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7193B - 泡沫送出容器 - Google Patents

泡沫送出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7193B
CN102947193B CN201180027215.7A CN201180027215A CN102947193B CN 102947193 B CN102947193 B CN 102947193B CN 201180027215 A CN201180027215 A CN 201180027215A CN 102947193 B CN102947193 B CN 102947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ow path
liquid
air
section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7193A (zh
Inventor
儿玉大辅
植平庄治
森田博也
斋藤大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Daiwa C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Daiwa C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246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563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58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084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414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550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Daiwa C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47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7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7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7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04Deformable containers producing the flow, e.g. squeeze bottles
    • B05B11/047Deformable containers producing the flow, e.g. squeeze bott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let o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18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 B05B7/0025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 B05B7/0031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 B05B7/0037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including sieves, porous memb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2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for initially filling and for preventing subsequent refill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并且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的泡沫送出容器。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通过分别各设置多个用于向气液混合室导入发泡性液体的液体导入通路和用于向气液混合室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通路,从而使气液混合效率明显提高,并且一次按压不会有大量的液体流入气液混合室内,能够使空气和发泡性液体的供给量稳定化,其结果,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并且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

Description

泡沫送出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2010年05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0-124618号、2010年06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0-135823号及2010年06月22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0-141498号的优先权,并引用于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从外部对容器主体施加压力来混合容纳在容器主体内的发泡性液体与空气,并从开口部送出所形成的泡沫的泡沫送出容器,特别是涉及其泡质稳定性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用手对具有弹性的容器的胴部施加压力来使容纳在容器主体内的发泡性液体发泡并送出所形成的泡沫的泡沫送出容器。在这种泡沫送出容器中,为了形成泡沫,需要使发泡性液体与空气在设于盖体内的混合室内混合。因此,广泛使用了在盖体上设置从容器主体内吸入空气的空气孔、并使从该孔供给的空气与发泡性液体混合而形成泡沫的泡沫送出容器。
在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泡沫送出容器中,公开了了如下的技术,与从一个位置导入空气的情况相比,通过从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向气液混合室导入空气,能够使泡质良好。但是,在该泡沫送出容器中,由于发泡性液体从气液混合室下方的一个位置导入,因此发泡性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小,有时两者未充分地混合,不能够稳定地获得良好的泡质。另外,有时会因按压,使大量的发泡性液体一下子流入气液混合室内,在该发泡性液体在未与空气充分地混合的状态下就送出了发泡性液体,不能够称为在泡质的均质化和稳定性方面做得充分的泡沫送出容器。另外,以往,虽然通过改变管体的流路截面积而能够使发泡性液体向气液混合室的供给量发生变化并调整泡质,但是由于使管体的流路截面积发生变化,导致向气液混合室供给的液体的流速发生变化,在其影响下,气液混合室中的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状态也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找到能够获得所希望的泡质的管体的流路截面积,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来反复试验,有时难以调整泡质。另外,虽然期待通过使发泡性液体导入口的流路截面积变窄而使与空气的混合效率提高且泡沫均质化,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泡沫送出容器中,由于液体导入口仅有一个位置,因此为了送出泡沫所需的按压力升高,存在有作为容器的使用性较差这样的问题。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泡沫送出容器中,朝向气液混合室的空气吸入流路由设置在管接头上的管固定部(流路形成部)与盖构件的内表面侧之间的间隙形成。而且,在这种结构的泡沫送出容器中,因管接头与盖构件的组装方法不同,导致有时间隙的大小不同,空气吸入流路的截面积发生变化,向混合室流入的空气量与设计的流量相比发生增减,未形成具有所期望的泡质的泡沫。例如,当将管固定部嵌入盖构件时,若压入不充分,则间隙变大,因此空气吸入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增大,空气比本来设计的流量多地流入,从而泡沫密度降低而不能够获得期望的泡质。即,因所制造的各个元件彼此组装时的嵌入方法或者元件彼此的嵌入情况不同,管固定部与盖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在每个容器制品之间发生变化,空气吸入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参差不齐,使朝向混合室的空气的流量受到影响。因此,在以专利文献2为代表的以往结构的泡沫送出容器中,在所制造的制品之间送出的泡沫的质量产生了偏差,不能够提供在各个制品单位中稳定的泡质。