在竖直方向(旋转方向X)上的中部结合到框架侧基部68的后表面上的近似竖直中央区域(旋转方向X上的中途区域)。
此外,上游密封构件71的上端(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端)结合到框架侧基部68的在框架侧基部68的后表面上的下端(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端)。上游密封构件71的其余部绕框架侧基部68的后端部和密封件支撑部45的后部缠绕从而覆盖其后端部。因而上游密封构件71结合到框架侧基部68和密封件支撑部45。
接下来,如图8所示,下膜63结合到膜支撑壁44的顶表面,从而左端、右端从顶部覆盖对应左、右第一接缝78的内部。
如图2所示,然后显影辊16被组装在显影室32中。此时,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上的周表面与接触构件66和下膜63接触。具体地,如图3C所示,该周表面具有与接触构件66接触的前面对部。如图2和图3B所示,周表面的下侧上的左、右外部也与对应接触构件66接触,而周表面的下侧上的左、右内部与下膜63接触。橡胶辊57的周表面的在左端、右端之间的中途区域与接触部59、海绵辊53和下膜63接触。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周表面的上前部与接触部59接触。该周表面的下前部与海绵辊53接触,周表面的底部与下膜63接触(见图3B)。
最后,如图2所示,轴承构件54被从其相应左、右外侧安装到对应侧壁40上,从而显影辊56和供应辊轴52(见图4)的左端、右端被接收在轴承构件54中。这完成了组装显影盒13的过程。
(4)显影操作的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用显影盒13执行的显影操作。
在显影操作中,设置在主壳体2中的驱动源(未示出)将驱动力输出到显影盒13。驱动力被传递到如图1所示的显影盒13中的显影辊16、供应辊18和搅拌器35,驱动这些部件旋转。随着搅拌器35旋转,搅拌器35的搅拌刮刀37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容纳室31经由通孔33输送到显影室32。输送到显影室32中的调色剂被供应到供应辊18的海绵辊53上。随着供应辊18旋转,海绵辊53又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16的橡胶辊57上。
如图4所示,供应辊侧密封件61被设置在海绵辊53的左端、右端的外侧上,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海绵辊53的左端、右端相对。因此,供应辊侧密封件61限制调色剂从显影室32经由供应辊18的左端、右端泄漏。
在显影辊16旋转时,厚度调整刮刀19的接触部59(见图1)调整橡胶辊57的周表面上携带的调色剂的厚度。由于接触构件66与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的周表面接触,如图3A所示,所以此时,接触构件66限制调色剂从显影室32经由显影辊16的左端、右端泄漏。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是构造植绒织物的中央密封构件70,该中央密封构件70具有被植绒成就左右方向而言向上且向内倾斜的纤维构件。因此,当显影辊16旋转时,中央密封构件70的纤维构件在进入橡胶辊57的周表面和中央密封构件70之间的调色剂颗粒上在使调色剂颗粒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向内返回的方向上施加力。
因而,中央密封构件70被具体地构造成使通过显影辊16的旋转进入橡胶辊57和中央密封构件70之间的调色剂颗粒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向内返回移动,且抑制调色剂从就左右方向而言的内部进入橡胶辊57和中央密封构件70之间。
3.操作和技术优势
(1)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影盒13中,设置成与开口区域50的左、右边缘相邻的中央密封构件70被构造成当旋转的显影辊16将调色剂颗粒带入中央密封构件70时将调色剂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移动。
此外,设置成与中央密封构件70相邻且在该中央密封构件70上游的上游密封构件71由比中央密封构件70更好地抑制调色剂颗粒移动的材料制成。因此,即使当随着显影辊16旋转而调色剂颗粒进入上游密封构件71时,上游密封构件71也相对有效地抑制颗粒的移动且将调色剂颗粒保持在该上游密封构件71中。即,调色剂(显影剂)在中央密封构件70中的移动性比在上游密封构件71中的高。
该构造能够减少从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侧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的量。
换言之,该构造可靠地确保进入第二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颗粒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在轴向方向上向内)移动,同时抑制调色剂从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因而该构造抑制调色剂在中央密封构件70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之间的泄漏。
因此,即使当显影辊16以高速操作时,即使当显影盒13的寿命延长时,且即使当调色剂的颗粒尺寸减小时,也能够抑制调色剂从显影框架30泄漏。
(2)中央密封构件70被构造成在通过旋转的显影辊16带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颗粒上施加力以使颗粒在左右方向上向内返回。
随着显影辊16旋转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被施加力以使调色剂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移动,从而导致调色剂泄漏的可靠抑制。
换言之,即使当调色剂颗粒从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和/或从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侧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时,由于中央密封构件70能够在颗粒上在用于使颗粒在左右方向上向内返回的方向上施加力,所以该构造可靠地限制调色剂泄漏。
上游密封构件71和中央密封构件70的结构是本发明的特定特征。上游密封构件71由限制由于显影辊16的旋转进入该上游密封构件71中的调色剂颗粒的移动的材料形成,同时中央密封构件70在由于旋转的显影辊16而进入该中央密封构件70中的调色剂颗粒上施加力以使调色剂在左右方向上向内返回。
因此,即使当随着显影辊16旋转在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上携带的调色剂进入上游密封构件71时,上游密封构件71也能够限制调色剂颗粒在左右方向上向外迁移。调色剂在与上游密封构件71的左右内部接触的同时到达中央密封构件70,且通过中央密封构件70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移动。
因而,该构造能够限制调色剂从橡胶辊57的周表面在相应向左和向右方向上向外(在显影辊16的轴向方向上向外)迁移。
因此,如果仍被携带在橡胶辊57的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下游密封构件69而到达上游密封构件71,该调色剂进入上游密封构件71的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侧的左右内部。随后,如果随着显影辊16继续旋转已经到达上游密封构件71的调色剂再次从上游密封构件71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则调色剂在中央密封构件70的上游侧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左右内部。
