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2639A - 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72639A CN103072639A CN2013100392944A CN201310039294A CN103072639A CN 103072639 A CN103072639 A CN 103072639A CN 2013100392944 A CN2013100392944 A CN 2013100392944A CN 201310039294 A CN201310039294 A CN 201310039294A CN 103072639 A CN103072639 A CN 1030726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ding
- suspension
- flip
- compartment
-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涉及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包括前悬装置以及与该前悬装置配合使用的后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后悬总成以及连接该两个后悬总成的后悬置横梁(1),在所述后悬总成上还设有锁止报警装置。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对悬置装置进行锁止报警,从而能准确地向驾驶员反映悬置装置的锁止情况,即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因为未被锁止而前翻的恶性事故发生,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行驶以及道路安全基本由驾驶员掌控,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局限于驾驶室,因此驾驶室的稳定性对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大多为全浮装置,这种全浮装置包括配套使用前悬与后悬。前悬与驾驶室固定连接的上支架采用多块钣金通过焊接拼接而成,由于上支架的焊接部位太多,因此增加了加工工序,即增加了加工成本,同时还不便于控制精度。前悬中的减震器顶端需要连接在上支架上,由钣金拼接而成的上支架使得减震器只能安装在其中一个钣金件上,从而使得整个上支架以及减震器受力不均匀。而后悬不仅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且该后悬中没有设置锁止报警机构,不能准确地向驾驶员反映悬置装置的锁止情况,因此不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前翻的恶性事故发生,从而为安全驾驶带来极大地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中没有设置锁止报警机构,不能对整个悬置装置进行锁止,也不能准确地向驾驶员反映悬置装置的锁止情况,因此不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前翻的恶性事故发生,从而为安全驾驶带来极大地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对悬置装置进行锁止报警,从而能准确地向驾驶员反映悬置装置的锁止情况,因此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前翻的恶性事故发生的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包括前悬装置以及与该前悬装置配合使用的后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后悬总成以及连接该两个后悬总成的后悬置横梁,在所述后悬总成上还设有锁止报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悬总成上并连接有电源线的液压锁、与该液压锁相配合的后悬置上支架。
再进一步的,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后悬置下支架与侧向拉臂、连接在该后悬置下支架与侧向拉臂之间的后悬置减震器,所述后悬置横梁则分别与后悬置下支架以及侧向拉臂相连接,所述液压锁则连接在侧向拉臂上。
为了便于支撑后悬置横梁以及侧向拉臂,在所述后悬置下支架上还设有均与后悬置横梁以及侧向拉臂相连接的横梁支撑板,所述侧向拉臂与后悬置横梁分别位于横梁支撑板的左右两侧。
为了能更好地缓冲和减震,所述后悬置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
为了便于与后悬装置配套使用,所述前悬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前悬总成以及连接该两个前悬总成的稳定杆,所述前悬总成包括支座、通过翻转臂总成连接在支座上的翻转支架、顶端与翻转支架相连接底端则与翻转臂总成相连接的前悬置减震器;所述稳定杆则连接在翻转臂总成上。
为了克服上支架有钣金拼接而成所造成的加工成本高而精度确不高,同时还受力不均的缺陷,所述翻转支架为由金属材料通过模具铸造成型的一体结构。
为了便于与翻转臂总成以及前悬置减震器相连接,同时使整个前悬受力均匀,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与前悬置减震器顶端相连接的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设置在该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同一侧并相互平行的两个翻转臂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两个翻转臂连接板之间并与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相连接的隔板,所述翻转臂总成则连接在两个翻转臂连接板之间。
为了便于对前悬置装置的受力进行缓冲,从而对驾驶室进行减震和缓冲,在所述隔板上还设有与翻转臂总成相连接的限位装置。
为了确保效果,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顶端通过拉杆座连接在隔板上的限位拉杆、套在该限位拉杆上并位于隔板与翻转臂总成之间的弹簧、设置在限位拉杆上并位于弹簧下方且能沿限位拉杆上下滑动的限位块。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后悬总成上设有锁止报警装置,通过该锁紧报警装置可对悬置装置进行锁止报警,从而能准确地向驾驶员反映悬置装置的锁止情况,因此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前翻的恶性事故发生。
(2)本发明的锁止报警装置包括液压锁以及与该液压锁相配合的后悬置上支架,通过后悬置上支架可将本发明的后悬装置连接在驾驶室上,通过液压对后悬置上支架的锁止可防止驾驶室前翻;在所述液压锁上还连接有传输信号的电源线,将该电源线连接在驾驶室上则可以通过驾驶室的显示屏幕观察到液压锁的锁止状态,如果液压锁未进行锁止,则驾驶室的显示屏幕将进行报警显示,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锁止。
(3)本发明的后悬置下支架上还设有均与后悬置横梁以及侧向拉臂相连接的横梁支撑板,所述侧向拉臂与后悬置横梁分别位于横梁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从而使侧向拉臂与后悬置减震器以及横梁支撑板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的支撑结构,采用以上的支撑结构可以克服过约束带来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因此能提高后悬装置的稳定性。
