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6465A - 粘合带卷绕体 - Google Patents
粘合带卷绕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6465A CN102936465A CN2011103067419A CN201110306741A CN102936465A CN 102936465 A CN102936465 A CN 102936465A CN 2011103067419 A CN2011103067419 A CN 2011103067419A CN 201110306741 A CN201110306741 A CN 201110306741A CN 102936465 A CN102936465 A CN 1029364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recess
- mentioned
- base material
- wound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带卷绕体,所述粘合带卷绕体将粘合带退卷时的退卷作业性优良,退卷后的粘合带的手撕性优良。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为粘合带的卷绕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带在塑料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与具有上述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背面处理层,所述塑料基材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所述粘合带的高速断裂强度(Tb)与粘合带卷绕体的高速退卷力(Tw)之差Δβ(Tb-Tw)为5N/25mm以上;粘合带卷绕体的高速退卷力(Tw)为1~5N/25mm。高速断裂强度(Tb):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夹盘间距100mm、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拉伸,粘合带断裂时的负荷;高速退卷力(Tw):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卷绕体退卷所需的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带卷绕体。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适合在要求手撕性以及退卷时的作业性的用途中使用的粘合带卷绕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粘合带在各种产业领域中使用。特别是在塑料基材的至少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带(带有基材的粘合带)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在铺设地板材料后进行内部装饰作业时,为了防止地板材料的损伤,用地板养护片覆盖地板材料,为了固定该地板养护片,使用带有基材的粘合带(参考专利文献1)。但是,这样的带有基材的粘合带具有塑料基材,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在不使用剪刀或刀具等切割工具的情况下难以用手切断。
针对上述的带有基材的粘合带难以用手切断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将塑料基材横向拉伸使其具有方向性而容易用手切断的方法、通过在塑料基材上设置凹凸而容易用手切断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2)等。
但是,采用上述的容易用手切断的方法的带有基材的粘合带,在受到某种外力时,会意外地产生切断,从而具有难以操作的问题。另外,在粘合带退卷时(使用时),当提高退卷速度或者在寒冷环境下退卷时,存在容易断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88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69485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从粘合带卷绕上将粘合带高速退卷时不产生切断,退卷作业性优良,并且进行退卷后的粘合带的粘贴作业时手撕性优良的粘合带卷绕体。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当设定为具有特定构成的粘合带的卷绕体,将高速断裂强度与高速退卷力之差设定为一定值以上,并且将高速退卷力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在高速退卷时不产生粘合带的切断,并且能够以优良的手撕性将退卷后的粘合带切断,能够提高粘合带的粘贴作业的效率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带卷绕体,其为粘合带的卷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带在塑料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与具有所述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背面处理层,所述塑料基材在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
所述粘合带的由下述定义的高速断裂强度(Tb)与粘合带卷绕体的由下述定义的高速退卷力(Tw)之差Δβ(Tb-Tw)为5N/25mm以上,
粘合带卷绕体的由下述定义的高速退卷力(Tw)为1~5N/25mm,
高速断裂强度(Tb):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夹盘间距100mm、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拉伸,粘合带断裂时的负荷,
高速退卷力(Tw):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卷绕体退卷所需的力。
优选上述塑料基材由含有聚烯烃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薄膜构成。
优选上述粘合剂层为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优选上述背面处理层为由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形成的层。
优选上述塑料基材中凹部的最大宽度为50μm~500μm、凹部的个数为200个/m~2000个/m。
优选上述塑料基材的厚度为50μm~200μm、凹部的深度为上述厚度的20%~80%。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高速退卷时不产生粘合带的切断,退卷作业性(卷出作业性)优良,并且进行退卷后的粘合带的粘贴作业时手撕性(能够用手容易地沿宽度方向切断的性质)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地表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局部地表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例的长度方向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局部地表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例的概略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有凹部的基材
2凹部
3加强筋
w凹部的宽度
L凹部的间距(ピツチ間隔)
D凹部的深度
r凹部底面的曲率半径
h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厚度
X长度方向
Y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是将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而得到的卷绕体。另外,粘合带包括粘合片的概念。另外,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粘合带或粘合片”统称为“粘合带”。
构成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的粘合带,至少由粘合剂层、背面处理层以及在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的塑料基材构成。另外,上述粘合带,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与具有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侧具有背面处理层(剥离处理层)。另外,上述粘合带,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中间层等。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在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的塑料基材”称为“带有凹部的基材”。
(带有凹部的基材)
带有凹部的基材由塑料薄膜(树脂薄膜、树脂片)构成,在该塑料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中,带有凹部的基材起到作为粘合带用支撑体的作用。上述“宽度方向”是塑料薄膜的宽度方向。另外,本说明书中,有时将“沟状的凹部”简称为“凹部”。
