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0737A -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0737A
CN103350737A CN2013103149371A CN201310314937A CN103350737A CN 103350737 A CN103350737 A CN 103350737A CN 2013103149371 A CN2013103149371 A CN 2013103149371A CN 201310314937 A CN201310314937 A CN 201310314937A CN 103350737 A CN103350737 A CN 103350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side end
ship
front side
cel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49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0737B (zh
Inventor
罗良
桂满海
袁俊
王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103149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0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0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0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0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0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设船体正前方为X向,与其水平垂直的方向为Y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驾驶室结构包括前端壁,后端壁,及对称的前侧端壁,两侧端壁,后侧端壁;前端壁呈向前凸起的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其两侧与对称的一对前侧端壁连接,所述前侧端壁呈直线状,并与Y向的夹角为22.5°;所述船舶驾驶室设有一对前驾控台座椅,其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船舶驾驶室的水平中轴线垂直相交,交点位于前侧端壁向内侧的延长线上;所述后端壁呈向后凸起的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其凸起的区域内设有至少1~2个后驾控台座椅;所述后侧端壁呈直线状,与Y向平行,并与后端壁连接;所述两侧端壁连接前侧端壁与后侧端壁,其两端的连线与X向平行。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舱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属于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大,海上作业的要求越来越复合化,海洋工程船的功能越来越复杂,高集成化船舶已是当今海洋工程船的发展趋势,驾驶室作为船舶的“大脑”,对其视线和布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现有的海洋工程船舶,其驾驶室视线一般都只是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中对驾驶室可视范围的要求,以保证船舶的日常航行和作业。例如:针对前驾驶座,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不小于225°的扇面,即从正前方至船舶任一舷不小于22.5°的正横后方向;从每一驾驶室翼桥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至少为225°的扇面,即从船首另一侧至少45°经正前方,然后从正前方经180°至船舶相同一舷的正尾方;从主操舵位置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从正前方至船舶每一舷至少60°的扇面;船舷应从驾驶室翼桥上可见,等等。
仅仅符合SOLAS的要求已无法满足现有海洋工程船舶的使用需求。因此世界各大船级社都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并对符合要求的船舶授予相应的船级符号,如中国船级社(CCS)的OMBO,英国劳氏船级社(LR)的IBS/NAV,德国劳氏船级社(GL)的NAV-O/NAV-OC,挪威船级社(DNV)的NAUT-OSV等。
挪威船级社(DNV)的船级符号NAUT-OSV对驾驶室的布置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现有大多数海洋工程船舶的驾驶室很难完全满足该船级符号的要求,当船舶进行作业时,驾驶员若无法清晰的看到作业状态和位置,此时船舶就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若由于不当操作而导致船舶碰撞或破损,会严重影响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的作业安全。
图1显示了常见的船舶驾驶室的结构,其前部设有两个驾驶座位,后部设有一个驾驶部位。参见图2,前侧驾驶座上能够满足“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不小于225°的扇面”,但是,驾驶室前侧挡风玻璃不可能像汽车一样,做成一块完整的挡风玻璃,而是由一块块玻璃窗拼接而成,玻璃与玻璃之间具有竖直的杆状遮挡物,这些遮挡物起到对驾驶室壁框架的支撑作用,也起到对玻璃的支撑作用,而且根据强度需要,杆状遮挡物的宽度也有特定的要求。然而,这些遮挡物对船舶驾驶者的视线形成了一定遮挡,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盲区,如图2的右侧所示,9.9+4.3+3.9+2.3+2.4+1.8+1.2+2.1+2.6+6.3=36.8°,而且遮挡物未表示完全,两边最边缘处的杆状遮挡物所带来的盲区未被计算进去,这些杆状遮挡物加在一起对船舶驾驶者造成36.8°以上的视线遮挡,因此会影响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的作业安全。
