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9062A - 精梳机的圆梳 - Google Patents

精梳机的圆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9062A
CN103069062A CN2011800425519A CN201180042551A CN103069062A CN 103069062 A CN103069062 A CN 103069062A CN 2011800425519 A CN2011800425519 A CN 2011800425519A CN 201180042551 A CN201180042551 A CN 201180042551A CN 103069062 A CN103069062 A CN 103069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matrix
hollow profile
circle
co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5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9062B (zh
Inventor
J.波伊伦
M.舍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201000092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426239B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H150320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H703710A2/d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3069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9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9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9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10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operating features of combing elements
    • D01G19/105Comb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精梳机的圆梳(R),具有基体(18,20),所述基体抗转动地固定在轴(15)上并且在它的外周上装有精梳针布(G),其中,在轴的径向上看,在轴(15)的与精梳针布(G)相对的一侧上固定有质量平衡元件(AG,AG1)。为了减小圆梳的惯性矩,同时相对于已知的解决方案不影响稳定性,建议所述基体(20)由空心型材件制成,该空心型材件具有用于容纳精梳针布(G)的外部圆弧形部段(23)和具有与该部段相对的内部部段(22),具有在轴的方向上敞开的、半圆形的凹槽(21),该凹槽在空心型材件的纵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基体(20)通过该凹槽支撑在所述轴上,并且设置有固定机构(S3),借助于该固定机构所述基体(20)和所述质量平衡元件(AG1)在所述轴(15)的纵向的横向上被相互相对地夹紧。

Description

精梳机的圆梳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精梳机的具有基体的圆梳,该基体抗转动地固定在轴上并且在它的外周上装有精梳针布,其中,在轴的径向上看,在轴的与精梳针布相对的一侧上固定有质量平衡元件。
这种圆梳被用于精梳机,以精梳提供的纤维材料(棉花,羊毛,等等),其中,纤维材料的提供可以以卷绕在套管上的棉絮片卷(简称为棉卷)的形式或者单独的纤维条的形式来进行。
精梳循环数(精梳循环/分钟)在近几年中已经大大地提高,这也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
对于这种圆梳的要求也提高,例如当圆梳不再具有连续的转速,而是以间断的转动运动被驱动时,以便使系统更好地与精梳过程相协调。这种设计结构例如在JP-PS58-57529中示出和描述。
由于这种间断的运动而对圆梳的驱动装置提出了高的要求,尤其是当圆梳的相对较大的质量必须被加速或减速时。
用于精梳机的圆梳由圆梳支架组成,它设有夹持毂,圆梳支架借助于该夹持毂被抗转动地固定在被驱动的圆梳轴上。在圆梳支架的部分圆周上固定一个精梳段,通过该精梳段将由夹钳组件供给的纤维材料的端部(也称为纤维毛撮)精梳出来。这种装置例如可以从公开的DE10163663A1和DE2503976B2中获知。
