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7302B -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7302B
CN103087302B CN201310024124.9A CN201310024124A CN103087302B CN 103087302 B CN103087302 B CN 103087302B CN 201310024124 A CN201310024124 A CN 201310024124A CN 103087302 B CN103087302 B CN 103087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olyesters
acid
copolyester
reactor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1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7302A (zh
Inventor
赵巍
蔡彤旻
徐依斌
苑仁旭
焦建
钟宇科
熊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Want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Want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Want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41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7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入酸组分和醇组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A),所述酸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所述醇组分是乙二醇;将预热的聚乙二醇、催化剂、稳定剂加入到上述酯化物(A)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后,经缩聚反应、固相增粘反应后,得到共聚酯;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与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9-99):1;醇组分与酸组分摩尔比为(1.1-1.4):1;聚乙二醇与所述酸组分的重量比为(0.024-0.061):1。本发明加入所述比例的聚乙二醇制备共聚酯,使得共聚酯具有良好的抗跌落性能。本发明所述共聚酯能广泛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领域。

Description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跌落性能良好的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无毒,在包装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制成片材以及通过吸塑等二次加工方法制成的包装用品抗跌落能力不足,在存储、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跌落会造成包装制品的破裂,无法满足对抗跌落性能有要求的领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抗跌落性能良好的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共聚酯。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共聚酯的应用。
一种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酯化反应步骤:加入酸组分和醇组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A),所述酸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所述醇组分是乙二醇;
制备共聚酯步骤:将预热的聚乙二醇、催化剂、稳定剂加入到上述酯化物(A)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后,经缩聚反应、固相增粘反应后,得到共聚酯;
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与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9-99):1;
所述醇组分与所述酸组分摩尔比为(1.1-1.4):1;
所述聚乙二醇与所述酸组分的重量比为(0.024-0.061):1。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为分子量可以为200-400的聚乙二醇或其中至少两种物质的组合。本发明所述聚乙二醇选择分子量为200-400的聚乙二醇或其中至少两种物质的组合时,制得的共聚酯的抗跌落性能更高,透光率更高。
本发明制备的共聚酯中所述对苯二甲酸与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9-99):1,所述共聚酯特别应用于包装行业。
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与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可以为(30-49):1。
其中,制备共聚酯步骤中,所述催化剂可以为锑类化合物和/或钛酸酯类化合物。
其中,所述锑类化合物可以包括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等。
其中,所述钛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包括钛酸丁酯、钛酸异丁酯、钛酸异丙酯等。
其中,所述稳定剂可以包括磷酸酯类稳定剂、亚磷酸酯类稳定剂、受阻酚类稳定剂或胺类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酯化反应步骤中,可以具体是:加入酸组分和醇组分,充入氮气,在温度为220-250℃、压力为0.2-0.4MPa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A);
所述制备共聚酯步骤中,可以具体是:将预热至200℃的聚乙二醇、催化剂、稳定剂加入到所述酯化物(A)中,在温度为220-250℃、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0.5h-2h;在260-280℃下,45分钟内将反应釜内压力逐渐降低至60Pa,缩聚2.5-3.5h完成缩聚反应;在150-190℃预结晶2h后,在200-220℃、低于6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固相增粘反应6-10h,冷却后出料,得到共聚酯。
其中,在所述缩聚反应中,还可以加入稳定剂。
其中,所述缩聚反应中可以加入的稳定剂为磷酸酯类稳定剂和/或酚类稳定剂。
其中,上述缩聚反应后得到初级共聚酯,可以进一步充入氮气,所述初级共聚酯经水冷、拉条、切粒得到初级共聚酯切片。
其中,上述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在150-190℃预结晶2h后,在200-220℃、低于6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固相增粘反应6-10h,冷却后出料,得到共聚酯。
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共聚酯,所述聚乙二醇残基占所述共聚酯的重量比为1.1-4.6wt%。
其中,当所述聚乙二醇为分子量可以为200-400的聚乙二醇或其中至少两种物质的组合时,所述聚乙二醇残基占所述共聚酯的重量比为1.1-3.5wt%。
其中,所述共聚酯的抗跌落高度可以为63-70cm,透光率可以为90-95%。
其中,所述共聚酯的特性粘度可以为0.75-0.9dL/g。
一种如上所述的共聚酯的应用,所述共聚酯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尤其地,主要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等领域。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加入所述比例的聚乙二醇制备共聚酯,使得共聚酯具有良好的抗跌落性能。本发明选用分子量为200-400的聚乙二醇或其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抗跌落性能,满足包装行业抗跌落的要求。并且,当共聚酯中的对苯二甲酸残基与间苯二甲酸残基的摩尔比为(19-99):1时,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并广泛应用于玩具包装、食品包装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性能测试方法或标准如下:
