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1517A - 雨刮器 - Google Patents

雨刮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1517A
CN103101517A CN2012104485661A CN201210448566A CN103101517A CN 103101517 A CN103101517 A CN 103101517A CN 2012104485661 A CN2012104485661 A CN 2012104485661A CN 201210448566 A CN201210448566 A CN 201210448566A CN 103101517 A CN103101517 A CN 103101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bar
cap
wiper
rain shaving
shaving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85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1517B (zh
Inventor
金兑庆
金冠熙
安在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B Wip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01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1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1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15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01Wiper blades characterised by a blade support harness consisting of several articulat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91Additional elements being fixed on wipers or parts of wip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covers, antennae or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06Means, or measures taken, for influencing the aerodynamic quality of the wipe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2001/3812Means of supporting or holding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 B60S2001/3813Means of supporting or holding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chacterised by a support harness consisting of several articulat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2001/3812Means of supporting or holding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 B60S2001/3813Means of supporting or holding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chacterised by a support harness consisting of several articulated elements
    • B60S2001/3815Means of supporting or holding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chacterised by a support harness consisting of several articulated elements chacterised by the joint betwee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2001/3843Wiper blades equipped with removable cover or protec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刮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包括直接擦拭擦拭面的雨刮片(600);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支撑杆组件(500);以及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盖部(400)。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通过分别以二点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10)且分别以一点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一对第二支撑杆(520),从而以六点被支撑;所述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并结合于所述盖部(400)。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防止升起或震颤且供对扭曲力矩的抵抗性强并且停止状态时可降低雨刮片的变形的雨刮器。

Description

雨刮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刮器,尤其涉及能在车辆行驶时稳定地擦拭的雨刮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雨刮器用于在车辆行驶中去除异物或雨、雪,预防妨碍驾驶员前方视野,马达驱动借助于雨刮臂连接的连杆装置,从而以扇形进行反复的往复运动。
现有的雨刮器包括以单淘汰赛(tournament)赛程表形连接金属材料的支撑杆构成的支撑杆组件。就所述支撑杆组件而言,多个单淘汰赛赛程表支撑杆使安装有背板的雨刮片弯曲,以符合车辆玻璃的曲率。这种雨刮器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在作用于玻璃面的空气压力下,存在雨刮器发生升起(lifting)或震颤(chattering)的问题。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10-2010-0064983(2010.6.15公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防止升起或震颤的雨刮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扭曲力矩(twisting moment)的抵抗性强的雨刮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止状态时可降低雨刮片的变形的雨刮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包括直接擦拭擦拭面的雨刮片(600);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支撑杆组件(500);以及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盖部(400)。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通过分别以二点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10)且分别以一点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一对第二支撑杆(520),从而以六点被支撑;所述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并结合于所述盖部(400)。
