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2889B -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2889B
CN103232889B CN201310147514.5A CN201310147514A CN103232889B CN 103232889 B CN103232889 B CN 103232889B CN 201310147514 A CN201310147514 A CN 201310147514A CN 103232889 B CN103232889 B CN 103232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hours
temperatur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75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2889A (zh
Inventor
吴楚银
彭运清
田远政
杨浩
吴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IHENG TEA OIL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IHENG TEA OIL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IHENG TEA OIL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IHENG TEA OIL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475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2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2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2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a.脱色;b.脱酸;c.水洗;d.脱臭;e.脱脂;f.精滤。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使得产品的酸值低且比较稳定,提高产品收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品质,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化学精炼工艺加工茶籽油时,生产工序为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脂,通过脱酸将产品中的酸值降至一定的数值,然后进行水洗,使酸值处于稳定状态,再加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进行脱色;而在精炼脱酸和水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皂脚,皂脚中残留有大量的油,常规化处理方法是将皂脚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但效果不佳;在脱臭工序中,常规冷却需12小时左右,费工、费时、耗能。综合分析,可见,常规的精炼方法存在脱酸难控制,精炼损耗大,污染物排放大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 在毛油中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在100℃~110℃下搅拌脱色;过滤进行白土油分离;
b.脱酸 将脱色油加入磷酸搅拌,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加入氢氧化钠碱液,再加热水搅拌;静止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c.水洗 放出皂脚后搅拌升温至80~85℃,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静置沉淀放出洗皂水;
d.脱臭 将水洗后的油加热,将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使茶油温度至245℃,保温2~4小时;
e.脱脂 将油冷却结晶过滤;
f.精滤将脱脂油用过滤机精滤。
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 将毛油脱水,使水分降到0.1%以下;将干燥后毛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在10℃~110℃下搅拌脱色30~40min;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b.脱酸 将脱色油缓慢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搅拌20~30分钟,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氢氧化钠碱液,在皂粒明显形成后加热水搅拌,静止后放出皂脚;
c.水洗 放出皂脚后将油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30min,然后静置沉淀,放出洗皂水;重复本步骤水洗1~3次;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d.脱臭 将水洗后的油加热,在140℃用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继续升温,使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2~4小时;
e.脱脂 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然后将油冷却至10℃养晶;
f.精滤将脱脂油用过滤机精滤。
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 将毛油在100℃~110℃,真空度不低于0.08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使水分降到0.1%以下;将干燥后毛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加入量为油重1%~3%的白土和油重0.2%~1%的活性炭,在10℃~110℃下搅拌脱色30~40min;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b.脱酸 将脱色油在30℃时,缓慢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加入量为油重的0.1%~0.2%;搅拌20~30分钟,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氢氧化钠碱液,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终温不高于70℃,在皂粒明显形成后加油重3~6%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5~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10分钟,静止不低于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所述加氢氧化钠碱量为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理论碱量为0.713*酸价*油重,磷酸耗碱量为纯磷酸重量,超碱量为0.1%~0.3%油重;
c.水洗 放出皂脚后将油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3-6%质量比的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水量为油重的5~10%,水温应大于油温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30min,然后静置沉淀4小时,放出洗皂水;重复本步骤氯化钠热盐水水洗1~3次;导出上层清液,清除下层皂脚;
d.脱臭 将水洗后的油真空吸入脱臭锅对茶油进行加热,在大于0.099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度升至140℃,缓慢打开压力在0.02~0.05Mpa的过热直接蒸汽,让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继续升温,使茶油温度至245℃,保温2~4小时;
e.脱脂 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15~20小时;将油冷却至10℃养晶24小时,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结晶终温0~5℃;第二次养晶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过滤;
f.精滤 将脱脂油用过滤机精滤。
