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7531C -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7531C
CN100527531C CNB2004100921101A CN200410092110A CN100527531C CN 100527531 C CN100527531 C CN 100527531C CN B2004100921101 A CNB2004100921101 A CN B2004100921101A CN 200410092110 A CN200410092110 A CN 200410092110A CN 100527531 C CN100527531 C CN 1005275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hole
shell
sleeve pipe
dis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2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9139A (zh
Inventor
松冈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9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9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5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5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避免模具被模具拆除孔的边缘挡住而不增大连接器。因为梁(22)在两个边缘部分(21e)之间延伸,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基本上相对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成直角延伸,模具拆除孔(21)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的方向被隔开成分隔孔(21a、21b),从而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各分隔孔(21a、21b)的尺寸较小。从而,与模具拆除孔具有未被梁隔开的大开口的情况相比,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开口边缘41e更不可能被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边缘21e挡住。

Description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在一些连接器中,将保持件安装于连接器外壳内以锁住端子接头,其中的连接器成型为使得由合成树脂制成并适于容纳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外壳被与连接器外壳一体成型的配合套管环绕。如果保持件的安装方向为横向,即垂直于配合套管的开口方向的方向,则在配合套管内形成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将保持件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
在成型这种连接器时,使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中第一模具将在配合套管的开口方向上被拆除以形成配合套管和连接器外壳,第二模具将在垂直于配合套管开口方向的方向上被拆除以形成安装孔。此时,在一些情况中,基于连接器外壳的形状第二模具变得更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与安装孔相对的一侧上的、配合套管的一位置上形成模具拆除孔。从而,采用将在与第二模具相反的方向上被拆除的第三模具以形成模具拆除孔。
日本待审实用新型专利No.H05-90852中公开了通过配合套管上的安装孔装入保持件的连接器的一个示例。
拆除上述三个模具时,拆除第二和第三模具之后拆除第一模具。在拆除第三模具之后,在用于形成配合套管的内圆周表面的第一模具的成型表面上留下相应于模具拆除孔的凹槽。因为朝向配合套管内圆周表面的凹槽的开口边缘成一定角度,因此在拆除第一模具时,成角度的开口边缘可能被模具拆除孔边缘挡住而损坏模具拆除孔边缘。在模具拆除孔的开口宽度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的方向上很大的情况下,该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避免成角度的开口边缘被模具拆除孔的边缘挡住,作为一种对策,配合套管的内圆周表面沿着模具拆除方向扩大或者设置成台阶状以使其在对应于模具拆除方向的前侧变宽,该侧从模具拆除孔的后边缘开始。然而,根据这些方法,因为配合套管被扩大或者设置成台阶状,所以套管会变大。从而,就产生使整个连接器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避免模具被模具拆除孔边缘挡住。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时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外壳,其由合成树脂制成;
一配合套管,至少部分地环绕该外壳并基本上向前开口,以及
一外壳内的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通过穿透配合套管的安装孔至少部分插入外壳中的保持件,该保持件用于锁定一个或者更多至少部分容纳在外壳中的端子接头,
其中:
由在拆除方向上拆除的第一模具形成配合套管的至少部分内圆周表面,
由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拆除方向的拆除方向上拆除的第二模具形成安装孔和至少部分容纳空间,
通过在基本上与第二模具拆除方向相对的拆除方向上拆除的第三模具与第二模具配合而至少部分地形成容纳空间,
由第三模具形成在基本上与成型外壳时采用的安装孔的相对侧上穿透配合管套的模具拆除孔,以及
模具拆除孔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在两个边缘部分之间延伸的梁,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在0°或180°以外的角度的方向上延伸,该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