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包括直接擦拭擦拭面的雨刮片(600);支撑所述雨刮片(600),并且包括两对第一支撑杆(510)和一对第二支撑杆(520)的支撑杆组件(500);以及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盖部(400)。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所述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分别结合于所述盖部(400)且与一对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所述两对第一支撑杆(510)分别以二点支撑雨刮片(6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盖部(400)包括固定盖部(410)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盖部(410)枢转的一个以上的可动盖部(4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可动盖部(42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固定结合,并且位于所述固定盖部(410)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雨刮器还包括第一垫片(531),其由树脂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中央部,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外侧对所述第二支撑杆(520)进行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雨刮器还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且插入于所述第一垫片(531)和固定盖部(410)之间的垫片夹(530),并且其截面形状为拱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垫片夹(530)包括用于与形成于固定盖部(410)内侧的沟槽(slot)滑动结合的垫片加强肋(530b);以及挂接于所述沟槽(slot)外侧的末端部而约束所述垫片夹(530)向后方移动的弹性锁销(530a)。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雨刮器还包括由树脂材料形成且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一端并且对所述第一支撑杆(510)进行加压的第二垫片(53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下侧空间的轴向截面具有梯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能够按照所述擦拭面的曲率增加或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包括直接擦拭擦拭面的雨刮片(600);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支撑杆组件(500)以及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盖部(400)。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L2)从所述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向车辆的后方侧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盖部(400)包括固定盖部(410)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盖部(410)进行枢转的一个以上的可动盖部(4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一个以上的可动盖部(42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固定结合且位于所述固定盖部(410)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盖部(400)包括由整体上向所述雨刮片(600)方向凹陷的形状与所述盖部(400)一体形成的翅片部(415,425),其中,斜角端形成于所述盖部(400)的上侧。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防止雨刮升起或震颤的雨刮器组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利用以六点支撑结构的支撑杆组件,因而雨刮片的背板的曲率小甚至可以没有曲率的雨刮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对扭曲力矩的抵抗性强的雨刮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停止状态时可降低雨刮片的变形的雨刮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的整体构成的主视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3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片的一端的立体图;
图3b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片的另一端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雨刮器的盖部与支撑杆组件的正面分解图;
图5为分离显示本发明的雨刮器的盖部与支撑杆组件的立体图;
图6a及图6b为具有八点支撑结构的雨刮器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的盖部与支撑杆组件的透视图;
图8a为对图7的VC的轴向剖面图;
图8b为对图7的VB的轴向剖面图;
图8c为对图7的VA的轴向剖面图;
图8d为对图7的IVC的轴向剖面图;
图8e为对图7的IVB的轴向剖面图;
图8f为对图7的IVA的轴向剖面图;
图9为显示连接夹插入到中央盖部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显示根据玻璃面的曲率的雨刮器;
图11a为从上方观察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的连接卡头部的俯视图;
图11b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的连接卡头部的主视图;
图11c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的连接卡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停止状态时的雨刮片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雨刮器                 30:车辆玻璃
30a:玻璃面                400:盖部
410:中央盖部              411:中央翅片部上侧斜角
412:连接卡头部            412a:开口部
412b:连接夹               413:第一支撑杆盖部
413a:内测沟槽             415:中央翅片部
415a:连接卡头部翅片部     415b:第一支撑杆盖部翅片
417:加强肋(rib)           420:侧盖部
421: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    422:支撑凸起
423:第一结合凸起          424:第二结合凸起
425:侧翅片部              500:支撑杆组件
510:第一支撑杆            511:第一连结件
512:第一贯通孔            513:臂部
520:第二支撑杆            521:第二连结件
522:第二贯通孔            523:臂部
523a:中心方向臂部         523b:斜角端方向臂部
524:第三贯通孔            525:第一连接槽
526:第二连接槽            530:垫片夹
530a:弹性锁销            530b:垫片的加强肋
531:第一垫片             532:第二垫片
551:第一连接销           552:第二连接销
600:雨刮片               610:底座部
611:凸出部               620:缘(lip)部
630:背板容纳槽           640:保持部
641:斜面                 642:结合部
700:背板
X,X′:第一支撑杆的第一连结件之间的距离
Y,Y′:第二支撑杆的第二连结件斜角端上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要素中,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能够明确掌握、容易再现的内容,为了不混淆本发明的要旨,省略其具体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组件的整体构成
图1及图2分别是显示本发明的雨刮器的主视图及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雨刮器10包括紧贴车辆的琉璃窗面而擦拭车辆的琉璃窗面的雨刮片600;连接成单淘汰赛赛程表型(tournament)而支撑雨刮片600的支撑杆组件(lever assembly)500;容纳支撑杆组件500的盖部400。
下面对图1及图2所示的雨刮器进行详细说明。
雨刮器10连接于雨刮臂(未图示)的斜角端,针对车辆玻璃30的玻璃面擦拭面30a,从雨刮臂获得加压力。雨刮臂借助于雨刮马达(未图示)按预定角度往复旋转,所述雨刮器10在车辆玻璃30的玻璃面30a上,以预定角度范围进行擦拭。
图3a及图3b是分别显示雨刮片600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局部立体图。