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 将毛油在100℃~110℃,真空度不低于0.08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使水分降到0.1%以下;将干燥后毛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加入量为油重1%~3%的白土和油重0.2%~1%的活性炭,在10℃~110℃下搅拌脱色30~40min;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不超过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b.脱酸 将脱色油在30℃时,缓慢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加入量为油重的0.1%~0.2%;搅拌20~30分钟,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氢氧化钠碱液,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终温不高于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油重3~6%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5~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10分钟,静止不低于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所述加碱量为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理论碱量为0.713*酸价*油重,磷酸耗碱量为纯磷酸重量,超碱量为0.1%~0.3%油重;
c.水洗 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3-6%质量比的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水量为油重的5~10%,水温应大于油温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30min,然后静置沉淀不低于4小时,放出洗皂水;重复本步骤水洗1~3次;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工作状态,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10~30min后关闭皂脚泵,关闭离心机,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d.脱臭 将水洗后的油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换热器中的导热油对茶油进行加热,在大于0.099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度升至140℃以上,缓慢打开压力在0.02~0.05Mpa的过热直接蒸汽,让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继续升温,使茶油温度至245℃,保温2~4小时,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油罐,抽样检测;
e.脱脂 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15~20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养晶24小时,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结晶终温0~5℃;第二次养晶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f.精滤 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本发明将精炼生产工序调整为脱色→脱酸→水洗→脱臭→脱脂,先对产品先进行脱色,再进行脱酸和水洗;采用离心法将皂脚中的油通过离心分离进行回收;将常规冷却改进为低温介质快速冷却,改进后的冷却时间只要1.5小时左右。改进工艺后的特点是酸值低,比较稳定,收率高,污染物排放少,产品品质好。改进后的精炼生产工艺流程:脱色→脱酸→水洗→脱臭→脱脂→精滤
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使得产品的酸值低且比较稳定,提高产品收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品质,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 将毛油在100℃~110℃,真空度不低于0.08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使水分降到0.1%以下;将干燥后毛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加入量为油重1%~3%的白土和油重0.2%~1%的活性炭,在10℃~110℃下搅拌脱色30~40min;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不超过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b.脱酸 将脱色油在30℃时,缓慢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加入量为油重的0.1%~0.2%;搅拌20~30分钟,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氢氧化钠碱液,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终温不高于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油重3~6%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5~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10分钟,静止不低于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所述加碱量为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理论碱量为0.713*酸价*油重,磷酸耗碱量为纯磷酸重量,超碱量为0.1%~0.3%油重;
c.水洗 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3-6%质量比的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水量为油重的5~10%,水温应大于油温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30min,然后静置沉淀不低于4小时,放出洗皂水;重复本步骤水洗1~3次;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工作状态,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10~30min后关闭皂脚泵,关闭离心机,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d.脱臭 将水洗后的油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换热器中的导热油对茶油进行加热,在大于0.099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度升至140℃以上,缓慢打开压力在0.02~0.05Mpa的过热直接蒸汽,让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继续升温,使茶油温度至245℃,保温2~4小时,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油罐,抽样检测;
e.脱脂 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15~20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养晶24小时,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结晶终温0~5℃;第二次养晶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f.精滤 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实施例2:
1、脱色:
a,检查脱色锅水分收集器,排空管道,进油阀门。做好脱色过滤机准备工作。
b,启动水环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08Mpa后进3.5吨毛油。
c,毛油利用脱色锅内真空吸入脱色锅,启动脱色锅搅拌,打开蒸汽阀门前检查疏水阀。然后开蒸汽阀,慢慢使油温升至100℃,真空度0.085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20min,使水分降到0.1%以下。
d,干燥合格后利用真空吸入35kg白土和7kg活性炭的混合物。
e,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为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2、脱酸:
a、将脱色油打入碱炼锅,启动搅拌器。
b、打开碱炼锅蒸汽加热阀门,缓慢升温,升温至30℃时,缓慢加入浓度85%的磷酸,加入量为7.0kg;搅拌约20min。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为0.12mg/g。