以下,根据需要参考附图对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形态进行详细说明。作为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一例,可以列举图1和图2所示的带有凹部的基材。图1是局部地表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例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局部地表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例的长度方向的概略剖视图。图1和图2中,1为带有凹部的基材,2为凹部。另外,w为凹部的宽度,L为凹部的间距,D为凹部的深度(最大深度),h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厚度(最大厚度)。另外,X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长度方向,Y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宽度方向。
图1和图2的带有凹部的基材,在一个面上具有带有凹部的面,在另一个面上具有平滑的面。另外,在具有凹部的面上,沿宽度方向呈直线状地具有沟状的凹部。另外,在具有凹部的面上,凹部的宽度是恒定的,另外,凹部的间距也是恒定的。凹部的底面为曲面状。另外,图1和图2所示的带有凹部的基材中宽度方向上沟状的凹部(凹部)的个数为4个。
另外,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中,在凹部中可以具有加强筋。图3是局部表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例的概略外观图,表示的是在凹部中具有加强筋的形态。图3中,1为带有凹部的基材,2为凹部,3为加强筋。另外,X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长度方向,Y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宽度方向。另外,图3中所示的带有凹部的基材中宽度方向上沟状的凹部(凹部)的个数为4个。
上述凹部在宽度方向(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宽度方向)上为沟状的凹部,其底面圆化,弯曲。即,上述凹部的底面为曲面。另外,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中,凹部的底面不形成锐利且尖的结构。
上述凹部的深度(最大深度)没有特别限制,从得到手撕性的同时在长度方向上得到充分的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10~160μm,更优选20~100μm。
另外,上述凹部的深度,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厚度(最大厚度)(100%)优选20~80%,更优选20~50%。上述凹部的深度相对于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厚度低于20%时,有时粘合带不能得到良好的手撕性。另一方面,上述凹部的深度相对于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厚度超过80%时,有时粘合带中产生长度方向的强度下降,从而使粘合带的退卷作业性下降。
上述凹部的最大宽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500μm,更优选50~300μm,进一步优选50~200μm。上述凹部的最大宽度是指,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具有凹部的面上一个凹部的长度方向的最大宽度。上述凹部的最大宽度超过500μm时,有时手撕性下降。这是因为:凹部的面积过大,为了进行切断即使施加力,该力也会分散。另外,上述凹部的最大宽度超过500μm时,有时机械强度下降。另外,上述凹部的最大宽度低于50μm时,在进行形成凹部的加工时,非常难以确保凹部的深度。
另外,上述凹部可以具有加强筋。该加强筋是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长度方向上以埋入凹部的一部分的形态设置的支柱状的结构部。上述凹部具有加强筋时,在力作用于带有凹部的基材时,可以防止凹部的变形,从而防止由凹部的变形引起的带有凹部的基材的手撕性下降。另外,可以在保持手撕性的同时提高带有凹部的基材的长度方向的强度,从而提高粘合带卷绕体的退卷作业性。
加强筋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从手撕性的观点考虑,优选50~500μm,更优选50~200μm。另外,一个上述凹部中加强筋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从手撕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0~100个/cm,更优选20~50个/cm。另外,加强筋间的距离(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宽度方向上加强筋间的最短距离)没有特别限制,从手撕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0~500μm,更优选200~500μm。
带有凹部的基材中,至少一个面具有上述凹部。即,带有凹部的基材,可以由仅一个面为具有凹部的面的塑料薄膜构成,也可以由两个面为具有凹部的面的塑料薄膜构成。
特别是,从长度方向的强度的观点考虑,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仅在塑料薄膜的一个面上具有上述凹部。即,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由一个面为具有上述凹部的面、另一个面不具有上述凹部而是平滑的面的塑料薄膜构成。
另外,在带有凹部的基材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带有凹部的基材中形成粘合剂层的面为具有凹部的面时,在粘合剂层与带有凹部的基材之间得不到充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可能在粘合剂层与带有凹部的基材之间得不到充分的密合性。因此,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一个面为具有凹部的面,另一个面为平滑的面。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的所述粘合带,具有一个面为具有凹部的面、另一个面为平滑面的带有凹部的基材,该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平滑面侧具有粘合剂层,该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具有凹部的面侧具有背面处理层。
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具有凹部的面中一个凹部的形状,是指沿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状,从手撕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沿宽度方向从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延伸的形状。
作为这样的凹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直线状、曲折线状、波形、曲线状等。其中,从手撕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直线状。
另外,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具有凹部的面中凹部的间距,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0~4000μm,更优选500~3000μm,进一步优选500~2000μm。上述凹部的间距超过4000μm时,切断的位置变宽,有时不能在想切断的地方进行切断,结果,有时手撕性下降。另外,从加工性的观点考虑,很难以凹部的间距低于100μm的方式设置凹部。
另外,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具有凹部的面(单面)中,上述凹部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为200~2000个/m,优选200~1500个/m,进一步优选500~1500个/m。另外,上述凹部的具体个数为,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具有凹部的面中,带有凹部的基材的长度方向每1m长度中,沿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部的个数。
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厚度(总厚度、最大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200μm,更优选70~200μm,进一步优选70~180μm。上述厚度低于50μm时,不能得到充分的机械强度,有时粘合带退卷时容易产生切断,从而粘合带的退卷作业性下降。另一方面,上述厚度超过200μm时,机械强度过高,从而回弹性增强,在将粘合带粘贴到被粘物上时,粘合带容易从被粘物上产生翘起。
特别地,从手撕性与机械强度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厚度为50~200μm,凹部的深度为厚度的20%~80%。
构成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塑料薄膜,没有特别限制,从便宜、容易进行凹凸加工的观点考虑,优选聚烯烃类树脂薄膜。即,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由聚烯烃类树脂薄膜构成。
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含有聚烯烃类树脂。另外,聚烯烃类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聚烯烃类树脂薄膜的总量(总重量、100重量%)优选为80重量%以上,更优选90重量%以上。
