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022A -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022A
CN102957022A CN2012102751805A CN201210275180A CN102957022A CN 102957022 A CN102957022 A CN 102957022A CN 2012102751805 A CN2012102751805 A CN 2012102751805A CN 201210275180 A CN201210275180 A CN 201210275180A CN 102957022 A CN102957022 A CN 102957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hamber
male terminal
keeper
terminal joi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51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7022B (zh
Inventor
石川亮太郎
野吕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7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7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01R13/501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comprising an integral hinge or a frangib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插入阳性端子接头时防止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连接器(A)包括分隔部(40)、保持件(44)、锁定部(43)以及缩回部(50),分隔部(40)用于将突片(15)的插入孔(35)和锁定杆(37)的模具移除空间(39)分隔开,保持件(44)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与完全锁定位置之间枢转,锁定部(43)用于限制保持件(44)的移位,缩回部(50)形成在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后方的区域(41R)中以通过模具模制锁定部(43),并且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相比,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保持件(44)包括限制部(48),用于在部分锁定位置上限制阳性端子接头(10)由于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50)移动而姿势倾斜。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5-135766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阳性端子接头和壳体,其中阳性端子接头形成为使得长且窄的突片从端子主体向前凸出,并且壳体形成有端子容纳室,阳性端子接头从后方插入到该端子容纳室中。在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状态下,端子主体与前壁接触,从而停止以便不再进一步向前移动,突片被插入在前壁中的插入孔中,并且端子主体被锁定杆锁定,由此将阳性端子接头保持。形成为通过模具模制锁定杆的模具移除空间与端子容纳室的前端部分连通,并且朝向前壁的前侧敞开。
由于该连接器被小型化,所以锁定杆的宽度、即模具移除空间的开口宽度大于插入孔的开口宽度。当在开口宽度之间存在这样的差异时,如果插入孔与模具移除空间形成为相互连通,则在插入孔中插入的突片可能朝向模具移除空间移位。因此,在该连接器中,前壁形成有用于以不连通的方式分隔模具移除空间和插入孔的分隔部。
此外,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0-260519中公开的连接器中,安装孔形成在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中的位于跨过阳性端子接头与锁定杆相对的面对壁部中。在安装孔中设置保持件,该保持件能够经由铰链在部分锁定位置与完全锁定位置之间枢转转动,在部分锁定位置中允许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插入操作,在完全锁定位置中被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被锁定和保持。
在将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0-260519中公开的保持件应用于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5-135766的连接器的情况下,担心下面的问题。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0-260519中公开的连接器中,用于锁定保持件以限制保持件的枢转运动的锁定部形成在安装孔的孔边缘处。为了由模具模制该锁定部,与面对壁部的位于保持件前方的区域相比,面对壁部的在保持件后方形成有安装孔的区域从阳性端子接头的插入路径缩回。即,在该缩回区域中,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与阳性端子接头之间的间隙大于所需。
由于该间隙,在将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过程中,阳性端子接头倾斜从而使其后端部分朝向缩回区域,并且由于该姿势的变化,突片的前端部分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由于应该将突片插入到其中的插入孔经由分隔部而与模具移除空间分隔,所以如果突片被插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则阳性端子接头不能直接恢复为适当姿势。因此,在将阳性端子接头向后牵拉之后需要再次执行插入操作并且姿势被校正,这导致可操作性降低。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将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过程中,防止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该目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容纳室,阳性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从后方插入到该端子容纳室中;至少一个前壁,该前壁面对端子容纳室的前端;至少一个插入孔,该插入孔形成为贯穿前壁,并且在阳性端子接头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情况下,该插入孔允许阳性端子接头的突片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该插入孔中;至少一个锁定杆,该锁定杆用于通过与阳性端子接头的端子主体接合而保持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至少一个模具移除空间,该模具移除空间在由模具模制锁定杆时形成,该该模具移除空间与端子容纳室连通并且朝向前壁的前侧敞开;至少一个分隔部,该分隔部被形成在前壁中,从而至少部分地分隔模具移除空间和插入孔;至少一个保持件,该保持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位,其中,在第一位置中,允许阳性端子接头插入端子容纳室中的插入操作,在第二位置中,插入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被锁定和保持;至少一个锁定部,该锁定部被设置为通过锁定保持件而限制保持件的移位;至少一个缩回部,该缩回部形成在面对壁部的一个区域中从而由模具模制锁定部,并且与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前方的区域相比,该缩回部从阳性端子接头的插入路径缩回;以及至少一个限制部,该限制部从保持件的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的表面凸出,并且当保持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限制部适于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由于阳性端子接头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移动而不适当地倾斜。
