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9481A - 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9481A
CN102849481A CN2012102183826A CN201210218382A CN102849481A CN 102849481 A CN102849481 A CN 102849481A CN 2012102183826 A CN2012102183826 A CN 2012102183826A CN 201210218382 A CN201210218382 A CN 201210218382A CN 102849481 A CN102849481 A CN 102849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ller
thin slice
roller
rot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83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城敏明
山口阳一
八幡伊佐雄
川口贵弘
杉崎芳晃
水谷企久夫
泷裕之
土桥宏行
饭塚千秋
横地秀俊
井口健
波津裕之
杉山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49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94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46Driven retainers, i.e. the motion thereof being provided by a dedicated drive
    • B65H3/5253Driven retainers, i.e. the motion thereof being provided by a dedicated driv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B65H3/5261Retainers of the roller type, e.g.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65H7/1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 B65H7/125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sensing the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without contac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20Belt drives
    • B65H2403/21Timin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2Clutches, brakes, e.g. one-way clutch +F20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1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65H2404/14211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the axis being one the roller axis, i.e. orbiting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5H2511/524Multiple articles, e.g. doubl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10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B65H2513/41Direction of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60Optical characteristics, e.g. colour,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2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 barrier arrangements, i.e. emitter facing a receptor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在该供纸装置中,轴被设置于输送辊,轴将来自第一电机的旋转力传递至输送辊。轴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轴利用第一电机向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轴在向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旋转力传递至输送辊,轴在向第二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旋转力不传递至输送辊,而在第一电机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限制输送辊向第二方向的旋转。控制部包括使第一电机向规定方向旋转并使输送辊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模式、以及使第一电机向与第一模式相反的方向旋转并解除对输送辊向第二方向的旋转的限制的第二模式。

Description

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1年6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502,218号、以及2011年7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508,491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涉及向薄片输送方向上游侧易于拔出位于输送辊及分离辊间的薄片(sheet)的供纸装置及供纸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从盒中取出一张薄片并将该薄片输送至图像形成部侧的供纸装置。在供纸装置中,利用拾取辊从盒中取出的薄片被输送至成对的输送辊及分离辊间。在向输送辊及分离辊间重送(重叠输送)薄片的情况下,分离辊停止该分离辊侧的薄片的前进,输送辊仅将该输送辊侧的一张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
然而,有时会将驱动输送辊的电机用作位于输送辊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的对位辊的驱动源。在该情况下,以如下的方式构成装置:当朝一个方向驱动电机时,输送辊驱动,当反向旋转电机时,对位辊驱动。另外,为了切断当电机反向旋转时从电机向输送辊的旋转力(将薄片向返回方向输送的旋转力)的传送,在从电机向输送辊传送的旋转力传送机构中设置有单向超越离合器。仅在对使输送辊传送薄片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的传送方向的旋转力被输入到该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情况下,单向超越离合器才连接从电机侧向输送辊的旋转力的传送。在输入作为传送方向的反方向的返回方向上的旋转力的情况下,单向超越离合器切断从电机向输送辊的旋转力的传送。
