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6014U -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6014U
CN207726014U CN201721928083.6U CN201721928083U CN207726014U CN 207726014 U CN207726014 U CN 207726014U CN 201721928083 U CN201721928083 U CN 201721928083U CN 207726014 U CN207726014 U CN 207726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w temperature
auxiliary member
seal laye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80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敏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Kai Si Titani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Kai Si Titan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Kai Si Titan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Kai Si Titan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80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6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6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6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保温容器是由金属制成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抽真空形成的保温容器,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的保温腔;还包括辅助件,辅助件为低温密封层和高温覆盖层叠放起来相互焊接形成的,所述低温密封层由在熔融温度时会熔化的金属制成,所述高温覆盖层由在所述熔融温度时不会熔化的金属制成,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所述低温密封层的相变会封住两个排气孔,这两个抽气孔有任何一个被封住都可以达到彻底真空密封效果,从而保温容器的真空泄漏概率大大降低,成品率更高,产品更为耐用;而且设置于内部的辅助件在碰撞中不直接触碰,不容易碰掉,因此不容易因碰撞造成的真空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保温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尾真空保温容器制造方法是在容器主体的底部,采用玻璃胶在容器主体的外部进行封堵空洞,然而由于容器主体为金属材料,而玻璃胶为非金属材料,因此玻璃胶和容器主体的融合度和粘合度并不好,而且玻璃胶容易因高温或震动而裂开,长时间使用后玻璃胶容易掉落,空气进入保温腔,导致真空保温容器不保温,从而使得真空保温容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若将玻璃胶换成低温金属材料,则在抽真空加热时低温金属材料容易氧化而产生裂纹缝隙,从而导致的漏气问题,气密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低温密封层不易在抽真空时氧化而产生裂纹缝隙所导致的漏气问题,提高成品率和气密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是由金属制成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抽真空形成的保温容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的保温腔;
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为低温密封层和高温覆盖层叠放起来相互焊接形成的,所述低温密封层由在熔融温度时会熔化的金属制成,所述高温覆盖层由在所述熔融温度时不会熔化的金属制成;
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设有所述排气孔,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并且所述辅助件的低温密封层覆盖所述排气孔,从而所述低温密封层设置在高温覆盖层和外壳之间,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低温密封层为熔点在200℃~1200℃的金属材料;所述高温覆盖层为钛金属或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钛金属或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固定于外壳的底部的边沿,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和外壳的内表面紧贴;所述辅助件覆盖所述排气孔,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排气凹槽,所述排气凹槽从内向外突出,所述外壳的排气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凹槽;
所述辅助件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内,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优选地,外壳的底部设有多个表面积较小的所述排气凹槽,每个所述排气凹槽设有所述排气孔,所述辅助件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内,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真空保温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弯曲,所述开口设有排气孔,所述辅助件固定于外壳的开口,所述辅助件覆盖所述排气孔,所述低温密封层设置在高温覆盖层和开口之间,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排气凹槽,所述排气凹槽从内向外突出,所述外壳的排气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凹槽;
