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6452B -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6452B
CN108566452B CN201711480541.9A CN201711480541A CN108566452B CN 108566452 B CN108566452 B CN 108566452B CN 201711480541 A CN201711480541 A CN 201711480541A CN 108566452 B CN108566452 B CN 108566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layer
cover plate
substrate
display screen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0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6452A (zh
Inventor
王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05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6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6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6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6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64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盖板用于盖设至显示屏上。盖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透明状的基板;在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在第一油墨层的背向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的明度小于第一油墨层的明度;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以使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与第二油墨层的内边缘齐平,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界定出基板的视窗区,当盖板盖设于显示屏上时,第一油墨层遮挡显示屏的全部非显示区。上述盖板的制造方法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易操作、良品率高的特点,且有利于自动化,从而有利于提高盖板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的显示屏一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屏上设有盖板,盖板的视窗区的外周一般设有油墨层,油墨层可遮挡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当显示屏点亮时,视窗区的边缘的油墨层易产生亮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以解决显示屏点亮时,视窗区的边缘的油墨层易产生亮边的问题。
一种盖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盖板用于盖设至显示屏上,所述盖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透明状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
在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明度小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明度;以及
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内边缘齐平;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界定出所述基板的视窗区;当所述盖板盖设于显示屏上时,所述第一油墨层遮挡所述显示屏的全部非显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调整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方向的倾角,以使所述出水口的水射流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方向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5度;所述水射流的方向由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所在的一侧向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外边缘所在的一侧偏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一油墨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油墨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贴保护片,所述保护片的内边缘位于所述视窗区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清洗所述盖板;以及
撕除保护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分层印刷多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多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清洗所述基板;以及
烘干所述基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清洗所述盖板;以及
烘干所述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中,水射流的压力为6兆帕~50兆帕,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口径为0.1毫米~0.3毫米。
一种盖板,所述盖板采用以上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制造。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和以上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油墨层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正投影遮挡全部所述非显示区。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后壳和以上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屏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后壳内,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上述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盖板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明度不同的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第二油墨层的内边缘与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齐平,第一油墨层界定出基板的视窗区。盖板盖设于显示屏的上时,第一油墨层遮挡显示屏的全部非显示区。当显示屏点亮时,视窗区内的黑边就变得不可见了,因而可以美化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由于第二油墨层的内边缘和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齐平,第二油墨层的明度小于第一油墨层的明度,第二油墨层就可以防止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出现亮边现象,进而避免盖板的视窗区的外周出现亮边问题。水射流加工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易操作、良品率高的特点,且有利于自动化,从而有利于提高盖板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另一实施例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7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的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8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盖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图9所示步骤S200的流程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方向与水射流的方向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移动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移动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移动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通信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为手机,移动终端10包括显示模组100和后壳200,显示模组100与后壳200固定连接。