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620B -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620B
CN102812620B CN201180012947.9A CN201180012947A CN102812620B CN 102812620 B CN102812620 B CN 102812620B CN 201180012947 A CN201180012947 A CN 201180012947A CN 102812620 B CN102812620 B CN 102812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tator
groove
coil end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29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620A (zh
Inventor
柘植广志
山口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47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091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969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162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133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2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2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35Wound windings
    • H02K15/0442Loop windings
    • H02K15/045Form wound co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 H02K15/062Windings in slots; salient pole windings
    • H02K15/065Windings consisting of complete sections, e.g. coils, waves
    • H02K15/066Windings consisting of complete sections, e.g. coils, waves inserte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axis of the slots or inter-pola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02K3/1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with transposed conductors, e.g. twisted condu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具有多个槽的定子铁心与多个线圈。多个线圈分别具有:插入于成对的2个槽的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二插入部;第一线圈末端以及第二线圈末端。第一以及第二线圈末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扭转部与弯曲部。扭转部通过在靠近第一插入部的部位将线圈末端扭转而形成。弯曲部通过在靠近第二插入部的部位以使线圈末端弯下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如该文献1的图3所示,以扁立缠绕方式来制作线圈。另外,专利文献1中,如图2、图6、图8所示,线圈末端部具有形成为曲柄状的头顶部。由此,线圈末端部彼此成为在定子的轴向上重叠的状态,而避免在该轴向上干涉。
专利文献2中,如该文献2的图14所示,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制作线圈。另外,专利文献2中,如图16所示,连接线圈的槽插入部与线圈末端的过渡部之间的部分具有2处扭转位置。并且,专利文献2中,如图2所示,线圈末端部彼此为在定子的径向上相互重叠的状态(即,在定子的径向上不干涉的形状)。
专利文献3的定子铁心71如图32所示,具有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的多个槽71a、以及分别安装于一对槽71a的多个线圈72。各槽71a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开口部,该开口部具有比开口部的内侧的槽71a的部位的宽度狭窄的宽度。各线圈72具备:分别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第一边部72a以及第二边部72b;与第一以及第二边部72a、72b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边部72c;以及与第一以及第二边部72a、72b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四边部72d。第一以及第二边部72a、72b以具有能够嵌插于一对槽71a内的厚度的方式通过对齐绕组而层叠。第三边部72c位于在第一以及第二边部72a、72b的延伸方向上从该第一以及第二边部72a、72b偏离的位置,并且以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比槽71a的开口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方式层叠。而且,通过使第三边部72c通过槽71a的开口部,来将第一以及第二边部72a、72b安装于两槽内而与定子铁心71组装起来。
另外,专利文献4公开了如下定子的制造方法,即,预先准备多个线圈,将各线圈的第一侧边插入定子铁心的多个槽中的一个,之后,将各线圈的第二侧边插入其它的槽中的一个,当观察定子铁心的端面时,线圈为重叠成螺旋状的形态。专利文献4的方法中,使用保持夹具,来将预先形成的多个线圈安装于定子铁心,在该保持夹具的外周形成有以定子铁心的槽的间距的整数倍的间距设置的狭缝状的多个保持槽。将各线圈的第一侧边配置于上述保持夹具的外侧,并且,将第二侧边配置于上述保持槽内,在该状态下,沿保持夹具的圆周排列各线圈。另外,在保持夹具的端面设置具有与定子铁心的内齿对应的多根叶片部的辅助夹具,而使各线圈的第一侧边保持于对应的上述叶片部的间隙。将该保持夹具与辅助夹具的组合从辅助夹具插入上述定子铁心的内侧,而利用辅助夹具来对各线圈的第一侧边进行导向,并利用保持夹具的端边缘部将各线圈的第一侧边压入定子铁心的对应的槽。这样,使配置于定子铁心的内侧的保持夹具转动规定角度,以与定子铁心的对应的槽匹配的方式定位保持槽,之后,利用推压部向径向外侧推压各线圈的第二侧边,而使其插入定子铁心的对应的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04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134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53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66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如图10所示,邻接的异相的线圈在定子的轴向上相互重叠,从而难以插入相间绝缘纸,而不适用于高电压机。
专利文献2中,如图19所示,扭转数量(扭转位置)为“2”即较多,从而线圈加工负荷大。由此,预先涂在线圈上的瓷漆等绝缘皮膜劣化,从而不适用于高电压机。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定子中,是线圈72的第三边部72c位于定子铁心71的径向内侧的形状,从而旋转电机的设计上的制约大。
专利文献4的方法中,由于使保持夹具旋转的角度大,从而与此相 伴地线圈的变形量变大。而且,若线圈的变形量大,则线圈的残存应力变大,从而线圈难以插入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在线圈末端,能够减少扭转的数量,并且能够容易插入线圈间绝缘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能够减少旋转电机的设计上的制约、且不使线圈较大变形地制造定子。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环状的定子铁心与组装于上述定子铁心的多个分布绕组用的线圈。上述定子铁心具有沿周向排列、并且朝向径向内侧开口的多个槽。上述定子铁心具有在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上相互位于相反侧的2个端面。上述多个线圈分别具有:插入于上述多个槽中的成对的2个槽的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二插入部;分别从上述2个端面突出的第一线圈末端以及第二线圈末端。上述第一以及第二线圈末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扭转部与弯曲部。上述扭转部通过在靠近上述第一插入部的部位将线圈末端扭转而形成。上述弯曲部通过在靠近上述第二插入部的部位以使线圈末端弯下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卷绕工序、扭转工序以及弯曲工序。上述卷绕工序中,通过环状地卷绕导体线,来形成具有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二插入部、第一线圈末端以及第二线圈末端的线圈。上述扭转工序中,在靠近上述第一插入部的部位将线圈末端扭转。上述弯曲工序中,在靠近上述第二插入部的部位以使线圈末端弯下的方式弯曲。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第三个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槽的环状的定子铁心的工序。上述多个槽的各个分别具有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内周开口的开口部。邻接的槽间的槽节距随着朝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而扩大。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多个线圈的工序。各个线圈预先由导体线以成为闭合环的方式形成。各个线圈分别具有一对线圈末端、以及插入于上述槽的第一侧 边以及第二侧边。上述一对线圈末端能够吸收上述第一侧边与上述第二侧边间的距离的变化。上述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的位置关系预先设定为,与该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插入槽时的位置关系对应。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准备能够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侧的保持夹具的工序。