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6640B - 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6640B
CN102906640B CN201180024468.9A CN201180024468A CN102906640B CN 102906640 B CN102906640 B CN 102906640B CN 201180024468 A CN201180024468 A CN 201180024468A CN 102906640 B CN102906640 B CN 102906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ocument cover
apparatus main
limiting par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44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6640A (zh
Inventor
松井正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06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6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6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6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1Portable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1Digital copier; digital 'photocop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96Port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限制部件(91)由主体部(911)和在主体部(911)的上面形成的凸部(912)构成。凸部(912)在壳体(1)的前面侧呈键状突出。在存放限制部件(91)的壳体(1)的开口部(92)形成倾斜面(921),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开口部(92)的深度形成为背面侧比限制部件(91)的高度深,前面侧与主体部(911)的前面侧的高度大致相同。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3)在前面侧形成有使壳体(1)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凹部(931)。若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则凸部(912)与凹部(931)卡合。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扫描仪功能的复印机、复合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图像处理装置,是包括把持用的手柄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处理装置中,若将装置主体设置在预定的场所而使用,则由于小型轻量化,有时会将装置主体搬运至希望使用的场所并设置使用。搬运并使用装置主体的图像处理装置(以下称作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手柄,用于在使用时从使原稿载置台水平来设置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将装置主体提起并搬运。由于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若提起装置主体则原稿载置台会变得垂直,因此按压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盖板不固定。若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稿盖板不固定,则原稿盖板会打开并给搬运造成障碍,在搬运时原稿盖板有可能损坏等。
因此,提出了各种在搬运时将原稿盖板固定在装置主体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锁定杆安装在原稿盖板上,将锁定杆卡止的卡止钩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该锁定杆以固定轴为中心,被自如转动地安装。锁定杆在原稿盖板关闭的状态下,一个自由端从原稿盖板与装置主体之间突出。锁定杆若将突出的自由端向左右操作,则另一个自由端与卡止钩进行卡合、卡合的解除。在锁定杆卡止在卡止钩的状态下,原稿盖板固定在装置主体上;在锁定杆从卡止钩解除卡合的状态下,原稿盖板可相对于装置主体自如开关。
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搬运时,一定要操作锁定杆,必须将原稿盖板固定在装置主体。在使用时,一定要操作锁定杆,必须使原稿盖板可相对于装置主体自如开关。这样,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会产生在搬运时和使用时一定要操作锁定杆这样的繁琐操作。
另外,在其他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用磁扣(magnetic catch)将原稿盖板固定在装置主体。该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能够用简单的操作将原稿盖板从装置主体开关。但是,在用磁扣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搬运时原稿盖板仅碰到障碍物就会容易打开,因此无法将原稿盖板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65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包括由简单的结构构成的锁定机构,不用繁琐的操作,就能在搬运时将原稿盖板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在使用时使原稿盖板相对于装置主体自如开关。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是复印机、复合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包括装置主体、原稿盖板和限制装置。装置主体在上面设有用于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原稿盖板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端部为支点,在原稿载置台的上部自如开关地旋转。限制装置在设置装置主体以将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使得原稿载置台为垂直的垂直状态下,限制原稿盖板从关闭原稿载置台的上部的状态旋转;在设置装置主体使得原稿载置台为水平的水平状态下,使原稿盖板自如旋转。
限制装置包含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在装置主体的姿势为垂直状态下,利用自身的自重位移至与原稿盖板卡合的限制位置;在装置主体的姿势为水平状态下,利用自身的自重位移至不与原稿盖板卡合的退避位置。
在该构成中,在设置装置主体以将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使得原稿载置台成为垂直的状态下,即在搬运、收纳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时,限制装置通过使限制部件与原稿盖板卡合,保持将原稿载置台的上部关闭的状态。另外,在设置装置主体使得原稿载置台为水平的状态下,即在使用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时,限制装置通过不将限制部件与原稿盖板卡合,使原稿盖板的开关自如。
