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7894B -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7894B
CN102837894B CN201210204133.1A CN201210204133A CN102837894B CN 102837894 B CN102837894 B CN 102837894B CN 201210204133 A CN201210204133 A CN 201210204133A CN 102837894 B CN102837894 B CN 102837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ender
coating
sealing member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41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7894A (zh
Inventor
舘克明
松山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37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7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7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7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2Vacuum-jacket vessels, e.g. vacuum bottles
    • A47J41/0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lements forming vacuum space
    • A47J41/0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lements forming vacuum space made of met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 Packages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在真空绝热容器(1)中,对内容器与外容器(7)之间的空隙进行真空排气,使用密封件密封排气孔来形成真空绝热层(9),并在密封件(11)的外侧设置保护板(13)。设置外筒部(5)的外侧面的涂层(15)、外底板部(6)的外侧面的涂层(16)、保护板的外侧面的涂层(17)。在凹部(12)的表面与保护板之间的微小间隙A、B中填充间隙涂层(18)、(19)。在对真空绝热容器进行水洗等时,能利用间隙涂层(18)、(19)阻止水分浸入密封件或凹部(12)侧,能防止密封件或凹部(12)的金属被腐蚀,还能更完备地防止因腐蚀导致的绝热性能的降低。

Description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制的内容器与外容器、并将这两者之间作为真空绝热层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该类产品都是将内容器与外容器的口部相互一体化,然后在外容器例如其底部设置排气孔,并且在经由该排气孔排出空气后,借助密封件来密封排气孔,从而使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形成真空绝热层。
另外,已知一种真空绝热容器:从下侧覆盖整个底部的底盖作为外主体的底部侧的外装体而进一步嵌合,以免影响美观性和使用性。
此外,还已知一种使用保护板代替底盖来覆盖密封件的外侧的真空绝热容器。这样的产品是对设置了密封件的真空绝热容器主体的外表面进行涂装,然后将实施了涂装后的保护板粘合在密封件的外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6729号公报。
在现有技术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底盖的嵌合中,在整体清洗真空绝热容器时,水会通过微小的间隙而浸入底盖与外容器之间、或外底与保护板之间,从而密封件、底部存在发生金属被腐蚀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腐蚀发展到真空绝热层,则存在由于破坏真空而导致绝热性能下降的可能性。
需要解决的问题点为:在为了不影响美观性和使用性而使用保护板覆盖用于密封设置在外容器上的密封孔的密封件或底部等、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中,即使在密封件与保护板之间也不产生微小的间隙。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将金属制的内容器的口部与金属制的外容器的口部一体化而形成双层壁构造,并对上述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的空隙进行真空排气。使用密封件密封该排气孔而形成真空绝热容器主体,并在上述密封件的外侧覆盖保护板。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护板与上述密封件之间的、保护板的内侧设置粘合剂层,在上述保护板与上述绝热容器主体的间隙设置涂层。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将金属制的内容器的口部与金属制的外容器的口部一体化而形成双层壁构造,并对上述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的空隙进行真空排气。使用密封件密封该排气孔而形成真空绝热容器主体,并在上述密封件的外侧覆盖保护板。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护板与上述密封件之间以从上述保护板外面伸出的方式设置粘合剂层,并在该伸出的粘合剂层上设置非渗透性的涂层。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件为钎焊件。该钎焊件的外侧表面被设置在与上述保护板的贴合面相同的位置或比上述保护板的贴合面更深入内侧的位置。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中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真空绝热层内的吸气剂被熔接在粘合有上述保护板的上述容器的与上述保护板的粘合面对置的范围内。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中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板为金属制。