(4)本发明的后悬置减震器设为弹簧减震器,从而使本发明能更好地实现减震与缓冲。
(5)本发明的翻转支架为由金属材料通过模具铸造成型的一体结构,克服了翻转支架由钣金件拼接而成所造成的精度不高、受力不均,加工工序繁杂的缺陷,使本发明结构更为简单,且精度高,受力均匀,因此能提高本发明的可靠性,同时还能降低加工成本。
(6)本发明的翻转支架包括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与翻转臂连接板,因此方便将前悬置减震器与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相连接,并将翻转臂总成与翻转臂连接板相连接,同时使前悬置减震器与翻转臂总成位于翻转支架的两端,从而使前悬置减震器动作时翻转臂连接板能相对翻转臂转动,则可通过翻转支架对驾驶室进行减震和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后悬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悬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翻转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后悬置横梁,2-液压锁,3-后悬置下支架,4-侧向拉臂,5—后悬置减震器,6—横梁支撑板,7—后悬置上支架,8—稳定杆,9—支座,10—翻转臂总成,11—前悬置减震器,12—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3—翻转臂连接板,14—隔板,15—拉杆座,16—限位拉杆,17—弹簧,18—限位块,19—电源线,20—锁紧螺母,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悬置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前悬装置以及后悬装置,所述后悬装置则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后悬总成。所述两个后悬总成相互对称,且该两个后悬总成通过后悬置横梁1相互连接,如图1所示。
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后悬置下支架3,使用时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将该后悬置下支架3安装在驾驶室下方的车架上。为了能对驾驶室进行减震,在该后悬置下支架3上还设有后悬置减震器5,所述后悬置减震器5的下端连接在后悬置下支架3上。为了使后悬置减震器5能更好地实现减震与缓冲,所述后悬置减震器5设为弹簧减震器。在所述后悬置减震器5的上端还连接有侧向拉臂4,所述侧向拉臂4横向设置,所述后悬置减震器5则位于该侧向拉臂4的左端。
为了便于支撑侧向拉臂4,在所述后悬置下支架3上还设有横梁支撑板6。所述横梁支撑板6的下端连接在后悬置下支架3上,且该横梁支撑板6的下端还与后悬置减震器5相连接。该横梁支撑板6的上端则与侧向拉臂4相连接,且该横梁支撑板6连接在侧向拉臂4的右端,从而使侧向拉臂4与后悬置减震器5以及横梁支撑板6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的两个后悬总成相互对称,且该两个后悬总成分别位于后悬置横梁1的左右两端,该后悬置横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后悬总成的横梁支撑板6相连接。为了更好地承受力的作用,所述后悬置横梁1还与侧向拉臂4相连接,即可将后悬置横梁1与侧向拉臂4以及横梁支撑板6连接在一起。采用以上的支撑结构可以克服过约束带来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因此能提高后悬装置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后悬置横梁1与侧向拉臂4以及横梁支撑板6均为钣金件,因此可减小整个后悬装置的重量,使本发明更加轻便、更加灵活,从而使本发明的减震和缓冲效果更好。
为了能对本发明进行锁止,同时能将锁止情况反映给驾驶员,在所述后悬总成上还设有锁止报警装置,所述锁止报警装置包括液压锁2,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锁2连接在侧向拉臂4上,且该液压锁2位于侧向拉臂4的左端并位于后悬置减震器5的上方。同时,在所述液压锁2上还设有与该液压锁2相配合的后悬置上支架7。所述后悬置上支架7位于后悬置减震器5的上方,且该后悬置上支架7也设为钣金件。使用时,将该后悬置上支架7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驾驶室上,从而将本发明的后悬装置连接在驾驶室上,通过液压锁2对后悬置上支架7的锁止则可阻止驾驶室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防止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前翻而造成事故。
在所述液压锁2上还设有电源线19,所述电源线19与驾驶室的操作台相连接,从而将液压锁2的状态通过信号传递至驾驶室的操作台,即可通过操作台上的显示屏观察到液压锁2处于锁止或打开的状态。如果在行车过程中液压锁2未进行锁止,则显示屏上将进行报警显示,以提示驾驶员进行锁止,从而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因为未被锁止而前翻所造成的恶性事故发生。
所述前悬装置也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前悬总成,所述两个前悬总成也相互对称,且该两个前悬总成通过稳定杆8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前悬总成包括支座9,如图2、3所示,使用时将该支座9安装在驾驶室下方的车架上。在所述支座9上还设有翻转臂总成10,所述支座8连接在翻转臂总成10的右端,如图3所示。同时,在所述翻转臂总成10上还连接有前悬置减震器11,本发明的前悬置减震器11为单筒式减震器。所述前悬置减震器11的底端连接翻转臂总成10上,且该前悬置减震器11也位于翻转臂总成10的右端,如图3所示。所述稳定杆8则与翻转臂总成10相连接,且所述两个前悬总成上的两个翻转臂总成10分别位于该稳定杆8的两端,如图2所示。
为了便于将前悬总成连接在驾驶室上,在所述翻转臂总成10上还设有翻转支架,所述前悬置减震器11的顶端则连接在翻转支架上。该翻转支架包括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所述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位于支座9的上方,所述前悬置减震器11则连接在该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上,如图3、4所示。在所述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上还设有翻转臂连接板13,所述翻转臂连接板13设为两个,该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相互平行,且该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位于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1的同一侧,如图4、5所示。在所述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之间还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与翻转臂连接板13相垂直,且该隔板14还与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相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翻转臂总成10则连接在所述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之间,该翻转臂总成10通过转轴连接在翻转臂连接板13上且该翻转臂总成10与翻转臂连接板13能绕转轴转动,同时,该翻转臂总成10与前悬置减震器11分别位于翻转支架的两端,如图3所示。