对于上述保持夹具而言,在配置于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侧的状态下、在与上述开口部对置的外周的位置上具有保持槽。上述保持夹具在其轴向两端具有一对端面。上述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将上述第二侧边插入上述保持槽来分别将上述线圈安装于保持夹具的工序。该安装状态下,在从其轴向观察保持夹具的情况下,上述第一侧边位于保持夹具的径向外侧,并且,上述一对线圈末端的至少一个具有位于上述第一侧边的范围内的第一部分与该第一部分以外的第二部分。上述第二部分位于上述一对端面中的一个端面的与上述保持槽对应的部分上。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在上述保持夹具的轴心以及上述定子铁心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下,使上述定子铁心与上述保持夹具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来将上述保持夹具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内侧,由此将上述第一侧边插入上述槽。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使定子铁心与保持夹具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相对旋转,以便使插入于各保持槽的上述第二侧边与应插入的槽对置。上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使用推出部,对上述线圈施加使上述第二侧边从上述保持槽前往对应的槽内的推出力,从而将第二侧边插入槽。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环状的定子铁心、以及组装于上述定子铁心的多个线圈。上述定子铁心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槽。上述多个槽分别具有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内周开口的开口部。邻接的槽间的槽节距随着朝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而扩大。各个线圈分别具有:插入于上述槽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连续的一对线圈末端。上述一对线圈末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一屈曲部、第二屈曲部以及连结部。上述第一屈曲部从上述第一侧边的端部朝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屈曲。上述第二屈曲部从上述第二侧边的端部朝向定子铁心的周向屈曲。上述连结部具有与上述第一屈曲部连续的第一端以及与上述第二屈曲部连续的第二端、并且沿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定子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定子所具备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5(a)是成形工序后的线圈的俯视图,图5(b)是成形工序后的线圈的主视图,图5(c)是成形工序后的线圈的左视图,图5(d)是成形工序后的线圈的右视图。
图6是沿图5(b)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展开定子的状态下的槽、线圈、以及线圈的接线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线圈的制作工序的工序图。
图9是线圈制作所使用的线圈架的外形图。
图10(a)~图10(i)是对用于制作线圈的线圈卷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线圈制作时的线圈卷绕后的线圈形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别例的线圈的制作工序的工序图。
图13是别例的线圈制作所使用的线圈架的外形图。
图14是表示将其它的别例的定子展开的状态下的槽、线圈、以及线圈的接线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比较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16(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制造装置的示意俯视图,图16(b)是图16(a)的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图17是图16(a)的保持夹具的示意立体图。
图18是辅助夹具的示意立体图。
图19(a)是推压部的示意立体图,图19(b)是推动部移动后的状态的推压部的示意立体图。
图20(a)是线圈的部分示意立体图,图20(b)是线圈的示意俯视图。
图21(a)是省略定子的一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图21(b)是表示插入于槽的各相的线圈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在定子铁心与保持夹具中插入有线圈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23是表示保持夹具转动后的状态的与图22对应的示意俯视图。
图24是表示推动部的一部分与线圈末端抵接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25是表示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插入至规定位置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26是其它的实施方式的推压部的示意平剖视图。
图27(a)是沿图26的27-27线的剖视图,图27(b)是推压体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与图22对应的示意俯视图。
图29是与图23对应的示意俯视图。
图30(a)是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的线圈末端的部分示意立体图,图30(b)是线圈末端的示意俯视图,图30(c)是表示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导体线的部分示意立体图。
图31(a)是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示意俯视图,图31(b)是表示插入于槽的各相的线圈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2是以往技术的定子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具体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图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定子10。定子10用于分布绕组的3相8极电动机。
图1、图2、图3中,定子10具有形成为环状的定子铁心20、以及插入于定子铁心20的槽的线圈30。线圈30是分布绕组用的线圈。
如图2所示,定子铁心20具有规定的厚度t1。以L1来表示定子10(定子铁心20)的轴向(轴线)。沿定子铁心20的内周并在周向上排列有48个槽(图1中由附图标记S1~S48来表示)。各槽S1~S48朝向定子铁心20的内周开口,并且剖面呈长方形,以位于始于定子铁心20的中心O的放射线上的方式延伸。另外,定子铁心20的相邻的槽间成为齿。
转子配置于环状的定子10的环内。
图4、图5、图6表示线圈30。线圈30是叠绕线圈,图1中,如附图标记C1~C48所示地设有48个。
线圈30插入于槽而组装在定子铁心20上。换句话说,48个线圈(C1~C48)分别插入于定子铁心20的多个槽(S1~S48)中的成对的2个槽。例如,图1中,线圈C1插入于槽S1、与相对于该槽S1(即,将槽S1算为第0个)沿顺时针位于第6个位置的槽S7。这样,在定子铁心20的内周面沿周向形成的槽中,供线圈30插入的一对槽的间隔(间距)为“6”,即,线圈节距为“6”。
另外,在一个槽中插入2个线圈30。例如,图1中,在槽S1中插入线圈C1与线圈C43。
如图6所示,线圈30由对齐的多根导体线构成,使用扁线作为导体线。如图2、图5所示,线圈30预先成形为环状形状,其具有:插入于一对槽的一对插入部(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二插入部)31、32;以及从 槽向外伸出的一对线圈末端(第一线圈末端以及第二线圈末端)33、34。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卷绕线圈30(参照表示线圈制作时的线圈卷绕后的线圈形状的图11)。
如图6所示,对于线圈30的插入部31、32而言,剖面呈长方形的扁线的长边彼此接触,并且,多个扁线以并列成一列的方式配置在槽内。另外,线圈30通过叠绕形成。即,如图1、图6所示,在线圈末端33、34,以在一个槽内层叠地配置的最内周侧的扁线与在另一个槽内层叠地配置的最外周侧的扁线对应的方式延伸。
线圈30的线圈末端33、34分别具有一处使线圈30沿周向弯下的部分(图4、图5中的弯曲部A),并且,分别具有一处扭转部B(图4、图5)。
如图5所示,扭转部B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对于从定子铁心20的两端面21、22(参照图2)中的端面(第一端面)21突出的线圈末端33,将从插入于2个槽的插入部31、32中的一个插入部31连续的位置扭转。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线圈末端33逆时针扭转70°左右。从定子铁心20的端面22突出的线圈末端34也为相同的构成。即,扭转部B通过将从插入部31连续的部位扭转来形成。
另外,弯曲部A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对于线圈末端33,将与插入于2个槽的插入部31、32中的第二插入部32连续的部位弯曲2次(A1、A2),而使之沿周向弯下。详细而言,弯曲部A包括由图5的A1所示的“由第一线圈弯下而实现的弯曲部位”、以及由A2所示的“由第二线圈弯下而实现的弯曲部位”。在图5(b)的弯曲部位A1,接近90°地弯曲,并且,在图5(c)的弯曲部位A2,弯曲45°左右。弯曲部A具有作为在定子的轴向上将弯下的线圈末端抬起的抬起部的弯曲部位A2。线圈末端34也同样具有弯曲部A。即,在线圈末端34,与插入部32连续的部位通过弯曲2次(A1、A2)而沿周向弯下。
这样,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卷绕线圈30,并且,如图4、图5所示,扭转部B在每个线圈末端上设置1处,在弯曲部A将线圈沿周向弯下。
另外,如图5(a)所示,在线圈30的线圈末端33、34上,扭转部 B与弯曲部A之间的过渡部形成为沿径向凸出的圆弧形状。由此,如图3所示,线圈末端33、34形成为在定子铁心20的径向上不干涉的形状,并不与其它线圈的线圈末端接触。
图7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展开的状态下的槽、线圈、以及线圈的接线状态。如图7所示,在一个槽中插入2个线圈,并且,使其线圈节距为“6”。例如,图7中,在槽编号1中插入的线圈为U相线圈与U相线圈,在槽编号1的右邻的槽编号2中也插入U相线圈与U相线圈,在槽编号2的右邻的槽编号3中插入V相线圈与V相线圈。
