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7435B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7435B
CN103237435B CN201310154123.6A CN201310154123A CN103237435B CN 103237435 B CN103237435 B CN 103237435B CN 201310154123 A CN201310154123 A CN 201310154123A CN 103237435 B CN103237435 B CN 103237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cover plate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ink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41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7435A (zh
Inventor
李伟界
周伟杰
陈铿锵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541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7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7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显示侧,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上的油墨层,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可视区为凹部;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油墨层完全覆盖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由于所述基板上边框区的基板相对于所述可视区的基板为凹部,在所述凹部形成与现有技术相同厚度的油墨层后,形成的油墨台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台阶高度较小,或形成的油墨台阶移动到所述边框区,从而对产品的可视区显示质量影响较小,进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小型产品如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数码相机、e-book,到大型产品如POS(pointofsale销售终端)系统、公共查询系统、便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渐渐的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以上的电子产品中无论触摸设备还是非触摸设备,其外面都包括有一层盖板。
通常盖板材料为玻璃,因此盖板也称为盖板玻璃。盖板玻璃即保护玻璃,通常叫做coverglass,又或者叫做coverlens,盖板玻璃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性能有:A、极好的表面光洁度;B、极高的表面硬度和超强的抗划伤能力;C、较好的表面强度;D、精确的尺寸控制;F、表面硬度高,莫氏硬达8H,耐划伤,透光度良好。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内部显示器件、装饰显示器件外观等作用。
盖板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和油墨层,其中,所述玻璃基板分为可视区与边框区,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边框区,且完全覆盖所述玻璃基板的边框区。发明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所述油墨层的存在,导致位于所述盖板玻璃可视区的贴合面与位于所述盖板玻璃边框区的油墨层的贴合面存在高度差,从而在所述盖板玻璃可视区与所述盖板玻璃边框区的交界位置形成油墨台阶,进而导致在盖板玻璃与其他器件贴合时,由于粘胶层不能充分填充所述盖板玻璃可视区贴合面与所述盖板玻璃边框区贴合面交界处的油墨台阶,在盖板玻璃可视区内形成贴合气泡,影响产品可视区的显示质量,从而使产品的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以解决现有盖板与其他器件贴合过程中在盖板玻璃可视区内形成贴合气泡,影响产品可视区的显示质量,造成产品的良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盖板,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显示侧,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上的油墨层;
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可视区为凹部;
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油墨层完全覆盖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包括所述凹部的侧壁和所述凹部的底面或仅包括所述凹部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为平面,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平行,且所述凹部的侧壁与所述凹部的底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凹部的侧壁高度等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凹部的侧壁高度大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且小于所述油墨层厚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为平面,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
优选地,沿所述基板可视区至所述基板边框区方向,所述凹部底面与所述基板可视区贴合面之间的垂直高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40μm,包括端点值。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盖板、粘胶层和显示模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侧,且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粘胶层贴合。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内嵌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矩阵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彩膜基板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偏光片之间。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显示装置内的显示模组的显示侧,所述盖板包括基板和油墨层,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基板上的可视区为凹部,所述凹部内设置有油墨层,且所述油墨层完全覆盖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在本发明中的油墨层与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盖板油墨层覆盖的区域,即所述基板的边框区为凹部,也即所述基板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盖板上的可视区具有一定程度的凹陷,从而使所述基板的边框区被具有一定厚度的油墨层覆盖时:
