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6281A -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66281A CN103066281A CN2013100076650A CN201310007665A CN103066281A CN 103066281 A CN103066281 A CN 103066281A CN 2013100076650 A CN2013100076650 A CN 2013100076650A CN 201310007665 A CN201310007665 A CN 201310007665A CN 103066281 A CN103066281 A CN 1030662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ene
- lithium
- metal ion
- phosphate
- active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石墨烯或者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分散于溶液中,通过搅拌和超声使其均匀混合,随后干燥得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复合的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材料,再通过高温退火最终获得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与传统的碳包覆及导电高分子掺杂等改性锂电池相比具有电池容量高、冲放电循环性能优良、寿命长及高循环稳定性的特点,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资源的减少及传统能源使用过程带来的巨大环境污染等原因,促使世界各国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瓶颈是安全可控的动力型电池的开发。锂离子电池具有传统的动力电池所不具备的高能量密度、重量轻、不污染环境、无记忆效应、工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新一代动力电源的发展方向。
电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广泛研究的锂离子正极材料有层状岩盐型结构的LiCoO2,LiNiO2;正尖晶石结构的LiMnO4及具有橄榄石结构的新材料LiFePO4。其中,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但因钴贮量有限,价格昂贵,并对环境污染较大及安全性能和耐过充等问题,故寻找LiCoO2的替代材料一直是人们的研发热点。尖晶石型LiMn2O4具有安全性好、易合成等优点,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因晶格中存在John-Teller效应,易发生结构畸变,造成容量迅速衰减,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其容量衰减更加迅速。LiFePO4除了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外,和Co、Ni、Mn相比最大优点是无毒。LiFePO4的充放电反应在“LiFePO4和FePO4”间进行,充电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可以弥补碳负极的膨胀,有助于提高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同时,LiFePO4结构稳定,循环时容量衰减很小。但是LiFePO4为绝缘体。在充放电循环时,为保持电荷平衡,电子的迁移必然伴随Li+的嵌入或脱出。若电子不能及时导入或导出,富集的电子将通过极化效应反过来限制Li+的嵌入和脱出,使得材料电化学性能恶化。
石墨烯具有二维晶格结构,平面中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相连组成六边形晶格结构,即碳原子通过很强的σ键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连接,C-C键使石墨烯具有很好的结构刚性。剩余的一个p电子轨道垂直于石墨烯平面,与周围的原子形成π键,π电子在晶格中的离域化,使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室温下平面上的电子迁移率为1.5×104cm2/V·s,远远超过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传导速率。由于LiFePO4本身是绝缘体,导电性能很差。因此,通过其它金属掺杂改善LiFePO4颗粒本身的导电性,或者通过表面碳包覆提高颗粒间的导电性只能有限的提高LiFePO4颗粒的导电性能。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只通过掺杂或者表面包覆改性提高LiFePO4颗粒导电性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制备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由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协同改性磷酸锰铁锂正极活性材料不仅可以通过石墨烯缓解磷酸亚铁锂颗粒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还可利用石墨烯的导电网络及金属离子掺杂同时提高磷酸亚铁锂颗粒间与颗粒内的导电性,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电极的极化,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倍率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该活性材料为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的混合物,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20~1∶6,所述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中的金属离子与磷酸亚铁锂中的铁采用任意摩尔比。
所述的磷酸亚铁锂通过金属离子掺杂和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双重改性。
所述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中的金属离子为Mn、Co、Ni、Mg、Zn、Cr、Cu、Ag或稀土元素Yi、La中的一种或几种。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的分散液中,然后加入锂盐溶液,采用直接沉淀法、水或溶剂热的方法原位制备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包络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或者石墨烯包络金属离子掺杂磷酸亚铁锂前驱体粉末;
3)前驱体粉末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锂盐溶液,采用直接沉淀法、水或溶剂热的方法制备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磷酸亚铁锂前驱体;
3)将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混合分散,过滤,干燥,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复合材料。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以及还原剂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固相烧结,得到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再研磨粉碎;
3)将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粉末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混合分散,过滤,干燥,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复合材料。
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石墨烯为单原子层的石墨烯或2~20层的石墨纳米微片,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为单原子的氧化石墨烯或1~20层的氧化石墨纳米微片;
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水溶液的浓度为0.01~3mg/ml;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有机溶液的浓度为0.01~15mg/ml;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丙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是上述物质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与水的混合溶剂。