如图1、图2、图3a及图3b所示,所述雨刮器10还包括加装于雨刮片600的两个背板700。所述支撑杆组件500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510与多个第二支撑杆520。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为了说明的便利,对由一对第一支撑杆510与一对第二支撑杆520构成的雨刮器10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a及图3b所示,所述雨刮片600包括直接接触玻璃面30a进行擦拭的擦拭缘(lip)部620以及由所述支撑杆组件500支撑的底座部610。所述雨刮片600配置得滑动接触车辆的玻璃,清除该玻璃表面的异物。所述雨刮片600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延长,由弹性材料,即,诸如橡胶材料的弹性材料或弹性合成材料构成。
所述底座部610由支撑杆组件500的第一支撑杆510和第二支撑杆520的连结件511和521支撑。所述连结件511和521可以具有轭(yoke)形状。所述底座部610及擦拭缘(lip)部620沿雨刮片600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延长。在所述底座部610上,延长形成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背板能够容纳的容纳槽630。两个背板700是具有弹簧特性的长方形金属材料板,分别容纳于两个背板容纳槽630。保持部640是供所述连结件511和521以滑动方式容纳的部分。
图3a所示的所述雨刮片600一端的保持部640呈开放形,以便所述连结件511和521能够容纳,但如图3b所示的另一端形成得限制第二支撑杆的第二连结件521沿长度方向移动。即,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第二连结件521中的一者受到只在所述保持部640另一端上形成的斜面641的壁和结合部642限定。另外,所述第二连结件521沿长度方向的移动受到凸出部611限制。
背板700对所述擦拭缘(lip)部620提供弹性和强度。当雨刮臂20施加加压力时,该加压力通过所述支撑杆组件500分配给所述雨刮片600。此时,所述加压力借助于所述背板700而沿所述雨刮片600的长度方向分散。因此,所述背板700应具有弹性,并且具有用于保持所述雨刮片600的形状的强度。根据雨刮片的强度或弹性程度,也可以配置多个所述背板700及背板容纳槽630。
对本发明的雨刮器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雨刮器的实施例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雨刮器的盖部与支撑杆组件的正面分解图,图5是分离显示本发明的雨刮器的盖部与支撑杆组件的立体图。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杆组件500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杆510;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并结合于所述盖部400的一对第二支撑杆520。
支撑杆组件500和盖部400将从雨刮臂获得的压力分配给所述雨刮片600。
所述第一支撑杆5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雨刮中心方向斜角端结合,且枢转结合得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结合轴进行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510可以配置于相距所述雨刮器10中央预定距离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中央部结合于盖部400,另一端支撑雨刮片600。例如,一对第一支撑杆510支撑四点,一对第二支撑杆520支撑二点,可以具有一共六点支撑结构。即,一对第一支撑杆510可以分别以二点支撑雨刮片600,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可以分别以一点支撑雨刮片600。从而,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杆510及一对第二支撑杆520的支撑杆组件500在整体上能够在六点支撑雨刮片600。
在通过如上六点支撑结构,支撑雨刮片600后,使得第二支撑杆520能够充分对雨刮片的末端进行加压。
一般而言,插入雨刮片600的背板700的长度方向中心部向离开玻璃面30a的方向凹陷弯曲。例如,在支撑杆组件500无法对雨刮片600的两末端加压的情况下,施加于支撑杆组件500的加压力无法分散到整个雨刮片600。因此,为稳定地擦拭,背板700的曲率应比玻璃面30a的曲率大。也就是说,背板700的曲率半径应比玻璃面30a的曲率半径小。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杆组件500的六点支撑结构能够使施加于支撑杆组件500的加压力沿雨刮片600的长度方向分散。因此,所述背板700曲率即使小于玻璃面30a的曲率或没有曲率也可无妨。根据施加于雨刮器10的加压力而准确调整背板700曲率的工作耗时很多。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杆组件500的六点支撑结构可以利用没有曲率或曲率较小的背板700,稳定地向雨刮片600分配负载。
图6a及图6b显示具有八点支撑结构的雨刮器。
当车辆的玻璃面变大时,雨刮器10的长度也变长。此时,为了使雨刮片600对玻璃面稳定地加压,需要比六点支撑结构更多的支撑点。
参照图6a及图6b,支撑杆组件500可包括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和两对第一支撑杆510。两对第一支撑杆510可以分别在二点支撑得使雨刮片600可进行滑动。即,提供八点支撑结构的雨刮器10。各个第二支撑杆520可以在两端与一对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各个第一支撑杆510可在两端部包括一对连结件511。除了八点支撑结构之外的特征与上述的六点支撑结构的雨刮器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所述底座部6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510能滑动地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底座部610。
如图1、图2、图3a及图3b所示,为与所述玻璃面30a的曲率匹配,所述背板700可以具有预定曲率。根据实施例,在借助于第一支撑杆510、第二支撑杆520保持雨刮器10的曲率的情况下,背板700也可以没有曲率。支撑杆组件500与盖部400把从雨刮臂提供的加压力分配给所述雨刮片600。
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杆510分别包括两个第一连结件511、第一贯通孔512、两个臂部513。
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是对金属板材进行锻压加工形成,具有沿长度方向延长的山状交叠部(mountain fold)。所述第一支撑杆510以中央向所述盖部400侧凸出的拱形(arch)形状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杆510具有向下部侧开放的“U”字形形态的截面。
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所述第一贯通孔512为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枢转结合而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中央。所述第一贯通孔512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宽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贯通孔512是与后述的第二支撑杆520的第二贯通孔522结合的部位。第二垫片532插入在第一贯通孔512与第二贯通孔522之间,从而强化第一贯通孔512与第二贯通孔522的结合。第一支撑杆510的两端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第一连结件511。所述第一连结件511能滑动地支撑所述雨刮片600。
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雨刮器的支撑杆组件500由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杆510和一个第二支撑杆520的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形成,各个第二支撑杆520通过盖部400连接。即,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盖部400发挥通常用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撑杆的功能,从而能够减小雨刮器10整体重量。当盖部400不是以金属材料,而是以树脂材料构成时,产品可以一体成型,因而能够减少单个配件的数量。因此,具有能够简化工序、节省制造成本的效果。另外,通过以树脂材料形成盖部400,能够使雨刮器10的外观形状的自由度增加。盖部400的形状的自由度越增加,用于防止行驶风造成的升起的变形越容易实现。