在这样的供纸装置中,在向输送辊及分离辊间重送的薄片是例如拔去了订书钉的薄片摞等,在薄片间的贴紧力较强的情况下,有时在输送辊及分离辊间不能将薄片分离成单张。在该情况下,设于输送辊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的重送检测传感器检测薄片的重送。供纸装置向用户报告薄片的重送,并停止薄片的输送。用户需要手动将夹持在输送辊及分离辊间的薄片沿薄片输送方向上游拉出,以从输送辊及分离辊间去除薄片。
然而,在从电机向输送辊的旋转力传递机构中设有单向超越离合器,因而电机停止时的输送辊的返回方向的旋转被单向超越离合器限制。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将薄片从输送辊及分离辊间拔出时需要较大的力且薄片的拔出操作非常麻烦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纸装置包括:输送辊,沿第一方向旋转并将薄片输送至输送方向下游;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输送辊;轴,设置于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将来自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所述轴利用所述第一电机向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所述轴在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在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旋转力不传递至所述输送辊,而在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相对配置,所述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形成夹入薄片的夹持部;以及控制部,包括使所述第一电机向规定方向旋转并使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模式、以及使所述第一电机向与所述第一模式相反的方向旋转并解除对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的限制的第二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消去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消去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供纸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供纸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单向超越离合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使输送辊向传送方向旋转的情况的图。
图7是示出容许输送辊向返回方向的旋转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基于消去装置的供纸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检测重送的情况的各单元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消去装置100的结构图。
消去装置100对利用能消色色调剂、能消色油墨等“能消色色材(能消去色材)”形成图像的薄片,进行对基于能消色的色材的图像的颜色进行消色的“消色处理(消去处理)”。能消色的色材包括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消色剂。呈色性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隐色染料。显色剂可列举例如苯酚类。消色剂可列举有加热时与呈色性化合物相溶、与显色剂不具亲和性的物质。能消色的色材由于呈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显色,呈色性化合物与显色剂的相互作用因加热至消色温度以上而消失,从而消色。
消去装置100具备供纸部2(供纸装置)、输送路径3、对位辊17、读取部11、消去部12、薄片输送辊13、挡块(flapper)14、第一排纸托盘15及第二排纸托盘16。
供纸部2具备供纸托盘21(薄片装载部)、拾取辊22、输送辊23、分离辊24、第一驱动电机41、第二驱动电机42、第三驱动电机43、供纸检测传感器44、以及重送检测传感器45。供纸部2从供纸托盘21取出一张薄片并传送到输送路径3。
输送路径3具备第一输送路径31、第二输送路径32。第一输送路径31从供纸托盘21延伸。在第一输送路径31,从薄片输送方向上游侧开始依次有读取部11、第一排纸托盘15、第二排纸托盘16。第二输送路径32在第一输送路径31中的读取部11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侧分支,在读取部11的薄片输送方向上游侧与第一输送路径31合并。在第一输送路径31中,从第二输送路径32的分支点P靠近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侧,具备第一转向路线(switchback)用输送路径311以及第二转向路线用输送路径312,该第一转向路线用输送路径311延伸到第一排纸托盘15,该第二转向路线用输送路径312从第一转向路线用输送路径311分支并延伸到第二排纸托盘16。
读取部11具备两个读取单元111、112,读取部11一次读取薄片的两面。被读取部11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器53(图2)。存储于存储器53的图像数据在薄片的图像的消去后调出并能够用于图像的复原。
消去部12具备两个消去单元121、122。消去部12的消去单元121、122通过与薄片两面抵接而加热薄片两面,从而一次使薄片两面的图像消色。
在输送路径3存在多个薄片输送辊13,薄片输送辊13夹持输送薄片。
挡块14位于输送路径3的各分支点,挡块14将薄片分配到任一个分支路径。
以下,对采用消去装置100的图像消去处理进行简略说明。
消去装置100利用供纸部2从供纸托盘21取出一张薄片并传送至输送路径3。消去装置100将薄片传送到读取部11,以读取薄片两面的图像。消去装置100将薄片传送到消去部12,加热薄片两面并消去薄片两面的图像。消去装置100将薄片再次传送至读取部11,以读取薄片两面。
消去装置100将薄片在分支点P处传送至第一转向路线用输送路径311侧。消去装置100基于薄片两面的图像数据,在将薄片两面无消去残留和折角的薄片判定为能再利用的情况下,将薄片向第一排纸托盘15排出。消去装置100在将薄片的任一个面存在消去残留或折角的薄片判定为不能再利用的情况下,将薄片转回输送至第二转向路线用输送路径312,从而将薄片向第二排纸托盘16排出。
图2是示出消去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消去装置100除了上述的各单元外,还具备控制部5、操作输入部18及显示部19。
控制部5具备处理器51、ASIC 52(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存储器53、以及HDD 54(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控制部5控制整个消去装置100。
操作输入部18例如具备触摸面板、操作键,操作输入部18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消去装置100也可不消去图像而仅进行薄片的读入动作。操作输入部18指示消去处理的开始或者薄片图像的读入处理等消去装置100的功能动作。
显示部19例如是触摸面板,显示部19显示消去装置100的设定信息、动作状态、日志信息、以及对用户的通知。
图3及图4是示出供纸部2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3中省略供纸托盘21等的盖。
供纸托盘21装载多张薄片。薄片的尺寸可以是A4-R、A4、LTR等各种尺寸。
