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8822B - 一种开关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8822B
CN103178822B CN201110437697.5A CN201110437697A CN103178822B CN 103178822 B CN103178822 B CN 103178822B CN 201110437697 A CN201110437697 A CN 201110437697A CN 103178822 B CN103178822 B CN 103178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mos
transmission gate
connects
switch element
n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76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8822A (zh
Inventor
戚建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4376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8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8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8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8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减少MOS管体效应的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单元(1)以及控制单元(2);电路导通时,通过控制单元(2)中的电压跟随模块控制开关单元(1)中MOS管的衬底电压跟随漏极电压的变化,减少MOS管体效应,减小导通电阻。在电路关断时,通过把PMOS管的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同时下拉NMOS管的衬底电压,可以增加关断电阻,提高开关的隔离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路的导通和关断性能,尤其涉及一种关于提高CMOS管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性能的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电路在模拟和数字方面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随着CMOS工艺技术的发展,利用MOS器件本身的电压-电流特性实现一个性能良好的开关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请参考图1,图1为由并联的PMOS器件和NMOS器件组成的开关。不管任何时候,均保持有一个管导通,CMOS开关以高性能的特点得到很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器件尺寸不断缩小,从早些的0.5umMOS工艺发展到现如今的65nmMOS工艺甚至更小线宽,伴随着工艺线宽的缩小,电源电压不断降低,已经可以由5v为主供电电压降低到目前1.2v甚至更低。在低电源电压应用下,MOS器件会受到体效应的影响,体效应是指,MOS器件的实际阈值电压受到源极和衬底电压差的影响,当源极和衬底之间的电压差VSB增加,则MOS器件实际阈值电压Vth增加,Vth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器件过驱动电压,增加MOS开关的导通电阻,缩小动态范围。
另一方面,在实现信号的多路选择等一些典型应用中,需要MOS开关具有非常高的关断电阻,提高信号之间的隔离度,防止互相串扰。图1所示的CMOS开关结构由于受到器件亚阈值电流的影响,隔离度有待提高。
因此,在CMOS工艺进入低电压时代,克服MOS开关的体效应,降低开关的导通电阻,保证开关良好的关断性能,提高隔离度,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克服MOS器件体效应对开关导通性能的影响,改善MOS开关的隔离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CMOS传输门,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MOS管的衬底端以及所述开关单元中第一个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用于控制开关单元中MOS管的衬底电压。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压跟随模块和/或电压限位模块;其中,所述电压跟随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中MOS管的衬底电压跟随所述第一个CMOS传输门的输出电压变化;所述电压限位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电路关断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PMOS管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以及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NMOS管衬底电压下拉到低电平。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可以包括第一CMOS传输门,还可以包括与第一CMOS传输门串联的第二CMOS传输门,甚至更多的CMOS传输门组合。
所述控制单元的电压跟随模块可以包括一个CMOS传输门也可以包括串联的两个CMOS传输门;所述控制模块的电压限位模块包括把所述开关单元中PMOS管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的第五PMOS管以及把所述开关单元中所述NMOS管衬底电压下拉到低电平的第五NMOS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压限位模块还可以包括一个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中CMOS传输门间节点电压的PMOS管或NMOS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CMOS开关中增加对衬底电压以及漏极电压的控制,可以有效消除开关工作时的体效应现象,降低开关的导通电阻,同时,可以增加开关关断时的电阻,提高开关的隔离性,有效提高CMOS开关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由PMOS器件和NMOS器件构成的CMOS开关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控制单元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构思为:在CMOS开关中增加对PMOS管以及NMOS管衬底以及漏极电压的控制,以消除所述MOS管体效应现象。本发明的做法是:在CMOS开关中增加控制模块,在开关导通时,开关中MOS管的衬底电压跟随漏极电压,开关关断时,开关中PMOS管的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NMOS管的衬底电压下拉到低电平。消除MOS管体效应现象,提高CMOS开关的性能。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结构图;图3为控制单元内部结构图。所述控制单元2分别连接开关单元1中MOS器件的衬底端A、B,以及开关单元1中第一个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X,在所述开关导通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2中的电压跟随模块21对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中MOS管的衬底电压控制,使得所述MOS管的衬底电压跟随漏极电压,所述MOS器件衬底与漏极电压差相差很小,可以有效地消除所述MOS管的体效应。