精梳段可以用多个部分组成,其中,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基体,在其上固定精梳针布。在这种情况下,基体与圆梳支架可拆开地连接。也可以存在多个精梳段。
由于精梳段从一侧安装在圆梳支架上,因此为了平衡,在精梳段的相对的一侧上需要一种质量平衡,以便不发生任何不平衡,或避免质量振动。在至今使用的解决方案中,圆梳支架作为铸件来制造,其中,该铸件配有在精梳段的固定位置的相对一侧上的附加质量。
尽管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平衡了精梳段的质量,但是如此设计成的圆梳支架本身具有大的并且重的质量,其在间断式的圆梳运动期间必须被持续地加速和减速。通过使用圆梳的间断的转速,可以以较高的精梳循环数进行工作。在由此产生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下,驱动单元承受到附加的负荷。此外在此在不利的情况下此时可以导致装置的不希望的振动,这反过来又会减少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精梳效果,曾经建议了一些精梳段,它们在130°和更大的圆周角上延伸,如例如可以从公开的EP1383948B1中获知的那样。由于这种提高,在其上固定有精梳针布的基体的质量也增大。由GB205,128已知一种圆梳的实施结构,其中,载有精梳针布的基体是一体地构造成的并且在它的两个端部处直接地支撑在圆梳轴上。借助于螺钉,该螺钉穿过配重的法兰凸出,将基体牢固地夹持在圆梳轴上。
配重在此处设有鞍状的凸出部,配重借此被推移到圆梳轴上并且通过螺钉与圆梳轴夹持在一起。鞍状的凸出部位于基体的两个支撑端部之间,由此基体的中间区域没有支撑。在精梳针布的顶尖和下钳板之间的间距在精梳位置上要保持得非常小,以便几乎完全地捕捉住要被精梳出的、从闭合的夹钳中凸出来的纤维毛撮。也就是说,为了在该中央区域中也保证基体的尺寸精度并且由此在精梳针布的整个宽度上保持精梳条件的恒定,在按照GB205,128的实施例中基体要设计得相当坚实。这又导致惯性矩变得非常大,这对要施加的能量和支承点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以高的精梳循环数和间断的转速工作时,如这在当今是这种情况那样。在GB205,128公开的时候(1923)所使用的精梳循环数还较小数倍,因此惯性矩在该区域中还没有起如此大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建议一种圆梳,它改进了已知的解决方案并且具有比已知的解决方案较小的惯性矩,即使是在高的转速下。同时应该保证圆梳在它的整个宽度上的恒定的稳定性。
该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建议基体由空心型材件制成,该空心型材件具有用于容纳精梳针布的外部圆弧形部段和与该部段相对的内部部段,具有在轴的方向上敞开的、半圆形的凹槽,该凹槽在空心型材件的纵向上延伸并且基体借助于该凹槽支撑在轴上,和设置有固定机构,借助于该固定机构使基体和质量平衡元件在轴的纵向的横向上被相互相对地夹持。
利用基体的这种结构方式,使得型材件的厚度能够保持得很小,尤其是相对于圆梳轴的旋转轴线在装有精梳针布的、位于外侧的区域中,特别是当型材件在它的整个长度上支撑在圆梳轴上时。由此在该区域中的质量和因此惯性矩也保持得很小。结果,相对于已知的解决方案,精梳针布在圆梳上的圆周角可以增大,而惯性矩相对于已知的解决方案不会显著增大。
此外建议,质量平衡元件具有在轴的方向上指向的凸的部段,质量平衡元件通过该部段支撑在轴的部分周面上。由此实现一种紧凑的结构方式,其中,基础元件和质量平衡元件的外部轮廓可以环绕地包围圆梳轴并且两个元件可以围绕圆梳轴拼合成一个封闭的单元。
有利地,进一步建议,基体的空心型材件设有在它的纵向上和在空心型材件内部延伸的隔条,该隔条将空心型材件分隔成三角形的空腔。由此可以使空心型材件的壁厚保持很小,因为力的传递经由三角形的空腔可以最佳地(由静力学和蜂房形的布置结构决定)传递到圆梳轴的支撑上。通过另外的建议,即轴配设多个在轴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垂直方向上)延伸的通孔,固定机构穿过这些通孔凸出,保证了惯性矩由于安装固定机构仅仅微小地增大,因为它们通过轴的旋转轴线凸出。
固定机构最好是螺钉(螺栓),它们突入到空心型材件的螺纹孔中。这使得空心型材件和配重能够被简单并且可靠地固定在圆梳轴上。力通过螺钉的引入在此处直接地在夹持面的区域中进行,空心型材件和配重利用该夹持面支撑在圆梳轴上。
为了将惯性保持在一个低的水平上,基体的空心型材件由一种具有低的比重的材料制造。基体的空心型材件例如可以由铝挤压型材制造。
但是,如果在该部分中设置用于直接容纳固定元件(例如螺钉)的螺纹孔,那么当必须在其中承受大的拉伸力时,这可能导致螺纹孔的变形。为了排除这种情况,进一步建议,在空心型材件内部在内部部段的区域中安置至少一个附加的机构,该机构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机构的螺纹孔,其中,该附加的机构具有比空心型材件更高的强度。