因此,该构造更有效地抑制调色剂在接触构件66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泄漏。
(3)中央密封构件70是由以植绒方式嵌入在基部上的纤维构件构成的植绒织物。如图7B所示,纤维构件被植绒成在纤维倾斜方向Y上倾斜,即沿从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侧到下游侧相对于左右方向向内倾斜的方向倾斜。
因此,中央密封构件70能够可靠地在通过旋转显影辊16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颗粒上在用于使颗粒在左右方向上向内返回的方向上施加力。
(4)由非织造织物即由缠结纤维构件形成的片状织物构造上游密封构件71。因此,进入上游密封构件71的调色剂被捕获在织物的缠结纤维构件中且被保持在该上游密封构件71中。
更具体地,由于上游密封构件71的纤维构件被缠结,所以该纤维构件比中央密封构件70的纤维构件更各向异性(朝橡胶辊57在不同方向上突出)。结果,上游密封构件71能够可靠地保持进入其中的调色剂颗粒。该构造能够进一步用以减少从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侧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的量。
(5)由毡构件构造上游密封构件。因此,上游密封构件71能够与橡胶辊57的周表面紧密接触。
因而,该构造能够限制在上游密封构件71(接触构件66的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部)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且可靠地刮去橡胶辊57的周表面上的调色剂。
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从中央密封构件70的在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侧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的量。
(6)如图8所示,显影盒13设有下膜63。下膜63被设置在膜支撑壁44和橡胶辊57的左右中途部的周表面之间,且沿左右方向与周表面接触。通过该构造,下膜63能够限制调色剂在膜支撑壁44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泄漏。
此外,下膜63被布置成使得其左端部、右端部介于对应接触构件66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之间,以从上方(从显影辊16侧)覆盖第一接缝78的相应的左、右内部。因此,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与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接触。
通过该构造,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能够刮去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因此,下膜63不仅限制调色剂在膜支撑壁44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右中部中的周表面之间泄漏,而且还进一步限制调色剂在接触构件66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之间泄漏。
特别地,第一接缝78由中央密封构件70和具有比中央密封构件70大的柔性的上游密封构件71形成。以这种方式,当由于中央密封构件70和上游密封构件71之间的柔性差异造成的与橡胶辊57的周表面接触时,在第一接缝78处形成边缘(阶梯)。
这意味着在第一接缝78上方设置的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中产生边缘(台阶)。形成在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中的边缘用以阻止随着显影辊16旋转而调色剂流动到下膜63上。因此,该构造更有效地限制调色剂在下膜63的左端部、右端部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之间泄漏。
(7)接触构件66包括下游密封构件69。因此,该结构能够限制调色剂在下游密封构件69(接触构件66在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部)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泄漏。
因此,该构造更有效地限制调色剂在接触构件66和橡胶辊57的在该橡胶辊57的左端、右端处的周表面之间泄漏。
(8)如图6所示,显影盒13设有厚度调整刮刀19。通过厚度调整刮刀19的接触部59与构成显影辊16的橡胶辊57的周表面接触(滑动抵靠),当显影辊16旋转时厚度调整刮刀19能够调整在橡胶辊57上携带的调色剂层的厚度(见图1)。
如图7A所示,两个下游密封构件69被设置成分别与接触部59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左端和右端(接触部59的就显影辊16的轴向方向而言的端)相邻且处于其外侧,以便以压力与接触部59的左端、右端接触,从左端、右端的外侧向内施加该压力。
该构造防止在接触部59和下游密封构件69之间的边界处形成间隙,从而抑制调色剂经由该间隙泄漏。因此,厚度调整刮刀19能够被构造成调整在橡胶辊57上携带的调色剂的厚度,同时防止调色剂在接触部59和下游密封构件69之间的边界处泄漏。
(9)下游密封构件69具有比中央密封构件70大的柔性。因此,下游密封构件69能够与橡胶辊57的周表面和厚度调整刮刀19的接触部59的左端、右端紧密地接触。
该构造限制在下游密封构件69(接触构件66的在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部)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接触部59和下游密封构件69之间形成间隙。
因此,第一实施例的该结构能够抑制调色剂在下游密封构件69和橡胶辊57的周表面之间泄漏,且能够进一步抑制调色剂在接触部59和下游密封构件69之间的边界处泄漏。
(10)由于上游密封构件71由与下游密封构件69相同的材料形成,所以用于制造上游密封构件71和下游密封构件69的材料成本比当构件由相异材料形成时的成本低。
<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9A和图9B分别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下游密封构件269和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下游密封构件369。
在下文中,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和部件,以避免重复描述。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第二接缝77被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然而,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接缝277、377具有相对于第二接缝277、377的左右外部位于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的相应左右内部。
通过该构造,随着显影辊16旋转,进入接触构件266、366且到达第二接缝277、377的调色剂被朝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移动,即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移动。因此,这些构造能够限制调色剂颗粒经由第二接缝277、377泄漏。
(1)第二实施例
