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3156A - 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 Google Patents
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03156A CN102803156A CN2011800117908A CN201180011790A CN102803156A CN 102803156 A CN102803156 A CN 102803156A CN 2011800117908 A CN2011800117908 A CN 2011800117908A CN 201180011790 A CN201180011790 A CN 201180011790A CN 102803156 A CN102803156 A CN 1028031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 application liquid
- water
- organizer
- l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06—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positively bound hydrogen, e.g. water, acids, bases, ammonia, with inorganic reducing agents
- C01B3/08—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positively bound hydrogen, e.g. water, acids, bases, ammonia, with inorganic reducing agents with met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C02F1/685—Devices for dosing the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C02F1/685—Devices for dosing the additives
- C02F1/687—Devices for dosing solid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duction
- C02F1/705—Reduction by met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该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将以生氢剂为必需成分的生氢体系容纳于具有气液分离部的氢气泡形成体中,该气液分离部包含气体透过膜或开闭式阀,通过在该氢气泡形成体内使上述生氢体系与生氢用水发生反应,将在该氢气泡形成体内产生的氢气经由上述气液分离部送入生物体应用液,从而获得含氢生物体应用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方法,公知有使用家庭用电解氢水生成装置的方法、使作为生氢剂的金属镁的金属片与生物体应用液相接触的方法(日本特开2007-167696)。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769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欲使用生氢剂获得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情况下,生氢剂多在使氢分子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时使该生物体应用液的特性都发生了改变。例如,当生氢剂为金属镁时,在生氢时,按照以下式(1)、(2),在生物体应用液中溶出镁离子,并且使其pH倾向于碱性侧。
Mg+2H2O→Mg(OH)2++H2···式(1)
Mg(OH)2+→Mg2++2OH-···式(2)
但是,基本上不期望出现在生氢反应的前后改变自然或人工已经组成的生物体应用液的成分结构的情况。成分的变化会引起茶、矿泉水等生物体应用液的味道的变化。
因而,期望有一种不改变生物体应用液的成分结构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器具。
另外,在食品卫生法中,只是被许可与食品相接触的添加物被公认为“食品添加物”。
因而,在使用生氢剂制造含氢生物体应用液时,使作为生氢剂的镁、氢化物直接与生物体应用液相接触的做法违反了食品卫生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将作为必需成分含有金属铝、金属镁等生氢剂的生氢体系容纳于具有设法放出氢气但是实质上不使水流入和/或放出氢气但是实质上不使水流出的气液分离部的氢气泡形成体中,并且在氢气泡形成体内通过使生氢剂与生氢用水发生反应,实质上不使用于生氢反应的生氢用水向生物体应用液流出地使由氢气泡形成体产生的氢气中的氢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中,从而解决问题。或者,将氢气送入容纳生物体应用液的密闭容器气相部中,获得含氢生物体应用液,从而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振荡密闭容器使气相的高压·高浓度氢气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获得高浓度或过饱和含氢生物体应用液,从而解决问题。
发明的效果
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向生物体应用液供给氢,能够不改变生物体应用液的特性地获得含氢生物体应用液。另外,使用这种方法,不管是家中、工作单位、街上、商店等场所,都能够不改变任何饮料的香味地简单地制造高浓度氢饮料。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部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气液分离部安装在氢气泡形成体中的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气液分离部安装在氢气泡形成体中的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将作为气体透过膜的气液分离部安装在氢气泡形成体中的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的再一例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氢气泡形成体上安装有外壳的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的再一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生物体应用液是指作为使用本发明溶解氢的对象的、水或水溶液等应用于生物体的液体。生物体应用液除了水以外还包括清凉饮料、茶、咖啡等饮料。通过使氢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而获得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通过吸入(喷雾)、饮用、注射等应用于生物体,但是并不限于此。含氢生物体应用液及高浓度或过饱和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作用成分是氢,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氧化应激,但是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生氢剂是指用于产生氢的物质。离子化倾向比氢高的金属、包括氢化金属在内的氢化化合物等通过与水相接触来产生氢的物质属于生氢剂。考虑到与水之间的反应性的长处,优选使用金属钙、氢化钙、金属镁、氢化镁等。另外,考虑到食品卫生法、反应产物的安全性等,也优选使用作为食品添加物的、离子化倾向比氢高的金属(铁、铝、镍、钴等)。其中,还从美观、成本及操作上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金属铝。
在本发明中,生氢用水是指通过与生氢剂相接触而在氢气泡形成体中产生氢气的液体。这种生氢用水包括自来水、净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纯水、RO水等,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将上述生物体应用液自身用作生氢用水。不管含有成分、硬度、液性如何,只要是含有水的液体,就能够用作本发明的生氢用水。
本发明的氢气泡形成体的特征在于,使生氢体系与生物体应用液隔离,并且将在氢气泡形成体内产生的氢气经由氢气泡形成体的气液分离部送到生物体应用液中。包括氢气泡形成体在内的本发明的器具能够作为独立于容纳它的密闭容器的装置而容纳于密闭容器中,或者作为事先装入密闭容器内的构造部而容纳于密闭容器中。