这样,线圈30在线圈末端具有:通过将靠近第一插入部的部位扭转来形成的扭转部B;以及通过使靠近第二插入部的部位弯下来形成的弯曲部A。
图1中表示了作为线圈间绝缘片的相间绝缘纸P的插入位置。异相的邻接的线圈的线圈末端以相对于周向斜向延伸的状态重叠。即,在定子的轴向上不重叠。因而,相间绝缘纸P从定子铁心的上方(即、定子铁心的轴向)插入。
这样,在邻接的线圈的线圈末端中的相互在周向上重叠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具有包括在定子的轴向的线圈末端的两端部间跨越的大致平面的形状。此外,“定子的轴向”可以不完全与定子的轴向一致,也可以稍微倾斜。另外,“大致平面”包括稍微的弯曲(能够插入相间绝缘纸P的程度的弯曲)。
接下来,使用图8、图9、图10、图11来说明线圈的制作。
图8表示线圈的制作工序。当制作该线圈时,使用图9所示的线圈架40。图9的线圈架40的外形形状大致形成为梯形,在梯形的平行的边中的长边上形成有凹部40a。如图10(a)~图10(i)所示,在制作线圈时进行线圈卷绕。其结果,如图11所示,扁线成为线圈卷绕后的线圈形状。
图8中,对于线圈制作而言,在相对于扁线而进行了线圈卷绕之后,经过成形工序。首先,对线圈卷绕进行说明。
如图10(a)所示,卷绕装置具有图9所示的线圈架40与辊41。而且,在线圈架40的外周面固定扁线43的一端。详细而言,将扁线43固定在线圈架40的梯形的平行的边中的短边上。而且,如图10(b)所示,旋转线圈架40而以扁平缠绕方式将扁线43卷绕于线圈架40的梯形的斜边。进而,如图10(c)所示地移动线圈架40,并且如图10(d)所示地旋转线圈架40而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将扁线43卷绕于线圈架40的梯形的平行的边中的长边。
接下来,如图10(e)、图10(f)、图10(g)所示,通过从将扁线43张设于线圈架40的凹部40a的状态使辊41沿线圈架40的凹部40a的表面移动,从而如图10(h)所示地将扁线43成形为与线圈架40的凹部40a配合的形状。并且,如图10(i)所示地旋转线圈架40,由此以扁平缠绕方式将扁线43卷绕于线圈架40的梯形的斜边。由此,遍及线圈架40的整周,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卷绕1圈扁线43。
重复该图10(a)~图10(i)的动作,由此来以扁平缠绕方式将数圈扁线43卷绕于线圈架40。
通过这样的线圈卷绕,来环状地卷绕线圈,而成为图11所示的线圈形状。此时,由于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制作,所以图11中,弯曲的半径(R)小。另外,图11中,卷绕的线圈的形状大致为梯形,在梯形的平行的边中的长边上形成有凹部,梯形的平行的边中的长边的两端部分为用于形成弯曲部A的部位。
返回图8的说明,对线圈卷绕后的成形工序进行说明。
成形工序具有弯曲部A的形成工序(A部弯曲)、扭转部B的形成工序(B部扭转)、以及圆弧(R)形成图5(a)所示的线圈末端的工序。
扭转部B的形成工序中,在线圈末端33将与第一插入部31连续的部位扭转。同样,对于线圈末端34也将与第一插入部31连续的部位扭转。
弯曲部A的形成工序中,在线圈末端33将与第二插入部32连续的位置沿周向弯曲2次。详细而言,在图5的由第一线圈弯下而实现的弯 曲部位A1、与由第二线圈弯下而实现的弯曲部位A2弯曲。同样,对于线圈末端34也将与第二插入部32连续的部位沿周向弯曲2次。
图5(a)所示的圆弧形成线圈末端的工序中,在线圈末端33从与插入部31、32连续的部位开始,将前端部分整形为向径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广义为弯曲形状)。同样,对于线圈末端34也从与插入部31、32连续的部位开始,将前端部分整形为径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广义为弯曲形状)。
此外,对于图8的成形工序中的弯曲部A的形成工序(A部弯曲)、扭转部B的形成工序(B部扭转)、以及圆弧形成线圈末端的工序而言,它们的顺序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在进行了弯曲部A的形成之后,进行扭转部B的形成,之后进行圆弧形成线圈末端的工序。也可以与此相反,在进行了圆弧形成线圈末端的工序之后,进行扭转部B的形成,之后进行弯曲部A的形成。另外,也可以同时进行弯曲部A的形成工序、扭转部B的形成工序、以及圆弧形成线圈末端的工序。
而且,将预先成型的线圈30插入定子铁心20的槽来进行组装。详细而言,通过将线圈30的插入部31、32插入定子铁心20的槽来进行组装。由此,与将线圈插入槽后对线圈末端进行冲压加工的情况相比,在组装线圈前使线圈变形即可,从而能够容易使线圈变形。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优点。
(1)专利文献1中,在线圈末端上异相的邻接线圈在轴向上接触,从而难以插入相间绝缘纸。因此,专利文献1的构成不适用于高电压机。与此相对,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异相的邻接线圈在径向上接触,而相间绝缘纸P能够从轴向插入,并且容易插入。由此,在电动机为高电压规格的情况下优选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
另外,专利文献2中,线圈末端的扭转数量为“2”即较多、线圈加工负荷大,从而绝缘皮膜容易劣化。因此,专利文献2的构成不适用于高电压机。与此相对,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每一个线圈末端,仅在一处设有使线圈沿周向弯下的部分(弯曲部A),并且,仅在一处设有扭转部B。因此,扭转数量(扭转位置)为“1”即较少, 线圈加工负荷少。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中,能够抑制绝缘皮膜劣化。由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适用于高电压机。这样,成形工序中的线圈扭转数量仅为“1”,能够减少线圈末端的扭转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少加工负荷。这样,由于能够减少线圈加工负荷,从而能够使瓷漆皮膜厚变薄。因而,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也能够适用于高电压机,从而使用范围广。
(2)专利文献1中,如图15所示,使用扁线作为导体线,以扁立缠绕方式来卷绕该扁线,由此形成线圈100,因此,弯曲部的截面系数高,加工负荷大,而难以制作。另外,弯曲半径(弯曲R)变大,线圈末端长度变长。与此相对,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扁线作为导体线,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卷绕该扁线,由此形成线圈,因此能够容易地对线圈进行弯曲加工。换句话说,线圈卷绕为扁平缠绕,从而加工负荷少,容易制作线圈。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由于以扁平缠绕方式来形成线圈,所以弯曲半径(弯曲R)小,另外,具有向外侧弯下的部分,从而,如图2所示,能够缩小定子的轴向的线圈末端长度,进而能够实现电动机的小型化。
(3)如图5(a)所示,由于在线圈30的线圈末端33、34上,扭转部B与弯曲部A之间的过渡部形成为向径向凸出的弯曲形状,从而邻接的线圈彼此难以干涉,因而在避免线圈彼此的接触方面优选。
(4)作为线圈的制造方法,具有:通过将导体线卷绕为环状、来形成线圈的卷绕工序;对该卷绕了的线圈的一对插入部中的第一插入部一侧的线圈末端的部位进行扭转的扭转工序;以及使一对插入部中的第二插入部一侧的线圈末端的部位弯下的弯曲工序。另外,弯曲工序中,具有在定子的轴向上将弯下的线圈抬起的抬起工序。并且,在卷绕的线圈的线圈末端,将由扭转工序形成的扭转部与由弯曲工序形成的弯曲部之间的导体线的过渡部整形为向径向凸出的弯曲形状。
由此,能够得到具有上述(1)、(2)、(3)的构造的线圈。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的方式。
也可以代替图8的工序而通过图12的工序来制作线圈。此时,代 替图9的线圈架40而使用图13所示的线圈架45。图13所示的线圈架45形成为梯形形状,没有设置图9的线圈架40的凹部40a。图12的工序中,当进行线圈卷绕时,将扁线卷绕于图13的线圈架45。然后,在成形工序中,成形图11的E部所示的凹部。之后,与图8相同,进行弯曲部A的形成(A部弯曲)、扭转部B的形成(B部扭转)、以及线圈末端圆弧形成。
也可以代替图7地如图14所示,在一个槽中插入2个线圈,并且,将其线圈节距设为“5”。例如,图14中,槽编号1中插入线圈为U相线圈与U相线圈,槽编号1的右邻的槽编号2中为V相线圈与U相线圈,槽编号2的右邻的槽编号3中为V相线圈与V相线圈。
作为线圈的导体线使用剖面呈长方形的扁线,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剖面呈圆形的圆线来对齐地卷绕。
线圈的过渡部的凸部可以不是圆弧,弯曲即可。
线圈的弯曲部A也可以仅具有沿周向弯下的部位A1。
线圈的弯曲部A弯曲2次,但也可以弯曲3次以上。
线圈形成为梯形,但不限定于梯形。
以下,根据图16(a)~图25,对具体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6(a)、图16(b)所示,定子的制造装置具有支承部130、升降装置131以及转动装置132。支承部130对定子铁心110进行支承。在保持夹具120的轴心与支承并固定在支承部130上的定子铁心110的轴心位于同轴上的状态下,升降装置131使保持夹具120升降移动。转动装置132使支承在升降装置131上的保持夹具120转动。
定子铁心110形成为环状,并且在其内周具备隔开恒定间隔的多个齿111。齿111的中心线位于从定子铁心110的中心放射状地延伸的直线上。在相邻的齿111之间形成有槽112。详细而言,在定子铁心110上形成有多个槽112,各槽112具有在定子铁心110的内周开口的开口部112a。定子铁心110具有从开口部112a朝向槽112的底部扩大的槽 节距。槽节距指的是,相邻的2个槽112的中心线间的距离。换句话说,槽12从开口部12a放射状地延伸。
如图17所示,保持夹具120具有支柱121、固定于其上端并且大致形成为圆柱状的主体122。在支柱121的下端形成有圆板状的固定部123,该固定部123将保持夹具120固定在转动装置132上。在主体122的外周面,以沿主体122的径向延伸的状态形成有多个保持槽122a。保持槽122a以与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开口部112a的节距相同的节距形成。而且,保持夹具120以保持槽122a分别位于与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开口部112a对置的位置的方式,形成为能够配置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
如图16(a)、图16(b)所示,支承部130具备支承板135,该支承板135固定在立起设置于基板133上的4根支柱134的上部,在支承板135上固定有能够收纳定子铁心110的收纳支承体136。收纳支承体136大致形成为具有与定子铁心110的外径几乎相等的内径的有底圆筒状。在收纳支承体136的底部形成有孔,该孔能够供组装于保持夹具120的主体122以及保持夹具120的后述的线圈的第一侧边通过。
如图16(b)所示,升降装置131具有能够通过相对于基板133立起设置的液压缸137而升降的升降支承体138。升降支承体138形成为具有阶梯差的形状,被立起设置于基板133的导向支柱139导向并升降移动。
