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3730B -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3730B
CN108833730B CN201810521964.9A CN201810521964A CN108833730B CN 108833730 B CN108833730 B CN 108833730B CN 201810521964 A CN201810521964 A CN 201810521964A CN 108833730 B CN108833730 B CN 108833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insertion member
unit
housing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19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33730A (zh
Inventor
守田拓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833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3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33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37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09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contamination from dust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9Counter-measures for mechanical vibr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7Connection or assembly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H04N1/00809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61Details relating to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e.g. transparent plat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95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for ease of assembly, allowing access to the scanning elements, integrated reinforc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壳体、原稿放置面、读取单元、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插入部件以及第一部件。第一贯穿孔,贯穿于壳体。第二贯穿孔,贯穿于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读取单元,并与第一贯穿孔相对设置。插入部件,通过插入第一贯穿孔以及第二贯穿孔,阻止读取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将读取单元在壳体内固定。第一部件,用于堵塞第一贯穿孔,对应于插入部件向第一贯穿孔以及第二贯穿孔的插入而改变形状。通过该图像读取装置,在不会使读取单元的固定的解除操作复杂化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进入容纳有读取单元的壳体中。

Description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包含在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如扫描仪等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包含在复印机等中的如扫描仪等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单元,安装有用于读取装置内的原稿的光源或者反射镜等的多个光学系统部件,为了扫描放置在稿台玻璃之类的原稿放置表面的原稿,读取单元设置成可沿水平方向移动。此外,读取单元的光学系统部件,以高精度制造和安装以准确读取。
然而,在搬运和运输图像读取装置时,读取单元的光学系统部件可能由于振动、冲击等而移位或变形。此外,由于读取单元是可移动的,在图像读取装置的运输期间,读取单元可能与容纳该读取单元的壳体等发生碰撞,读取单元可能会损坏。因此,为了避免由于运输引起的读取单元的故障或者破损,通过固定用的部件使得读取单元不发生移动,从而固定读取单元。
关于这种读取单元的固定,例如,在设置有由两个可移动扫描体构成的扫描光学系统(读取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的是,将一个移动扫描体固定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第一固定部件,以及用于固定另一个可移动扫描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的第二固定部件。通过这种方式,防止了在运输期间由于振动等导致的光学系统部件的破损等。
此外,还已知的是,通过使用用于临时固定的固定销,将在框架体内移动的光学部件固定到该框架体上的结构。
发明内容(Summary)
然而,利用上述技术,由于通过将固定部件插入至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和可移动扫描本体形成的开口部中,而将可移动扫描本体固定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中,所以在移除固定部件后,开口部被暴露,诸如灰尘等的异物通过开口部进入机身内部,这可能对读取的图像产生影响。此外,即使在用固定销固定光学系统部件的技术中,在移除固定销之后,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另外,由于可能是最终用户(例如,普通消费者)执行解除读取单元的固定的操作,因此该操作变得复杂,因而不是优选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会使读取单元的固定的解除操作复杂化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进入容纳读取单元的壳体中。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插入部件指的是,适用于一种装置的插入部件,该装置包括单元,所述单元设置在设于壳体的上部的第一的面的下方,在所述的壳体内可以沿着所述第一的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贯穿孔,贯穿于所述壳体;第二贯穿孔,贯穿于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所述单元,并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设置;第一部件,用于堵塞所述第一贯穿孔,且形状可变化;通过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阻止所述单元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将所述单元在所述壳体内固定,对应于所述插入部件的插入改变所述第一部件的形状。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壳体;原稿放置面,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用于放置原稿;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原稿放置面的下方,在所述的壳体内可以沿着所述原稿放置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光学地读取放置在所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的图像;第一贯穿孔,贯穿于所述壳体;第二贯穿孔,贯穿于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所述读取单元,并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设置;插入部件,通过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阻止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将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壳体内固定;第一部件,用于堵塞所述第一贯穿孔,对应于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的插入而改变形状。
