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0834A -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0834A
CN103080834A CN2010800685954A CN201080068595A CN103080834A CN 103080834 A CN103080834 A CN 103080834A CN 2010800685954 A CN2010800685954 A CN 2010800685954A CN 201080068595 A CN201080068595 A CN 201080068595A CN 103080834 A CN103080834 A CN 103080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output
value
power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5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0834B (zh
Inventor
潮屋幸则
高见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80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0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02F1/133385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with cooling means, e.g. f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光源(3);将电力供应到光源(3)的电源部(2);对光源(3)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4);输入部(5);将电压供应到冷却风扇(4)的驱动部(6);控制驱动部(6)和电源部(2)的控制部(1)。控制部(1)针对电源部(2)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并且还针对驱动部(6)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压值。控制部(1)测量光源(3)已经被点亮的时间。如果测量值超过阈值,则控制部(1)在预定的时间中将电源部(2)的输出逐渐增加到大于第一电力值的第二电力值,并且在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二电力值之前,将驱动部(6)的输出增加到大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诸如高压水银灯的光源的图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的图像显示设备设置有作为光源的高压水银灯等。高压水银灯被构造成使得水银或气体被限制在玻璃管内。因此,如果灯的温度过度上升,则玻璃管将会破裂,或者构成该玻璃管的石英将会变质从而使其透光性降低。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使用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的图像显示设备通常设置有对光源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
以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的一些最近的投影仪设置有节能模式,该节能模式允许对光源供应的电力减少至最大电力的大约百分之几十(例如,大约50%至90%)。例如,可以通过按下安装在投影仪上的特定按钮来设定节能模式。
当对电源供应的电力减少时,虽然显示的图像变暗,但是如果在下列配置中设定了节能模式,则显示的图像能够被充分观测到。
当在室内灯打开的状态中观测由投影仪投射的图像时,由于室内明亮,所以如果对光源供应的电力减少,则投射的图像变得不太可见。相比之下,如果室内灯关闭,则由于房间昏暗,所以即使对光源供应的电力量将少,也可以提供足以看见图像的亮度。因此,如果室内灯关闭,则即使在节能模式下,也可以满意地观测到显示的图像。
画面在投映仪上的投射范围(投射画面)越小,显示的图像就越亮。因此,当投映范围小时,即使在节能模式下,也可以充分观测到显示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光源供应的电力越低,光源的温度就越低。由于在节能模式下对光源供应的电力小于在以最大电力点亮光源的常规模式下对光源供应的电力,所以能够防止光源温度的上升。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考虑在节能模式下发生的光源的温度改变的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投射型显示设备,该投射型显示设备具有光源、多叶片风扇(sirocco fan)以及将冷却空气从多叶片风扇引导至光源的导风道(duct)。在该投射型显示设备中,当设定了节电模式(对应于前述的节能模式)时,从多叶片风扇供应到光源的气流量减少。结果,能够降低以节电模式进行操作的多叶片风扇的噪音水平。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5-182087A公开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投射型显示设备具有下述问题。
当在节能模式下以低电力等打开高压水银灯时,即使高压水银灯的温度处于最优温度范围,由于水银附着到玻璃管的内壁而导致的光黑化(photo-darkening)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发展。因此,如果已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节能模式操作投射型显示设备,则光黑化将出现在玻璃管的内面上。
此外,高压水银灯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一对钨电极被容纳在玻璃管中,使得电极再生基于卤素循环而发生。在电极再生中,从两个电极发出钨原子,并且然后发出的钨原子与已经注入到玻璃管中的卤素原子耦合并且从而形成卤钨。热对流使得卤钨在玻璃管中漂浮。由于卤钨被曝露于电极周围的高温中,卤钨被分离成钨原子和卤素原子。分离的钨原子附着到电极而导致电极再生。
如果以前述的低电力点亮高压水银灯,则由于在电极附近的温度变得较低,所以前述电极再生可能不会充分发生。
如果在节能模式的执行期间对光源供应的电力量增加,则由于在电极附近的温度上升,所以附着到光管的内面的水银能够蒸发并被再利用而使得电极再生发生。
然而,由于在节能模式下空气流量低,所以如果对光源供应的电力量在该状态下增加,则由于光源温度升高为导致玻璃管可能破裂,并且由于构成玻璃管的石英的劣化而导致玻璃管的透光性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和光源冷却方法,该图像显示设备和光源冷却方法防止在节能模式下发生光黑化现象,并且还防止在节能模式的执行期间对光源供应的电力增加时发生玻璃管发生破裂及其透光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设备是具有光源并且显示已经对从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上进行了调制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电力供应部,该电力供应部对所述光源供应电力;