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铁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硝酸铁、醋酸亚铁、草酸亚铁、柠檬酸铁或硫酸亚铁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锂盐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还原剂包括抗坏血酸、肼或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掺杂金属离子盐包括Mn、Co、Ni、Mg、Zn、Cr、Cu、Ag或稀土元素Yi、L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可溶性盐;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为:Li∶Fe+M(M为掺杂金属离子)∶P的摩尔比为(1~3)∶(1~3)∶1,还原剂的质量为铁盐质量的1‰~15%;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锂盐质量的1~10倍;
所述的水或溶剂热的反应条件为:180℃,2~25h;
所述的直接沉淀法采用的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0.5~25h;
所述的干燥条件为40℃~110℃,3~25h,干燥手段为喷雾干燥、旋转蒸发、直接加热或微波干燥。
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退火条件为高纯氩气保护下500℃~1000℃,3~25h,升温速率1~100℃/min。
上述后两种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的混合分散采用超声、湿磨、胶体磨、搅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或是在分散剂的帮助下将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充分分散到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分散液,其中磷酸亚铁锂固含量为2g/L~500g/L,搅拌时间为0.1~2h,湿磨时间为0.1~2h,超声时间为0.1~2h,胶体磨时间0.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金属离子的掺杂改性可提高磷酸亚铁锂材料颗粒内部的导电性,通过石墨烯三维网包络结构可提高磷酸亚铁锂颗粒间的导电性。而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锰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不仅改善了颗粒内部的导电性,同时也增强了颗粒间的导电性,极大地降低了电极的极化效应,实现了锂离子电池高倍率下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同时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限制了磷酸亚铁锂在冲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该材料在10C倍率下的充放电容量可达100mAh/g,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与传统的碳包覆及导电高分子掺杂等改性锂电池相比具有电池容量高、冲放电循环性能优良、寿命长及高循环稳定性的特点,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锰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SEM)图谱;
图2为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锰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活性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该活性材料为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的混合物,起早,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20~1∶6,另外,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中的金属离子与磷酸亚铁锂中的铁采用任意摩尔比。
或活性材料中的磷酸亚铁锂通过金属离子掺杂和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双重改性,提高磷酸亚铁锂颗粒间的导电性,所使用的金属离子可以使Mn、Co、Ni、Mg、Zn、Cr、Cu、Ag,或者是稀土元素Yi、La中的一种或几种。
石墨烯三维网包络与金属锰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不仅改善了颗粒内部的导电性,同时也增强了颗粒间的导电性,极大地降低了电极的极化效应,实现了锂离子电池高倍率下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同时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限制了磷酸亚铁锂在冲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的分散液中,然后加入锂盐溶液,采用直接沉淀法、水或溶剂热的方法原位制备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包络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或者石墨烯包络金属离子掺杂磷酸亚铁锂前驱体粉末;
3)前驱体粉末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
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锂盐溶液,采用直接沉淀法、水或溶剂热的方法制备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磷酸亚铁锂前驱体;
3)将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混合分散,过滤,干燥,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复合材料。
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以及还原剂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固相烧结,得到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再研磨粉碎;
3)将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粉末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混合分散,过滤,干燥,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复合材料。
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石墨烯为单原子层的石墨烯或2~20层的石墨纳米微片,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为单原子的氧化石墨烯或1~20层的氧化石墨纳米微片;
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水溶液的浓度为0.01~3mg/ml;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有机溶液的浓度为0.01~15mg/ml;
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丙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是上述物质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与水的混合溶剂。
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铁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硝酸铁、醋酸亚铁、草酸亚铁、柠檬酸铁或硫酸亚铁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锂盐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还原剂包括抗坏血酸、肼或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掺杂金属离子盐包括Mn、Co、Ni、Mg、Zn、Cr、Cu、Ag或稀土元素Yi、L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可溶性盐;