c、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浓度为10.88%的氢氧化钠碱液100kg,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为宜,终温为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105kg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分钟,静止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加碱量计算式为M=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10.8kg
理论碱量=0.713*0.12*3.5=0.30kg
磷酸耗碱量=纯磷酸重量=7.0kg
超碱量=(0.1%~0.3%)*油重=3.5kg
3、水洗:
a、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0℃,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盐水量为175kg,水温为8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6min,然后静置沉淀4小时,放出洗皂水。水洗2次,视清油质量而定。
b、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离心状态。
c、利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约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
d、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4、脱臭:
a、预先开启四级真空泵,使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099Mpa待用。
b、将水洗后的油利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导热油加热。在大于0.099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升至140℃,缓慢打开直接蒸汽,过热直接蒸汽压力0.00Mpa,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
c、继续升温,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2小时。
d、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
e、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停止真空泵,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
f、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罐,抽样检测。
5、脱脂:
a、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约15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
b、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养晶时间约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c、结晶终温0℃(现场操作视情况调整温度),第二次养晶约24小时同样间隙启动搅拌。
d、脱脂过滤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6、精滤:
a、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前应先检查滤机的滤布是否平整,是否压紧。
b、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可能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
c、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
d、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
e、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f、每台过滤机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应彻底清洗更换滤布。
实施例3:
1、脱色:
a,检查脱色锅水分收集器,排空管道,进油阀门。做好脱色过滤机准备工作。
b,启动水环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085Mpa后进3.5吨毛油。
c,毛油利用脱色锅内真空吸入脱色锅,启动脱色锅搅拌,打开蒸汽阀门前检查疏水阀。然后开蒸汽阀,慢慢使油温升至105℃,真空度0.085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30min,使水分降到0.1%以下。
d,干燥合格后利用真空吸入70kg白土和17.5kg活性炭的混合物。
e,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为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2、脱酸:
a、将脱色油打入碱炼锅,启动搅拌器。
b、打开碱炼锅蒸汽加热阀门,缓慢升温,升温至30℃时,缓慢加入浓度85%的磷酸,加入量为5.25kg;搅拌约25min。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为0.18mg/g。
c、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浓度为10.88%的氢氧化钠碱液116.73kg,搅拌(快搅60~70r/min)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为宜,终温为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175kg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8分钟,静止10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加碱量计算式为M=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12.70kg
理论碱量=0.713*0.18*3.5=0.45kg
磷酸耗碱量=纯磷酸重量=5.25kg
超碱量=(0.1%~0.3%)*油重=7.0kg
3、水洗:
a、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2℃,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盐水量为280kg,水温为87℃。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2min,然后静置沉淀4小时,放出洗皂水。水洗2次,视清油质量而定。
b、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离心状态。
c、利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约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
d、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4、脱臭:
a、预先开启四级真空泵,使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1Mpa待用。
b、将水洗后的油利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导热油加热。在大于0.1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升至140℃,缓慢打开直接蒸汽,过热直接蒸汽压0.01Mpa,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
c、继续升温,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2小时。
d、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
e、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停止真空泵,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
f、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罐,抽样检测。
5、脱脂:
a、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约16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
b、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养晶时间约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c、结晶终温2℃(现场操作视情况调整温度),第二次养晶约24小时同样间隙启动搅拌。
d、脱脂过滤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6、精滤:
a、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前应先检查滤机的滤布是否平整,是否压紧。