这种气液分离部的特征在于,例如作为元件、材料包括阀(包括止回阀、球阀)、气体透过膜(包括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等,由此,在放出由生氢体系与生氢用水之间的接触反应产生的氢气的同时,设法实质上不使生氢用水流出和/或不使生物体应用液流入。
作为这种方法,有一种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器具,其具有氢气泡形成体,该氢气泡形成体在气液分离部具有气体透过膜,不管该气体透过膜的材质(布、纸、塑料、橡胶、陶瓷等)、厚度如何,该气体透过膜都为水难透过性或水非透过性,并且具有氢气透过性,该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器具的特征在于,对该生氢体系或该生氢体系的生氢剂实施隔热处理,并且还根据需要对上述氢气泡形成体实施保温处理。另外,在本发明的器具中,该气液分离部或该氢气泡形成体的一部分形成为能够开闭的开闭部,能够设法利用该开闭部将生氢体系和生氢用水投入上述氢气泡形成体中。
在此,生氢体系或生氢体系中的生氢剂的隔热处理的目的在于,抑制伴随着用于促进生氢反应的生氢剂的粒子化而产生的反应热量增大。利用覆盖材料覆盖生氢体系或生氢体系中的生氢剂,使生氢体系或生氢体系中的生氢剂片剂化、固体化,通过生成伴随着生氢反应而产生的副产物来形成耐火层等属于这种处理,但该隔热处理并不限于此。
在此,覆盖材料通过使生氢体系处于彼此靠近的状态来提高生氢反应的效率,并且通过防止生氢反应时的反应热量直接迁移至气液分离部的气体透过膜来防止气体透过膜劣化变质,并且还在生氢体系具有pH调节剂的情况下,防止由pH调节剂的酸性或碱性导致气体透过膜发生变质。另外,覆盖材料的特征之一在于,供氢气、水透过,但不使生氢剂、其反应残渣透过。因而,期望覆盖材料的孔径大小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15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50μm以下。
在此,片剂化或固体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压缩成型(打片)、适当地使用赋形剂来使生氢体系或生氢体系中的生氢剂的生氢反应的效率与抑制反应热量之间的平衡最优化。例如在使用金属作为生氢剂的情况下,与使用仅将该金属的金属片以适当尺寸切下而得的生氢剂相比,通过利用上述方法等使该金属的金属粒子片剂化或固体化,能够获取有助于生氢反应的表面积,并且,能够抑制生氢反应的反应热量。例如,在通过打片来进行上述那样的片剂化或固体化的情况下,期望确保粒子间的空隙并获取表面积、且以难以走形的打片压力进行固化,该难以走形的打片压力例如为0.1kN~100kN,优选为0.3kN~50kN,更优选为0.5kN~20kN,进一步优选为0.5kN~10kN,但并不限于此。另外,也可以进一步将上述这样的片剂或固体制剂保持在覆盖材料内。
在此,通过生成伴随着生氢反应而产生的副产物来形成耐火层的处理例如包括以下等情况,即,在包含作为生氢剂的金属铝、作为pH调节剂的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在内的生氢体系的生氢反应中,通过作为其反应产物的高铝水泥(alumina cement)的耐火性,防止在生氢反应后仍然有可能残留的金属铝的发热可能性。
另外,附带说一下,即使是在气液分离部中使用阀的情况下,上述这样的隔热处理也是有效的。
另外,在此,对氢气泡形成体进行的保温处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缓冲氢气泡形成体与位于其外部的生物体应用液直接接触,抑制氢气泡形成体被生物体应用液冷却,从而使氢气泡形成体内的生氢反应顺利地进行。
作为这种保温处理包括以下等情况,即,使氢气泡形成体的外壁变厚,或者利用外壳覆盖氢气泡形成体的周围,并且根据需要,在氢气泡形成体与外壳之间设置适当的空气层,从而防止热量直接迁移,但并不限于此。
期望氢气泡形成体的厚度为0.1毫米以上,优选为0.5毫米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毫米以上,但并不限于此。另外,在设置在氢气泡形成体与外壳之间的空气层中,期望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1毫米以上,优选为0.5毫米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毫米以上,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包含作为生氢剂的铝、作为后述的pH调节剂且为食品添加物的氧化钙、氢氧化钙等碱性剂在内的生氢体系中,根据与拥有生氢体系的氢气泡形成体相接触的生物体应用液的水温的不同,生氢反应的反应速度大不相同。即,在生物体应用液的水温为4℃的情况下,与水温为20℃的情况相比,其生氢反应变得相当慢,然而,另一方面,即使生物体应用液的水温为4℃时,在利用外壳覆盖氢气泡形成体的周围并且设置适当的空气层等来对氢气泡形成体适当地进行保温的情况下,与未保温的情况相比,其生氢反应变快。
因而,通常在本发明中,对氢气泡形成体实施保温处理会缩短直至使生物体应用液含有足够量的氢分子的时间,因此,较为优选。
另外,附带说一下,即使是在气液分离部使用阀的情况下,上述这样的保温处理也是有效的。
同样,还期望生氢体系含有用于促进生氢反应的发热促进剂。
例如,在包含作为生氢剂的铝、作为pH调节剂的氧化钙在内的生氢体系中,能够将氧化钙与生氢用水水合生成氢氧化钙时的水合热有效地利用于铝与氢氧化钙的生氢反应中。在该情况下,氧化钙为pH调节剂并且作为发热促进剂发挥作用。因而,即使是包含作为生氢剂的铝、作为pH调节剂的氢氧化钙在内的生氢体系中,也优选还包含作为发热促进剂的氧化钙。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例如包括通过在气液分离部设置阀而防止生物体应用液向氢气泡形成体流入的方法。通过如此设置,能够防止向氢气泡形成体流入的水在振荡时等再次向生物体应用液流出,并且能够向生物体应用液放出在氢气泡形成体内形成的氢气。更详细而言,其特征在于,这种设置在气液分离部上的阀是将氢气泡形成体的内部与外部隔开、并且由通过生氢体系与生氢用水之间的反应而在氢气泡形成体的内部产生的氢气的气压推开,从而将氢气排到氢气泡形成体的外部,另一方面在排气后通过重力或氢气泡形成体外部的液压等自然或人工关闭的开闭式阀,除了氢气排气时以外,实质上不使处于氢气泡形成体的外部的生物体应用液流入氢气泡形成体的内部。
图1是使用了这种开闭式阀的气液分离部的例子。在此,气液分离部由开闭式阀(a)及供阀组合于此的塑料性质的凹状元件(b)构成。开闭式阀自伞状的头部(a-1)延伸出一根轴部(a-2),并且在轴部的中途加工有环绕轴部的环状的突起物(a-3)。另外,凹状元件以环绕开设于其底面的中心部的中心孔(b-1)的方式进一步开设有三个扇状的孔(b-2),另一方面,在底面的周缘部留有钩挂阀的头部的边缘(b-3)。该底面为恰好容纳阀的头部(a-1)的程度的面积,当容纳了阀的头部(a-1)时,阀的轴部(a-2)通过穿过开设于上述中心部的中心孔(b-1)穿过凹状元件,但是环绕轴部的环状的突起物(a-3)因其尺寸而不能容易地穿过。但是,通过向下方用力拉拽穿过了开设于凹状元件的底面的中心部的中心孔(b-1)的轴部(a-2),环绕阀的轴部的环状的突起物(a-3)一边发生变形一边穿过底面的孔(b-1),因此能够将阀(a)与凹状元件(b)组合起来。
若在氢气泡形成体的内部产生的氢气的气压升高,则位于凹状元件的底部的开闭式阀的头部被推开并排出氢气,但是环绕轴部的环状的突起物钩挂于开设在凹状元件的底面中心部的中心孔,因此即使受到排气时的氢气压力的作用,开闭阀也不会从凹状元件脱落。
另外,此时,通过进一步减少导入氢气泡形成体的生氢用水的量,即使在自阀放出氢气时,也能够防止生氢用水向生物体应用液流出。
作为生氢用水的使用量的基准,在向容纳生氢体系的氢气泡形成体内导入了生氢用水之后去除该生氢体系(在生氢体系被后述的覆盖材料等覆盖的情况下,包括该覆盖材料在内)时,期望存留于该氢气泡形成体的生氢用水的量为10cc以下,优选为5c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cc以下,特别优选为1cc以下。
另外,以防止这种剩余的生氢用水流出为目的,期望在氢气泡形成体内、后述的覆盖材料等中含有吸水珠、离子交换树脂(如后所述的干式离子交换树脂因其吸水性较高而更为优选)、吸水纸、玻尿酸、聚丙烯酸等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材料。
另外,能够由这种气液分离部构成氢气泡形成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期望除设于氢气泡形成体的气液分离部以外的材质是丙烯酸类树脂这样的合成树脂等很少透过水、而且很少被水腐蚀的材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例如包括在气液分离部设置使水流入氢气泡形成体但不使水从氢气泡形成体流出、即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控制水的流入流出的气体透过膜的方法。通过使具有这种气液分离部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器具与生物体应用液相接触,生物体应用液的一部分经由气液分离部流入氢气泡形成体内。流入的生物体应用液作为生氢用水与氢气泡形成体内的生氢体系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由此,产生的氢气自气液分离部向生物体应用液放出,但生氢用水被气体透过膜阻挡,不会向生物体应用液流出。