同时,参见图2的左侧,2.1+3.5+7.2+7.1+7.1+6.0+2.4+1.7=37.1°,杆状遮挡物对后侧驾驶座位处形成了37.1°的盲区。同时,驾驶室后部座椅位置往驾驶室两侧最宽处向外的方向,看不到任何视野,因为被烟囱遮挡住了,而驾驶室的烟囱一般是必备的,由于布局上的原因,导致后部驾驶座位看不到驾驶室两侧最宽处部位外部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船舶驾驶室,前驾控台位置向前看的视角、以及后驾控台位置向后看的视角,被竖直杆状遮挡物遮挡的角度盲区较大,影响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后驾控台位置看不到两侧最宽部分的外部,或者看到的角度很小,影响了船舶横靠平台和其他相关情形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设船体正前方为X向,与其水平垂直的方向为Y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驾驶室结构包括前端壁,后端壁,及对称的一对前侧端壁,一对两侧端壁,一对后侧端壁;所述前端壁呈向前凸起的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其两侧与对称的一对前侧端壁连接,所述前侧端壁呈直线状,并与Y向的夹角为22.5°;所述船舶驾驶室设有一对前驾控台座椅,其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船舶驾驶室的水平中轴线垂直相交,交点位于前侧端壁向内侧的延长线上;所述后端壁呈向后凸起的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其凸起的区域内设有至少1~2个后驾控台座椅;所述后侧端壁呈直线状,与Y向平行,并与后端壁连接;所述两侧端壁连接前侧端壁与后侧端壁,其两端的连线与X向平行。
本发明的船舶驾驶室结构的特点是:将前驾控台设置在向前凸起的前端壁所围的区域内,同时采取直线状的前侧端壁,而且前侧端壁与Y向的夹角设置在22.5°,从而满足“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不小于225°的扇面”,满足SOLAS的要求,现有的船舶驾驶室的结构也能满足该要求,本发明的特点的重点在于,在这225°的范围内,驾驶位置上玻璃与玻璃之间竖直的杆状遮挡物的数量大大减少,因为该视角范围与驾驶室端壁相交的区域,只有前凸的前端壁部分,占整个驾驶室端壁区域的比例很小,该区域内所需的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的竖直杆状遮挡物的数量也较少,相应的,这些竖直杆状遮挡物对驾驶位置处的视线遮挡范围,较之对比技术的驾驶室结构,也小很多。在此基础上,将前侧端壁设置成直线状,且与Y向呈22.5°,实际上是为了克服了需要满足SOLAS标准的要求:“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不小于225°的扇面”的这一技术困难。该角度过小,势必无法满足SOLAS的要求,该角度过大,又会使得驾驶室整体前部过尖,造成驾驶室内部空间过小。因此选取贴紧标准要求的角度进行设置,最为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壁呈圆弧形,进一步减少竖直杆状遮挡物的数量,达到最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壁呈梯形。圆弧状相对于梯形状虽然受到竖直遮挡物的遮挡角度更小,但是,圆弧形外形与折角形外形相比,施工工艺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且不利于窗户的清洗和维护,因此后端壁以及两侧端壁设计成梯形的折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后驾控台的数量为2个,并在船舶驾驶室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布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船舶驾驶室中轴线两侧还设有一对烟囱,以后驾控台座椅为视角点,从后端壁到烟囱之间,看到两侧端壁外部的角度范围至少为5°。确保后驾驶位置足够的横向视角。
进一步的,所述两侧端壁呈直线状,且与X向平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船舶驾驶室的宽度与船舶对应位置处的宽度相同。以减少横向视线被船体遮挡的盲区,减少在靠岸过程中与建筑物相碰的风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大大减小了前驾控台位置向前看的视角、以及后驾控台位置向后看的视角,被竖直杆状遮挡物遮挡的角度盲区,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2)确保了后驾控台位置能够看到两侧最宽部分的外部,而且确保该视角角度在5°以上,提高了船舶横靠平台和其他相关情形时的安全性。
3)克服了SOLAS关于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不小于225°的扇面”的技术困难,同时兼顾了驾驶室内部空间的需求。
4)结构紧凑,实用,满足挪威船级社(DNV)的船级符号NAUT-OSV对驾驶室视线的要求,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比技术的船舶驾驶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船舶驾驶室驾驶位置实现被竖直杆状遮挡物遮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船舶驾驶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对图3中的前驾控台位置进行补充说明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前端壁及前驾控台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后端壁及后驾控台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前驾控台和后驾控台受到竖直杆状遮挡物遮挡视线的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上图3所示,本驾驶室外端壁由前端壁、前侧端壁、两侧端壁、后侧端壁以及后端壁五部分组成,左右对称布置,为达到良好的视线范围,四周围壁均向外侧倾斜并设置固定式矩形窗。除前端壁为圆弧形钢围壁外,其余围壁均为直壁。其中,前侧端壁与两侧端壁之间的夹角为112.5°,两侧端壁与后侧端壁之间的夹角为90°,后侧端壁与梯形状的后端壁之间的夹角为15°。后侧端壁左右各设一扇风雨密门,可通过后部梯道进出驾驶室。
参见图7,前端壁外凸并与前侧端壁组成112.5°的角度,以满足SOLAS的“从固定位置上所见的水平视域应延伸为一个不小于225°的扇面”的要求,同时还能满足挪威船级社(DNV)的船级符号NAUT-OSV关于“在前驾控台位置正前方往左右各旋转112.5°的视线范围内盲区总和不能大于30°”的规范要求。