由于在拆除三个模具时,第一模具是在拆除了第二和第三模具之后被拆除的,因此在拆除第三模具之后在第一模具的成型表面上留下对应于模具拆除孔的凹槽,其中第一模具用于形成配合套管的内圆周表面。所以,在拆除第一模具时,凹槽的成角度开口边缘可能被模具拆除孔的边缘挡住。
然而,因为根据本发明,所述梁在两个边缘部分之间延伸,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在0°或180°以外的角度的方向上延伸,该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所以在0°或180°以外的角度的方向上隔开该模具拆除孔,该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从而在0°或180°以外的角度的方向上各个被隔开的孔将变短,该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从而,与模具拆除孔具有未被梁隔开的大开口的情况相比,第一模具的凹槽的开口边缘不大可能被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挡住。
因此,相对于下述情况,即作为防止阻挡的手段配合套管的内圆周表面沿着模具拆除方向扩大或者被设置成台阶状以在对应于模具拆除方向的前侧变宽,所述前侧开始于模具拆除孔的背部边缘,连接器可制造得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外壳,由合成树脂制成,
一端子接头,其从后部插入外壳中,
一配合套管,其环绕外壳并向前开口,
一保持件,其可通过穿透配合套管的环绕壁的安装孔装入外壳中的容纳空间,从而锁住外壳中的端子接头,
一第一模具,其被向前拆除以形成配合套管的内圆周表面,一第二模具,其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的方向上被拆除以形成安装孔和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三模具,其在与第二模具拆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拆除以与第二模具配合形成容纳空间并且在与成型外壳时采用的安装孔的相对侧上形成穿透环绕壁的模具拆除孔,
其中模具拆除孔形成为具有一个在两个边缘部分之间延伸的梁,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开口边缘的部分并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在梁的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沿第一模具拆除方向延伸的肋。
因为通过形成于其外表面上的至少一肋增强了梁的刚性,所以可防止随梁的变形而产生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的向内位移,从而可以可靠地避免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与第一模具间的相互干扰。
进一步优选地,在包括沿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延伸的区域的范围内在配合套管的外表面形成较厚部分,最为优选地,该肋基本上与该较厚部分保持连续。
因为在包括沿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延伸的区域的范围内在配合套管的外表面形成较厚部分,所以可以更可靠地避免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向内位移。此外,因为肋优选为与较厚部分保持连续,就限制了肋本身的位移以改进通过肋产生的强化功能。
根据本发明,尤其是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成型或者形成连接器的方法,该连接器包括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外壳,至少部分地环绕外壳并基本上向前开口的配合套管,以及外壳内的容纳空间,其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通过穿透配合套管的安装孔至少部分插入外壳中的保持件,该保持件用于锁定一个或者更多至少部分容纳在外壳中的端子接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多个模具,
在拆除方向上拆除第一模具以形成配合套管的至少部分内圆周表面,
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拆除方向的方向上拆除第二模具以形成安装孔和至少部分容纳空间,以及
在基本上与第二模具拆除方向相反的拆除方向上拆除第三模具以与第二模具配合而至少部分地形成容纳空间,并且形成在基本上与成型外壳时采用的安装孔相对的一侧上穿透配合管套的模具拆除孔,
其中模具拆除孔形成为具有至少一在两个边缘部分之间延伸的梁,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的部分并可在0°或180°之外的角度的方向上延伸,该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梁的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基本上沿第一模具拆除方向延伸的肋。
优选地,在至少部分地包括沿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延伸的区域的范围内在配合套管的外表面上形成较厚部分。
最为优选地,肋基本上与较厚部分保持连续。
根据本发明,尤其是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型连接器的模具或者成型结构,该连接器包括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外壳,至少部分地环绕外壳并基本上向前开口的配合套管,以及外壳内的容纳空间,其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通过穿透配合套管的安装孔至少部分插入外壳中的保持件,该保持件用于锁定一个或者更多至少部分容纳在外壳中的端子接头,所述模具包括:
一第一模具,其可在拆除方向上被拆除以形成配合套管的至少部分内圆周表面,
一第二模具,其可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拆除方向的方向上被拆除以形成安装孔和至少部分容纳空间,以及
一第三模具,其可在基本上与第二模具拆除方向相反的拆除方向上被拆除以与第二模具配合而形成容纳空间,并且在基本上与成型外壳时采用的安装孔相对的一侧上形成穿透配合管套的模具拆除孔,
