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8220A -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8220A
CN105148220A CN201510518548.XA CN201510518548A CN105148220A CN 105148220 A CN105148220 A CN 105148220A CN 201510518548 A CN201510518548 A CN 201510518548A CN 105148220 A CN105148220 A CN 105148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chinese medicine
radix
m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85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185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82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8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8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排骨灵、蛇根草、姜皮、荭草花、毛蒌、草灵芝、霸王根、龙船花和黄藁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脾肾阳虚型眩晕有确切疗效,针对性强、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昏),病因较复杂。
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说法。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目前,常用于治疗眩晕的药物主要有吩噻嗪类、抗组织胺类、莨菪类等药物,普遍存在不能对症治疗,有效率低,见效慢,副作用多,易复发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脾肾阳虚型眩晕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排骨灵、蛇根草、姜皮、荭草花、毛蒌、草灵芝、霸王根、龙船花和黄藁本。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10~20份、女金芦8~18份、龙爪叶20~30份、枳椇根15~25份、勾儿茶20~30份、竹卷心15~25份、石耳10~20份、一柱香5~15份、风轮菜20~30份、排骨灵10~20份、蛇根草5~15份、姜皮10~20份、荭草花10~20份、毛蒌10~20份、草灵芝20~30份、霸王根10~20份,龙船花5~15份和黄藁本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15~20份、女金芦10~15份、龙爪叶20~25份、枳椇根18~23份、勾儿茶25~30份、竹卷心17~22份、石耳15~20份、一柱香8~13份、风轮菜20~25份、排骨灵13~18份、蛇根草10~15份、姜皮12~17份、荭草花15~20份、毛蒌10~15份、草灵芝25~30份、霸王根13~18份,龙船花9~14份和黄藁本20~25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20份、女金芦12份、龙爪叶24份、枳椇根19份、勾儿茶30份、竹卷心18份、石耳20份、一柱香9份、风轮菜25份、排骨灵14份、蛇根草14份、姜皮13份、荭草花20份、毛蒌10份、草灵芝28份、霸王根14份,龙船花14份和黄藁本2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15份、女金芦14份、龙爪叶20份、枳椇根22份、勾儿茶25份、竹卷心20份、石耳16份、一柱香12份、风轮菜22份、排骨灵16份、蛇根草10份、姜皮16份、荭草花16份、毛蒌14份、草灵芝26份、霸王根18份,龙船花10份和黄藁本25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和排骨灵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脾肾阳虚型眩晕有确切疗效,针对性强、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排骨灵、蛇根草、姜皮、荭草花、毛蒌、草灵芝、霸王根、龙船花和黄藁本。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果上叶:【别名】小果上叶、石串莲、极香石豆兰、羊奶果。【来源】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润肺化痰;通络止痛。主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疝气疼痛;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女金芦:【别名】扇把草、石蚕、石角、凤尾金星、小骨碎补、地蜈蚣。【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紫柄假瘤蕨的全草。【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食导滞;舒筋活络。主咽喉炎;小儿惊风;毒蛇咬伤;狂犬病;淋巴结核;尿路感染;食少;腹胀;便秘;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龙爪叶:【别名】大七叶莲、七叶莲。【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多蕊木的茎、叶。【性味】味苦;微辛;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利湿退黄。主感冒;风湿骨痛;跌打伤肿;骨折痛;神经痛;肝炎黄疸。【摘录】《中华本草》
枳椇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北枳椇、枳椇和毛果枳椇的根。【性味】味甘;涩;性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止血;解酒。主风湿筋骨痛;劳伤咳嗽;咯血;小儿惊风;醉酒。【摘录】《中华本草》
勾儿茶:【别名】枪子柴。【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勾儿茶,以根、根皮和叶入药。夏秋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微涩,微温。【功能主治】补脾利湿,舒筋活络,调经止痛。根、根皮: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胃脘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小儿疳积,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急性结膜炎,多发性疖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竹卷心:【别名】竹针、竹叶卷心、竹心。【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性味】苦;寒;淡;甘。【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清心除烦;利尿;解毒。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烧烫伤。【摘录】《中华本草》
石耳:【别名】灵芝、石木耳、岩菇、脐衣、石壁花、地耳。【来源】药材基源: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地衣体。【性味】甘;性凉。【归经】肺;心;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虚劳咳;吐血;衄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毒蛇咬伤;烫伤和刀伤。【摘录】《中华本草》
一柱香:【别名】新草耳。【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性味】味辛;性凉。【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清肝泻火。主无名肿毒;目赤红肿;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风轮菜:【别名】蜂窝草、节节草、九层塔、苦地胆、熊胆草、九塔草、落地梅花、断血流、苦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风轮菜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感冒发热;中暑;咽喉肿痛;白喉;急性胆囊炎;肝炎;肠炎;痢炎;痢疾;肋腺炎;乳炎;疔疮肿毒;过敏性皮炎;急性结膜炎;尿血;崩漏;牙龈出血;外伤出血。【摘录】《中华本草》
排骨灵:【别名】广香藤、满山香。【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多苞瓜馥木的根皮。【性味】辛涩;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止血。主外伤出血;骨折;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蛇根草:【别名】岩泽兰、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四季花、雪里开花、雪里梅、活血丹、阴蛇风、血贯肠、小枇杷、死后红、红灵仙、地红草、佩玉英、白丁香、蛇足草、荷包草、向日红、散血草、钻地风。【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蛇根草的全草。【性味】平;淡。【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活血调经。主咳嗽;劳伤吐血;大便下血;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筋骨疼痛;扭挫伤【摘录】《中华本草》
