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1973A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61973A CN103261973A CN201180059230XA CN201180059230A CN103261973A CN 103261973 A CN103261973 A CN 103261973A CN 201180059230X A CN201180059230X A CN 201180059230XA CN 201180059230 A CN201180059230 A CN 201180059230A CN 103261973 A CN103261973 A CN 1032619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olor misregistration
- image
- electrostatic latent
- photorecep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9—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03G15/5058—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using a test patch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4—Electronic sequencing contro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58—Colour registration
- G03G2215/0161—Generation of registration ma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通过光照射在感光构件上形成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并且基于由于检测静电潜像通过靠近感光构件的外围设置的处理单元而导致的检测电流变化的检测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处理单元的施加电压和光照射单元的输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被设置为高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系统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电子照相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采用所谓的直列式系统来实现高速打印,直列式系统具有不同颜色的独立图像形成单元。这种直列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为:按顺序将图像从彩色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并进一步将这些图像一起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介质。
在这样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图像重叠时,由于彩色图像形成单元的机械因素,颜色重合失调(位置未对准)发生。特别地,就为每个彩色图像形成单元提供激光扫描仪(光学扫描单元)和感光鼓的配置而言,激光扫描仪与感光鼓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各个颜色不同,这阻碍了使感光鼓上的激光扫描位置同步,从而引起颜色重合失调。为了校正这样的颜色重合失调,以上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PTL1公开了一种通过下述方式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将用于检测的颜色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到图像承载构件(中间转印带等)上,并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检测这些检测调色剂图像在扫描方向和传送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的已知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中用光学传感器对检测调色剂图像进行检测具有以下问题。也就是说,因为检测调色剂图像(密度为100%)从感光鼓被转印到图像承载构件(带)以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所以移除它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可用性。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公开No.7-234612
PTL2日本专利公开No.2007-1564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以上问题和其他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本发明解决相关技术中用光学传感器对检测调色剂图像进行检测的问题,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可用性。其他问题要通过整个说明书来理解。
本发明包括以下配置:(1)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各个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和带,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均包括被旋转地驱动的感光构件、靠近感光构件的外围设置并被配置为对感光构件作用的处理单元、以及被配置为发射光以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照射单元,其中通过操作图像形成单元在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装置包括:形成单元,所述形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与所述各个颜色对应的光照射单元在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上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与所述各个颜色对应的处理单元中的每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当形成在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中的每个上的、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通过面对处理单元的位置时,对于所述颜色中的每个,检测电源单元的输出;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便使颜色重合失调状态返回到参考状态,其中,当要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时,将处理单元的施加电压和光照射单元的输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设置为高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强度。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直列式(四个鼓)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高电压供给单元的配置的示图。
图3是打印机系统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4是高电压供给电路的示图。
图5是参考值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形成在中间转印带上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标记(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例子的示图。
图7是示出用于检测颜色重合失调的静电潜像被形成在感光鼓上的状态的示图。
图8是示出感光鼓的表面电势信息的检测结果的例子的示图。
图9A是示出感光鼓在用于正常图像输出的充电或曝光设置下的表面电势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感光鼓在为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而改变的充电或曝光设置下的表面电势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感光鼓在用于正常图像输出的充电或曝光设置下的表面电势信息的检测结果和感光鼓在为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而改变的充电或曝光设置下的表面电势信息的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的示图。
图11是示出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流程图的示图。
图12是示出另一种直列式(四个鼓)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示图。
图13是另一种参考值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另一种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流程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在数据采样期间感光鼓的相位的散布的例子的示图。
图16是示出片材大小和非图像区宽度的示图。
图17是另一种高电压供给电路的示图。
图18A是另一种高电压供给电路的示图。
图18B是示出高电压供给电路的检测结果的例子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实施例中描述的组件仅作为例子被给出,而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首先,将描述第一实施例。
直列式(四个鼓)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是示出直列式(四个鼓)彩色图像形成装置10的配置的示图。被拾取辊13拾取的记录介质12在其前端被对齐传感器11检测到之后,被临时停止在前端略微通过传送辊对14和15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扫描仪单元20a至20d按顺序用激光束21a至21d照射被旋转地驱动的感光鼓22a至22d(感光构件22a至22d)。此时,感光鼓22a至22d预先被充电辊23a至23d充电。从各个充电辊23a至23d输出例如-1.0kV的电压,并且感光鼓22a至22d的表面被充电到例如-700V。在这个充电电势,通过激光束21a至21d的照射来形成静电潜像,形成静电潜像的部分的电势变为例如-100V。显影单元25a至25d和显影套筒24a至24d输出例如-350V的电压,以将调色剂放置在感光鼓22a至22d上的静电潜像上,从而在感光鼓22a至22d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辊26a至26d输出例如+1.0kV的正电压,以将感光鼓22a至22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环形带)。与调色剂图像形成直接相关的组件组(比如,扫描仪单元20、感光鼓22a至22d、充电辊23a至23d、显影单元25a至25d和一次转印辊26a至26d)被称为图像形成单元。在一些情况下,没有扫描仪单元20,它也可被称为图像形成单元。靠近感光鼓22a至22d的外围设置并且对感光鼓22a至22d作用的组件(充电辊23a至23d、显影单元25a至25d和一次转印辊26a至26d)被称为处理单元。多种类型的组件可担任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