作为上述聚烯烃类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聚缩醛,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戊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庚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等为代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另外,可以列举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另外,上述聚烯烃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从容易形成所需凹部的观点考虑,上述聚烯烃类树脂优选聚乙烯(聚乙烯类树脂),特别优选低密度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组合而成的混合树脂(混合物)。即,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特别优选含有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
另外,作为上述高密度聚乙烯,优选密度为0.940g/cm3以上且0.970g/cm3以下的聚乙烯,特别优选0.950g/cm3以上且0.965g/cm3以下的聚乙烯。另一方面,作为低密度聚乙烯,优选密度为0.880g/cm3以上且低于0.930g/cm3的聚乙烯,特别优选0.910g/cm3以上且0.929g/cm3以下的聚乙烯。另外,这些密度是根据JIS K 7112测定的值。
上述低密度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的混合树脂中,作为低密度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的比例[HDPE∶LDPE],没有特别限制,从容易形成所需凹部的观点考虑,以高密度聚乙烯比低密度聚乙烯(重量比)计,优选10∶90~90∶10,更优选20∶80~50∶50。
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中,可以含有添加剂。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中添加剂的含量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另外,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中可以含有两种以上添加剂。
例如,从提高手撕性的观点考虑,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中可以含有填充剂。另外,为了赋予阻燃性、耐光性、耐热性、加热变形性、刚性等,可以含有填充剂。上述聚烯烃类树脂薄膜中填充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得到填充剂的添加效果的同时抑制低温下的脆性破坏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聚烯烃类树脂薄膜的树脂100重量份,优选5重量%以下,更优选1~3重量%。
另外,作为上述填充剂以外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抗老化剂,增塑剂等。
作为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制作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在塑料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形成沟状的凹部来制作。塑料薄膜的制作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熔融制膜法(T形模头法、吹塑法)、溶液制膜法等公知或惯用的方法。另外,作为凹部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将熔融状态的树脂挤压在实施了凹凸雕刻的成形辊等上以转印凹部形状的方法;将具有凹凸形状的辊等挤压在成膜的塑料薄膜的表面以形成凹部的方法。
具体而言,从容易得到所需的凹部的观点考虑,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通过将从T模头(T型模头)挤出的熔融状态的塑料薄膜(片状树脂)用实施了凹凸雕刻的冷却辊(实施了凹凸雕刻的成形辊、实施了凹凸雕刻的压纹辊)进行卷绕以形成凹部来制作。
另外,上述制作方法中,从防止业已形成的凹部变形的观点考虑,不进行拉伸处理。即,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优选由未拉伸的塑料薄膜构成。
另外,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可以具有透明性,也可以不具有透明性。
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与具有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侧具有背面处理层(剥离处理层)。因此,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为了形成以降低与后述的粘合剂层的锚固性为目的的背面处理层(剥离处理层),实施背面处理剂(剥离剂)的背面处理(剥离处理),除此以外,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其它表面处理。作为上述其它表面处理,可以列举例如:以提高与粘合剂层等的密合力为目的的物理处理(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或化学处理(例如,底涂处理等)。
例如,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可以在一个面上实施电晕放电处理,在另一个面上实施背面处理。特别地,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为一个面为平滑面,另一个面为具有凹部的面的带有凹部的基材的情况下,从粘合剂层与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密合性、以及退卷作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平滑面上实施电晕处理,在具有凹部的面上实施背面处理。
(背面处理层)
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中,构成粘合带的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个面侧,通过背面处理剂实施背面处理形成背面处理层。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具有背面处理层,并且带有凹部的基材通过具有背面处理层的面保护粘合剂层,因此,可以减轻退卷时(使用时)的力(退卷力)。即,粘合带可以容易地卷出,从而退卷时的作业性优良。
作为上述背面处理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背面处理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等。另外,背面处理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在上述背面处理层为经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处理的背面处理层(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层)的情况下,有时粘合带卷绕体的退卷力过轻,从而作业性反而下降。从该点考虑,作为背面处理剂,优选非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特别是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即,上述背面处理层优选为由非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形成的背面处理层(非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层),特别优选由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形成的背面处理层(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层)。
作为上述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碳原子数12以上(例如碳原子数12~20)的长链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长链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聚乙烯醇与长链烷基异氰酸酯等长链烷基成分反应而得到的长链烷基改性高分子等。作为上述长链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硬脂酯与丙烯酸、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的共聚物;硬脂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等的共聚物;硬脂基乙烯基醚-丙烯酸、马来酸酐、丙烯腈等的共聚物等。另外,作为上述长链烷基改性高分子,可以列举例如:纤维素、聚乙烯醇等与硬脂酰氯的反应产物;用硬脂基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对聚乙烯醇、部分缩醛化的聚乙烯醇、纤维素衍生物、聚酯等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进行烷基改性所得到的物质等。另外,作为上述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可以列举:非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商品名“アシオレジンRA-30”、アシオ产业株式会社制造)、非聚硅氧烷背面处理剂(商品名“ピ一ロイル1010”、商品名“ピ一ロイル1050”,均为一方社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等市售品。
另外,为了赋予带电性,上述背面处理剂中可以添加高沸点的溶剂。作为上述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另外,上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上述背面处理剂中添加上述溶剂时,其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背面处理剂100重量份,优选设定为0.0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0.05~0.5重量份。添加量低于0.05重量份时,具有静电产生量增加的倾向。通常认为:上述溶剂在通常的粘合带制造工序的干燥条件下不会蒸发,而是残留在背面处理层中,并通过摄取空气中的水分使静电的带电电荷泄漏。
