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5451A - 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25451A CN103025451A CN2011800368022A CN201180036802A CN103025451A CN 103025451 A CN103025451 A CN 103025451A CN 2011800368022 A CN2011800368022 A CN 2011800368022A CN 201180036802 A CN201180036802 A CN 201180036802A CN 103025451 A CN103025451 A CN 1030254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flexure plane
- thermofin
- bending
- processing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B21D7/02—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over a stationary forming member; by use of a swinging forming member or abutment
- B21D7/024—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over a stationary forming member; by use of a swinging forming member or abutment by a swinging forming mem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both metal tubes and sheet met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2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with multipl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来进行弯曲加工,热交换器以传热翅片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能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作为弯曲模(55),采用具有弯曲面(58)的弯曲模,该弯曲面(58)以弯曲半径从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的起点朝向终点减小的方式变化。弯曲面(58)具有:位于靠近起点的位置且具有大的弯曲半径的第1弯曲面(61);以及位于靠近终点的位置且具有比第1弯曲面(61)小的弯曲半径的主弯曲面(62)。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在弯曲加工开始时,进行将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压靠于第1弯曲面(61)的第1步骤,在第1步骤之后,进行将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压靠于主弯曲面(62)的主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特别涉及如下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来进行弯曲加工,所述热交换器以传热翅片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进行配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58-47318号公报)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通过将由翅片(传热翅片)和管(传热管)构成的平板状的热交换器以卷绕于成形压头(弯曲模)的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面,来进行弯曲加工。通过进行这种弯曲加工,能够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等设备内紧凑地配置热交换器。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存在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传热翅片的一部分折曲的问题。因此,在使用弯曲加工后的热交换器作为对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和横穿传热管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可能使空气流的通风阻力增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来进行弯曲加工,热交换器以传热翅片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进行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能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
第1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是如下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来进行弯曲加工,所述热交换器以传热翅片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进行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作为弯曲模,采用具有弯曲面的弯曲模,该弯曲面以弯曲半径从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的起点朝向终点减小的方式变化。弯曲面具有:位于靠近起点的位置且具有大的弯曲半径的第1弯曲面;以及位于靠近终点的位置且具有比第1弯曲面小的弯曲半径的主弯曲面。而且,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在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进行第1步骤,在第1步骤之后进行主步骤。第1步骤是如下的步骤:将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以卷绕于第1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第1弯曲面,来对热交换器进行弯曲加工。主步骤是如下的步骤:将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以卷绕于主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主弯曲面,来对热交换器进行弯曲加工。
在将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施加载荷。因此,在将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的弯曲加工中,产生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的问题。特别地,如以往那样,作为弯曲模,当采用具有单一弯曲半径的弯曲模时,在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开始时,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施加的载荷非常大,其结果是,容易产生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的问题。
因此,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如上所述,着眼于存在在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开始时增大的倾向,作为弯曲模,采用具有弯曲面的弯曲模,该弯曲面以弯曲半径从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的起点朝向终点减小的方式变化。而且,在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开始时,通过具有大的弯曲半径的第1弯曲面进行弯曲加工,然后,通过具有小的弯曲半径的主弯曲面进行弯曲加工。