中间转印带30被辊31、32和33旋转地驱动,以将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辊27上的位置。此时,在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二次转印辊27的如下位置的定时,重新开始记录介质12的传送,在所述位置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辊27从中间转印带30转印到记录材料(记录介质12)上。
其后,在记录介质1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辊对16和17通过加热定影之后,记录介质12被输出到装置的外部。这里,未被二次转印辊27从中间转印带30转印到记录介质12的调色剂被清洁刮刀35收集到废调色剂容器36中。稍后将描述检测调色剂图像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40的操作。各个标号中的字母字符a、b、c和d分别指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配置和单元。
图1示出光照射由扫描仪单元执行的系统。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配备有作为光照射单元的LED阵列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颜色重合失调(位置未对准)发生的方面可应用于以下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将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扫描仪单元被设置为光照射单元的情况。
高电压供给单元的配置图
接下来,将使用图2来描述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高电压供给单元的配置。高电压供给电路单元包括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至46d和二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8。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将电压施加于充电辊23a至23d,以在感光鼓22a至22d的表面上形成背景电势,从而便于在激光的照射下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通过将电压施加于显影套筒24a至24d,将调色剂放置在感光鼓22a至22d上的静电潜像上以形成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至46d将电压施加于一次转印辊26a至26d,从而将感光鼓22a至22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二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8将电压施加于二次转印辊27,从而将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12。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至46d分别包括电流检测电路47a至47d。这是因为一次转印辊26a至26d的调色剂图像转印性能取决于流过一次转印辊26a至26d的电流量而改变。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至46d被配置为:根据电流检测电路47a至47d的检测结果来调整将施加于一次转印辊26a至26d的偏置电压(高电压),以使得即使装置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转印性能也能保持恒定。在一次转印期间,执行恒压控制来达到偏置电压,该偏置电压被设置为使得流过一次转印辊26a至26d的电流量达到目标值。
打印机系统的硬件框图
接下来,将使用图3来描述打印机系统的一般硬件配置。首先,将描述视频控制器200。标号204表示负责控制整个视频控制器200的CPU。标号205表示存储CPU204实施的各种控制代码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该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对应于ROM、EEPROM、硬盘等。标号206表示用于临时存储的RAM,该RAM用作CPU204的主存储器、工作区等。
标号207表示主机接口(在图3中,被称为主机I/F),该主机接口是用于打印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入到外部设备100(比如,主机计算机)/从外部设备100(比如,主机计算机)输出打印数据和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单元。经由主机接口207接收的打印数据被作为压缩数据存储在RAM206中。标号208表示用于扩展压缩数据的数据解压缩单元。存储在RAM206中的任何压缩数据以线为单位被扩展。扩展后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RAM206中。
标号209表示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单元。DMA控制单元209根据来自CPU204的指令将RAM206中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引擎接口211(在图3中,被称为引擎I/F)。标号210表示面板接口(在图3中,被称为面板I/F),该面板接口从打印机主体1上提供的面板接收操作者的各种设置和指令。标号211表示引擎接口(在图3中,被称为引擎I/F),该引擎接口发送来自输出缓冲寄存器(未示出)的数据信号,并执行与打印机引擎300的通信的控制。标号212表示包括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系统总线。前述组件与系统总线212连接,从而彼此进行访问。
接下来,将描述打印机引擎300。打印机引擎300大致分为引擎控制单元54(下文中,被简单地称为控制单元54)和引擎机构单元。引擎机构单元是根据来自控制单元54的各种指令进行操作的单元。首先,将描述引擎机构单元的细节,接着,将描述控制单元54的细节。
激光扫描仪系统331包括激光发射设备、激光驱动器电路、扫描仪电机、多面镜和扫描仪驱动器。激光扫描仪系统331通过根据从视频控制器200发送的图像数据使感光鼓22曝光于激光束,来在感光鼓22上形成潜像。激光扫描仪系统331和接着将描述的图像形成系统332对应于参照图1描述的被称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单元。
图像形成系统332是形成图像形成装置的核心的单元,该单元在片材(记录介质12)上形成基于形成在感光鼓22上的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系统332包括上述的对感光鼓22作用的处理单元(多种类型的处理单元)。图像形成系统332包括处理组件(比如,处理盒311、中间转印带30和定影单元)和产生用于形成图像的各种偏压(高电压)的高电压供给电路。图像形成系统332还包括用于驱动这些组件的电机,比如,用于驱动感光鼓22的电机。
处理盒311包括静电消除器、充电单元23(充电辊23)、显影单元25和感光鼓22。处理盒311配备有非易失性存储器标签。CPU321或ASIC322从存储器标签读取各项信息并且将各项信息写入到存储器标签。
纸张进给/传送系统333是负责进给/传送片材(记录介质12)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各种传送系统电机、纸张进给盘、纸张输出盘、各种传送辊(排出辊)。
传感器系统334是用于收集CPU321和ASIC322(稍后将描述)控制激光扫描仪系统331、图像形成系统332和纸张进给/传送系统333必需的信息的传感器组。该传感器组至少包括各种已知的传感器,比如,定影单元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图像密度的浓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组还包括上述的用于检测调色剂图像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40。尽管图中的传感器系统334与激光扫描仪系统331、图像形成系统332和纸张进给/传送系统333分开,但是传感器系统334可被包括在这些系统中的任一系统中。
接下来,将描述控制单元54。标号321表示CPU,该CPU使用RAM323作为主存储器和工作区根据存储在EEPROM324中的各种控制程序来控制上述引擎机构单元。更具体地讲,CPU321基于经由引擎I/F211和引擎I/F325从视频控制器200输入的打印控制命令和图像数据来操作激光扫描仪系统331。具有备份电池的易失性存储器可用作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替代物。CPU321通过控制图像形成系统332和纸张进给/传送系统333来控制各种打印序列。CPU321通过操作传感器系统334来获取控制图像形成系统332和纸张进给/传送系统333必需的信息。
另一方面,ASIC322在来自CPU321的指令下执行各个电机的控制和偏置电压等的高电压供给控制,以执行上述的各种打印序列。标号326表示包括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系统总线。控制单元54的组件通过系统总线326连接,从而可彼此进行访问。CPU321的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可由ASIC322执行,或者相反,ASIC322的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可由CPU321执行。
高电压供给的电路图
接下来,将使用图4来描述图2中的高电压供给单元的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的电路配置。因为其他颜色的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b至46d具有相同的电路配置,所以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在图4中,变压器62使驱动电路61产生的交流信号的电压的振幅增大到十倍。由二极管64和65以及电容器63和66构成的整流电路51对提升后的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平滑。经过整流和平滑的交流信号作为直流电压被输出到输出端子53。比较器60控制驱动电路61的输出电压,以使得被检测电阻器67和68分压的输出端子53的电压与控制单元54设置的电压设置值55变得相等。电流根据输出端子53的电压流经一次转印辊26a、感光鼓22a和地。
这里,电流检测电路47置于二次侧电路50与接地点5之间。因为运算放大器70的输入端子具有高阻抗,以使得几乎没有电流流动,所以电流检测电路47被配置为使得从接地点57通过变压器62的二次侧电路50流到输出端子53的基本上所有的直流都流到电阻器71。因为运算放大器70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电阻器71与输出端子连接(负反馈),所以反相输入端子实际上被接地到参考电压73,参考电压73与非反相输入端子连接。因此,与流到输出端子53的电流量成比例的检测电压56在运算放大器70的输出端子出现。换句话讲,当流到输出端子53的电流变化时,流经电阻器71的电流以不在运算放大器70的反相输入端子处而是在运算放大器70的输出端子处的检测电压56变化这样的方式而变化。电容器72是用于稳定运算放大器70的反相输入端子的器件。