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对所述光源进行冷却;
驱动部,该驱动部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
输入部,该输入部接受指定在对所述光源供应的电力上不同的多个点亮模式中的一个的输入,并且输出表示该指定模式的命令信号;
控制部,该控制部与从所述输入部接收到的所述命令信号相对应地控制所述驱动部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并且控制所述电源部将电力供应到所述光源,
其中,所述控制部存储在第一点亮模式中设定的第一电力值和第一电压值以及在第二点亮模式中设定的第二电力值和第二电压值,与第一电力值相对应电力被供应到所述光源,与第一电压值相对应的电压被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与第二电力值相对应的电力被供应到所述光源,与第二电压值相对应的电压被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所述第二电力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力值,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值,并且
其中,当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输入部接受了表示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的指定的所述命令信号时,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电源部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并且还针对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设定所述第一电压值,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部测量以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点亮所述光源的时间,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阈值,则所述控制部在预定时间内中逐渐增加所述电源的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成所述第二电力值之前,所述控制部增加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压值。
本发明的光源冷却方法是一种用于图像显示设备的光源冷却方法,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光源;将电力供应到光源的电源部;对所述光源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以及驱动部,该驱动部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并且该图像显示设备显示其中已经对从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上进行了调制的图像,所述光源冷却方法包括:
设定已经针对所述电源部的输出预设定的第一电力值以及已经针对所述驱动部的输出预设定的第一电压值;
测量已经利用所述第一电力值点亮所述光源的时间,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阈值,则在预定时间中逐渐增加所述电源部的输出至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成第二电力值之前,增加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至已经预设定并且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以及
测量已经利用所述第二电压值点亮所述电源的时间,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另一阈值,在逐渐增加所述电源部的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成所述第二电力值之前,增加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至所述第二电压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用于图1中所示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的灯/风扇控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描述用于图3中所示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执行的灯/风扇控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描述图3中所示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的灯电力控制和风扇旋转控制的时序以及基于这些控制的灯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6]示出了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的灯电力控制和风扇旋转控制的时序以及基于这些控制的灯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的描述
1    控制部
2    电源部
3    光源
4    冷却风扇
5    输入部
6    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中示出的图像显示设备是具有高压水银灯等作为光源3并且显示其中已经对从光源3发出的光在空间上进行了调制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设备具有控制部1、电源部2、光源3、冷却风扇4、输入部5、以及驱动部6。
电源部2将电力供应给电源3。冷却风扇4对电源3进行冷却。驱动部6将电压供应给冷却风扇4。
输入部5具有多个按钮。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按钮中的至少一个来指定多个点亮模式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点亮模式包括常规模式和节能模式,在常规模式中电源部2的输出是最大电力值,在节能模式中电源部2的输出是小于最大电力值的电力值。节能模式包括第一点亮模式和第二点亮模式的控制。当输入部5接受指定点亮模式的输入时,输入部5输出表示指定点亮模式的命令信号。