背面处理层通过将背面处理剂涂布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个面侧来形成。另外,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进行加热干燥等。另外,作为涂布时使用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公知的方法。例如,背面处理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通过使上述背面处理剂溶解于甲苯等有机溶剂中得到涂布液,然后使用凹版辊式涂布机、辊舔式涂布机(キスロ一ルコ一タ一)等涂布机将该涂布液进行涂布,然后进行干燥而形成。
上述背面处理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4μm,更优选0.2~1μm。
(粘合剂层)
构成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的粘合带,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与具有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侧具有背面处理层。作为构成上述粘合剂层(压敏胶粘剂层)的粘合剂(压敏胶粘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聚酰胺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含氟型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等。其中,从耐热性、耐候性以及聚合物的设计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另外,从在粘合带使用时防止其从被粘物上翘起、剥离的观点考虑,也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另外,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总重量(100重量%),优选50重量%以上,更优选80重量%以上。另外,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的单体成分而形成。另外,本申请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其它也同样。
上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具有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庚基、环己基、2-乙基己基、辛基、异辛基、壬基、异壬基、癸基、异癸基、十一烷基、月桂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硬脂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这样的碳原子数为20以下(优选14以下)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中,优选具有碳原子数为1~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进一步优选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另外,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在使用作为必要单体成分的上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同时一起使用可共聚单体作为单体成分。另外,可共聚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可共聚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含羧基单体,或者马来酸酐或衣康酸酐等酸酐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羟基单体;苯乙烯磺酸、烯丙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等。其中,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胶粘性或再剥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含羧基单体或含羟基单体,特别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另外,本申请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其它同样。
另外,作为上述可共聚单体,也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的)酰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氨基烷基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类单体;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单体;N-甲基衣康酰亚胺、N-乙基衣康酰亚胺、N-丁基衣康酰亚胺、N-辛基衣康酰亚胺、N-2-乙基己基衣康酰亚胺、N-环己基衣康酰亚胺、N-月桂基衣康酰亚胺等衣康酰亚胺类单体;N-(甲基)丙烯酰-6-氧基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8-氧基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等琥珀酰亚胺类单体等。
另外,作为上述可共聚单体,可以列举: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唑、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羧酰胺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丙烯酸类单体;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二醇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等。
上述可共聚单体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从丙烯酸类聚合物进行聚合时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作为必要成分的上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10重量份以下。
此外,以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交联处理等为目的,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也可以使用多官能单体作为可共聚单体成分。作为上述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另外,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多官能单体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从丙烯酸类聚合物进行聚合时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下。
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可以通过对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单体(例如,上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上述可共聚单体等)的混合物应用溶液聚合方式、乳液聚合方式、本体聚合方式、悬浮聚合方式等适宜的聚合方式来形成。
另外,进行上述聚合方式的聚合时,可以使用聚合引发剂。例如,在应用溶液聚合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2,2’-偶氮二异丁腈等热聚合引发剂。
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从胶粘性的观点考虑,优选30万~200万,更优选40万~150万。
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例如,可以通过在基础聚合物中根据需要配合添加剂来形成。例如,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以通过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根据需要配合添加剂来形成。另外,粘合剂也可以仅由基础聚合物构成。