一次转印辊26a至26d的电流特性根据诸如组件的劣化程度和装置中的温度之类的因素而变化。因此,控制单元54在紧接着打印开始之后以及调色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辊26a之前的定时处在A/D输入端口处测量电流检测电路47的被检测值56(检测电压56),并设置电压设置值55以使得被检测值56变为预定值。这使得即使周围温度、湿度等变化,调色剂图像转印性能也能够保持恒定。
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描述
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而言,首先,在中间转印带30上形成用于检测颜色重合失调的标记,以减小颜色重合失调量。在颜色重合失调被消除(至少减小)之后,通过检测一次转印电流的变化来测量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的位置的时间,并将测量的时间设置为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参考值。
在当装置中的温度在连续打印等期间变化时执行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中,再次检测一次转印电流的变化,并测量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的位置的时间。测量的到达时间的变化反映了颜色重合失调量。因此,调整扫描仪单元20a发射激光束21a的定时来抵消打印期间的变化,以校正颜色重合失调。以下将进行详细描述。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不限于光照射定时的控制。例如,感光鼓22的速度控制或者扫描仪单元20a至20d中的反射镜的机械位置控制也是可以的。
参考值获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中的流程图是示出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中的参考值获得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通过用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40(调色剂图像检测单元)检测标记(图6)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下称为普通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之后,执行图5中的流程图。图5的流程图可仅在特定定时针对普通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被执行,所述特定定时比如为当普通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在组件(比如,感光鼓22和显影套筒24)被更换之后被执行时。图5的流程图对于各个颜色独立地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40包括发光器件(比如,LED),并且被配置为:用发光器件将光发射到形成在带30上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图像上,并检测作为调色剂图像的位置的反射光的量的变化(检测定时)。因为这是许多文献中描述的已知技术,所以这里将省略详细描述。
将描述图5。在步骤S501中,控制单元54用图像形成单元在中间转印带30上形成用于检测颜色重合失调的调色剂标记。因为该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是用于校正颜色重合失调的调色剂图像,所以它也可被称为颜色重合失调校正调色剂图像。图6示出了形成有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的状态。通过步骤S501中的处理,颜色重合失调量至少减小的状态可被设置为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目标值(即,基本状态),用于使用静电潜像来校正颜色重合失调的后续控制。
在图6中,标号400和401表示用于检测片材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重合失调量的图案。标号402和403表示用于检测垂直于片材传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重合失调量的图案(在这个例子中,这些图案成45度倾斜)。标号tsf1至tsf4、tmf1至tmf14、tsr1至tsr14和tmr1至tmr4表示各个图案的检测定时,箭头指示中间转印带30的移动方向。
假设中间转印带30的移动速度为v mm/s,参考颜色为Y,并且Y图案(400Y和401Y)与其他颜色图案(400M、400C和400B以及401M、401C和401B)之间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理论距离分别为dsMmm、dsC mm和dsBk mm。各个颜色M、C和Bk相对于参考颜色Y在传送方向上的颜色重合失调量δes被表达为以下[式1]至[式3]。
δesM=v×{(tsf2-tsf1)+(tsr2-tsr1)}/2-dsM···式1
δesC=v×{(tsf3-tsf1)+(tsr3-tsr1)}/2-dsC···式2
δesBk=v×{(tsf4-tsf1)+(tsr4-tsr1)}/2-dsBk···式3
对于主扫描方向,颜色M、C和Bk在左侧的位置未对准量δemf和在右侧的位置未对准量δemr被如下表达:
δemfM=dmfM-dmfY ···式12
δemfC=dmfC-dmfY ···式13
δemfBk=dmfBk-dmfY ···式14
以及
δemrM=dmrM-dmrY ···式15
δemrC=dmrC-dmrY ···式16
δemrBk=dmrBk-dmrY v式17
依据于
dmfY=v×(tmf1-tsf1) ···式4
dmfM=v×(tmf2-tsf2) ···式5
dmfC=v×(tmf3-tsf3) ···式6
dmfBk=v×(tmf4-tsf4) ···式7
以及
dmrY=v×(tmr1-tsr1) ···式8
dmrM=v×(tmr2-tsr2) ···式9
dmrC=v×(tmr3-tsr3) ···式10
dmrBk=v×(tmr4-tsr4) ···式11
未对准的方向可根据计算结果是正还是负来确定,并且,写位置使用δemf来校正,主扫描宽度(主扫描倍率)使用δemr-δemf来校正。如果主扫描宽度(主扫描倍率)具有误差,则不仅使用δemf而且还使用由于主扫描宽度中的校正而变化了的图像频率(图像时钟)的变化量来计算写位置。
控制单元54改变扫描仪单元20a的激光束发射定时,以便校正计算的颜色重合失调量,扫描仪单元20a的激光束发射定时是图像形成条件。例如,如果副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重合失调量是与-4条线对应的量,则控制单元54指示视频控制器200将激光束发射定时加速与+4条线对应的量。
尽管图6示出了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被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0上的情况,但是对于将被光学传感器(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40)检测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的位置,各种形式是可能的。例如,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可被形成在感光鼓22上,并且可使用被设置为检测调色剂标记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可替代地,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可被形成在片材(记录材料)上,并且可使用被设置为检测调色剂标记的颜色重合失调检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假设颜色重合失调检测调色剂标记被形成在各种被转印构件或调色剂图像承载构件上。
回头参照图5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502中,控制单元54将感光鼓22a至22d之间的旋转相位关系(旋转位置关系)控制为预定状态,以便减小在感光鼓22a至22d的转速(圆周速度)变化时的影响。具体地讲,其他颜色的感光鼓的相位在控制单元54的控制下被调整为参考颜色的感光鼓的相位。在感光鼓驱动齿轮被设置在感光鼓22的轴上的情况下,调整感光鼓驱动齿轮之间的相位关系。这使得当显影在各个感光鼓2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时感光鼓22的转速有基本上相同或类似的速度变化趋势。具体地讲,控制单元54将速度控制指令发放给驱动感光鼓22的电机(未示出),以使感光鼓22a至22d之间的旋转相位关系达到预定状态。如果感光鼓22的转速的变化是可忽略的,则可省略步骤S502中的处理。
在步骤S503中,控制单元54使扫描仪单元20a至20d将激光束发射到处于预定旋转相位的旋转的感光鼓22上,以在感光鼓22上形成用于校正颜色重合失调的静电潜像。
图7是示出使用黄色感光鼓22a在感光鼓22a上形成静电潜像的状态的示图。在该图中,标号80表示形成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80在主扫描方向上被绘制为图像区宽度的最大宽度,并且在传送方向上具有与大约五条线对应的宽度。就获得良好的检测结果而言,优选地,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最大宽度的一半。更优选地,在可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区(片材上的打印图像区)外、超过片材区的区域中增大静电潜像80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将显影套筒24a与感光鼓22a分隔开放置(分开状态),可将静电潜像80传送到一次转印辊26a的位置而调色剂不粘附。调色剂的粘附可通过下述方式来防止:使从显影偏置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输出的电压为零,或者在来自控制单元54的指令下施加极性与正常偏压相反的偏压。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设置在一次转印辊26a的上游的显影套筒24a需要被分开,或者被操作为使得对感光鼓22a的作用小于用图像形成单元正常形成调色剂图像期间的作用。
控制单元54在与步骤S503中的处理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时间处启动为各个YMCK准备的计时器(步骤S504)。此外,开始电流检测电路47a的被检测值的采样。此时的采样频率为例如10kHz。
在步骤S505中,控制单元54通过基于由采样获得的数据检测步骤S503中的静电潜像80来测量一次转印电流的被检测值变得最小的时间(计时器值)。该测量使得形成在感光鼓22a上的静电潜像80到面对第一转印辊26a的位置的传递可被检测。图8示出了检测结果的例子。面对第一转印辊26a的位置是由于静电潜像80的到达而导致电流变化发生的位置(区域)。例如,感光鼓22与中间转印带30之间的辊隙的上游或下游的细微空隙(间隙)的区域对应于该位置。静电潜像80到感光鼓22和中间转印带30机械接触的区域的移动有时对被检测电流变化有贡献。由于静电潜像80到空隙(间隙)区域的移动而导致的对被检测电流的贡献和由于静电潜像80到机械接触区域的移动而导致的对被检测电流的贡献有时是同时发生的。