其中至少一个模具形成为,使得模具拆除孔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在两个边缘部分之间延伸的梁,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的开口边缘的部分并可在0°或180°之外的角度的方向上延伸,该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该理解的是,即使分开说明实施例,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结合到其它的实施例之中。
图1是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X-X的剖视图,
图3是保持件的正视图,
图4是第一模具的正视图,
图5是第二模具的正视图,
图6是第三模具的正视图,
图7是示出已固定第一到第三模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当从外部观察时配合套管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是当从内部观察时配合套管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是第一模具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
图11是现有技术中配合套管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A——连接器
10——外壳
14——配合套管
19——较厚部分
21——模具拆除孔
22——梁
23——肋
20——安装孔
30——保持件
35——较大端子接头
36——较小端子接头
40——第一模具
50——第二模具
60——第三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图1-10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将连接器A和配合连接器(未示出)配合的配合侧称为前侧。
该实施例的连接器A包括: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10;一个或者更多种,优选为两种类型(较大和较小)的端子接头35、36(分别为优选第一和第二型端子接头),所述端子接头在插入方向上(优选为基本上从后部)至少部分地插入外壳10之中;至少部分环绕外壳10并向前开口的配合套管14;以及保持件30,其可通过穿透配合套管14的环绕壁的安装孔20至少部分地装入外壳10内的容纳空间13中以锁住外壳10中的端子接头35、36。
优选地,外壳10作为一个整体基本上成型为长方体,其在横向方向上较长并且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弧形或者圆形的四角。基本上沿前后方向,穿透外壳10形成一个或者更多较大孔洞11(其为优选第一型孔洞)以及一个或者更多较小孔洞12(其为优选第二型孔洞),其中较大孔洞11用于至少部分容纳较大端子接头35(第一型端子接头),较小孔洞12用于容纳较小端子接头36(第二型端子接头)。优选将大孔洞11设置成一层或多层,例如在外壳10的一侧端部(从前部观察时为外壳10的左端)以2×2方式设置,并且使小孔洞12形成于大孔洞11的另一侧(右侧)的较宽区域上并且基本上在一层或者多层,优选为三层(上、中和下)中的每一层中并排横向设置。端子接头35、36在插入方向上,优选为基本上从后方至少部分地插入相应孔洞11、12中。
在外壳10中形成容纳空间13,所述空间基本上开口于外壳10的外圆周表面的相对侧(左和右)表面中(即横向穿透外壳10)。容纳空间13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保持件30并且优选为基本上与所有的孔洞11、12连通。
保持件30由例如合成树脂构成,其包括主体部分31,优选地,该主体部分31基本上为横向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以及一个或更多(例如两个)上和下啮合部分32、33,其从主体部分31的远端(左边)向前(向左)凸出;并且总体上该保持件30在横向方向(或者是保持件30装入容纳空间13的安装方向)上又细又长。主体部分31形成为具有对应于小孔洞12并且设置成一层或多层,例如三层(上、中和下)(即对应于外壳10中的小孔洞12层数的优选层数)的基本上细长通孔34。每个通孔34的上端部用作啮合部分,以用于通过相互啮合而锁定至少部分容纳在小孔洞12中的小端子接头36。两个上和下啮合部分32、33基本上对应于在上层和下层上的大孔洞11并通过与之啮合而锁定至少部分容纳在大孔洞11中的大端子接头35。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不再详细说明通过保持件30锁住端子接头35、36的结构以及保持件30和外壳10进行互锁的结构,因为这些结构采用现有技术。
外壳10与配合套管14整体成型,其中配合套管14优选为在基本上外壳10的整个圆周上环绕壳体10并且基本上向前开口。优选地,配合套管14的环绕壁在整个圆周上具有基本不变的厚度,并且配合套管14和外壳10的外圆周表面具有彼此基本相似的形状。在配合套管14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壳10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确定了具有基本上为带有弧形或者圆形四角的横向长矩形的环形配合空间15,并且未示出的配合连接器的插座可至少部分地配合进入该配合空间15。
配合套管14的环绕壁的第一侧(当从前方观察时为右侧)壁部分具有内圆周表面,所述表面凹陷进去以形成一个或者更多,优选为一对上和下误连接防止槽(error connection preventing groove)16,所述槽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即基本上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平行的方向和/或配合套管14的向前开口方向)直线延伸并在配合套管14的前端或者啮合端打开。包括误连接防止槽16和所述槽16上侧或下侧的配合套管14的环绕壁区域优选为产生凸起以形成较厚部分17。
另一方面,配合套管14的环绕壁的第二侧(当从前方观察时为左侧)壁部分(基本上与第一侧壁部分相对)具有内圆周表面,所述表面凹陷进去以形成至少一个误连接防止槽18,所述槽基本上沿前后方向直线延伸并在配合套管14的前端打开。包括误连接防止槽18和该槽18上侧或下侧的配合套管14的环绕壁区域优选为产生凸起以形成较厚部分19。