为了固定基体和质量平衡元件在圆梳轴上的角度位置,此外建议,固定机构是螺钉(螺栓)并且至少其中一个螺钉是配合螺钉,它的螺钉杆穿过质量平衡元件,轴和基体的配合孔凸出,其中,在配合螺钉的端部处形成的螺纹轴颈被容纳在附加的机构的螺纹孔中。
为了不产生由于圆梳的外部轮廓引起的不受控制的空气流并且保护圆梳本身不受污物(如纤维飞絮)的影响,此外建议,空心型材件和质量平衡元件的外表面形成一个闭合的周面。
为了能够保持精梳段和平衡元件相对于可枢转的夹钳组件的精确定位,建议质量平衡元件和轴设有槽,借助于该槽,质量平衡元件和轴在使用榫(键)的情况下在轴的周向上被定位在固定的位置上。圆梳轴的角度位置和夹钳组件的驱动轴的位置由此可以精确地相互匹配。
为了保持空心型材件的内腔清洁,建议将封盖固定在空心型材件的两个端部处,以便封闭空腔。
为了能够与质量平衡元件相独立地从圆梳轴上拆下基体的空心型材件(例如为了更换),建议将质量平衡元件经由附加的固定机构与轴连接。也就是说,在拆开固定机构之后,该固定机构将质量平衡元件和基体相对于圆梳轴夹紧,基体可以从圆梳轴上拆下,而质量平衡元件通过附加的固定机构仍然被保持在圆梳轴上。由此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为了减小惯性矩,此外建议,在圆梳的旋转方向上看,基体的外部部段的厚度设计成以台阶的形式减小。
这最好如此地实现,即建议,基体(20)的外部部段(23)的、装有精梳针布(G)的周面(U)具有至少一个凸肩(A1),与该凸肩相对置的是设置在精梳针布处的凸肩(Z1)。该凸肩的高度在此处与在相继跟随的针布部段之间的不同的齿深相适配。任何在质量上的节省,尤其是在以高的转速转动的圆梳的外部区域中,都对惯性矩的减小具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当圆梳以间断的转速被驱动并且因此它的驱动装置承受到加速度和减速度时,这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和描述。
附图中:
图1显示了精梳机的一个精梳头的示意的部分侧视图。
图2显示了一个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圆梳的示意侧视图。
图3显示了按照图2的侧视图X。
图4显示了按照图2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a显示了按照图4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显示了按照图4及图4a的另一个实施例(部分视图)。
图5a显示了按照图5的一个放大的部分视图。
图1显示了精梳机的精梳头K的示意侧视图。在已知的精梳机中例如并排地布置八个这种精梳头K。只示出了其一部分元件的该精梳头K具有夹钳组件1,该夹钳组件经枢转臂9,12可围绕轴10,15往返枢转地支承在精梳机的框架中。轴10,其也称为夹钳轴,由一个没有详细示出的驱动装置驱动,以便使夹钳组件1进行往复运动。轴15对应于圆梳轴,圆梳R被抗扭转地固定在该圆梳轴上。具有其中心轴线A的圆梳轴15也由没有示出的驱动装置连续地或间断地驱动。在所示的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在夹钳组件1下面固定在圆梳轴15上的圆梳R由两个在相互相隔一定距离下固定地固定在圆梳轴15上的毂N1,N2组成,在其外周面上一侧固定有基体18和另一侧固定有质量平衡元件AG。质量平衡元件(简称为平衡元件)的固定如示意示出的那样通过螺钉S来实现,通过该螺钉将平衡元件固定在毂N1,N2上。基体18也借助于示意示出的螺钉S1与毂N1,N2固定地连接。在基体18上方固定有针布G,基体与平衡元件AG一样在圆梳R的整个宽度B上延伸。精梳针布G的用角度α表征的角度在已知的精梳机中为约90度并且也被称为“精梳角”。
夹钳组件由夹钳框架5形成,下钳板6被固定到该夹钳框架处。上钳板2可围绕枢转轴4和枢转臂3枢转地支承在夹钳框架5上。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夹钳组件1是闭合的,其中,从夹钳组件的夹持点(钳口)突出来的纤维毛撮FB被针布G捕获并被梳理出来。没有示出的加载元件(例如弹簧)作用在枢转臂3上,该加载元件一方面控制上钳板2的枢转运动和另一方面在夹钳组件1的夹持点上产生所需的夹持力。同样在夹钳框架5中在下钳板6上方可转动地支承有喂给罗拉16,它例如由一个没有示出的棘爪式驱动装置步进地驱动。向夹钳组件1喂入的棉絮W(或单独的纤维条)借助于该喂给罗拉16被输送到夹钳组件的夹持点。在完成了纤维毛撮FB的梳出过程之后,夹钳组件11被在随后的分离罗拉对AW的方向上枢转。在该枢转过程中,夹钳组件打开并且棉絮W的被精梳出的末端或纤维毛撮FB被放置到先前形成的纤维网V的末端E上并且在分离罗拉AW的夹持点的作用下与该末端连接起来并且沿着输送方向F运出。