同时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110和显示屏120,盖板110盖设于显示屏120上,显示屏120至少部分收容于后壳200内,且盖板110与后壳200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20包括显示区121和非显示区123(BM区,Black Matrix),显示区121可用于显示信息,并可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20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也可以为平板等。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10包括基板111和油墨层113。基板111呈透明状,基板111的外形大致呈矩形,基板111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或蓝宝石,基板111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基板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1和第二表面1113,第一表面1111为基板111的朝向显示屏120的表面,第二表面1113为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触摸的表面。油墨层113包括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第一油墨层1131设置于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第二油墨层1133设置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1为平面玻璃,平面玻璃加工成本低,且平面状的基板111有利于油墨层113的加工。参考图5和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111为曲面玻璃,例如2.5D玻璃或3D玻璃。通过在曲面玻璃的面向显示屏120的一侧设置油墨层113,既能够有效地遮挡显示屏120四周的黑边,又能够使移动终端10获得较好的外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界定出视窗区300。当显示屏120点亮时,显示区121显示信息,显示区121的光线穿过基板111的视窗区300,用户即可从视窗区300查看显示的信息。在一实施例中,视窗区300与显示屏120的显示区121适配。可以理解的是,视窗区300与显示区121的适配指视窗区300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121重合。可以理解的是,因工艺误差导致的细微偏差也应理解为属于本申请中所说的重合的情况。例如,例如,当视窗区300的边缘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和显示区121的边缘的距离与显示区121的宽度的比值小于1%时,即可认为视窗区300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121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油墨层1133的明度小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明度是用于表征色彩的明亮程度的参数,例如,白色的明度为100%,黑色的明度为0%。第二油墨层1133位于视窗区300的外周,且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齐平。当盖板110盖设于显示屏120上时,第一油墨层1131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遮挡显示屏120的非显示区123。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为浅色油墨层,第二油墨层1133为深色油墨层。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油墨层1133的厚度,这种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与第二油墨层1133的明度对比更为明显。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为白色油墨层,其明度为100%。第二油墨层1133为黑色油墨层,其明度为0%。第二油墨层1133也可以为灰色油墨层,其能够起到较好的遮光作用。在第一油墨层1131为白色油墨层、第二油墨层1133为黑色油墨层的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油墨层1133的厚度,可以使得第一油墨层1131的白色显得更白,以防止因白色油墨的透光特性造成第一油墨层1131的颜色偏暗。
参考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可以包括两层或三层白色油墨层,多层第一油墨层1131层叠设置于基板111的同一侧。第一油墨层1131可以采用印刷的方式分层印刷至基板111上,采用分层印刷的方式有利于控制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油墨层1131的层数也可以为四层以上。采用多层印刷的方式获得第一油墨层1131,有利于提升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例如,当第一油墨层1131为白色油墨层时,相比单层白色油墨层,多层印刷方式印刷的白色油墨层能够使得第一油墨层1131看起来更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显示屏120的显示区121内,即第一油墨层1131界定出的视窗区300的面积小于显示区121的面积,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可以落入显示区121内,且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121的边缘的距离可以小于0.15毫米。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因盖板110与显示屏120的安装错位导致显示屏120的非显示区123从视窗区300露出,从而可以有效地隐藏显示屏120的非显示区123,以美化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参考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121的边缘重合,即盖板110的视窗区300能够和显示屏120的显示区121对准。由于第二油墨层1133的明度大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与显示区121的边缘对准,显示屏120点亮时,第二油墨层1133可以防止显示屏120的亮光透过明度较低的第一油墨层1131,因而能防止显示区121的边缘产生亮边现象。
再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后壳200为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后壳200包括本体210和一体成型于本体210上的凸缘220,凸缘220设于盖板110的外周,对盖板110形成半包结构,且盖板110与本体210固定连接。具体地,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油墨层1133与本体210之间设有点胶层400,点胶层400为粘胶材料,盖板110与后壳200通过点胶层400固定连接。采用点胶方式固定连接既有利于盖板110与后壳200的固定连接,还有利于减小后壳200的边框的宽度。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本体210具有抵持面211,点胶层400位于抵持面211上,点胶层400位于油墨层113与本体210的抵持面211之间,盖板110的第二表面1113与抵持面211的最大距离大于凸缘220的末端与抵持面211的最大距离。参考图3,第二表面1113与抵持面211的最大距离为H,凸缘220的末端与抵持面211的最大距离为h,则H>h。采用上述结构,后壳200的凸缘220能够对盖板110起到良好的保护,且移动终端10能够获得较好的外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壳200也可以为陶瓷、玻璃或塑料等材料。
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盖板110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盖板110。盖板11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提供透明状的基板111。
具体地,基板111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蓝宝石,玻璃可以为钢化玻璃,以提升基板111的抗摔和抗划能力。基板111可以为平面玻璃,也可以为曲面玻璃。曲面玻璃可以为2.5D玻璃或3D玻璃,曲面玻璃盖设于显示屏120上,基板111再与移动终端10的后壳20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点胶方式。采用曲面玻璃时,利用曲面玻璃边缘的反射和折射特性,可以使移动终端10呈现窄边框的效果,以使移动终端10具有较好的外观。
S200,对基板111进行清洗烘干操作。具体地,参考图10,步骤S2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0,清洗基板111。