控制部1与从输入部5接收到的命令信号相对应地控制驱动部6以将电压供应到冷却风扇4,并且还控制电源部2以将电力供应到电源3。
控制部1存储在第一点亮模式中设定的第一电力值和第一电压值,并且还存储在第二点亮模式中设定的第二电力值和第二电压值,第二电力值大于第一电力值,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值。第一电力值例如是最大电力的50%。第二电力值例如是最大电力的70%。因此,第一电力值和第二电力值中的每一个都小于最大值。
当控制部1从输入部5接受了表示第一点亮模式的指定的命令信号时,控制部1针对电源部2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并且针对驱动部6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压值。
控制部1测量已经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光源3的时间。如果该测量值超过第一阈值,则控制部1在预定时间中逐渐增加电源部2的输出至第二电力值。此外,在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成第二电力值之前,控制部1增加驱动部6的输出至第二电压值。在该示例中,预定时间例如是10秒。如果电源部2的输出突然从第一电力值增加到第二电力值,则由于画面的光强度突然增加而可能导致图像的观察者感觉不适。
第一阈值例如是10分钟。第二电力值使得附着到光源3的光管内面的水银能够蒸发并被再利用而使得电极发生。由于在第二点亮模式中发生的石英的变质而导致第二电压值导致玻璃管的破裂及其透光性的降低。
控制部1测量已经以第二模式点亮光源3的时间。如果测量值超过第二阈值,则控制部1在预定的时间中逐渐减少电源部2的输出至第一电压值。此外,在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一电力值之后,控制部1将驱动部6的输出减少为第一电压值。第二阈值例如是一分钟。由于与控制部1增加电力相同的原因而导致控制部1在预定的时间中将第二电力值减少为第一电力值。
当控制部1从输入部5接受了表示常规模式的指定的命令信号时,控制部1使得电源部2将最大电力供应到光源3。在常规模式中,控制部1针对驱动部6的输出设定大于第二电压值的第三电压值。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的光源冷却方法。
图2是示出用于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的灯/风扇控制的过程的流程图。
当控制部1从输入部5接受了表示第一点亮模式的指定的命令信号时,控制部1针对电源部2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并且针对驱动部6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压值(在步骤S11和S12)。
此后,控制部1测量已经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光源3的时间,并且确定该测量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在步骤S13)。
如果控制部1在步骤S13确定了测量值超过第一阈值,则控制部1将电源部2的输出从第一电力值增加到第二电力值。此外,在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二电力值之前,控制部1将驱动部6的输出增加到第二电压值(在步骤S14)。在步骤S14的操作是刷新操作并且与第二点亮模式相对应。
此后,控制部1测量已经以第二点亮模式点亮光源3的时间,并且确定该测量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在步骤S15)。
如果控制部1在步骤S15确定了测量值超过第二阈值,则控制部1将电源部2的输出减少为第一电力值。此外,在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一电力值之后,控制部1将驱动部6的输出减少为第一电压值(在步骤S16)。此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13。
在第一点亮模式的执行期间,控制部1可以周期性地执行第二点亮模式。
在前述灯/风扇控制中,如果已经在预定时间中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光源3,则控制部1将电源部2的输出从第一电力值增加到第二电力值。当电力增加时,由于光源3的电极附近温度升高,所以附着在玻璃管的内面的水银能够蒸发并且被重新使用而使得电极再生发生。
当光源3从第一点亮模式切换为第二点亮模式时,在电源部2已经变为第二电力值之前,控制部1将驱动部6的输出增加为第二电压值。在该情况下,在光源3切换到第二点亮模式之前,当以第二点亮模式点亮光源3时,从冷却风扇4供应到光源3的气流量变为需要的气流量(能够防止玻璃管破裂及其透光性降低的气流量)。因此,当光源3切换为第二点亮模式时,能够确实防止由于光源3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玻璃管破裂及其透光性的降低。
在该结构中,当电源部2的输出变为第二电力值时,针对驱动部6的输出设定第二电压值,驱动部6的输出保持处于第一电压值,直到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二电力值。因此,在光源3切换到第二点亮模式之前,无法获得充分冷却光源3所需要的气流量。因此,因为光源3的温度可能过度升高,所以玻璃管可能破裂并且其透光性可能降低。
(第二实施例)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3,图像显示设备具有输入端子部11、图像处理部12、图像显示部13、输入部14、CPU(中央处理单元)15、灯控制部21、风扇控制部22、风扇旋转检测部23、灯电源30、灯31、驱动部401至40n以及风扇411至41n
灯31是高压水银灯等。灯电源30将电力供应到灯31。灯控制部21与从CPU15接收到的灯控制信号相对应地控制灯电源30以将电力供应到灯31。具体地,灯控制部21输出作为电源控制信号的ON/OFF信号以及表示电力值的电力指定信号。
通过输入端子部11将图像信号从外部图像供应单元供应到图像处理部12。例如,外部图像供应单元是诸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单元。
图像处理部12执行图像显示部13需要显示与从输入端子部11供应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的处理。图像显示部13具有显示元件,利用该显示元件来照射从光源3发出的光;以及投射部,该投射部投射由显示单元生成的图像。显示元件例如是液晶面板或DMD。
风扇411至41n中的每一个都与输入电压相对应地改变旋转速度,并且输出表示该旋转速度的旋转信号。风扇41n对灯31进行冷却。例如,其余的风扇411至41n-1是排气风扇、进气风扇等。排气风扇和进气风扇被安装在容纳图像处理部12、图像显示部13、CPU15、灯控制部21、风扇控制部22、风扇旋转检测部23、灯电源30、灯31、驱动部401-40n等的外壳上。