所述辅助件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所述辅助件的高温覆盖层从所述外壳的内侧覆盖整个所述排气凹槽,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在所述保温容器的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固定所述辅助件,固定方式可为焊接、粘附等,所述辅助件由低温密封层和高温覆盖层焊接而成。加热抽真空前,贯穿所述辅助件和外壳钻出所述排气孔;加热抽真空时,将所述保温容器的焊接有所述辅助件的一侧朝下地进行抽真空,使所述保温腔抽完真空后,逐渐加热至所述熔融温度,低温密封层熔化并在重力作用下在高温覆盖层和外壳的拐角位置之间发生流动,从而熔化的低温密封层对排气孔进行封堵,再冷却至常温使得低温密封层固化,从而制得真空保温的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可为真空保温瓶、真空保温杯和真空保温盒等,可采用高真空钎焊设备进行抽真空。
保温容器密封效果的短板是低温密封层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变导致的不可预料的潜在裂纹,一旦产生裂纹,保温腔会隐秘地逐渐失去真空效果。因此在低温密封层的外侧另外设置了在所述熔融温度不产生相变的高温覆盖层,将整个低温密封层均密封在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和高温覆盖层之间,从而在重力作用下所述高温覆盖层始终和低温密封层紧贴,避免裂纹的产生;
而且加工步骤少,仅需将辅助件固定在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即可避免低温密封层在熔化过程中与高温覆盖层分离,无需高温覆盖层的边沿和外壳焊接;
所述外壳和高温覆盖层上都开设有所述排气孔,所述低温密封层的相变会封住两个排气孔,这两个抽气孔有任何一个被封住都可以达到彻底真空密封效果,从而保温容器的真空泄漏概率大大降低,成品率更高,产品更为耐用;
由于辅助件设置于外壳的内侧(即保温腔内),制成的所述保温容器从外部看不到辅助件的位置,更为美观;而且设置于内部的辅助件在碰撞中不直接触碰,不容易碰掉,因此不容易因碰撞造成的真空泄漏。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保温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顶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顶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顶部抽真空流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侧壁抽真空前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侧壁抽真空后结构图。
其中:辅助件1;低温密封层11;高温覆盖层12;外壳2;内壳3;真空保温腔4;排气孔13;排气凹槽21;开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如图1所示,所述保温容器是由金属制成的外壳2和内壳3之间抽真空形成的保温容器,所述外壳2和内壳3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的保温腔4;
还包括辅助件1,所述辅助件1为低温密封层11和高温覆盖层12叠放起来相互焊接形成的,所述低温密封层11由在熔融温度时会熔化的金属制成,所述高温覆盖层12由在所述熔融温度时不会熔化的金属制成;
所述外壳2的内侧的拐角位置设有所述排气孔13,所述辅助件1设置于所述外壳2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并且所述辅助件1的低温密封层11覆盖所述排气孔13,从而所述低温密封层11设置在高温覆盖层12和外壳2之间,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11密封所述排气孔13。
在所述保温容器的外壳2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固定所述辅助件1,固定方式可为焊接、粘附等,所述辅助件1由低温密封层11和高温覆盖层12焊接而成。加热抽真空前,贯穿所述辅助件1和外壳2钻出所述排气孔13;加热抽真空时,将所述保温容器的焊接有所述辅助件1的一侧朝下地进行抽真空,使所述保温腔4抽完真空后,逐渐加热至所述熔融温度,低温密封层11熔化并在重力作用下在高温覆盖层12和外壳2的拐角位置之间发生流动,从而熔化的低温密封层 11对排气孔13进行封堵,再冷却至常温使得低温密封层11固化,从而制得真空保温的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可为真空保温瓶、真空保温杯和真空保温盒等,可采用高真空钎焊设备进行抽真空。
保温容器密封效果的短板是低温密封层11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变导致的不可预料的潜在裂纹,一旦产生裂纹,保温腔4会隐秘地逐渐失去真空效果。本实施例在低温密封层11的外侧另外设置了在所述熔融温度不产生相变的高温覆盖层12,将整个低温密封层11均密封在外壳2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和高温覆盖层 12之间,从而在重力作用下所述高温覆盖层12始终和低温密封层11紧贴,避免裂纹的产生;
而且加工步骤少,仅需将辅助件1固定在外壳2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即可避免低温密封层11在熔化过程中与高温覆盖层12分离,无需高温覆盖层12的边沿和外壳2焊接;
所述外壳2和高温覆盖层12上都开设有所述排气孔13,所述低温密封层11的相变会封住两个排气孔13,这两个抽气孔13有任何一个被封住都可以达到彻底真空密封效果,从而保温容器的真空泄漏概率大大降低,成品率更高,产品更为耐用;
由于辅助件1设置于外壳2的内侧(即保温腔4内),制成的所述保温容器从外部看不到辅助件1的位置,更为美观;而且设置于内部的辅助件1在碰撞中不直接触碰,不容易碰掉,因此不容易因碰撞造成的真空泄漏。
优选地,所述低温密封层11为熔点在200℃~1200℃的金属材料;所述高温覆盖层12为钛金属或不锈钢。
所述低温密封层11为熔点在200℃~1200℃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低温密封层11和固态玻璃胶相比,不易碎裂,强度高,和同为金属材料的外壳2的融合度更好而不易脱落;优选地,所述低温密封层11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制备而成。铝合金的熔点在500℃~700℃范围内,铜合金的熔点在800℃~900℃范围内,熔点温度适中,和同为金属材料的外壳2的融合度更好而不易脱落。抽真空的所述熔融温度须超过低温密封层11的熔点,但不能超过1200℃,这样既能确低温密封层11熔化密封排气孔13,又避免温度过高而使高温覆盖层12发生熔化,影响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壳2为钛金属或不锈钢。
所述高温覆盖层12和所述外壳2可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也可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钛金属的熔点为1668℃,不锈钢的熔点也在1200℃以上,因此钛金属和不锈钢的熔点均高于低温密封层11,在低温密封层11的熔点已经到达时,低温密封层11熔化,而此时材料为钛金属或不锈钢的外壳2和高温覆盖层12 还远远没有到达其自身熔点,因此低温密封层11在高温覆盖层12和外壳2之间的空腔中流动而可以密封所述排气孔13。