通过本发明,可以通过简单的拔出插入部件的操作,来解除读取单元的固定。此外,无论在通过插入部件的插入固定读取单元的状态下,还是在通过拔出插入部件来解除固定的状态下,由于用于插入插入部件的第一贯穿孔保持关闭,可以始终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进入容纳有读取单元的壳体中。因此,可以在不会使读取单元的固定的解除操作复杂化的情况下,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进入该壳体中。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主视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主视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将读取单元固定在壳体内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正面截面图。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解除读取单元的固定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正面截面图。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从上方观察设置在壳体上的凹部及其周边部的斜视图。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关闭凹部的盖体的斜视示意图。
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设置在凹部的底面上的弹性部件的斜视示意图。
图8A所示的是,本发明盖体安装在壳体的凹部的状态下的斜视示意图。
图8B所示的是,本发明将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切断后从正面上方观察的斜视图,读取单元固定在壳体内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A所示的是,本发明盖体从壳体取出、读取单元的固定的解除状态下的示意图,从正面上方观察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的斜视图。
图9B所示的是,本发明盖体从壳体取出、读取单元的固定的解除状态下的示意图,将图像读取装置的一部分切断后从正面上方观察的斜视图。
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没有插入部件的盖体的斜视示意图。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弹性部件的斜视示意图。
图12A所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凹部及其周边部的正面截面示意图,表示的是读取单元的固定的解除的状态。
图12B所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凹部及其周边部的正面截面示意图,表示的是读取单元处于固定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主视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的多种功能的复合机,在装置本体11中,具有操作部47、原稿供给部6、图像读取装置5、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以及供纸部14。值得指出的是,图像读取装置5为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装置的一个例子。
所述操作部47用于接收操作者发出的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的各种操作和处理的指令,诸如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等的指令。所述操作部47包括用于向操作者显示操作指导等的显示部473。所述显示部473是触摸面板,操作者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在界面上的按钮或者按键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
将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原稿读取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5光学地读取由原稿供给部6传送的,并通过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1或者载置于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上的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5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内置HDD(硬盘驱动器)或者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中。值得指出的是,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1以及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是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第一的面及原稿载置面的一个例子。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5具有光源、反射镜等,包括能够在水平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上正反方向移动的读取单元53,和具有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等的CCD单元54,并且图像读取装置5通过使用光源来照射原稿,并利用CCD传感器接收该反射光,从原稿读取图像。值得指出的是,读取单元53为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中单元的一个例子。
将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基于由原稿读取操作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内置HDD中的图像数据,以及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所述图像形成部12将从供纸部14供给的纸张P作为记录纸(记录介质)并在其上形成墨粉图像。
所述定影部13通过热压接将墨粉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已经执行了定影处理并且已经形成了彩色图像的纸张P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51中。所述供纸部14包括多个供纸盒141。
图2所示的是,所述图像读取装置5的结构的局部截面主视示意图。图像读取装置5包括装置盖51和容纳在装置盖51中的壳体52,在壳体52的上部设置有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1以及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读取单元53和CCD单元54设置在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1以及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的下方并容纳在壳体52中。
所述读取单元53包括光源单元60和反射镜单元70,并且光源单元60设置在上侧,反射镜单元70设置在下侧。光源单元60包括光源61、导光部62以及第一反射镜63。反射镜单元70包括第二反射镜71、第三反射镜72以及支撑框架73,并且第二反射镜71和第三反射镜72由支撑框架73支撑。
从所述光源61照射来的光由导光部62引导,向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1或者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的方向行进,照射到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1或者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的原稿上。其反射光被第一反射镜63朝向读取单元53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图中的左侧)进行光的反射。