另外,在重复使用制品的期间,也由于施加在元件上的压力、从外部对容器施加力等影响,元件的嵌入状态发生变化,空气吸入流路的截面积发生变化,也存在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泡质变得不稳定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934145号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1-12285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而产生的,即,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并且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的泡沫送出容器。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而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分别各设置多个向气液混合室导入发泡性液体的液体导入通路和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通路,从而使气液混合效率明显提高,并且一次按压不会有大量的液体流入气液混合室内,能够使空气和发泡性液体的供给量稳定化,其结果,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并且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包括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容器主体、安装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盖体以及使上述容器主体的胴部内与上述盖体内连通的管体,通过从外部对上述容器主体施加压力,从而在设于上述盖体内的气液混合室内对容纳在上述容器主体的胴部内的发泡性液体和存在于上述容器主体内的上部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混合而形成泡沫,并从上述盖体的开口部送出上述泡沫,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具有: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其经由上述管体与上述容器主体的胴部内相连通,用于向气液混合室内导入发泡性液体;多个空气导入通路,其与上述容器主体内的上部空间相连通,用于向气液混合室导入空气;外气吸入口,在上述容器主体被加压时,该外气吸入口封闭而对上述容器主体内进行密闭,在上述容器主体被减压时,该外气吸入口打开而使上述容器主体内与外部相连通并且从外部吸入空气;气液混合室,其与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和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相连通,用于使发泡性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泡沫;泡沫送出通路,其与上述气液混合室的下游侧相连通;以及泡沫送出口,其设置在上述泡沫送出通路的下游侧末端,向外部送出上述泡沫。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与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在多个气液汇合部处相互汇合,而且该多个气液汇合部经由多个气液连通口与气液混合部相连通。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盖体具有与上述管体相连通的内盖和嵌入该内盖内的混合器,在该内盖与混合器之间形成有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及上述多个气液汇合部,而且在该混合器上形成有上述多个气液连通口。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空气导入通路由形成在上述内盖的内壁上的槽形成。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液体导入通路由形成在上述内盖的内壁上的槽形成。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在上述内盖的一端嵌入有上述管体。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液体导入通路至少具有:扩大流路部,其与上述管体相连通,具有比上述管体大的流路截面积;以及分支流路部,其与上述扩大流路部相连通,分支为多个流路部,并且分支成的各个流路部与上述气液混合室相连通;而且,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一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小于上述管体的流路截面积,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多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大于上述管体的流路截面积。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扩大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截面积大于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多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扩大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截面积为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多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的1.5倍~3倍。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与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在上述气液混合室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交替配置。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空气导入通路形成为嵌装用于形成上述盖体的多个构件后的在这些构件之间的间隙,至少具有设置在与嵌装上述多个构件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嵌装方向流路部,而且,在上述空气导入通路中,上述嵌装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其他方向的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相比成为最小。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嵌装上述多个构件的方向是在使上述容器主体正立的状态下大致铅垂的方向,上述嵌装方向流路部是在使上述容器主体正立的状态下设置在大致铅垂方向上的铅垂方向流路部。
另外,在上述泡沫送出容器中,优选的是,上述空气导入通路具有:上述铅垂方向流路部;以及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其与上述铅垂方向流路部的下游侧相连通,在上述容器主体正立的状态下设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而且,上述铅垂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2与上述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3的面积比为0.6≤Sp2/Sp3<1.0。
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通过分别各设置多个向气液混合室导入发泡性液体的液体导入通路和向气液混合室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通路,从而气液混合效率明显提高,并且一次按压不会有大量的液体流入气液混合室内,能够使空气和发泡性液体的供给量稳定化,其结果,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并且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
另外,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通过设置具有比管体大的流路截面积的扩大流路部和分支为多个流路部并与气液混合室相连通的分支流路部来作为液体导入通路、并且构成为使一个分支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小于管体的流路截面积、而且使多个分支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大于管体的流路截面积,从而一次按压不会有大量的发泡性液体流入气液混合室内,能够使液体向气液混合室的供给量稳定化,其结果,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并且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