因此,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在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能够减小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施加的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
第2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1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第1弯曲面形成在从起点到10度的卷绕角度的范围内。
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通过将第1弯曲面的卷绕角度的范围设定为10度以下,能够抑制热交换器的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尺寸过大。
第3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1或第2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弯曲面还在第1弯曲面与主弯曲面之间具有第2弯曲面,该第2弯曲面具有比第1弯曲面小且比主弯曲面大的弯曲半径。而且,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在第1步骤与主步骤之间进行如下的第2步骤:将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以卷绕于第2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第2弯曲面,来对热交换器进行弯曲加工。
仅通过第1弯曲面和主弯曲面构成弯曲面且在第1步骤之后进行主步骤时,弯曲面的弯曲半径减小,由此,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施加的载荷可能急剧变化。
因此,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在第1弯曲面与主弯曲面之间设置第2弯曲面,该第2弯曲面具有比第1弯曲面小且比主弯曲面大的弯曲半径,在第1步骤与主步骤之间进行第2步骤。
因此,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施加的载荷不会急剧变化,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
第4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3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第1弯曲面和第2弯曲面形成在从起点到20度的卷绕角度的范围内。
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通过将第1弯曲面和第2弯曲面的卷绕角度的范围设定为20度以下,能够抑制热交换器的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尺寸过大。
第5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1~第4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热交换器对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和横穿传热管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位于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下游侧。
在使用弯曲加工后的热交换器作为对制冷剂和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存在热交换器的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中的空气流的通风阻力比未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的通风阻力大的倾向。因此,关于热交换器的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为了抑制传热翅片折曲,优选不设置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但是,在对进行制冷剂和空气流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进行弯曲加工的情况下,多数情况下以使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的表面凸出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并且,由于促进附着于热交换器的水的排水等的理由,多数情况下,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设置于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下游侧。
与此相对,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即使是对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和横穿传热管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
第6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1~第5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传热管是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较宽的扁平管。
第7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6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传热管是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流路孔的扁平多孔管。
在采用扁平管或扁平多孔管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中,与采用圆管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相比,在弯曲加工时,存在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施加的载荷增大的倾向。因此,容易产生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即使是采用扁平管或扁平多孔管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
第8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在第1~第7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传热翅片钎焊于传热管。
在传热翅片钎焊于传热管的热交换器中,由于钎焊时的热影响、以及由传热翅片表面的钎料流到其他场所而引起的薄壁,传热翅片的强度低下,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容易折曲。
与此相对,在该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即使是传热翅片钎焊于传热管的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折曲。
第9观点的热交换器通过第1~第8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进行弯曲加工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的概略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D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室外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的图(准备状态)。
