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9297A - 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9297A
CN102869297A CN201180021955XA CN201180021955A CN102869297A CN 102869297 A CN102869297 A CN 102869297A CN 201180021955X A CN201180021955X A CN 201180021955XA CN 201180021955 A CN201180021955 A CN 201180021955A CN 102869297 A CN102869297 A CN 102869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ithmetic element
mentioned
control
endoscopic system
dim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19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9297B (zh
Inventor
小泉雄吾
川田晋
田边贵博
篠田徹
三本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69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9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image signals during a use of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55Control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61B1/0669Endoscope light sources at proximal end of an endosco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07Optical details
    • G02B23/2461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picking-up images in sites, inaccessible due to their dimensions or hazardous conditions, e.g. endoscopes or boresco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通常时,主CPU(41)进行整体控制,运算专用CPU(42)进行向镜体(10)供给的照诊光的调光控制。在运算专用CPU(42)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主CPU(41)继续进行整体控制,并且进行简化的调光控制。关于简化的调光控制,例如不进行灯电流控制,而仅执行光圈叶片控制。

Description

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系统例如由插入体腔内的镜体(内窥镜)、与该镜体连接的光源装置和视频处理器、以及其他监视器装置等构成。
在体腔内,由于外部的光无法进入而完全昏暗,所以需要光源装置。在镜体的前端部分等中设有CCD等摄像装置,并且,设有从光源装置供给的光(白色光/RGB光等;称为照诊光)的出射口。
这里,例如由于在直接观察时和照片摄影时所需要的光量不同、针对对象部位的适当光量不同、或由于观察对象与内窥镜前端之间的距离而使所需要的光量不同等的理由,在光源装置中,光量调节功能不可或缺(例如,在距离较近时减弱光量,从而避免内窥镜图像泛白,在较远时增强光量,从而能够观察暗部)。在该光量调节功能中,例如切换灯、改变对灯的供给电力、或进行光圈的调节等。根据光圈叶片的驱动角度进行光圈的调节。
关于上述内窥镜系统的现有技术、背景,例如在专利文献1等中被公开。
并且,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2等公开的那样,在上述内窥镜的光源装置中,使照明光(照诊光)成为R(红)、G(绿)、B(蓝)等各色光。
并且,如上述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所记载的那样,关于电子镜体的彩色图像摄像方式,公知有例如参考文献1(日本特开昭61-82731号公报)所示的依次将照明光切换为R(红)、G(绿)、B(蓝)等的面顺次式、以及例如参考文献2(日本特开昭60-76888号公报)所示的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前面设置滤镜阵列的彩色马赛克方式(也称为同时式),该滤镜阵列按照马赛克状等排列分别透射R、G、B等颜色的光的颜色透射滤镜。在同时式的情况下,上述照诊光成为白色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32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3-21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上述内窥镜系统的光源装置,例如作为一例,构成为具有对该光源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处理器(称为主CPU)、以及上述光量调节功能(调光功能)专用的处理器(称为运算专用CPU)。在这种结构中,在运算专用CPU产生故障的情况下,光量调节功能(调光功能)当然无法工作,监视器画面(内窥镜图像)变白/变黑(有时成为纯白/纯黑),有时难以观察体腔内图像,或者几乎看不到体腔内图像。
因此,考虑在运算CPU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主CPU代为执行光量调节(调光)的方案。但是,由于主CPU原本进行控制光源装置整体的各种处理,所以如果还进行光量调节功能(调光功能),则处理负荷过大,因此,设置上述调光功能专用的处理器(运算专用CPU),上述方案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本发明的课题涉及内窥镜系统,尤其涉及设有主CPU和针对内窥镜的光量调节功能(调光功能)专用的运算专用CPU的光源装置,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等:在运算专用CPU产生故障的情况下,取而代之,主CPU能够一边抑制处理负荷增大一边进行调光。
本发明的内窥镜系统具有出射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照明光的内窥镜,其中,该内窥镜系统具有:摄像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内窥镜中,对由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进行摄像;测光信号生成单元,其根据所述摄像单元生成测光信号;第1运算单元,其根据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对第1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1运算单元的状态;第2运算单元,其是用于进行所述内窥镜系统内的整体控制的与所述第1运算单元不同的运算单元,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调光信号控制单元,其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由所述第1运算单元进行运算输出后的所述第1调光信号,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由所述第2运算单元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后的调光信号;以及调光单元,其根据由所述调光信号控制单元输出的调光信号,进行所述照明光的调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例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图的图。
图2是示出高亮度光源装置的控制器件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控制器件的动作的处理流程图(其1)。
图4是示出控制器件的动作的处理流程图(其2)。
图5是示出控制器件的动作的处理流程图(其3)。
图6(a)~(c)是用于说明其他特征的图(其1)。
图7(a)~(c)是用于说明其他特征的图(其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例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图。
本例的内窥镜系统主要由镜体10、视频处理器20、高亮度光源装置30等构成,进而,也可以具有监视器6、输入装置7(键盘等)等。在镜体(内窥镜)10上连接有视频处理器20和高亮度光源装置30。该连接结构如以往那样,所以没有特别示出,但是,如图所示,从高亮度光源装置30对镜体10输出照诊光,对视频处理器20输入来自镜体10的视频信号。并且,视频处理器20从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读出后述的各种信息。