姜皮:【别名】生姜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将深色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皮层剥下,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行气消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荭草花:【别名】水荭花、何草花、狗尾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花序。【性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消积;止痛。主头痛;心胃气痛;腹中痞积;痢疾;小儿疳积;横痃。【各家论述】《纲目》:散血,消积,止痛。【摘录】《中华本草》
毛蒌:【别名】小毛蒌、小墙风、野芦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蒟的全株。【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主风湿痹痛;风寒头痛;脘腹疼痛;疝气;痛经;跌打肿痛。【摘录】《中华本草》
草灵芝:【别名】铁刷把、万年青、八股绳、雪灵芝、水灵芝、水麻黄。【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岩须的全株。【性味】辛;微苦;性平。【归经】心;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安神。主肝胃气滞;胁肋院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失眠。【摘录】《中华本草》
霸王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胃经。【功能主治】行气宽中。主气滞腹胀。【摘录】《中华本草》
龙船花:【别名】卖子木、红绣球、山丹、五月花、买子木、映山红、牛兰、珠桐、番海棠、大将军、罗伞木、红樱花、土红花、百日红、仙丹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性味】甘淡;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高血压;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疮疡疖肿。【摘录】《中华本草》
黄藁本:【别名】藁本、滇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芹的根。【性味】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发表;祛风;止痛;利尿。主感冒;咳嗽;头痛;风湿痹痛;风水浮肿。【摘录】《中华本草》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10~20份、女金芦8~18份、龙爪叶20~30份、枳椇根15~25份、勾儿茶20~30份、竹卷心15~25份、石耳10~20份、一柱香5~15份、风轮菜20~30份、排骨灵10~20份、蛇根草5~15份、姜皮10~20份、荭草花10~20份、毛蒌10~20份、草灵芝20~30份、霸王根10~20份,龙船花5~15份和黄藁本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15~20份、女金芦10~15份、龙爪叶20~25份、枳椇根18~23份、勾儿茶25~30份、竹卷心17~22份、石耳15~20份、一柱香8~13份、风轮菜20~25份、排骨灵13~18份、蛇根草10~15份、姜皮12~17份、荭草花15~20份、毛蒌10~15份、草灵芝25~30份、霸王根13~18份,龙船花9~14份和黄藁本20~25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20份、女金芦12份、龙爪叶24份、枳椇根19份、勾儿茶30份、竹卷心18份、石耳20份、一柱香9份、风轮菜25份、排骨灵14份、蛇根草14份、姜皮13份、荭草花20份、毛蒌10份、草灵芝28份、霸王根14份,龙船花14份和黄藁本2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果上叶15份、女金芦14份、龙爪叶20份、枳椇根22份、勾儿茶25份、竹卷心20份、石耳16份、一柱香12份、风轮菜22份、排骨灵16份、蛇根草10份、姜皮16份、荭草花16份、毛蒌14份、草灵芝26份、霸王根18份,龙船花10份和黄藁本25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和排骨灵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口服液剂
取果上叶150g、女金芦140g、龙爪叶200g、枳椇根220g、勾儿茶250g、竹卷心200g、石耳160g、一柱香120g、风轮菜220g、排骨灵160g、蛇根草100g、姜皮160g、荭草花160g、毛蒌140g、草灵芝260g、霸王根180g,龙船花100g和黄藁本25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和排骨灵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量醇浓度为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1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量水,煮沸2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8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6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5小时,冷藏温度为4℃;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2;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温度为10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实施例2:胶囊剂
取果上叶200g、女金芦120g、龙爪叶240g、枳椇根190g、勾儿茶300g、竹卷心180g、石耳200g、一柱香90g、风轮菜250g、排骨灵140g、蛇根草140g、姜皮130g、荭草花200g、毛蒌100g、草灵芝280g、霸王根140g,龙船花140g和黄藁本20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2:0.3,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口服液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30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6.5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口服液剂LD50>36.5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3.0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6.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0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6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82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口服液剂对小鼠按13.12、19.03和37.45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85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性42人,女性43人,年龄25~65岁。其中,伴美尼尔氏综合症20例、高血压18例、低血压15例、内耳疾病10例、动脉硬化症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例和脑血栓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人,男性20人,女性23人,年龄25~63岁;其中,伴美尼尔氏综合症10例、高血压9例、低血压8例、内耳疾病5例、动脉硬化症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和脑血栓3例。对照组42人,男性22人,女性20人,年龄25~65岁;其中,伴美尼尔氏综合症10例、高血压9例、低血压7例、内耳疾病5例、动脉硬化症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和脑血栓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西医《神经病学》中眩晕的诊断标准,同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定诊断标准: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扑倒;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4、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x线摄片,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CT、MRI等必要检查;5、应注意排除肿瘤、严重血液病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等。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脾肾阳虚型:主证:眩晕,头胀晕为主,头晕重感。兼证:气短乏力,纳少便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口服液剂,每日3次,每次15ml,1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每次2片,一日3次,1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眩晕症状及相关体征消失,辅助检查基本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好转:眩晕症状明显缓解,辅助检查有改善,随访半年有轻度眩晕发作;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辅助检查无改善。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分别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43 26(60%) 14(33%) 3(7%) 40(93%)
