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1305A - 供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1305A
CN103171305A CN2012105363360A CN201210536336A CN103171305A CN 103171305 A CN103171305 A CN 103171305A CN 2012105363360 A CN2012105363360 A CN 2012105363360A CN 201210536336 A CN201210536336 A CN 201210536336A CN 103171305 A CN103171305 A CN 103171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aintaining part
balladeur train
china ink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63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1305B (zh
Inventor
小林昭仁
中村宙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71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1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Abstract

一种供墨装置,其中多根管中的每一根管与多个连接口中的每一个连接口对应,且每一根管具有连接到存储部的一端和连接到对应的连接口的另一端。墨被构造成从存储部经由多根管供应到流动通道构件。多根管中的每一根管具有与另一端邻近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邻近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另一端和第二部分之间。管保持部被设置在滑架上,且包括被构造成保持第一部分以在第二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保持部和被构造成保持第二部分以在与假想平面交叉的第三平面上布置的第二保持部。

Description

供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墨装置,该供墨装置从存储墨的墨容器经由管将墨供应到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供墨装置的例子,存在已知的喷墨图像记录设备,该喷墨图像记录设备基于输入信号喷射墨以将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片材上。喷墨图像记录设备从喷嘴喷射供应到记录头的墨从而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记录头被安装在滑架上且相对于记录介质在一定方向上往复运动。滑架从驱动源例如马达接收驱动力以在由导轴或导轨引导的同时在一定方向上往复运动。在滑架的往复运动期间,墨滴被从记录头选择性地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结果,通过着落到记录介质上的墨滴记录图像。
将用于图像记录的墨经由设置在滑架中的通道构件从设置在墨盒中以便存储墨的墨容器供应到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且被从记录头喷射。通道构件是构成墨通道的构件。通道构件是树脂模制的。
存在使用管的方法作为将墨从墨容器供应到记录头的方法。管作为墨从墨容器流动到记录头的通道(更具体地,通道构件),且具有足够的柔性以跟随滑架的往复运动。管具有足够长度以便即使当滑架被移动到距墨容器最远的位置时将滑架与墨容器连接。因而,当滑架被移动靠近墨容器时,管弯曲。
如果喷墨图像记录设备具有将彩色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功能,墨容器和管中的每一个都设有多个。更具体地,墨容器和管中的每一个均被设置用于颜色(青色(C)、品红色(M)、黄色(M)和黑色(Bk))墨中的每一个。
多根管并排布置。在管被在横向(例如水平方向)上布置的情况下,当管被弯曲时施加的负载在管之间发生变化。这可能使得与管连接的滑架振动。此外,在滑架运动期间管之间彼此摩擦,这可能引起噪音。
另一方面,在管被在竖直方向(例如重力的方向)上布置的情况下,如果墨从管和通道构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泄漏,已经从上管的连接部分泄漏的墨可能粘着到下管的连接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下管和副容器的连接松开以进行维护且再次进行连接时,上管的墨可能进入下管。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多根管在竖直方向上布置是不利的。在喷墨图像记录设备中,通道构件设有用于吸收由滑架的往复运动引起的动态压力的缓冲单元。缓冲单元被设计成能够增大/减少通道构件的容积以便吸收动态压力。例如,缓冲单元是构成通道构件的一个表面的膜。在这种构造中,在多根管被在水平方向上布置的情况下,由于形成在记录头中的多个喷嘴也在水平方向上布置,上面提到的膜可在相应颜色的墨之间共享。即,需要为形成在通道构件中的相应颜色的墨通道的仅一个表面设置膜。然而,在多根管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的情况下,相应颜色的墨的通道在通道构件内部中的布置方向需要从竖直方向改变到水平方向。这使得通道构件内部的相应颜色的墨通道的构造复杂,结果需要为两个或更多表面例如对每个颜色设置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多根管在其弯曲部处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且在滑架处的布置方向从竖直方向改变到水平方向,以连接到设置在滑架中的连接口。