镜体10是插入患者体腔内的内窥镜主体,与以往同样,也具有CCD 11和未图示的射出口(向体腔内射出从光源装置30供给的照诊光的射出口)等。即,镜体10是出射对体腔内的任意被摄体进行照射的照明光(上述照诊光)的内窥镜,在该内窥镜中设有对由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部(CCD 11)。
而且,在本例的镜体10中,还内置有预先存储与该镜体10有关的各种信息(CCD信息、出射时间信息、灯电流信息等)的存储器12(ROM等)。
视频处理器20具有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控制器件21、视频处理电路22、非易失性存储器23、蜂鸣器24等,还具有多个连接器1~4作为外部接口。通过连接器1与监视器6连接,通过连接器2与键盘等输入装置7连接,通过连接器3与未图示的外部服务器连接,通过连接器4与高亮度光源装置30连接。
另外,不用说,连接器1-监视器6之间、连接器2-输入装置7之间、连接器3-外部服务器之间、连接器4-高亮度光源装置30之间分别通过任意的通信线缆连接,经由该通信线缆收发任意信号。
并且,上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利用者能够写入独立的逻辑电路的门阵列的一种,有时也定义为将可编程序逻辑器件中特别是能够再次进行改写的器件称为FPGA。
控制器件21例如输入基于上述镜体10的CCD 11的摄像信号(视频信号),根据该视频信号生成“监视器输出用的视频信号”,并传递给视频处理电路22。控制器件21还根据所输入的基于上述CCD 11的摄像信号(视频信号)生成测光信号,经由连接器4、5向光源装置30转送该测光信号。简单说明的话,该测光信号表示画面(体腔内视频)的明亮度,用于光源装置30中的调光控制。
另外,由此可以说控制器件21具有根据基于CCD 11的摄像信号生成测光信号的测光信号生成功能部(未图示)。
视频处理电路22根据上述“监视器输出用的视频信号”,在监视器6中显示患者体腔内的视频等。当然,该视频的信号经由连接器1而输出到监视器6。
并且,例如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存储有视频处理器信息。视频处理器信息例如是表示该视频处理器20是上述面顺次式还是上述同时式的信息。
另外,关于面顺次式/同时式,镜体10必须与视频处理器20为相同种类。即,如果视频处理器20为面顺次式,则镜体10也对应为面顺次式,如果视频处理器20为同时式,则镜体10也对应为同时式。由此,可以说在视频处理器2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存储有适合于该内窥镜(镜体10)的照明方式(面顺次式/同时式)。
例如在起动时等的初始处理中,控制器件21读出在上述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存储的各种信息(上述CCD信息、出射时间信息、灯电流信息等),还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读出上述视频处理器信息,向高亮度光源装置30转送这些读出的各种信息。由此,作为控制器件21的处理功能之一,可以说控制器件21具有读出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存储的上述照明方式(面顺次式/同时式)的照明方式读出功能部(未图示)。
并且,在运用中,控制器件21随时生成上述测光信号,并向光源装置30转送该测光信号。
在高亮度光源装置30上设有图示的连接器5,通过任意的通信线对连接器4-连接器5之间进行连接,经由该通信线进行光源装置30-视频处理器20之间的通信。由此,当然也经由该通信线进行基于控制器件21的上述各种信息向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转送。光源装置30和视频处理器20经由该通信线而相互收发数据,进行协作动作。
高亮度光源装置30具有FPGA等控制器件31、计时器件(RTC和电池)32、光源控制电路33、非易失性存储器34、程序成否检测部35、蜂鸣器36等,还具有与上述通信线连接的连接器5作为外部接口。
光源控制电路33根据控制器件31的控制,实现RGB滤镜控制、光圈叶片控制、灯电流控制动作。由于光源控制电路33的结构为上述专利文献2等所公开的现有结构,所以这里没有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光源控制电路33不仅包括电子电路,还包括马达、光圈叶片、旋转彩色滤镜等进行物理动作的结构,下面进行简单说明。
光源控制电路33例如具有上述专利文献2等所公开的光源灯、灯控制电路、马达、马达控制电路、光圈(光圈叶片)、光圈控制电路、旋转彩色滤镜、马达移动控制电路等。
旋转彩色滤镜由R(红)、G(绿)、B(蓝)的3色的颜色透射滤镜构成,使来自光源灯的白色光透射上述3色的颜色透射滤镜,将R(红)、G(绿)、B(蓝)中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作为图示的照诊光输出到镜体10,从镜体10的前端向体腔内照射。在上述RGB滤镜控制中,基本上对R(红)、G(绿)、B(蓝)的各色的照射时间进行控制。
在上述光圈叶片控制中,通过上述光圈控制电路对上述光圈叶片的角度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对照诊光的光量(光的强度)进行调整(进行调光)。在上述灯电流控制中,通过上述灯控制电路对上述光源灯的发光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照诊光的光量进行调整。在基于运算专用CPU 42的通常的调光控制中,通过光圈叶片控制、灯电流控制连动来进行调光。
另外,根据上述测光信号等进行调光控制,但是,这是现有技术,没有特别说明。
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通过使旋转彩色滤镜移动而从光轴上脱离,能够直接将来自光源灯的白色光作为图示的照诊光而输出到镜体10。
利用该结构,在被连接的视频处理器20(和镜体10)为上述“同时式”的情况下,只要将白色光作为照诊光而输出到镜体10即可。另一方面,在被连接的视频处理器20(和镜体10)为上述“面顺次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旋转彩色滤镜,依次将R(红)、G(绿)、B(蓝)的3色作为照诊光而输出到镜体10即可。
这样,本例的光源装置30(例如主CPU 41)具有根据被连接的视频处理器20(和镜体10)的种类而自动切换为面顺次式/同时式中的任意一方(切换照明方式)的功能。换言之,具有切换为白色光/RGB光中的任意一方作为针对镜体10的照诊光的功能。例如,根据视频处理器信息,自动进行面顺次式/同时式的切换控制。另外,将这种功能称为RGB滤镜切换控制功能或照明方式切换功能。
另外,初始处理例如由主CPU 41执行。
计时器件32由RTC(实时时钟)和备用电池构成,进行计时动作。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4中存储有任意数据(光源信息、控制信息、记录信息等)。
控制器件31在起动时等的初始处理时或任意时,向视频处理器20发送这些光源信息、控制信息、记录信息等。光源信息是表示当前的光源状态(例如白色光或RGB光)的数据,控制信息和记录信息例如是各种错误信息(电池电压低下、运算专用CPU的故障信息等)等。
在视频处理器20侧,例如将上述错误信息显示在监视器6中,或者通知给未图示的外部服务器等。
这里,控制器件31具有主CPU 41和运算专用CPU 42。运算专用CPU 42是特别用于调光功能的运算专用的CPU。运算专用CPU 42通过对光源控制电路33进行控制,实现上述镜体10的自动调光功能。如上所述,运算专用CPU 42通过光圈叶片控制、灯电流控制连动来进行调光。
运算专用CPU 42根据在初始处理时从上述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读出并转送到该装置30的上述各种信息(CCD信息、灯电流信息等)、以及此后随时转送的上述测光信号等,实现上述镜体10的自动调光功能。
灯电流信息是与该镜体10(该镜体10的CCD 11)的特性对应的灯电流值的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信息。由此,能够根据灯电流信息进行控制,以使得光量在适当范围内。通过从镜体10取得灯电流信息,能够按照每个CCD提供适当的光量。
并且,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CCD信息是表示与该镜体10的CCD 11的类别(特性)对应的适当的明亮度(光量)的信息。在光源装置30中,根据CCD信息决定光量的初始值。然后,根据反馈信息(测光信号等)对光量进行调整控制。
并且,在视频处理器20(和镜体10)为上述面顺次式的情况下,还进行上述RGB滤镜控制,但是,该RGB滤镜控制由主CPU 41执行。
在视频处理器20(和镜体10)为上述面顺次式的情况下,在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还存储有上述出射时间信息,由于该出射时间信息也从视频处理器20发送到光源装置30,所以,主CPU 41根据该出射时间信息执行RGB滤镜控制。RGB滤镜控制本身是现有的控制,没有特别说明,但是,通过从镜体10取得并设定与开口时间(RGB各色的出射时间)有关的信息,每个CCD都能确保恒定的明亮度。
主CPU 41是对高亮度光源装置30整体进行控制的中央处理装置,基本上执行上述运算专用CPU 42的调光功能以外的处理。例如,执行与视频处理器20之间的通信处理、上述RGB滤镜控制(但是,限于面顺次式的情况)、后述各种标志检查(异常产生检查)、未图示的其他结构的控制处理等。