另外,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设置有作为空气导入通路的嵌装方向流路部,该嵌装方向流路部在与嵌装用于形成盖体的构件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且构成为使该嵌装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其他方向的流路部相比成为最小,即使由于元件彼此嵌入时的嵌入方法、元件彼此的嵌入情况的调整,嵌装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也不发生变化,向气液混合室供给的空气的量恒定,因此在制品之间泡沫的品质不会产生参差不齐,另外,即使重复使用制品、或者元件的嵌入状态因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够以稳定的泡质送出泡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立体图(a)和主视图(b)。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盖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盖体内的气液汇合部附近(内盖和混合器)的空气与液体的流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内盖的俯视图(a)和立体图(b)。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盖体的变形例。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盖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盖体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盖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的盖体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泡沫送出容器;12容器主体;14盖体;16管体;20内盖;22混合器;24基罩;26顶端喷嘴;28第一网;30第二网;32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0的立体图(a)和主视图(b)。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0具有容纳发泡性液体A的容器主体12、以装卸自由的方式安装在该容器主体12的上端口部的盖体14以及与该盖体14相连通并向容器主体12的内部延伸的管体16,将泡沫送出容器10设为正立状态,通过从外部对容器主体12的胴部施加压力,从而使其向图1的(b)的箭头方向变形,在上述盖体14内将容纳在上述容器主体12的胴部内的发泡性液体A和存在于上述容器主体12内的上部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混合而形成泡沫,从上述盖体14的开口部送出泡沫。
在此,容器主体12的材质由具有通过加压而能够变形的弹性的材料(在通常情况下为塑料材料)构成,作为例子,能够单独或适当地混合使用所谓的挤压性、即按压性和挤压复原性(恢复性)良好的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类树脂。
图2中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0中的盖体14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2所示,盖体14通过与容器主体12的口部相螺合而以装卸自由的方式覆盖容器主体12。另外,盖体14在基罩24内部具有内盖20和嵌入内盖20内的混合器22。在此,内盖20与混合器22在其下部20a和下部22a处,内盖20的内壁与混合器22的外壁直接相对,但在上部20b和上部22b处,以内盖20的内壁与混合器22的外壁挟持从基罩24垂下的筒状壁24a的方式相对。
内盖20在其一端20c嵌入有管体16,内盖20的内部与所嵌入的管体16相连通。在此,管体16弯曲为く字形(日语假名く),在容器主体12的底部使管体16的顶端开口部朝向顶端喷嘴26的送出口侧,以在使泡沫送出容器10向顶端喷嘴26的送出口侧倾斜使用时能够没有残留地送出容器主体12内的液体。
混合器22呈有底筒状,使其底部22c朝向管体16侧。另外,混合器22在与管体16相反一侧的开口端具有第1网28,经由基罩24内部与顶端喷嘴26的送出口相连接。另外,在基罩24与顶端喷嘴26之间还设有第2网30。
在内盖20与混合器22之间形成有多个空气导入通路p、多个液体导入通路q以及由空气导入通路p与液体导入通路q汇合形成的气液汇合部r。各个空气导入通路p连通气液汇合部r与容器主体12内的上部空间12a,各个液体导入通路q连通气液汇合部r与管体16。各个气液汇合部r经由形成在混合器22上的多个连通口22d与混合器22内部相连通。
图3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盖体14内的气液汇合部附近(内盖20和混合器22)的空气与液体的流动的说明图,图4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盖20的俯视图(a)和立体图(b)。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内盖20的作为大致上半部分的上部20b,在其内壁上形成有从该内盖20的上端边缘连到中央部的气液汇合部r的6个竖槽20e,通过使筒状壁24a嵌入内盖20与混合器22之间,从而在内盖20的上部20b的内壁与筒状壁24a之间的间隙以及内盖20的台阶部20d的内壁与混合器22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多个空气导入通路p。在此,如图2所示,空气导入通路p的空气吸入口p1形成在内盖20的上端、即顶端喷嘴26附近的基罩24正下方,在容器主体12内成为最大限度地与发泡性液体的液面离开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容器主体12内的发泡性液体起泡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空气吸入口p1被该泡沫堵塞,而能够送出良好的泡沫。
另外,在内盖20的作为大致下半部分的下部20a,在内盖20的与混合器22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6个竖槽20f,竖槽20f从管体16的插入端的上部附近连到内盖20中央部的气液汇合部r,在内盖20与混合器22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有多个液体导入通路q。这样,通过分别设置多个空气导入通路p与液体导入通路q,在多个气液汇合部r内混合空气与液体,从而能够提高气液混合效率,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导入通路p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液体导入通路q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状,但是这些横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此,另外,也可以使空气导入通路p与液体导入通路q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0中,空气导入通路p和液体导入通路q分别各形成有6个,但是在本发明中这些通路的个数能够根据要达到的目标泡质适当地确定,通常优选的是,将空气导入通路p设为2个~36个,将液体导入通路q设为2个~36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0中,液体导入通路q虽然由内盖部20的下部20a的内壁上的槽20f形成,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由混合器22的下部22a的与形成在内盖20的下部20a的内壁相对的外壁上的槽形成。同样地空气导入通路p也可以通过在与内盖20相对的筒状壁24a、混合器22的外壁上设置槽而形成。
图5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盖体14的变形例。
像图2所示的盖体14那样,通过使筒状壁24a嵌入内盖20与混合器22之间,能够提高这些构件的嵌合力,因此在输送泡沫送出容器10时等,即使在施加了使管体16的顶端开口部的朝向发生改变那样的旋转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管体16或盖体14旋转。另外,由于也能够使空气导入通路p的空气吸入口p1很大程度远离液体A的液面,因此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也可以不是使筒状壁24a嵌入内盖20与混合器22之间而使内盖20与混合器22直接相对,通过混合器22与筒状壁24a的嵌合,将混合器22和与该混合器22相嵌合的内盖20固定在基罩24内。在该情况下,空气导入通路p与液体导入通路q也可以通过在内盖20与混合器22的相对面的任一个上设置槽而形成。而且,由此,能够增加气液混合比等设计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在基罩24上,作为防止空气从基罩24内向外流出、能够使空气从基罩24外向内流入的止回阀,设有球阀32。
本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0如下进行使用。