图2显示了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圆梳R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此处示出的基体20设计成空心型材件,它经半圆形的凹槽21支撑在圆梳轴15的部分周面上。凹槽21位于基体20的一个内部部段22处,外部部段23经由肋条R1至R4支撑在该内部部段上。在肋条R1至R4和内部和外部部段22,23之间形成空腔H1至H3。如例如从图3中可见的那样,凹槽21在圆梳R的整个宽度B上置于圆梳轴15的周面上。部段22,23和肋条R1至R4也在圆梳R的宽度B上延伸。为了附加地减小基体20的质量,可以设想在肋条R1至R4上设置在圆梳R的宽度B上分布的通孔或开口。这在一定的情况下会需要附加的加工步骤。
通过基体20作为空心型材件的所示设计结构,可以尤其将基体20的外部部段23的厚度d实施得很小,同时不会显著地减小基体的要求的稳定性和强度。由此基体20可以在该区域(外部部段22)中以相对较小的质量进行设计,该区域与圆梳轴15的旋转轴线A离开得最远。由此也大大地减小了惯性矩。由此相对于已知的解决方案(α)可以增大精梳角α1,而不会与已知的解决方案相关地导致过高的惯性矩。也就是说,例如有可能将角度α1增大到130°和更大,而不导致在图1所示的具有大小为90°的精梳角α的实施例中存在的惯性矩的提高。精梳针布G固定在基体20的外部部段23的外周面U上。
在本例中,基体20在内部部段22的区域中设计成V形。也就是说,从凹槽21向外延伸的隔条22a和22b形成V形的容纳体,其用于也是在一个部分圆周上并且沿着宽度B支承在轴15上的质量平衡元件(简称为平衡元件)AG1。在平衡元件AG1的外部轮廓和隔条22a,22b之间设置一个小间距AB。由此实现,基体20在凹槽21的区域中和平衡元件AG1在它的凹槽形的、凸的部段25的区域中完全地贴合在圆梳轴15的外圆周面上。平衡元件AG1的外部轮廓K连接到基体20的肋条R1,R4的外部轮廓上,由此形成圆梳R的一个封闭的周面(没有凸肩)。由此实现,不会由于圆梳R的外部形状产生不希望的空气循环。此外,由此在很最大程度上防止污物(纤维屑)附集在圆梳的周向区域中。
为了将基体20和平衡元件AG1固定在圆梳轴15(简称为轴)上,该轴在圆梳R的宽度B上看配设有多个通孔27,螺钉S3通过这些通孔突出。各螺钉S3的头位于平衡元件AG1的凹处26中。此外,在平衡元件AG1中设置通孔28,该通孔与轴15的孔27对齐。各螺钉S3具有螺纹30,该螺纹突入到螺纹孔31中,该螺纹孔设置在基体20的凹槽21的区域中。通过拧紧螺钉S3并且旋入到螺纹孔31中,基体20和平衡元件AG1被相互相对挤压并且通过凹槽21和轴15上的凹槽形的部段25被固定地夹持在轴15上。
如在图3中示意地以虚线方式所示的那样,平衡元件AG1可以设有纵向槽,在使用榫(键)的情况下,该纵向槽与轴15中的相对的纵向槽一起形成槽榫接合体33,借此可以精确地保持平衡元件AG1的角度位置并且由此也精确地保持基体20的角度位置。由此可以保证,精梳段G相对于夹钳组件1的相应位置的预先规定的角度位置可以被精确地限定。
如也可以从图3中看见的那样,在圆梳R的宽度B上布置了多个这种具有螺钉S3的螺钉连接。由此保证,基体20以及平衡配重AG1均匀地并且在圆梳R的整个宽度B放置在和/或被支撑在轴15上。
如可以示意地从图3中看见的那样,平衡元件AG1配设了另外的通孔34和凹处35,螺钉S2通过它们突入。各个螺钉的末端设有螺纹,该螺纹通入到设置在轴15中的螺纹孔36中。该螺纹孔36不是连贯的(贯通的)并且仅仅在轴15的直径的一部分上延伸。这种采用螺钉S2的附加的螺钉连接使得平衡配重AG1能够被独立地固定到轴15上。也就是说,在拆开螺钉S3之后,基体20和固定在其上的精梳针布G一起可以完全地从轴15上拆下,而平衡配重AG1通过螺钉连接S2仍然被固定在轴15上。这实现了具有精梳针布G的基体20的简单且快速的更换,而不必也拆下平衡元件AG1。
在基体20的端面上通过示意表示的螺钉连接40各固定一个封盖38,39,以便尤其是将基体20的空腔H1至H3对外部密封。该封盖38,39可以由重量轻的材料(塑料)制造,因为它们仅仅具有阻止污物(例如纤维飞絮)渗入基体20的空腔中的任务。
在按照图4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了一种按照图2的修改的设计结构。在此处,相对于图2的实施例,基体20具有附加的肋条R5,R6,由此形成三角形的空腔H1,H2,H3,H5和H6,以提高稳定性。在凹槽21的区域中,基体20配设了通孔42,螺钉S3穿过该通孔突出。各个螺钉S3的末端设有突入到螺纹孔45中的螺纹30,该螺纹孔加工在嵌件46中。嵌件46在凹处44中相对于基体20被保持在其位置上。嵌件46具有比基体20更高的强度(比重),由此避免螺纹45由于螺钉S3的拉伸力造成的变形。该变形的危险例如可以在螺纹30被直接地设置在可由比重较轻的材料制造的基体20中时发生。
图4a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基本上对应于图4的实施例。其区别仅仅在于使用配合螺钉(定位螺钉)S3a,借此可以精确地固定基体20和平衡配重AG1在圆梳轴15上的角度位置。通过使用配合螺钉S3a取消了通过槽榫连接体33的固定,如其在图3中所示和描述的那样。也就是说,在图3中所示的螺钉S3之一被配合螺钉S3a取代。其余的螺钉S3(图3),如图4所示,可以突入穿过通孔28,27和42,该通孔的直径约大于突入通过的螺钉杆的直径。
在配合螺钉S3a的区域中,平衡配重AG1具有配合孔(定位孔)48,圆梳轴具有配合孔49和基体20具有配合孔50,在其中容纳螺钉杆52并且与其形成无游隙的配合。