为了便于对前悬置装置的受力进行缓冲,从而对驾驶室进行减震和缓冲,在所述隔板14上还设有限位装置。为了便于将限位装置连接在隔板14上,在所述隔板14上还设有拉杆座15,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与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隔板14以及拉杆座15共同组成翻转支架,为了克服翻转支架由各部件拼接而成所带来的缺陷,本发明的翻转支架为一体结构,如图4所示,且该翻转支架由金属材料通过模具铸造一次成型,因此使本发明减少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拉杆16,该纤维拉杆16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同时,在所述拉杆座15上则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21,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拉杆16的顶端则通过其外螺纹与螺纹孔21配合后连接在拉杆座15上,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拉杆16的底端穿过翻转臂总成10后延伸至翻转臂总成10的下方,如图3所示,在所述限位拉杆16上则套有位于隔板14与翻转臂总成10之间的弹簧17。在所述限位拉杆16的下方还设有限位块18,该限位块18套在限位拉杆16上并能沿该限位拉杆16上下滑动,从而限定隔板14与翻转臂总成10之间的距离,即可通过对弹簧17的压缩使前悬装置在受力时能通过弹簧17进行缓冲。同时,在所述限位拉杆16的底端还设有与限位拉杆16的外螺纹相配合的锁紧螺母20,通过该锁紧螺母20则可调节限位块18在限位拉杆16上的位置,即限定隔板14与翻转臂总成10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包括前悬装置以及与该前悬装置配合使用的后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后悬总成以及连接该两个后悬总成的后悬置横梁(1),在所述后悬总成上还设有锁止报警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悬总成上并连接有电源线(19)的液压锁(2)、与该液压锁(2)相配合的后悬置上支架(7)。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后悬置下支架(3)与侧向拉臂(4)、连接在该后悬置下支架(3)与侧向拉臂(4)之间的后悬置减震器(5),所述后悬置横梁(1)则分别与后悬置下支架(3)以及侧向拉臂(4)相连接,所述液压锁(2)则连接在侧向拉臂(4)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悬置下支架(3)上还设有均与后悬置横梁(1)以及侧向拉臂(4)相连接的横梁支撑板(6),所述侧向拉臂(4)与后悬置横梁(1)分别位于横梁支撑板(6)的左右两侧。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减震器(5)为弹簧减震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前悬总成以及连接该两个前悬总成的稳定杆(8),所述前悬总成包括支座(9)、通过翻转臂总成(10)连接在支座(9)上的翻转支架、顶端与翻转支架相连接底端则与翻转臂总成(10)相连接的前悬置减震器(11);所述稳定杆(8)则连接在翻转臂总成(10)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为由金属材料通过模具铸造成型的一体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与前悬置减震器(11)顶端相连接的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设置在该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同一侧并相互平行的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连接在所述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之间并与前悬置减震器安装座(12)相连接的隔板(14),所述翻转臂总成(10)则连接在两个翻转臂连接板(13)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14)上还设有与翻转臂总成(10)相连接的限位装置。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顶端通过拉杆座(15)连接在隔板(14)上的限位拉杆(16)、套在该限位拉杆(16)上并位于隔板(14)与翻转臂总成(10)之间的弹簧(17)、设置在限位拉杆(16)上并位于弹簧(17)下方且能沿限位拉杆(16)上下滑动的限位块(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39294.4A CN103072639B (zh) | 2013-01-31 | 2013-01-31 | 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39294.4A CN103072639B (zh) | 2013-01-31 | 2013-01-31 | 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72639A true CN103072639A (zh) | 2013-05-01 |
CN103072639B CN103072639B (zh) | 2015-06-24 |
Family
ID=4814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39294.4A Active CN103072639B (zh) | 2013-01-31 | 2013-01-31 | 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7263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4576A (zh) * | 2017-07-31 | 2017-11-14 | 北京北方凌云悬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室悬置系统及车辆 |
CN107697171A (zh) * | 2017-11-09 | 2018-02-16 | 北京北方凌云悬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室后悬装置及载重汽车 |
US9982413B2 (en) | 2016-10-03 | 2018-05-29 |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 Cab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
CN114684280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全浮式驾驶室后悬装置 |
CN115432075A (zh) * | 2022-09-29 | 2022-12-06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后悬液压锁栓机构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3019973A1 (en) * | 1992-04-07 | 1993-10-14 | Ab Volvo | Shock absorbing and sprung suspension system |