此外,对应于外壳10的外圆周表面中容纳空间13开口的安装孔20形成为横向穿透配合套管14的第一侧(右)壁部。安装孔20的开口成形为使得保持件30至少部分地插入,而不在垂直(VD)、向前和/或向后方向上发生颤动,也就是,安装孔20的开口具有沿垂直方向VD很细的基本上矩形形状,其与容纳空间13的开口形状相似或者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对应于外壳10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容纳空间13开口的模具拆除孔21形成为基本上沿横向方向TD(以0°或180°之外的角度,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垂直方向VD)横向穿透配合套管14的第二侧(左)壁部。在此,将说明模具拆除孔21的重要性。因为如上所述,保持件30和用于容纳保持件30的容纳空间13在横向方向TD(即0°或180°之外的角度的方向,优选为基本上垂直于将端子接头35/36插入各自的孔洞11/12中的插入方向)上又细又长,所以将具有成型部分61a、61b以通过外壳10的横向(左)侧表面上的开口在插入方向ID3(优选基本上平行于横向方向TD)上至少部分地插入容纳空间13中的第三模具60,用作除了第二模具50之外用于形成该容纳空间13的模具,所述第二模具50具有成型部分51以通过外壳10的相对的横向(右)侧表面上的开口在插入方向ID2上至少部分地插入容纳空间13中。通过采用这两个模具50、60,可以减少各个模具50、60的横向尺寸,以避免在成型过程中出现由于注射压力而引起成型部分51、61a、61b的变形等。从而,将用于拆除第三模具60的模具拆除孔21设置在配合套管14的第二横向(左)壁部,即在基本上与安装孔20相对的位置。
因为容纳空间13是垂直细长空间,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应当具有基本上类似于安装孔20的垂直细长形状。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在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边缘两个垂直(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插入方向ID1的方向)延伸的前和尾边缘之间形成基本上沿前后方向FBD(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后面将对其进行说明)延伸的梁22。换句话说,模具拆除孔21被该梁22分成两个(上和下)分隔孔21a、21b。从而,各分隔孔21a、21b沿垂直方向VD的垂直(与用于形成容纳空间13的第三模具60的拆除方向RD3垂直横向截面的纵向方向)尺寸比模具拆除孔21的短。值得注意的是,上分隔孔21a位于较厚部分19之上,而下分隔孔21b的上部(优选地,基本上为上部的2/3或者更多)对应于较厚部分19。梁22优选为基本上位于与较厚部分19的上端部基本一样高的位置。
沿梁22的下边缘向外(向左)凸出的肋23形成于梁22的外表面上。肋23基本上沿梁22的延伸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外表面(向左凸出端的表面)基本上与形成在配合套管14的左侧壁部分外表面上的较厚部分19的外表面连续并齐平。值得注意的是,该较厚部分19基本上朝向分隔孔21a、21b的前部和尾部开口边缘,并且较厚部分19的朝向区域包括在其中形成梁22的区域(例如参见图8)。
第一模具40用于形成配合套管14的内圆周表面,外壳10的外圆周表面以及外壳10中的孔洞11、12;并且可在拆除方向RD1或者基本上相对于外壳10和配合套管14向前(垂直于保持件30装入外壳10的安装方向或者基本上垂直于第二模具50的插入方向ID2和/或第三模具60的插入方向ID3的方向)的方向上被拆除。当从前面观察时,具有开放横向(左和右)端部的模具装配空间41形成为穿透第一模具40。位于模具装配空间41的第一横向(右)侧的开口42基本上对应于位于第一模具40的外表面上的配合套管14的安装孔20。位于模具装配空间41的第二横向(左)侧的两个上和下开口43a、43b基本上对应于位于第一模具40的外表面上的配合套管14的两个上和下分隔孔21a、21b。
第二模具50用于形成对应于较小孔洞12的容纳空间13的区域以及安装孔20,并且可在拆除方向RD2或者基本上相对于外壳10向右(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的方向)的方向上被拆除。当模具固定时,除左端部以外,第二模具50至少部分地装配(容纳)到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
第三模具60用于形成对应于较大孔洞11的容纳空间13的区域,分隔孔21a、21b以及配合套管14的外圆周表面的第一横向(左)表面区域;并且包括两个上和下成型部分61a、61b,所述成型部分向右或者在插入方向ID3上凸出,以形成基本上对应于较大孔洞11的容纳空间13的区域。第三模具60可在拆除方向RD3或者基本上向左(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和/或与第二模具50的拆除方向RD2正好相对的方向)的方向上被拆除。当模具固定时,第三模具60的两个上和下成型部分61a、61b至少部分地装配(容纳)到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左端部(包括开口43a、43b)。
接下来,说明该实施例的功能。
在形成外壳10和配合套管14时,各模具40、50、60被固定。此时,第二模具50和第三模具60的成型部分61a、61b在各自插入方向ID2/ID3上至少部分地装配到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中,并且从第一模具40的外侧(例如从其上或者从其下)设置用于形成配合套管14的外圆周表面的第四和第五模具70、80(参见图7)。尽管没有示出,但是除了第一到第五模具40至80之外,还可以设置必要的模具,并且将熔融树脂至少部分地注入由各模具40至80所确定的成型空间。
在所注入的树脂固化或者硬化之后,打开模具。在打开模具时,在远离第一模具40的相对的两个方向上拆除第二和第三模具50、60。在该种情况下,在第一模具40外表面内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右侧开口42基本上对应于安装孔20,从而开口42和安装孔20的开口边缘基本上相对齐并且其内表面基本上相互连续并齐平。同样,位于第一模具40外表面内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左侧的上和下开口43a、43b基本上对应于两个上和下分隔孔21a、21b,从而开口43a、43b和分隔孔21a、21b的开口边缘基本上相对齐并且其内表面基本上相互连续并齐平。
