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9496A - 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9496A
CN103129496A CN2012105060921A CN201210506092A CN103129496A CN 103129496 A CN103129496 A CN 103129496A CN 2012105060921 A CN2012105060921 A CN 2012105060921A CN 201210506092 A CN201210506092 A CN 201210506092A CN 103129496 A CN103129496 A CN 103129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part
support section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wainscot
vehic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60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9496B (zh
Inventor
全东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3129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9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37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to the door, e.g. releasable attachmen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55Reinforcement elements integrated in door structure or other door elements, e.g. beam-like shapes stamped in inner door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安装在车辆的车门的内面板上并且可以包括与联接防撞梁的联接凹槽一起形成的联接部分、从联接部分向下弯曲并且支撑联接部分的支撑部分、以及沿着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的侧面部分设置并且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上的安装部分,其中联接部分、支撑部分和安装部分整体地形成,并且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可以从车门的内面板突出以形成增强部分。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27559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改进侧面冲击性能的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乘客在交通事故时由于汽车的侧面冲击而会受到严重伤害。因此,汽车的每个车门安装有防撞梁以便在冲击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乘客的安全性。防撞梁是防止车门被推挤以降低汽车内部的伤害的增强结构。
另外,除了保护乘客之外,防撞梁还用于防止由于长时间的车门打开和关闭的重复操作而导致的车门外观变形。
防撞梁为管状并且沿汽车的纵向方向安装在车门上,以便准备应对汽车的侧面碰撞。通过安装在车门内面板上的支架支撑防撞梁。
根据相关技术的用于支撑防撞梁的支架,除了基础支架以外通常进一步安装有增强支架以便增强支撑力。可以用多种形状实现支撑防撞梁的支架。下面将参考图4到图6描述该支架的一个实例。图4为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的C-C线剖开的横截面图,而图6为沿着图5的D-D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基础支架121将防撞梁110固定到车门同时支撑防撞梁110。通过整体地弯曲联接部分122、臂123和倾斜部分124以悬臂形式设置基础支架121。臂12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凹槽125以便将防撞梁110安装在臂123中。
联接部分122通过点焊固定到车门的内面板130的侧外部。倾斜部分124延伸同时通过从联接部分122弯曲而具有预定的斜面,并且臂123通过从倾斜部分124弯曲而支撑防撞梁110。臂123具有半圆形的形状以便使用于防撞梁110安装的固定凹槽125与防撞梁110的形状吻合。因此,防撞梁110安装在固定凹槽125中以便使防撞梁110由基础支架121支撑并且与车辆的车门连接。
增强支架140进一步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上以便支撑基础支架121的悬臂形式。增强支架140整体地设置有竖直联接部分141和增强臂142。竖直联接部分141通过点焊固定到车门的内面板130的侧外部的内侧。竖直联接部分141将增强支架140与车门进行连接,并且支撑增强支架140的增强臂142。增强臂142从竖直联接部分141弯曲以便邻近基础支架121的臂123的表面。增强臂142的表面还设置有与基础支架121的臂123相似的与防撞梁110的形状相吻合的半圆形的增强凹槽143。因此,增强支架140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支撑基础支架121从而改进具有悬臂形状的基础支架121的冲击性能。
然而,如图6所示,根据相关技术的支撑防撞梁110的支架的增强支架140由于除了竖直联接部分141之外缺乏与车门连接的部分,因此在冲击时容易折裂。因此,在车辆的侧面冲击时传递到车辆的车门的冲击能量没有被充分地吸收,因此,大的冲击能量被传递到车辆内部。因此,存在有用于改进侧面冲击性能的方法的需求。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侧冲击性能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安装在车辆的车门的内面板上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可以包括与联接防撞梁的联接凹槽一起形成的联接部分、从联接部分向下弯曲并且支撑联接部分的支撑部分、以及沿着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的侧面部分设置并且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上的安装部分,其中联接部分、支撑部分和安装部分整体地形成,并且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从车门的内面板突出以形成增强部分。
联接部分的一端和支撑部分的一端是开放的。
联接凹槽以预定间隔与内面板隔开。
支撑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内面板隔开。
联接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内面板隔开。