然而,多根管在滑架处的布置方向从竖直方向改变到水平方向。换言之,多根管在滑架处扭曲。该扭曲对管施加不必要的负载。结果,连接到管的滑架可由于该负载而位移或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考虑上述情形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墨装置,该供墨装置能够减少施加到连接到滑架的多根管的负载。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提供一种供墨装置,包括:被构造成存储墨的存储部;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滑架;记录头;流动通道构件;多根管;和管保持部。所述记录头被安装在所述滑架上,且包括允许喷射墨滴的喷嘴。所述流动通道构件被安装在所述滑架上,且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连接口。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处于与记录片材平行的假想平面中。所述流动通道构件包括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允许墨从所述多个连接口流动到所述记录头。所述多根管每一根管与所述多个连接口中的每一个连接口对应,且每一根管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所述一端被连接到所述存储部。所述另一端被连接到对应连接口。所述墨被构造成从所述存储部经过所述多根管供应到所述流动通道构件。所述多根管中的每一根管具有与所述另一端邻近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邻近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管保持部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且包括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所述第二保持部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二部分在与所述假想平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布置。
优选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管保持部被构造成支撑从所述流动通道构件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假想平面平行的第四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多根管。如果所述滑架位于最靠近所述存储部的位置,每根管的从所述管保持部延伸的部分就所述第一方向而言延伸离开所述管保持部和所述存储部,并且每根管的从所述管保持部延伸的所述部分弯曲以便形成朝所述存储部的U形翻转。所述多根管被构造成跟随所述滑架的运动弯曲以改变所述多根管的姿势。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四方向上直线对准。
优选地,所述多根管中的每一根管具有相同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假想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管保持部被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滑架上。
优选地,所述管保持部一体地设有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
优选地,如果所述滑架位于最靠近所述存储部的位置,安装在所述滑架上的所述记录头和所述存储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假想平面平行的第五方向上布置。全部所述多根管在所述第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多个连接口中的一个连接口位于存储部侧上。所述多个连接口中的所述一个连接口位于最靠近所述记录头的位置。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外部构造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多功能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竖直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打印机单元的内部构造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在没有图3中所示的盖的情况下打印机单元的内部构造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滑架本体的透视图,管保持部连接到滑架本体;
图6是示出滑架中的滑架本体、保持部和接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示出流动通道构件的示意性构造的透视图;
图8是位于接头和管保持部上的墨管的示意图;
图9A是示出根据多功能设备的传统构造的打印机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
图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指出,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改变和变型。
[多功能设备10的概要构造]
如图1和图2所示,多功能设备10一体地包括打印机单元11和扫描仪单元12且具有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打印机单元11是供墨装置的例子。
打印机单元11被设置在多功能设备10的下部,扫描仪单元12被设置在其上部。打印机单元11被连接到外部信息装置例如计算机,且基于包括图像数据或文件数据且从外部信息装置传递的打印数据将图像或字符记录在记录片材(记录介质的例子)上。扫描仪单元12是所谓的平板扫描仪。
多功能设备10被大致形成为具有宽的宽度和薄的厚度的长方体形状。即多功能设备10在宽度方向101和深度方向103上的尺寸比其在高度方向102上的尺寸大。深度方向101与左右方向对应,深度方向103与前后方向对应,高度方向102与竖直方向对应。打印机单元11具有形成在其前表面的开口13。开口13中具有片材盘20和片材排出盘21。容纳在片材盒20中的记录片材被在打印机单元11内部馈送,形成有希望的图像的记录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盘21。
在以下的描述中,多功能设备10的形成开口13的侧面(图2中的左侧)将被称为“前侧”,相反侧(图1中的右侧)将被称为“后侧”。此外,多功能设备10的左、右侧将是基于面对多功能设备10的前侧的使用者的视角。换言之,图1中的右下侧将是“右侧”,而左上侧将是“左侧”。