在该状态下,向前拆除第一模具40。在此,当模具装配空间41的开口边缘的成角度的、基本上垂直于模具拆除方向RD1的尾部边缘部分41e(参见图10)通过成角度的前部边缘部分21e(参见图9)时,如果配合套管14具有向内位移的趋势,则分隔孔21a、21b的边缘部分21e可向内位移至模具装配空间41的边缘部分41e,其中所述部分21e是在已成型的配合套管14的内圆周表面内的分隔孔21a、21b的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
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模具装配空间41的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区域被在两个前部和尾部边缘部分之间延伸梁22隔开成为两个上和下分隔孔21a、21b,所述前部和尾部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的拆除方向RD1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各分隔孔21a、21b的开口的垂直尺寸(沿垂直方向VD的尺寸),即沿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方向的边缘部分的长度要比模具拆除孔21和模具装配空间41的开口短(优选为约1/2),并且分隔孔21a、21b的开口的边缘部分不可能向内位移。因此,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开口边缘部分41e不可能被分隔孔21a、21b的开口边缘21e挡住,而不会象具有大的垂直尺寸的模具拆除孔100那样,这是因为如图11中所示没有形成梁。因此,相对于作为防止挡住的手段而使配合套管14的内圆周表面沿模具拆除方向扩大或者设置成台阶状以使其在相对于模具拆除方向的前侧变宽的情况,连接器可以制造的更小,其中所述前侧开始于模具拆除孔21的背部边缘,。
因为优选通过基本上沿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形成于其外表面上的肋23增强梁22的硬度,随梁22的变形而产生的分隔孔21a、21b开口边缘的向内位移受到限制或者从而降低其可能性,从而可以可靠地避免分隔孔21a、21b的开口边缘与第一模具40间的相互干扰。
此外,因为在包括沿分隔孔21a、21b的开口边缘21e延伸的区域的范围内在配合套管14的外表面形成较厚部分19,可以更可靠地避免开口边缘21e的向内位移。此外,因为肋23基本上与较厚部分19保持连续,因而限制了肋23本身的位移从而通过肋23实现的强化功能(硬度)也得以提高。
因此,为了不增大连接器而防止模具被模具拆除孔的边缘挡住,因为至少一个梁22在两个边缘部分21e之间延伸,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基本上相对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成直角延伸,模具拆除孔21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的方向被隔成多个分隔孔21a、21b,从而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的方向VD上各分隔孔21a、21b的尺寸更小。从而,与模具拆除孔具有未被梁隔开的大开口的情况相比,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开口边缘41e更加不可能被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边缘21e挡住。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说明并示出的实施例中。例如,下列实施例也包含在由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除了下列实施例,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
(1)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在一个模具拆除孔21内仅设置一个梁22,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一个模具拆除孔内设置多个梁。
(2)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梁22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不变的宽度,但是根据本发明半隔开部件(half-dividing member)可成形为其宽度沿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改变(例如,其成为梯形、桶形、卷轴形或菱形)。
(3)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梁22沿平行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的方向延伸,但是根据本发明其可在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相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4)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梁22直线延伸,但是根据本发明其可以成曲线或者被弯曲。
(5)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肋23形成于梁22的外表面上,但是根据本发明在其上可不形成肋。
(6)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仅一个肋23形成于梁22的外表面上,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有多个肋形成于一个梁上。
(7)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配合套管14的外侧被增厚以形成较厚部分19,但是根据本发明可将配合套管14的外表面制成基本上是平坦的而不形成较厚部分。
(8)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肋23的外表面和较厚部分19(配合套管14)的外表面彼此基本上相互平齐和/或连续,但是根据本发明肋23的外表面可以向外凸出和/或可以从较厚部分19的外表面凹陷。
(9)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已说明梁22由树脂形成,但是其可以由另一种材料形成和/或包括通过插入成型插入梁中的强化材料,例如金属片。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A),包括:
一外壳(10),其由合成树脂制成,