转动装置132装备在升降支承体138上,在形成于升降支承体138上的未图示的支承轴上,可旋转地支承有齿轮体140。支承轴形成为,该支承轴的轴心与收纳于收纳支承体136的状态下的定子铁心110的轴心在同轴上。在齿轮体140的上表面,可装卸地安装有保持夹具120的固定部123。在升降支承体138上,固定有驱动齿轮体140的伺服马达141,在伺服马达14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齿轮体140啮合的齿轮142。因此,若保持夹具120在固定部123上固定于齿轮体140的状态下,驱动伺服马达141,则保持夹具120与收纳于收纳支承体136的状态下的定子铁心110同轴,且相对于该定子铁心110相对旋转。伺服马达141被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
该制造装置具备图19(a)、图19(b)所示的推压件145。在保持夹具120配置于定子铁心110的内侧、并且后述的线圈设置在定子铁心110与保持夹具120之间的状态下,当使线圈从保持夹具120侧向定子铁心110侧移动时使用推压件145。推压件145具有导向轴146,在导向轴146的外周,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导向槽146a,该多个导向槽146a沿轴向延伸。在导向轴146的下端形成有凸部146b,该凸部146b能够与形成于保持夹具120的主体122的上表面的嵌合凹部122b嵌合。
在导向轴146的外周,以能够沿导向槽146a滑动的方式安装有环状的推压体147。推压体147在内周具有与导向轴146的导向槽146a嵌合的内齿。在推压体147的下表面,安装有板状的多片推动部148,各推动部148与导向轴146的所对应的导向槽146a嵌合,并放射状地安装于导向轴146。在推动部148的下方部分,具有随着朝向导向轴146而宽度变窄的锥状的推压部148a。即,推动部148具有趋向前端而与轴心的距离变小的推压部148a。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导向轴146的导向槽146a以及推动部148与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数目相同,并以相同节距形成。此外,为便于图示,图19(a)、图19(b)中,导向槽146a以及推动部148的数量图示为比保持槽122a的数量少。
而且,虽未图示,制造装置具有压下装置,在支承于收纳支承体136的定子铁心110的内侧的规定位置配置有保持夹具120,并且在保持夹具120的上表面配置有推压件145,在该状态下,该压下装置进行向下方压下推压体147的作用。
如图20(a)、图20(b)所示,对于线圈150,使用扁线作为导体线150a,以扁立缠绕方式来进行导体线150a的卷绕。线圈150具有:作为平行延伸的直线状部分的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与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连续的1组线圈末端152。1组线圈末端152相对于与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正交的平面对称地形成。此外,图20(a)中,图示了线圈150的上半部分。
线圈150预先以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位置关系与相对于槽112的插入完成时的状态对应的方式形成。“对应的方式”也包括完全一致的情况、几乎一致的情况(特别是比槽112的间隔稍宽的情况)。两线圈末端152形成为能够吸收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 的距离的变化。详细而言,线圈末端152具有:从第一侧边151a的端部朝向定子铁心110的径向屈曲的第一屈曲部152a;从第二侧边151b的端部朝向定子铁心110的周向屈曲的第二屈曲部152b;连结部152c,其具有与第一屈曲部152a连续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二屈曲部152b连续的第二端,并且沿定子铁心110的周向延伸。
连结部152c具有位于中途的扭曲部152d、比上述扭曲部靠近上述第一屈曲部152a的第一部分L2、以及比上述扭曲部靠近上述第二屈曲部152b的第二部分L1,上述第一部分L2为在定子S的轴向上不与相邻的线圈末端重叠的部分,上述第二部分L1为在定子S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线圈末端重叠的部分。第一屈曲部152a屈曲成大致四分之一圆弧状。另外,扭曲部152d靠近连结部152c的中央形成,并且连结部152c在扭曲部152d扭曲约90度。
通过使线圈末端152的形状为上述形状,连结部152c具有在定子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线圈末端152的连结部152c重叠的部分、以及在定子的轴向上不与相邻的线圈末端152的连结部152c重叠的部分。而且,当将全部线圈150组装在定子铁心110上时,全部线圈150的线圈末端长度(线圈末端152从定子铁心110的端面突出的长度)相同。此外,图20(a)、图20(b)中,由双点划线L1围起的部分是在定子的轴向上连结部152c彼此重叠的部分(第二部分),由双点划线L2围起的部分是在定子的轴向上连结部152c彼此不重叠的部分(第一部分)。
另外,图22表示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有保持夹具120、第一侧边151a插入于槽112、并且第二侧边151b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状态。在沿定子铁心110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线圈末端152具有位于插入有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的范围内的第一部分与该第一部分以外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位于形成有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的部分的端面上。
接下来,对使用了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制造装置的定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1(a)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S上形成有48个槽。各线圈150以下述方式组装于定子铁心110:使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 边151b的间隔为6个槽节距,即、在插入有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与插入有第二侧边151b的槽112之间存在5个槽112。另外,在第一侧边151a插入于槽112的内侧(底部附近)、第二侧边151b插入于槽112的开口部112a附近的状态下,各线圈150以双层卷绕的方式组装在定子铁心110上。此外,图21(a)中,图示了定子S的一半,仅图示了一个线圈150的线圈末端152。而且,为了易于理解相邻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关系,对于6个线圈150,赋予每个线圈150不同的图案,并且赋予相同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彼此相同的图案。
另外,如图21(b)所示,对于各线圈150而言,在供相同的相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插入的槽12两个两个连续的状态下,以U相、V相、W相按顺序交替的方式进行导体线的端部的接线。
制造定子S的情况下,首先,在从齿轮体140取下保持夹具120的状态下,对于线圈150,以使其第一侧边151a位于主体122的外侧,并且,使线圈末端152基本上沿主体122的外周延伸的方式,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各保持槽122a。接下来,在升降装置131的升降支承体138配置于下降位置的状态下,将保持夹具120固定在齿轮体140上。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将保持夹具120从齿轮体140取下而将其固定在齿轮体140上,在该状态下,将线圈150安装在保持夹具120上。另一方面,将定子铁心110固定在支承部130的收纳支承体136上。该状态下,在定子铁心110的轴心与保持夹具120的轴心位于同轴上的状态下,保持夹具120位于定子铁心110的下方。
接下来,保持夹具120将线圈150安装为上述的状态,驱动升降装置131使其上升,而将保持夹具120设定为如下状态,即,其配置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并且,将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插入于定子铁心110的槽112。即,在保持夹具120以及定子铁心110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下,使保持夹具120以及定子铁心110沿轴向相对移动,而使第一侧边151a沿定子铁心110的轴向移动,并且使之插入槽112内。而且,在保持夹具120配置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多个线圈150设定为如下状态,即,将其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槽122a。
详细而言,此时,例如,使用图18所示的辅助夹具125。辅助夹具125形成为外径与保持夹具120的主体122的外径相同的圆筒状,其具有基部126、以及从基部126朝向前端并与轴向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板状的叶片部127。在邻接的叶片部127之间,形成有宽度与保持槽122a的宽度相同的狭缝状的间隙128。辅助夹具125设置为,叶片部127的游离的端部与保持夹具120的上端面抵接。此时,对于以上述状态而安装并保持于保持夹具120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侧而言,将其插入叶片部127的对应的各间隙128,并将其保持为与定子铁心110的规定的槽112对应的状态。
该状态下,若驱动升降装置131使其上升从而升降支承体138上升,则保持夹具120以及辅助夹具125上升。上升中途,首先,将辅助夹具125的基部126插入定子铁心110的内侧(内周侧),接下来,将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的靠近开口部112a的部位。在保持夹具120配置于定子铁心110的内侧的状态下,对于线圈末端152而言,由于位于插入有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的范围内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为位于保持夹具120的形成有保持槽122a的部分的端面上的形状,从而能够使线圈末端152不与定子铁心110干涉地将保持夹具120插入并配置于定子铁心110的内侧。而且,若升降装置131的上升驱动结束,则完成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向槽112的插入。然后,取下辅助夹具125。