根据具体实施例,至少一个分隔部形成在前壁中,从而以不连通的方式分隔模具移除空间和插入孔。
具体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该安装孔形成在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中的跨过阳性端子接头与锁定杆大体相对的面对壁部中。
进一步具体地,至少一个保持件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安装孔。
进一步具体地,至少一个锁定部形成在安装孔的孔边缘上。
进一步具体地,至少一个缩回部形成在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后方的区域中。
根据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阳性端子接头,该阳性端子接头形成为使得长且窄的突片从端子主体向前凸出;壳体,该壳体形成有端子容纳室,阳性端子接头从后方插入到该端子容纳室中;前壁,该前壁面对端子容纳室的前端;插入孔,该插入孔形成为贯穿前壁,并且在阳性端子接头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情况下,该插入孔允许突片插入通过该插入孔;锁定杆,该锁定杆用于通过与端子主体接合而保持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模具移除空间,该模具移除空间在由模具模制锁定杆时形成,该模具移除空间与端子容纳室连通并且朝向前壁的前侧敞开;分隔部,该分隔部形成在前壁中,从而以不连通的方式分隔模具移除空间和插入孔;安装孔,该安装孔形成在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中的跨过阳性端子接头与锁定杆相对的面对壁部中;保持件,该保持件布置为封闭安装孔,并且该保持件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与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位,在部分锁定位置中允许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插入操作,在完全锁定位置中,插入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被锁定和保持;锁定部,该锁定部形成在安装孔的孔边缘上,从而通过锁定保持件而限制保持件的移位;缩回部,该缩回部形成在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后方的区域中从而由模具模制锁定部,并且与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前方的区域相比,该缩回部从阳性端子接头的插入路径缩回;以及限制部,该限制部从保持件的面对端子容纳室的表面凸出,并且当保持件位于部分锁定位置时,限制部适于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由于阳性端子接头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移动而不适当地倾斜。
在将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过程中,在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对应于缩回部的状态下,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与缩回部之间的间隙大。因此,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可能朝向缩回部移动,并且与此相关,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可能倾斜并且突片可能通过该姿势的倾斜而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设置在保持件上的限制部限制了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的移动,所以阳性端子接头在被保持在适当姿势下的同时被插入。这样,防止了由于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的倾斜而导致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
进一步具体地,通过使在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与在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中的锁定杆侧处的滑动接触壁部滑动接触而将端子主体保持在适当插入姿势中。
进一步具体地,当突片的前端位于分隔部后方附近时,限制部通过与端子主体的位于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之间的部分接触而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
进一步具体地,通过使在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与在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中的锁定杆侧处的滑动接触壁部滑动接触而将端子主体保持在适当插入姿势中;并且当突片的前端位于分隔部后方附近时,限制部通过与端子主体的位于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之间的部分接触而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
由于限制部与端子主体接触的位置位于在前后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壁部之间,滑动接触部与滑动接触壁滑动接触以使端子主体的姿势稳定,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端子主体的姿势倾斜、即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此外,由于在该状态下突片的前端位于分隔部后方附近,所以在姿势由限制部稳定的状态下突片被插入到插入孔中。
进一步具体地,保持件能够绕与壳体和保持件成整体或一体的至少一个铰链枢转地移位。
进一步具体地,限制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端子容纳室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
进一步具体地,保持件能够绕与壳体和保持件成整体的至少一个铰链枢转地移位;并且限制部沿宽度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端子容纳室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