图4是弯曲模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室外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的图(弯曲加工状态)。
图6是示出室外热交换器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图(利用双点划线图示弯曲模)。
图7是变形例1的弯曲模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1的室外热交换器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图(利用双点划线图示弯曲模)。
图9是变形例2的弯曲模的剖视图。
图10是变形例3的弯曲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进行说明。
-室外单元的概略结构-
图1是示出具有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7的室外单元1的概略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室外单元1构成通过蒸气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进行空气调和的空调装置。室外单元1经由制冷剂连接管2、3而与室内单元(未图示)连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图1的纸面近前侧为“前面”,设图1的纸面里侧为“背面”,设图1的纸面左侧为“左侧面”,设图1的纸面右侧为“右侧面”,设图1的纸面上侧为“顶面”,设图1的纸面下侧为“底面”。
室内单元2主要具有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单元外壳4、压缩机6、室外热交换器7和室外风扇8。另外,除此之外,在室内单元2中收纳有各种设备、阀、制冷剂管等,但是,这里省略说明。
单元外壳4主要具有底板41、顶板42(利用双点划线图示)、前板43(利用双点划线图示)、侧板44(利用双点划线图示)和分隔板45。
底板41是构成单元外壳4的底面部分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底板41的周缘部向上折曲。在底板41的外表面设有固定于现场安装面的2个固定脚5。固定脚5从单元外壳4的前侧向后侧延伸。
顶板42是构成单元外壳4的顶面部分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
前板43主要是构成单元外壳4的前面部分和右侧面的前部的板状部件。前板43的下部通过螺钉等固定于底板41。在前板43形成有吹出口43a。吹出口43a是用于吹出通过在单元外壳4的背面和左侧面形成的吸入口(未图示)取入到单元外壳4内的室外空气的开口(参照表示空气流的箭头A~C)。
侧板44主要是构成单元外壳4的右侧面的后部和右背面部分的板状部件。侧板44的下部通过螺钉等固定于底板42。
分隔板45是配置于底板41上的板状部件。分隔板45竖直延伸。分隔板45配置成将单元外壳4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左右2个空间(即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分隔板45的下部通过螺钉等固定于底板41。
这样,单元外壳4的内部空间通过分隔板45而被分割为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送风机室S1是由底板41、顶板42、前板43和分隔板45包围的空间。机械室S2是由底板41、顶板42、前板43、侧板44和分隔板45包围的空间。而且,在送风机室S1中主要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7和室外风扇8。在机械室S2中主要配置有压缩机6。
压缩机6是用于将冷冻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压缩成高压制冷剂的压缩机。压缩机6是大致纵型圆筒形状的密闭型压缩机。压缩机6配置在机械室S2内的俯视观察时的大致中央。
室外热交换器7是在制冷时发挥将室外空气作为热源的制冷剂散热器的功能、在制热时发挥将室外空气作为热源的制冷剂蒸发器的功能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7是由多个传热管11和多个传热翅片12构成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7被弯曲加工成俯视观察为大致L字形状。室外热交换器7以沿着单元外壳4的左侧面和背面、且包围送风风扇8的左侧面侧和背面侧的方式配置于送风机室S2内。另外,室外热交换器7的详细结构和制造方法在后面叙述。
室外风扇8是如下发挥功能的送风风扇:通过在单元外壳4的左侧面和背面形成的吸入口(未图示)将空气取入到送风机室S1内,使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7后,从在单元外壳4的前表面形成的吹出口43a吹出。这里,室外风扇8是螺旋桨式风扇,配置于送风机室S1内的室外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
-室外热交换器的详细结构-
接着,使用图1和图2对室外热交换器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图2是图1的D部的放大立体图。
室外热交换器7主要具有传热管11和传热翅片21。另外,除此之外,在室外热交换器7中还设有集管等,但是这里省略说明。
传热管11由具有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较宽的平面部12的扁平管构成。传热管11在平面部12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隔着通风空间而配置多个,该通风空间在上下方向间使室外空气朝向平面部12的宽度方向(图1中为箭头A、B的方向、图2中为箭头E方向)流动。
在平面部12中,形成有以在长度方向上贯通平面部12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流路孔13。而且,制冷剂在各流路孔13中流动。另外,传热管11由铝等金属原材料形成,通过挤压成形等制造。这样,这里,作为传热管11,采用形成有多个流路孔13的扁平多孔管,制冷剂侧的热传递率提高。
传热翅片21是通过将宽度方向尺寸比传热管11的平面部12的宽度方向尺寸大的板状原材料沿着传热管11的长度方向折曲成波形而构成的波形翅片。这里,当设平面部21的宽度方向尺寸为W1、设传热翅片21的宽度方向尺寸为W2时,成为平面部12的宽度方向尺寸W1<传热翅片21的宽度方向尺寸W2的关系。另外,传热翅片21由铝等金属原材料形成。而且,传热翅片21具有翅片主体部22和翅片缘部23。
翅片主体部22是配置于平面部12的上下方向间的通风空间的部分,通过将板状原材料沿着传热管11的长度方向折曲成波形而形成上端24和下端25。上端24通过钎焊而接合于平面部12的下表面。下端25通过钎焊而接合于平面部12的上表面。并且,在翅片主体部22中,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通过切出立起翅片主体部2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而形成多个主体侧切出立起部26。这里,主体侧切出立起部26呈百叶窗状切出立起。而且,主体侧切出立起部26形成为,在室外空气流的上游侧的部分与下游侧的部分之间,相对于室外空气流的倾斜方向相反。