b、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可能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
c、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
d、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
e、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f、每台过滤机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应彻底清洗更换滤布。
实施例4:
1、脱色:
a,检查脱色锅水分收集器,排空管道,进油阀门。做好脱色过滤机准备工作。
b,启动水环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085Mpa后进3.5吨毛油。
c,毛油利用脱色锅内真空吸入脱色锅,启动脱色锅搅拌,打开蒸汽阀门前检查疏水阀。然后开蒸汽阀,慢慢使油温升至105℃,真空度0.085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30min,使水分降到0.1%以下。
d,干燥合格后利用真空吸入100kg白土和25kg活性炭的混合物。
e,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为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2、脱酸:
a、将脱色油打入碱炼锅,启动搅拌器。
b、打开碱炼锅蒸汽加热阀门,缓慢升温,升温至30℃时,缓慢加入浓度85%的磷酸,加入量为7.0kg;搅拌约20min。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为0.20mg/g。
c、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浓度为10.88%的氢氧化钠碱液146.14kg,搅拌(快搅60~70r/min)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为宜,终温为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200kg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分钟,静止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加碱量计算式为M=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15.9kg
理论碱量=0.713*0.20*3.5=0.50kg
磷酸耗碱量=纯磷酸重量=7.0kg
超碱量=(0.1%~0.3%)*油重=8.4kg
3、水洗:
a、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5℃,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盐水量为225kg,水温为8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8min,然后静置沉淀4小时,放出洗皂水。水洗2次,视清油质量而定。
b、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离心状态。
c、利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约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
d、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4、脱臭:
a、预先开启四级真空泵,使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1Mpa待用。
b、将水洗后的油利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导热油加热。在大于0.1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升至140℃,缓慢打开直接蒸汽,过热直接蒸汽压0.03Mpa,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
c、继续升温,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3小时。
d、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
e、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停止真空泵,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
f、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罐,抽样检测。
5、脱脂:
a、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约15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
b、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养晶时间约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c、结晶终温0℃(现场操作视情况调整温度),第二次养晶约24小时同样间隙启动搅拌。
d、脱脂过滤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6、精滤:
a、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前应先检查滤机的滤布是否平整,是否压紧。
b、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可能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
c、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
d、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
e、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f、每台过滤机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应彻底清洗更换滤布。
实施例5:
1、脱色:
a,检查脱色锅水分收集器,排空管道,进油阀门。做好脱色过滤机准备工作。
b,启动水环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085Mpa后进3.5吨毛油。
c,毛油利用脱色锅内真空吸入脱色锅,启动脱色锅搅拌,打开蒸汽阀门前检查疏水阀。然后开蒸汽阀,慢慢使油温升至110℃,真空度0.09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40min,使水分降到0.1%以下。
d,干燥合格后利用真空吸入105kg白土和35kg活性炭的混合物。
e,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为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2、脱酸:
a、将脱色油打入碱炼锅,启动搅拌器。
b、打开碱炼锅蒸汽加热阀门,缓慢升温,升温至30℃时,缓慢加入浓度85%的磷酸,加入量为7.0kg;搅拌约30min。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为0.07mg/g。
c、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浓度为10.88%的氢氧化钠碱液98.07kg,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为宜,终温为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175kg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7℃,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8分钟,静止10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加碱量计算式为M=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10.67kg
理论碱量=0.713*0.07*3.5=0.17kg
磷酸耗碱量=纯磷酸重量=7.0kg
超碱量=(0.1%~0.3%)*油重=3.5kg
3、水洗:
a、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3℃,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盐水量为270kg,水温为88℃。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min,然后静置沉淀5小时,放出洗皂水。水洗3次,视清油质量而定。
b、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离心状态。
c、利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约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