配合螺钉S3a的螺钉头51位于平衡配重AG1的凹处26中。配合螺钉S3a的末端设有螺纹轴颈53,其(如在图4的示例所示)突入到嵌件46的螺纹孔45中。
图5(图5a)的另外的实施例显示了圆梳R的一种实施方式,它的基体20在其外部部段23的周面U的区域中设有具有高度h的凸肩A1。与此相应地,固定在该周面U上的精梳针布G(其一般地由多个平行地并排延伸的针布条组成)也设有凸肩Z1,该凸肩在其尺寸上对应于凸肩A1并且与凸肩A1相对置。凸肩A1/Z1的区域尤其是可以在图5a中的放大的部分视图中看见并且详细示出。
精梳针布G的第一部分部段G1相对于第二部分部段G2的、具有较小齿深t2的较细齿部具有具有较大齿深t1的较粗齿部。如从图5a中可以看见的那样,第二部分部段G2连接到部分部段G1上,该部分部段G1终止于凸肩A1的区域中。
基体20的外部部段23的部分部段23b(图5)的厚度d2大致对应于在图4和图4a中显示的外部部段23的厚度d。但是在精梳针布G的第一部分部段G1的区域中的部分部段23a的厚度d1小于在精梳针布G的第二部分部段G2的区域中的部分部段23b的厚度d2。
由此可以实现在基体的外部部段23的部分部段23a中的质量的减少,由此总体上减小圆梳的惯性矩。这又实现了转速的进一步提高而不会超过临界范围。
通过在图5中显示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基体的依赖于针布的存在的齿深的一种优化的设计结构。依据针布的设计情况,也可以设想,在基体的外周面U上设置多于一个的台阶(凸肩)。
当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的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

Claims (14)

1.用于精梳机的圆梳(R),具有基体(18,20),所述基体抗转动地固定在轴(15)上并且在它的外周上装有精梳针布(G),其中,在轴的径向上看,在轴(15)的与精梳针布(G)相对的一侧上固定有质量平衡元件(AG,AG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0)由空心型材件制成,该空心型材件具有用于容纳精梳针布(G)的外部圆弧形部段(23)和具有与该部段相对的内部部段(22),具有在轴的方向上敞开的、半圆形的凹槽(21),该凹槽在空心型材件的纵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基体(20)通过该凹槽支撑在所述轴上,并且设置有固定机构(S3),借助于该固定机构所述基体(20)和所述质量平衡元件(AG1)在所述轴(15)的纵向的横向上被相互相对地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平衡元件(AG1)具有在轴(15)的方向上指向的凸的部段(25),所述质量平衡元件通过该部段支承在所述轴(15)的部分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0)的空心型材件设有在它的纵向上和在空心型材件的内部延伸的隔条(R2,R3,R5,R6),它们将所述空心型材件划分成三角形的(H1,H2,H3,H5,H6)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5)设有多个在所述轴(15)的纵轴线的横向上延伸的通孔(28),所述固定机构(S3)穿过所述通孔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是螺钉(S3),所述螺钉突入到空心型材件(20)的螺纹孔(31)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在空心型材件(20)内部在内部部段(22)的区域中安装有至少一个附加的机构(46),所述至少一个机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机构(S3,S3a)的螺纹孔(45),其中,所述附加的机构(46)具有比所述空心型材件(20)更高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是螺钉(S3,S3a)并且所述螺钉(S3a)中的至少一个是配合螺钉(S3a),它的螺钉杆(52)通过质量平衡元件(AG1),轴(15)和基体(20)的配合孔(48,49,50)凸出,其中,设置在所述配合螺钉的末端处的螺纹轴颈被容纳在所述附加的机构(46)的螺纹孔(45)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梳(R),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型材件(20)和所述质量平衡元件(AG1)的外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周面。