翅片缘部23是传热翅片21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1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部分。更具体而言,翅片缘部23是从各通风空间朝向传热管11的宽度方向外侧(这里为宽度方向两外侧)突出的部分。在翅片缘部23形成有上端27和下端28。上端27和下端28是如下部分:通过在用于形成上端24和下端25的折曲线附近设置切口,在将板状原材料沿着传热管11的长度方向折曲为波形而形成上端24和下端25时,该部分向上下方向切出立起。这里,上端27和下端28仅形成于在传热管11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的翅片缘部23中的、位于室外空气流的下游侧(图1中为室外风扇8侧、图2中为箭头E侧)的翅片缘部23。因此,上下方向相邻的翅片缘部23经由上端27和下端28而相互接触或接近。另外,这里,上端27和下端28与传热管11的宽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切口,所以,被切出立起为大致长方形状,但是,也可以通过相对于传热管11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切口,从而切出立起为大致三角形状或大致梯形状。并且,在翅片缘部23中,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通过切出立起翅片缘部23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而形成多个缘侧切出立起部29a、29b。位于室外空气流的上游侧的缘部切出立起部29a形成为,具有与主体侧切出立起部26相同的上下方向宽度。另一方面,位于室外空气流的下游侧的缘部切出立起部29b形成为,上下方向宽度比主体侧切出立起部26的上下方向宽度短。这里,缘部切出立起部29a、29b被切出立起为百叶窗状。而且,缘部切出立起部29a、29b形成为,在室外空气流的上游侧的部分与下游侧的部分之间,相对于室外空气流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这里,由于缘部切出立起部29b的上下方向宽度比主体侧切出立起部26的短,所以,能抑制翅片缘部23的强度降低。
而且,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外热交换器7中,在制冷时发挥制冷剂散热器的功能时,经由传热翅片21和传热管11对在传热管11内流动的制冷剂和以横穿传热管11的方式在通风空间内流动的作为冷却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进行制冷剂的散热。并且,在使室外热交换器7发挥制冷剂蒸发器的功能时,经由传热翅片21和传热管11对在传热管11内流动的制冷剂和以横穿传热管11的方式在通风空间内流动的作为加热源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进行制冷剂的蒸发。此时,在传热翅片21的表面产生结露水,但是,由于形成有向室外热交换器7的室外空气流的下游侧突出的翅片缘部23,所以,结露水能够经由翅片缘部23流向下方。特别地,这里,如上所述,翅片缘部23具有上端27和下端28,上下方向相邻的翅片缘部23彼此接触或接近,所以,排水性能进一步提高。
-室外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接着,使用图1~图6对室外热交换器7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这里,图3是示出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的图(准备状态)。图4是弯曲模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的图(弯曲加工状态)。图6是示出室外热交换器7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图(利用双点划线图示弯曲模55)。
首先,准备未进行弯曲加工的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这里,如上所述,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在平面部12相互对置且在平面部12之间隔开通风空间的状态下配置多个直管状的传热管11,在各通风空间配置并层叠有折曲成波形的传热翅片21。这里,传热翅片21钎焊于平面部12的两面。更具体而言,在平面部12的两面设置钎料,在层叠了设有该钎料的多个传热管11和传热翅片21的状态下利用钎焊炉等进行加热,由此,对传热管11和传热翅片21进行钎焊。由此,如上所述,得到翅片缘部23向平板部12的宽度方向两外侧突出的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另外,在该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中,如图6所示,关于平面部12的宽度方向一方(面向室外空气流的下游侧的方向),翅片缘部23中的形成有上端27和下端28的翅片缘部23突出。并且,关于平面部12的宽度方向另一方(面向室外空气流的上游侧的方向),未形成上端27和下端28的翅片缘部23向室外空气流的上游侧突出。
接着,使用弯曲加工装置51进行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弯曲加工装置51是通过将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以卷绕于弯曲模55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55来进行弯曲加工的装置。另外,以下说明的弯曲加工装置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的一例,只要使用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的特征即弯曲模55即可,也可以是其他弯曲加工装置。
弯曲加工装置51主要具有基础板52、2个夹板53、54和弯曲模55。基础板52是在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的长度方向中的至少一端露出的状态下叠置的部件。第1夹板53是从下方(参照图3的箭头F)支承室外热交换器7的从基础板52露出的长度方向一端的部件。第2夹板54是通过从上方(参照图3的箭头G)在与基础板52之间夹持室外热交换器7中的隔着弯曲模55而位于第1夹板53的相反侧的部分而对该部分进行支承的部件。弯曲模55主要具有弯曲件56和心轴57。弯曲件56是通过从上方在与第1夹板53之间夹持室外热交换器7的从基础板52露出的长度方向一端而对该一端进行支承的部件。心轴57是在与室外热交换器7接触的外表面具有弯曲面58的部件。心轴57通过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向箭头H的方向旋转。而且,弯曲件56固定于心轴57。因此,弯曲件56伴随心轴57的旋转而移动,将室外热交换器7以卷绕于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面58。由此,对室外热交换器7的从基础板52露出的长度方向一端进行弯曲加工。这里,为了将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弯曲加工成大致L字形状,心轴57从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的起点(图4和图6中的点XS)到终点(图4和图6中的点XE)旋转90度。并且,室外热交换器7的传热翅片21的一部分(这里为传热翅片21的翅片缘部23)向与传热管1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所以,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与心轴57的弯曲面58接触。
在上述那样的将室外热交换器7以卷绕于弯曲模55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55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载荷。因此,在将室外热交换器7以卷绕于弯曲模55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55的弯曲加工中,产生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折曲的问题。特别地,如以往那样,作为弯曲模55,当采用具有单一弯曲半径的弯曲模时,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图4和图6中的点XS附近),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的载荷非常大,其结果是,容易产生翅片缘部23折曲的问题。