清洗基板111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以使基板111表面能够清洗干净,防止油墨层113受到异物的污染,并有利于油墨附着于基板111上。
S220,烘干基板111。
基板111清洗完成后,可以采用烘干机对基板111进行烘干操作,以使基板111表面保持干燥,从而有利于油墨层113附着于基板111表面上。
在对基板111进行清洗烘干操作之后,可以进行一下步骤S300。
S300,在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印刷第一油墨层1131。
基板111经过前期加工成型后,基板111具有用于贴附至显示屏120的第一表面1111和背向显示屏120的第二表面11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设置于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当基板111盖设于显示屏120上后,第一油墨层1131位于显示屏120与基板111之间。基板111可以对第一油墨层1131予以防护。当第一油墨层1131为浅色油墨层例如白色油墨层时,白色油墨层的外观颜色能够直接被用户观察到。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在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印刷第一油墨层1131的步骤S3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在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分层印刷多层第一油墨层1131,多层第一油墨层1131层叠设置于基板111上。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131可以包括两层或三层白色油墨层,白色油墨层层叠设置于基板111的同一侧。白色油墨层可以采用印刷的方式分层印刷至基板111上,采用分层印刷的方式有利于控制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油墨层1131的层数也可以为四层以上。采用多层印刷的方式获得第一油墨层1131,有利于提升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例如,当第一油墨层1131为白色油墨层时,相比单层白色油墨层,多层印刷方式印刷的白色油墨层能够使得第一油墨层1131看起来更白。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油墨层1131可以具有内边缘,即基板111的中央区域附近可以不印刷第一油墨层1131。在第一油墨层1131的层数为多层,且具有内边缘的实施例中,远离基板111的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向基板111的外边缘退缩,使得相邻两层第一油墨层1131呈台阶状层叠设置。基板111上的第一油墨层1131的宽度由第一表面1111向显示屏120的方向逐渐变窄。这种印刷方式可以防止在后印刷的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超出在先印刷的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从而可以防止基板111的未印刷第一油墨层1131区域受到污染,也可以节省后续的加工操作。
S500,在第一油墨层1131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1133,第二油墨层1133的明度小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油墨层1133为深色油墨层,例如黑色油墨层或灰色油墨层。第二油墨层1133的明度小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第二油墨层1133就可以减弱第一油墨层1131的透光影响,使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第一油墨层1131为白色油墨层,第二油墨层1133为黑色油墨层的实施例中,黑色油墨层113可以起到打底的作用,以使白色油墨层显得更白,从而美化盖板110的外观。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油墨层113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层。第二油墨层1133与第一油墨层1131层叠设置后,呈阶梯状,且第二油墨层1133的宽度小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宽度,从而可以防止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超出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对第一油墨层1131的外观颜色产生不利影响。
S700,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110,以使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与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齐平。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界定出基板111的视窗区300。当盖板110盖设于显示屏120上时,第一油墨层1131能够遮挡显示屏120的全部非显示区123。
具体地,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印刷完成后,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作去除材料处理,使得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和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齐平。水射流加工运用了液体增压原理,即通过特定的装置(例如增压口或高压泵),将动力源(例如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水的压力能,再将具有巨大压力能的水通过小孔喷嘴喷出,以将水的压力能转变成动能,从而形成高速的水流,即形成水射流,水射流就可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割等加工。去除材料后,第一油墨层1131在基板111上界定出视窗区300,且视窗区300的尺寸与显示屏120的显示区121适配,第一油墨层1131可以完全遮挡显示屏120的非显示区123。水射流工艺具有无热效应、无污染、不产生有毒气体及粉尘、切口光滑等优点,且水射流工艺的生产成本低、易于实现自动化,从而有利于提升盖板110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射流装置(图未示)可以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射流装置具有用于射出高速水流的出水口。在一实施例中,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口径为0.1毫米~0.3毫米,即从射流装置出射的水流的直径的范围可以为0.1毫米~0.3毫米。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水射流的直径为0.12毫米~0.2毫米。当水射流的直径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水射流在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上形成的切缝较小,从而有利于控制视窗区300的位置精度以避免二次加工。在一实施例中,用于去除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的水射流的压力为6兆帕~50兆帕。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水射流的压力为15兆帕~30兆帕。当水射流的压力处于上述范围时,可以有效地去除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同时可以避免水流冲击过大,造成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产生变形而影响视窗区300的位置精度。