各线圈150形成为,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位置关系与相对于槽112的插入完成时的状态对应,槽节距在槽112的开口部112a的位置最小,在槽112的底部最大。因此,在上述设置完成的状态下,如图22所示,各线圈150的第二侧边151b不会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该槽112即为与插入有该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离开6个槽节距的槽112。图22中,第二侧边151b不会成为与从插入有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离开约7个槽节距的槽112对置的状态。
接下来,驱动转动装置132的伺服马达141,在固定有定子铁心110的状态下,使保持夹具120转动规定量,而如图23所示,被定位为与供各线圈150的各第二侧边151b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即与从插 入有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离开6个槽节距的槽112对置的状态。此时,通过两线圈末端152发生挠曲,来使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比最初的状态短,而吸收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的变化,从而线圈150能够无障碍地变形。另外,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处于被挠曲的状态的线圈末端152向扩大它们的距离的方向施力的状态。
接下来,使用推压件145,对各线圈150施加将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而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详细而言,在将导向轴146的凸部146b与保持夹具120的嵌合凹部122b嵌合的状态下,配置推压件145,并在该状态下,利用制造装置的压下装置来压下推压体147。这样,推动部148与推压体147一同沿导向轴146的导向槽146a下降,从而推压部148a进入保持槽122a。
而且,如图24所示,若从推压部148a与线圈末端152抵接的状态进一步使推压体147下降,则对线圈150施加将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从而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另外,在槽112的靠近开口部112a的部位中插入的第一侧边151a也向槽112的内侧移动。此外,在利用推动部148对线圈末端152施加推压力前的状态下,当在定子铁心110的轴向上观察时,连结部152c的一部分形成为,从各线圈150的第二侧边151b的后端面应继续移动的范围内伸出的形状。第二侧边151b的后端面指的是,与保持槽122a的内侧对置的第二侧边151b的面。另外,应继续移动的范围指的是,第二侧边151b被推动部148推压而到达槽112的规定位置为止所移动的范围。因此,从利用推压部148a将各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完全推出的时刻开始,由于推动部148的推压力,连结部152c一边向定子铁心110的径向弯曲,一边移动至规定的插入位置。
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处于被挠曲的状态的线圈末端152向扩大它们的距离的方向施力的状态。因此,利用推动部148施加将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而随着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朝向槽12的底部移动,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由于线圈末端152的作用而扩大。因此,即使在一边使如由扁线形成的线圈150之类变形需要大的力的线圈150变形、一边将其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线圈150过分地变形。因此,能够防止定子铁心110的变形、损伤、或者导体线150a的绝缘覆盖的剥离。
而且,如图25所示,在推压体147的下降完成的状态下,各推动部148成为如下状态,即,第一侧边151a与槽112的底部抵接、且第二侧边151b插入槽112内直至第二侧边151b与其它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抵接的位置,并且线圈150以双层卷绕的方式组装在定子铁心110上。
接下来,压下装置复位至原先的待机位置,在从保持夹具120取下推压件145之后,驱动升降装置131使其下降,而使保持夹具120与升降支承体138一起下降至收纳支承体136的下方。之后,从收纳支承体136取出定子铁心110,在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规定位置插入有线圈150。而且,进行各线圈150的导体线150a的端部的接线,从而完成定子S。
槽节距在槽112的开口部112a的位置最小,在槽112的底部最大。线圈150的自由状态的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间隔形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的开口部112a的间隔几乎相同。而且,若简单地朝向槽112的内侧(底部侧)推压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则在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与槽112的壁面接触的状态下,由于来自槽112的壁面的反作用力,一边扩大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间隔一边进行移动。因此,作为形成线圈150的导体线150a,捆扎多根圆线而整体形成为扁平的状态,并且用树脂来固定、以使维持扁平形状,或者在外侧卷绕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片,而形成为导体线,在使用上述导体线或扁线的情况下,存在产生线圈150的变形、损伤的情况。
但是,线圈150预先以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位置关 系与相对于槽112的插入完成时的状态对应的方式形成。该位置关系中设定为如下状态,即,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保持夹具120,而且将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并且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之后,使定子铁心110与保持夹具120 相对旋转,将各保持槽122a定位为,使插入于该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此时,通过使线圈末端152挠曲,来使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比最初的状态短,但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处于被发生了挠曲的状态的线圈末端152向扩大它们的距离的方向施力的状态。因此,利用推压件145,对线圈150施加将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而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槽112,此时,随着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朝向槽112的底部移动,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由于线圈末端152的作用而扩大。因此,旋转电机的设计上的制约变少,即使在一边使如由扁线形成的线圈150之类变形需要大的力的线圈变形、一边将其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定子铁心110的变形、损伤。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优点。
(5)定子的制造方法中,使用保持夹具120,该保持夹具120在多个保持槽122a与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开口部112a对置的状态下,能够配置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另外,作为线圈150使用如下线圈,即,预先由导体线150a形成,并且以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位置关系与相对于槽112的插入完成时的状态对应的方式形成,两线圈末端152能够吸收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的变化。另外,对于至少一个线圈末端152而言,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保持夹具120,并在槽112中插入第一侧边151a、在保持槽122a中插入第二侧边151b,在该状态下,当在定子铁心110的轴向上观察时,具有位于插入有第一侧边151a的槽112的范围内的第一部分、以及该第一部分以外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位于保持夹具120的形成有保持槽122a的部分的端面上。而且,在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中插入第二侧边151b,并且,在保持夹具120以及定子铁心110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下,使保持夹具120以及定子铁心110沿轴向相对移动,而将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由此,设定为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有保持夹具120的状态。之后,使定子铁心110与保持夹具120相对旋转,而将各保持槽122a定位为,使插入于该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用于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该状态下,利用作为推压部的推压件145,对线圈150施加将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从而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因此,线圈末端152没有存在于定子铁心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从而旋转电机的设计上的制约变少。另外,在将线圈150插入槽112之前,预先形成插入线圈150时的形状或者与之相近的形状,从而与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不同,不需要进行线圈150的大的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将线圈150插入槽112。另外,即使在将如由扁线形成的线圈150之类变形需要大的力的线圈150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定子铁心110的变形、损伤,并且能够防止导体线150a的绝缘覆盖的剥离。