供纸部2除了上述单元21~24、41~45以外,还具备拾取辊可动部25、第一旋转力传递机构46以及第二旋转力传递机构48。
拾取辊22与位于供纸托盘21所承载的薄片摞的最上面的薄片接触并旋转。拾取辊22从供纸托盘21取出薄片并将薄片传送至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
拾取辊可动部25使拾取辊22上下移动,并使拾取辊22向可将薄片从供纸托盘21取出的供纸位置和不可将薄片从供纸托盘21取出的待机位置移动。拾取辊可动部25具备第三驱动电机43及臂251,该臂251被第三驱动电机43驱动以使拾取辊22上下移动。
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成对,且联动地形成夹持部(nip)。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在从拾取辊22向夹持部重送薄片的情况下,分离一张薄片并将该薄片向输送路径3传送。输送辊23设于驱动轴231。驱动轴231是将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传递至输送辊23的单向超越离合器(one-wayclutch)构造47(图4)的一部分。换言之,驱动轴231在其与输送辊23之间具备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在驱动轴231的端部设置有齿轮232。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从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的齿轮411经由带461、齿轮462、463、232、驱动轴231输入到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
驱动轴231向将薄片向输送方向下游传送的传送方向(第一方向)或将薄片向输送方向上游传送的返回方向(第二方向)旋转,但利用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能使向输送辊23的旋转力的传递仅在一个方向(传送方向)上进行。
在驱动轴231向返回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利用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来自驱动轴231的旋转力未传递至输送辊23,且输送辊23在从外部赋予返回方向的旋转力时容许向返回方向的旋转。
带464卷绕于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和拾取辊22的驱动轴,拾取辊22向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的驱动方向转动。
第一旋转力传递机构46将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传递给输送辊23。第一旋转力传递机构46具备带461、齿轮462、463、232、驱动轴231。
第二旋转力传递机构48将第二驱动电机42的旋转力传递至分离辊24。第二旋转力传递机构48具备齿轮481、242、分离辊24的驱动轴241。驱动轴241在与分离辊24之间具备转矩限制器。
在分离辊24的驱动轴241的端部设置有齿轮242。第二驱动电机42的旋转力从第二驱动电机42经由齿轮481、242及驱动轴241传递至分离辊24。将薄片从第二驱动电机42返回至薄片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传递至分离辊24。利用设置于分离辊24的驱动轴241的转矩限制器,在经由利用输送辊23向输送方向下游输送的薄片的受力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分离辊24利用薄片向输送方向下游的移动而向传送方向(第三方向)连转(連れ回る)。另一方面,在经由薄片的受力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分离辊24向返回方向(第四方向)旋转。例如,在输送辊23和分离辊24之间重送薄片时,重送的薄片中仅有输送辊23侧的一张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侧,分离辊侧的薄片停止或者返回输送方向上游侧,从而进行薄片的分离。
对位辊17在输送路径3中设置于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对位辊17是成对的。在图3、4中描绘出设置于一个对位辊17的驱动轴的齿轮171。对位辊17通过薄片的端部与一对对位辊17间的夹持部触碰,从而以薄片的端部相对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式修正薄片的姿勢。在图3、4的对位辊17的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齿轮171,在齿轮171挂有被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的带461。对位辊17的驱动轴内置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
如图4所示,当在薄片的拾取时第一驱动电机41将带461向图4中实线的箭头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驱动时,要将输送辊23向传送方向驱动的逆时针方向(传送方向)的旋转力被输入至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于是,利用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来自驱动轴231的传送方向的旋转力被传递至输送辊23。利用该旋转力,输送辊23向作为逆时针方向的传送方向驱动并将薄片传送到薄片输送方向下游。
此时,要将对位辊17向返回方向驱动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被输入至对位辊17的驱动轴,但利用设置于对位辊17的驱动轴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来自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未传递至对位辊17。
另一方面,在第一驱动电机41将带461向图4中虚线的箭头B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驱动的情况下,要将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驱动的顺时针方向(返回方向)的旋转力被输入至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在该情况下,利用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来自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未传递至输送辊23。
此时,要将对位辊17向传送方向驱动的图4中虚线的箭头B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传送方向)的旋转力被输入至对位辊17的驱动轴。于是,利用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来自驱动轴(第一驱动电机41)的传送方向的旋转力传递至对位辊17。由此,对位辊17被向传送方向驱动,以将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
这样,在供纸部2中,第一驱动电机41向一个方向驱动时,输送辊23利用来自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旋转,对位辊17不旋转。另一方面,第一驱动电机41向反方向驱动时,这次对位辊17利用来自第一驱动电机41的旋转力旋转,但输送辊23不旋转。