图7是从前面观察所述雨刮器10的所述盖部400及支撑杆组件500与雨刮片600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图8a至图8f是对图7的VC至IVA的轴向剖面图。
如图8a至图8f所示,第一支撑杆510的横向中心线为L2,第二支撑杆520的上端部的横向长度中心与L2一致(下面,把L2称为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L2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偏离(offset)。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第一连结件511可以具有轭(yoke)形状。
如显示对图7的IVC的轴向剖面的图8d所示,所述第一连结件511的横向中心线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一致。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支撑杆520把雨刮臂施加的加压力传递给所述第一支撑杆510。另外,第二支撑杆520支撑雨刮片600。第二支撑杆520与盖部400结合,从而保持雨刮器10的整体形状。
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分别包括:用于支撑雨刮片600的第二连结件521,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的第二贯通孔522,两个臂部523a和523b,用于与所述中央盖部(固定盖部)410结合的第三贯通孔524,用于与所述盖部400的侧(side)盖部(可动盖部)420结合的第一连接槽525、第二连接槽526。
第二支撑杆520以向所述盖部400侧凸出的拱形(arch)形状形成。第二支撑杆520具有向下部侧开放的“U”字形形态的截面。因此,第二支撑杆520的中心方向臂部523a能够容纳第一支撑杆510的一部分。由于第二支撑杆520的截面的下部侧与第一支撑杆510的截面均为“U”字形形态,所以,当第一支撑杆510的一部分容纳于第二支撑杆520时,能够减小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的间隔。因此,能够使雨刮器10更加紧贴玻璃面,使擦拭性能良好。
所述臂部523包括雨刮中心方向臂部523a和斜角端方向臂部523b。在所述雨刮中心方向臂部523a上形成有第二贯通孔522,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所述第二贯通孔522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一端。
如图8e所示,在第一贯通孔512与第二贯通孔522中,第一连接销551贯通并使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结合。另外,如图8d所示,在第三贯通孔524中,第二连接销552贯通并使第二支撑杆520与盖部400结合。
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斜角端方向臂部523b,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盖部400结合的第一连接槽525及第二连接槽526,以及用于支撑雨刮片的第二连结件521。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所述第二连结件521的横向中心线像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第一连结件511一样,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一致。所述第二连结件521可以具有轭形状。另外,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盖部400枢转结合的第三贯通孔524。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520还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盖部400结合的第一垫片531、垫片夹530。
图9显示中央盖部与垫片夹的结合结构。
如图4、图5图8d及图9所示,在第二支撑杆520的第三贯通孔524所在的部分配置有第一垫片531,垫片夹530配置在所述第一垫片531与中央盖部410之间。第一垫片531插入到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与所述中央盖部410之间,强化第二支撑杆520与盖部400的枢转结合结构。在第一垫片531与中央盖部400之间可插入垫片夹530。垫片夹530减少第二支撑杆520与中央盖部400之间的间隔,加压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由此,能够提高雨刮片600对玻璃面的抓力。
所述垫片夹530横向截面为拱形,以沿长度方向包围所述第一垫片531的长方形形成。在所述垫片夹530的下端部,沿中央盖部410的长度方向,在外侧形成有加强肋(rib)530b。
如图9所示,所述垫片夹530可以以所述加强肋(rib)530b在中央盖部410的沟槽(slot)413a中以滑动的方式结合。所述加强肋530b结合于中央盖部410的沟槽413a后,弹性锁销530a挂接于沟槽413a的末端部,从而约束垫片夹530向后方移动,对结合进行强化。所述第一垫片531和所述垫片夹530被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可对于中央盖部410进行旋转。
第一垫片531可由树脂材料形成,垫片夹53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树脂材料的第一垫片531可防止由金属材料的第二支撑杆520与垫片夹530之间的摩擦引起的磨损、减少间隔,更加提高垫片夹530对第二支撑杆520的压力。并且,第一垫片531和垫片夹530在雨刮器进行运转时,容纳对中央盖部410施加的压力,而具有辅助中央盖部410的强度的效果。
第二垫片532插入于第一支撑杆510、第二支撑杆520枢转结合的部位,能够强化第二支撑杆520与第一支撑杆510的结合。并且,插入于金属材料的第一支撑杆510和第二支撑杆520的第二垫片532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由此,具有减少因金属材料的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磨损,并防止间隔的效果。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三贯通孔524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斜角端侧第一连结件511可以距离雨刮器10斜角端相同的距离形成。即,第二支撑杆520的转动轴位于与第一支撑杆510的斜角端侧第一连结件511相同线上。如果第三贯通孔524距离斜角端比第一连结件511近,则过度的负载将分布于第二连结件521,在第一连结件511上,负载相对地减小。因此,第一连结件511无法对玻璃面施加预定的压力,第一连结件511的擦拭性能低下。相反,如果第一连结件511距离斜角端更近些,则无法向第二连结件521传递充分的负载,第二连结件521的擦拭性能低下。但是,并非必须限定于此,可以根据车辆的玻璃面的曲率,调节第一支撑杆510的长度方向长度,即,调节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
图10a及图10b显示根据玻璃面的曲率的雨刮器。
玻璃面30a因向车辆的前方侧凸出地形成曲率,为了使雨刮片600对玻璃面稳定地进行擦拭,对雨刮片600末端的压力要加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支撑杆510的四个连结件511和第二支撑杆的两个连结件521可支撑雨刮片600。如图4所示,连结件511和521的负载分布应为,对第二支撑杆520的连结件521施加的压力相比对第一支撑杆510的连结件511施加的压力大。
此处,因每个车辆的玻璃面的曲率不同,当曲率增加时,因雨刮器的升起(lifting)可引起雨刮器性能的不良。具体地,玻璃面的曲率增加时,当雨刮器10进行擦拭时,第二支撑杆520的转动距离加长,与第二支撑杆520的一端枢转结合的第一支撑杆510的转动距离也将加长。因此,第一支撑杆510需要向中央盖部410的下部侧更深地被容纳,但第一支撑杆510的斜角端方向的连结件511与第二支撑杆520的下部侧相接,因此不能被充分地容纳。结果,第二支撑杆520不能顺畅地进行转动。
并且,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因行驶风发生雨刮器的升起,上述的雨刮器升起将减少支撑杆组件500对雨刮片600压力。对雨刮片600施加的压力减少时,容纳于雨刮片600的背板700因是具有弹簧特性的弹性体,因此不能够使雨刮器10紧贴于玻璃面。
最终,支撑杆组件500的转动不畅,并且对玻璃面的抓力变弱,降低擦拭性能。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按照玻璃面的曲率,变更连结件511和521之间的距离X和Y,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减少进行擦拭时可发生的上升,并通过第二支撑杆520的顺畅的转动,擦拭性能良好的雨刮器。即,即使雨刮器10的整体长度相同,也通过调整连结件511和521之间的间隔X和Y,从而能够调整对连结件511和521施加的压力。