当铰链与壳体和保持件整体地形成时,在模制过程中,熔融树脂从壳体经由铰链到达保持件。这里,由于使铰链形成为薄的以增加挠性,所以不可避免增加熔融树脂在铰链中的流动阻力。考虑到铰链的熔融树脂难以流动的事实,保持件的体积需要被最大程度地减小以改善模制效率。因此,在本发明中,限制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端子容纳室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这样,实现了将包括限制部的保持件的体积减小为最小必须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或模制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或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壳体进行模制,该壳体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容纳室,阳性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从后方插入到该端子容纳室中;提供至少一个前壁,该前壁面对端子容纳室的前端;形成至少一个插入孔,使该插入孔贯穿前壁,并且在阳性端子接头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情况下,插入孔允许阳性端子接头的突片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该插入孔;在模制时提供至少一个锁定杆,锁定杆用于通过与阳性端子接头的端子主体接合而保持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从而在由模具模制锁定杆时形成至少一个模具移除空间,模具移除空间与端子容纳室连通并且朝向前壁的前侧敞开;在前壁中形成至少一个分隔部,从而至少部分地分隔模具移除空间和插入孔;提供至少一个保持件,使该保持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位,在第一位置中允许阳性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中的插入操作,在第二位置中插入在端子容纳室中的阳性端子接头被锁定和保持,其中能够借助于至少一个锁定部而阻止保持件的移位;在面对壁部的一个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缩回部从而由模具模制锁定部,并且与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前方的区域相比,缩回部从阳性端子接头的插入路径缩回;以及提供至少一个限制部,使该限制部从保持件的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的表面凸出,并且当保持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限制部适于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由于阳性端子接头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移动而不适当地倾斜。
根据具体实施例,至少一个分隔部形成在前壁中,从而以不连通的方式分隔模具移除空间和插入孔。
具体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端子容纳室的内壁中的跨过阳性端子接头与锁定杆大体相对的面对壁部中形成至少一个安装孔。
进一步具体地,至少一个保持件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安装孔。
进一步具体地,至少一个锁定部形成在安装孔的孔边缘上,和/或至少一个缩回部形成在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后方的区域中。
附图说明
在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应该理解尽管分开地描述了实施例,但它们的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另外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阳性端子接头被适当地插入并且保持件位于完全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在保持件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将阳性端子接头插入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保持件位于主体部上方的状态的壳体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保持件位于壳体的主体部上方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后视图,
图5是示出保持件位于完全锁定位置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后视图,
图6是示出保持件位于部分锁定位置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后视图,并且
图7是示出在未形成有限制部的连接器中阳性端子接头倾斜至不适当的姿势并且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阳性端子接头
11…端子主体
15…突片
20…滑动接触部
30…壳体
33…端子容纳室
34…前壁
35…插入孔
36…滑动接触壁部
37…锁定杆
39…模具移除空间
40…分隔部
41…面对壁部
41F…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前方的区域
41R…面对壁部的位于安装孔后方的区域
42…安装孔
43…锁定部
44…保持件
48…限制部
49…铰链
50…缩回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至7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该实施例的连接器A包括总体上在前后方向上为长且窄的阳性端子接头10和形成有端子容纳室33的壳体30,阳性端子接头10从插入侧、特别地大体从后方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
阳性端子接头10包括端子主体11、从端子主体11(特别地从其前端)大体向前凸出的长且窄的突片15、以及待连接至电线的电线连接部,电线连接部特别地包括以从端子主体1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至少一个敞开筒部的形式的电线压接部16。端子主体11由大体具有管状形状(特别地大体呈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的箱体部12、特别地在变细的同时从箱体部12(特别地从其前端)大体向前凸出的支撑部13、和从箱体部12的后端大体向后延伸的联接部14组成,或者包括这些部分。突片15从支撑部13(特别地从其前端)大体向前凸出。电线压接部16从联接部14(特别地从其后端)大体向后延伸。箱体部12特别地通过切掉其前端部分的下表面而形成有锁定孔或凹口17,并且稍后描述的锁定杆37与锁定孔或凹口17接合。通过切割箱体部12的下壁的一部分并且将切割的部分向外或向下弯曲而形成的(特别地大体板状的)稳定件18形成在箱体部12(特别地在其后端部分)处。
联接部14由特别地在与箱体部12的下表面大体相同的高度上(与其齐平)的下部板和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以直角从下部板的左右边缘竖立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为一对的横向(左和/或右)侧板组成,或者包括这些部分。侧板的上边缘特别地位于比箱体部12的上表面低(或者径向地更向内)的位置,并且由于该高度差异,至少一个台阶部19形成在箱体部12的后端的上或外边缘部分中,稍后描述的保持件44从抽出侧(例如从后方)与该台阶部19接合。在端子主体11的下表面中,箱体部12的前端部分(锁定孔17前方的区域)和联接部14的下表面作为大体在前后方向(与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稍后描述的端子容纳室33中和从端子容纳室33抽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间隔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一对滑动接触部20。
壳体3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如图1至3所示是由主体部31、插座32和保持件44构成的整体或一体的组件,插座32呈现从主体部31的前端大体向前凸出的(特别地大体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端子容纳室33(特别地大体具有大体矩形或多边形的横截面和/或在前后方向上为长的)形成在主体部31中。端子容纳室33的后端大体敞开作为在主体部31(壳体30)的后端表面中的端子插入开口。主体部31特别地包括前壁34,前壁34的后表面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前端。前壁34形成有插入孔35,当阳性端子接头10被适当地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时,突片15被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该插入孔35。