首先,在容器主体12内容纳有发泡性液体的状态下,按压容器主体12的胴部而使其凹陷。由此,容器主体12内的内压升高,如图3所示,液体A通过管体16,在多个液体导入通路q分支,向多个气液汇合部r供给。与此相伴,空气B从与容器主体12的上部空间12a相连通的多个空气导入通路p向多个气液汇合部r供给。由此,在多个气液汇合部r中,液体A与空气B均匀地混合,混合物C通过多个连通口22d向混合器22内部流入。在混合器22内形成的泡沫依次通过第1网28、第2网30,泡质进一步获得改善,从顶端喷嘴26的送出口送出(泡沫送出通路)。接着,若解除对容器主体12的按压,则因容器主体12的弹性而返回按压前的形状,因此其内部的压力减少。通过容器主体12内部的压力减少,球阀32的球因自重而落至其卡定位置且球阀32打开,容器外的空气由此进入容器主体12内,容器主体12内恢复常压。以后,通过重复进行该按压与该解除按压,能够使容器主体12内的发泡性液体呈泡沫状送出。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中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110中的盖体114的放大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盖体114由与管体116嵌装的内盖120、与该内盖120嵌装的混合器122、与该混合器122嵌装的基罩124、与该基罩124嵌装的顶端喷嘴126、安装在该基罩124与混合器122之间的第一网128、安装在该基罩124与顶端喷嘴126之间的第二网130以及球阀132构成,这些构成元件组装为一体。另外,这些构成元件在通常情况下也由塑料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基罩124和内盖120由聚丙烯(PP)形成,混合器22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
内盖120在下方筒状部120B供管体116从其下方嵌入。另外,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120A形成为内径不同的两级筒状,混合器122以与内盖120的上方间留有规定间隙的方式嵌入内盖120。
混合器122在其下方筒状部122B与上方筒状部122A之间的台阶部上设有连通口122C。而且,混合器122与内盖120留有规定间隙地相嵌合,以使得容器主体112内的发泡性液体和容器主体112的上部空间内的空气能够分别通过连通口122C向混合器122内部导入。即,容器主体112内部的发泡性液体经由管体116和内盖120穿过上述间隙从连通口122C向混合器122内部导入(液体导入通路)。另一方面,上述间隙向容器主体112的上部空间内敞口,该上部空间内的空气通过上述间隙从连通口122C向混合器122内部导入(空气导入通路)。由此,例如因容器主体112被从外部加压而从容器主体112内送出的发泡性液体和空气分别通过连通口122C向混合器122内部导入,在该混合器122内相互混合而形成泡沫。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122C在混合器122的台阶部圆筒剖面上沿圆周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形成有6个。另外,与连通口122C相连接的空气导入通路由沿圆周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设置的6个间隙形成,同样地液体导入通路由在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120A和混合器122的下方筒状部122B的圆筒剖面上沿圆周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设置的6个间隙形成。另外,混合器122的上方筒状部122A成为双层筒状,与基罩124的筒状壁124C相嵌合。
基罩124在其下部形成有螺合部124D,通过该螺合部124D与容器主体112的口部相螺合,从而盖体114以装卸自由的方式安装在容器主体112上。另外,顶端喷嘴126在安装有第2网130的状态下向基罩124的顶端侧筒状部124A嵌入。由此,在形成于混合器122内的气液混合室中,发泡性液体与空气混合而产生泡沫,所产生的泡沫经由第一网128被向基罩124的壳体124B内挤出,从而泡沫被均质化。进而,通过了上述壳体124B内的泡沫经由第二网130被向顶端喷嘴126送出,从其开口部送出(泡沫送出通路)。
另外,在基罩124上,以与容器主体112的上部空间内相连通的方式设有规定大小的外气吸入口124E,并且球阀132被封入到该外气吸入口124E附近。而且,若容器主体112内被加压,则球阀132被压向外气吸入口124E侧而对容器主体112内进行密闭,另一方面,若容器主体112内被减压,则球阀132移动且外气吸入口124E打开,容器主体112内与外部相连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利用球阀132能够密闭或打开外气吸入口124E的结构,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板状阀等其他形式的阀构造。
接着,参照图7所示的上述盖体11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导入通路和空气导入通路的结构。
如图7的(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盖体114中,在混合器122与内盖120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用于向混合器122内导入容器主体112内的发泡性液体的液体导入通路q和用于向混合器122内导入容器主体112的上部空间内的空气的空气导入通路p。另外,该液体导入通路q与该空气导入通路p在混合器122的连通口122C的上游侧附近汇合,两者通过同一连通口122C与混合器122内相连通。
而且,如图7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导入通路q由与管体116的流路s直接连通并且具有比该管体流路s大的流路截面积的第一扩大流路部q1、与该第一扩大流路部q1相连通并且流路截面积比该第一扩大流路部q1进一步扩大的第二扩大流路部q2以及与该第二扩大流路部q2相连通并且分支为多个流路部、各个流路部与混合器122内相连通的分支流路部q3构成。即,因容器主体112被从外部加压而从容器主体112内送出的发泡性液体经由管体流路s并按照第一扩大流路部q1、第二扩大流路部q2、分支流路部q3的顺序通过了液体导入通路q之后,在混合器122的连通口122C的上游侧附近与空气导入通路p汇合,通过连通口122C向混合器122的内部导入。
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导入通路q形成为设置在内盖120上的贯通孔和混合器122与内盖120相接触的接触面上的间隙。即,第一扩大流路部q1由设置在内盖20上的贯通孔形成,而且,第二扩大流路部q2和分支流路部q3形成为混合器122与内盖120接触的接触面上的间隙。在此,混合器122的外径形成为与对应位置处的内盖120的内径相同或比对应位置处的内盖120的内径稍微大的尺寸。由此,仅靠使混合器122嵌入内盖120内,就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高精度地形成第二扩大流路部q2和分支流路部q3。
在此,例如若构成为液体导入通路q的流路截面积小于管体流路s的流路截面积,则向混合器122内供给的液体的流速过快,发泡性液体未与空气充分地混合就被送出,因此有时不能够获得良好的泡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导入通路q中,第一扩大流路部q1和第二扩大流路部q2均形成为比管体流路s的流路截面积大,向混合器122内供给的液体的流速受到抑制,在混合器122内,发泡性液体与空气充分地混合,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泡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导入通路q中,在第二扩大流路部q2的下游侧设有分支为多个流路部的分支流路部q3。从而与仅经由一个流路部向混合器内供给发泡性液体的情况相比,通过设有分支流路部q3,发泡性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能够使泡质均质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支流路部q3中,构成为多个分支流路部q3的流路面积的总和大于管体流路s的流路截面积。由此,与上述相同地发泡性液体向混合器122内供给的速度受到抑制,因此能够充分地混合发泡性液体与空气,能够获得良好的泡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支流路部q3中,构成为一个分支流路部q3的流路截面积小于管体流路s的流路截面积。若一个分支流路部q3的流路截面积大于管体流路s的流路截面积,则向各个分支流路部q3内流入的发泡性液体的量参差不齐,从各个分支流路部q3向混合器122内供给的发泡性液体的流量和流速不均匀,在发泡性液体与气体的混合中产生了不均,因此不能够稳定地供给良好的泡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导入通路q中,构成为第二扩大流路部q2的流路截面积大于多个分支流路部q3的流路面积的总和。由此,第二扩大流路部q2内的发泡性液体朝向分支流路部q3方向的流速被抑制得比分支流路部q3内的流速低。因此,即使在改变管体的流路截面积而使发泡性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由流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能够使分支流路部q3内的发泡性液体的流动均匀,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泡质。另外,第二扩大流路部q2的流路截面积期望调整为分支流路部q3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的1.5倍~3倍。
在本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中,具体而言,管体116的流路s的流路截面积约为3mm2,第一扩大流路部q1的流路截面积约为5mm2,第二扩大流路部q2的流路截面积约为12.5mm2,由6个流路形成的分支流路部q3中的1个流路截面积约为1mm2,6个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约为6mm2
图8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盖120的立体图。