优选的构成是限制装置还包含:使在原稿盖板形成的装置主体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第一卡合部、以及从在装置主体形成的装置主体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限制部件具有在装置主体的前面侧形成键状的突起的第二卡合部、以及在预定的范围内与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面。在这种情况下,限制部件在限制位置将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卡合,在退避位置不将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卡合。
在该构成中,若设置装置主体使得从原稿载置台为水平的状态变为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原稿载置台为垂直,则限制部件沿着装置主体的倾斜面,从退避位置向限制位置位移,将第二卡合部与原稿盖板的第一卡合部卡合。另外,若设置装置主体使得从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原稿载置台为垂直的状态变为原稿载置台成为水平,则限制部件沿着装置主体的倾斜面,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不将第二卡合部与原稿盖板的第一卡合部卡合。
由此,由于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仅变更设置装置主体的朝向,限制部件就能与原稿盖板卡合或者不卡合,因此不用繁琐的操作,就能将原稿盖板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或者使原稿盖板自如开关。
优选的构成是限制装置还包含使在原稿盖板形成的装置主体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第一卡合部,限制部件在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在以所述原稿盖板的支轴相同方向的支轴转动的自由端,具有在装置主体的前面侧形成键状的突起的第二卡合部。在这种情况下,在限制位置将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卡合,在退避位置不将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卡合。
在该构成中,若设置装置主体使得从原稿载置台为水平的状态变为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原稿载置台为垂直,则限制装置以与前述原稿盖板的支轴相同方向作为支轴转动,从退避位置向限制位置位移,将第二卡合部与原稿盖板的第一卡合部卡合。另外,若设置装置主体使得从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原稿载置台为垂直的状态变为原稿载置台成为水平,则限制装置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端部作为支轴转动,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不将第二卡合部与原稿盖板的第一卡合部卡合。
由此,由于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仅变更设置装置主体的朝向,限制装置就能与原稿盖板卡合或者不卡合,因此不用繁琐的操作,就能将原稿盖板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或者使原稿盖板自如开关。
优选的是的构成是限制装置包含:在原稿盖板的下面形成的凹部、以及将原稿盖板与装置主体吸附的磁扣,限制部件具有与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的凸部。限制部件在限制位置时,凸部与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在退避位置时,凸部不与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
在该构成中,用磁扣将原稿盖板从装置主体自如开关。若设置装置主体使得从原稿载置台为水平的状态变为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原稿载置台为垂直,则限制装置从退避位置向限制位置位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限制装置的凸部与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因此磁扣不能按压,保持将原稿载置台的上部关闭的状态。另外,若设置装置主体使得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原稿载置台为垂直的状态变为原稿载置台成为水平,则限制装置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限制装置的凸部不与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因此磁扣可按压,将原稿盖板从装置主体自如开关。
由此,仅变更设置装置主体的朝向,不用繁琐的操作,就能使按压磁扣变得可能、不可能,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原稿盖板的自如开关、向装置主体的固定。
优选的构成是限制装置配置在原稿载置台的前面侧的一端的附近。
在该构成中,限制装置配置在将原稿盖板开关一侧。由此,限制装置略微用力就能将原稿盖板固定在装置主体。
优选的构成是还包括安装在装置主体的背面侧的把手。在该构成中,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具有把手并被搬运。由此,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在搬运时,能够将限制装置配置在限制位置,能够将原稿盖板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可移动式处理装置通过包括由简单的结构构成的限制装置,不用繁琐的操作,在搬运时就能将原稿盖板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在使用时将原稿盖板相对于装置主体自如开关。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的概观的图。
图1B是示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背面的概观的图。
图2A是示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时的概观的图。
图2B是示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搬运时或保管时的概观的图。
图3是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图1B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A是示出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实施例1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上面图。
图4B是示出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实施例1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处于锁定状态的实施例1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上面图。
图5B是示出处于锁定状态的实施例1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A是示出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实施例2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7B是示出处于锁定状态的实施例2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8A是示出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实施例3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8B是示出处于锁定状态的实施例3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3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下面,作为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但也可以是复印机、复合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包括原稿盖板的可移动式的装置。