操作面板14被设置在多功能设备10的前上部。在操作面板14中,其上执行预定输入以便允许打印机单元11和扫描仪单元12执行希望的操作。操作面板14设有用于输入操作的多个按钮或用于显示多功能设备10的操作状态或错误的显示器。当多功能设备10被连接到外部信息装置时,可基于经由通讯软件例如打印机驱动程序或扫描仪驱动程序从外部信息装置传递的命令操作多功能设备10。
[打印机单元11]
如图2所示,片材盘20被设置在多功能设备10的最底部。片材排出盘21被设置在片材盘20上方。片材盘20和片材排出盘21通过片材输送路径23彼此连接以便允许记录片材从片材盘20输送到片材排出盘21。容纳在片材盘20中的记录片材被沿片材输送路径23引导以便进行从底部向上的U形翻转以被输送到图像记录单元24。已经由图像记录单元24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盘21。
片材盘20具有上侧开放的容器形状。在该片材盘20中,记录片材以堆叠状态容纳。例如,至A3尺寸的各种尺寸(A3尺寸、A4尺寸、B5尺寸、信纸(Letter)尺寸)的记录片材可被容纳在片材盘20中。
片材排出盘21具有盘形状,且记录片材被排出到盘的上表面。片材排出盘21被设置成在深度方向103上离打印机单元11的前表面比片材盘20离打印机单元11的前表面近。因而,在后侧,片材排出盘21并不存在于片材盘20上方。
片材供应辊25被设置在片材盘20的后侧。片材供应辊25将堆叠在片材盘20中的记录片材供应到片材输送路径23。驱动力被从未示出的马达传递到片材供应辊25以使片材供应辊25旋转。片材供应辊25被可旋转地支撑到片材供应臂26的末端。片材供应臂26被构造成能够枢转,其中片材供应辊25侧被设定为枢转的末端侧。通过该枢转,片材供应辊25在靠近片材盘20或与片材盘20分离的方向上上下移动。片材供应臂26被片材供应辊25的重量或弹簧偏压以向下枢转且随着容纳在片材盘20中的记录片材的量向上移动。结果,片材供应辊25与位于片材盘20中最上面的记录片材接触。当片材供应辊25以这种状态旋转时,位于最上面的记录片材通过片材供应辊25的辊表面和记录片材之间的摩擦力被发送到片材输送路径23。
片材输送路径23在后侧从片材盘20向上延伸,朝前侧弯曲,沿着深度方向103从后侧延伸到前侧,且经由图像记录单元24通到片材排出盘21。片材输送路径23的不同于设置图像记录单元24等的部分由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的外引导表面和内引导表面限定。例如,片材输送路径23在后侧弯曲的部分由固定到设备框架的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限定。
图像记录单元24包括滑架38、记录头39和压盘42。记录头39被安装在滑架38上。记录头39和压盘42被设置成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将在后面描述图像记录单元24的详细结构。
在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相对于图像记录单元24的上游侧,设置一对输送辊60和夹压辊。附带地,在图2中,夹压辊被另一构件隐藏且未示出,但是夹压辊被以压接状态设置在输送辊60的下侧。驱动力被从未示出的马达传递到输送辊60以使输送辊60旋转。输送辊60和夹压辊夹着经由片材输送路径23输送的记录片材以将记录片材输送到压盘42上。
一对片材排出辊62和齿辊被设置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图像记录单元24的下游侧。附带地,在图2中,齿辊由另一构件隐藏且未示出,但是齿辊被以压接状态设置在片材排出辊62的上侧。驱动力被从未示出的马达传递到片材排出辊62以使片材排出辊62旋转。片材排出辊62和齿辊夹着被记录的记录片材以将记录片材传输到片材排出盘21。
[图像记录单元24]
如图2所示,滑架38上安装有喷墨型记录头39。如图3和图4所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Bk)的相应颜色的墨被从与记录头39独立地设置在多功能设备10中的墨盒32的墨容器经由墨管41供应到记录头39。在图3和图4中,墨盒32和墨盒32连接到的盒附接部33分别由点划线示意性地示出。在滑架38往复运动时,通过从记录头39的喷嘴将相应颜色的墨作为精细墨滴选择性地喷射到记录片材上,而将图像记录在在压盘42上输送的记录片材上。墨盒32与存储部对应,墨管41与管对应。
如图3和图4所示,一对导轨43和44被设置成在与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101)上延伸且设置在片材输送路径23的上侧。该对导轨43和44在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从图3和图4中的上侧到下侧的方向,与第五方向对应)上以预定距离彼此分离。导轨43和44被设置在打印机单元11的壳体中,且构成支撑构成打印机单元11的相应构件的框架的一部分。滑架38被设置成骑跨导轨43和44且可在导轨43和44的延伸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101)上滑动。宽度方向101与第一方向对应。
导轨44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边缘部45大致垂直地向上弯曲。滑架38用夹持边缘部45的夹持构件例如一对辊来可滑动地支撑在导轨43和44上。因而,滑架38相对于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在图3中从上侧到下侧的方向,即深度方向103)定位且在与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在该实施例中,垂直)的方向上可滑动。即,滑架38被可滑动地支撑在导轨43和44上,且以导轨44的边缘部45为基准在与记录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带驱动机构46被设置在导轨44的上表面上。带驱动机构46具有分别设置在片材输送路径23的在宽度方向101上的两端附近的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48以及在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48之间张紧且具有设置在其内表面上的齿的无端环形正时皮带49。在图3和图4中,驱动带轮被滑架38的下侧隐藏且未示出,但是驱动带轮被设置在片材输送路径23在宽度方向101上的右端上。驱动力被从未示出的马达输入到驱动带轮的轴。通过驱动带轮的旋转,正时皮带49绕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48循环地移动。