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为:Li∶Fe+M(M为掺杂金属离子)∶P的摩尔比为(1~3)∶(1~3)∶1,还原剂的质量为铁盐质量的1‰~15%;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锂盐质量的1~10倍。
水或溶剂热的反应条件为:180℃,2~25h;
直接沉淀法采用的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0.5~25h;
干燥条件为40℃~110℃,3~25h,干燥手段为喷雾干燥、旋转蒸发、直接加热或微波干燥。
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退火条件为高纯氩气保护下500℃~1000℃,3~25h,升温速率1~100℃/min。
后两种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的混合分散采用超声、湿磨、胶体磨、搅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或是在分散剂的帮助下将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充分分散到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分散液,其中磷酸亚铁锂固含量为2g/L~500g/L,搅拌时间为0.1~2h,湿磨时间为0.1~2h,超声时间为0.1~2h,胶体磨时间0.2~4h。
下面采用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Li2CO3,FeC2O4·2H2O,MnCO3,NH4H2PO4以摩尔比1∶0.6∶1.4∶2混合,球磨3h。所得混合物和乙炔黑以重量比96∶4混合球磨。然后在550℃氩气氛围中热处理24h,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金属锰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锂即LiMn0.7Fe0.3PO4粉末材料。称量0.035g氧化石墨烯,称取35ml异丙醇溶液,配成浓度为1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称取3.5gLiMn0.7Fe0.3PO4粉末材料分散到1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进行搅拌15分钟,超声30分钟,然后在60℃下旋转蒸发,得到氧化石墨烯/LiMn0.7Fe0.3PO4混合物,在60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6h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锰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其SEM图谱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石墨烯已经在颗粒表面形成一个三维的网络状结构。该材料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该材料表现出非常好的倍率性能,即使在10C下,容量仍然能够达到100mAh/g左右。
实施例2
称取Li2CO3,FeC2O4·2H2O,Ni(Ac)2·4H2O,NH4H2PO4以摩尔比为1∶1.8∶0.2∶2混合球磨3h,所得到的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550℃下煅烧8h。冷却至室温,再研磨,得到金属镍掺杂的磷酸亚铁锂LiFe0.9Ni0.1PO4粉末材料。称量0.01g氧化石墨烯,称取10ml无水乙醇溶液,配成浓度为1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称取1g LiFe0.9Ni0.1PO4粉末材料分散到1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进行搅拌15分钟,超声30分钟,然后在60℃在旋转蒸发,得到氧化石墨烯/LiFe0.9Ni0.1PO4混合物,在50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8h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镍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3
称取Li2CO3,FeC2O4·2H2O,Co(Ac)2·4H2O,NH4H2PO4以摩尔比为1∶1.8∶0.2∶2混合球磨3h,所得到的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550℃下煅烧8h。冷却至室温,再研磨,得到金属钴掺杂的磷酸亚铁锂LiFe0.9Co0.1PO4粉末材料。称量0.07g氧化石墨烯,称取35ml水溶液,配成浓度为2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称取1.5gLiFe0.9Co0.1PO4粉末材料分散到2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进行搅拌15分钟,超声30分钟,然后在60℃在旋转蒸发,得到氧化石墨烯/LiFe0.9Co0.1PO4混合物,在50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8h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钴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4
准确称量0.175g氧化石墨烯,量取35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配成浓度为5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称量2.24g FeSO4·7H2O、0.23g MnCO3,1.6g85%的O-H3PO4溶液、6.4g聚乙二醇和0.24g抗坏血酸,一起溶解在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到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中,获得混合溶液1;将1.28g LiOH·H2O溶解到1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上述混合液1中,获得混合溶液2;把混合溶液2加入到高压釜中,在180℃下反应15h,并经过离心,洗涤,60℃真空干燥4h获得氧化石墨烯/LiMn0.2Fe0.8PO4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在70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10h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锰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复合材料。
实施例5
称量2.24g FeSO4·7H2O、0.23g MnCO3 1.6g 85%的O-H3PO4溶液、6.4g聚乙二醇和0.24g抗坏血酸,一起溶解在10mL去离子水中,获得混合溶液1;将1.28g LiOH·H2O溶解到1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上述混合液1中,获得混合溶液2;把混合溶液2加入到高压釜中,在180℃下反应10h,并经过离心,洗涤,60℃干燥4h,获得LiMn0.2Fe0.8PO4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在60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12h得到金属锰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材料即LiMn0.2Fe0.8PO4。将此材料粉碎研磨分散35mL到0.5mg/mL的石墨烯悬浮液中,然后60℃下旋转蒸发,随后在65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8h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锰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复合材料即LiMn0.2Fe0.8PO4。
实施例6
称量0.175g氧化石墨烯,量取35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配成浓度为5mg/ml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称量2.52g FeSO4·7H2O、0.25g Co(Ac)2·4H2O,1.6g 85%的O-H3PO4溶液、6.4g聚乙二醇和0.24g抗坏血酸,一起溶解在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到氧化石墨烯有机溶液中,获得混合溶液1;将1.28g LiOH·H2O溶解到1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上述混合液1中,获得混合溶液2;把混合溶液2加入到高压釜中,在180℃下反应8h,并经过离心,洗涤,60℃真空干燥5h获得氧化石墨烯/LiCo0.1Fe0.9PO4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在55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12h得到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钴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复合材料。