另外,如图1A所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壳体(相当于本发明的装置主体)1的背面包括手柄(相当于本发明的把手)2和排纸托盘3,在壳体1的上面包括原稿盖板4。壳体1由主体11和盖体12构成。在主体11中收纳图像形成部7(参照图3),在盖体12中收纳图像读取部8(参照图3)。
手柄2由在搬运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时进行把持的把持部21、从把持部21的两端部以直角弯曲而延伸的基部22、22构成。基部22的第一端部即开放端部221在壳体1的背面被自如旋转地支撑。排纸托盘3的下端部31在壳体1的背面被自如旋转地支撑,容纳接受由图像形成部7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手柄2的左右的基部22的内侧面的间隔比排纸托盘3的宽度长。左右的基部22位于排纸托盘3的宽度方向的外侧。
原稿盖板4被设在壳体1的背面侧的背面侧端部41自如旋转地支撑,开时将壳体1的上面开放,闭时将壳体1的上面覆盖(参照图2A)。在壳体1的上面设有原稿载置台42。在原稿载置台42的前面侧的端部设有锁定机构9(相当于本发明的限制装置)。锁定机构9根据壳体1的姿势,在使原稿盖板4的开关自如的状态、与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的状态间切换。
另外,在主体11的背面配置电源线的插入部61和电源开关62。
如图1B所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壳体1的前面包括给纸托盘5和操作面板63。给纸托盘5的下端部51在壳体1的前面被自如旋转地支撑,容纳应该向图像形成部7给纸的纸张。操作面板63接受浓度设定、张数设定、倍率设定等图像形成处理条件的输入操作。
在壳体1的前面侧,将主体11的下端部111与盖体12的前面121连接的线与主体11的底面和盖体12的上面垂直。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搬运时、保管时,能以使盖体12的前面向下的水平的状态设置在地板面上(参照图2B)。
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在图像形成处理时使壳体1的上面水平而设置在桌上等;在搬运时通过把持手柄2,成为壳体1的背面向上的状态。另外,由于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根据壳体1的姿势而动作的锁定机构9,因此在壳体1的上面为水平的状态下,能够使原稿盖板4的开关自如,在壳体1的背面为向上的状态下,能够将原稿盖板4固定在壳体1。
另外,如图3所示,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10作为一个例子包括进行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图像形成部7和图像读取部8。
图像读取部8在原稿载置台42的下方设有扫描单元81,该扫描单元81包括向原稿进行照射的光源、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导至CCD的3片反射镜和透镜。图像读取部8对载置在原稿载置台42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
图像形成部7包括:根据图像读取部8读取的原稿图像照射激光的激光单元71;将从激光单元71照射的激光引导至感光鼓72的光学系统。另外,如已知的,在感光鼓72的周围配置有使感光鼓72带预定的电位的带电器73、将在感光鼓72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像化并作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74、以及将在给纸的纸张上显像化的调色剂像进行转印的转印辊75等。进一步地,在图像形成部7还设有将收容在给纸托盘5的纸张吸入主体内部的拾取辊76、使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定影辊77、以及将纸张向主体外部的排纸托盘3排纸的排纸辊78等。
接下来,例举实施例,说明在图像形成处理时使原稿盖板4开关自如,在搬运时将原稿盖板4固定在壳体1的锁定机构9。
实施例1
锁定机构9如图4A、4B、5A、5B所示,由限制部件91、设在壳体1的开口部92、以及设在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3构成。
限制部件91被存放在壳体1的开口部92中。限制部件91由主体部911、以及在主体部911的上面形成的凸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卡合部)912构成。如图4B所示,在使上面水平来设置壳体1的状态下,主体部911的底面形成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主体部911的背面侧的上面形成与主体部911的底面同一倾斜角的倾斜面9111。凸部912向壳体1的前面侧呈键状突出。
壳体1的开口部92具有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21。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形成为与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底面同一倾斜角。由此,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底面与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接触。因此,若壳体1从使其上面水平来设置的状态成为背面向上的状态,则限制部件91会利用自身的自重沿着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从壳体1的背面侧的位置向前面侧的位置位移。另外,若壳体1从其背面向上的状态成为使上面水平来设置的状态,则限制部件91会利用自身的自重沿着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从壳体1的前面侧的位置向背面侧的位置位移。
开口部92的深度形成为背面侧比限制部件91的高度深,前面侧形成为与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前面侧的高度大致相同。由此,限制部件91在位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状态下,将主体部911和凸部912配置在开口部92内,在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仅将主体部911配置在开口部92内,使凸部912从开口部92突出。
在开口部92的前面侧和背面侧分别形成限制部922、923,它们进行限制以使限制部件91不会露出开口部92的外侧。在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限制部922的下面与主体部911的前面侧的上面具有略微的间隙地水平形成,上面形成为与开口部92的上面为同一平面。在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限制部922形成为从开口部92的前面侧至与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抵接的位置。
限制部923的下面是由与倾斜面921同一倾斜角构成的倾斜面,在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从背面侧与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倾斜面9111具有略微的间隙的位置,形成至前面侧为限制部922的背面侧下面的位置。由于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倾斜面9111与限制部923的下面由同一倾斜角构成,因此主体部911的倾斜面9111与限制部923的下面具有略微的间隙。因此,在限制部件91从壳体1的背面侧的位置向前面侧的位置位移时、以及从前面侧的位置向背面侧的位置位移时,由于主体部911不与限制部923接触,因此这些位移能够顺利进行。