与风扇411至41n相对应地提供驱动部401至40n。驱动部401至40n-1与从风扇控制部22接收到的第一电压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将电压分别供应到风扇411至41n-1。驱动部40n与从风扇控制部22接收到的第二电压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将电压供应到风扇41n。换言之,用于风扇411至41n-1的控制系统独立于用于风扇41n的控制系统。
风扇控制部22与从CPU15接收到的风扇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将第一电压控制信号供应到驱动部401至40n-1的每个,并且将第二电压控制信号供应到驱动部40n
将从风扇411至41n输出的旋转信号供应到风扇旋转检测部23。风扇旋转检测部23与从其输出的旋转信号相对应地检测风扇411至41n的旋转速度,并且将检测到的结果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
风扇控制部22增加或减少驱动部40n的输出,使得从风扇旋转检测部23供应的风扇41n的旋转速度变为与从CPU15接收到的风扇控制信号相对应的旋转速度。
此外,风扇控制部增加或减少驱动部401至40n-1的输出,使得风扇411至41n-1的旋转速度平均值或者风扇411至41n-1中的任何一个的旋转速度变为与从CPU15接收到的风扇控制信号对应的旋转速度。
虽然统一控制风扇411至41n-1的旋转速度,但是独立于风扇411至41n-1的旋转速度来控制风扇41n的旋转速度。
输入部5具有多个按钮。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按钮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输入操作,以便于指定多个点亮模式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点亮模式包括常规模式和节能模式,在常规模式中灯电源30的输出是最大电力值,在节能模式中灯电源30的输出是小于最大电力值的电力值。当输入部5接受指定点亮模式的输入时,输入部5输出表示指定点亮模式的命令信号。
节能模式包含50%点亮模式和70%点亮模式。在50%点亮模式中,灯电源30的输出是第一电力值。在70%点亮模式中,灯电源30的输出是第二电力值。第一电力值是最大电力的50%。第二电力值是最大电力的70%。
CPU15与从输入部14接收的命令信号相对应地通过风扇控制部22来控制驱动部401至40n以来将电压供应到风扇411至41n并且通过灯电源31来将电力供应到灯31。
当CPU15从输入部14接受了表示节能模式的指定的命令信号时,CPU15将灯控制信号供应到灯控制部21,以便于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此外,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针对风扇41n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一旋转速度(例如,1380rpm)。
CPU15测量已经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灯31的时间,在第一点亮模式中,灯电源30的输出是第一电力值。如果测量值超过第一阈值,则CPU15将灯控制信号供应到灯控制部21,以便于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二电力值。此外,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针对风扇41n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二旋转速度(例如,1920rpm)。
CPU15测量已经以第二点亮模式点亮光源3的时间,在第二点亮模式中,灯电源30的输出是第二电力值。如果测量值超过第二阈值,则CPU15将灯控制信号供应到灯控制部21,以便于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此外,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针对风扇41n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一旋转速度(例如,1380rpm)。
在节能模式中,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针对风扇411至41n-1中的每一个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二旋转速度(例如,1920rpm)。
接下来,将具体描述用于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操作。
图4是描述用于灯/风扇控制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示例中,将风扇411至41n中的每一个的旋转速度固定为第二旋转速度(例如,1920rpm)。仅控制风扇41n的旋转速度。
CPU15与从输入部14接收到的命令信号相对应地确定是否已经指定了节能模式(在步骤S21)。
如果CPU15在步骤S21确定已经指定了节能模式,则CPU15将灯控制信号提供到灯控制部21,以便于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此外,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提供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针对风扇41n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一旋转速度(例如,1380rpm)(在步骤S22)。
在步骤S22,灯控制部21与从CPU15接收到的灯控制信号相对应地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此外,风扇控制部22与从CPU15接收到的风扇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增加或减少驱动部40n的输出,使得从风扇旋转检测部23供应的风扇41n的旋转速度变为第一旋转速度。该操作使得光源3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
此后,CPU15测量已经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灯31的时间,并且确定测量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10分钟)(在步骤S23)。
如果在步骤S23测量值超过第一阈值(10分钟),则CPU15将灯控制信号供应到灯控制部21,以便于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二电力值。此外,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在灯电源30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二电力值之前,针对风扇41n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二旋转速度(例如,1920rpm)(在步骤S24)。