例如,参照图10a,对24英寸玻璃面的雨刮器10的整体长度为600mm,位于第一支撑杆510两端的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为118mm。但玻璃面的曲率增加时,如图10b所示,可使用位于两端的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为104.8mm的第一支撑杆510。即,第一支撑杆510的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越减少,对第二连结件521施加的压力越增加,因此,对雨刮片600的两末端的压力增加,能够稳定地进行擦拭。并且,第一支撑杆510的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减少时,第一支撑杆511更加紧贴于中央盖部510而被容纳,因此不妨碍第二支撑杆520的转动,能够使第二支撑杆520进行顺畅的转动
如上所述,按照玻璃面31a的曲率调整第一支撑杆510的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雨刮器10的擦拭性能。
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和X′只是一个例示,可根据车辆玻璃面的曲率,变更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和X′。
如图7所示,所述盖部400是用于在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同时,把来自所述雨刮臂的加压力分配给所述支撑杆组件500,提高所述雨刮片600对玻璃面的抓力的装置。
如图4、图5及图7所示,所述盖部400包括中央盖部410和两个侧盖部420。所述盖部410和420包括本发明的翅片部(finnedsection)415和425。中央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11和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21构成所述盖部400的翅片部415和425的上侧斜角端,其中,中央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11是在中央盖部410形成的中央翅片部415的上侧斜角端,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21是在侧盖部420形成的翅片部425的上侧斜角端。
所述侧盖部420分别位于中央盖部410的两端部。所述中央盖部410与所述侧盖部420分别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强度。
另外,所述中央盖部410与侧盖部420结合而构成盖部400,该盖部400沿雨刮器10的长度方向延长。所述盖部400的长度方向长度构成得比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长度方向长度长。所述盖部400与所述雨刮片600共同提供一体的外观。
如图4、图8a至图8e所示,包含第一连接槽525、斜角端方向臂部523b、第二连接槽526的第二支撑杆520的整体的截面,其下部空间以梯形形状形成。因此,当雨刮器10擦拭汽车玻璃面时,针对随着擦拭方向改变而传递到雨刮器10的扭曲力矩,具有强化雨刮器10耐久性的效果。
图11a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雨刮器的连接卡头部的俯视图,图11b是本发明的雨刮器的连接卡头部的主视图,图11c是本发明的雨刮器的连接卡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2、图4、图5、图11a、图11b及图11c所示,所述中央盖部410包括用于与所述雨刮臂连接的连接卡头部412、一对第一支撑杆盖部413、一对中央翅片部415。其中,在一对中央翅片部415上,分别形成有中央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11。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卡头部412位于中央盖部410的大致中央,下部不容纳支撑杆组件500,可以形成有用于与雨刮臂结合的开口部412a。
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413分别配置于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两端部,以便盖住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整体。
所述中央盖部410以向雨刮臂20侧凸出的拱形(arch)形状形成,因此通过向支撑杆组件500引入外力,间接地使雨刮片600贴紧车辆的玻璃面。
如图5、图11a、图11b及图11c所示,所述连接卡头部412不在内部容纳金属材料的支撑杆,形状的自由度增加。即,在连接卡头部412上,有利于形成翅片部。即,连接卡头部412的外侧形状也可以形成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以便使车辆行驶时因行驶风产生的加压力高效地分配给整个雨刮器10。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使空气气流向所述盖部400的斜角端部分散,防止雨刮器10升起。
如图8d、图8e以及图8f所示,在中央盖部410的截面上,在内侧各顶点部分安装有包皮部416。从而,中央盖部410增加对扭曲(twisting moment)的抵抗力,强度增加。为防止内侧结构物的松动,在中央盖部410的内侧配置有加强肋417。
所述加强肋417形成于中央盖部410的内侧,减小与中央盖部410中容纳的第一支撑杆510的间隔,限制第一支撑杆510的侧面移动,可进行稳定的擦拭。
如图11a及图11c所示,所述连接卡头部412形成得具有平行的侧壁,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横向中心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一致。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车辆前方侧外侧在下端部可以包括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所述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的上侧斜角端形成从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下端部开始,并且越向所述雨刮器10的两端部方向,越与盖部400的上侧斜角端,即,与中央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11接近的曲线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央盖部410上形成的中央翅片部415形成在第一支撑杆盖部413与连接卡头部412上一体形成的翅片部,容易把行驶风产生的加压力传递给整个盖部400。
在车辆的前方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内侧,可以配置有能够与所述连接器(未图示)结合的所述适配器部(未图示)。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开口部412a的角部具有圆形处理的形状,从而把集中于连接卡头部412的开口部412a的应力传递给中央盖部410的第一支撑杆盖部413。如图11a所示,所述连接卡头部412可以通过连接夹412b,能旋转地连接于雨刮臂的斜角端部。
所述连接夹412b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卡头部412与连接头(未图示)的构成要素。本发明的所述连接夹412b由比现有材料更柔韧(flexible)且韧性强的材料形成。由于连接夹412b以韧性强的材料构成,因而能够防止因雨刮臂与连接夹412b的摩擦造成的连接夹412b破损。连接夹412b是在擦拭动作时受到扭曲产生的应力和力矩最多的部分。因此,通过以韧性强、柔韧的材料形成连接夹412b,能够提高对接入连接卡头部的扭曲力矩及应力的抵抗性。连接夹412b比所述盖部400柔韧,即使插入连接卡头部412内侧,连接卡头部412也不会突出。因此,对外观无影响,可以保持所述翅片部415和425的形状的一体性。结果,如上所述的连接夹412b在盖部400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弥补盖部400的强度的作用。
如图4、图5、图8e、图8f、图11a、图11b及图11c所示,第一支撑杆盖部413位于中央盖部410两端,向雨刮器10的长度方向延长。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413在下部侧具有开放部,该开放部以“U”字形形态形成,以便所述第一支撑杆510能够容纳。第二支撑杆520的中心方向臂部523a容纳第一支撑杆510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413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中心方向臂部523a。所述中央盖部410的中央翅片部415包括在连接卡头部形成的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和在第一支撑杆盖部413形成的第一支撑杆盖部翅片部415b。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与第一支撑杆盖部翅片部415b一体形成中央翅片部415。所述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形成于所述雨刮器10的连接卡头部412,使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向左右分散。所述连接卡头部翅片部415a以从所述连接卡头部412的下部侧分别向所述雨刮器10的两斜角端部延长的形态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翅片部415b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413,使行驶风流向左右或上侧。