后端壁外凸并与后侧端壁组成90°的角度,以满足NAUT-OSV关于“在后驾控台位置正后方往左右各旋转90°的视线范围内盲区总和不能大于20°”的要求,将后侧端壁设置成与Y向平行的直线状克服了这一困难,同时尽可能的兼顾了驾驶室的内部空间大小;同时还能满足NAUT-OSV关于“在上述180°视域范围内的两侧30°范围内,视点距甲板高度1600mm处应满足向上向下各旋转5°的视线不被遮挡”的要求。
两侧端壁之间的宽度与船舶的宽度一致,避免视线被船体遮挡,以减少在操作过程中船舶与其他建筑物相碰的风险。
本驾驶室能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中对驾驶室可视范围的要求;本驾驶室能满足挪威船级社(DNV)的船级符号NAUT-OSV对驾驶室视线的要求;本驾驶室外形简洁美观,前端壁圆弧形外凸,后端壁折线形外凸,两侧端壁宽度与船宽一致,前侧端壁与两侧端壁之间的夹角为112.5°,四周围壁均向外倾斜,具有流线型,有良好的视域范围。

Claims (7)

1.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设船体正前方为X向,与其水平垂直的方向为Y向,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舶驾驶室结构包括前端壁,后端壁,及对称的一对前侧端壁,一对两侧端壁,一对后侧端壁;
所述前端壁呈向前凸起的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其两侧与对称的一对前侧端壁连接,所述前侧端壁呈直线状,并与Y向的夹角为22.5°;所述船舶驾驶室设有一对前驾控台座椅,其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船舶驾驶室的水平中轴线垂直相交,交点位于前侧端壁向内侧的延长线上;
所述后端壁呈向后凸起的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其凸起的区域内设有至少1~2个后驾控台座椅;
所述后侧端壁呈直线状,与Y向平行,并与后端壁连接;
所述两侧端壁连接前侧端壁与后侧端壁,其两端的连线与X向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壁呈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壁呈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驾控台的数量为2个,并在船舶驾驶室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驾驶室中轴线两侧还设有一对烟囱,以后驾控台座椅为视角点,从后端壁到烟囱之间,看到两侧端壁外部的角度范围至少为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端壁呈直线状,且与X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驾驶室的宽度与船舶对应位置处的宽度相同。
CN201310314937.1A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Active CN103350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4937.1A CN103350737B (zh)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4937.1A CN103350737B (zh)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0737A true CN103350737A (zh) 2013-10-16
CN103350737B CN103350737B (zh) 2016-04-06

Family

ID=4930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4937.1A Active CN103350737B (zh) 2013-07-24 2013-07-24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073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0350A (zh) * 2011-06-29 2012-01-18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船舶驾驶舱分段及制造方法
CN104627321A (zh) * 2015-01-07 2015-05-20 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过桥装置驾驶室
CN107914823A (zh) * 2018-01-09 2018-04-17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散货船的上层建筑
CN109747781A (zh) * 2019-03-08 2019-05-14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大视角分体式船舶驾驶室窗体
CN110053709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双向航行船舶一人桥楼驾驶室结构
CN112319693A (zh) * 2020-11-13 2021-02-05 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拼接船桥驾驶控制平台
CN114148448A (zh) * 2021-11-28 2022-03-08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船新型综合智能驾驶室结构
CN115230868A (zh) * 2022-07-15 2022-10-2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视野调整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65192A1 (de) * 1973-12-29 1975-07-10 Sietas Johann Fa Bruecke fuer seeschiffe
JP2003026084A (ja) * 2001-07-16 2003-01-29 Takasago Kensetsu Kk 昇降装置付操作室を備えた押船
JP2005289295A (ja) * 2004-04-02 2005-10-20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ポッド推進船の船橋構造