另外,期望本发明的金属铝、金属镁等生氢剂的平均粒径为不向覆盖材料的外部透过、并且也能够期望通过微粒化来增大活性那样的粒径。例如,期望生氢剂的平均粒径为3000μm以下,优选为10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250μm以下。另外,为了减少生氢剂的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对于粒子的平均粒径,期望其50%以上为1μm以上,优选为5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μm以上。即,期望一边既考虑到通过微粒化来增大活性、又考虑到伴随着该微粒化而产生的粉尘爆炸的可能性,一边适当地确定最佳粒径。
本发明的生氢体系除了包含生氢剂以外,还可以包括金属离子螯合剂、pH调节剂等促进生氢反应的药剂。
这种金属离子螯合剂包括如下物质:完全或者基本上不溶解于水,在氢气泡形成体或覆盖材料的内部生成具有吸附金属离子的性质的物质。优选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不溶性或难溶性的金属离子螯合剂。其中,由于吸附金属离子并且放出氢离子(H+)的、包括以磺酸基为交换基的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以羧酸基为交换基的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氢离子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也兼有作为pH调节剂的功能,因此更为优选。
本发明的pH调节剂包括:柠檬酸、己二酸、苹果酸、醋酸、琥珀酸、葡糖酸、乳酸、磷酸、盐酸、硫酸等具有通过供给氢离子(H+)来抑制(中和或防止生成)氢氧化物离子(OH-)的性质的物质,以及通过受到水解而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来去除氢氧化物离子的物质。另外,在使用铝、锌等两性金属作为生氢剂的情况下,除了使用酸以外,还能够使用氢氧化钙、氧化钙、阴离子交换树脂等碱性剂。其中,优选使用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氧化钙)、烧结钙、氧化镁、氢氧化镁、阴离子交换树脂等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碱性剂。通过与铝等作为食品添加物的、离子化倾向比氢高的金属发生反应而生成难溶物的生氢反应促进剂会抑制该金属的金属离子在生氢反应后再次溶出,因此,适于实质上不改变生物体应用液的特性这一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为了抑制生氢剂随时间变差,优选适当的酸或碱性剂等生氢体系所含有的pH调节剂的水合数、含水率较少。即,以水合数来说,期望为3水合物以下,优选为2水合物以下,更优选为1水合物以下,特别优选为无水合物、无水物。以含水率来说,期望含水率为40重量%以下,优选为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5重量%以下。
在本发明中,高浓度含氢生物体应用液包括溶液的溶解氢浓度为0.01ppm以上、优选为0.1ppm以上、更优选为1.0ppm以上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在本发明中,过饱和含氢生物体应用液包括溶解氢浓度为常温常压下溶解度以上的溶解氢浓度的情况,包括1.6ppm以上、2.0ppm以上、3.0ppm以上、4.0ppm以上、5.0ppm以上、6.0ppm以上、7.0ppm以上、8.0ppm以上、9.0ppm以上、10.0ppm以上的高浓度含氢生物体应用液。
另外,在容纳生物体应用液的容器中,本发明的将生氢体系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而成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能够设置在生物体应用液内、容器空气层中或容器外等。另外,优选容器为密闭容器。
在使用密闭容器作为容器的情况下,在氢气泡形成体内,由生氢体系与生氢用水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氢气经由氢气泡形成体的气液分离部向容纳生物体应用液的密闭容器放出,并且形成高压·高浓度的氢气相。另外,申请人发现,即使是在将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生物体应用液中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氢分子也几乎不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而首先向密闭容器空气相迁移。
进一步来说,申请人发现,与未将生氢剂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而以裸露状态投入生物体应用液中的情况相比,在将生氢剂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地设置在生物体应用液中的情况下,在刚投入后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的氢量进一步减少。
即,由未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的生氢剂产生的氢分子一边直接溶解于生物体应用液一边形成簇(cluster)或微小气泡、另一方面,在氢分子经由氢气泡形成体的气液分离部向生物体应用液放出的情况下,氢气泡形成体作为一种针对氢气的阻挡件发挥作用,因此氢分子在适量地集结在气液分离部的内壁附近之后才作为氢气气泡自气液分离部放出。换言之,当向生物体应用液中放出氢分子时,氢分子作为已经具有一定程度大小的氢气气泡而被放出。
这在目视下也能够观察到。例如,若将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容纳生物体应用液的密闭容器中,将容器横倒且以该状态放置一段时间,则在氢气泡形成体内产生的氢气一边断续地自气液分离部放出氢气泡,一边使氢气相的体积逐渐增大。换言之,由于所放出的氢气的气泡尺寸较大,因此其在水中上升并快速地向密闭容器的气相迁移。
一般而言,并不限于氢分子,在以期某些产业用途而制造气体溶液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当中,认为为了制造高浓度的气体溶液,通过尽可能地缩小气体的气泡尺寸而推迟气泡朝向气相去的上升速度才是重要的。包括氢、氧或臭氧在内的各产业用气体的纳米气泡化在本申请提交时仍然被认为是主要的技术课题之一。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包括家中、工作单位、街上、商店等各种场所中,消费者在使用时欲获得高浓度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契机中,与使氢分子直接溶解于容纳包括饮用水、茶、咖啡等饮料的生物体应用液的密闭容器的生物体应用液中相比,期望首先通过使用气泡尺寸相对较大的氢气而在密闭容器内形成氢气相并且提高容器内压,根据需要,之后通过适当地振荡密闭容器来回收气相的氢气。因而,对于在气液分离部中所使用的气体透过膜、阀而言,在将具有该气液分离部的本发明的器具设置在净水中时,当利用动态光散射法等方法进行测量时,期望其在10分钟以内产生的氢气泡的平均气泡直径为0.1毫米以上,优选为0.3毫米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毫米以上,特别优选为1.0毫米以上。
在本发明人等的实验中,在不将金属镁即生氢剂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而设置在密闭容器内的生物体应用液中的情况下,虽然经过10分钟后的生物体应用液的溶解氢浓度升高至约0.7ppm,但是即使之后振荡密闭容器,溶解氢浓度也仅上升至约0.9ppm(约1.3倍)。另一方面,在将等量的金属镁即生氢剂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地设置在密闭容器内的生物体应用液中的情况下,经过10分钟后的生物体应用液的溶解氢浓度仅为区区0.2ppm,另一方面,之后通过振荡密闭容器,溶解氢浓度上升至约3.0ppm(约15倍)。
因而,以提高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溶解氢浓度为目的,期望将本发明的使生氢体系容纳于氢气泡形成体而成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容纳于密闭容器,并且适当地振荡该密闭容器。
在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密闭容器包括设法使容器的内容物不与大气相接触的容器。带盖的塑料瓶、铝瓶等带盖的容器属于密闭容器。期望密闭容器具有手提式的形态与容量以易于人们手持振荡。期望为2L以下、优选为1L以下、特别优选为0.5L以下容量的密闭容器,但是并不限于此。
作为密闭容器的材质,优选的是氢透过性较低的容器。氢透过性越低,所产生的氢向容器系统外逃出的情况越少。