因此,着眼于存在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增大的倾向,作为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采用以弯曲半径从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的起点XS朝向终点XE减小的方式变化的弯曲面。具体而言,弯曲面58具有第1弯曲面61和主弯曲面62。第1弯曲面61位于靠近起点XS的位置(具体而言,从起点XS到点X1的卷绕角度θ1的范围),并且具有大的弯曲半径R1。主弯曲面62位于靠近终点XE的位置(具体而言,从点X1到终点XE的卷绕角度θM的范围),并且具有比第1弯曲面61的弯曲半径小的弯曲半径RM。因此,在该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中,通过心轴57的旋转,在弯曲加工开始时进行如下的第1步骤:将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以卷绕于第1弯曲面61的方式压靠于该第1弯曲面61,来对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然后,在该第1步骤之后,进行如下的主步骤:将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以卷绕于主弯曲面62的方式压靠于该主弯曲面62,来对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这样,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具体而言为第1弯曲面61和主弯曲面62)复制于平板状的室外热交换器7。
由此,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能够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的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折曲。
并且,这里,通过将第1弯曲面41的卷绕角度θ1的范围设定为10度以下,能够抑制室外热交换器7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尺寸过大。
并且,这里,如上所述,使用弯曲加工后的室外热交换器7作为对制冷剂和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因此,存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中的室外空气流的通风阻力比未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大的倾向。因此,关于室外热交换器7的进行弯曲加工的部分,为了抑制传热翅片21折曲,优选不设置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但是,在对进行制冷剂和室外空气流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多数情况下以使室外热交换器7的室外空气流的上游侧的表面凸出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并且,由于促进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7的水的排水等的理由,多数情况下,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室外空气流的下游侧。而且,这里,为了促进在传热翅片21的表面产生的结露水流向下方,在向室外热交换器7的室外空气流的下游侧突出的翅片缘部23设置通过切出立起而形成的上端27和下端28。因此,翅片缘部23的上端27和下端28与心轴57的弯曲面58接触。由于这些上端27和下端28是通过切出立起而形成的部分,所以强度非常弱。
与此相对,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能够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的载荷。因此,虽然是对在传热管11内流动的制冷剂和横穿传热管11的室外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即翅片缘部23折曲。
并且,这里,如上所述,作为传热管11,采用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较宽的扁平管。而且,该传热管11所采用的扁平管是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流路孔13的扁平多孔管。因此,与采用圆管作为传热管的情况相比,在弯曲加工时,存在从弯曲模对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施加的载荷增大的倾向。因此,容易产生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折曲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能够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的载荷。因此,虽然是采用扁平管或扁平多孔管作为传热管11的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翅片缘部23折曲。
进而,这里,如上所述,传热翅片21钎焊于传热管11。因此,由于钎焊时的热影响、以及由传热翅片表面的钎料流到其他场所而引起的薄壁,传热翅片21的强度降低,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容易折曲。
与此相对,在该弯曲加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能够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的载荷。因此,虽然是传热翅片21钎焊于传热管11的热交换器,也能够抑制翅片缘部23折曲。
-室外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1-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作为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采用仅具有第1弯曲面61和主弯曲面62的弯曲面,在第1步骤之后进行主步骤。但是,在这种弯曲加工方法中,由于弯曲面58的弯曲半径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施加的载荷可能急剧变化。
因此,在本变形例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如图7和图8所示,作为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在第1弯曲面61与主弯曲面62之间设置第2弯曲面63,该第2弯曲面63具有比第1弯曲面61小且比主弯曲面62大的弯曲半径R2。具体而言,第1弯曲面61位于靠近起点XS的位置(具体而言,从起点XS到点X1的卷绕角度θ1的范围),并且具有大的弯曲半径R1。第2弯曲面63位于从第1弯曲面61的终点即点X1到点X2的卷绕角度θ2的范围内,具有比第1弯曲面61小且比主弯曲面62大的弯曲半径R2。主弯曲面42位于靠近终点XE的位置(具体而言,从点X2到终点XE的卷绕角度θM的范围),并且具有比第2弯曲面63小的弯曲半径RM。而且,在第1步骤与主步骤之间进行如下的第2步骤:将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以卷绕于第2弯曲面63的方式压靠于该第2弯曲面63,来对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这里,图7是本变形例的弯曲模55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变形例的室外热交换器7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图(利用双点划线图示弯曲模55)。
由此,在本变形例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施加的载荷不会急剧变化,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翅片缘部23折曲。
而且,这里,将第1弯曲面61和第2弯曲面63的卷绕角度(即θ1+θ2)设定为20度以下,所以,能够抑制室外热交换器7的进行了弯曲加工的部分的尺寸过大。
-室外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2-
在上述变形例1的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作为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采用具有第1弯曲面61、第2弯曲面63和主弯曲面62的弯曲面,在第1步骤和第2步骤之后进行主步骤。但是,为了进一步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施加的载荷的变化,也可以采用弯曲半径以进一步多阶段地减小的方式变化的弯曲面。