在所述开关关断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中的电压限位模块22把所述开关单元中PMOS管以及NMOS管的衬底电压分别上拉到高电平和下拉到低电平,可以增加关断电阻,提高开关的隔离性。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施例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的一种电路图,其中,所述开关单元1包括一个CMOS传输门,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电压跟随模块21以及电压限位模块22;所述开关单元1由第一PMOS管Mp1和第一NMOS管Mn1并联构成;所述电压跟随模块21包括第三CMOS传输门,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由第三PMOS管Mp3和第三NMOS管Mn3并联构成,其中Mp3的衬底连接工作电压信号Vdd,Mn3连接接地端电压Vss;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1中PMOS管的衬底端A连接,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1中NMOS管的衬底端B连接,还与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1的输出端X连接;所述电压限位模块22由第五PMOS管Mp5、第五NMOS管Mn5组成,其中Mp5的源极和衬底连接工作电压信号Vdd(高电平),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PMOS管衬底端A,Mn5的源极和衬底连接接地端电压Vss(低电平),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NMOS管衬底端B。开关控制信号C连接控制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第三NMOS管Mn3的栅极、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开关控制信号C连接非门输出的信号CN连接控制所述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第三PMOS管Mp5的栅极以及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当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1时,所述开关导通,所述开关单元1的输出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三传输门的输出端,由于CMOS传输门不分传输方向,因此,所述开关单元1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第三CMOS传输门传输到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PMOS管Mp1的衬底端A,所述开关单元1中NMOS管Mn1的衬底端与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即与所述开关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所以,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MOS管衬底电压就能够跟随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电压变化,消除MOS管体效应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PMOS管的衬底可以通过所述电压限位模块22中的第五PMOS管Mp5连接到高电平;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NMOS管的衬底可以通过所述电压限位模块22中的第五NMOS管Mn5连接到低电平,其中,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PMOS管MP1的衬底连接所述第五PMOS管MP5漏极,所述第五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连接高电平;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NMOS管Mn1的衬底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漏极,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源极连接低电平。这样,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0时,所述开关关断,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PMOS管Mp1衬底电压被拉高,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NMOS管Mn1衬底电压被拉低,这样所述MOS管的衬底电压得到稳定控制,可以有效增加关断电阻。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2也可以包括串联的两个CMOS传输门第三CMOS传输门以及第四CMOS传输门。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PMOS管的衬底端,所述第四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NMOS管的衬底端,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1的输出端X。这样的设计,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0时,同样可以在所述开关导通时消除所述MOS管的体效应现象。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单元1以及控制单元2;所述开关单元1由两个CMOS传输门第一CMOS传输门以及第二CMOS传输门串联构成。其中第一CMOS传输门由第一PMOS管Mp1与第一NMOSMn1管并联构成,第二CMOS传输门由第二PMOS管Mp2和第二NMOS管Mn2并联构成;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两个串联的CMOS传输门第三CMOS传输门以及第四CMOS传输门,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PMOS管的衬底端A;所述第四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NMOS管的衬底端B;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X。所述控制单元2中还可以包括电压限位模块22,其结构同上一实施例。开关控制信号C连接控制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第三NMOS管Mn3的栅极、第四NMOS管Mn4的栅极以及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开关控制信号C连接非门输出的信号CN连接控制所述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第二PMOS管Mp2的栅极、第三PMOS管Mp3的栅极、第四PMOS管Mp4的栅极以及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1时,所述开关导通,所述开关单元1接收外部信号,并把所接收的信号传送到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因为CMOS传输门传输不分方向,可以正向传输也可以反向传输,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信号可以同时传输到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四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也即是可以传输到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MOS管的衬底端,使得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MOS管器件的衬底电压可以跟随所述开关单元1中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电压,使得所述开关模块中的MOS器件的衬底电压与源极电压相差极小,可以消除所述MOS器件的体效应。