并且,如上所述,高亮度光源装置30能够对应面顺次式和同时式双方,也具有以面顺次式和同时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出射光的上述RGB滤镜切换控制功能。另外,如上所述,面顺次式和同时式例如在上述参考文献1、2等中被公开。
在起动时的初始处理等中,控制器件31进行与和本装置连接的视频处理器20之间的通信,取得上述各种信息。由于该各种信息中包含的上述视频处理器信息表示视频处理器20的类型(面顺次式或同时式),所以控制器件31根据该视频处理器信息切换控制为面顺次式/同时式中的任意一方。即,根据与本装置连接的视频处理器20的类型,自动切换出射光的类型(白色光/RGB光)。但是,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根据来自视频处理器20的指示(用户的指示等)切换出射光的类型等。
下面,首先,对视频处理器20为同时式类型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与同时式的情况相比,还进行RGB滤镜控制,所以,可以说对同时式和面顺次式双方中共同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预先将调光运算所需要的信息(灯电流信息、CCD信息)保存在镜体10内的存储器12(ROM等)中。这可以说是与各CCD对应地存储灯电流信息、CCD信息。
如上所述,在初始处理等中,通过视频处理器20读出存储器12的存储信息并通知给高亮度光源装置30,所以,上述灯电流信息、CCD信息等也通知给高亮度光源装置30。由此,在高亮度光源装置30中,如上所述,能够出射与镜体10(该镜体10的CCD 11)的光学特性对应的适当的光量。
另外,在镜体10内不具有存储器12(ROM等)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用户等对与视频处理器20连接的输入装置7(键盘等)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任意设定上述灯电流信息、CCD信息等。当然,从视频处理器20向高亮度光源装置30转送该设定的上述灯电流信息、CCD信息等。
接着,下面对判别为视频处理器20为面顺次式类型的情况进行说明。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同时式的情况大致相同的动作,还进行与RGB有关的动作。下面,对与该RGB有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还预先在镜体10内的存储器12(ROM等)中存储RGB的各颜色要素的出射时间信息。
如上所述,在初始处理等中,通过视频处理器20读出存储器12的存储信息并通知给高亮度光源装置30,所以上述RGB的出射时间信息也通知给高亮度光源装置30。由此,在高亮度光源装置30中,能够设定与镜体10(该镜体10的CCD 11)的光学特性对应的最佳的出射时间/照射时间。
即,按照各种镜体10,预先任意决定与该镜体10的CCD 11的光学特性对应的最佳的出射时间/照射时间(RGB的各颜色要素的出射时间/照射时间),存储在该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另外,下面将出射时间/照射时间统一为照射时间进行说明。
以往,在光源装置中(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具有根据所设定的照射时间对RGB各色的照射时间进行控制的结构。针对该现有结构,这里没有特别进行图示/说明等,但是,例如主CPU 41等通过上述视频处理器20将从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读出并转送的RGB的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设定在上述现有结构中,由此能够设定与当前使用的镜体10(该镜体10的CCD 11)的光学特性对应的最佳的照射时间。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存储有RGB的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但是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存储非照射时间。非照射时间意味着规定1个周期(1个循环)内的上述照射时间以外的时间段,由此,例如主CPU 41能够根据非照射时间求出照射时间。或者,上述现有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所设定的非照射时间对RGB各色的照射时间进行控制。并且,也可以在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存储RGB的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和非照射时间的双方。
并且,上述RGB的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或/和非照射时间不限于上述一例(读出并设定预先存储在镜体10的存储器12中的数据的例子),例如,也可以从外部(例如输入装置7等)任意进行输入并设定。
另外,其他的HW(硬件)控制、调光控制与同时式相同,这里没有特别说明。
图2是示出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主要是控制器件31的详细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首先,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控制器件31具有在图1中图示并说明的主CPU 41和运算专用CPU 42。进而,具有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主CPU状态通知模块44、HW控制模块45、RTC电压低下标志46、HW错误标志47。
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检测运算专用CPU 42的正常/异常状态。主CPU状态通知模块44检测主CPU 41的正常/异常状态。两个模块43、44均保持例如表示正常/异常状态的标志,将上述正常/异常状态的检测结果反映在标志中。例如,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接通标志。主CPU 41/运算专用CPU 42通过参照该标志来判别正常/异常。
如上所述,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实质上检测运算专用CPU 42的异常并通知给主CPU 41。同样,主CPU状态通知模块44实质上检测主CPU 41的异常并通知给运算专用CPU 42。
RTC电压低下标志46是表示计时器件32中的上述备用电池的低下的标志。计时器件32具有检测备用电池的低下的功能、以及在检测到该备用电池的低下的情况下接通RTC电压低下标志46的功能。例如,主CPU 41通过参照该RTC电压低下标志46,能够识别备用电池的低下。
HW错误标志47是表示HW控制模块45的错误的标志。HW控制模块45具有检测自身或硬件(马达、灯等)的异常的功能、以及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接通HW错误标志47的功能等。例如,主CPU 41等通过参照HW错误标志47,能够识别HW控制模块45产生异常。
在检测到HW控制模块45的错误的情况下,各模块或CPU 41、42使本装置30转移到安全的状态(例如,在检测到马达故障的情况下,由于当马达进行动作时发生危险,所以转移到不使马达工作的模式,在检测到灯的异常的情况下,熄灭灯等)。另外,HW错误标志47不仅可以设置一个标志,还可以与各种故障(马达的故障、灯的异常等)对应地分别设置标志。
这样,设置对HW控制模块45的错误进行检测的结构,能够在错误时使装置成为安全状态,然后进行错误处理。
并且,在检测到备用电池的低下的情况下,例如主CPU 41等经由视频处理器20对上述未图示的外部服务器通知“备用电池低下”。由此,能够事前掌握RTC的计时动作的停止,由此,能够使电池耗尽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并且,只要在装置的起动时等动作稳定之前的期间内,建立标志即可,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起动时不进行不稳定的动作。
另外,HW控制模块45是对马达、灯等进行控制的现有结构,这里没有特别说明。但是,如图2所示,从HW控制模块45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马达、灯等的控制信号,但是,至少关于灯电流值,运算专用CPU 42通过对HW控制模块45进行控制来控制灯的明亮度。由此,可以说,运算专用CPU 42不仅进行光圈叶片控制,还进行灯电流值(灯的明亮度)的控制。
这里,在本方法中,在运算专用CPU 42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主CPU 41补偿调光运算功能,继续进行自动调光功能。但是,由于主CPU 41还进行高亮度光源装置30整体的控制,所以当依然继续进行运算专用CPU 42所执行的自动调光功能时,处理负荷非常大。根据情况,主CPU 41的处理负荷过大,主CPU 41的动作可能产生异常。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这里提出了以下的第1方法、第2方法,但是不限于这些例子。