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0)的空心型材件是铝挤压型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平衡元件(AG1)和所述轴(15)设有槽(33),借助于该槽所述质量平衡元件和所述轴在使用榫(33)下被定位在所述轴(15)的周向上的固定的位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型材件(20)的两个末端处固定有封盖(38,39),用于封闭所述空腔(H1-H5)。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平衡元件(AG1)经附加的固定机构(S2)与所述轴(15)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在圆梳(R)的转动方向(L)上看,所述基体(20)的外部部段(23)的厚度(d1,d2)设计成以台阶形式(A1)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0)的外部部段(23)的、装有所述精梳针布(G)的周面(U)具有至少一个凸肩(A1),设置在精梳针布上的凸肩(Z1)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肩相对置。
CN201180042551.9A 2010-09-04 2011-08-24 精梳机的圆梳 Active CN1030690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00009206 EP2426239B1 (de) 2010-09-04 2010-09-04 Rundkamm einer Kämmmaschine
EP10009206.3 2010-09-04
CH15032010A CH703710A2 (de) 2010-09-14 2010-09-14 Rundkamm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CH01503/10 2010-09-14
PCT/CH2011/000193 WO2012027852A1 (de) 2010-09-04 2011-08-24 Rundkamm einer kämm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9062A true CN103069062A (zh) 2013-04-24
CN103069062B CN103069062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77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551.9A Active CN103069062B (zh) 2010-09-04 2011-08-24 精梳机的圆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84812B2 (zh)
CN (1) CN103069062B (zh)
WO (1) WO201202785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259A (zh) * 2013-05-30 2014-12-1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CN104711712A (zh) * 2013-12-12 2015-06-1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精梳机的精梳锡林
CN112095180A (zh) * 2019-06-17 2020-12-18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精梳机的圆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7882A2 (de) * 2013-04-12 2014-10-15 Rieter Ag Maschf Rundkamm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JP5939241B2 (ja) 2013-12-12 2016-06-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コーマにおけるコーミングシリンダ
CH710541A2 (de) * 2014-12-19 2016-06-30 Rieter Ag Maschf Rundkamm mit Führungselement.
CH715429A1 (de) * 2018-10-04 2020-04-15 Graf Cie Ag Rundkammträger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20669A (en) * 1914-04-25 1915-07-08 George Marston Whitin Improvements in Cotton Combers.