实施例7
称量2.52g FeSO4·7H2O、0.25g Co(Ac)2·4H2O,1.6g 85%的O-H3PO4溶液、6.4g聚乙二醇和0.24g抗坏血酸,一起溶解在10mL去离子水中,获得混合溶液1;将1.28g LiOH·H2O溶解到1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上述混合液1中,获得混合溶液2;把混合溶液2加入到高压釜中,在180℃下反应4h,并经过离心,洗涤,60℃真空干燥5h获得LiCo0.1Fe0.9PO4前驱体,将此前驱体与20mL,0.5mg/mL的氧化石墨烯均匀混合,然后在250℃下喷雾干燥,将此产物在550℃高纯氩气保护下退火15h得到得到石墨烯三维网包络金属钴离子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复合材料。
Claims (11)
1.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活性材料为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混合物,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与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锂的质量比为1∶20~1∶6,所述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磷酸亚铁锂中的金属离子与磷酸亚铁锂中的铁可采用任意摩尔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亚铁锂通过金属离子掺杂和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双重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中的金属离子为Mn、Co、Ni、Mg、Zn、Cr、Cu、Ag或稀土元素Yi、L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的分散液中,然后加入锂盐溶液,采用直接沉淀法、水或溶剂热的方法原位制备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包络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或者石墨烯包络金属离子掺杂磷酸亚铁锂前驱体粉末;
3)前驱体粉末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锂盐溶液,采用直接沉淀法、水或溶剂热的方法制备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磷酸亚铁锂前驱体;
3)将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混合分散,过滤,干燥,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复合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中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分散液,或者用化学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将二价或三价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以及还原剂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固相烧结,得到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磷酸亚铁锂,再研磨粉碎;
3)将金属离子掺杂的磷酸亚铁锂粉末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分散液中,充分混合分散,过滤,干燥,再经过退火得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石墨烯为单原子层的石墨烯或2~20层的石墨纳米微片,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为单原子的氧化石墨烯或1~20层的氧化石墨纳米微片;
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水溶液的浓度为0.01~3mg/ml;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有机溶液的浓度为0.01~15mg/ml;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丙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是上述物质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与水的混合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铁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硝酸铁、醋酸亚铁、草酸亚铁、柠檬酸铁或硫酸亚铁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锂盐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还原剂包括抗坏血酸、肼或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掺杂金属离子盐包括Mn、Co、Ni、Mg、Zn、Cr、Cu、Ag或稀土元素Yi、L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可溶性盐;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为:Li∶Fe+M(M为掺杂金属离子)∶P的摩尔比为(1~3)∶(1~3)∶1,还原剂的质量为铁盐质量的1‰~15%;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锂盐质量的1~10倍;
所述的水或溶剂热的反应条件为:180℃,2~25h;
所述的直接沉淀法采用的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0.5~25h;
所述的干燥条件为40℃~110℃,3~25h,干燥手段为喷雾干燥、旋转蒸发、直接加热或微波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铁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硝酸铁、醋酸亚铁、草酸亚铁、柠檬酸铁或硫酸亚铁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锂盐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还原剂包括抗坏血酸、肼或硼氢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掺杂金属离子盐包括Mn、Co、Ni、Mg、Zn、Cr、Cu、Ag或稀土元素Yi、L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可溶性盐;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铁盐、锂盐、磷酸或者磷酸盐、掺杂金属离子无机盐、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为:Li∶Fe+M(M为掺杂金属离子)∶P的摩尔比为(1~3)∶(1~3)∶1,还原剂的质量为铁盐质量的1‰~15%;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锂盐质量的1~10倍;
所述的干燥条件为40℃~110℃,3~25h,干燥手段为喷雾干燥、旋转蒸发、直接加热或微波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退火条件为高纯氩气保护下500℃~1000℃,3~25h,升温速率1~10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的混合分散采用超声、湿磨、胶体磨、搅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或是在分散剂的帮助下将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充分分散到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分散液,其中磷酸亚铁锂固含量为2g/L~500g/L,搅拌时间为0.1~2h,湿磨时间为0.1~2h,超声时间为0.1~2h,胶体磨时间0.2~4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76650A CN103066281A (zh) | 2013-01-09 | 2013-01-09 |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76650A CN103066281A (zh) | 2013-01-09 | 2013-01-09 |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66281A true CN103066281A (zh) | 2013-04-24 |