而且钛金属或不锈钢,坚固结实,耐碰耐磨,不易爆裂,避免了因爆裂引起的烫伤等特点,使用寿命长。钛金属还有杀菌效果。因此材料为钛金属或不锈钢的高温覆盖层1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稳定,在这个空腔中的低温密封层11不易在抽真空时氧化而产生裂纹缝隙,避免成品出现漏气问题,提高成品率和气密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辅助件1固定于外壳2的底部的边沿,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11和外壳2的内表面紧贴;所述辅助件1覆盖所述排气孔13,所述低温密封层11密封所述排气孔13。
如图2所示,辅助件1可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于外壳2的底部的边沿,所述外壳2的底部的边沿为拐角位置,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11和外壳2的内表面紧贴,低温密封层11设置在高温覆盖层12和外壳2的底部的边沿之间,加热抽真空前,贯穿所述辅助件1和外壳2钻出排气孔13,可沿着外壳2底部的边沿设置多个排气孔13,提高抽真空速率和质量。加热抽真空时,将所述保温容器正放即所述外壳2的底部朝下地放入高真空钎焊设备中进行抽真空并加热,保温腔4内的空气在重力作用和真空环境下经排气孔13从保温腔4内完全抽出来,保温腔4实现完全真空;并当加热温度达到所述熔融温度时,低温密封层11熔化流动,从而熔化的低温密封层11对外壳2的排气孔13进行封堵,再冷却至常温使得低温密封层11固化,从而制得真空保温的所述保温容器。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有排气凹槽21,所述排气凹槽 21从内向外突出,所述外壳2的排气孔13设置于所述排气凹槽21;所述辅助件1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21内,所述低温密封层11密封所述排气孔13。
如图4所示,辅助件1可通过卡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21,从而低温密封层11包裹在高温覆盖层12和排气凹槽21之间的空腔内,加热抽真空前,贯穿所述辅助件1和外壳2钻出排气孔13;加热抽真空时,将所述保温容器正放即所述外壳2的底部朝下地放入高真空钎焊设备中进行抽真空并加热,保温腔4内的空气在重力作用和真空环境下经排气孔13从保温腔4内完全抽出来,保温腔4实现完全真空;并当加热温度达到所述熔融温度时,低温密封层11熔化,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排气凹槽21的底部,从而熔化的低温密封层11对排气凹槽21的排气孔13进行封堵,再冷却至常温使得低温密封层11 固化,从而制得真空保温的所述保温容器。
优选地,如图5、图6所示,外壳2的底部设有多个表面积较小的所述排气凹槽21,每个所述排气凹槽21设有所述排气孔13,所述辅助件1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21内,所述低温密封层11密封所述排气孔13。
设置多个表面积较小的排气凹槽21,既避免因表面积较大导致低温密封层 11流动不均匀或厚度过小而不能将排气孔13完全密封,又在外壳2的底部钻出多个排气孔13,抽真空时保温腔4内的空气可经多个排气孔13排出,从而提高抽真空速度,并且确保空气被完全抽出,避免部分空气残留在保温腔4内,提高抽真空质量。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辅助件1设置于所述真空保温腔4,所述外壳2 的顶部设有开口22,所述开口22弯曲,所述开口22设有排气孔13,所述辅助件1固定于外壳2的开口22,所述辅助件1覆盖所述排气孔13,所述低温密封层11设置在高温覆盖层12和开口22之间,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11密封所述排气孔13。
如图8至10所示,辅助件1可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任意固定于外壳2的顶部的开口22,辅助件1可横向固定或垂直固定于开口22的边沿或侧壁,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11和外壳2的内表面紧贴,加热抽真空前,贯穿所述辅助件1 和外壳2钻出排气孔13;加热抽真空时,将所述保温容器倒放即所述外壳2的顶部朝下地放入高真空钎焊设备中进行抽真空并加热,保温腔4内的空气在重力作用和真空环境下经排气孔13从保温腔4内完全抽出来,保温腔4实现完全真空;并当加热温度达到熔融温度时,低温密封层11熔化流动,从而熔化的低温密封层11对外壳2的排气孔13进行封堵,再冷却至常温使得低温密封层11 固化,从而制得真空保温的所述保温容器。
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外壳2的侧壁设有排气凹槽21,所述排气凹槽 21从内向外突出,所述外壳2的排气孔13设置于所述排气凹槽21;所述辅助件1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21,所述辅助件1的高温覆盖层12从所述外壳2的内侧覆盖整个所述排气凹槽21,所述低温密封层11密封所述排气孔13。
如图11所示,辅助件1可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21,从而低温密封层11包裹在高温覆盖层12和排气凹槽21之间的空腔内,加热抽真空前,贯穿所述辅助件1和外壳2钻出排气孔13;加热抽真空时,将外壳2 的侧壁的焊接有辅助件1的一侧朝下地放入高真空钎焊设备中进行抽真空并加热,保温腔4内的空气在重力作用和真空环境下经排气孔13从保温腔4内完全抽出来,保温腔4实现完全真空;并当加热温度达到熔融温度时,低温密封层 11熔化,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在高温覆盖层12和外壳2之间发生流动,从而熔化的低温密封层11对排气凹槽21的排气孔13进行封堵,再冷却至常温使得低温密封层11固化,从而制得真空保温的所述保温容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是由金属制成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抽真空形成的保温容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的保温腔,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为低温密封层和高温覆盖层叠放起来相互焊接形成的,所述低温密封层由在熔融温度时会熔化的金属制成,所述高温覆盖层由在所述熔融温度时不会熔化的金属制成;