作为上述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增粘剂、软化剂、颜料、填充剂、流平剂(レベリング剤)、分散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抗老化剂、防腐剂、交联剂等。例如,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以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含有增粘剂。即,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可以在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同时含有增粘剂。另外,添加剂的配合量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另外,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增粘剂,可以列举例如:松香类树脂、萜烯类树脂、脂肪族类石油树脂、芳香族类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香豆酮-茚树脂、苯乙烯类树脂、烷基酚树脂、二甲苯树脂等。作为上述松香类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可以列举例如:松香、氢化松香、松香酯、氢化松香酯、松香酚树脂、聚合松香等。另外,作为上述萜烯类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可以列举例如: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等。另外,作为上述氢化石油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可以列举例如:芳香族类氢化石油树脂、二聚环戊二烯类氢化石油树脂、脂肪族类氢化石油树脂等。上述增粘剂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1~30重量份,更优选1~20重量份。另外,增粘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上述粘合剂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内部交联方式或外部交联方式形成为适当的交联型。例如,内部交联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使用上述多官能单体进行共聚处理的方式、或者通过照射紫外线或电子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进行聚合的方式等得到。另一方面,外部交联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在粘合剂中配合分子间交联剂的方式来得到。
作为上述分子间交联剂,可以列举例如:多官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三聚氰胺树脂类交联剂、金属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氨基树脂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类交联剂等。这些分子间交联剂可以根据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与交联相关的官能团的种类等适当选择。上述分子间交联剂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0.01~10重量份,更优选0.01~5重量份。
上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0~70重量%,更优选30~60重量%。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低于20重量%时,使用后在将粘合带从被粘物上剥离时具有容易产生胶糊残留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70重量%时,具有缺乏与被粘物(例如,地板养护片及地板材料等)的胶粘性的倾向。
另外,上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得到:取粘合剂层的一部分(约5g)并测定重量(W1),然后将取得的粘合剂层在室温(23℃)下在乙酸乙酯(充分量的乙酸乙酯,例如100ml)中浸渍一周,分离收集浸渍后的不溶解成分并干燥,测定其重量(W2),由下式计算。
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重量%)=(W2)/(W1)×100
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5~200μm,更优选5~100μm。
上述粘合剂层的形成,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通过将粘合剂涂布到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上形成涂层,并将该涂层加热干燥来进行。另外,涂布时可以使用惯用的涂布机。作为上述涂布机,可以列举例如:凹版辊式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辊舔式涂布机、浸渍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等。
(粘合带)
构成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的粘合带,至少具有带有凹部的基材、剥离处理层、粘合剂层。另外,上述粘合带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与具有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侧具有背面处理层。
另外,上述粘合带优选由上述带有凹部的基材、上述剥离处理层和上述粘合剂层构成。另外,上述粘合带中,为了保护粘合剂层,可以在粘合剂层上层叠剥离衬垫(隔片)。
上述粘合带优选,具有从厚度方向的一个面向另一个面依次层叠有粘合剂层、带有凹部的基材、背面处理层的构成,并且为仅单面具有粘合面的带有基材型的粘合带。
特别地,构成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的粘合带,从防止退卷时的断裂以及作业性的观点、以及在粘合带使用时防止其从被粘物上翘起或剥离的观点考虑,优选:由丙烯酸类粘合剂层、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层、以及由聚烯烃类树脂薄膜构成的带有凹部的基材构成,并且在由聚烯烃类树脂薄膜构成的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个面侧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与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侧具有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层。
上述粘合带,通过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一个面侧形成粘合剂层,在带有凹部的基材的与具有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侧形成背面处理层来制作。
上述粘合带的高速断裂强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50N/25mm,更优选10~40N/25mm。上述高速断裂强度(Tb)为5N/25mm以上时,在粘合带卷绕体的退卷时不会产生粘合带的切断,退卷时的作业性提高,因此优选。另外,粘合带的高速断裂强度(Tb)为50N/25mm以下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手撕性的下降,因此优选。
上述高速断裂强度(Tb)通过以下方法求出,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使用拉伸试验机,在夹盘间距100mm、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拉伸,测定粘合带断裂时的负荷,将该测定值换算为宽度25mm的情况,得到高速断裂强度。
上述粘合带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50~200μm,更优选70~200μm。另外,上述粘合带的长度(带长)没有特别限制,优选10~500m。
(粘合带卷绕体)
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通过将上述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而得到。另外,卷绕粘合带时,以粘合带的背面处理层与粘合剂层接触的方式进行卷绕。
另外,卷绕粘合带时,可以使用卷芯。卷芯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7.4~7.7cm。
关于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粘合带的高速断裂强度(Tb)与粘合带卷绕体的高速退卷力(Tw)之差Δβ(Tb-Tw)为5N/25mm以上,更优选5.0~18N/25mm,进一步优选5.0~15N/25mm。关于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上述Δβ(Tb-Tw)为5N/25mm以上,因此,即使在将粘合带卷绕体高速退卷时也不产生粘合带的切断,因此优选。另外,在上述Δβ(Tb-Tw)为18N/25mm以下的情况下,粘合带可以得到良好的手撕性,因此优选。
粘合带卷绕体的高速退卷力(Tw),通过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将粘合带卷绕体退卷,测定退卷所需的力,并将该测定值换算为宽度25mm的情况而求出。另外,测定粘合带卷绕体的高速退卷力(Tw)时,可以使用退卷力测定装置。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上述高速退卷力(Tw)为1~5N/25mm,优选2~5N/25mm,更优选3~5N/25mm。高速退卷力(Tw)为5N/25mm以下,因此退卷时不需要大的力,从而退卷作业性优良。另外,高速退卷力(Tw)为1N/25mm以上,因此不会产生粘合带卷绕体的退卷力过轻从而退卷作业性反而下降的问题,因此优选。
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宽度方向上的手撕性优良,从而切断时的作业性优良。另外,长度方向的强度优良,粘合带退卷时(使用时)不会断裂,从而作业性优良。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带,长度方向的强度优良,沿长度方向难以切断,从而在将粘合带粘贴到被粘物上使用后,将粘合带从被粘物上剥离时的作业性也优良。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带卷绕体特别适合用于以运送、加工、养护等为目的而使用的表面保护带用途。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粘合带用基材)