Family
ID=4810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076650A Pending CN103066281A (zh) | 2013-01-09 | 2013-01-09 |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66281A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5404A (zh) * | 2013-12-27 | 2014-04-09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锂盐的制备方法 |
CN103956464A (zh) * | 2014-05-19 | 2014-07-30 | 海门容汇通用锂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常压水相合成掺石墨烯纳米富锰磷酸亚铁锂的方法 |
CN104124451A (zh) * | 2013-04-27 | 2014-10-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正极及电池 |
CN104779395A (zh) * | 2015-05-11 | 2015-07-15 | 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89884A (zh) * | 2016-02-01 | 2016-04-13 | 上海交通大学 |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镁改善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CN105633391A (zh) * | 2016-02-03 | 2016-06-01 | 上海交通大学 | 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5932255A (zh) * | 2016-06-13 | 2016-09-07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5932254A (zh) * | 2016-06-08 | 2016-09-07 | 湖南锂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iFePO4/GO/M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6622277A (zh) * | 2016-12-29 | 2017-05-10 | 烟台市烯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锰酸镧的离子掺杂及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应用 |
CN106711445A (zh) * | 2015-07-23 | 2017-05-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锂离子蓄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59343A (zh) * | 2017-07-28 | 2017-11-1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类螺旋形银纳米链导体桥连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400310A (zh) * | 2018-03-15 | 2018-08-14 | 湖南烯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23045A (zh) * | 2015-06-23 | 2018-11-30 | 上海交通大学 | 应用铜离子/石墨烯改善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CN108975323A (zh) * | 2018-09-05 | 2018-12-11 | 七台河宝泰隆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 | 氧化石墨烯清洗方法 |
CN111170295A (zh) * | 2020-03-16 | 2020-05-19 | 管玲飞 | 一种导电性Mg-P共掺杂Cu2V2O7-石墨烯负热膨胀材料及其制法 |
CN111816885A (zh) * | 2020-07-10 | 2020-10-23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浆料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667A (zh) * | 2007-11-14 | 2009-05-20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00310A (zh) * | 2010-04-02 | 2010-08-11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一种掺入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2437311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544489A (zh) * | 2012-01-09 | 2012-07-04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石墨烯包覆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2583292A (zh) * | 2011-01-11 | 2012-07-18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一类具有微纳结构的磷酸铁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磷酸铁锂材料 |
-
2013
- 2013-01-09 CN CN2013100076650A patent/CN10306628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667A (zh) * | 2007-11-14 | 2009-05-20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00310A (zh) * | 2010-04-02 | 2010-08-11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一种掺入石墨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2437311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583292A (zh) * | 2011-01-11 | 2012-07-18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一类具有微纳结构的磷酸铁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磷酸铁锂材料 |
CN102544489A (zh) * | 2012-01-09 | 2012-07-04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石墨烯包覆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4451A (zh) * | 2013-04-27 | 2014-10-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正极及电池 |
CN103715404A (zh) * | 2013-12-27 | 2014-04-09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锂盐的制备方法 |
CN103715404B (zh) * | 2013-12-27 | 2016-08-17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锂盐的制备方法 |
CN103956464A (zh) * | 2014-05-19 | 2014-07-30 | 海门容汇通用锂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常压水相合成掺石墨烯纳米富锰磷酸亚铁锂的方法 |
CN103956464B (zh) * | 2014-05-19 | 2016-06-08 | 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常压水相合成掺石墨烯纳米富锰磷酸亚铁锂的方法 |