具体地,如图9A所示,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接缝277在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在左右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倾斜。尽管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整个第二接缝277是倾斜的,但是还可行的是:将第二接缝277的一部分形成为倾斜部283,其中仅倾斜部283在旋转方向X的下游从外侧向内侧倾斜。
由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整个第二接缝277构成倾斜部283,随着显影辊16旋转,进入接触构件266且到达第二接缝277的调色剂沿着倾斜部283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被向内(在显影辊16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引导。因此,该构造能够可靠地限制调色剂经由第二接缝277(倾斜部283)泄漏。
通过第二实施例的该构造,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技术优势。
(2)第三实施例
在图9B中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接缝377在后视图中沿着Z字形。具体地,每个第二接缝377包括第一正交部385、线性部386和第二正交部387。
第一正交部385从对应接触构件66的左右内边缘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向外延伸。
线性部386从第一正交部385的外端弯曲近似90度且向下延伸。换言之,线性部386与旋转方向X对准且从第一正交部385向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延伸。
第二正交部387从线性部386的底端(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端)弯曲近似90度且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向外延伸。
顺便提及,下游密封构件369由于与橡胶辊57的周表面滑动接触而可能经受向旋转方向X上的下游移动(偏移)。因而,第二接缝377(下游密封构件369和中央密封构件70之间的边界)在旋转方向X上可被加宽以在下游密封构件369和中央密封构件70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可能导致调色剂经由该间隙泄漏。
然而,由于设置在旋转方向X上对准的线性部386,即使下游密封构件369在旋转方向X上向下游偏移,具有该构造的第二接缝377也能够限制在线性部386处形成间隙。此外,线性部386被形成为从第一正交部385在旋转方向X上向上游延伸。因此,例如,如果调色剂在第一正交部385的在左右方向上的横向向内进入第一正交部385且迁移到线性部386,则随着显影辊16旋转抑制调色剂沿线性部386向旋转方向X上的上游移动。因此,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二接缝377能够可靠地限制调色剂经由其泄漏。
通过第三实施例的该构造,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技术优势。
<变体和变型>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植绒织物构造图7B中示出的中央密封构件70。然而,可由例如由细羊毛纤维织造的织物构造中央密封构件70。在该情况下,构成中央密封构件70的织物优选被织造成使得朝橡胶辊57突出的线股在旋转方向X上从上游侧朝下游侧就左右方向而言向内倾斜。通过该构造,中央密封构件70能够在进入其中的调色剂颗粒上在使颗粒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向内返回的方向上施加力。
通过该构造,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技术优势。
可替代地,可由弹性构件构造中央密封构件70。在该情况下,构成中央密封构件70的弹性构件优选具有形成于橡胶辊57侧上的表面中的沟槽,这些沟槽从旋转方向X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倾斜。该构造在进入中央密封构件70的调色剂颗粒上在使颗粒在相应左或右方向上向内返回的方向上施加力。
通过该构造,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技术优势。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由非织造织物具体是毡构件构造上游密封构件71。然而,可由弹性构件(例如,弹性泡沫构件例如聚氨酯海绵构件或橡胶构件诸如聚氨酯橡胶构件)构造上游密封构件71。
通过该构造,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技术优势。
此外,代替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的显影辊16,可以采用显影套筒。
应该注意就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和变型而言描述的构造可被适当地组合。
虽然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形成有开口,并且所述框架具有内部空间,用于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容纳显影剂;
显影剂携带构件,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被可旋转地支撑到所述框架,并且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被设置成经由所述开口与所述内部空间对置,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限定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并且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被构造成绕所述轴线在旋转方向上旋转,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具有轴向端部和在所述轴向端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内方的其余部;和
侧密封件,所述侧密封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的周表面之间,所述侧密封件具有框架侧基部和接触构件,所述框架侧基部被固定到所述框架,所述接触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周表面接触,所述接触构件包括:
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侧基部,并且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设置成与所述开口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边缘相邻,并且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允许通过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旋转而进入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显影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内移动;和