一配合套管(14),其至少部分地环绕外壳(10)并向前开口,以及
外壳(10)内的一容纳空间(13),其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通过穿透配合套管(14)的安装孔(20)至少部分插入外壳(10)中的保持件(30),所述保持件(30)用于锁定一个或者更多至少部分容纳在外壳(10)中的端子接头(35,36),
其中:
由在拆除方向(RD1)上拆除的第一模具(40)形成配合套管(14)的至少部分内圆周表面,
由在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的拆除方向(RD2)上拆除的第二模具(50)形成安装孔(20)和至少部分容纳空间(13),
通过在与第二模具(50)拆除方向(RD2)相对的拆除方向(RD3)上拆除的第三模具(60)与第二模具(50)配合而至少部分地形成容纳空间(13),
由第三模具(60)形成在与成型外壳(10)时采用的安装孔(20)的相对侧上穿透配合管套(14)的模具拆除孔(21),以及
模具拆除孔(21)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在两个边缘部分(21e)之间延伸的梁(22),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在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梁(22)的外表面上形成沿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延伸的至少一个肋(23)。
3、如上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至少部分地包括沿模具拆除孔(21)延伸的区域的范围内,在配合套管(14)的外表面形成凸出部分(19)。
4、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肋(23)与凸出部分(19)保持连续。
5、一种成型连接器(A)的方法,所述连接器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10),至少部分地环绕外壳(10)并向前开口的配合套管(14),以及外壳(10)内的容纳空间(13),该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通过穿透配合套管(14)的安装孔(20)至少部分插入外壳(10)中的保持件(30),所述保持件(30)用于锁定一个或者更多至少部分容纳在外壳(10)中的端子接头(35,36),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多个模具(40、50、60),
在拆除方向(RD1)上拆除第一模具(40)以形成配合套管(14)的至少部分内圆周表面,
在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的拆除方向(RD2)上拆除第二模具(50)以形成安装孔(20)和至少部分容纳空间(13),以及
在与第二模具(50)拆除方向(RD2)相反的拆除方向(RD3)上拆除第三模具(60)以与第二模具(50)配合而至少部分地形成容纳空间(13),并且形成在与成型外壳(10)时采用的安装孔(20)的相对侧上穿透配合管套(14)的模具拆除孔(21),
其中模具拆除孔(21)形成具有至少一在两个边缘部分(21e)之间延伸的梁(22),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开口边缘的部分并在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梁(22)的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沿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延伸的肋(23)。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部分地包括沿模具拆除孔(21)延伸的区域的范围内,在配合套管(14)的外表面形成凸出部分(19)。
8、如从属于权利要求6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肋(23)与凸出部分(19)保持连续。
9、一种用于成型连接器(A)的模具,该连接器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10),至少部分地环绕外壳(10)并向前开口的配合套管(14),以及外壳(10)内的容纳空间(13),该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通过穿透配合套管(14)的安装孔(20)至少部分插入到外壳(10)中的保持件(30),所述保持件(30)用于锁定一个或者更多至少部分容纳在外壳(10)中的端子接头(35,36),该模具包括:
一第一模具(40),其可在拆除方向(RD1)上被拆除以形成配合套管(14)的至少部分内圆周表面,
一第二模具(50),其可在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RD1)的拆除方向(RD2)上被拆除以形成安装孔(20)和至少部分容纳空间(13),以及
一第三模具(60),其可在与第二模具(50)拆除方向(RD2)相反的拆除方向(RD3)上被拆除以与第二模具(50)配合而形成容纳空间(13),并且在成型外壳(10)时采用的安装孔(20)的相对侧上,形成穿透配合管套(14)的模具拆除孔(20),
其中至少一个模具(40、50、60)形成为,使得模具拆除孔(21)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在两个边缘部分(21e)之间延伸的梁(22),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开口边缘的部分并在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RD1)上延伸。
CNB2004100921101A 2003-06-13 2004-06-14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5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830/2003 2003-06-13
JP169830/03 2003-06-13
JP2003169830A JP3994931B2 (ja) 2003-06-13 2003-06-1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9139A CN1599139A (zh) 2005-03-23
CN100527531C true CN100527531C (zh) 2009-08-12