在第1方法中,主CPU 41不是依然继续进行运算专用CPU 42所执行的自动调光功能,而是执行所谓的“简化的自动调光功能”(以下称为简易调光功能)。作为该简易调光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例如,考虑停止灯电流控制并固定灯电流值而仅进行光圈叶片控制的方法、延长FB(反馈)控制的期间的方法、加粗调光的刻度的方法等,但是不限于这些例子,能够通过实施任意的简易运算算法来实现简易调光功能。
延长FB(反馈)控制的期间的方法是指,将例如每1帧的控制变成例如每2帧、每3帧等的控制。即,在现有的调光控制中,按照每1帧(每1帧的测光信号)对内窥镜画面进行控制,但是,通过按照每2帧、每3帧进行控制,能够减轻控制处理负担。换言之,使基于主CPU 41的运算周期成为比运算专用CPU 42进行的运算周期(在上述例子中为1帧)长的周期,进行调光用的运算。
并且,上述加粗调光的刻度的方法是指加粗光圈叶片的控制步幅(例如将角度每隔2度的控制变成每隔5度的控制等)的方法。换言之,使主CPU 41输出的输出范围成为比运算专用CPU 42输出的输出范围(在上述例子中为光圈叶片的角度每隔2度)窄的范围(在上述例子中为光圈叶片的角度每隔5度等),进行调光控制。
在第2方法中,主CPU 41依然继续进行运算专用CPU 42所执行的自动调光功能,利用简化的算法执行高亮度光源装置30整体的控制(以下称为简易整体控制)。即,设为如下方法:限制主CPU 41的原本的处理功能,对自动调光功能的运算处理设置比重。
另外,主CPU 41也可以与执行上述第1或第2方法的处理并行地实施对运算专用CPU 42提供复位信号等的恢复作业。并且,也可以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4中保存运算专用CPU 42处于错误状态这样的情况作为记录。
图3示出上述第1方法的具体例。
图3是示出控制器件31的动作的处理流程图(其1)。
在图3中,通过接通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电源,主CPU 41、运算专用CPU 42分别执行规定起动处理(初始处理),这里设为正常起动(步骤S11、S21)。
在上述正常起动后,主CPU 41、运算专用CPU 42分别反复执行规定处理。如上所述,主CPU 41进行高亮度光源装置30整体的控制,如上所述,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还进行RGB滤镜控制(步骤S12)。并且,在上述整体控制处理中,例如还包含定期检查运算专用CPU 42是否正常的处理(步骤S13)。参照上述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的标志,在建立标志的情况下(接通标志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步骤S13:否),在未建立标志的情况下(断开标志),判定为正常(步骤S13:是)。在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13:是),返回步骤S12,继续进行上述通常处理(各种整体控制(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包含RGB滤镜控制))。
另一方面,运算专用CPU 42进行上述自动调光功能的运算处理(光圈叶片、灯电流连动控制)(步骤S22)。
另外,关于上述RGB滤镜控制、光圈叶片控制、灯电流控制,通过由主CPU 41或运算专用CPU 42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任意的控制信号,实现基于光源控制电路33的上述RGB滤镜控制、光圈叶片控制、灯电流控制。
然后,在任意时,在运算专用CPU 42产生某些异常的情况下(故障的情况等)(步骤S23),运算专用CPU 42停止,上述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检测该异常,建立自己的标志(步骤S24)。
由此,然后在主CPU 41进行了上述步骤S13的处理时判定为异常(步骤S13:否),转移到步骤S14~S17的处理。另外,如果设上述步骤S12、S13的处理为主CPU 41的通常模式的处理,则步骤S14~S17的处理可以说是主CPU 41的特殊模式的处理。即,可以看作,主CPU 41在步骤S13成为“否”之前处于通常模式,在步骤S13成为“是”时转移到特殊模式。
步骤S14的处理是与上述步骤S12大致相同的处理,是各种整体控制(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包含RGB滤镜控制)。即,在运算专用CPU 42产生故障后也依然继续进行主CPU 41原本的控制即各种整体控制。
然后,与该步骤S14的处理并行地执行步骤S15、S16、S17的处理。
首先,起动用于实现上述简易调光功能的上述简易运算算法(步骤S15)。由此,实现步骤S16、S17的简易调光功能。即,设灯电流值为固定值(步骤S16),仅执行光圈叶片控制(步骤S17)。这样,实质上不进行与灯电流值有关的控制,由此,能够减轻主CPU 41的处理负荷。进而,在该步骤S17的光圈叶片控制中,可以进行延长上述FB(反馈)控制的期间的控制、加粗调光的刻度的控制。这样,能够进一步减轻主CPU 41的处理负荷。
当然,在主CPU 41中,与通常模式时相比,处理负荷增加,但是,能够抑制处理负荷增大。
另外,上述灯电流值(固定值)例如包含在上述简易运算算法的程序内。
另外,在上述一例中,不进行灯电流控制而仅执行光圈叶片控制,但是不限于该例,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不进行光圈叶片控制(将光圈叶片角度固定为规定角度等)而仅执行灯电流控制。
图4示出上述第2方法的具体例。在第2方法中,运算专用CPU 42故障后的主CPU 41执行与运算专用CPU 42相同的自动调光功能,并且简化整体控制。
图4是示出控制器件31的动作的处理流程图(其2)。在图4中,对与图3所示的各处理步骤大致相同的处理步骤标注同一标号,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如图4所示,在运算专用CPU42中产生某些异常之前的处理与图3大致相同。
即,运算专用CPU 42通过接通电源而正常起动后(步骤S21),执行调光控制(光圈叶片控制和灯电流控制)(步骤S22)。然后,在任意时,在运算专用CPU 42中产生某些异常(故障等)后(步骤S23),运算专用CPU 42停止,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检测该异常并设置标志(步骤S24)。
主CPU 41通过接通电源而正常起动后(步骤S11),执行上述各种整体控制(在面顺次式的情况下包含RGB滤镜控制)(步骤S12),例如定期检查运算专用CPU 42有无异常(步骤S13)。然后,在通过接通上述标志而检测到运算专用CPU 42的异常后(步骤S13:否),在图3中转移到步骤S14~S17的处理,但是,这里执行图4所示的步骤S31、S32、S33的处理。
这与上述图3的情况同样,可以看作,主CPU 41在步骤S13成为“否”之前处于通常模式,在步骤S13成为“是”时转移到特殊模式。即,运算专用CPU 42的处理与图3相同。关于主CPU41的处理,通常模式的处理与图3相同,但是,特殊模式的处理与图3不同。
在特殊模式中,主CPU 41执行简化的整体控制(步骤S31)。这是指简化执行步骤S12的光源装置整体控制的功能,例如,通过禁止对观察模式(使用特殊光的模式;参照日本特开2009-142654号公报等)进行切换、或延长各种轮询时间(主CPU41进行以固定周期参照模块43、44内的标志和标志46、47等各种标志的处理,延长该固定周期的时间(观察各标志的时间间隔))等,实现整体控制的简化。
在特殊模式中,主CPU 41还与上述步骤S31的处理并行地执行步骤S32、S33的处理。即,起动规定运算算法(步骤S32),通过执行该运算算法,执行调光控制(光圈叶片控制和灯电流控制)(步骤S33)。
步骤S33的处理可以与上述步骤S22的处理相同。另外,虽然这里没有特别说明,但是,可以说是在运算专用CPU 42中还保持上述步骤S32的规定运算算法,通过在上述步骤S21的处理时起动该运算算法,进行上述步骤S22的处理。
这样,在第2方法中,在运算专用CPU 42中产生某些异常的情况下,主CPU 41实质上依然继续进行运算专用CPU 42的调光控制(光圈叶片控制和灯电流控制),但是,通过简化执行自身的光源装置整体控制来减轻处理负荷。另外,如上所述,与通常模式时相比,处理负荷增大,处理负荷的减轻是指抑制处理负荷的增大。
但是,这里,在本例的内窥镜系统中,如上所述,主CPU 41、运算专用CPU 42中的任意一方能够进行调光控制(包含简易调光控制)。即,主CPU 41或运算专用CPU 42能够根据上述测光信号生成调光控制用的控制信号(称为调光信号),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该信号。由此,例如如图2所示,设有用于从主CPU 41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调光信号的信号线51、以及用于从运算专用CPU 42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调光信号的信号线52。
而且,在通常模式下,从运算专用CPU 42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调光信号,在特殊模式下,从主CPU 41对光源控制电路33输出调光信号,但是,在光源控制电路33侧,由于不清楚“通常模式
Figure BDA00002335101400141
特殊模式”的模式切换,所以需要对策。
该对策方法可以是各种方法,这里示出2个例子。
在第1对策例中,如图2所示,在光源控制电路33内设置有选择器33a,在该选择器33a的输入侧连接有上述2个信号线51、52。而且,选择器33a选择/输出这2个信号线51、52中的任意一方的信号。例如,在光源控制电路33侧设置对这2个信号线51、52上有无信号进行检测的功能(未图示),使选择器33a选择‘有信号’的信号线。