在限制部923形成有开口部924。开口部924在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从凸部912的背面侧与限制部923抵接的位置,形成至在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凸部912的前面侧与限制部922抵接的位置。如图4A、图5A所示,开口部924在壳体1的侧面方向的宽度形成得小于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大于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开口部92利用限制部922、923将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存放在内部,使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从开口部924突出。因此,限制部件91不会从开口部92向外露出。
另外,如图4B所示,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3形成于夹着壳体1的上面与壳体1的开口部92对置的位置。开口部93的上面形成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由于该倾斜面由与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同一倾斜角构成,因此与限制部件91从壳体1的背面侧的位置向前面侧的位置位移、以及从前面侧的位置向背面侧的位置位移时的凸部912的通过路径平行。
开口部93在壳体1的前面侧形成有使壳体1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凹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卡合部)931。开口部93在限制部件91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将从开口部92突出的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存放在内部。由于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构成键状,因此与U形的凹部931卡合。此时,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前面侧与开口部92的限制部922卡合。
限制部件91在使上面水平来设置壳体1的状态下,位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退避位置。此时,限制部件91配置在壳体1的开口部92内,凸部912不与开口部93的凹部931卡合,由于主体部911的前面侧不与开口部92的限制部922卡合,因此能够使原稿盖板4自如开关。另外,限制部件91如图5B所示,在壳体1的背面为向上的状态下,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限制位置。此时,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与开口部93的凹部931卡合,由于主体部911的前面侧与开口部92的限制部922卡合,因此能够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即,限制部件91能够利用自身的自重,在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的限制位置、与使原稿盖板4的旋转自如的退避位置间位移。
另外,如图6所示,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的前端被倒角,形成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121。另外,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3的凹部931被倒角,形成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311。倾斜面9121、9311互相面对而形成。倾斜面9121、9311与壳体1的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的倾斜角相等,或者角度比倾斜面921的倾斜角略陡。由此,由于限制部件91的凸部912会顺利解除与开口部93的凹部931的卡合,因此能够更顺利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进行位移。此外,也可以不形成倾斜面9121、9311。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限制部件91的主体部911的底面的整个面与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接触。但是,由于主体部911的底面能沿着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位移即可,因此与开口部92的倾斜面921在预定的范围内接触即可。
实施例2
锁定机构9如图7A、7B所示,由限制部件94、设在壳体1的开口部95、以及设在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构成。
限制部件94被存放在壳体1的开口部95中。限制部件94由主体部941、以及在主体部941形成的凸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卡合部)942构成。从壳体1的侧面俯视时,主体部941构成前端形成锐角的扇状,在扇状的外侧形成凸部942。主体部941以扇状的中心943作为与原稿盖板4的支轴(参照背面侧端部41)相同方向的支轴,在外侧自如转动。凸部942构成近似键状,如图7B所示,在壳体1的背面为向上的状态下,向壳体1的前面侧突出以形成圆弧。
如图7A所示,从壳体1的侧面俯视时,壳体1的开口部95和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在原稿盖板4关闭的状态下,开口部95、96重叠,成为前端形成近似90度的扇状。在使上面水平来设置壳体1的状态下,该扇状的中心是形成于壳体1的开口部95的水平的底边951、与从底边951垂直延伸的壳体1的前面侧的边952重叠的点。该扇状的圆弧以底边951和边952作为半径,从壳体1的背面侧形成到上面侧。
限制部件94使自身的中心943与由开口部95、96形成的扇状的中心一致。由此,若壳体1从使其上面水平来设置的状态成为背面向上的状态,则限制部件94会利用自身的自重而以中心943作为支轴来转动,从壳体1的底面侧的位置向前面侧的位置位移。若壳体1从其背面向上的状态成为使上面水平来设置的状态,则限制部件94会利用自身的自重以中心943作为支轴转动,从壳体1的前面侧的位置向底面侧的位置位移。
另外,开口部95的底边951的长度形成得比限制部件94的主体部941的半径和凸部942的高度的合计还长。开口部95的前面侧的深度形成为与限制部件94的主体部941的半径大致相同的长度。由此,限制部件91在位于壳体1的底面侧的状态下,将主体部941和凸部942配置在开口部95内,在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仅将主体部941配置在开口部95内,使凸部942从开口部95突出。
另外,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的深度形成得比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的高度还深。开口部96在壳体1的前面侧形成有使壳体1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凹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卡合部)961。凹部961形成为壳体1的上面侧和下面侧形成圆弧。凹部961的上面侧的圆弧以开口部95的底边951和边952作为半径,形成于从壳体1的背面侧形成到上面侧的圆弧上。由此,在限制部件94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配置在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内。另外,由于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构成形成圆弧的键状,因此与形成圆弧的U形的凹部961卡合。