内盖120为呈倒凸状且形成为内径不同的两级筒状,由上方筒状部120A和直径小的下方筒状部120B构成,在上方筒状部120A中,未图示的混合器122从其上方留有规定间隙地嵌入其中,另一方面,在下方筒状部120B中,未图示的管体116从其下方嵌入其中。
如图8所示,在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120A的内壁上,从中央的台阶部到下方筒状部120B的上端附近,沿圆筒截面的圆周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形成有6个规定宽度和深度的截面半圆状的槽120D。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槽120D,在内盖120的下方筒状部120B的内壁与混合器122的下方筒状部122B的外壁之间产生了间隙,形成液体导入通路q。
另外,在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120A的内壁上,从其上边缘端到中央的台阶部,沿圆筒截面的圆周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形成有6个规定宽度和深度的切口状的槽120C。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槽120C,在混合器122嵌入内盖120时,在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120A的内壁与混合器122的上方筒状部122A的外壁之间产生间隙,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导入通路p和液体导入通路q利用槽120C和槽120D形成,并以规定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各形成有6个,但是使槽120C和槽120D的大小、个数不同,能够调整向混合器内部导入的空气和发泡性液体的量,因此槽的大小或个数只要根据发泡性液体的性质、期望的泡质适当地设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的内壁上设置槽120D来形成液体导入通路q,但是也可以是,通过混合器122的在与该上方筒状部120A的内壁相对的下方筒状部122B的外壁上设置相同的槽,来形成液体导入通路q。另外,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盖120的上方筒状部120A的内壁上设置槽120C来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但是也可以是,通过在混合器122的与该上方筒状部120A的内壁相对的上方筒状部122A的外壁上设置相同的槽,来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210中的盖体214的概略结构与图6所示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盖体114相同。
以下,参照图9所示的上述盖体21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导入通路和空气导入通路的结构。
如图9的(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盖体214中,在混合器222与内盖220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用于向混合器222内导入容器主体212内的发泡性液体的液体导入通路q和用于向混合器222内导入容器主体212的上部空间内的空气的空气导入通路p。另外,该液体导入通路q与该空气导入通路p在混合器222的连通口222C的上游侧附近汇合,两者通过同一连通口222C与混合器222内相连通。
而且,如图9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导入通路p由与容器主体212内的上部空间直接连通并且在使容器正立的状态下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与该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相连通并且形成在铅垂方向上的铅垂方向流路部p2以及与该铅垂方向流路部p2相连通并且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构成。即,因容器主体212被从外部加压而从容器主体212的上部空间内挤出的空气按照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铅垂方向流路部p2、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的顺序通过了空气导入通路p之后,在混合器222的连通口222C的上游侧附近与液体导入通路q汇合,通过连通口222C向混合器222的内部导入。
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导入通路p均形成为使作为形成盖体214的构件的混合器222和内盖220沿大致铅垂方向嵌入后位于二者接触面上的间隙。另外,由于混合器222的外表面与内盖220的内表面相接触,因此混合器222的外径形成为与对应位置处的内盖220的内径相同或比对应位置处的内盖220的内径稍微大的尺寸。由此,仅靠使混合器222嵌入内盖220,就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高精度地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混合器222的外径的尺寸允许误差因所使用的材料的性质而不同,但是一般为内盖的内径为+0.1mm,优选为内盖的内径+0.05mm。
在此,例如在混合器222与内盖220的嵌合情况不充分的情况下,或者在混合器222与内盖220的嵌入状态因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沿与混合器222和内盖220的嵌装方向呈直角的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流路部、即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和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中,产生了流路截面积的变化。与此相对,铅垂方向流路部p2由于沿与混合器222和内盖220的嵌装方向相同的方向(铅垂方向)延伸,因此假设即使在混合器222与内盖220的嵌合情况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其流路截面积也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几乎恒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导入通路p中,就沿与混合器222和内盖220的嵌装方向相同的方向(铅垂方向)形成的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而言,与其他的方向的流路部(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和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的流路截面积相比,其成为最小。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由6个流路形成的铅垂方向流路部p2中的1个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为0.06mm2,同样地由6个流路形成的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和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中的1个流路的截面积分别为0.29mm2、0.09mm2。因而,铅垂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2为0.36mm2,与此相对,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1为1.74mm2,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3为0.54mm2。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在与混合器222和内盖220的嵌装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设为最小,从而在从容器主体12的上部空间内通过空气导入通路p向混合器222内部导入空气时,该铅垂方向流路部p2成为空气导入量的瓶颈。因此,在从外部对容器主体212施加了恒定的压力的情况下,该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确定了空气向混合器222内部的供给量。而且,假设即使混合器222与内盖220的嵌合情况产生了变化,由于该铅垂方向流路部p2沿与混合器222和内盖220的嵌装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其流路截面积也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能够使向混合器222内供给的空气的量恒定,能够总是提供稳定的泡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使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比其他的方向的流路部(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或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的流路截面积大的情况下,相互沿铅垂方向嵌装的混合器222与内盖220的嵌合情况产生了变化,当该水平方向流路部p1或p3的流路截面积发生了变动时,该水平方向流路部p1或p3的流路截面积成为空气导入量的瓶颈,混合器222与内盖220的嵌合情况,使向混合器222内部导入的空气的导入量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够供给稳定泡质的泡沫。