供纸检测传感器44检测输送路径3中的薄片。供纸检测传感器44也可具备出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出射部以及接收红外线的受光部。供纸检测传感器44也可在红外线被薄片遮挡而红外线的受光量在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使薄片的检测成为“ON”。
重送检测传感器45检测薄片是否被重送。重送检测传感器45也可以是具备出射超声波的超声波出射部以及接收超声波的受音部的超声波传感器。控制部5监视重送检测传感器45的输出信号,并在超声波的衰减量在规定量以上时判断为薄片被重送。
供纸检测传感器44及重送检测传感器45位于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供纸检测传感器44及重送检测传感器45检测作为消去装置100的处理对象的薄片中的最小的薄片、即被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夹持的薄片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供纸检测传感器44位于重送检测传感器45的薄片输送方向上游。
图5是示出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5及以下的图6~图8中,由于示出输送辊23及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的结构,所以示意性地示出其截面。
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具备在输送辊23的内周面形成的多个楔状槽471、位于各楔状槽471和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之间的球472及弹簧473。在各楔状槽471和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之间,形成随着朝向图5中逆时针方向而变窄的楔状空间S。弹簧473在楔状空间S内被配置在球472靠近楔状空间S变宽的顺时针方向侧。
这里,控制部5将成为输送辊23的驱动源的第一驱动电机41如上述地向一个方向侧及反方向侧驱动。控制部5包括: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1并使输送辊23向传送方向旋转的第一模式(通常输送模式),以及使第一驱动电机41向与第一模式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容许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旋转的第二模式(反转输送模式)。
以下,对各模式时的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采用拾取辊22拾取薄片时,控制部5设定使输送辊23向传送方向旋转的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时,要使输送辊23向传送方向旋转的图5中实线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从第一驱动电机41侧传递至驱动轴231,驱动轴231向图5中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如图6所示,各球472反抗弹簧力而向逆时针方向移动,夹入各楔状槽471和驱动轴231之间。由此,输送辊23向作为图6中逆时针方向的传送方向旋转。此外,在该第一模式时,旋转力从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经由带464传递至拾取辊22。由此,拾取辊22向将薄片传送至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的传送方向旋转。
控制部5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1并将输送辊23向传送方向驱动时,第二驱动电机42也驱动。由此,要使分离辊24向作为图6中逆时针方向的返回方向旋转的旋转力从第二驱动电机42侧传递至分离辊24的转矩限制器。
利用拾取辊22,在向输送辊23与分离辊24之间的夹持部仅传送一张薄片时,输送辊23向传送方向旋转。另外,作为图6中逆时针方向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从第二驱动电机42侧传递至分离辊24。这里,传送方向的旋转力从输送辊23经由薄片传递至分离辊24,因而分离辊24利用转矩限制器的作用向输送辊23连转,回到传送方向。因此,薄片被传送到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侧。
另一方面,在向输送辊23与分离辊24之间的夹持部重送薄片的情况下,输送辊23将输送辊23侧的一张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侧。这里,由于薄片间的摩擦力较小,所以从输送辊23侧仅有少许旋转力(摩擦力)传递至利用输送辊23输送的薄片的下侧的薄片。因此,与从输送辊23侧传递至分离辊24的旋转力相比,从第二驱动电机42侧传递至分离辊24的、作为图6中逆时针方向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变大。因此,分离辊24向返回方向旋转。由此,向输送辊23与分离辊24之间的夹持部重送的薄片中的仅有输送辊23侧的一张薄片被传递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侧,分离辊24侧的薄片的前进因分离辊24而停止。
然而,在重送的薄片是例如拔出订书钉后的薄片摞且薄片间的摩擦力较强的情况下,与仅有一张薄片被传送至输送辊23与分离辊24之间的夹持部的情况同样,利用输送辊23将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在该情况下,重送检测传感器45检测薄片的重送。
在检测到薄片的重送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停止第一驱动电机41、第二驱动电机42并停止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的驱动。在第一驱动电机41停止且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被固定的状态下,用户将薄片拉出至薄片输送方向上游时,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图6中顺时针方向)少许旋转。于是,各球472夹入各楔状槽471与驱动轴231之间,输送辊23的旋转停止。即,在第一驱动电机41侧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限制向输送辊23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从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拔出薄片需要较大的力(仅分离辊24因转矩限制器的作用而向返回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薄片的重送的情况下,控制部5成为第二模式。如图7所示,控制部5在第二模式下,驱动拾取辊可动部25而将拾取辊22从供纸位置向上方的待机位置移动。另外,控制部5在第二模式下使第一驱动电机41向与第一模式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如图7所示,驱动轴231向作为返回方向的图7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的各球472位于楔状空间S内的空间变大的部分而空转,从而输送辊23成为容许向返回方向的旋转的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手动将薄片从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拔出的情况下,输送辊23随着薄片的拔出而向返回方向连转,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用较小的力拔出薄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薄片的重送时,控制部5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1并进入容许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旋转的状态,同时驱动第二电机42向返回方向驱动分离辊24。由此,分离辊24向返回方向旋转并自动地使薄片返回薄片输送方向上游。此时,输送辊23随着薄片的返回而向返回方向连转。