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413与中央翅片部415一体形成。中央翅片部415通过获得施加于行驶车辆的行驶风而产生相对于玻璃面对雨刮片600加压的加压力,其形成得具有倾斜面。
如图4、图5、图6、图8a、图8b及图8c所示,所述侧盖部420是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所述侧盖部420在下部侧具有开放部,该开放部以“U”字形形态形成,以便所述第二支撑杆520能够容纳。如图8a、图8b及图8c所示,作为所述侧翅片部425的上侧斜角端,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21呈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在该横向中心线L1的横向一侧偏离预定距离的形状。
所述侧盖部420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撑杆盖部413的翅片部415b延长的侧翅片部425。所述侧盖部420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斜角端方向臂部523b。
侧翅片部425由从雨刮器10中心线偏移的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21向雨刮片600方向凹陷地形成。侧盖部420应形成有能够在内侧下部容纳第二支撑杆520的空间。因此,侧盖部420的内侧下部应具有预定深度,以便第二支撑杆520能够容纳。如果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21在车辆后方侧形成,在侧盖部420的内侧下部形成的容纳空间的深度变浅,第二支撑杆420不能完全容纳。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翅片部上侧斜角端421从所述雨刮片600的中心线L1向车辆前方偏移,能够完全容纳第二支撑杆420,并且防止第二支撑杆420的晃动,实现稳定的擦拭。
另外,如图8a至图8c所示,所述侧翅片部425的偏移d偏向所述侧盖部420的斜角端侧,并保持一定距离。因此,使行驶风流向雨刮器10的上侧。从而,防止雨刮器10的升起及震颤。
即,车辆行驶时,行驶风在所述雨刮器10的中央部分,沿所述翅片部415和425,流向盖部400的左右及上部。从而,所述翅片部415和425的上侧斜角端411,421从雨刮器10的横向中心线L1向车辆前方侧偏移,翅片部415和425的横向长度相对较短,雨刮器10保持良好的擦拭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侧盖部420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支撑凸起422。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借助于所述侧盖部420的支撑凸起422,第二连结件521的上部受到支撑。所述支撑凸起422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所述第二连结件521向所述侧盖部420方向旋转,从而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因力矩而变形。另外,可包括第一结合凸起423、第二结合凸起424,使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与所述侧盖部420结合成一体并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从所述侧盖部420脱离。
如图4、图5、图8a、图8b及图8c所示,所述侧翅片部425在所述侧盖部420的上部面一体形成。更具体而言,所述翅片部425借助于所述侧盖部420的上部面的形状变化而体现。所述翅片部425在擦拭动作时,起到诱导空气流动的作用,使流向车辆玻璃侧的空气把所述侧盖部420压向接近车辆玻璃30的方向。
如图8a至图8c所示,所述第一结合凸起423可以从所述侧盖部420的下部向内侧凸出地形成,形成可以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空间。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第一连接槽525可以以支撑杆下端向外侧弯曲的形状形成,以便能够容纳于所述形成的空间。因此,第一连接槽525借助于第一结合凸起423而挂接,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从所述侧盖部420脱离。如图7b及图7c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斜角端方向臂部523b的横向宽度宽于所述第二连接槽526的横向宽度。即,侧盖部420的所述第二结合凸起424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中对第二连接槽526向横向加压,弹性地结合,防止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从所述侧盖部420脱离。
图12是显示当雨刮器10为停止状态时的雨刮片600的附图。
如图12所示,当雨刮器10为停止状态时,雨刮片600将与车辆的玻璃面30a形成一定倾斜的状态接触。更具体地,雨刮器以玻璃面30a的法线为基准向车辆的后方侧大约6度倾斜。此时,雨刮片600的擦拭缘部620因是弹性材料,向车辆的后方侧弯曲。连结件511和521的横向中心线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一致。然而,如图12所示,第一支撑杆510和第二支撑杆520的横向中心线L2与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间隔有一定距离,向车辆的后方侧偏移。
如图8a至图8f所示,盖部400在刮来行驶风的方向形成有翅片部415和425,因此,形成有翅片部415和425的盖部400的下侧空间比未形成有翅片部的车辆后方侧窄。盖部400容纳支撑杆组件500,提供雨刮器工作时供支撑杆组件500进行转动的空间。从而,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L2由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向车辆的后方侧偏移,以使支撑杆组件500在盖部400的下部侧不受翅片部415和425的影响,而能够进行顺畅的转动。
并且,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L2由雨刮器10的横向中心线L1偏移时,相比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L2与雨刮器10的横向中心线一致的情形,对擦拭缘部620施加的力矩(moment)将变小。由此,因所述支撑杆510和520的横向中心线L2由L1偏移,而能够降低擦拭缘部620的永久变形速度,增加雨刮器的寿命。
以上在实施例中说明的特征、结构、效果等至少包括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必须仅限定于一个实施例。进一步而言,在各实施例中列举的特征、结构、效果等,可以由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针对其他实施例进行组合或变形实施。因此,与这种组合和变形相关的内容应解释为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雨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刮片(600),其直接擦拭擦拭面;
支撑杆组件(500),其支撑所述雨刮片(600);以及
盖部(400),其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
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通过分别以二点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10)且分别以一点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一对第二支撑杆(520),从而以六点被支撑;所述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并结合于所述盖部(400)。
2.一种雨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刮片(600),其直接擦拭擦拭面;
支撑杆组件(500),其支撑所述雨刮片(600),并包括两对第一支撑杆(510)和一对第二支撑杆(520);以及
盖部(400),其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