CN200977951Y (zh) * | 2006-03-29 | 2007-11-21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全浮前悬置装置 |
CN201321089Y (zh) * | 2008-12-10 | 2009-10-07 | 山东重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复合式汽车驾驶室缓冲软垫总成 |
CN202016512U (zh) * | 2010-09-06 | 2011-10-26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CN102320335A (zh) * | 2011-06-15 | 2012-01-18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CN102514634A (zh) * | 2011-12-09 | 2012-06-2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驾驶室后悬置组件及装置 |
CN202439770U (zh) * | 2012-02-03 | 2012-09-19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驾驶室前悬置固定支架 |
-
2013
- 2013-01-31 CN CN201310039294.4A patent/CN1030726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3019973A1 (en) * | 1992-04-07 | 1993-10-14 | Ab Volvo | Shock absorbing and sprung suspension system |
CN200977951Y (zh) * | 2006-03-29 | 2007-11-21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全浮前悬置装置 |
CN201321089Y (zh) * | 2008-12-10 | 2009-10-07 | 山东重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复合式汽车驾驶室缓冲软垫总成 |
CN202016512U (zh) * | 2010-09-06 | 2011-10-26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CN102320335A (zh) * | 2011-06-15 | 2012-01-18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驾驶室悬置系统 |
CN102514634A (zh) * | 2011-12-09 | 2012-06-2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驾驶室后悬置组件及装置 |
CN202439770U (zh) * | 2012-02-03 | 2012-09-19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驾驶室前悬置固定支架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82413B2 (en) | 2016-10-03 | 2018-05-29 |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 Cab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
CN107344576A (zh) * | 2017-07-31 | 2017-11-14 | 北京北方凌云悬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室悬置系统及车辆 |
CN107697171A (zh) * | 2017-11-09 | 2018-02-16 | 北京北方凌云悬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驾驶室后悬装置及载重汽车 |
CN114684280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全浮式驾驶室后悬装置 |
CN114684280B (zh) * | 2020-12-31 | 2024-05-28 | 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全浮式驾驶室后悬装置 |
CN115432075A (zh) * | 2022-09-29 | 2022-12-06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后悬液压锁栓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72639B (zh) | 2015-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72639B (zh) | 一种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的悬置装置 | |
CN206374813U (zh) | 前副车架及汽车 | |
US9776494B2 (en) | Motor vehicle frame with cantilevered engine mount bracket | |
CN205168397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GB2540993A (en) | A powertrain mount assembly | |
CN105398411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5059737U (zh) | 一种汽车底盘全框式前托架 | |
CN202574090U (zh) | 汽车防撞梁 | |
CN205113352U (zh) | 一种缓冲吸能管 | |
CN203864797U (zh) | 一种汽车高承载车架 | |
CN203267795U (zh) | 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 |
CN206031267U (zh) | 一种汽车撞击缓冲安全装置 | |
KR101506864B1 (ko) | 카 크로스 빔 | |
JP2015517429A (ja) | 係合手段と荷重吸収手段を有して懸架された運転者ユニットを備える車両 | |
CN205009961U (zh) | 商用车发动机固定装置 | |
CN103863350A (zh) | 一种复合式吸能结构及车辆底架结构 | |
CN205632371U (zh) |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 |
CN109291869A (zh) | 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吸能式后防护装置 | |
CN105172565A (zh) | 商用车发动机固定装置 | |
CN204222787U (zh) | 前保险杠防撞梁 | |
CN201800778U (zh) | 新型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 |
CN203047122U (zh) |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 |
CN204210415U (zh) | 一种倒车防撞减震装置 | |
CN203472547U (zh) | 踏板防护装置 | |
CN102107677A (zh) | 上控制臂支架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