该情况下,为了满足图9和以下的一般式,多阶段地减小弯曲模55的弯曲面58的弯曲半径即可。
即,当设线段OnXn=弯曲半径Rn(这里On为弯曲半径Rn的中心)、在弯曲半径Rn的状态下使心轴57旋转θn度而进行弯曲加工(这里设为全体旋转90度)时,成为
Σθ=θ1+θ2+…+θn-1=90度。
这里,弯曲半径Rn为线段On-1Xn的长度以下,所以,成为
R1≥R2≥…≥Rn。
另外,可知,关于上述具有第1弯曲面61和主弯曲面62的弯曲面58、或变形例1的具有第1弯曲面61、第2弯曲面63和主弯曲面62的弯曲面58,如果将附加字“S”、“M”和“E”置换为“1”、“n”和“n”且设n=2或n=3,则适用于上述一般式。并且,当无限增大n时,弯曲面58(即从起点XS连接到终点XE的线)成为大致渐开曲线状的面。
由此,在本变形例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实质上,在进行基于第1弯曲面的弯曲加工的第1步骤与进行基于主弯曲面的弯曲加工的主步骤之间进行第2步骤,在该第2步骤中,进行基于弯曲半径多阶段地减小的第2弯曲面的弯曲加工。而且,与上述变形例1的弯曲加工方法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这里为翅片缘部23)施加的载荷的变化。
-室外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3-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方法中,作为弯曲模55,采用弯曲面58从弯曲加工的起点到终点平滑连接的弯曲模。例如,在变形例1的弯曲模55中,采用第1弯曲面61、第2弯曲面63和主弯曲面62平滑连接的弯曲模。但是,第1弯曲面61、第2弯曲面63和主弯曲面62之间不是必须平滑连接,第1弯曲面61、第2弯曲面63和主弯曲面62之间也可以经由几个阶梯差连接。
例如,如图10所示,在变形例1的弯曲模55中,也可以在第2弯曲面63与主弯曲面62之间存在阶梯差64。这里,作为心轴57,采用仅具有主弯曲面62的心轴,作为弯曲件56,采用在其表面设有形成有第1弯曲面61和第2弯曲面63的配件65的弯曲件。因此,配件65的靠心轴57侧的端部的厚度量表现为阶梯差64。即,阶梯差64形成为,使第2弯曲面63的靠主弯曲面62侧的端部比主弯曲面62的靠第2弯曲面63侧的端部更向外周侧突出。另外,阶梯差64为几mm左右的大小。
在这种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7的加工方法相同的作用效果。
例如,在本变形例那样的具有阶梯差64的弯曲模55的结构中,设第1弯曲面61、第2弯曲面63和主弯曲面62的弯曲半径R1、RM和R2分别为200mm、77mm和70mm。并且,设第1弯曲面61的卷绕角度θ1为5度,设第2弯曲面63的卷绕角度θ2为13度,设主弯曲面62的卷绕角度θM为72度。当使用这种弯曲模55进行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时,在室外热交换器7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能够减小从弯曲模55对传热翅片21施加的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折曲。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根据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但是,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对使用扁平多孔管作为传热管11、且使用波形翅片作为传热翅片21的室外热交换器7应用本发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对使用扁平管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应用本发明。并且,也可以对使用圆管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应用本发明。并且,还可以对使用在传热管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设置的板式翅片作为传热翅片的热交换器应用本发明。
但是,在使用圆管作为传热管、且使用板式翅片作为传热翅片的热交换器中,通过使传热管贯穿插入传热翅片后进行扩管,来进行传热管和传热翅片的固定。因此,不会产生通过钎焊进行传热管和传热翅片的固定时的热影响和薄壁,所以,能抑制传热翅片的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部分的强度降低。并且,由于传热管为圆管,所以,与使用扁平管的情况相比,从弯曲模受到的载荷减小。
因此,本发明的弯曲加工方法针对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那样的使用扁平管(扁平多孔管)作为传热管、且使用钎焊进行传热管和传热翅片的固定的热交换器非常有效。
(B)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在对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以使其成为大致L字形状时应用本发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对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以使其成为大致U字形状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C)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对构成室外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7应用本发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对构成室内单元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其他形式的空调装置中的热交换器等应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如下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以卷绕于弯曲模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来进行弯曲加工,所述热交换器以传热翅片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进行配置。
标号说明
7:室外热交换器;11:传热管;21:传热翅片;55:弯曲模;58:弯曲面;61:第1弯曲面;62:主弯曲面;63:第2弯曲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58-47318号公报
Claims (9)
1.一种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7)以卷绕于弯曲模(55)的方式压靠于该弯曲模(55)来进行弯曲加工,所述热交换器(7)以传热翅片(21)的一部分向与传热管(1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进行配置,其中,
作为所述弯曲模,采用具有弯曲面(58)的弯曲模,该弯曲面(58)以弯曲半径从所述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的起点朝向终点减小的方式变化,
所述弯曲面具有:位于靠近所述起点的位置且具有大的弯曲半径的第1弯曲面(61);以及位于靠近所述终点的位置且具有比所述第1弯曲面小的弯曲半径的主弯曲面(62),
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开始时,进行如下的第1步骤:将所述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以卷绕于所述第1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第1弯曲面,来对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弯曲加工,