所述第二反射镜71设置在该反射光的光路上,第二反射镜71向下反射光。进一步地,在该反射光的光路上,设置有第三反射镜72,第三反射镜72朝向读取单元53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图中的右侧)进行光的反射。由第三反射镜72反射的光聚焦在构成CCD单元54的透镜55上,并在构成CCD单元54的CCD传感器56上成像。
在所述光源单元60以及反射镜单元70上安装有导线(图中未示出),该导线与卷筒(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卷筒的旋转,所述光源单元60和反射镜单元70沿水平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光源单元60设置在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原稿载置面)的下方,并且能够在壳体52内沿着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16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所述光源单元60和反射镜单元70彼此连接,并且光源单元60和反射镜单元70彼此相关联地进行移动,反射镜单元70以相对于光源单元60的1/2的速度进行移动。值得指出的是,马达可以作为卷筒的旋转驱动源,卷筒可以通过马达的旋转而旋转。
接下来,将参照图3和图4,说明用于固定读取单元53的结构。图3所示的是,将读取单元53固定在壳体52内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装置5的正面截面图。图4所示的是,解除读取单元53的固定的状态下的图像读取装置5的正面截面图。值得指出的是,与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5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所述光源单元60包括光源61,用于安装光源61的光源安装基板64,设置在光源安装基板64的上表面的导光部62,第一反射镜63和用于固定光源安装基板64的固定板80。
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处理而形成的固定板80,包括用于支撑光源安装基板64的平板状的支撑部81,从所述支撑部81的图中右边缘部向下弯曲的状态下,形成的在前后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侧板部82,在前后大致整个长度上使支撑部81的左侧凹陷而形成的凹部83,从凹部83的左边缘部向左上方倾斜延伸的延伸部84,以及从延伸部84的左边缘部分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平板部85。另外,在凹部8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反射镜63。
图像读取装置5,包括设置于容纳读取单元53的壳体52的上部的凹部90,和用于封闭凹部90的盖体101(图3)。在凹部9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贯通孔91。图5所示的是,从上方观察凹部90及其周边部构成的壳体52部分的斜视图。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图5示出了在底部中形成有三个贯通孔的凹部90,但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图5中的一个贯通孔是第一贯通孔91。此外,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弹性部件110(图7)设置在凹部90的底面90A上。
在读取单元53的平板部85上,当读取单元53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固定读取单元53的位置,例如,是初始位置。在图3以及图4中,将初始位置作为读取单元53的预先设定的位置进行举例)时,与第一贯通孔91相对的平板部85的一部分中贯穿有第二贯通孔86。
插入部件102(图3)通过插入到第一贯通孔91和第二贯通孔86中,将光源单元60(读取单元53)固定在壳体52中。此外,当盖体101处于关闭凹部90的状态时,插入部件102在与盖体101的背面上的第一贯通孔91相对的位置处突出。
图6所示的是,盖体101的斜视示意图。值得指出的是,稍后将对盖体10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尽管插入部件102固定光源单元60,但不是直接固定反射镜单元70的。然后,如上所述,由于光源单元60和反射镜单元70彼此连接,并且通过导线使光源单元60和反射镜单元70相关联地移动,所以即使反射镜单元70未被固定,反射镜单元70不会发生大的移动,这是因为读取单元53整体被固定的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反射镜单元70被更牢固地固定,则例如,将构成反射镜单元70的支撑框架73延伸到与第一贯通孔91和第二贯通孔86相对的位置,并且在支撑框架73上的该位置处形成贯通孔,插入部件102也可以插入到该贯通孔中。
堵塞第一贯通孔91的弹性部件110,安装在凹部90的底面90A上。此外,弹性部件110能够在插入部件102的插入方向(第一贯通孔91以及第二贯通孔86的平行方向。图6中的竖直方向)上自由伸缩。如图4所示,在插入部件102插入之前,弹性部件110不会到达平板部85(读取单元53),不会进入读取单元53中。
如图3所示,当插入部件102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插入到第一贯通孔91和第二贯通孔86中时,弹性部件110按照插入部件102的形状进行变形,并且变形为进入读取单元53的第二贯通孔86中的形状。此时,弹性部件110的前端部分位于平板部85的下方,并进入读取单元53中。如图4所示,当插入部件102从第一贯通孔91以及第二贯通孔86中拔出时,恢复到插入前的状态。
图7所示的是,弹性部件110的斜视示意图。弹性部件110在安装于凹部90的底面90A的状态下与第一贯通孔91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向插入部件102的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111。通过该突起111,可以在视觉上容易地确认插入部件102应插入的位置。此外,突起111的直径为随着从突起111的基部到前端部,而逐渐变小。值得指出的是,突起111的前端部的直径大于或至少等于插入部件102的前端部的直径。通过上述方式,当插入部件102插入到第一贯通孔91和第二贯通孔86中时,插入部件102的前端部能够被平稳地引导到突起111的前端部中。
图8A所示的是,盖体101安装在壳体52的凹部90的状态下的斜视示意图,图8B所示的是,将图像读取装置5的一部分切断后从正面上方观察的斜视图,读取单元53固定在壳体52内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A所示的是,盖体101从壳体52中取出、读取单元53的固定的解除状态下的示意图,从正面上方观察图像读取装置5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9B所示的是,盖体101从壳体52中取出、读取单元53的固定的解除状态下的示意图,将图像读取装置5的一部分切断后从正面上方观察的斜视图。
在设置于壳体52的上部的凹部90的周围,形成有用于支撑盖体101的支撑部93。在盖体101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钩接合部103(图6),钩接合部103与设置在支撑部93的一个端部处的接合部94(图9A)进行接合。另外,在盖体101的另一端部一体成形操作部101A(图6)的同时,在该另一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U字形的弹性变形部104(图6),并且弹性变形部104与设置在支撑部93的另一端部的接合凹部95(图9A和图9B)相接合。
弹性变形部104的长度方向与接合凹部9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此外,弹性变形部104由于形成得较薄,可在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弹性位移。因此,在安装于盖体101的凹部90上时,通过将操作部101A向壳体52的内侧强力地按压,从而能够使弹性变形部104沿着支撑部93的方向发生弹性位移。
通过上述方式,如图9A和图9B所示,当盖体101的钩接合部103与接合部94进行接合,然后凹部90被盖体101关闭时,由于弹性变形部104与接合凹部95彼此接合,使得盖体101能够附接到壳体52上,并且凹部90处于被盖体101关闭的状态。也就是说,盖体101处于图8A所示的状态。此时,插入部件102(图3)插入到第一贯通孔91和第二贯通孔86中,阻止光源单元60(读取单元53)的移动,将读取单元53固定到壳体52内。
此外,从图8A所示的状态,通过操作操作部101A,弹性变形部104和接合凹部95之间的接合被解除,此后,以钩接合部103和接合部94之间的接合部分作为支点,将盖体101向上拉起,由于钩接合部103与接合部94之间的接合被解除,从而能够将盖体101从壳体52上取下。