在本发明中,如下测量密闭容器的氢透过性。即,参考日本特愿2009-221567所记载的方法等,以作为测量对象的密闭容器内容积的20倍的体积生成稳定地保持大致饱和浓度(在20℃·1气压下为1.6ppm)的氢溶解水,并且将填满了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等)的该密闭容器浸渍于该氢溶解水中5小时。
之后,测量该净水的溶解氢浓度,溶解氢浓度为1000ppb以下、优选为500ppb以下、更优选为100ppb以下、特别优选为10ppb以下的密闭容器属于本发明的氢透过性较低的容器。
期望密闭容器具有能够耐受由生氢导致的内压上升的耐压性能。期望是以绝对压力计能够耐受0.11MPa、优选0.4MPa、进一步优选0.5MPa、特别优选0.8MPa的内压的耐压容器。优选使用碳酸饮料用塑料瓶等。期望密闭容器在口部具有在打开盖的中途释放压力以能够安全地打开瓶塞的机构(排气槽)。
在本发明中,振荡是指通过对密闭容器施加物理撞击来使密闭容器内的生物体应用液与气相的氢相接触、并且将生物体应用液中的溶解氧等溶解气体置换为氢气。本发明的振荡除了使用了手的自然振荡以外还包括使用了机械的人工振荡。由振荡器、搅拌机、超声波产生装置等进行的振荡属于这种人工振荡。
另外,以进一步向密闭容器的气相蓄积氢气为目的,期望在将本发明的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密闭容器中之后,在经过了1分钟之后、优选经过了2分钟之后、更优选经过了4分钟之后、进一步优选经过了8分钟之后、特别优选经过了10分钟之后开始振荡。
另外,本发明的典型的自然振荡的例子如下所述。即,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密闭容器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活动手腕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振荡120次。
另外,为了促进高压·高浓度氢气向生物体应用液的溶解,期望振荡时间在自然振荡下为5秒以上,优选为10秒以上,更优选为15秒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秒以上。
另外,优选振荡是在将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生物体应用液中并进行振荡时、将生物体应用液的溶解氢浓度增强为振荡前的溶解氢浓度的2倍以上的振荡,优选增强为3倍以上、更优选依次增强为4倍以上、5倍以上、6倍以上、7倍以上、8倍以上、9倍以上、进一步优选增强为10倍以上的振荡。
另外,为了获得1.6ppm以上的过饱和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等更高浓度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优选振荡前的密闭容器的内压处于大气压以上的状态。氢分子相对于生物体应用液的溶解度伴随着所产生的氢分子施加于密闭容器的内压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久超过了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在后述的实施例等中,将拥有生氢体系的密闭容器放置一定时间的理由是为了利用所产生的氢气从内侧对密闭容器加压,而且是为了能够通过在加压下适当地振荡密闭容器来进一步促进氢分子向含氢生物体应用液溶解。
另外,在本发明中,实质上不改变生物体应用液的成分结构的状态包括满足不改变总硬度、用作生氢剂的金属的金属离子浓度或者pH的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
在此,不改变生物体应用液的总硬度的状态例如包括以下这种状态,但并不限于此。
即,为如下状态等:将某一生物体应用液作为原水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总硬度(Ca硬度+Mg硬度)处于(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25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25ppm)、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5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5ppm)、进一步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0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0ppm)的范围内。
或者,为如下状态等:在填充了约515cc的、对自来水进行脱氯处理而获得的、总硬度(Ca硬度+Mg硬度)处于约55ppm~65ppm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获得的净水等)的生物体应用液的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的生物体应用液中设置本发明的非破坏性高浓度氢溶液的制造器具,在将瓶横倒放置10分钟之后进行了典型的自然振荡(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振荡120次)后的溶液的总硬度处于(原水的总硬度-25ppm)~(原水的总硬度+25ppm)、优选(原水的总硬度-15ppm)~(原水的总硬度+15ppm)、特别优选(原水的总硬度-10ppm)~(原水的总硬度+10ppm)的范围内。
在此,不改变用作生氢剂的金属的金属离子浓度的状态例如包括以下这种状态,但并不限于此。
即,为如下状态等:将某一生物体应用液作为原水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例如,在本发明的器具使用了铝作为生氢剂的情况下,为铝离子浓度)处于(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5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5ppm)、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0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0ppm)、进一步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5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5ppm)、更进一步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3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3ppm)、特别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ppm)的范围内。
或者,为如下状态等:在填充了约515cc的、对自来水进行脱氯处理而获得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获得的净水等)的生物体应用液的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的生物体应用液中设置本发明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器具,在将瓶横倒放置10分钟之后进行了典型的自然振荡(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振荡120次),紧接在上述振荡之后而得的溶液的、在上述制造器具中用作生氢剂的金属的金属离子浓度(例如,在本发明的器具使用了铝作为生氢剂的情况下为铝离子浓度)处于(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5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5ppm)、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0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0ppm)、进一步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5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5ppm)、更进一步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3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3ppm)、特别优选(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ppm)~(原水的金属离子浓度+1ppm)的范围内。
在此,不改变pH的状态例如包括以下这种状态,但并不限于此。
即,为如下状态等:将某一生物体应用液作为原水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p H处于(原水的pH-3.0)~(原水的pH+3.0)、优选(原水的pH-2.0)~(原水的pH+2.0)、更优选(原水的pH-1.0)~(原水的pH+1.0)、特别优选(原水的pH-0.5)~(原水的pH+0.5)的范围内。