图8示出了当静电潜像80到达了用作处理单元的一次转印辊26a时对于感光构件(感光鼓22a)的表面上的电势、从电流检测电路47a输出的值。图8中的信息对应于感光鼓22a的表面电势,因而,它就这个方面来讲可被称为感光鼓22a的表面电势信息,其将在图9A和图9B中被详细描述。图8在纵坐标中绘制了被检测电流,在横坐标中绘制了时间,其中,横坐标中的标度单位是在其期间激光扫描仪扫描一条线的时间。波形90和91是通过在不同定时处进行测量而获得的。波形90和91中的任何一个都表现出如下特性,即,在静电潜像80在时间92处到达一次转印辊26a之后,电流变得最小,并且其后被恢复。
将描述被检测电流值减小的原因。图9A是示出感光鼓22a的表面电势的示意图。水平轴按照感光鼓22a在传送方向上的表面位置进行标刻,区域93是形成静电潜像80的位置。垂直轴按照电势进行标刻,其中,VD是感光鼓22a的暗(dark)电势(例如,-700V),VL是亮(light)电势(例如,-100V),VT是一次转印辊26a的转印偏压电势(例如,+1.0kV)。
在静电潜像80的区域93中,一次转印辊26a与感光鼓22a之间的电势差96小于其他区域的电势95。因此,当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时,流过一次转印辊26a的电流减小。这是上述图8中的最小值被检测到的原因。因而,被检测电流值反映了感光鼓22a的表面电势。图9A和图9B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感光鼓22的表面电势与一次转印辊26a的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异。对于电流量的变化,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感光鼓22的表面电势和充电电压或显影电压。
回头参照图5中的流程图,最后在步骤S506中,控制单元54将在步骤S505中测量的时间(计时器值)作为参考值存储在EEPROM324中。存储的信息表明在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中的目标参考状态。控制单元54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便消除相对于参考状态的位移,换句话讲,以便恢复参考状态。
这里,在步骤S506中获得的计时器值是基于(参照)步骤S503中扫描仪单元20a至20d形成静电潜像80的定时的。计时器值基于形成静电潜像80的定时意味着,该定时不仅可以是形成静电潜像80的定时,而且还可以是与形成静电潜像80的定时相关的定时,例如,形成静电潜像80的前一秒。EEPROM324可以是例如具有备份电池的RAM。将被存储的时间信息仅需指定时间,例如,秒和时钟计数的信息。
在该流程图中,尽管普通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之后进行最小电流值检测,但是最小电流值检测可在普通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之前执行。
首先,通过检测最小电流值来确定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的时间。其后,获得激光束发射定时的变化,通过所述激光束发射定时的变化,可通过普通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来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重合失调。参考值可从到达时间和时间变化计算。因此,两种执行时间安排可以基本上是相同的。
步骤S505的详细描述
这里,将描述希望测量图8中的被检测波形(电流波形)90和91变得最小的时间的原因。这是因为即使被测电流(像被检测波形(电流波形)90和91那样)的绝对值不同,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的定时也可被精确地测量。检测图案(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静电潜像)被成形为像图7中的静电潜像80那样的原因是,电流值的变化可由于主扫描方向上宽的图案而被增大。因为静电潜像80在感光鼓22a的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具有与几条线对应的宽度,所以在保持大的电流值变化的同时,电流值变得最小的峰值出现。因此,静电潜像80的最佳形状根据装置的配置而不同,并且不限于如本实施例中那样在传送方向上具有与五条线对应的宽度的形状。
图8中所示的检测结果是希望的;作为替代,通过形成在传送方向上与大于五条线的20条线对应的静电潜像80,在检测结果中形成平坦区域,并且该平坦区域的中点可被检测。也就是说,与图5的流程图中检测的特定条件(特性点)匹配的位置可从当图11中的流程图(稍后描述)被执行时的检测结果中检测。这样的形式不仅使得前述最小电流位置而且使得各个检测结果的特性位置能够被应用于图5和图11中的步骤S505中的确定目标。这也适用于稍后描述的图13和图14。
这里,当为参考值的获取或者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而检测最小电流值时,不需要将充电偏压条件和显影条件设置为与用于正常图像输出的充电偏压条件和显影条件相同,在正常图像输出期间,当打印数据从外部设备100(比如,主机计算机)被发送时输出图像。用于正常图像输出的各种充电偏压条件和显影条件被设置为实现片材上的最佳调色剂量。如果这些条件不同于设置,则片材上的调色剂的量增大,导致图像缺陷(比如,溅射和劣质定影)可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因为这与参考值的获取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无关,所以可将设置变为用于高精度地检测最小电流值的设置。
图9A是示出感光鼓22a在正常图像输出期间的表面电势的示意图。相反,图9B是示出感光鼓22a在本实施例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期间的表面电势的示意图。与图9A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被给予相同的标号,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以下将描述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期间的控制。
[1]将从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施加于充电辊23a的充电高电压的绝对值设置为比用于正常图像形成的值大的值。也就是说,增大充电辊23a的输出强度。例如,在接触式DC充电系统中,如果正常充电高电压为(-1.0kV),则在本实施例中施加的高电压为(-1.2kV)。因而,VD(感光鼓22a的暗电势)的绝对值变得大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VD的绝对值。在另一种充电系统(比如,接触式AC充电系统)的情况下,如果正常充电高电压Vdc(用于AC电压波形)为(-500V),则在本实施例中施加的电压为(-700V)。
[2]将从扫描仪单元20a发射的激光束21a的光强度设置为比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值大的值。也就是说,增大扫描仪单元20a的输出强度。例如,如果正常激光发射强度为0.175mW,则本实施例中的激光束21a的光强度为0.21mW。因而,VL(感光鼓22a的亮电势)的绝对值减小。
如果VD和VL的设置从正常图像形成的设置变为上述(1)和(2)中的设置,则与静电潜像80对应的区域中的一次转印辊26a与感光鼓26a之间的电势差97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电势差96相比减小。其他区域中的电势差98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电势差96相比增大。也就是说,静电潜像80的区域93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电势变化变得大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电势变化,从而使得区域93能够被更清晰地检测到。
图10示出了此时的电流检测电路47的检测结果。在图10中,被检测波形90示出了为正常图像形成设置的被检测波形。被检测波形99示出了VD和VL如上述(1)和(2)中那样变化的情况下的被检测波形。最小电流值在当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时的时间92处变小。另一方面,在其他区域处的电流值变大。也就是说,这使得静电潜像80的位置能够被更清晰地检测,从而使得颜色重合失调校正能够被更精确地执行。
在以上描述中,充电高电压和激光束的光强度两者都被增大;也可通过增大它们中的一个(尽管较小程度)来确认与图10中所示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因此,同样地通过控制充电高电压和激光束的光强度中的一个,可获得易于检测的优点。
在以上描述中,以举例的方式将充电辊23用作处理单元。同样地,通过改变施加于用作处理单元的显影单元(显影套筒)或一次转印辊的电压,可实现相同的优点。对于显影单元,通过增大关于充电辊的充电施加电压,可提供相同的优点。此外,对于一次转印辊,通过增大施加的转印电压,可增大电势差98,从而进一步便于检测电流变化。
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流程图
接下来,将参照图11中的流程图来描述本实施例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图11中的流程图对于各个颜色独立地执行。图11中的流程图在预定条件下执行,该预定条件为比如,如上所述的,当装置中的温度在连续打印等期间改变时、当用于执行图11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指令通过用户操作而输入到控制单元54时、或者当装置中的环境明显改变时。这也适用于稍后描述的图14中的流程图等。
首先,在步骤S502至S505中,执行与图5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如果感光鼓22a的轴倾斜,则上述的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所需的时间也改变。为了检测这个改变,同样在图11中的步骤S503处,在与图5的步骤S503中相同的位置处形成静电潜像80。这里的相同位置(相位)可以是严格相同的位置,或者可以是基本相同或近乎相同的位置,前提条件是它处于如下范围内,在该范围中颜色重合失调检测的精度与在任何位置处形成静电潜像80的情况相比可得到改进。
在步骤S1001中,控制单元54将检测到最小电流时的计时器值与在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S506中存储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计时器值大于参考值,则在步骤S1002中,控制单元54校正作为图像形成条件的激光束发射定时,以便在打印期间加速。控制单元54使激光束发射定时加速的程度可根据所测量的时间比参考值大多少来调整。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1中检测的计时器值小于参考值,则在步骤S1003中,控制单元54使打印期间的激光束发射定时延迟。控制单元54使激光束发射定时延迟的程度可根据所测量的时间比参考值小多少来调整。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通过步骤S1002和S1003中的图像信息条件校正处理来实现。也就是说,这使得当前的颜色重合失调状态能够返回到参考颜色重合失调状态(参考状态)。