联接凹槽形成在一对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之间以便接收一对联接部分之间的防撞梁,其中支撑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内面板隔开,其中联接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内面板隔开,其中增强部分可以包括凸起部分和通过与凸起部分弯曲而形成在凸起部分之间的凹陷部分。
通过在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之间延伸联接凹槽而形成凹陷部分。
通过延伸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而形成凸起部分。
凸起部分基于凹陷部分彼此对称。
安装部分通过焊接与车门的内面板联接。
从而,可以比相关技术进一步改进防撞梁的支撑性能,并且通过最小化在冲击时传递到内部的冲击能来提高安全性。
联接部分的一端和支撑部分的一端可以是开放的。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结构的刚度。
增强部分可以包括凸起部分;以及通过从凸起部分弯曲而形成的凹陷部分。
从而,可以进一步牢固地支撑防撞梁并且在冲击能传递时有效地分散冲击能。
可以通过从联接部分到支撑部分延伸联接凹槽而形成凹陷部分。
增强部分可以设置有基于凹陷部分彼此对称的凸起部分。
从而,可以在两侧支撑防撞梁以便进一步稳定地支撑防撞梁并且分散冲击能。
安装部分可以通过焊接与车门的内面板联接。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撞梁的粘附表面并且进一步稳定地安装防撞梁。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3为沿着图2中的B-B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4为根据相关技术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沿着图4的C-C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6为沿着图5中的D-D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地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指代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
附图中各个元件的附图标记
10:防撞梁
21:联接部分
22:支撑部分
23:安装部分
24:增强部分
30:内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面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开的横截面图,并且图3为沿着图2中的B-B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如图1到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包括联接部分21、支撑部分22和多个安装部分23,其中联接部分21设置有用于联接防撞梁10的联接凹槽25,支撑部分22从联接部分21向下弯曲以支撑该支撑结构20,安装部分23沿着联接部分21和支撑部分22设置并且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30上。联接部分21、支撑部分22和安装部分23整体地形成。
联接部分21设置在车门内面板30的水平部分31处。联接部分21通过沿着联接部分21的两侧面整体形成的安装部分23安装在内面板30的水平部分31上。在这种情况下,联接部分21通过点焊安装。
联接部分21通过从沿着联接部分21的两侧面形成的安装部分23突出并弯曲而形成增强部分24的凸起部分24a(随后将描述)。在该情况下,形成的增强部分24具有矩形的横截面或可以具有其它形状的横截面。
联接部分21设置有用于安装防撞梁10的联接凹槽25。通过从内面板30的水平部分31突出并弯曲而形成增强部分24的联接部分21再次向着内面板30的表面弯曲以便形成联接凹槽25。在该情况下,联接凹槽25可以以预定的间隔与内面板30隔开,同时保持完全不接触内面板30的突出状态。这进一步增加了刚度。根据防撞梁10的横截面,联接凹槽25可以具有半圆形的形状。其用于增大防撞梁10和联接凹槽25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撞梁10通过被固定在联接凹槽25中而安装在防撞梁支撑结构20上。
联接凹槽25可以延伸到支撑部分22,该支撑部分22从联接部分21延伸出来。从而,联接部分21设置有增强部分24的凹陷部分24b。
联接部分21可以再次从内面板30突出并弯曲,从通过弯曲到内面板30的一侧而形成的联接凹槽25延伸。从而,联接部分21设置有增强部分24的凸起部分24a。
当防撞梁10安装在联接凹槽25中时,增强部分具有基于防撞梁10的纵向方向(参见图3)的对称的形状。也即,两个增强部分24在基于防撞梁10的纵向方向的上部和下部突出。然而,两个增强部分24不一定是基于防撞梁10的纵向方向对称的,但是能够在两侧支撑防撞梁10的增强部分24设置在基于防撞梁10的纵向方向的上部和下部。
通过从联接部分21延伸,支撑部分22沿着车门的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设置。支撑部分22通过沿着支撑部分22的两侧面整体形成的安装部分23安装在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上。在该情况下,支撑部分22通过点焊安装。
支撑部分22延伸到形成在联接部分21上的联接凹槽25以便形成随后将描述的增强部分24的凹陷部分24b。原因是防撞梁10可以进一步牢固地安装,并且可以通过增强部分24基于联接凹槽25能够分散在冲击时传递的冲击能量。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施加到内部的冲击能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支撑部分22的形状,支撑部分22从内面板30沿着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从联接部分21逐渐地突出延伸。逐渐地突出到预定的长度的支撑部分22可以再次弯曲以便接近内面板30侧面。
增强部分24意指联接部分21和支撑部分22从内面板30突起的空间。增强部分24由从内面板30的水平部分31突起的联接部分21和与联接部分21整体地形成并且从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突起的支撑部分22所包围。增强部分24形成凸起部分24a和凹陷部分24b。由于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支撑结构20与车门连接的部分得到了进一步地增加,因此增强部分24的形状改进了防撞梁10的支撑性能。
如图2中所示,通过将联接凹槽25延伸到支撑部分22而形成凹陷部分24b。安装在联接部分21上的联接凹槽25接触防撞梁10并且与车门的内面板30隔开预定间隔。联接凹槽25沿着内面板30的水平部分31延伸,然后弯曲从而使联接凹槽延伸到支撑部分22。