Family

ID=3350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21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531C (zh) 2003-06-13 2004-06-14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48593B2 (zh)
JP (1) JP3994931B2 (zh)
CN (1) CN100527531C (zh)
DE (1) DE10200402868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9186B2 (ja) 2004-04-14 2009-10-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442576B2 (ja) * 2006-03-01 2010-03-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07252B2 (ja) * 2011-06-24 2015-04-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895187B (zh) * 2014-03-07 2016-05-25 宁波市鄞州剑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插座插孔塑料面板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4661A (en) * 1995-03-15 1999-04-2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868939B2 (ja) 1991-09-25 1999-03-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増幅器
DE69315432T2 (de) 1992-06-03 1998-06-25 Monsanto Co Wärmestabile und elektrisch leitende Komplexe von konjugierten Polymeren mit Wasserstoffbrückenbindungen ausbildenden Gegenionen
US5281168A (en) 1992-11-20 1994-01-25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JP2000315549A (ja) * 1999-04-28 2000-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1143806A (ja) * 1999-11-17 2001-05-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及び金型装置
JP2002178373A (ja) 2000-12-18 2002-06-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ネクタの金型構造
JP3667652B2 (ja) 2001-04-11 2005-07-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878018B2 (en) * 2003-01-02 2005-04-12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53883A1 (en) 2004-12-16
DE102004028686A1 (de) 2005-02-24
JP3994931B2 (ja) 2007-10-24
DE102004028686B4 (de) 2007-01-25
JP2005005219A (ja) 2005-01-06
CN1599139A (zh) 2005-03-23
US7048593B2 (en) 2006-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4742B (zh) 连接器和装配连接器的方法
CN101499581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0557892C (zh) 连接器和组装方法
CN102957022B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3968638B2 (ja) コネクタ
US6609903B2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a connector
JP3175575B2 (ja) コネクタ
JP3690788B2 (ja) リヤホルダ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27531C (zh)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EP2051573B1 (en) Container box,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provided with container box and method of molding container box
CN101499580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JP2004178973A (ja) コネクタ
CN102237600B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068198A (ja) リヤホルダ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95199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配合方法
US6435919B1 (en) Connector and mould
JP2000150076A (ja) パネル取付型コネクタ
CN101414714B (zh) 连接器
JP3778023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2004152621A (ja) コネクタ
CN101197476A (zh) 连接器
JP2009110685A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4356510B2 (ja) コネクタ
JP2002164109A (ja) コネクタ
JP4506052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