尽管在图11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1001中,控制单元54将最小电流被检测到时的计时器值与步骤S506中存储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鉴于保持某一定时处的颜色重合失调状态,可在任何颜色重合失调产生的状态下执行步骤S502至S506,并且存储的参考值可被用于步骤S1001中的比较。这也适用于稍后描述的图13和图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由控制单元54如上所述那样执行图11中的流程图,可在不将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检测调色剂图像(密度为100%)从感光鼓转印到图像承载构件(带)的情况下实现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也就是说,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可用性尽可能保持的同时实现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
另一方面,在相关技术中还已知的是,预先测量颜色重合失调量相对于装置中的温度变化量的变化趋势,并且从测量的装置温度估计颜色重合失调量,然后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这种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方法具有不需要在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检测调色剂图像的优点。然而,尽管估计颜色重合失调量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方法可减少调色剂消耗量,但是实际的颜色重合失调量不总是与估计的计算结果一致,因而存在精度问题。相反,根据图11中的流程图,可在能够减少调色剂消耗量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精度。通过改变显影条件的充电偏压条件,可改进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精度。
对于使用静电潜像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例如,另一种形式也是可能的,在所述另一种形式中,用于校正颜色重合失调的静电潜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并且提供用于检测静电潜像的电势传感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直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静电潜像被电势传感器检测到为止的待机时间发生。相反,前述实施例可缩短待机时间,从而防止可用性的降低。
此外,将用于校正颜色重合失调的静电潜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方法需要保持中间转印带上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静电潜像的电势,直到其被检测到为止。这需要通过例如使用具有高电阻(e13Ωcm或更大)的带材料来增大时间常数τ,以使得带上的电荷不在瞬间(例如,0.1秒)被释放。然而,具有大的时间常数τ的中间转印带具有图像缺陷(比如,由于带充电而导致的鬼影和条痕)易于发生的缺点。相反,前述实施例可减小中间转印带的时间常数τ,并且可减少由于充电而导致的图像缺陷。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实施例。图12是示出配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示图。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被给予相同的标号,并且将省略它们的描述。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图12中的配置之间的不同之处是,显影套筒24a至24d总是与感光鼓22a至22d间隔开(分开),以使得它们不对感光鼓22a至22d作用。在打印期间,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将交替偏置电压施加于显影套筒24a至24d,以使得调色剂在感光鼓22a至22d与显影套筒24a至24d之间往复,从而使得调色剂粘附到静电潜像80。就这种配置而言,简单地停止显影高电压施加电路44a至44d防止了调色剂粘附到感光鼓22a至22d上的静电潜像80。
此外,就图12中的配置而言,感光鼓22a至22d分别被独立的驱动源28a至28d驱动,以使得转速可被分别设置。因而,通过改变感光鼓22a至22d的各个转速,激光束21a至21d被发射之后、直到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至26d为止的时间保持恒定,以使得传送方向上的所检测的颜色重合失调量可被抵消。例如,如果感光鼓22的转速增大,则感光鼓22上的静电潜像80之间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距离增大。然而,如果中间转印带30的转速(移动速度)不改变,则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之间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距离相比之下减小。因此,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0上的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伸缩基本上不明显。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采取不检测感光鼓22a至22d的相位的配置。然而,如果感光鼓22a的轴具有相当大的倾斜,则静电潜像80到达一次转印辊26a的时间的测量结果也改变。因而,本实施例执行多次测量,并基于这些测量的平均值来校正颜色重合失调。不用说,以下流程图中的处理也可应用于使用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
图13中的流程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参考值获取处理。图13中的流程图对于各个颜色独立地执行。
首先,因为步骤S1201至S1205中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501至S505中的处理相同,所以这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步骤S1206中,控制单元54执行控制以重复从步骤S1203到S1205的处理,直到n次用于检测最小电流的计时器值测量被执行为止,以抵消当感光鼓22a至22d的轴倾斜时的影响,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与n次对应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静电潜像80对应于小于感光鼓22的周长(例如,感光鼓22的一半周长)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3中在给定的旋转相位下形成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静电潜像80是特别有效的。
在步骤S1206中,如果控制单元54确定n次测量已完成,则在步骤S1207中,控制单元54计算通过n次测量获取的计时器值(时间)的均值。在步骤S1208中,控制单元54将均值的数据(代表时间)作为代表值(参考值)存储在EEPROM324中。存储的信息指示旨在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目标参考状态。对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控制单元54执行控制,以便消除相对于参考状态的位移,换句话讲,以便恢复参考状态。对于计算均值,可以有各种计算方法,比如,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就抵消感光鼓22的旋转周期的分量(比如,感光鼓22的偏心距)而言,本发明不限于计算均值的方法。例如,可采用简单求和或加权求和,前提条件是它是用于抵消感光鼓22的旋转周期的分量的计算。这里的术语“抵消”并非意指完全抵消,而是在至少减小感光鼓22的旋转周期的分量的影响的意义上使用的。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可采用完全抵消。因为在步骤S1207中基于多项获取数据来计算参考值,所以精度可至少比基于单项数据计算参考值改进得多。
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流程图
接下来,将描述图14中的流程图。与图13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被给予相同的步骤标号。图14中的流程图对于各个颜色独立地执行。
首先,图14中的从步骤S1202到S1205的处理与如上所述的图13中的对应处理相同。控制单元54重复地执行从步骤S1203到S1205的处理,直到n次用于检测最小电流的计时器值测量被执行为止,以减小当感光鼓22a至22d的旋转轴倾斜时的影响。
在步骤S1301中,如果控制单元54确定n次测量已完成,则在步骤S1302中,控制单元54计算通过n次测量获取的计时器值的均值。在步骤S1303中,控制单元54从存储单元(EEPROM324)读取在图13的步骤S1208中存储的参考值。控制单元54将所计算的均值与读取的代表值(参考值)进行比较。这不限于在抵消感光鼓22的周期的分量的意义上的均值,本发明不限于如步骤S1207和S1208中所述的计算均值的方法。
如果均值大于参考值,则在步骤S1304中,控制单元54将打印期间作为图像形成条件的感光鼓22的转速加速与时间对应的量。也就是说,使电机加速。另一方面,如果均值小于参考值,则在步骤S1305中,控制单元54将打印期间作为图像形成条件的感光鼓22的转速降低与时间对应的量。也就是说,通过使电机变慢来校正颜色重合失调。这样,通过步骤S1304和S1305中的处理,可使当前的颜色重合失调状态返回到参考颜色重合失调状态(参考状态)。在图14的步骤S1304和S1305中,对于图像形成条件的校正,可执行图11的流程图中描述的步骤S1002和步骤S1003中的处理。
感光鼓的相位的散布
在图13和图14的步骤S1203中的静电潜像扫描的处理在页面之间的非图像区中被执行的情况下,图13的步骤S1206和图14的步骤S1301中的确定次数n取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组件的大小。具体地讲,它根据片材大小、感光鼓22的周长和非图像区在图像移动方向(感光鼓22的旋转方向)上的宽度而被确定。
图15A的曲线图中示出了在例如片材大小为A4(297mm)、非图像区在移动方向上的宽度为4.0mm并且感光鼓22的周长为75.4mm的情况下,在各个非图像区的中心处的感光鼓22的相位如何改变。图15B示出了不同的片材大小、非图像区的宽度和感光鼓22的周长的情况的例子。图15A和图15B的描述也适用于各个颜色。
图15A和图15B的曲线图示出了当图13和图14的步骤S1203在每个非图像区的中心处被执行时,在感光鼓22的什么相位中形成静电潜像80。图15A和图15B都示出了在图13和图14的步骤S1203中在多个非图像区中形成静电潜像80使感光鼓22的相位条件均匀或散布。
图16是示出片材大小和非图像区的宽度指示了什么的示图。图16示出了当调色剂图像被临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时的一次转印位置与当对应于调色剂图像的曝光被执行时的感光鼓22的相位之间的相关性。非图像区也可被定义为感光鼓22上的区域,比如,除了在图像形成期间可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区域(有效图像区域)之外的区域、以及页面之间的区域(片材之间的区域)。非图像区也可被定义为如下时间段(时间),在该时间段(时间)期间扫描仪单元20不对各个页面执行用于图像形成的激光照射。
在图16中,非图像区1505(1509)的起始位置1502(1506)、中心1504(1508)和结束位置1503(1507)处的相位取决于感光鼓22与位置1501对应的相位和片材大小。假定调色剂图像如上所述那样被一次转印,那么感光鼓22的相位是当调色剂图像被曝光时的感光鼓22的相位。