凸起部分24a从内面板30突出(参见图3)。凸起部分24a被形成为沿着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逐渐地延伸增强部分24。然后,可以通过再次朝向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弯曲而将凸起部分24a设置成具有箱型的横截面。从而,可以将在冲击时传递的冲击能量更好地传递到车门的侧面,并且与相关技术相比防撞梁10可以被进一步牢固地支撑。然而,凸起部分24a并不必一定限定于上述形状,但如果通过从内面板30突出联接部分21和支撑部分22而形成凸起部分24a,则凸起部分24a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凹陷部分24b从凸起部分24a弯曲到内面板30的侧面(参见图3)。将凹陷部分24b形成为沿着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逐渐地延伸增强部分24。然后,可以通过再次向着内面板30的竖直部分32弯曲而将凹陷部分24b设置成具有箱型的横截面。从而,可以将在冲击时传递的冲击能量更好地传递到车门的侧面,并且与相关技术相比防撞梁10可以被进一步牢固地支撑。然而,凹陷部分24b并不必一定局限于上述形状;如果通过从内面板30突出联接部分21和支撑部分22而形成凹陷部分24b,则凹陷部分24b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两个凸起部分24a设置在基于凹陷部分24b的上部和下部。从而,与相关技术相比较,防撞梁10的支撑性能可以得到改进。
弯曲以形成增强部分24的联接部分21和支撑部分22的端部可以是开放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分散冲击能量。
沿着联接部分21和支撑部分22的两侧面形成安装部分23。安装部分23从内面板30的水平部分31延伸到竖直部分32,并且安装部分23沿着内面板30的弯曲形状设置。安装部分23接触内面板30的表面以安装将全部支撑结构20在车辆的车门上。安装部分23可以通过点焊安装在车辆的车门上,也可以应用联接构件(比如螺丝)安装。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联接凹槽25可以以预定的间隔与水平部分31隔开。
根据如上所述的防撞梁10的支撑结构20,防撞梁10从外部接收冲击能量并且通过在通过弯曲增强部分24而形成的方向上旋转冲击能量来传递力。从而,可以将大部分的冲击能量传递到车门的侧面并且与技术相比较进一步减少了传递到内部的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提供具有改进的防撞梁支撑性能和冲击性能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
尽管出于说明的目的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修改形式、增加形式和替代形式都是可行的,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这些描述并不旨在为毫无遗漏的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加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在车辆的车门内面板上并且包括:
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与联接凹槽一起形成,所述防撞梁联接到所述联接凹槽;
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从所述联接部分向下弯曲并且支撑所述联接部分;以及
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沿着所述联接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的侧面部分设置并且安装在所述车门的内面板上,
其中所述联接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和所述安装部分整体地形成,以及
所述联接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从所述车门的内面板突出以形成增强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联接部分的一端和所述支撑部分的一端是开放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联接凹槽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内面板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内面板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联接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内面板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联接凹槽形成在一对联接部分和支撑部分之间以接收所述一对联接部分之间的所述防撞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内面板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联接部分的一部分以预定间隔与所述内面板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增强部分包括:
凸起部分;以及
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通过从所述凸起部分弯曲而在所述凸起部分之间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凹陷部分是通过在所述联接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之间延伸所述联接凹槽而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凸起部分是通过延伸所述联接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凸起部分基于所述凹陷部分彼此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安装部分通过焊接与所述车门的所述内面板联接。
CN201210506092.1A 2011-12-01 2012-11-30 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Active CN103129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27559A KR101327121B1 (ko) 2011-12-01 2011-12-01 차량용 도어 임팩트 빔 지지 구조
KR10-2011-0127559 2011-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496A true CN103129496A (zh) 2013-06-05
CN103129496B CN103129496B (zh) 2017-03-01

Family

ID=4843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6092.1A Active CN103129496B (zh) 2011-12-01 2012-11-30 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57891B2 (zh)
