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3531B -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3531B
CN103263531B CN201310209187.1A CN201310209187A CN103263531B CN 103263531 B CN103263531 B CN 103263531B CN 201310209187 A CN201310209187 A CN 201310209187A CN 103263531 B CN103263531 B CN 103263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treatment
p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91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3531A (zh
Inventor
梁兆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ongc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崔新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崔新明 filed Critical 崔新明
Priority to CN2013102091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3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3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3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三叉神经痛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就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各学说均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目前为大家所支持的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
目前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西药多为精神类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疗效不及卡马西平,但该类药物不但容易成瘾,而且长期服用会对机体的肝肾造成巨大损害,药物毒副作用大。现有的临床用药经验表明,研发一种三叉神经痛有效治疗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劳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作为现代精神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经典古籍中医经典古籍中医经典古籍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 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 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
纵观世界新药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究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药物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长期使用效果好的治疗优势,有很好医学应用前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组分计,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
白芷,性温,味辛微甘,具有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临床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也可用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寒湿白带,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应用。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得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现代医学表明,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远志为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被视为养命要药,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酸枣核,别名枣仁、山枣、酸枣仁,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等多种作用。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合欢皮为豆科植物,性甘味平,具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之功效,并有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疠、筋骨折伤之效。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其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主治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等症;现代临床药理学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以乳香为首味药的子宫丸比多种抗菌素有更强烈的抑菌作用,且能有效地杀灭滴虫。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肉桂、川芎活血祛瘀、破积通络;远志、酸枣核可以宁神养心、安神益智;酸枣核和川芎能够养血柔肝、养血安神;没药、苍术、合欢皮和黄柏可以清热燥湿、保肝利胆、祛风散寒、风湿痹痛;甘草调和诸药。本发明中的上述药物相互配伍组合,互为补充,达到养心、安神、舒肝解郁的目的,对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述原料中还可以包括白芍6份、薄荷12份和五倍子8份。白芍入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光朋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现代医学证明薄荷具有很强的抗病毒和抗菌活性,并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活性。五倍子具有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的功效,临床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痈肿疮疖等症,其与白芍连用可以增强镇痛的效果。白芍、薄荷、五倍子三种药物连用,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而且三种药物与本发明上述药物组合物联用可进一步增强其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如下: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得。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制剂,优选为合剂、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用途,即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三叉神经痛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实施例7通过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发疼痛的影响实验,发现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扭体次数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的降低,体现出对醋酸引起疼痛的治疗作用,其中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醋酸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本发明实施例8通过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的影响实验,发现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不同时间段的痛阈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的升高,体现出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其中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治疗效果更好。
总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好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活性,并且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特别是对肝脏无毒性。本发明作为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使用时,药物作用全面,在疏肝解郁、健脾消导的同时,还能够取得活血化淤、化痰祛湿的功效,诸位药物相互配伍组合,互为补充,发挥协同作用,可达到镇痛、补肾、安神、清热、增强免疫功能等目的;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简单,基本无毒,原料易得,适于大众化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进行适当改进、替换功效相同的组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
处方: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
处方: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白芍6份、薄荷12份和五倍子8份。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处方: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1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处方: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白芍6份、薄荷12份和五倍子8份。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1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处方: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煮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处方: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白芍6份、薄荷12份和五倍子8份。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煮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
第二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考察
实施例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1.动物分组及给药
雄性ICR小鼠70只,(20±2)g,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模型组:    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卡马西平组:灌胃给予卡马西平20.0mg/kg;
中药高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0.5g/kg;
中药中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2mg/kg;
中药低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8mg/kg;
2.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腹腔深部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各剂量组给药1h后,腹腔注射 0.7%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记录自注射醋酸致痛后每只小鼠在20 min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次数,计算各给药组的扭体抑制率。
扭体抑制率=[(对照组扭体次数-药物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100%
实验数据以                                                
Figure 186406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988140DEST_PATH_IMAGE002
s表示,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实验结果
表1 中药组合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Figure 802513DEST_PATH_IMAGE004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卡马西平组比较,P<0.05,$$P<0.01; 
由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扭体次数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的降低,体现出对醋酸引起疼痛的治疗作用,其中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醋酸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实施例 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1、实验动物动物模型的建立
成年雄性SD大鼠,200~250 g/只。测定术前疼痛阈值(作为基础痛阈)后,进行左侧眶下神经(Infraorbitalnerve,ION)环扎术 。2周后观察动物是否出现痛觉超敏现象,出现者当选,共50只。
按照丁丽华(丁丽华,于生元.实验性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动物模型建立.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15~18)所提供的方法制成单侧(左侧)ION—CCI三叉神经痛模型。具体如下:实验动物以10%水合氯醛(0.4 ml/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满意后,仰卧固定,于鼠口腔内,沿左侧龈颊边缘,平第一磨牙水平,向口鼻方向纵向切开约1cm长切口,暴露ION,分离周围组织,用两根4.0铬线疏松结扎,两线相距2 mm,结扎松紧度要求仅减少神经直径(肉眼或显微镜下)以延迟神经传导,但不能完全阻滞其传导且血液循环必须通畅;术后4.0丝线缝合切口。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前术后无需应用抗生素。
2、分组及给药
按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五组(n=10只)进行实验,各组分别给予下述治疗药物:
模型组:  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卡马西平组:灌胃给予卡马西平20.0mg/kg;
中药高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0.5g/kg;
中药中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2mg/kg;
中药低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8mg/kg;
各组连续给药14天,记录给药后大鼠的行为反应及疼痛阈值。
4、观察项目
行为学观察用机械阈值测试器刺激大鼠左侧须垫部,记录术前基础痛阈、术后2周大鼠的行为反应及疼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以及用药后P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机械刺激强度需由小至大,当鼠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行为学变化时,记录所使用的强度,该强度即为其疼痛阈值(根据Juhana等制定的标准,以下行为在Vos的行为反应积分系统中为最高得分,代表最大伤害行为)。
(1)退缩反应,动物表现为头部迅速的后缩;(2)逃跑或攻击行为,表现为逃离、蜷缩、掩藏头部或咬、抓刺激物;(3)非对称性搔脸行为,即对刺激部位不问断至少3次以上的洗脸或搔脸发作;(4)如果刺激强度为26 g时,大鼠未出现以上任何一种反应,疼痛阈值定为26 g。如果刺激强度为n时大鼠所表现的行为反应不恒定,而刺激强度为n+1时恒定,则疼痛阈值为2n+1/2。
5、实验结果与分析
两组动物机械刺激后所测疼痛阈值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1.0软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Figure 2013102091871100002DEST_PATH_IMAGE005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卡马西平组比较,P<0.05,$$P<0.01; 
由表2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不同时间段的痛阈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的升高,体现出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其中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治疗效果更好。
由于已经通过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任何等同替换对于本发明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Claims (4)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得:白芷15份、苍术15份、金银花6份、远志10份、酸枣核10份、枸杞6份、合欢皮8份、川芎10份、蒲公英20份,黄柏10份、没药9份、乳香 10份、肉桂15份、甘草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合剂、片剂或胶囊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三叉神经痛药物中的用途。
CN201310209187.1A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63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9187.1A CN103263531B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9187.1A CN103263531B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531A CN103263531A (zh) 2013-08-28
CN103263531B true CN103263531B (zh) 2014-07-02