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侧基部,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是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分离的构件,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由限制通过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旋转而进入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中的所述显影剂的移动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中提供比在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中的显影剂移动性高的显影剂移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在通过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旋转而进入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中的所述显影剂上施加力,以使所述显影剂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植绒织物,所述植绒织物包括基部构件和纤维构件,所述纤维构件被以植绒方式嵌入所述基部构件中,使得所述纤维构件朝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就所述轴向方向而言向内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包括非织造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是毡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膜构件,所述膜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膜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其余部的周表面之间,并且所述膜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其余部的所述周表面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之间提供第一接缝,并且
其中所述膜构件具有轴向端部,所述膜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被设置在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之间,并且所述膜构件的所述轴向端部覆盖所述第一接缝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接触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密封构件,所述第三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厚度调整刮刀,所述厚度调整刮刀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与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所述其余部的周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接触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外方且与所述接触部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密封构件与所述接触部压力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密封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柔性高的柔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密封构件由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在所述接触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三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三密封构件之间提供第二接缝,所述第二接缝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内部和外部,所述内部比所述外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位于下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缝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朝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内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缝具有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延伸的线性部。
CN201310108156.7A 2012-04-27 2013-03-29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Active CN1033767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3938 2012-04-27
JP2012103938A JP6015105B2 (ja) 2012-04-27 2012-04-27 現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6705A CN103376705A (zh) 2013-10-30
CN103376705B true CN103376705B (zh) 2016-06-01

Family

ID=4791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8156.7A Active CN103376705B (zh) 2012-04-27 2013-03-29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0390B2 (zh)
EP (1) EP2657784B1 (zh)
JP (1) JP6015105B2 (zh)
CN (1) CN103376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5104B2 (ja) 2012-04-27 2016-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127862B2 (ja) * 2013-09-20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
JP6362023B2 (ja) * 2014-02-18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4138B2 (ja) 2014-06-1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D795340S1 (en) * 2015-10-15 2017-08-22 Brother Industries, Ltd. Toner cartridge
JP1550182S (zh) * 2015-10-15 2016-05-30