也就是说,将具有插入部件102的盖体101从壳体52上取下,成为图9A所示的状态。此时,由于第一贯通孔91和第二贯通孔86未被插入部件102穿过,所以读取单元53未被固定在壳体52内,读取单元53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没有受到阻碍。值得指出的是,在从壳体52取下盖体101之后,例如,如图10中的例子所示的,可以将不具的插入部件102的盖体201附接到壳体52上。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从壳体52上取下盖体101,拉出插入部件102的简单操作,就可以解除读取单元53的固定。此外,无论读取单元53处于被固定的状态,还是处于固定被解除的状态,由于设置用于插入插入部件102的第一贯通孔91始终被弹性部件110封闭,所以可以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从第一贯通孔91进入容纳有读取单元53的壳体52中。因此,可以在不会使解除读取单元53的固定的操作复杂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进入到壳体52中。
值得指出的是,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盖体101从壳体52上取下并解除读取单元53的固定之后,将与盖体101不同的另一个盖体201附接到壳体52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使用另一个盖体201,通过将盖体101进行旋转,将插入部件102插入到图5所示的另一个贯通孔98中,而不将插入部件102插入到第一贯通孔91中,也可以将盖体101附接到壳体52上。
图11所示的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弹性部件的斜视示意图。在与第一贯通孔91相对应的位置之外,与另一个贯通孔98相对应的位置上,弹性部件110A在插入部件102的插入方向上突出有突出部112。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弹性部件110A,当安装弹性部件110A时,可以关闭第一贯通孔91以及另一个贯通孔98。
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5中设置在壳体52的上部的凹部90及其周边部的正面截面示意图。图12A所示的是,在没有插入插入部件102时的读取单元53处于固定解除的状态。图12B所示的是,在插入了插入部件102时的读取单元53处于固定的状态。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代替弹性部件110,在凹部90的底面90A上,设置有可塑性变形的可变形部件120。在这方面,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可变形部件120中,一侧具有在第一贯通孔91的位置处从第一贯通孔91突出的,并且用于接收进入第一贯通孔91内的插入部件102的凹入形状,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封闭第一贯通孔91,且用于插入插入部件102的的空腔121。可变形部件120在插入部件102没有插入到第一贯通孔91中的状态下,防止诸如灰尘等的异物从第一贯通孔91进入壳体52中。值的指出的是,弹性部件110以及可变形部件120仅仅是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中的第一部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12B所示,当插入部件102插入到空腔121中时,可变形部件120随着插入部件102在上述插入方向上的移动而发生变形。此时,随着插入部件102在上述插入方向上的移动,封闭部122进入光源单元60(读取单元53)中。此外,当插入部件102从空腔121中拉出时,封闭部122向壳体52外弹出,可变形部件120变为恢复到图12A所示的状态。通过上述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发挥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仅仅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复合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仅仅是一个举例,例如,还可以是具有复印功能、传真功能、扫描功能等的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图1至图12说明的所述各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处理方法,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结构和处理方法。

Claims (8)

1.一种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是适用于一种装置的插入部件,该装置包括,
单元,所述单元设置在设于壳体上部的第一的面的下方,在所述的壳体内可以沿着所述第一的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一贯穿孔,贯穿于所述壳体;
第二贯穿孔,贯穿于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所述单元,并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设置;
可变形部件,用于堵塞所述第一贯穿孔,且形状可变化;
所述插入部件通过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阻止所述单元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将所述单元在所述壳体内固定,对应于所述插入部件的插入改变所述可变形部件的形状;
所述可变形部件可塑性变形,
所述可变形部件,一侧具有在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位置处从所述第一贯穿孔突出的,并且用于接收进入所述第一贯穿孔内的所述插入部件的凹入形状,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且用于插入所述插入部件的空腔,
所述插入部件,使所述可变形部件随着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中插入的操作而发生变形,当所述插入部件在该插入操作时插入至所述空腔中后,使在所述可变形部件中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封闭的部分变形为进入所述单元中的形状,当所述插入部件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中取出且所述插入部件从所述空腔中取出后,使所述封闭的部分向所述壳体外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的面是用于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面,
所述单元是光学地读取放置于所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
所述装置是图像读取装置。
3.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原稿放置面,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用于放置原稿;
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原稿放置面的下方,在所述的壳体内可以沿着所述原稿放置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光学地读取放置在所述原稿放置面上的原稿的图像;
第一贯穿孔,贯穿于所述壳体;
第二贯穿孔,贯穿于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所述读取单元,并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设置;
插入部件,通过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阻止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将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壳体内固定;
可变形部件,用于堵塞所述第一贯穿孔,对应于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的插入而改变形状;
所述可变形部件可塑性变形,
所述可变形部件,一侧具有在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位置处从所述第一贯穿孔突出的,并且用于接收进入所述第一贯穿孔内的所述插入部件的凹入形状,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且用于插入所述插入部件的空腔,