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中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粘合剂层的耐热温度设为100℃以上。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记载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层为粉体涂层。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记载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层是由多次进行液体涂装的重叠而形成的多层构成。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利用在保护板与密封件之间的间隙设置的涂层,通过保护板能够容易地提高密封件的防水性、防锈性。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利用在保护板与密封件之间的间隙伸出设置的涂层,在通过保护板能够容易地提高密封件的防水性的同时,并尽可能地扩大保护板的粘合面积。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钎焊件的外侧表面被设置在与上述保护板的贴合面相同的位置或者比上述保护板的贴合面深入内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可靠地将排气孔密封。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吸气剂被熔接在比保护板的粘合面靠向内侧,从而能够隐藏吸气剂的安装痕迹。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利用金属制保护板能够可靠地保护密封件。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通过将粘合剂层的耐热温度设为100℃以上,即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保护板也不会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一次涂装就能形成较厚的涂层。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能够将一次较薄的涂层重叠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整体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要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整体纵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绝热容器;4…内容器;7…外容器;8…上部口部;9…真空绝热层;10…排气孔;11…密封件;13…保护板14、14'、14"…粘合层;18、18'、19、23…间隙涂层;20…吸气剂(getter);21…下涂层;22…上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而且,以下说明的全部结构也不被限定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实施例1
图1~2示出了实施例1。作为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1的杯子是将内容器4与外容器7在各自的广口的上部口部8粘合的结构。其中,上述内容器4在内筒部2的底部具有内底板部3,上述外容器7在外筒部5的底部具有外底板部6,内容器4与外容器7均由不锈钢,例如18-8不锈钢形成。而且,在内容器4与外容器7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真空绝热层9。在经由形成在呈圆形的外底板部6的中央且连通内外的排气孔10,对内容器4与外容器7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气后,使用密封件11,例如、由Sn或Sn与Ag、Cu、Ni、Bi或Zn的合金构成的金属钎料或玻璃钎料将排气孔10密封。
上述排气孔10呈小孔状,该排气孔10的周围的俯视面是以排气孔10为中心的圆形,并向真空绝热层9侧形成为浅底状的凹部12。该凹部12以内侧(真空绝热层9侧)比外侧直径小的方式形成为多阶,在实施例中形成三阶。在以排气孔10为中心的平面圆形的内侧凹部12A收容有密封件11,在内侧凹部12A的外侧被配置成与凹部12A呈同心圆状的中间凹部12B的俯视面为圆环状。在内侧凹部12A的更外侧被配置成与凹部12A呈同心圆状的外侧凹部12C为圆环状。其向下的外周边缘12D以排气孔10为中心形成为锥面,该锥面越向下,则直径越大。
而且,在外侧凹部12C以松动结合的方式设置有金属制的保护板13,在实施例中该保护板13由不锈钢、例如18-8不锈钢制成。该保护板13经由基于中间凹部12B而形成的空隙至少将密封件11覆盖,以免密封件11影响绝热容器1的底侧的美观性和使用性。该保护板13俯视面为圆形的薄平板状。保护板13的外周边缘13A被配置在比密封件11的外周边缘大的范围内,以便覆盖密封件11整体,保护板13的外周边缘13A侧的内侧面、即真空绝热层9侧的表面经由粘合层14与外侧凹部12C的表面贴合。另一方面,保护板13的向下的外侧面配置在外侧凹部12C的内侧。
而且,在外筒部5、外底板部6、保护板13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涂层15、16、17。这些涂层15、16、17在同一涂装工序中连续地形成,因此,在涂装外底板部6的外侧面的涂层16及保护板13的外侧面的涂层17的工序中,涂料进入外侧凹部12C的外周边缘12D与保护板13的外周边缘13A之间的第一间隙A内,进一步进入其里侧的、外侧凹部12C的表面与保护板13的内侧面之间的第二间隙B内并将它们填充后成膜。其结果是,以使涂料存积于第一间隙A内的方式设置了介于涂层16与涂层17之间的第一间隙涂层18。并且,还以使涂料存积于第二间隙B内的方式设置介于第一间隙涂层18与粘合层14的外周边缘14A之间的第二间隙涂层19。