KR (1) KR101327121B1 (zh)
CN (1) CN103129496B (zh)
DE (1) DE10201211164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5944A (zh) * 2016-03-25 2017-10-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7962936A (zh) * 2016-10-20 2018-04-2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门防撞梁总成
CN111660776A (zh) * 2020-06-04 2020-09-15 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95214A (zh) * 2021-10-29 2022-01-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连接装置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17411A1 (en) * 2011-04-28 2019-07-31 Magna Closures Inc. Door assembly with carrier with intrusion member
DE112013003629T5 (de) * 2012-07-23 2015-05-07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Fahrzeugtür
CN105121194B (zh) * 2013-04-03 2017-11-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
DE102013215323A1 (de) * 2013-08-05 2015-0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efestigungselement für ein Karosserieteil und Befestigungssystem mit Befestigungselement
FR3021255B1 (fr) * 2014-05-21 2016-05-13 Renault Sa Portiere renforce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6459403B2 (ja) * 2014-10-31 2019-01-30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ドアインパクトバーの取り付け構造
US9487066B1 (en) * 2015-07-07 2016-11-0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eformable side impact bar
KR101896325B1 (ko) * 2016-11-15 2018-09-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cfrp 도어의 임팩트 빔 구조
KR20180071436A (ko) * 2016-12-19 2018-06-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임팩트 빔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798373B2 (ja) * 2017-03-15 2020-1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ドア構造
US10479411B2 (en) 2018-01-31 2019-11-1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tructurally reinforced vehicle bod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3719A (en) * 1997-09-25 1998-09-29 Trim Trends, Inc. Side intrusion beam assembly having compensating welds at brackets
US6082811A (en) * 1997-06-06 2000-07-04 Kyoho Machine Works, Ltd.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hollow structural member, having decreasing-thickness end portions
US6382707B1 (en) * 2000-10-09 2002-05-07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Reinforced door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395021A (zh) * 2006-03-03 2009-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侧面结构
US20100301630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544A (en) * 1896-08-25 Plumber s tack
JPS5141226Y2 (zh) * 1972-04-22 1976-10-07
JPS57151361A (en) * 1981-03-16 1982-09-18 Nissan Motor Reinforcing material and reinforcing panel
US5232261A (en) * 1992-06-04 1993-08-03 Nhk Spring Co., Ltd. Door impact beam for an automobile
US5404690A (en) * 1993-03-26 1995-04-11 Crescive Die & Tool, Inc. Impact beam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117840B2 (ja) * 1993-06-23 2000-12-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面構造
US5544930A (en) * 1994-10-05 1996-08-13 Chrysler Corporation Floating end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for a vehicle door
US5785376A (en) * 1995-06-21 1998-07-28 Mascotech Tubular Products, Inc. Vehicle door beam
KR100194711B1 (ko) * 1995-12-12 1999-06-15 정몽규 차량용 도어의 충격흡수장치
KR100196412B1 (en) * 1996-12-16 1999-06-15 Hyundai Motor Co Ltd Door side impact structure