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所述一对第二支撑杆(520)分别结合于所述盖部(400)且与一对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所述两对第一支撑杆(510)分别以二点支撑雨刮片(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400)包括:
固定盖部(410);以及
一个以上的可动盖部(420),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盖部(410)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盖部(42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固定结合且位于所述固定盖部(410)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垫片(531),其由树脂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中央部,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外侧对所述第二支撑杆(520)进行加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垫片夹(530),其由金属材料形成,插入于所述第一垫片(531)和固定盖部(410)之间,其截面形状为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夹(530)包括:
垫片加强肋(530b),其用于与形成于固定盖部(410)内侧的沟槽(slot)滑动结合;以及
弹性锁销(530a),其挂接于所述沟槽(slot)外侧的末端部而约束所述垫片夹(530)向后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垫片(532),其由树脂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的一端,对所述第一支撑杆(510)进行加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杆(520)下侧空间的轴向截面具有梯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杆(510)的第一连结件(511)之间的距离(X)能够按照所述擦拭面的曲率增加或减少。
11.一种雨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刮片(600),其直接擦拭擦拭面;
支撑杆组件(500),其支撑所述雨刮片(600);以及
盖部(400),其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
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横向中心线(L2)从所述雨刮片(600)的横向中心线(L1)向车辆的后方侧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400)包括:
固定盖部(410);以及
一个以上的可动盖部(420),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盖部(410)进行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可动盖部(42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20)固定结合,位于所述固定盖部(410)的两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400)包括:
翅片部(415,425),其由整体上向所述雨刮片(600)方向凹陷的形状与所述盖部(400)一体形成,并且,其斜角端形成于所述盖部(400)的上侧。
CN201210448566.1A 2011-11-09 2012-11-09 雨刮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1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16272A KR101350275B1 (ko) 2011-11-09 2011-11-09 와이퍼 블레이드
KR10-2011-0116272 2011-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1517A true CN103101517A (zh) 2013-05-15
CN103101517B CN103101517B (zh) 2016-01-13

Family

ID=4814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85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1517B (zh) 2011-11-09 2012-11-09 雨刮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33665B2 (zh)
JP (1) JP5669808B2 (zh)
KR (1) KR101350275B1 (zh)
CN (1) CN103101517B (zh)
DE (1) DE10201211058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772A (zh) * 2013-06-21 2014-12-24 Kcw株式会社 雨刷片
CN104290713A (zh) * 2013-07-19 2015-01-21 东莞山多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雨刷
CN104973021A (zh) * 2015-07-14 2015-10-14 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无骨雨刮装置
CN105339218A (zh) * 2013-07-01 2016-02-17 广东可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雨刮器刮片总成
CN105752035A (zh) * 2015-01-05 2016-07-13 Dyauto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雨刮片装置
CN107953861A (zh) * 2016-10-14 2018-04-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刮水片和玻璃刮水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7768B2 (en) 2011-04-21 2016-10-04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Vortex damping wiper blade
CA2843527C (en) 2011-07-28 2018-11-27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adapter, connector and assembly
US9108595B2 (en) 2011-07-29 2015-08-18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CN104114420B (zh) * 2011-12-14 2017-05-17 费德罗-莫格尔公司 雨刮装置
RU2577981C1 (ru) 2012-02-24 2016-03-20 Пилон Мануфэкчуринг Корп. Щетка стеклоочистителя
US20130219649A1 (en) 2012-02-24 2013-08-29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US10829092B2 (en) 2012-09-24 2020-11-10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with modular mounting base
US10166951B2 (en) 2013-03-15 2019-01-01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US9505380B2 (en) 2014-03-07 2016-11-29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and assembly
KR101609230B1 (ko) 2014-12-30 2016-04-05 케이씨더블류 주식회사 와이퍼 블레이드
KR101534772B1 (ko) * 2015-01-05 2015-07-07 디와이오토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와이퍼 블레이드 장치
WO2017075066A1 (en) 2015-10-26 2017-05-04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CN105691357A (zh) * 2016-01-05 2016-06-22 浙江兄弟之星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器