限制部件94如图7A所示,在使上面水平来设置壳体1的状态下,位于壳体1的底面侧的退避位置。此时,由于限制部件94配置在壳体1的开口部95内,因此能够使原稿盖板4自如开关。另外,限制部件94如图7B所示,在壳体1的背面为向上的状态下,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限制位置。此时,由于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与开口部96卡合,因此能够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即,限制部件94能够利用自身的自重,在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的限制位置、与使原稿盖板4的旋转自如的退避位置间位移。
另外,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的前端和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的凹部961与实施例1相同地被倒角。由此,由于限制部件91的凸部942会顺利解除与开口部96的凹部961的卡合,因此能够更顺利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进行位移。此外,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的前端和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的凹部961也可以不倒角。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2中,从壳体1的侧面俯视时,壳体1的开口部95的边952与底边951垂直形成,但也可以从边952的上方向下方,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的开口部95的底边951与边952重叠的点配置在壳体1的前面侧。由此,由于限制部件94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的转动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更顺利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进行位移。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2中,壳体1的开口部95的前面侧的深度、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的深度、限制部件94的主体部941的半径、以及限制部件94的凸部942的长度不限于上述说明。如图7B所示,在限制部件94配置在限制位置时,从壳体1的开口部95突出的凸部942与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6的凹部961卡合即可。
实施例3
锁定机构9如图8A、8B所示,由限制部件97、设在壳体1的开口部98、设在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91、992、以及磁扣100构成。
在壳体1的上面设置有磁扣100,在原稿盖板4的下面设置有磁扣100吸附的吸附板(例如铁板等)。此外,也可以在壳体1的上面设置吸附板,在原稿盖板4的下面吸附磁扣100。磁扣100具有磁体,通过使磁体在壳体1的上下方向移动,相对于吸附板进行吸附、装拆。
限制部件97被存放在壳体1的开口部98内。限制部件97由主体部971、以及在主体部971的上面形成的凸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卡合部)972、973构成。如图8A所示,在使上面水平来设置壳体1的状态下,主体部971的上面形成为水平,底面形成为倾斜面,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凸部972、973的长度形成得比构成磁扣100的磁体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距离还长。
壳体1的开口部98形成有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81。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形成为与限制部件97的主体部971的底面同一倾斜角。由此,限制部件97的主体部971的底面与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接触。因此,若壳体1从使其上面水平来设置的状态成为背面向上的状态,则限制部件97会利用自身的自重沿着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从壳体1的背面侧的位置向前面侧的位置位移。若壳体1从其背面向上的状态成为使上面水平来设置的状态,则限制部件97会利用自身的自重沿着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从壳体1的前面侧的位置向背面侧的位置位移。
另外,开口部98的深度形成为背面侧比限制部件97的高度深,前面侧与限制部件97的主体部971的前面侧的高度大致相同。由此,限制部件97在位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状态下,将主体部971和凸部972、973配置在开口部98内,在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仅将主体部971配置在开口部98内,使凸部972、973从开口部98突出。
另外,如图8B所示,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卡合部)991、992在壳体1的背面向上的状态下,分别形成于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突出的位置。开口部991、992的深度形成得比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的高度还深。由此,在限制部件97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状态下,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配置在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91、992内。
限制部件97在使上面水平来设置壳体1的状态下,位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退避位置。此时,由于限制部件97配置在壳体1的开口部98内,凸部972、973不分别与开口部991、992卡合,因此磁扣100可按下,能够使原稿盖板4自如开关。另外,限制部件97如图8B所示,在壳体1的背面为向上的状态下,位于壳体1的前面侧的限制位置。此时,由于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分别与开口部991、992卡合,因此磁扣100不能按下,能够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即,限制部件97能够利用自身的自重,在限制原稿盖板4从关闭的状态旋转的限制位置、与使原稿盖板4的旋转自如的退避位置间位移。
另外,如图9所示,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的前端被倒角,形成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721、9731。另外,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91、992被倒角,形成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9911、9921。倾斜面9721、9731与倾斜面9911、9921互相面对而形成。倾斜面9721、9731、9911、9921的倾斜角β与壳体1的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的倾斜角α相等,或者是比倾斜面981的倾斜角α略陡的角度。由此,由于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会顺利解除与开口部991、992的卡合,因此限制部件97能够顺利从限制位置向退避位置进行位移。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3中,壳体1的开口部98的前面侧的深度、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91、992的深度、限制部件97的主体部971的前面侧的长度、以及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的长度不限于上述说明。