另外,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在其制造时以成为能够获得期望的泡质的空气流入量的方式预先调整沿与嵌装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流路部(在本实施方式为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形成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铅垂方向流路部p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1及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但是本发明的泡沫送出容器中的流路部未必必须是铅垂方向或水平方向,例如也可以是具有规定的角度地沿倾斜方向形成的流路部。即使设为流路部沿倾斜方向形成,只要根据形成该流路部的构件的嵌装方向适当地调整各个流路部的流路面积,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或者,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沿与嵌装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流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铅垂方向流路部p2)与容器主体212内的上部空间直接连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泡沫送出容器中,在将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设为Sp2、将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的流路截面积设为Sp3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面积比Sp2/Sp3的值设为0.6以上且小于1.0。在本发明中,由于其特征在于铅垂方向流路部p2的流路截面积与其他方向的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相比成为最小,因此不会出现面积比Sp2/Sp3超过1.0的情况。另一方面,若将面积比Sp2/Sp3的值设为小于0.6,则假设在内盖220与混合器222的嵌入不充分的情况下,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p3的流路截面积过大,从铅垂方向流路部p2流入的空气的流速过度降低,在混合器22内不能够充分地混合发泡性液体与空气,有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泡质。另外,进一步期望将流路截面积比Sp2/Sp3的值设为0.8以上且小于1.0。
由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盖220的概略结构与图8所示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内盖220相同,因此参照图8进行说明。
内盖220为呈倒凸状且形成为内径不同的两级筒状,由上方筒状部220A和直径小的下方筒状部220B构成,在上方筒状部220A中,未图示的混合器222从其上方留有规定间隙地嵌入其中,另一方面,在下方筒状部220B中,未图示的管体216从其下方嵌入其中。
如图8所示,在内盖220的上方筒状部220A的内壁上,从其上边缘端到中央的台阶部,沿圆筒截面的放射状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形成有6个规定宽度和深度的切口状的槽220C。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槽220C,在混合器222嵌入内盖220时,在内盖220的上方筒状部220A的内壁与混合器222的上方筒状部222A的外壁之间产生了间隙,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1~空气导入通路p3。
另外,在内盖220的上方筒状部220A的内壁上,从中央的台阶部到下方筒状部220B的上端附近,沿圆筒截面的圆周方向隔开均等间隔地形成有6个规定宽度和深度的截面半圆状的槽220D。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槽220D,在内盖220的下方筒状部220B的内壁与混合器222的下方筒状部222B的外壁之间产生了间隙,形成液体导入通路q。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导入通路p和液体导入通路q利用槽220C和槽220D以规定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各形成有6个,但是根据槽220C和槽220D的大小、个数不同,能够调整向混合器内部导入的空气和发泡性液体的量,因此槽的大小或个数只要根据发泡性液体的性质、期望的泡质适当地设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盖220的上方筒状部220A的内壁上设置槽220C来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但是也可以是,通过在混合器222的与该上方筒状部20A的内壁相对的上方筒状部222A的外壁上设置相同的槽,来形成空气导入通路p。另外,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盖220的上方筒状部的内壁上设置槽220D来形成液体导入通路q,但是也可以是,通过在混合器222的与该上方筒状部220A的内壁相对的下方筒状部222B的外壁上设置相同的槽,来形成液体导入通路q。

Claims (11)

1.一种泡沫送出容器,其具有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容器主体、安装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盖体以及使上述容器主体的胴部内与上述盖体内连通的管体,通过从外部对上述容器主体施加压力,从而在设于上述盖体内的气液混合室内将容纳在上述容器主体的胴部内的发泡性液体和存在于上述容器主体内的上部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混合而形成泡沫,并从上述盖体的开口部送出上述泡沫,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具有:
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其经由上述管体与上述容器主体的胴部内相连通,用于向气液混合室内导入发泡性液体;
多个空气导入通路,其与上述容器主体内的上部空间相连通,用于向气液混合室导入空气;
外气吸入口,在上述容器主体被加压时,该外气吸入口封闭而对上述容器主体内进行密闭,在上述容器主体被减压时,该外气吸入口打开而使上述容器主体内与外部相连通并且从外部吸入空气;
气液混合室,其与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和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相连通,用于使发泡性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泡沫;
泡沫送出通路,其与上述气液混合室的下游侧相连通;以及
泡沫送出口,其设置在上述泡沫送出通路的下游侧末端,用于向外部送出上述泡沫,
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与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在多个气液汇合部处相互汇合,而且该多个气液汇合部经由多个气液连通口与气液混合部相连通,
上述盖体具有与上述管体相连通的内盖和嵌入该内盖内的混合器,在该内盖与混合器之间形成有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及上述多个气液汇合部,而且在该混合器上形成有上述多个气液连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导入通路由形成在上述内盖的内壁上的槽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导入通路由形成在上述内盖的内壁上的槽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盖的一端嵌入有上述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导入通路至少具有:
扩大流路部,其与上述管体相连通,具有比上述管体大的流路截面积;以及
分支流路部,其与上述扩大流路部相连通,分支为多个流路部,并且分支成的各个流路部与上述气液混合室相连通;