a)当所述凹部的凹陷程度小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时,即当所述凹部侧壁高度小于所述油墨层厚度时,本发明提供的盖板能够使所述油墨层的贴合面与所述基板的可视区的贴合面之间形成的油墨台阶的高度小于现有技术中油墨台阶的高度(即油墨层的厚度),因此可以降低油墨台阶的高度,在盖板与其他器件进行贴合时,粘结介质能够充分填充所述油墨台阶,从而降低贴合气泡的形成概率,进而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良率。
b)当所述凹部的凹陷程度等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时,即当所述凹部的侧壁高度等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时,所述油墨层的贴合面与所述基板的可视区的贴合面之间形成的油墨台阶的高度为0,即不存在油墨台阶,从而在盖板与其他器件进行贴合时,能够消除贴合气泡的产生,即将贴合气泡的形成概率降低为0,,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c)当所述凹部的凹陷程度大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时,即当所述凹部的侧壁高度大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时,这时,所述油墨层的贴合面与所述基板的可视区的贴合面之间形成的油墨台阶的高度虽然大于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台阶高度,但由于贴合过程中盖板与粘胶层形成的贴合气泡会位于所述盖板的边框区,而不影响所述盖板的可视区,进而不会影响产品的显示质量,从这一方面讲,同样能够提高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盖板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机盖板主视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机盖板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手机盖板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手机盖板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手机盖板剖面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手机盖板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手机盖板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其他形状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盖板玻璃在与其他物件(如触摸屏或显示器)贴合时,在盖板玻璃可视区内会形成贴合气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良率,发明人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油墨直接印刷在盖板玻璃的玻璃基板11上形成油墨层12,油墨层12的边缘与基板贴合面之间形成的油墨台阶,在后续将盖板玻璃与触摸屏或显示器贴合时,粘胶层13不能充分填充较大的油墨台阶,从而导致盖板玻璃的可视区内形成贴合气泡14,影响产品的可视区内的显示质量,降低了产品的良率。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油墨台阶的高度等于油墨层的厚度D,造成贴合气泡的形成概率较大,同样降低了产品的良率。
基于上述分析,发明人发现,降低贴合气泡的形成概率或使所述贴合气泡不位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可视区内,则能够相应的提高产品的可视区的显示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显示侧,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上的油墨层,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可视区为凹部;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油墨层完全覆盖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盖板上印刷有油墨层的部分基板(即边框区的基板)相较于其他区域的基板(即可视区的基板)凹陷一定厚度,从而在凹陷部分印刷与现有技术相同厚度的油墨后,一方面,在所述凹陷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时,形成油墨台阶的高度小于现有技术中油墨台阶的高度,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贴合气泡的形成概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另一方面,即使凹陷部分的厚度比油墨层的厚度还大,形成比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台阶高度还大的油墨台阶,从而在贴合过程中形成贴合气泡,但由于基板的贴合面比油墨层的贴合面高出许多,形成的贴合气泡将会位于基板的边框区(也即油墨区),在产品显示过程中,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可视区,从而不影响产品的显示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来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显示模组的显示侧,用于保护显示模组的显示器件,所述盖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表面上的油墨层,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的可视区为凹部;所述油墨层完全覆盖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不限定所述盖板的具体形状,所述盖板根据其表面为平面或弧面可分为双平面盖板、单弧面盖板和双弧面盖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板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且能够起到保护和支撑显示装置内部结构的作用。所述盖板的基板可以由硬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形成,具体的,所述硬性材料为玻璃、石英、金刚石等;所述柔性材料可以选择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素酯、聚氯乙烯(PVC)或苯并环丁烯(BCB)等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基板的材料优选为玻璃,通常也将显示装置的盖板称为盖板玻璃,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述盖板的基板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也不限定所述基板的形状,如图2中所示,各种基板的形状均为本发明保护对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得出其他形状的基板。其中,对于图2(a)图所示的基板来说,所述基板包括可视区2A1′和边框区2A2′,所述基板朝向显示模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同侧的可视区为凹部,此时,凹部2A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包括凹部2A2的侧壁2A21和凹部2A2的底面2A22,在后续印刷油墨时,由于凹部2A2即为基板的边框区,因此所述油墨需要覆盖凹部2A2的侧壁2A21和凹部2A2的底面2A22;与图2(a)中不同的是,对于图2(b)和图2(c)中所示的基板来说,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只有所述凹部的底面(2B22和2C22),因此在后续印刷油墨时,所述油墨需要完全覆盖所述凹部的底面即可。