在图16中,尽管位置1501处的相位为零,但是如果它是任何其他值,也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即使位置1501处的相位不为零,在其中出现图15A和图15B中所示的相位变化的非图像区被简单地偏移的定时。也就是说,从感光鼓22的相位在图13和图14的步骤S1203中的静电潜像80的形成期间被散布的意义上来讲,没有大的差别。
如上所述,因为图13和图14中的流程图由控制单元54执行,所以除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优点相同的优点之外,还可实现精度比使用均值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精度高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此外,可执行不取决于在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被形成时的感光鼓22的相位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从而使得就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起始定时而言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中,根据输出端子53的输出电压的、流经一次转印辊26a、感光鼓22a和地的电流的值被检测为感光鼓22a的表面电势的输出值。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除了一次转印辊26a至26d之外,在感光鼓22a至22d周围还设置有充电辊23a至23d和显影套筒24a至24d。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充电辊23a至23d或者显影套筒(显影辊)24a至24d。换句话讲,如上所述,可检测当形成在感光构件22a至22d上的静电潜像80到达了用作处理单元的充电辊23a至23d或者显影套筒(显影辊)24a至24d时的感光构件22a至22d的表面电势的输出值。
将以举例的方式来描述流经充电辊23和感光鼓22的电流的值被检测为感光鼓22的表面电势的输出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提供与各个充电辊23a至23d连接的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参见图17)(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可与图4中所示的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相同),并且输出端子53可与充电辊23中的对应一个连接。图17中示出了这种情况下的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与图4中的高电压供给电路的一个不同之处是,输出端子53与充电辊23a连接。另一个不同之处是,阴极和阳极的方向与二极管64和65相反的二极管1601和1602构成高电压供给电路。这是因为一次转印偏置电压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是正的,而充电偏置电压是负的。因为其他颜色的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b至43d具有与图17中所示的电路配置相同的电路配置,所以将如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至46d中那样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作为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a至46d的替代,图5、图11、图13和图14中的流程图可由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充电辊23的特性、与其他组件的关系等适当地设置预先针对检测电压56设置的目标电流值。
此外,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的电流检测电路50a至50d可被操作为使得:当形成在各个感光鼓22上的潜藏标记(静电潜像80)通过感光鼓22与中间转印带30之间的辊隙和/或该辊隙附近的空隙(间隙)时,使一次转印辊26a至26d与中间转印带30分隔开。一次转印辊26a至26d的高电压输出可在没有分开的情况下被关断(为零)。这是因为感光鼓22上处于暗电势VD(例如,-700V)的部分通过从一次转印辊26a至26d供给的正电荷而比处于亮电势VL(例如,-100V)的部分更多地转变为正。换句话讲,暗电势VD与亮电势VL之间的对比度的宽度由于上述的正放电而缩小。相反,避免它使得暗电势VD与亮电势VL之间的对比度的宽度能够被保持,从而使得检测电流的变化的范围能够被保持为是宽的。
图18A和图18B示出了另一种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与图17中的高电压供给电路的不同之处是,指示检测电流量的检测电压56被输入到比较器74的负输入端子(反相输入端子)。比较器74的正输入端子接收阈值Vre f75作为输入。如果反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降至阈值之下,则输出变为Hi(正),并且二值化电压值561(高电压)被输入到控制单元54。阈值Vref75被设置在当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静电潜像80通过面对处理单元的位置时的检测电压561的最小值与检测电压561在所述通过之前的值之间。检测电压561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通过静电潜像80的单次检测来检测。控制单元54检测例如检测电压561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中点。控制单元54可检测检测电压561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中的一个。
在前述实施例中,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的输出应满足的预定条件是,检测电压56取低于某一值的最小值。然而,所述预定条件仅需指示形成在感光鼓22上的静电潜像80通过了面对处理单元的位置。例如,如参照图18A和图18B所述的,所述预定条件可以是检测电压561降至阈值之下。这已在使用图8对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505的详细描述中进行了描述。因此,在上述的流程图和稍后描述的流程图中,可存在用于检测静电潜像80的各种条件。
除了充电和转印之外,显影也是可能的。对于显影,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包括电流检测电路)可被操作为执行图5、图11、图13和图14中的流程图。这种情况下的目标电流值与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的目标电流值相同,并且可考虑到显影套筒24的特性和与其他组件的关系适当地设置。
当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被操作时,输出电压的电势需要被设置为高于VL,以使得调色剂不粘附到感光鼓22。例如,如果VL为负电压-100V,则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的输出可被设置为-50V的电压,-50V的电压是负电压并且它的绝对值小于VL。可替代地,与图4中所示的一次转印高电压供给电路46类似的电路可被添加到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中的每个,并且当VL为负电压-100V时,相反极性的电压(反向偏压)可被输出。
根据以上描述,可使用充电辊23或显影套筒24来检测颜色重合失调校正静电潜像80。除了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优点之外,这还可提供以下优点。具体地讲,在使用一次转印辊26的情况下,带30插入在一次转印辊26与感光鼓22之间,而在使用充电辊23或显影套筒24的情况下,可在没有这样的插入的情况下执行感光鼓22的表面电势的检测。
接下来,将描述第四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控制单元54将根据图5和图13的流程图获取的值设置为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图11和图14中的流程图的处理)的目标值(参考状态);然而,什么值将被设置为目标值不限于此。例如,在图5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506中对于参考颜色(例如,黄色)获得的值与在步骤S506中对于测量颜色(除黄色之外的颜色)获得的值之间的差值可被设置为参考值。
具体地讲,控制单元54首先对各个颜色执行图5或图13的流程图。控制单元54将此时的参考颜色的测量值与各个测量颜色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存储在EEPROM324中。更具体地讲,控制单元54将Y与M之间的差值、Y与C之间的差值以及Y与Bk之间的差值作为参考值存储在EEPROM324中。控制单元54再次获得Y与M之间的差值、Y与C之间的差值以及Y与Bk之间的差值,并确定获得的各个差值是否大于存储在EEPROM324中的差值中的对应一个差值。这个处理对应于上述图11中的步骤S1001的处理和图14中的步骤S1303的处理。如果控制单元54确定再次获得的差值大于之前存储的差值,则控制单元54对测量颜色执行与步骤S1002和S1304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如果控制单元54确定再次获得的差值大于之前存储的差值,则控制单元54对测量颜色执行与步骤S1003和S1305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如上所述,对于控制单元54执行的参考值与测量值之间的比较,什么值用作参考值不限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形式。如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参考值与测量颜色之间的差值可被用作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的目标(参考状态)。
修改
尽管在以上描述中已描述了包括中间转印带30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利用直接将显影在感光鼓2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记录材料)的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尽管已通过举例的方式使用一次转印辊26a作为一次转印单元进行了描述,但是例如可应用使用转印刮刀的接触式一次转印单元。作为另一种可替代方案,可应用如PTL2中公开的通过表面压力形成一次转印辊隙的一次转印单元。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电流检测电路47检测电流信息作为反映感光鼓22的表面电势的表面电势信息。这是因为控制单元54在图像形成中的一次转印期间执行恒压控制。另一方面,另一种已知的一次转印方法通过恒流施加方法将转印电压施加于一次转印单元。也就是说,恒流控制被用作图像形成的一次转印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电压变化被检测为反映感光鼓22的表面电势的表面电势信息。因而,如图8的情况中那样,可对于检测电压变化的特性形式所需的时间执行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这也适用于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充电高电压供给电路43a至43d以及显影高电压供给电路44a至44d。