RU2332326C1 (ru) * 2007-02-26 2008-08-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олго-Каспийское ПКБ Танкер-химовоз
CN201989924U (zh) * 2011-04-08 2011-09-28 温岭市东海船舶修造厂 一种船舶驾驶室
CN102320350A (zh) * 2011-06-29 2012-01-18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船舶驾驶舱分段及制造方法
CN203381769U (zh) * 2013-07-24 2014-01-08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65192A1 (de) * 1973-12-29 1975-07-10 Sietas Johann Fa Bruecke fuer seeschiffe
JP2003026084A (ja) * 2001-07-16 2003-01-29 Takasago Kensetsu Kk 昇降装置付操作室を備えた押船
JP2005289295A (ja) * 2004-04-02 2005-10-20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ポッド推進船の船橋構造
RU2332326C1 (ru) * 2007-02-26 2008-08-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олго-Каспийское ПКБ Танкер-химовоз
CN201989924U (zh) * 2011-04-08 2011-09-28 温岭市东海船舶修造厂 一种船舶驾驶室
CN102320350A (zh) * 2011-06-29 2012-01-18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船舶驾驶舱分段及制造方法
CN203381769U (zh) * 2013-07-24 2014-01-08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艳楠等: "DNV船级符号NAUT-OSV(A)对驾驶室总体设计的影响", 《船舶设计通讯》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0350A (zh) * 2011-06-29 2012-01-18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船舶驾驶舱分段及制造方法
CN102320350B (zh) * 2011-06-29 2016-02-17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船舶驾驶舱分段及制造方法
CN104627321A (zh) * 2015-01-07 2015-05-20 无锡德林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过桥装置驾驶室
CN107914823A (zh) * 2018-01-09 2018-04-17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散货船的上层建筑
CN109747781A (zh) * 2019-03-08 2019-05-14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大视角分体式船舶驾驶室窗体
CN110053709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双向航行船舶一人桥楼驾驶室结构
CN112319693A (zh) * 2020-11-13 2021-02-05 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拼接船桥驾驶控制平台
CN114148448A (zh) * 2021-11-28 2022-03-08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船新型综合智能驾驶室结构
CN115230868A (zh) * 2022-07-15 2022-10-2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视野调整方法
CN115230868B (zh) * 2022-07-15 2024-03-26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视野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0737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0737B (zh)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CN203381769U (zh) 一种船舶驾驶室结构
CN109094590A (zh) 一种大视野悬挂式单轨车体结构
CN103287340A (zh) 汽车a柱光学隐形装置
CN106274684A (zh) 一种小角度摄像头实现的汽车全景环视系统
CN204979136U (zh) 船舶上层建筑结构
CN209617405U (zh) 一种船用信号灯系统
TWI794199B (zh) 隱藏式車柱結構、車體結構及車子
CN204368280U (zh) 一种消除盲区的汽车a柱
US8814371B2 (en) Motorcycle blind spot mirror
CN207889634U (zh) 一种机动车前盲区视镜
CN204452824U (zh) 一种应用于货船航行驾驶室视线调整的克令吊结构
CN203545507U (zh) 桥门式起重机司机室用广角前视窗
CN208248084U (zh) 一种车载激光指示装置
CN109747781A (zh) 一种大视角分体式船舶驾驶室窗体
CN105083126A (zh) L镜曲率半径方案
CN104816784A (zh) 一种船头上下客的快速交通船
CN104443175A (zh) 具有广视角后视效果的摩托车
US10040513B2 (en) Personal watercraft comprising a front float provided with a propulsion means
CN204978413U (zh) 一种小角度摄像头实现的汽车全景环视系统
CN204547931U (zh) 一种宽视野的大型汽车后视镜
KR20160122336A (ko) 선박의 사이드 라이트 장치
CN218805613U (zh) 一种用于云代驾的摄像装置及自动驾驶车辆
CN205311839U (zh) 引航艇全方位瞭望天窗
CN207328090U (zh) 纯电动机场车驾驶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