尽管图3和图4中未示出,滑架38在滑架38的底面侧上联接到正时皮带49。当正时皮带49绕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48循环移动时,滑架38以边缘部45作为基准在导轨43和44上往复运动。安装在滑架38上的记录头39与滑架38一起也在片材记录路径23的宽度方向101上往复运动。当滑架38位于最靠近墨盒32的位置时,安装在滑架38上的记录头39和墨盒32在深度方向103上布置。
在片材输送路径23的下侧,如图2所示,压盘42被设置成与记录头39面对。附带地,在图3和图4中,省略了压盘42,从而示出从下侧支撑压盘42的框架40。压盘42被设置成在滑架38往复运动的范围内与记录片材通过的中央部重叠。压盘42的宽度比打印机单元11中可用的记录片材的最大宽度充分地更宽。记录片材被支撑在压盘42的上表面上以便保持相对于记录头39的距离恒定。从记录头39喷射的墨滴着落到记录片材上。
在记录片材由压盘42支撑的状态下,记录片材上将要记录图像的表面在宽度方向101和深度方向103上延伸。即,在宽度方向101上往复运动的滑架38沿记录片材的记录表面移动。
[墨管41]
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存储相应颜色的墨的墨盒32被附接到打印机单元11的盒附接部33。
与相应颜色墨对应的四根墨管41从盒附接部33延伸到滑架38。延伸到滑架38的墨管41将相应颜色的墨供应到安装在滑架38上的记录头39。即,将从墨盒32供应到记录头39的相应颜色的墨被分配在相应墨管41中。全部墨管41在深度方向103上相对于一个连接口59位于墨盒侧。所述一个连接口59位于最靠近记录头39的位置。
如图3所示,相应墨管41的一端被连接到盒附接部33。沿宽度方向101从盒附接部33延伸的墨管41朝前侧弯曲且在前侧处固定到夹子36。然后,当滑架38位于最靠近墨盒32的位置时,墨管41从墨管41被固定到夹子36的部分朝后侧弯曲到滑架38。更具体地,墨管41被弯曲形成当从上方看时朝后侧的U形翻转。弯曲的墨管41在宽度方向101上延伸且连接到滑架38。更具体地,墨管41在其另一端被连接到将在后面描述的相应连接口59。墨管41每一根都具有柔性。因而,墨管41跟随滑架38的往复运动在墨管41被固定到夹子36的部分和滑架38之间弯曲,且墨管41的姿势改变。如图8所示,每一根墨管41具有与另一端邻近的第一部分41A和与第一部分41A邻近的第二部分41B。第一部分41A位于另一端和第二部分41B之间。
四根墨管41被结成束以便沿高度方向102在盒附接部33和没有滑架38的部分之间布置。在滑架38内部,四根墨管41从沿高度方向102布置的状态扭转90°到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状态。扭转的四根墨管41被分别连接到连接口59。四根墨管41的扭转状态被保持在将在后面描述的管保持部70中。
在该实施例中,四根墨管41具有相同形状。更具体地,四根墨管41每一根具有圆形横截面,四根墨管41具有相同内径和外径。作为必然的结果,可以采用四根墨管的形状不同的实施例。四根墨管41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但是优选相同。尽管在该实施例中墨管41的数目是四个,铺设的墨管41的数目可以根据墨颜色的数目改变(例如六个)。
[滑架38]
滑架38具有滑架本体30(见图5和图6)和盖31(见图3)。滑架本体30支撑记录头39(见图2)、流动通道构件50(见图4和图7)、头控制板52(见图4)和管保持部70(见图5、图6和图8)。
滑架本体30具有上侧开放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盖31被组装以覆盖滑架本体30的开口。记录头39、流动通道构件50、头控制板52和管保持部70被容纳在滑架本体30的内部空间中。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基于向下施加重力的假定,限定仅称为“上侧”或“下侧”的方向。
记录头39被设置在滑架本体30的底部。作为记录头39下表面的喷嘴面露出到滑架本体30的下侧。这允许从喷嘴朝压盘42喷射墨滴。
[流动通道构件50]
在滑架本体30中,流动通道构件50被设置在记录头39上方。流动通道构件50主要具有:形成有流动通道的流动通道部55(见图7);存储墨的容器部56(见图7);和将被连接到墨管41的接头51(见图6)。
流动通道部55具有薄平板形状。在流动通道部55中,四个入口57成行对齐,相应颜色墨被注入到入口57中。入口57每一个被形成在流动通道部55中,使其上侧开放。此外,相应入口57沿第一布置方向104布置。
如图6所示,第一布置方向104相对于宽度方向101和深度方向103倾斜。即,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布置方向104与宽度方向101交叉。此外,第一布置方向104与虚拟的假想平面105平行,该虚拟的假想平面105与在宽度方向101和深度方向103上延伸的平面即记录片材的记录表面平行。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布置方向104垂直的延伸方向106相对于宽度方向101的角度是25°。
该第一布置方向104不限于图6中示出的方向,只要第一布置方向104与假想平面105平行即可。例如,延伸方向106相对于宽度方向101的角度可以是不同于图6所示的角度。此外,第一布置方向104不需要与宽度方向101交叉。即,第一布置方向104可与宽度方向101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延伸方向106相对于宽度方向101的角度是90°。然而,优选延伸方向106相对于宽度方向101的角度是0°<θ≤45°。该第一布置方向104与第二方向对应。
如图7中的虚线所示,在流动通道部55中,形成与相应入口57对应的四个通道58。通道58从相应入口57在宽度方向101上延伸以被垂直弯曲且朝容器部56在深度方向103上延伸。
在流动通道构件50中,流动通道部55的一个表面(上表面,在图7中)开放,膜被焊接到该开口。用片状膜形成流动通道部55的上表面允许通道58的整体容积增大/减少。结果,设有膜的流动通道构件50起用于吸收由滑架38的往复运动产生的动态压力的缓冲器的作用。
容器部56被分隔成与四个通道58对应的四个腔室。颜色墨可被独立地分别存储在腔室中。墨可从通道58分别流入到腔室中。此外,尽管未示出,容器部56的相应腔室被联接到记录头39以便使得相应颜色墨流动,且从容器部56的相应腔室排出的墨流动到记录头39中。因而,流动通道构件50在入口57和记录头39之间形成墨通道。
流动通道构件50被组装在滑架本体30中使得流动通道部55和容器部56在深度方向103上布置。流动通道部55被设置在作为前侧的导轨44侧上,容器部56被设置在作为后侧的导轨43侧上。
如图6所示,接头51被设置在流动通道部55上方。尽管未示出,接头51具有能够连接到流动通道部55的相应入口57的四个开口。形成在接头51的下表面中的四个开口成行对齐,接头51是在开口被对齐的方向上的长构件。在接头51的纵向方向沿着第一布置方向104的状态下,接头51被组装在流动通道部55中。如图7所示,向上突出的两个销65、66被设置在流动通道部55上。上述销65、66被插入接头51中,从而接头51相对于流动通道部55定位。