特性粘度测试:加入60wt%的苯酚和40wt%的邻二氯苯配成溶剂,取本发明制得的共聚酯,加入所述溶剂,配制成浓度为0.5g/dL的溶液,加入到乌式粘度计中,在25℃下测试其流过毛细管的时间为T1,所述溶剂在25℃下流过毛细管的时间为T0,通过公式(1)计算出其特性粘度η:
η=1.06×ln(T1/T0)/c…………………………………………(1)
其中,η的单位是dL/g;T0和T1分别为溶剂和共聚酯溶液流出毛细管的时间,c为溶液浓度,单位是g/dL。
透光率测试:按照GB/T2410测试,采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测试,测试样品厚度为0.4mm。
抗跌落性能测试:将共聚酯采用吸塑法制备得到厚度为0.4mm的吸塑包装盒样品,采用落球冲击法测试,使用落球冲击试验机,其中落球为510g实心钢球,空心铁管与地面垂直,拔出销子后,落球自由落体砸在吸塑包装盒上。以1cm为单位,逐渐提高落球与吸塑包装盒的距离,用落球刚好不能将吸塑包装盒砸破的距离H表示共聚酯材料的抗跌落性能,即落球高度为H cm时,吸塑包装盒没有被落球砸破;落球高度为(H+1)cm时,吸塑包装盒被落球砸破。H值越大,表示共聚酯材料的抗跌落能力越好。
本发明所用到的物质来源于市场上可以购买得到的材料,其中,
对苯二甲酸:扬子石化产,纤维级。
间苯二甲酸:日本三菱产,优级品。
乙二醇:茂名石化产,优级品。
聚乙二醇200:市售分析纯。
聚乙二醇300:市售分析纯。
聚乙二醇400:市售分析纯。
聚乙二醇600:市售分析纯。
聚乙二醇800:市售分析纯。
聚乙二醇2000:市售分析纯。
钛酸异丙酯:市售分析纯。
三氧化二锑:市售分析纯。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瑞士汽巴产,牌号Irganox1010。
磷酸三苯酯:市售分析纯。
实施例1
将对苯二甲酸4109g,间苯二甲酸41.5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98g聚乙二醇200,钛酸丁酯0.5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168,继续常压反应0.5h。升温至28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得到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5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20℃固相缩聚10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得到共聚酯P1,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实施例2
将对苯二甲酸4067g,间苯二甲酸83g、乙二醇2100g、醋酸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50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丙酯0.6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苯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7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9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2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2,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实施例3
将对苯二甲酸4026g,间苯二甲酸125g、乙二醇2100g、乙二醇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250g聚乙二醇300,钛酸异丙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7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10℃固相缩聚9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3,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实施例4
将3984g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66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26g聚乙二醇200、126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4,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对比例1
将对苯二甲酸4109g,间苯二甲酸41.5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加入38g聚乙二醇200,钛酸丁酯0.5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168,升温至270℃,在30分钟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约3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10℃固相缩聚9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rf1,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对比例2
将对苯二甲酸4067g,间苯二甲酸83g、乙二醇2100g、醋酸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50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丙酯0.6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苯酯2g,升温至270℃,在30分钟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约3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10℃固相缩聚9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rf2,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对比例3
将对苯二甲酸4026g,间苯二甲酸125g、乙二醇2100g、乙二醇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302g聚乙二醇300,钛酸异丙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升温至270℃,在30分钟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约3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10℃固相缩聚9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rf3,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对比例4
将3984g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66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51g聚乙二醇200、223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升温至270℃,在30分钟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约3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10℃固相缩聚9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rf4,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1中。