为方便本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凹部的侧壁在垂直于所述基板可视区的贴合面方向上的高度定义为所述凹部侧壁的高度d,将油墨层的贴合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所述油墨层的厚度D。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仅以材料为玻璃的手机盖板、且基板形状为图2中(b)所示为例,对所述盖板进行详细介绍,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的显示装置,也不限定盖板的材料。具体如下:
如图3(a)所示为两面均为平面的手机盖板玻璃的主视图,图3(b)所示为图3(a)手机盖板玻璃沿AA′的剖面图,所述盖板玻璃包括玻璃基板31和油墨层32,玻璃基板31的贴合面31A的边缘区域设置有凹部33,油墨层32设置在凹部33内,油墨层32与凹部33的底部和侧壁都接触,也即油墨层32铺满凹部33的底面,且与凹部33的侧壁相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凹部33的侧壁的高度(图3(b)中所示的d)小于油墨层32的厚度(图3(b)中所示的D)的两倍时,凹部33的侧壁高度d与油墨层32的厚度D的具体关系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更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情况下,该凹部33的侧壁高度d可以为0,以下涉及再具体描述。
A、凹部33的侧壁高度d小于油墨层32的厚度D,且大于0,即0﹤d﹤D;
B、凹部33的侧壁高度d与油墨层32的厚度D相等,即d=D;
C、凹部33的侧壁高度d小于油墨层32的厚度D的两倍,且大于油墨层32的厚度D,即D﹤d﹤2D;
其中,用来遮挡手机内部结构的油墨层厚度一般为5μm~40μm,并包括端点值,具体油墨层厚度需要根据油墨性质进行设定,遮盖效果较好的油墨可以在印刷过程中印刷厚度较小,而遮盖效果较差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多印刷几层,以保证较好的遮光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墨厚度为25μm~28μm。
图3(b)中所示的凹部33侧壁的高度d小于油墨层32的厚度D,因此油墨层32的贴合面32A高出玻璃基板31的贴合面31A一定高度而形成油墨台阶,所述油墨台阶的高度为油墨层32的厚度D与凹部33侧壁的高度d的差值,即油墨台阶高度等于(D-d),根据数学知识,必然地D-d﹤D,也即油墨台阶的高度小于油墨层的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油墨台阶与油墨厚度相同的情况,图2中所示的盖板玻璃降低了油墨台阶的高度,油墨台阶的高度由与油墨层厚度相同降低到油墨层厚度减去凹部侧壁高度,从而使盖板玻璃与显示装置的其他器件进行贴合过程中产生贴合气泡的概率有效降低,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凹部的侧壁的高度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相同,如图4所示,此时,油墨层42的贴合面42A与玻璃基板41的贴合面41A之间不存在高度差,即油墨台阶的高度为0,这是本实施例中最优选的方案,从而使盖板玻璃与显示装置的其他器件进行贴合时,不产生贴合气泡,能够有效提高产品显示质量和产品良率。
当然,所述凹部侧壁的高度还可以大于所述油墨层厚度的两倍,如图5所示。当所述凹部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油墨层厚度的两倍时,油墨层52的贴合面52A与玻璃基板51的贴合面51A之间的高度差为凹部侧壁高度d减去油墨层的厚度D,即(d-D),由于2D﹥d,所以d-D﹥D,也即油墨台阶的高度大于油墨层的厚度,虽然这种情况下,油墨台阶的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台阶高度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盖板玻璃与其他元件通过粘胶层53贴合时,形成的贴合气泡54会位于油墨层52的下方,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贴合气泡位于玻璃基板的下方,也即本实施例中形成的贴合气泡位于盖板的边框区,在后续显示过程中,所形成的贴合气泡并不会影响到产品的显示质量,因此,当凹部侧壁的高度大于油墨层厚度的两倍时,同样能够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基于两面均为平面的玻璃基板进行描述的,且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玻璃基板的贴合面平行,所述凹部的侧壁与所述凹部的底面垂直,也即图2(b)、图3(b)、图4和图5所示的盖板玻璃,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玻璃基板的凹部形状,其凹部还可以为图6(a)、图6(b)和图7所示的形状,即凹部的底面与所述玻璃基板的平面贴合面之间存在夹角,且该夹角小于30°,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优选为小于5°。具体的,图6(a)和图6(b)所示的盖板玻璃形状为靠近所述玻璃基板边缘的凹部底面与所述玻璃基板的贴合面之间的高度差比凹部侧壁高度大,即越靠近所述玻璃基板的边缘,所述凹部的凹陷程度越大;而图7所示的凹部与图6(a)和图6(b)所示的凹部的底面变化趋势相反,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玻璃基板的贴合面之间存在小于30°的夹角,且越靠近所述玻璃基板的边缘,所述凹部的凹陷程度越小。
为了实现更好的贴合效果,当玻璃基板为图6(a)所示的玻璃基板时,所述凹部侧壁的高度为大于油墨层厚度且小于油墨层厚度的两倍,这样,油墨层与玻璃基板贴合面之间形成的油墨台阶的角度α为钝角,使贴合盖板玻璃与显示装置其他器件的粘接介质充分填充油墨台阶,从而降低贴合过程中贴合气泡的产生概率,当然最优选的为凹部的侧壁高度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相同。同理,当玻璃基板为图7所示的玻璃基板时,所述凹部侧壁的高度优选为小于油墨层厚度,更优选为等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从而使粘接介质更容易填充油墨台阶,进而降低贴合过程中产生贴合气泡的概率,提高产品的良率,当然最优选的为凹部的侧壁高度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相同。其中对于图6中所示的盖板玻璃,在油墨层厚度较薄时,凹部侧壁的高度也可以为0,如图6(b)所示,由于油墨印刷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根据表面张力作用,油墨层在凹部的最高处形成的油墨台阶角度为钝角,从而方便粘胶层的贴合,能够有效降低贴合气泡的产生。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侧壁的高度也可以为0。