进一步的,同样可以采用包括第五PMOS管Mp5以及第五NMOS管Mn5的电压限位模块22对所述开关在关断时进行控制,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0时,所述开关关断,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PMOS管衬底电压被拉高,所述开关单元1中的NMOS管衬底电压被拉低,这样所述MOS管的衬底电压得到稳定控制,可以有效增加关断电阻。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电压限位模块还可以增加第六NMOS管Mn6,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连接低电平Vss,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CMOS传输门间的节点X(即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连接非门输出的信号CN连接并控制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这样,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0时,所述开关关断,通过把开关单元1中PMOS管的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NMOS管的衬底电压下拉到低电平,同时通过所述第六NMOS管控制把所述开关单元1内部节点X电位下拉到低电平接地,更有效增加关断电阻,提高开关隔离的性能。当然,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不限于连接低电平,可以连接到其他合理的电位点。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控制单元的CMOS开关电路图,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电压限位模块还可以增加第六PMOS管Mp6,所述第六PMOS管的源极连接低电平Vss,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中CMOS传输门间的节点X(即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连接非门输出的信号CN连接并控制所述第六PMOS管Mp6的栅极。这样,在所述开关控制信号C=0时,所述开关关断,通过把开关单元1中PMOS管的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NMOS管的衬底电压下拉到低电平,同时通过所述第六PMOS管Mp6控制把所述开关单元1中内部节点X电位上拉到高电平接电源电压,更有效增加关断电阻,提高开关隔离的性能。当然,所述第六PMOS管Mp6的源极不限于连接低电平,可以连接到其他合理的电位点。
另外,所述开关单元1以及控制单元2所含有的CMOS传输门个数并不限于一个或者两个,可以为多个组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CMOS传输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MOS管的衬底端以及所述开关单元中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用于控制开关单元中MOS管的衬底电压;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压跟随模块和/或电压限位模块;所述电压跟随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中MOS管的衬底电压跟随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电压变化;所述电压限位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电路关断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PMOS管衬底电压上拉到高电平,以及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NMOS管衬底电压下拉到低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CMOS传输门,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由第一PMOS管以及第一NMOS管并联构成,所述第一NMOS管栅极连接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PMOS管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CMOS传输门、第二CMOS传输门,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由第一PMOS管以及第一NMOS管并联构成,所述第二CMOS传输门由第二PMOS管以及第二NMOS管并联构成,所述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栅极连接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限位模块包括第五PMOS管以及第五NMOS管;其中,所述第五PMOS管的源极连接高电平,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的PMOS管衬底端,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连接低电平,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的NMOS管衬底端,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限位模块包括第五PMOS管以及第五NMOS管;其中,所述第五PMOS管的源极连接高电平,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的PMOS管衬底端,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连接低电平,漏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的NMOS管衬底端,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跟随模块包括第三CMOS传输门;其中,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由第三PMOS管以及第三NMOS管并联构成,所述第三NMOS管栅极连接开关控制信号,衬底连接低电平,所述第三PMOS管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衬底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的PMOS管衬底端;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的NMOS管衬底端以及所述开关单元中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跟随模块还包括与第三CMOS传输门串联的第四CMOS传输门,其中,所述第四CMOS传输门由第四PMOS管以及第四NMOS管并联构成,所述第四NMOS管栅极连接开关控制信号,衬底连接低电平,所述第四PMOS管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衬底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三CMOS传输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PMOS管的衬底端;所述第四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中NMOS管的衬底端以及所述开关单元中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限位模块还包括第六NMOS管,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连接低电平,漏极连接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栅极连接开关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限位模块还包括第六PMOS管,所述第六PMOS管的源极连接高电平,漏极连接所述第一CMOS传输门的输出端,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的反向信号。