但是,在运算专用CPU 42产生故障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基本上停止,但是,可能由于某些理由而没有停止,在信号线52上继续输出某些信号(由于故障,所以成为无意义的信号)。
与此相对,在第2对策例中,如图2所示(而且,通过图5所示的处理),主CPU41向光源控制电路33通知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
参照图5对其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控制器件31的动作的处理流程图(其3)。在图5中,对与图3所示的各处理步骤大致相同的处理步骤标注同一标号,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如图5所示,在运算专用CPU42中产生某些异常之前的处理与图3的步骤S11~S13、步骤S21~S24的处理大致相同,由此,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省略其说明。
然后,在运算专用CPU 42中产生某些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如图2所示,主CPU 41对光源控制电路33通知运算专用CPU的状态(产生异常)(步骤S41)。然后,接收到该通知的光源控制电路33使用来自主CPU 41的调光信号进行动作。例如,对选择器33a进行切换控制,使选择器33a选择/输出来自主CPU 41的调光信号。换言之,在第1对策例、第2对策例中的任意一方中使用选择器33a,但是,关于其切换控制,在第1对策例中,在光源控制电路33侧进行判断,但是,在第2对策例中,也可以考虑根据来自主CPU 41的指示(通知)来执行。当然不限于这种例子。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与上述步骤S41的通知处理并行地开始进行基于主CPU 41的上述特殊模式时的处理(步骤S42)。这可以是上述第1方法、第2方法中的任意一个处理。即,可以开始执行图3所示的上述步骤S14、S15、S16、S17的处理,也可以开始执行图4所示的上述步骤S31、S32、S33的处理。
在上述第1、第2对策例中的任意一方中,在通过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判断为运算专用CPU 42正常的情况下,选择器33a选择/输出由运算专用CPU 42运算输出的调光信号(称为第1调光信号)。并且,在上述第1、第2对策例中的任意一方中,在通过运算专用CPU状态通知模块43判断为运算专用CPU 42异常的情况下,选择器33a选择/输出由主CPU41运算输出的调光信号(称为第2调光信号)。
然后,根据来自CPU的调光信号而实际进行照诊光的调光的结构的光源控制电路33根据由上述选择器33a选择输出的调光信号(上述第1调光信号、第2调光信号中的任意一方)进行照诊光的调光。
在运算专用CPU 42产生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第2调光信号进行照诊光的调光。如上所述,该第2调光信号由主CPU 41运算输出,但是,如上所述,既有进行简易运算的情况,也有进行与运算专用CPU 42大致相同的运算的情况(在后者的情况下,简化整体控制)。在任意情况下,能够抑制主CPU 41的处理负荷增大,并且,主CPU41补偿调光运算功能,能够继续进行自动调光功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例的内窥镜系统,在运算专用CPU 42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主CPU 41能够补偿调光运算功能,继续进行自动调光功能。由此,特别地能够避免在处置中(特别是出血中)中断处置这样的最差的情况。
下面,对本例的内窥镜系统的其他特征也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1所示的高亮度光源装置30内的程序成否检测部35的特征进行说明。
这里,如图1所示,高亮度光源装置30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4的存储区域被分为多个区域,所以能够双重保持各CPU 41、42各自的程序。例如,预先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4的任意区域中存储由运算专用CPU 42执行的任意程序(称为第1程序),并且,在其他区域中存储第2程序。第2程序可以与第1程序相同,但是不限于该例。
而且,在上述第1程序没有正常动作的情况等下,例如通过再次接通电源,还能够执行上述第2程序。
关于主CPU 41也同样,通过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4中双重保持由主CPU 41执行的任意程序(称为第3程序、第4程序),例如在第3程序没有正常动作的情况等下,例如通过再次接通电源,还能够执行上述第4程序。
另外,第1程序和第2程序仅存储区域不同,可以是完全相同的程序,也可以是稍微不同的程序(例如,通常版的程序和简易处理版的程序(仅进行上述光圈叶片控制等))。关于第3、第4程序也同样。
并且,另外,如果假设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34的多个区域为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4,则例如在区域1中存储上述第1程序,在区域2中存储上述第2程序,在区域3中存储上述第3程序,在区域4中存储上述第4程序等。
这里,上述各CPU 41、42例如在内窥镜系统的起动时,分别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4中读出自身执行的程序并保持,然后,执行该程序。这里,假设在起动时,运算专用CPU 42从区域1中读出第1程序,主CPU 41从区域3中读出第3程序。
此时,上述程序成否检测部35检测这些程序的读出的成功/失败。该检测方法能够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例如使用通信中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和等收发数据时的数据错误检测方法。程序成否检测部35根据这些CRC、校验和等,检查CPU 41或CPU 42从易失性存储器34中读出的程序,检测该程序是否存在异常。在程序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程序的读出失败。
然后,在通过程序成否检测部35检测到上述程序的读出失败的情况下,各CPU41、42读出上述双重的另一个程序。例如,在通过程序成否检测部35检测到上述第1程序的读出失败的情况下,运算专用CPU 42从上述区域2中读出上述第2程序。同样,例如,在通过程序成否检测部35检测到上述第3程序的读出失败的情况下,主CPU 41从上述区域4中读出上述第4程序。这种程序读出控制功能由控制器件31具有,但是,不限于如上述一例那样由各CPU41、42具有,也可以通过控制器件31所具有的未图示的其他结构来实现。
接着,参照图6对本例的内窥镜系统的另一个特征进行说明。
上述视频处理器20和高亮度光源装置30起动后,经由与连接器4和连接器5连接的通信线缆而开始进行协作动作。此时,在通信线缆没有正常连接时,无法进行通信,所以优选构成为检测通信线缆正常连接的情况。
图6(a)概略地示出上述镜体10、视频处理器20、高亮度光源装置30,并且,更加具体地示出与视频处理器20-高亮度光源装置30之间的连接有关的结构。
在图6(a)中,电线束80是连接视频处理器20-高亮度光源装置30之间的通信线缆,在图1的例子中,其一端与视频处理器20的连接器4连接,另一端与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连接器5连接。图示的连接基板62相当于连接器4,连接基板71相当于连接器5。并且,控制基板61相当于控制器件21。
电线束80由图示的线缆部83、位于线缆部83两端的连接器部81、连接器部82构成。连接器部81与连接基板71连接,连接器部82与连接基板62连接。
这里,如图6(b)所示,连接器部81、连接器部82双方均构成为在两端具有连接检测销。而且,在图6(a)中,仅示出该连接检测销上的线,省略示出其他销(在图6(b)的例子中,除此之外,还具有7个销)上的线,也省略其说明。
如图6(a)所示,在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连接基板71(连接器5)中连接上述连接器部81的2个连接检测销的部分接地。另一方面,在视频处理器20的连接基板62(连接器4)中连接上述连接器部82的2个连接检测销的部分连接有图示的布线图案63、64,在这些布线图案63、64中,在控制基板61上,经由图示的电阻R1、R2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
根据这种结构,控制基板61上的FPGA 61a通过监视布线图案63、64上的电压等,能够检测有无连接电线束80(在视频处理器20-高亮度光源装置30之间是否正常连接)。
这里,这种用于检测有无连接的结构自身是现有技术。但是,在本方法中,如图6(b)所示,构成为在连接器的两端具有各一个合计2个连接检测销。这种结构特别在由于大致地而不是牢固地在视频处理器20的连接器4和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连接器5的双方连接通信线缆,所以在连接器4、5的一方或双方中,连接器的所有销没有连接的状态(在中途半端连接的状态(例如半插等没有正常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发挥显著的效果。