在步骤S24,灯控制部21与从CPU15接收到的灯控制信号相对应地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二电力值。此外,风扇控制部22与从CPU15接收到的风扇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增加或减少驱动部40n的输出,使得在灯电源30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二电力值之前,从风扇旋转检测部23供应的风扇41n的旋转速度变为第二旋转速度。该操作使得光源3以第二点亮模式点亮。
此后,CPU15测量已经以第二点亮模式点亮的灯31的时间,并且确定该测量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1分钟)(在步骤S25)。
如果在步骤S24该测量值超过第二阈值(1分钟),则CPU15将灯控制信号供应到灯控制部21,以便于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此外,CPU15将风扇控制信号供应到风扇控制部22,以便于在灯电源30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一电力值之后,针对风扇41n的旋转速度设定第一旋转速度(例如,1380rpm)。
在步骤S26,灯控制部21与从CPU15接收到的灯控制信号相对应地针对灯电源30的输出设定第一电力值。此外,风扇控制部22与从灯电源30接收到的风扇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增加或减少驱动部40n的输出,使得在灯电源30的输出已经变为第一电力值之前,风扇41n的旋转速度变为第一旋转速度。该操作使得电源3以第一点亮模式点亮。
用于灯/风扇控制的前述过程能够提供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与比较实施例相比较的本发明的特定效果。
图5示出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灯电力控制和风扇旋转控制的时序以及基于这些控制的灯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5中,上方的曲线图是灯电力控制的图;中间的曲线图是风扇旋转控制的时序图;并且下方的曲线图示出了灯的温度变化。
如图5中所示,在时间t1之前灯电源30的输出一直是最大电力的50%。在时间t1之后至时间t2的时段中,灯电源30的输出从最高电力的50%增加到其70%。在时间t2之后直至时间t3,灯电源30的输出保持处于最高电力的70%。在时间t3之后至时间t4的时段中,灯电源30的输出从最大电力的70%减少到其50%。在时间t4之后,灯电源30的输出保持处于最大电力的50%。
在时间t1,风扇41n的旋转速度从1380rpm变为1920rpm。在时间t1之后直到时间t4,风扇41n的旋转速度保持处于1920rpm。在时间t4,风扇41n的旋转速度从1920rpm变为1380rpm。此后,风扇41n的旋转速度保持处于1380rpm。
在时间t之前灯30的温度一直保持处于最优温度T。在时间t1之后,灯30的温度逐渐降低。此后,灯30的温度上升。在时间t2之后,灯30的温度变为最优温度。在时间t1之后,灯30的温度稍微降低。在时间t3之后,灯30的温度逐渐降低。在t4之后,灯30的温度逐渐升高。此后,灯30的温度变为最优温度T。在时间t3之后至t4的时段中,灯30的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在第一点亮模式和第二点亮模式的任何一种中,由于灯30的温度保持处于最优温度T,所以不会发生玻璃管破裂及其透光性的降低。
当灯电源30的输出增加到最大电力的70%时,附着在玻璃管的内面的水银可能蒸发并且可以被重新使用,使得电极再生发生。
图6示出了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图像显示设备执行的灯电力控制和风扇旋转控制的时序以及基于这些控制的灯的温度的改变的曲线图。在图6中,上方的曲线图是灯电力控制的时序图;中间的曲线图是风扇旋转控制的时序图;并且下方的曲线图示出了灯的温度的变化。
用于比较示例的灯电力控制与在图5中所示的相同。
在比较示例的旋转速度控制中,在时间t1之后直到时间t2的时段中,风扇的旋转速度逐渐从1380rpm变为1920rpm。在时间t1之后直到t4,风扇的旋转速度保持处于1920rpm。在时间t3之后直到t4的时段中,风扇的旋转速度逐渐从1920rpm变为1380rpm。此后,风扇的旋转速度保持处于1380rpm。
在时间t之前灯的温度一直保持处于最优温度T。在时间t1之后,灯的温度突然上升。此后,灯的温度降低。在时间t2之后,灯的温度变为最优温度T。在时间t1之后,温度大幅度上升。在时间t3之后,灯的温度逐渐变低。在时间t4之后,灯的温度上升。此后,灯的温度变成最优温度T。在t3之后直到t4的时段中,灯的温度稍微变低。因此,当灯从第一点亮模式切换到第二点亮模式时,由于灯的温度突然上升,所以可能发生玻璃管破裂以及透光性的降低。
当在前述比较示例中风扇的旋转速度从1380rpm逐渐变为1920rpm时,准备存储与该改变相对应的数据(使旋转速度和电压值相关的数据)的查找表。参考该查找表,改变驱动部的输出。同样,风扇的旋转速度从1920rpm逐渐变为1380rpm时,基于存储与该改变相对应的数据的查找表来控制驱动部。
相比之下,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中,风扇旋转速度从1380rmp变为1920rpm或者从1920rpm变为1380rpm。由于该操作不需要基于这样的查找表的控制,所以用于该设备的结构和控制可以比在比较示例中更为简化。
已经参考该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来改变对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
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当在光源3以第一点亮模式被点亮的同时控制部1从输入部5接受了表示常规模式的指定的命令信号以便于将最大电力供应到光源3时,控制部1可以使得电源部2的输出增加到最大电力值,并且使得在电源部2的输出已经变成最大电力值之前驱动部6的输出增加到大于第二电压值的第三电压值。可以将相同的控制应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具有高压水银灯等作为光源并且对从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上进行调制以显示图像的所有类型的图像显示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器和投影仪。

Claims (6)

1.一种图像显示设备,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具有光源并且显示已经对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上进行了调制的图像,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电源部,所述电源部将电力供应到所述光源;
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对所述光源进行冷却;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