如图6所示,将被分别连接到墨管41的连接口59被设置在接头51的上表面侧上。连接口59与连接口对应。如图8所示,设置与四根墨管41对应的四个连接口59。与入口57相同,四个连接口59被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布置。连接口59中的每一个具有能够被插入墨管41中的每一个的内部空间中的圆筒管形状。连接口59每一个设置成使得圆筒管形状中的每一个的轴线方向与延伸方向106平行。延伸方向106是与第一布置方向104垂直且与假想平面105平行的方向。延伸方向106与第四方向对应。
墨管41分别连接到连接口59,从而允许墨从墨管41经由流动通道部55流入记录头39。
[头控制板52]
头控制板52(见图4)在滑架本体30中被设置在流动通道构件50的容器部56的上侧。头控制板52是控制记录头39的操作且与之电连接的板。头控制板52具有安装在其印刷电路板上的各个电子元件。这里省略头控制板52的电路构造的描述。
头控制板52通过FFC(柔性扁平电缆)53与多功能设备10的控制板(未示出)电连接(见图4)。控制板控制多功能设备10的操作。头控制板52输出电信号例如驱动信号以便基于从控制板输出的电信号控制记录头39的操作。
[管保持部70]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管保持部70被设置滑架本体30上在流动通道构件50的流动通道部55上方且邻近接头51的部分处。头保持部70被设置成使得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一保持部71在延伸方向106上与连接口59面对。
管保持部70被形成为从上面看时的大致三角形状且在三角形上具有各突起74(见图6)。管保持部70通过各突起74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架本体30上。如图6所示,管保持部70一体地设有第一保持部71和第二保持部72。如图8所示,第一保持部71被形成在三角形的与其顶点109相对的侧边110附近的部分处。第二保持部72被形成在三角形的顶点109附近的部分处。
如上所述,连接口59每一个被设置成使得圆筒管形状中的每一个的轴线方向与延伸方向106平行。因而,分别与连接口59连接的墨管41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第一保持部71在延伸方向106上与连接口59面对,且因此第一保持部71接收且保持多根墨管41的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的第一部分41A。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保持部71个别地保持分别与连接口59连接的四根墨管41,使得四根墨管41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布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保持部71具有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布置的四个切去部75。四个切去部75每一个具有进入部和底部,该进入部在高度方向102上具有略小于墨管41中的每一个的外径的间隔,该底部在高度方向102上具有略大于墨管41中的每一个的外径的间隔。因而,从进入部被推入相应切去部75的墨管41在其背部被保持。此外,切去部75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因此,保持在第一保持部71中的墨管41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底部的在高度方向102上与每一根墨管41接触的表面在高度方向102上位于保持在第二保持部72中的两根上部的墨管41和保持在第二保持部72的两根下部的墨管41之间。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二保持部72使多根墨管41的从第一保持部71沿延伸方向106延伸的第二部分41B一体地结成束,使得墨管41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布置。如图6所示,第二布置方向107是与假想平面105垂直的方向,即与高度方向102重合的方向。第二布置方向107与第三方向对应。尽管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布置方向107与假想平面105垂直,第二布置方向107不需要与假想平面105垂直,只要第二布置方向107与假想平面105交叉。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布置方向107不与高度方向102重合。
如图6和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保持部72由两个板状构件构成。两个板状构件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彼此面对。此外,两个板状构件在延伸方向106(与第四方向对应)和第二布置方向107上延伸。两个板状构件中的每一个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的长度略大于结成束状态的四根管41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的长度。突起73分别地形成在两个板状构件的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的两端部。两个板状构件之间的间隔在形成突起73的部分略小于墨管41中的每一个的外径,且在不形成突起73的部分略大于墨管41中的每一个的外径。
由于上述构造,通过使墨管41在第一保持部71和第二保持部72之间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被施加在构成第二保持部72的两个板状构件之间的同时,经由设置突起73的部分推压到两个板状构件之间的墨管41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保持在布置状态。此外,两个板状构件也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使得保持在第二保持部72中的墨管41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在第二保持部72中最上面的墨管41与第一保持部71中最后面的墨管41对应(最后面的墨管41与图8中最上面的墨管41对应)。即,墨管41在第二保持部72中从在第一保持部71中最后面的墨管41开始朝最前面的墨管41向下顺序设置。