即,如果连接检测销仅为1个,则即使在上述中途半端连接的状态下,如果连接检测销被连接,则即使所有销没有连接,也不能检测为异常。并且,在连接检测销为2个的情况下,当不是如上所述在两端各具有一个合计2个的结构而是例如在连接器的任意一端侧设置2个的情况下,即使在这2个销连接的状态下,也可能成为连接器的另一端侧的销没有牢固连接的状态。
与此相对,如图6(b)那样,在构成为在连接器的两端各具有1个连接检测销的情况下,在2个连接检测销双方均连接的状态下,其他销也应该全部可靠地连接,能够可靠地进行有无连接的检测。
并且,这种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基板间连接。
即,例如如图6(c)所示,以往,通过分别设于各基板A、B的基板间连接器91、92来连接2个基板A、B,但是,通过本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是否正常进行了该基板间连接器91、92的连接。另外,在图6(c)中,示出已连接基板间连接器91、92的状态,但是,基板间连接器91设于基板A,基板间连接器92设于基板B。
另外,作为一例,考虑控制器件21和控制器件31采用图6(c)所示的结构。例如,在控制器件31采用图6(c)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认为图示的基板A上的FPGA(CPU)93相当于上述主CPU 41,基板B上的FPGA(CPU)94相当于上述运算专用CPU42。
这里,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构成为在基板间连接器91、92的两端具有各2个合计4个连接检测销。4个销的各销中的结构与图6(a)、(b)大致相同,如图6(c)所示,构成为针对各销,基板A、B中的任意一方接地,另一方连接电源。
假设基板间连接器91、92的销数为M个,并记为销(1)~销(M)时,销(1)、销(2)、销(M-1)、销(M)称为连接检测销。而且,例如,连接基板间连接器91的销(1)和基板间连接器92的销(1)(其他销也同样,假设连接同一编号的销来进行说明)。
在图6(c)中,设基板间连接器91、92的图上最上方的销为销(1)、最下方的销为销(M)。由此,如图所示,例如基板间连接器91的销(1)与GND连接,基板间连接器92的销(1)与电源Vcc连接,并且与基板B上的FPGA(CPU)94连接。由此,FPGA(CPU)94能够检测是否连接销(1)。同样,如图所示,例如基板间连接器91的销(M-1)与GND连接,基板间连接器92的销(M-1)与电源Vcc连接,并且与基板B上的FPGA(CPU)94连接。由此,FPGA(CPU)94能够检测是否连接销(M-1)。
如上所述,FPGA(CPU)94在检测到连接了销(1)和销(M-1)的双方的情况下,判定为基板间连接器91-基板间连接器92正常连接。
基板A的FPGA(CPU)94也同样,在检测到连接了销(2)和销(M)的双方的情况下,判定为基板间连接器91-基板间连接器92正常连接。
另外,这里示出在两端具有各2个合计4个连接检测销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该例,也可以构成为在两端具有各1个合计2个连接检测销。该情况下,仅FPGA(CPU)93、94中的任意一方判定基板间连接器91和基板间连接器92是否正常连接。
另外,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严格地讲,销(2)和销(M-1)不能说是两端的销,只可以说是大致两端的销,由于效果上没什么改变,所以,这些销(2)、销(M-1)也定义为两端的销。
另外,如果检测到未连接或半插,则通过蜂鸣器或监视器显示等进行报知,或对控制施加限制(例如使光量最小)。例如,关于报知,在视频处理器20的情况下,控制器件21使蜂鸣器24鸣响,或者在监视器6中显示某些错误消息等。在高亮度光源装置30的情况下,控制器件31使蜂鸣器36鸣响。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利用图6(a)、(b)所示的连接检测方法,如图6(c)那样,在装置内的基板间连接中,也能够通过同样的处理进行连接检测。
并且,视频处理器20和高亮度光源装置30接通电源后,控制器件21、31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3、34中读出设定值,开始进行起动处理(这是现有的一般的动作,由此,设定值和起动处理没有特别说明)。
并且,以往,例如在监视器6显示的内窥镜画面中显示任意的注释。
在本方法中,预先使用户等从输入装置7(键盘等)输入任意的注释,将该注释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然后,控制器件21在上述起动处理时,不仅读出上述设定值,还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读出上述注释。然后,控制器件21在上述监视器6的内窥镜画面内(该内窥镜画面的注释显示栏等)显示所读出的注释。
这样,能够以显示注释初始值的形式进行起动。
并且,例如在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1、2、3、4、5等连接的线缆中,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连接不具有排扰线的带屏蔽的双绞线时,通过使用与屏蔽处理部独立的热收缩管,使双线与电线(地线107)紧密贴合,提高EMI性能。关于该特征,在图7中示出一例进行说明。
在图7(a)~(c)中示出通过屏蔽103和包覆104覆盖双线105而得到的线缆100。需要在该线缆100的两端设置用于与上述连接器1~5等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需要在该连接器上连接(焊接等)双线105、地线107等。另外,地线107是与屏蔽103连接的电线。
此时,如图7(b)所示,在去除其前端部分的屏蔽103和包覆104后,利用热收缩管101覆盖由此剥出的屏蔽103的一部分(将其称为上述“屏蔽处理部”)。至此,与以往相同。即,可以看作图7(b)所示的线缆100示出现有结构。另外,图7(b)是包覆104内或热收缩管101内的透视图。
在本方法中,除了上述现有结构以外,如图7(a)或图7(c)所示的线缆100A或线缆100B那样,通过与上述“屏蔽处理部”的热收缩管101不同的热收缩管(图示的热收缩管102和热收缩管106),覆盖如上所述通过去除屏蔽103和包覆104而剥出的双线105和地线107。
另外,当然,热收缩管(101、102、106)由于加热而收缩,在图7(a)和图7(c)中示出对这些热收缩管加热后的状态。这样,热收缩管102、106收缩,由此,热收缩管102、106如图所示与双线105等紧密贴合,覆盖双线105等,其结果,能够使双线与电线(地线)紧密贴合,提高EMI性能。
另外,图7(a)与图7(c)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a)的热收缩管102较长且为1根管,但是,图7(c)的热收缩管106较短且为多根(在本例中为3根)管。
这样,在本特征中,对热收缩管的处理进行研究,能够确保屈曲性和加工性,并且还能够确保EMI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等,关于设有主CPU和针对内窥镜的光量调节功能(调光功能)专用的运算专用CPU的光源装置,在运算专用CPU产生故障的情况下,取而代之,主CPU能够以抑制处理负荷增大的方式进行调光。由此,特别在某些检查中,在运算专用CPU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无法继续进行检查的情况。

Claims (11)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有出射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照明光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系统具有:
摄像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内窥镜中,对由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进行摄像;
测光信号生成单元,其根据所述摄像单元生成测光信号;
第1运算单元,其根据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对第1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
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1运算单元的状态;
第2运算单元,其是用于进行所述内窥镜系统内的整体控制的与所述第1运算单元不同的运算单元,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
调光信号控制单元,其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由所述第1运算单元进行运算输出后的所述第1调光信号,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由所述第2运算单元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后的调光信号;以及