在所述第1步骤之后,进行如下的主步骤:将所述传热翅片的突出部分以卷绕于主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主弯曲面,来对所述热交换器进行弯曲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第1弯曲面(61)形成在从所述起点到10度的卷绕角度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弯曲面(58)还在所述第1弯曲面(61)与所述主弯曲面(62)之间具有第2弯曲面(63),该第2弯曲面(63)具有比所述第1弯曲面小且比所述主弯曲面大的弯曲半径,
在所述第1步骤与所述主步骤之间进行如下的第2步骤:将所述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以卷绕于所述第2弯曲面的方式压靠于该第2弯曲面,来对所述热交换器(7)进行弯曲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第1弯曲面(61)和所述第2弯曲面(63)形成在从所述起点到20度的卷绕角度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7)对在所述传热管(11)内流动的制冷剂和横穿所述传热管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
所述传热翅片(21)的突出部分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空气流的下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传热管(11)是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较宽的扁平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传热管(11)是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流路孔的扁平多孔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传热翅片(21)钎焊于所述传热管(11)。
9.一种热交换器(7),该热交换器(7)通过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进行弯曲加工而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72363 | 2010-07-30 | ||
JP2010172363A JP5012972B2 (ja) | 2010-07-30 | 2010-07-30 | 熱交換器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熱交換器 |
PCT/JP2011/066538 WO2012014769A1 (ja) | 2010-07-30 | 2011-07-21 | 熱交換器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熱交換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5451A true CN103025451A (zh) | 2013-04-03 |
CN103025451B CN103025451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552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6802.2A Active CN103025451B (zh) | 2010-07-30 | 2011-07-21 | 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99565B1 (zh) |
JP (1) | JP5012972B2 (zh) |
CN (1) | CN103025451B (zh) |
WO (1) | WO201201476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1841A (zh) * | 2016-08-26 | 2016-11-16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折弯机的弯模及折弯机 |
CN109804216A (zh) * | 2016-10-13 | 2019-05-24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13480B2 (ja) * | 2012-04-09 | 2014-02-12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2699155B (zh) * | 2012-06-05 | 2013-11-2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 |
JP6400418B2 (ja) * | 2014-10-01 | 2018-10-03 | アロン化成株式会社 | リブ付曲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熱処理用治具 |
BR112018016274B1 (pt) | 2016-03-09 | 2022-11-08 | Fibertex Personal Care A/S | Método para fabricação de um tecido não tecido |
CN111272530B (zh) * | 2018-12-05 | 2023-04-18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核电高温取样冷却器蛇管的制造方法 |
US20210063089A1 (en) | 2019-09-03 | 2021-03-04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Curved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JP7558007B2 (ja) * | 2020-09-11 | 2024-09-30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伝熱管の成形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16U (ja) * | 1991-02-06 | 1993-01-08 | 京進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の曲げ装置 |
CN1099676A (zh) * | 1993-06-02 | 1995-03-08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弯曲加工装置和弯曲加工方法以及换热器 |
JPH09276940A (ja) * | 1996-04-19 | 1997-10-28 | Toyo Radiator Co Ltd | 熱交換器のコア曲げ用マンドレルおよびコア曲げ方法 |
JPH1085879A (ja) * | 1996-09-17 | 1998-04-07 |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 フィン付き熱交換器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フィン付き熱交換器 |
JPH10166091A (ja) * | 1996-12-04 | 1998-06-23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外周フィン付管の曲げ装置 |
JP2002224756A (ja) * | 2001-02-07 | 2002-08-13 | Hitachi Ltd | 熱交換器の曲げ方法 |
JP2010002138A (ja) * | 2008-06-20 | 2010-01-07 | Daikin Ind Ltd | 熱交換器 |
CN201470729U (zh) * | 2009-08-26 | 2010-05-19 | 厦门市易洁卫浴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实现二弧连弯的弯管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85936B2 (ja) * | 1986-05-15 | 1994-11-02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ロスフインコイル曲げ加工装置 |
JP2568968Y2 (ja) * | 1991-10-25 | 1998-04-22 |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JP2002090082A (ja) * | 2000-09-19 | 2002-03-27 |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 熱交換器 |