而且,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一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小于上述管体的流路截面积,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多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大于上述管体的流路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大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截面积大于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多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大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截面积为上述分支流路部中的多个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的总和的1.5倍~3倍。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空气导入通路与上述多个液体导入通路在上述气液混合室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交替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导入通路形成为嵌装用于形成上述盖体的多个构件后的在这些构件之间的间隙,
至少具有设置在与嵌装上述多个构件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嵌装方向流路部,
而且,在上述空气导入通路中,上述嵌装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其他方向的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相比成为最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嵌装上述多个构件的方向是在使上述容器主体正立的状态下大致铅垂的方向,上述嵌装方向流路部是在使上述容器主体正立的状态下设置在大致铅垂方向上的铅垂方向流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泡沫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导入通路具有:
上述铅垂方向流路部;以及
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其与上述铅垂方向流路部的下游侧相连通,在上述容器主体正立的状态下设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
而且,上述铅垂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2与上述下游侧水平方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Sp3的面积比为0.6≤Sp2/Sp3<1.0。
CN201180027215.7A 2010-05-31 2011-05-31 泡沫送出容器 Active CN102947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4618A JP5556383B2 (ja) 2010-05-31 2010-05-31 泡吐出容器
JP2010-124618 2010-05-31
JP2010135823A JP5608433B2 (ja) 2010-06-15 2010-06-15 泡吐出容器
JP2010-135823 2010-06-15
JP2010-141498 2010-06-22
JP2010141498A JP5555069B2 (ja) 2010-06-22 2010-06-22 泡吐出容器
PCT/JP2011/062436 WO2011152375A1 (ja) 2010-05-31 2011-05-31 泡吐出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7193A CN102947193A (zh) 2013-02-27
CN102947193B true CN102947193B (zh) 2015-01-07

Family

ID=4506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215.7A Active CN102947193B (zh) 2010-05-31 2011-05-31 泡沫送出容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04318B2 (zh)
EP (1) EP2578512B1 (zh)
CN (1) CN102947193B (zh)
BR (1) BR112012030251B1 (zh)
RU (1) RU2577491C2 (zh)
TW (1) TWI559884B (zh)
WO (1) WO20111523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39193B1 (en) 2011-08-01 2017-10-25 Bobrick Washroom Equipment, Inc. Foam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348328B1 (en) * 2011-08-31 2019-03-13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Dispensing container
ITVI20120100A1 (it) * 2012-04-26 2013-10-27 Taplast Srl Dispositivo per l'erogazione di una miscela, preferibilmente schiuma.
US9120108B2 (en) * 2012-07-03 2015-09-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oam generating dispenser
WO2014031379A1 (en) * 2012-08-21 2014-02-27 Arminak & Associates, Llc Upright squeeze foamer
JP6124246B2 (ja) * 2012-12-18 2017-05-10 花王株式会社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US9427761B2 (en) * 2012-12-18 2016-08-30 Kao Corporation Nozzle cap-equipped discharge container
KR101785252B1 (ko) 2013-07-17 2017-10-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요시노 고교쇼 포말 디스펜서 및 포말 디스펜서 부착 용기
JP6138613B2 (ja) * 2013-07-17 2017-05-31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ーおよび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ー付き容器
JP6138614B2 (ja) * 2013-07-17 2017-05-31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ーおよび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ー付き容器
EP3030124A1 (en) 2013-08-05 2016-06-15 Bobrick Washroom Equipment, Inc. Dispenser
CN104691928B (zh) * 2015-03-03 2017-05-03 梅元红 一种玻珠挤压式泡沫泵及泡沫泵产生泡沫的方法
US10365140B2 (en) * 2015-06-29 2019-07-30 Silgan Dispensing Systems Netherlands B.V. Measured dose dispenser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KR101705593B1 (ko) * 2015-10-13 2017-02-10 주식회사 아폴로산업 압착용기용 거품발생기
JP6621367B2 (ja) * 2016-04-28 2019-12-1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泡吐出容器
DE102016108447A1 (de) * 2016-05-06 2017-11-09 S O L O Kleinmotoren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schäumungseinheit zum Erzeugen von Schaum aus einem Gemisch aus Gas und Flüssigkeit sowie Sprühgerät zum Erzeugen und Verteilen von Schaum
JP6669692B2 (ja) 2016-06-30 2020-03-18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容器
US11247220B2 (en) * 2017-12-15 2022-02-15 Kao Corporation Foam discharger
US10779690B2 (en) * 2017-12-27 2020-09-22 Kao Corporation Foaming dispenser
US11351560B2 (en) 2018-07-18 2022-06-07 Kao Corporation Foam discharger