所述可变形部件,随着所述插入部件向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中插入的操作而发生变形,当所述插入部件在该插入操作时插入至所述空腔中后,在所述可变形部件中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封闭的部分变形为进入所述读取单元中的形状,当所述插入部件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贯穿孔中取出且所述插入部件从所述空腔中取出后,所述封闭的部分向所述壳体外弹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凹部,和用于关闭所述凹部的盖体,
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于所述凹部的底部,
所述可变形部件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面上的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位置上,
所述插入部件,在所述凹部处于关闭状态下的所述盖体的背面,在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的位置上突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的底部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贯穿孔不同的另一个贯穿孔,
在将所述盖体进行旋转,将所述插入部件插入到所述的另一个贯穿孔中的状态下,可以将所述盖体附接到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稿载置面指的是,用于使传送来的原稿通过的传送读取用原稿玻璃板,以及用于放置原稿的载置读取用原稿玻璃板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取单元还包括,当所述读取单元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地贯穿有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平板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关闭所述凹部的另一个盖体,所述的另一个盖体不含有所述插入部件。
CN201810521964.9A 2017-05-30 2018-05-28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33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6848A JP6690599B2 (ja) 2017-05-30 2017-05-30 挿入部材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7-106848 2017-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3730A CN108833730A (zh) 2018-11-16
CN108833730B true CN108833730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20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196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33730B (zh) 2017-05-30 2018-05-28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8834B1 (zh)
EP (1) EP3410682B1 (zh)
JP (1) JP6690599B2 (zh)
CN (1) CN10883373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3565A (ja) * 2003-07-25 2005-02-1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9067A (ja) 1994-01-31 1995-08-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26932A (ja) 2003-06-30 2005-01-27 Kyocera Mita Corp 固定手段外し忘れ防止構造
CN201072516Y (zh) * 2007-07-12 2008-06-11 品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栓结构
JP5327798B2 (ja) * 2009-06-25 2013-10-30 ニスカ株式会社 光学読取装置
JP5517214B2 (ja) * 2011-04-11 2014-06-11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3565A (ja) * 2003-07-25 2005-02-1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52100A1 (en) 2018-12-06
CN108833730A (zh) 2018-11-16
JP6690599B2 (ja) 2020-04-28
JP2018207158A (ja) 2018-12-27
US10148834B1 (en) 2018-12-04
EP3410682B1 (en) 2022-05-04
EP3410682A1 (en)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0763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20070010787A (ko) 광주사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CN108833730B (zh) 插入部件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EP3820137A1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07194914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
JP599441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48074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7078104A (ja) クラ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ミラー保持機構ならびに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2061618A (ja) ロック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7273663A (ja) 電子機器
JP20070863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834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102390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9050450A (ja) 照明装置、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140126B2 (ja) ミラー支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6126335A (en) Film holder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JP445731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907922B2 (ja) 電子部品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70658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4257850B2 (ja) 複合型コード読取装置
JP2009141701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2300354A (ja) キャリッジ固定ネジの格納構造
JP20070863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7589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62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