控制部5驱动分离辊24及输送辊23并使薄片返回薄片输送方向上游直至基于供纸检测传感器44的薄片的检测成为“OFF”为止。然后,控制部5再次进行通常的输送动作,若能够利用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将薄片分离成仅一张,则将分离后的薄片传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控制部5若不能够将薄片分离为一张,则再次使薄片返回薄片输送方向上游。
以下,简略地说明采用消去装置100的供纸处理。通过控制部5从存储器53读入程序来实现基于消去装置100的供纸处理。图8是示出供纸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检测重送时的各单元的驱动定时(timing)及传感器的检测定时的时间图。
控制部5最初是作为通常输送模式的第一模式。首先,控制部5利用拾取辊可动部25使拾取辊22下降,拾取辊22定位于拾取辊22与位于供纸托盘21中的薄片摞的最上面的薄片接触的可供纸位置(动作1)。
控制部5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1并向传送方向驱动输送辊23。此时,旋转力从输送辊23侧传递至拾取辊22侧,拾取辊22将薄片传送至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控制部5同时也驱动第二驱动电机42,向分离辊24的转矩限制器输入要使分离辊24向返回方向旋转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动作2、参照图9(A))。此时,向分离辊24的转矩限制器输入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比向输送辊23输入的传送方向的旋转力小(参照图9的A1>A2)。
由此,在向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仅输送一张薄片的情况下,利用输送辊23将薄片输送到薄片输送方向下游。分离辊24利用转矩限制器的作用,随着向薄片的薄片输送方向下游的移动而向传送方向连转。
在向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重送薄片的情况下,薄片间的摩擦力降低,通常,利用输送辊23仅将输送辊23侧的一张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其他分离辊24侧的薄片因分离辊24而停止前进,减速或少许返回薄片输送方向上游。
在向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传送拔出了订书钉的薄片等薄片间的贴紧力较强的薄片的情况下,在薄片未分离的状态下直接利用输送辊23将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
供纸检测传感器44检测利用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向薄片输送方向下游传送的薄片(动作3)。在向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仅输送一张薄片的情况下、以及在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将薄片分离为一张的情况下,控制部5基于重送检测传感器45的输出信号,判断为薄片未被重送(动作4:否)。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控制输送辊23、分离辊24、对位辊17及位于输送路径3的各处的薄片输送辊13等,将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下游(读取部11侧)(动作5)。然后,结束处理。
在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之间薄片未被分离的情况下,控制部5基于重送检测传感器45的输出信号,判断为薄片被重送(动作4:是)。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切换至使薄片返回薄片输送方向上游的第二模式。控制部5停止第一驱动电机41并停止输送辊23的驱动。然后,控制部5停止第二驱动电机41并停止对分离辊24输入向返回方向的旋转力(参照图9(B)等)。另外,控制部5利用拾取辊可动部25使拾取辊22上升,并将拾取辊22定位于拾取辊22从薄片摞隔离的待机位置(动作6)。
控制部5使第一驱动电机41反向旋转,并向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输入返回方向的旋转力。于是,利用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的作用,返回方向的旋转力未传递至输送辊23,且输送辊23成为容许向返回方向的旋转的状态(动作7、参照图9(C))。
控制部5在开始使第一驱动电机41反向旋转后,开始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42(动作8、参照图9(D))。控制部5向分离辊24的转矩限制器输入要使分离辊24向返回方向旋转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力。
由此,输送辊23成为容许向返回方向的旋转的状态后,分离辊24开始向返回方向旋转。而且,利用分离辊24将薄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上游,同时输送辊23通过输送至薄片输送方向上游的薄片而向返回方向连转。
此时,控制部5以如下的速度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1、第二驱动电机42:将向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的返回方向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大于等于利用向通过分离辊24输送至输送方向上游的薄片连转的输送辊23(分离辊24)的旋转速度以上的速度(参照图9的D1>D2)。这里,当输送辊23的返回方向的旋转速度比驱动轴231的旋转速度大时,球472夹入各楔状槽471与驱动轴231之间,输送辊23的返回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驱动轴231的旋转速度比输送辊23的返回方向的旋转速度大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1、第二驱动电机42,所以能够防止输送辊23的返回方向的旋转被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限制。