输入部,所述输入部接受指定在对所述光源供应的电力上不同的多个点亮模式中的一个的输入,并且输出表示所指定的模式的命令信号;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从所述输入部接收到的所述命令信号相对应地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并且控制所述电源部将电力供应到所述光源,
其中,所述控制部存储在第一点亮模式中设定的第一电力值和第一电压值,并且还存储在第二点亮模式中设定的第二电力值和第二电压值,与所述第一电力值相对应的电力被供应到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电压值相对应的电压被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第二电力值相对应的电力被供应到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相对应的电压被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所述第二电力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力值,所述第二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值,并且
其中,当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输入部接受了表示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的指定的所述命令信号时,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电源部的输出设定所述第一电力值,并且还针对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设定所述第一电压值,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部测量已经以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点亮所述光源的时间,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阈值,则所述控制部在预定时间中将所述电源部的输出逐渐增加到所述第二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成所述第二电力值之前,所述控制部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增加到所述第二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部测量已经以所述第二点亮模式点亮所述光源的时间,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另一阈值,则所述控制部在预定时间将所述电源部的输出逐渐减少到所述第一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成所述第一电力值之后,所述控制部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减少到所述第一电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在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的同时,所述控制部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所述第二点亮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冷却风扇不同的多个其他风扇;以及
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多个其他风扇的多个其他驱动部,
其中,当所述控制部接受了表示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的指定的所述命令信号时,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多个其他驱动部的输出设定所述第二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当在以所述第一点亮模式点亮所述光源的同时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输入部接受表示常规模式的指定的所述控制信号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增加到最大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为所述最大电力值之前,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增加到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第三电压值,在所述常规模式中对所述光源供应最大电力。
6.一种用于图像显示设备的光源冷却方法,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具有:光源;将电力供应到所述光源的电源部;对所述光源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以及将电压供应到所述冷却风扇的驱动部,并且所述图像显示设备显示已经对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上进行了调制的图像,所述光源冷却方法包括:
设定已经针对所述电源部的输出预设定的第一电力值,并且还设定已经针对所述驱动部的输出预设定的第一电压值;
测量已经以所述第一电力值点亮所述光源的时间,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阈值,则在预定时间中将所述电源部的输出逐渐增加到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为所述第二电力值之前,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增加到已经预设定并且大于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以及
测量已经以所述第二电力值点亮所述光源的时间,如果所测量的值超过另一阈值,则将所述电源部的输出逐渐增加到所述第二电力值,并且在所述电源部的输出已经变为所述第二电力值之前,将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增加到所述第二电压值。
CN201080068595.4A 2010-08-16 2010-08-16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Active CN1030808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3806 WO2012023169A1 (ja) 2010-08-16 2010-08-16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0834A true CN103080834A (zh) 2013-05-01