调光单元,其根据由所述调光信号控制单元输出的调光信号,进行所述照明光的调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2运算单元抑制处理负荷增大,并且与所述整体控制一起进行所述第2调光信号的运算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关于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的运算输出,所述第2运算单元进行光圈叶片控制,但是不进行灯电流值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2运算单元以比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正常的情况下由所述第1运算单元进行运算的运算周期长的周期,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2运算单元以比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正常的情况下由所述第1运算单元进行输出的输出范围窄的范围,输出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2运算单元开始进行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的运算输出,并且,将所述内窥镜系统内的整体控制切换为简化的整体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具有:
第1存储单元,其对在所述第1运算单元中执行的运算程序进行存储;
第2存储单元,其对在所述第1运算单元中执行的其他运算程序进行存储;
运算程序读出成否检测单元,其在所述内窥镜系统起动时,检测从所述第1存储单元读出所述运算程序的成功/失败;以及
运算程序读出控制单元,其在由所述运算程序读出成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运算程序的读出失败时,从所述第2存储单元中读出所述其他运算程序,并在所述运算单元中进行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具有:
照明方式存储单元,其存储适合于所述内窥镜的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读出单元,其读出在所述照明方式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照明方式;以及
照明方式切换单元,其根据由所述照明方式读出单元读出的照明方式,对照明方式进行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系统向被摄体出射按照每个颜色要素反复进行照射和非照射的照明光,
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具有:
照射时间存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内窥镜中,至少存储所述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或所述各颜色要素的照射后的非照射时间、或所述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与所述各颜色要素的照射后的非照射时间的双方中的任意1个与照明光有关的信息;
照射时间读出单元,其从所述内窥镜的所述照射时间存储单元中读出与所述照明光有关的信息;以及
照明控制单元,其根据从所述照射时间读出单元读出的与所述照明光有关的信息,设定各颜色要素的照射时间和非照射时间,根据该设定照射所述照明光。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具有照明时间设定单元,该照明时间设定单元从外部设定各颜色要素的所述照射时间。
1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有:内窥镜,其出射对被摄体进行照射的照明光,并且对由该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进行摄像并输出摄像信号;视频处理器,其也具有根据该摄像信号生成测光信号的功能;以及光源装置,其输入该测光信号,向所述内窥镜供给根据该测光信号进行调光后的所述照明光,其特征在于,该光源装置具有:
第1运算单元,其根据所述测光信号对第1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
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1运算单元的状态;
第2运算单元,其是用于进行所述光源装置的整体控制的与所述第1运算单元不同的运算单元,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
调光信号控制单元,其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由所述第1运算单元进行运算输出后的所述第1调光信号,在由所述运算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判断为所述第1运算单元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由所述第2运算单元对基于所述测光信号生成单元的所述第2调光信号进行运算输出后的调光信号;以及
调光单元,其根据由所述调光信号控制单元输出的调光信号,进行所述照明光的调光。
CN201180021955.XA 2010-07-14 2011-06-24 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 Active CN102869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0117 2010-07-14
JP2010160117 2010-07-14
PCT/JP2011/064533 WO2012008283A1 (ja) 2010-07-14 2011-06-24 内視鏡システム、その光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297A true CN102869297A (zh) 2013-01-09
CN102869297B CN102869297B (zh) 2015-04-29

Family

ID=4546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1955.XA Active CN102869297B (zh) 2010-07-14 2011-06-24 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77183B2 (zh)
EP (1) EP2554106B1 (zh)
JP (1) JP5090579B2 (zh)
CN (1) CN102869297B (zh)
WO (1) WO20120082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7174B2 (en) 2013-02-14 2016-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djusting light beam based on geometry of bod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14656A (ja) * 2012-06-15 2014-01-30 Canon Inc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6168879B2 (ja) * 2013-06-27 2017-07-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内視鏡装置の作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017493A1 (ja) * 2014-07-28 2016-02-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6829A (en) * 1988-09-01 1989-03-22 Olympus Optical Co Endoscopic apparatus
JPH05277065A (ja) * 1992-02-07 1993-10-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H07171095A (ja) * 1993-11-29 1995-07-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H09164115A (ja) * 1995-12-15 1997-06-2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面順次式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US20040122291A1 (en) * 2001-10-30 2004-06-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djusting method for endoscope systems
JP2005342147A (ja) * 2004-06-02 2005-12-15 Olympus Corp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2009072213A (ja) * 2007-09-18 2009-04-09 Hoya Corp 内視鏡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1505651A (zh) * 2006-08-24 2009-08-1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247B2 (ja) 1983-10-03 1995-03-0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撮像用自動調光装置