如上所述,从盒附接部33延伸且在墨管41被固定到夹子36的部分弯曲的墨管41在宽度方向101上延伸且然后连接到滑架38。即,沿宽度方向101延伸的墨管41通过被管保持部70的第二保持部72保持而转换到延伸方向106上。即墨管41相对于宽度方向101倾斜地插入滑架38。
因而,管保持部70接收从多个连接口59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的多根墨管41且允许墨管41沿宽度方向101延伸。换言之,从多个连接口59延伸的多根墨管41进一步在离开管保持部70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保持部72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位置与多个连接口59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中央部108对应。即管保持部70的第二保持部72保持墨管41,使得墨管41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被布置在与多个连接口59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中央部108对应的位置。
如图8所示,管保持部70的第一保持部71和第二保持部72优选当从上方看时彼此平行地延伸。尽管多个连接口59的中央部、多个切去部75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中央部和第二保持部72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中央部在延伸方向106上线性对齐,连接口59、第一保持部71的切去部75和第二保持部72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即,第二保持部72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中央部可与切去部75在延伸方向106上的中央部中的一个线性对准。在该情况下,优选地,第二保持部72设置在相对于与第一保持部71的位于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两端处的切去部75面对的位置内侧。此外,切去部75和第二保持部72的延伸方向不需要总是彼此平行。
[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墨管41在管保持部70处被扭转,以将其布置方向从第二布置方向107改变到第一布置方向104。然而,扭转的墨管41被保持在第一保持部71和第二保持部72中。这能够减少由于墨管41的扭转施加到滑架38的负载。特别地,由于墨管41的扭转产生的应力可被第一保持部71接收,从而减少施加到每一个连接口59的应力。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多根墨管41从滑架38在作为相对于宽度方向101倾斜的方向的延伸方向106上引出。因而,如图9B所示,在滑架38被移动到在宽度方向101上离开盒附接部33的位置的状态下,多根墨管41的在延伸方向106上延伸的部分被包含在墨管41的弯曲部中,结果墨管41的曲率半径R2变大。另一方面,在多根墨管41从滑架38在宽度方向101上引出的传统构造中,墨管41的曲率半径R1比本构造的曲率半径R2小,如图9A所示。当如上述本实施例中墨管41的曲率半径增大时,能够减少由于墨管41的弯曲而产生的且施加到滑架38的负载。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底部的在高度方向102上与每一根墨管41接触的表面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位于保持在第二保持部72的上部两根墨管41和保持在第二保持部72中的下部两根墨管41之间。因此,在第二布置方向107上布置的多根墨管41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扭转的情况下,可使得墨管41中在位于第二布置方向107上的两端部的两根墨管41处产生的负载大致相等。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多根墨管41在与多个连接口59在第一布置方向104上的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处被扭转以将它们的布置方向从第二布置方向107改变为第一布置方向104。结果,可使得在墨管41中的位于布置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两根墨管处由于墨管41的扭转而产生的负载相等。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二布置方向107和假想平面105彼此垂直。与墨管41的布置方向相对于假想平面105倾斜的墨管41处产生的负载相比,能够降低在墨管41处产生的负载。

Claims (8)

1.一种供墨装置,包括: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被构造成存储墨;
滑架,所述滑架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被安装在所述滑架上,且包括允许喷射墨滴的喷嘴;
流动通道构件,所述流动通道构件被安装在所述滑架上,且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布置的多个连接口,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处于与记录片材平行的假想平面中,所述流动通道构件包括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允许墨从所述多个连接口流动到所述记录头;
多根管,每一根管与所述多个连接口中的每一个连接口对应,且每一根管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所述一端被连接到所述存储部,所述另一端被连接到对应连接口,所述墨被构造成从所述存储部经过所述多根管供应到所述流动通道构件,所述多根管中的每一根管具有与所述另一端邻近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邻近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和