CN201110437697.5A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开关电路 Active CN103178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7697.5A CN103178822B (zh)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开关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7697.5A CN103178822B (zh)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开关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8822A CN103178822A (zh) 2013-06-26
CN103178822B true CN103178822B (zh) 2016-09-14

Family

ID=4863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7697.5A Active CN103178822B (zh)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开关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88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2936B (zh) * 2015-02-04 2017-10-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体区自适应偏置功能的cmos soi射频开关结构
CN105680841B (zh) * 2015-12-29 2018-05-08 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94013B (zh) * 2017-04-17 2019-02-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传输门电路
CN107147973A (zh) * 2017-05-12 2017-09-08 深圳市悠响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低失真音频选择开关电路
CN112823474A (zh) * 2019-01-31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mos晶体管、驱动液晶像素的电路及cmos传输门
CN110048478B (zh) * 2019-04-22 2024-05-17 上海芯荃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有反接保护的应急电源驱动电路
CN112394765A (zh) * 2019-08-19 2021-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源电路及控制装置
CN110601682B (zh) * 2019-08-30 2023-03-2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开关电路、开关装置、积分器以及开关电容电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364A (zh) * 2008-11-24 2010-06-16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模拟开关电路
US20110032021A1 (en) * 2009-08-07 2011-02-10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T switch with high off state isolation
CN102064809A (zh) * 2009-11-17 2011-05-18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开关电路及其设计方法
CN102158212A (zh) * 2010-01-20 2011-08-17 英特赛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内部器件体控件的模拟开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364A (zh) * 2008-11-24 2010-06-16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模拟开关电路
US20110032021A1 (en) * 2009-08-07 2011-02-10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T switch with high off state isolation
CN102064809A (zh) * 2009-11-17 2011-05-18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开关电路及其设计方法
CN102158212A (zh) * 2010-01-20 2011-08-17 英特赛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内部器件体控件的模拟开关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OS模拟开关;宋吉江等;《半导体技术》;20010831(第8期);55~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8822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8822B (zh) 一种开关电路
CN103166616B (zh) 模拟开关电路结构
CN107786190B (zh) 一种带漏电流消除技术的低导通电阻平坦度模拟开关
CN103560782B (zh) 与非门电路、显示器背板和显示器
TWI575874B (zh) 低電壓差分訊號驅動電路
CN202306379U (zh) 一种电流镜电路
CN101547001B (zh) 具有用于内核电源关闭应用的双电压输入电平转换器
CN101888178A (zh) 用于锁相环中极低电压工作下降低电流失配的电荷泵电路
CN101741364B (zh) 模拟开关电路
CN102394490B (zh) 一种用于模拟开关的保护电路
CN102064818A (zh) Cmos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CN106843361A (zh) 一种防止反向漏电的端口保护电路
CN107346969A (zh) 总线驱动器/线路驱动器
CN102064809A (zh) 一种模拟开关电路及其设计方法
CN103166628B (zh) 一种降低lvds驱动器输出驱动模块的输入负载的电路结构
CN108599755A (zh) 电平移位电路
CN103944556A (zh) 电平转移电路
CN106330172B (zh) 高电压阈值器件的传输门及其后续下拉电路结构
CN104716938B (zh) 一种栅跟随输入输出电路
CN109327197A (zh) 一种耗尽型GaN-HEMT功放的控制电路
CN104883172A (zh) 模拟开关电路结构
CN101944903B (zh) Cmos输入缓冲电路
CN103066976B (zh) 一种低关断态电流晶体管电路
CN206671933U (zh) 一种防止反向漏电的端口保护电路
CN104638622A (zh)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