另外,控制部5使第一驱动电机41向与第一模式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将容许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旋转时的第一驱动电机41的角速度设定为大于等于开始使分离辊24向返回方向旋转时的第二驱动电机42的角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相等)。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充分地防止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的连转被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47限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与向输送辊23的驱动轴231输入的旋转力的比率设定为与第二驱动电机42的输出与向分离辊24的驱动轴241输入的旋转力的比率相同。
通过将薄片向薄片输送方向上游输送,通过供纸检测传感器44检测的薄片的薄片输送方向上游端的检测为未检出时(动作9:是),停止第二驱动电机42并停止分离辊24的驱动(动作10,参照图9(E))。
控制部5在第二驱动电机42的驱动停止后,停止第一驱动电机41并解除容许输送辊23向返回方向连转的状态(动作11、参照图9(F))。
然后,回到动作2,即回到作为通常的输送模式的第一模式,再次驱动输送辊23及分离辊24并实现薄片的分离(动作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虽然将“消色处理(消去处理)”记述为消去图像的颜色,但也可包含消去图像这一意义。即,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消去装置并不限定于利用热而消去图像的颜色的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光的照射消去薄片上的图像的颜色的装置,还可以是消去形成于特殊薄片的图像的装置。或者,消去装置也可以是除去(消去)薄片上的图像的装置。消去装置只要是为了能再利用薄片而使薄片上的图像不可见的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已经说明了将供纸装置适用于消去装置的例子,但也可将供纸装置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或读取装置等。
作为记录介质,只要是能够存储程序且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方式也可以是任意的方式。具体而言,作为记录介质,例如可列举ROM、RAM等的内部安装于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装置,CD-ROM或软盘、DVD盘、光磁盘、IC卡等的可移动型存储介质、保存计算机程序的数据库、或者其他计算机以及其数据库等。利用安装或下载获得的功能,也可以是与装置内部的OS等协作而实现其功能。程序也可以是其一部或全部为动态生成的执行模块。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各处理的顺序也可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顺序不同。
如以上所详述,依据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能够提供易于向薄片输送方向上游侧拔出位于输送辊及分离辊间的薄片的技术。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里描述的装置以及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方式来体现。而且,在不超出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所述装置以及方法当然可以进行一些省略、替代或变形。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涵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的这些方式或变形。

Claims (10)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辊,沿第一方向旋转并将薄片输送至输送方向下游;
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输送辊;
轴,设置于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将来自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所述轴随着所述第一电机向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所述轴在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在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旋转力不传递至所述输送辊,而在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相对配置,所述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形成夹入薄片的夹持部;以及
控制部,包括使所述第一电机向规定方向旋转而使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模式、以及使所述第一电机向与所述第一模式相反的方向旋转以解除对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的限制的第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辊在经由通过所述输送辊向所述输送方向下游输送的薄片而受到的受力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随着薄片向所述输送方向下游的移动而向第三方向连转,在所述受力小于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分离辊向作为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的第四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分离辊向所述第四方向旋转,且将所述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一起夹持的薄片向所述输送方向上游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配置于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所述传感器检测在所述输送辊及所述分离辊之间夹持的薄片的重送,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重送薄片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轴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速度设定得大于等于与通过所述分离辊向所述输送方向上游输送的薄片连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及所述分离辊的旋转,并在将所述轴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后,使所述分离辊向所述第四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包括:
薄片装载部,用于装载所述薄片;
拾取辊,从所述薄片装载部取出所述薄片并传送到所述输送辊及所述分离辊之间;以及
拾取辊可动部,使所述拾取辊向能从所述薄片装载部取出所述薄片的能供纸位置和不能从所述薄片装载部取出所述薄片的待机位置移动,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拾取辊从所述能供纸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移动。