JPS60232523A (ja) 1984-05-02 1985-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JPS6182731A (ja) 1984-09-28 1986-04-2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H01257911A (ja) * 1988-04-08 1989-10-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JP2542089B2 (ja) 1989-03-16 1996-10-0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US5068719A (en) * 1989-06-07 1991-11-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photometric apparatus
US5134469A (en) * 1989-11-16 1992-07-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flash unit
US5868666A (en) 1993-11-26 1999-02-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using programmable integrated circuit to constitute internal structure thereof
JP4397993B2 (ja) * 1999-03-24 2010-01-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顕微鏡写真撮影装置
US9149175B2 (en) * 2001-07-26 2015-10-06 Given Imaging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ght control in an in-vivo imaging device
JP3880351B2 (ja) * 2001-09-21 2007-02-14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遮光板を駆動する電子内視鏡装置
US7248281B2 (en) * 2002-07-16 2007-07-24 Fujin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ndoscope apparatus which superimposes signals on power supply
US20070123751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Pentax Corporation Endoscope with brightness adjustment function
JP4315952B2 (ja) * 2005-12-28 2009-08-1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JP4488319B2 (ja) 2008-12-08 2010-06-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6829A (en) * 1988-09-01 1989-03-22 Olympus Optical Co Endoscopic apparatus
JPH05277065A (ja) * 1992-02-07 1993-10-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H07171095A (ja) * 1993-11-29 1995-07-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H09164115A (ja) * 1995-12-15 1997-06-2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面順次式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US20040122291A1 (en) * 2001-10-30 2004-06-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djusting method for endoscope systems
JP2005342147A (ja) * 2004-06-02 2005-12-15 Olympus Corp 電子内視鏡装置
CN101505651A (zh) * 2006-08-24 2009-08-1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装置
JP2009072213A (ja) * 2007-09-18 2009-04-09 Hoya Corp 内視鏡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7174B2 (en) 2013-02-14 2016-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djusting light beam based on geometry of bod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297B (zh) 2015-04-29
EP2554106A4 (en) 2013-04-10
WO2012008283A1 (ja) 2012-01-19
US20120242812A1 (en) 2012-09-27
JPWO2012008283A1 (ja) 2013-09-09
EP2554106B1 (en) 2014-03-26
JP5090579B2 (ja) 2012-12-05
US8477183B2 (en) 2013-07-02
EP2554106A1 (en)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30121A (en) Endoscopic apparatus having an endoscope and a peripheral device wherein total usage of the endoscope is quantified and recorded
CN102883650B (zh) 内窥镜装置
CN106455927B (zh) 内窥镜系统
US7798959B2 (en) Endoscope light source unit with light quantity control
JP4787004B2 (ja) 内視鏡光源装置
US20080183981A1 (en) Electronic endoscope
CN102869297A (zh) 内窥镜系统及其光源装置
EP1935327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CN10711340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记录介质和内窥镜装置
CN107222664A (zh) 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310277A (zh) 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系统
WO2003034907A1 (fr)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clairage d'un endoscop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eclairage correspondant
CN106793931A (zh) 光源装置
JPH0479245B2 (zh)
JP2555693Y2 (ja) 眼科機器
JP2008132321A (ja) 内視鏡装置
CN10740506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内窥镜系统
CN1895158B (zh) 内窥镜光源装置
US10686978B2 (en) Image sensor and module configur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for image sensor
JP200220983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光源として用いた電子内視鏡装置のプロセッサおよび内視鏡用光源デバイス
JP2002094979A (ja) 電子内視鏡
JPH11206709A (ja) 他覚式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4520433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2958422B (zh) 内窥镜和内窥镜装置
KR100475704B1 (ko) Ccd 카메라의 역광보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