或者,为如下状态等:在填充了约515cc的、对自来水进行脱氯处理而获得的、pH处于约7.0~7.8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获得的净水等)的生物体应用液的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的生物体应用液中设置本发明的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器具,在将瓶横倒放置10分钟之后进行了典型的自然振荡(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振荡120次),紧接在上述振荡之后而得的溶液的pH处于(原水的pH-3.0)~(原水的pH+3.0)、优选(原水的pH-2.0)~(原水的pH+2.0)、更优选(原水的pH-1.0)~(原水的pH+1.0)、特别优选(原水的pH-0.5)~(原水的pH+0.5)的范围内。
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在本申请中,在没有插入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下,对于测量各种物性值所使用的各种测量器具类而言,pH计量计(包括温度计)是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生产的pH计量计(主体型号“D-13”、其探头型号“9620-10D”),DH计量计(溶解氢计)是东亚DKK株式会社生产的DH计量计(主体型号“DHDI-1”、其电极(探头)型号“HE-5321”、其中继器型号“DHM-F2”)。
钙硬度及镁硬度使用水质分析计“DR/4000”(HACH公司生产)通过钙镁试剂比色法进行测量。铝离子浓度使用相同的水质分析计通过铝试剂(aluminon)法进行测量。
[实施例1](作为图2进行图示。)将含有作为生氢剂的金属镁(MG100:株式会社关东金属)300mg、还含有氢离子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市场上销售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H型产品的“DIAION Ion Exchange Resin SK1BH:MitsubishiChemical Corporation”进行了加热干燥后而得的树脂)1500mg的生氢体系(c-1)包入覆盖材料(Precis éRegularC5160:旭化成株式会社)(c-2)中并进行热密封,之后,连这种覆盖材料一起容纳于丙烯酸类树脂制的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c-3)。向氢气泡形成体中滴入湿润覆盖材料程度的量的生氢用水(c-4),并且用气液分离部(图1)盖住氢气泡形成体的开口部,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将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塑料瓶的净水中。
之后将瓶横倒,放置10分钟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测量振荡前后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钙(Ca)硬度、镁(Mg)硬度。
[实施例2](作为图3进行图示。)将含有作为生氢剂的金属镁(MG100:株式会社关东金属)300mg、还含有氢离子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市场上销售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H型产品的“DIAION Ion Exchange Resin SK1BH:MitsubishiChemical Corporation”进行了加热干燥后而得的树脂)1500mg的生氢体系(d-1)包入覆盖材料(Precis éRegularC5160:旭化成株式会社)(d-2)中并进行热密封,之后,连这种覆盖材料一起容纳于丙烯酸类树脂制的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d-3)。向氢气泡形成体中滴入湿润覆盖材料程度的量的水,并且将图1所记载的气液分离部插入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中并以恰好没有余地的方式设置在中腹部,并且在气液分离部上方的、氢气泡形成体外壁的一部分打开氢气透过孔(d-4),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一边将器具插入塑料瓶口部,一边将氢气泡形成体的边缘(边)钩挂在口部,使器具未沉入水中并闭合盖。此时,氢气透过孔处于比净水的水位靠上的位置。
之后,在放置了10分钟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测量振荡前后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钙(Ca)硬度、镁(Mg)硬度。
[实施例3]将含有作为生氢剂的金属镁(MG100:株式会社关东金属)300mg、还含有苹果酸(DL-苹果酸:扶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900mg的生氢体系与吸水纸一起包入覆盖材料(Precis éRegular C5160:旭化成株式会社)中并进行热密封,之后,连这种覆盖材料一起容纳于丙烯酸类树脂制的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向氢气泡形成体中滴入湿润覆盖材料程度的量的水,并且将由吸水纸形成的塞子及实施例1所记载的气液分离部依次插入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中并以恰好没有余地的方式设置在中腹部,并且在气液分离部上方的、氢气泡形成体外壁的一部分打开氢气透过孔,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一边将器具插入塑料瓶口部,一边将氢气泡形成体的边缘(边)钩挂在口部,使器具未沉入水中并闭合盖。此时,氢气透过孔处于比净水的水位靠上的位置。
之后,在放置了10分钟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测量振荡前后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钙(Ca)硬度、镁(Mg)硬度。
[比较例1]调制含有作为生氢剂的金属镁300mg、还含有氢离子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市场上销售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H型产品的“DIAION Ion Exchange Resin SK1BH: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进行了加热干燥后而得的树脂)1500mg的生氢体系。
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将生氢体系直接投入塑料瓶的净水中。
之后,在放置了10分钟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测量振荡前后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钙(Ca)硬度、镁(Mg)硬度。
[参考例1]测量在实施例与比较例中使用的净水的pH、溶解氢浓度、钙(Ca)硬度、镁(Mg)硬度。
以下,作为表1记载这些内容。
表1
[实施例4](作为图4进行图示。)将金属铝粉(粒径:53μm~150μm,80%以上)(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以下同)和氢氧化钙(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以下同)混合,获得了生氢体系(e-1)。所获得的生氢体系含有85重量%的金属铝粉、15重量%的氢氧化钙。
将0.8g生氢体系包入覆盖材料(Precis éRegular C5160:旭化成株式会社)(e-2)中并进行热密封,之后,连这种覆盖材料一起连同7.3g不锈钢配重容纳于丙烯酸类树脂制的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e-3)。向氢气泡形成体中滴入0.3cc的水(生氢用水),并且用作为气液分离部(e-4)的气体透过膜(モノトラン薄膜型号:FP10-01105-100,株式会社NAC)密封氢气泡形成体的开口部,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将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塑料瓶的净水中。准备三套相同的器具。
关闭瓶盖,分别放置3分钟、5分钟、10分钟。
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之后,测量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DH)、铝(Al)离子浓度。