CN103080834B CN103080834B (zh) 2015-12-02

Family

ID=4560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595.4A Active CN103080834B (zh) 2010-08-16 2010-08-16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2573B2 (zh)
JP (1) JP5536216B2 (zh)
CN (1) CN103080834B (zh)
WO (1) WO20120231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0427A (zh) * 2017-03-28 2018-10-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5275B2 (ja) * 2010-08-24 2014-03-26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冷却方法
JP5831952B2 (ja) * 2012-01-13 2015-12-09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の動作制御方法
JP6524608B2 (ja) * 2013-06-20 2019-06-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の冷却方法
JP6043268B2 (ja) * 2013-11-01 2016-12-14 フェニックス電機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の点灯方法
JP6326908B2 (ja) * 2014-03-28 2018-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放電灯の冷却方法
WO2019119761A1 (zh) * 2017-12-18 2019-06-27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风扇启动方法
JP2020201303A (ja) 2019-06-06 2020-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201426A (ja) * 2019-06-12 2020-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919689B2 (ja) * 2019-09-20 2021-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358978B2 (ja) * 2019-12-25 2023-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320A (ja) * 2002-04-04 2003-10-15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59641A (ja) * 2005-08-25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ファン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および当該ファン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ファン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によるファン駆動方法
CN101119607A (zh) * 2006-07-31 2008-02-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其的点亮驱动方法及投影机
CN101260999A (zh) * 2007-03-06 2008-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1507367A (zh) * 2006-08-15 2009-08-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放电灯的方法、驱动设置以及投影仪系统
CN101639614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投射式显示装置
CN101646293A (zh) * 2008-08-07 2010-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光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0178134A (ja) * 2009-01-30 2010-08-1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0550B2 (ja) * 1998-03-31 2006-11-29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ショートアークランプ点灯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TWI333120B (en) * 2003-06-02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Projection device having blower and/or lamp with feedback control
JP3738779B2 (ja) 2005-03-14 2006-0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7279110A (ja) * 2006-04-03 2007-10-25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060071A (ja) * 2006-07-31 2008-03-13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点灯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518108B2 (ja) * 2007-06-20 2010-08-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装置の運転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29873A (ja) 2007-11-28 2009-06-11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
US8841859B2 (en) * 2008-04-14 2014-09-23 Digital Lumens Incorporated LED lighting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including rules-based sensor data logging