表1
特性粘度/dL/g 透光率/% 抗跌落性能/cm
实施例1 0.75 90 63
实施例2 0.85 92 66
实施例3 0.80 91 69
实施例4 0.78 93 65
对比例1 0.82 90 58
对比例2 0.83 91 59
对比例3 0.82 91 57
对比例4 0.80 93 55
从上表1中,实施例1-4与对比例1-4对比,可以看出,相比采用聚乙二醇与酸组分的重量比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制得的共聚酯,所述酸组分为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本发明制备共聚酯中,所述聚乙二醇与作为酸组分的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的重量比为(0.024-0.061):1,制得的共聚酯的抗跌落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实施例5
将对苯二甲酸4082g,间苯二甲酸6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89g聚乙二醇2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5,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2中。
实施例6
将对苯二甲酸4082g,间苯二甲酸6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89g聚乙二醇3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6,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2中。
实施例7
将对苯二甲酸4082g,间苯二甲酸6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89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7,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2中。
实施例8
将对苯二甲酸4082g,间苯二甲酸6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89g聚乙二醇6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8,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2中。
实施例9
将对苯二甲酸4082g,间苯二甲酸6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89g聚乙二醇8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9,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2中。
实施例10
将对苯二甲酸4082g,间苯二甲酸6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89g聚乙二醇20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10,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2中。
表2
特性粘度/dL/g 透光率/% 抗跌落性能/cm
实施例5 0.84 93 65
实施例6 0.84 91 63
实施例7 0.83 91 64
实施例8 0.85 90 59
实施例9 0.88 87 55
实施例10 0.89 85 53
从上表2中,实施例5-7与实施例8-10对比,可以看出,选用分子量为200-400的聚乙二醇制备得到的共聚酯比选用分子量大于或等于600的聚乙二醇制备得到的共聚酯的抗跌落性能更好,且透光率更高。
实施例11
将对苯二甲酸3942g、间苯二甲酸20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26g聚乙二醇200、126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抗氧剂磷酸三甲酯2g,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5℃,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11,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3中。
实施例12
将对苯二甲酸4016.2g、间苯二甲酸133.8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26g聚乙二醇200、126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12,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3中。
实施例13
将对苯二甲酸4067g、间苯二甲酸83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26g聚乙二醇200、126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13,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3中。
实施例14
将对苯二甲酸4098g、间苯二甲酸52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26g聚乙二醇200、126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14,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3中。
实施例15
将对苯二甲酸4108.5g、间苯二甲酸41.5g、乙二醇2100g、三氧化二锑2.5g,加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充入0.1MPa高纯氮气。加热至240℃,在0.2-0.4MPa压力下进行酯化反应,待溜出水量达到900g后,加入126g聚乙二醇200、126g聚乙二醇400,钛酸异丁酯0.4g、2g抗氧剂1010、2g抗氧剂磷酸三甲酯,继续常压反应2h。升温至260℃,在45min内将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至60Pa以下,继续反应2.5小时,停止搅拌后,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铸条、水冷切粒,既得初级共聚酯切片。将初级共聚酯切片烘干后,于180℃预结晶2h,在小于60Pa的真空度下,200℃固相缩聚8小时,冷却后放出物料,将既得共聚酯P15,并按照上述方法测试共聚酯的特性粘度、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并列于表3中。
表3
特性粘度/dL/g 透光率/% 抗跌落性能/cm
实施例11 0.82 95 63
实施例12 0.90 94 70
实施例13 0.86 92 66
实施例14 0.82 91 64
实施例15 0.84 90 62
从上表3中可以看出,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所述聚乙二醇选用分子量为200-400的聚乙二醇或其中至少两种物质的组合时,当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30-49):1时,所制得的共聚酯的透光率以及抗跌落性能的综合性能越好,即,跌落高度为66cm-70cm且透光率为91%-9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酯化反应步骤:加入酸组分和醇组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A),所述酸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所述醇组分是乙二醇;
制备共聚酯步骤:将预热的聚乙二醇、催化剂、稳定剂加入到上述酯化物(A)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后,经缩聚反应、固相增粘反应后,得到共聚酯;
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与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30-49):1;
所述醇组分与所述酸组分摩尔比为(1.1-1.4):1;