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的底部或横向部分作为滑动接触壁部36,端子主体11与该滑动接触壁部36滑动接触。滑动接触壁部36的前端部分作为锁定杆37,该锁定杆37以悬臂方式大体向前延伸并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与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主体部31特别地形成有用于允许锁定杆37在向外或向下的方向(从端子容纳室33缩回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变形空间38。主体部31包括通过将用于模制锁定杆37和变形空间38的模具向前移除而形成的模具移除空间39。模具移除空间39朝向前壁34的前侧敞开,和/或与端子容纳室33的在锁定杆37前方的前端部分连通。
由于该实施例的连接器A特别地被小型化,所以锁定杆37的宽度(模具移除空间39的开口宽度)特别地大于插入孔35的开口宽度,如图4至6所示。如果在存在这样的尺寸差异时插入孔35和模具移除空间39形成为相互连通,则插入到插入孔35中的突片15可能朝向比插入孔35宽的模具移除空间39移位。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前壁34形成有用于以(至少部分地)不连通的方式将模具移除空间39和插入孔35至少部分地分隔的至少一个分隔部40。
如图1至3所示,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的跨过阳性端子接头10与锁定杆37大体竖直相对的上部作为大体面对滑动接触壁部36的面对壁部41。该面对壁部41特别地兼作外壁部,用于将端子容纳室33与主体部31(壳体30)的外部分隔。主体部31形成有从面对壁部41的内表面(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下表面)敞开至主体部31的外表面(上表面)的(特别地大体矩形的)安装孔42。该安装孔42至少部分地由保持件44封闭,该保持件44用于保持被适当地插入在端子容纳室33中的阳性端子接头10。安装孔42的开口边缘的一部分(特别地前侧边缘部分)作为用于锁定保持件44的保持凸块46的锁定部43。锁定部43在垂直方向上的形成区域特别地大体在面对壁部41的整个厚度上延伸。
保持件44是由(特别地呈大体平板形式的)支撑板部45、从支撑板部45的内表面(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表面)凸出的保持凸块46和从保持凸块46的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面对表面47凸出的至少一个限制部48构成的整体或一体的组件。在横向方向(与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方向和/或锁定杆37的弹性变形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为长且窄的至少一个铰链49连接至支撑板部45(特别地连接至支撑板部45的后端边缘),并且还连接至安装孔42(特别地连接至安装孔42的后侧边缘部分)。即,保持件44经由铰链49连接至主体部31(壳体30)。如图3所示,在紧接在壳体30由模具模制之后的状态下,保持件44的支撑板部45特别地相对于主体部31的上表面(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方向)大体成直角,安装孔42的开口区域特别地完全敞开,并且端子容纳室33的内部暴露至主体部31的外部。这样的保持件44能够绕铰链49在图2所示的部分锁定位置(作为具体的第一位置)1P和图1所示的完全锁定位置(作为具体的第二位置)2P之间移动或移位(特别地能够枢转地移位)。
如图2所示,当保持件44位于部分锁定位置1P时,保持凸块46定位为大体封闭安装孔42和/或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内部,保持凸块46的前表面与锁定部43接合,并且通过该锁定作用将保持件44保持或定位在部分锁定位置1P。此外,保持凸块46从阳性端子接头10在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路径向外或向上缩回,并且保持凸块46的最底端或最远端特别地在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的下表面(内表面)大体相同的高度上。因此,当阳性端子接头10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和从端子容纳室33抽出时,保持件44的保持凸块46不可能与阳性端子接头10干涉。此外,支撑板部45特别地朝向前方向上倾斜并且从主体部31向外凸出,和/或保持凸块46的面对表面47(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表面)朝向前方向下倾斜。
如图1所示,当保持件44位于完全锁定位置2P时,与在部分锁定位置1P一样,保持凸块46定位为大体封闭安装孔42和/或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内部。通过保持凸块46的前表面与锁定部43的接合,将保持件44保持或定位在完全锁定位置2P。随着从部分锁定位置1P朝向完全锁定位置2P(特别地枢转)移位或(特别地枢转)移位至完全锁定位置2P,保持件44总体上大体向下(朝向端子容纳室33中的阳性端子接头10的方向)移位。然后,支撑板部45特别地变得大体平行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方向(主体部31的上表面),和/或保持凸块46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阳性端子接头10在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路径中。即,保持凸块46的最底端或最远端(前端部分)从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的下表面(内表面)凸出到端子容纳室33中。
在将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的过程中,保持件44被保持或定位在部分锁定位置1P,并且保持凸块46大体预先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在插入阳性端子接头10的过程中,锁定杆37与端子主体11干涉从而朝向变形空间38弹性变形。当阳性端子接头10被适当地插入时,突片15穿过插入孔35并且从主体部31向前凸出,并且锁定杆37与锁定孔17接合,由此保持阳性端子接头10。在阳性端子接头10被适当地插入之后,保持件44从部分锁定位置1P被推动或移位至完全锁定位置2P。然后,保持凸块46的前端部分从后方与台阶部19接合,由此可靠地保持阳性端子接头10。
在该实施例的连接器A中,待与保持件44接合以防止保持件44移位(特别地枢转运动)的锁定部43形成在安装孔42(特别地在安装孔42的前侧边缘)处。该锁定部43由可被向后移除的模具(未示出)形成。锁定部43特别地在面对壁部41的大体整个厚度上延伸,并且面对壁部41的内表面的位于安装孔42后方的区域41R作为缩回部50,缩回部50凹进以作为用于模具移除的路径。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前方的区域41F相比,该缩回部50的内表面(下表面)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横向地或向上缩回。结果,在形成该缩回部50的区域41R中,在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上表面)与阳性端子接头10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隙特别地可能大于所需。