JP3903888B2 (ja) * | 2002-09-10 | 2007-04-1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熱交換器 |
IT1400497B1 (it) * | 2010-06-09 | 2013-06-11 | Sierra S P A | Apparato e metodo per la piegatura di una batteria di scambio termico. |
-
2010
- 2010-07-30 JP JP2010172363A patent/JP50129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7-21 CN CN201180036802.2A patent/CN103025451B/zh active Active
- 2011-07-21 EP EP11812360.3A patent/EP2599565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7-21 WO PCT/JP2011/066538 patent/WO201201476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16U (ja) * | 1991-02-06 | 1993-01-08 | 京進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の曲げ装置 |
CN1099676A (zh) * | 1993-06-02 | 1995-03-08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弯曲加工装置和弯曲加工方法以及换热器 |
JPH09276940A (ja) * | 1996-04-19 | 1997-10-28 | Toyo Radiator Co Ltd | 熱交換器のコア曲げ用マンドレルおよびコア曲げ方法 |
JPH1085879A (ja) * | 1996-09-17 | 1998-04-07 |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 フィン付き熱交換器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フィン付き熱交換器 |
JPH10166091A (ja) * | 1996-12-04 | 1998-06-23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外周フィン付管の曲げ装置 |
JP2002224756A (ja) * | 2001-02-07 | 2002-08-13 | Hitachi Ltd | 熱交換器の曲げ方法 |
JP2010002138A (ja) * | 2008-06-20 | 2010-01-07 | Daikin Ind Ltd | 熱交換器 |
CN201470729U (zh) * | 2009-08-26 | 2010-05-19 | 厦门市易洁卫浴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实现二弧连弯的弯管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1841A (zh) * | 2016-08-26 | 2016-11-16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折弯机的弯模及折弯机 |
CN106111841B (zh) * | 2016-08-26 | 2019-05-07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折弯机 |
CN109804216A (zh) * | 2016-10-13 | 2019-05-24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 |
CN109804216B (zh) * | 2016-10-13 | 2020-03-0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5451B (zh) | 2015-01-21 |
JP5012972B2 (ja) | 2012-08-29 |
EP2599565B1 (en) | 2022-10-26 |
EP2599565A4 (en) | 2017-06-07 |
JP2012030256A (ja) | 2012-02-16 |
EP2599565A1 (en) | 2013-06-05 |
WO2012014769A1 (ja) | 2012-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5451B (zh) | 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和热交换器 | |
US5425414A (en) | Heat exchanger coil assembly | |
JP4211041B2 (ja) |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 |
CN102699155B (zh) | 一种热交换器的弯曲加工方法 | |
US20110114299A1 (en) | Flat tube with turbulence insert for a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having such flat tubes, as well 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such a flat tube | |
CN204063687U (zh) | 热交换器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 |
US20170146299A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EP3370019B1 (en) | Heat exchanger | |
JP5627632B2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
JP2015017776A5 (zh) | ||
WO2012102053A1 (ja) |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 |
JP4224793B2 (ja) |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934631B2 (ja) | 熱交換器用エンドプレートと、これを備える熱交換器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 |
JP2001027484A (ja) | サーペンタイン型熱交換器 | |
JP2009121708A (ja) | 熱交換器 | |
JPH1123182A (ja) | 熱交換器 | |
JP7191247B2 (ja) | 熱交換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コルゲートフィンの製造装置並びにコルゲート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 |
JP2003314927A5 (zh) | ||
JP4513207B2 (ja) | 空気熱交換器 | |
JP2021124273A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
JP2011144998A (ja) |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JP2000234890A (ja) | 空調用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720177B2 (ja) | 熱交換器 | |
WO2008103502A1 (en) | Heat exchang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eat exchanger, and roller train for manufacturing heat exhanger tubes | |
JP2000199697A (ja) | 熱交換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