在实施例中,表面外置于大气中的上述涂层15、16、17及间隙涂层18、19由膜厚C为30μm~150μm左右的使用粉体涂料通过喷塑而形成。因此,用于粘合层14的粘合剂的耐热温度在100℃以上,且高于粉体涂料的烧结温度。在实施例中,由于粉体涂料的喷塑的烧结温度一般为190℃~220℃,所以粘合层14例如采用耐热性高粘合性聚烯烃(熔融温度220℃~240℃)等。另外,粉体涂装的涂料中不使用有机溶剂、水等溶媒,而使用仅由涂膜形成成分调配的粉末状涂料,其涂装方法利用加压空气进行涂料的供给、输送及涂装,并以静电粉体涂装法、流动浸渍法为主。静电粉体涂装法从粉体状态的涂装时开始,经加热进行烧结,然后经过除气、平滑可固化反应而成膜。特别是与液体涂装相比,粉体涂装能够确保一次性可涂装的膜厚C例如厚达30μm~150μm左右,即便进行一次涂装工序也能确保足够的膜厚。因此粉体涂装能够有效提高保护板13的粘合强度以及生产效率。另外,在粉体涂装中,能够一次性涂装的较薄的膜厚为25μm~35μm左右,通过采用预热方法能够一次性涂装的较厚的膜厚为300μm~2000μm。
另外,吸气剂20经由熔接部20A利用点焊等安装在外底板部6的真空绝热层9侧的表面,该吸气剂20吸收从真空绝热层9的内表面产生的气体。而且,为了用保护板13隐藏熔接部20A的痕迹,吸气剂20的安装位置被熔接于俯视观察时比保护板13的基于粘合层14的粘合面更靠近内侧。另外,在对外侧面涂层16、外侧面涂层17、第一间隙涂层18、第二间隙涂层19等进行涂装时,将外底板部6朝上来进行涂装,开口根部比最外径小。在增厚的涂层15上没有口,在不锈钢的上部口部8上有口,从而能够直接饮用饮料,在饮用时,不会感到因增厚的涂层带来的不适。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被收容于绝热容器1的热水或冷水等通过设置在其周围的真空绝热层9而被保温或保冷。
而且,用热水等清洗整个容器时,即使水通过间隙A、B浸入密封件11或凹部12中,由于设置于间隙A、B的间隙涂层18、19也能够阻止水浸入,从而能够防止密封件11被腐蚀。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内容器4与外容器7之间的空隙进行真空排气,用密封件11密封排气孔10来形成真空绝热层9,并在密封件11的外侧设置保护板13。在这样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1中,在外底板部6的、-外侧凹部12C与保护板13之间,以与粘合层14的外周边缘14A对置的方式,将间隙涂层18、19填充到凹部12的、-外侧凹部12C的表面与保护板13之间的微小间隙A、B中,从而在对真空绝热容器1进行水洗等时,能够阻止水分浸入密封件11或凹部12侧,并能够防止密封件11或凹部12的金属被腐蚀,进而能够更完备地防止因腐蚀导致的绝热性能降低。另外,通过涂装工序,经由第一间隙涂层18而贴合于外底板部6的涂层16与保护板13的外侧面的涂层17连接,且贴合于凹部12表面的第二间隙涂层19也与涂层17连接,由此保护板13能够牢固地贴合于外底板部6。
此外上述密封件11为钎焊件。该钎焊件的外侧表面被设置得比保护板13的由粘合层14所形成的贴合面更靠里侧,即被设置在较深的位置上,从而能够可靠地密封排气孔10。
而且,经由熔接部20A设置在外侧凹部12C的真空绝热层9侧的吸气剂20被熔接于比保护板13的粘合面更靠内侧,从而能够用保护板13将暴露在外侧凹部12C的外侧的熔接部20A的痕迹覆盖而隐藏,能阻止美观性的降低。
另外,将粘合层14的耐热温度设为100℃以上,因此即使在将杯子等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1放在用热水进行清洗的餐具清洗机(未图示)中进行清洗时,保护板13也不会脱落。并且,在经由粘合层14在杯子等的外底板部6设置了保护板13时,商品的耐热性也会得到提高。
而且,在进行金属涂装时,需要提高温度,因此有可能出现粘合剂融化,保护板发生错位、脱落的情况。另外,在涂装完毕后,将已涂装完毕的保护板粘合时,如果粘合剂的融点高,则在粘合时涂装会变色。另外,在粘合剂的融点较低时,商品的耐热性也会降低,从而很难确立用于粘合保护板的生产条件。但是,通过使用高熔点材料作粘合剂,能够确立生产条件。
特别是,在实施例中,上述涂层15、16、17及间隙涂层18、19采用粉体涂层,从而能够将一次性可涂装的膜厚形成为30μm~150μm之厚。涂装工序能够通过一次或多次的涂装来确保足够的膜厚,其结果是,利用基于粉体涂装而形成的间隙涂层18、19能够实现提高水密性、提保护板13的粘合强度以及生产效率。而且,粉体涂层在涂装时,会均匀进入第一间隙A、第二间隙B中,且不会出现涂料起泡、不均匀存积的状况。
另外,一齐涂装涂层15、涂层16、涂层17、间隙涂层18,以使外筒部5的外侧面、外容器7的底板部的外侧面、以及保护板13的外侧面相互连接,从而能够使外观颜色相同且统一,具有很好的设计性。而且不必在涂层15、涂层16等之外另行设置涂层17,不用增加制造工序可提高生产性。
实施例2
以下对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3表示的是实施例2,保护板13'以松动结合的方式设置于作为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1的杯子中的外底板部6的外侧凹部12C处。覆盖该保护板13',以免密封件11影响绝热容器1的底侧的美观性和使用性,介于外侧凹部12C与保护板13之间的粘合层14'的外周边缘14'A以从保护板13'的外周边缘13'A外侧伸出的状态被收容于外侧凹部12C内。而且,在外筒部5的外侧面、外底板部6的外侧面、保护板13'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涂层15'、16'、17'。并且,为了连接涂层16'与涂层17',而在第一间隙A内设置间隙涂层18'。对于这些涂层15'、16'、17'、18'而言,在使用液体涂料(溶剂涂料)连续进行第一次喷塑工序而形成下涂层21之后,再次使用液体涂料,在下涂层21上连续进行第二次喷塑工序而形成作为成品涂层的上涂层22。因此,在涂装外底板部6的外侧面涂层16'及保护板13'的外侧面涂层17'各自的下涂层21的工序中,包括在涂料进入第一间隙A内并伸出而形成的外周边缘14'A上,通常在120℃~180℃的烧结温度下成膜。结果设置了介于涂层16'的下涂层21与涂层17'的下涂层21之间的第一间隙涂层18'的下涂层21,以使涂料积存于第一间隙A内。再一次在下涂层21上涂装液体涂料,在烧结温度下使上涂层22成膜。另外,为了隐藏伸出的粘合层14'的外周边缘14'A侧,以不能够透视出外周边缘14'A的方式形成下涂层21或/及上涂层22。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凹部12中的外侧凹部12C的表面与保护板13'之间的微小间隙A内填充间隙涂层18',从而在对真空绝热容器1进行水洗等时,阻止水分浸入至密封件或凹部12侧。
另外,在实施例中,通过使粘合层14'的外周边缘14'A伸出到保护板13'的外周边缘13'A的外侧,能够将保护板13'的整个上表面作为粘合面。由于上述伸出粘合层14',会出现涂料存积而使外观劣化,但是通过在此处设置间隙涂层18',能够阻止其外观的美观性降低。
而且,涂层15'、16'、17'、18'是以在下涂层21上设置上涂层22的方式形成2层、乃至3层、4层等多层。虽然在下涂层21上,外周边缘13'A周围不美观,但是通过重叠地设置上涂层22,能够阻止美观性的降低。
实施例3