因此,在将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的过程中,阳性端子接头10可能错误地定向,例如朝向前方斜着向下倾斜,从而使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50。如果阳性端子接头10朝向前方斜着向下倾斜,则与图7所示的连接器B中相同,突片15的前端部分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39中。由于应该将突片15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其中的插入孔35经由分隔部40而与模具移除空间39分隔,所以如果突片15被插入到模具移除空间39中,则阳性端子接头10不能直接恢复为适当姿势。因此,在将阳性端子接头10向后牵拉之后可能需要再次执行插入操作并且校正姿势,这可能导致可操作性降低。
作为针对此的措施,保持件44形成有大体从保持凸块46的面对表面47凸出的限制部48。如图1和2所示,限制部48在前后方向的形成区域特别地大体从保持凸块46的前端部分(与阳性端子接头10的台阶部19接合的部分)后方的位置延伸至保持凸块46的后端附近的位置。限制部48从保持凸块46的面对表面47凸出的距离特别地在沿前后方向的大体中央部分中最大,并且从该最大凸出部分48M朝向前方和后方逐渐减小。即,当从侧面看时,限制部48特别地大体是三角形的。限制部48的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表面的位于最大凸出部分48M前方的大体平坦区域作为挤压表面48F,并且位于最大凸出部分48M后方的大体平坦表面作为引导表面48R。此外,如图5和6所示,限制部48在宽度方向上的形成区域特别地仅是端子容纳室33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
如图2所示,当保持件44位于部分锁定位置1P时,限制部48与保持凸块46相似地从阳性端子接头10在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路径向外或向上缩回,和/或最大凸出部分48M的最远端或最底端特别地在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的下表面(内表面)大体相同的高度上。因此,当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和从端子容纳室33抽出时,限制部48不阻碍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和抽出操作。
在插入阳性端子接头10的过程中,限制部48实现下列功能。当阳性端子接头10以不适当的倾斜姿势、例如朝向前方向上倾斜地被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3中时,突片15的前端随着阳性端子接头10被插入而与引导表面48R滑动接触,由此校正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这样,突片15好像在限制部48下方滑动一样地向前移动,并且阳性端子接头10被光滑地插入。
在突片15的后端经过最大凸出部分48M之后,在前后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20特别地大体保持与滑动接触壁部36滑动接触,并且端子主体11的上表面与最大凸出部分48M大体对应,直至阳性端子接头10被适当地插入。特别地在突片15的前端到达分隔部40的后端之前,最大凸出部分48M大体与端子主体11的上表面的位于前后两个位置的滑动接触部20之间的部分接触,或者大体接近并面对该部分。在该状态下,端子主体11的下表面在两个滑动接触部20处与滑动接触壁部36接触,并且端子主体11的位于两个滑动接触部20之间的上表面与限制部48接触或者能够与限制部48接触。因此,端子主体11特别地在保持适当姿势的同时被插入,而不会朝向前方向上或者超向前方向下倾斜。
当在阳性端子接头10大体到达适当插入位置之后保持件44移位至完全锁定位置2P时,限制部48的挤压表面48F与电线连接部(特别地与电线压接部16)接触或者从上方接近并面对该电线连接部,如图1所示。这样,电线连接部(特别地与电线压接部16)的向上(朝向缩回部50的方向)移位被限制。即,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在垂直方向上的倾斜特别地在两个位置、即在位于端子主体11前方的位置(突片15的后端部分被插入在插入孔35中的部分)和位于端子主体11后方的位置(电线连接部(特别地与电线压接部16)与挤压表面48F相互面对的部分)处被限制。
该实施例的连接器A特别地包括前壁34、插入孔35、锁定杆37和模具移除空间39,其中前壁34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前端,插入孔35形成为贯穿前壁34,并且在阳性端子接头10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33中的情况下插入孔35允许突片15至少部分地插入其中,锁定杆37用于保持被插入在端子容纳室33中的阳性端子接头10,模具移除空间39在由模具模制锁定杆37时形成,该模具移除空间39与端子容纳室33连通并且朝向前壁34的前侧敞开。此外,前壁34形成有用于以不连通的方式分隔模具移除空间39和插入孔35的分隔部40,并且壳体30包括安装孔42、保持件44以及锁定部43,安装孔42形成在在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中的跨过阳性端子接头10与锁定杆37和模具移除空间大体相对的面对壁部41中,保持件44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安装孔42并且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1P和完全锁定位置2P之间移位,锁定部43形成在安装孔42的孔边缘上以大体限制保持件44的移位。此外,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后方的区域41R特别地形成有缩回部50,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前方的区域41F相比,该缩回部50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从而由模具模制锁定部。
由于该缩回部50的存在可能导致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不适当地倾斜,所以作为对策特别地设置限制部48,该限制部48从保持件44的大体面对端子容纳室33的表面(保持凸块46的面对表面47)凸出。限制部48特别地限制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防止其通过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端子主体11的后端部分和阳性端子接头10的电线连接部、特别地电线压接部16的前端部分)朝向缩回部50移动而不适当地倾斜。由于以这样的方式在将阳性端子接头10保持在适当姿势的同时将其插入,所以防止由于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倾斜而使突片15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39中。
通过使在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20与在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中的锁定杆37处的滑动接触壁部36滑动接触而特别地将端子主体11保持在适当插入姿势。当突片15的前端位于分隔部40的后方附近时,限制部48特别地通过与端子主体11的位于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20之间的部分保持接触而限制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倾斜。根据该结构,限制部48与端子主体11接触的位置特别地位于在前后两个位置的滑动接触部20之间,该滑动接触部20与滑动接触壁部36滑动接触以使端子主体11的姿势稳定。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端子主体11的姿势倾斜、即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倾斜。此外,由于在该状态下突片15的前端位于分隔部40的后方附近,所以在姿势由限制部48稳定的状态下突片15被插入到插入孔35中。