如图8B所示,在限制部件97配置在限制位置时,从壳体1的开口部98突出的凸部972、973的长度形成得比构成磁扣100的磁体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距离长即可。即,在限制部件97配置在限制位置时,限制部件97的凸部972、973与原稿盖板4的开口部991、992卡合,磁扣100不能按下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3中,限制部件97通过沿着壳体1的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移动,利用自身的自重向限制位置和退避位置位移。但是,如实施例2所示,限制部件97也可以是构成前端形成锐角的扇状,在扇状的外侧形成凸部,以前端作为支轴在外侧转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限制部件97利用自身的自重在外侧转动,向限制位置和退避位置位移。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3中,限制部件97的主体部971的底面的整个面与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接触。但是,由于主体部971的底面能沿着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位移即可,因此与开口部98的倾斜面981在预定的范围内接触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3中,在壳体1包括分别存放限制部件91、94、97的开口部92、95、98。但是,壳体1也可以不包括开口部92、95、98,在壳体1的上面包括从壳体1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和限制部件94的支轴。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锁定机构9设在原稿载置台42的前面侧的端部,但不限于此。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所有点只是例举,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实施方式,而由权利要求书示出。进一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0…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
100…磁扣
2…手柄
4…原稿盖板
41…背面侧端部
42…原稿载置台
9…锁定机构
91、94、97…限制部件
912、942、972、973…凸部
943…中心
92、98…开口部
921、981…倾斜面
93、96、991、992…开口部
931、961…凹部。

Claims (9)

1.一种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在上面设有用于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台;
原稿盖板,以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侧端部作为支轴,在该原稿载置台的上部自如开关地旋转;以及
限制装置,在设置该装置主体使得以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侧作为上方且所述原稿载置台为垂直的垂直状态下,限制所述原稿盖板从将该原稿载置台的上部关闭的状态旋转,在设置所述装置主体使得所述原稿载置台为水平的水平状态下,使所述原稿盖板的旋转自如,
所述限制装置包含开口部和限制部件,
该开口部形成在所述装置主体内,具有在所述水平状态下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形成于所述倾斜面的所述前面侧的限制位置、和形成于所述倾斜面的所述背面侧的退避位置,
该限制部件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姿势为所述垂直状态下,利用自身的自重向与所述原稿盖板卡合的所述限制位置位移,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姿势为所述水平状态下,利用自身的自重向不与所述原稿盖板卡合的所述退避位置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还包含:使在所述原稿盖板形成的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第一卡合部、以及从在所述装置主体形成的该装置主体的背面侧向前面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前面侧形成键状的突起的第二卡合部、以及在预定的范围内与所述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面,在所述限制位置将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退避位置不将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还包含使在所述原稿盖板形成的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侧开口的U形的第一卡合部,
所述限制部件在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在以与所述原稿盖板的支轴相同方向的支轴转动的自由端具有在该装置主体的前面侧形成键状的突起的第二卡合部,在所述限制位置将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退避位置不将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包含在所述原稿盖板的下面形成的凹部、以及将所述原稿盖板与所述装置主体吸附的磁扣,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的凸部,在所述限制位置,所述凸部与所述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在所述退避位置,所述凸部不与所述原稿盖板的凹部卡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配置在所述原稿载置台的前面侧的一端的附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配置在所述原稿载置台的前面侧的一端的附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配置在所述原稿载置台的前面侧的一端的附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配置在所述原稿载置台的前面侧的一端的附近。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侧的把手。
CN201180024468.9A 2010-05-17 2011-04-05 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906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3085A JP4776732B1 (ja) 2010-05-17 2010-05-17 可搬型画像処理装置
JP2010-113085 2010-05-17
PCT/JP2011/058613 WO2011145402A1 (ja) 2010-05-17 2011-04-05 可搬型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6640A CN102906640A (zh) 2013-01-30
CN102906640B true CN102906640B (zh) 2015-03-25

Family

ID=4479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4468.9A Active CN102906640B (zh) 2010-05-17 2011-04-05 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7337B2 (zh)
JP (1) JP4776732B1 (zh)
CN (1) CN102906640B (zh)