图4~5示出实施例3,表示保温等饮料用容器作为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1',在将内容器4、外容器7的狭口的上部口部8相互接合后的绝热容器1'的外容器7的外底板部6设置的俯视面圆形的凹部12被设为多阶,在实施例中为两阶。在中央部设有向里深入的内侧凹部12A,在其外侧设有外侧凹部12C。该第三凹部12的外侧边缘12A与外底板部6连续。
而且,以将设置于内侧凹部12A中心的排气孔10密封的方式设置有密封件11,以覆盖密封件11的方式在外侧凹部12C设置有保护板13"。保护板13"通过俯视面与保护板13"几乎同样大小的粘合层14"贴合于外侧凹部12C的表面。另外,粘合层14"是与保护板13"一体的粘贴用的层。
而且,在外筒部5、外底板部6以及保护板13"的外侧面设置有在同一粉体涂装工序中形成的涂层15"、16"、17"。并且外底板部6的涂层16"与保护板13的涂层17"经由存积于保护板13"的外周边缘13"A与外侧凹部12C的外周边缘12D之间的间隙的间隙涂层23连接。
由此,与实施例1相同,在对绝热容器1'进行水洗等时,能够利用间隙涂层23阻止水分浸入内侧凹部12A侧,并能够防止密封件11或凹部12的金属被腐蚀。而且,能够更完备地防止因腐蚀导致的绝热性能的降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能够应用于各种用途。

Claims (3)

1.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将金属制的内容器的口部与金属制的外容器的口部一体化而形成双层壁构造,并且对上述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的空隙进行真空排气,使用密封件密封排气孔来形成真空绝热容器主体,且将凹部形成在上述外容器的外底板部,在上述密封件的外侧配置覆盖该密封件的保护板,并将上述保护板收容在上述凹部内,对外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进行涂装,
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件为玻璃钎焊件,在金属制的上述保护板与上述密封件之间的、保护板的内侧设置粘合剂层,且上述保护板的外侧表面被配置在上述凹部的内侧,并且在上述保护板的内侧表面与上述真空绝热容器主体的上述凹部的表面的间隙,通过以粉体涂料烧结的涂装进而设置粉体涂层,并且在上述外底板的外侧表面和上述保护板的外侧表面连续设置该粉体涂层,上述粘合剂层的耐热温度为100℃以上,且比上述粉体涂料的烧结的温度要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玻璃钎焊件的外侧表面被设置在与上述保护板的贴合面相同的位置、或比上述保护板的贴合面更深入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的真空绝热层内的吸气剂被熔接在粘合有上述保护板的上述外容器的、与上述保护板的粘合面对置的范围内。
CN201210204133.1A 2011-06-21 2012-06-19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Active CN102837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7196 2011-06-21
JP2011137196A JP5402996B2 (ja) 2011-06-21 2011-06-21 金属製真空断熱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7894A CN102837894A (zh) 2012-12-26
CN102837894B true CN10283789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36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4133.1A Active CN102837894B (zh) 2011-06-21 2012-06-19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02996B2 (zh)
KR (1) KR101404946B1 (zh)
CN (1) CN102837894B (zh)
TW (1) TWI474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9289B2 (ja) * 2013-03-13 2016-03-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炊飯器の製造方法
US9555948B2 (en) * 2013-12-09 2017-01-31 Rubbermaid Incorporated Double-walled, vacuum-insulated container having inner coating cured at high temperature
CN105266654A (zh) * 2015-09-10 2016-01-27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真空保温容器底部封止结构及其封止方法
JP6761362B2 (ja) * 2017-02-15 2020-09-23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飲料二重容器
JP7011979B2 (ja) * 2017-05-31 2022-01-27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ヘッドホン
JP6792516B2 (ja) * 2017-05-31 2020-11-25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真空二重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ヘッドホン
CN111417330A (zh) * 2017-07-07 2020-07-14 概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真空绝热制品的接合构造
JP2020078492A (ja) * 2018-11-14 2020-05-28 三恵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用魔法瓶
CN110169696A (zh) * 2019-05-24 2019-08-27 深圳市帝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器皿及器皿的制作方法