保持件44特别地能够绕与壳体30和保持件44成整体的铰链49枢转地移位。在该情况下,在模制过程中,熔融树脂从壳体30经由铰链49到达保持件44。这里,由于特别地使铰链49形成为薄的以增加挠性,所以不可避免增加熔融树脂在铰链49中的流动阻力。考虑到铰链49的熔融树脂难以流动的事实,保持件44的体积需要被最大程度地减小以改善模制效率。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限制部48在宽度方向上的形成区域特别地仅是端子容纳室33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这样,实现了将包括限制部48的保持件44的体积减小为最小必须水平。
因此,为了在插入阳性端子接头时防止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连接器A包括至少一个分隔部40,该分隔部40用于至少部分地将突片15的插入孔35和锁定杆37的模具移除空间39分隔;至少一个保持件44,该保持件44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1P与完全锁定位置2P之间(特别地枢转地或者能够枢转地)移位;至少一个锁定部43,该锁定部43用于限制保持件44的移位;以及缩回部50,该缩回部50形成在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后方的区域41R中从而由模具模制锁定部43,并且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相比,缩回部50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保持件44包括至少一个限制部48,其用于在部分锁定位置处限制阳性端子接头10由于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50移动而姿势倾斜。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和图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件经由铰链被整体地形成到壳体,但是保持件可以是与壳体分离的部件。在该情况下,保持件能够绕其后端边缘被枢转地支撑。
(2)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限制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端子容纳室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但是其可以在端子容纳室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3)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限制部通过与端子主体接触而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但是其可以通过与电线压接部接触而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
(4)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由限制部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的状态下,阳性端子接头的端子主体的后端部分和电线压接部的前端部分与缩回部对应,但是在由限制部限制阳性端子接头的姿势倾斜的状态下,可以仅阳性端子接头的端子主体与缩回部对应,或者阳性端子接头的端子主体的后端部分和整个电线压接部可以与缩回部对应。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A),包括:
壳体(30),所述壳体(30)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容纳室(33),阳性端子接头(10)能至少部分地从后方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
至少一个前壁(34),所述前壁(34)面对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前端;
至少一个插入孔(35),所述插入孔(35)形成为贯穿所述前壁(34),并且在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被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情况下,所述插入孔(35)允许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突片(15)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所述插入孔(35);
至少一个锁定杆(37),所述锁定杆(37)用于通过与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端子主体(11)接合而保持被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
至少一个模具移除空间(39),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在由模具模制所述锁定杆(37)时形成,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与所述端子容纳室(33)连通,并且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朝向所述前壁(34)的前侧敞开;
至少一个分隔部(40),所述分隔部(40)形成在所述前壁(34)中,以将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和所述插入孔(35)至少部分地分隔开;
至少一个保持件(44),所述保持件(44)能够在第一位置(1P)和第二位置(2P)之间移位,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1P)中,允许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操作;在所述第二位置(2P)中,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被锁定和保持;
至少一个锁定部(43),所述锁定部(43)被设置为通过锁定所述保持件(44)而限制所述保持件(44)的移位;
至少一个缩回部(50),所述缩回部(50)形成在面对壁部(41)的一个区域中以便由模具模制所述锁定部(43),并且与所述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前方的区域相比,所述缩回部(50)从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以及
至少一个限制部(48),所述限制部(48)从所述保持件(44)的大体面对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表面凸出,并且当所述保持件(4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1P)时,所述限制部(48)适于限制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由于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移位以使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所述缩回部(50)移动而不适当地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40)形成在所述前壁(34)中,从而以不连通的方式将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和所述插入孔(35)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形成在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中的、跨过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而与所述锁定杆(37)大体相对的面对壁部(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件(44)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安装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锁定部(43)形成在所述安装孔(42)的孔边缘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