管保持部,所述管保持部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且包括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布置,所述第二保持部被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二部分在与所述假想平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其中,所述管保持部被构造成支撑从所述流动通道构件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假想平面平行的第四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多根管;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滑架位于最靠近所述存储部的位置,每根管的从所述管保持部延伸的部分就所述第一方向而言延伸离开所述管保持部和所述存储部,并且每根管的从所述管保持部延伸的所述部分弯曲以便形成朝所述存储部的U形翻转,所述多根管被构造成跟随所述滑架的运动弯曲以改变所述多根管的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四方向上直线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多根管中的每一根管具有相同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假想平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管保持部被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滑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所述管保持部一体地设有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中如果所述滑架位于最靠近所述存储部的位置,安装在所述滑架上的所述记录头和所述存储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假想平面平行的第五方向上布置,并且
其中全部所述多根管在所述第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多个连接口中的一个连接口位于存储部侧上,所述多个连接口中的所述一个连接口位于最靠近所述记录头的位置。
CN201210536336.0A 2011-12-26 2012-12-12 供墨装置 Active CN1031713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4298 2011-12-26
JP2011284298A JP6024105B2 (ja) 2011-12-26 2011-12-26 インク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1305A true CN103171305A (zh) 2013-06-26
CN103171305B CN103171305B (zh) 2015-02-25

Family

ID=4863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6336.0A Active CN103171305B (zh) 2011-12-26 2012-12-12 供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34811B2 (zh)
JP (1) JP6024105B2 (zh)
CN (1) CN1031713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5562A (zh) * 2015-12-21 2017-07-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7500B2 (ja) * 2013-12-24 2018-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20150210067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liquid printing
JP6579749B2 (ja) * 2014-12-26 2019-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417B1 (en) * 1994-10-31 2001-02-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uidic adapter for use with an inkjet print cartridge having an internal pressure regulator
JP2003320680A (ja) * 2002-02-28 2003-11-11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用液体供給チューブ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6719414B2 (en) * 2002-07-31 2004-04-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tube carrier for a printer, and method
CN1853938A (zh) * 2005-04-28 2006-11-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流路形成部件引导装置
US20090058970A1 (en) * 2007-08-28 2009-03-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US20100110152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10195011A (ja) * 2009-02-27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2964A (ja) * 1984-05-04 1985-11-19 Canon Inc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US6068370A (en) * 1996-08-30 2000-05-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uidic delivery system with tubing and manifolding for an off-axis printing system