d、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4、脱臭:
a、预先开启四级真空泵,使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1Mpa待用。
b、将水洗后的油利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导热油加热。在大于0.1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升至145℃,缓慢打开直接蒸汽,过热直接蒸汽压0.02Mpa,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
c、继续升温,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3小时。
d、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
e、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停止真空泵,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
f、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罐,抽样检测。
5、脱脂:
a、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约15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
b、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养晶时间约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c、结晶终温0℃(现场操作视情况调整温度),第二次养晶约24小时同样间隙启动搅拌。
d、脱脂过滤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6、精滤:
a、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前应先检查滤机的滤布是否平整,是否压紧。
b、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可能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
c、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
d、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
e、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f、每台过滤机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应彻底清洗更换滤布。
实施例6:
1、脱色:
a,检查脱色锅水分收集器,排空管道,进油阀门。做好脱色过滤机准备工作。
b,启动水环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090Mpa后进3.5吨毛油。
c,毛油利用脱色锅内真空吸入脱色锅,启动脱色锅搅拌,打开蒸汽阀门前检查疏水阀。然后开蒸汽阀,慢慢使油温升至110℃,真空度0.09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40min,使水分降到0.1%以下。
d,干燥合格后利用真空吸入100kg白土和25kg活性炭的混合物。
e,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为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2、脱酸:
a、将脱色油打入碱炼锅,启动搅拌器。
b、打开碱炼锅蒸汽加热阀门,缓慢升温,升温至30℃时,缓慢加入浓度85%的磷酸,加入量为7.0kg;搅拌约30min。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为0.14mg/g。
c、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浓度为10.88%的氢氧化钠碱液132.00kg,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为宜,终温为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175kg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7℃,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8分钟,静止10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加碱量计算式为M=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14.36kg
理论碱量=0.713*0.14*3.5=0.36kg
磷酸耗碱量=纯磷酸重量=7.0kg
超碱量=(0.1%~0.3%)*油重=7.0kg
3、水洗:
a、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3℃,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盐水量为250kg,水温为88℃。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5min,然后静置沉淀5小时,放出洗皂水。水洗3次,视清油质量而定。
b、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离心状态。
c、利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约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
d、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4、脱臭:
a、预先开启四级真空泵,使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1Mpa待用。
b、将水洗后的油利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导热油加热。在大于0.1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升至145℃,缓慢打开直接蒸汽,过热直接蒸汽压0.02Mpa,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
c、继续升温,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3小时。
d、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
e、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停止真空泵,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
f、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罐,抽样检测。
5、脱脂:
a、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约15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
b、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养晶时间约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c、结晶终温0℃(现场操作视情况调整温度),第二次养晶约24小时同样间隙启动搅拌。
d、脱脂过滤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6、精滤:
a、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前应先检查滤机的滤布是否平整,是否压紧。
b、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可能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
c、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
d、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
e、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f、每台过滤机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应彻底清洗更换滤布。
实施例7:
1、脱色:
a,检查脱色锅水分收集器,排空管道,进油阀门。做好脱色过滤机准备工作。
b,启动水环真空泵,待真空度达到0.090Mpa后进3.5吨毛油。
c,毛油利用脱色锅内真空吸入脱色锅,启动脱色锅搅拌,打开蒸汽阀门前检查疏水阀。然后开蒸汽阀,慢慢使油温升至105℃,真空度0.09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30min,使水分降到0.1%以下。
d,干燥合格后利用真空吸入100kg白土和15kg活性炭的混合物。
e,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为0.25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2、脱酸:
a、将脱色油打入碱炼锅,启动搅拌器。
b、打开碱炼锅蒸汽加热阀门,缓慢升温,升温至30℃时,缓慢加入浓度85%的磷酸,加入量为7.0kg;搅拌约30min。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为0.11mg/g。
c、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浓度为10.88%的氢氧化钠碱液131.16kg,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为宜,终温为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175kg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7℃,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8分钟,静止10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
加碱量计算式为M=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14.27kg
理论碱量=0.713*0.11*3.5=0.27kg
磷酸耗碱量=纯磷酸重量=7.0kg
超碱量=(0.1%~0.3%)*油重=7.0kg
3、水洗:
a、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0℃,然后加入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盐水量为180kg,水温为8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30min,然后静置沉淀5小时,放出洗皂水。水洗2次,视清油质量而定。
b、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离心状态。
c、利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约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
d、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4、脱臭:
a、预先开启四级真空泵,使系统真空度稳定在0.1Mpa待用。
b、将水洗后的油利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导热油加热。在大于0.1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升至145℃,缓慢打开直接蒸汽,过热直接蒸汽压0.02Mpa,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
c、继续升温,茶油温度至245℃,开始保温3小时。
d、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
e、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停止真空泵,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
f、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罐,抽样检测。
5、脱脂:
a、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约15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
b、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养晶时间约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c、结晶终温0℃(现场操作视情况调整温度),第二次养晶约24小时同样间隙启动搅拌。
d、脱脂过滤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6、精滤:
a、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前应先检查滤机的滤布是否平整,是否压紧。
b、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可能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
c、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
d、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
e、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f、每台过滤机的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应彻底清洗更换滤布。

Claims (2)

1.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将毛油在100℃~110℃,真空度不低于0.08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使水分降到0.1%以下;将干燥后毛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加入量为油重1%~3%的白土和油重0.2%~1%的活性炭,在100℃~110℃下搅拌脱色30~40min;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b.脱酸将脱色油在30℃时,缓慢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加入量为油重的0.1%~0.2%;搅拌20~30分钟,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氢氧化钠碱液,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终温不高于70℃,在皂粒明显形成后加油重3~6%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5~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10分钟,静止不低于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所述加氢氧化钠碱量为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理论碱量为0.713*酸价*油重,磷酸耗碱量为纯磷酸重量,超碱量为0.1%~0.3%油重;
c.水洗放出皂脚后将油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3-6%质量比的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水量为油重的5~10%,水温应大于油温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30min,然后静置沉淀4小时,放出洗皂水;重复本步骤氯化钠热盐水水洗1~3次;导出上层清液,清除下层皂脚;
d.脱臭将水洗后的油真空吸入脱臭锅对茶油进行加热,在大于0.099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度升至140℃,缓慢打开压力在0.02~0.05Mpa的过热直接蒸汽,让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继续升温,使茶油温度至245℃,保温2~4小时;
e.脱脂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15~20小时;将油冷却至10℃养晶24小时,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结晶终温0~5℃;第二次养晶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过滤;
f.精滤将脱脂油用过滤机精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a.脱色将毛油在100℃~110℃,真空度不低于0.080Mpa的情况下搅拌脱水,使水分降到0.1%以下;将干燥后毛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混合物,加入量为油重1%~3%的白土和油重0.2%~1%的活性炭,在100℃~110℃下搅拌脱色30~40min;待油温降至70℃后,打开脱色锅排气阀破除真空,启动脱色过滤油泵,过滤压力不超过0.3Mpa将油泵入厢式过滤机进行白土油分离,脱色油流入清油箱;
b.脱酸将脱色油在30℃时,缓慢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加入量为油重的0.1%~0.2%;搅拌20~30分钟,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酸价;当温度升至40℃时,在10分钟内加入氢氧化钠碱液,按60~70r/min搅拌30分钟后开始升温,每分钟上升1℃,终温不高于70℃,视皂粒明显形成后加油重3~6%的热水,水温略比油温高5~10℃,停止搅拌;加水时间为5~10分钟,静止不低于8小时后放出皂脚,抽样检测;所述加碱量为理论碱量+磷酸耗碱量+超碱量,理论碱量为0.713*酸价*油重,磷酸耗碱量为纯磷酸重量,超碱量为0.1%~0.3%油重;