缩回部(50)形成在所述面对壁部(41)的位于所述安装孔(42)后方的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通过使在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处的滑动接触部(20)与在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中的位于锁定杆侧处的滑动接触壁部(36)滑动接触而将所述端子主体(11)保持在适当插入姿势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突片(15)的前端位于所述分隔部(40)的后方附近时,所述限制部(48)通过与所述端子主体(11)的位于所述两个位置处的所述滑动接触部(20)之间的部分进行接触而限制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持件(44)能够绕至少一个铰链(49)枢转地移位,所述至少一个铰链(49)与所述壳体(30)和所述保持件(44)成整体或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限制部(48)在宽度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整个宽度中的中央范围。
11.一种制造连接器(A)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对壳体(30)进行模制,所述壳体(30)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容纳室(33),阳性端子接头(10)能至少部分地从后方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
提供至少一个前壁(34),所述前壁(34)面对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前端;
形成至少一个插入孔(35),使所述插入孔(35)贯穿所述前壁(34),并且在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被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突片(15)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所述插入孔(35);
在模制时提供至少一个锁定杆(37),所述锁定杆(37)用于通过与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端子主体(11)接合而保持被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从而在由模具模制所述锁定杆(37)时形成至少一个模具移除空间(39),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与所述端子容纳室(33)连通并且朝向所述前壁(34)的前侧敞开;
在所述前壁(34)中形成至少一个分隔部(40),从而将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和所述插入孔(35)至少部分地分隔开;
提供至少一个保持件(44),使所述保持件(44)能够在第一位置(1P)与第二位置(2P)之间移位,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1P)中,允许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插入操作;在所述第二位置(2P)中,插入所述端子容纳室(33)中的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被锁定和保持,其中能够借助于至少一个锁定部(43)阻止所述保持件(44)的移位;
在面对壁部(41)的一个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缩回部(50)以便由模具模制所述锁定部(43),并且与所述面对壁部(41)的位于安装孔(42)前方的区域相比,所述缩回部(50)从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以及
提供至少一个限制部(48),使所述限制部(48)从所述保持件(44)的大体面对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表面凸出,并且当所述保持件(4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1P)时,所述限制部(48)适于限制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姿势由于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移位以使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所述缩回部(50)移动而不适当地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隔部(40)形成在所述前壁(34)中,从而以不连通的方式将所述模具移除空间(39)和所述插入孔(35)分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端子容纳室(33)的内壁中的跨过所述阳性端子接头(10)与所述锁定杆(37)大体相对的面对壁部(41)中形成至少一个安装孔(4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件(44)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安装孔(42)。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锁定部(43)形成在所述安装孔(42)的孔边缘处,并且/或者,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缩回部(50)形成在所述面对壁部(41)的位于所述安装孔(42)后方的区域中。
CN201210275180.5A 2011-08-11 2012-08-03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957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5653A JP2013038044A (ja) 2011-08-11 2011-08-11 コネクタ
JP2011-175653 2011-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022A true CN102957022A (zh) 2013-03-06
CN102957022B CN102957022B (zh) 2015-05-27

Family

ID=4698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5180.5A Active CN102957022B (zh) 2011-08-11 2012-08-03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84141B2 (zh)
EP (1) EP2557640B1 (zh)
JP (1) JP2013038044A (zh)
CN (1) CN1029570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168A (zh) * 2014-08-11 2016-03-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壳体
CN105529595A (zh) * 2014-10-21 2016-04-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模具装置
CN108376851A (zh) * 2017-02-01 2018-08-0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止动件的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19874B4 (de) * 2013-11-28 2020-08-06 Lisa Dräxlmaier GmbH Stecker und Gegenstecker