KR20010065645A (ko) 1999-12-30 2001-07-11 이계안 도어의 임팩트빔 지지구조
JP2002012167A (ja) * 2000-04-26 2002-01-15 Neoex Lab Inc 中空構造物の補強構造とその補強具
KR100412346B1 (ko) * 2000-12-19 2003-12-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측면 충돌 강화 브라켓
SE530404C2 (sv) * 2006-09-11 2008-05-27 Gestamp Hardtech Ab Fordonsdörr och krockskyddsbalk till sådan
US7857375B2 (en) * 2008-03-06 2010-12-28 Honda Motor Co., Ltd. Dual support pad for a vehicle door
US7819462B1 (en) * 2009-04-21 2010-10-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nti-intrusion beam for vehicle door assembly
WO2011033634A1 (ja) * 2009-09-17 2011-03-2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ドアインパクトビームにおける装着部材の取付構造
KR101242066B1 (ko) 2010-05-19 2013-03-12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Vip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기분장애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1144079B1 (ko) 2010-08-27 2012-05-23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도어의 임팩트빔 고정용 브라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2811A (en) * 1997-06-06 2000-07-04 Kyoho Machine Works, Ltd.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hollow structural member, having decreasing-thickness end portions
US5813719A (en) * 1997-09-25 1998-09-29 Trim Trends, Inc. Side intrusion beam assembly having compensating welds at brackets
US6382707B1 (en) * 2000-10-09 2002-05-07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Reinforced door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395021A (zh) * 2006-03-03 2009-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侧面结构
US20100301630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5944A (zh) * 2016-03-25 2017-10-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7225944B (zh) * 2016-03-25 2020-07-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7962936A (zh) * 2016-10-20 2018-04-2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门防撞梁总成
CN111660776A (zh) * 2020-06-04 2020-09-15 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95214A (zh) * 2021-10-29 2022-01-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连接装置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27121B1 (ko) 2013-11-07
DE102012111643A1 (de) 2013-06-06
US8857891B2 (en) 2014-10-14
US20130140845A1 (en) 2013-06-06
KR20130061319A (ko) 2013-06-11
CN103129496B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94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防撞梁支撑结构
CN103573071B (zh) 用于车辆的引擎盖铰链装置
CN102791527B (zh) 车用外饰部件的安装结构
CN105142987B (zh) 机动车辆用保险杠
CN103661607A (zh)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
CN103625554A (zh) 用于车身的增强单元
CN113263996B (zh) 机动车保险杠
CN102713073A (zh) 用于交通面的分隔元件
CN101600591B (zh) 车辆车门结构
CN208698886U (zh) 一种前顶横梁连接板
CN102470756A (zh) 机动车仪表板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机动车
CN101795904A (zh) 车辆内板
EP2924168A1 (en) Guardrail for vehicle
JP2010023692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KR20220048795A (ko) 가드레일
CN203612060U (zh) 用于车身的边梁内板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身
KR20060025145A (ko) 특히 차량을 위한 앞유리 와이핑 장치
CN217994309U (zh) 雷达支架和车辆
KR20100049328A (ko) 차량의 범퍼 장치
JP4817950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擁壁と防護柵と車輪誘導柵の複合施設
CN206049368U (zh) 副仪表板分块结构
JP4366099B2 (ja) 車両のカウルパネル構造
CN219948135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640943U (zh) B柱内板和车辆
CN21985706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防撞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