(6)在将多个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向保持夹具120的外侧伸出、将第二侧边151b分别插入保持槽122a的状态下,以使其线圈末端152沿保持夹具120的周向延伸的方式排列各线圈150。而且,辅助夹具125具有与定子铁心110的齿111的一个一个对应地设置的多个叶片部127,将该辅助夹具125配置于保持夹具120的端面,而使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位于对应的叶片部127之间。将该保持夹具120从辅助夹具125侧插入定子铁心110的内侧,利用辅助夹具125来对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进行导向,并将其压入定子铁心110的对应的槽112,从而相对于定子铁心110以及保持夹具120设置多个线圈150。在将多个线圈150的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的状态下,使保持夹具120以及定子铁心110沿轴向相对移动,而将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而与保持夹具120一起配置于定子铁心110的内侧,这需要向保持夹具120的外周突出的全部的第一侧边151a成为与槽112对置的状态。但是,根据线圈150以及保持夹具120的制造时的允许误差,在第二侧边151b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状态下,第二侧边151b在保持槽122a内稍微晃动,从而仅是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全部的第一侧边151a不一定成为与槽112对置的状态,从而使全部的第一侧边151a成为与槽112对置的状态比较费时。但是,本发明中,第一侧边151a分别被辅助夹具125导向而成为与槽112对 置的状态。因此,容易设定如下状态,即,将多个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并且,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的保持夹具120的保持槽122a。
(7)作为推压部,使用推压件145,该推压件145与保持槽122a 对应地放射状地配置有板状的推动部148,该推动部148趋向前端、与轴心的距离变小。而且,将该推压件145的推动部148从前端插入对应的各保持槽122a,对于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线圈150的第二侧边151b而言,向保持夹具120的径向外侧对其推出而将其插入定子铁心110的对应的槽112。因此,与在保持夹具125内设置推压部的方式相比,推压部的构成比较简单。
(8)作为形成线圈150的导体线150a,使用扁线。因此,对于导体线150a,与使用剖面呈圆形、剖面呈椭圆形的导体线150a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线圈150的占积率。
(9)多个槽112具有朝向内周开口的开口部112a,并且定子S具备以槽节距从开口部112a朝向槽112的底部扩大的方式形成的环状的定子铁心110、以及插入于多个槽112的线圈150。而且,各线圈150具有插入于槽112的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与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连续的1组线圈末端152。线圈末端152具有:从第一侧边151a的端部朝向定子铁心110的径向屈曲的第一屈曲部152a;从第二侧边151b的端部朝向定子铁心110的周向屈曲的第二屈曲部152b;以及连结部152c,其具有与第一屈曲部152a连续的第一端以及与上述第二屈曲部152b连续的第二端,并沿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因此,该定子S能够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即使在使如由扁线形成的线圈150之类变形需要大的力的线圈150变形、并且将其插入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防止定子铁心110的变形、损伤的状态进行制造。
(10)连结部152c具有扭曲部152d、比扭曲部152d靠近第一屈曲部152a的第一部分L2、以及比上述扭曲部靠近上述第二屈曲部152b的第二部分L1。上述第一部分L2是在定子S的轴向上不与相邻的线圈末端重叠的部分,上述第二部分L1是在定子S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线圈末端重叠的部分。因此,在相邻的线圈末端152上,由于连结部152c彼此有在定子铁心110的轴向上不重叠的部分,从而与连结部152c彼此遍及全长地在定子铁心110的轴向上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线圈末端152的线圈末端长度。
(11)相对于与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正交的平面而对 称地形成线圈150的1组线圈末端152。因此,与非对称地形成线圈末端152的情况相比,当以缩短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的距离、或从缩短状态开始扩大的方式使两线圈末端152变形时,能够顺利地且容易地变形。
接下来,根据图26~图27(b),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制造装置的推压部的构成、线圈末端152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其它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对与第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推压部不使用推压件145。具体而言,保持夹具120配置于定子铁心110的内侧、并且被定位为使插入于各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推压部直接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将该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
例如,如图26、图27(a)、图27(b)所示,推压部具有:在插入于各保持槽122a的状态下,能够在保持槽122a内沿保持夹具120的径向移动的推出体155;对推出体155从保持夹具120的中心侧朝向外周侧地施加推出力的推出力赋予部156。
推出体155具有:圆柱状的推压棒155a,其具有与保持槽122a的宽度几乎相等的直径,并且,具有比保持槽122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以及在其上端形成的头部155b。推出力赋予部156具有:与各保持槽122a对应地沿放射方向延伸地形成在保持夹具120的主体122上的活塞收容部157;收容于各活塞收容部157的活塞158;以及能够向各活塞收容部157供给工作流体的流体通路159。各活塞158设为如下状态,即,活塞杆158a通过将活塞收容部157与保持槽122a连通的孔而向保持槽122a内突出。
另外,线圈末端152形成为连结部152c不直接接受推出体155的推压力的形状。具体而言,使保持夹具120旋转,而定位为使插入于各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从定子铁心110的轴向观察线圈末端152时,连结部152c形成为位于各线圈150的第二侧边151b的后端面应继续移动的范围内的 形状。
而且,将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槽122a,并且将各保持槽122a定位为使插入于该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向流体通路159供给工作流体。这样,各活塞158朝向保持槽122a侧移动,而活塞杆158a使推出体155沿保持槽122a向槽112侧移动,从而推出体155的推压棒155a直接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将该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另外,若成为从流体通路159排出工作流体的状态,则活塞158由于未图示的复位弹簧而向活塞杆158a的没入侧移动。
因此,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的(5)、(6)、(8)~(11)相同的优点,还能得到如下优点。
(12)推出部直接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推出力。因此,与推出部通过对第二侧边151b以外的部分、例如线圈末端152施加推出力来间接地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推出力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推出力。
(13)推出部具有:在插入于各保持槽122a的状态下能够沿保持槽122a的径向移动的推出体155;以及从保持夹具120的中心侧朝向外周侧地对推出体155施加推出力的推出力赋予部156。因此,能够不与线圈末端152干涉地对各第二侧边151b施加推出力。
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下变更。
如第二实施方式所述,也可以构成为,在使用推压件145的情况下,推动部148不推压线圈末端152,而直接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将该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例如,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保持夹具120,并且,将多个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槽122a,在该状态下,当从定子铁心110的轴向观察时,如图28所示,连结部152c形成为位于第二侧边151b的宽度(径向的长度)内的形状。之后,使定子铁心110与保持夹具120相对旋转,将各保持槽122a定位为使插入于该保持槽 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应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在定子铁心110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如图29所示,连结部152c形成为位于第二侧边151b的宽度内的形状。该情况下,由于推动部148进入保持槽122a,推压部148a与第二侧边151b抵接,而直接对第二侧边151b施加将该第二侧边151b从保持槽122a向对应的槽112内推出的力。