8.一种供纸方法,所述供纸方法是供纸装置的供纸方法,所述供纸装置包括:输送辊,沿第一方向旋转并将薄片输送至输送方向下游;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输送辊;轴,设置于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将来自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构造,所述轴随着所述第一电机向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所述轴在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旋转力传递至所述输送辊,所述轴在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旋转力不传递至所述输送辊,而在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相对配置,所述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形成夹入薄片的夹持部;以及传感器,配置于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所述传感器检测在所述输送辊及所述分离辊之间夹持的薄片的重送,所述供纸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使所述第一电机向规定方向旋转,以使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以及
在利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薄片的重送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电机向所述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以解除对所述输送辊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的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分离辊经由通过所述输送辊向所述输送方向下游输送的薄片而受到的受力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分离辊随着薄片向所述输送方向下游的移动而向第三方向连转,在所述受力小于所述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分离辊向作为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的第四方向旋转;
在使所述第一电机向所述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使所述分离辊向所述第四方向旋转,并利用所述分离辊将所述分离辊与所述输送辊一起夹持的薄片向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传送;以及
将所述轴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速度设定得大于等于与通过所述分离辊向所述输送方向上游输送的薄片连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旋转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第一电机从向所述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状态切换到向所述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辊及所述分离辊的旋转,并在将所述轴向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后,使所述分离辊向所述第四方向旋转。
CN2012102183826A 2011-06-28 2012-06-27 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Pending CN1028494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02218P 2011-06-28 2011-06-28
US61/502,218 2011-06-28
US201161508491P 2011-07-15 2011-07-15
US61/508,491 2011-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9481A true CN102849481A (zh) 2013-01-02

Family

ID=4738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83826A Pending CN102849481A (zh) 2011-06-28 2012-06-27 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7220B2 (zh)
JP (1) JP5559843B2 (zh)
CN (1) CN1028494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5093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9541904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CN11031586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5574A1 (en) * 2009-09-15 2011-03-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ecoloring apparatus, image decoloring method, and sheet transfer apparatus
JP5842564B2 (ja) * 2011-11-17 2016-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媒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60299B2 (ja) * 2013-06-27 2017-07-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原稿搬送装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794948B (zh) 2014-10-10 2019-04-26 株式会社Pfu 介质供给装置
JP2017137145A (ja) * 2016-02-01 2017-08-10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紙装置
JP7131295B2 (ja) * 2018-10-26 2022-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10662011B2 (en) 2018-10-31 2020-05-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transport
WO2024063286A1 (ko) * 2022-09-19 2024-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클러치가 구비된 피더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 탈선 방지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208A (zh) * 2003-12-04 2005-06-0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重送检测方法和薄片供给器及采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CN1987669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单元、图像形成设备和纸张传送控制方法