将低密度聚乙烯(商品名“スミカセンG-401”,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LDPE)50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商品名“ハイゼツクス2200J”,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一制造)(HDPE)50重量份和白色颜料(商品名“HCM1030ホワイト”,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8重量份混合(干混),得到基材组合物。
将上述基材组合物在挤出温度240℃下通过T形模头挤出成形进行制膜,得到薄膜,该挤出后立即使压纹辊接触所得薄膜的单面,连续地形成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沟状的凹部。另外,形成的凹部的底面的形状为曲面状。另外,形成的凹部具有加强筋。
另外,上述压纹辊上以能够通过转印形成表1所示的凹部的最大宽度、凹部的深度、凹部的个数、凹部的间距的方式实施了凹凸雕刻。
形成凹部后,进行冷却、卷绕,得到在单面具有凹部的薄膜。另外,该薄膜的与具有凹部的面相反侧的面是平滑的。
然后,为了提高与粘合剂层的锚固性,在上述薄膜的平滑面上进行电晕处理。
而且,通过在上述薄膜的背面,即具有凹部的面上涂布涂布液并进行干燥而形成背面处理层,所述背面处理层通过将表1所示的背面处理剂用甲苯稀释到表1所示的固体成分浓度而得到。另外,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μm~1.0μm。
由此,得到粘合带用基材。
(粘合带和粘合带卷绕体)
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引入管等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丁酯(BA)93重量份、丙烯酸(AA)2重量份、乙酸乙烯酯(VAc)5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2重量份以及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100重量份,在氮气流下在60℃进行反应,得到重均分子量为5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以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增粘剂(商品名“ス一パ一エステル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再以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为2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一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
利用反转辊式涂布机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涂布到上述粘合带用基材的经电晕处理后的平滑面上,并在100℃下干燥2分钟,得到具有厚度30μm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长度20m)。
另外,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到卷芯(卷芯直径:7.6cm)上,得到粘合带卷绕体。
[实施例2、3]
(粘合带用基材)
如表1所示将材料混合(干混)得到基材组合物,并使用以能够通过转印形成表1所示的凹部的最大宽度、凹部的深度、凹部的个数、凹部的间距的方式实施了凹凸雕刻的压纹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单面具有凹部的薄膜。
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在上述薄膜的平滑面上进行电晕处理。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背面处理层。
由此,得到粘合带用基材。
(粘合带和粘合带卷绕体)
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引入管等的反应容器中以表1所示的量加入单体成分(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乙酸乙烯酯(VAc)),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重均分子量为5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以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达到表1所示的量的比例,添加增粘剂(商品名“ペンセルD-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一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
使用上述粘合带用基材,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粘合带。
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将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到卷芯上,得到粘合带卷绕体。
[比较例1]
(粘合带用基材)
如表1所示将材料混合(干混)得到基材组合物,并使用以能够通过转印形成表1所示的凹部的最大宽度、凹部的深度、凹部的个数、凹部的间距的方式实施了凹凸雕刻的压纹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单面具有凹部的薄膜。
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在上述薄膜的平滑面上进行电晕处理。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形成背面处理层。
由此,得到粘合带用基材。
(粘合带和粘合带卷绕体)
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引入管等的反应容器中以表1所示的量加入单体成分(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乙酸乙烯酯(VAc)),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重均分子量为5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以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达到表1所示的量的比例,添加增粘剂(商品名“ス一パ一エステル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一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
使用上述粘合带用基材,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粘合带。
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将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到卷芯上,得到粘合带卷绕体。
[比较例2]
(粘合带用基材)
如表1所示将材料混合(干混)得到基材组合物,并使用以能够通过转印形成表1所示的凹部的最大宽度、凹部的深度、凹部的个数、凹部的间距的方式实施了凹凸雕刻的压纹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单面具有凹部的薄膜。
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在上述薄膜的平滑面上进行电晕处理。
而且,相对于热固型聚二甲基硅氧烷(商品名“KS-839L”,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00重量份配合铂系催化剂(商品名“CAT-PL5OT”,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重量份,用庚烷将固体成分浓度调节到0.8重量%而制成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使用该背面处理剂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背面处理层。
由此,得到粘合带用基材。
(粘合带和粘合带卷绕体)
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引入管等的反应容器中以表1所示的量加入单体成分(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乙酸乙烯酯(VAc)),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重均分子量为5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以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达到表1所示的量的比例,添加增粘剂(商品名“ス一パ一エステル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一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
使用上述粘合带用基材,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粘合带。
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将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到卷芯上,得到粘合带卷绕体。
[比较例3]
(粘合带用基材)
如表1所示将材料混合(干混)得到基材组合物,并使用以能够通过转印形成表1所示的凹部的最大宽度、凹部的深度、凹部的个数、凹部的间距的方式实施了凹凸雕刻的压纹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单面具有凹部的薄膜。
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在上述薄膜的平滑面上进行电晕处理。
由此,得到粘合带用基材。另外,在比较例3中未形成背面处理层。
(粘合带和粘合带卷绕体)