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设有排气孔,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拐角位置,并且所述辅助件的低温密封层覆盖所述排气孔,从而所述低温密封层设置在高温覆盖层和外壳之间,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密封层为熔点在200℃~1200℃的金属材料;所述高温覆盖层为钛金属或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为钛金属或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件固定于外壳的底部的边沿,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和外壳的内表面紧贴;所述辅助件覆盖所述排气孔,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排气凹槽,所述排气凹槽从内向外突出,所述外壳的排气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凹槽;
所述辅助件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内,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外壳的底部设有多个表面积较小的所述排气凹槽,每个所述排气凹槽设有所述排气孔,所述辅助件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内,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真空的保温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弯曲,所述开口设有排气孔,所述辅助件固定于外壳的开口,所述辅助件覆盖所述排气孔,所述低温密封层设置在高温覆盖层和开口之间,并且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排气凹槽,所述排气凹槽从内向外突出,所述外壳的排气孔设置于所述排气凹槽;
所述辅助件固定于所述排气凹槽,所述辅助件的高温覆盖层从所述外壳的内侧覆盖整个所述排气凹槽,所述低温密封层密封所述排气孔。
CN201721928083.6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Active CN207726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8083.6U CN207726014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8083.6U CN207726014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6014U true CN207726014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8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8083.6U Active CN207726014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60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881A (zh) * 2019-01-21 2019-03-29 广东国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隔热器材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881A (zh) * 2019-01-21 2019-03-29 广东国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隔热器材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58938A1 (en) Vacuum glass sealing method and vacuum glass product
US5634256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thermally insulated flask
CN107296522A (zh) 一种新型真空保温容器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真空保温容器
CN207726014U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
CN109141086A (zh) 一种高温热管工质的充装方法
CN107380740B (zh) 一种高效的保温容器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保温容器
CN207773955U (zh) 一种真空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容器
CN207726033U (zh) 一种耐用的保温容器
CN105640234A (zh) 一种钛金属保温杯及其抽真空工艺
CN107380741B (zh) 一种气密性强保温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保温容器
CN209574862U (zh) 一种冷冻消融针
CN108216943A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保温容器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保温容器
CN107461569A (zh) 一种真空绝热板的开孔发泡结构件及真空绝热板
CN108163389A (zh) 一种耐用保温容器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保温容器
CN110002117A (zh) 一种钛隔热容器的真空密封夹层及制备方法
CN206842140U (zh) 一种具有强密封结构的真空保温容器
CN104746760A (zh) 密封条封边的金属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671A (zh) 玻璃焊接的金属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0592A (zh) 真空玻璃抽气口及制作方法
CN220256224U (zh) 一种真空保温杯
JPH04276222A (ja) 合成樹脂製真空断熱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07411B (zh) 一种真空玻璃抽气口的密封结构
CN103420569A (zh) 有圆管和密封条槽的凸面真空玻璃的安装孔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668A (zh) 玻璃焊接的金属真空复合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701A (zh) 玻璃焊接有吸气剂的金属真空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