采用上述盖板110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盖板110,盖板110的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设有明度不同的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齐平,第一油墨层1131界定出基板111的视窗区300。盖板110盖设于显示屏120的上时,第一油墨层1131遮挡显示屏120的全部非显示区123。当显示屏120点亮时,视窗区300内的黑边就变得不可见了,因而可以美化显示屏120的显示效果。由于第二油墨层1133的内边缘和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齐平,第二油墨层1133的明度小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明度,第二油墨层1133就可以防止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出现亮边现象,进而避免盖板110的视窗区300的外周出现亮边问题。水射流加工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易操作、良品率高的特点,且有利于自动化,从而有利于提高盖板110的加工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油墨层1131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1133的步骤S500之后,且在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110的步骤S700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10,在第二油墨层1133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贴保护片(未图示),保护片的内边缘位于视窗区300的外周。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片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保护片易于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例如,保护片的边缘可以具有较高的平直性。将保护片贴附于第二油墨层1133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后,可以利用保护片的内边缘界定出基板111的视窗区300,即使得保护片的内边缘位于视窗区的外周,并通过保护片的内边缘控制视窗区300在基板111上的位置精度。贴好保护片后,再采用水射流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水射流可以沿保护片的内边缘进行切割,以去除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进而使得基板111的视窗区300的位置精度可以达到较高的要求。可以理解的是,保护片的设置不是必须的,保护片也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S700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20,调整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轴线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倾角,以使出水口的水射流的方向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5度,水射流的方向由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所在的一侧向第一油墨层1131的外边缘所在的一侧偏摆。
具体地,通过调整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轴线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倾角,可以使水射流的方向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5度,且水射流的方向由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所在的一侧向第一油墨层1131的外边缘所在的一侧偏摆。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由出水口射出的水射流的方向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0度。参考图11,在一实施例中,水射流的方向为a1,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为b1,则a1相对于b1由第一油墨层1131的内边缘所在的一侧向第一油墨层1131的外边缘所在的一侧偏摆,且a1与b1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5度。在一实施例中,作垂直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平面,水射流位于该平面的朝向基板111的外边缘所在的一侧,且水射流的方向与该平面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5度。当水射流方向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处于上述范围时,水射流倾斜射向第一油墨层1131,在水射流切开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后,水射流与基板111产生撞击,有利于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从基板111上脱离,并有利于多余的第一油墨层1131从第一油墨层1131上脱离,同样有利于多余的第二油墨层1133从第二油墨层1133上脱离。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油墨层1133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未设置保护片时,采用上述加工方式同样有利于使得视窗区300在基板111上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610和步骤S620的顺序是不分先后的。例如,可以先调整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轴线与第一油墨层11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也可以先在第二油墨层1133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贴保护片。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610是可以省略的,即无需在第二油墨层1133的背向基板111的一侧贴保护片,就可以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在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110的步骤S700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10,清洗盖板110。
清洗盖板110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以使盖板110表面和保护片的表面能够清洗干净,并将盖板110或保护片上残留的第一油墨层1131的材料或第二油墨层1133的材料清洗干净,以利于盖板110的后续加工。
S820,撕除保护片。
在完成盖板110的清洗操作后,可以将保护片从盖板110上撕除,以获得加工成型的盖板110。可以理解的是,撕除保护片之前,还可以对盖板110进行烘干操作,以使保护片能够较容易地与第二油墨层1133分离,并使视窗区300的边缘较为平整。
在一实施例中,撕除保护片的步骤S820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00,对盖板110进行清洗烘干操作。具体地,步骤S9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10,清洗盖板110。
撕除保护片后,可以对盖板110进行进一步的休整加工,并再次清洗撕除保护片的盖板110。盖板110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以使盖板110的表面能够被清洗干净,并将盖板110上残留的第一油墨层1131的材料或第二油墨层1133的材料清洗干净,以利于盖板110与显示屏120的装配。
S920,烘干盖板110。
盖板110清洗完成后,可以采用烘干机对盖板110进行烘干,以使盖板110的表面保持干燥,以利于盖板110与显示屏120的装配。
可以理解的是,当步骤S610省略时,即第二油墨层1133的表面未贴保护片时,在采用水射流工艺对第一油墨层1131和第二油墨层1133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110的步骤S700之后,也可以进行步骤S900,即对盖板110进行清洗烘干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屏120和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盖板110,盖板110用于盖设至显示屏120上,显示屏120包括显示区121和非显示区123,第一油墨层1131在显示屏120上的正投影遮挡全部非显示区123。
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移动终端10包括显示模组100和后壳200,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屏120至少部分收容于后壳200内,且盖板110与后壳200固定连接,盖板110由上述制造方法制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盖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盖板用于盖设至显示屏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透明状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
在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明度小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明度;以及