Family

ID=4900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9187.1A Active CN103263531B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3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9409B (zh) * 2013-11-16 2015-09-23 崔新明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12751A (zh) * 2015-08-03 2015-11-04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48807A (zh) * 2016-04-05 2016-07-13 胡佳 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796933A (zh) * 2016-05-04 2016-07-27 陈红 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
CN106943503A (zh) * 2017-03-27 2017-07-14 成都海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93C (zh) * 1999-09-02 2001-11-07 屈显阳 泌尿系增效排石饮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531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3531B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903A (zh)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147572A (zh) 感冒发热疏风散热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169798A (zh) 治疗梅尼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74A (zh) 治疗感冒发烧的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263654B (zh) 一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1310A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197A (zh) 一种治疗桥本氏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220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840773A (zh)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5056078A (zh) 一种治疗胃火炽盛牙痛口臭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10743B (zh) 一种治疗或预防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5288422A (zh) 一种用于治疗腹绞痛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474421B (zh) 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3035A (zh) 治疗耳聋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5031286A (zh)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396A (zh) 一种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4826068A (zh) 一种祛风除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073A (zh) 用于治疗阴虚毒热型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9B (zh) 治疗小儿痰多咳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324139A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ng Zhaoxia

Inventor before: Liu Xuej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U XUEJIAN TO: LIANG ZHAOXI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TONG HONGC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UI XINMING

Effective date: 201409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6200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TO: 2262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5

Address after: 226200 chemical industry park, Nantong, Jiangsu, Qidong

Patentee after: NANTONG HONGC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200, No. seven, 179 village, Wenquan Town, Jimo,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Cui Xi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