GB151251A (en) * 1919-09-19 1921-09-22 Frederic Bricka Improvements in combing machines of the heilmann and like types
GB205128A (en) * 1922-05-11 1923-10-11 John Hetherington & Son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s for combing cotton, wool and the like
GB259180A (en) * 1925-10-02 1926-12-09 Alsacienne Constr Meca Improv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abber in heilmann combers
GB316485A (en) * 1928-10-31 1929-08-01 Rudolf Constantin Sundberg Combing machine
GB339301A (en) * 1929-08-03 1930-12-03 John William Nasmit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bing machines for textile fibres
US2781556A (en) * 1952-10-14 1957-02-19 Tmm Research Ltd Textile combing machine
GB896504A (en) * 1958-04-28 1962-05-16 Saco Lowell Shop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xtile combing machines
US3419941A (en) * 1965-06-25 1969-01-07 Moriwaki Akira Combing cylinder of combing machine
GB1162647A (en) * 1966-06-24 1969-08-27 Akira Moriwaki Combing Cylinders for Combing Machines and Combing Methods
GB1462608A (en) * 1974-02-07 1977-01-26 Schlemberger Cie N Circular combs of rectilinear combers
JPS5756525A (en) * 1980-09-18 1982-04-05 Aichi Boseki Kk Cotton comber machine with speed change cylinder in cotton comber machine having continually advancing and retreating nipper
US4945611A (en) * 1988-09-12 1990-08-07 Gerhard Reiter Combing machine
CN1427099A (zh) * 2001-12-21 2003-07-02 里特机械公司 一种精梳机的圆梳
CN101215738A (zh) * 2007-12-28 2008-07-09 武汉科技学院 一种精梳机热湿处理钳板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9608C (de) * 1922-10-31 1924-02-08 Hermann Heinrich Kaemmtrommel fuer Kaemmaschinen
JPS5270125A (en) * 1975-12-03 1977-06-10 Nitto Shoji Kk Cylinder half lap of comber
JPS6030763B2 (ja) * 1980-09-19 1985-07-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コ−マにおけるフリ−ス姿勢制御装置
JPS5857529A (ja) 1981-10-02 1983-04-05 Nissan Motor Co Ltd デイスクブレ−キのブレ−キロ−タ
JPH0639969U (ja) * 1992-10-30 1994-05-27 株式会社原織機製作所 コーマー機におけるサーキュラーブラシの固定装置
DE01440122T1 (de) 2001-04-30 2005-07-14 N. Schlumberger & Cie, S.A. Verfahren zum geradlinigen Kämmen und geradlinige Kamm-Maschine zum Durchführen des Verfahrens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20669A (en) * 1914-04-25 1915-07-08 George Marston Whitin Improvements in Cotton Combers.