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内边缘齐平;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界定出所述基板的视窗区;当所述盖板盖设于显示屏上时,所述第一油墨层遮挡所述显示屏的全部非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调整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方向的倾角,以使所述出水口的水射流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方向的夹角的范围为2度~15度;所述水射流的方向由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内边缘所在的一侧向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外边缘所在的一侧偏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二油墨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油墨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贴保护片,所述保护片的内边缘位于所述视窗区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以获得盖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清洗所述盖板;以及
撕除保护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分层印刷多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多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印刷第一油墨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清洗所述基板;以及
烘干所述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清洗所述盖板;以及
烘干所述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水射流工艺对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作去除材料处理的步骤中,水射流的压力为6兆帕~50兆帕,射流装置的出水口的口径为0.1毫米~0.3毫米。
9.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的制造方法制造。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显示屏上,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油墨层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正投影遮挡全部所述非显示区。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屏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后壳内,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CN201711480541.9A 2017-12-29 2017-12-29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66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0541.9A CN108566452B (zh) 2017-12-29 2017-12-29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0541.9A CN108566452B (zh) 2017-12-29 2017-12-29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6452A CN108566452A (zh) 2018-09-21
CN108566452B true CN108566452B (zh) 2020-05-12

Family

ID=6353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05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66452B (zh) 2017-12-29 2017-12-29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6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3602B (zh) * 2019-04-30 2021-06-18 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窗面板密集网点的多点印刷方法
CN113703243A (zh) * 2020-05-22 2021-11-26 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墨水屏的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3447B1 (en) * 2007-12-18 2020-08-05 Hoya Corporation Cover glass for portable termin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ver glass for portable terminal, and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US9890074B2 (en) * 2013-02-21 2018-02-13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glass cov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lass cover
CN103237435B (zh) * 2013-04-27 2015-11-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盖板
CN204706007U (zh) * 2015-06-09 2015-10-14 深圳市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触摸屏盖板
CN105116965A (zh) * 2015-08-25 2015-12-0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6113481B (zh) * 2016-06-15 2018-09-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pet膜贴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6452A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0665B2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16169393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EP2640040B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8089386B (zh) 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US20120162106A1 (en) Window,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20190245958A1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234701B (zh) 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US8514553B2 (en) Display window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108566452B (zh) 盖板的制造方法、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8089362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2495325B1 (ko) 윈도우 부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566453A (zh) 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US20090305007A1 (en) Shell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11405089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1271222A (zh) 一种三层复合式光学膜片
CN108234697A (zh) 盖板组件、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EP3751340B1 (en) Mobile terminal
EP395854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housing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using
CN212572632U (zh) 装饰组件、壳体以及智能电子设备
CN108040143A (zh) 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1873578A (zh) 一种智能家居半透镜面控制面板及其对应的制作工艺
CN208401909U (zh) 壳体和电子装置
CN108494910B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
KR200402944Y1 (ko) 오목부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 윈도우
CN209964149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