KR20200050512A (ko) * 2018-11-01 2020-05-12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자기 반발력을 이용하여 토너 비산을 방지하는 구조를 갖는 현상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721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9587A (ja) * 1989-09-25 1991-05-0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H0750760Y2 (ja) * 1989-09-25 1995-1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のシール機構
KR0137120B1 (ko) 1992-08-31 1998-06-01 사포 후미오 전자 사진 장치 및 전자 사진 장치용 프로세스 유니트, 현상 장치, 클리닝 장치
JPH0792887A (ja) 1993-07-20 1995-04-07 Canon Inc シール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JP3630957B2 (ja) * 1997-12-02 2005-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1060041A (ja) * 1999-06-18 2001-03-06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01018B2 (ja) 1999-06-18 2004-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336014B1 (en) 1999-06-18 2002-01-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US6496668B2 (en) 1999-07-14 2002-12-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US6901228B2 (en) * 2001-03-27 2005-05-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gent container including a sealing element for preventing developing agent from leaking out
JP2005189346A (ja) 2003-12-24 2005-07-14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85294B2 (ja) 2004-07-29 2009-1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36913B2 (en) 2004-07-29 2008-02-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eakage
JP2007078936A (ja) 2005-09-13 2007-03-29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23807B2 (en) * 2005-12-15 2009-11-2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seal for component surfaces
JP2007256873A (ja) 2006-03-27 2007-10-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供給カートリッジ
JP4940833B2 (ja) 2006-08-31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像担持体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6635A (ja) * 2007-03-05 2008-09-18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020163B2 (ja) * 2007-03-30 2007-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46893B2 (ja) 2008-01-29 2012-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304015B2 (ja) * 2008-04-30 2013-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9265573A (ja) * 2008-04-30 2009-11-12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
JP4666047B2 (ja) 2008-10-10 2011-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10091952A (ja) * 2008-10-10 2010-04-22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
EP2175325B1 (en) 2008-10-10 2016-08-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ealing arrangement
CN201681256U (zh) * 2010-04-15 2010-12-2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盒
JP6015104B2 (ja) 2012-04-27 2016-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0721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7784B1 (en) 2017-09-13
JP6015105B2 (ja) 2016-10-26
US20130287431A1 (en) 2013-10-31
EP2657784A3 (en) 2014-12-17
JP2013231864A (ja) 2013-11-14
CN103376705A (zh) 2013-10-30
EP2657784A2 (en) 2013-10-30
US9020390B2 (en) 2015-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6705B (zh)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CN103376704B (zh) 具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
CN102749824B (zh) 显影装置
US7239824B2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902182B (zh) 具有密封部的显影装置
CN102200721B (zh)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2968026B (zh) 显影装置
CN104252122B (zh) 显影装置
CN103676559B (zh) 显影盒
CN102968027B (zh) 显影装置
US9348258B2 (en) Developing unit
CN104252118B (zh) 显影装置
JPH07134494A (ja) 現像装置
JP3256080B2 (ja) 粉体収容装置
JP624862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H05307326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装着し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120251B2 (ja) 現像装置、層厚規制部材、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15127745A (ja) 現像装置
JP2014153651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