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引入管等的反应容器中以表1所示的量加入单体成分(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乙酸乙烯酯(VAc)),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重均分子量为5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以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达到表1所示的量的比例,添加增粘剂(商品名“ス一パ一エステル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一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
使用上述粘合带用基材,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粘合带。
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将粘合带以卷筒状卷绕到卷芯上,得到粘合带卷绕体。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而言,摄取粘合带用支撑体的具有凹部的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并由该照片求出凹部的最大宽度、凹部的间距以及凹部的个数。另外,摄取粘合带的长度方向的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并由该断面的照片求出凹部的最大深度。另外,由粘合带的长度方向的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可以确认凹部底面的形状。另外,作为电子显微镜,使用装置名“日立走查電子顕微鏡S-3200N”(株式会社ハイテクノロジ一ズ制造)。
表1
上述表1的“凹部的深度(%)”是相对于支撑体的厚度(100%)的比例。
上述表1中,“HDPE”为“高密度聚乙烯(商品名“ハイゼツクス2200J”,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一制造)”,“LDPE”为“低密度聚乙烯(商品名“スミカセンG-401”,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白色颜料”为“白色颜料(商品名“HCM1030ホワイト”,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另外,“BA”为“丙烯酸丁酯”,“AA”为“丙烯酸”,“VAc”为“乙酸乙烯酯”,“A-100”为“增粘剂(商品名“ス一パ一エステル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D-125”为“增粘剂(商品名“ペンセルD-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C/L”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一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另外,“ピ一ロイル1010”为“非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商品名“ピ一ロイル1010”,一方社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造)”,“RA-30”为非聚硅氧烷类背面处理剂(商品名“アシオレジンRA-30”,アシオ产业株式会社制造)”。
(评价方法)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带,通过下述的测定方法测定高速断裂强度、高速退卷力。另外,通过下述的评价方法评价手撕性和退卷作业性。评价结果一并列在表1中。
(高速断裂强度的测定方法)
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带上得到宽10mm、长150mm的片状试验片。然后,将试验片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放置2小时。
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使用高速剥离试验机(テスタ一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在夹盘间距100mm、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试验片沿长度方向拉伸,测定试验片断裂时的负荷。
然后,将该测定值换算为宽度25mm的情况,得到高速断裂强度(N/25mm)。
(高速退卷力的测定方法)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带卷绕体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放置2小时。
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使用退卷力测定装置(テスタ一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在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卷绕体退卷,测定退卷所需的力。
然后,将该测定值换算为宽度25mm的情况,得到高速退卷力(N/25mm)。
(手撕性的评价方法)
从粘合带上得到宽度50mm、长度50mm的评价用样品。而且,将评价用样品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放置2小时。
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用两手的指尖抓住该评价用样品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使得指尖间的间隔为5~10mm。然后,用手将评价用样品沿宽度方向撕裂,通过此时的评价用样品的切断难易度,以下述评价基准感官性地评价手撕性。
手撕性评价基准
良好(○):可以容易地切断
不良(×):不能容易地切断
(退卷作业性的评价方法)
在进行上述的高速退卷力测定时,通过观察是否产生切断,以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将粘合带从粘合带卷绕体退卷时的作业性。
作业性评价基准
良好(○):退卷时不产生切断
不良(×):退卷时产生切断
另外,上述退卷时不产生切断的情况,可以评价为能够将粘合带容易地卷出。
Claims (6)
1.一种粘合带卷绕体,其为粘合带的卷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带在塑料基材的单面侧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与具有所述粘合剂层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背面处理层,所述塑料基材在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
所述粘合带的由下述定义的高速断裂强度(Tb)与粘合带卷绕体的由下述定义的高速退卷力(Tw)之差Δβ(Tb-Tw)为5N/25mm以上,
粘合带卷绕体的由下述定义的高速退卷力(Tw)为1~5N/25mm,
高速断裂强度(Tb):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夹盘间距100mm、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沿长度方向拉伸,粘合带断裂时的负荷,
高速退卷力(Tw):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拉伸速度30m/分钟的条件下将粘合带卷绕体退卷所需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卷绕体,其中,
所述塑料基材由含有聚烯烃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薄膜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带卷绕体,其中,
所述粘合剂层为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绕体,其中,
所述背面处理层为由长链烷基类背面处理剂形成的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绕体,其中,
所述塑料基材中凹部的最大宽度为50μm~500μm、凹部的个数为200个/m~2000个/m。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带卷绕体,其中,
所述塑料基材的厚度为50μm~200μm、凹部的深度为所述厚度的20%~8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77635 | 2011-08-15 | ||
JP2011177635A JP5832816B2 (ja) | 2011-08-15 | 2011-08-15 | 粘着テープ巻回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6465A true CN102936465A (zh) | 2013-02-20 |
Family
ID=4674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8318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5429U (zh) | 2011-08-15 | 2011-09-30 | 粘合带卷绕体 |
CN2011103067419A Pending CN102936465A (zh) | 2011-08-15 | 2011-09-30 | 粘合带卷绕体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8318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5429U (zh) | 2011-08-15 | 2011-09-30 | 粘合带卷绕体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32816B2 (zh) |
CN (2) | CN20241542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1339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 |