所述聚乙二醇与所述酸组分的重量比为(0.024-0.061):1;
所述聚乙二醇为分子量为200-400的聚乙二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步骤中,加入酸组分和醇组分,充入氮气,在温度为220-250℃、压力为0.2-0.4MPa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A);
所述制备共聚酯步骤中,将预热至200℃的聚乙二醇、催化剂、稳定剂加入到所述酯化物(A)中,在温度为220-250℃、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0.5h-2h;在260-280℃下,45分钟内将反应釜内压力逐渐降低至60Pa,缩聚2.5-3.5h完成缩聚反应;在150-190℃预结晶2h后,在200-220℃、低于6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固相增粘反应6-10h,冷却后出料,得到共聚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反应中,所述催化剂为锑类化合物和/或钛酸酯类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缩聚反应中,还加入稳定剂。
5.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得的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酯中,聚乙二醇残基占所述共聚酯的重量比为1.1-4.6wt%。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酯的抗跌落高度为63cm-70cm,透光率为90%-9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75dL/g-0.9dL/g。
8.一种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酯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
CN201310024124.9A 2013-01-22 2013-01-22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087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124.9A CN103087302B (zh) 2013-01-22 2013-01-22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124.9A CN103087302B (zh) 2013-01-22 2013-01-22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302A CN103087302A (zh) 2013-05-08
CN103087302B true CN103087302B (zh) 2015-01-14

Family

ID=4820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124.9A Active CN103087302B (zh) 2013-01-22 2013-01-22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7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7716B (zh) * 2013-09-09 2015-11-11 张大省 分散染料常压深染共聚醚酯及其超细纤维
CN106117531B (zh) * 2016-06-20 2018-05-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光学共聚酯的合成方法及性能
CN109553763B (zh) * 2017-09-26 2021-02-02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et工程塑料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3759B (zh) * 2017-09-26 2021-04-27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性pet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5061A (zh) * 2021-08-31 2023-03-03 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挤出吹塑的共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124A (zh) * 2003-05-21 2006-08-23 韦尔曼公司 慢结晶聚酯树脂
CN101735437B (zh) * 2008-11-04 2013-03-06 中富(广汉)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熔点共聚酯及其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302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7302B (zh)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101783293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JP2012521469A (ja) 不飽和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CN108840999B (zh) 一种超支化聚酯的合成方法
WO2023039923A1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04678A (zh) 钛催化剂聚酯的制备方法
US2012011599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olyesters
AU2005336726A1 (en)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KR102650640B1 (ko) 폴리카르보디이미드 화합물 및 열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3819659B (zh) 一种长碳链二元酸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5352B (zh) 环保型覆铁专用改性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
CN102177189B (zh) 制备具有低乙醛含量和再生速率的聚酯的方法
US7241855B2 (e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olyesters
CN113896879A (zh) 用于金属切削液的大粘度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4944B (zh) 一种聚酯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58554B (zh) 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232868A (zh) 一种工程塑料用的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6378103B2 (ja) ラクト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5505882A (ja)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の製造のための新たな触媒錯体を合成するプロセス
CN104650329B (zh) 低萃取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508767A (zh) 一种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生产方法
CN109575254A (zh) 低端羧基聚酯的制备方法
TWI446962B (zh) 觸媒組合物
JP2013082903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3833995A (zh) 一种共聚酯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