[实施例5]在实施例4所记载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中,不在氢气泡形成体中设置砝码,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将器具放入塑料瓶中。通过器具漂浮于净水中,其气液分离部被维持在塑料瓶的空气层中。准备三套相同的器具。
关闭瓶盖,分别放置3分钟、5分钟、10分钟。
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之后,测量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DH)、铝(Al)离子浓度。
[实施例6](作为图5进行图示。)在实施例5所记载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中,还将氢气泡形成体容纳于大一圈的丙烯酸类树脂制的筒状的外壳(f-1)中,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f-2)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将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而得的活性炭处理水)(f-3)之后,将器具放入塑料瓶中。通过器具漂浮于净水中,其气液分离部被维持在塑料瓶的空气层中。准备三套相同的器具。
关闭瓶盖,分别放置3分钟、5分钟、10分钟。
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之后,测量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DH)、铝(Al)离子浓度。
[参考例2]测量在实施例4~实施例6中使用的日本藤泽市自来水的pH、铝(Al)离子浓度。
以下,作为表2记载这些内容。
表2
[实施例7]将金属铝粉与氢氧化钙的粉末混合,获得了生氢体系。使用打片机(HANDTAB-Jr:市桥精机株式会社)以打片压力5kN对生氢体系进行了固化。所获得的生氢体系片剂含有85重量%的金属铝粉、15重量%的氢氧化钙。
将0.8g生氢体系片剂容纳于丙烯酸类树脂制的筒状的氢气泡形成体(e-3)中。向氢气泡形成体中滴入0.3cc的水(生氢用水),并且用作为气液分离部(e-4)的气体透过膜(モノトラン薄膜型号:FP10-01105-100,株式会社NAC)密封氢气泡形成体的开口部,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接着,在向碳酸饮料用塑料瓶(填满至口部时为约530cc容量)中填充了约515cc的净水(使日本藤泽市自来水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处理的活性炭处理水)之后,将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设置在塑料瓶的净水中。准备四套相同的器具。
关闭瓶盖,分别放置10分钟、30分钟、60分钟、15小时。
之后,发明人中的一人(具有平均体格的三十几岁的日本男性)将塑料瓶中腹部保持于利手中,通过仅使手腕左右活动以使盖在手腕上空描绘半圆弧的方式来以2次往返/秒的节奏往返120次进行振荡(合计60秒)。
之后,测量各内容液的pH、溶解氢浓度(DH)。
[实施例8]在实施例7所记载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中,除了将对生氢体系的打片压力设为2.5kN以外,其余均没有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测量内容液的溶解氢浓度(DH)(其中,仅放置10分钟、30分钟、60分钟)。
[实施例9]在实施例7所记载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中,除了将对生氢体系的打片压力设为1.0kN以外,其余均没有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本发明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测量内容液的溶解氢浓度(DH)(其中,仅放置10分钟、30分钟、60分钟)。
[参考例3]测量在实施例7中使用的日本藤泽市自来水的pH、铝(Al)离子浓度。
[参考例4]测量在实施例8~实施例9中使用的日本藤泽市自来水的pH、铝(Al)离子浓度。
以下,作为表3记载这些内容。
表3
附图标记说明
a 阀
a-1伞状的头部
a-2轴部
a-3突起物
b 凹状元件
b-1中心孔
b-2扇状的孔
b-3边缘
Claims (9)
1.一种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将以生氢剂为必需成分的生氢体系容纳于具有气液分离部的氢气泡形成体中,该气液分离部包含气体透过膜或开闭式阀,通过在该氢气泡形成体内使上述生氢体系与生氢用水发生反应,将在该氢气泡形成体内产生的氢气经由上述气液分离部送入生物体应用液,从而获得含氢生物体应用液,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生氢剂实施隔热处理,该隔热处理用于抑制伴随着生氢反应而产生的反应热量直接向上述气液分离部的气体透过膜或开闭式阀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气体透过膜为水难透过性或水非透过性,并且具有氢气透过性的气体透过膜,由此,上述生氢用水实质上不从上述氢气泡形成体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式阀由通过生氢体系与生氢用水之间的反应而在氢气泡形成体的内部产生的氢气的气压推开,从而将氢气向氢气泡形成体的外部排出,但在排气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氢剂含有离子化倾向比氢高的金属或氢化金属的粒子,并且,上述隔热处理为利用覆盖材料覆盖该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氢剂含有离子化倾向比氢高的金属或氢化金属的粒子,并且,上述隔热处理为使该粒子固体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氢剂含有离子化倾向比氢高的金属或氢化金属的粒子,并且,上述隔热处理为通过生成伴随着生氢反应而产生的副产物来形成耐火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耐火层为高铝水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氢体系还包含pH调节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氢气泡形成体还被用于隔绝生物体应用液的水温的外壳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38940A JP4756102B1 (ja) | 2010-10-25 | 2010-10-25 | 生体適用液への選択的水素添加器具 |
JP2010-238940 | 2010-10-25 | ||
PCT/JP2011/073807 WO2012056923A1 (ja) | 2010-10-25 | 2011-10-17 | 生体適用液への選択的水素添加器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3156A true CN102803156A (zh) | 2012-11-28 |
CN102803156B CN102803156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4597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17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156B (zh) | 2010-10-25 | 2011-10-17 | 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20672B2 (zh) |
EP (2) | EP3002255A1 (zh) |
JP (1) | JP4756102B1 (zh) |
KR (1) | KR101230792B1 (zh) |
CN (1) | CN102803156B (zh) |
HK (1) | HK1173427A1 (zh) |
WO (1) | WO2012056923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2143A (zh) * | 2011-03-17 | 2014-02-05 | 株式会社Ntc度力姆马库斯 | 还原水的制备方法和还原水的制备装置 |
CN104785147A (zh) * | 2015-03-30 | 2015-07-22 | 上海纳诺巴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倍以上超饱和含氢溶液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39208A (zh) * | 2015-07-27 | 2015-12-09 | 杨锦耀 | 一种给人吸取含氢空气或/和氧气的方法及商业模式 |