对照组 42 20(48%) 15(36%) 7(17%) 35(83%)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2两组分别治疗2周后分阶段治愈人数及治愈率比较(例(%)):
组别 治疗7天 治疗10天 治疗14天
治疗组(治愈率) 11(25.6%) 19(44.2%) 26(60.5%)
对照组(治愈率) 6(14.3%) 15(35.7%) 20(47.6%)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不良反应:治疗组43例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42例患者,8例出现口干,3例出现心悸,5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不安,3例出现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2-3天症状消失。
具体病例:刘某,女性,46岁。因眩晕和头胀入院求诊,经心电图、CT等各种检查,确诊为眩晕。根据中医典型症状:眩晕,头胀晕为主,头晕重感,气短乏力,纳少便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进一步诊断为脾肾阳虚型眩晕。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口服液剂每天3次,每次15ml,治疗10天后,眩晕症状及相关体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痊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排骨灵、蛇根草、姜皮、荭草花、毛蒌、草灵芝、霸王根、龙船花和黄藁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果上叶10~20份、女金芦8~18份、龙爪叶20~30份、枳椇根15~25份、勾儿茶20~30份、竹卷心15~25份、石耳10~20份、一柱香5~15份、风轮菜20~30份、排骨灵10~20份、蛇根草5~15份、姜皮10~20份、荭草花10~20份、毛蒌10~20份、草灵芝20~30份、霸王根10~20份,龙船花5~15份和黄藁本20~3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果上叶15~20份、女金芦10~15份、龙爪叶20~25份、枳椇根18~23份、勾儿茶25~30份、竹卷心17~22份、石耳15~20份、一柱香8~13份、风轮菜20~25份、排骨灵13~18份、蛇根草10~15份、姜皮12~17份、荭草花15~20份、毛蒌10~15份、草灵芝25~30份、霸王根13~18份,龙船花9~14份和黄藁本20~25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果上叶20份、女金芦12份、龙爪叶24份、枳椇根19份、勾儿茶30份、竹卷心18份、石耳20份、一柱香9份、风轮菜25份、排骨灵14份、蛇根草14份、姜皮13份、荭草花20份、毛蒌10份、草灵芝28份、霸王根14份,龙船花14份和黄藁本20份。
5.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果上叶15份、女金芦14份、龙爪叶20份、枳椇根22份、勾儿茶25份、竹卷心20份、石耳16份、一柱香12份、风轮菜22份、排骨灵16份、蛇根草10份、姜皮16份、荭草花16份、毛蒌14份、草灵芝26份、霸王根18份,龙船花10份和黄藁本25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和排骨灵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上叶、女金芦、龙爪叶、枳椇根、勾儿茶、竹卷心、石耳、一柱香、风轮菜和排骨灵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6℃;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CN201510518548.XA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48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8548.XA CN105148220A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8548.XA CN105148220A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8220A true CN105148220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78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8548.XA Pending CN105148220A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82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6573A (zh) * 2016-03-23 2016-05-25 杜海燕 一种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6762A (zh) * 2016-03-28 2016-06-01 段风焕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2068A (zh) * 2016-11-30 2017-02-01 盛春正 治疗阳虚体弱怕冷的药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3762A (zh) * 2013-05-22 2014-12-03 郭天胡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方
CN104224936A (zh) * 2014-09-01 2014-12-24 康明哲 治疗眩晕的中药丸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3762A (zh) * 2013-05-22 2014-12-03 郭天胡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方
CN104224936A (zh) * 2014-09-01 2014-12-24 康明哲 治疗眩晕的中药丸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6573A (zh) * 2016-03-23 2016-05-25 杜海燕 一种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6762A (zh) * 2016-03-28 2016-06-01 段风焕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2068A (zh) * 2016-11-30 2017-02-01 盛春正 治疗阳虚体弱怕冷的药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1181B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63531B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220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491236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1310A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960A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8158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罗布麻叶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950A (zh)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56078A (zh) 一种治疗胃火炽盛牙痛口臭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7964A (zh) 一种治疗积痰阻脉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233035A (zh) 治疗耳聋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5031065A (zh) 一种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6080A (zh)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制剂
CN105031286A (zh)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483A (zh) 一种治疗虫积型缺铁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1335A (zh) 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454A (zh)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356984B (zh) 一种防治女性缺铁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57371A (zh)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561A (zh) 一种治疗眼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4139A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491285A (zh) 一种治疗肝胆郁热型突发性耳聋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524126A (zh) 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888073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726898A (zh) 一种治疗脾虚湿蕴型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