US9608355B2 (en) * 2015-05-28 2017-03-28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having a retainer with outer surface flush with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or housing
JP2018049682A (ja) * 2016-09-20 2018-03-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6889842B2 (ja) * 2018-02-26 2021-06-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94403B2 (ja) * 2018-06-07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54452B2 (ja) * 2018-11-02 2022-04-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201428B2 (en) * 2019-09-27 2021-12-14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nector lock and terminal retain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6200A (en) * 1998-06-04 2000-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a cap therefor
US6328613B1 (en) * 1999-04-19 2001-12-11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double locking connector
US6971924B2 (en) * 2003-05-20 2005-12-0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ap-fitted auxiliary connector for divided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a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0477A (en) * 1985-04-30 1987-09-0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JP2964880B2 (ja) * 1994-08-03 1999-10-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456165B2 (ja) * 1999-06-18 2003-10-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183313B1 (en) * 1998-04-17 2001-02-06 Yazaki Corporation Double lock connector
JP2000260519A (ja) 1999-01-01 2000-09-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雄型コネクタ
JP4013412B2 (ja) * 1999-07-28 2007-11-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1357955A (ja) * 2000-06-16 2001-12-26 Yazaki Corp 同一成形金型内においてのハウジングとリアホルダとの係合構造
JP4214889B2 (ja) 2003-10-30 2009-01-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6200A (en) * 1998-06-04 2000-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a cap therefor
US6328613B1 (en) * 1999-04-19 2001-12-11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double locking connector
US6971924B2 (en) * 2003-05-20 2005-12-0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ap-fitted auxiliary connector for divided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a connecto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168A (zh) * 2014-08-11 2016-03-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壳体
CN105529595A (zh) * 2014-10-21 2016-04-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模具装置
CN105529595B (zh) * 2014-10-21 2018-05-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模具装置
CN108376851A (zh) * 2017-02-01 2018-08-0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止动件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84141B2 (en) 2014-07-22
CN102957022B (zh) 2015-05-27
US20130040475A1 (en) 2013-02-14
EP2557640A1 (en) 2013-02-13
JP2013038044A (ja) 2013-02-21
EP2557640B1 (en)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7022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14742B (zh) 连接器和装配连接器的方法
CN101192729B (zh) 连接器
US7722414B2 (en) Connector having separately made lance housing and retainer
CN102437457B (zh) 连接器
CN102810784B (zh)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0568629C (zh) 连接器
CN100474713C (zh)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EP1830436B1 (en)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US8210873B2 (en) Connector
US9231342B2 (en) Connector
EP2493031B1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t
US7950962B2 (en) Connector with tapered ribs for improving resin flow
CN103229365A (zh) 防水连接器
EP3324494B1 (en) Connector
US9300072B2 (en) Connector
CN105144499A (zh) 断开杆和制造方法
CN102593645A (zh) 连接器
US7377824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0375342C (zh) 连接器及其树脂模制方法
CN102195199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配合方法
JP5375739B2 (ja) コネクタ
CN100527531C (zh)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JP5257347B2 (ja) コネクタ
JP6112399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