WO2017201485A1 (en) 2016-05-19 2017-11-23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EP3458315B1 (en) 2016-05-19 2021-09-08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blade
US11040705B2 (en) 2016-05-19 2021-06-22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US10513246B2 (en) 2016-05-19 2019-12-24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AU2017267978A1 (en) 2016-05-19 2018-11-22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WO2018081791A1 (en) 2016-10-31 2018-05-03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with cover
JP7044021B2 (ja) * 2018-09-25 2022-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ワイパレバー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ワイパブレード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0568Y (zh) * 1994-05-12 1995-06-14 邱显顺 旋转式自动加压雨刷
CN101746357A (zh) * 2008-12-05 2010-06-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刮水器片
CN101959726A (zh) * 2008-09-29 2011-01-26 阿斯莫有限公司 刮水片
CN102039874A (zh) * 2009-10-13 2011-05-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雨刷刮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13A (en) * 1858-11-09 Improvement in plows
KR980001543A (ko) * 1996-06-20 1998-03-30 양재신 와이퍼 블레이드의 와이퍼 레버 결합구조
EP1190921A4 (en) * 1999-04-12 2009-04-22 Mitsuba Corp WISCHBLATT MOUNTING ARRANGEMENT
DE19935858A1 (de) * 1999-07-30 2001-02-01 Bosch Gmbh Robert Wischblatt zum Reinigen von Scheiben an Kraftfahrzeugen
KR100443061B1 (ko) * 2002-09-12 2004-08-04 케이씨더블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와이퍼의 스페이서 고정장치
JP4293465B2 (ja) * 2004-03-18 2009-07-08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ワイパブレード
KR100937206B1 (ko) 2009-06-02 2010-01-19 동양기전 주식회사 자동차 와이퍼 조립체
DE102010032868A1 (de) * 2010-07-30 2011-03-17 Daimler Ag Wischerblatt eines Kraftfahrzeug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0568Y (zh) * 1994-05-12 1995-06-14 邱显顺 旋转式自动加压雨刷
CN101959726A (zh) * 2008-09-29 2011-01-26 阿斯莫有限公司 刮水片
CN101746357A (zh) * 2008-12-05 2010-06-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刮水器片
CN102039874A (zh) * 2009-10-13 2011-05-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雨刷刮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772A (zh) * 2013-06-21 2014-12-24 Kcw株式会社 雨刷片
CN105339218A (zh) * 2013-07-01 2016-02-17 广东可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雨刮器刮片总成
CN104290713A (zh) * 2013-07-19 2015-01-21 东莞山多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雨刷
CN104290713B (zh) * 2013-07-19 2016-08-17 东莞山多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雨刷
CN105752035A (zh) * 2015-01-05 2016-07-13 Dyauto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雨刮片装置
CN104973021A (zh) * 2015-07-14 2015-10-14 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无骨雨刮装置
CN104973021B (zh) * 2015-07-14 2017-04-19 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无骨雨刮装置
CN107953861A (zh) * 2016-10-14 2018-04-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刮水片和玻璃刮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1517B (zh) 2016-01-13
DE102012110580A1 (de) 2013-05-16
KR101350275B1 (ko) 2014-01-23
US9233665B2 (en) 2016-01-12
JP2013100087A (ja) 2013-05-23
JP5669808B2 (ja) 2015-02-18
KR20130051112A (ko) 2013-05-20
US20130305478A1 (en)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1517A (zh) 雨刮器
CN103101516B (zh) 车辆用雨刮连接器
CN102991462B (zh) 雨刮器组件
CN104163160A (zh) 车用雨刮连接器
CN103085767A (zh) 雨刮器
US8042218B2 (en) Wiper assembly having side-saddle coupler
CN103223923B (zh) 扁平雨刮器及扁平雨刮器组件
CN103101515B (zh) 雨刮片
CN101203411B (zh) 用于将擦拭器刮片安装到驱动支臂一端的布置
JP5340403B2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CN104228775B (zh) 雨刮器系统
CN101687494B (zh) 风挡刮雨器装置
CN102112346B (zh) 刮水器片及车用刮水装置
JP2007062724A (ja) ワイパー装置、ワイパーフレーム及びゴムブレード
CN103507770A (zh) 雨刮器
CN103085766A (zh) 雨刮器
CN10920423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擦拭器系统
EP3398821B1 (en) One-touch slide assembly type wiper blade
KR100753248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KR100965425B1 (ko) 차량용 플랫 와이퍼 블레이드
GB2207342A (en) Windscreen wiper harness/arm assembly
JP5873713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CN101932495A (zh) 跨骑型车辆风挡装置
KR200195675Y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KR100705663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Daegu,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KB Wiper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Daegu,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Kyung Chang Ind.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