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盖板并不仅限定于所述两面均为平面的盖板,所述盖板可以为贴合面为平面,与贴合面相对的面为弧面的盖板,另外,所述盖板还可以为两个面均为弧面的盖板,具体请参见图8所示的各种盖板。盖板表面为弧面的盖板有利于实现手机、电脑等显示装置的3D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盖板也可以为表面为弧面的盖板。
通过上述各例的具体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盖板中基板的油墨层覆盖的区域设置有凹部,也即将油墨层覆盖的基板减薄,从而在后续印刷上油墨层后,所述油墨层与所述基板形成的油墨台阶的高度减小,小于现有技术中的油墨台阶高度(即油墨层厚度),或将形成的油墨台阶转移到油墨层的区域内,从而降低盖板与显示装置的其他器件贴合过程中产生贴合气泡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显示质量和产品的良率。
实施例二
现有技术中的盖板玻璃一般制作方法包括:开料/切割—车边/成型—倒边—抛光—表面钢化—丝印—镀膜—检验—包装等步骤,具体地为:
开料/切割:将整块玻璃切割成比客户要求的产品大的玻璃块,再转到下一工序生产;
车边/成型:将从开料工序过来的材料进行成型加工,加工成与客户提供的图纸一致的形状;
倒边:将车边工艺完成的产品进行磨边处理,按客户要求达到外观和性能的要求;
抛光:将倒边完成的产品进行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且控制玻璃的厚度要求;
表面钢化:将抛光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强化处理,提高玻璃的表面硬度和抗冲击性能,从而达到客户要求;
丝印:将抛光完成的白片产品进行油墨印刷效果处理后,进行烘烤达到盖板玻璃要求的效果;
镀膜:在玻璃表面镀上AR膜(防反射膜)、AG膜(防眩膜)、AS膜(防污膜)、AF膜(防雾膜)等:
检验:对上述完成的产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检验;
包装:将检验合格的产品,即达到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包装。
以上是现有技术中两个表面均为平面的盖板玻璃的基本生产方法,对于单面为弧面或双面为弧面的盖板玻璃,现有技术中也有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而本实施例中的盖板玻璃与现有技术中的盖板玻璃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盖板玻璃的边缘区域带有凹部,因此在丝印工艺之前还应该包括凹部的制作步骤,其具体位于丝印前的哪个步骤之后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只要满足凹部制作在丝印工艺之前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部制作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一种是对位抛光,所述对位抛光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盖板玻璃制作工艺中的抛光不同。现有技术中的抛光为对玻璃的整个表面进行抛光,不需专门对位;而本实施例中的对位抛光,首先要将需要制作凹部的地方与抛光机对位,然后把盖板四周边缘区域需要减薄的地方抛光。
另一种为化学蚀刻法,具体为采用氢氟酸蚀刻,首先用带对位功能的涂胶设备(例如旋涂机),在盖板玻璃上不需要制作凹部的地方涂上保护胶层,将盖板玻璃的贴合面不需要减薄的地方保护起来,再用氢氟酸蚀刻所述盖板玻璃,将盖板玻璃边缘区域减薄,最后再去掉所述保护胶层。所述氢氟酸的浓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盖板玻璃的材料进行不同的设置,该部分为化学蚀刻法的常规操作,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将制作完凹部和其他工艺步骤之后,对所述带有凹部的盖板玻璃进行丝印油墨工艺时,须保证丝印的油墨与所述凹部的侧壁和底部充分接触,以防止在丝印过程中出现气泡,影响产品良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作带有凹部的盖板玻璃的工艺简单易行,且与现有技术中各工艺之间不产生矛盾,与现有工艺可兼容,从而在增加生产成本较少的情况下,降低了产品贴合气泡的产生概率,提高了产品良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盖板91、粘胶层92和显示模组93,盖板91位于显示模组93的显示侧,且盖板91与显示模组93通过粘胶层92贴合,也即粘胶层92位于盖板91的贴合面91A与显示模组93的显示面93A之间,且将盖板91与显示模组93对应贴合。本实施例中的盖板91可以为上一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盖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盖板为上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盖板,图4所示的盖板中,油墨台阶高度为0,从而能够在盖板与显示模组的贴合过程中使粘胶层充分与盖板贴合,进而消除贴合气泡的产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盖板也可以为上个实施例提到的其他形状的盖板,不仅仅限定上述一种盖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但不仅限于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ED)等显示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液晶显示器,以下具体示例均以液晶显示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根据所述触摸屏的形成位置(即是否与盖板或显示器进行集成)可以将所述显示装置分为独立触摸屏的显示装置、OGS(Oneglasssolution,即一体化触控)结构显示装置、InCell结构显示装置、OnCell结构显示装置等。
所述独立触摸屏的显示装置为将触摸屏单独形成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侧,所述触摸屏通过粘胶层与所述液晶显示器贴合在一起,所述粘胶层可以为UV(紫外光)胶、固态光学胶或液态光学胶等光线透过率高且粘性较强的粘胶层。
所述OGS结构显示装置为将触摸屏与盖板集成为一体,使盖板具有触控功能,从而减少一层玻璃的使用,节省了生产成本。
InCell结构显示装置是将触摸屏内嵌到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矩阵单元中的触摸显示装置,将触摸屏内嵌到液晶显示器中,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厚度,能够使产品更薄,另外,由于InCell结构显示装置的触摸屏与独立触摸屏显示装置相比,减少了触摸屏与显示器之间的粘胶层,从而使显示装置最终显示的画面更加清晰,画面质量更好。