CN110183977A (zh) * | 2018-02-22 | 2019-08-30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粘着片卷绕体 |
CN115717038A (zh) * | 2022-11-30 | 2023-02-28 | 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可溶胀胶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32816B2 (ja) * | 2011-08-15 | 2015-12-1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テープ巻回体 |
JP6769725B2 (ja) * | 2016-03-31 | 2020-10-14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粘着テープ |
EP3475376A1 (en) * | 2016-06-27 | 2019-05-01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Adhesive articles |
CN106206397B (zh) * | 2016-08-05 | 2020-02-07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薄膜及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
JP6717712B2 (ja) * | 2016-08-31 | 2020-07-01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JP2020183460A (ja) * | 2019-04-26 | 2020-11-12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65889A (ja) * | 2001-01-05 | 2002-09-18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テープ用支持体及び粘着テープ |
CN1478840A (zh) * | 2002-07-29 | 2004-03-0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压敏胶带或片材 |
CN202415429U (zh) * | 2011-08-15 | 2012-09-0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卷绕体 |
CN102850949A (zh) * | 2011-06-29 | 2013-01-0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用支撑体及粘合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94854B2 (ja) * | 1988-12-16 | 1997-12-24 | 光洋化学 株式会社 | 粘着テープ |
JPH0322037U (zh) * | 1989-07-07 | 1991-03-06 | ||
JPH0748551A (ja) * | 1993-08-04 | 1995-02-21 | Sekisui Chem Co Ltd | 粘着テープもしくはシート |
JP4087922B2 (ja) * | 1997-06-02 | 2008-05-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テープ |
JP2002302654A (ja) * | 2001-04-03 | 2002-10-18 | Sumika Plastech Co Ltd | 床面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 |
-
2011
- 2011-08-15 JP JP2011177635A patent/JP58328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9-30 CN CN2011203831865U patent/CN2024154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30 CN CN2011103067419A patent/CN10293646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65889A (ja) * | 2001-01-05 | 2002-09-18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テープ用支持体及び粘着テープ |
CN1478840A (zh) * | 2002-07-29 | 2004-03-0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压敏胶带或片材 |
CN102850949A (zh) * | 2011-06-29 | 2013-01-0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用支撑体及粘合带 |
CN202415429U (zh) * | 2011-08-15 | 2012-09-0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卷绕体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杨玉昆等: "《压敏胶制品技术手册》", 30 September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article "《压敏胶制品技术手册》", pages: 359-360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1339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粘合带 |
CN110183977A (zh) * | 2018-02-22 | 2019-08-30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粘着片卷绕体 |
CN110183977B (zh) * | 2018-02-22 | 2022-07-01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粘着片卷绕体 |
CN115717038A (zh) * | 2022-11-30 | 2023-02-28 | 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可溶胀胶带 |
CN115717038B (zh) * | 2022-11-30 | 2024-05-28 | 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可溶胀胶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32816B2 (ja) | 2015-12-16 |
JP2013040272A (ja) | 2013-02-28 |
CN202415429U (zh) | 201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15429U (zh) | 粘合带卷绕体 | |
CN102850949B (zh) | 粘合带用支撑体及粘合带 | |
CN105683325B (zh) | 表面保护片及表面保护片用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 | |
CN100577759C (zh) | 压敏粘合片 | |
CN101117555A (zh) | 水性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利用 | |
JP6556055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CN107001871A (zh) | 粘合片 | |
CN101948663B (zh) | 双面胶粘性粘合片 | |
CN101117553A (zh) | 水性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
CN101405359A (zh) | 玻璃保护用粘合片及汽车玻璃用保护膜 | |
CN101679816A (zh) | 表面保护薄膜 | |
CN101233203A (zh) | 保护玻璃用粘合片类及汽车玻璃用保护膜 | |
CN101302407A (zh) | 双面粘合片 | |
WO2011052595A1 (ja) |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結束材、並びに結束部品 | |
EP1340797B1 (en) | Aqueous dispersio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 | |
CN102079953A (zh) | 涂膜保护片 | |
US6787208B2 (en) | Dissolvable adhesive article | |
CN103320031A (zh) | 表面保护片 | |
CN102206467A (zh) | 卷状粘合带或片 | |
CA2516897A1 (en) | Waterproofing execution method of three-plane crossing structure by means of extensible waterproofing and airtigh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 |
CN107022329A (zh) | 水性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040920A (zh) | 导电性粘合带 | |
CN104231966A (zh) | 双面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 |
CN102146269B (zh)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 |
US8058341B2 (en) | Aqueous dispersio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