推动部148具有趋向前端而与轴心的距离变小的推压部148a即可,不限定于板状。例如,推动部148也可以由如下棒状部件形成,即,基端侧与轴心平行地延伸,从设于中途的弯曲部开始沿朝向轴心的方向延伸。
如图30(a)、图30(b)所示,线圈150也可以具有半圆状的第一屈曲部152a。该情况下,与图20(a)、图20(b)所示的线圈150相比,第一屈曲部152a的曲率半径变大,而线圈150的形成变得容易。此外,在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槽112的插入作业结束后,根据需要,以缩短距定子铁心110的端面的轴向的突出长度的方式对第一屈曲部152a进行弯曲加工。
对于线圈150而言,在第二侧边151b插入于保持槽122a的状态下,使定子铁心110以及保持夹具120以其轴心位于相同直线上的状态相对移动,而将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此时,位于保持夹具120的插入侧的线圈末端152构成为不与定子铁心110干涉即可。因此,1组线圈末端152中的仅第一线圈末端152具有上述第一弯曲部152a、上述第二弯曲部152b以及上述连结部152c即可。该情况下,位于与第一线圈末端152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线圈末端152的形状所要求的制约比第一线圈末端152少,从而能够减少第二线圈末端152从定子铁心110的端面突出的量,进而能够实现定子S的小型化。
若两个线圈末端152是具有上述第一屈曲部152a、上述第二部152b以及上述连结部152c的线圈150,则两线圈末端152也可以不相对于与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正交的平面对称地形成。
存在于一个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之间的槽112的数量不限定于5个。例如,也可以如图31(a)所示地设置4个。该 情况下,如图31(b)所示,在各槽112中进行各线圈150的导体线150a的端部的接线,以使成为供相同的相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插入的槽112、以及供不同的相的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与第二侧边151b插入的槽112交替存在的状态。
构成线圈150的导体线150a不限定于扁线,例如,也可以如图30(c)所示,以使多根剖面呈圆形的导体线150a对齐的状态来使用。即,线圈150也可以是在对齐多根圆线的状态下卷绕为规定形状的线圈。该情况下,线圈150的至少收纳于定子铁心110的槽112内的部分被树脂等固定、被卷绕绝缘片,以使在多根导体线150a作为线圈150形成的状态下,维持捆扎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部分的形状。导体线150a也可以不对齐为一列而对齐为多列。
升降装置131不限定于具有液压缸137来作为使升降支承体138升降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滚珠丝杠机构来使升降支承体138升降、或利用气缸来使之升降、或利用线性马达来使之升降。
定子铁心110的槽112的数量不限定于48个,也可以比48个多、也可以比48个少。但是,优选为6的倍数。
不限定于在定子铁心110的各槽112中两个两个地插入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双层绕组的定子S,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用于在各槽112中一个一个地插入第一侧边151a以及第二侧边151b的单层绕组的定子S。
对于制造装置而言,使定子铁心110以及保持夹具120以其轴心位于相同直线上的状态而相对移动,而将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此时,也可以代替使保持夹具120移动的构成,而设为使定子铁心110移动的构成。
对于制造装置而言,在定子铁心110的内侧配置保持夹具120,并且将多个线圈150的第一侧边151a插入槽112、将第二侧边151b插入保持槽122a,在该状态下,使定子铁心110旋转,而定位为使插入于各保持槽122a的第二侧边151b成为与用于插入的槽112对置的状态也可以。
线圈150是横跨2个槽112地组装的分布绕组即可,不限定为重叠卷绕,例如,也可以为同心卷绕。
定子铁心110形成为环状,多个槽112具有在内周开口的开口部112a,并且以从开口部112a朝向底部具有槽节距的方式形成即可,也可以为结合多个分割铁心而构成的分割铁心型。但是,在分割铁心型的情况下,磁阻力变大,旋转电机的输出无法升高,从而优选非分割铁心型。
本发明不限定于电动机的定子,也可以用于其它的旋转电机、例如发电机的定子。

Claims (7)

1.一种定子,是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铁心,其是环状的定子铁心,具有沿周向排列、并且朝向径向内侧开口的多个槽,并具有在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上相互位于相反侧的2个端面;以及
线圈,其是组装于所述定子铁心的多个分布绕组用的线圈,该线圈分别具有:插入于所述多个槽中的成对的2个槽的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二插入部;分别从所述2个端面突出的第一线圈末端以及第二线圈末端,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线圈末端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扭转部与弯曲部,所述扭转部通过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部位将线圈末端扭转而形成,所述弯曲部通过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部位使线圈末端弯下而形成,
所述弯曲部具有在定子的轴向上将弯下的线圈末端抬起的抬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通过以形成梯形形状的方式卷绕导体线而形成,并且梯形的平行的2个边中的长边具有朝向梯形的平行的2个边中的短边凹下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线圈以邻接的线圈的线圈末端彼此相互在周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线圈末端的重叠的部分之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具有包括跨越定子的轴向的所述线圈末端的两端部间而延伸的大致平面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通过以扁平缠绕方式卷绕扁线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末端在所述扭转部与所述弯曲部之间具有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
6.一种制造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绕工序,通过环状地卷绕导体线来形成具有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二插入部、第一线圈末端以及第二线圈末端的线圈;
扭转工序,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部的部位将线圈末端扭转;以及
弯曲工序,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部的部位使线圈末端弯下,
所述弯曲工序具有在定子的轴向上将弯下的线圈末端抬起的抬起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将通过所述扭转工序形成的扭转部与通过所述弯曲工序形成的弯曲部之间的线圈末端的部位整形为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的工序。
CN201180012947.9A 2010-03-11 2011-03-08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812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362.0A CN104362783B (zh) 2010-03-11 2011-03-08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4778A JP5609173B2 (ja) 2010-03-11 2010-03-11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におけるコイル製造方法
JP2010-054778 2010-03-11
JP2010-096937 2010-04-20
JP2010096937A JP5716289B2 (ja) 2010-04-20 2010-04-20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PCT/JP2011/055313 WO2011111682A1 (ja) 2010-03-11 2011-03-08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におけるコイル製造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362.0A Division CN104362783B (zh) 2010-03-11 2011-03-08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620A CN102812620A (zh) 2012-12-05
CN102812620B true CN102812620B (zh) 2015-09-30

Family

ID=445634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2947.9A Active CN102812620B (zh) 2010-03-11 2011-03-08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CN201410513362.0A Active CN104362783B (zh) 2010-03-11 2011-03-08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362.0A Active CN104362783B (zh) 2010-03-11 2011-03-08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90479B2 (zh)
CN (2) CN102812620B (zh)
DE (1) DE112011100868T5 (zh)
WO (1) WO20111116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TO20110199A1 (it) 2011-03-07 2012-09-08 Atop Spa Apparecchio e procedimento per l'allineamento di conduttori di elementi di bobine in nuclei di macchine dinamo elettriche per compiere operazioni di saldatura.