OnCell结构显示装置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显示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在触摸屏单独设置在液晶显示器外的方式中,液晶显示器与触摸屏之间存在物理空间,液晶显示器的上表面和触摸屏的下表面之间会反射外来光线,导致在室外等明亮的环境下的显示装置的可视性降低。而OnCell结构显示装置使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器实现一体化,可抑制在室外等明亮的环境下显示装置的可视性降低的现象。
无论所述显示装置内部包括的是什么显示结构,所述显示装置的外侧均为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盖板,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包括带有凹部的盖板的显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盖板玻璃上的油墨台阶小于油墨层的厚度,从而降低了盖板与显示器贴合过程中贴合气泡的产生,或是将形成的贴合气泡由显示装置的可视区转移到显示装置的边框区,这两个方面均能够有效的降低显示装置可视区贴合气泡的产生,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盖板,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显示侧,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上的油墨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边框区相对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可视区为凹部;
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所述油墨层完全覆盖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朝向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包括所述凹部的侧壁和所述凹部的底面或仅包括所述凹部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为平面,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平行,且所述凹部的侧壁与所述凹部的底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侧壁高度等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侧壁高度大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且小于所述油墨层厚度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为平面,所述凹部的底面与所述基板的贴合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板可视区至所述基板边框区方向,所述凹部底面与所述基板可视区贴合面之间的垂直高度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40μm,包括端点值。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层、显示模组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侧,且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粘胶层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内嵌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矩阵单元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彩膜基板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偏光片之间。
CN201310154123.6A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Active CN103237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4123.6A CN103237435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4123.6A CN103237435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7435A CN103237435A (zh) 2013-08-07
CN103237435B true CN103237435B (zh) 2015-11-11

Family

ID=4888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4123.6A Active CN103237435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7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12915A (zh) * 2013-09-18 2015-04-01 Silitech Technology Corp 觸控面板
TWI502440B (zh) 2013-09-25 2015-10-01 Acer Inc 觸控面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CN104516562B (zh) * 2013-09-29 2017-10-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6051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胡承朋 一种钢化玻璃保护屏的加工工艺
CN104363730A (zh) * 2014-11-25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盖板结构
CN104656985B (zh) * 2015-01-16 2018-05-11 苏州市智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用触控玻璃盖板的制作工艺
CN107406291B (zh) * 2015-02-25 2020-07-28 Agc株式会社 曲面罩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构件、显示装置、曲面玻璃
CN105116965A (zh) * 2015-08-25 2015-12-0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JP2017110979A (ja) * 2015-12-15 2017-06-22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測定器
CN106293259A (zh) * 2016-11-04 2017-01-04 广州聚达光电有限公司 基于偏光片的轻薄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8319B (zh) * 2016-12-23 2019-12-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面板
CN106989564A (zh) * 2017-03-08 2017-07-2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触控屏、制作方法及冰箱