CN105152131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林建凌 | 氢气发生溶氢装置及溶氢、氢气发生方法 |
CN105246492A (zh) * | 2014-03-13 | 2016-01-13 | 水株式会社 | 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外包装体 |
CN106715340A (zh) * | 2015-06-18 | 2017-05-24 | 皆川浩章 | 氢溶解液体排出壶和形成经加压的氢溶解溶液的方法 |
CN106745640A (zh) * | 2015-11-23 | 2017-05-31 | 张家港格林台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益矿物质的弱碱性还原水的制取方法 |
CN109689146A (zh) * | 2016-09-11 | 2019-04-26 | 竹原隆 | 氢气吸引工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24673B2 (ja) * | 2011-02-01 | 2013-01-23 | 株式会社ヒロマイト | 水素水の調整方法及び生水器 |
JP4950352B1 (ja) * | 2011-07-15 | 2012-06-13 | ミズ株式会社 | 生体適用液への選択的水素添加器具 |
JP6028182B2 (ja) * | 2012-07-06 | 2016-11-16 | 株式会社光未来 | 水素ガスの密封袋、及び水素ガスの溶解方法 |
JP5228142B1 (ja) * | 2012-11-26 | 2013-07-03 | ミズ株式会社 | 生体用高濃度水素ガス供給装置 |
WO2014133695A1 (en) * | 2013-03-01 | 2014-09-04 | Centaqu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duce hydrogen-rich materials |
US9688445B2 (en) * | 2013-06-14 | 2017-06-27 | Dyln Lifestyle, LLC | Fluid container with internal perforated compartment |
JP2015205791A (ja) * | 2014-04-18 | 2015-11-19 | ニッコ−化成株式会社 | 水素生成剤、水素生成器、及び水素含有液の製造方法 |
JP2016043955A (ja) * | 2014-08-22 | 2016-04-04 | 株式会社光未来 | 水素含有液体充填容器および水素含有液体の充填方法 |
JP2017047347A (ja) * | 2015-08-31 | 2017-03-09 | 幸信 森 | 水素水の生成方法及び水素水を生成するペットボトル |
US10695897B2 (en) | 2015-12-18 | 2020-06-30 | Dyln Inc. | Fluid container diffuser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
US20190193913A1 (en) * | 2016-09-11 | 2019-06-27 | Takashi TAKEHARA | Hydrogen generator for beverages |
WO2018097825A1 (en) * | 2016-11-23 | 2018-05-31 | Lei Huang | Method to prepare hydrogen enriched water and beverage |
JP6159462B1 (ja) * | 2016-12-05 | 2017-07-05 | MiZ株式会社 | 水素含有液体の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
US20190046561A1 (en) | 2017-08-08 | 2019-02-14 | Perricone Hydrogen Water Company, Llc | Barriers for glass and other materials |
US11129848B2 (en) | 2017-08-08 | 2021-09-28 | Perricone Hydrogen Water Company, Llc | Medication enhancement using hydrogen |
CN112739724A (zh) * | 2018-07-23 | 2021-04-30 | 纽崔吉诺姆有限责任公司 | 在含水系统中产生和维持分子氢(h2)的组合物和方法 |
JP6489629B1 (ja) * | 2018-08-02 | 2019-03-27 | 奥長良川名水株式会社 | 水素発生剤及び水素発生剤の製造方法 |
US11123365B2 (en) | 2019-11-18 | 2021-09-21 | Perricone Hydrogen Water Company, Llc |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almitoylethanolamide and hydrogen water, and methods thereof |
USD1025715S1 (en) | 2022-02-02 | 2024-05-07 | Dyln Inc. | Water bottl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55613A (ja) * | 2005-03-17 | 2006-09-28 | Seiki Shiga | 活性水素溶存水の生成方法、生成器および生成用の石こう供給部材、並びに活性水素の生成性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0092770A1 (ja) * | 2009-02-10 | 2010-08-19 | 株式会社志賀機能水研究所 | 活性水素溶存水の生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生成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8995U (zh) * | 1987-07-04 | 1989-01-18 | ||
JPH03107624U (zh) * | 1990-02-14 | 1991-11-06 | ||
JP2002172317A (ja) * | 2000-12-05 | 2002-06-18 | Kiyoshi Sato | 溶存気体濃度増加装置及び溶存気体濃度増加方法 |
JP2002301483A (ja) * | 2001-04-06 | 2002-10-15 | Shigemi Iida | 水素水製造装置 |
JP3973152B2 (ja) * | 2002-11-25 | 2007-09-12 | 有限会社善玉倶楽部 | 高水素濃度水製造用構造物 |
JP2004243151A (ja) * | 2003-02-10 | 2004-09-02 | Yoshiro Tanaka | 水素溶存水製造具 |
JP2004321982A (ja) * | 2003-04-25 | 2004-11-18 | Norimi Okada | 水素水発生装置 |
JP4363631B2 (ja) * | 2003-05-27 | 2009-11-11 | 株式会社 エピア | 味覚改良剤を備えたボトル |
JP2005013925A (ja) * | 2003-06-27 | 2005-01-20 | Ikuko Uragami | 還元水生成部材 |
US7344571B2 (en) * | 2003-08-14 | 2008-03-18 | The Gillette Company | Hydrogen generator |
JP4252434B2 (ja) * | 2003-12-03 | 2009-04-08 | 秀光 林 | 水素豊富水生成方法及び水素豊富水生成器 |
CA2457707A1 (en) * | 2004-02-16 | 2005-08-16 | Florian Tonca | Hydrogen generator |
JP2008505749A (ja) * | 2004-07-06 | 2008-02-28 | コリア バイオ テクノロジー エンタ. | アルカリ水の還元容器 |
JP3107624U (ja) | 2004-09-07 | 2005-02-03 | 秀光 林 | 水素豊富水生成パック |
JP2007167696A (ja) | 2005-11-22 | 2007-07-05 | Hidemitsu Hayashi | 飲料水改質方法及び飲料水改質材 |
US7560091B2 (en) * | 2005-12-05 | 2009-07-14 | Hidemitu Hayashi | Water reforming method and water reformer |
JP2007210878A (ja) * | 2006-01-12 | 2007-08-23 | Nitto Denko Corp | 水素発生剤組成物 |
JP5014649B2 (ja) * | 2006-03-09 | 2012-08-2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水素発生装置及び水素発生方法 |