GB151251A (en) * 1919-09-19 1921-09-22 Frederic Bricka Improvements in combing machines of the heilmann and like types
GB205128A (en) * 1922-05-11 1923-10-11 John Hetherington & Son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s for combing cotton, wool and the like
GB259180A (en) * 1925-10-02 1926-12-09 Alsacienne Constr Meca Improv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abber in heilmann combers
GB316485A (en) * 1928-10-31 1929-08-01 Rudolf Constantin Sundberg Combing machine
GB339301A (en) * 1929-08-03 1930-12-03 John William Nasmit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bing machines for textile fibres
US2781556A (en) * 1952-10-14 1957-02-19 Tmm Research Ltd Textile combing machine
GB896504A (en) * 1958-04-28 1962-05-16 Saco Lowell Shop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xtile combing machines
US3419941A (en) * 1965-06-25 1969-01-07 Moriwaki Akira Combing cylinder of combing machine
GB1162647A (en) * 1966-06-24 1969-08-27 Akira Moriwaki Combing Cylinders for Combing Machines and Combing Methods
GB1462608A (en) * 1974-02-07 1977-01-26 Schlemberger Cie N Circular combs of rectilinear combers
JPS5756525A (en) * 1980-09-18 1982-04-05 Aichi Boseki Kk Cotton comber machine with speed change cylinder in cotton comber machine having continually advancing and retreating nipper
US4945611A (en) * 1988-09-12 1990-08-07 Gerhard Reiter Combing machine
CN1427099A (zh) * 2001-12-21 2003-07-02 里特机械公司 一种精梳机的圆梳
CN101215738A (zh) * 2007-12-28 2008-07-09 武汉科技学院 一种精梳机热湿处理钳板机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259A (zh) * 2013-05-30 2014-12-1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CN104213259B (zh) * 2013-05-30 2016-09-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CN104711712A (zh) * 2013-12-12 2015-06-1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精梳机的精梳锡林
CN112095180A (zh) * 2019-06-17 2020-12-18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精梳机的圆梳
CN112095180B (zh) * 2019-06-17 2023-10-03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精梳机的圆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9062B (zh) 2015-11-25
JP5984812B2 (ja) 2016-09-06
WO2012027852A1 (de) 2012-03-08
JP2013538946A (ja)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9062A (zh) 精梳机的圆梳
CN100549257C (zh) 用于精梳机的驱动装置
CN1993507B (zh) 精梳机
CN101333710B (zh) 用于对包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进行纤维分选或精选的设备
CN102036784A (zh) 弹丸处理机和用于弹丸处理的夹具
CN100449044C (zh) 用于精梳机的夹钳装置
EP2883984B1 (en) Combing cylinder for comber
US8468792B2 (en) Fiber guide channel device for an open-end spinning mechanism
CN1327058C (zh) 一种精梳机的圆梳
CN101495685B (zh) 精梳机
CN1846020B (zh) 气流纺纱装置
CN111005095B (zh) 用于精梳机的圆形梳
CN102264960B (zh) 间距的调节
CN102264958B (zh) 用于压力加载精梳装置的分离罗拉的装置
US10100442B2 (en) Circular comb comprising a guide element
JPH04222232A (ja) 超高性能カード
KR20200039555A (ko) 코밍 머신용 원형 콤
EP2458045B1 (en) Comber
US7779618B2 (en) Fitting ring for an opening roller of an open-end spinning device
CN201071408Y (zh) 特别是用于纺纱机的分选机构的开松辊
CN103987883B (zh) 按照Heilmann原理的精梳机
US5813211A (en) Feeding and opening device for an open-end spinning arrangement
US9580840B2 (en) Combing cylinder for comber
CN111005097B (zh) 用于精梳机的圆梳
CN216996531U (zh) 应用于全自动厌氧胶注胶机的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