CN104779395A (zh) * | 2015-05-11 | 2015-07-15 | 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79395B (zh) * | 2015-05-11 | 2018-11-02 | 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23045A (zh) * | 2015-06-23 | 2018-11-30 | 上海交通大学 | 应用铜离子/石墨烯改善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CN106711445A (zh) * | 2015-07-23 | 2017-05-2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锂离子蓄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89884B (zh) * | 2016-02-01 | 2019-01-11 | 上海交通大学 |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镁改善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CN105489884A (zh) * | 2016-02-01 | 2016-04-13 | 上海交通大学 |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镁改善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
CN105633391A (zh) * | 2016-02-03 | 2016-06-01 | 上海交通大学 | 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5633391B (zh) * | 2016-02-03 | 2019-01-11 | 上海交通大学 | 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5932254B (zh) * | 2016-06-08 | 2019-08-27 | 湖南锂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iFePO4/GO/M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5932254A (zh) * | 2016-06-08 | 2016-09-07 | 湖南锂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iFePO4/GO/M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5932255A (zh) * | 2016-06-13 | 2016-09-07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6622277A (zh) * | 2016-12-29 | 2017-05-10 | 烟台市烯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锰酸镧的离子掺杂及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应用 |
CN106622277B (zh) * | 2016-12-29 | 2019-03-26 | 烟台市烯能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锰酸镧的离子掺杂及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应用 |
CN107359343A (zh) * | 2017-07-28 | 2017-11-1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类螺旋形银纳米链导体桥连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7359343B (zh) * | 2017-07-28 | 2020-06-19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类螺旋形银纳米链导体桥连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400310A (zh) * | 2018-03-15 | 2018-08-14 | 湖南烯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75323A (zh) * | 2018-09-05 | 2018-12-11 | 七台河宝泰隆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 | 氧化石墨烯清洗方法 |
CN111170295A (zh) * | 2020-03-16 | 2020-05-19 | 管玲飞 | 一种导电性Mg-P共掺杂Cu2V2O7-石墨烯负热膨胀材料及其制法 |
CN111816885A (zh) * | 2020-07-10 | 2020-10-23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浆料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66281A (zh) | 石墨烯类三维网包络与金属离子掺杂协同改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Yi et al. | Facile synthesis of polypyrrole-modified Li5Cr7Ti6O25 with improved rate performance as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ies | |
Yang et al. | A review of cathode materials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 |
Wang et al. | Olivine LiFePO 4: development and future | |
CN101740752B (zh) | 具有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22486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2315453A (zh) | 一种钛酸锂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 |
CN101826617B (zh) |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
CN105047924B (zh) | 一种硅酸锰锂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44601B (zh) |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均匀碳包覆的方法 | |
CN105355885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LiMn1-xFexPO4/C的合成方法 | |
CN106082360B (zh) | 一种花状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638242A (zh) | 原位聚合包覆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 | |
CN101262056A (zh) | 一种水溶液可充锂离子电池 | |
CN105140472A (zh) | 钨改性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0296A (zh) | 一种锂硒电池Se-C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789553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 | |
CN102082264A (zh) | 纳米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5514432A (zh) |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70468A (zh) | 一种氟掺杂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26267A (zh) | 三维碳纳米管修饰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766971A (zh) | 正极材料,含有正极材料的水系电池 | |
CN102479945A (zh) | 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6025180A (zh) | 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GeO2/C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49294A (zh) | 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