WO2009031578A1 (ja) * | 2007-09-05 | 2009-03-12 | Hitachi Maxell, Ltd. | 水素発生材料組成物、水素発生材料成形体及び水素の製造方法 |
JP2009173532A (ja) * | 2007-12-26 | 2009-08-06 | Suzuki Kogyosho:Kk | 金属マグネシウム含有セラミック焼結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水素含有水の生成方法 |
JP2009221567A (ja) | 2008-03-18 | 2009-10-01 | Furukawa-Sky Aluminum Corp | 陽圧塗装缶蓋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1040942A1 (en) * | 2009-09-29 | 2011-04-07 | Alumifuel Power,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hydrogen using aluminum-based water-split reactions |
EP2397419B9 (en) * | 2010-06-18 | 2015-07-22 | La Seda de Barcelona S.A. | Hydrogen generating, oxygen scavenging closure cap |
EP2404753A1 (en) * | 2010-07-06 | 2012-01-11 | La Seda de Barcelona S.A. | Seal capable of generating molecular hydrogen and suitable for closing a container and for scavenging oxygen |
JP4950352B1 (ja) * | 2011-07-15 | 2012-06-13 | ミズ株式会社 | 生体適用液への選択的水素添加器具 |
-
2010
- 2010-10-25 JP JP2010238940A patent/JP4756102B1/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0-17 KR KR1020127010293A patent/KR10123079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10-17 CN CN2011800117908A patent/CN10280315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0-17 EP EP15192496.6A patent/EP300225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10-17 WO PCT/JP2011/073807 patent/WO20120569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10-17 EP EP20110836059 patent/EP2508485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
- 2012-06-29 US US13/539,040 patent/US912067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1-16 HK HK13100682.8A patent/HK117342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55613A (ja) * | 2005-03-17 | 2006-09-28 | Seiki Shiga | 活性水素溶存水の生成方法、生成器および生成用の石こう供給部材、並びに活性水素の生成性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0092770A1 (ja) * | 2009-02-10 | 2010-08-19 | 株式会社志賀機能水研究所 | 活性水素溶存水の生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生成具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2143A (zh) * | 2011-03-17 | 2014-02-05 | 株式会社Ntc度力姆马库斯 | 还原水的制备方法和还原水的制备装置 |
CN105246492A (zh) * | 2014-03-13 | 2016-01-13 | 水株式会社 | 含氢生物体应用液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外包装体 |
US9636358B2 (en) | 2014-03-13 | 2017-05-02 | Miz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hydrogen containing fluid |
CN104785147A (zh) * | 2015-03-30 | 2015-07-22 | 上海纳诺巴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倍以上超饱和含氢溶液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85147B (zh) * | 2015-03-30 | 2017-05-10 | 上海纳诺巴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倍以上超饱和含氢溶液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15340A (zh) * | 2015-06-18 | 2017-05-24 | 皆川浩章 | 氢溶解液体排出壶和形成经加压的氢溶解溶液的方法 |
CN105139208A (zh) * | 2015-07-27 | 2015-12-09 | 杨锦耀 | 一种给人吸取含氢空气或/和氧气的方法及商业模式 |
CN105152131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林建凌 | 氢气发生溶氢装置及溶氢、氢气发生方法 |
CN105152131B (zh) * | 2015-09-30 | 2018-05-22 | 林建凌 | 氢气发生溶氢装置及溶氢、氢气发生方法 |
CN106745640A (zh) * | 2015-11-23 | 2017-05-31 | 张家港格林台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益矿物质的弱碱性还原水的制取方法 |
CN106745640B (zh) * | 2015-11-23 | 2020-11-13 | 江阴和悦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益矿物质的弱碱性还原水的制取方法 |
CN109689146A (zh) * | 2016-09-11 | 2019-04-26 | 竹原隆 | 氢气吸引工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73427A1 (en) | 2013-05-16 |
US20120263629A1 (en) | 2012-10-18 |
US9120672B2 (en) | 2015-09-01 |
JP4756102B1 (ja) | 2011-08-24 |
KR20120063526A (ko) | 2012-06-15 |
KR101230792B1 (ko) | 2013-02-06 |
EP2508485A1 (en) | 2012-10-10 |
CN102803156B (zh) | 2013-08-14 |
EP2508485A4 (en) | 2013-03-06 |
WO2012056923A1 (ja) | 2012-05-03 |
EP3002255A1 (en) | 2016-04-06 |
JP2013163135A (ja) | 2013-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03156B (zh) | 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 |
CN102712510B (zh) | 向生物体应用液选择性添加氢的器具 | |
CN103687818B (zh) | 向生物体适用液选择性地添加氢气的选择性氢添加器具 | |
CN102741172B (zh) | 向生物体适用液添加氢气的氢添加器具 | |
CN103068722B (zh) | 非破坏性高浓度氢溶液的制造器具 | |
TW201827332A (zh) | 含氫液體的產生裝置、產生方法以及產生套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4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4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