JP2010040340A (ja) * 2008-08-05 2010-02-18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5313932B2 (ja) * 2008-09-29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それを用いた高圧放電ランプ装置、その高圧放電ランプ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高圧放電ランプの点灯方法
JP2010113979A (ja) * 2008-11-07 2010-05-20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高圧放電ランプの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US8585213B2 (en) * 2009-05-28 2013-11-19 Transpacific Image, Llc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nd control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320A (ja) * 2002-04-04 2003-10-15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59641A (ja) * 2005-08-25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ファン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および当該ファン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ファン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によるファン駆動方法
CN101119607A (zh) * 2006-07-31 2008-02-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其的点亮驱动方法及投影机
CN101507367A (zh) * 2006-08-15 2009-08-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放电灯的方法、驱动设置以及投影仪系统
CN101260999A (zh) * 2007-03-06 2008-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1639614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投射式显示装置
CN101646293A (zh) * 2008-08-07 2010-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光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0178134A (ja) * 2009-01-30 2010-08-1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0427A (zh) * 2017-03-28 2018-10-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
CN108710427B (zh) * 2017-03-28 2023-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0834B (zh) 2015-12-02
JPWO2012023169A1 (ja) 2013-10-28
WO2012023169A1 (ja) 2012-02-23
JP5536216B2 (ja) 2014-07-02
US9022573B2 (en) 2015-05-05
US20130128458A1 (en) 201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0834B (zh)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CN103080835B (zh) 图像显示设备及光源冷却方法
CN109523957B (zh) 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CN101866208A (zh) 电子装置及其省电方法
JP2006303002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輝度調整方法
JP200727346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591108A (zh) 投影仪
JP2010122648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スキャニングバックライトのランプ駆動方法
CN102013234A (zh) 一种液晶面板中基于温度检测来调节背光源亮度的设备
CN102782575B (zh) 投影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42519B (zh) 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3069337B (zh) 图像显示设备和光源冷却方法
CN108882468B (zh) 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发光模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US20130265293A1 (en)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restart processing
US2008011178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luminance of a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TWI776603B (zh) 自動除濕控制裝置
KR100525021B1 (ko) 다양한 엘시디 모듈에 대응하여 검사 가능한 엘시디 검사장치
KR100686050B1 (ko) 모니터의 백라이트 소비전력 절감장치
CN106839350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KR20080000058A (ko) Lcd 자동 밝기 제어 방법
CN1937740A (zh) 图像显示设备的电源控制装置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US9201293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2027808A (zh) 驱动气体放电灯的方法
CN101730368A (zh) 高压放电灯的节电装置
KR20090058338A (ko) 백라이트 구동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