WO (1) WO2011145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5946B2 (en) * 2013-05-31 2015-06-2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07212B2 (ja) * 2017-02-22 2019-11-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係止部材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60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9876A (en) 1985-10-11 1988-12-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Portable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S63124043A (ja) * 1986-11-14 1988-05-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265237A (ja) * 1987-04-22 1988-11-0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1164449A (ja) * 1987-12-18 1989-06-28 Satake Eng Co Ltd 竪軸型精米機
JPH066374Y2 (ja) * 1988-05-07 1994-0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複写機
JP2792154B2 (ja) 1989-10-31 1998-08-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カバー
US5175583A (en) * 1990-02-08 1992-12-29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Discharge tray for an electronic photo processor
JPH04128772A (ja) * 1990-09-19 1992-04-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4238Y2 (ja) 1990-11-26 1994-04-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像形成装置
US5921537A (en) * 1996-03-14 1999-07-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of digital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69737075T2 (de) * 1996-05-14 2007-07-12 Toray Industries, Inc. Spontan abbaubare Fasern
JP3266809B2 (ja) * 1996-10-17 2002-03-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697590B2 (en) * 2001-01-22 2004-0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like object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body exposing a conveying path
JP2004294809A (ja) * 2003-03-27 2004-10-21 Sharp Corp キャビネットの開放構造、シート部材搬送手段を有する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60596B2 (ja) * 2006-07-27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032070B2 (en) * 2007-08-17 2011-10-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ouble-sided printing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15673B2 (ja) * 2009-11-20 2014-06-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容容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60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63790A1 (en) 2013-03-14
WO2011145402A1 (ja) 2011-11-24
US8817337B2 (en) 2014-08-26
JP4776732B1 (ja) 2011-09-21
JP2011242510A (ja) 2011-12-01
CN102906640A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39778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EP2735914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ase
JP20060364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06640B (zh) 可移动式图像处理装置
JP55976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36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104161B2 (en) Recording medium storag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JP2005162342A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51038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1944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344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5568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該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0670A (ja) 用紙自動供給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US934202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80227455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8833730B (zh)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07155905A (ja) 画像読み取り手段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406269B2 (ja) 配線基板ユニットの装着構造
JP20062592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944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0448A (ja) 給紙カセット
JP56381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59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両面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320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1306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