CN108566452B (zh) * 2017-12-29 2020-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8983886B (zh) * 2018-08-15 2024-04-0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1561B (zh) * 2018-08-31 2022-04-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弯曲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188594A (zh) * 2018-10-09 2019-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印刷图案的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88909A (zh) * 2019-06-11 2019-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设备
CN210181973U (zh) * 2019-07-17 2020-03-24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模组
CN110471499A (zh) * 2019-07-24 2019-11-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002223A (zh) * 2020-08-11 2020-11-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220078379A (ko) * 2020-12-03 2022-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885240A (zh) * 2021-02-07 2021-06-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345320B (zh) * 2021-06-28 2023-05-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防拆封装结构及防拆封装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6406A (zh) * 2007-02-13 2008-08-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1295454A (zh) * 2008-06-20 2008-10-29 张新国 一种无电感蔡氏电路
JP2012078385A (ja) * 2010-09-30 2012-04-19 Casio Comput Co Ltd 保護板一体型電子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保護板一体型電子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0224B2 (en) * 2007-10-17 2011-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6406A (zh) * 2007-02-13 2008-08-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1295454A (zh) * 2008-06-20 2008-10-29 张新国 一种无电感蔡氏电路
JP2012078385A (ja) * 2010-09-30 2012-04-19 Casio Comput Co Ltd 保護板一体型電子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保護板一体型電子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7435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7435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CA3074841C (en) Self-healing flexibl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TW201621590A (zh) 觸控裝置
CN102968200B (zh) 镜片触控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CN103064552A (zh) 触控面板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以及触控感测模块
EP2631748B1 (en) Touch panel having improved visibilit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3360362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固态光学胶带
TWI44893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6406626A (zh) 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WO2015085907A1 (zh)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CN103091888B (zh) 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02736813A (zh) 一种带电容式触摸功能的盖板硅铝玻璃的生产工艺
CN202217249U (zh) 镜片触控装置
TW201543305A (zh) 形成有印刷層的觸控面板用覆蓋窗口及在觸控面板用覆蓋窗口形成印刷層的方法
US10518504B2 (en) Plate with printing lay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6195748U (zh) 一种高达因值黑色油墨涂层结构
CN204389828U (zh) 一种防指纹的新型玻璃盖板
CN203427403U (zh) 一种电子产品屏幕用的钢化玻璃防爆膜
US20120188173A1 (en) Touch panel assembly
CN205210842U (zh) 全贴合触摸屏
CN207503194U (zh) 一种盖板及触摸屏
CN205787207U (zh) 导光板及显示装置
CN204977659U (zh) 一种具有网纹效果的防指纹玻璃盖板
CN103744569A (zh) 触摸显示屏及含有该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05005402A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6600 Guangdong Industrial Zone, Shanwei City Road, Lee Lee Industrial City, a district of the building fifteenth

Applicant after: Truly Opto-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516600, Fifteenth Industrial Zone, Xinli Industrial Road, downtown industrial district, Guangdong, Shanwei

Applicant before: Truly Semiconductors (Shanwei)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TRULY OPTO-ELECTRONICS LIMITED TO: TRULY OPTO-ELECTRONIC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