ITTO20110435A1 (it) 2011-05-16 2012-11-17 Atop Spa Apparecchio e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elementi di bobine per nuclei di macchine dinamo elettriche mediante piegatura.
JP5897487B2 (ja) * 2013-03-19 2016-03-30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コイル製造用巻線部材、コイル、回転電機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5920258B2 (ja) * 2013-03-19 2016-05-18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コイル製造用巻線部材、コイル、回転電機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ITPI20130092A1 (it) 2013-10-18 2015-04-19 Atop Spa Apparecchiatura e metodo per produrre componenti di macchine dinamoelettriche
JP6461158B2 (ja) 2014-08-07 2019-01-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6160596B2 (ja) * 2014-10-31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製造方法
CN104539074B (zh) * 2014-12-06 2017-04-05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线圈换位结构
CN104467231B (zh) * 2014-12-12 2018-01-1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电动机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TR201910349T4 (tr) 2015-04-30 2019-08-21 Atop Spa Dokunmuş ondüleli bobin düzeneklerinin yapılmasına yönelik yöntemler ve aparatlar.
ITUB20152330A1 (it) * 2015-07-20 2017-01-20 Atop Spa Metodo e apparecchiatura per inserire assemblati di bobine ondulate nelle cave di nuclei di macchine dinamoelettriche
JP6622995B2 (ja) * 2015-07-28 2019-12-18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固定子コイル、コイル樹脂構造体
DE102016111478B4 (de) * 2015-12-15 2022-05-19 Grob-Werke Gmbh & Co. Kg Verfahren für den Einbau eines Drahtpaketes in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106374662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江苏申港电磁线有限公司 2mw磁通切换式双凸极电励磁风电线圈及其制造工艺
JP2018068058A (ja) * 2016-10-20 2018-04-2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
GB2559362A (en) * 2017-02-02 2018-08-08 Safran Electrical & Power Stator winding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6423931B1 (ja) * 2017-08-04 2018-11-14 株式会社小田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コイルセグメント成形装置、コイルセグメント成形方法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装置
EP3700070A4 (en) * 2017-11-13 2021-01-27 Odawara Engineering Co., Ltd. COIL SEGMENT PROCESSING METHOD, COIL SEGMENT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IL SEGMENT CONNECTION STRUCTURE
JP6591574B2 (ja) * 2018-01-15 2019-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波巻コイルの保持装置、保持方法及び挿入方法
JP6667869B2 (ja) * 2018-03-22 2020-03-18 株式会社小田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位置決め方法、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位置決め具及び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位置決め装置
JP6955623B2 (ja) * 2018-03-23 2021-10-27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装置
JP6962275B2 (ja) 2018-05-30 2021-1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075390A1 (ja) 2018-10-12 2020-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用の単位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用の単位コイル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回転電機
TWI697175B (zh) * 2018-12-28 2020-06-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定子
US11381129B2 (en) 2018-12-28 2022-07-05 Delta Electronics, Inc. Motor stator with winding configuration using hairpin wires
KR102233003B1 (ko) * 2019-03-12 2021-03-26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슬롯리스 전동기의 코일 조립체, 하우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슬롯리스 전동기
JP7135987B2 (ja) * 2019-04-19 2022-09-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整列装置および整列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7373891B2 (ja) 2019-05-09 2023-11-06 Nittoku株式会社 コイル挿入装置及びコイル挿入方法
US11489377B2 (en) * 2019-12-11 2022-11-01 Lc Advanced Moto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winding coils with first and second portions connected in series
CN111682720B (zh) * 2020-06-15 2022-12-27 绩溪县康鹏机电设备制造厂 一种外转式交流电机定子自动化绕线机
JP7065924B2 (ja) * 2020-10-06 2022-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102021200844A1 (de) * 2021-01-29 2022-08-04 Siemens Mobility GmbH Verfahren zum Formen und Einbringen von Spulen in einen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rotierenden Maschi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1774A2 (en) * 2001-03-15 2002-09-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tor for 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CN1756040A (zh) * 2004-09-30 2006-04-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和电机绕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8292A (en) * 1935-04-13 1938-11-29 Casale Aurelio Armature coil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JPH08298756A (ja) 1995-04-25 1996-11-12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作製方法およびステータコア
JP4695774B2 (ja) * 2001-05-07 2011-06-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レス型ステータ用巻線の単位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98968B2 (ja) 2001-11-08 2006-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4813172B2 (ja) 2005-12-16 2011-11-0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234749B2 (ja) 2006-10-19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クランク形状の連続巻きコイル、分布巻き固定子及びそれらの形成方法
JP4541341B2 (ja) * 2006-10-27 2010-09-08 スミダ電機株式会社 コイル、コイルユニット、ステータ、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4420041B2 (ja) 2007-02-26 2010-0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及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5163278B2 (ja) * 2007-05-30 2013-03-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515733B (zh) * 2008-02-18 2012-11-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连续绕组线圈、分布绕组定子及其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1774A2 (en) * 2001-03-15 2002-09-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tor for 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CN1756040A (zh) * 2004-09-30 2006-04-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和电机绕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90479B2 (en) 2017-03-07
US20130009509A1 (en) 2013-01-10
CN104362783A (zh) 2015-02-18
CN104362783B (zh) 2017-07-14
WO2011111682A1 (ja) 2011-09-15
CN102812620A (zh) 2012-12-05
DE112011100868T5 (de)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620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的线圈的制造方法
JP4506895B2 (ja) 波巻きステータ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1989681B (zh) 定子或转子绕组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地制造的定子或转子绕组
CN101167147B (zh) 绕线方法和线圈单元
US20120086298A1 (en) Multilayered wound coil, stator, and manufacuting method therefor
WO2011111761A1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71628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332347B2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組立体用のコイル線材
WO2016072480A1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5047039A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EP1202438B1 (en) A wire-winding machine and a wire-winding method for forming coils of a rotary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JP5609173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におけるコイル製造方法
JP6395953B2 (ja) コイル成形装置及びコイル成形方法
CN103166391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4506866B2 (ja)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US10693355B2 (en) Coil unit arrangement device
JP2013165540A (ja) コイルセグメント円環整列装置、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JP4014608B2 (ja) 集中巻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6111135B2 (ja) 捻り曲げ装置
JP2014183252A (ja) コイル巻回治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イル巻回装置
JP2014217227A (ja) 捻り曲げ装置
JP6476472B2 (ja) 巻線装置
JP5625788B2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組立体製造方法
JP2005304108A (ja) 回転電動機の固定子、回転電動機のコイル装着方法、コイル巻線機
JP5924703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