c.水洗放出皂脚后,启动搅拌并对油进一步升温至80~85℃,然后加入3-6%质量比的氯化钠热盐水进行水洗,加水量为油重的5~10%,水温应大于油温5℃,水加完后继续以20~30r/min搅拌20~30min,然后静置沉淀不低于4小时,放出洗皂水;重复本步骤水洗1~3次;启动离心机开关,让离心机处于工作状态,用皂脚泵将皂脚抽入离心机中,10~30min后关闭离心机,关闭皂脚泵,导出上层清液,然后清除下层皂脚;
d.脱臭将水洗后的油用脱臭锅内真空吸入脱臭锅,然后利用换热器中的导热油对茶油进行加热,在大于0.099Mpa的真空度下将茶油温度升至140℃以上,缓慢打开压力在0.02~0.05Mpa的过热直接蒸汽,让过热直接蒸汽进入茶油中,强制下层油至上层循环;继续升温,使茶油温度至245℃,保温2~4小时,脱臭合格后,在真空状态下关闭直接汽和导热油阀门,关闭捕集器前阀门,开启冷却水使脱臭油在真空状态下冷却,降温至70℃后,慢慢打开脱臭锅排气阀,启动脱臭油抽出泵,将油经过抛光过滤器过滤后泵入结晶油罐,抽样检测;
e.脱脂启动循环水泵和搅拌,用循环水将油慢慢冷却至常温,时间15~20小时;然后启动冷冻机和盐水泵将油冷却至10℃;养晶24小时,当油温降至10℃时油慢慢开始结晶,停止搅拌,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结晶终温0~5℃;第二次养晶24小时,每隔两小时搅拌一次,每次一分钟;利用结晶罐高度差自流过滤;待过滤机形成滤膜后可以用压缩空气适当加压,压力不能超过0.2Mpa;
f.精滤在脱脂油进入过滤机,缓慢少量进油过滤,尽可能减少过滤压力,开始出的油混浊,进浊油罐,重新过滤,待滤饼形成至出油清亮后,则可放出清油进清油罐,取样检测并做冷冻试验;当过滤一段时间,阻力增大时可适当加大过滤压力,当油流量很小或过滤压力大于0.3Mpa时,应停止进油;过滤机停止进油后,用压缩空气将滤机内的油吹干,放入浊油罐;当油嘴没油流出时,关闭压缩空气、松开板框,将滤饼卸下,清理滤布。
CN201310147514.5A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Active CN103232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7514.5A CN103232889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7514.5A CN103232889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889A CN103232889A (zh) 2013-08-07
CN103232889B true CN103232889B (zh) 2014-06-11

Family

ID=4888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7514.5A Active CN103232889B (zh) 2013-04-25 2013-04-25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28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6599A (zh) * 2017-10-12 2018-01-16 太湖县纯野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 高品级山茶油精炼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3604A (zh) * 2014-01-03 2014-05-07 珲春市富山林地经营专业合作社 一种优化文冠果油脱色工艺的方法
CN104194929B (zh) * 2014-09-04 2016-07-13 陈汉卿 一种油脂提炼系统
CN104312719A (zh) * 2014-09-30 2015-01-28 江西绿杉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
CN104611127A (zh) * 2015-02-05 2015-05-13 赣南医学院 一种医用茶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916625A (zh) * 2015-12-24 2017-07-04 衡阳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土茶油精制工艺
CN108659954B (zh) * 2018-04-09 2021-11-1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茶叶籽精炼油的生产方法
CN109234009A (zh) * 2018-11-23 2019-01-18 宁夏泰和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油的毛油提纯方法
CN109679764A (zh) * 2019-01-15 2019-04-26 永兴泰宇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油新型精炼操作工艺
CN110029011A (zh) * 2019-05-17 2019-07-19 衡南县高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油的加工方法
CN116376631A (zh) * 2023-03-29 2023-07-04 浙江山茶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用山茶油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7105A (zh) * 2005-03-25 2005-09-14 朱少新 一种茶油加工新工艺
CN1746283A (zh) * 2005-10-14 2006-03-15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精制山茶油的方法
CN101305974A (zh) * 2008-07-11 2008-11-19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妆品用的山茶油制备方法
CN102504942A (zh) * 2011-10-25 2012-06-20 李文东 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
CN102766524A (zh) * 2012-07-17 2012-11-07 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茶叶籽油的常温压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7105A (zh) * 2005-03-25 2005-09-14 朱少新 一种茶油加工新工艺
CN1746283A (zh) * 2005-10-14 2006-03-15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精制山茶油的方法
CN101305974A (zh) * 2008-07-11 2008-11-19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妆品用的山茶油制备方法
CN102504942A (zh) * 2011-10-25 2012-06-20 李文东 一种高品质茶油的制备工艺
CN102766524A (zh) * 2012-07-17 2012-11-07 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茶叶籽油的常温压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6599A (zh) * 2017-10-12 2018-01-16 太湖县纯野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 高品级山茶油精炼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889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2889B (zh) 一种茶油的精炼方法
CN101690596B (zh) 核桃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3045357B (zh) 杜仲籽油的提取精炼法
CN106350200A (zh) 植物毛油精炼工艺
CN103305339B (zh) 精炼蓖麻油二脱低排生产工艺
CN106281670A (zh) 一种动物油脂的物理精炼工艺
CN102634410B (zh) 一种天然山茶油制取方法
CN105861140A (zh) 一种毛叶山桐子食用油精炼方法
CN105255587A (zh) 一种浓香风味菜籽油的低温物理精炼方法
CN104560382A (zh) 米糠油的物理精炼工艺
CN103409232A (zh) 一种红花籽油的生产方法
CN106281656A (zh) 一种杏仁油的加工工艺
US2152665A (en) Oil extraction
CN103804172B (zh) 一种提高有机酸产品质量的方法
CN115029180A (zh) 一种鸸鹋油制备方法
CN101519370A (zh) 一种二硫氰基甲烷的生产方法
CN101475874A (zh) 一种橡胶籽毛油填料薄膜脱酸精炼方法
CN105038969A (zh) 一种压榨菜籽油的加工方法
CN107418728A (zh) 一种5‑8吨/天胡麻籽油的半连续精炼生产工艺
JP3892893B1 (ja) 廃食用油の処理装置
CN107892726A (zh) 一种高温低浓度碱制制取琼脂的方法
CN103936639A (zh) 一种利用毛发提取胱氨酸的生产工艺
CN104206644A (zh) 一种改进的豌豆分离蛋白制备工艺
CN104212634A (zh) 一种dha油脂低温精炼方法
CN116536105A (zh) 蓖麻油的精制方法、碱炼装置和精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