US10624504B1 (en) 2018-11-14 2020-04-21 Bobrick Washroom Equipment, Inc. Foam dispenser with selector for controlling liquid pump and air pump outpu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0799075B2 (en) 2018-11-14 2020-10-13 Bobrick Washroom Equipment, Inc. Foam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4010109A1 (en) 2019-08-08 2022-06-15 Kao Corporation Foam dispenser, foam dispens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foam
CN110638357A (zh) * 2019-10-29 2020-01-0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泡器及泡沫发生装置
CN211883550U (zh) * 2020-03-09 2020-11-10 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手液机的装配结构及储液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2590A (en) * 1968-05-31 1971-03-30 Afa Corp Squeeze bottle atomizers and liquid dispensers
DE2146944C3 (de) * 1970-09-23 1973-09-20 Soc. Angelo Guala Di Piergiacomo E Roberto Guala & C. S.A.S., Alessandria (Italien) Vorrichtung zum Entleeren von Flüssigkeit aus einer Flasche
US4147306A (en) 1977-09-28 1979-04-03 Bennett Robert S Foam producing apparatus
JPS6020262B2 (ja) * 1981-11-24 1985-05-2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泡状液体発生絞り出し容器
JPS6078747A (ja) 1983-10-06 1985-05-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ンドイツチ金属帯の製造方法
JPS6078747U (ja) * 1983-11-08 1985-06-01 ユニ・チヤーム株式会社 液状物の噴出容器
JPH0425240Y2 (zh) * 1985-12-26 1992-06-16
JPH01122851A (ja) 1987-11-02 1989-05-16 Hitachi Ltd 定着装置
CH676456A5 (zh) * 1988-04-05 1991-01-31 Supermatic Kunststoff Ag
US5033654A (en) * 1990-02-23 1991-07-23 R.J.S. Industries, Inc. Foam dispenser
US5219102A (en) * 1990-04-05 1993-06-15 Earl Wright Company Foaming device
JPH0425240A (ja) 1990-05-18 1992-01-29 Fujitsu Ltd バースト信号監視回路
US5271530A (en) * 1990-11-07 1993-12-21 Daiwa Can Company Foam dispensing pump container
CH680582A5 (zh) * 1991-04-23 1992-09-30 Supermatic Kunststoff Ag
US5409136A (en) * 1991-05-01 1995-04-25 Interscents N.V. Spraying device for deformable container able to divert vertical spray into spray at an angle
US5259715A (en) * 1991-07-25 1993-11-09 Haerle Anton Self-locking threaded connection
AU665822B2 (en) * 1993-05-06 1996-01-1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Liquid foam-discharging, squeezable vessel
JP2934145B2 (ja) * 1994-01-28 1999-08-16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容器
CN1080689C (zh) * 1994-11-17 2002-03-13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带有泡沫喷出泵的容器
JP3215641B2 (ja) * 1996-12-26 2001-10-09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泡噴出ポンプ容器
US6612468B2 (en) * 2000-09-15 2003-09-02 Rieke Corporation Dispenser pumps
US6868990B2 (en) * 2002-09-26 2005-03-22 Emsar, Inc. Fluid dispenser with shuttling mixing chamber
JP4791069B2 (ja) 2005-04-06 2011-10-12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及び液体製品
TWI341734B (en) * 2007-04-27 2011-05-11 Kao Corp Two-part dyeing or bleaching composition
JP5131456B2 (ja) * 2007-12-19 2013-01-30 花王株式会社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容器
AU2010330798A1 (en) * 2009-12-18 2012-07-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 foaming product and foaming dispenser
US8430107B2 (en) * 2011-03-11 2013-04-30 Yu Chang Esthetics Consultant Co., Ltd. Foam output device easy to produce foam
EP3348328B1 (en) * 2011-08-31 2019-03-13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Dispensing conta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884B (en) 2016-12-01
CN102947193A (zh) 2013-02-27
EP2578512B1 (en) 2020-04-15
RU2012157510A (ru) 2014-07-20
TW201206382A (en) 2012-02-16
BR112012030251A2 (pt) 2016-09-20
US20130068794A1 (en) 2013-03-21
RU2577491C2 (ru) 2016-03-20
EP2578512A1 (en) 2013-04-10
WO2011152375A1 (ja) 2011-12-08
BR112012030251B1 (pt) 2019-09-10
US9004318B2 (en) 2015-04-14
EP2578512A4 (en) 201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7193B (zh) 泡沫送出容器
EP2752374B1 (en) Dispenser
JP5555069B2 (ja) 泡吐出容器
AU2002238562B2 (en) Foamer
JP5603753B2 (ja) ポンプ式泡吐出容器
US20120241477A1 (en) Foam-Dispensing Pump Container
JP5556383B2 (ja) 泡吐出容器
JP5493682B2 (ja) 泡吐出容器
KR20090088452A (ko) 거품-발생 어셈블리, 압착식 거품발생장치 및 배출장치
JP2009149325A (ja)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容器
AU2004210295B2 (en) Improved foam forming unit
CN104822463A (zh) 泡沫分配组件
CN104981295B (zh) 流体分配装置以及用于生产这一装置的方法
JPH09193953A (ja) 泡噴出ポンプ容器
JP2012246040A (ja) 注出容器
JP5742118B2 (ja) 泡吐出容器
JP2011251693A (ja) 泡吐出容器
CN105564829B (zh) 单口出液双软管容器及混合器
JP5608433B2 (ja) 泡吐出容器
CN205397017U (zh) 单口出液的拼合式双软管容器及混合器
WO2023153503A1 (ja) 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ー
JP2010173726A (ja) 吐出器
WO2019216272A1 (ja) 泡吐出容器
JPH0554303U (ja) 発泡容器
JP2011240935A (ja) 泡吐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