WO2021138669A1 (en) * 2020-01-03 2021-07-08 Miir Holdings, Llc Methods for making a container, and related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6710B2 (ja) * 1992-12-07 1998-07-16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製真空二重容器
CN2880727Y (zh) * 2006-01-09 2007-03-21 上海蜜雪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水箱
CN101274695A (zh) * 2008-04-15 2008-10-01 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保护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0050B2 (ja) * 1987-09-29 1995-11-01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製魔法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50987B2 (ja) * 1997-11-07 2005-05-25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金属製真空二重壁容器の真空封止部保護構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16729A (ja) * 1999-05-14 2000-11-21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ステンレスボトル
JP5146926B2 (ja) * 2010-04-08 2013-02-20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金属製真空断熱容器
JP5423552B2 (ja) * 2010-04-08 2014-02-19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断熱容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6710B2 (ja) * 1992-12-07 1998-07-16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製真空二重容器
CN2880727Y (zh) * 2006-01-09 2007-03-21 上海蜜雪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水箱
CN101274695A (zh) * 2008-04-15 2008-10-01 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保护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00493A (ja) 2013-01-07
KR101404946B1 (ko) 2014-06-09
TWI474798B (zh) 2015-03-01
JP5402996B2 (ja) 2014-01-29
CN102837894A (zh) 2012-12-26
TW201300062A (zh) 2013-01-01
KR20130130592A (ko) 2013-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7894B (zh)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
CN104936491B (zh) 具有在高温下固化的内涂层的双壁、真空绝缘容器
US20150197390A1 (en) Vacuum heat-insulating container
MX2011013575A (es) Material laminado de empaque sin una lamina metalica, metodo para fabricar el material laminado de empaque y recipiente de empaque producido a partir del mismo.
US20170166382A1 (en) Processing Method for a Vacuum Container and a Vacuum Container
WO1991004913A1 (fr) Recipient presentant d'excellentes caracteristiques dans la conservation d'articles stockes et dans le thermoscellage
CN106414348A (zh) 具有多个传感器的单次使用的生物反应器端口
CN108699666A (zh) 制造黑色镀层钢板的方法、制造黑色镀层钢板的装置及制造黑色镀层钢板的系统
CN106207021A (zh) 一种用热压工艺制成的锂电池软包装膜
CN104150109A (zh) 一种保温器皿的真空密封方法
US2020009430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peel-off lids as well as a peel-off lid
CN209047837U (zh) 容器身及保温容器
CN105059650A (zh) 一种200l涨筋式钢桶及其生产工艺
CN206059450U (zh) 用热压工艺制成的锂电池软包装膜
CN201829484U (zh) 一种点式电镀三极管引线框架
CN101515182B (zh) 恒温器
CN207726014U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CN103042285B (zh) 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
CN107380741B (zh) 一种气密性强保温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保温容器
CN209528787U (zh) 一种降温杯盖
CN107157258A (zh) 一种双头双层真空杯及其生产方法
CN207726033U (zh) 一种耐用的保温容器
JP4319668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の接合方法
CN217065968U (zh) 一种容器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容器
JPH0234671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