CN101177210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设备及配备该设备的自动文件给送器和成像装置
US7905484B2 (en) * 2007-12-20 2011-03-15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5083A (ja) 2001-03-09 2002-09-18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2003341861A (ja) * 2002-05-29 2003-12-03 Toshiba Tec Corp 手差し給紙装置
US7354038B2 (en) * 2002-11-27 2008-04-08 Ricoh Company, Ltd. Jam suppressing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184904B2 (ja) * 2003-09-03 2008-11-19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分離搬送装置
JP4252929B2 (ja) 2004-05-14 2009-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被記録体給送装置、及び、その被記録体給送装置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486989B2 (ja) 2007-10-12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給紙方法、給紙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9263122A (ja) * 2008-04-28 2009-11-12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42260B2 (en) * 2010-03-15 2013-09-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ice detecting curl of sheet and image eras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208A (zh) * 2003-12-04 2005-06-0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重送检测方法和薄片供给器及采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CN1987669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单元、图像形成设备和纸张传送控制方法
CN101177210A (zh) * 2006-11-09 2008-05-14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设备及配备该设备的自动文件给送器和成像装置
US7905484B2 (en) * 2007-12-20 2011-03-15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5093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纸机构及使用该分纸机构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CN109541904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CN11031586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US11559999B2 (en) 2018-03-30 2023-01-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apable of performing backward convey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10637A (ja) 2013-01-17
US8777220B2 (en) 2014-07-15
JP5559843B2 (ja) 2014-07-23
US20130001860A1 (en) 201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9481A (zh) 供纸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US8890912B2 (en) Color erasing apparatus
JP6355326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9836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75839A1 (en) Sheet storag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85547A (zh) 片材供送装置及自动原稿搬送装置
JP6886974B2 (ja) 原稿給送装置
JP2019116383A (ja) 媒体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3173620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スキャナ、プリンタ、ファクシミリ、及び複写機
US9511971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method
JP68928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8894060B2 (en)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CN102807113B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045297B2 (en)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JP5956356B2 (ja) 自動供給ロール清掃システム
JP6696760B2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632337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941491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016021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4704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9001594A (ja) 給送ローラ、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2017061374A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24065486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7171432A (ja) 給送装置及び読取装置
JP2019116375A (ja) 回転体ユニット、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