JP4207217B2 (ja) * 1998-03-25 2009-0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6247802B1 (en) * 1999-01-29 2001-06-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supply tube guiding system for large format printer
EP1318019B1 (en) * 2001-12-10 2005-04-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er
JP2003175631A (ja) * 2001-12-10 2003-06-2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DE602005013135D1 (de) * 2004-03-05 2009-04-23 Brother Ind Ltd Bildaufzeichnungsgerät
JP2007144905A (ja) 2005-11-30 2007-06-14 Ricoh Co Ltd 液供給装置、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43610B2 (ja) * 2007-11-22 2012-10-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223750B2 (ja) * 2009-03-24 2013-06-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126254B2 (ja) * 2010-03-08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417B1 (en) * 1994-10-31 2001-02-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uidic adapter for use with an inkjet print cartridge having an internal pressure regulator
JP2003320680A (ja) * 2002-02-28 2003-11-11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用液体供給チューブ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6719414B2 (en) * 2002-07-31 2004-04-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tube carrier for a printer, and method
CN1853938A (zh) * 2005-04-28 2006-11-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流路形成部件引导装置
US20090058970A1 (en) * 2007-08-28 2009-03-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US20100110152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10195011A (ja) * 2009-02-27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5562A (zh) * 2015-12-21 2017-07-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32816A (ja) 2013-07-08
US8534811B2 (en) 2013-09-17
JP6024105B2 (ja) 2016-11-09
CN103171305B (zh) 2015-02-25
US20130162728A1 (en)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10350B1 (en) Ink jet printer
EP1574340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862836U (zh) 喷墨记录设备
CN103171305B (zh) 供墨装置
WO2014024392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TWI314104B (en) Liquid passage forming member guiding device
TWM434681U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13132810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1973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781358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30106962A1 (en) Ink distribution configuration for carriage inkjet printer
JP626393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827379B (zh) 喷墨打印机
US984007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472090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TWM468415U (zh) 液體噴射裝置
US8469490B2 (en) Ink tank configuration for inkjet printer
JP2013208877A (ja) 記録装置
JP5927906B2 (ja) インク流通装置
US8297747B2 (en) Seal for inkjet ink tank
JP2013180396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562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8048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113002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JP201118365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