尽管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遵循最宽泛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279897和于2011年11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262126的权益,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9)
1.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各个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和带,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均包括被旋转地驱动的感光构件、靠近感光构件的外围设置并被配置为对感光构件作用的处理单元、以及被配置为发射光以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照射单元,其中通过操作图像形成单元在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装置包括:
形成单元,所述形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与所述各个颜色对应的光照射单元在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上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
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与所述各个颜色对应的处理单元中的每个;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对于所述颜色中的每个,检测当形成在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中的每个上的、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通过面对处理单元的位置时的电源单元的输出;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便使颜色重合失调状态返回到参考状态,
其中,当要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时,将处理单元的施加电压和光照射单元的输出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设置为高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强度。
2.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各个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和带,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均包括被旋转地驱动的感光构件、被配置为给感光构件充电的充电单元、发射光以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照射单元、被配置为将调色剂放置在静电潜像上以在感光构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以及被配置为将粘附到感光构件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带上的转印单元,所述装置包括:
形成单元,所述形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与所述各个颜色对应的光照射单元在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上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
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中的每个设置的充电单元、显影单元或转印单元;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对于所述各个颜色中的每个,检测当形成在所述各个颜色的感光构件中的每个上的、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通过面对充电单元、显影单元或转印单元的位置时的电源单元的输出;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便使颜色重合失调状态返回到参考状态,
其中,当要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时,将施加于充电单元的电压的绝对值或者光照射单元的光强度设置为高于正常图像形成期间的绝对值或者光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从电源单元输出的、针对感光构件的表面电势的输出值与特定条件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从充电单元、显影单元或转印单元的电源单元输出的、针对感光构件的表面电势的输出值与特定条件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基于光照射单元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的定时来检测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到达处理单元的时间,并且所述控制器基于所检测的时间与参考值之间的比较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便使颜色重合失调状态返回到参考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将由检测单元检测的时间存储为参考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下述方式在感光构件上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使光照射单元在与当形成和参考值对应的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时的感光构件的旋转位置相同的旋转位置处发射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带上形成用于检测的调色剂图像,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被配置为检测形成在带上的检测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检测单元;以及
所述控制器连续地执行基于调色剂图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以及通过在感光构件上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的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光照射单元在感光构件上的多个位置上形成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由控制器基于与用于颜色重合失调校正的静电潜像对应地检测的时间计算的代表时间;
然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由光照射单元在感光构件上的所述多个位置上形成的检测静电潜像;以及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代表时间和对于所述检测静电潜像中的每个检测的时间来执行颜色重合失调校正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79897 | 2010-12-15 | ||
JP2010-279897 | 2010-12-15 | ||
JP2011262126A JP6061461B2 (ja) | 2010-12-15 | 2011-11-30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262126 | 2011-11-30 | ||
PCT/JP2011/079121 WO2012081686A1 (en) | 2010-12-15 | 2011-12-09 | Color-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61973A true CN103261973A (zh) | 2013-08-21 |
CN103261973B CN103261973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624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5923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1973B (zh) | 2010-12-15 | 2011-12-09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37011B2 (zh) |
EP (1) | EP2652555B1 (zh) |
JP (1) | JP6061461B2 (zh) |
KR (1) | KR101544654B1 (zh) |
CN (1) | CN103261973B (zh) |
WO (1) | WO201208168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00783B2 (ja) * | 2011-10-05 | 2016-10-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19494A (ja) | 2012-12-13 | 2014-06-3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38769B2 (ja) * | 2014-01-29 | 2017-11-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23705B2 (ja) | 2014-02-27 | 2017-05-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位置ずれ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213304B2 (ja) * | 2014-02-27 | 2017-10-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位置ずれ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418875B2 (ja) | 2014-10-01 | 2018-11-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05197B2 (ja) * | 2017-07-07 | 2022-01-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984520B2 (ja) * | 2018-03-28 | 2021-12-22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状媒体搬送方法 |
JP7171423B2 (ja) * | 2018-12-25 | 2022-1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00689A1 (en) * | 2004-03-09 | 2005-09-15 | Tadashi Shinohar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machine-readable medium & process cartridge |
US20060275057A1 (en) * | 2005-06-06 | 2006-12-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231486A (zh) * | 2007-01-25 | 2008-07-30 | 株式会社理光 | 精确校正颜色未对准的成像装置 |
CN101261467A (zh) * | 2007-03-06 | 2008-09-10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20090003893A1 (en) * | 2007-06-26 | 2009-01-01 | Eiji Nishikaw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rrection Method of Color-Misregistration in an Ima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19569A (ja) * | 1991-10-29 | 1993-05-1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764411A (ja) * | 1993-06-30 | 1995-03-1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450402B2 (ja) | 1994-02-23 | 2003-09-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39571A (ja) * | 1996-07-19 | 1998-02-13 | Fuji Xerox Co Ltd |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色ずれ調整方法 |
JP3612695B2 (ja) | 1996-10-23 | 2005-01-1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色ずれ調整方法 |
JP2003029544A (ja) | 2001-07-17 | 2003-01-3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79823A (ja) * | 2003-03-17 | 2004-10-07 | Ricoh Co Ltd | 位置誤差算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2005164722A (ja) | 2003-11-28 | 2005-06-2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21622A (ja) | 2004-02-04 | 2005-08-18 | Canon Inc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38484B2 (ja) * | 2004-04-05 | 2010-03-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20992A (ja) * | 2005-02-10 | 2006-08-2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08915B2 (ja) | 2005-11-11 | 2009-0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67916B2 (ja) * | 2008-06-30 | 2013-08-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濃度制御方法 |
JP5336139B2 (ja) | 2008-09-29 | 2013-11-06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53283B2 (ja) * | 2010-06-30 | 2015-0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1
- 2011-11-30 JP JP2011262126A patent/JP606146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2-09 CN CN201180059230.XA patent/CN1032619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2-09 EP EP11848272.8A patent/EP265255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12-09 US US13/994,027 patent/US903701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2-09 WO PCT/JP2011/079121 patent/WO201208168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12-09 KR KR1020137014800A patent/KR1015446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2-05 US US14/615,258 patent/US93895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00689A1 (en) * | 2004-03-09 | 2005-09-15 | Tadashi Shinohar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machine-readable medium & process cartridge |
US20060275057A1 (en) * | 2005-06-06 | 2006-12-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231486A (zh) * | 2007-01-25 | 2008-07-30 | 株式会社理光 | 精确校正颜色未对准的成像装置 |
CN101261467A (zh) * | 2007-03-06 | 2008-09-10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20090003893A1 (en) * | 2007-06-26 | 2009-01-01 | Eiji Nishikaw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rrection Method of Color-Misregistration in an Imag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52555B1 (en) | 2018-11-21 |
US20130272731A1 (en) | 2013-10-17 |
EP2652555A1 (en) | 2013-10-23 |
CN103261973B (zh) | 2015-11-25 |
KR101544654B1 (ko) | 2015-08-17 |
US9037011B2 (en) | 2015-05-19 |
US9389532B2 (en) | 2016-07-12 |
US20150153673A1 (en) | 2015-06-04 |
EP2652555A4 (en) | 2017-11-15 |
JP6061461B2 (ja) | 2017-01-18 |
KR20130095791A (ko) | 2013-08-28 |
WO2012081686A1 (en) | 2012-06-21 |
JP2012141587A (ja) | 2012-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61973A (zh)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83047B (zh) | 成像装置及控制成像质量的方法 | |
EP0298506B1 (en) |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95358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354556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7885581B2 (en) | Developer transferring device,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975593B (zh) | 能够有效校准调色剂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的成像方法和装置 | |
EP071732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registration between colors in a black first printing machine | |
CN102253625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2289165B (zh) | 成像装置以及该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 |
US784014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density thereof | |
JP5653314B2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EP2541892A2 (en)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60077468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003907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3014151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4632537A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
CN104081287A (zh) | 用于形成校正用静电潜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792517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5298943A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image density drift | |
US830104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evelopment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therein | |
JPH05281822A (ja) | 複写結像装置における静電目標再計算 | |
EP110707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black solid area estimation in a xerographic apparatus | |
JP200607888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51358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sets image forming condition based on calculated exposed area potenti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